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00:27:19

跆拳道论文

跆拳道论文范文第1篇

一、体育文化生成模式的空间哲学意蕴阐释

一名长期生活在海外的跆拳道运动员能够被国家视为一名民族英雄,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体育是探讨“不同社会环境下种族、人种、民族、文化、认同复杂相互作用”的非常有用的领域。某位跆拳道运动员为诠释这些复杂的、流动的权力提供了样本研究价值。笔者将重点放在某位跆拳道运动员这个被理解为是特殊环境的结果。我们认为在两个国家,对一个某位跆拳道运动员英雄的公开热爱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认同的策略,通过这个战略,某位跆拳道运动员的社会地位得以重建。本文分析了诸如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这样的强势体育商品符号的粉丝认同形式,审视了标志着该粉丝认同形式的张力和不同推动力,同时还探讨了更地域化的当地体育竞赛的粉丝认同形式。本文以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为例,指出了韩国对这些相异却又相似的跆拳道文化“产品”的不同参与模式。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的消费与经济发展,全球化和现代身份构成有着积极的联系,而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却陷于失败和疲软的双重泥潭,生存在一个越来越以地方主义为负面品牌价值观的市场之中。对本土的边缘化,在民族和经济界限处变得复杂和分化,阻碍了本土体育文化的成功发展以及在体育竞赛中对韩国民族精神的推广。借由体育发扬民族精神是全球体育的共同特征。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民族主义传统,其对西方商品标志的接受和消费方式有时被“全球本土化”了,揭示了如何在具体的物质背景下质疑抽象东西方二元对立话语。

二、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的空间哲学意蕴

以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为核心的后殖民民族认同建构主导着韩国社会,在韩国多个社会、文化和政治机构中被重新生产。然而,后独立时期的韩国国家特征是国家机构和政策系统性编排了民族主义氛围。两者之间的联系十分普遍,以至于韩国公共话语时常(不正确地)互换使用文化这个概念。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更“多元”的公众话语,特别是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也被纳入国家体育发展目标之中。此外,上文提到的民族危机在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中被不同程度的复制。尽管像其他亚太国家一样,中国也接待了来自英国、西班牙和美国等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访问,但却未能在国际体育场合中表现出强大的民族主义血脉,有时发展成民族主义。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冠军奖杯巡回展”已经成为联系位于“边缘”的韩国球迷的方式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媒体报道评论来展现在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备受欢迎的背景下,韩国跆拳道运动迷的表现、观众量和人们对本土比赛形式的兴趣消减这一现象。该因果假设十分有力,也得到了文中初步证据的支撑,但要证实它,还需要对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的体育体系机制做更加全面的实证研究。西方媒介体育资本的这一“逻辑”是体育文化更加复杂、多层面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还是与媒体和文化中心主义的传统发展有相似之处。近年来,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注重于全民参与竞技或全民健身(Sportforall&MassSports)战略。全民健身作为人类与民族健康的有机组成与实现部分,将由单纯的竞技项目促进国民健康转向多元领域(竞技项目、舞蹈、休闲、游戏、旅游观光等)促进,对大众体育从业人员、研究者、组织管理者开辟了新的视野。如游戏(Game&Play)、休闲娱乐、旅游观光(Tourism)等社会领域涉及身体、竞技、健康元素的环节,将作为有机构成与辅助部分再造文化体育新潮流。全球范畴内通过销售(官方和非官方)及媒体报道为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与这些全球化商品文化视觉符号相接触的场所,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广泛可得且相对负担得起。所以,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相关的视觉消费行为可被解读为连接晚期现代性生活社会经历和全球资本主义的当代文化节点。

作者:朱璞玉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跆拳道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从洛阳市跆拳道馆的分布情况、场地设施情况、教练员现状、跆拳道馆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消费者情况这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洛阳市 跆拳道馆 分析研究

跆拳道通过竞赛、品势和功力检验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战术,并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1]。跆拳道的主要特点是,为了打败对手用手脚对练的自由性对练运动。跆拳道已经不是东方小国即韩国独有的体育运动[2]。跆拳道不仅具有精神、身体方面的价值,也具有社会和教育方面的价值[3]。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洛阳市跆拳道馆发展现状与研究对策,调查对象是洛阳市城区32家跆拳道馆随机抽查700名学员,80名教练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查阅的资源通过中文检索和外文检索查找了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文献资料,并在网上查阅相关文献。

2.观察法。通过对洛阳市城区32家跆拳道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场地设施和器材使用情况。

3.问卷调查法。为了更好的对洛阳市跆拳道馆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对教练、学员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80份,回收问卷760份,其中学员问卷700份,教练员问卷60份。回收率97.4%。通过查看问卷得出有效的问卷97.4%。

二、结果与分析

(一)洛阳市跆拳道馆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据调查,78.1%的跆拳道馆使用专用垫子,此垫子对练习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只有7家使用木质地板,这对训练效果有一定的限制且成本比较低。少数的跆拳道馆不具备洗手间、空调等设施。器材有沙袋、护具等,同时还有一些辅的力量练习的器材,比如皮筋、跳绳等,可以加大腿部力量和弹跳。只有7家跆拳道馆同时拥有这些器材,其他道馆器材不够齐全。

(二)教练员的现状分析

据调查可知,70%的教练员年龄在18-29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教练员多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也有是自己跆拳道馆培养出来的学员,这类教练员充满热情和干劲,能够充分的示范高难度动作,但缺乏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25%的教练员年龄在30-40岁之间,这个阶段的教练员经验丰富,这类教练已经处于成熟的年纪,在各方面都会有周全的想法,心境比较平和稳定,不喜欢变动,在同一家道馆工作的时间会比较长。

(三)洛阳市跆拳道馆的经营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

1.管理者的基本情况。洛阳市32家跆拳道的管理者多以男性为主,女性较少,年龄在20-28岁的有20人,年龄在29-35岁的有9人,年龄在36-40岁的有3人。教育程度上,有3人是研究生,本科大学生12人,大专毕业17人,占53.1%。其中,大部分人是主修体育专业,总共20人,占62.5%。

2.经营模式。目前道馆的经营模式大多可以分为三种形式:连锁式,聘用式和合作式。

(四)洛阳市跆拳道馆消费者情况

1.消费者基本情况的调查。调查可知,学习跆拳道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年龄在8-16岁,而且男孩居多,女孩较少,其次是白领以及其他工作者,年龄在17-25岁,女性白领也是极少的。

2.洛阳市跆拳道消费者的练习动机的调查。经过调查,35%的消费者是为了锻炼身体,这样的动机也许会帮助提高练习者的训练效果,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此外,坚持参加锻炼的人协调性好,由于对抗肌充分放松,减少了动作的阻力,柔韧性得到了提高;跆拳道运动速度快、力量大、动作灵活、耐力持久,这就要对练习者进行全面的身体素质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跆拳道馆的发展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2.洛阳市城区跆拳道馆的基础设施水平普遍一般,基本的设施器材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使用。3.教练员主要以年轻的男性为主,女性教练较少,他们技术水平较高,热情好干,但学历一般,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缺乏。4.跆拳道馆的管理模式有连锁式经营、聘佣式经营、合作式经营。管理者多以年轻的男性为主,女性管理者较少。5.跆拳道在如今的体育市场中以减肥和追求时尚为目的的消费者是会大大影响训练效果的。

(二)建议

1.政府要加强管理,制定跆拳道馆经营管理的法制法规。2.提倡人性化管理,完善跆拳道馆的基础设施。3.加强跆拳道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跆拳道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养和经营水平。4.消费者要端正练习态度,提高自己对跆拳道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陈立人,高谊.贻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34:56-64.

[2] Kim chul.跆拳道结构探索[M].园光大学校出版国.1997:57-59.

跆拳道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跆拳道;现状对策;甘肃省

自1994年跆拳道运动登陆我国就迅速发展壮大,因其腿法的观赏性、技术的易学性和实用性、贯穿始终的礼节性、相对的安全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它强调“以礼始,以礼终”培养人的礼仪,崇尚忍耐、谦虚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大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在高校中广泛开展跆拳道运动,其意义深远。然而,相比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的跆拳道运动,甘肃省高校跆拳道运动的开展却有些缓慢和冷清。针对此现状,笔者对甘肃省部分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跆拳道运动在甘肃省高校的开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对甘肃省42所高校普遍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8所高校,对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工业学院、天水师院8所非体育专业院校学生639人,11名跆拳道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查阅国内有关跆拳道专著,跆拳道学位论文、cnki期刊网学术论文等,把不同的研究内容归类并汇总,提炼出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2.专家访谈法。通过对甘肃省跆拳道界的专家、学者进行拜访或电话访谈,了解甘肃省高校跆拳道运动发展现况,征询他们对甘肃省高校跆拳道运动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3.问卷调查法。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2份问卷,即对高校跆拳道教师的调查问卷、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基本内容包括对跆拳道的认识程度、喜好程度及对该项目的选择动机等。向体育教师发放问卷11份,回收11份,有效率100%。向学生发放问卷639份,回收630份,有效率98.6%。

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运用一般的excel软件对其中有效问卷进行数理处理。

5.逻辑归纳法。根据调查分析后的数据和资料,运用逻辑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出论文结论,并以此提出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跆拳道课程的开设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甘肃省普通高校学生状况

1.甘肃省大学生对跆拳道运动认知的调查分析。表1数据反映,调查的630人中有573人对跆拳道有基本的了解,占91%,参加过跆拳道学习的学生有164人,占26%,相对较少,这说明跆拳道运动在高校中只得到初步的发展,对体育选项课中是否可以开设跆拳道课程来看,有510人认为可以,占所调查人数的 81%,表明跆拳道运动在高校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甘肃省只有部分高校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设了跆拳道选修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面对巨大的发展空间,跆拳道课程的开设必将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

表1 大学生对跆拳道的认知与发展趋势调查表

2.甘肃省大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动机。从表2可以看出,普通高校学生上跆拳道课的动机多样化,有23.9%的学生是因为喜欢而学习跆拳道的,有20.6%的学生是为了健身,有14.8%的是为了防身自卫,还有13.2%的是为了掌握一门技术,这种现象说明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他们选择练习跆拳道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这充分说明了跆拳道是一项大学生进行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很好的体育项目,同时也为跆拳道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发展和普及奠定了基础。

表2 大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动机调查

3.甘肃省大学生对跆拳道的内容选择。跆拳道以内在文化为主,注重修炼者精神的培养;其次以腿法著称,有很高的观赏性,可以激起练习者的激情。跆拳道手法和品势相对简单,内容单调,不易激起练习者的学习热情,对初学者来说,很难悟出跆拳道的精神价值。表3数据反映,喜欢跆拳道精神的占25.4%,喜欢腿法的占40.2%,喜欢实战的占9.3%,喜欢特技表演的占9.5%,喜欢品势和手法的占8.6%。通过对学生喜好的调查,为高校跆拳道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表3 大学生对跆拳道内容的喜好调查

4.甘肃省大学生学习跆拳道后的感受。从表4看出,跆拳道和其他大部分体育课相比运动量偏大,对增强体质确实有较好的作用,运动本身会产生一定的,再加上跆拳道特殊的发声叫喊,更加有利于人体不良情绪的宣泄,从而使练习者感到心情愉快,通过与别人面对面的格斗,自信心和意志力也增强了,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练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表4 大学生上跆拳道课后的感受(多选)

(三)甘肃省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状况

1.师资状况。跆拳道进入甘肃省高校时间较短,在对甘肃省高校跆拳道体育教师的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1份,有效问卷11份。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师本专业教师比例偏小,更多的是武术等专业教师转项(见表5)。担任跆拳道教学和曾经担任跆拳道教学的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总体的63.6%,说明跆拳道教师队伍比较年轻,与跆拳道运动在高校发展时间比较短有较大关系(见表6)。目前甘肃省高校跆拳道教师专业学位中本科学历占绝对多数主流,有54.5%;在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名教师中多数具有的是在职研究生学历;无一名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见表7)。从教师职称结构看,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占27.3%,讲师占到54.5%,助教占到18.2%。统计结果显示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较低(见表8)。

表5跆拳道专业与非专业教师人数比(n=11)

表6 跆拳道教师的年龄(n=11)

表7 跆拳道教师的学历(n=11)

表8 跆拳道教师的职称(n=11)

2.跆拳道的场地、器材状况。场地、器材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笔者对甘肃省开设跆拳道课的5所大学的场地、器材作了调查,得知大部分学校上课所需的器材是由学校准备或学生完全自备,学校无法提供更多的上课场地和器材,上课的场地也很简单,大部分没有专业用垫,器材也是几人共用一个护具或脚靶,说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场地、器材的增加严重滞后,使本来就不充裕的场地、器材更加缺乏,所以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工作刻不容缓。

(四)甘肃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俱乐部和协会发展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都有跆拳道俱乐部和跆拳道协会。跆拳道协会多数能以“推广跆拳道运动,弘扬跆拳道精神,提高学生体质,丰富学生生活”为宗旨开展活动,但是也有部分跆拳道协会逐渐转变为高年级学员同社会上的教练一起赚取低年级同学金钱的商业活动,导致跆拳道协会偏离了其宗旨。另外,由于跆拳道俱乐部和协会的运作模式不理想,宣传力度不够,活动开展较少,还不为广大学生所熟知,也是制约跆拳道俱乐部和协会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跆拳道师资队伍建设。目前,甘肃省许多高校跆拳道师资力量较差,绝大多数是由非跆拳道教师改行,在技术水平和对跆拳道文化内涵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引进和吸收跆拳道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要加强对非专业跆拳道教师的专业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非专业教师参加跆拳道运动技能、理论知识和裁判知识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专项技能、教学水平和“道”文化修养。

(二)加大高校跆拳道的宣传力度。对高校跆拳的传播要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方式,课堂上进行多方面教学,特别需要重视跆拳道礼仪、道德精神教育,使学生了解跆拳道运动中所蕴含的坚忍、勇敢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在跆拳道精神、文化需求层次上的提升。多组织校内,同地区高校间,不同地区高校间的跆拳道交流比赛,增进高校跆拳道的技艺切磋,提高跆拳道运动水平;学生协会、俱乐部应多组织跆拳道的表演,帮助跆拳道在高校内的传播,让学生更加形象的了解跆拳道,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三)切实提高跆拳道的教学质量。要提高跆拳道教师业务能力,改变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体现趣味性、娱乐性、重视理论的传授,教学内容要注重多样性、实用性、观赏性及动作的表演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跆拳道兴趣,使之逐步形成长期从事跆拳道锻炼的习惯。

(四)规范跆拳道教学场地、器材、美化教学环境。加大对高校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规范教学场地和器材条件能促进跆拳道教学的正规化;对学生的练习有强化作用,从而能提高学生积极性与兴奋值。能让教学训练的量和质上有实质性的提高,进而促进提升教学的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更好地进行跆拳道理论、礼仪、道德精神层面上的教学。

(五)加强对跆拳道俱乐部、协会的管理与引导。可以实行“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课内、课外两者有机的结合,在教学上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完成教学任务;课外则以学生为主体,参与俱乐部和协会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巩固教学成果。规范跆拳道俱乐部和协会的运营机制,使高校跆拳道俱乐部和社团走向良性循环之路。

(六)争取跆拳道项目早日进入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甘肃省高校第一届跆拳道比赛的举行标志着甘肃省高校跆拳道运动的开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借此契机更应早日成立甘肃省高校跆拳道协会。甘肃省高校跆拳道运动要想取得更加快速的发展必须尽早进入大学生运动会。

参考文献

[1]王军堂,郭媛,朱少刚.浅析跆拳道对高校学生成长的作用[J]. 新西部,2006(24).

[2]牛久伟.浅析跆拳道的特点和作用[J].科技信息,2007(9).

[3]孙丽.普通高校跆拳道课内容设置的价值取向[J].体育世界 2007(5).

[4]邢震宇.跆拳道―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理想选择[J].浙江体育科 2007(3).

[5]阳剑.普通高校开设跆拳道运动的构想[J].新课程研究,2007 (2)

跆拳道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跆拳道;实战;步法;节奏

节奏,即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缓急的规律。古今中外对节奏的意思和描述有很多,而且在不同的领域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跆拳道中不管是在训练还是实战,都会有节奏感。若步法节奏混乱而盲目的进攻,不管是对体力还是水平正常发挥都会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充分利用好步法的节奏变化,会给进攻和防守建立一个很好的根基来发挥最佳水平,也会大大提高进攻的速度、力量、隐藏性、敏捷性和战术运用,对实战比赛中减少消耗体力和无效进攻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河南师范大学2009级运动训练跆拳道专选班队员

2.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

观察河南师范大学2009级运动训练跆拳道专选班队员训练中步法的节奏、行进间步法的节奏以及拳道队比赛中步法变化的节奏。同时,借助教学和比赛视频观察步法在实战中的运用。

②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书籍、文献论文及中国知网论文库等网络资源查找跆拳道步法节奏的相关资料。

③逻辑分析法

通过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结合观察得到的结果逻辑分析结果

④专家访问法

请教河南师范大学跆拳道老师和教练有关跆拳道步法变化中的节奏知识和实战中步法变化的节奏。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步法的重要性

跆拳道是一项用拳和脚进行的搏击对抗性运动,攻防转换瞬间,步法的变化尤其重要。在跆拳道里一个迅速有力的腿法需要身体和步法上的配合才行,如果步法在混乱状态或不规范没节奏的情况下腿法很难有效,身体在不平衡的状态下也会失衡。所以不管是在训练中还是在实战中步法的灵活和稳定尤其重要。

2.进攻步法分析

当前,跆拳道比赛实战中战术思想是“积极主动、以攻为主、快速灵活”,进攻是主要的得分手段和方法。要掌握进攻的主动权,就要会运用灵活的步法和多种多样的进攻形式,在观察录像和大赛中看出大部分运动员都是先做一个假动作后再进攻。而通过视频的分析发现,步法运用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技术发挥。作为进攻一方,根据跆拳道腿法直来直往的特点,在步法战术的安排和运用上都会比较慎重,多会采用假动作或小步法多变进行试探性战术,同时还要保证自己的腿法准确、有力的击打到对手的有效部位。

3.防守步法分析

防守的目的是守住自己得分部位,不让对手击中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灵活的步法多变是最有效的防守措施,防守步法特点就是防守的同时可迅速反击。采用防守的运动员,多采用一次性单一的反击技术为主,同时,作为一防守一方需有更成熟的反击技术和心理素质,在对方进攻失利而失去重心的瞬间运用快速的步法移动进行反击,取得胜利。

4.影响步法的几大因素

①身体因素

高水平的运动员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比赛前所具备基本条件。因此,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出色完成技术行为的保证,也是正常掌握和控制跆拳道的灵活步法的基础。

②战术因素

战略战术的正确运用是比赛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运动员正确的分析对手打法的意图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战术,尽情地发挥出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能使比赛情况向自己控制的形式发展。

③心理因素

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可以对生理节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比赛节奏的正常进行。跆拳道比赛中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的人,才能在紧张的比赛中控制好战术节奏和步法的稳定性,及时调整甚至反败为胜。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①步法是跆拳道比赛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它在实战运用和技术发挥中占据主导作用

②跆拳道实战中攻防战术是不可缺少的,它直接受对手的水平影响

③战术运用也会受外界环境和自身生理、心理、技战术和体力的影响,因此攻防战术应在训练当中取得适应性

④战机把握十分重要,把握进攻对方的时机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防守能力

2.建议

①业余和专业队在训练时应加强基本功的练习

②训练中增加训练模拟实战步法练习

③注意技术的全面性,身体素质、战术和心理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魏建.浅析武术散打比赛中的节奏论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

[2]刘宝成.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研究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4).

[3]刘卫军.跆拳道实战绝技[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01.

跆拳道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改革

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体育思想指导下,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也在相应的进行改革。最受当代大学生青睐的体育选项课教学在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已全面实行。既能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又能培养大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的选项课教学已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更是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特色。在我国普通高校所开展的选项课教学模式中,跆拳道选项课教学吸引了许多大学生的目光。这是因为跆拳道项目近几年在我国已成为人们健身锻炼的重要项目。跆拳道动作舒展、节奏欢快以及有宣泄性的发声、培养学员坚强的意志品质、为学员确立人生坐标的道文化更是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价值所在。然而,在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收到显著效果的同时,一些潜隐在跆拳道选项课教学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让我们对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模式的前景产生了怀疑。在笔者近几年的跆拳道教学实践中发现,跆拳道教学远没有人们预想的那样简单,以单纯的身体素质教育只能满足学生短时间对跆拳道项目的兴趣,不但不能使学生养成跆拳道“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反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会使学生失去锻炼的兴趣。然而,不断有新学员的参与使许多教师或教练没有意识到这种恶性循环的后果。为此,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对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本文是在我国目前的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们普遍伦理道德衰败、人类精神家园的迷失的现状展开研究的,为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一些思考。

1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仍采用魍车慕萄Х椒ê褪侄

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形式比较呆板、枯燥,手段、方法也比较单一,无法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与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沿用所学到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技术学习的范畴,忽略了内隐性知识的重要性,采用这样的方法和手段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学生学的技术多,思想、精神礼仪等方面学习较少,因此教学综合效果较差。另外,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没有新知识的更新换代,势必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也略显陈旧,教学缺乏趣味性,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很难对技术动作有理念上的认识,达不到掌握的目的,由此带来的后果也就不难想象了。

1.2师资力量的不足

师资力量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的依靠力量。在近几年我国高校的发展中,对师资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然而,在体育教学的领域中,由于缺乏展望未来体育发展前景的眼光,始终以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课程,没有培养和引进一些能开展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的体育教师。跆拳道项目虽然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但大多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引进还是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这对开展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是极为不利的,严重的影响了跆拳道俱乐部教学的长期开展。

2对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改革的建议

2.1要重视跆拳道理论教学

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在开展跆拳道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掌握跆拳道基础知识,了解跆拳道的健身修德价值,了解跆拳道的基本规律和裁判知识,教会学生懂得怎样练和为什么这样练,懂得识别跆拳道图解知识,使学生能看书自练,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及自我评价锻炼效果的方法。只有提高了认识,才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才能克服怕苦、怕累、应付考试等常见的不良心理现象。

2.2技术与道德相结合的教学观念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崇尚技术与道德的体育项目。在跆拳道教学传授技术的同时,把德育渗透在其中会对学生的精神修养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上课来晚自觉跪撑3-5分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忍耐克己的高尚品质;在交替打靶练习时的行礼可以培养学生知礼仪、受礼仪的道德风尚;一堂课结束后的宣誓可以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品德;道服的叠放、整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事实上,这些品德都是现代学生所欠缺的精神修养,也是许多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所在。现代人们过分崇尚物质文明,崇尚技术与道德相结合的跆拳道教学理念无疑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俱全发展起着特殊的引导作用,会让当代学生找回自己迷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王智慧.现代跆拳道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

[2]张养利.普通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

跆拳道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根据青少年学习跆拳道和武术的积极性差异显著这一现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现场体验法,分析了跆拳道在我国青少年中风靡的原因,认为跆拳道现代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用改造传统跆拳道格斗形式为对抗性运动的形式,来达到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教育目的。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化改革应借鉴跆拳道关于教育化、大众化、竞技化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跆拳道 青少年 武术

一、跆拳道、武术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

“礼仪、廉耻、忍让、克己、百折不屈”是跆拳道精神宗旨,尊师重道是跆拳道的精神体现,“以礼始,以礼终”是其风格特点。相关研究表明,跆拳道对大学生的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增强社交能力、培养道德修养、提高防身与自卫能力都有深刻的影响。跆拳道外修技术、身体,内修精神、性情,还可以促进大学生人体美、性格美、行为美、运动美、个体个性发展的美育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成长。根据对张家口学院2013级跆拳道选修学生158名调查得出: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这5个消极心境分量上的得分都低于对照组学生的得分,在精力、自尊等积极心境分量上的得分都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得分,这表明跆拳道对改善学生心境状态有显著的效果。杨全辉在《跆拳道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也同意了这个观点。还有部分高校也对开展女子跆拳道非常重视,根据福建省部分高校女大学生、唐山市高校女生调查结果,都显示跆拳道练习对自身体质提高的有显著作用占40%、有作用的占63.3%。武术融纳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健身、技击、观赏、教育和经济等多种价值。

二、高校开展校跆拳道与武术的主要形式

根据相关调查,大学生参与跆拳道形式有:选项课、协会、俱乐部、培训班。大部分高校已经有了跆拳道协会,但协会的运作模式不太理想,宣传力度也不够,无论校内或是校与校彼此之间的交流也甚少,没有展现出跆拳道自身的魅力。虽然好多女大学生喜欢跆拳道运动,部分高校对女生开展跆拳道选项课也还在探索当中。目前,开展武术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大运会武术训练与竞赛、学校业余武术训练队、武术选项课学习、学生武术社团活动、自学自练等。根据宋亚炳在《广东省高校武术运动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对广东省24所学校统计:没有社团组织和有社团组织不能经常活动的学校居所调查高校数的87.5%。据了解学校业余武术训练队和学生武术社团组织都是学生的自发组织,出于学生的兴趣或学校庆典联欢等需要,偶尔进行一下短期性的训练和表演,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严格的规定性,其活动的经常性难以保持,无论是跆拳道协会,还是武术协会都缺乏专业教师指导。

三、结果与分析

(一)武术课与跆拳道课的教学内容

经调查,武术基本技术占40%,套路占35%,器械占15%,实战占0%,身体素质占10%,以套路(太极拳和初级长拳)和基本技术为主要的授课内容,而实战的练习没有,武术博大精深,但武术课未能把武术传统的精华体现出来。跆拳道基本技术占40%,品势占20%,道具占15%,实战占15%,身体素质占10%,以基本的技术和品势为主,增加了实战及戴护具的练习,在内容的设置上较武术更加多样化,两者都有对身体素质的练习,可见都有一定的运动强度,符合当代大学生喜爱探索新事物的心理。

(二)对武术、跆拳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对比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武术课还是沿用了比较古板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在于学生始终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和思路进行学习,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们无法按照自身掌握的情况来进行学习,始终被动地学习,无法提高学习兴趣,使练习的效果大大降低。与武术相比较跆拳道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占有较大的比重,可以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自我为主体进行练习。由于跆拳道在练习过程非常注重相互之间的配合,以学生为主进行的教学模式更为科学,更具有针对性。在对教师教法满意程度的比较中,在武术课上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要低于跆拳道课上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

(三)武术与跆拳道的考核内容

在考核方式上,武术课和跆拳道课都采用理论和技能结合的方式。根据问卷回馈的信息,不同学校的理论和技能所占的比例不相同,一般都是以技能考试的分数为主。大部分学校以技能占60%、理论占40%来作为评分标准,少部分学校以技能占70%、理论占30%作为评分标准。

四、结论

在我国武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其普及推广工作势在必行。各个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借鉴韩国跆拳道在世界发展与普及过程中的有效经验,结合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武术教育制度的管理,建立长期的、科学的训练体系,精简武术动作,增加实用功能,设计统一的武术练习服装,改善武术的教育模式与考核制度。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武术进一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适应大众的需求,促使中国武术在全世界的普及。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河北省沧州市2014年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14J009:《沧州市高校武术与跆拳道选项课开展情况及对策研究》成果论文。

参考文献:

[1] 周伟良.武术概念新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1):10-13.

[2] 秦子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5-1117.

[3] 曲淑群.浅谈跆拳道运动在普通高校体育课中的开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2.18(3):146-147.

[4] 高涛.大众武术与大众跆拳道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2010(4).

跆拳道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跆拳道;比赛;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197-02

1 历史回顾

1.1 跆拳道运动的飞速发展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

20世纪60年代初期正是二战过后亚洲各国进行经济建设的时期,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强大的力量予以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把重塑国民精神、倡导顽强向上的作风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跆拳道项目特有的性质和功能为弘扬和发展这种精神提供了载体。跆拳道的搏击性很强,要求人具备勇猛善战、敢打敢拼的素质,能够培养坚韧向上的作风;讲究礼仪修养以及完善人的性格,可以使练习者在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跆拳道的目标是迅速、有力、准确,这正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以韩国为首的亚洲国家把跆拳道的推广和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突出了跆拳道的社会意义,体现了这个项目的价值。可以说,跆拳道运动的飞速发展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据了解,韩国人从小就练习跆拳道,学校把跆拳道作为一门必修课,小学生都能做出极其高难度的动作,为培养和发现后备人才提供了坚定的基础。

1.2 世界跆拳道联盟所做的贡献

自1973年世界跆拳道联盟成立以来,韩国人就着手向全世界宣传和推广跆拳道,时任WTF主席金云龙先生对跆拳道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9年世界跆拳道联盟向我国派出一名教练,在北京体育大学(原北京体育学院)进行教学活动。由于当时中国的散手正处于发展时期,也都认为散手最能代表现代搏击,对跆拳道没有全盘接受,所以只有一小部分人略知跆拳道。但当时的中国香港、澳门和广东等地区已有不少人从事训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从1993年开始,世界跆拳道联盟陆续向世界各国义务派出教练和表演团,极大地推动了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经过三届奥运会表演,1997年9月2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I.O.C第103届大会上被列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同时跆拳道也是亚运动、泛美运动会、全非洲运动会、世界军人运动会等一系列国际重大赛会的比赛项目。可见跆拳道在国际体育活动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国际跆拳道联盟在国际体育大家庭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2 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现状

1992年10月7日,经原国家体委综合司、国际司会签及袁伟民同志批准,中国跆拳道筹备小组正式成立,我国正式开展跆拳道运动(主任办文号3756)。在“国家管理、依托社会、健康规范、迅速行动”方针指导下,成立了中国跆拳道协会,选派教练员、运动员到韩国学习和深造。1995年11月,我国派出了3男5女共8名运动员参加了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世界跆拳道锦标赛,这是我国运动员第一次在国际跆拳道比赛中亮相,虽然未曾取得好成绩,但却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截止到2003年,中国队在重要国际赛事中共取得了1个奥运会冠军、7个世界冠军,夺得数十枚奖牌。并于2003年获得世界锦标赛女子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全国各省、市、区、体育院校以行业体协均成立了专业队,参赛队伍及运动员人数屡创国内单项锦标赛之最。近千家业余道馆,百万人参加跆拳道训练,仅北京市在协会注册的道馆就有百余家。每次北京市比赛都有近千人数参赛,社会影响力逐渐加大。作者本人也曾于2002年对北京市跆拳道开展现状作过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总体情况是健康有序,倍受年轻人喜爱。可见,跆拳道在国内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

3 国家队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3.1 总体成绩女强男弱

从1999年王朔获得加拿大世锦赛冠军以来,我国运动员已取得了1个奥运会冠军、7个世界冠军。我国女子运动员已经挤身世界强列,一个新兴项目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不得不让人佩服。但是,男子成绩上不去也一直是国家队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最好成绩仍然是1997年中国香港世锦赛铜牌,多次向国际比赛金牌冲击,但一直未果。韩国、伊朗和中国台北等仍然是我们强劲的对手,能否达到男女队协调均衡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与训练。

3.2 世界跆拳道实力分析

随着中国、伊朗、墨西哥、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韩国人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无论如何,韩国队仍然是实力最强的队伍。单从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包括前三届表演赛)来说,韩国队仍占有明显优势,已获得百余枚金牌,中国女子中大级别已经成为其他对手琢磨的对象,小级别相对相较弱,我们能否在保住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小级别和男子水平的整体提高,这是摆在国家队面前的最大难题。

3.3 比赛太少不利于队伍的更新与选拔

各省市队参加全国比赛机会较少,像最初几年,锦标赛打不进前八名就意味着这一年无其它比赛。其实运动员不一定都能比赛期间把自身状态调整好,一个小的失误就会导致前功尽弃。对于选拔运动员进国家队的制度要严格一些,要及时更新和淘汰,加大竞争机制,互相形成竞争,只有给他们压力才会有更大的训练动力。像一批老运动员长期占据国家队,没有给新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状态不好或运动颠峰已过就应当退队,把机会让给其他运动员。

4 对于我国跆拳道运动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加强大中结合与队伍梯队建设

所谓大中小结合就是加强成年、青年和少年队伍的有机结合。自1995年首届全国锦标赛举办以来,一直是成年组,直到2002年才举办青少年锦标赛,7年时间相当于两个奥运会周期,这对于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更何况跆拳道在国内的发展还比较晚,其他项目都会形成梯队建设,这样才有利于一个项目的长久发展。锦标赛都是管理中心计划内的比赛,计划外如一些商业赞助的比赛,中心应给予大力支持,旨在让运动员有更多的参赛机会。可以发现和挖掘一些有潜力的运动员来作为培养对象以弥补某些不足。

4.2 多方面保持与国际间的学习与交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002年5月,逢中韩建交十周年之际,韩国派出表演团在北京地坛体育馆进行了精彩的表演,今年2月初,韩国又派出表演团在北京进行表演,并在北京什刹海体校为国家青年队表演,各种腾空、转体等高难动作不断,精彩纷呈,观赏性极强,无数青少年运动员为之倾倒,叹服跆拳道的精神内涵与动作魅力,极大地推动了北京地区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各体校、道馆从练人数又大大超过以前。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中国人从中学到了多少技战术知识和理论?毕竟国家队的任务就是夺冠拿牌,我们需要提高跆拳道观赏性,更需要提高技战术水平,应与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员进行多方面的学习、交流。定期或不定期的选派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既要学习先进的训练手段方法,又要学习运动队的管理经验。另外,裁判员也要与国际接轨,现代竞技体育裁判员左右比赛的范例不少,98年曼谷亚运会就曾给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当然,不能依靠裁判来赢取比赛,但及时关注规则的变动可以从侧面指导训练,只有全方位加强学习才有助于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综合水平,为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加强科研理论研究,形成独特的教学训练体系

韩国在一开始推广跆拳道时就重视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韩国国技院被认为是世界跆拳道的中心,隆仁大学和韩国体育大学等都对教学和训练有很高的研究。每年公开发表的论文报告就有几百篇,学术价值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在韩国,要想取得教练员资格证书,不仅要通过技术考试,还要进行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考试,高段位教练甚至要经过论文签辩。这种等级分明的体制,保证了各个阶段的教学训练质量,使得跆拳道运动不仅具有技术性、观赏性,同时具有学术性。国内也要进行教练员资格认定,制定严格的考试标准,对从业教练员颁发相应级别证书和段位证书,裁判员等级晋升机会适当增加。

目前,我国跆拳道运动在科研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举办过的几次教练员培训班都没有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细致研究,类似于经验交流一样,还不足以推动跆拳道的全面发展。在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之后要善于总结适合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像乒乓球、羽毛球一样始终是训练与科研相结合,并拥有自己的科研小组,发现问题马上进行研究、探讨,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才能促进运动队整体水平的上升。

4.4 竞技夺牌与大众健身相结合,采取科学的发展策略

近年来体育界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奥运争光,一件是全民健身计划。2000年,中国跆拳道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奥运会夺金牌任务,这在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史上都是一个奇迹。同时跆拳道在全民健身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之大的,上至老人下至儿童均可参加跆拳道的学习训练,由于跆拳道的竞赛规则简单明了,技术动作简单易学,非常容易被人接受,学习者不仅能够学习到技术,锻炼好身体,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跆拳道,能够培养人的谦虚礼让和刻苦向上的精神,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如何来进一步把竞技夺牌与大众健身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同时健康发展,需要采取科学的发展策略。先学习同类项目之长,再自成体系,独立发展。这也是跆拳道能够受到世界各国认同的原因。姑且不论何种项目谁最先产生,单从相互影响来说,跆拳道体现了同类项目的优势。跆拳道的激烈对抗类似于拳击、散打、泰拳、但在本质上又自成一体,与其它项目发展没有矛盾,互相促进。拳击与散打擂台赛成功举办的经验告诉我们,电视新闻媒体是最好的宣传和广告,所以,要善于抓住这一优势,发挥跆拳道运动特有的魅力,将其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跆拳道和从事跆拳道,培养出更多的金牌选手和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深入。

5 结束语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我发展都要经过曲折和波动,跆拳道不仅是一个体育项目更是一种文化。虽然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但相比其他项目来说还比较年轻。要想让更多的人接受跆拳道还需要一段时间,在国内的发展仅十年时间,应努力取其之长,补已之短,这样才会使其得到更好的普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首届全国教育教练员培训班教材.中国跆拳道协会教学研究组.

[2]陈立人.跟专家练跆拳道.

跆拳道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对抗项目;下劈技术

1.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跆拳道运动极具格斗性,且技术含量很高。在国际大赛中,各国运动员表现出了不同的技战术风格这对我们无疑是一种挑战,也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更新技术的必要性。基于技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下劈技术是可取的。所以,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要逐步完善下劈技术,要加强击打对手头部的意识,这样,她们在赛场上才会有更完美的表现。

吴静钰是我国女子跆拳道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在实施鼓励进攻的新规则之后,吴静钰那出神入化的劈腿,稳、准、狠是吴静钰的特点,总结出高质量完成这一动作的运动规律和技术特点,为跆拳道教学和训练提供定量的数据和理论参考。

1.2文献综述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以腿法技术进攻为主的对抗项目,在跆拳道技术动作中,下劈技术攻击距离短、速度快、易攻击到目标而动作难度相对不大,是跆拳道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之一。而且下劈击头相对其他技术容易得分,并且杀伤力很大。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下劈技术的研究力度有所增强,并初步形成了部分研究成果。相关研究如:

本文对下劈技术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运动员提供有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下劈技术是跆拳道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之一,而且下劈击头相对其他技术容易得分,并且杀伤力很大。但是下劈技术在比赛中能运用成功的难度比较高,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柔韧性、协调性、腰腿爆发力及灵敏的实战判断力,才能够充分利用下劈技术得分。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跆拳道下劈技术的分析相对较丰富,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我国女子跆拳道名将吴静钰为例,对其后腿下劈技术进行尝试性探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2008北京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kg级冠军吴静钰参与的1/8决赛、1/4决赛、半决赛和决赛阶段的4场比赛。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跆拳道文献资料,深入了解相关动作和技战术构成,参考新跆拳道竞赛规则。

2.2.2专家访谈法:在进行本研究期间,多次走访了有关武术和生物力学专家,曾在省跆拳道队、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队、运动员等进行了口头调研,内容包括所研究动作的价值,技术关键,训练存在问题,比赛得分标准和制胜规律等。

2.2.3录像分析法:对2008北京奥运会吴静钰4场比赛进行分析。

2.2.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2003对各场比赛的基本技术运用和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跆拳道比赛中各种击头腿法运用情况

常用的击头腿法有高横踢、后踢、后摆、下劈、双飞踢。在这几个腿法中,后踢和后摆腿法都属于转身腿法,虽然力量大但是命中率低,而且动作幅度大,很容易让对方反击得分。双飞踢由两腿横踢组成,击头动作一般由第二腿横踢完成。但和高横踢、下劈腿法相比,双飞踢击头动作幅度大,容易造成运动员重心不稳而倒地。所以,在击头腿法中高横踢和下劈腿法优于其他常用击头腿法。

3.2跆拳道比赛中下劈技术的要领及优点

3.2.1跆拳道比赛中下劈技术的要领

下劈又称劈踢、劈腿、砍踢、斧踢、高压腿、下压腿,是跆拳道前方型腿法中的“王牌”。从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充分送髋,上提膝关节至胸部,右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前伸,带动右腿伸直举于体前,右脚过头;然后放松向下,劈腿攻击的主要部位是脸部和锁骨。所以,女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下劈技术会非常得心应手,而且十分奏效。

3.2.2跆拳道比赛中下劈技术的优点

在跆拳道比赛中,因为横踢技术快速灵巧、凶猛凌厉,既能攻又能守,使用频率最高,所以横踢技术得分率也较高。下劈技术相对横踢技术得分就比较干脆,抓住机会一旦出击就比较容易成功,并且得分要多,所以下劈技术的得分效率比横踢技术更高。

3.3 2008北京奥运会吴静钰技腿法技战术分析

犀利的进攻,绝对的优势,吴静钰以完美的表现在2008北京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kg比赛中夺魁,改写中国内地选手从未在奥运会上获得跆拳道小级别冠军的历史,成为中国女子跆拳道新的领军人物。

总体而言,在主动技术和防守反击技术使用率上,整个比赛过程中,并不是每一场比赛吴静钰的主动进攻比率均明显高于防守反击,这说明吴静钰腿法技战术的使用并不是盲目的,奥运会具有高强度、高密度的大赛特点,到比赛后期,选手体力下降明显,影响运动员的思维反应速度和肌肉控制力。

3.3.3吴静钰攻防腿法使用和得分情况分析

在吴静钰主动进攻的腿法使用中,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下劈、后横踢和前横踢,此外她使用正蹬的比率也很高,达到17.4%,虽然没有得分,但是这种技术的使用,有效地扩大了进攻的范围,拉近了与对手之间的距离,牵制了对手。主动进攻得分,前三位的技术仍是下劈、后横踢和前横踢,此外,使用后踢技术一次,并得到一分。这说明吴静钰基本技术掌握的比较全面,技术动作多样、实用、有效。

3.3.4前腿下劈和后腿下劈技术的运用对比

跆拳道进攻技术主要以腿法为主,并且进攻方法简捷有效。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速度快,并且出击路线短,身体幅度小。由于对抗双方均是身体直接接触,以刚制刚,所以,在比赛过程中占有速度优势极其重要。从吴静钰的比赛数据可以看出,比赛中前腿下劈运用次数明显多于后腿下劈技术。究其原因,后腿下劈技术在运行轨迹中是由一个面转到另一个面,起动幅度大,而且后腿单击很难得分,甚至会造成失分。也可以前腿下劈进攻时,重心留在后退,这样很方便击打完后撤,躲开对手反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吴静钰在整个比赛中,比分优势明显,表现积极,主动进攻意识强,控制比赛节奏能力强。利用步伐的不断变化有效的控制了与对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的把握进攻的时机。

(2)吴静钰场上能够使用的腿法较多,利用步伐与腿法结合的得分能力强,主要得分腿法是下劈、前横踢和后横踢。

(3)吴静钰比赛中前腿下劈运用次数明显多于后腿下劈技术。究其原因,在比赛中使用后腿下劈技术很容易被对手发现破绽,处于被动状态。也可以前腿下劈进攻时,重心留在后退,这样很方便击打完后撤,躲开对手反击。

4.2建议

(1)加强柔韧性、协调性及腰腿爆发力,要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技术能力关键在于平时训练中加强柔韧性、协调性及腰腿爆发力的练习。

(2)提高后腿下劈主动进攻的能力,可结合步法以及其他腿法配合使用。

(3)在使用这种后腿下劈的技术时,要把握好正确的攻击时机,掌控好合适的攻击距离,采用相当的劈腿力度,运动员就可不费吹灰之力的攻击到对手,使技术产生最大限度的效应。

5.致谢

本论文是在刘卫军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由本人独立完成。在本论文完成过程中得到了教研室各位老师的无私帮助,再此深表感谢。

跆拳道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跆拳道 新规则 主裁判员

1. 前言

跆拳道主裁判作为跆拳道比赛中的“法官”,其责任是根据竞赛规则和组委会要求,对运动员的行为做出判决,掌控整场比赛,确保比赛安全、公正、精彩的进行。跆拳道规则的逐步修订和完善更有利于裁判员临场执裁的运用和发挥,增加了比赛的公平公正性、激烈程度和观赏性,同时在新规则使用的比赛申诉和录像回放方式,在纠正了不能正确判断而造成误判的情况的同时,也对裁判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研究这种新规则对跆拳道主裁判员执裁的具体影响,本文将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新、旧规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方便广大裁判员学习新的竞赛规则精神,探索场上执裁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临场执裁能力,在比赛中快速判断,准确执法,为我国跆拳道运动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2.探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竞技跆拳道2013年修改的新规则和在此之前的旧规则。

2.2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期刊网(CNKI)、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并收集公开发行的期刊、相关文献、报告及优秀硕士论文以及报纸、网络媒体等发表的相关研究稿件。

2.2.2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国内权威专家、学者的访谈,吃透新规则,从新规则的变化来看我国竞技跆拳道的发展,把握新规则的变化对于主裁判员的各方面影响。

2.2.3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新旧规则,从中了解其核心变化,分析其对主裁判员临场执裁的具体影响,以及把握当前及今后主裁判员提高能力的发展方向。

2.2.4 逻辑分析法。在撰写论文、分析数据资料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方便广大裁判员学习新的竞赛规则精神,探索场上执裁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临场执裁能力。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比赛区和时间的变化对主裁判的影响

比赛区域的变化,比赛场地和时间的变化更间接加重了主裁判员的责任,对裁判员的站位与位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裁判员必须充分理解比赛区的定义,场地变小时,运动员控制不好脚下步伐的幅度,更容易越出边界而犯规。跆拳道比赛要求主裁判在比赛执裁过程中始终与两名运动员保持锐角三角型的位置,并尽量不要背对裁判长。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在运动员各种步法、用技术的不同与瞬间变化中,主裁判员不但要注意处理场上的各种情况,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站位,并且一定要及时到位,以便处理场上情况。主裁判员在比赛的判罚中掌握好尺度,避免比赛过多中断,影响比赛进程和比赛观赏性。

3.2犯规行为的修改对主裁判的影响

3.2.1“对运动员犯规提示的规定”的修改。跆拳道规则的逐步修订和完善更有利于裁判员临场执裁的运用和发挥,不仅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和连续性,还对裁判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裁判员要引导比赛场面更加精彩激烈,促使比赛强度加大、交手回合增多、比赛节奏加快、比赛顺畅连续,并且要敢于做出判罚,不要循规蹈矩。新规则中得分分值和得分形式等主要内容的改变对裁判员常年形成的裁判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裁判员的计分和判罚尺度均有所更改。因此,裁判员必须熟练地掌握竞赛计分和判罚的尺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竞赛需要。

3.2.2 对“抓”、“搂抱”或“推”和“攻击腰部以下”的犯规行为更加严判。新规则实施后,裁判员在比赛中对这四种犯规的判罚尺度更加严格,尤其是对犯规后得分的运动员,不仅其得分做无效处理,同时还要对其给予警告判罚。

3.2.3警告或扣分的判罚尺度。由于优势判定原则的改变,使得主裁判的判罚对比赛的结果影响作用日益明显。运动员的“轻微犯规”概念模糊不清,会使不同裁判员对同类技术动作,做出不同判运动员犯规行为的判罚应以是否获得不当利益为判罚原则,深入学习规则、裁判法精神实质是分析判断行为与利益关系的理论基础。

3.3难度动作分值的改变对主裁判的影响

跆拳道比赛的胜负是由得分多少来决定的,所以难度动作分值的加大也客观上刺激比赛选手使用难度技术,从而获得更高的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术全面成为跆拳道运动员的最基本要求,难度技术的娴熟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增加了比赛的竞争性,更能全面展示选手的运动能力。

3.4 获胜方式的增加对主裁判的影响

获胜方式由原来的6种改为10种,最重要的是两项内容的修改:其一优势判定的修改,在特定比赛中,如加时赛结束时双方运动员均未得分,则根据赛前公布的称重记录,体重轻者获胜,如体重一致,再进入“优势判定”。“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1.1 裁判员在比赛时间和场地变化的情况下,不能灵活的移动对比赛进行控制。在激烈的比赛中,不能很快的移动到理论上的最佳位置对运动员的犯规行为进行判罚。在比赛中,裁判员的移动速度和距离要跟上运动员的移动,步法要灵活、干净,不拖泥带水,保持良好的体力,以适应比赛的需要,否则,会令执裁水平大受影响。

4.2.2近年来,裁判法中增加了主裁判对运动员犯规提示的规定,是否主观故意是裁判员进行判罚的主要依据。由于一时疏忽,错判或漏判警告扣分等犯规行为,将导致比赛结果发生改变。

4.1.3难度动作使用的增加,造成竞赛场上越来越越激烈的交手回合,导致比赛中偶然性的增加,对于主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来说,是一个挑战。

4.1.4 在面对双方运动员激烈进攻时,不能给予及时判罚。尤其是在新规则下,出现很多不规则的旋转踢动作和高腿动作,缺乏对技术动作的正确认识,没能在合适时间对运动员进行判罚,使比赛混乱,使运动员经常受伤,危险性增大,导致裁判员在比赛场上失去威信。主裁判员应及时关注场外得分及主席台的判罚,以促进比赛的顺利进行。

4.1.5使用电子护具时,大大减少了裁判工作的主观性,同时降低了裁判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在一定层面上有效降低了比赛中人为的干扰因素,降低了误差,维持了跆拳道比赛的相对公平。

4.2建议

4.2.1各级职能部门应举办跆拳道新规则学习班,帮助裁判员提高执裁能力和水平。裁判员应认真钻研新竞赛规则内容的变更,积极探寻赛场执裁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临场执裁的能力。

4.2.2场上主裁判应该从始至终控制着整个比赛场面,根据新规则的计分和判罚尺度准确执行、果断判罚。对场上的各种犯规动作、赛场突发事件进行更为果断、合理的应对。

4.3.3裁判员们应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原来的裁判思路,建立新的得分分值思维,对使用高难度技术的得分予以充分认识。

4.4.4主裁判员在临场执裁时,不仅仅要做到保证比赛的公平竞争,选手的安全,选手的正常发挥等这些场上的基本职责,更应该及时关注场外得分及主席台的判罚,以促进比赛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楚晓辉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530001 [2] 中国科技信息,2010

[2] 跆拳道竞赛规则及解释(竞技)中国跆拳道协会 二一年十月

[3] 跆拳道竞赛规则及解释(竞技)中国跆拳道协会 二一三年四月

[4] 白天寅:竞技跆拳道比赛裁判艺术探析 123000 科教文化

跆拳道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三生教育”;跆拳道德;跆拳道教学与三生教育关联

1、“三生教育”理念概述

1.1、“三生教育”概念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三生教育”是:人本理性哲学有很多原理,其中作为根基的原理,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在伦理学中的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怀。这样,“三生教育”就有了对马克思哲学在竞技运动中的运用有了的新理解。“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2、“三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对“三生教育”理论中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有分别进行阐述的内容,国外还没有对“三生教育”相关理论的系统论述,但三生理论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和哲学背景的。早在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就已经提到过:人有生存、生活、生命三种境界。这里所说的生命是指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层次追求。“三生教育”在国内的研究仍处在起步初期。对“三生教育”研究理论的资料大多出现在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博论文的文章中,其中,带有先锋性的就有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先生所写的《生命生存生活》一书,为“三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推广铺设了理论先河。而罗先生的《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论文,更是“三生教育”的开篇大作。在中国,三生教育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编的《生活教育》杂志,在里面陶先生就主张“教育就是生活”,并且提出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教,这些就是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前身。“三生教育”的理念提出,其目的是以此为实践指导思想,让更多育人、育德、育才的活动切实有效的开展起来,落实到教育的各个门类,其中也就有在高校跆拳道课程中注入“三生教育”理念。这是一个新课题,要在“三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融会贯通到跆拳道的课堂组织和教学中去。为了更好操作,高校跆拳道课堂教学可参考成功活动的范例和模型,建立并创造跆拳道“三生”教学课堂模式。可参照的范例主要有:目前已在个省市有关地区和学校实施,由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已三个省在使用;在全国成立了多个三生教育工作站,并将全国所学校建成“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学校”,在回归“三生教育”的理念下,学校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也为包括跆拳道课堂在内的各大高校的专业课堂提供了实践材料。

2、“三生教育”与跆拳道的关联

2.1、路拳道与生活教育的关联

跆拳道教学如何与“三生教育”结合,可以首先从生活教育入手,让跆拳道课堂从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以课堂生活教育为起点,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以此,注入跆拳道的尚武精神;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跆拳道精神也是这种复合体里的一部分;跆拳道教练要教育学生学会正确比较和选择生活,理解生活的真帝,处理好学武与学文、学习与休闲、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2.2、路拳道与生存教育的关联

其次,跆拳道与“三生教育”结合的第二道路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这一点与跆拳道教育中的强健体魄、发达精神是一直想通的。跆拳道教学本身需要和谐精神,这一点在可以运用生存教育理念,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正确面对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运动技能作为生存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人们面临危险的时候,能够起到保护自我的作用,这是跆拳道学习和修炼的目的所在。跆拳道在充分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又大胆借鉴了拳击、柔道等同类项目的长处,这有助于跆拳道的运动技能的提升。在跆拳道的教学中,应该根据跆拳道的特性,充分发掘学生的生存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生存教育方面的能力。跆拳道这一体育运动项目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如今跆拳道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比赛风格、成熟的比赛系统和规范的教学模式。如今跆拳道符合现代竞技体育的要求,竞技性强,具有对抗性,简化技术动作等最适合推广普及,适合学生练习。长期练习跆拳道,可以大大提升自我的运动技能,从而间接的学会“三生教育”中的生存教育的部分内容。

2.3、路拳道与生命教育的关联

还有,跆拳道与“三生教育”结合的第三道路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本身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跆拳道跟所有的运动项目一样,都是以强身健体为主要任务。结合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三生教育”理念融入跆拳道的教学内容

3.1、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促进运动技能提高和延展

跆拳道运动能力的提高,要靠运动离理念层次的提升。跆拳道具体包括跆拳道基本腿法、特技击破、跆拳道舞、双人对抗、跆拳道品势、竞技比赛等跆拳道的单个腿法确实没有多大的创新空间,但是在多个腿法的组合上,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不同腿法的组合会运动和视觉效果。在结合“三生”理念的过程中,面对练习跆拳道时间不足一年的学生,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在创新培养方面,多鼓励学生对己学跆拳道动作的组合编排,在己有的跆拳道腿法基础上大胆的组合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对于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跆拳道的各种腿法动作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跆拳道的品势、特技动作、跆拳道舞等教学。在创新理念这方面,品势要稍逊于特技动作和跆拳道舞。跆拳道舞属于跆拳道与舞蹈的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跆拳道老师可以将跆拳道品势的动作与舞蹈的动作和节奏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分成小组,自由编排跆拳道舞的一个节拍,然后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展示,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三生教育”以人为本,可以升华为“爱美体育教育”,运用在跆拳动特技作创新上,与跆拳道的腿法动作基本一致,但是在表现力上,特技动作能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

3.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与理解

“三生教育”的教材和跆拳道的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发现在生命教育这方面跆拳道主要是提升体质健康这方面涉及到生命教育,跆拳道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生命这方面非常薄弱,正好通过“三生教育”加强跆拳道教学对学生生命观的学习。

4、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建议

4.1、发挥跆拳道的项目优势,优化教学

高校跆拳道教学相较与其他的运动项目,有着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结合的优势。跆拳道在防身技能培训、礼义精神的普及、坚强意志品质、自信心的塑造等方面就是“三生教育”的“生命”、“生存”观念的现实体现。在与“三生教育”观渗透结合的过程中,师生在课堂上进行教与学的探讨,而跆拳道在防身技能培训、礼义精神的普及、坚强意志品质、自信心的塑造等方面的教学也与“三生”理念有着互通互惠的联系。所以,跆拳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为“三生教育”的教学提供参考模板,同时发掘跆拳道在“三生教育”中的其他优势,扩大跆拳道的优势教学,扩大“三生教育”理念融入跆拳道教学的面枳。尽快完善跆拳道的跆拳道舞、击破与特技、双节棍的教学要求,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丰富跆拳道教学的内容,为跆拳道教学创造出更多的特色项目教学。

4.2、融合“三生教育”教材,拓展跆拳道教学内容

“三生”理念能够拓展跆拳道在生活教育方面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借鉴“三生”教材中的《创造新天地》、《与幸福同行》的内容,结合跆拳道技术教学特点,融入学生创新内容。借鉴“三生教育”教材中的《身边的规则》,跆拳道可在生存教育方面对学生进行法律、环境危机意识方面的培养,还可以融入到跆拳道比赛规则的讲解与练习中,使学生在学习跆拳道规则的同时可以学会运用法规,规范行为。“三生教育”融入到生活安全常识课的教学中,补充跆拳道在生命教育方面认识的缺乏。“三生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年级跆拳道的教材内容,制定适应各年级的跆拳道“三生”版教学目标和内容,使跆拳道在教学上更富层次感,建立起跆拳道运动“三生教育”的体系和模式,为其他运动类教育与“三生教育”结合做出示范。

参考文献:

[1]王玉七.学校体育在“三生教育”系统工程中的功能[J].教育理论,2010.

[2]王玉琴.”三生教育“及其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J].文理导航,2010,(8).

[3]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J].昆明学院学报,2009.

[4]辛静.我国跆拳道运动发展的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上一篇: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下一篇:船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