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5:47:30

思想建设论文

思想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对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重大发展。二十几年来,我国法制的建设与发展,正是在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指导下顺利进行的,研究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对于认清我国现时期法治发展规律,明确法治建设方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于通过深入地分析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形成条件,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深入地分析我国法治发展的规律,为我国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系统的理论参考。

本文在写作中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和材料。在对邓小平相关论著认真研读的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形成条件,创造性地对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整体结构作了充分的阐释,并通过对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主要内容的详尽论述,明确了其对我国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历史意义。同时,通过全文的论析,总结出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文的论证,我们看到,正是在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才有了我国二十几年来法制建设的飞速发展,才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踏步地前进。他的法制建设思想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是我们过去和现在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南,也是我们在今后法治建设中需要始终贯彻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理论武器。

主题词:邓小平法制法治

引言

关于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国内理论界的研究较多,但所使用的概念、阐释的角度多有不同,诸如“法制思想”、“法治思想”、“法律思想”以及“民主与法制建设思想”,从论述的内容上看,大都阐释了其法制建设思想的某一个方面,目前尚没有从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结构上深入地分析,理论上缺乏整体性论述。国外的部分学者,对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虽也高度重视,但研究就更为有限。本文将对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从总体上加以分析、论述,使我们清楚、明确地掌握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整体脉络,这对我国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首先要明确“法制”和“法治”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制通常有三种意义上的理解。(1)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的简称,这是从广义上、静态意义上理解的法制。在此意义上,只要有国家制定法律和制度,便有法制,《中国法制史》和《外国法制史》这两门法学学科中的“法制”指的就是法律和制度。(2)是指按照依法办理来治理国家的一种治国方式、原则和制度,这是从狭义上、动态意义上理解的法制。在此意义上,君主专制和封建特权的社会制度下不可能实现“以法治国”,只有在民主的社会制度下,才能实现“以法治国”,故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没有法制,只有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才有法制可言。这种意义上的“法制”同“法治”含义相同。(3)是指由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协调运行的有机统一整体,这是从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意义上理解的法制。这种意义上的法制,既包括国家创制的法律制度,又包括法律在现实中的运行和实现的过程,且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环节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此意义上,只有近代以来的国家,即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才有法制。对法治的理解也有两种不同的含义:(1)是指中国古代法家提出的治国主张。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子产、邓析等革新家的思想,经战国时期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发展,至韩非时集其大成,秦始皇以其为立国指导思想,大力推行。(2)是指西方政治家、法学家提出的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一种治国方式和理论思想。西方的法治思想最早是由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其主张建立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反对一人专制和“贤人政治”,与人治相对立。这种思想为近代启蒙思想创立民主与法治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他们主张依法治国,并把法治与民主联系起来,提出在民,宣称法律至高无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夺取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思想武器。现代法治是与民主密切相关的,它除了强调以法治国,还注重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以极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民利。[1]

应当说,邓小平在其论著中所使用的“法制”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体现了上述法制的第(1)种含义和法治的第(2)种含义,为了阐释的便利,本文在论述中所使用的法制即为其第(1)种含义,使用的法治为其第(2)种含义,而对邓小平关于“法制”思想的整体性论述,称为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

一、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形成条件

任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历史、现实根源。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伴随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而逐步完善的。它的形成同样有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理论为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共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实现了法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1848年到1883年,恩格斯在直接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过程中,进一步分析批判了剥削阶级法律制度,论证了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法律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具体途径,更加深入地阐明了法的本质和运动规律。从1883年到1895年,恩格斯继承马克思的遗志,更加全面、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在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他们的法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的理论中只是阐明了法的起源、法的本质以及法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其他现象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对于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如何建设法制并没有提出具体、系统的观点,但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形成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后人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则为社会主义法制的产生创造了前提。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第一天起,列宁就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工作。在列宁的参加和指导下,苏维埃政权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决议。其中,1918年颁布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则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列宁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崭新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宝库。为我国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以为领导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开创者,他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早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大。新中国成立后,曾设想在中国建立一个比较理想的法制国家,并为此做出过巨大努力。1954年,亲自领导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强调了宪法应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并指出:“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明确和正确的道路可走,就可以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同时,他还强调指出:“一定要守法,不要破坏革命的法制。”[2]1956年,刘少奇在党的的政治报告中讲到“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的斗争。”后来他又讲到“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3]

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从邓小平的法制建设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制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例如,他在后来强调法制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问题上,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与经济基础论述的现实阐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法制理论的现实补充。对于列宁的建国法制理论,邓小平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予了大部分的肯定,并吸收、借鉴了其合理部分。他的许多论证,诸如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立法思想、经济法制思想等都是对列宁法制建设思想深入阐述和合理借鉴。对于以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所完成的我国法制建设工作,邓小平是持批判地继承态度的,既肯定和继承了其合理成分,同时又将一些错误予以及时的纠正。例如在邓小平指导下制定的我国82年宪法,就是对54年宪法的肯定,对75年、78年宪法的错误思想的纠正。

可以说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是在充分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关于法制建设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实际发展起来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再创造。

第二,建国以后我国法制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成为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为领导核心的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中国法制基础薄弱、人们法制观念淡薄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将法制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1950年4月30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1954年9月20日,由全国一亿五千万人参与讨论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得以通过,国家根本大法的诞生为中国法制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但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党和对国际国内形势估计的失误,加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等原因,党的指导思想陷入了“左”倾,并逐步走向极端。阶级斗争被盲目扩大化,同时社会上个人崇拜、个人专断之风盛行,法律形同虚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法制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这就成为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得以形成的历史依据。

第三,改革开放和工作中心的转移为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们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增强市场竞争活力。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逐步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加以保障,需要有法律将已有的改革成果固定下来,同时市场经济的建设是全方面的建设,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领域的改革和调整都需要在法律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社会迫切地需要健全的法制。这就为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现实条件。事实证明,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形成也正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第四,国际法制日渐趋同的大趋势,是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在各国谋求经济发展,以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各个国家以及各种国际经济组织都在加强立法,以更好地促进和保障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各国的法制建设与发展也在谋求平衡和统一,只有各国法律的相互融通才能更好地促进各国经济的相互往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与国际的交流日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自身法制建设的同时,努力谋求法律与国际接轨。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法制建设的任务越发显得艰巨,这就需要一个系统、完善的法制建设思想对我国法制建设总的发展加以指导,以避免法制建设与发展中的盲目性,这就成为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思想。

二、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结构

在邓小平的法制建设思想中,始终贯彻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矢志不渝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法制建设基本原则。在这样一个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邓小平对我国法制建设的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从总体上看,他的法制建设思想主要包括了两个层次,一个是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一个是法治思想。在改革开放之初到二十世纪中后期,我国法制建设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邓小平集中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并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根本性的要求。在我国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法制与民主建设逐步成熟的同时,尤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邓小平又将法制建设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传统的“法制”升华为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从而为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法制到法治的变化,是邓小平对我国法制建设的重大贡献,他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一)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理论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思想的精髓,同样也是邓小平思想的精髓。在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中当然也始终贯穿着这一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于我国的法制建设提出了诸多的内在要求:

首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认清法制的本质,批判地吸收一切可吸收、利用的合理因素,建立符合国内、国际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法制建设应当反映我国现实的政治、经济情况,要尊重我国的历史传统,要考虑到人民的生活习惯。做到法律的制定能够反映出真实的社会实际,能够真正地为调整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服务。从本质上看,法制建立在国家制度基础上,是国家制度的一个方面,因此它与专制不相对立,不与国家的形态相对立。此种情况,决定了我们对于资本主义法制建设中的合理部分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区别地予以吸收,以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这就要求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对于国外的先进经验要大胆地解放思想,要充分地实事求是。

其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在我国法治的建设历程中,充分认识法治本质的基础上,广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依法治党、依法行政,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法治是建立在广泛的民主之上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要的是要营造出一个民主、宽松的社会环境,使民主广泛地、真实地深入到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去。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长期闭锁门庭导致的对世界先进的法治文明成果的戒惧,几千年的封建人治思想还在我国一定范围内持续。要清除这些障碍,就要在全党、全民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学习、借鉴世界法治文明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同时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用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客观标准,排斥人治思想的干扰,树立法律的权威地位。

再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做到司法公正和程序正义,准确地适用法律,审理案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追究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在审理案件中,对于不同的案件,要区分不同的性质,分别予以对待。审理民事、经济案件,要注意使用调解的方式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审理行政案件,要认识到原告、被告之间在实体上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特殊关系,敢于否定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树立人民群众纠正违法行政行为的信心,更好地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理刑事案件,不仅要靠“严打”,还要注意教育、感化和挽救。维护社会的稳定,不单要着眼于打击犯罪的数量,还要从大局考虑,努力从教育、改造入手来避免犯罪和减少犯罪。

最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国家加强法律的宣传和引导,普遍开展法律、法治社会教育,不断增强社会公民的法律、法治意识。法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长期的,要加强法律人才的培养,促进人们法制观念的提高。从长远的角度看,重要的是要从“娃娃”开始。在当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干部的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使之正确、完整地把握国家法制建设的精神实质,依法行政,最终实现依法治国。

(二)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原则

在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中,始终贯穿这样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纵观我国二十几年的法制建设与发展,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无不体现了这一原则的具体运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作为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原则有着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法制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法律从来就是一切统治阶级用以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手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和全国人民把注意力和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这就需要发挥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重要作用,将保护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作为法制发展的首要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法制发展的重要原则。只有在法制的建设与发展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使法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法制的建设与发展不应当是盲目的、随意的,应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而这种计划性、意识性就应该体现我国现时期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行,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即带动各领域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受到各领域发展的制约。要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就要以法制来确立一个有序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的确立应当照顾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有一个前提,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例如我国有关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一方面保护了智力劳动的成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商标法》即确立了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同时又营造了正当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法制的建设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以将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使之规范化、条文化,便于操作,并赋予它们普遍的约束力,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贯彻实施,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二,法制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重要原则。法制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健康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只有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而这种实践活动要有社会主义法制的保证才能顺利进行。在法制的建设与发展中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制定出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法律,在社会主义法律所营造的社会环境中才能使我国经济建设矢志不渝地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健康发展。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决不允许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4]另一方面,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使法律切实地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而四项基本原则正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在我国,要使作为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就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法制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

改革开放是我们打破闭关锁国,增进国际交流,吸引外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重要手段,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邓小平指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经验都是开放,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更加开放。”,“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5]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有法制的建设与发展作为保障,用法律将改革的成果固定下来,才能更好地实行改革,进行开放。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许多外商有意来我国投资,但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制定有关保护外国人投资的法律,以至许多外商担心政策会变,不敢进行投资,有的外商虽进行了投资,但数量和规模都很有限。直到我国相继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相关法律,才打破这一僵局,来华投资的外商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这种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在法制的建设与发展中始终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才能使改革开放深入进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

在邓小平的法制建设思想中,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使用了“法制”一词,极少使用“法治”这一概念,但分析其具体环境和精神实质,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在他所使用的“法制”一词中是包含了法制和法治两种不同含义的。邓小平将传统的“法制”升华为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这使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其所根源的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基础却是天差地别。其所标志的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程度也是不可等同视之的。传统的“法制”与现代的“法治”有着迥然不同的含义:

首先,二者所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同。法治必须以国家的民主为前提和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的成活土壤。法治是与任何形式的专制相对立的,是民主的具体贯彻和执行。法制却不需要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它只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国家制度基础上。法制的存在并不需要民主,使得它与各种专制并不相互排斥,而且还可以建立在专制的国家制度之上,从而与民主相互对立和排斥。

其次,二者的性质明显不同。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体制和治国机制。它的性质与人治针锋相对,格格不入。厉行法治,就是要从根本上确认和实施“法律至上”的原则,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从而排斥人治,排斥权大于法、言大于法或者领导人的意志高于法律的现象。法制从性质上讲,只是一国的基本制度,是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而言的法律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它并不针对于人治,因此并不排斥权大于法,将领导人的讲话作为“法”而至于权威的地位,这并不与法制相悖。

再次,二者所治理的内容、对象和范围均有所不同。法治所治理的内容、对象和范围是广泛的,在法律至上的情况下,几乎整个国家的各个领域都被法治所涵盖。处理、解决任何事情的标准不是个人的意志或什么领导人的讲话,而应当严格以法律为标准。而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厉行法治所针对的对象首当其冲的便应当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用宪法和法律规范各级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行为。而在此基础上,其次才是规范社会运行和社会公民的行为。法制的内容、对象和范围相对狭小,作为一定阶级所确立的法律制度,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社会的普通百姓,主要内容表现为“治民”。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对历史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这一将人治发展到极端的历史时期的沉痛教训,在大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开始逐渐明确地提出要实行法治,反对人治。早在1978年邓小平在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思想的同时,就开始表达了法治的思想。他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6]这就表明了法律要上升到高于领导人的意志的权威地位。在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的情况下,邓小平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实行法治,反对人治。1988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我有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之上,并不很健康。那样,只要这个人一有变动,就会出现不稳定。……我认为过分夸大个人作用是不对的。”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在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三个月后,邓小平在会见李政道教授时又说:“我历来不主张夸大一个人的作用,这样是危险的,难以为继的。把一个国家、一个党的稳定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是靠不住的,很容易出问题。”[7]

在这一时期,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提出,并不是盲目的,它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现实条件,也可以说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提出正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厉行法治的经济基础已经基本具备。法治的形成离不开一定商品经济形式作为其生长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现代法治必须建立在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经过改革开放,伴随着《民法通则》的颁布和相关经济法律制度的确立,我国的市场经济的规模已经基本形成。原有的权力垄断经济所赖以存在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复存在,人治也就失去存在的现实基础。

第二,厉行法治的政治基础已经形成。法治与人治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法治必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之上。现代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虽然在建国后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的民主,但早期的民主政治仅局限在民主方法或民主作风之上,并没有把它提高到具体的政治制度层面来认识。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的民主政治的飞速发展,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使人民的民主得到空前的发展,民主的政治制度也得到空前的发展,为厉行法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第三,厉行法治的社会观念基础已经初步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政治、经济民主的不断深入,在全民中传统的人治观念开始淡化,对西方先进民主思想的接受,使得人们在寻求个性发展的同时,不断要求民主在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内得到实现,人们的民主观念得到空前的提高,厉行法治的观念基础也已经初步形成。

三、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多次阐述了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将其作为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并且一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与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面的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民主和法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没有充分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是不行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8]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到稳定、协调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民主和法制与现代化建设是密切统一的,民主和法制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建设高度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

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靠社会主义法制来保障。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把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作为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他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9]他的这种提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到底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法制”制度,以及如何运用这种“法制”制度充分保证人民政权的民主、稳定、繁荣和发展,在世界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一直没有得到圆满解决。“法制”始终没有被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以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严重失误和挫折。在我国历时十年之久的“”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生命财产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正确地总结“”的教训,找出从根本上防止“”再发生的办法,是保证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长治久安的关键。邓小平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同志这样的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邓小平进一步得出结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10]邓小平在这里指出的政治制度、领导体制问题实际就是一个法律制度问题。他开始思考怎样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入手,防止和避免“”那样的错误重演,保证国家的政治生活按照健康的轨道运行和发展。他说:“我们现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11]邓小平这里所说的就是只有以社会主义法制作保障,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健康发展的问题。为此,邓小平再次向全党重申:“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12]为我们运用社会主义法制来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邓小平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80年12月,邓小平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3]邓小平在这里清楚而准确地表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目的和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保障;没有社会主义的法制,民主就没有保障。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法制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二者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就是强调要通过各种法律、法规把社会主义民主的各个方面用法律形式全面、具体地确定下来,依靠法制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第一,要在国家根本大法上对人民民主制度加以严格确立。“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要使各民族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改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4]宪法是对人民民主的最基本也是最权威的保证。第二,要对公民的各项民利做法律上的规定。要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的民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各项公民权利”。[15]第三,要建立监督机制以确保人民民利不受侵犯。为了使人民能真正充分地行使民利,邓小平还提出了“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然而,民主通过法制确立下来,就不是任意的,必须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行使。邓小平多次批判那种不要法制,不受法律约束的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阐明了民主自由权利必须依法进行的思想。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的讲话中,针对当时一些社会现象,邓小平指出:“有个所谓‘解冻社’,发表了一个宣言,公开反对无产阶级,说这是分裂人类的,我们能够允许这种公开反对宪法原则的‘言论自由’吗?”民主和法制是不可分的,“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象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16]这些论述是邓小平在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关于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纲领性表述,说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方向是从人治走向法治,努力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二)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我国法制发展的基本要求,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字方针。这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他指出,要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7]这十六字方针对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领域都提出了基本的要求。有法可依是对我国立法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有法必依是对全体社会公民守法的基本要求;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是对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基本要求。关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下文的论述中将有所涉及,这里只重点阐述一下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克尽职守,执法如山,不徇私枉法,不放任任何违法行为,真正树立法律的权威,维护法律的尊严。一部好的法律能否发挥出良好的规范作用,这其中严格执法是一个决定性环节。没有严格的执法,法律就成为一纸空文,没有任何意义。执法必严要求在执法的过程中正确适用法律,准确把握立法宗旨,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及时。这是妥善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所必要的。只有严格执法,才能很好地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只有严格执法,才能及时、公正解决人民群众之间的各种纠纷,避免人民内部矛盾的扩大,使全体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违法必究要求司法机关对于一切违法行为都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法律不承认任何等级的特权。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就是说,在我国不因违法者的性别、民族、种族、身份、地位等的不同而有差别待遇,在法律面前只有守法和违法之分,一切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的作用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违法者予以惩罚和教育;一方面是保护大多数守法者的合法权益。只有对一切违法行为依法追究,才能更好地体现法律的惩罚、教育作用,同时也就更多地维护了守法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二者是密切相关的,统一起来,就要求在法制的建设与发展中做到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字方针所提出的四方面要求是互相联系,辨证统一的,四个方面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构成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没有健全的立法,守法、执法和司法就没有依据;没有一切公民的守法,立法的效用和执法、司法工作就会受到影响;没有严格的执法和司法,法律的权威就不足以树立,守法也就失去了有力的保障。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的这十六字方针,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加强法制建设的长期指导方针。

(三)关于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法制的关系

邓小平明确指出,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党的领导和法制的关系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关键。一是应当明确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共产党居于执政党地位,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保证法律的实施方面,具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二是指出法律范围内的事应该由国家和政府管理,过去,法律范围的事,党管的比较多,这是由于当时司法部门不完备,法制不太健全,党管还是可以的,在法律逐渐完备后,政府也健全了司法部门,这种情况下还由党直接管就不合适了,必须做相应的转变。因此,邓小平于1986年6月28日在政治局常委会上明确提出这一问题,他强调说:“党要管党内纪律问题,法律范围的问题应该由国家和政府去管。党干预太多,不利于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18]三是党要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能否模范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是实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如果党的活动不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和制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根本不可能的。邓小平再次重申:“全党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党员“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19]四是党要保证司法部门依法独立办案。邓小平认为各级党委领导的第一条就是要保证法律生效、有效,特别强调“不管谁犯了法,都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人都不能逍遥法外”。[20]司法部门独立行使职权也就是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行事,丝毫不是脱离党的领导。相反,各级党的组织都应把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邓小平还提出,“要大力加强政法、公安部门的建设和工作,提高这些部门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21]这些都体现了党对司法工作的政治领导。邓小平关于党要保证社会主义法制有效实施的思想,为我们在新时期里处理好党和政府,党和宪法、法律的关系,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四)关于经济法制思想

邓小平经济法制思想是其法制建设思想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22]邓小平经济法制思想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经济活动要法制化。企业与政府之间长期是政企不分,政府干预太多,企业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而企业内部职工责、权、利不分,实行平均主义,职工积极性不高;再者企业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价格的制定等企业自主经营活动受着各方面计划指标的限制,最终导致了国有企业高成本、低效益的运行。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企业权利义务关系及其自主经营活动法制化的思想,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后来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活动法制化的构想。

第二、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生活领域出现大量贪污、腐败现象。惩贪治腐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我们经济生活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对于经济犯罪,邓小平态度是十分明确的,一方面打击经济犯罪决不手软,一方面“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1985年我国对经济犯罪实行了严打,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第三,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创造安定团结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使用国家的镇压力量,来打击和瓦解各种反革命破坏分子、各种主义分子、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以便维护社会安定,是完全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的,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的”。[23]

(五)关于立法

邓小平认为,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强立法,不断完善立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他在提出中国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中,把有法可依,即立法放在首要的位置。当代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加强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这是治国安邦的一个重要前提,有法才有序,无法则国乱。关于立法,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曾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比慢好。”[24]

邓小平关于立法的思想主要表现了以下几方面精神:第一,立法步伐要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都需要法律的维护,没有快步伐的立法,是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的。第二,立法质量要保证。虽然立法速度要加快,但是重要的还是要保证立法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甚至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因此必须要保证立法的质量。法律条文要清晰、明了,不能模糊不清、晦涩难懂。虽然一部法律不可能永久地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都要经过适当的修改或重新制定,但这并不是说立法是可以草率行事的。仍然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保证新制定的法律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第三,立法方法要灵活,地方立法要敢于先行一步,先行实验。立法虽然是一件极具严肃性的工作,但也不应当墨守成规,要结合新形式、新政策,灵活调整。从立法技术上看,在我们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要制定一部全国通行的法律是较为困难的,而对地方来讲,法的适用范围要小得多,立法就相对容易得多。因此,某些法律在全国还不能统一制定的情况下,地方立法要大胆地先行一步。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针对地方特殊情况,解决地方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全国立法积累经验,提供参考。第四,立法方式要民主、公开。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我国必然要反映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只有在立法中充分发扬民主,实行公开,才能使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得到充分的体现。法律制定出来也更便于人们去遵守和维护。

(六)关于法的平等性原则

邓小平多次强调要贯彻法的平等性原则。这就是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特权存在,既不允许有逍遥于法律之外的特权,更不允许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这是实行法治的最起码的原则。这一原则在1954年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中已经得到了确认,但由于“左”的错误指导思想的干扰,从1957年起,宪法所确定的这一原则就不断地受到无理的批判。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才又重新得到确认。邓小平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看成是党和国家在法律领域所要坚决实行的重要原则之一。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在全国坚决实行这样一些原则:“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的对立面是不平等,是特权。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一些干部的特权思想始终没能消除,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损害党的威信,如不坚决改正,势必影响我们的干部队伍发生腐化,邓小平对这个问题深有了解并高度重视,他强调任何人犯了法,都要依法追究。1986年1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务会上的讲话》中,他有针对性地强调指出:“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抓住典型,处治了,效果也大。”[25]1989年5月31日他在《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的谈话中,再次强调指出:“反腐败、贪污、受贿,抓一、二十件,……要雷厉风行地抓,要公布于众,要按照法律办事,该受处罚的,不管是谁,一律受处罚。”[26]这些论述都充分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基本原则精神。

(七)关于在全民中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评价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发达程度,法制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而一个国家只大刀阔斧地进行法制建设,全体人民却法制观念淡漠,决不能说这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是成功的,是完善的,更不能说这个国家达到了较高的文明程度。因此,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邓小平在提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中,强调了有法必依,这是对全体公民加强守法的基本要求,坚持守法是在全体公民中树立法制观念的一个重要环节,守法意识的提高,也就表明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邓小平1980年1月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就曾指出:“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够积极维护法律。”[27]同年12月,他又强调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大中小学生从入学起,工人从入厂起,战士从入伍起,工作人员从到职起,就要学习和服从各自所必须遵守的法律。”[28]这就提出了在我国加强全体人民法制观念的要求和加强普法教育的任务,要使各行业的人都能够服从其所应遵守的法律,仅仅是守法还不够,还要使人们能够自觉地维护法律。只有人人守法,人人护法,勇于同一切违法行为做斗争,才能使法律发挥其应有的效力,使法律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为人民服务。此外,人人守法,人人护法还可以促进司法机关认真执法,维护法律尊严,切实保护人民利益。

邓小平在强调加强全体人民法制观念的同时,还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根本问题是教育人的著名论断,并着重指出,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他说:“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也要进行这个教育。”[29]这是极富前瞻性的论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加强他们的法制教育,是使其顺利成长、成材的重要保障。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有及其重要的战略作用。只有从青少年开始加强法制教育,才是国家的根本。邓小平的这种思想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是我国法治工作的重点。

四、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历史作用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实行依法治国的科学指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在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和发展,充分展示了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巨大历史作用。

第一,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无法可依的局面,使我们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邓小平立法思想的指导下,作为我国立法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从1979年开始恢复工作后,明显地加快了立法的步伐。从1979年到1999年20年的时间里,全国人大一共制定了327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自1988年至1998年的10年间,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了约6600件地方性法规,地方人民政府颁布了约10000件规章,国务院颁布了约4600件规章。我国的各部门法已基本齐全。为了更有效地立法,避免法律之间“打架”的现象,我国于2000年颁布了《立法法》,这一法律的颁布,必然对我国法制的建设与发展,立法工作的完善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司法制度日臻完善。邓小平多次强调加强司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早在1978年12月,他在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时就指出:必须“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30]1980年12月,他又强调要大力加强政法、公安部门的建设和工作,提高这些部门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二十几年来,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司法部门,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认真履行自身职能,坚决依法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依法调节经济关系,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加大执法力度和司法监督,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司法制度改革,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坚决清除司法队伍腐败现象,确保司法公正。

第三,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公民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在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大力加强法制宣传,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公民的法律意识空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切实利益。从我国行政法的发展中可见一斑:人们的观念从“官告民”发展到“民亦可告官”,每年的行政案件都在大幅度上升。1999年《行政复议法》刚颁布不久,就发生了全国首例对部委“红头文件”提请审查的复议案件。现在,全国“法律援助”体系正逐步形成,律师队伍也在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全国律师工作人员已经达到10万余人,律师事务所8300多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律师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第四,为我国“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邓小平的著作中没有使用过“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这样的提法,但是他对如何通过健全法制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了最全面最深刻的阐述,从而为实行依法治国的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提出的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整套原则,为我们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勾画出了一幅准确、完整和清晰的蓝图。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10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丰富发展着邓小平理论,其中,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是对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重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就没有现在的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确立,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结论

作为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行动指南。他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法治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建立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工作,推进司法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法律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领导,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强化和健全国家民主法律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法律的宣传和教育,大幅度地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我们要从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守法、法律监督等多个方面为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共同努力。

二十几年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是科学的,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需要这样一种理论来指导。过去我们一直在遵循这样的指导,今后我们还要努力坚持,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这一思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深入发展。

注释:

[1]《法律辞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055-1056页,第1100-1101页。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8页,第253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第82页,第133页。

[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273页,第325页。

[8]《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页。

[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3页。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9页。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第359页。

[1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9页。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页。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第189页。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1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2页。

[2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2页。

[2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页。

[2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4页。

[2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374页。

[2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2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2页。

[2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7页。

[2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4页。

[28]《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0页。

[2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3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主要参考书目:

1.《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3.《依法治国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法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版

6.《邓小平思想精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

7.《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库》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8.《邓小平理论全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9.《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0.《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11.《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邓小平思想宝库》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

13.《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巡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

17.《马恩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0.《刘少奇选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1.《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2.《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若干问题》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

思想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湖湘地区的代表作家沈从文先生,一生致力于用温婉细腻的乡土小说形式传达着对故乡湘西地区的描绘、歌颂以及深刻的反思。在沈先生笔下,他很少关注英雄、大人物,却往往关注如乡野凡夫,山村少女,摆渡老汉等大批纯朴率真而最普通的农民群体,在努力展现田园牧歌般的乡土气息,展示了人性的纯真与纯美,在构筑诗意恬美的桃花神话长廊中,即使是最精美的小说篇章,大多数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其中总是蕴含着某种无法抗拒的悲凉。悲凉意蕴既是对人物悲剧命运的一种述说与传达,更是对农民群体生存状态以及精神层面问题的提示与隐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楚人的血液同样也给了沈从文先生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不过他说:“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有一摊血一把泪,一个聪明的作家写人类痛苦或许是用微笑表现的。”以恬美、安宁甚至欢快、热闹的场景反衬出农民群体命运的悲剧,从而引起人们对农民群体特别是其思想层面的关注与治疗,将他们从悲剧的命运中解脱出来,这是沈先生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与神圣使命。那么从沈从文先生笔下农民群体反映出农民思想建设的瓶颈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封建迷信思想、腐朽落后的宗族观念与社会习俗影响较大

封建迷信思想在农村中影响较大,农民中普通存在着通过求神拜佛满足精神追求的现象,一些腐朽落后的宗族观念也成为农民思想的桎梏。如小说《月下小景》中有一对苗族男女真心相爱,却受到“只许与同第一男子相爱,却必须与第二个男子结婚”以及“只许结婚不许恋爱”的部族“魔鬼习俗”的限制,双双咽下毒药,殉情自杀以显反抗。小说中这样描写了这一死亡的过程:“寨主的独生子,把身上所佩的小刀取出,在镶了宝石的空心刀把上,从那里取出如梧桐子大小的毒药,含放在口里去,让药融化了,就度送了一半到女孩子嘴里去。两人快乐的咽下了那点同命的药,微笑着,睡在业已枯萎了的野花铺就的石床子,等候药力发作。月儿隐到云里去了。”男女主人公只能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进行极端的反抗,可见宗族观念对农民思想的束缚程度。

另外,如湘西地区流行的“童养媳”的腐朽落后社会习惯,成为一代代农民少女无法摆脱的隐形思想枷锁。如小说《萧萧》中的湘女萧萧也是如此,她如一株草似地在世上生长着,长到十二岁嫁给了一个才三岁多的丈夫,但她也不为这婚姻愁烦,因为这里世世代代就是这样,他只能宛如家庭中的一份子,劳务,家务,毫不含糊,当她有了儿子后,也是心怀欢喜地为儿子娶着“童养媳”,看着十二岁的儿子牛儿(如牛一样的儿子)娶了十八岁的媳妇过门时心满意足,这些纯朴的农妇们一代代重演着不知是悲剧的婚姻悲剧。

2、封建伦理道德对人们思想束缚严重

如小说《边城》中的湘西世界是古朴幽静与祥和安宁的,人性也都是善良的,但为什么女主人公翠翠结局却悲剧的,这不能不说正是世代相传的封建伦理思想对当男主人公傩送的严重束缚与制约,才直接造成了翠翠的最终悲剧。小说中说到当天保为了成全弟弟傩送,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时,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毅然决定抛下翠翠出走他乡。而此时的翠翠心里根本没有怨恨任何人,也没有去阻止傩送,她只是想“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而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在这里我们不禁要询问,这件事的错本不在翠翠,为什么责任却该翠翠承担与心上人分离的责任,她又为什么不能去向心爱的傩送述说解释,勇敢地留住他呢?这里面涉及到了我们所探讨了农民们的思想观念问题,自古以来的封建伦理思想对农民们影响较大,在农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世俗环境,而封建伦理思想里男尊女卑,做事选择做时皆以男子为主体,而女性属于相对依附的弱性群体,她们处事行事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这就能充分解释为什么翠翠在婚姻面前只能被动接受傩送的选择,而不会主动去选择去追求,原因在她的思想中就认为自古以来的女子就是只能这样的,自己当然也该接受这样的安排。同时,封建伦理思想以及世俗思想皆以亲情孝道重于男女感情,即兄弟情重于夫妻情,所以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傩送最终一定会选择亲情而放弃这段爱情,因为自古以来世俗伦理思想对人们的要求就是如此,翠翠自然也心甘情愿地去接受这些结果,所以像她那样纯朴善良的湘西农村女性只能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为什么找不到出路,究其根源还是思想问题,改造不了农民们头脑中的世俗封建伦理思想,则改变不了农民自身的命运,在书中作者还告诉了我们翠翠是在重复着母亲的悲剧,可见,封建伦理道德对人们思想束缚的严重程度。

3、缺乏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正确道德规范

在遭受各方势力残酷剥削与压迫下湘西农民的生活十分困苦,令人同情,但需要令人关注与同情的还在于许多农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无知、麻木、纵容甚至效仿世俗丑恶现象的心态与思想,他们缺乏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的正确道德规范,需要引导与治疗。这一点在小说《丈夫》表现得就为突出,经济上被剥削的一无所有、讨了妻子却不“急于生养”的丈夫,为了生存,不得不把自己年轻的妻子送到小河的妓船上去做船妓,那些在丈夫去看妻子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妻子陪别人睡觉,却只能躲进后舱里。这本是令人心痛与无奈的事情,小说中却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丈夫”看到自己的妻子接待水保以为大人物时高兴得两次唱起歌来,因为水保是妻子熟客,这一对人性灵魂麻木的深刻描写,作品没有任何评价,甚至还是一个欢欣的场面,却直令人惊心动魄。《柏子》中的水手柏子,用自己一个月辛苦挣来的钱心满意足地换得一夜风流,在柏子心中,他是快乐的,并不觉得自己可怜不会预备受人怜悯。《上城里来的人》所揭示的农民性格灵魂的扭曲和变形更令人心酸。小说有一段描写军队妇女时,农妇态度十分反常,她认为军队妇女是常事,不必害怕,这种事情她已司空见惯。可以说,沈从文在其乡土小说中将农民悲剧命运切入到人性的层面,希望通过人们精神的剖析从本质上展现人们生存状态悲剧,引起人们对农民思想状态的关注与思考。

二、农民思想建设现状与困境

如今,随着“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在党和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共同努力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农民在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础上,整体的思想素质有了较大地提高,但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明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民思想建设现状还是不容乐观,农民思想状况中还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民普遍关心国家、集体利益意识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土地承包到户、农业税减免以后,农民确实在党的许多好政策中享受到了切实的实惠,但农民的小农意识依然很严重,对国家、集体利益关心较少,反而事事以自己为中心进行谋划盘算,吃不起任何小亏,容不得个人利益受到任何损失,缺乏感恩之心,不支持配合国家有关的重点工程项目工作,反而随时都想发点国家财,有机会就多捞点国家集体利益。

2、封建迷信思想、陈规陋习影响依然较大

如农村的烧香拜佛、请道士和尚作法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是比较普遍,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现象愈演愈烈,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打牌、好逸恶劳等现象有抬头趋势,不容忽视,农村宗族势力纠集在一起,对封建迷信思想、陈规陋习的维护与宣扬也起到不小的影响作用。

3、家庭美德意识比较淡薄

中国传统美德中“孝敬父母、友爱弟妹、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夫妻和谐、勤俭持家、爱护公物”等观念在农村还有待加强,许多农民对自己应尽的义务推诿搪塞,影响家庭幸福美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在农村时有发生,影响极为恶劣。当然还包括不送子女尤其是女孩上学,父子、婆媳、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纠纷,盗窃集体公物等现象也应该值得重视。

4、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愿改变的思想在农村中也是比较普遍,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中大量涌现出许多剩余劳动力,但是许多农民宁可困守为数不多的承包地与责任田,也不愿意外出打工谋取改变,原因是由于农民长期以来小富则安,安于现状的原因,当然也有原因是许多农民有担心顾忌,缺乏一技之长,也很难出去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些都助长了他们走不出、离不开的思想。相反,农民等、靠、要的思想,依赖思想却较为严重,害怕自己创新与改变,却习惯于被政府政策照顾、政府社会帮扶救助,为争取照顾的资格与名额,伪造谎报自己的情况以及争得面红耳赤、头破血流的现象是有发生。如常常见到村民为了吃低保,谎报实情到各级政府积极争取;面对中学或者高校针对贫困学生有减免学费或者助学金等政策,明明家庭情况较好的村民却到村委要求打贫困证明;还有的村民手里一有什么证明,就希望得到国家的补助与照顾,这都说明农民的依赖思想还需要改变。

5、环保、卫生、安全意识比较弱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普遍的村容、村貌都有很大改善,气象日新月异、焕然一新,但是不少农民在生活中在保持传统习惯时,环保、卫生、安全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如经常发现,村民将自己洗好的衣物晾晒在村里电线杆之间拉的电线上,极不安全;或者房前屋后的树木也被用来晒挂衣物棉絮,也不环保;杂物、柴块堆放在门前院坝角落,饲养的家禽在堂屋院落到外乱走乱飞,随地排便,这些也反映出农民在环保、卫生、安全意识还需要加强与提高。由此可见,农民思想建设现状与困境对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思想素质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同时,也说明农民思想解放提高、观念更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既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工作。

三、新型农民思想建设的措施与效果

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农民、农业与农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要顺利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就是要培养造就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良好道德风尚、遵纪守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问题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农民的各种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灵魂和核心的地位,因此,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成就至关重要。针对沈从文小说中的农民群像思想中的普遍问题,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我们明白,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断普及与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道德素质

如沈从文笔下有许多像翠翠与萧萧一样没有读过书的农妇形象,他们纯真善良,保持自然的本色,翠翠因为没有知识,所以缺乏现代平等自由意识个体意识,只能受到世俗封建伦理的束缚,重复母亲的悲剧;而萧萧因为没有知识,完全缺乏对封建包办童养媳婚姻的正确认识,导致自身身陷悲剧却完全不知,并亲手把自己的儿子也推进了这个悲剧里面,一代代承袭着封闭落后的封建伦理道德,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从小说《丈夫》中,那位丈夫也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把自己年轻的妻子送到小河的妓船上去做船妓的,农民缺乏生存技能,无一技之长来较好养活自己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由此我们看出,通过教育手段,普及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对提高其自身的文化道德素质与普及生存技能意义都十分重大。据农业部2004年统计,农村劳动力有4.8亿。目前国际上对教育投入一般占国家GDP总量的4%-5%的平均水平仍相差甚远,在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下,我们必须首先做好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减少辍学比率,防止再增加新的文盲和半文盲,同时做好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工作。其次,重视农民的职业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好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板报、县镇乡党校与农民科技推广站等宣传阵地,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在农村和农民中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和科学技术,还可以广泛深入、卓有成效地开展定期的免费职业培训工作,如举办农民夜校,开设文化补习课、农业科技知识课,或者鼓励青年农民特别是高中毕业生到职业培养机构、高职院校就读,培养农民的职业技能,以便能增强其生存能力与竞争能力,防止一批农民因为无存技能被迫从事违法犯罪或者有违社会道德的职业赚取不合法收入,这一现象小说《丈夫》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爱国精神与传统美德

1、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与荣辱观

从小说《丈夫》所体现的场景丈夫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妻子陪别人睡觉,知道自己的妻子接待水保以为大人物时高兴得两次唱起歌来,因为水保是妻子熟客,我们应当深深地总结出,突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观念教育的重要性与艰巨性,强化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农民能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坚守道德底线,反对、抵制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并把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践行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

我们应当争取在县镇乡建立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与文化活动室,方便农民业务时间的精神生活;可以较多地组织“送书下乡”活动,切切实实能够让农民买得到、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相关的通俗读物;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可以多开展群众歌咏、文艺演出、才艺展示、读书征文、讲故事等如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多播放优秀的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相声、小品等娱乐节目,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所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能够使农民在业务时间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愉悦身心,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

2、积极加强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和教育农民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的关系,牢固树立和巩固爱国、爱集体主义的观念,不能时时处处只为个人利益打算,或者对国家集体利益漠不关心甚至损公肥私,这样下去,没有国家与集体利益的维护,个人利益也得不到长久的维护,一定要反复向农民强调并宣传集体主义观念,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我们要以积极引导农民深入开展“热爱祖国建家乡”等各项教育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有力的打击损害集体利益的群体、个人及任何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及思想,是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做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贯穿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3、加强社会公德及家庭美德教育

针对目前农民公德意识、家庭义务意识比较淡薄的现象,我们必须在农村切实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培养广大农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引导农民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如树立赡养父母、孝敬父母的先进典型与标兵形象,开展赡养父母的评比与竞赛活动,对于不愿履行父母义务的农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村民们一起帮助说服教育。除此之外,帮助教育农民树立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护集体公物、见义勇为、保护环境、尊老爱幼、邻里和谐,逐步在农村形成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健康的社会风气。

(三)利用法律手段坚持不懈地打击丑恶腐朽的现象,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效果

如从沈从文反映出的一些不健康、落后、腐朽的现象都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打击与消除的,如小说丈夫为了生存,结果自己年轻的妻子送到小河的妓船上去做船妓,水手柏子用自己一个月辛苦挣来的钱心满意足地换得一夜风流,部族“魔鬼习俗”对苗族青年男女的扼杀等等。新型农民思想应该是包括崇尚文明与科学,不迷信、不封建、坚持无神论,诚实守信、淳朴和谐等内容的,所以对于一些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道德应该进行坚决的破除,对于一些农民们信奉通过烧香拜佛等封建迷信手段祈求平安的方式给予规劝与教育,杜绝各种格调低下、内容不健康的文化传播,引导农民褒荣贬耻,分辨是非,抵制各种反动、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侵犯的能力,对那些倡导与助长不健康、落后、腐朽的社会风气的人员应以办学习班的形式开展帮教活动,抑制各种歪风邪气和封建陋习,对严重违法违纪人员坚决通过法律手段严办重办,真正做到知礼、懂礼、明礼、讲礼、行礼,努力建立和谐文明的乡村乡俗,为提高农民以道德素质为基础的综合素质,升华道德境界,净化社会风气而不断努力奋斗。

(四)摆脱“坐等靠要”的思想障碍,树立“自立创新”的拼搏观念

1、树立开放创新的思想观念

针对不少农民仍固守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传统观念安于现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作方式不求改变,缺乏增收途径的现象时,喜欢单家独户、自给自足,即使合伙创业也认为只有找亲戚才安全的想法时,我们必须引导农民接触新事物,了解新形势,解放农民思想,转变农民观念,树立开门迎商、开放搞活的意识,跳出“一亩三分田地”的思想束缚,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宣传过程中,我们也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先做通村干部的思想工作,让乡村干部能够首先走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队伍前列,成为农民思想的引路人与指路灯,群众如何想,事事看干部,村干部通过组织学习、挨家挨户的讲解,让农民慢慢改变旧的思想观念,树立较为开放创新的思想。针对农民思想中的担心与顾虑,我们应该积极建立各种培训方式,聘请专门的技能老师为农民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努力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使农民拥有一技之长,这样农民才能更容易出外谋生,这样新的开放创新,积极进取的思想才能更容易进入群众心坎,引导农民积极的转变思想观念。

2、树自强开拓的思想观念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自主自强,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精髓,而如今,针对农民害怕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劲头,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依赖性较强的思想。必须引导农民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自立自强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摆脱指望政府、依靠社会的思想观念。由于多数农民普遍缺乏勇于冒险的精神,他们只在亲眼目睹有人成功的情况下,才敢大胆实施行动。因而我们不必单纯的说教思想,可以依靠树立典型形象,引导农民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所以,村委会应该鼓励创业成功的农民朋友,现身说法,示范带动,积极帮扶与鼓励其它村民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培育和选树典型并广泛宣传,让乡村干部和党员去引领鼓动群众,这样才能促使农民接受新事物,大胆创造,勇于开拓,不断的自主创新与拼搏进取。

思想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提出推进人口思想建设问题,其根本目的在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思想,科学指导人口计生工作实践,实现我国人口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一是改变人们思想僵化现状的需要。由于客观和历史的原因,当前的人口思想领域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以数为本”已成人们思维定势;二是“矫枉过正”有碍事业发展。首先,由于多年来我国一直处于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的状态之中,加之生育政策、工作措施、工作考核、宣传舆论,无一不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为目标,人们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以数为本”的思维定势,认为中国的人口问题就是数量多的问题,减少人口数量、完成人口控制计划,就是人口计生工作的全部内容。其次,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持久性和不可逆性,以及我国在人口问题上历史性的失误和教训,容易使人们对解决人口问题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警惕,对人口弊端和人口形势的判断和把握趋于严峻。由于存在这些思想障碍,致使一些现实问题无法有效解决,阻碍了人口计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是适应人口发展形势的需要。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人口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客观事物的巨大变化,既对人口思想发展变化提供了极好条件,又对推进人口思想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是实践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复杂局面,党中央提出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历史任务,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人口思想建设,发展创新人口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尤其需要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人口形势,以“以人为本”更新工作理念,以“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定位事业目标,以“统筹兼顾”的方法解决人口问题,真正使科学发展推进人口思想建设问题的提出观成为推进人口思想建设和创新人口理论的强大思想武器。就当前我国人口思想状况和人口计生工作实际来看,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五方面推进人口思想建设:

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变“以数为本”为“以人为本”,是人口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思想领域的根本任务。变“以数为本”为“以人为本”,应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避免将人口发展目标绝对数量化,将调控人口再生产等同于调控物质再生产,在法律政策上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二是在工作理念上应将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民族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个人家庭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兼顾起来,避免将上述两者对立和割裂开来;三是尊重和维护公民的基本生育权益,促进人口和谐发展,增进家庭和个人生活美满幸福;四是科学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仅对人口计生工作对象而且对广大基层工作者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第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思想。中央《决定》提出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正确理解“统筹解决”的深刻涵义,为此,首先需要树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人口思想。笔者认为,中央《决定》提出的“统筹解决”,是指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迁移、分布等方面综合解决问题,任何泛化“统筹解决”涵义的解读,会使理解中央《决定》精神进入误区。树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想,必须克服过去那种只看数量不看其他的习惯思维,学会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迁移、分布综合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深刻认识我国当前人口发展中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奠定思想基础和舆论环境,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第三,人口问题发展变化思想。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保障福利条件的改善和抚养子女成本的增加,必将进一步促使群众的生育意愿转变,生育率不断下降将是我国人口发展的总体趋势。因此,树立人口问题发展变化的思想,既看到目前人口总量仍然庞大且面临着低生育水弹的风险,又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看待中国人口发人口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展复杂多变的势态,正确分析判断人口发展的总体趋势,确立富有远见的人口发展战略。

第四,既“人口”又“人手”思想。一直以来,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增强国人的人均意识,舆论着重强调了人口多的弊端,这在人口过快增长时期是必要的。但是,在低生育水平下的今天,仍然片面强调“人口”消费的消极方面,忽略“人手”创造财富的积极方面,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口既是劳动者又是消费者的二重性的原理,还会使人们陷入“只怕人多不怕人少”的认识误区。中央《决定》明确指出:要“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充分体现“人口”又“人手”的辨证思想。树立建设人力资本强国的人口思想,要求我们在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多、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使人们看到我国正处于以前没有过、今后也难于再有的人口红利期,增强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紧迫感,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第五“,负责任生育”的思想。为了降低过高的生育率,让广大群众少生孩子,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反复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独生子女光荣”等思想观点,对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起到了很好作用。但这种宣传久之使群众产生一种误解,以为计划生育就是少生孩子,孩子越少生越好,甚至不生最好。这种认识误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尤其是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将严重损害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树立“负责任生育”思想,就是强调生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生育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要求人们在生育问题上,必须秉持对国家和民族、对社会和家庭、对子女和本人负责任的态度。“负责任生育”思想更加辨证、科学和文明,更加有利于提升人们生育行为的理性程度,也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如何推进人口思想建设,笔者以为,当务之急应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依据当前人口思想僵化现状,要大力推进人口思想建设,就必须按照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开展一场解放思想的大讨论。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纠正“以数为本”的思维定势,克服“只怕人多不怕人少”的思想痼疾,使人们从“以数为本”中解放出来,实现人口思想的与时俱进,促进人口理论的发展创新,以在我国人口发展问题上形成全面的、辩证的、理性的认识,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创新人口理论命题。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人口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口计生事业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很有必要在人口发展上提出新的人口理论命题,以提升人口计生工作目标,引领人口思想理论潮流。依据笔者对推进人口思想建设和人口理论创新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生育文明”理论命题的理解,笔者认为提出“生育文明”理论命题是适宜的。“生育文明”是“人类如何推进人口思想建设在生育及相关领域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生育文明”包括了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生育制度、生育管理、生育服务、生育科技等方面的全面文明进步。这种全面文明进步,要求宏观上实现人口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最大化,中观上要求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最科学化,微观上要求实现家庭个人利益最优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体现了人类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规律,体现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不失为新时期人口发展中的崭新理论命题。

繁荣学术讨论研究。党的执政理念深刻转变,国家政治民主的显著进步,为推进人口思想建设、创新人口理论创造了有利时机,也为开展人口学术研究和争论提供了宽松环境。在这种情形下,一方面,应积极开展人口思想上的学术争鸣,另一方面,决策部门应敏锐捕捉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

思想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邓小平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的奠基者、英明的开启者和艰辛的推动者。邓小平关于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制教育、法律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和深刻。邓小平法制思想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了科学的发展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按照邓小平法制思想,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邓小平法制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和法制思想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同样是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前30年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提出来的。它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内容。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它的创造性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历史经验,回答了在中国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新的视角、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向前大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首先,在如何实现从革命法制向建设法制转变的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和法制思想;其次,在如何处理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关系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和法制思想;最后,在树立法律的权威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和法制思想。

1、邓小平法制思想实现了革命法制向建设法制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我国法制的功能主要局限于对敌斗争、惩治犯罪和维护统治的范围,过分地强调法律的制定主要是服务于权力的巩固,把法律仅仅作为实现政治统治的必要工具和手段。“”结束以后,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国情、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作重新认识和深刻反思。他明确地意识到:“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1页。)“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8页。)为了实现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当代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且提出了如何从制度上来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其中提到:“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相反,这只能使我们的国家再一次陷入无政府主义状态,使国家更难民主化,使国家的经济更难发展,使人民生活更难改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9页。)因此,邓小复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邓小平在强调法律对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的同时,特别重视法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作用和功能。他指出,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关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法制基本功能理论的及时调整,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尤其是现阶段,对依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邓小平法制思想正确处理了党与法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要求执政党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在国家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然而,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是人民的工具。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他强调“党的领导责任是放在政治原则上,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干涉,不是党权高于一切。”(《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0~12页。),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来源于人民的权威,因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也就顺理成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包括罚款、重税一类经济武器)同主义的势力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进行斗争。”(《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71页。),要求“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这一思想被写进了党的十二大通过的,规定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邓小平同志正确地处理了党与法的关系,坚决主张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既是法律权威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法律权威的根本保障。

3、邓小平法制思想强调树立法律的权威。

恩格斯曾经指出:“所有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政党或阶级,就其本性说,都要求由革命所创造的新法制基础得到绝对承认,并奉为神圣的东西。”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虽然我们也制定了包括1954年宪法在内的一批法律、法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所致,长时期内,法制不健全,尤其是“”期间法制受到践踏。

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树立法律权威的重要性,“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坚定而明确地提出,要加强法制,要树立法律的极大权威。他指出:“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那样,只要这个人一有变动就会出现不稳定。”,并一再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革除过去长期存在的那种“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的典型“人治”弊端,牢固地树立起法律的极大权威,为在中国厉行法治,坚持依法治国,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邓小平法制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1、邓小平法制思想确认和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我国是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是人民民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应当使人民的权利、自由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障,并付诸实践。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第一部宪法虽然确认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确认了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但由于同志一直把法律作为政治统治、阶级斗争的工具,“没有自觉、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利的各项制度”,因而人民的民利不仅没有能够得到有力的保护,反而出现了许多践踏人民民利的事件。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对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问题。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提到修改宪法的设想时指出,法律要充分规定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他说:“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障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同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必要性时指出,公民的民利应该受到法律强有力的保护,“如果不对这类活动进行打击,不但经济调整很难进行,而且人民的民利甚至生存权利,都要遇到危害。”现代法治国家,法律必须确定和保障人民作为社会主体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他们的自主性受到压抑和束缚,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约束和削弱。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通过保障人民的民利来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1987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时强调:“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同时,还要使人民有更多的民利,特别是要给基层、企业、乡村中的农民和其他居民以更多的自……以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2、邓小平法制思想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直接针对封建特权而提出的一项重要的近代法治原则,1954年宪法就已明确地规定了这个原则。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及其共产党人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重新得到了确认。邓小平同志在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我们要在全国坚决实行这些原则: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看成是党和国家在法律领域所要坚决实行的重要原则之一。邓小平同志讲:“我们今天所反对的特权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利。”对于特权现象,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从制度上克服,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特权现象,他在1980年就明确指出:“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不管谁犯了法,都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1~332页。)邓小平同志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侧重点是要求各级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一切活动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1986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有针对性地指出:“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抓住典型,处理了,效果也大,表明我们下决心克服一切阻力抓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2页。)他还要求:“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问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查办部门。”

三、邓小平法制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

1、邓小平法制思想坚持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稳定的政治局面与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推进现代化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特别是我国目前社会文明转型与体制转轨同步进行,由此引发的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激烈变革,都是前所未有,也是世所罕见的。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并维持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生活秩序,显得尤为重要。借助于强制的惩戒机制及其巨大的威慑力,法律制度为社会秩序提供了一道最基本的保护屏障。邓小平明确指出:“真正要巩固安定团结,主要地当然还是要依靠积极的、根本的措施,不单要依靠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同时也要依靠完备的法制。经济搞好了,教育搞好了,同时法制完备起来,司法工作完善起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整个社会有秩序地前进。”在南方谈话中,在谈到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时,邓小平还特别强调:“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2、邓小平法制思想坚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要依法治国,必须提高全民法治意识。邓小平提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否则我们就决不能建设社会主义,也决不能实现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60页。)。同时“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3页。)通过法制教育,既要求公民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责任,使越来越多的人不犯法,又要求公民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行使监督权,维护法律的权威。通过对全民法制宣传与法制教育,可以逐步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培养全民的法律感情,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国。

3、邓小平法制思想坚持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思想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在过去的六年中,天父恩待我们的国家,也恩待我们浙江的教会。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及宗教工作座谈会精神正在进一步得到贯彻。今年4月6日上午,省委书记亲临我会考察和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宗教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正越来越被各级党委和政府所重视。宗教界也因被视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而更加心情舒畅地投入现代化的各项建设,努力实践着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今天公民所享受的自由,已经进入中国历史的最好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基督徒已超过137万,这六年就增加了十多万,堂点也相应增加至5900多处。在以往六年里,省两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推进神学思想建设,认真做好各项教务工作,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使全省教会呈现出平稳发展的势头,总体情况良好。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浙江教会至少面临三个方面的危机:1、异端邪说甚至在我省少数地方仍有市场,利用基督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事时有发生;2、境外势力企图改变我“三自爱国原则”的“渗透”现象有增无减;3、内部矛盾和混乱现象在一些两会和教会难以消除,使原本就十分有限的力量内耗严重。所以,当我们为过去的六年同心感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需具备一种忧患和危机意识,紧紧依靠神的大能,以坚定的信心迎接前面的挑战,以加倍的努力搞好自身的建设,切实增强抵御渗透、反对、消除混乱的能力,把浙江教会办得更好。下面就八个方面对省基督教两会的工作进行回顾与展望: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二、推进神学思想建设;我省神学思想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今后我省神学思想建设工作在五个方面只能加强,不能削弱:1、神学思想建设推进小组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2、神学思想建设的宣传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3、神学思想建设研讨活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4、浙江神学院和省基督教培训中心神学思想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5、神学思想建设论文写作班子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三、注重教会人才培养;四、搞好两会硬件建设;五、抓好出版发行工作;六、重视基层教会建设;七、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八、拓展对外友好交往……。

思想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大学生班集体建设中,班级思想建设具有先导性。加强班级思想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班级思想建设的内容

结合高校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学生班级思想建设的重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和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四个方面。

(1)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一个民族要有理想信念,一个国家要有精神支柱,青年大学生更应自己的理想信念,有自己的人生追求。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在思想文化激荡碰撞、社会思潮跌宕起伏的当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系好理想信念这枚“人生的扣子”。 [2]帮助大学生构建人生规划,明确自己未来目标与现在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将国家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以及相应的行为品质。在班级思想建设中,要将理想信念通过标语、演讲、论文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表现出来,坚定“三个自信”,努力践行“中国梦”。

(2)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班级中,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要有深刻的认识和更冷静的观察,把自己的爱国激情和成熟的理性思考结合起来,遇事理性、平和,有远见、更明智。当代大学生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都比较敏感和关注,班级负责人要适时加以正确引导,抓住契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学生珍惜大学美好时光,通过“勤学”来“明辨”是非,不断升华自己,青年一代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人生价值和爱国主义伟大理想连在一起,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3)诚信教育。诚信是立国之道、做人之本、修德之基。哈佛的多洛雷斯・克里格教授曾说过:“诚信会为你积累看不见的财富,时间越久,这笔财富就越加珍贵。而欺骗只会恶意透支你的财富,哪怕只一次,你也许会一无所有。”因此,要把诚信教育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必须学会诚信做人,谨守做人的本分,在班级开展诚信教育,要不断强化诚信理念,提高诚信素质。例如新生入学后,要建立班级诚信档案,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各种诚信失范行为进行记载,并作为入党和评先评优以及就业入职的依据,将诚信教育贯穿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4)心理健康教育。在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内容中提到,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中央把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写进报告,对人民群众心理健康层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更关注、关心百姓身心的身体健康,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丰富,更需要百姓心理上的健康,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如果因家庭贫困、情感受挫、就业不畅等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将更受到社会关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需高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正确疏导。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形式进行:一是建立班级学生心理档案。重点做好贫困生、学困生以及心理不健康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危机干预。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普及。开展以班级为单位心理辅导,进行心理常识的宣传;举办心理知识讲座,传授必要的心理调试技巧;进行挫折心理教育,提高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等。三是创设心理健康良好环境。开展优良学风班、文明宿舍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让他们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愉快学习,幸福生活,健康成长。

二、班级思想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1) 正面引导,提高认识。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要让学生树立敬业的思想,使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踏踏实实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自尊心强,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他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学生思想上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

(2)树立典型,学有榜样。一是要选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为大家所接受的先进典型,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具有可学性。二是选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吸引人们去效仿和对照。三是要学有目的,组织健康有益的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特别注意雷锋精神、学习标兵的宣传。

(3)重视时机,做好管理。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按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实际、以班级、宿舍和党团组织、学生社团为单位,利用新生开学,重大节日对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以及行为习惯进行养成教育,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成人、成长、成才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4) 自我管理,创新方法。一是建立相互信赖、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辅导员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实现理想,完善个性;同时学生也帮助老师进一步完善自己,改善工作、完善人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思想工作的重要保证。二是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如班长责任制、组长责任制、宿舍长责任制等,充分依靠班委、团干部、学生骨干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社会工作能力得到加强。三是创建新型舆论宣传阵地。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趣味性、生动性、自由性等特点追逐学生的心理,利用班级QQ群,网络论坛等现代信息技术技术,对学生实行及时性、平等性、亲和性的教育管理,达到对学生的信息传达和思想动态的把握,从而更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参考资料:

[1]、.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2012年11月19日

[2]、坚持办学方向 ,突出思想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5年02月06日 山西新闻网

思想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形势;工会;政工工作;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已经形成,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企业工会政工工作是其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宣传党的先进思想,传递新观念的主战场。目前,我国企业职工肩负的责任大,尤其是国有企业,还承担了很多的社会责任,压力重,思想包袱重,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完善他们的思想建设,改变他们的落后观念,传递新思想,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针对这样的现象,下面我们就来深入研究一下如何搞好政工工作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而树立企业职工的正确价值观,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一、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相关概述

顾名思义,人文关怀就是指对企业职工加以关照的一种形式,是工会组织在工作中要尊重职工的个体差异,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关心他们的诉求,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创造性的一种对策。它首先承认了企业职工的地位,将他们置于主要位置,注重精神鼓舞,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心和爱护。心理疏导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它主要是指通过与职工的交流、座谈,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利用一些辅助的科学的技术手段,对职工的心理进行疏导,从而缓解他们的压力的一种沟通方法。它能够缓解企业职工的不良情绪,让他们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压力得到释放,从而更好的进行工作的对策。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辅相成,两者都契合人类的本性,是育人、育德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它有助于工会政工工作的完善建设,鼓舞职工努力工作,学会自我舒缓、自我调节。另一方面,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互为补充,前者是注重人文关怀的任务和目标,后者是注重人文关怀的要求。心理疏导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解释、说明、沟通等方式,疏通人们的心理障碍。人文关怀侧重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侧重解决人们的心理障碍问题,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二、新形势下做好工会政工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科学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平等交流

工会政工工作的核心是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主要对象也是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积极的沟通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各企业工会组织一定要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与职工心与心的交流,多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此外,工会政工工作还应该坚持员工平等的原则,尊重他们的思想,明确他们的心理问题,搞好思想建设。

(二)建立健全工会政工思想政治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工会政工工作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完善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就显得极其重要。一方面,企业要建立民主思想管理机制,在人文关怀中发挥群众的力量,坚持从群众中去的原则;另一方面,企业在对职工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还要建立研究机构,深入了解职工的思想诉求,缓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完善健全的制度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三)提高工作趣味性,从全局出发,针对性开展工会政治思想工作

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更应该具备工会自身的组织特色,不能坐而论道,要实实在在地帮助职工解决困难、解决问题。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具备趣味性,加强工作的多元化水平,丰富教育的形式,摆脱传统的说教形式,增加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确立全局意识,一切的工作都要以全局为重,服务全局, 在工作的创新过程中,要依据全局来进行,始终不能偏离全局,以趣味性和全局性工作突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现代化企业制度,新形势、新背景逐步建立。企业工会政工工作是企业思想建设的重点,能够革新职工的思想,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的凝聚力。对此,工会政工工作一定要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坚持职工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相关的思想政治科学制度,并加强工作的趣味性和全局性,更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完善企业职工的思想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谭华玉.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认知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116-118.

[2]郑耀忠.用心树人做活当代思想政治工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研究[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2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3:8.

思想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生态德育 必要性 措施

一、生态德育的起源及其含义界定

对于生态的研究,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9年首先提出生态学,1935年英国的生态学家坦斯利又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上世纪70年代,生态学已从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踏上了与人文学科融会贯通的新道路,生态系统的含义逐步广义化。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从此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虽然教育生态学只有30多年的历史,但它早就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之中出现过了: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说明他已意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著名的古代故事“孟母三迁”更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教育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然而,我国学者却是从80年代才开始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90年吴鼎福、诸文蔚的《教育生态学》是我国第一部教育生态学著作。1998年5月,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撰文首提“生态德育”一说,认为所谓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当然,刘惊铎、王磊对于“生态德育”含义的概述也是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概念。

二、加强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教育思想建设的必要性

面对工业化发展带给社会新的变化和形势,未成年人的生态德育思想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生态德育思想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实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目标,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生态德育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薄弱环节,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三、加强未成年人生态德育建设的措施

(一)主体行政部门的统筹。

各级环保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环境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一把手”亲自抓,把加强未成年人环境道德建设纳入环保中心工作,统一部署,全盘考虑。例如,2004年继2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国家林业局就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所以各级领导部门一定要落实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努力为未成年人建设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湿地公园等园区的优势,努力建设一批高标准教育基地。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要酌情减免门票,有条件的生态园区则可完全免费向青少年开放。

(二)社区、家庭的合作。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家长在思想上不重视和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逐年增加,以及各个社区工作的松弛,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思想建设得不到很好的提高,乱踩草地、乱扔果皮、垃圾的现象时时发生。所以我们的家庭与社区一定要积极合作,家庭是小家,和谐小区是大家,社区工作人员要积极推动 “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培养未成年人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环保意识。各社区也可增添一些科普长廊、以家庭为小组的生态知识竞赛等活动来为未成年人贯彻生态德育的思想。

(三)社会的支持。

生态德育发挥作用,离不开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因此要积极发挥社会舆论在未成年人生态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向未成年人传授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知识。积极动员全社会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环境教育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生动直观、便于参与的环境教育基地,为未成年人提供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科学、接触环保工作的实践场所。

未成年的生态德育思想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加大家长学校的建设力度,打造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体。学校要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中发挥主导作用,与之共同担负起未成年人生态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要积极思考,创新开展新时期的家长学校,有效地指导与培训家长,不断提高家长的生态知识水平,积极探索创建学校主导、家庭和社区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体制,从而使未成年人的生态德育思想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滨湖区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介绍[R],2009.

[2]韩雪.学校德育生态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思想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机推广队伍;思想建设;加强培训;总结;完善制度;提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S-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07-1

农机推广是以试验、鉴定、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方式,将农业机械以及农业机械化技术普遍推广和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过程的活动。由此,相应的农机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农机知识和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宣传组织能力。农机推广队伍肩负着农机化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培训指导、推广应用、推动发展的责任,由此农机人员的思想观念、认识程度、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对农机推广的效果具有直接影响。

但是随着农机推广形势的变化,农机推广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农机推广队伍成员不安心推广工作。他们认为农机推广单位是农机弱势部门,没有发展前途,思想上不重视;依赖的思想。有时农机推广工作出现困难,一些同志并不是主动积极的去解决问题,而是出现了等、看、靠等的现象,总是想着依靠别人去解决问题,或者照搬别人的做法,甚至有时还依赖政府去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工作产生了畏难情绪,农机化新机具和新技术实际应用推广过程中,由于工作形式的原因,就出现了推广工作难的问题,这些同志要么回避困难,怕苦怕累,严重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还因为工作环境条件差,而出现畏惧怕苦心理;对推广工作认识不够,把农机工作简单化,认为工作仅仅是让几户农民买机械做示范,就算完成推广任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一些同志认为农机推广经济效益低,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不协调,意识不到农机推广的重要作用,由此对农机推广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机推广的工作十分被动。

农机推广队伍建设的加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加强基层农机推广队伍建设,完善农机推广人员的思想建设,对发展大农机、立足大农业、服务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推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加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过程中,除了相关政府部门要重视对农机推广队伍的建设,纳入各省市农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对推广工作的投入力度,提出好的惠农政策,增加财政扶持专项的资金投入,重视农机部门对推广人员的正确引导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机推广队伍的思想建设。

1 加强对农机推广队伍的培训、总结工作

在农机推广工作中,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主体,所以在农机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包括政治、业务综合素质等的培养。一是在选派农机推广人员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公开选聘的形式,在选聘的时候,一定明确选聘条件,比如专业方向,年龄等硬性要求,以及吃苦耐劳等一些软件要求,并且要将新加入推广队伍的同志在正式上岗后送到农机专业院校学习;二是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对农机推广相关人员举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并在每次培训后以实践或论文等形式进行一定的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认为本次培训可结业;三是组织其他相关部门通过相互学习交流,或者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对农机人员进行培训。展开多样化的农机业务工作培训,做到每个农机推广队伍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把握农机发展规律,掌握农机业务知识,实现农机发展规划的科学布局,同时对农机推广的工作程序足够掌握和了解。开展新形势教育,结合实际进行农机形势教育,让大家看清农机发展的形势和前景。

2 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在农机推广工作中,完善政策制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一定工作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政策制度就相当于一定的硬性目标和要求,并且也是推广人员的一个保障。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应针对农机推广队伍中存在的弊端,制定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尤其是思想建设工作制、目标责任制、综合指标考评制等,在农机部门进行公开选聘的前提下,一定要实行定编、定岗和定职责,对各个职位的职能,做出量化要求,同时农机推广人员的福利及待遇,也应体现在政策中,以绩效的形式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积极性,进而使农机推广队伍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制定创先争优的标准和要求,表彰先进单位或个人,并作为年度考核及其他考核标准的依据,这样既能解决实际推广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又能有效激发农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农机推广人员也看到工作奋斗后的希望。

3 提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个体素质

农机推广人员应坚持认真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掌握新型农机具操作技能。农机主管部门要通过各式各样的形式以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素质。例如可通过重点深造与在职培训相结合、院校专业培养以及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方法。从而能持续提高当前农机推广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同时,通过多种激励措施的采取,鼓励推广人员积极主动学习。最终使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切实要求,以个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机推广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宋军.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的思考[J].当代农机,2008,(06).

[2] 龚传宁.促进镇级农机推广队伍健康发展的措施[J].江苏农机化,2008,(01).

上一篇:建设方案范文 下一篇:环保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