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学范文

时间:2023-03-18 15:44:57

体育管理学

体育管理学范文第1篇

体育管理学也属于新兴学科。虽然俄亥俄大学1966年就开设了体育管理学,但真正意义重大的是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校开始在体育管理学专业下授予学位,1986年北美体育管理学会(NASSM)的成立,以及1987年期刊《体育管理杂志》(《JournalofSportManagement》)的创刊,才标志着体育管理学作为一个真正的学科的诞生。自那以后,体育管理学的发展一直保持了稳定状态。北美体育管理协会的网站近期列出了在美国授予体育管理或体育行政学位的200多所高等院校,当然,有些是包含在其他学科专业之下的。北美体育管理协会还列出了其它国家和地区40多所体育管理学项目,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南非以及欧洲,体育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包括体育营销、体育财务、体育法等专业期刊)的数量也持续增长。我国的体育管理学是从体育行政过度来的,如1935年就有金兆钧的《体育行政》,以及50年代东北师大、中南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单位编写的《体育行政》讲义,是我国体育管理学(体育行政学)早期的学术成果。但严格说来直到1984年,在原国家体委科教司的支持下,中国才有了第一本《体育管理学》教材。1985年武汉体育学院和原北京体育学院先后设立了体育管理专业,开始了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随后,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开设了体育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很明确地为培养体育管理人才。之后,体育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迅速,势头也大大超过了体育经济学。从两门学科的发展脉络看,无论国内外,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诞生都是以运用母学科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具体问题起步,从诞生之日起二者便有着明显的界限。

2、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比较

2.1研究目标

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区别,根源在于二者研究目标不同,不同的研究目标也就意味着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首先,关于体育经济学的研究目标,骆秉权提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汲取教训,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认为,关于“总结经验、提高、促进”等功能,并不是体育经济学的目标,而是政策制定者、市场经营者的任务。而“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似乎也没有指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体育经济学确实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手段,目的应该是解释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方式对体育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从政府失灵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自由竞争市场对配置体育经济资源至关重要;又如从市场失灵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需要政府干预体育产业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来分析体育管理学。秦椿林、张瑞林认为“体育管理学是研究体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显然过于宽泛,任何学科不都是研究该领域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吗?重要的是,体育管理是什么?是为了实现体育部门,更准确地讲是体育组织的目标,体育管理的规律就是体育组织的各种资源发挥最优的合力作用,而采取或使用的一些原理、方法。因此,体育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应该是提供以上这些原理和方法,以指导实践。显然,着眼点主要在“组织如何高效的完成目标”。从前述体育管理学产生的起源也不难看出,其产生源于“职业体育组织如何使用组织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盈利目的”。体育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重视,对人性问题也给予了充分关注。比如,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要求球队老板和球员在协调关系和合作中争取实现效益最大化,雇员和管理人员具有共同利益。其实质就是从哲学上假设人主要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愿意为改变经济生活而做出最大努力,在管理活动中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适度的经济激励,就能发挥雇员的最大潜力。可见,体育经济学主要探讨“体育资源”(一种社会资源的宏观视角)的有效配置,是通过理论来解释体育产品及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问题;而体育管理学主要研究体育“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是通过理论来指导如何提高体育公共部门、非营利性体育组织、营利性体育组织的投入产出效率。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体育经济学重在“解释”,相比之下,体育管理学重在“指导”。

2.2研究视角

虽然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研究都涉及资源问题,但由于研究目的不同,也导致两个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体育经济学关注的往往是效用、福利、以及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等,虽然这些概念或表达方式也是体育管理学研究中常见的词汇和观察视角,但这些本质上还是属于体育经济学的内容,都与“经济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经济利益,是指满足主体经济需要所获得的社会劳动成果。这里的主体,可以是体育消费者,职业运动员,也可以是地方政府、体育俱乐部,还可以是国家或社会,“经济需要”主要涉及物质资料(工资、收入)、劳动力(球员的出场比赛)、信息(转会市场上的供需条件)、闲暇(体育消费者的余暇时间)、环境(体育场馆)等;“获得”实际上表明了一个资源配置、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无论是主张市场自由竞争,还是政府主导,任何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都是“经济利益”,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体育发展过程中相关资源的利用和配置问题。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兼论对我国职业体育联盟改革与发展的启示》这篇文章,就是研究人们为什么会选择联盟这种制度而不是一种其他的制度,以及职业体育联盟是如何决定绩效水平并最终影响其发展、扩张的等问题。再比如:职业运动员想要获得高收入,俱乐部想要维持球队薪资结构,二者的经济利益博弈可以解释球员的工资问题。同样,劳资双方的经济利益博弈可以解释工资帽为何产生。相比较,体育管理学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体育管理学研究的目光经常着眼于一个具体的“组织”,无论是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还是体育协会的,抑或职业体育俱乐部,这些议题无一不是在关注组织,无论是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还是经费管理、市场营销、场馆设施管理,以及具体的项目管理,这些议题都聚焦更有效的完成组织目标。如表1中的《职业体育组织的演进与创新》一文,便是将职业体育组织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进行考察,研究职业体育组织创新对职业体育组织成长的影响。

2.3研究方法

研究目标与视角的不同,导致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也有所不同。张保华在《现代体育经济学》中提到现代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在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最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有其自身的研究方法体系: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研究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丛湖平在《体育经济学》中提出:“从一般意义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所有方法都会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被运用。”提到了比较研究法、综合研究法、博弈论的应用。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的《实用体育管理学》指出,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一个分层分类的方法体系。第一层的哲学方法,是体育管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第二层是一般科学的研究方法。其中,系统方法是管理学最重要的基石。前两层之下便是某类科学研究方法和体育管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刘兵在《新编体育管理学教程》中提到:“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常用的一些基本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统计研究法等。”以上列举的这些表述基本各自说明了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但从中我们无法了解到运用这些方法的基本思路或原因,也无法区别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各自方法的独特性。本研究认为:大体而言,体育经济学和体育管理学都强调哲学的普遍指导性,以及定性与定量结合、实证与规范的结合,但是体育经济学更侧重定量和实证(直观上)。体育经济学多模型、体育管理学多工具。《职业体育的注意力经济分析》一文,运用了信息共享性产生的规模经济、梅卡夫法则、外部性理论、马太效应与信息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增等十分典型的经济学理论模型,而《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发展路径研究》一文则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了战略管理分析中的SWOT工具,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PEST分析等。体育经济学更偏重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更准确地说是数学方法,因为母学科主流经济学是前提假设抽象程度高的公理化的演绎体系。数学方法之所以可以运用于经济学,就在于经济学所认识的对象除了质的规定性外,还有量的规定性。经济学的数学化是经济学精密化和实用化的标志。一般而言,经济学家都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情况做一管窥,该奖从1969年(首届)授予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弗里希和丁伯根以来,就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迄今为止的获奖者,大多有着精湛的数学功底,并在经济学新理论数学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萨缪尔森、库兹涅茨、希克斯、阿罗、里昂夫、康托洛维奇、库普曼斯、克莱因、托宾、德布鲁、斯通、哈韦尔莫、纳什、泽尔、腾哈萨尼、赫克曼、麦克法登、斯彭斯、恩格尔、格兰杰、奥曼等等,大都应用数学形式研究其关注的经济问题,并获得重大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从而得到经济学的最高荣誉奖。由于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不同,具有明显的量的规定性,因此,经济学研究必须借助数学。从理论上的模型或假设到验证,需要采用更多的定量分析方法,因此,体育经济学研究一般很少有价值判断,主要就是来阐释体育中的经济现象。遗憾的是,这一点恰恰是体育经济学目前最大的短板。而体育管理学则不同,体育管理学研究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比重可谓平分秋色,体育管理研究中常使用的那些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统计研究的方法多用于对经验的总结,为的是找到一般性,管理一直被强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就决定了体育管理学研究中会有一部分是需要定性分析,并做出价值判断的。

3、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融合

体育经济学与管理学作为学科的独立性是显然的,但是作为应用研究性的学科,二者的融合也是一种趋势,由于二者都是以体育现象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因此,无论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还是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要解决的都是体育的问题,因此,也就不存在谁为谁提供方法、谁为谁提供理论基础,因为都是应用性的研究。体育实践中的许多现象,比如,体育比赛中的非理性激情,球场越轨行为,看台文化,拜物主义的锦标观念,为体育俱乐部会员提供服务,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等等,这些论题都是可以从体育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综合研究的。但或许只有在全面认识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根本区别的基础上,再通过以上特性来探讨有体育特色的经济学理论或管理学理论,而不是继续一味地把经济学或管理学领域的术语和规律简单地生搬硬套到体育问题上,这样才可能从两门学科各自的研究中找到自我,也找到真正的对方需要的理论或方法,最终真正的走向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有机的融合。

体育管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管理;发展经历;研究成果;面临问题;解决方案

1.体育管理的定义

1.1管理的定义

所谓管理,就是指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的控制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之趋向预定目标的技术、科学和活动。体育管理学的产生,是由于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要求以科学的管理取代过去传统的、经验的管理;其次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体育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可能;再次是受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1.2高校体育管理是指遵循高校体育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个因素,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高校体育进行计划,组织,控制,评估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

2.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发展经历

从体育管理学教材的角度看我国对体育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30年代有金兆均编著的《体育行政》。到50年代从苏联引进《体育理论》学科,《体育行政》课程便销声匿迹了,造成了我国近30年时间空白。第二阶段:呼吁重建阶段。50年代初一些学者呼吁重建体育管理学学科,如武汉体院孙汉超先生的《尽快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1983)、《论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建立与发展》(1985),邓和、藤建、刘洪彬等学者也有相关论述。第三阶段:形成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体育管理学理论的初步形成。1984年武汉体院主持编写我国第一本《体育管理学》,1985年6月北京体育学院正式出版了《体育运动管理学》教材。1995年原国家体委正式将体育管理学列人委管的重点学科。国家体委“八五”教材建设规划,编写出版《体育管理学教程》,根据“九五”教材建设规划和体育事业的新发展,重新编写出版《体育管理学》。第四阶段:不断完善阶段。进人21世纪,为了适应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对体育人才的迫切需求,2004年重新编写教材《实用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管理领域的研究是体育管理学研究的起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早,数量多。

3.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成果

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由80年代初期以引进、介绍、移植为主,发展到90年代以注重实际应用为主,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对我国体育实际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体育管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体育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借鉴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体育管理的原理、原则,体育管理的职能,体育管理的方法,体育管理体制等。体育管理原理是体育管理的基础,直接指导着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和体育管理实践。由体育管理原理的研究又引伸出一系列相应的原则,体育管理的原理和原则是整个体育管理学的基石。体育管理的职能可以概括为计划、组织、控制三大职能。体育管理方法是指为提高体育管理的功效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手段或途径。

体育管理体制一直是我国体育改革的重点,是当前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当前我国把运动项目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等作为体育改革的重点,在协会实体化、建立体育俱乐部等方面已有积极的探索和试行。

3.2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

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分为两个层次,即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从宏观层次来看主要是针对高校体育的管理体制、高校体育法规制度、高校体育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从微观层次分析来看,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高校内部的体育管理而言,即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研究如何提高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高校体育管理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对其管理效果的评价判断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因此,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也是当今体育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难点。

3.3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是带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发展目标,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既不是纯理论研究,也不同于单纯的体育发展预测和规划,需要在典型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采取多方案比较的方法进行趋势性综合探讨,力求为体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在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局战略研究。如《2000年的中国体育》的研究等;二是地区性体育战略研究。主要是从地区的人文、地理、经济等条件,确定地区体育发展的战略,如《首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初探》等。

4.高校体育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高校体育的主要管理包括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项工作,其管理任务是:(1)建立和健全高校体育的各级管理机构,制定一整套管理法规,并明确各有关管理机构人员的管理职责。(2)科学的制定高校体育管理的各种计划和文件,使之适应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3)合理的组织管理高校体育各方面、各环节的活动,确保低耗、高效的顺利实施。(4)协调高校体育各管理部门和高校体育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为高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等条件。(5)定期和不定期的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学生体质的不断增强。

5.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的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法有:

(1)加强宣传力度,使有关部门重视体育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的管理知识来指导体育实践。

(2)提高研究人员的管理学知识素养。体育管理学主要是应用管理学知识来解释体育领域体育管理系统的本质、内在结构及其联系的学科,又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学科。必须加强研究人员管理学的知识素养,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体育管理科学。

(3)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能力。体育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研究要和实践紧密配合。

(4)增加重大课题的立项,加强研究的横纵向联合。由于课题对研究具有导向性意义,能够增加体育管理学方面的

课题立项,能够有效地动员人、财、物的集聚,加强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合作,有效地带动体育管理科学研究的发展。

(5)挖掘体育内涵,提高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 赵冰,朱晓兰.现代高校公共体育管理与体育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2] 郁俊,黄滨.体育科学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体育管理学范文第3篇

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青少年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在心理和精神方面有身心健康和充满活力的形象,也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该研究立足国家政策、社会促进、学校实施等方面,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站在体育管理学的视角,分析青少年健康状况日趋下降的原因并就此现状提出改进青少年健康状况的建议。

关键词:

健康促进;青少年;体质状况;学校体育

1研究的必要性

教育家梁启超先生曾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中这样写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身心健康不仅仅是关系其个人的事情,甚至关系到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应该将青少年健康放在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自1985年起,我国共进行了6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30年来却持续下降;超肥胖和超重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1]。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问题还表现在:肺功能指标维持低水平、近视发生率持续增加、速度和力量素质增长趋于停滞、耐力素质低水平徘徊、血压调节机能不良等等方面。[2]青少年健康状况堪忧,越来越成为阻碍青少年发展甚至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这个问题应该得到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应该成为一个迫切关注并改善的社会问题。体育与健康一直就是密不可分的话题,从体育的发展史来看,从简单的游戏发展到大规模的制度化的身体运动的过程中,体育对于健康间接或直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逐渐的意识到并重视到了体育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青少年有着充沛的精力和充裕的时间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当中去,而体育对于青少年的体能开发、体质锻炼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作用十分重要,如何将体育与青少年健康促进有机结合是体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体育对于青少年健康促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效果方面却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经济和物质条件的限制,青少年因温饱问题无法得到满足,常常出现“豆芽菜”一样的孩子,他们的健康状况成为了困扰他们健康成长的主要困惑。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遗憾的看到,虽然“豆芽菜”孩子减少很多,但是又出现了很多“小土豆”体型的孩子,他们常常是这样的:个头很小却身形肥胖,年纪很小就带着厚厚的近视眼镜,做事没有耐力却迷恋网络游戏像是吸食了精神鸦片一样。我们的青少年究竟怎么了?他们还健康吗?面对这样的孩子们,我们难道无动于衷吗?体育,似乎像是一个万能的神器,它究竟能还我们一个健康的孩子吗?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如果它能,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个神器呢?

2青少年健康现状

2.1“未老先衰”的亚健康身心状态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的两个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警觉:一是“未富先老”,没达到富裕程度但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二是青壮年“未老先衰”,健康水平下降,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特别是青少年体质素质下降[3]。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竞争压力已经不单单是存在于成年人之间的事情,青少年的课业压力、升学压力过大也过早的压垮了孩子们的身体,他们每天埋头于无尽的课业当中,基本上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仅有的课余时间也被很多课外辅导班占据,或者有的孩子投入到电子游戏等一些活动中,久而久之,身体僵化,身体的各项机能衰退,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上社会发展,“速食、快餐”得到了很多孩子的青睐,他们每天都摄入一些对身心健康有害的食品,加剧了身体的亚健康化。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身心健康测试中都无法达标。总体上青少年表现出了一种“未老先衰”的状态。青少年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2各项体质健康指标呈下降趋势,青少年健康问题突出肥胖、近视是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最突出的表现,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肥胖成为困扰青少年健康的重要问题,因肥胖造成的身体机能和各项身体指标的退化已经屡见不鲜,并且肥胖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严重阻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代社会近视眼已经不再是学问的标志,戴眼镜在现代社会已经非常普遍,其比率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到大学生依次提高,呈现出了明显递增现象。尤其要引起高度关注的是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出现低龄化现象,7岁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17%、36.43%、24.12%、26.95%[4]。长时间看书、久坐等等不良行为习惯在伤害青少年身体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风险。学校体育课长期被认为是“主修”的课程占据,无论从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比重来看还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比重来看都无法得到保障。学生的爆发力、耐力、肺活量、力量等常规体育指标都呈现下降趋势,体质健康在困扰青少年的同时,从宏观和长期方面也困扰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无法想象如何将国家的建设交给这样一代身体健康状况频发的青少年?

3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历史沿革

3.1建国初期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的发觉与启蒙(1949—1956)新中国成立,面对从旧社会继承而来的社会现状,百废待兴,体育也同样面临从何入手的难题。特别是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性,需要重新定义。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国家提倡国民体育。”1950年7月我国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全国综合性的体育专业期刊《新体育》创刊时,为之题写刊名。这些表明了新生的人民政府对国民体育的重视,也是新中国“新体育”思想体系确立的重要标志。[5]建国初期的体育和国家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处于恢复和重新的过程,强调体育的“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性。新时期的青少年因身体的原因难以完成重建国家的责任,学校体育的重要性被意识到,加强青少年体质,使更多青少年学生重视并积极锻炼身体,就成为当时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这一时期涉及青少年体质且有影响力的政策共24项,其中国家领导人及相关19部门负责人关于国民体质健康的建议、讲话、报告、书信类的有7项。中共中央、国务院、团中央、各部委以及时政媒体发出的通知、条例、建议、评论类的共有7项。国家体委针对学校体质健康教育系统关切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通知、办法、一件和规定类的共有2项。具体类政策8项。[5]这一时期体育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成立各个体育管理机构,完善体育组织建设。1952年11月,中央体委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建设有了总的领导。在此之后,学校体育的重要性被发觉,要想培养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体育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1952—1956年,在建国前的11个大学体育系基础上又增加了6个大学体育系,还新建华东体育学院、中央体育学院等六所体育专业院校。随后,又聘请苏联专家培养高层次学校体育人才和骨干,到1956年,体育系(科)在校学生从1950年的几十人增加到2000多人,为各级学校输送师资1000多人[7]。与此同时,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课程及教材都逐渐开始确立,这些准备都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的产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3.2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时期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坎坷探索(1957—1977)1956年至1976年,这二十年是由新中国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和挫折中发展徘徊行进的十年组成。20年来由于历史经验的匮乏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幻,体育建设也显现出了其不稳定性和艰难探索的特征。险峻的国际环境和急于摆脱“东亚病夫”称号的强大动力,让体育的重要性被摆在前所未有的地位。“强体育而强国家”的意识将竞技体育发展推向高点。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发展被忽视。1966年开始的十年,彻底将前段时间学校体育发展的成果摧毁。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被带入体育,带入了学校,体育教师被摧残,体育教学被扭曲。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更是被抛在一边。体育工作者在艰难的环境中为体育事业发展仍做着不懈的努力。后期,竞技体育领域出现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从儿童抓起”等思想,还是为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存下了续种的希望。

3.3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恢复与重构(1977—1992)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将我国带入了社会革新的大跨步时代。体育也不例外。真理大讨论的背景下,体育被划归为自然学科,虽不能涵盖体育的全部,但也标志着体育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在向前发展。1987年国家体委提出“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战略协调发展”的方针,而后,1989年“以青少年为重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提出,这样由两个战略合成一个战略标志着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思想的正式确立;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学校体育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也呈多元化趋势:体质教育思想、技能教育思想、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竞技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使学校体育思想真正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也通过教育和体育这两大系统较全面地诠释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效益思想。1979年10月5日教育部、国家体委《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总则中强调:“中小学生的体育工作,要为青少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为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1982年6月12日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中提到:“必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保证学习任务完成,每天进行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是完全必要和有益的。”1983年10月2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通知》对本世纪奋斗目标表述为: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总任务是“普遍增强人民体质,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积极建设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服务。”“全国半数左右的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青年一代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有明显提高。”1990年1月6日颁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的总则中提到:“为了鼓舞和推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制定此办法。1990年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一条: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制定本条例。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健康促进政策已经逐渐实现由意识向实践转化的转变,具体的健康促进政策和实施办法不仅显示了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变现了对青少年健康的促进。体育教学、体育科研等各项学校体育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更重要的是,1986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会议,将学生体质调研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建立国家的学生体质与健康数据库标志着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作为国家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被确立起来。

3.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与建设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加强与改进(1993—2015)时代的发展赋予了体育发展新的含义,“全民健身、阳光体育、校园足球”等等一系列针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体育政策不断推出,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范围的青少年制定了不同的体质监测标准和制度,青少年体质监测进入了制度化和专业化的水准,健康促进也进入了科学研究的层次,国家制定了从宏观到了微观层次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政策,致力于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的局面,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改善,正是这些政策在逐渐显示成果的过程。

4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评价

4.1取得的成果青少年体质下降从被认识到改善的这段历史时期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我国青少年不断走向亚健康甚至是疾病的深渊,为还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迈开了先驱性的一步。2010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共同组织的第6次全国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调研结果与2005年相比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青少年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得到扼制[4]。

4.2存在的不足青少年健康促进是一个长久性的历史任务,体育促进在其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诸如健康促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完善、体教分离的不衔接、体育管理的力度不足、体育管理多元系统的不协调等等,都是设在青少年健康促进路上的绊脚石。我们需要不断的改善这些不足的方面,才能使体育真正发挥其“万能钥匙”的作用。

5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措施

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是一个涉及国家、社会、学校和青少年个体的多元协调系统,环环相扣、层层衔接。一旦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牵连整个系统的实施效果。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必须作为体育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5.1国家政策保驾护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非常关注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问题,强调全面构建和实施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工程迫在眉睫。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问题,从国家政策的高度给予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支持。在制定政策的同时,一方面要给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以足够的物质支持,完善体育设施和资金的配给;另一方面也要致力于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有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去。将体育和体质要求的重要性提高到同文化知识等同的地位,倡导青少年参与体育,推广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定期进行体质监测,切实从国家层面做好青少年健康的保驾护航工作。

5.2社会力量全力促进社会组织对于体育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社会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推广青少年体育的过程中可以按照青少年本身的需求提供体育服务。社会媒体在宣传推广青少年体质健康重要性时要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社会推广力,让青少年认识到体质健康的利害,形成浓厚的社会参与体育的氛围,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全力促进体育的社会机制,保障青少年健康。

5.3学校体育全面实施学校是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学校体育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更是不能忽视。学校应该形成全面的体育教育观念,形成科学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推动体育教育改革,让体育和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观念在学生的价值观中站稳,全面实施体育科学化教育,让学生形成自觉自愿参与体育思想,注重学生身体健康,设立体育入学标准,定期进行体质健康监测,用标准化的要求把关学生体质健康。

5.4青少年主体自我参与青少年是体育锻炼的参与主体,也是自我健康的管理主体。只有青少年充分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和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实与危害,才能从根本意识上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性。青少年自主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去,建立不懈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对健康的追求,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对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让青少年走出体质下降的深渊。

6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以及体育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借鉴过去,立足现在,憧憬未来,还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还祖国一个强大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岳保柱.构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4):453-457.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会.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EB/OL].

[3]北京日报.中国青少年健康状况堪忧“未老先衰”普遍存在[EB/OL]2011-08-08.

[4]李佳川,谭新莉,孙洁.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策略的研究[J].云梦学刊,2015,36(1):139-143.

[5]党权.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历史变迁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6]李晋裕,滕子敬,李永亮.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体育管理学范文第4篇

在《体育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案例,力求做到案例教学与教学目标相对应,按照不同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案例:首先,可以通过案例学习理论,其次,通过案例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最后,通过案例演练、归纳熟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决策程序。

2《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和作用

2.1案例教学法符合当今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新型、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培养对体育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能更好地启迪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符合当今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2.2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度。通过创设具体情景,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运用理论知识联系现实案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学生对体育管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相互探讨、辩论、总结等方式更能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能更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和外延。2.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以往简单枯燥的理论灌输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根据理论知识需要提供生动、逼真的案例,使抽象的理论得以具体化、形象化,而且最主要的是给了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加上老师合适的引导,同学们团队的合作,能够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4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或团队的力量,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案例的分析之中,学生通过头脑风暴,阐述自己的立场、观点,对案例的分析、理解,以及如何利用理论知识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就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育管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现状分析

3.1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不到位。受传统教学方法和自身责任感的影响,很多体育管理学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浪费时间和精力,即需要花时间去收集和整理合适的案例,又需要很强的课堂把控能力,感觉得不偿失,不如采用传统教学来的简单直接。这类教师对案例教学法没有深刻的认知,没有领会案例教学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作用,也忽视了学生参与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是简单的认为理论教学就是教师按照大纲的内容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就万事大吉。这种僵化意识和错误观念,影响了案例教学法在《体育管理学中》的应用和推广。3.2案例选择的切合度欠缺。教学案例的选择是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如果教师在准备教学案例前,没有准确的把握教材内容和内涵,在案例搜集、筛选、设计等环节上,不能很好的切合理论教学内容,使准备的案例与教学内容结合不紧密,选取的案例没有代表性,不具典型性,难以使学生很好的通过案例理解理论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失去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本义。3.3对案例教学的把控不到位。案例教学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很好的理解,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最后还要对整个案例教学有很强的把控能力。但是很多教师由于自身的素质能力不过硬,即使选用了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缺乏把控案例教学的能力,造成案例教学中表达不够清晰,互动和总结环节上调控不到位,造成案例和理论严重脱节,丧失了案例教学的真正作用。3.4教学案例资料的收集与更新不及时。由于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缺少团队,没有专门的案例资料库,造成案例的选取随意,教学也随意,有的教师即使有案例资料库,但由于不能及时的更新和补充,缺乏案例的时效性,失去了案例教学的激励和引领作用。

4案例教学法在体育管理学课程中的实施

4.1精选教学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灵魂,精心准备一个恰当的案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4.1.1针对性。恰当的案例要能够包涵当前所学的知识点,对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的体育管理学理论与方法有较大的帮助。案例的选择可以通过现有的案例库,但是更好的方法是平时多积累相关的案例,根据现代体育发展的实际自己编写案例,或者将实践、科研课题的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4.1.2典型性。恰当的教学案例还应具备典型性,典型性的案例可以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理解,形成对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而更能够使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而这些习得的解决思路又可以通过迁移,直接运用到今后的体育管理决策中,大大的提高体育管理效率。4.1.3差异性。教育一贯强调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案例教学法也不例外。所以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理解的案例。4.1.4趣味性。太过冗长、乏味,失去鲜活生命力的案例,往往会使学生丧失探索的欲望。选择恰当的案例能够给学生留下悬念,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从而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做到寓教于乐,在趣味中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4.2巧妙组织与实施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是需要技巧的,对教师来说既要能根据学生水平、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案例,又要有极强的课堂把控能力,还需要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总结和点评。4.2.1课前准备与动员。在实施案例教学之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水平选择合适的案例,然后提前一周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应的资料查找和案例分析准备。在这之前还需要做好学生的组织动员工作,对学生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以及小组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之中。4.2.2课堂组织与讨论。常见的案例组织与讨论方法分两种:一种是小组演示法,一种是单兵较量法[2]。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案例和学生现有水平以及参与度的高低,结合各自方法的利弊,选择一种或两种方法的组合。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积极参与,教师要作为引导者而不是旁观者和听众。这要求教师具有强大的把控能力又不破坏学生探讨的氛围,要使整个案例探讨在有利于学生参与,有利于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顺利进行。4.2.3案例讨论后的交流与评价。案例讨论结束后,并不能算作案例教学的结束,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进行一个短小而精辟的凝炼,对各种不同的讨论意见和观点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肯定和客观评价。必要时可以开展小组间的互评,对表现良好的团队和学生进行奖励,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再次参与案例教学讨论的积极性。最后,教师也可以征求学生对所选案例的看法,做到教学相长。

5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与思考

5.1注意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的有机融合。在《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可以极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但是案例教学要注意与讲授教学的有机结合。首先要围绕讲授内容选择案例;其次案例不能脱离讲授内容。案例是为讲授内容服务的,脱离讲授内容就等于失去了存在价值。最后,案例教学不能取代讲授内容。“教学案例生动、活泼、有感染力,能带动氛围,便于理解,但与教材不能相互代替,案例和教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3]。”5.2把握好所选取案例的难易程度。《体育管理学》课程的授课对象基本是体育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对管理方面的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还很欠缺,学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难以准确、全面地找准知识点并对案例进行有效分析和理解,所以选择案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与学生理解能力相当的案例,也可以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现实中能够见到或者接触到的案例。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容易,这样的案例才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5.3掌握好案例教学中的讨论节奏。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讨论节奏与时间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对讨论节奏的把控上,教师要避免过多的控制,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讨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不能只作为旁观者和听众,而要作为讨论的引领者和气氛的调控者,让讨论在热烈、有序的节奏上进行;其次,在时间的把控上,教师要能很好的掌控讨论各个阶段的时间分配,把握好讨论的节奏,能够有时间进行总结和点评。5.4把握好师生角色的转化。案例教学是一门技术更像是一门艺术。与传统教学不同,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播者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参与。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引导而不控制、参与而不干预、整理而不修正、鼓励而不强迫[4]。在学生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中立,对学生的观点先要进行全盘的接纳,不要带着有色眼镜来评判学生的讨论结果。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也要树立自己的主人翁意识,真正的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中去,完成真正的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角色转变。5.5完善成绩考核机制。对学生而言,合理的成绩评定是对他们学习的认可,也是教师应负的责任。因为案例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表现的,所以如何能够准确的评定在案例教学中每个同学的贡献,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为了完善评分机制,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同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首先确定组别之间的差异,然后组内成员的贡献可以组内成员互评,根据两方面的评价来合理的评定学生成绩。

[参考文献]

[1]张跃忠.论Seminar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J].高等理科教育,2007(1):18-21.

[2]刘刚.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准备与组织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10(05).86-88.

[3]黄小玲.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广西教育,2012(3):100-102.

[4]魏金凤.务凯.李永鑫轮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J].心理研究,2013(6):82-6.

体育管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体育管理学 现状 趋势 前景

一、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当人类产生后,开始共同劳动和生活的时候,管理活动就开始了。管理实践活动成为管理思想产生、发展的基础与源泉。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继而法、德、美等国开展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技术的大变革,也促成了管理思想的革命。此时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却为后来管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在总结前人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管理原理”,成了管理科学建立的标志。此后,许多学者都力求将各派观点兼容并蓄,建立统一的管理理论体系。这些理论逐步趋于统一,形成新的、全面的、统一的现代管理学。

二、体育管理学在国内的发展

1935年我国出版了金兆均的《体育行政》,但真正研究和建立体育管理学科则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此时,我国体育院校开始研究体育管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目前,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学历层次已经齐全。1985年部分体育院校开始增设体育管理本科专业,1989年武汉体院正式招收体育管理研究生,现在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大学已有3所。

体育管理学科的学术组织及学术活动在我国发展较快。1985年广州召开了“全国体育管理研究会学术讨论会”,这是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体育管理学学术活动。原国家体委于1985年成立了“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1994年成立了“国家体委系统科学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这些学术组织经常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推动了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仅从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引进体育管理专著,而且邀请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体育管理学专家来华讲学,对促进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发起,筹建了亚洲体育管理学会。

三、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一)体育管理思想观念将会发生转变

体育管理将由传统的经验决策向民主、科学的决策转变;体育管理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体育管理将由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政府统一集中的管理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综合管理转变;体育管理将由重视理论性管理研究向重视务实管理研究转变,明确政府与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

(二)体育管理的学科体系不断拓展完善

体育管理学将会进一步分化,学科体系将不断扩展。体育管理学的分化发展使其产生了体育管理原理、竞技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管理学、军队体育管理学、体育产业管理、体育物业管理、体育信息管理、体育人才资源管理、体育科技管理和体育资金管理等二级学科。体育管理学的某些二级学科根据特殊需要,可能产生更深层次的学科。例如,体育产业管理的下面有可能产生体育旅游管理、体育广告业管理、体育经纪人管理、体育市场管理、体育无形资产管理等。社会体育管理有可能产生乡镇体育管理、社区体育管理、民族传统体育管理、伤残人体育管理和大众健身俱乐部管理等。

(三)体育管理学科知识结构日益趋向合理

自20世纪80年代体育管理学科建立以来,我国出版体育管理学教材达20多部,反映了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1.这些教材的基本结构大体上是: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体育管理职能—体育管理对象—体育管理实践,该体系基本能反映我国当前体育管理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2.各教材的基本原理与职能部分具有一定的体育特色,同时从一般管理学当中的借鉴稍显过多。管理对象部分基本实现了一般管理与体育管理的有机结合。实践部分反映了体育管理实践的现状,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与方法。3.其内容不断更新,体系日益完善,结构趋向合理,反映出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断趋向合理。

(四)体育管理学知识内容的发展趋势

1.我国体育管理学内容体系的演变

基础理论的内容所占比例逐渐下降,体育事业管理的内容比例增加,体现出管理理论与体育管理实践的不断融合;基础理论侧重点各异,表现出内容体系从整合到分散,再到整合的发展趋势;体育事业管理内容日益与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吻合。

2.我国体育管理学基本内容的发展趋势

体育理论和管理理论进一步融合,不断提炼、归纳和总结出新的规律,在原有体育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更具有体育管理特色的体育管理原理和原则,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已具雏形。在内容上,逐步走向基本原理和基本职能融于体育中观管理中,由注重宏观和中观的理论研究,向重视中观和微观研究延伸,体育管理学更具有实践应用性。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为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拓宽了领域,丰富了新型体育管理学的内容体系。21世纪体育的产业化、社会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大,体育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将向面向改革、面向客观实际、面向未来发展。体育管理系统、体育管理可持续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将成为体育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社会体育管理将成为体育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民健身运动、社区体育、农村体育、职工体育、少数民族体育等将成为社会体育新的亮点,针对社会体育的各个领域由原有的中观层次的研究向微观领域深化和细化研究,大大充实更实用的体育管理内容。体育产业体系的初步形成使体育经济管理成为体育管理学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将成为体育管理的又一重要内容。同时,体育管理将会不断充实符合体育特点的管理技术与方法。

四、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前景

21世纪体育事业将会更加繁荣,对体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给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肥沃的土壤。西方发达国家许多高校都培养了大量体育管理人才,出现了各种体育管理的学术成果,同时其体育管理实践走在了世界前列。近年来,我国体育管理专业在各高校纷纷组建,正逐步走向成熟。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管理人才将有一个大的需求。同时,体育管理实践的领域正在不断扩大,这表明体育管理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主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孙汉超,谢英.国际体育管理知识体系构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张瑞林.论体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体育学刊,2003(1).

[4]李学,房勇.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状况.辽宁体育科技,2004(4).

体育管理学范文第6篇

1.1体育管理体制因素我国体育由三部分组成,即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体育体制改革后,国家体育总局隶属于国务院,而学校体育也从体育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属教育部直管,只有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仍由国家体育总局直管。这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校体育从体育系统分离出来后,长期流离于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各种资源与利益都没能落实到实处。

1.2应试教育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偏重于文化课教学,长期忽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教育功能,学校体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逐步在教育系统内部被边缘化了。

1.3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

①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对接问题。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的体育人才基本上被排斥在竞技体育门外,从学校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专业队或者职业体育领域的体育人才屈指可数,大部分从学校毕业的体育人才都是自产自销。我国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篮球项目亦是如此。CUBA与CUBS这两项大学生篮球联赛水平较高,近年来商业运作得也较为成功,理应成为国家篮球联赛CBA的后备人才基地,但一直以来,从CUBA与CUBS转入CBA联赛打球的球员很少。这种人才培养出路问题也导致了学校体育被边缘化。另一方面,竞技体育领域的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很少能进入到学校体育领域。一些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一般都在体育行政系统内部任职,或者从事一些群众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很少有进入教育系统任职的。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对接不顺畅造成的恶性循环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又一重要因素。与经济、社会以及竞技体育发展相比较,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相对滞后,成了体育领域的一块软肋。由于社会体育发展不景气,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可有可无,社会体育组织活动寥寥可数,社会体育领域不能为体育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学校培养的体育人才毕业后在社会体育领域找不到立足之地,从而导致体育院校、各运动学校以及体育传统学校培养的学生就业难。

2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

2.1推行体育体制改革推行体育体制改革是有效遏止学校体育边缘化、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环。首先,应当进行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管理归口问题,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场馆、经费、人力、信息等资源的调配,强化学校体育的法规政策。其次,应当改革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使学校体育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时,学校也应当适当为竞技体育人才提供就业渠道,通过考核吸纳部分有能力的竞技体育人才。最后,应当对我国竞赛体制进行改革。一是要进一步鼓励各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并允许其参加国际大赛;二是国内联赛应当与大学联赛接轨,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在我国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应当不拘一格求人才,应当积极主动的从各自项目的大学生联赛中寻求高水平运动员。

2.2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视体育教育国家应当进一步凸显“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应当逐步改变人才考核选拔标准,改革过去单纯以文化成绩为考核选拔标准的做法,做到以能力、素质考核为主,文化成绩、体育成绩并重的选拔标准,在考核选拔过程中加大体育成绩的比重。

2.3加强学校体育立法力度,强制力保障其施行近年来,专门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文件日趋增多,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法规体系不完善成为了学校体育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桎梏。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加强学校体育的立法力度,尤其应当加强有关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使用法规,体育经费划拨、被挪用的处理法规,教学课时被挪用的处理法规以及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的法规文件,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法可依。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加强各种监督力度,强制力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

2.4做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及社会体育的对接工作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体育发展模式不难发现,学校体育不仅应当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且应当肩负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大历史使命,为社会体育人口的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①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对接。首先,应当从体制改革入手,使学校体育行政管理系统(国家教育部)与竞技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国家体育总局)有一个良好的对接,形成良性互动。此外,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行政管理单位的上级管理部门(国务院)应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应当站在促进体育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前瞻性的眼光来解决问题,通过协调沟通与行政管理等多种方式,来有效解决体育人才培养与使用问题,使整个体育领域资源配置最优化。

体育管理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34-01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于健康,要培养高质量人才,就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开展并抓好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工作,是党和国家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健康而对学校提出的一项具体要求。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在体育《新课标》以外,对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在课堂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并与课堂体育教学相互促进、互为补充。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管理者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1.对我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由表中可以看出:篮球、足球作为一种集对抗性和趣味性融一身的项目,一直深受欢迎。羽毛球受场地、天气影响较大;足球在我校也很有潜力,毽球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

但也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爱好过分集中。

第二、场地过少,设施不全。

…… ……

2.怎样有效的管理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我们怎样去更好、更有效的去搞好课外体育活动,那么就有必要共同探讨整个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2.1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内容

(1)早操、课间操的管理。首先做好早操、课间操的组织安排工作,在时间上予以保证,并列入课表,使学生按班级、规定的时间和场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活动。体育教师要做好辅导工作,班主任对学生要加强教育,做好组织督促和检查工作。加强早操、课间操的检查与考勤,学校要定期进行评比。

(2)班级体育锻炼的管理。建立课外体育锻炼制度,开展有学校特色和民族特点的传统项目,充分发挥班级体育锻炼小组的作用,组织各种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积极推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班主任协同体育教师,检查锻炼人数、锻炼和测验的质量、安全措施、组织纪律等,定期评定公布。(1)运动队训练管理,(2)运动竞赛的管理,(3)体育课管理。

2.2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基本要求。(1)管理者要重视。(2)加强学生组织的建设。(3)安排好时间以及提供必要的场地、器材、设备与物质。(4)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和比赛。(5)加强宣传。(6)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2.3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程序

2.3.1制定计划要明确规定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目标,提出具体任务,确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负责人及完成指标,并以计划的形式统一有关管理人员的工作,使他们明确各自的任务和工作职责的相互关系,以达到高质量地完成管理任务。

2.3.2组织实施是管理好课外体育活动的关键。首先建立好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其次调动每个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长,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同时加强场地器材的管理、提高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

2.3.3反馈修正是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重要环节,课外体育活动涉及的面广,因学生情况、场地器材限制、时间安排等因素会产生一些问题。各管理层要广泛听取学生、教师的意见和反映,扩大信息来源,并组成信息分析系统,定期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做有效的质量评价和决策建议。

2.3.4检查评定对课外体育活动逐步向计划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检查评定要有目的、标准和纲目,可全面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也可一个方面一个环节的专题检查,可突击检查,也可定期检查等。检查评定结果要准确、可靠、符合实际。可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客观评定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提高评定的科学性。同时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和条件,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有利于调控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2.4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方法。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工作要面对的是多种因素,各方人士,多层次的矛盾,千头万绪仅靠单一的管理方法很难完成管理的目的,必须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如:

2.4.1目标管理法是对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锻炼时间、体育项目、达标情况、竞赛名次等各方面用高度量化的指标作为目标,层层分解,制定标准,以计划、组织、控制、评价为环节,把实现目标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使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能够用量化控制。

体育管理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问题导向;项目教学;体育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1—0115—04

Abstract:Sport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urriculum。The paper takes the project teaching theory as a foundation to make a 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the teaching for this curriculum and makes good progress。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for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to the general teachers。 Also, it tries to give a solution to the question that puzzled the general teachers and students “how we should teach and learn the curriculum like the sports management”。 The author hopes others may offer their valuable ideas after this study。

Key words:mission driving ;issue—oriented;project—based learning; sports management

体育管理学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在课程体系和学生专业培养中占有重要位置。长期以来,体育管理学的教学以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考核也主要是闭卷形式。为了不断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实际分析与解决能力,在过去几年的教学改革中,该课程形成了以案例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实现了由全部理论讲授向更多案例教学的过渡,但仍然无法走出理论学习的范式。而体育管理学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应用性、实操性、繁杂性、多环节、灵活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沿袭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很难走出课堂去体会创新的过程与方法并在体育管理的实践中加以运用。基于任务驱动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则是在体育人文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中新的尝试。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问题导向下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在任务驱动下,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ng)”,使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职业能力并内化职业素养,从而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

1项目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项目教学” (Project—based Learning)由英国的瑞恩斯(Reginald Revans)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随后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围绕项目进行,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核心项目贯穿整个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本思路。通过设计操作性强、预期较好的项目来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将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学习,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项目教学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通过让学习者参与一些实际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发展能力。强调体验式学习,注重反思性、行动性与合作性。项目教学法在我校两个年级已连续实施一年,实践证明,学生在学期结束后收获巨大。项目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发展,而职业行动能力正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图1所示)。本研究将以《体育赛事组织和管理》一节为例,介绍如何将项目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中。

图1学生能力培养结构图

2教学对象和目标

2。1教学对象

笔者在2009—2010年的上、下两个学期分别对社会体育系两个年级共4个班级尝试实施项目教学法,每一学年两个班级同堂上课,以下将以其中两个班级的教学情况为例,阐述该方法的实施过程。

2。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编写主要是采用ABCD模式,即A(audience)—对象:阐述教学对象;B(behavior)—行为: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能做什么;C(condition)—条件: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D(degree)—标准: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程度。本项目的教学目标经分解后如表1所示。

2。3评价标准

评价是项目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评价能够促进教学的实施。项目教学中,制定评价标准的原则是:第一,评价标准要在教学进行前提出预期,使学生对自己要达到的结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学生会主动地使自己的学习进度与任务的预期要求看齐。第二,评价要基于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第三,学生对评价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本次教学的评价标准将教学目标分解后制成表2所示评价标准量表,作为后期评价的依据。

3前期准备及方案制定

3。1课程分解

教师首先将教材中理论知识为核心和以技能为核心的章节分离,将后者设置成若干可操作性项目,并为每个项目分配课时数。根据体育管理学的课时总数,本节内容的课时数分配如表3所示。

3。2分析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体育管理学范文第9篇

Abstract: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auses for the marginaliz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key contributing factors and then puts forward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学校体育;边缘化;原因;对策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marginalization;cause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187-01

1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原因

1.1 体育管理体制因素我国体育由三部分组成,即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2]体育体制改革后,国家体育总局隶属于国务院,而学校体育也从体育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属教育部直管,只有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仍由国家体育总局直管。这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校体育从体育系统分离出来后,长期流离于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各种资源与利益都没能落实到实处。

1.2 应试教育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偏重于文化课教学,长期忽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教育功能,学校体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逐步在教育系统内部被边缘化了。

1.3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①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对接问题。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的体育人才基本上被排斥在竞技体育门外,从学校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专业队或者职业体育领域的体育人才屈指可数,大部分从学校毕业的体育人才都是自产自销。我国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篮球项目亦是如此。CUBA与CUBS这两项大学生篮球联赛水平较高,近年来商业运作得也较为成功,理应成为国家篮球联赛CBA的后备人才基地,但一直以来,从CUBA与CUBS转入CBA联赛打球的球员很少。这种人才培养出路问题也导致了学校体育被边缘化。另一方面,竞技体育领域的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很少能进入到学校体育领域。一些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一般都在体育行政系统内部任职,或者从事一些群众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很少有进入教育系统任职的。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对接不顺畅造成的恶性循环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②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又一重要因素。与经济、社会以及竞技体育发展相比较,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相对滞后,成了体育领域的一块软肋。由于社会体育发展不景气,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可有可无,社会体育组织活动寥寥可数,社会体育领域不能为体育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学校培养的体育人才毕业后在社会体育领域找不到立足之地,从而导致体育院校、各运动学校以及体育传统学校培养的学生就业难。

2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

2.1 推行体育体制改革推行体育体制改革是有效遏止学校体育边缘化、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环。首先,应当进行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管理归口问题,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场馆、经费、人力、信息等资源的调配,强化学校体育的法规政策。其次,应当改革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使学校体育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时,学校也应当适当为竞技体育人才提供就业渠道,通过考核吸纳部分有能力的竞技体育人才。最后,应当对我国竞赛体制进行改革。一是要进一步鼓励各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并允许其参加国际大赛;二是国内联赛应当与大学联赛接轨,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在我国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应当不拘一格求人才,应当积极主动的从各自项目的大学生联赛中寻求高水平运动员。

2.2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视体育教育国家应当进一步凸显“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应当逐步改变人才考核选拔标准,改革过去单纯以文化成绩为考核选拔标准的做法,做到以能力、素质考核为主,文化成绩、体育成绩并重的选拔标准,在考核选拔过程中加大体育成绩的比重。

2.3 加强学校体育立法力度,强制力保障其施行近年来,专门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文件日趋增多,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法规体系不完善成为了学校体育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桎梏。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加强学校体育的立法力度,尤其应当加强有关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使用法规,体育经费划拨、被挪用的处理法规,教学课时被挪用的处理法规以及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的法规文件,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法可依。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加强各种监督力度,强制力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

2.4 做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及社会体育的对接工作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体育发展模式不难发现,学校体育不仅应当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且应当肩负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大历史使命,为社会体育人口的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①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对接。首先,应当从体制改革入手,使学校体育行政管理系统(国家教育部)与竞技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国家体育总局)有一个良好的对接,形成良性互动。此外,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行政管理单位的上级管理部门(国务院)应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应当站在促进体育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前瞻性的眼光来解决问题,通过协调沟通与行政管理等多种方式,来有效解决体育人才培养与使用问题,使整个体育领域资源配置最优化。②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当前,国家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社会体育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措施来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工作。首先,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系统,设立一些具有实质性职能的社会体育管理职位。其次,应当加大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力度,使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学校体育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辰目.论“边缘化”[Z].出版发行研究,2004:48.

[2]周围.对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2(8):35.

[3]陈婷,王安东.浅析中学体育课的边缘化[J].体育世界,2008(2):45.

[4]马玉龙.中小学体育边缘化的现象及成因分析[J].体育师友,2009(4):68.

体育管理学范文第10篇

传统的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为目标,而休闲体育则是重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人文社科、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休闲体育专业理论,具有一定运动技能专长,能从事休闲体育经营与管理、产品策划与设计、指导与推广工作,以及相关专业方向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休闲体育管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是既懂各 种体育运动,又懂得经营学、管理学、旅游学的复合型人才。

而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环境下,海南省高校开设休闲体育管理学专业势在必行。本文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海南省高校开设休闲体育管理学专业的必要性。

一、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管理人才十分紧缺。

由于休闲体育资源不足,项目开发不够,制约了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目前我国体育资源普遍数量较少、质量较差,且呈现高度分散、高度分割的局面,资源之间的共享率低,使用效率低,体育资源浪费与不足并存。

另外我国休闲体育活动的项目设置单一,目前传统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大众化的休闲娱乐体育项目的开发不够。

休闲体育是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提出的一种体育概念,但它对于不同人群的影响具有同一性和多样性。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今后10年,休闲经济将是第三产业中的首要产业,可令人遗憾的是,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却受到了休闲体育人才严重缺乏的制约。该地区从事休闲体育专业的管理人才十分紧缺,因此培养具有休闲体育管理能力的人才尤为重要。

经调查,休闲体育专业,是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而设立的新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只有8所院校开设休闲体育专业。分别是杭州师范大学、常州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三亚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在这8所院校中,重点培养休闲体育管理人才的院校少之甚少。据笔者调查了解,只有三亚学院开设的是休闲体育管理学专业,依据地理优势重点为海南培养休闲体育旅游方面的管理人才。可见休闲体育方面的管理人才之严重缺乏。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休闲体育管理专业人才

体育运动与旅游自古有天然联系。古代旅行徒步为主,本身就是意志和体能的锻炼。在当代,旅游活动仍然是健体强身的有效途径――人们离开惯常生活环境活动,以名山胜水、古迹名胜、异域风貌愉悦身心,在参观游览时仍然需要走或长或短的路,爬或高或矮的山,流或多或少的汗,这本身也是一种体育锻炼。从旅游角度分析,运动休闲作为旅游市场的一种新产品,是以体育运动资源为基础,以休闲环境氛围塑造为依托,通过各种体育运动来规划、设计、组合成相关产品,引起人的消费欲望与需求,进而参与感受体育运动与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休闲旅游形式。从广义上说,运动休闲还包括各种运动娱乐、身体锻炼、体育赛事、健身康复、体育文化交流、体育节庆,以及它们所衍生的各类休闲活动。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要想打造一流的服务品牌就必定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D2020)》中提及要在海南试办一些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要针对性培养相应的应用型、实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可是就目前而言,海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没有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体育运动中心,也没有休闲体育管理类的专业人才。笔者建议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培养专业人才,建造具有国际化大型体育场馆。申办具有特色的休闲体育赛事。如高尔夫巡回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国际帆船拉力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通过大型赛事活动的举办,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海南感受比赛所带来的精彩和海南的自然风光。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必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据笔者调查,海南省开设休闲体育管理专业的院校少之甚少。目前也只有三亚学院于2012年开设体育管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必要培养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

三、休闲体育管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

北美体育管理学者认为,未来的研究主要有两个领域:第一,侧重点扩展到更多领域,其中包括非教育环境,如业余体育、体育与健康中心、体育零售商店、体育咨询、职业体育;第二,从理论上来讲,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更坚实的力量基础,进一步深入研究体育运动过程中管理理论与技能仍然是未来体育管理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据调查,我国高校体育院校的休闲体育管理学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休闲体育理论与方法、运动休闲事业管理、心理学、教育学、体育产业与经济、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市场营销、高尔夫、时尚有氧运动、户外运动、体育舞蹈、民间体育、社区休闲体育规划与指导、休闲体育设施规划与管理、运动休闲业生产与运作管理、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旅游概论、休闲与游憩概论、游憩场所经营与管理、观光资源规划与管理等。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休闲体育管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休闲体育研究、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产品策划与设计等工作。具体可在休闲体育工商企业(如休闲度假村、高尔夫会所、健身休闲俱乐部、星级酒店康乐部、SPA休闲会所、温泉度假饭店、户外与拓展训练机构、体育旅游公司等)、政府或公益机构(城市公共游憩空间、主题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活动与竞赛场所等)、休闲体育事业机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由此可见休闲体育管理学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专业的形成,培养既具有较强休闲体育运动技能、能够从事休闲体育运动指导与训练,又系统掌握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从事休闲体育经营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休闲体育管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完全可以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

四、海南省高校开设休闲体育管理学专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在"花钱买运动,花钱买健康"已成为新的社会时尚。而无论在体育观念上,还是在传播方式以及大众群体等方面,休闲体育较之其他体育形态都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休闲体育无疑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身体、身心的健康,而且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不积极的情绪和极端行为降到最低。虽然休闲体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也非常迅速。

众所皆知,海南岛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地处热带,四季无冬。其丰富的热带海滨资源,独特的绿色生态环境,具有开发体育旅游的良好基础。例如亲水运动项目的开发。另外海南还有黎族、苗族、回族等38个少数民族等资源完全可以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求与国际接轨政府支持开发现代体育旅游产品,以满足大众化体育需求,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因此,海南省高校的体育学院应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地域优势为正在建设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其量身打造休闲体育管理学等特色专业。

终上所述,海南省高校开设休闲体育管理学专业具有重大意义和必要性。

上一篇:城市管理学范文 下一篇:经营管理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