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5 22:03:26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

陈 秀 丽

从本学年起,英语与同时列为主课程。各年级面临着区统考,六年级还面临着毕业升学考试。诸多因素,报兴趣班的人数增多。六年级就有84.7%的学生报名。针对本学年的现状和区教研室对教材提出的新就替换要求,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 特快班。

本班20位同学是与上届六年级同学起作为快班的学员,他们学习进度远远超出其他学员。从课时安排和培养尖子生的角度考虑,这20位同学编为特快班。由于时间的关系,授课时间定为每周六下午一个半小时和隔周五下午两个小时,这样确保了时间。

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年的学习,让他们在毕业前成为真正的英语特长生。尽量参加剑桥一级考试,以评价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成效、以更加明确剑桥教材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方式。从而弥补我校与城镇地区英语教学方面的差异,助我校学生在区选拔英语特长生中,脱颖而出,也助他们考上理想学府。

本学期学习内容分为三部分:

1、 剑桥一级二册:14—15课,完成一级的教学任务,并作好考前准备。

2、 继续学习剑桥英语二级,丰富学生语法知识、单词量、句型量,为来年考二级作准备。

3、 六年级英语教材在平时打好基础的同时,灵活掌握并运用课本知识,用尖子生作开路先锋,探讨如何把北京版教材渗透得更好。学过的东西尽可能的让学生达到“四会”,以说为领先。

二、 六 年 级 班:

除特快班20人以外的六年级学生编入此班。虽有新报班的学生,但为了统一管理,又为了同一个目的:打好基础的同时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剑桥上册42课至下册15课。另一部分是原六年级英语教材。

教学内容:保持住六年级同学对英语已有的兴趣,对各别没兴趣的同学不能放松,拉住他们,不能使他们再下滑,培养他们的兴趣,留住他们敢于报英语班的信心,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坚定师生教好学好的的信心。

以剑桥为主,主要培养拼读单词的能力,掌握全部的拼读规则;单词能做到听、说、读三会,丰富单词量,固化句型结构,句型三会,部分单词句子能书面表达。重要的是说,能就他人提问口头回答。在“三会”的基础上逐步加快速度,并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

以北京版五册为辅,主要是复习巩固,加深课上内容;操练功能句,从读到写;牢记单词,从认读到拼写;课文,从朗读到背诵;语音,从认读到找规律到熟练掌握并区分。从而提高朗读、阅读能力。

这个班在学习剑桥方面只要学生“三会”,不给学生造成“课本还学不会呢,又学新的”的心理负担。

三、 五年级班:

五年级面临的问题是下学期要从人教版三册接北京版四册,难度很大。为尽量做好准备,也为配合英语教师的工作交接,特将此班的计划做如下安排:

第一、 以剑桥教程为主,对单词、句型的教学严格要求。与同轨班教师统一规划对单词的要求,要求“二会”,“三会”和“四会”的区分开,该认读的要认读,该会拼写的要会拼写。句型分为两种基本句型。即:重点句型、非重点句型。重点句型,必须会背,确保班内大多数学生“四会”。非重点句型,认读、听懂即可,讲明所出现的语法点。要实实在在的认读、拼读、拼写。提快语速,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强化学生的记忆。

第二、 为配合下学期的工作,以拼读为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词,大大提高单词量,单词来自新版四册。

第三、 五年级同学来自三个学校四个班级,以班为单位,比纪律,比成绩,比课上积极参与,促进班与班之间的竞争,也促使班内的团结互助。

四.四年级班。

在教材的使用上,这是最稳定的一个年级之一,所以保障他们的学习秩序,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此年级的教学工作步入正轨,没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不可怠慢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兴趣班的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同五年级班教学内容与要求的部分一。

四年级孩子小,教学过程中多带体态语,多调动孩子积极性,让他们保持兴奋状态,甚至是疯狂状态。他们记忆力强,又善于爱于敢于表现自己,只差教师大胆的要求,大胆的去塑造。

五.特长生的辅导。

特快班的学生自愿报名,利用平时时间辅导口语,让学生说出口。望能在十二月份或 在明年四月份与教师同步参加口语考试,营造师生竞争学外语的气氛,并探讨成人与孩子用同一本书 ,教学方面的差异,有二点要求是,报名的同学必须要保证时间,必须参加市统考。

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大课堂的容量,避免教师总是怕孩子不会,不敢多教,教学速度慢,甚至原地踏步的现象。

加大课堂练习,避免以往的教的多,练的少,一见到检测卷子就晕的想象,课课有练习,月月有检测,及时反馈。

总之重点是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要的是 实实在在的成绩让学生学有所获,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本学期的目的。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一、教学程序性提问

教学程序性提问旨在落实教学计划,实施课堂活动和检查学生的理解状况。如:“Ready?Go!”.“Understand?”.“Who canread?”.“Open your book”,“Sing a song,oK?”,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对新语言知识的展示,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其语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单调、反复地用一种句型来提问,既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实践机会,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长期如此,师生间的课堂交流将流于形式,而无实质内容。因此,教师经常用新的句型来作教学程序性的提问,对学生无不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新的知识。

二、激发兴趣的提问

贴近现实生活或者畅想未来生活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如我对学生日常生活几个片段的复习提问:When do you getup?When do you go to school?When doyou gotobed?当我提问:Whendoyouplaybasketball?时,学生回答:“I often playbasketball at 4:30 o''clock,But I don''t playbasketball now in Grade 6.”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忘记”自己是在学习语言,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这正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而非人为地操练。

三、解释性的提问

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这就要求创设的教学情景对要教的内容有注释性、解释性。如在教“How old are you?”句型时,老师走到一个学生面前用手指着自己说:“I''m 26 yearsold.”,然后拿出一个baby的照片,并学其声音说:“I''m 2 years old.”,接着问学生,学生会马上说出自己的年龄。因为教师指着自己说出了自己的年龄,又用手示意学生,这个情景对教学内容有解释性。

假如老师直接指着一个学生问:“Howold are you?”,该学生就会不知所措,老师是问我“叫什么名字?”还是“住在哪里?”或是别的什么意思,学生茫然不解是由于老师创设的这个情景对“How old are you?”这句话没有注释性而造成的。

四、创设信息差的提问

英语交际运用,要求双方之间必须有信息差,因此交际运用练习必须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有意义的练习。在设计交际练习时,只有创设一个有信息差的语境,学生之间才会产生交际的需要和愿望,也才会乐意开口,用英语沟通信息,达到运用所学语言的目的。如:在教材PEP三年级下册Unit5 A,Let''s tall中设计交际运用“Where is myruler?”“In the desk.”时,把一个学生的眼睛蒙住,再把尺子放进桌子,然后让他猜尺子在哪里,这样此学生与手里拿尺子的老师之间就有了信息差。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进行这种交际练习时,手里拿着铅笔问:“Whereis my pencil?”学生会回答:“On the hand.”这个问题是“明知顾问式”的练习,就失去了交际运用的实效性。

五、过渡内容的提问

教师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过渡要自然,否则学生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发挥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技能,使学生不只是停留在理解和掌握内容的层面,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比如在教PEP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4 BLet''stall中的新句子:“Whatishe doing?”“He is…”时,我先进行以下提问,问一位男生:I am standing,What are you doing?男学生回答:I amreading a book,并作相应的动作。然后,我指着这位男生问全班学生:What is he doing?此时就比较容易回答:Heis reading abook,这样在介绍新语言:What is he doing?时,借助学过的语言知识:What are you doing?创设有意义的语境,同时把新语言知识有机地融汇在精心创设的语境中,让学生在真实语言情景中理解新语言知识,使新知识依附于旧知识。又如,我在给学生介绍:What''s theweather like in…?时,在教完单词rainysnowy sunny cloudy后,我设计一张全国不同地方的天气情况图,让学生逐一回答:Itis snowy in Harbin,It is…in…然后再来回答: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此时就比较容易。在新旧知识过渡时提问,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同时,可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快速反应的思维能力。

六、引导概括的提问

引发主题,运用提问理解课文对话并概括大意。如PEP四年级上册Unit2 A,Let’stall中,我在学生初学完课文后进行一系列提问:Who are they?What does Amy have?And what colour is it?How many books inthe bag?What are they?学生根据记忆在脑海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合理组织,最后形成正确答案。这既是一个理解记忆的过程,又是巩固概括的过程,因为将这些回答串联起来就是这篇对话的大意了。

七、促进互动的提问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推动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其表现方式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大量的交互活动。而提问正是这种活动很好的载体,如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对一的生生问答、组与组之间的生生问答及合作互动学习小组的问答对话等。在PEP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3 A.Let''s tall中,我在教“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today?Ihave eggplant and tomatoes.”句型时,由我先提问,几个学生回答后,我又随即这样问:“Who can ask me like this?”并加上手势语,于是问答的角色发生了转换。通过师生互动,学生既学会了回答的句型结构,也掌握了提问的语言功能。同时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八、化解难点的提问

除了备课是确定教学重点外,教师还应该找出教学难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有的出现在语音、语调上,有的出现在语法上,还有的出现在句子结构上。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化解难点,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教材PEP四年级下册Unit3 B.Let''stall中,讲授“These are…”时,学生即要理解句子的意思,还要掌握它的用法,学会用单、复数来回答,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让学生能够从理解、操练再达到掌握的程度。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教师可拿着实物自言自语:A skirt,This is a skirt,然后又拿出许多裙子说:“Two skirts,three skirts…These are skirts.”。通过比较方法,让学生感知句子的结构和意思,接着,由学生来造句:This is…These are…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逐步化解教学难点。难度降低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言材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一、“活动单”的设计要准确定位目标

教师在进行“活动单”方案的设定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使所设计的“活动单”方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情感体验。在“活动单”方案的设计上不要仅仅为了提高课堂气氛,而是要在让学生提高积极性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快速吸收。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 3 How Many?Part A Let’s learn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分1、2两组根据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提问,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1小组提问: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2小组回答:one, two , three… 1小组又问:What else can you see ?2小组回答:We can see 11、12、13、14、15. 通过小组提问之后,学生们很好地复习了上一课的内容,思维积极地运作了起来。

二、“活动单”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全员参与

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活动单”的设计时,要考虑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时,还要特别注重“活动单”的设计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引导,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这节课都能获得知识,都能获得提高。小学三、四年级在课堂设计时多采用Listen and draw . Let’s do . Guessing games 等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进行英语的学习。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力和口语的知识,那么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就要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活动单”设计的情景要贴近学生生活

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设计的情境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小学生们熟悉的情境进行英语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们接受起来很容易,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反之,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他们所不清楚、不了解的事物,那么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还要对这些事物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进行情境设计时,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入手,让他们通过学习,不仅提高了英语知识,还能养成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的好习惯。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 ?时,设计这样的活动:说说你喜欢的食物。学生们喜欢的食物很多,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在他们熟悉的场景中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才能有话可说。学生通过这种真实的情境,体会到了“I’d like some (beef,soup…)”这个句型的用法,能通过这个句型清楚地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他们会主动来提问食物的名称用英语怎么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乐趣。

四、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开展竞赛

教师在进行“活动单”设计时,在课堂检验这个环节中可以设计小竞赛的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例如,让学生分小组来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记住的单词最多。还可以进行单词接龙比赛。例如,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单词接龙比赛时,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每个小组的第一个人随机说出一个单词,让后一个学生根据这个单词最后一个字母开头说出新的单词,看看哪个小组说出的单词最多。通过激烈的竞争,让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在竞争中进行提高,学生的情绪很高,在有效的时间内积极回想所学内容,提高了复习和学习的效率。在不断提高的英语能力刺激下,学生会越来越喜欢英语学习。

实践证明,通过“活动单”中设计的丰富多彩的课堂环节,让学生在面对英语的时候没有了压力,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感受英语,吸收英语知识。通过学生的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对小学英语会越来越喜爱,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会事半功倍,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一、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宗旨,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如果没有设计好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课堂教学就容易偏离轨道。所以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注意:(1)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在各个教学活动中和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要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轴,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技能。(2)突出教学重难点:整个课堂教学中,要突出教学重难点,设法在教学活动中突破教学重难点。突出新授内容的训练,在学生掌握所学新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扩展,才能达到对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教学内容要饱满

小学英语课文内容较少,很多英语老师对教材的分析不到位,导致很多的课上得不够全面,没有挖掘出教材中隐藏的情感价值观,更没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英语教学决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点的学习上,而应把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用于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和表达情感上去。而如果学生平常所学的都是在日常交际中根本不可能碰到的甚至不太可能发生的,那我们就会觉得学了也是毫无用处,又何必去劳心劳力呢,小学生就更是如此,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对每个单元教材的背景、知识面、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发生在学生生活周边的资源以及课外资料,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A、B两部分服装类单词的学习后,我设计了一次给动画人物搭配服装的活动来作为巩固单词之用,让学生在搭配服装的同时,用学过的语言来介绍动画人物身上的服装:a white shirt with a black skirt. They are beautiful……该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将交际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

三、教学过程应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环环相扣的各种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构建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的关键;新知识点由词到句到篇的输入与输出是优质有效英语课堂的核心与基本目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一般分为warm-up(热身)、presentation(新知呈现)、practice(练习)、consolidation(巩固)四个阶段,如何把这几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

Warm-up:在每堂课一开始,有没有进行Warming-up,其内容是不是与当堂新授有关或是有没有真的使学生的学习之心热起来,至关重要。常见的热身活动有唱一唱歌、说一说绕口令或是listen and do 等等。但是,要注意的是warming-up的形式要常常变换,那样才能常常如新。当学生的眼睛、学生的嘴巴、学生的心跟着老师走了,目的就达到了。

Presentation:小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很强,他们容易接受一些表面化的生动有趣的内容。然而,光直观还不够,在呈现新词时能否让这个词汇出现得更“一波三折”呢?能否让呈现的方式更加富有童趣呢?直接地展示新授词汇没有悬念,吊起了学生的兴趣再让他们恍然大悟,可以使他们对该单词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故事化的呈现方式也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娓娓道来下不知不觉就了解了单词。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Happy birthday A部分的数字单词时,先用PPT出示一只笔,并介绍它是马良的笔。用PPT显示马良的笔画出了很多东西:一条彩带(one)、一只天鹅(two)、风筝(three)、四叶草(four)、红五星(five),在学习了one 和two后,让学生自主猜,马良接下来会画什么。学生对用熟悉的东西来学习数字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对单词印象也加深了。可见,巧妙的单词呈现方式可以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Practice:单词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对话教学的基础,如果没有对单词意义的理解,对话教学就是“空中楼阁”,没有存在的基础,反之,词的理解和运用也要通过对话教学来实现,单词的操练应该融入于句子当中。

Consolidation:英语是一门语言,是用来与人交流的。但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很难找到机会和人用英语交谈。学而不用,肯定会导致知识的大面积遗忘,而且,也体现不了英语的交际性、工具性及实用性。为此,小学英语教学应大力推广“任务型教学法”。人教版英语每单元的教学都有三个部分,我认为C部分的任务是对整个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在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该部分的任务,结合A 、B部分的词句进行拓展。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由词―句―篇循序渐进地教学,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会更扎实,能更好地为初中英语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师应针对课堂布置合理的家庭作业

英语作业不在多,而贵在精。教师应针对该课所学知识,设计对下次教学有利,能让学生巩固新知,能让学生对英语产生自信心的作业。

以下是我设计三年级上册Unit6 Happy birthday A Let’s learn的家庭作业:

1.10以内的加减法六题。

2.搜集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

3.请你读出同学家的电话号码。

4.听音说数:利用身边的物品发出声音,让同桌判断发了几声。

学生们在下课的时候就把3、4两题当作游戏玩,在游戏中他们体验到了英语知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数数能力、理解能力和用英语表达数字的能力。1、2两题为书面作业,学生通过这两样作业发现英语知识的学习是和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的,又进一步加深了对英语的好奇心,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6)班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都比较好,学生计算能力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和灵活。全班学生总体智力水平较好,但是一个班级里学生智力差异明显,班级学困生有几个。学生总体学习习惯较好,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习惯较差,常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很是马虎潦草,课堂经常不专心听讲,除此之外,个别学生还要做小动作,自由讲话。种种现象,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提高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 点)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 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公倍数和公因数” 这一单元的要求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数的运算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分母小于10 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找规律”教学简单图形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图形平移已有初步体验,也具有一定的探索规律的能力,因此安排这一内容是恰当的,能逐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有价值的。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 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 ”;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四次。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

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

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Ji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011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第一学期初中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2011年下半年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八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 第一学期语文组教研工作计划 |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支架式 教学 设计 小学 英语 应用

近年来,支架式教学逐渐成为小学教学的主流方向,英语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必不可少的重点教学项目,同样成为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科目。因而在未来阶段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掌握多种不同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并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融入到支架教学体系中来突显的尤为重要,是提高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综合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支架式教学设计

1.支架的内涵和类型。在建筑行业中,支架是指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是建筑楼房时必须的临时性支撑,特别是建造高楼大厦时,更少不了支架,当楼房建好的时候,支持就可以适时撤掉。同理,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支架的主要作用在于引领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在顺利完成各种语言学习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和成就感。

2.支架式教学设计的常见模式。

(1)范例式支架。该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规范学生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此时教师便可利用示例及问题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如学生无法充分的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则教师可及时的进行示范,继而称之为范例式支架教学。

(2)问题式支架。问题式支架教学与范例式教学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均需要教师能够对实际的教学路线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来设置部分路障及问题,这便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对相关问题加以解决,以便于有效的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该支架教学模式需教师能够确保教学内容的环环相扣,进而为学生长期的稳定学习创造良好的问题教学环境。

(3)建议式支架。建议式支架教学的主体结构与其余种类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其教学核心不再是教师,而是由学生主导的教学体制,通过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探索,来提高学生知识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建议及提供有效信息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困惑的阶段,通过教师的提示,能够进行自我学生与知识消化,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参与到现有知识教学环境中来。该模式不仅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基本团队合作能力与分析能力,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

(4)思维导图式支架。思维导图式支架教学较为常见,其主要构架在于引导学生进入到实际的学习模块中来,而教师则在该教学模式中扮演情景创设者的角色,同时情节及故事对话的转换来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即时的画面,从而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辨能力,以便于将知识更为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便能够建立起完善的支架教学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整体性及加深学生知识学习影响均有着较为良好的帮助作用。

二、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1.支架式教学设计案例的简介。本文以译林版义务教科书《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8Dolls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案为例介绍针对小学生的支架式教学。根据《标准》一级技能和知识教学目标描述。(1)能理解n文内容,并正确朗读和表演课文。(2)让学生能懂得悦纳自我,并敢于展示自我。

2.支架式教学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1)以问题为支架。问题是支架式教学的重要结构支撑,因而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实际的教学计划来适时的提出部分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来使学生主动的解决问题,继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问题的设置应能够使诸多的学生有效的融入到实际的学习环境中来,所以在知识的选择及难度方面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把控能力。在问题的提出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情景创设的方式来烘托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愿意主动的接触问题并对其深入的进行研究,以此提高问题在支架式教学体系构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以任务为导向。任务的重要主体即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教师的教学任务,因而教师要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有效的分解,对每一阶段的知识学习均构建起完善的知识学习模块,从而一方面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全面,另一方面也为支架式教学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知识教学环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知识的超纲较为常见,该问题的产生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所以在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保证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并使学生可有效的融入到现有教学体模式,继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逐步走向教师构建的支架式教学体系中。

三、结语

支架式教学集合多种教学优势于一体,通过深入的引导与分析,使学生能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产生深刻的认识,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更多的学生愿意的主动的融入到现有教学环境中,这便能够有效的提升英语教学的整体性。因而成为现代小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阶段奠定小学英语教学基础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1]张维民,武和平.英语阅读课中的支架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02).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学 教学衔接 衔接思路 衔接对策

英语是一种活的语言,要想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它,除了掌握语音、语法外,还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中小学两学段在阅读教学的衔接上有许多难题与障碍,直接影响到初中英语教与学的发展。

一、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差异与脱节

中学与小学英语教学由于各成体系,中、小学教师之间彼此缺乏直接交流,造成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差异与脱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英语新课标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在各年级有所不同。以二级(六年级结束时的要求)和三级(相当于初中一年级)在“阅读”方面教学目标的比较为例。

二级的语言技能目标要求: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正确朗读所学的故事或小短文;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和指令。

三级的语言技能目标要求: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理解简短的书面指令并根据要求进行学习活动;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相对于二级,三级在阅读上的要求有明显提高,二、三级之间阅读教学目标跳跃性强。这对刚从小学升上初中的学生来说,其阅读能力要求有了很大的飞跃,学生往往在短期内难以应付。

(二)教学方式存在差异。

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不同,社会的要求也不同,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跨度。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好动,教师实行“保姆式”管理。课堂上,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内容少,节奏慢,要求低,课堂活动多,学生多是在玩中学,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

初中阶段,学生年龄渐渐增大,由于有中考升学的压力,课堂上内容多,节奏快,要求高,对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要求高了。很多情况下老师不再包揽代替,也不再事事过问,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要求大大增强,英语课堂相对变得枯燥乏味。

这样就形成了中学与小学教师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上一个很大的跨度。这两种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使一些依赖性较强的学生一时无所适从。

(三)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英语基本上以机械模仿为主,视、听、跟读活动远远多于读写活动,“读”的训练只侧重于拼读和简单的朗读,学生学习缺乏独立性,依赖性强。

初中阶段,学生阅读各种文体并理解大意,找出中心思想,作者意图、观点、态度等相关信息,并运用阅读策略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这就需要强调动口、动手、动脑,注重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由于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和转变,往往使一些刚从小学升上初中的学生难以适应,形成了较大的障碍,出现了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差异与脱节。

二、加强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衔接的思路及对策

我们要加强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衔接的探索与实践,教、学、研三管齐下,探索与实践并重,创新与发展同步,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在“渐变”中顺利完成衔接,在衔接中实现阅读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一个目标,由浅入深,符合阅读教学衔接的要求。

明确一个目标,就是始终不渝地坚持课程总目标: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持续兴趣和爱好。

阅读目标在中小学各个阶段要求有所不同,它们都有内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基本上按循序渐进的要求而设置。我们具体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本学段不同的目标要求,小学要求在“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下工夫,而中学则要求提高阅读技巧,学会略读,能“抓住大意”有突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阅读教材内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明确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大胆实践,勇于进取,既实现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又促进英语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老师应紧扣新课标对中、小学生课外读写的量化要求,精选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材料,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愉快地阅读、思考。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迅速扩大词汇量,打好英语基础,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二)构建两个平台,加强衔接,探索阅读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当前,中小学之间相对独立,缺乏直接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相互间很少进行交流、学习,沟通教学信息。因此,要为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搭建两个共同的平台,加强衔接,探索阅读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一是搭建中小学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对口教研活动,加强教学交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教研活动。通过“联合教研组”这个中小学教师交流平台,让中小学教师之间有更多机会相互感受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为教师制订具体教学计划,为其确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

二是搭建中小学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加强中小学学生的联系,相互交流学习。比如对口中小学可以开展联合课堂,共同举办英语角、童话剧比赛、擂台赛等英语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小学英语学习和初中英语学习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小学英语学习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初中英语学习是小学英语学习的延续。

通过以上两个平台,中小学教师可以相互交流,集思广益,探寻如何在当前的教改现实中找到能顺利衔接过渡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减低或避免因“脱节”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完成阅读教学衔接的三个“渐变”过渡。

1.阅读材料的“渐变”。小学低年级时,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较少,以及本身知识的局限性,在课外阅读的语篇上,教师可以多采取对话类阅读并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小学高年级时,教师应该多花些时间挑选一些知识性强、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文章。鉴于初中的阅读都为语篇阅读,高年级应少找对话类阅读,多些简单的语篇阅读。初中教师可以选取各种体裁的文章,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语言项目进行交际训练,让学生意识和体会不同语言文化的碰撞,更要注意逐步培养学生自主从阅读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渐变”。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应侧重研究如何应用多种教学活动模式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应从模仿和表演入手,尽可能采用实物、游戏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利于阅读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地开展。小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存在一些阅读障碍,如:单词成句,目不成行,学生喜欢一个一个单词阅读,这样既影响速度又影响质量,应当加以引导和纠正。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不断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诱导、启发等形式,培养学生跨越生词障碍,学会略读,学会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篇文章所包含的信息方法,提高阅读技巧、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促进英语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用平缓、渐进的发展模式。比如:教学闽教版四年级上册的Story Time《The Tigerand the Monkey》时,对于小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并能够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并表演课文。对于初一学生,教师可以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他们推荐介绍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或练习,如:《Fox and cock》进一步充实阅读课的内容,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对于初二、初三学生,让他们试着把故事中的对话转改写一段文章,对故事进行续写,这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教学活动的“渐变”。英语晨会是我区一些学校的特色,节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语音学习ABC,故事小木屋、环球采风船、表演小剧场、俚语小故事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孩子们乐于演,乐于学。对于小学生,我们在晨会上要求读读,说说,唱唱,演演。对于初中学生,我们在晨会上要求他们尽量用英语交际,学了新知识马上就用,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表演课本剧。

综上所述,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难题。我们必须积极探索中小学各年级的教学模式,研究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习英语的乐趣,以养成自主阅读习惯为目标,做到中小学阅读教学自然过渡,促进英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布卢姆.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实施分层教学变同步发展为差异发展.宁波教育科研网.

[3]陈留贯.浅谈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 思维模式 思维能力 思维空间

学生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从而最大程度激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潜能。

纵观世界各国合作学习专家对于合作学习概念的认识,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特点,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组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互动能力,养成良好的互帮互助的英语学习习惯,因此,小学英语合作学习应具有互、互补性以及互动性。而笔者认为,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才是最终的目标。以下就谈谈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意识生成:合作形式辐射思维模式

1.任务型合作学习,激活学生思维的原动力

首先,英语任务型学习与传统的英语学习法有很大的不同,它以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用语言做事。而学生们为了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会尽力调动各种语言资源进行意义构建,这时合作学习就会成为意义建构的最好途径,合作学习的过程就相当于意义建构的过程。任务型教学具有目的性、过程性、综合性和思维的挑战性等特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以上是译林版英语6B Unit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A板块教学的任务型合作学习案例。从上图我们看到教师设计的任务1和任务2都是需要在合作中完成的。Who、When和Where是两个任务的主线,做任务时学生除了需准确了解信息外,还必须考虑到次序先后问题和人物单复数的选择问题,所以学生们在合作完成思维导图和段落复述过程中必须经过大量语言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最终在短时间内确定方案。用如此精心设计的任务去感染学生,能使学生受到启迪,激发学生有强烈带着任务去合作学习的愿望,并在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毫无保留地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最大程度地激活他们的思维原动力。

2. 开放式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的平台

英语开放式合作学习根据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空间、开放的教学时间等,创设一种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英语学习小组内合作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让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第二课时为例,教师在拓展环节设计了让学生小组合作写诗(write a poem), 并配上简单插图,前提是不与课文雷同都可以, 内容和形式自由,每位组员都要负责poem创作的一部分,然后合作完成整首诗,最后全组成员一起朗诵。以下为学生的作品展示:

后经笔者了解,最后呈现的三份作品学生们在小组内是这样分工合作的:

Group One: 组员A――诗句开头,春季的总体描述句子及插画;

组员B――诗句中间部分,春季万物的变化句子;

组员C――诗句结尾,表达对春季的向往及上色等。

Group Two: 组员A,B――诗句开头和结尾,诗的结构安排;

组员C――诗句结尾,夏季人们的各种活动。

Group Three: 组员A――诗句开头,冬季的总体描述句子;

组员B――诗句中间部分,冬季万物的变化和人们活动的句子;

组员C――诗句结尾,表达对冬季的向往等。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设计的活动是极具思维含量和挑战性的,生成的内容也是极具开放性的,这需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更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性思维。需要最大限度呈现高质量的作品光靠一个学生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所以教师的要求是要求在合作中完成,教师把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中尽情交流,尽情创新。

我们看到最后呈现的三份作品分别体现了三种不一样的创意。其中的分工合作也体现了层次性和明确性。这充分说明了学生们在遇到开放式的话题时,合作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方式能为培养孩子的创性思维提供最坚固的平台。

二、言语实践:课堂互动合作助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1.丰富语用:在合作学习中发展拓展思维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有效地掌握它,就要学会理解这门语言并学会运用它,故长久以来语用一直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小学英语课堂的不断进步,学生个体语用的设计已经不能适应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在合作学习中丰富语用已经成为课堂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What time is it?第一课时Story time 教师设计了一个卡通人物,通过卡通人物带着学生进入game time, story time, show time和magic time。其中magic time属于本课的拓展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生活饮食规律很不健康的胖男孩Mike, 学生通过观看胖男孩Mike的漫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说一说, 并帮助Mike成为一个健康的孩子。

T: Today I’ll introduce a friend Peter to you. He is a fat boy. It’s eight o’clock. He is still sleeping. It’s nine o’clock. He is late for school. It’s twelve o’clock. He eats junk food. It’s five o’clock. He watches TV. It’s twelve o’clock. He still plays computer games. What do you think of Mike?

S1: Mike的生活很没有规律。

S2:Mike很胖是因为他吃了很多垃圾食品。

T: Now here are some magic sentences, work in groups. Let’s help Mike, OK?

S: OK.(学生小组合作,认真说一说怎么来帮助Mike 改正坏习惯。)

Group1:Mike,Wake up,it’s time for breakfast.

Group2: Mike!Don’t eat.It’s time for lunch.

Group3:Don’t play computer games! It’s time for bed.

...

T: So we should ask Mike to wake up early, not to eat too much before lunch and not to play computer games for a long time.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供帮助Mike的各种建议, 这种丰富语用的合作型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在探究、和谐的气氛中积极语用、积极思维,最大程度发展了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从不同小组合作中丰富的语用成果来看,孩子的拓展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2.增添语量:在合作学习中凸显发散思维

笔者在某节课开始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Have a daily talk。师提供了一些关键词(Key words),并以教材内容为语量基础,将这些资源进行了整合:提示(Think and say):你能根据现在场景在四人小组内连贯地说一说吗? 每人说一段,要说不一样的哦。

T: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key words I show you,can you? Do you know what we are going to learn in this lesson? Let’s have a Brain Storm.Try to guess the plan for our lesson today.l will give you one minute to prepare.

S1:First I think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the dialogue of Part A.

S2:I think we are going to do some exercise.

S3: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our plans for the weekend.

S4:Perhaps we are going to play some games about Unit 6.

上例中,教师以平时教材内容为语量基础,增添了开放性的内容,以the plan for our lesson 作为关键词, 并且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说不一样的句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先根据关键词说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漫无目的的。这样的语量环境给学生创设了对话交流的机会,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紧扣本文进行思考,并且运用了本课将要学的句型。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启发下被充分打开,于是,一个个不同且丰富的句子脱口而出,笔者发现小组内还存在互帮互助的现象,以求说出最多最棒的句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这样的语量环境下得到了凸显。这些问题在随后介绍本课教学计划时得到了验证,使得合作学习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3.创设语境: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性思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语境是教师通过创设典型的情境,使用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可视的语言,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长期以来,虽然老师们都曾研究过或使用过这种教学方式,但笔者认为这种方式也同样适合于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它有助于教育目标,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7 Protect the earth为例,在教笔者在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

T:We know everyone should protect the earth. What will you do in the future?Can you show me? You can talk about your plans, or make a dialogue or try to show a play.

S: OK.(学生们各自准备。)

以下为学生们的展示:

Group One: 个人展示计划

Kerry:Everyone should protect the earth, I have many plans too. First, I shouldn’t waste water, I should reuse and save it every day. Next, Ishould save energy. I shouldn’t drive so much in the future because cars use a lot of energy. At last, I shouldn’t use too much plastic bags, they’re bad for our earth. Let’s protect the earth together!

Group Two: 在语境中三人展示(Jack, Amy&Tom)

Jack&Amy: Hey!What are you doing? (愤怒的表情)

Tom: I’m brushing my teeth. What’s the matter?(诧异的眼光)

Jack: You should turn off the tap! You’re wasting water now.

Amy: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can’t drink water every day. Do you know? They are very poor. But you are .... Oh, my god!

Jack: Water is useful, and it is not too much on earth, we should reuse and save it!

Tom: I’m so sorry. I’ll learn from you and protect the earth.

案例中的Kerry口述自己保护地球的计划,层次清晰,主题明确,整个计划由他个人完成,内容接近书本,似乎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做到。而第二组中每位学生都有角色和语言,丰富而生动,跳出了文本但又未脱离文本,凸显了学生们灵活的应用性思维。在第二组的展示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好地应用了老师布置的活动主题进行愉快地合作,我想这与真实语境的创设也是离不开的。对比两组学生的表现,笔者认为在创设语境中合作学习更加重要。

三、 理念根植:撰写评价突破学生思维空间

1.组内点评:增加学生思维厚度

学生在完成写作后,他们如果能在组内交流评价各自的文章,那学生必将对自己的文章有一层新的理解和思考。小组中的每个人在对他人的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时,自己必然会有一番新的感悟。而小组成员在倾听他人的评价时,同样也会汲取自己所没有的思考。那么,这一层层思考、感悟就是学生慢慢叠加起来的思维厚度。在长期合作评价长期受益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理念必将根深蒂固,学生突破自己惯有的思维方式和空间,取得更全面的进步。

2.合作撰写,推进学生思维深度

英语写作是对学习方式最好地巩固途径,教师设计的练习类型和小报栏目内容,学生在文本内容的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写单词、写句子或写语段,作为教师,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果学生单独完成,在思维的深度上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如果教师设计合作撰写某个内容,想必肯定会大大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查资料、交流讨论以及思维的火花必将在无形中推进学生的思维深度。

小学英语合作学习能充分融合个体与人际互动,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间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了温情和友情,又充满互助与竞争,作为组员的同学们通过提供帮助满足了既影响别人的需要,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的归属需要,在良好的同伴交往中学生可以愉快地体验到成功感和归属感,增强自理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集体意识,这些都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0.50:315.

[2] 苏建红.学习者思维方式个体差异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3]李敏敏.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拓展的实践与思考[J].报刊复印与资料(小学英语教与学),2015(2).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生; 英语教育;心理特点

2001年,教育部决定将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时间提前至3年级。由此以来,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在这期间,我们见证了英语教育的飞速发展,如今英语已成为与我国传统教育重点――语文、数学并肩的学科。

一、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理论分析

“外语要从小学起”这个理论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政策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受了这个理论影响的[1]。我国并不是第一个提出从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的,很多国家都已经有了从小学开始开设外语课程的尝试。比如说英国,他们从小学就开设了法语课程了[2]。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否与这一英语教育政策相适应?

(一)二语习得理论分析

英语学习越早越好这一观点的提出最早是源于Lenneberg1967年提出的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理论[3],在此基础上,Penfield和Roberts(1959)提出语言习得的最佳时期是在前十年[4]。那关键期假说的科学性又有多大呢?就这一问题,马积善(2006)在他的论文中提出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作为证明:儿童在5岁之前,大脑神经元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所需营养日趋增多,5岁时,其需要量相当于成人2倍[5]。由此看来,语言习得的确存在关键期。然而,学术界很多人认为关键期假说是建立在对母语习得的基础之上,对二语习得是否适用不得而知。对此,Rod Ellis(1986)在大量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提出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较明显地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速度和效率。在语法词义和词汇方面,少年比儿童和成年人表现的更为出色[6]。根据语言学的这些理论,教育部提出的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的外语教学政策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二)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理论分析

《心理学》知识中,人的不同时期阶段被划分为: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等[7]。根据这一划分标准,我国小学阶段的学生以6、7岁―14岁的儿童为主,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虽然他们心理和性格上都还不完善,但是他们的认知心理表现为:充满好奇心、探索精神,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胜心。英语对他们来说作为一门完全陌生的外国语言,充满了神秘色彩,极易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相对于其他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小学生的英语教育在心理特点上是占很大优势的。小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他们学习英语也因此具备十分有利的因素。

二、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2001年教育部实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也随即实施。虽然为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已经顺利普及小学英语教育,甚至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学英语学习的热潮也不甘示弱,但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教学条件地区差异明显

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条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首先,农村地区没有城市发达,相当多的农村地区还处在贫困的阶段,它们的学校基础设施落后,硬件条件极差,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室甚至连最基本的课桌椅都不齐全,更别提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由于教师短缺和地区间的不平衡,教师转岗和临时上岗在农村地区英语教育中十分常见,非专业的英语教师自身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连简单的发音都不准确,因此学生受到老师影响,他们所学的英语都不准确。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一旦学会了错误的知识和发音,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纠正,甚至一辈子都改不了。

(二)教学标准不尽相同

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英语教材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化、多样化,全国各地不同的教材已经达到30余种

[8]。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育使用的教材都不统一,各个地区都根据自己学校的条件采用各自不同的教材,有的地区选用的是人教版和译林版,有些地区则是使用《牛津小学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语》)、Follow Me(《跟我学》)等, 还有一些学校甚至自编教材,教师上课的时候只是用他们自己复印材料当作教材了,这违背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教学方法单一无趣

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是通过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来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思路和能力的展示,尤其是小学英语教育,更加讲究教学方法的使用。据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育采用的都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比较枯燥乏味,使得英语课堂主要以母语为主,非常不利于语言环境的培养。学习动机是小学生学习特点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荣誉、竞争和奖励,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小学生这些特点,不利于小学英语教育的开展。

三、针对小学英语教育存在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根据众多针对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调查结果研究以及对小学英语教育的切身观察,在优化小学课堂英语教育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国家需宏观把握

国家教育部应当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落实硬件配置,保证农村地区也能为小学英语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一定的食宿条件和薪资待遇,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积极推进“特岗计划”(Specially Contracted Teachers Plan),通过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方式不断向农村地区输入优秀的青年小学英语教师。

(二)学校应细微落实

这里所指的学校分为高等院校和各地区的小学两个方面,各地区所在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政策,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育办学条件。

高等院校辅助培养人才,二者相互协助,共同推进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进步。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场所,承担着培育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就业服务的人才都源于此,因此,针对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存在地区差异、英语教师素质不过关等问题,必须从高校人才培养这一根源抓起。各高校应该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教育标准,提高要求,从严治学,使每一位高校毕业的英语师范生都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从而保证小学英语教育的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高校英语师范教育多针对初中、高中阶段,如何进一步差异化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将是提高小学英语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从源头上保障英语教育质量的关键。

对小学而言,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小学课堂英语教育的必要条件。语言习得需要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作用,促进对英语的学习和了解。早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创始人John Broadus Watson就提出语言习得是通过条件作用(Condition)而形成的言语习惯的过程[9]。因此,英语的学习强调自然习得环境的重要性。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语言环境。对于儿童时期的学习,我们要关注个体处理环境刺激时内部心理过程。学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创造语言环境:首先,小学生的内心对外界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以把握这点带动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各种装饰品,添上英语元素,将普通的教室装扮成孩子们心中的童话世界,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根据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这一特点,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开展各种小游戏和竞赛,会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其次,学校要重视对孩子们口语的培养,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使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接触尽可能多的英语资料和口语环境,比如为学生提供各种英语原版的材料、课文的音频视频资料等。

(三)教师要终身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十分有限,但是模仿能力却非常强,一旦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了老师不标准的发音或者错误的语言知识,将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来纠正,因此教师自身要及时“充电”,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在英语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何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这就要看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了。教学方法主要包括Translating(语法翻译法)、Situation( 情景法)、Audio-Visual Method(视听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法)等。小学生他们虽然具备了超强的模仿年龄、好奇心、求知欲、记忆力以及表现欲,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还是很弱的,他们无法做到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单词的重复和机械训练很容易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厌恶情绪。所以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尽可能采用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点。比如在小学四年级上册PEP教材学习be动词用法,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人称相应改变be动词,这对于才学习英语不久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道“大菜”,很难消化,此时教师就可以总结使用规律,通过自编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使用方法,将其归纳为:“我用am,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通过这一朗朗上口的口诀,学生自然就很容易学会be动词的用法了,也就不怕学生总是会把各种人称混淆使用了。这样一来,原本晦涩难懂的语法知识就变成了小菜一碟,而且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四、总结

教育的发展关乎国家兴盛,从小培养英语综合型人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虽已进行十多年,通过对近十年来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的相关调查结果中分析可知,我国小学英语教育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反思改进,需要国家、学校、教师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根据小学生特定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满足小学生特殊年龄阶段的发展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迎难而上,积极创新,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必定会生机勃勃,散发出新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欣欣.中国小学英语教育研究综述及反思[J].社科纵横, 2011(06).

[2]Cook 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Larsen-Freeman.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0.

[4]王兴茹.现行小学英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考试周刊, 2010(35).

[5]马积善.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的若干问题和外语教学[J].河南社会科学, 2006(09).

[6]Rod 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2002.

[7]但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8]赵丽.小学英语教育研究述评.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1(06).

[9]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349.

上一篇: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下一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