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2 11:05:19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接触与交流,对所带班四年级三班、四年级四班的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两个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个体差异有很大的差别。但总体来讲,有70%的学生基础好、能力强,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有强烈的求知欲、自觉性高。有和20%的学生处于中等,学习比较被动,其中有10%的学生自觉性差,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

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数学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始。经过前三年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

二、 教材分析

(一) 数与代数 1、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人口普查、国土面积、森林面积)

(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乘法 (卫星运行时间、体育场、神奇的计算器、探索 与发现 (一)、(二)、(三))

(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了两位数乘三位数,对一些较大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除法 (买文具、路程、时间、速度、参观苗圃、国家体育场秋游、探索与发现、抗震救灾)

(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生活中的负数(温度、正负数)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主要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

生活中的现象。

(二)空间与图形 1、线 与 角 (线的认识、平移与平行、相交与垂直、旋转与角、角的度量、画角。)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识别直线、线段、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认识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2、图形的变换(让学生经历把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来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3、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具体的情景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栽蒜苗一、二、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少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了解单试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三、 教材特点:

1、 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探索数学规律的意识。

3、 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方案中获得成功。

4、 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5、 注重在统计过程中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把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融会在一起。

6、 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将各方面的经验、知识、策略进行综合应用。

7、 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周围的事物,培养对数学美的理解,展示数学发展的历史,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和任务: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教学重点:大数的读写。教学难点:数位中含有0的读写。

第二单元 :线与角。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 品德教研工作计划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计划 |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一、培养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通过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协调配合,培育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初步养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初步具有中国心理、世界眼光、传统体认、现代意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基本理念

新六艺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称之为化育思想。

化育思想是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中华民族优良人文传统为依托,并批判借鉴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现代教学论、课程论,由此探索构建的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思想。

化育思想的核心信念是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文化成的理念。《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注释云: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先哲们的这些论述,揭示了中国古代人文化成理念的基本内涵,成为我们化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因此,化育思想,我们也称之为化成教育思想。它是以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知识为教育内容,以化育为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教育思想。

化育思想的基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化育思想要求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关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注重培养学生关注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生存状态,勇于献身民族复兴大业。

三、课程基本结构和性质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包括新诗教、新书教、新乐教、新礼教、新科教、新武教共计六门课程。

小学新六艺课程的性质属于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由涪陵城区教育办公室主持,涪陵城区六所小学共同参与研究和开发。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与中国传统六艺教育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但绝不是复古。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要求,对中国传统六艺教育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应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性,更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课程基本要求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总的要求是:突出人文关怀,强化传统熏陶,促进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崇尚创新,德艺双修。

小学新六艺各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新书教课程:设置书法课,改进写字课教学,强化中国书法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小学语文和艺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书法审美意识和初步的书法审美能力。强化书写技能训练,开展必要的书法常识教学;在硬笔书法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毛笔书法教学;在学习楷书的基础上,重视行书的学习;在临摹的基础上注意体现学生个性;在字迹工整的基础上讲求字迹协调、美观。书法教学要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书法不仅在书法课(写字课)中教学,还应该在美术课中加以引导。要发挥书法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书写和欣赏过程中受到书法美的熏陶,以书品培育人品。

新礼教课程:设置礼仪课,加强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新文明风尚教育以及现代礼仪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品德课教育。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贯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批判吸取中华礼教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乡情和爱国情感,以之作为礼仪教育的情感基础。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精神,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以之作为礼仪教育的认知基础。知行结合,以礼仪行为作为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实践,以礼修德,以礼立人。

新乐教课程:开设乐教课,加强和改进音乐教育。开展声乐和器乐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演唱能力和演奏技能,每个学生会演奏至少一样乐器(含竖笛或口琴)。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与新诗教、新礼教、新武教等学科的结合,拓展学校艺体教育,弘扬中国教育传统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念,以乐成人。

新武教课程:开设武术课,拓展体育课教学。弘扬中华武术传统,培养学生尚武立德,机智勇敢,拼搏进取,强身报国。新武教应与新礼教紧密结合,以礼习武,以武修德;培养学生武术活动爱好和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每个学生掌握适合小学生的武术基本功法和拳术、器械套路十套。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计划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高一年级组工作计划 |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 |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 品德教研工作计划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本为材料,分析如何针对小学数学教材特点进行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打基础的阶段,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以及严谨逻辑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本信息的有效呈现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导致学生在进入中学后,数学底子差跟不上,为此小学数学老师必须总是信息表达,从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出发,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特点

相较于其他传统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的教材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1)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的兴趣。很多教材中使用的例子都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兼具数学知识,能够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中向他们灌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中“观察物体”一课中就是用了路灯下杆子的影子这样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同学们了解相关的几何知识。2)插图贴切、丰富。适当增加插图数量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严格选择插图数量和质量,用形象的方式将抽象的文字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介绍乘法运算时,就采用了插图的方式,描述了“一盘鸡蛋有20个,五盘鸡蛋有多少个”这样一个问题,便于学生理解乘法的抽象内涵。

二、如何针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进行多媒体教学

好的教材应当有好的与之对应的课件,才能发挥教材编写的优势。然而当前,不少教师的教学课件是从网站上下载下来的,再经过自己的简略加工就拿到课堂上使用,这样的课件往往形式不美观而且内容与教师课堂教学的进度不符,不能满足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为此,本节将从类型及内容的选择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1.针对教材特点选择多媒体类型

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具有多元化、跨领域的特点,教师在选择多媒体呈现方式的形式时,应当分析各种方式之间的差别以及教材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方式分为:图、文字、声音、影响,具体来讲,图指的是各种静止的图,包括图片、图表;文字指的是文本,汉字及数字、字母;声音值得解说、背景音乐、音响效果等;影像指的是动画或动态的图像。对于小学生而言,图片、声音、影响是应当大量使用的方式,文本在其中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以及媒体本身的特征适当调整四部分的比重。在小学低年级,北师大教材中侧重讲解数学的基础知识,例如各种概念、生活常识以及最简单的数学计算。这些知识看似简单,若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还是很难的,为此,教师需要减少文字在多媒体教学中的比重,增加图、影响的份额,例如在“认识钟表”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类型的钟表,利用视频向同学介绍钟表指示时间的规律甚至向同学介绍他的工作原理。在小学高年级,北师大教材中侧重讲解复杂的图形、计算,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课本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提高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同时影像不便于表现该部分的内容,此时,教师就应当减少影像在课堂上的试用频率,提高文字比重,将文字与图片结合起来。例如,在六年级上册中“统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将利用图表将文字与图像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字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借助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表示出来。合理选择多媒体类型是当前对教师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着眼于学生的需求,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的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当注意多媒体的使用频率和使用的种类,不要对学生造成过多的认知负担。

2.针对教材进度设计多媒体课件内容

教师在进行课件编写之前应当了解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并对课本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划分,确定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每节课的计划,并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编写每次课要使用的课件,并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调整。本人认为一个完整的课件需要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回顾环节、新课环节、复习关节,在讲授新内容之前要对上次课的内容进行适当回顾,避免遗忘,同时要在完成新内容讲授之后进行适当的复习。新课讲授环节中教师不能不加以思考将课本教材原封不同的搬来,要有侧重并适当增加内容作为对课本内容的补充。例如,在四年级下“认识图形”一课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导入部分加到课件中,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图形(直线、曲线等)进行分类,但是教材中并没有对这两类图形引申,而教师可以在课件制作中增加对这两类图形的特点的介绍,并列举其他类型的图形让学生发散思维选择不同的标准来分类。另外,教师在课件中还要适当增加课后练习的环节,加深学生理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同时教师可以以课堂练习的效果为参考,调整课后作业的强度,提高课后时间的利用效率。

三、结束语

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是一本符合小学生认知习惯的教材,在内容和结构的设计方面较其他同类教材有很大优势。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要想充分发挥教材功用,必须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当前,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了解不够,过多的依赖于购买到的课件,影响了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有失偏颇的。为此,本文提出了如何针对小学数学教材特点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若干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未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教师能够提出对多媒体教学的好的感悟,供其他教师参考,共同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

作者:叶玉蔚 单位:酒泉市新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慧.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方式设计研究[D].河北大学,2014.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安全是一个人生命存在的有力保障,拥有安全才能拥有生命。安全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是教师能安心教学,学生能快乐学习的保障。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为孩子创造健康而安全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自卫、自救的能力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适时地渗透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1.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安全"这一因素

安全工作不是临时性的工作,体现在学生的一日活动中,课堂教学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如果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的同时,能考虑到本学期、本节课在课堂纪律、学生活动等方面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就能提前对那些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方面进行避免和预防,并能使自己的教学安全工作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如在教学部分几何知识时,教师常常会让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等操作工具,这是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准备的,如果学生没有准备好则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制定这类教案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是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使用剪刀这类工具肯定会有一定的危险,那么在教具准备中就应提前与学生进行纪律上的约定,规定只能在相应环节规范的使用工具,活动完毕立即妥善放置。再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题时,在固定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时,常用铁丝或小钉子、大头针等,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要让学生在制作时注意。有了事先的计划和准备,才能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防范,也更能规范教师、学生的课堂行为,课堂上教师更要做有心人,随时观察学生的行动,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防范。不然,即使计划制定得再完美,没有教师的认真落实,那么也会为计划而制定计划了,毫无实际意义。

2.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安全教育资源,拓展教育范围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众多知识的传授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众多数学知识的引出都是以主题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这些主题图大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教师如果能适时抓住图中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在教《生活中的数学》时,图中有限速标志,可教学生认识交通标志,了解这个标志所代表的意思,特别让家中有汽车的学生在外出时,一定提醒家人要遵守交通规则,绝不超速行驶。让小学生懂得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护自己,建立起规范的过马路等交通安全意识,并达到"大手牵小手"的作用。

在教学平均数的时候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45米,小明的身高有1.5米。小明能不能在这个池塘里洗澡?"讲解这一题时既要告诉学生平均水深是1.45米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1.45米,有比这更深的也有比这更浅的,小明不能在这个池塘洗澡 。还要告诉学生不能到不明水深的池塘洗澡,同时再告诉学生一些游泳安全常识。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儿童死于溺水,老师一定要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

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这一课时的时候也正值天气变冷之时,这时教师既要教育学生注意天气变化,天冷了要添衣服,不要冻住了,感冒发热就得赶紧去看医生,不要耽误病情,还要教育学生平时身体有任何不适都要去医院及时就医。

3.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亲自参与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常常会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同时这也是进行课堂安全活动教育的有利契机,要抓住学生对活动体验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例如在教求矩形面积和小路面积的内容时,可设计数学实践活动:绿化地带、前教学楼及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上课地点由室内延伸到了室外,这增加了教师对课堂纪律、学生调控方面的难度。在学生们准备进行分散的各小组学习之前,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通过对学生纪律的事先约定,教师的密切参与,能随时发现和制止学生的不规范活动,保证活动的意义和有效,最大限度地调控好学生的活动行为,避免学生活动时因为无明确纪律约束而产生的无法预计和及时控制的危险行为,很好地保证了践活动的质量。

在教学《左与右》这节内容时,老师可带着学生在教室走道上亲自体验一下走路靠右的规则,感受到如果人人都按一定的规则走路才不会相互碰撞,出现意外。同时,体验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这样才能建立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此外,还要告诉学生高速公路上如果汽车不靠右行驶,那么撞车的交通事故将会不断出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对别人的生命负责。

4.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是一帆风顺的,但通常也会有一些突况打乱预定的教学计划,对于这些突况是视而不见,还是听而不闻?这时体现的是教师的认真、细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秋冬季节在课堂上时有学生出现发烧、呕吐等生病现象。这时教师就应把课停下来,主动询问生病的学生哪里不舒服,需不需要给家长打电话等,同时还要派班干部到办公室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及时把生病的孩子带到学校医务室或者送往医院。并向全体学生强调时令变化时要注意增添衣服、课间休息不要跑出满身大汗等生活常识。再如:上课过程中遇到室内电线着火等突发危险情况,学生往往会乱成一团,这时教师首先要镇定,在关掉或者切断电源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情绪稳定工作,如果需要撤离,一定要组织学生迅速有序地撤出教室。同时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宣讲遇到突况时的安全常识。这时的教育,会比平时苦口婆心说上大半天的效果好得多!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段;数学;兴趣;操作;猜想

小学中段学生相对低段学生来说成长了许多,在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活泼,对待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都很强,但是也因此使得他们很难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持久的集中注意力。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中段向高段过渡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学生们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就很难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中顺利的展开学习。所以小学教师必须要格外重视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通过相应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们对数学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进而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并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改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这就说明,数学课堂教学的一切都应该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在现代教育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原来由“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的、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从“应试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退出,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改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观念的行为,要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的教学目标上,转变为对学生的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上来。切实改掉“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把课堂还给“主人”――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只是他们的组织者、引导着,只对学生适时的进行指导,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做、多说。大胆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知识,从而达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还给学生主体的地位。

在上四年级(西师版)上册《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时,出示课件,体育老师到商店买4个篮球(一个篮球35元)和1个足球(1个足球45元),需要多少钱呢?板书: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 教师:谁来说―说,他们是先算的什么呢?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学生就能自主地探讨学习,不是老师一步一步讲解。

二、创设多样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是一个显著特点,通过创设有利情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显著增强,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学生,方便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在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有利情境,首先可结合实际生活创设导入情境,经过这一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调动,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内容上,有利于后续知识教学的开展。同时,也可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课堂情境。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情境的合理性,保证情境切合课堂内容,针对不同的知识特点选取不同的方法,如设置探究情境、生活情境、情感情境等等,确保情境为高效课堂建设服务。同时,应对其时长加以控制,一般以五到十分钟为宜,保证课堂结构的合理性。

三、针对认知水平的有效衔接

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一点点得到发展与构建。在低、中段教学衔接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变化,要留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变化,并且要慢慢深化学生解题思路与解题技能的培养。这是进入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后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只有让学生们对相关的解题技能有较好的掌握,学生才能够更为灵活地对学过的知识展开应用。这也是深化知识教学的方法所在。

小学低段学生对数字的简单算法有了基础的学习和了解,中段应该给予学生更多信息接触的机会,通过引入新方法、新规律激发学生求知欲,扩大知识面。如“三角形三边是什么关系时能组成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发散,让学生基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展开问题探究,并动手实践。学生经过有效的思考后得出“任意两边和(差)大于(小于)第三边长”的结论。由此可见,在有效的教学引导下学生会积极地进行动手实践、思维发散、应用探究和规律总结,这对于提高学生能力,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将会很有帮助。教师要关注学生认知水平的变化,这是实际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只有做好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衔接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养,这也是提升知识教学成效的一个方法所在。

四、因材施教,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存在着多样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解决问题多样化。教师应充分鼓励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理解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

五、结语

综合整篇文章的论述,加强对小学中段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它可以为学生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支持,所以教师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这一阶段学生们的学习特征以及接受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来学习数学课程,进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金丽娜.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60-62.

[2]李迎红.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02):115-116.

上一篇:初中美术教学计划范文 下一篇: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