体育课程范文

时间:2023-02-23 15:54:02

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4-0050-05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发展和丰富起来,“体育”一词的定义已远远超出了“体育”原来的范畴,与之紧密相连的“身体”、“体育课程”有了更丰富的诠释,“身体”这一具有生命力和生理性与社会性的人体,以多方位、多层次状态倍受体育的关注,体育课程从关注身体锻炼、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逐渐走向了同时关注身体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关系,从“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素质和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走向了“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维健康发展的教育课程。回顾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在逐渐丰富的“身体”、“体育”、“体育课程”内涵背后,一些非体育课程本质问题的现象也随之产生,课程本源渐渐泛化与模糊,在这个时候,对处于“大学”环境中的身体、体育、体育课程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什么是身体

2009年3月18日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查关键词“身体”,仅1999~2008年相关研究就有44 648篇论文,内容包括身体政治、身体美学、身体写作、身体文学、身体形象、身体表达、身体话语、身体健康、身体消费、身体文化、身体教育学、身体素质、身体运动、身体形态、身体民俗、身体权、身体史与身体性别史等等,涉及身体的目的性、手段性、生物性、精神性、个体性、社会性、偶在性、命定性、自我与非我性、时间性、空间性、经济性、教育性、意识性、哲学性、物质性、有机性等方面。

自然人的身体,是由各种器官有机构成的具有生命力的人体。社会学家把身体分为5种:世界身体、社会身体、政治身体、消费身体和医学身体,李冲锋把学生的身体分为3种:被管制的身体、抑制与反抗的身体、群体中的身体。人的“身体”是多维度、多层次存在着的,具有生命力和生理性与社会属性,并且是随着历史、地域、种族、性别等诸多因素而生成、变化着。“身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身体的表述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存在体,而且含纳了更丰富的社会属性和文化烙印,成为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文化符号。

2 什么是体育

现代体育主要包含3个范畴:一是作为行业或产业的体育,二是作为人的行为的体育,三是作为文化的体育。从社会功能看体育有教育、健身、休闲和娱乐功能;从社会形态看体育约定俗成地分为三大类,即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从学科来看体育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如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史学、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美学、比较体育等等。“对诸如‘什么是体育’问题(即概念内涵问题)的追问,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模式’中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暂时的回答,在不同的‘社会模式’中则会有不同的回答”。体育概念的争论是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其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之矛盾的外部表现形式。建国以来,我国有很多学者对“体育”概念进行过研究,林笑峰认为:体育是身体教育或体质教育的简称,指的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增强体质的知识技能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实现锻炼身体的过程。熊斗寅认为: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梁晓龙认为体育是指人类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和游戏,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和丰富社会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唐炎认为:体育是以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张洪潭认为:体育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刘湘溶认为:现代体育,或者说体育在现代已经成为体育运动、体育科学、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现象。什么是体育,至今仍未定论。体育关注的焦点是身体(包括自然身体和社会身体),但是由于身体背后所依附的意识指向较多,体育也呈多意识指向形态。

3 什么是体育课程

体育的多意识指向形态,导致了“体育课程”认识上的多重理解与多重定位: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包括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时分配、课外体育锻炼等。体育课程不是一门学科的课程,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与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且标,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课程是以体育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通过运动学习,促进学生的文化、身体、道德和社会素质全面提高,体育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的必修课程。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公共体育课程是以“技艺性”为主,“科学性”、“人文性”与“情意性”兼备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特别是近10年来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发展。“学校体育”在体育与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重叠了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对体育课程在实践中生成的条件机制考虑不成熟,“体育课程”成为研究者们对体育的先验(某种虽然先于经验,但除了使经验成为可能以外还没有得到更进一步规定的东西)的价值预设,课程方向不明确,处于飘忽状态。

4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选择

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知识的保存、传授、传播、应用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人才的发掘与培育,科学的发现与技术的更新,社会的文明与理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无不依赖大学作为基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作为“文化的学校课程”,在这个“动力站”里同样有其特定的历史使命。

如前所述:“身体”是体育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一切体育现象的基本条件;“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

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体育课程”是一门与“身体、体育”有关的教育课程。现代社会对“身体、体育、课程”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多元化的认识,丰富的“身体、体育、课程”内涵,我们无力也无法全部录入体育课程,必须作出分层次、分维度的思考,挖掘出普通高校体育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且应该承载的内容。

4.1 高校体育课程对身体的选择

身体是体育的物质载体,体育课程无法逃避对身体的教育,但由于“身体”多维度、多层次的存在形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对这一载体必须有所规定,只能是在一定生理条件与社会条件下发展有体育课程本质特征的“身体”。

1)体育课程对自然身体的选择――增强身体的活动能力。

这里提到的“身体”特指自然身体,即人的躯体或称人体。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人体活动,经由进化史上形成的人体的高度灵活和能动的自组织能力,调节着人体有序状态的发展而相应发挥作用,“通过信息(以身体所接受的条件和方式,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信息)变换而带动人体的物质、能量变换,从而作用于人体的生命活动”。体育除了增强运动系统的机能外,对大脑、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机能都有调节作用,从生理意义上观照身体的教育,其表现形式就是“人体”的活动,“增强身体的活动能力”是基本要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人体”活动背后养护的丰富内涵,体育课程对身体的选择应理性处理“身心健康”的表现形式,更应避免“扬心抑身”。

2)体育课程对社会性身体的选择――文化性与教育性。

体育有促进社会人的身体(自然身体和社会身体)发展的功能,学校体育课程从宏观角度来说隶属于教育大范畴的教育课程,从微观来说,是一个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文化课程,从社会性意义上观照在校学生的身体,高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社会性身体的选择主要是在体育的“文化性”与“教育性”上(这里的教育指人的信仰与素养),个体性、社会适应、人文精神等是由体育本质属性的身体教育活动背后派生的,有限的体育课程不可能实现“体育=自然身体+社会身体”的全面发展教育,作为“课程”的体育应注重课程的知识本质,避免“扬人文抑文化(知识)”。

4.2 高校体育课程对体育的选择

当代体育已形成了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学校体育功能不断扩大,如:健身、教育、启智、情感发展、美育、娱乐、竞技、政治、经济功能等等。“尽管在理论上学校体育可以与一切社会现象发生联系并产生作用,但是,学校体育对大多数社会现象所产生的作用即使在统计学上也无任何意义。这种泛化学校体育功能的研究取向,不仅无助于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证明,反而会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到一些与学校体育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去,从而使我们忘记了学校体育本身应该干什么”。因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只能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承载“体育”的一部分功能。

1)对体育角色的选择――学习者。

每个人都处于一种社会角色中,任何一种角色都与一系列行为模式相关,是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如一提到警察,就会想到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一提到教师,就会想到教书育人。大学生是“学生”,“学习”是其主要行为。近10年来,随着全球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国高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体育课程改革尝试,娱乐体育、休闲体育、保健体育已悄悄地走入了“体育课程”,课堂“社会化、娱乐化、自主化”已悄悄地转化了大学生的“学生”角色,向完全“社会人”角色转化。

从社会背景的角度看,由于国情和教育体制的特殊性,在角色扮演中我国大学生仍处于具有教育本质的他律与自主过渡层上,其课堂角色与社会责任有别于社会人;从环境的角度看,大学生身处教育专门场所――学校,其主要任务是相关“知识体系的学习”,虽然大学生的体育行为、知识要与社会对接,实现其社会化的进程,但不能改变其学习者的角色;从体育的角度看,普通高校的体育,其体育目标、体育技能、体育行为既不同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又有别于竞技体育者与社会体育者,而且也有别于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时期的中、小学生的体育,大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其应是为未来储备体育方面知识与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的“学习者”。

2)对体育内容的选择――“体育”化。

随着我国体育研究视角的不断开阔,“学术创新”不断地丰富体育内涵,体育课程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思想处于多方位、多元化状态,课程内容多层次、多维度发展。不能否定“学术创新”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矛盾也同时存在:(1)教育理念主题过于丰富,技术中心论、体质教育论、健康第一论、终身体育论、快乐体育论、人文体育论、素质体育论同时存在;(2)课程设置观点多视角,如“运动技术技能训练”、“以人为本,淡竞技,重健身”、“健康第一,快乐第一”、“以学生兴趣为主,淡化甄别”;(3)体育课程目标“全面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维发展”指导实践困难;(4)改革类型多轨道,如改革研究推陈出新学术讨论型、实施改革实验研究型、深入变革型,主要形式有以学生兴趣为主实行选项课、推行选修课、试行有偿教学,试行“三自主”选择、开展俱乐部形式教学;(5)体育课程形式非课堂化,出现了社会化、商业化现象,向娱乐化、休闲化、生活化发展。

社会背景、发展时期、文化底蕴、研究视角等不一样,对“体育”的理解自然也就不一样,但无论对“体育”如何理解、定义、发展与创新,离开了“有目的、有一定强度的身体运动”就不能构成“体育”,体育课程离开了“运动技能”,就不能维持课程在体育这个轨道的运转,离开了“体育文化(知识)”也就不能构成“体育课程”。“比较紧迫的问题是:现实的文学教育可能显得比较粗俗,现实的体育却显得意外地文静;文学课堂上可能看不出优雅、文明、文质彬彬,体育课堂上又看不见臂力、干劲、流汗、野性、疯狂。在这个时候,教育一定是出了问题”。体育学术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体育内涵要不断丰富与创新,但作为学校课程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必须在一定时期内有一个比较科学的具有体育特质的规定性的选择,必须从“有目的的身体运动”出发,以“一定的身体负荷”为基础,以“体育运动技能”为前提,以“一定的体育知识体系”为内容,以“一定的教育规律与运动法则”为原则,以“一定的体育课程主线和必要的课程约束性”进行课程配置,使体育课程的内容随同“体育”被“体育化”,随同其他文化课程被“课程化”,最终经过体育过程作用于人才的培养。

4.3 高校体育课程对课程的选择

身体、体育、体育课程研究的多重独特视角、开放性和包容性,导致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研究可概括的共性有限,几乎无法将体育课程统一在某个典型特征之下,面对强大的身体、体育与

课程阵容,对于有关身体的具有课程属性的体育课程,应有一个基础的“课程选择”。

1)对课程性质的选择――知识本质。

“基于已有的课程理论来把握体育课程的性质原本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就连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都知道送孩子到学校是去‘学文化’,但是为什么很多学者却一直坚持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或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呢?”大学是传授知识和进行研究的机构,体育课程在教育上应形成体系,“既然课程的本质是经验(文化),任何课程都是以与其相关的母体文化为平台使生物人实现‘文化化’,那么,体育课程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员当然也不例外。无论体育课程在任何时代或社会,无论基于怎样的课程观或教学观来实施体育课程,同样都应该以‘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为媒介,同样应该是为了实现生物人的‘文化化’。从这一点上说,体育课程与其他任何课程完全一样,都是以传承文化为手段来达到新人的形成这一目的”。课程的本质就是“知识”,课程选择的任务就是要对于这些“知识”的来源、体现方式与运用等问题进行解答。身份是“课程”的体育,必然有一个相关知识系统来支撑,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课程的性质主要是知识性。

2)对课程目标的选择――技能与文化。

学生、社会、学科(或知识)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对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就形成了不同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我国当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把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维度,从维度的设计来论,不能否定“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满足了课程目标的3个基本条件――学生、社会、学科(或知识)。每种取向都有其价值,但在近10年的体育课程研究与改革中,在处理方式上与体育的“学科(或知识)”有关的“运动技能”这一课程目标在新的教育理念中被慢慢淡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非体育本质目标代替了体育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种种来源大多以知识的形态呈现出来,课程目标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目标就仅仅只是目标而已”。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是在其独特的内在精神的自然而不息的追求中实现,而不是通过外在目标的达成而实现;“运动参与”是体育课程中获取新知识、全面提高能力的外在形式,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自然而必要的基本条件;“身体健康”我们无法全部录入体育,更无法“先验”于体育课程,因为身体是多维度、多层次存在着的社会人的物质载体,“身体”的健康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课程有其自身的特定价值,我们要考虑它所承载的特定的教育使命,更要考虑到它所承载的特定的体育使命,运动技能与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的知识基础,是体育课程目标的主体,是体育课程的基本要素和特定的体育使命,对体育课程目标的选择主要是运动技能与体育文化的达成,其它目标有赖于教学过程中独特的有效教育方法在自然不息的追求中实现。体育课程要传授体育文化、指导科学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培养运动技能,这是不容置疑的,否则,体育课程目标也仅仅是“目标”而已。

3)对课程教学的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体育教学特殊的时空条件(包括运动器械)和以有意识、有目的的身体活动为主的形式,决定了课程教学区别于其他课程,不可能按照知识类学科课程的规律去组织教学。体育课程教学需要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接受信息,更需要本体感觉,然后经过大脑的分析与综合再传出,运用动觉、位觉、触觉等来感知并做出有效的控制,指挥身体进行相应的运动,并伴随着一系列的动觉后效(刺激作用之后对随后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影响)。

我国对于体育课程教学进行过许多研究与尝试,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教学形式分为:“传习式”(f专授式)、“放羊式”、“填鸭式”、“探究式”、“引导式”、“情景式”、“创新式”、“教养式”、“培育式”、“互动问导式”等;另一种是按教学内容分为:保健型、竞技型、技术型、素质型、开放型、娱乐型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无需去追问某一种方式存在的必要性,每一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根据不同的时空条件、不同的实施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及目的以及学生水平,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科学选择。

体育课程范文第2篇

1、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概念

1.1、课程的历史变革与众家之观点

关于“体育课程”这一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什么是“体育课程”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为了探明这一问题,理清体育课程的来龙去脉,首先看看教育理论界对课程概念的种种说法。纵观教育史料,“课程”这一术语在我国最早出现,是在唐代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中。“教护课程,必君子之,乃依法制也”。之后南宋朱熹的《朱子全书,论学》之中也我国教学论的观点认为,“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教育学观点认为,“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的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论的观点认为,“课程的本质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或组成的用于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这种观点包含了教育的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我国的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为一种载体而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教学内容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这一观点概括明了,为我们探讨体育课程的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倾向于这一观点。从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看,探讨课程概念定义的前提要求是,课程的内涵必须大于教学,而小于学校教育,并且正确地认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课程应该规定教育者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经历哪一学段达到何种程度。

1.2、什么是体育课程

根据以上教育理论界对课程概念的研究成果和对课程概念定义的基本要求,以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的范畴为认识对象,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可由学生选择的,被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基本素质、能力、体质健康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它的特点是具有计划性和方案性,它对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锻炼形式提供方案。从课程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它属于狭义的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本质关系以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针对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的表现形式和本体功能特点,体育课程的本质是向学生传承人类优秀的体育文化。体育课程的各成分、内容和要素,在符合体育教学规律和原则前提下,通过科学的实施,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体育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所产生的作用就是体育课程的本质。这是体育课程本质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本质特点。什么是体育教学的本质?从现行的体育教学形态特征和功能特点出发,经研究认为,体育教学的本质是指体育教学内容要素经过科学的优化组合,在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要求下,通过师生双方互动的教与学活动过程,学生获得一定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方法和原理,为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形成一定的体育思想、行为和意识等方面产生的特定作用,并达到特定的、明确和具体的体育教学目标就是体育教学的本质。体育课程的本质则说明对学生的主体发展,从总体上产生什么样作用的宏观问题。而体育教学的本质则说明对学生产生哪些具体的作用,并要求达到哪些具体特定目标的微观问题。

2、体育潜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体育潜在课程是近几年来体育教学领域普遍所关注的问题。体育潜在课程是渗透在体育正式课程和教学活动过程、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这些问题即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也是体育课程和体育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课题。体育潜在课程也属课程的范畴,但它是非正式课程,所以在课程的编制中它没有正式的内容,只是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中以要求的形式提出的。如思想、道德、行为、品质、情感、意识和精神等方面的要求。这种要求在特定的、具体的体育教学中被列为一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对象特点和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社会人文素质诸方面逐渐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潜在课程与显课程的功能来看,两者相互弥补,相互促进,通过两者很好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体育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这就是潜在课程的正向功能。潜在课程也有负向功能,一般是由于受外部因素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而产生波动,这些因素与教师原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时,潜在课程因素与显课程因素相互间会产生矛盾或制约作用,甚至会产生不良的结果。所以,现代体育教学中,对潜在课程因素进行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有效地增大它的正向功能,缩和排除负向功能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体育教学是对课程具体实施的实践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潜在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特定的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等特点,通过一定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启发、教育和培养学生,积极地挖掘和增大潜在课程因素的正向功能,提高体育教学效率、质量和水平。这方面的内容包括:提高学生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水准、不同课程内容的兴趣程度、认识程度、身心的投入程度、身心的体验程度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互帮互学的行为品质、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主动学习和锻炼的思想行为意识、以健康的心态对成功与失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自身健康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这些功能只有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合一起才能得以实现。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时某些潜在课程因素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时,学生很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甚至消极对抗的行为方式,这时要求教师即时进行启发、诱导、教育学生,化解和消除心理上的障碍,稳定思想和情绪,使他们全身心尽快投入到教学之中。从潜在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现代体育教学中,潜在课程的因素与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时,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兴趣浓、积极性高、主动参与的意识强、师生关系和谐、身心投入的程度高等。反之则低。因此,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科学的设计、组织和运用好潜在课程因素,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自然和社会双重性教育的目的,才能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目标。

3、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体育课程范围基础上进行直接具体的教学活动。就教师的教学工作而言,在确定单元目标、设计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计划时,必须以课程标准(俗称教学大纲)为依据,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必须在已规定的体育课程范围进行,不得随意主结论(1)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探讨,对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概念,相互间的辩证关系,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对我们在“十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改革,科学地构建符合我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目标要求的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实施;宏观策略;中观策略;微观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4-0006-05

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体育课程价值得以生成和体育课程目标赖以实现的实质性环节。经由体育课程实施这一关键环节,学生的健康水平、身体素质及体育文化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提高。然而,如果仅仅热衷于研制体育课程改革的美好蓝图,而不关注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那么,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想就很难转变为教师实际运作的课程和学生真正体验的课程,学生的身心健康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从不同层面研究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高起点低重心的宏观策略

1.1 国家仍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

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认为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3种,即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自上至下的策略(Top-DownStrategies)是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采取这种策略来实施课程变革,要求学校中的其它因素要与改革相一致。否则,改革将会受到阻碍或只是暂时得到实施。自下至上的策略(Bottom-Up Strategies)是作为自上至下策略的对立面提出来的。该策略是以当地或以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来进行变革的。自中间向上的策略(Middle-Up Strategy)是基于对前两种策略的扬弃而产生的。从中间向上的策略认为,自上至下的策略过于依赖附带的奖赏,如别人的认可、事业的进步和对不依从者的威胁。而自下至上的策略以个人或群体对改革的倾向为先决条件,如果学校文化本身是传统的、守旧的,就不容易进行改革,而且将教师作为改革的行动者,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他们往往选择低质量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自中间向上的策略,该策略认为学校是改革的最适当的单位。上述3种课程实施策略强调的主体是不同的:自上至下的策略强调以国家或地方为中心;自下至上的策略主张以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自中间向上的策略作为二者的折衷,认为以学校为改革的基本单位是最适当的。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全国使用统一的体育课程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学校、教师缺乏开发、实施课程的自;教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即体育课程实施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因此,我国的课程实施策略一直是单一的、发生在国家水平的自上而下的策略。事实也是如此,很难想象在应试教育挤迫下教师或学校会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发起者。尽管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管理呈现出共享课程决策、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民主化趋向,尽管自上至下的策略难以顾及学校的具体情境和教师的能力和看法,但在实施一个目标明确而一致、设计精确而清晰的体育课程计划时,这种策略无疑是最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自上而下策略更适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具体情境,但并非惟一的选择,因为每一种课程实施策略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同时又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开发校本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就需要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采取自下至上或自中间向上的策略显然更恰当。

从宏观上讲,国家仍然应该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在强调自上而下策略中心地位的同时,需要兼顾其它两种策略,利用各种实施策略之间的互相取长补短来实施变革,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2忠实取向仍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

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所姆沃特(J.Snyder,F.Bolin.&K.Zumwah)认为,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主要有3种,即忠实取向(fidelity orientation)、相互适应取向(mutual adaptation orientation)和课程创生取向(enactment orientation)。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视为忠实地、一丝不苟地实现课程计划的过程,强调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有助于国家课程意志的贯彻,保证了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采取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方式有助于确保国家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改革视为决策者和计划者与执行者和实施者之间相互改变、相互适应的过程,认为根据特殊情境的需要把“计划的课程”变为“修改的课程”是成功的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实施视为教师和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其发展需要的经验的过程。

从体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看,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分别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之处,3种价值取向并不是绝对排斥和对立的关系。忠实取向强调忠实执行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注重按部就班;相互适应取向强调课程实施不是单向的传达和接受,而是双向的相互影响与改变,注重体育课程实施与具体课程情境的结合;创生取向强调真实的课程情境,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深受建构主义课程观影响下的体育课程改革,越来越强调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参与价值,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如果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否认忠实取向的价值,那势必滑向矫枉过正的误区。事实上,相互适应取向本身并不是十分清晰,带有折衷主义色彩,它在兼有忠实取向和创生取向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它们的局限性,而课程创生取向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因此,忠实取向仍然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

忠实取向作为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有助于体育课程在“尚文轻武”传统文化与“应试教育”双重夹击之下的贯彻落实,有助于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但不能因此把体育课程变革理解为一种单向度的线性过程,即课程专家在课堂外制定课程变革计划,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课程变革计划。在强调忠实取向主流地位的同时,要兼容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的优点,要善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1.3学校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

强调国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强调忠实取向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意味着体育课程实施的高起点。不过,无论采取哪一种课程实施策略,也不管采用哪一种价值取向,由于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任何一次体育课程改革,都必须经由学校这一环节,体育课程的理想才可能转变为现实。这一点是不以采取的课程实施策略和价值取向为

转移的。如果说体育课程改革的起点在国家,那么,体育课程实施的重心无疑在学校。

2追求实际效果的中观策略

2.1 抓住体育课程的本质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实施期望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开展计划、实施、评价体育课程实践活动等的重要依据,是衡量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随着人们对学校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化,体育课程目标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健康、体质的目标,教育的目标,运动技能的目标,体育文化素养的目标,竞技的目标,休闲娱乐的目标,终身体育的目标,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也有学者提出“生物体育的淡出和人文体育的渐入”。

面对日渐泛化的体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他们不明白究竟哪个才是体育课程的核心追求。特别是“三维健康观”的提出和实践,似乎淡化了体育课程“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实际上,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才是社会发展对体育课程的时代诉求。不要动辄以“生物体育观”来否定体能发展的重要性,否则就会陷入舍本逐末的误区。从中观层面来看,体育课程的实施应该牢牢抓住“强身健体”这一本质目标。

强调体育课程目标要高度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和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及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体育课程实施应该力求做到“汗、会、乐”。“汗”即强调体育课程实施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会”即强调要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升及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乐”即要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课程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2.2体育课教学要讲究实际效果

在新课程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于是,变革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成了体育新课程实施中的一大特色。

然而,任何学习方式的运用都不是毫无限制的,再好的学习方式也不能滥用。例如,自主学习在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验教材的乐趣等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是,就是这种好方法如果使用无度,整堂课甚至整个学期都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可能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降低教学的效率。再有,如果过度使用探究学习,就可能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把体育课上成了科研课。此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和技能掌握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这也是体育课教学需要正视的问题。美国课程论学者加里・D・鲍里奇曾经指出,正像木匠、电工和水暖工必须为特定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一样,教师必须为某一学习结果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只有充分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利弊,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等合理选用学习方式,才能扬长避短,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要想提高体育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仅要注意体育教学方式的实效性,更要强调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技能提高的必要保证。因此,体育教师从事体育课教学必须重视运动负荷。课前,在了解学生与钻研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认真设计课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课中,对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应随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身体安全。但是,不能把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设计与实施绝对化、机械化。重视和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为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服务的。

2.3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两条主要途径,这两条途径相辅相成。对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来说,体育课固然重要,但课外体育活动也必不可少。不能狭隘地把体育课程改革理解为体育课的改革,因为仅仅通过每周2-3节体育课很难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关于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负荷,英国规定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60 min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美国建议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30 min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另外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20min的较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加拿大则主张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60min中等强度、30min较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台湾教育部门制定的体适能333计划则规定学生每周3次,每次30 min,心率达到130次的运动负荷。只有扎扎实实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教育部倡导的“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才有可能得到落实。总之,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必要补充,也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

3 注重课程情境差异的微观策略

3.1充分考虑具体的课程情境,课程目标要切实可行

从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来看,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忠实执行的过程。实则不然,体育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需要发挥体育教师课程智慧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体育课程在学校这一微观层面的落实,以及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课程内容的选用,都必须充分考虑具体的课程情境。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健康状况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进一步下降趋势……针对这一状况,有学者分析认为,造成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制约,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出行坐汽车、上楼乘电梯、工作自动化、家务社会化、生活电器化等诸如此类的情况,使身体活动机会大大减少。这一分析恐怕更适合城市学生,因为绝大多数农村学生上学无需坐汽车,上楼也无需乘电梯,家务更是无法社会化。事实上,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不仅在体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也可能迥然不同,在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也差异明显。因此,作为体育课程实施基本单位的学校在制定体育课程目标时必须综合考虑本地、本学校在经济、文化、气候、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3.2全面分析课程资源,合理制定实施方案

课程资源,特别是课程实施的条件资源,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人们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对于体育课程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体育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因此,作为体育课程实施基本单位的学校,必须全面分析自身课程资源的基本情况,正确评估课程资源的优势和缺陷,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例如,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办学条件一流的深圳某重点高级中学,不仅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传统”体育项目成了学生们选项学习的内容,而且轮滑、街舞等新兴体育项目也进入了课堂,甚至那些平时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网球、棒球、橄榄球等西方主流体育项目也成为了可供学生们学习的课程内容。对于一所山区学校来说,这些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然而,是不是山区学校也要“东施效颦”或者自叹弗如?恰恰相反,山区学校有山区学校的困难,但山区学校也有自身的优势。某山区小学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的体育课程资源和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方面的经验就值得学习和借鉴。他们利用学校周围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孩子们置身于山林、置身于田野、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使学生们对本山区矿产资源的丰富以及开发殆尽的现状有了耳濡目染的直接感受;对环境的维护意识有了常识课堂里难以言传的体验;对上下山时同伴之间下意识的互相帮助有了思想品德课堂里难以企及的实践效应。

3.3注重课程情境差异,关注学校层面的实施过程

从学校操作层面上来看,一个体育课程实施的完整过程包括这样3个阶段:理解与内化阶段、酝酿与准备阶段和运作与体验阶段。

(1)理解与内化阶段。无论是体育课程标准,还是体育课程方案和体育教科书,都需要体育教师去理解、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虽然新课程强调课程决策者、课程计划制定者及课程实施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对话,但进入操作层面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及体育课程计划制定者的意图的理解。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正确理解,是体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体育教师作为联系学生与体育课程的桥梁,是体育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是体育课程新理念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无论体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多么先进、计划多么周详,如果没有被体育教师很好地理解并推行下去,体育课程改革效果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式,并不是体育教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所熟悉和经常运用的,需要体育教师的重新学习、理解和内化。

(2)酝酿与准备阶段。经过理解和内化的课程理念要外化课程行为,要进入到教师运作和学生体验的阶段,还必须经过酝酿与准备这一中间环节。酝酿主要是指对具体的体育课程实践工作进行思考与协商,思考主要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而协商则是集思广益的集体行为。

体育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学校课程方案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很大的区别。新课程强调课程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达成作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而不是以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来设计教学方案。

(3)运作与体验阶段。教师运作的课程与学生体验的课程,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从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无论是以专家为主体设计开发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是学校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都必须经过教师的理解和运作才能转化为学生体验的课程。日本课程学者佐藤学教授认为:无论是作为“公共框架”的课程,还是作为学校“教育计划”的课程,在课堂环境中只能靠“教师的课程”――被每一个教师的意图、解释、构想、设计所演绎的课程――来发挥其现实的功能。

教师的运作与学生的体验是高度统一的,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与互动。交往与互动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传授者转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当体育课程由高度统一走向民主共建,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体育课程就不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教师脚踏实地运作的课程,是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

4 结论与建议

(1)坚持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的主流地位。

体育课程实施应该坚持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的主流地位,因为这样有利于保证体育课程的真正落实。不能把体育课程实施理解为按图索骥式的单向度线性过程,在强调忠实执行国家体育课程计划的同时,各地、各学校也应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校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是体育课程实施的有益补充,而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也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尤其是对于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

(2)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关注学生的体能发展。

无论体育课程的目标泛化为多少个,其本质目标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强身健体”。体育课程实施应避免重形式而轻实效的现象,体育教学方式的选用要充分考虑各种体育教学方式的特点和作用,服务于实现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技能提高的需要。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该强调“汗”、“会”、“乐”。要切实提高体育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就必须保障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3)体育课程在学校的运作要关注具体的课程情境。

体育课程在学校这一微观层面的具体运作,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定还是课程内容的选用及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都要关注各地区、各学校在课程情境方面的差异。体育课程在学校的具体运作主要包括理解与内化、酝酿与准备及运作与体验3个阶段。体育教师要正确理解国家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基本理念,发挥相关人员的集体智慧,精心设计本校体育课程的实施计划,使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学生体能发展与技能提高的过程。

体育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课程改革;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40-03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体育课程也相应的进行了改革,应当说,这次课程改革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还是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然而,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通过这次改革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体育课程的“性格”两重性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中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它的特点,才能把握其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1.1文理兼备的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是姓“文”还是姓“理”,一直是困扰体育课程学科定位的“老大难”问题。一般来讲,现在将体育课程定位在“理科”的范畴之内,但是客观的说,体育课程还同时具备很多“文科”课程的性质。文科又称人文社会科学,顾名思义,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体育或许也可以算作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同时,体育本身与政治、经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中又一再强调,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掌握与体育相关的知识,这些自然而然的就会涉及到体育课程的“文科”属性。而在另一方面,体育课程又表现出了明显的“理科倾向”。理科又称自然科学,也就是说,以客观世界的物质规律为研究对象。很明显,体育课程所关注的正是一些“客观世界”的规律,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生长规律、最大潜能、适应能力等等。因此,我们不难判断,体育课程是一门文理兼备的课程――这一重要特性会直接影响我们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思路。

1.2传统与现代的体育课程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自然也会影响到体育课程。在我国体育课程就同时具备了两个方面的特性。一方面,它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体育传统(诸如“天人合一”、“重义轻利”等精神)――这主要是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因此,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体育文化和传统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这也加大了我国体育课程对于体育文化传承的难度。另一方面,体育课程还要与现代体育接轨。由于现代体育主要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充斥着西方体育的精神(诸如“物理体育”、“锦标主义”等精神)。同时,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还要求尽量给学生介绍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而这些项目有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像滑板、轮滑、攀岩等,这些体现着时代精神的现代体育项目引入到我们的体育课程中,势必会加速体育课程的“现代化”。因此,体育课程或许本身就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产物。

1.3快乐与痛苦的体育课程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中为数不多的活动性课程,理应受到学生的喜爱,毕竟学生在体育的课堂中,可以完全的释放自己,展现自己。游戏,或许可以是唤起学生心中未泯的天真烂漫的最好“催化剂”。同时,在各种竞技性的活动中,学生可以真正的释放自己,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然而,现实却并非完全如此。我们经常听到学生抱怨:“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却讨厌体育课”。这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体育课程的另一个方面:体育课并非总是充满着欢歌笑语,“游戏”并不是体育课的全部。体育课程作为一门课程,自有其学科体系。很多技术动作是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才能得以掌握的;绝大多数身体素质的锻炼总是枯燥乏味的;有很多教学内容是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完成的。有痛苦也有欢乐才是完整的体育课程,痛苦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成功后的喜悦,当痛苦与快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时,才是有血有肉、最真实的体育课程。

1.4严谨与灵活的体育课程众所周知,竞技体育是具备严格的规则的,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也是保障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同时,竞技体育中技术动作的掌握是有着明显的逻辑顺序的,例如,我们在讲授“三步上篮时”必须先教给学生运球和投篮等相关技术动作,这些是该技术动作的基础。另外,体育课程中还有一些内容是具有一定风险的,例如鱼跃前滚翻等,在做这些动作时,就必须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我们所讲授的技术动作要领来实践――这是对学生最大程度的关怀。因此在这些方面,我们不难看出,体育的严谨性。体育本身或许也是一种艺术,当我们在比赛中看到很多运动员表现出的惊人创造力时,我们会被体育的魅力所折服,这同样也是体育课程能够展现给我们学生的。当我们的学生在比赛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时,相信他们一定会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例如,我们讲授了“三步上篮”,但在实际的比赛中,由于有队员进行封堵、卡位,我们又学会采用了低手上篮、空中拉杆等技术时,我们的体育课又展示了其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一面,这正是我们所希望学生享受到的。

2对新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的反思

在现实的课程改革中,由于这次课程改革在理念方面与前几次课程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很多理念的认同方面还没有做到“理论正确的指导实践”,也就导致了课程改革中的体育课程出现了一些问题。

2.1关于“认知”与“建构”建构主义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代名词”,早已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而“认知”已经逐渐被人淡忘,似乎只有“建构”才是课程改革的唯一出路,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体育课程真的能够完全“自主建构”吗?我们必须要明确,国际上流行的课程改革,其源起大都是出于对理科教学的改革,“理科教学改革,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一直是人类教育改革的中心课题”,无论是布鲁纳、克拉夫基还是赞可夫,他们的改革都是从理科教学开始。这是因为理科教学普遍重视发现与探究、注重实验等并且相对于文科来讲,理科教学的改革在国际上的相互借鉴与影响要比文科容易得多(毕竟理科的教学内容是较少的受到地域、种族、信仰等因素的影响)。由此,我们在这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中,就很明显的能够看到“理科”教学改革的烙印:“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这些教学理论在堂而皇之的指导着体育课程改革。可是这样行吗?因为体育课程是一门具备了理科和文科“二重性”的学科,显然易见,完全单纯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课程改革是远远不够的。体育课程应当是一门比较强调“技艺性”的课程,因此很多技术动作的要领是依靠学生的“认知”来掌握的,比如说单手肩上投篮,大臂与小臂成45°时,投篮的准确性最好,这是篮球运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沉淀的结果,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让我们的学生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建构”了。更何况对于基础教育的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在知识的积累、人生的阅历方面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而“建构”必须是在相关的知识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对于他们而言,“建构”又谈何容易?或许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在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中,更多的还是应当以“认识论”作为指导教学的指导思想,尽可能多的将体育课程的精华传授给学生。但同时,我们所说的“认识论”也并不是简单的“填鸭式”教学(否则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是一种带有“进步主义色彩”的“认识论”。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明确,“认识论”中“认识”的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即从单纯的记忆向注重思维能力的“认识”转移。像我们在讲授排球的扣球动作时的“鞭打”动作与标枪教学中的“鞭打”动作有何异同?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这样的教学或许更有意义,也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时代要求。“认知”与“建构”本不是一对矛盾(其实他们从来就没有成为过“矛盾”),甚至于它们之间应当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不存在着“先进”与“落后”的问题。“认知”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手段,在世界历次重大的课程改革中从来也没有被削弱过其相应的地位(布鲁纳、赞可夫、奥根都已经详尽的给我们做出了解释),在中国的体育课程改革中也同样如此。

2.2关于“继承”和“借鉴”体育课程自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以来,就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学校教育,至今也已经100多年。尽管这100多年中由于战乱、发展的导向等原因体育课程的发展一度受到严重的制约,但总起来看,我国体育课程一直还是在不断的前进中,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我们大量的借鉴了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培养目标的巨大差异,当我们在借鉴这些理论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它们的“可适用”性。不可否认,由于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否认在物质条件方面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大量的运用信息化、网络、多媒体技术教学显然在当今的中国还不具备大面积普及的条件。同时,我国基础教育的适龄儿童基数庞大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面对一个班级相当于别的国家一个年级的学生,一个年级相当于一个学校的学生这个现实时,恐怕“小班式教学”以及“选课制”就只能局限于“纸上谈兵”。另外由于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受资本主义观念的影响,其体育课程培养人才的目标,必定带有浓郁的“资本主义气息”(并非贬义,而是这是“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因然体现),其宣扬的是资本主义的价值理念,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资产阶级所张扬的“个人本位”这与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所追求的“社会本位”是相左的。当然,在充斥着“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一味的讲究“社会本位”也许过于教条主义了,社会主义也需要“个人本位”,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我们不排斥“个人本位”,但是它只能作为我们教育领域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因此,当我们大量的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时,必须要加以甄别、判断,不是为了“借鉴”而“借鉴”,而是要真正的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无论是“继承”还是“借鉴”,我们都必须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找出能够符合中国国情、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方案。

2.3关于“儿童中心”和“教师权威”“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的要求。所以我们在这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由于基础教育面对的对象大多是少年儿童,于是,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将“以人为本”与“儿童中心论”划上了等号,认为只要以学生为中心,就算是做到了“以人为本”。这也就导致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学生一味的迁就、降低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更不要说“教师权威”了,似乎这样才能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其实这些做法正是基于对“儿童中心”错误的认识。“儿童中心”是20世纪伟大的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他在《儿童与课程》中对“忽视儿童的不成熟性”和“把儿童伤感的理想化”这两种观点做出了互补的、建设性的判断:儿童和课程仅仅表明一个过程的两端,儿童目前的立脚点与各门学科的事实和真理之间,就可以确定教学。教学是不断的改造,是从儿童目前的经验进展到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即学科所代表的经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儿童中心”并非单纯是指教学活动中的“中心”,更重要的是指出课程的制订是基于“课程制订者”的心理认知还是基于“学习者(儿童)”的心理认知,这才是杜威意义上的“儿童中心论”!当我们试图断章取义的理解“儿童中心”以求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时,却恰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精神真谛。体育课本身就充满着快乐与痛苦,将它原原本本的呈献给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去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才是真真正正的将我们的学生看作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教师要做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儿童的心理认知水平,尽量制订易于被该年龄段儿童接受的教学内容,这才是“以人为本”的“儿童中心”。一提起“教师权威”似乎是一个与“儿童中心”截然对立的思想。其实杜威从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更加坚定的“教师权威论者”。他只是否定了工具意义上的“教师权威”,即“以教师权威约束儿童就范于课程逻辑”。但他实际上却进一步强化了“教师权威”,他将“教师的意义升华为制定教学课程的长期计划,设计目标、课程、方法、学生发展在内的全部环境”。而显然,杜威的这些思想是符合当前我们课程改革思想的,甚至于我们在他的论述里面依稀可以看到“校本课程”的影子。在教学的过程中,杜威也从来没有否定过教师的权威地位,他认为“简单的将儿童放任自流或者一味的应和儿童很多不成熟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理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基础教育的学生而言,其本身就是“权威”,无论我们承认与否,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必要去过多的考虑“中心”和“权威”的问题,我们只需要以一种平等、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学生。

2.4关于“学科中心”与“活动中心”学科中心论,强调学科本身的逻辑与规律形成的“学科结构”,不太注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把教育内容变成为由多种项目组成的、全体必须学习的、统一规范要求的课程结构,它是以学科自身为中心来设计课程 。既然体育课程是一门学科,那么其必然有自身的完整的学科体系。体育课程自有其严谨的一面。它在很多领域是集人体解剖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等领域于一身,这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体育课程的严谨学科性,我们可以迅速、全面地让学生掌握足够多地体育基本知识、技能,这种高效率对于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而言(大班授课、除去体育课外学生缺乏相应的体育学习时间等因素),它也许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因此,作为普及型的基础教育,正是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积累的时期,学科中心作为指导体育课程的一种重要思想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科中心似乎已经被“打死”,成为“陈旧”、“迂腐”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是“活动中心”课程。活动中心论(其主要表现为“人本主义课程”),其更多关注的是学科结构向学习结构的方向转移,由关心技能和体力发展向关心技能体力、情意协调发展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误以为,体育课本身就是一门活动性课程,就已经具备了“活动中心”,认为不需要再向学生系统全面地传授知识、技能,只需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就足矣。正是这种想法,导致了体育课程又陷入到了另一个误区,即:“淡化了知识技能的传授”。殊不知,这也严重的背离了当初杜威在强调“活动性课程”的初衷。“活动中心”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经验的获得方式,即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以直接或间接的兴趣获得个人经验,如何有效地使学科成为儿童经验的一部分,如何使课程教材成为儿童全部成长中的有意义的因素,而决不是通过让学生活动起来以获得一些毫无章法、支离破碎的经验。或者说,让儿童心理产生变化的知识也同样是一种活动。当然,在这个方面体育课是具备了“先天优势”的,作为学校教育中为数不多的“活动性”课程,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会远远多于其它课程,同时,其直接经验获得的数目也远远大于间接经验。这或许也是体育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与人合作性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所在。这样看来,“学科中心”强调必要知识的传授与“活动中心”本身并不矛盾,甚至在某些领域是一个统一体,因此,我们又何必一谈及“学科中心论”就色变呢?

3结语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课程改革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也没有一帆风顺的,同样,我们的课程改革之路还很漫长。希望我们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正视现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将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 杨启亮.困惑与抉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3:385.

[2] Dewey, J, The Child and Curriculum ,p16 [3] 杨启亮.困惑与抉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3:77.

[4] 杨启亮.困惑与抉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3:78.[5] Dewey, J, The Child and Curriculum ,p2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7]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8] 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9]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0] 田雨普.新世纪我国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学刊,2004,11(3):5-8.

[11] 顾渊源.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12] 刘航.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本质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84-87.

体育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研究 高校体育

前言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发展教育是发展国家的基础环节。教育不光是要教会学生们一定的科技知识,也要交给学生们一定的体育健康知识。以往的教育体制下并不是很看重体育教学这方面的事情。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体育教学也逐渐地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本文将简要的探讨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研究高校体育课程的意义

为什么要研究高校体育课程呢?研究高校体育课程到底有什么意义?其实研究高校体育课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研究高校体育课程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发展不单单是发展学生们的知识素质,更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研究高校体育课程,有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1]。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研究高校体育课程可以更好的为学生建立一个体育教学环境。研究高校体育课程就包括研究高校体育课程现阶段的利与弊。从而可以更好的建设体育教学环境。

二、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分析

1.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教学的实现

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并不是无的放矢的,而是有一定的目标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是的体育教学内容具有现代化教学的特色。什么是现代化教学的特色?那就是基于现阶段教育水平与条件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往我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科技上的发展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落后的,这就决定了以往的教育条件也是比较差的。都是随着我国不断的发展,一切事物都有了一定的改善。教学环境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新时期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具有现代化的特色。

2.课程内容综合化和多样化的建设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综合化和多样化也是体育教学建设的目标之一。以往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在内容上是比较单一的。一般只能在体育课上让学生跑跑步或者自由活动。那是基于以往教育背景下的一种体育教学。那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建设综合化和多样化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3.课程内容弹性和自主化的建设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弹性化和自主化的建设也是新时期体育课程教学建设的一个目标。那么什么是教学内容的弹性化和自主化建设呢?其实所谓的弹性化和自主化教学就是指不在以一个标准、一种规格的方式约束学生[2]。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们的潜能。也会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体育教学原本就是一个不应该受到约束的教学。因此高校体育课程的弹性化和自主化建设是非常人性化的一种改变。让学生们可以灵活的展现自我。更好的吸收体育课程带来的知识。

三、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阶段的问题介绍

1.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不得不承认,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其中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受到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3]。是的现阶段许多的高校仍然保留着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指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一点的互动。使得原本轻松的教学变得很被动。

2.教学团队的素质偏低

在各大高校之间,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体育教学团队素质偏低。这里所说的素质偏低仅仅是指专业素质。对于那些教育比较落后的地方这种现象就非常的常见的。有些学校为了节省师资力量甚至随便选择老师当做体育老师。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的师资团队总体素质偏低。

3.教学设备的缺乏

教学设备的缺乏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各大高校由于资金、场地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对体育教学设备采购方面的事情并不是很上心。这就使得高校体育设备比较缺乏。

四、更好建设高校体育课程的几点意见

1.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改善现阶段体育教学环境的有效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国家应该选取试点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试点学校首先应该进行教学模式的钻研,开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此外,试点学校还可以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教学模式。这样有助于自身体育事业的发展;然后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推广。在试点学校中,选择比较成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其他的学校在众多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依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教学模式单一化的现状。

2.提高教学团队的职业素质

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团队的素质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学校可以加大资金的投入雇用专业的人才进行体育教学这项工作。专业的人员具有最新和最专业的教学知识。可以更好的教授学生们相关的体育知识;然后,学校应该定期的组织老师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使得教授体育课程的老师能够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的游刃有余。此外还能让他们掌握最新的体育知识,从而为学生们传授知识;此外,学校也应该定期的对老师进行考核。这样有助于督促他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

3.采购先进的教学设备

采购必要的教学设备也是更好的建设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效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反面入手:首先学校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行相关设备的采购。想要更好的建设体育课程需要采购的设备是非常多的,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所以这是一项非常大的资金消耗。因此学校在进行相关设备的购买的时候,应该事先做好市场调查。争取可以用最少的钱购买质量最好的设备;然后,国家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有能力购买一些体育教学设备的。对于这些学校就需要国家给予大力的支持;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社会中的一些慈善机构或则一些企业进行合作。这样也可以有效的环节学校在进行设备采购时候的资金压力。也是为学校赢取更多体育设备的一个有效措施。

五、结语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简单分析,虽然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漏洞。但是这些问题会随着我国的科技的发展逐渐地被解决。因此希望相关的认识能够致力于这方面内容的研究。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

参考资料

[1] 曲宗湖.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想[J].体育科学,2010,18(4):7 -11.

[2] 陈琦.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10,18(5):1 -4.

体育课程范文第6篇

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研究课题。这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以及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虽然人们已做过不少的探讨,但至今未取得共识。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差异。只有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去观察分析问题,才能使我们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在学校课程发展史上,课程有多种分类形式。每一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反映了课程编订者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材组织排列的指导思想。目前通常采用的几种课程分类方法见表1。

表1课程分类表

学科本位儿童本位二分法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四分法分科综合轮形活动

课程课程课程课程六分法分科相关融合广域轮形活动

课程课程课程课程课程课程

(此表摘自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进行设计,其优点是:

1.课程计划给予学科课程以重要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的授课时数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小学排语文、数学之后居第三位,中学排语文、数学、外语之后居第四位);

2.承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并按照学科课程模式加以设计,有利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3.学科课程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有重要的作用;

4.多年来形成的体育学科教学论体系,使体育教师已习惯于按学科教学模式组织、实施体育教学。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设计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例如,由于过分强调体育知识、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教学内容偏多,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不够,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并与终生体育目标相联系,在教材中也难以体现。

(二)从体育的科学属性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就体育学科来说,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现象,是构成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体育,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人才学等社会科学。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另一方面,体育运动要作用于人,要科学地促进人的身体发展,因此还要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比如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保健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运动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等等。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又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个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

科学与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是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把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样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就叫做学科。体育学科是由多门科学综合而成,它本身既包含体育科学理论还包含体育运动实践,因此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体育课程就十分复杂,从这一意义上说,体育学科又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从体育学科特性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特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关于体育学科特性(或特点)在许多专著中已有论述,这些论著既有共性的认识,也有因为分类方法或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笔者认为,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运动实践与认识活动相统一

以往研究体育学科的特性,以身体运动实践作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鲜明的特性之一。实际上,身体运动实践是外在的特征,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外在形式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在这同时,还伴随着丰富的认识活动(有些情况下认识活动占主导地位,身体实践活动为认识活动服务),学生是在练中学、学中练,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这种身心一元、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属性。

2.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相统一

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运动规则的限制、导向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足,以适应规则的要求,从而锻炼和改造身心,完善自我。因此,体育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积极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受到教育。这是体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区别于大多数学科以智力培养为主的主要不同之点。

3.竞争性、冒险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竞争与冒险是体育的又一鲜明特性。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我国传统体育中的养生功法除外),都具有竞争性或是冒险性。体育是人类向自然界和人类自我挑战进而战胜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这也正是人类把体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竞争就带有冒险性。为了避免伤亡,更好地竞争,要求人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因此,竞争、冒险与安全的统一也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其它学科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多以智力活动为表现形式,而不是身心直接参与。

4.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生理负荷为主),使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这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5.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体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在选材、教学组织等方面,要考虑男女学生的特性差异,使男女学生在各自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也是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重要区别。

以上分析得知,体育学科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这种多元和独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包括普通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地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即“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以及《全日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对高中性质规定为“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层次基础教育”等一系列规定,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音、体、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育学科准确地定位。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的特色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

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

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的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

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

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分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的封闭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分,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如前文所述,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单一的体育学科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容量方面,在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在培养体育能力方面,在与社会生活活动的联系等方面,确有不足。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但是,我们应该对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有充分的估计。课程的改革既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也要考虑国情;既要保证全体学生有共同的、必要的体育基础,也要为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既要考虑体育课程的规定性,也要增强课程的弹性,在保持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内容的选择性。具体来说,在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应有如下一些转化。

课程价值观的转化

单一课程结构结合课程结构

学校时代终身教育

封闭式开放式

较少与社会联系紧密与社会相联

单一功能多元功能

生物观生物、心理、社会观

竞技项目为主竞技、文化与生活结合

单一分类综合分类

多种内容模式选择性内容模式

考虑技术学习提高学科能力

考虑竞争考虑竞争与合作

单纯考虑个体满足考虑个体满足与集体荣誉

服从规范鼓励不同意见

集中学习参与意识

计划性计划性与选择性结合

外部动力教学的“双部性”动力

现实满足冒险、探索

完成这些转化,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在课程结构上进行改革。这其中增加体育活动课程只是完成转化的一种方法。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证明,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对几十年来建立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补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加强体育活动课程研究,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体育活动课程和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中,有必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1.课(教学)和课程是有区别和联系的,应避免把课程混同于教学。课程是观念的东西,说到底它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课程集中体现教育的要求,具体反映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手段。而教学是实践层次的东西,课程要靠教学得以实施,学生和课程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特征,不是课程的基本特征。课程作为教学的指南,是预期的教学结果,而不是教学本身。在课程改革中把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加以必要区别,有助于弄清改革的侧重点,否则,混淆课程与教学的区别,很难使体育教师弄清改革的重点,甚至造成无所适从之感。当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且只有当广大教师理解了体育课程的意义和要求,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才会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2.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根本问题是处理好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如前所述,体育学科的性质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学科类课程为例,它既不同于其它学科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也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体育就是“活动课”,它本身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复杂的背景。目前我们理解为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辅助形态。从课程的共性与个性关系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课程的主辅形态来看,两者也是互补的;从课程的优劣来看,两类课程又都有可以相互借鉴、吸收的长处,因此,两类体育课程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当然,为了对活动课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看到它与学科课程的联系时,也要看到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还有它相对独立的方面。

具体说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以及两类课程在教学中的区别与联系详见表2。

表2

学科类活动类

服从于学校教育总服从于学校教育总体

目的体目标目标

传授人类积累的体获得体育的最新信息

目标育基本知识、基本和个体的体育经验,

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兴趣,获得才干,课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习得特长,提高能力程编排体育文化知识、技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

术的系统性、基础动的系统性,当前实

性际需要的、感兴趣的、

与生活活动相联系的

内容评价侧重考察学习结果侧重考察学习过程

教学教师教授活动和学

过程生学习活动相统一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

的过程,教学练相主

统一

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教组织学为主班级教学、个别教学、学分项教学等

教学以教师传授和学生强调学生主动练习方

方法多种练习法为主,法为主,教师的指导

结合启发、发现、以启发式、发现式、问

问题教学和学习指题教学、学习指导法

导法等等为主

师生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强调学生主体作用,

关系生主体作用相结合自主学习、教师是学

生学习的引导者,辅

导者和调控者

教学由教师制定并组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

计划实施,少数情况下同制定,在教师引导

由学生参与组织下由学生组织实施

教学着重学生掌握系统侧重学生当前解决的教评价的基础的体育知问题,兴趣有无增加、学识、技术的结果,培增广,发展能力,培养

养能力、发展技能意识,提高体能

学习以主题单元、运动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出

单元技术单元为主,以发点,逐步扩大学习

掌握基本的知识技单元,以增加已有的

能为主兴趣、爱好、发展特长

为主

认清两类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是搞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关键,体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从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实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两者相辅相成。但是,体育活动课程有其相对独立的体系,它与学科课程是同一促进学生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

3.活动课教学模式的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拓宽知识技能、发展特长,使学生学会实践、获得才干、习得特长、提高体育能力,从而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目标。处理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师生关系,是活动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情境设计者和调控者。由于体育活动课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也应有多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小学体育课程作为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之一,在编订全国通用教材时,应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体育课程的依据,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中都是可行的。但是,为主不是唯一,体育学科本身的许多特点为我们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长处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其它许多学科不具备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特点,吸收、融合包括活动课程在内的各种课程理论,形成我国自己的体育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体系。

体育课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观念转变;良好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55-01

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界论及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培训和学习,使笔者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转变教育观点是该课的先导

1.1指导思想的转变。由注重"三基"向重视健康观念的转变。过去的体育课注重"三基",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1.2体育意识的转变。由阶段体育的意识向终身体育的意识转变。学校体育不再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入门期和打基础的阶段,而不是终身体育的特点。乐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

1.3素质教育观的体现。由"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观。首先,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以往的体育课以体育知识为中心组织体育教学内容,强化知识的系统化、运动技能和正规化,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新课程标准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其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使每个学生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转变教育观点是体育课的先导

2.1指导思想的转变。由注重"三基"向健康观念的转变。过去的体育课注重"三基",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2体育意识的转变。由阶段体育的意识向终身体育的意识转变。学校体育不再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入门期和打基础的阶段,而不是终身体育的特点。乐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

2.3素质教育观的体现。由"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在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体育课程范文第8篇

近几年,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发展不断的深入,针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当前更加重视体育文化在其中的展现,加强并提高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建设,可以促进学生大学体育文化素养的形成,将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一、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认定

(一)体育的涵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体育的产生,对提升人民体质,增强体魄有重要的意义,而体育从其发展到现在,其定义有不同的版本。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的学科进行反复的探寻,因为认识角度的不同,得出的体育本质也存在不同,所以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定义。例如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进行定义,体育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现象,从生理学的角度,对体育进行定义,体育的本质则与身体活动存在一定的联系[1]。如果说从体育本身的功能进行分析,体育则是集合了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一种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体育的发源处进行分析,体育产生于生产、生活中的需求背景下,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基础,采用各种锻炼身体的手段和发展,将人们的体质增强,同时将人们的运动技能提升。体育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而产生的一门学科教育、领域。

(二)体育文化的定位

从体育本身进行分析,按照体育项目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体育现象分为8种类型,

(1)对抗性体育运动,该类型的体育运动,是有组织性、观赏性的大型对抗性体育活动,例如竞技赛、山地自行车大赛等等。

(2)独立体育运动。该类体育运动主要是以单独运行为主,例如跑跳走等运动,其中还包括了休闲娱乐性的体育运动。

(3)民族运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体育活动,各个民族的体育运动,是以自身的体育运动为基础,进行观察、策划而发展形成的。

(4)体育产品。从体育的本质进行分析,与体育相关的用品也包含在其中,例如场地、体育运动器材、服装、体育艺术品等。

(5)体育法规。该类型的体育现象,为与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可以说在体育运动中,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

二、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定位及超越

(一)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文化

在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中,设置大学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会为了建立系统性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学校通过安排体育课程学习,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任务和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有锻炼了身体,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并对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能力进行培养。体育文化与体育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文化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和设置有影响,第一,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受到体育文化的制约和限制;第二,体育文化的模式、生态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设计有影响;第三,体育文化水平的发展,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发展有影响。而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对体育文化的传播有积极的作用,体育课程可以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而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支持。

(二)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

从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不是简单的体育文化传播和服从,其是从社会和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角度,对体育文化进行的加工、提炼,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文化具有体育特征。

1.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发展现状。从当前的体育课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格局打破,将多元化的元素融入其中,形成性的大学体育文化。相对于大学体育课程而言,其中含有体育文化、教育文化以及各种新元素,在教学中,将健康放在首位,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性削减,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主要的位置上,让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快乐、休闲的进行。当前体育教育教学对竞技性体育运行还有很大异议,针对是否将竞技性体育活动设置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进行了研究。然后接下来面对的问题是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心理问题、体育素养等。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以及其中蕴含的体育文化,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大学体育课程中依然缺失体育文化。

2.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超越。在大学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应与当前的教育文化、教育思潮相一致,体育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多种理论的支持下,形成了体育课程稳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融入,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以活动形式存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主,实现对当代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的培养。大学的本质为文化,而二年计划则分为四个部分,传承、启蒙、自觉、创新。大学体育作为大学的一门体育课程,需要具备稳定性的文化形态,而文化形态又分为4种类型:传统体育文化内容的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学术体育文化、非主流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主要在于体育文化的创新,这个创新主要在于对体育文化、体育课程的发展、设计进行的创新。

三、小结

当前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文化知识在不断的创新,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产物,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和大学体育课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体育文化孕育了大学体育课程,而大学体育课程对体育文化进行传播,两者相辅相成,在大学体育课程发展中,体育文化的定位和超越,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创新和发展,并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和体育技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实力,促进体育文化的创新,并推动体育体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课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 探索 教学模式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体育课教些什么,该怎样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加上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的个人体会,我觉得应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选择、更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体育课教学上做些新的尝试。在此,我结合新课程标准与大家一起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空间,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体育教学设计改革的方向。我们在教学中展示任何一种器材在学生面前,教师都可以不告诉学生怎样玩,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创编、设计各种游戏,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活动中设置一定难题,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例如新课程标准中的《案例一》的活动设计,教师放四样障碍物(体操凳、跨栏架、跳箱、体操垫)在规定场地上,让学生自主动手,设计一条“勇敢者之路”:走过体操凳,钻过跨栏架,跳过跳箱盖,滚过体操垫。让学生充分想象各种走、钻、跳、滚的玩法,体会哪一种方法能最有效、最快捷地通过障碍。这样的活动设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运动主动性、积极性。在自主设计过程中还可以使他们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创新精神,打破你教我学的传统观念,从而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多种激励,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

新课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在教学中,我们

可以充分利用以下几点来吸引学生参加活动。

一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例如:做跑的游戏时,可根据不同年龄设计成为“龟兔赛跑”、“狼来了”、“小兵急行军”等情景,学生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二是运用情景教学适当制造一定的紧张气氛。适当的紧张气氛会使学生有紧迫感,从而更积极地完成锻炼活动。例如利用对抗性强的比赛形式进行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创设危险情境,如障碍跑游戏可以设计成为“抢高地”活动,把小溪放大成为急流,钻栏架成为钻火圈,教师运用情景描述和音响效果,使学生在紧迫感中努力完成锻炼活动,提高活动的坚持性。

三是正确运用语言激励。教师对学生的赞许可以用无数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要避免简单地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教师可以说“你做得非常好!”“老师很喜欢你!”“大家来看看×××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语言进行激励。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好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新课程基本理念。所以,体育活动中要考虑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一刀切”的做法,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动作发展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动作发展较差的学生则要降低动作要求,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跨栏架活动中,要提供几种不同高度的跨栏架,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只是起到引导、鼓励、保护学生的作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设置情境,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我们在实践中不难发现,传统教材的活动难度要求已明显不适合当今学生的发展水平。例如,传统教材中投篮的教学要求,对于现在五年级学生来说,掌握此技术已不是件困难的事,因为篮球赛的普及在无形中已使学生初步具有了篮球的基础知识,如果还按照原来的教法,学生的能力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激不起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错过培养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只有活动难度适当,安全措施完善,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在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难度,有意创设一些困难情景,让学生经历一定挫折,对形成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是极为有益的。这与新标准中课程目标中的心理健康目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增强自尊与自信”的目标相吻合。

五、转变理念,改革传统体育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教法中,教师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当今社会是信息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片、音像、电视、电脑进行自学,自练,也可以充分发挥家长对体育活动进行督促、帮助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制定阶梯性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对号入座,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现象。也可以对有些教学内容只提要求,不教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学习。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实践――思考――创造――学习”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使其形成“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课程范文第10篇

体育课程的设计关系到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够讲求设计的理念和技巧,有效的实现了教学质量的飞跃。积极的发展体育课程多样性,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节点,保证增强体育教学的素质,对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设定具体的教学课程,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若干关系

传统教学的关键比较落后,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足,影响了体育课程的设计,并且失去了对学生体能锻炼的意义。现代教学改革随着新课程政策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完善,实现了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的重新明确。传统的体育教学体系受到影响,支持创新的体育教学得到进一步的理顺,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区分开来。传统教学重视的是教案本身,忽视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没有关注到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本文针对体育课堂和体育教学的概念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找到实施教学目的的方法,完善当下我国的体育专业教育体系。

1体育课程概述

体育学科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包含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是体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具有个性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保证体育课程的质量设计,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稳定发展。当下我国社会的体育教学工作在不断进步,通过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实施教学课程设计和安排,能够保证与体育教学相互干预和促进。新课程理论的深入,促使两个完全独立存在的理论成为合作的团队,在融合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科学技术的成功导向性。当下的体育教学内容要求体育课程的内容设计,在参与阶段实现与教学课程结合,保证了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要求。体育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在严格的管理氛围下学习,并且按照科学的训练体系进行巩固,加深学生技能记忆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实施。教学课堂的内容设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社会发展状态,注意体育教学中的体育课程设置,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学生能力和身体机能的培养。在学生学习阶段的体育课程设置,应该包含社会的发展状态,综合学生年龄接受能力,进一步满足教学内容的丰富工作[1]。科学规范的体育课堂设计,才能够适应当下学生学习生活的发展,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课堂设置,才能够锻炼学生的身心,保证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的理念融合。体育课堂是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要环节,通过锻炼让学生得到健康的身体,保证能支持文化课业的学习和研究。教育机构在拓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满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增设全面的体育课程内容,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发展根基.

2体育教学概述

现阶段,体育课程在校园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因此体育课也是学校课程中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体育课程中,教学内容主要在师生共同努力和参与的基础上完成,并且在完成教学内容过程中还需要利用一些比较系统的教学模式和结构体系,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在学生的配合下,利用比较合理、科学性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够使学生掌握和体育相关的知识,以及基础的技能,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党中央、国务院逐渐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所以不遗余力的加强中学生体育能力,并全面落实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以此来增强中学生的体育能力。众所周知,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人格,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目前,在我国的中学教育教学发展中,体育教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现今我国推行素质化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对于学生来讲,只学好文化课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全面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学生的体育教育教学,才能推动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否提高,运动技能是否增强,健康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而传统的体育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是否掌握、身体素质是否提高、体育成绩是否进步。前者是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标,关注的是学习的全过程;后者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体育需要强调人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中考体育贯彻落实的最终目的。而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就需要通过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来给予有效的促进。对于学生来讲,在体育教学中加入新的体育教学手段则更能促进学生爱上体育课程,同时能够大幅度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发展体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3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

3.1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

3.1.1体育课程过程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普及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讲解规范动作时,采取的方式往往是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如在讲解我国第八套广播体操时,对于每一个动作要领教师都会采取分解示范的方式来保证每一个学生认识清楚。最后采取整体示范来保证学生能够完整体会动作要领。在调查中,体育教师整体示范的应用率为90%以上,而分解示范则达到了95%以上[4]。

3.1.2体育课程过程当中体育教学的执行标准情况

在体育教师讲解体育动作时,往往会通过不同角度来展现每一个动作细节,如散打教学中,对于直拳的讲解,教师会根据出拳、速度、力度等多方面来展现直拳的动作特征,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直拳。在调查中,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方法的执行标准较高,达到了90%以上。

3.1.3体育课程过程当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效果情况分析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调查中,也会发现,很多学生非常喜欢体育教学方法的教学,而且,就调查结果而言,体育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显著,能够保证学生学有所得。

3.1.4综合统计分析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程当中的总体效果

目前,尤其是在体育动作教学过程中,对于示范教学法的应用,从整体上来说,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能够从整体上保证体育教学方法教学能够把动作教学中的各个动作要领准确的教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体会出每一个动作的真实含义与动作,进而保证学生在独立做动作时,能够标准。体育教学方法在现代体育教学课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方法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替代的,它能够是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学习并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在示范动作过程中,也要注意到示范动作的目的性,准确性,合理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提升示范教学的效果。

3.2在体育课程中应用体育教学的优点

3.2.1更具有科学性

在现代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学的示范动作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技术动作要选择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教师的体育教学的示范动作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体育教学的示范动作是使学生利用感觉器官,注意到教师的体育教学的示范动作,达到强化学生对动作的记忆的目的。生理学认为,体育教学的示范动作能够加强大脑对动作的认识和理解,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行为意识习惯。

3.2.2更具有针对性

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学的示范针对性遵循的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程活动中学生的主导地位。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技术动作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的阶段性特点,选择恰当的体育教学示范方式,并着重强调不同的体育教学的示范动作环节,采用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3.2.3更具有实效性

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学的示范教学实效性能够使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示范动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例如,学生在实践技术动作时,发生了意外情况,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练习,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而教师及时的补充体育教学的示范,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实践的自信心。体育教学的示范动作的实效性有助于稳定学生的情绪,提高技术动作的实践质量[5]。

4体育教学在体育课程中实践的应用

体育课程涵盖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方法,而良好的体育教学方法会促进体育课程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在体育课程的编排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体育教学方式,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实践的形式满足教学相长的目的。

4.1体育语言教学方式在体育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在体育课堂中实施体育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教师的语言教学方法必须要符合学生的成长心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充分的掌握教师的指导思想,提升学生体育实践活动能力。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安排相关的体育能力提升知识讲解。讲解的过程中要涉及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比如,可以通过基础体能比赛了解学生的基础体能情况,然后,要求教师能够以标准的普通话形式向学生介绍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就是要求通过教师对体育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拥有良好的体能可以支持长期文化课学习的充沛体力,强健学生体魄。教师在介绍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过程中,可以自己设计相关的口诀,便于学生的理解。在体育课程中讲求体育教学的实践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能训练和体能提升,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全面培养。使用语言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师语言的明确性,关注到对学生的启发作用。教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时机性,当学生正在进行危险性较高动作的时候,尽量减少会影响学生注意力的讲解,侧重对安全性的提醒比较科学。

4.2示范型体育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示范型的体育教学方式在体育课程中的实践应用作用比较明显,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教学方式的效率提升意义。通过教师身体力行的展示体育运动的方法和要领,让学生了解到实际工作的运动规范。更加准确的进行体能训练活动,更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提升,也能够满足教学效果的质量提升。在教师示范运动行为的过程中,一般采取的演示行为是整体的示范,和慢动作的示范。整体示范主要是为了体现动作的完整性,让学生对此项体育运动有基础的了解。在实施慢动作示范的过程中,主要是向学生分解运动细节,让学生能够观察到细致的节点,更有助于运动实施的准确性,不会对学生身体机能造成损伤。再者,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位置和身体方位向学生演示运动细节。其中包括正面的示范,和侧面、背面的演示操作。全方位的示范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细致的观察到运动练习的每个环节,进而保证学生运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3体育教学中完整方式和分解方式在体育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体育课程要想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体育教学的帮助,可以说体育教学附属于体育课程,同时又是体育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实施手段。将体育教学实际的应用在体育课程中主要是通过完整教学方式以及分解教学方式两种方式来具体实践。而所谓的完整教学方式主要是指通过将某个动作进行连续的完整的教学演练进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注重要的特点在于同一个技术的涉及的技术环节均没有进行分割。而这种完整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完整的身体练习,而其缺点则在于不利于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中相关练习难点以及重点的掌握;而所谓的分解教学方式则是指通过将某个动作进行不同练习环节的有效分解,进而按分解部分逐一进行联系,最终掌握所有技术要点的一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重点技术以及难点技术的良好掌握,同时也促进了高难度技术的简便化,学生通过该种学习方式更加容易学会。而其缺点则在于不利于学生对于整个的完整动作的良好连接,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中完整技术知识的整体性掌握。总体来讲将体育教学实际的应用在体育课程中需要具体实践完整教学方式以及分解教学方式。

4.4体育教学练习法在体育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在体育课堂中采取练习法的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并且验收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一般的体育教学练习方式,存在3种方法。首先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操作课堂学习的具体内容,保证对实际体育活动的充分掌握。其次,需要教师在原本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体能和运动方式的转变,将原本单一的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乐于操作。教师再采取循环的体育教学方式进行体育课堂的规划,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在固定的周期内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和重复训练,促进学生从身体机能和身体记忆上,实现对教学任务的复习,满足体育课堂教学需求。但是循环练习的方式需要消耗教师和学生的大量体能,所以在体育教学方式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考量学生个人身体素质和体能特征进行操作,满足学生练习需求的同时,也避免对学生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5结论

文章内容主要是探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正确地认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提升学生体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明确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是拓展教学效果的关键性方法,保证体育课堂和体育教学的充分融合,能够促进两者相互影响和干预。提升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体育教育的全新规划,能够保证教学目的的实施,是为社会培养全面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保证学生稳定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根基力量。

作者:张晨玉 单位: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石宝华.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辨证关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2).

[2]蒋新国,李竹青.论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4(6).

[3]谷茂恒.论体育教学学术反思与体育课程意识培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5(2).

[4]孙晋媛.基于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研究[J].才智,2015(14).

上一篇:课程整合论文范文 下一篇:国际贸易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