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6 18:18:37

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第1篇

28,登山

课时

2

授课时间主备课

教师

刘美云

参与备

课教师

授课教师

三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学会本课11个生字,新词

积累喜欢的词语

过程与

方法

启发谈话法

体会课文末尾列宁的一段话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学习列宁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优秀品质

上山:走小路赶时间看日出

登山

下山:走小路自觉锻炼意志

教学流程

时控

补充修订

第一课时

谈话揭题:

同学们,还记得《雀》这篇课文吗它讲的是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关于列宁的故事.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解决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集体交流.

指名读生字,说意思.口头组词.

指名读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再读课文,想想列宁是怎样走过靠近深渊的那条小路的.画出描写列宁神态动作的词.

学生自读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指名说

你感受到什么(害怕)

感情朗读(为什么要这么做)

到了山顶,他们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学生读课文,互相交流,并感情朗读体会列宁登上山顶后愉快的心情.

布置作业,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

这条小路是怎样的(投影显示)

过渡.列宁为了节省时间看日出,走了一段危险的小路,返回时,为什么又走那条小路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次,理解含义.

自读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指名回答.

再读,细细揣摩,体会这句话含着的意思.

第一句话写出了列宁对待"害怕"的态度不能让害怕把自己压倒.

第二句话强调了革命者要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意志的机会.

请同学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第2篇

《麦克白斯》与《故乡》分别是中外两种不同的语文教案,体现了风格各异的教学模式。《麦克白斯》教学案例是由英国玛格丽特女士开发并执教的,供中学四年级学生使用,相当于我国高三年级。而《故乡》的执教者为芜湖一级教师点拨教学法创始人蔡澄清所授,当我们仔细比较一下两国教师的执教过程,就会发现同样是语文课教学,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方老师在不同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指导下列出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教材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教学效果有了明显差异,本文试图运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来剖析中西方老师的戏剧教学,从而进行比较,得出几点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 研读这两份教案,我们能获得许多启示,以下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比较

(一)课堂教学目标之比较

1、(呈现目标的来源)目标呈现与教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说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主体态度,即以怎样的阅读姿态来读;二是体式的研究,即不同的小说有不同的读法;三是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诸如细节怎么读等1。研读上述两份课例,首先在“目标呈现”上体现了主体态度的差异。《故乡》的执教虽为特级教师蔡澄清所授,由于沿袭中国一贯教学的套路,仍是“教教材”的老一套,虽然有涉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如对比手法的运用,景物描写对中心的帮助等等。但《麦克白斯》则完全是“用教材教”的模式,虽然也涉及剧情“情节”的学习。应该说,从主体态度上,玛格丽特女士(《麦克白斯》执教者)的眼里,看到的是莎士比亚戏剧后面的东西,而蔡澄清老师眼里只有《故乡》这个文本,执教过程中也从未离开过文本。

《故乡》着重对文本的研读,理解小说的主题是对旧社会的憎恨与对新生活的呼唤,蔡老师课中用大段时间引导学生对比幼年与中年闰土的不同,启发学生理解其生活内涵与社会意义,并通过文本研读掌握文章的叙事结构、掌握一些写作方法(但无具体操作与练习)。

《麦克白斯》则通过研读剧本,领会“类似的文学作品与自己人生的关系”,并明确表示“就文学作品而言,《麦克白斯》只是其中一例,(例如)”。应该说,其功夫在文本外,目标在文本外,文本手段,仅仅是手段。

2、目标分类及类型

《麦克白斯》的目标分类更符合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方法,它严格地从“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将学生的思维成果定义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性知识”,将目标与这些认知结果一一核对,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将其划分,从而确定哪些目标属于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以及创造,有的放矢,避免混乱与盲目,更促进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的实现。《故乡》的执教,个人经验性的东西参与较多,目标叙述(表述)也给学生的东西往往是老师咀嚼过的,不再“原汁原味”,学生缺少自己与文本沟通(零距离对话)的机会。

(二)教学方法与过程之比较

同样是一部有份量的文学作品,《故乡》在中国学生那里用了三个课时,而《麦克白斯》竟然用了“为期五周”的教学时间,五周时间里,学生“摸爬滚打”在这部莎翁戏剧里,了解了《麦克白斯》的主题,诸如“野心、诱惑、恐惧”等关键词,关键是:这些关键词与自己人生的关系!(这同样是另种策略,生之策略),文本为自己所习得,所构建,为自己所用。同样,学生还了解了“有关戏剧”的一些重要概念,学会并尝试导演、出演、评论该剧,甚至还联合运用了新闻报道、特写文章、社论、政治漫画、忠告专栏和招聘广告等特殊文体。行之最后,教学虽完全生成于文本,便完全“脱离”了文本,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涵义。

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学生不仅能看到三种不同版本的该剧电影(在课堂上);就“好电影版本在电影技术和人物性格刻画方面包含什么”写五分钟感想;就“背景、声音、灯光、特效等电影成分作调查;班级教学、合作教学、小组讨论;学生经常是凭自己的实践找到答案,而不是接受老师现成的知识,体现了“创造”的氛围,《故乡》用了阅读、点拨等教学法,但学生一直没有脱离文本与老师,口耳相传的时候多,教学目标中涉及的“组织学生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语文能力”,教学过程中“写”的内容不但安排欠缺,如何“有机结合”,如何“切实提高”?目标虚浮、无针对性,难以操作。

三、教学评价比较

王荣生教授说:文学作品的欣赏理解,不应拘泥于对作品的特定阐释,而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态度……,理解和感受应该是学生自己的,老师不是教你理解感受和结论,而是教理解感受的方式2。寻么,教学评价也应基于这个出发点。《故乡》中陈述性知识在课后评价中涉及较多,更多的是在对文本的理解、诠释上反复做练习、下功夫,从“例子”到“规则”,三——五个足矣。何况这样的“例子”如何形成阅读同类作品的“规则”,学生并未作应该有的练习与实践。《麦克白斯》中,不仅从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的教学问题上作评价,还有对“评估”本身的评估,确保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教学评估的一致性,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同时,还有对“遗留问题”的探讨,学术性较浓,同时可操作性强。

二、思考

作为一篇供“低水平的中学四年级学生使用的《麦克白斯》,其教学的容量之大,令我们国内的同学段语文教学自叹弗如,其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手段也提供给我们参照与反思的例子

(一)关于教师

玛格丽特女士在《麦克白斯》教案设计中对学生要求的一句话令学生们“印象深刻“,也令我印象深刻——“请记住,意见没有对错之分,但任何意见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国内语文教师受几千年孔圣“私塾”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经多次教改,也难以脱胎有西方真正的全方位的“民主”,“师道尊严”、“灌输”、“一言堂”现象仍是比比皆是,学生仿佛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思维与行动一致僵化,不敢越雷池,无法创新,只会“勤奋“。堪称悲哀。

(二)关于教材

目前国内文选性的语文教材,造成了教学的不确定性,课程目标只是提供了方向性的东西,但落实到一篇篇选文上,其教学内容却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于是,一千个教师教同一篇教材往往会生成一千不同的内容,学生到底学了什么内容?即使有《教参》,也只是部分人的标准,不全具有学理的依据,甚至有些理解根本就是牵强的、乃至错误的。我们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执教语文时是依据《教参》的;而另外一些不愿“附大流”、喜欢钻研的教师备课时,许多时间都花在面对一篇课文“苦想冥想”教什么上,这种状况造成了语文教师大量的“无效劳动“。象《麦克白斯》这样有学理依据、有科学性、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无疑要诞生于确定的上行目标,那我们语文教学目标的上行目标何在?教材编制上要如何改革?

(三)关于教法

在《麦克白斯》教案中,老师把所有的任务都交给学生,学生自己去读原著、查背景、自己得出人物性格的特征及其跟自己的关系,——这就是中外教学的最大差别:外国教育重视过程,而中国教育重视结果。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更是将“追求结果“推到了极致。我们应该使学生掌握过程,在过程的追求中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在师生课堂交流上也同样是真理。同时,要让学生“品味”课文,象玛格丽特女士一样。事实上,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已越来越异化,高考指挥棒、导致一考定终身,“只要学不死,就要死里学”。无休止的练习和试卷大战,挤走了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机会,文学的学习变得技术化,语文老师成了不折不扣的“教书匠”。3

当然,我国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在摸索中前进,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飞速发展。写作此文,无意于贬低我们自己的成果而扬他人志气,是希望在“师夷长技”中更好地提高我们自己。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p246,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p248

3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2期

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第3篇

一、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指导,适时的帮助他们进步和发展。

学期初,通过和学生聊天后,统计了学生学习状况和未来的打算。有30%左右的同学有专升本的意愿,有30%左右的同学已经决定毕业之后直接参加工作,但是工作尚且不能确定,有30%左右的同学仍然迷茫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还有几名同学根本就没有想过以后的事情。针对不同学生的状态,本学期做了以下工作:

1.针对专升本学生。

积极为有专升本打算的同学创造条件,在我本人能力氛围内,积极的帮助他们,同时为他们在校外接受学习和辅导提供方便。同时为他们提供专升本英语、计算机考试的相关信息。及时对他们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适时的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2.针对打算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

积极的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并通过网络帮助他们搜集招聘信息,并提供参考信息,从班主任的角度给出指导意见。针对直接参加工作的同学,我以抓学生基本从师技能为主,在书店购买了《主题班会设计》、《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并挂在班级的资料栏上。

3.针对还处于迷茫中的学生。

班主任工作是用心来工作的,由于处于迷茫中的学生是对未来有想法,但是想法不明确或者没有切实行动的,针对这类学生的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目标不明确的学生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他分析,帮助他找到答案。没有切实行动的强迫他们制定计划,并要求他们及时的反馈计划完成情况。由于我本人工作较多,我和学生多以手机短信的方式交流,通过亲切的问候和适时的叮嘱,帮助他们走出迷茫。

4.针对那几名有“混日子”思想的学生。

针对他们几名特别的学生,他们采取了自我放弃,但是作为班主任,我真心的希望他们能够有自己的一番作为,我采取不抛弃不放弃的做法,适时的询问,及时的提醒,不住的叮咛,我做到了他们父母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让他们感觉自己还有救。他们虽然仍旧很迷茫,虽然他们以后对社会的贡献有限,但是我确信他们会善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班会周周开的计划

由于本人工作的原因,没有实现班会周周开,但是在我有空的情况下,我基本上保证了班会的召开,并且也做到了争取和学生一周见两次面,保证了解学生动思想40分钟。每周班会都围绕学生就业和学习为主,进行交流和教育。

三、一对一谈话

本学期本人共找学生谈话20次,每次谈话20分钟,主要从学习、恋爱、理想三个方面对他们的动向进行了了解,同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了适时的提醒,避免了一些事情的发生。感觉幸福的是也有五名同学主动找我谈话,通过谈话帮助他们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我很高兴,在他们已经四年级的时候,他们还会把我当作港湾来停靠,我觉得很幸福。

四、严肃请假

本学期基本上保证了学生请假的制度。

做到了两天假和家长沟通后批准;两天以上假和家长沟通后,保留学生家长电话,由系主任批准。

同时废止了简易请假条的制度,实行手写请假条的制度,要求学生认真写请假条,有专人负责整理请假条,作为期末综合考评的一项来考核。

五、主题班会

本学期召开两次主题班会,已经召开了《冰雪·青春·激情》的主题班会,还有一次《圣诞联欢会》,通过主题班会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之间更加团结。

六、学生技能

学生的基本从师技能,本学期主要结合“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设计大赛”对学生的教案和课件进行了细致修改,并总结了学生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班会时间给学生进行了课件制作的指导。

以上是本学期工作的总结,由于本人工作问题,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学生的一些问题,但是他们对自我的保护和对自我的约束让我放心让他们自己去飞。

上一篇:六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下一篇:钓鱼的启示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