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计算范文

时间:2023-03-16 13:48:36

所得税计算

所得税计算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所得税;所得税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完善措施

1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基本处理方法

(1)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是指将本期税前账面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纳税影响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方法。按照这种方法,无论是对永久性差异还是对时间性差异均完全按照税法规定处理,有因所得税费用是税法意义上的费用,而非会计意义上的费用,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违背了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容易造成企业各期净利润剧烈波动。目前,这种方法在国际上已逐渐被淘汰,随着我国会计体制改革和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一系列税收法律法规正逐步趋于完善。

(2)递延法。递延法是指在税率变动的情况下,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它确认时间性差异,比应付税款法有了进步,但当税法或税率变动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按现行税率计算,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按原有税率计算,另外递延法有着本身的不科学性和不合理性。

(3)损益表债务法。损益表债务法是指在税率变动的情况下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所得税费用的方法。递延税款余额反映的是按现行税率计算的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未转销影响纳税金额。损益表债务法是以损益表为导向,注重时间性差异,而非暂时性差异,所以,它提供的会计信息和揭示的差异范围窄小。此外,损益表债务法无法恰当地评价和预测企业报告日的财务状况的未来现金流。

(4)资产负债表债务法。①计算资产的账面价值、负债的账面价值。这实际上就是会计上各科目的期末净值,核算比较简单。②计算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这实际上就是按税法法规计算的各科目可以抵扣的金额。③比较资产的账面价值、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④计算当期应缴所得税。应缴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⑤倒挤出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缴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2严格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1)确保企业会计工作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包括所有者在内各方面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会计质量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主要有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这些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无不要求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用性;真实性、合法性、有用性的会计资料则依赖于健全、高效的会计控制活动和严格的会计处理方法。

(2)保证所得税及时足额入库,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是改善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所得税的及时入库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从另外一个方面讲,经济又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投资等要素对经济增长最直接。个人所得税直接影响消费需求,既而间接影响投资需求。企业所得税的税后可支配的收入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税后可支配的收入高低,影响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进而影响投资。

3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核算存在的问题

(1)目前我国没有独立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标准。会计与财务及税务等法规搅在一起的现象至今还没有重点改观,如在企业有关财务法规中,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规定,业务招待的开支标准,利润分配程序中的“被没收的财产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等,其实不是会计问题,而是税法应规范的问题。

(2)户籍管理漏洞较大。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上,漏征漏管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主要的原因在于税务、工商信息交流渠道不够畅通,国税、地税协作机制不够健全。

(3)纳税核算比较混乱。由于纳税人对所得税政策了解不够全面、掌握不够准确,尤其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基本规定、扣除依据、扣除比率等掌握不够全面、准确,导致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比较混乱。在对纳税申报的审核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稽核手段和稽核方法,没有建立起能够和增值税管理相提并论的稽核机制。

(4)企业所得税账务核算的监管有待加强。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政策实行后,新办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由国税机关负责。该政策实施后,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私营企业的所得税核算紊乱,存在收入核算不规范,存货的核算随意性较大,虚列费用增加成本,设账外账等现象,这些现象造成所得税流失特别严重,所以所得税账务核算的监管有待加强。

4完善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举措

(1)广泛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在我国,对于所得税会计的研究虽然正逐渐加深,但是总体来说还显得不够,研究范围也仅限于业务的会计处理,对于所得税的处理重视不够。应该加大所得税会计的宣传力度,通过研讨会、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所得税会计学术活动,进一步研讨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协调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所得税会计发展思路。鼓励会计部门、税务部门等共同探讨所得税会计的发展方向,使其符合国情,易于操作。

(2)分类管理。重点行业实行专业化管理,掌握行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特点等相关信息,分析企业所得税管理可能出现漏洞的环节,制定分行业的企业所得税管理制度办法,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并设定峰值。

(3)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配备专职税务会计人员。企业会计利润与纳税利润不一致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折旧费用、工资及三项费用支出、投资收益、试营收入、利息支出、罚款支出、捐赠支出、国拨补贴、亏损弥补、减免税收入等,核算起来工作量很大。由于现在部分企业没有配备专职或兼职税务会计人员,税务专管员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上部分企业的纳税利润不真实,导致国家税源流失。因此,国家有必要明确规定,企业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税务会计人员,在财务会计核算基础上,另账反映企业税款的实现和上缴情况。这样,既有利于国家加强税收征管,减少税源流失,也有利于企业重视对税务策划的研究,加强纳税核算与管理。

(4)强化所得税稽查力度。税务机关要加强对企业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重点审查企业账簿、凭证及其他有关税务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合法。坚决打击各种偷税行为,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

总之,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本身是一项量大、面广、情况复杂的工作,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为企业所得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待当前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把执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努力提升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所得税计算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的劳务和非劳务所得征收的一种税。该税种的开征是为了调节收入差距和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自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成了人民关心的问题。1993、1999、2005、2007年6月和2007年12月(2008年开始实施),经历了五次修正,这五次修正历经27年,本文想对扣除费用进行一些浅薄的分析。

一、个人所得税开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税收的作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税收主要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和维护国家政权四个方面的作用。国家通过影响消费倾向改变社会资源配置;高收入者多负担税收,低收入者少负担或不负担税收,以达到调节公平;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稳定公共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我们看看个人所得税开征的作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最直接可见的就是调节收入,以达到调节税后收入的公平。另外,随着经济发展,个人收入不断提高,国家税收增加,为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物资基础。

二、1993—2007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时允许扣除的费用比较

1.第一次修正—1993年

(1)工资、薪金所得,按每月收入减除费用800元,就超过800元的部分纳税。

(2)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满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纳税。

2.第二次修正—1999年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第三次修正—2005年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第四次修正—2007年6月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第五次修正—2007年12月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次修正,仅对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数进行了两次调整,调整的幅度也很小,1980年的800元,至2005年才调整到1600元,至2008年才调整到2000元;而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的费用扣除数却没有丝毫变化。

三、工资、薪金费用扣除规定存在的问题

2007年的修正提高了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数,减轻了工薪阶层的纳税负担,一定程度缓解了社会贫富的差距。但是,2007年两次修正也只是“微调”,并没有考虑全面因素进行改革,使得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仍然存在公平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与收入提高不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货自然膨胀,物价也相应提高,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衣、食、住、行消费也在不断提高。1980年,人均工资收入在500元/年左右,此时可以扣除的费用是800元/月。而2008年,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左右,此时,我们税前可以扣除的费用是2000元。扣除费用提高比率(2000-800)/800=1.5倍,收入提高比率(15000-500)/500=29倍。这种不协调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2.与生活支出提高不符

1980年,每月800元可以解决家庭的衣食住行,日常支出、教育支出、住房支出、普通的医疗支出等。而2008年每月2000元仅可以解决日常支出和普通的医疗支出,教育和住房却无法解决。这就表明,1980年是在人们开支了生活必需品剩余的部分进行纳税,而2008年并没有考虑人们生活必需支出。显而易见,较之1980年,我国个税覆盖面大大增加,现行的免征额已经起不到调节高收入群体的作用了。

3.与税收原则不相符

在现代税收理论中,关于税收体系设计的最重要原则,一是效率原则;二是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主要是指税收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效率。这就要求税收要保持中立,不能伤害市场机制对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调节作用;征税不能让纳税人因为缴纳税款而产生额外的经济负担,产生不良的影响。公平原则是指征税应根据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平等分配负担。

假设王某23岁大学毕业,月收入3000元,年收入36000元。王某每月伙食、日用、交通等支出1200元,租房600元,年支出21600元。若未征税的情况下,月存款1200元,年存款14400元。如果购房(20万元)、结婚、生子(伙食、教育、医疗)、赡养父母等,这是王某的生活必需开支,也是所有纳税人面临的生活必需支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超过2000元的部分就要纳税。从实质上来说,此时征税,纳税人不仅仅是负担了税款这笔资金,更是产生了额外的经济压力。

4.我国税收逐年大幅度递增,为个税改革提供了基础

我国过去几年中税收收入都以20%以上的增幅大幅度增长,财力的增长也使得减税成为可能。根据财政部的最新统计,2008年1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结余超过一万亿元,这为工资收入减税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个税扣除数关系到全民的实际收入,也关系到纳税人的可供消费收入,低收入人群依赖的收入解决生存问题,我国财政收入的目的是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所以,应当对低收入人群减税。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费用扣除规定存在的问题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的费用扣除数自1980年至今未进行过调整,依据工资、薪金费用扣除规定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可见,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费用扣除规定也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对于仅通过此四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取得报酬的纳税人来说更是不合理。

五、应提高费用扣除数

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就是要对少数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调节,针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将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也拉入缴税行列的状况,必须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费用扣除数2000元依据收入增长比率、生活必需开支和考虑税收原则,合理设计费用扣除数,以使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不纳税,把个人所得税真正变成高收入者的税。按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人们收入的水平和消费水平,考虑物价上涨因素,配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奔小康的方针,同时考虑按个人综合所得计算税基,笔者认为,现阶段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应将个人工资、薪金收入的费用扣除数提高为5000元,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新时期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作用。

同样,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费用扣除数也相应提高。

所得税计算范文第3篇

由于会计与税法的目的不同,会计上的处理方法长期以来都和税法的规定有出入。因此,企业在计算应纳所得税时需将会计利润调整为符合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同时计算出所得税费用。这些差异可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产生后再不能“转回”或“抵消”,所以只需在会计利润上直接调整,不会产生递延资产或负债,不需要做特殊处理。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才是关键,企业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对未来应纳税金额产生影响的应予以递延。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纳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从而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从而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所得税费用表上计算法

所得税费用表上计算法是将与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计算有关的项目在表中列示,根据各项目之间的关联计算最终计算出企业所得税费用,尤其是企业递延所得税费用。该表按年编制,表中第一列是所要列示的项目,第一行是年份。表中主要项目及各项之间的关联计算主要是下列14项:(1)资产计税基础;(2)资产账面价值;(3)负债计税基础;(4)负债账面价值;(5)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1)+(3)-(4)];(6)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2)+(4)-(3)];(7)应纳税所得额;(8)税率;(9)应交税费――所得税[(6)×(7)];(10)当期所得税费用[(8)];(11)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5)×(8)];(12)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6)×(8)];(13)递延所得税费用[本年(11)-上年(11)+上年(12)-本年(12)];(14)所得税费用[(9)+(11)]。

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对表中项目进行增减,通过该表递延所得税费用可方便计算,各年所得税费用即表中最后一行计算出的结果。在税率恒定不变时,根据新准则及其应用指南,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期初),即表中(13)的计算。表上计算法下企业递延所得税及所得税费用整个计算过程都与新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相符。在税率变动时,需使用新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然后调整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影响数,计人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余额影响数=税率变动前暂时性差异的余额×税率变动幅度

递延所得税费用=按新税率用原公式计算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余额调整数

笔者将公式整体展开进行消项后,发现在税率变动当年,“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计算时使用当期新税率,而期初仍使用旧税率即可。

即,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新税率)-期初(旧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新税率)-期初(旧税率)]

因为所得税费用计算表中的税率是当期的适用税率,所以税率变动当期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亦可用表中(13)直接计算,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并未受到影响。

三、案例分析

为说明所得税费用表上计算法的应用,本文以固定资产折旧的所得税费用计算事举例如下。

[例]A企业有一设备,原值40万元(假设净残值为0),按税法规定使用5年,采用直线法折旧。该企业按2年提完折旧(直线法)。假设该企业五年的会计利润均为200万元(假设该企业无永久性差异),税率第一年及以前是33%,第二年开始变为25%,其所得税费用计算表如表1所示。假设第一年期初所得税资产账户无余额,所有暂时性差异均由该设备折旧引起。

第一年所得税税率33%,会计分录(以下分录金额单位均为“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69.96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12×33%)

69.96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2×33%-0)

3.96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3.96

递延所得税资产比上年增加3.96万元,导致递延所得税费用减少3.96万元,结转所得税费用时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69.96-3.96)

66

贷:所得税费用

66

该企业第一年净利润为134万元(200-66)。

第二年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53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12×25%)

53

按新税率25%用原公式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3万元[(12-24)×25%],需调整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影响数-0.96万元[12×(25%-33%)],并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由于该影响数是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因此:

递延所得税费用=(12-24)×25%-12×(25%-33%)=-2.04(万元)

其实,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可以直接用表1中(11)的计算方法,不需要再算调整数等,即:

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25%)-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33%)]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04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2.04

结转所得税费用时:

借:本年利润(53-2.04)

50.96

贷:所得税费用

50.96

该企业第一年净利润为149.04万元。

第三年及以后的处理可以按以下处理方式: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192x25%)48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8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2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4×25%-16×25%)

2

递延所得税资产比上年减少2万元,导致所得税费用增加2万元,结转所得税费用时,

借:所得税费用

50

贷:本年利润

50

该企业第三年及以后两年净利润为150万元。

所得税计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税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324-02

个人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向非任职、雇用单位独立提供各种劳务,按照双方约定取得的报酬。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单位负有代扣代缴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的义务与责任。对用人单位未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的,根据我国《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事业单位不能正确理解和履行代扣代缴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义务,计算应纳税额不准确的问题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些问题,将劳务报酬所得税的计算解析如下。

一、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税率

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适用比例税率20%,并对一次收入畸高者,实行加成征收。具体规定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 000元的,适用税率20%;超过20 000元~50 000元的部分,税额加征五成,实际上适用30%的税率;超过50 000元的部分,税额加征十成,实际上适用40%的税率。因此,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税率实际上是三级超额累进税率。见表1。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表1中的每次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次劳务报酬收入额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减除费用方式分为两种:

(1)每次收入额不超过4000元时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

(2)每次收入额超过4000元时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20%=每次收入额×(1-20%)

三、应纳所得税与速算扣除数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的计算也分为两种情况:

(1)不适用加成征收时

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

(2)适用加成征收时

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公式Ⅰ)

或 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公式Ⅱ)

公式Ⅰ是根据超额累进税率的原理,将适用不同税率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计算应纳税额后,再加总得出应纳税总额。采用这种计算方式,在超额累进税率级数较多的情况下,加总计算较繁琐,运用公式Ⅱ则可以简化计算。

公式Ⅱ中的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之差。

根据: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

可得公式Ⅱ: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表Ⅰ中的三个速算扣除数,其计算过程为:

(1)速算扣除数0。当应纳税所得额(为表述方便用P表示,以下同)未超过20 000元时,适用20%税率,不适用超额累进税率,速算扣除数为0。

(2)速算扣除数2 000。当P超过20 000元、未超过50 000元时:

速算扣除数= P×30%-〔20 000×20%+(P-20 000)×30%〕=2 000(元)

(3)速算扣除数7 000。当P超过50 000元时:

速算扣除数= P×40%-〔20 000×20%+(50 000-20 000)×30%+(P-50 000)×40%

=7 000(元)

四、应纳所得税计算示例

【例1】某单位邀请某学者为职工讲学,讲学时间1天,约定劳务报酬3000元(含税);邀请某技术人员为职工培训一项新技术,培训时间10天,约定劳务报酬30000元(含税)。

则该单位的具体处理应为:

(1)两项支出共33000元,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核算。

(2)学者的劳务报酬3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3000-800=2200(元)

应纳所得税=2200×20%=440(元)

向该学者实际支付 2560元。

(3)技术人员的劳务报酬30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30000×(1-20%)=24000(元)

应纳所得税=20000×20%+(24000-20000)×30%=5200(元)

或 应纳所得税=24000×30%-2000=5200(元)

向该技术人员实际支付24800元。

(4)单位在代扣税款后的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将税款缴入国库。

五、单位与个人约定税后劳务报酬应纳所得税的计算

当单位与个人约定的是税后劳务报酬时,划分适用税率的不含税所得额与换算系数见表2:

表2中不含税所得额(即税后的劳务报酬额)划分等级所依据的三个数额,其计算过程为:

(1)3360元。计算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时,费用扣除方式采用定额扣除800元或定率扣除20%,是以劳务报酬额4000元为分界点。当劳务报酬额为4000元时,费用扣除额800元,应纳税所得额3200元,应纳税额640元,税后所得额3360元。因此,税后所得额3360元与劳务报酬(税前所得额)4000元的应纳税额相等。

(2)21000元。因为劳务报酬所得税率20%与30%是以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为分界点,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额×(1-20%),可以将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换算为扣除费用前的劳务报酬额25000元,应纳税额4000元(计算过程略),税后所得额21000元。因此,税后所得额21000元与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的应纳税额相等。

(3)49500元。因为劳务报酬所得税率30%与40%是以应纳税所得额50000元为分界点,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额×(1-20%),可以将应纳税所得额50000元换算为扣除费用前的劳务报酬额62500元,应纳税额13000元(计算过程略),税后所得额49500元。因此,税后所得额49500元与应纳税所得额50000元的应纳税额相等。

根据表2计算应纳税额时,首先要把不含税所得额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分为两种情形:

(1)不含税(税后)所得额未超过3360元时: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税后)所得额-800)÷(1-20%) (公式Ⅲ)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公式Ⅳ)

公式Ⅲ的推导过程为: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额-800

不含税所得额=劳务报酬额-应纳税额

整理:应纳税所得额+800=不含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不含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得出: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800)÷(1-20%)

(2)不含税所得额超过3 360元时: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公式Ⅴ)

或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公式Ⅵ)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公Ⅻ)

公式Ⅺ中,换算系数=1-税率×(1-20%),其中20%为费用扣除率。

当税率为20%时,换算系数为0.84;

当税率为30%时,换算系数为0.76;

当税率为40%时,换算系数等于0.68。

公式Ⅴ的推导过程为: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额×(1-20%)

应纳税额=劳务报酬额×(1-20%)×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含税所得额=劳务报酬额-应纳税额

整理:不含税所得额=劳务报酬额-应纳税额

=劳务报酬额-[劳务报酬额×(1-20%)×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1-20%)-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得出: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例2】 为便于理解与对比,将例1中的两笔劳务报酬均假定为是税后所得额,则具体处理如下:

(1)学者税后所得额3000元。

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3000-800)÷(1-20%)=2750(元)

换算为劳务报酬额=2750+800=3550(元)

应纳所得税额=(3550-800)×20%=2750×20%=550(元)

即单位向学者支付劳务报酬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数额为3550元,其中向学者支付税后所得额3000元,代扣代缴学者应纳个人所得税550元。

(2)技术人员的税后所得额30000元。

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30000-2000)×(1-20%)÷0.76=29473.68(元)

换算为劳务报酬额=29473.68÷(1-20%)=36842.11(元)

应纳所得税额=36842.11×(1-20%)×30%-2000=6842.11(元)

即单位向技术人员支付劳务报酬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数额为36842.11元,其中向技术人员支付税后所得额30000元,代扣代缴技术人员应纳个人所得税6842.11元。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331-343.

[2]樊钢.建议微调个税税率累进制[J].商界(评论),2009(01):88.

[3]甘行琼.累进税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税务研究.2005(01):75-77.

[4]马俊.对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的修改意见[J].涉外税务,1999(11):70-71.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加入WTO与中国会计改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0SK-05的部分成果)

所得税计算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扣减计算;有效应用

企业所得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都相当重要,扣减计算在企业所得税中的应用问题也十分关键,它同时能够协调多方的利益,达到互利共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具体的所得税核算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进行扣减的计算可以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和国家利益的平衡化,我们先来分别理解它们各自的内涵。

一、企业所得税与扣减计算的基本内涵

1.企业所得税

通常来讲企业所得税是我国对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就是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企业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对不同企业征收所得税的税率标准也不尽相同,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企业所得税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第二大主体税种,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二是能够起到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作为国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最主要的税种,企业所得税很多优惠措施包括降低税率、加计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减计收入等,能够很好地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充分发挥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力度,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扣除和减免

企业所得税的扣减包括扣除和减免两个方面。

扣除又分为法定扣除项目和不得扣除项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外,税收有关规定中还明确了一些扣除项目,包括计税工资的扣除,借款利息支出的扣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方面的扣除,在职工福利费、捐赠的扣除,职工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的扣除,业务招待费的扣除,财产、运输保险费的扣除,固定资产租赁费的扣除,转让固定资产支出的扣除,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净损失的扣除,国债利息收入的扣除等的项目。还有些一些不得扣除的项目包括资本性支出,技术开发支出,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的赔偿部分,超过国家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等等。

减免是国家运用税收经济杠杆,为了在一段时期内鼓励和扶持企业或某些特殊行业的发展而采取的一项灵活调节措施。一般实行减免的企业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企业,还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企业包括对经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定程度的减免;对农村乡村的一些农用科技推广站、植保站、水管站、林业站以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的减免;对城镇其他各类事业单位开展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导的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对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企业实行减免措施;对利用废旧原料进行生产以及企业利用本企业外的大宗煤矸石、炉渣、粉煤灰作主要原料生产产品的企业进行减免,同时以此以提倡节约资源,低碳生产的现代观念;对国家扶贫企业的适度减免,对提供城镇劳动力就业服务的企业实行减免等,以这种方式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团结、经济的长足发展。

二、扣减计算在企业所得税中的有效应用

企业所得税的重要意义使得它在企业中的会计核算中占有重要位置,成为联系各方利益的纽带。无论是国营企业、集体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企业所得税的设置都有一定的原则性,当中的扣减计算问题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来说,企业所得税要同时兼顾国家、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充分考虑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问题,同时企业所得税的设置规程也要容易操作,便于征管。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征收办法做出了不同处理,以适应各个性质企业的发展要求,其中对每类企业的税收减免措施也给出了详细规定,有利于实际的调控。这样“和而不同”的意义在于首先使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了,企业自身承担了依法纳税的应尽责任和义务,同时给国家财政收入提供了法律保证,而且国家的财政收入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持续稳定增长;其次使得企业自身有依法规定的收入来源,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生产的发展,企业将从新增加的利润中得到应有的份额,使企业的责、权、利更好地结合起来;再次能够更好地发挥企业税收的经济职能,有利于调节生产、流通和分配,加强宏观控制和指导;最后有利于改进企业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适当放宽经济政策改善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

当然,扣减计算的实际操作过程因不同领域不同企业而有所不同,基本标准就是在保证基本利益的情况下,进行最小损失的扣减,与扣减程序也有一定的联系。例如在技术开发费用的扣除方面,还要先考虑到以往年度是否有亏损。相关法规明确指出,企业可以通过税务机关的审核后按技术开发费用的实际额度的50%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倘若,企业技术开发费用的实际额度的50%超过了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那么可以准许抵扣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那么超过部分,当年和以后年度均不再予以抵扣。有些亏损的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可以据实际额度进行扣除,但不予以实行增长达到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方法。有些企业往年度有亏损、当年又有技术开发费用的支出,这时候的企业所得税的扣减计算就应该根据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计算顺序进行计算,用企业的收入总额度扣除项目金额,再加纳税调整增加额,减去纳税调整减少额(技术开发被列入纳税调整减少额中)再减去以前年度亏损的额度。这个顺序实际上是先抵扣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后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额,这样能够维持企业的应有利益。倘若企业先弥补往年的亏损额度,再去抵扣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技术开发费用的的抵扣额度,从而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打击员工的积极性。

再例如,捐赠也是属于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一种,《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规定企业所得税以不含捐赠的应纳税所得额为基数计算并扣除捐赠,但是我们要知道,当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技术生产开发的支出费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技术开发在企业发展的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所以扣除技术开发费用势在必行,况且技术开发费用更多的是一种虚拟扣除,所以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先进行计算扣除捐赠,再抵扣技术开发费用,这样不会减少技术开发费用的额度。

对于具体的企业的技术开发改造费用还要具体来分析,比如关于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使用了国产设备的乡镇企业可以享受两项优惠政策,一是在我国境内投资的、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它的技术改造项目所需要的国产设备投资的40%的额度,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二是进行技术改造开发的乡镇企业可以按应纳税款再减征10%。两项政策的的应用顺序不同,带来的实际效果就不同,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应该先减征10%后再抵免消费,再从前一年所得税中进行40%额度的抵免,保证利益最大化。

三、总结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知,企业所得税对国家组织财政收入、进行宏观调控和经济调控都有重要意义,而扣减计算的科学合理性又可以对企业所得税的最后额度带来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企业只有充分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保证自身效益的同时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郑平藏:谈企业所得税计算中的扣减问题[J].财会月刊(A会计),2003(12).

[2]成 宏:浅论新旧所得税会计的主要变化[J].中国总会计师,2008(3).

所得税计算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的劳务和非劳务所得征收的一种税。该税种的开征是为了调节收入差距和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自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成了人民关心的问题。1993、1999、2005、2007年6月和2007年12月(2008年开始实施),经历了五次修正,这五次修正历经27年,本文想对扣除费用进行一些浅薄的分析。

一、个人所得税开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税收的作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税收主要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和维护国家政权四个方面的作用。国家通过影响消费倾向改变社会资源配置;高收入者多负担税收,低收入者少负担或不负担税收,以达到调节公平;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稳定公共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我们看看个人所得税开征的作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最直接可见的就是调节收入,以达到调节税后收入的公平。另外,随着经济发展,个人收入不断提高,国家税收增加,为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物资基础。

二、1993—2007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时允许扣除的费用比较

1.第一次修正—1993年

(1)工资、薪金所得,按每月收入减除费用800元,就超过800元的部分纳税。

(2)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满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纳税。

2.第二次修正—1999年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第三次修正—2005年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第四次修正—2007年6月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第五次修正—2007年12月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次修正,仅对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数进行了两次调整,调整的幅度也很小,1980年的800元,至2005年才调整到1600元,至2008年才调整到2000元;而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的费用扣除数却没有丝毫变化。

三、工资、薪金费用扣除规定存在的问题

2007年的修正提高了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数,减轻了工薪阶层的纳税负担,一定程度缓解了社会贫富的差距。但是,2007年两次修正也只是“微调”,并没有考虑全面因素进行改革,使得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仍然存在公平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与收入提高不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货自然膨胀,物价也相应提高,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衣、食、住、行消费也在不断提高。1980年,人均工资收入在500元/年左右,此时可以扣除的费用是800元/月。而2008年,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左右,此时,我们税前可以扣除的费用是2000元。扣除费用提高比率(2000-800)/800=1.5倍,收入提高比率(15000-500)/500=29倍。这种不协调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2.与生活支出提高不符

1980年,每月800元可以解决家庭的衣食住行,日常支出、教育支出、住房支出、普通的医疗支出等。而2008年每月2000元仅可以解决日常支出和普通的医疗支出,教育和住房却无法解决。这就表明,1980年是在人们开支了生活必需品剩余的部分进行纳税,而2008年并没有考虑人们生活必需支出。显而易见,较之1980年,我国个税覆盖面大大增加,现行的免征额已经起不到调节高收入群体的作用了。

3.与税收原则不相符

在现代税收理论中,关于税收体系设计的最重要原则,一是效率原则;二是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主要是指税收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效率。这就要求税收要保持中立,不能伤害市场机制对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调节作用;征税不能让纳税人因为缴纳税款而产生额外的经济负担,产生不良的影响。公平原则是指征税应根据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平等分配负担。

假设王某23岁大学毕业,月收入3000元,年收入36000元。王某每月伙食、日用、交通等支出1200元,租房600元,年支出21600元。若未征税的情况下,月存款1200元,年存款14400元。如果购房(20万元)、结婚、生子(伙食、教育、医疗)、赡养父母等,这是王某的生活必需开支,也是所有纳税人面临的生活必需支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超过2000元的部分就要纳税。从实质上来说,此时征税,纳税人不仅仅是负担了税款这笔资金,更是产生了额外的经济压力。

4.我国税收逐年大幅度递增,为个税改革提供了基础

我国过去几年中税收收入都以20%以上的增幅大幅度增长,财力的增长也使得减税成为可能。根据财政部的最新统计,2008年1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结余超过一万亿元,这为工资收入减税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个税扣除数关系到全民的实际收入,也关系到纳税人的可供消费收入,低收入人群依赖的收入解决生存问题,我国财政收入的目的是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所以,应当对低收入人群减税。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费用扣除规定存在的问题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的费用扣除数自1980年至今未进行过调整,依据工资、薪金费用扣除规定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可见,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费用扣除规定也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对于仅通过此四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取得报酬的纳税人来说更是不合理。

五、应提高费用扣除数

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就是要对少数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调节,针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将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也拉入缴税行列的状况,必须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费用扣除数2000元依据收入增长比率、生活必需开支和考虑税收原则,合理设计费用扣除数,以使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不纳税,把个人所得税真正变成高收入者的税。按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人们收入的水平和消费水平,考虑物价上涨因素,配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奔小康的方针,同时考虑按个人综合所得计算税基,笔者认为,现阶段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应将个人工资、薪金收入的费用扣除数提高为5000元,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新时期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作用。

同样,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费用扣除数也相应提高。

所得税计算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的劳务和非劳务所得征收的一种税。该税种的开征是为了调节收入差距和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自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成了人民关心的问题。1993、1999、2005、2007年6月和2007年12月(2008年开始实施),经历了五次修正,这五次修正历经27年,本文想对扣除费用进行一些浅薄的分析。

一、个人所得税开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税收的作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税收主要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和维护国家政权四个方面的作用。国家通过影响消费倾向改变社会资源配置;高收入者多负担税收,低收入者少负担或不负担税收,以达到调节公平;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稳定公共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我们看看个人所得税开征的作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最直接可见的就是调节收入,以达到调节税后收入的公平。另外,随着经济发展,个人收入不断提高,国家税收增加,为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物资基础。

二、1993—2007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时允许扣除的费用比较

1.第一次修正—1993年

(1)工资、薪金所得,按每月收入减除费用800元,就超过800元的部分纳税。

(2)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满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纳税。

2.第二次修正—1999年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第三次修正—2005年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第四次修正—2007年6月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第五次修正—2007年12月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次修正,仅对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数进行了两次调整,调整的幅度也很小,1980年的800元,至2005年才调整到1600元,至2008年才调整到2000元;而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的费用扣除数却没有丝毫变化。

三、工资、薪金费用扣除规定存在的问题

2007年的修正提高了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数,减轻了工薪阶层的纳税负担,一定程度缓解了社会贫富的差距。但是,2007年两次修正也只是“微调

”,并没有考虑全面因素进行改革,使得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仍然存在公平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与收入提高不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货自然膨胀,物价也相应提高,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衣、食、住、行消费也在不断提高。1980年,人均工资收入在500元/年左右,此时可以扣除的费用是800元/月。而2008年,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左右,此时,我们税前可以扣除的费用是2000元。扣除费用提高比率(2000-800)/800=1.5倍,收入提高比率(15000-500)/500=29倍。这种不协调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2.与生活支出提高不符

1980年,每月800元可以解决家庭的衣食住行,日常支出、教育支出、住房支出、普通的医疗支出等。而2008年每月2000元仅可以解决日常支出和普通的医疗支出,教育和住房却无法解决。这就表明,1980年是在人们开支了生活必需品剩余的部分进行纳税,而2008年并没有考虑人们生活必需支出。显而易见,较之1980年,我国个税覆盖面大大增加,现行的免征额已经起不到调节高收入群体的作用了。

3.与税收原则不相符

在现代税收理论中,关于税收体系设计的最重要原则,一是效率原则;二是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主要是指税收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效率。这就要求税收要保持中立,不能伤害市场机制对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调节作用;征税不能让纳税人因为缴纳税款而产生额外的经济负担,产生不良的影响。公平原则是指征税应根据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平等分配负担。

假设王某23岁大学毕业,月收入3000元,年收入36000元。王某每月伙食、日用、交通等支出1200元,租房600元,年支出21600元。若未征税的情况下,月存款1200元,年存款14400元。如果购房(20万元)、结婚、生子(伙食、教育、医疗)、赡养父母等,这是王某的生活必需开支,也是所有纳税人面临的生活必需支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超过2000元的部分就要纳税。从实质上来说,此时征税,纳税人不仅仅是负担了税款这笔资金,更是产生了额外的经济压力。

4.我国税收逐年大幅度递增,为个税改革提供了基础

我国过去几年中税收收入都以20%以上的增幅大幅度增长,财力的增长也使得减税成为可能。根据财政部的最新统计,2008年1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结余超过一万亿元,这为工资收入减税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个税扣除数关系到全民的实际收入,也关系到纳税人的可供消费收入,低收入人群依赖的收入解决生存问题,我国财政收入的目的是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所以,应当对低收入人群减税。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费用扣除规定存在的问题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的费用扣除数自1980年至今未进行过调整,依据工资、薪金费用扣除规定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可见,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费用扣除规定也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对于仅通过此四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取得报酬的纳税人来说更是不合理。

五、应提高费用扣除数

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就是要对少数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调节,针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将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也拉入缴税行列的状况,必须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费用扣除数2000元依据收入增长比率、生活必需开支和考虑税收原则,合理设计费用扣除数,以使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不纳税,把个人所得税真正变成高收入者的税。按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人们收入的水平和消费水平,考虑物价上涨因素,配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奔小康的方针,同时考虑按个人综合所得计算税基,笔者认为,现阶段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应将个人工资、薪金收入的费用扣除数提高为5000元,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新时期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作用。

同样,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费用扣除数也相应提高。

虽然,个人所得税占中国全部税收收入比重较低,据统计2008年个人所得税占中国全部税收收入不足7%,但是由于个人所得税涉及全社会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对社会收入分配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所以其一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政府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从实际国情出发,制定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同时,鉴于我国国

内消费还有极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因此可以充分考虑通过个税改革,提高民众收入,拉动民众的消费,真正给予民众奔小康的经济保障。

所得税计算范文第8篇

一、适用税目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

如前所述,股权激励是公司为调动激励对象工作积极性而对其授予的与本公司股票有关的一项权利,激励对象因此取得的所得是与其任职、受雇有关的所得,属于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所得,所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主要包括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三种形式。所谓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某一时期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直接获得股票增值的权利。限制性股票,是指公司在授予日向激励对象授予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但授予的股票在禁售期内是不得出售的。授予的股票,既可以按授予价格向激励对象定向增发,也可以从二级市场回购本公司股票后授予激励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激励对象取得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零。

可以看出,无论哪种形式的股权激励,激励对象在授权日、授予日取得的都只是一种与本公司股票有关的一项权利,而无其他经济利益,况且未来股权激励能否带来经济利益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35号)规定,员工接受实施股票期权计划企业授予的股票期权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作为应税所得征税。只有在激励对象符合一定条件后,凭借授予的权利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取得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增值额,以及可以解锁一定数量的限制性股票时,激励对象才因股权激励而取得经济利益,因此应在行权日、兑现股票增值额日以及解锁日对激励对象征税。

二、股权激励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对股权激励所得征税,就是对激励对象在符合一定条件后而兑现的经济利益征税。股权激励的应纳税所得额因股权激励形式不同而不同,但其计算原理是相同的。

有关股票期权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在行权日,激励对象获得的经济利益是一定数量的股票行权价格与施权价格之间的差额。按照财税[2005]35号文件规定,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行权股票的每股市场价员工取得该股票期权支付的每股施权价)×股票数量。

在股票增值权应纳税所得额确定方面,股票增值权是一种特殊的股票期权。二者的区别在于,对于股票增值权,激励对象在行权日并不真正购买股票,而要求上市直接按授予的股票数量,将行权日与授权日公允价格之间的差额向其兑现现金。因此股票增值权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与股票期权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相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461号)规定,股票增值权某次行权应纳税所得额=(行权日股票价格一授权日股票价格)×行权股票份数。

限制性股票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解锁目应对激励对象解锁的股票征税。那么,如何确定解锁股票的应纳税所得额呢?国税函[2009]46l号文件规定,上市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计划时,应以被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境外为证券登记托管机构)进行股票登记日期的股票市价(指当日收盘价,下同)和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指当日收盘价,下同)的平均价格乘以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减去被激励对象本批次解禁股份数所对应的为获取限制性股票实际支付资金数额,其差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被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一(股票登记日股票市价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2×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实际支付的资金总额×(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获取的限制性股票总份数)。

三、股权激励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股票期权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例如:A集团(上市公司)2008年股权激励计划规定,2009年授予激励对象6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计划有效期内的可行权日,按照预先确定的授权价格购买l股公司股票的权利;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600万股公司股票;每份股票期权授予后自授予日起3年内有效;股票期权授予后至股票期权行权日之间的等待期为1年,即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2009年2月5日,激励对象张某获得公司10万份股票期权,授权价格为15元/股。假定1年后经考核张某符合行权条件,将于2010年2月5日行权,即按15元/股购买10万股股票,当日该殷收盘价格21元/股。依据财税[2005]35号文件规定,应在行权日对张某按“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其中,应纳税所得额一(行权股票的每股市场价员工取得该股票期权支付的每股施权价)×股票数量=(2×15)xt00000=600000(元);应纳税额=(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规定月份数×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规定月份数。这里规定月份数是指,员工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票期权形式工资、薪金所得的境内工作期间月份数,长于12个月的,按12个月计算。由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股票期权授权日与获授股票期权首次可以行权日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1年,因此公式中涉及的规定月份数一般情况下应为12。依上述规定,应纳税额=(600000÷12×30%-3375)×12=139500(元)。

(二)股票增值权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例如:B上市公司2008年股权激励计划规定,以该上市公司为虚拟标的股票,在满足业绩考核标准的前提下,由公司以现金方式支付行权价格与兑付价格之间的差额;本期计划授予的股票增值权的行权等待期为两年,自股票增值权授予日起至该日的第二个周年日止,等待期满后的3年为行权期。其中,第一批计划可行权的股票增值权占该期所授予股票增值权总量的40%,第二批计划可行权的股票增值权占该期所授予股票增值权总量的30%,第三批计划可行权的股票增值权占该期所授予股票增值权总量的30%。

2008年2月5日,激励对象王某获得10万份股票增值权,授予价格为15元/股。假定2010年2月5日业绩考核符合标准,并按计划兑现股票增值权总量40%的增值额,当日该公司股票的收盘价格为24元/股。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461号)规定,应在行权日对张某征收个人所得税。该次行权应纳税所得额=(行权日股票价格-授权日股票价格)×行权股票份数=(24-15)×lOOOOO×40%=360000(元),应纳税额=(360000÷12×25%-1375)×12=73500(元)。

(三)限制性股票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例如;c上市公司2008年股权激励计划规定,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分3个年度执行,即2009年-2011年每个授予年为一个计划。在满足本激励计划规定的授予条件下,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增发股票。每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锁定期为两年,锁定期满后的3年为解锁期,激励对象获授的限制性股票依据本激励计划规定的解锁条件和安排分批解锁。

2009年2月5日,激励对象李某按授予价格15元/股购入限制性股票10万股,当日该公司股票的收盘价格为20元/股。假定2011年2月5日,达到激励计划规定的解锁条件,并在当日解锁限制性股票的40%,当日陔公司股票的收盘价格为22元/股。依据国税函[2009]46I号文件规定,应在解锁日对解锁的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股票登记日股票市价+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2×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实际支付的资金总额×(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获取的限制性股票总份数)=(20+22)÷2×1000000×40%15×1000000×40%=240000(元),应纳税额=(240000÷12×20%-375)x12=43500(元)。

所得税计算范文第9篇

逆算法和顺算法是反向的,它是有应纳税额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加上相关扣除项目计算出应发工资额。逆算法关键是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在表1的I2中输入如下公式:=IF(J2<0,0,IF(J2<=45,J2/3%,IF(J2<=345,(J2+105)/10%,IF(J2<=1245,(J2+555)/20%,IF(J2<=7745,(J2+1005)/25%,IF(J2<=13745,(J2+2755)/30%,IF(J2<=22495,(J2+5505)/35%,IF(J2>22495,(J2+13505)/45%,))))))))。在C2输入=D2+E2+F2+G2+H2+I2+3500,然后将C2和I2的公式往下拉进行复制。编制好表后,将工资表姓名列全部人员复制,并将人员相对应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其他免税所得及应纳税额复制,应发工资就自动计算出来,再将相对应的项目复制入税务系统的正常工资薪金收入表,再将该表导入税务系统进行计算,如果对应项目不出错,工资表的应纳税额和税务系统计算来的应纳税额就会一致。

本公式是以相应级距的应纳税额加上其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之和再除以相对应的税率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其设计思路是将应纳税额设为0,45,345,1245,7745,13745,22495,大于22495等8个级距进行设计。公式中的应纳税额各级距数是这样计算确定的,45=1500*3%;435=4500*10%-105:1245=9000*20%-555;其他计算方法一样。

2查找对比法

查找对比法是将工资表计算出来的每个人应纳税额与税务系统软件计算出来的相对应的应纳税额进行对比,查找出对应的每个人应纳税额在两个表是否存在差异并计算出差异。当你导入税务系统计算出的应纳税额与工资表不一致时,如果人数较少,要查找具体出错人。但如果人数过多,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首先建立一个新的工作簿,将其命名为“对比工作簿”,将表1全部复制入新建的工作簿中;其次,从税务个税系统中导出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其导出格式是文本格式,再新建一个工作簿,打开工作簿中的文本格式文件,就是Excel格式文件,将刚打开的文件职工姓名全部复制入“对比工作簿”的第二个工作表的第一列,将应纳税额复制入第二列;“对比工作簿”中工作表为工资表,格式表1.删除表2第一列后,姓名列就是第一列了,也即是A列,这一步很重要。A列和B列的数由税务纳税系统导出数复制来的,在C2输入公式=VLOOKUP($A2,工资表!$A$1:$P$1800,9,FALSE)或输入=INDEX(工资表!$A$1:$P$1800,MATCH(A2,工资表!$A$1:$A$1800,0),9),以上两公式计算出的数值一样。在D2输入=B2-C2,应纳税额1是税务系统计算出来的数据,应纳税额2是通过公式从工资表查找出与A列姓名一致的人的应纳税额数,通过对比分析,就能迅速找到差异原因。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合适的方法会极大地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熟练运用以上3种方法,能精准快速地计算出缴交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

所得税计算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会计税收政策 企业所得税 计算

企业所得税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企业,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和其他所得而征收的一种税。这些企业中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时,一定要熟悉相关的会计税收政策,以保证企业所得税计算科学、准确。

一、坚持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发展《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是为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的提供会计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来。虽然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体系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和完善,但还是要以企业才会会计制度为基础。在进行生产经营收入、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的确认或是生产成本的计算与分摊等方面,均需要与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相一致。

二、坚持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加强和规范企业会计的行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规范处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我国企业的会计计算准则更加趋同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该准则相比于基础作用的《企业会计制度》,具有更多实质性的变化。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原有的《企业会计制度》的作用正在逐渐消除,《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企业会计来说主体地位日益显著。特别是对其中的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和统一。

三、坚持将企业所得税政策法规作为主要依据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在纳税人、税率、税前扣除方法和便准以及相应的所得额计算方法和税收优化进行了统一,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征收上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企业所得税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目的不同,导致其在一些项目的确定及计算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企业相同时间段内的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前者主要是由于某些收入或支出项目计入税前会计利润与计入纳税所得的时间不一致,导致该时间段内纳税所得和睡前会计利润之间存在差额,且在往后的各个时期转回。对于此种现象,可以在进行计算时,将容易影响本阶段的金额延期或分配到不同时期进行计算,以便得到真正的企业所得税。后者与前者最大的不同便是出现的差额仅在该时间段内发生,不会再次往后时期内转回。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进行项目确认时收支口径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在计算时,要将罚款或是被没收的财产等作为损失从原有部分中扣除。

四、坚持将一般的会计核算原则作为企业所得税计算的计算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其主要内容有十三条,我们对其中几种原则进行举例分析。

(一)真实性原则

在企业所得税计算过程中,坚持真实性原则就是要做到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要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它是计算工作的基本质量要求,因此在计算的各个阶段都应遵循。

(二)一致性原则

在进行企业所得税计算时,遵循一致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前后各期计算方法都要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更改。这样做的好处便是可以使企业对不同时间的信息进行比较,以便对企业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具体详细的了解。

(三)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指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计算确认的时间基础,也就是说要根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时间段,是否由该期间负担来确定收入或是费用是否计入该时间段内。对于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或是应经承担或应该承担的费用,不管收支没有,都要计入当期的收支项目中。对于不属于当期的收支费用,即使已经收付,也不能计入到当期费用中。该原则可以将收入与费用相结合,使得损益计算的结果更加真实、合理。

(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主要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是值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只和本会计年度有关。如果不仅与本会计年度有关,还与其他数个会计年度有关,则是资本性支出。比如企业购建了一项固定资产,由于它在所有权期间与企业整个经营发展均有关,因此属于资本性支出。在进行计算时,不能将其作为当期的准予扣除项目金额而一次性全部扣除。在计算时,一定要准确的划分出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不然就会造成企业所得税额错误。

五、结语

总之,在进行企业所得税计算时,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熟悉掌握,并在其基础上进行计算。除此之外还要对地方政府所颁布的相关法律也有所熟知,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所得税进就行精准计算。

参考文献:

[1]吴宝华,段俊光,王宝俊.谙熟会计税收政策准确计算企业所得税.[J].财经原地,2008,(6).

上一篇:所得税率范文 下一篇:个人所得税改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