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9 18:07:31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整体感知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热”、“变化的天气”、“振动的声音”、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热”单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对一些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安排一系列有趣而又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乐趣。本单元是由“冷和热”、“温度计”、“热往哪里传”“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5部分13个活动组成。

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信息的多种方法。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新学期的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些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

1、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而在四年级的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气温、天气、声音的高低等。

2、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搜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在新学期的教学中,希望老师们勇于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将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音乐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相信、着重证据、敢于重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写发展。

四、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德育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各方面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天气变化,向学生进行看图听懂天气变化知识。

六、教学重难点

1.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并建立初步概念。

2.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点,发现其中规律。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九、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统领工作大局,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工作目标,围绕学校的工作思路,落实学校及各处室关于年级组的工作计划内容。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发扬脚踏实地重在落实的工作传统,健全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常规管理,以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为目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打造一流的管理机制、一流的教育教学团队,创造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开创年级组工作的新辉煌。

二、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学校各项工作部署。

2.建章立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不懈地狠抓常规管理,努力创设一个科学、和谐、有力度、有效率、有创新的管理机制和人文氛围,着力打造“和谐年级”、“学习年级”、 “平安年级”。

3. 树立“以德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的素质教育观念,着重Ji发学生成才欲望,狠抓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以班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言行,净化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学习气氛,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勤奋、创新、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

4.加强备课组的管理体制建设,贯彻学校科研兴校的战略方针。建立健全备课组教研制度,通过不断的教研、探索和新课程培训,让所有高一任课教师的业务素质、敬业精神达到更高的水平。

5、建立并强化班级教育教学团队功能,发挥其最大工作实效。

6、加强教师的管理和教育,打造先进性、学习型、敬业型、工作讲落实型老师团队。

7.通过年级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各次月考、段考、市级统考成绩要稳中有进,期末统考成绩要在全市要有更加卓越的表现。

三、本期主要工作

1.注重开局,加强年级组建设

⑴开展和谐年级组、平安年级组建设

要打造具有超强战斗力的年级组,就必须建立良性的年级组运行机制,调动一切资源,形成教师与教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力,当所有的力量和所有的目标都成为一致时,一个拼搏向上、和谐温馨、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级和年级将会喷薄而出。我们追求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校园环境、家校之间和谐,首先应该以人为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动好每一位老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位老师始终以昂扬的姿态去迎接每天的工作;通过竞赛评比、竞争流动、奖励惩戒等举措Ji发每一位学生的求知欲,强化他们的内驱力,磨炼他们的意志力,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不断的勤苦细实的学习中得到充实提高、锻炼和增强。

学生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年级组将加强与政教处的协同配合,制订计划和方案,确保本学期不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使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创立人心安定、学生学习安心的平安年级组。

⑵制定计划、建章立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使广大教师在本学期明确奋斗目标、工作有章可循,开学伊始要制定出教学团队考核方案、班主任考核方案、优秀生的培养方案、备课组长制度、备课组教师管理制度、办公室制度等。通过上上下下讨论定稿,公布于众,形成公开透明的考核方案。使广大教师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奋斗目标及奖惩方案,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德育工作与学生管理方面

(1)抓好入学教育第一关,让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开学初,重点抓好班风学风建设,让学生的身心迅速回归学校,回归课堂,回归学习。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养成教育,重温《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常规纪律要求,既要重视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更要重视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素质和规范的行为习惯,教育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求班主任认真贯彻执行年级组所布置的开学工作的相关规定,迅速建班建制,使学生在宿舍里、教室里,都要明确责任,任务责任注重细节,实行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与自我管理制度。以增强全年级所有老师管理学生的责任心为突破口,把使学生“学会做人”放在前位,以爱施教,以严治班,指导学生走好高中生活每一步。要求班主任要勤跟班,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把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位,千方百计做好转化工作。要求每一位任课老师,发扬“敬业、爱生、奉献”的精神,在每一堂课、每一节自习,都要按时到岗不早退并坚守岗位,都有管理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认真组织教学,敢管学生、会管学生,坚决制止上课睡觉、说笑、看课外书、使用手机、听随身听、提前下课等不良行为。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整体工作思路为中心,以坚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全面开展学校体卫工作,努力提高全校师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使学校体卫工作在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为我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任务、目标

(一)学校体育工作

1、体育工作的任务及措施

(1)、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抓好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工作,努力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理论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拓展体育教学内容,协调保证各年级教学计划的连续性,逐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运用,坚持以学生为本,改进教学方法,手段,重视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3)、抓常规,抓管理,抓教学,重点抓好大课间活动,抓好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冬季长跑”,以及做好逐步推广校园集体舞的准备工作。

(4)、大力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每年十月完成六年级建档工作,十一份完成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为上报国家数据库打好基础。

(5)、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大力推广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积极实施《初中学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6)、抓好学校田径队业余训练工作,积极备战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7)、组织开展好学校体育竞赛工作,重点组织好春秋田径运动会。

(8)、在进行教学训练,竞赛时,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制订有效措施,严防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9)、以校本教研为指导,抓好大课间体育课题的研讨活动。

(10)、加强教研组建议,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深入落实二期课改要求,探索创新发展惠农中学体育特色。

2、体育教学教研工作

(1)、以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为目标,在教学中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体育锻炼意识和卫生习惯,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空间。

(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

(3)、以备课组活动为手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宽松、更愉快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和科学化,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4)、加强体育课教学评价工作,注重教学结果的评价与教学过程评价相结合,科学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课外体育文体工作

统筹安排全校“三操”、课外体育活动、结合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成立各种类型的活动组织,保证人员场地内容时间和制度的落实,为开展大课间课题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4、体育管理工作

(1)、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落实《良渚中学体育发展总体规划》、《良渚中学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细则》和良渚中学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案以及《良渚中学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措施》,使我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有制可依,并树立良好的依法执教意识。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学期中按计划逐步落实,学期末撰写出工作经验与得失总结。

(3)、各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制订出符合各年级实际的教学进度,上课有教案,课后有小结。

(4)、体育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科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切实保证活动有计划,有研讨,有记录,有总结,尤其是大课间活动研讨长期开展并形成特色。

5、学校保证开展体育工作所需的经费,及时添置器材,确保传校工作顺利进行。

6、抓好学校田径队业余训练工作。

重点抓好七年级田径梯队的建设工作,下设年级梯队由课任教师训练,通过集训,有效提高队员专项成绩,为参加校内外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卫生工作

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1、、工作目标:

切实抓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和预防接种工作,切实抓好学校卫生工作。

2、、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提高卫生工作的认识

认真贯彻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批示精神,组织教师和学校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充分认识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只有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才能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2)、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全员管理的作用

加强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实行校长亲自抓,各条线负责人分头抓,全体教师一齐抓的管理模式,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块负责制度,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 2011年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中学部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计划 高一语文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一、教学常规执行情况

在县教育局的领导和关心下,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深入学习,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省规范办学行为相关文件精神和《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意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谨治学,以“实”和“严”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规范教学行为,落实教学常规制度

学校根据校情制定了课堂教学常规及作业布置和批改要求等制度,细化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要求,以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

1、细化备课要求。新学期第一周必须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由备课组长组织研讨,教导处审查确定。备课要切实落实教学计划,课时计划中要包含目标设定、重难点分析、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后反思,不仅要求过程要完整、具体,还要求充分备生情,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学的落实。

2、强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落实课时计划,达成设定目标,目标意识要强烈鲜明。教学内容要准确,抓重点破难点,关注内容的多重性、多样性、疑问性、启发性和开放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主题意识。重视课堂练习,以多种方式在课堂中穿插必要的训练,巩固所学,让学生“一课一得”,树立训练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了解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内化、生成知识,加强教学互动。

3、实化作业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布置要以目标和生情为依据,及时、适量、适度,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推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反对简单机械、过度的抄抄写写。作业的批改要求严格,要统一批改和订正符号,明确批改内容和方法,各学科作业分类要求。作业是体现学生掌握知识过程和效果的重要衡量依据,我校对作业的常规要求是比较细的,如作业类别明确,像数学作业有口算本、课堂作业本、基础训练册等;作业书写规范,像数学课堂作业,每次作业前写清日期、次数、作业内容,每小题空一行,每次作业相隔三行,订正要写“订正”,中高年级统一用蓝色钢笔;作业批改细致,像语文作业小作文的简批要求做到:对好词好句进行标记、对错别字病句错误标点要标记明显并及时订正、不打大钩打等级,对大作文要求精批,有仅做到以上几点,还要有针对性和激励性的评语,写眉批和旁批。

4、量化质量评价和检测。书面测试每学期举行两次,易中难按6:3:1比例进行安排。年级组和班内还可进行小型的单项内容的书面或口头检测。每次检测要进行严格分析,以各题的得分率等数据的分析明确对后续教学的调整或加强。

我校每学期各学科还组织一次学生的小型竞赛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或数学口算、数学综合能力,或拼音、演讲、美文诵读、语文综合能力,或英语歌曲、英文朗读,小竞赛旨在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知识,延伸学习评价。

(二)加强常规检查,严把教学质量关

全体教师严格执行课表,临时调课需经教务处审查同意。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检查,严格教学规范性,鼓励教学创新性。

1、平时检查与阶段检查相结合。开学初重点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期中重点检查教案设计和作业布置和批改、推门听课看课堂教学常规;期末重点检查评比优秀作业、优秀教案。平时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则由年级分管段行政领导总负责,各年级备课组长参与督导。平时检查内容有相互听评课、作业交流、课堂教学常规等。

2、单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检查,主要是听随堂课和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在期末阶段检查时,对每个教师的各项教学、分工等进行全面检查。教导处组织人员进行检查情况的记录。

3、组织检查与教师互查相结合。阶段性检查,主要由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对每位教师的每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平时的随堂听课、教案、作业抽查主要以学校领导为主。平时的交流活动,主要以年级组教师间相互检查交流为主。

4、明确常规与倡导创新相结合。在检查过程中,既以各项教学常规为标准进行评价,也提倡老师们创新方法,如作业订正、补缺补差、教案设计等,老师们在工作实践可有更实用更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旦得到认可,则成为一种教学常规要求得以推广。

(三)狠抓校本研修,提高教师教研教学水平

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实施新课程,“成在教师”,显而易见。在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方面,学校采取多种举措,形成开放、深入、求实效的教研体制。

1、实行年级组集体备课制度。我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大家同在一个办公室,集体备课,定时召开备课研讨会,随时开展教材研讨活动。

2、实行大小教研组单双周活动制度。学校成立了三大教研组,语文、数学、综合,下设各年级语数教研组、英语教研组、非英语综合学科组。单周年组教研组(小组)开展教研活动,双周大教研组分别于周一、周二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3、实行全员上课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初制定公开课安排表,分别于每周二、周三、周四上午第一、二节课开课,除年级组内教师必须到位听评课,凡空课教师均参加听评课。

4、实行学期主题研讨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主题研讨活动,或就课堂教学有效性观摩研讨、或专题讲座、或为教师专题展评,如说课竞赛、教学设计现场赛等。

5、实行城乡携手、异地联谊、送教下乡制度。我校与北岸中心校、金川学校、小川学校、森村学校、雄村学校为手拉手结对学校,我们常年开展教学交流、送教下乡、校际各项工作交流活动。自2008年秋季,我校与上海爱国学校结对,两校开展了几次有影响的教学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还与黟县实验小学常常有相互的交流。

6、实行个人研修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制度。

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实施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总结出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三种策略。

(一)自主学习,体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语文教学要实现主体性教学,或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首先须把握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教学活动中角色的定位。为此,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或让位,应从“前台”“退隐”到“导演”(导引)、策划、组织的角色地位。同时,要帮助学生确立主角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而自主学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第二,衡量自主学习的一大量标:教学时空占有量。学生学习活动时间与空间占整个教学活动时空之比,愈大则愈趋于主体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要实现导引着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大胆实施一些“转移”,观念是教师不要做学生能做之事,变教师之说而学生能说的为学生之说,变教师之写而学生能写的为学生之写,变教师之做(说写之外的)而学生能做的为学生之做。第三,从何着手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标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这段话包含这几个着力点:(1)学习兴趣,(2)学习态度,(3)学习习惯,(4)学习方法。第四,实施利于主体性发展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1)主动参与策略:教师要力求使课堂形成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少而精地设疑引趣,促思,并顺应排阻和追问;鼓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感。(2)迁移为本策略:教师要善于利用背景资料,教给学习思路方法,培养学习元认知,从而促进迁移提高迁移水平。(3)活动促学策略。(4)合作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合作学习目的性认识,确保合作学习时空,培养合作学习的技能。这样,学生的真正自主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二)有序组合,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无论哪一套版本的教材,学生作为一种学习材料,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局限性。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系统分析教材,详细掌握整册、甚至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及教学内容,在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要求,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实际情况,适时、灵活地对教学知识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调整,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同时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活动。

1、重组教学知识点。

例如,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中的句子:a.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c.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发现句子中带点的词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不难,因为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中就已经出现过,比如,“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等,而且让学生在说话和作文时运用这种方法,既然四年级上册就让学生学以致用,那么下册仅仅是“发现”是否有些简单?因此,教师就应该在“发现”的基础上再加以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习作中加以运用。这一教学内容在四年级习作教学和习作点评中要加以凸显。教学内容的改变及深入并没有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相反,避免了四年级上下册内容重复出现所带来的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口语不仅得到了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还得以运用,使习作内容更形象、生动。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通常是一个单元围绕某一主题,由几个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顺序组合成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单元目标,按照教学意图,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安排做到前后衔接、连贯。

重组后的教学,紧紧围绕主题层层深入,达到了读写结合,较好地实施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有机调整教学主题。

语文教材是编者依据整册任务布局编排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我把这组内容调整到九月份的第三周,与“语言文字的推普周”同时进行。学生第一步,了解了祖国汉字的文化,也明白从哪些方面去了解汉字,并制定一个详细的活动计划;第二步,学生分别开展各项活动:有搜集资料的,他们了解汉字的演变,汉字的起源,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等;有上街查找不规范汉字并深入了解为什么要写不规范汉字,经过调查,有的是找商业广告(衣衣不舍),有的是简化字(山里氿店)等;第三步,每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份调查报告或谈谈个人看法或制作小报办成果展示。调整后的教学,与推普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而不空,有序而不乱,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兴趣学,学中乐。

(三)有机整合,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性

教材中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语言框架,是静态的文字、简单的情景。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给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教学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给学生呈现丰富灵活的生活语言,让他们在生活化的课堂上充分内化语言。这样,教学过程就会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同时也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1、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教学。

将生活实际引入教学,能够激活静态的语言,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提升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看——议——说等活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热烈讨论,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形式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和充分发挥。

2、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际生活。

语文课堂教学还要让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延伸到生活中,让课堂教学在生活中延续,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精彩篇章。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乡下人家》古诗《乡村四月》和略读课文《麦哨》,一个县城长大的孩子对农村的生活现象一无所知,老家在乡下也仅仅是逢年过节去一次。上完《乡下人家》后,让学生的父母带着真正走入乡下农村,看农民耕田插秧,看农民收割菜籽、养蚕,看农村的人家养鸡、养猪、养鸭等情景,特别是麦子收割的时候,让学生摘其麦杆做麦哨吹吹,到桑园地里去摘桑葚吃吃,感受田园风光带来的无限乐趣,同时,也明白作者写文作诗的喜悦,让课本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动起来,舞起来,而不是想象中的农村形象,让农村也有声有色,有苦有乐。

3、捕捉生活气息完成课堂教学。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只要善于发现并捕捉生活相关联的信息,就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本组的难点是让学生学写研究报告。如果学生对各方面的信息都不是很了解,又怎样引导学生写研究报告呢?有心的语文老师都不难发现。上此组内容时,正逢“端午节”前后,于是,“端午前”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上街看看端午的气息,做端午鞋、买绿豆糕,准备端午用的材料,插艾叶等,同时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民俗文化的寓意。“端午时”让学生吃吃粽子,再看周围人的行为举止,喝黄酒、吃蚕豆,墙角洒石灰等,问其因说是辟邪。“端午后”让学生把亲身看到的、感受到的、搜集到的都写在研究报告中。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还进一步了解了我国民风民俗,学生的情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四)语感积淀,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素养

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活动,围绕什么而进行和为了什么而进行,不同学科的回答是不同的。语文以其学科特质,其活动显然是立足于语文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语言文字基本功和语言素养。这种基本功从素质内蕴的角度讲,即是语感积淀。语感对于感受主体而言,是语言的感受力(对感受客体而言,是语言的感受性),是一种心智能力。研究指出,“语感积淀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是语文教改万变不离其宗的“宗”。那么,语感积淀从何获得?首先,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文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或能力的形成,显然也要靠训练。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肯定不合训练要求,但如果我们不能从深层次的素质教育理念上把握住“训练”要义,训练也可能成为“牵制式”的,落入陈旧教学方式之窠臼。其次,要注重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是语感生成、积淀的基础,为此新小语大纲有史以来最高、最重、最实地要求,小语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语言积累。第一,第一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是从形成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的角度提出。第二,在教学内容与要求中以两条款较多叙述来要求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是150篇(含课文),并在课标后面附有古诗词推荐篇目80首。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具体而实在。再次,要“注重语言的感悟”,也就是语感领悟。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积累,但亦十分重视通过“悟”而自“得”。如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其“见”或“作”或“吟”等都属于悟的表现。我校小语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点拨等主导作用,可以提高学生感悟率,才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也才能促进学生语感的生成与积淀,尽快形成语文素养。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一、年段学情分析

我所担任的六年级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从总体上看,语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比较差,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理解、感悟比较肤浅,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朗读能力有所提高,有一半左右学生有较强的朗读兴趣,因此新学期中,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三、课标对本年段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册课文共有六个单元,全册包括“导读”“课文”“读写例话”“积累运用”(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等内容,书后还附有6篇供选读的课文。本册要求学会80个字,每课要求学会的字,排在方格里。

1、知识方面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会写80个,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2)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3)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4)学习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5)学习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

(6)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

(7)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8)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2、技能方面

(1)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识字,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学校体育卫生学年工作计划

2011年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1年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中学部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计划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材;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36-02

虽然说小学生经历了看图说话、写日记和作文启蒙三个阶段,但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习作仍是一项难以应对、畏惧厌恶、设法逃避的学习任务。许多学生宁愿被罚抄多遍作业,也不愿动笔写作;有的学生干脆抄袭或背诵作文来应付了事;有的学生不懂任何章法结构乱凑一篇敷衍老师。在这里,作文不是充满趣味、人人爱的学习,像是伏在学生身上的符咒折磨着学生的身心。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太多的家长也是焦心不已,东奔西走寻找良方以期能治愈孩子的恐惧症,有的家长干脆买来作文辅导书自己当教师教孩子写作文,而最受家长欢迎的是为孩子报作文培训班。有的学生能从中受益,但大多数学生还是收效甚微。探寻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我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者都没有真正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太多的学校和教师在习作教学方面投入精力不足,教学思路混乱,教学方法短缺。可能由于过分重视成绩,而习作教学耗费精力过大又不易出效果,许多老师根本就没有给作文留有专门的课上时间,每次习作训练仅是简单地讲几句然后让学生回家去写,课程表上的作文安排成了摆设。于是作文如一座大山摆在学生、家长和老师面前,形成了学生移不动、家长不知道怎么移、教师不愿意花费气力移的现状。

其实习作教学从来都不是独立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之外的任务,它是和课文学习密切相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一工具,把习作教学作为学习每一篇范文的教学目的之一,融合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那么习作不但不会挤占基础知识的学习,相反二者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学生也不会再陷于习作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以下以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就我个人的习作教学实践发表一点粗浅的建议。

一、明确习作任务 制订教学目标和计划

四年级上册语文共八个单元,每单元“语文园地”都有“口语交际与习作”专栏,在这一栏块安排有习作任务,涉及写景、观察日记、童话、状物(动物)、导游词、看图作文、成长故事、读后感、书信、想象作文等习作专题。我拿到课本后首先做了这样的了解和归纳工作。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我经过填写教学进度表,把每项习作任务分配到每单元的学习之中,初步确定每周都设置习作课,一周写作,一周讲评。每次习作任务要达到什么目标,我都严格根据大纲及教材要求做了具体细致的量化。

二、全面把握教材 确定写作切入点

我先浏览教材目录,总体感知教材内容板块,确定其由自然景观、关于观察的趣事、童话、动物、名胜古迹、爱的故事、成长足迹、科学技术八个部分构成,然后我又去关注每单元的每一篇文章,大概了解其内容及特点,刻意去发现其中与写作教学有关的信息,以此作为以后具体教学时的切入点。还可以将每单元写作知识细化为几个方面,把每一个方面细分到每篇课文的讲述中去。这样篇篇有写作知识,篇篇有侧重点。如我在读了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后,就惊喜地发现蕴含其中的写作信息,立刻确定了教学思路。《观潮》可以讲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鸟的天堂》可以讲内容的详略和移步观景,《雅鲁藏布大峡谷》可以讲总分总的写作结构,《火烧云》可以讲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三、灵活分析课文 实例归纳理论

我不赞成上来就给学生讲写作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进行习作实践。那样硬性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因没有具体参照而感觉过于抽象,理解艰涩。第一关都过不了,何谈运用理论工具去指导实践呢?如果再另外找范文分析教授写作知识,又得另外安排时间单独进行习作教学,很明显加重了教学任务,挤占了教学时间。如果把课文分析与习作教学融合在一起进行,就会一举两得,提高了教学效率。当然在分析课文时也不能填鸭式教学,一味地灌输知识,把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变成了独角戏,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课文学习中来,在双向互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我在带领学生学习《母鸡》(老舍)时,采取提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我先让学生大声自读课文。此间我在黑板上出示了几个问题,依次是:(1)文章写了母鸡的哪些特点?(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母鸡特点的?(3)作者对母鸡的特点持有怎样的情感态度?文章是怎样对应安排的材料的?(4)作者对母鸡到底持有怎样的评价?你从哪一段可以看出?(5)全文的结构及材料安排给你什么启发?(6)它与《白鹅》在写法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我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或写出答案,然后我以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依次解决问题,每个问题我都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展开讨论,学生在我的激励之下参与热情高涨,问题很容易得到了解决。接着我顺势总结了关于动物的写作知识:(1)按照动物的感情变化顺序先抑后扬安排文章结构。(2)介绍动物的特点时可以先概括后具体,也可以先具体后总结。(3)可以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动作、声音、外形和细节等描写,使动物形象逼真生动。

四、理论指导实践 习作训练及时

如果仅仅限于借助课文总结出写作知识,那就功亏一篑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三分教七分练,所以每次我根据课文概括出写作方法后,都及时要求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一般情况下,我当堂进行片段训练,大致给学生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同学们写作的时候,我不断巡视,发现写得出色的片段当堂宣读,起到榜样和激励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所有片段或整篇写作,我都会收上来一一批改,从字词、句子到段落结构。这样,每完成对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就经历了一次习作训练。习作次数和篇数得到了保证,学生不仅没感到疲劳和厌烦,相反写作兴趣与日俱增,优秀率越来越高,一些原来写不出几个字的学生从内容和字数上都有了明显进步。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第7篇

通过四年级上册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两个班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逼迫老师调整课时;而且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期改进措施: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3、加强每单元课堂作业与课后观察、调查作业的检查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主要内容特点及设计思路《科学》四年级下册包括《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

《电》单元包括用电安全事项、点亮我的小灯泡、简单电路、做个电路检测器、导体和绝缘体、做个小开关、推测4接头和6接头接线盒的电路连接方法、电池和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等十分丰富的有关电的内容。

《新的生命》单元以观察油菜花为引子,展开了花的专题观察,从对花的构造的研究过渡到对果实和种子的研究,又从植物的繁殖方式延伸到观察动物的繁殖活动。

《食物》单元突破了学科的界限,紧紧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观察生和熟的食物、变质的食物,讨论储存食物的方法、获取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等活动,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以食物为主题展开研究。

《岩石和矿物》单元则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对岩石和矿物的观察和描述作为基础活动,采取分类、猜测和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原因。教材总的特点仍是以活动为主线,以结构为连接,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教材的外线是活动,内线则是追求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2、本册教材在设计思路上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多元整合都是十分有利的。大单元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持续一个月的主题学习中学习兴趣不断得到激发,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学习活动能够向着更多、更广阔的领域拓展,获得更为全面和丰富的学习体验。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活动之间的结构联系,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以问题推动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

(二)、更加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本册教材在这两方面就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本册教材是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的,所有的活动都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充分遵循了儿童认识发展的顺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一、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解决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老师和学生同时遵守)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互不侵占时间。

2、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掌握自己的平时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也实施星级评定。

二、教学进度安排

周课题单元

1宣传考核评价方案(1课时)电

2《电和我们的生活》《点亮我的小灯泡》

3《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电路出故障了》

4《导体和绝缘体》《我来做个小开关》

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单元练习

6《我们选择了什么》《油菜花开了》新的生命

7《各种各样的花》《花、果实和种子》

8《豌豆荚里的豌豆》《把种子撒播到远处》

9《萌发的种子》《动物的卵》单元练习

周课题单元

10《一天的食物》《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食物

11《吃什么和还吃什么》《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2《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单元练习

13《各种各样的岩石》《进一步观察岩石》岩石和矿物

14《岩石的组成》《怎样观察、描述矿物》

15《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岩石、矿物和我们》单元练习新晨

16考核评价资料整理、考核评价资料整理、总复习阶段

17总复习1总复习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第8篇

要:通过小学语文单元目录式教学设计,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优化单元教学过程,提高单元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单元教学

系统科学认为,每个有机体和客观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的分层次的整体系统,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可以分解为不同层次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小学语文教学”、“每册语文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等都看成是一个“整体”,只是在层次上有所不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教材中的“篇”为训练单位,以“篇”中某一节课为课堂教学研究的着力点,各级教研部门组织进行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大都是安排教师执教一节课,使之展示一篇课文教学全过程的却不多,组织教师展示一个单元教学全过程的更为罕见。这样研究的结果,导致有些教师一直在一节课内“打转转”,胸中没有全文,更没有整单元。由于缺乏对单元教学全程研究,学生难以得到不同课例、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所承担的不同训练。训练不到位,学生语文能力难以得到较快提高。

针对语文教学耗时多,收效少的现状,近年来,结合课程标准实验教学,我们在一所小学重点进行了整合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我们把研究的着力点转向“单元”,对单元教学全程模式进行探索。以此为例,抛砖引玉,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具有学校特色、课内外沟通、校内外联系的语文教育体系,探索实施新课标教学的具体途径和操作办法,不断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为进一步整合语文单元教学内容,充分用好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我们要求任课教师专门制定任教班级的语文教学周计划。下面所列的是四年级某班一位任课教师的教学周计划,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时间为该校第一至第二个教学周(根据课程计划,该班每周安排7节语文课):

第一周课堂教学计划 :

周一(第1节—为该周第一节语文课,下同,编者注),预习《观潮》,自由读背说写。周二(第2节),精读《观潮》。周二(第3节),练习《观潮》,预习《雅鲁藏布大峡谷》。周三(第4节),精读、练习《雅鲁藏布大峡谷》。周四(第5节),预习、精读《鸟的天堂》。周四(第6节),精读、练习《鸟的天堂》。周五(第7节)快速作文《暑假里难忘的一件事》。

第一周课外作业及活动计划:

周日,预习《观潮》周一,预习《雅鲁藏布大峡谷》。周二,《观潮》练习(含随文练笔)周三,预习《鸟的天堂》。周四,《鸟的天堂》练习。周五,预习《火烧云》。列一单元习作提要。(班级出版《作文周报》,含电子版)

第二周课堂教学计划:

周一(第1节),预习《火烧云》;自由读背说写。周二(第2节),精读、练习《火烧云》。周二(第3节),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周三(第4节),自由读背说写。周四(第5节),第一单元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周四(第6节),写第一单元习作。周五(第7节),语文活动。

第二周课外作业及活动计划:

周一,日记一篇。周二,做短文阅读题一篇。修改一单元习作提要。周三,读书笔记一篇。周四,办一份手抄报。周五,预习《题西林壁》。(班级出版《作文周报》含电子版)

这种以简要文字展现的目录式的周计划就是教师的一种教案,又可称目录教案。目录教案从课内和课外两个系列进行计划。其中,课堂教学内容以课节为单位,按每周课节先后顺序进行计划。目前,我们要求各教学班要保证每周自由读背说写,课内书写每单元单元习作、增量测试习作和活动课时间安排,除此之外的课堂教学时间由单元其它教学内容进行组合。在安排课外计划时,我们以日为单元提示学生学习内容,并注意协调好课内外学习内容、时间的关系,注意平衡每日课外活动及作业量。任课教师每周书写目录教案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是要将目录教案所反映的班级课内外教学主要内容、时间作一个较为相对合理的安排,是需要精心考虑的。目录教案打破了课堂教学40分钟的时间壁垒,沟通了课内外、校内外联系,优化了单元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设计一经形成(一般提前一周安排),一般不得随意改动,有利于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语文教学习惯。教师良好的语文教的习惯必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的习惯。

任课教师平时撰写目录教案,一般以周为单位进行安排。同一页内,在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安排周一至周五各节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安排周一至周五课外活动及作业内容。为便于对照,协调好课内外学习内容、时间,一般将左右两侧每日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活动及作业内容对齐撰写。

目录教案介于传统的教学进度表和课时教案之间,有利于促进教师整合语文单元教学,分散教学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将课本教案、课时教案(分阅读、习作和活动课等)和习题设计等统筹安排。目录教案和课本教案抓住了单元教学要点,课时教案设计了具体实施过程。至目前,我们语文单元教学的宏观组合和微观操作都基本形成了一定模式。由于同类型的课具有类似操作模式,每学期,我们减少了教师撰写阅读、习作和活动课等课时教案数量,总体上减轻了教师教案书写负担。

我们所构建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是从系统教学“整体的功能”上来思考的。整体优化要以部分优化为支柱,只有部分优化,再加上合理的组合,才能达到整体优化。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注意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第9篇

一、突出教学的技术性特点

理性教学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在于教学的技术性,即教师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科学性特点。科学是一门严谨理性的科目,学生从小学习科学也是为了能够有一个理性和科学的大脑,而教师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观的发展。因此,理性教学首要突出其教学的技术性。教学的技术性第一表现在教师的教学计划安排上,教学计划安排如何突出技术性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去阅读和接触教育领域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其次,教师还要不断去接触学生,需要从学生的身上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大因素,教师意识到这一点后便能够改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添加更多符合学生兴趣取向的内容。还比如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着不同的情况,所有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考虑到每个人的接受能力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不能偏难也不能偏易。这些内容就是教学技术性的表现之一。教学的技术性第二表现在教师的课堂参与度上,尽管教学课堂是为学生设计的,但是教师作为引导者也必须和学生们一起来进行学习,这样就打破了由于师生之间存在的等级关系而造成的严肃局面,使得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这为教学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也是教学技术性的表现之一,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当教师做好这两点后,也就意味着教学活动处于一种科学的发展状态,这也是理性教学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理性教学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会逐渐向理性化方向发展,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实事求是,理性判断

科学具有严谨性,不管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理性判断的原则,这是理性的体现。对于教学而言,教师要着重于教学的真实性,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识还原给学生,通过实验或者实践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知识,这就是实事求是的体现。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科学中“植物的一生”这个课题,如果教师仅仅是给学生细致地讲解植物生长过程,不论讲解的内容有多么生动和精彩也不会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科学的价值。所以教师不妨和学生一起,用一个花盆盛一定量的土,然后种下植物的种子,最后把花盆放在教室有阳光的地方,和同学们一起观察这个种子的生长过程。这种方式的教学就是一种理性教学,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让学生感受到“植物的一生”,而不是教师凭空地讲解和说明来证明“植物的一生”的知识,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让学生能够从真实的环境中体会到科学的价值,体验到科学这门学科的乐趣,以此来调动自己的学习。

还比如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这个课题,教师也要将声音产生的具体过程展示给学生体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切身体会到声音产生的过程,从而在今后的生活或者学习过程中做出理性的判断,判断声音的来源是否符合正常的规律,因此能够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去相信某个不靠谱的说法,也为生活的科学发展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础。

三、注重逻辑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所有的科学现象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给学生呈现出这种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进行思考才有秩序可依。针对科学这个严谨的学科,学生更需要一个客观逻辑的思维来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昼夜交替”这个课题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性的思考。教师可以问:“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啊?”答:“因为地球在自转。”然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用乒乓球代表地球以及电筒代表太阳的光线来演示地球如何自转,昼夜如何交替。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来进行演示,操作地球是如何自转以及自转的方向,太阳是如何运动,光线是如何照着地球从而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所有的思考和演示都需要一个逻辑性的思路,所以这种提问和演示的方式就是一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方式,并且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一定的逻辑顺序,这对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科学教学的理性教学还要突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不断的思考和操作中形成一种井然有序的逻辑思维。

总体来说,理性教学是一个宏观层面的说法,落实到教学活动上来仍然要关注到微观层面的发展问题。不管是教师教学手段和模式的改善,还是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完善,都要表现出理性的特点,即思考的逻辑性以及处事的秩序性,只有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小学科学的教学才会有所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道德教育;心理品质

一、语文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时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黄金阶段,而这一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开端。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维系孩子们的健康,帮助他们形成并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德育有着重大笔墨。因此,德育历来都是我国教育中的永恒主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社会公德、文明习惯以及法纪观念,也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培养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因此,所有的学科中都容纳了丰富的德育材料。其中语文为最,语文中的德育内容充足多彩。她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世间最美的情感;用最纯真的文字,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在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时,教师可以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将德育渗透,使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得到提高,自身素质也不断提高。

二、教程目标

根据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我制订了本学期详细的教学计划,意欲做到德与智的平衡发展。

1.从根本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动员学生读准书、写对字,说标准的普通话。

2.根据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特点,让学生把握大自然、古诗、现代文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欣赏自然、崇敬古人、热爱祖国的意识。

3.在落实学科教育规划的同时,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领略道德的天地,感受人间真善品质,使学生优良品格形成,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

4.加强对学生学习及生活的关注,帮助一些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并有可能走向歧路的学生,让他们在这个容易产生心理不健康的阶段安全度过,并形成一定的防御能力,永远健康的心理及品质。

三、实施方案

1.坚持德、智结合的原则,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各个学科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又相辅相成。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做到德、智结合,教师在教学第一单元和第七单元这种文字优美和感情真挚的课文时,可提前介绍文章背景,让学生了解感情,然后指导朗诵。在朗诵中,引导学生欣赏领悟,归纳总结,使学生自己感受,获取真谛。最后加以补充总结,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培养学生真挚感情,确保德育功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在德育过程中也是真理,是受教育者晓之以理的关键。在那文质彬彬的文学作品中,即使是一方小小的感情天地,教师也能巧妙地将其渲染,激发出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文章有的真善美,进而培育出学生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祖国的热情。

3.深挖教材,加强品德教育。教材中的德育,往往隐藏在文字深处,需要我们教师加大开发力度,从中挖掘研究,号召学生与我们共同一起欣赏品味,理解字、词、句所引发的深思。引导学生体会语文的无限魅力,体会其独特技巧的妙处,引发更久远的深思。

4.将德育渗透到语文的各个角落。语文教学活动多种多样,在课下开展另类形式多样的有关活动,既是对语文专业知识的补充,又是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又一方式。诗朗诵比赛、辩论会、演讲赛、成语接龙、手抄报大赛等,都是较为有意义的项目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感受团体的重要性。各个专题的项目也有针对性的效果,例如,赞美祖国的诗朗诵或演讲赛,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5.课外辅导中进行德育。俗话说,五个指头不一般齐。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都不相同,对此,我们教师应该对那些较吃力的学生多给予帮助。批改作业,补课辅导。这弥补了受课堂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憾,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德育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因而每个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所不同。德育寓于各科之中,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作为语文教师,无论怎样,都应发挥语文对德育的工具性,利用语文的独特魅力,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新时代的栋梁。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范文 下一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