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范文

时间:2023-03-22 19:08:05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范文第1篇

【关键字】 他汀类药物;多效性

【中国分类号】 R9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053-02

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他汀类药物始以降胆固醇药物问世。1994年4S(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urviaval Study)报告首次证明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危险,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并能够减少总死亡率和中风的风险。随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WOSCOPS(普伐他汀对男性高胆固醇血症预防冠心病)研究和AFCAPS/TexCAPS(洛伐他汀预防冠心病)研究、二级预防的CARE(普伐他汀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研究和LIPID(普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脏病长期干预)研究一致显示,他汀类药物显著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明显减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冠心病事件,减少心血管死亡,具有明显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而不增加肿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这一发现,确立了他汀类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他汀类药物得以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广泛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使动脉硬化斑块逆转成为可能,获得了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巨大成效,被业内认为堪比发现青霉素的成就,因此被誉为"他汀革命"。

本文在查阅整理并总结大量他汀类药物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热点研究等方面做一综述。

1.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1.1抗炎特性:炎症介导了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起始、进展以及最终的血栓并发症的全过程。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始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炎症也是诸多疾病病理变化的本质,炎性反应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在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人们发现多种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延长脓毒血症小鼠存活时间[2],降低菌血症患者的死亡率。而对比同等严重程度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明显降低死亡率[3]。此外,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顽固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治疗均有获益已屡有报告。CARE试验显示,普伐他汀可减轻炎症反应,且不依赖于降低胆固醇的效果。AFCAPS/TexCAPS试验显示,在无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患者中,他汀类药物也可降低hs-CRP水平。MIRACL试验显示,应用阿托伐他汀16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CRP降低34%。因此, 以上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有效减轻全身性和血管的炎症反应 [4]。

1.2改善内皮舒张功能:内皮细胞在维持正常血管张力和预防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高醇血症损害内皮功能,内皮功能受损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的特征之一, 甚至在冠状动脉造影还未发现病变之前即可出现。内皮功能受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内皮细胞源性NO的合成、释放和激活明显受损。内皮源性NO介导血管舒张,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可抑制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的相互作用。超氧化物阴离子灭活NO限制了NO的生物利用度,并产生硝酸盐耐药性、血管收缩和高血压。急性清除血浆中的LDL可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这显示他汀类药物恢复内皮细胞功能部分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所致。然而,内皮功能的恢复在血浆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之前即可产生,这显示内皮功能的改善还存在其他机制。他汀类药物通过刺激和上调内皮源性NO合成酶(eNOS)或降低氧化应激而增加NO的生物利用度。他汀类药物也可增加t-PA的表达,抑制ET-1的表达。因此,他汀类药物在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时,可产生许多有益的内皮细胞作用,并减轻内皮功能受损[5]。基础研究发现,他汀治疗除了通过增加NO合成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外,还可通过减少ET-1的合成来改善内皮功能[6],其机制是通过抑制ET-1前质mRNA的表达而显著减少血浆中的ET-1浓度。

1.3抗氧化作用: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抗氧化作用产生改善左室重构的作用,在此病理过程中活性氧(SOD)起着重要的作用,SOD活力反映了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可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介导细胞凋亡,刺激心肌细胞生长,使成纤维细胞出现明显的增殖现象。有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清及心肌组织SOD活力,从而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左室重构;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中,阿托伐他汀明显增加抗氧化分子水平[7];普伐他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抗氧化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减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致32NT 减少来实现的。另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 3-激酶/Akt(PI3K/Akt)途径和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信号途径可增强 EPCs 抗氧化、抗衰老、促增殖与迁移能力[8]。

1.4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破裂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脂质核心中含有高度致栓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纤维帽与血流相隔。纤维帽发生撕裂、腐蚀和溃疡可导致血栓形成。巨噬细胞可降解含有胶原的纤维帽,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和稳定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斑块基质降解在富含巨噬细胞区域最为活跃。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分泌蛋白溶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使纤维帽变薄。纤维帽变薄将导致斑块失去稳定性,发生破裂,进而形成血栓,最终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胆固醇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机制抑制MMPs的表达。然而,非胆固醇依赖性机制或巨噬细胞的直接作用在早期即可出现。因此,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是通过降低脂质水平、减少巨噬细胞聚集和MMPs生成而综合实现的[9]。

2.他汀类药物的临床作用

2.1降低胆固醇: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具有迅速降低异常高的总胆固醇(TC)22%- 42%、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27%- 55%、降低甘油三酯(TG)10%-3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8%的疗效。

2.2治疗心血管疾病:(1)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的影响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2)在冠心病防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5 项大规模临床试验[10],西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WO-SCOPS)、美国空军得克萨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研究(AFCAPS/TexCAPS)、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胆固醇和冠心病复发事件试验 (CARE)、 缺血性心脏病普伐他汀长期干预研究(LIPID)的结果证实: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且不增加非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早期的研究,如 4S、WOSCOPS、CARE 等都是与安慰剂相比。其后的研究,尤其是关于阿托伐他汀的研究针对特定的高危人群,将他汀的使用范围不断拓宽;同时,这些研究中不仅与安慰剂对照,还与常规治疗或活性药物对照。在此基础上,2005 年完成的 TNT 和 IDEAL 研究在已接受现代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证实更积极的他汀治疗可以进一步获益,支持了强化治疗的概念。大量临床试验显示,他汀类药物对 PCI患者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可有效降低 PCI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证实他汀治疗是 PCI 术后生存率提高的独立预测因子[11]。美国心脏协会指出他汀是一类神奇的药物,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如同青霉素治疗感染性疾病, 对冠心病患者要充分应用这类药物。(2)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取决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类型和性质,而非斑块所致的管腔狭窄程度。此时冠脉斑块是易损斑块。大量研究证实,大约70%~80%的ACS是由轻、中度狭窄的冠状动脉斑块的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所致,临床上可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ACS急性期在抗凝、抗栓、抗心肌缺血治疗的同时应积极进行调脂治疗,并通过他汀类药物的"多重效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脂质过氧化,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抑制其炎症反应,使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并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凝血因子,增加纤溶抗血栓形成,可有效降低ACS患者急性期病死率和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明显改善ACS预后。目前主要在ACS急性期即开始应用他汀类药物。(3)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表现。CHF公认的基本机制包括: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和心肌重塑。目前,拮抗神经内分泌激活和抑制心室重塑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醇拮抗剂等)已经作为CHF的基础治疗在临床上应用。Mozaffarian等[12]发现,CHF患者服用了他汀类药物后,病死率下降,生活质量改善,并减少了CHF恶化的住院次数。国外研究证实,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后,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同时血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浓度明显下降。提示他汀类药物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及抑制炎性因子[13]。有研究结果初步提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同时CHF患者的炎症因子CRP水平有显著下降。提示阿托伐他汀对CHF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有关。他汀类药物为临床CHF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4)抗心律失常:他汀类药物可能对心肌电生理产生有益作用。他汀治疗后心脏猝死的相对危险性显著下降,而各种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因而提示他汀治疗可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他汀治疗对于心律失常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灵癌症中心David Amar及其同事 [14]的研究显示,肺部或食管切除术等胸部手术患者术前服用他汀可以降低手术后房颤的危险达1/3,令人感兴趣的是,他汀的这种保护作用独立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的水平。

3.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新热点作用

3.1. 他汀具有肾保护作用:他汀应用的早期就已发现,普伐他汀明显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并减少尿蛋白。以后的TNT研究和GREASE研究的亚组分析均显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肾功能[15],而入院前已应用他汀治疗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16]。实验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的肾脏保护作用亦独立于降血脂机制之外[17]。

3.2他汀类药物的抗感染和抗类风湿作用:调查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脓毒血症和败血症危险降低相关。对败血症和感染患者有益,并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有学者推测,他汀类药物的这些作用可能与其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相关。Jerwood等[18]研究结果显示,辛伐他汀有明显的抗甲氧青霉素敏感菌作用,有较小程度的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Falagas等[19]研究提示,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感染患者病死率下降。

3.3他汀类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他汀类药物除有降低胆固醇作用外,还具有多种神经保护作用,包括增加缺血区脑血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炎症和氧化反应、抗血栓、促进血管和神经再生、促进突触形成等作用。许多动物实验也证实,预先使用他汀类药物或在脑缺血急性期使用他汀类药物能使脑缺血模型动物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显著改善[20]。

3.4他汀类药物对癌症的影响:美国阿纳海姆的研究人员有观察性试验发现,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男性患晚期前列腺癌的风险46%。美国密歇根大学综合肿瘤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使用他汀类药物5年,可以使患直肠癌的风险降低50%以上,但目前其机制并不清楚[21]。Krista M.等[22]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癌症发生和癌症死亡的8943篇文献进行的汇总分析结果为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他汀类药物对癌症发生和癌症死亡的影响是中性的。

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神经保护作用、免疫系统保护作用、减少脓毒血症的发生率等临床新热点作用。总之,他汀类药物具有独立于降低胆固醇以外的作用,即多效性, 这种多效性可能对多种疾病有益。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直接随着对他汀类药物基础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多效性的研究以及临床多领域的应用,必将为该药在今后多领域的预防治疗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使他汀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益处和地位更加确切。

参考文献

[1] Davidson M H.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tatin pleiotropic effects: hy-potheses versus evidence[J]. Circulation,2005,111(18):2280-2281.

[2] Liao J K. Effeects of statins on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ion beyo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J].Am J Cardiol,2005,96(5A):24F-33F.

[3] 陈雅琴,赵水平.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谁才是始作俑者[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4):39-41.

[4] Merx M W,Liehn E A,Graf J,et al. Statin treatment after onset of sepsis in a murine model improves survival[J]. Circulation,2005,112(1):117-124.

[5] Schmidt H,Hennen R,Keller A,et al. Association of statin therapy and increase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J].Intensive Care Med,2006,32(8):1248-1251.

[6] 史旭波,胡大一.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效应.中国民康医学[J].2006,18(8):631-632.

[7] 史旭波,胡大一.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中国民康医学》[J]2006,18(5):334-335.

[8] NachtigalP,KopeckyM, SolichovaD, eta.l The changes in the endothelial ex-pression of cell adhesionmolecules and iNOS in the vesselwall after the short-term administration of simvastatin in rabbit model of atherosclerosis[ J]. JPharm Pharmaco,l 2005, 57: 197-203.

[9] Matsumura M, Fukuda N, Kobayashi N,et al. Effects of atorvastatin on angiogenesis in hindlimb ischemia an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formation in rats. J Atheroscler Thromb. 2009;16(4): 319-326.

[10] Ma FX, Chen F, Ren Q, et al.Lovastatin restores the func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damaged by oxLDL. Acta Pharmacol Sin. 2009;30(5):545-552.

[11] 史旭波,胡大一. 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效应[J]. 中国民康医学, 2006,18(8):631-632.

[12] The Long term Intervention with Pravastatin in lschemic Disease(LIPID)Study Group.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sr events and death With pra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d disease and abroad range of initial cholesterol levels [J].N Engl J Med,1998,339:1349-1357.

[13]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61-369.

[14] Mozaffarian D,Nye R,Levy WC.Statin therapy is associatedwith lower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J〕. Am J Cardiol, 2004,93(9):1124-1129.

[15] Node K,Fujita M,Kitakaze M,et al.Short-term statin thera-py improves cardiac function and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 Circulation, 2003, 108(7): 839-843.

[16] 史旭波,胡大一. 他汀类药物的多向性效应,《中国民康医学》[J]2006,18(5):332-343.

[17] Shepherd J,Kastelein J J,Bittner V,et al.Intensive lipid lowering with ator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the TNT(Treating to New Targets) study[J].J Am Coll Cardiol,2008,51(15):1448-1454.

[18] Zhao J L,Yang Y J,Zhang Y H,et al.Effect of statins on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primary angioplasty[J].Int J Cardiol,2008,126(3):435-436.

[19] 徐珍娥,闫 凤,阮雄中.阿托伐他汀不依赖降血脂的肾脏保护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31(7):734-738.

[20] Jerwood S, Cohen J.Unexpected antimierobial effect of statins[J]. J Antimicrob Chemnther, 2008, 61(2): 362-364.

[21] 于福恩,万明花,孙红国,等. 他汀类药物多效性临床应用新进展[J]. 山东医药,2011,51(1):114-115.

他汀类药物范文第2篇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导致冠心病最强力的危险因素。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调脂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国际上多项随机、双盲、多中心、长期随访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调脂治疗的关键在于科学达标、合理应用降脂药物。积极调脂可以延缓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进展,有效防治冠心病,还可以稳定斑块,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各种急性心脑事件的发生。调脂药物在降低血脂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让我们一同走近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知多少

FP记者:请您给读者介绍一下他汀类药物。

王教授:临床上常用的调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天然他汀类、烟酸类等。自从1987年美国FDA批准洛伐他汀作为第一个他汀类药物上市以来,他汀类药物就以其独特的功效在调脂治疗方面一统天下。在预防冠心病的诸多大型临床研究中,多项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循证医学试验结果一致显示,采用他汀类调脂药控制血脂异常,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此外,还可以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而改变冠心病的自然病程。这些研究打造出了辉煌的他汀神话,使21世纪成为名副其实的他汀时代。他汀类药物在改善多种疾病,特别是在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上的成就举世瞩目,被誉为“他汀革命”。

他汀类药物为一类英文名字后缀为statin(他汀)的药物的统称,主要包括了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贝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西立伐他汀及罗苏伐他汀等。其中,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为天然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西立伐他汀和罗苏伐他汀等为合成他汀。其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肝细胞内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可使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质胆固醇的水平明显下降。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提示,他汀类药物除降低血脂外,还具有抗炎、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降低卒中再发危险等诸多作用。

新近,美国、欧洲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和更新了一系列血脂或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防治指南,把他汀类药物放在重要的地位,用于指导临床治疗。这些指南现在已经成为临床规范化治疗必须遵循的准则。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

FP记者:他汀类药物在调脂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王教授: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在于调脂,用来治疗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一个慢性疾病,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已经有冠心病、糖尿病、脑中风、外周血管病或高血压的患者,更加需要积极进行降脂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参考自己的血脂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他汀类药物。

在常用的几种他汀类药物中,相同剂量下,调脂强度依次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还表明,长时间的降脂治疗可以获得更加明显的好处,降脂治疗时间越长,获得的好处越大,且早期、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获益更大。一般来说,较大剂量的药物可以进一步降低血脂,不过也不能盲目增加他汀类药物的剂量。研究表明,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虽然可以更加明显地降低血脂,但是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失去了用药的安全性。所以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选择常规剂量,接受医师指导。

有人担心这类药物会对小孩子有不好的影响,其实研究显示,8~18岁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儿,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而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激素水平或性成熟等没有明显影响。因此,可以说,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当达到降脂目标以后,还需要长期服药以维持疗效,不应该随便停止用药。血脂虽然没有异常,但是存在冠心病、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也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

FP记者:请您谈谈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

王教授:对于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的研究也很多,接下来,大致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的早期表现和最为突出的病理生理改变,也是动脉硬化形成的起始环节,而且与高血压、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等多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除了通过降脂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外,还可以使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合成增加或生物活性提高,增加内皮细胞活化能力,这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也随之改善。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已得到了专家们的共识,是目前最为明确和肯定的非调脂作用。

2抗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发现,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可以延缓或逆转粥样硬化病变,还可显著影响正在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程进展,对已形成的斑块也具有稳定甚至逆转消退的作用。

3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早期、快速、强效调脂治疗能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复发。对于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不论其血脂基础水平如何,是否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手术前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都能够有效地减轻术中心肌损伤,显著降低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手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进而改善预后。

4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抗炎、抗氧化、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止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等作用,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左心功能,达到延缓心衰继续恶化的目的。

5抗心律失常

他汀类药物对心房颤动的防治作用研究得比较多,它可通过特有的抗炎作用,减少氧化应激,改善心肌细胞生存环境,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功能,提高心肌细胞电稳定性等,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他汀治疗能有效预防房颤的发生,还可以降低发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减少持续时间,也可以使手术后相关房颤的发生率降低,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预防高危人群房颤的新方法。

此外,临床上他汀类药物还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卒中、骨代谢疾病和胃肠疾病等多个方面。随着医学的进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会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药他汀也调脂

FP记者:除了西药他汀,请您谈谈中药他汀在调血脂方面的作用。

王教授:他汀虽然对付血脂异常疗效确切,并且有众多应用领域,但长期用药有可能会引起肝肾损害、横纹肌溶解、停药反跳等不良反应,对血糖也可能有不利的影响,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其不良反应更为显著。

在祖国医学宝库中,中医药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可谓一朵绚丽的奇葩。其别值得一提的是红曲。红曲是首先发现并且研究比较多的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药,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含有效降脂成分,即西药的洛伐他汀类似物。另外,有研究称,在部分品种的普洱茶中也检测到了洛伐他汀类似物的成分,研究显示普洱茶的主要降脂活性成分可能也是他汀类化合物。

中药他汀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异黄酮、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可以有效降脂,并且能从多方面、多靶点干预,起到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作用。第一个中国人自己进行的大型调脂临床试验――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和其他诸多研究证实,和西药他汀类药物比较,中药红曲同样具有显著的调脂作用以及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和功能,故被称为天然的中药他汀。

多项研究表明,以红曲为主要成分的“天然”中药他汀用于降脂同样是疗效肯定的,其依从性及安全性很好,药物剂量易于掌握和控制,且价格适中、毒副作用小,很适合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及老年等患者,易于被广大群众接受。中药他汀的不良反应明显较西药他汀类少,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一般患者均可耐受,同时吃点养胃护胃的药物会更加好。

FP记者:目前他汀类药物在我国的使用情况如何?

王教授:“第二项心脏保护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明显不足,在应该使用的患者中只有大约一半的患者在使用,相比较欧美国家80%左右的使用率显然差距很大。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如医务人员对他汀类药物使用的必要性认识还不足,对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的顾虑也是影响其使用的一个因素。此外,目前各类西药他汀类药物价格普遍偏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还需要大力宣传,做好科普工作。

他汀类药物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血脂调节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1.146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中常用调脂药物, 在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积极治疗效果, 被公认为目前最为安全有效的血脂调节治疗药物。但很多心血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因药物间的反应机制增加了副作用的发生几率[1]。为分析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副作用情况,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本院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并出现药物副作用的91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本院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的患者421例, 其中91例出现副作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均无肝、肾、胃、肺等器官病变, 其中高脂血症44例、动脉硬化32例, 冠心病15例。

1. 2 方法 对91例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并出现药物副作用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观察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副作用发生时间、用药情况、副作用症状等。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91例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 于本院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的421例患者中91例出现副作用, 占21.62%, 其中男49例(53.85%), 女42例(46.15%), 年龄28~74岁, 平均年龄(57.2±4.6)岁。其中≥60岁的高龄患者共44例, 占48.35%,

2. 2 91例患者副作用发生时间及用药情况 83例患者于他汀类药物治疗3个月内出现副作用, 占91.21%。本组患者均每晚口服他汀类药物10~40 mg, 平均用量(25.4±3.6) mg, 其中单一采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共33例, 占36.26%;合并用药患者58例, 占63.74%。合并用药包括贝特类、大环内酯类、烟酸类等药物。

2. 3 91例患者副作用表现及副作用引发药物 副作用包括神经肌肉、泌尿系统、皮肤以及消化系统等几种类型, 本组患者采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其中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发生副作用的比例最高, 共50例, 占54.95%, 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他汀类药物,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期间, 密切观察期临床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用药副作用症状, 则立即缩减他汀类药物的用药量, 或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同时告知患者应合理调整饮食, 注意油脂的摄入量, 定期对肝肾功能、尿液、心肌酶等指标进行检测,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 患者经以上措施干预后, 副作用情况均逐步好转。

可产生副作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洛伐他丁、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西立伐他汀6种, 其中以辛伐他汀的副作用发生率最高, 具体因素尚不明确, 这可能与辛伐他汀分子结构的羟甲基戊二酰结构应在肝脏中转化为开环羟基酸之后才具备药理活性的因素有关[2]。此外, 他汀类药物还可改变肌细胞中的甲羟戊酸途径, 诱发细胞早亡。同时还可对线粒体氧化代谢功能造成影响, 致使辅酶Q10大量减少, 最终造成横纹肌溶解。除肌肉系统外, 消化系统的副作用也较为多见, 主要副作用为肝毒性, 包括药物肝损伤及转氨酶升高。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因为肝脏在人类机体中有着重要的胆固醇合成作用, 而他汀类药物进行血脂调节时, 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进行P450代谢, 继而引发肝毒性。

综上所述, 他汀类药物虽然能够有效调节血脂, 但因需采用联合用药等因素, 导致其副作用发生率较高, 副作用一般可见于患者神经肌肉、泌尿系统、皮肤以及消化系统等部位及机体系统中。为保证用药安全, 在他汀类药物治疗中应当密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 掌握用药指征, 从而将副作用发生率与毒副影响降至降低。

参考文献

[1] 汪卫东, 李炜, 刘新平, 等. 2001-2013年邯郸市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5):536-540.

[2] 唐钦春, 梁如梅. 分析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现状及控制措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1):222-223.

他汀类药物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肝毒性 肌肉损害

中图分类号:R9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5-0006-04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safety of statins*

ZHANG Xiaochun**, GUAN Lihua, PAN Wenzhi, LI Mingfei, CHANG Xiaoxin, ZHOU Dax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Institut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Statins are a sort of widely used oral lipid-lowering drugs in clinic, which are mainly used for reducing the level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plasma. The role of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cerebrovascular and metabolic diseases has been verified by a lot of research work, especially its important rol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for th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Statins can also be used for the inhibition of renal cell proliferation, anti-tumor,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and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of dementia and immunosuppression. 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statins, and long-term continuous medication recommended by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it is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short-term and long-term in our daily clinical practice. Data on the safety research of statins are summariz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KEY WORDS statins; adverse drug reaction; liver toxicity; muscle injury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降脂药物,主要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肝脏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的限速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同时上调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受体的表达、加速血液中LDL胆固醇(LDL cholesterin, LDL-C)向肝脏的转移与代谢清除,最终达到降低血脂水平的目的。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因此,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水平,也能降低甘油三酯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非降脂作用[1]。

他汀类药物主要包括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和匹伐他汀(pitavastatin)等。多项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国内、外多个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指南和血脂管理指南均推荐他汀类药物为一线用药且推荐长期用药,故探讨此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的较严重不良反应以肝毒性最为常见,其次为肌肉损害(以横纹肌溶解最为严重)、肾毒性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等。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癌症发生率间的关系目前也存在着争议。

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肝脏的影响

对肝脏的损害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脏,多数他汀类药物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对肝脏的损害最常表现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不同他汀类药物的脂溶性和组织分配系数不同,但在引起肝转氨酶水平升高的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毒性的发生率为0.5% ~ 2.0%。在使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时,约1%患者的肝转氨酶水平会超出正常范围上限的3倍;若使用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则有2% ~ 3%患者的肝转氨酶水平将超出正常范围上限的3倍。但一项对13项临床试验、合计包括49 275例使用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都很低且相近(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为1.14%、对照组为1.05%;OR=1.26,95% CI为0.99 ~ 1.62;P=0.07),只有氟伐他汀治疗组的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氟伐他汀治疗组为1.13%、对照组为0.29%;OR=3.54,95% CI为1.1 ~ 11.6;P=0.04)[2]。这项荟萃分析认为,使用中、低剂量的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或辛伐他汀治疗不会提高肝功能异常的风险,但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肝损害间有较明确的关联。Silva等[3]在一项包括27 548例患者的荟萃分析中指出,使用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80 mg治疗会提高肝功能异常风险(OR=4.48,95% CI为3.27 ~ 6.16;P

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肝损害多发生在开始用药后的3个月之内,呈剂量依赖性,且其影响在降低用药剂量或停药后即可消失[5-6]。再次提高剂量或改用另一种他汀类药物时,患者的肝转氨酶水平不会再次升高。

因他汀类药物治疗导致的不可逆肝损害并进展至肝衰竭的情况极其罕见,发生率仅为(0.1 ~ 0.5)人/10万例[7]。

对基础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益处和安全性

由于他汀类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确可损害肝脏,故临床上对基础肝功能异常患者是否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以及风险-益处比到底如何一直存在争议。Athyros等[8]进行的“GREACE”研究回答了这些问题。这项为期3年的研究共入组了1 600例2.6 mmol/L、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骨骼肌的损害

他汀类药物引起的骨骼肌损害有一个程度从轻到重的范围,参照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的规定,分为肌痛(肌肉疼痛或无力,伴随或不伴随肌酶水平升高)、肌病(肌酶水平升高>10倍正常范围上限,伴随肌痛症状)和横纹肌溶解(肌酶水平升高且往往>10倍正常范围上限,伴随肌酐水平升高)。一项对20项临床试验的系统分析表明,中、低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引起上述3种程度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90、5和1.6人/(10万例・年)[9]。“PRIMO”研究表明,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引起10% ~ 15%的患者发生骨骼肌损害[10]。不过,有关他汀类药物治疗与骨骼肌损害间的关联也有不同的观点。一项对合计包括74 102例患者的35项临床试验数据的荟萃分析表明,在合并症较少的中、青年患者中,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并未显著提高肌痛、肌酶水平升高和横纹肌溶解的风险[11]。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都揭示,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肌肉不良事件没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40和80 mg/d相比)[12]。一项对合计包括1.4万多例使用阿托伐他汀(10或80 mg/d)或安慰剂治疗患者的49项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使用阿托伐他汀10、80 mg/d和安慰剂治疗患者的肌痛发生率分别为1.4%、1.5%和0.7%,但未见有横纹肌溶解患者[13]。但一项法国观察性研究显示,7 924例高脂血症患者使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 80 mg/d)治疗,结果有14.9%的患者出现了肌病(不包括无症状的肌酸激酶水平升高)症状,而辛伐他汀(40 ~ 80 mg/d)、普伐他汀(40 ~ 80 mg/d)和氟伐他汀(80 mg/d)治疗组的肌病发生率分别为18.2%、10.9%和5.2%[10]。多项研究表明,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瑞舒伐他汀40 mg/d治疗的肌肉毒性没有提高[14]。

在临床实践中,他汀类药物治疗确可导致骨骼肌损害,但综合各研究结果看,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老年、合并症和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其风险提高的3个因素。

他汀类药物治疗与癌症发生间的关联

有观点认为,降低LDL-C会提高癌症发生的风险。Dale等[15]分析了26项临床试验的数据,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癌症发生率没有显著影响(OR=1.02,95% CI为0.97 ~ 1.07),对癌症死亡率也无显著影响(OR=1.01,95% CI为0.93 ~ 1.09),认为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癌症的影响是中性的。

他汀类药物治疗与新发糖尿病间的关联

一项对1994-2009年间发表的合计包括91 140例患者的13项他汀类药物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发现,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的新发糖尿病风险提高了9%[16]。这种风险在老年患者中最高,但在水溶性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和脂溶性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间没有明显差异,似为他汀类药物的类效应。另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5项他汀类药物随机、对照研究,这些研究合计包括平均随访期为4.9年的32 752例基线无糖尿病的患者。结果表明,与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组相比,使用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的糖尿病风险提高了12%,而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6%[17]。目前认为,他汀类药物治疗所致的糖尿病风险呈剂量依赖性。此外,基线空腹血糖水平、体质指数、空腹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高血压都是新发糖尿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存在上述4个危险因素的患者的糖尿病风险为25%,而无危险因素者的糖尿病风险仅为2%。与未发生糖尿病的患者相比,新发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见,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大于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但对无明显心血管危险因素且糖耐量异常患者需密切监测其血糖水平。

结语

目前认为,使用中、低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风险很低,但临床上仍需予于监测。当存在大剂量用药、老年、合并症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危险因素时,应对患者密切监测。对基础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应评估其肝脏病变的性质和心血管风险,如觉利大于弊,可在进行保肝治疗和密切监测的基础上慎用他汀类药物。但对有活动性肝病的患者,不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对绝大多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临床实践中不需为预防不良事件而减少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过,对高风险患者,应考虑到他汀类药物的一级预防作用尚未得到确认,故须评估风险-益处比并在用药期间加强监测。

参考文献

Gotto AM Jr. Statin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rug safety [J]. Am J Cardiol, 2006, 97(8A): 3C-5C.

de Denus S, Spinler SA, Miller K, et al. Statins and liver toxicity: a meta-analysis [J]. Pharmacotherapy, 2004, 24(5): 584-591.

Silva M, Matthews ML, Jarvis C, et al. Meta-analysis of drug-induced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intensive-dose statin therapy [J]. Clin Ther, 2007, 29(2): 253-260.

Schwartz GG, Olsson AG, Ezekowitz MD, et al. Effects of atorvastatin on early recurrent ischemic event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the MIRACL stud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JAMA, 2001, 285(13): 1711-1718.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EC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final report [J]. Circulation, 2002, 106(25): 3143-3421.

陈明卫, 杨明功. 他汀类药物肌毒性及其他毒副反应的发现与警惕[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5, 1(4): 13-15.

Guyton JR. Benefit versus risk in statin treatment [J]. Am J Cardiol, 2006, 97(8A): 95C-97C.

Athyros VG, Tziomalos K, Gossios TD,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ong-term statin treatment f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bnormal liver tests in the Greek Atorvastati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valuation (GREACE) Study: a post-hoc analysis [J]. Lancet, 2010, 376(9756): 1916-1922.

Law M, Rudnicka AR. Statin safety: a systematic review [J]. Am J Cardiol, 2006, 97(8A): 52C-60C.

Bruckert E, Hayem G, Dejager S, et al. Mild to moderate muscular symptoms with high-dosage statin therapy in hyperlipidemic patients ― the PRIMO Study [J]. Cardiovasc Drugs Ther, 2005, 19(6): 403-414.

Kashani A, Phillips CO, Foody JM, et 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statin therapy: a systematic overview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J]. Circulation, 2006, 114(25): 2788-2797.

Athyros VG, Tziomalos K, Karagiannis A, et al. Atorvastatin: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J]. Expert Opin Drug Saf, 2010, 9(4): 667-674.

Newman C, Tsai J, Szarek M, et al. Comparative safety of atorvastatin 80 mg versus 10 mg derived from analysis of 49 completed trials in 14,236 patients [J]. Am J Cardiol, 2006, 97(1): 61-67.

Toth PP, Dayspring TD. Drug safety evaluation of rosuvastatin [J]. Expert Opin Drug Saf, 2011, 10(6): 969-986.

Dale KM, Coleman CI, Henyan NN, et al. Statins and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 [J]. JAMA, 2006, 295(1): 74-80.

Sattar N, Preiss D, Murray HM, et al. Statins and risk of incident diabetes: a collabtorat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statin trials [J]. Lancet, 2010, 375(9): 735-742.

Preiss D, Seshasai SR, Welsh P, et al. Risk of incident diabetes with intensive-dose compared with moderate-dose statin therapy: a meta-analysis [J]. JAMA, 2011, 305(24): 2556-2564.

他汀类药物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心房颤动;机制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为0.4% ~1.0% ,在心血管病患者为4% ~40%[1]。房颤时,心房的辅助泵作用丧失,心输出量下降15% ~35%。老年患者的脑卒中约1/3是由房颤引起的。与窦性心律者相比,房颤患者远期心力衰竭、全因死亡的风险均增加。传统对房颤的治疗最主要的是节律和心室率控制两大方面, 同时进行合理的抗血栓治疗。关于其一级预防,除了从根本上治疗基础疾病和控制危险因素以外,目前还有较多证据支持一些非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ll受体阻断剂(ARB),他汀类药物等可用于房颤预防。

他汀类药物,即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ors,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及基础研究的的深入,发现其除了最早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抑制炎症、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粥样斑块与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从而也扩大了该类药物的应用范围,使其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的地位也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对其在心房颤动的预防方面的研究较多,故就其在房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1 临床研究

1.1 预防房颤的发生 许多心血管病变,例如: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都是与Af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病所致的房颤有预防作用。Young-Xu[2]等最早发现他汀类药物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有独立于调脂作用以外的预防Af发生的作用,并且存在明确的正性疗效/剂量反应关系。Hanna等[3]的一项前瞻性、纵向、多中心的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的Af发病率(P

心脏外科手术也是导致Af发生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够减少术后Af的发生。Dotani等[5]最先报道了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与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Af发生率的降低有显著的相关性。Ozaydin等[6]观察了36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患者,发现术前予以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术后Af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都较对照组低(P分别为0.03和0.001)。Arribas-Lea等[7]随访观察了10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患者,也发现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术后Af的发生率 (39% VS 66%,P=0.02)。一项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ARMYDA-3研究) [8]任意入选200例准备行心肺血管分流术的患者,这些患者术前无房颤病史,也没有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将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01例)和安慰剂组(99例),所有患者皆于术前7日开始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d)或安慰剂。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术后房颤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显著降低术后的房颤发生率 (35%对57%,P=0.003)。多变量分析显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61%的房颤发生风险(95%置信区间为18% ~85%,P=0.017)。然而最近一项对4 044例(包括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2096人和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1946人)心脏手术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9]却显示两组术后Af的发生率均为31.4%,故未能证实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术后Af发生危险。该研究样本量更大,但由于是回顾性研究,故存在其局限性。因为其未能对患者的基础疾病、所进行的手术类型、用药种类、周期及剂量做到标准化,所以仍然有待于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

综上所述,现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预防心血管病及心脏手术后患者的Af发生。虽然也有一些回顾性的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但由于这些研究的病例选择存在偏倚,对他汀类药物的类别、剂量、疗程等进行标准化,故其可靠性不如一些前瞻性的试验。因此,要进一步证实其疗效,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1.2 预防房颤的复发 Siu等[10]对孤立性Af患者(持续性Af>3个月)进行电复律,转复后随访44个月,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服用他汀类药物组能显著降低Af复发率。0zaydin等[11]的前瞻性随机研究表明:对Af持续时间48 h以上的患者,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其Af复发的风险。Dernellis等[12]随访80例患有阵发性Af的患者6个月,发现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房颤发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

并不是所有证据都能证实他汀类药物能减少Af复发率。在Tveit等[14]进行的一项关于持续性Af电复律患者(共114例)的研究中,发现普伐他汀组(40 mg/d,复律前3周和复律后6周)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有相似的Af复发率(普伐他汀组35% ,对照组33%),此结果显示普伐他汀并未减少Af患者电复律后的复发率。一组有关对安装有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共264人)随访3年的研究,也未能证实他汀类药物在Af的预防中有明显的作用(HR=0.59) [15]。当然,这也许与此项研究中冠心病患者比例低(36%)有关。另外药物治疗时间较短也有可能使其不能发挥改善心房重构作用。同时大量的临床试验显示不同种类的他汀类药物对Af的预防作用效果也有所不同。其导致这种他汀类药物之间疗效差异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2 作用机制

Af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心房的电重构与结构重构是Af发生和持续的基础,而炎症和氧化应激在Af的发生充当着重要角色。Chung等[16]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在Af患者中显著升高,且持续性Af患者高于阵发性Af患者。Aviles等[17]作了一个5806人的关于CRP测量值和心血管疾病评价关系的调查,研究持续约7.8年,得出结论:CRP可以预测患者Af的发生风险性。他汀类药物抗Af的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近年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2.1 抗炎和抗氧化机制作用 炎症改变心房组织心肌细胞的电生理,使心房肌的非均一性增加及传导速度减慢,有利于折返的形成,从而促进Af的发生和持续。C反应蛋白(CRP)是组织炎症反应敏感的标志物之一,可以间接反映局部炎症的程度。Kumagai K等[18]以无菌性心包炎致房颤的狗模型来研究他汀类药物抗房颤作用,结果发现,阿托伐他汀组的CRP水平明显降低(P

氧化应激的增强在Af的发生和持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造成心房肌细胞线粒体功能改变,进而导致细胞凋亡、间质纤维增生,引发结构重构。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racl、nox-1、p22Dh 等NADPH氧化酶复合物亚单位,激活过氧化氢酶而减少活性氧簇生成,最终达到抗氧化效果[19]。并具有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作用[20] 。

2.2 减少心肌纤维化,影响心房肌的结构重构

商丽华等[21]将17条犬分为对照组、起搏组及干预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干预,起搏组采用快速心房起搏建立Af模型,干预组在建立Af模型的同时服用普伐他汀4周,4周后心脏超声显示起搏组与术前相比左房前后径均显著增加,干预组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改变。取3组左心耳、心房肌进行染色后观察,对照组肌纤维排列整齐,胞浆染色均匀,间质无炎细胞浸润。起搏组胞膜不清,胞浆淡染,部分细胞可见空泡变性及片状粘液变性。间质可见炎细胞浸润,可见间质及心肌细胞纤维化。干预组,部分细胞胞膜不清,胞浆淡染,无炎细胞浸润,无间质及心肌细胞纤维化。提示普伐他汀可有效抑制快速起搏的心房重构。

2.2.1 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 Marín等[22]研究了234例接受冠状搭桥手术的患者,66例患者术后发生Af,通过检测术前和术后24 h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1(TIMP-1)、脑钠素N端前体,结果表明,术前发生Af和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术后有更高的Af发生率,术后未发生的患者有更高的TIMP-1/MMP-1比率,所以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提高TIMP-1/MMP-1比率,阻断心房纤维化,降低Af的发生率。Hayashidani[23] 发现氟伐他汀可抑制心肌梗死引起的基质金属蛋白酶一2(MMP一2)及MMP一13的升高,减轻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肌肥厚和纤维化。

2.2.2 抑制鸟苷酸蛋白A/鸟苷酸蛋白激酶(RhoA/ROCK) Porter等[24]通过对人心房肌细胞的培养给予治疗量的辛伐他汀后,发现辛伐他汀可以通过RhoA/ROCK途径抑制心房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2.2.3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能够促进心肌细胞增殖,导致心房重构,从而形成Af发生的结构基础[25] 。已经证实,血管紧张素Ⅱ能够使细胞内的钙超载,致传导的非均一性,从而促进Af的发生[26] 。另外,有人观察到Af患者的心房组织内过度表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这种酶能够诱导心房肌细胞的凋亡[27]。Luo等[28]研究发现辛伐他汀可以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降低,减少AngⅡ的产生,从而减少Af的发生。他汀类药物作用于RAS系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其对氧化应激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密切相关[29]。

2.3 通过对心房肌细胞离子通道影响心房电重构 商丽华等[21]通过普伐他汀干预快速起搏的犬心房肌细胞,观察普伐他汀对快速起搏的心房肌细胞离子通道的作用,从而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普伐他汀可以显著增加快速起搏的心房肌瞬时外向钾电流(Ito),但对L-型钙电流(1 ca-L)无显著影响,其可使动作电位时程(APD)有所延长但不具有显著性。王健等[30]利用快速心房起搏(ATP)建立慢性心房重构犬模型,干预组自ATP前5日始口服辛伐他汀一日10 mg。结果显示,起搏组、干预组犬心房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但干预组心房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起搏组。表明慢性心房重构犬心房肌细胞内存在钙超载,而辛伐他汀可有效抑制钙超载。最近.西班牙学者Vaquero等[31]以仓鼠卵巢细胞和鼠心室细胞为材料,应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作用于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主要离子通道(钾通道Kv1.5、Kv4.3及L型钙通道)的影响,结果发现,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能改变Kv1.5及Kv4.3的活性,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是通过复杂的机制而不是通过药物与通道的直接结合实现的;辛伐他汀对Ica一L有阻断作用,而阿托伐他汀却无此作用。另外,阿托伐他汀可延长APD而辛伐他汀却缩短APD,可见各种他汀类药物的作用还不尽相同。

2.4 抗动脉粥样硬化 年龄、性别、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Af发生的危险因素,这提示Af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移植和促进其凋亡,阻止动脉内膜的增厚,阻止泡沫细胞的形成,以及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和活性,使动脉粥样斑块稳定和缩小[32]。他汀类药物通过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来预防冠心病患者Af的发生,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阻滞Af发生的另一途径。

2.5 降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术后患者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增加Af发生的机率。近来有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Pliquett等[33]发现大剂量斯托伐他汀治疗能明显降低心力衰竭兔的交感神经活性。因此,可以假设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来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Af的发生,这也许是他汀类药物作用于Af的又一途径。

3 结语

临床应用中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Af的发生、维持和复发,对其作用机制虽然有很多种说法,但具体尚未完全明确,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而他汀类药物将来能否成为Af治疗中一个新的选择,还需要大规模、双盲、前瞻性的研究来证实。

参 考 文 献

[1] Oliver Adam,Hans-Ruprecht Neuberger,Michael Bohm,et al.Preven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3-Hv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ors.Circulation, 2008,118(12):1285-1293.

[2] Young-Xu Y,Jabbour S,Goldberg R,et al.Usefulness of statin drugs in protecting agains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m J Cardiol,2003,92(12):1379-1383.

[3] Hanna IR ,Heeke B,Bush H ,et al. Lipid-lowering drug use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prevalence of atria1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Heart Rhythm,2006,3(8):881-886.

[4] Adabag AS.Nelson DB,Bloomfield HE. Effects of statin therapy on preventing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oronary disease and heart failure. Am Heart J,2007,154(6):1140-1145.

[5] Dotani MI,Elnicki DM ,Jain AC,et al.Effect of preoperative statin therapy and cardiac outcome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Am J Cardiol,2000,86(10):1128 -1130,A6.

[6] Ozaydin M,Dogan A,Varol E,et al.Statin use before by-pass surgery decreases the incidence and shortens the duration of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Cardiology,2007,107(2):117-121.

[7] Arribas-Leal JM,Pascual-Figal DA,Tomel-Osorio PL,et al.Epidemiology and new predictor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oronary surgery.Rev Esp Cardiol,2007,60(8):841-847.

[8] Patti G,Chello M.Candura D,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atorvastatin for reduction of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results of the ARMYDA-3 (Atorvastatin for Reduction of MYocardial Dysrhythmia After cardiac surgery) study.Circulation,2006,114(14):1455-1461.

[9] Virani SS, Nambi V,Razavi M,et al.Preoperative statin therapy is not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Am Heart J,2008,155(3):541-546.

[10] Siu CW,Lau CP, Tse HF.Prevention of atria1 fibrillation recurrence by stat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ne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successful cardioversion.Am J Cardiol,2003,92(11):1343-1345.

[11] Ozaydin M,Varol E,Asian SM,et al.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the recurrence rates of atria1 fibrillation after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Am J Cardiol,2006,97(10):1490-1493.

[12] Dernellis J,Panaretou M.Effect of C-reactive protein reduction on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Am Heart J,2005,150(5):1064.e7-e12.

[13] 石 伟,刘增长,苏 立,殷跃辉。他汀类药物治疗心房颤动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中国证医学杂志,2009,9(5):570-573.

[14] Tveit A,Grundtviq M,Gundersen T,et al.Analysis of pravastatin to prevent 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ation after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Am J Cardio1.2004,93(6):780-782.

[15] Amit G,Katz A,Bar-On S,et al. Association of statin therapy and th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 permanent pacemaker.Clin Cardiol,2006,29(6):249-252.

[16] Chung MK,Martin DO,Sprecher D .et al.C-reactive protein eleva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arrhythmias:inflammatory mechanisms and persist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Circulation,2001,104(24):2886-2991.

[17] Aviles RJ,Martin DO,Appenson-Hansen C.et al.1nflammation as a risk for atrial fibrillation.Circulation,2003,108(24):3006-3010.

[18] Kumagai K,Nakashima H,Saku K.The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 atorvastatin prevents atrial fibrillation by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in a canine sterile pericarditis model.Cadiovasc Res,2004,62(1):105-111.

[19] Adam O ,Frost G,Custodis F,et al.Role of Racl GTPase activa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J Am Coil Cardiol,2007,50(4):359-367.

[20] Landmesser U,Bahlmann F,Mueller M,et al.Simvastatin versus ezetimibe:pleiotropic and lipid-lowering effects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humans.Circulation,2005,111(18):2356-2363.

[21] 商丽华,胡大一 ,赵秀丽,等.普伐他汀对快速起搏心房肌结构重构的影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4,8(3):172-176.

[22] Marín F,Pascual DA,Roldán V,et al.Statins and postoperativ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follow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Am J Cardiol,2006,97(1):55-60.

[23] Hayashidani S,Tsutsui H ,Shiomi T,et al.Fluvastatin,a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or, attenuates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failure after experimen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Circulation,2002,105(7):868-873.

[24] Porter KA,Turner NA,O’Regan DJ,et al.Simvastatin reduces human atrial myofibroblast proliferation independently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via inhibition of RhoA.Cardiovasc Res,2004,61(4):745-755.

[25] Botto GL,Luzi M,Sagone A.Atrial fibrillation:The remodelling phenomenon.Eur Heart J Suppl,2003,5(H):H1-H7.

[26] Tuininga YS,Wiesfeld AC,van Veldhuisen DJ,et al.Electro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ard Fail,2000,6(2):77-79.

[27] Gensini F,Padeletti L,Fatini C,et al.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nd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polymorphism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2003,26(1pt2):295-298.

[28] Luo JD,Zhang WW ,Zhang GP,et al.Simvastatin inhibits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tivity in rats with aortic stenosis.Clin Exp Pharmaco1 Physiol,1999,26(11):903-908.

[29] Tsai CT,Lai LP,Kuo KT,et al. Angiotensin II activates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 via Racl in atrial myocytes and fibroblasts:implication for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tatin in atrial structural remodeling.Circulation,2008,117(3):344-355.

[30] 王健,张学臻,黄文波,等.辛伐他汀对慢性心房重构犬心房肌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山东医药,2006,46(28):25-26.

[31] Vaquero M,Caballero R,Gómez R,et al.Effects of atorvastatin and simvastatin on atrial plateau currents.J Mol Cell Cardiol,2007,42(5):931-945.

[32] 王耀辉,杨成明.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机制.医学综述,2003,9(9):567-568.

他汀类药物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动脉粥样硬化;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 R9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b)-0028-02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公认的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病的药物,该类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并将胆固醇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同时该类药物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因此,他汀类药物得以广泛地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为了进一步探究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36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共收治136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男88例,女48例;年龄41~86岁,平均59.3岁。所有患者均通过多普勒彩超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2周之内均没有服用调脂药物,并且排除有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衰退、严重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全部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辛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氟伐他汀组,每组34例。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既往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和饮食护理,常规治疗的药物有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等;辛伐他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次10 mg,每天1次;氟伐他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服药半年后颈动脉斑块大小、血脂水平、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4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斑块大小、血脂水平、hs-CRP及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半年的药物治疗后,辛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及氟伐他汀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大小、TG、TC、LDL-C、HDL-C、hs-CRP及IMT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血管内膜疾病,主要特点为脂质物质聚集在动脉内膜上,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生理弹性,管腔缩小,病变动脉呈现出黄色粥样变。该病主要累及到大中型动脉,并且常见于主动脉、脑动脉及冠状动脉,若未及时进行防治,可能会引起相关器官的受损和疾病,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脑梗死、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1]。该病常发于成年人,并且高发于老年人,已成为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文献报道[2-3],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疾病,并且该病具有慢性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其发展始终伴随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的同时,也会提高急性血栓的发生率。研究表明,炎症反应与斑块破裂难易程度呈正比关系,炎症反应越剧烈则斑块越容易破裂。因此通过对斑块内炎症反应的抑制可以有效阻止斑块的破裂。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还原酶抑制剂,其可以有效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大大降低HMG-CoA转化为甲基二羟戊酸的能力,从而阻止LDL-C的合成[4]。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降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速率,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稳定斑块,抑制血栓的形成等[5]。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已知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6-8]:①通过降低患者体内血脂的水平达到降低斑块胆固醇含量的目的;②促使斑块体积的缩小,进而相对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及泡沫细胞的数量;③通过作用于内皮细胞,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促使一氧化氮迅速释放;④大大降低炎性细胞聚集的概率,降低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大大降低其对基质成分降解的速度;⑤该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LDL的氧化敏感性,增快LDL的氧化速度,进而促使斑块脂质核心中的LDL水平的降低,抑制胆固醇在巨噬细胞中的合成,降解已聚集在一起的LDL,从而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动脉粥状硬化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扬,李招兵,沈严严,等.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6):587-589.

[2] 丰庆春,刘翔.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的干预作用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3):431-433.

[3] 陈春光,刘永丽.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3):52-53.

[4] 王月康,华川.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46.

[5] 叶平.他汀类药物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6):479-480.

[6] 张安兴.不同他汀类药物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作用[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4):380-382.

[7] 李学军.他汀类药物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1):216-217.

[8] 黎东华,李浪.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抗炎作用机制的新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17(5):417-420.

他汀类药物范文第7篇

作者单位:450052 郑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光、万有栋、孙同文、张晓娟、杨飞、吴琼、刘子琪),药学部(阚全程);河南省医学科学院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关方霞);光与万有栋对本文贡献相同为共同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孙同文,Email:

脓毒症易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1]。严重脓毒症如伴有无法纠正的持续性低血压,称为脓毒性休克[2]。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病死率可从严重脓毒症的25%~30%增至脓毒性休克的40%~70%,甚至有研究表明,即使患者从脓毒症急性期幸存下来,出院后仍存在高病死率[2-5]。鼠单克隆抗体 E5 于2000年被证明无效[6],其他的例如硒、重组活化蛋白酶C等药物也被证明无效[7-10]。目前除了液体复苏、广谱抗生素、治疗原发病、适当机械通气外,似无良方。

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抗菌、免疫调节及内皮保护等功能[12-15]。很多观察性的研究表明他汀对脓毒症具有明显保护性作用,荟萃分析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16-21],但是目前尚没有对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进行的荟萃分析,故本文全面检索文献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英文以“hydroxy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ors”, “anticholesteremic agents”,“statin”,“infection”,“sepsis”,“bacteremia”,“pneumonia”,中文以“他汀”,“感染”,“脓毒症”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至2013年5月,研究类型为RCT,并对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扩大检索范围以防遗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研究研究对象为各种类型感染及脓毒症患者,但特殊类型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被排除;干预措施为他汀类药物。本研究探究他汀的治疗作用,对于研究他汀类药物预防作用的文献被排除。

1.3 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若遇分歧,则返回原文献查找证据或发邮件咨询原作者或咨询第三方的意见达成一致。提取的资料包括研究特征(国家,患者数),研究对象资料(年龄、性别、研究人群,APACHE Ⅱ 评分,主要研究指标)和干预措施(他汀类型及用法)。入选文献采用Cochrane[22]的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包括以下方面:随机化、分配隐藏、盲法、随访完成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χ2检验评价研究间的一致性,显著性水平设定为α=0.1。采用I2对异质性进行定量分析,当I2> 50% 时,纳入的研究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考虑到本研究异质性可能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二分类变量使用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统计指标。连续型变量使用SMD 为统计指标,P

2结果

2.1文献纳入情况

共检出相关文献826篇,阅读文题、摘要后,有759篇文献被剔除(综述23篇、与研究标准不符609篇、动物实验23篇、个案报道10篇),剩余67篇经阅读全文再次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59篇(观察性研究50篇,无法提取数据9篇),最终纳入8个RCT[23-30] (其中4篇[24-25,28,30]为摘要形式),总病例765 例。入选研究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见表1,纳入研究以摘要形式发表的质量相对较低,具体评价见表2。

2.2 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2.2.1 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影响 共6项研究纳入本分析,其中他汀治疗组患者304例,安慰剂组311例。对纳入的研究经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获得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病死率影响的Meta分析森林图(图1)和倒漏斗图(图2)。根据倒漏斗图推测入选的文献发表偏倚不大(入选的文献数较少,根据现有漏斗图判断文献发表偏倚尚不充分)。结果示他汀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4.5% (44/304) 和18.3% (57/311),合并(RR= 0.81,95% CI 0.59~1.12,P=0.68)。研究间一致性较好,异质性较低(I2=0%)。森林图中菱形与垂直线相交,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不能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的院内病死率。

2.2.2 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 共4项研究纳入本分析,其中他汀治疗组患者197例,安慰剂组203例。对纳入的研究经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获得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病死率影响的Meta分析森林图(图1),因研究较少未行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示他汀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2.2% (24/197) 和18.7% (38/203),合并(RR=0.66,95% CI 0.43~1.01,P=0.78)。研究间一致性较好,异质性较低(I2=0%)。森林图中菱形与垂直线相交,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不能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的28 d病死率。

2.3 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共6项RCT,680例患者纳入本分析,其中他汀治疗组患者337例,安慰剂组343例。对纳入的研究经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获得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患者住院时间影响的Meta分析森林图(图3)。结果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并不能显著减少住院时间(-0.07 d;95% CI -0.22 ~ 0.09, P=0.41 ),研究间一致性较好,异质性较低(I2=4.1%)。森林图中菱形与垂直线相交,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不能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的住院时间。

3 讨论

本研究纳入8篇RCT,累计对765例脓毒症患者进行荟萃分析发现:他汀类药物并不能降低院内病死率、28 d病死率、脓毒症进展率,亦不能缩短住院时间,与既往荟萃分析[16-21]结论截然不同。

早在2001年Liappis等[31]便观察到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之后大量观察性研究也发现了他汀类药物能够“神奇”地改善感染及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例如Rothberg 等[32]的研究,纳入121 254例患者,发现住院期间服用他汀类药物能够中度降低肺炎患者的病死率(他汀治疗组3.9% vs. 无他汀治疗组5.7%, P

尽管对RCT整体的荟萃分析并未得出他汀类药物有益的结论,但是研究发现预先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有可能改善病重患者的预后。Kruger等[29]发现,从整体上来看,对脓毒症患者他汀与非他汀治疗的ICU病死率、院内病死率、28 d和90 d病死率均无不同,但是预先持续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具有明显较低的IL-6水平,及28 d病死率(他汀组5%,非他汀组28%,P=0.01)。而在预先没有服用他汀,患病后才开始服用他汀的患者,对比非他汀治疗并没有发现其具有生存优势。Shyamsundar等[37]也观察到了相似的结果。这提示预先持续服用他汀可能产生特殊的生物学效应。 但是该现象并未在那些病情比较轻的患者中发现。例如Kruger等[26]的研究,其安慰剂组病死率只有5.3%,远低于之后的研究[29]。可能该假设只适用于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Makris等[38]的研究发现,只有APACHE评分≥15的患者服用他汀,其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才降低,及具有增长的30 d生存优势( P= 0.04)。

本研究还发现他汀并不能阻断脓毒症的进程。Patel 等[27]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避免1/5的脓毒症患者进展为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但其他研究者并未得出相似的结论[23,26]。本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组与安慰剂组的脓毒症进展率并无不同,但是因该指标只检索到3篇RCT,结果并不稳定,但从其他指标的结果来看,笔者应对太乐观的结果持谨慎态度。总之,笔者认为汀类药物不能改善感染及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亦不能缩短住院时间,不建议常规服用。

参考文献

[1]Levy MM, Fink MP, Marshall JC, et al. 2001 SCCM/ESICM /ACCP/ ATS/ SIS International Sepsis Definitions Conference[J]. Crit Care Med, 2003,31 (4): 1250-1256.

[2]Lever A, Mackenzie I. Sepsis: definition, epidemiology, and diagnosis[J]. BMJ,2007,335(7625):879-883.

[3]Angus DC, Linde-Zwirble WT, Lidicker J, et al. Epidemiology of severe sep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alysis of incidence, outcome, and associated costs of care[J]. Crit Care Med,2001, 29(7):1303-1310.

[4]Martin GS, Mannino DM, Eaton S,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sep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79 through 2000[J]. N Engl J Med,2003,348(16):1546-1554.

[5]Perl TM, Dvorak L, Hwang T, et al. Long-term survival and function after suspected gram-negative sepsis [J]. JAMA, 1995, 274(4):338-345.

[6]Angus DC, Birmingham MC, Balk RA, et al. E5 murine monoclonal antiendotoxin antibody in gram-negative seps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5 Study Investigators [J]. JAMA,2000, 283(13):1723-1730.

[7]Annane D, Cariou A, Maxime V, et al.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and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for septic shock in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AMA,2010, 303(4):341-348.

[8]Alhazzani W, Jacobi J, Sindi A, et al. The effect of selenium therapy o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Crit Care Med,2013,41(6):1555-1564.

[9]Ranieri VM, Thompson BT, Barie PS, et al. Drotrecogin alfa (activated) in adults with septic shock[J]. N Engl J Med,2012, 366(22):2055-2064.

[10]Annane D, Timsit J F, Megarbane B, et al. Recombinant human activated protein C for adults with septic shock: 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3,187(10):1091-1097.

[11]Dellinger RP, Levy MM, Rhodes A, et 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12[J]. Crit Care Med,2013,41(2):580-637.

[12]Almog Y. Statins, inflammation, and sepsis: hypothesis[J]. Chest,2003, 124 (2):740-743.

[13]Jerwood S, Cohen J. Unexpected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statins[J].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8, 61(2):362-364.

[14]Arnaud C, Mach F. Potential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statins in rheumatologic therapy[J]. Arthritis Rheum,2006,54(2):390-392.

[15]徐敏,邢金燕,孙运波. 他汀类药物治疗脓毒症机理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2):1342-1344.

[16]陆晓曼,郭凤梅,杨毅,等. 他汀类药物对感染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J].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7):1875-1878.

[17]Tleyjeh IM, Kashour T, Hakim FA, et al. Stati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rch Intern Med,2009, 169(18):1658-1667.

[18]Khan AR, Riaz M, Bin AA, et al. The role of statin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LoS One,2013,8(1):e52929.

[19]Janda S, Young A, Fitzgerald JM, et al. The effect of statins on mortality from severe infections and sep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J Crit Care,2010, 25(4):656-657.

[20]Kopterides P, Falagas ME. Statins for sepsis: a critical and updated review[J]. Clin Microbiol Infect,2009,15(4):325-334.

[21]van den Hoek HL, Bos WJ, de Boer A, et al. Statins and prevention of infection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data from large 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s[J]. BMJ,2011, 343:d7281.

[22]Higgins JPT, Altman DG, Sterne JAC. Assessing risk of bias in included studies//Higgins JPT, GreenS, eds. 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1.0 [D].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2011.

[23]Novack V, Eisinger M, Frenkel A, et al. The effects of statin therapy o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 Intensive Care Med,2009,35(7):1255-1260.

[24]El-Akabawy H, Zaghla H, Samer N, et al. Effect of statin therapy in early sepsis:Effect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J]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11, 37(1Suppl):S115.

[25]Prado K, Ribeiro C, Furian T, et al. A clinical randomized trial on the use of ator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or septic shock: effects on endothelial function[J]. Critical Care2013, 17(Suppl): P61

[26] Kruger PS, Harward ML, Jones MA, et al. Continuation of stat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resumed infection: 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1, 183(6):774-781.

[27]Patel JM, Snaith C, Thickett DR, et al.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40 mg/day of atorvastatin inreducing the severity of sepsis in ward patients (ASEPSIS Trial)[J]. Crit Care,2012,16(6):R231.

[28]Donnino M, Cocchi M, Salciccioli J, et al. Prospective,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ilot study of statin therapy in septic shock[J].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2011,Suppl, 18 (1):S212

[29]Kruger P, Bailey M, Bellomo R, et al.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of atorvastatin therapy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3, 187(7):743-750.

[30]Chopra V, Rogers MA, Buist M, et al. Is statin us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mortality after pneumo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m J Med,2012, 125(11):1111-1123.

[31]Liappis AP, Kan VL, Rochester CG, et al. The effect of statins o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bacteremia[J]. Clin Infect Dis,2001, 33(8):1352-1357.

[32]Rothberg MB, Bigelow C, Pekow PS,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tatins given in hospital and mortality in pneumonia patients[J]. J Gen Intern Med,2012, 27(3):280-286.

[33]Frost FJ, Petersen H, Tollestrup K, et al. Influenza and COPD mortality protection as pleiotropic, dose-dependent effects of statins[J]. Chest,2007, 131(4):1006-1012.

[34]Hotchkiss RS, Karl I E.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sepsis[J]. N Engl J Med,2003, 348(2):138-150.

[35]Majumdar SR, Mcalister FA, Eurich DT, et al. Statins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population 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MJ, 2006,333(7576):999.

[36]Thomsen RW, Johnsen SP, Olesen AV, et al. Socioeconomic gradient in use of statins among Danish patients: population-basedcross-sectional study[J]. Br J Clin Pharmacol,2005,60(5):534-542.

[37]Shyamsundar M, Mckeown ST, O'Kane CM, et al. Simvastatin decreas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pulmonary inflamma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9,179(12):1107-1114.

[38]Makris D, Manoulakas E, Komnos A, et al. Effect of pravastatin on the frequency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onintensive care unit mortality: open-label, randomized study[J]. Crit Care Med, 2011, 39 (11) :2440-2446.

(收稿日期:2013-12-04)

他汀类药物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 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

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临床常用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1]。上市的他汀类药物有5种: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其中,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是在美伐他汀基础上经化学加工而成的;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是化学合成的。这些药物更为大家所熟悉的是他们的商品名。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因有降胆固醇的功效而被许多人广泛使用。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警告说,那些心脏病患病风险不高的人应谨慎服用他汀类药物,因为它可能有一些副作用,如可能损伤肝脏和肾脏,并造成肌肉疼痛等副作用。笔者对本院采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68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探讨他汀类药物用药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高脂血症患者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28~76岁,平均46.9岁;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普伐他汀(pravastatin)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simvastatin);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均口服普伐他汀钠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剂量为10~20 mg/次,1次/d,晚间临睡前服用,若患者病情需要加量者一日最高剂量为40 mg。对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如果SGPT和SGOT增高等于或超过正常上限3倍且为持续性的,应停止用药[2-3]。叮嘱护理人员认真观察患者服药后变化,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肌痛、触痛、无力,特别是伴有不适和发热者,应立即报告医生[4]。

1.2.2 观察组患者采用哈尔滨一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辛伐他汀胶囊口服治疗,一般始服剂量为10 mg/d,晚间顿服。如果患者胆固醇水平轻至中度升高,始服剂量为5 mg/d,晚间顿服。若患者需调整剂量,应间隔4周以上加量,最大剂量为40 mg/d,晚间顿服。当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至75 mg/dl(1.94 mmol/L)或总胆固醇水平降至140 mg/dl(3.6 mmol/L)以下时,辛伐他汀的服用剂量应适当减低[5]。

1.3 疗效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高脂血症症状基本消失,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恢复正常或下降趋于正常;有效:经治疗后,高脂血症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其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明显;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高脂血症症状稍有改善或无改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不明显[6]。本组研究中,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68例高脂血症患者经治疗后,均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其中观察组35患者总有效率达94.29%,而对照组33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85%。由此可见,他汀类药物对降低高血脂均有显著疗效,且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优于对照组采用普伐他汀治疗,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导致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比正常值高,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通常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其具有全身性[7]。其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是引起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的直接原因[8]。高脂血症与高血糖症、高血压症并称“ 三高”,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临床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疼、失眠、胸闷气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或体形偏胖、四肢沉重或肢体麻木,这些都是高脂血症的前兆[9],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进行血脂化验,以化验结果判断血脂是否正常,并听取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用药物治疗,早日摆脱高脂血症疾病困扰,减少并发症。

目前,他汀类药物(statins)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脂血症,其在降胆固醇、降血脂方面疗效非常显著,长期以来其临床药效评价总体较好[10]。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起到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11]。大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安全有效。他汀类药物对于冠心病各种类型,除了基本的调脂作用外,其他的七种非调脂作用,这七种作用为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抗炎作用,对巨噬细胞的激活和增殖的影响,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对血小板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对血管重建的影响,抑制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从而发挥其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地位。在临床上碰到的冠心病患者,只要有危险因素,一般都建议患者长期服用。但由于患者的经济条件限制,好多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承受不起高昂的花费而停药。“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除了跟人体的脂肪代谢有关,还跟体内很多其他的生理过程有关,因此能表现出很多方面的作用。” 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后,能减少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调节血管壁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从而稳定血管内的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进程,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对一些被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即使血脂正常,也要求他们服用他汀类药物。” 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降低中风发生的危险性。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都可能通过服用他汀类药物而获益。他汀类药物还能抑制破骨细胞活动、促进造骨细胞增生,从而对抗骨质疏松。这些,都充分说明他汀类药物作用具有广泛性,值得临床不断研究、推广。本次研究中采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观察组35例患者均采用辛伐他汀药物口服治疗,其总有效率达94.29%;对照组33例患者口服普伐他汀治疗总有效率达84.85%。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对降低高血脂疗效都非常显著,但辛伐他汀比普伐他汀更优异,疗效更理想,值得临床借鉴。

总之,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特效药物,能有效地降胆固醇、降血脂、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其临床疗效肯定,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晓辉,黄可青,佘白容,等.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7(23):14-15.

[2]李晓岩.辛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治疗高血脂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21(21):2314-2315.

[3]符江.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14(10):72.

[4]杨专青,雷华,孙少平,等.普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J].中国现代医生,2012 ,6(50):39-40.

[5]黄勇.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脂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 ,21(1):73,103.

[6]严少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114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 ,8(4):60-61.

[7]卿光兰.他汀类药物在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 ,20(10):237-238.

[8]陈莘桃.普伐他汀联合葡醛内酯对高血脂症患者脂代谢及肝损伤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23(20):2903-2904.

[9]秦扬,王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46例总结[J].现代预防医学,2011,4(38):783-784

[10]吴明亮.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 ,7(9):219.

[11]张林霞.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58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23(5):170-171.

他汀类药物范文第9篇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冠心病;临床多效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56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965-01

他汀类药物发展很快,至今已有十多种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而且已非常广泛地被临床医师接受。20世纪后期4S、CARE、LIPID、WOSCOPS和AFCAPS/TexCAPS等5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相继发表,为他汀类药物防治冠心病提供了坚实的证据[1]。近年来随着对他汀类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他汀类药物也表现出其的临床多效性。

1他汀类药物与冠心病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临床试验已经证实,该类药物通过多种作用途径可以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1调脂作用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浆LDL-C水平,也是其能够防治冠心病的重要作用。脂质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该类药物通过对胆固醇生物合成早期阶段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减少肝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反馈上调肝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清LDL清除。

1.2抗炎作用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RP水平[2]。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基本环节,贯穿急性冠脉综合征始终。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使CRP水平降低独立于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状况、血压、基线脂质水平之外。

内皮细胞在炎症浸润下,斑块变得不稳定,从而易发生破裂。他汀类药物降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水平,并可调节白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的生成,阻断白细胞浸润而产生炎性反应,长期应用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甚至可使粥样硬化病灶缩小或消退。

1.3改善内皮作用他汀类药物能使内皮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内皮功能失调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使内皮功能下调。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激活内皮细胞上的NO合成酶(eNOS)的磷酸化,使大量的NO合成并释放来改善内皮功能[3];通过减轻氧化反应来保护内皮功能,阻止内皮细胞的损伤与凋亡。他汀类药物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和改善EPCs的功能,促进损伤血管内皮的再内皮化[4]。该类药物还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这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的内皮损伤有益。

1.4防止泡沫细胞形成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甲羟戊酸的合成从而抑制泡沫细胞。减少泡沫细胞形成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1.5稳定/消退斑块作用他汀类药物通过稳定/消退粥样斑块,从而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粥样斑块破裂引起的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原因

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可延缓、阻断、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冠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LDL-C水平下降可能是阻断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切点[5]。此外,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改善内皮、抑制泡沫细胞形成也对稳定斑块起到一定的作用。

1.6减低血小板粘性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该作用可能与抑制TXA2的产生,增加PGI2的合成,调节血小板膜表面胆固醇含量等有关。

1.7改善血液流变学他汀类药物被证实存在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对缺血事件的减少与减轻起到积极的意义。

2他汀类药物临床多效性研究

随着对他汀类药物研究与认识的增加,其更多的作用也被证实。

2.1抗高血压他汀类药物的降压作用与多种机制有关。其可能与改善内皮功能,减少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阿托伐汀已被证实能够下调血管平滑肌细胞的AT1受体,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也可以发挥降压作用。

2.2抗心律失常多项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不完全清楚,可能包括:通过多种因素减少或减轻心肌缺血而保护心肌;他汀类药物对心肌电生理功能的改善。

2.3抑制心肌重塑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心肌重塑。其通过改变心肌代谢底物及阻断RAAS系统,从而防止心肌肥大和心室重塑的发展。

2.4减轻和逆转肺高压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逆转减轻和逆转肺高压。这与其对内皮细胞的作用、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对ET-1的作用、对前列环素的作用、抗炎作用有关[6]。

2.5改善糖代谢他汀类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包括了: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了葡萄糖从细胞外向细胞内的转运[7]。

3结语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防治的多个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防治冠心病的主要药物。近年来,对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多效性进行着广泛的研究,有望使该给药物在多种疾病中发挥其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2]Ozova EM,Kiiakbaev GK,Kobalava ZhD.Inflammation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role of statins[J].Kardiologiia,2007,47(1):52.

[3]王胜文,严光,任安.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与他汀类药物的调节作用[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9,36(9):536-539.

[4]王孟赞,孔祥泉.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机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1):65-67.

[5]陆国平,吴志俊,戚文航.他汀类药物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J].中国循环杂志,2007,22(1):69-72.

[6]甘辉立,张健群.他汀类药物与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J].微循环学杂志,2008,18(1):53-56.

他汀类药物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他汀类;不良反应;防治措施

他汀类药品是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甘油三酯水平,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是目前最重要的调脂药品。近年来的研究证明[1],调脂治疗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重大作用,因此他汀类药物是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药物。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2]皮肤、胃肠道、神经系统、肝脏和肌肉等组织。皮肤及胃肠道反应一般并不严重,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可能减轻或消失。他汀类药对肝功能、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的影响,是制约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

1 不良反应

1.1 肝毒性[3]

他汀类药物肝毒性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临床研究表明,ALT升高与饮酒、体重增长、服药前肝功能异常和他汀类使用药物剂量的增加有关。研究排除服药前肝功能异常者,结果显示,ALT改变是与剂量相关,症状严重者分别有短暂的恶心、腹痛、食欲减退及疲劳症状,均在80 mg/d组。对于肝功能损害较轻的患者,降低剂量同时给予护肝治疗,可以使调脂治疗得以继续。而肝功能损害较重的的患者,需待肝功能好转后,在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前提下,可继续应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调脂。

1.2 肌肉毒性反应[4]

包括横纹肌溶解、肌痛、肌触痛且色素沉着等。临床现为肌肉疼痛、无力,以四肢近端肌肉明显,如没有及时停药,可以发展成为肌溶解,血清肌磷酸激酶(CK)升高达正常高限10倍以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达正常高限3倍以上,肌肉活检为非特异性炎性改变,肌电图显示有肌病表现、肌球蛋白尿等。随着肌溶解的发生,血清肌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最终患者可死于严重的尿毒症或心律失常。老年、肝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低血压、严重感染、剧烈运动、药物性肌病病史或家族史等均是发生他汀类药物性肌病的危险因素。

1.3 神经系统毒性[5]

他汀类药物不会引起外周神经病,也不损害记忆或认知功能。如治疗过程中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可行全面神经学评价以排除继发性原因(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酒精滥用、癌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如不能找到其他原因,应终止他汀类药物治疗3~6个月(外周神经病)或1~3个月(认知损害)。如症状改善,可作出他汀类药物诱发外周神经病诊断,并换用另一种他汀类药物;如停药后症状仍不能改善,根据危险-获益分析可考虑再次启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不会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专家建议,尽量避免在颅内出血复发风险较高者应用他汀类药物,除非特别需要应用或临床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明显获益。但是,他汀类药物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时,以下人群应警惕出血性卒中的危险:既往有脑出血病史、老年男性、存在控制不良的严重高血压、使用抗栓治疗易发生脑出血等情况者。对此类患者需要仔细分析易于出血的原因,权衡利弊,以减少使用他汀类药物引起脑出血的风险。

2 防治措施

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也是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血脂异常治疗的首选药物[6]。为避免应用他汀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应从较小剂量开始。增大用药剂量,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同时,会增加肝功能异常和横纹肌溶解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7]。(2) 考虑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因素。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有药物性肌病史或肌病家族史的患者,是发生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的高危人群,应对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进行随访,密切关注[8]。

参考文献

[1] 温晓娜.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5):357-360.

[2] 杨永革,王占庆,姜楠等.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2011,30(6):817-820.

[3] 姚立枫.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0,22(2):72-74.

[4] 张力军.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3011-3012.

[5] 边素艳,叶平.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再认识[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6(6):416-420.

[6] 赵政党,刘秀华.阿托伐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紊乱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1):14-15.

[7] 邹德玲,陈艳丽,赵玫,等.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6):407-409.

上一篇:思想波动范文 下一篇:磺胺类药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