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刷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3:36:11

数字印刷技术论文

数字印刷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主要介绍数字印刷的概念及其特点,并分析数字印刷的关键技术和在工业界的应用。

1引言

传统印刷有凸印、平印、凹印、丝印四大印刷,先是凸印一统天下,后来演变为以胶印为主导的情形。胶印固然可以提供良好的质量和较短的生产周期,但仍存在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而数字印刷具有个性化强、按需印刷交件快、使用劳动力少、占地面积小、节约资源等优势。由于在数字印刷工作流程中无需胶片,甚至无需印版、润版液及显影液,所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图文转移时溶剂的挥发,有效地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程度[1]。

数字印刷这一新技术自1995年在DRUPA展览会上展出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热潮,而我国的数字印刷近几年也有了快速的发展。

2数字印刷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2.1数字印刷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对数字印刷(DigitalPrinting)的标准定义,主要存在两个观点,一个是计算机行业的观点,另一个是印刷行业的观点。计算机行业把由数据输出到纸上的技术过程均称为数字印刷,不管它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因此也把这种意义上的数字印刷机称为打印机(Printer)。而印刷行业则把由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叫做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是用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它将各种原稿(文字、图像、电子文件、网络文件)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后,无需经过电分胶片输出、冲片、打样、晒PS版等工序和时间,而直接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CMYK四色数字印刷机上印刷或直接进行分色制版的一种新型印刷工艺[2]。

2.2数字印刷的工作原理数字印刷系统一般由图文合一的印前处理系统与数字印刷机或照排系统组成。数字印刷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出彩色印品。操作人员根据用户的要求及其所提供的原稿输入计算机(印前处理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图文数据的处理,对图像进行色彩、阶调、层次等有益的调整,进行能满足用户要求的创意、修改以及文字合成等,再将图文信息进行编辑排版,最终将理想的图案、文字编排成用户满意的内容和形式。这些数字化的信息最后经过RIP栅格化处理,生成相应的单色像素数字信号,然后将这些数字信息输出到电子数据控制中心,这样就可以进行分色制版;也可以将数字信号传送到印刷机的激光器上进行调制,发出相应的单色激光对印版滚筒进行扫描。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版滚筒经感光后就能吸附油墨或墨粒,这样就可把图文信息转印到呈印物上,完成印刷[3]。

3数字印刷的关键技术

3.1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技术静电成像(Electro-photographic)又称电子照相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激光扫描的方法在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影,再利用带电色粉与静电潜影之间的库仑作用力实现潜影的可视化,最后将色粉影像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将小颗粒的粉末附着固定在纸上成像。打印的程序各厂牌虽有不同,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是将打印的资料转换成小点之后,以激光把小点扫描到一个旋转的滚筒上(滚筒用对光高度敏感的材料制成,并带有正静电荷,被激光扫描到的部位则转为负静电荷);当滚筒转到粉末槽的旁边,粉末带正静电荷,所以立即附着在激光扫描的部位,即是要打印的影像;这时一张带负静电荷的纸在滚筒下方出现,所带电极强度较激光扫描到滚筒上的略大一些,于是滚筒上的粉末就被吸到纸上,加热固定之后,打印就完成。这一流程单色走一次,彩色要走4次(CMYK四色粉末各走一个滚筒)。成像的粉末非常细小,通常是固体粉状[4]。

3.2喷墨成像数字印刷技术喷墨打印则采用不同技术,以小滴的墨水滴到纸上,组合成像,墨滴非常小。滴墨的位置靠喷墨头准确的精细移动,用多个不同彩色的墨水匣,可以打印出完全色彩的影像。一般要求油墨中的溶剂、水能够快速渗透进入承印物,以保证足够的干燥速度;油墨中的呈色剂能够尽可能固着在承印物的表面,以保证足够高的印刷密度和分辨率。因此,所使用的油墨必须与承印物匹配,才能保证良好的印刷质量。

按照喷墨的形式把喷墨成像分为连续喷墨和按需(脉冲)喷墨[5]。连续喷墨所喷出的墨流是连续不间断的,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细小的喷嘴,在高速下分散成细小的墨滴。当每一滴墨滴离开喷嘴的时候被充以静电荷,通过改变电场的有或无来实现在承印物上的印刷。按需喷墨也叫脉冲给墨,它是将计算机里的图文信息转化成脉冲的电信号,然后由这些电信号来控制喷墨头的闭合,即实现承印物上的图文区或是空白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喷墨技术要属压电陶瓷技术。

3.3磁成像数字印刷技术磁记录成像技术与磁带的记录技术采用的是相同的记录原理,即依靠磁性材料的磁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定向排列,形成磁性潜影;然后再利用磁性色粉与磁性潜影之间的磁场力的相互作用,完成潜影的可视化;最后将磁性色粉转移到承印物上[6]。磁性色粉采用的磁性材料主要是氧化铁,这种材料本身具有很深的颜色,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只适合制作黑白影像,不容易实现彩色影像。

4数字印刷的应用

数字印刷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商业印刷、情报印刷、包装印刷、报纸印刷、卡片印刷、制罐印刷、短版印刷、按需印刷等。由于数字印刷的特点,它已经在印刷业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尤其在欧美市场,已经形成与传统印刷并驾齐驱的态势。

5结束语

数字印刷技术以其不同于传统印刷技术的方式,越来越趋于成熟并引起广大关注。同时由于数字印刷开发的是以一个新的概念来开发的市场,与传统印刷业务也有本质的区别,所以随着我国印刷业务朝向短版、快速、个性化发展的领域进军,数字印刷将凭借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我国得到飞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净.数字印刷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贝内特.数字印刷和可变数据印刷[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

[3]时永青.数字印刷及其与传统印刷之比较[J].印刷杂志,2004(2)

[4]胡维友.数字印刷与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

[5]刘全香.数字印刷技术[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6

数字印刷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1.1数字印刷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对数字印刷(DigitalPrinting)的标准定义,主要存在两个观点,一个是计算机行业的观点,另一个是印刷行业的观点。计算机行业把由数据输出到纸上的技术过程均称为数字印刷,不管它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因此也把这种意义上的数字印刷机称为打印机(Printer)。而印刷行业则把由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叫做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是用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它将各种原稿(文字、图像、电子文件、网络文件)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后,无需经过电分胶片输出、冲片、打样、晒PS版等工序和时间,而直接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CMYK四色数字印刷机上印刷或直接进行分色制版的一种新型印刷工艺[2]。

1.2数字印刷的工作原理数字印刷系统一般由图文合一的印前处理系统与数字印刷机或照排系统组成。数字印刷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出彩色印品。操作人员根据用户的要求及其所提供的原稿输入计算机(印前处理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图文数据的处理,对图像进行色彩、阶调、层次等有益的调整,进行能满足用户要求的创意、修改以及文字合成等,再将图文信息进行编辑排版,最终将理想的图案、文字编排成用户满意的内容和形式。这些数字化的信息最后经过RIP栅格化处理,生成相应的单色像素数字信号,然后将这些数字信息输出到电子数据控制中心,这样就可以进行分色制版;也可以将数字信号传送到印刷机的激光器上进行调制,发出相应的单色激光对印版滚筒进行扫描。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版滚筒经感光后就能吸附油墨或墨粒,这样就可把图文信息转印到呈印物上,完成印刷[3]。

2数字印刷的关键技术

2.1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技术静电成像(Electro-photographic)又称电子照相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激光扫描的方法在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影,再利用带电色粉与静电潜影之间的库仑作用力实现潜影的可视化,最后将色粉影像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将小颗粒的粉末附着固定在纸上成像。打印的程序各厂牌虽有不同,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是将打印的资料转换成小点之后,以激光把小点扫描到一个旋转的滚筒上(滚筒用对光高度敏感的材料制成,并带有正静电荷,被激光扫描到的部位则转为负静电荷);当滚筒转到粉末槽的旁边,粉末带正静电荷,所以立即附着在激光扫描的部位,即是要打印的影像;这时一张带负静电荷的纸在滚筒下方出现,所带电极强度较激光扫描到滚筒上的略大一些,于是滚筒上的粉末就被吸到纸上,加热固定之后,打印就完成。这一流程单色走一次,彩色要走4次(CMYK四色粉末各走一个滚筒)。成像的粉末非常细小,通常是固体粉状[4]。

2.2喷墨成像数字印刷技术喷墨打印则采用不同技术,以小滴的墨水滴到纸上,组合成像,墨滴非常小。滴墨的位置靠喷墨头准确的精细移动,用多个不同彩色的墨水匣,可以打印出完全色彩的影像。一般要求油墨中的溶剂、水能够快速渗透进入承印物,以保证足够的干燥速度;油墨中的呈色剂能够尽可能固着在承印物的表面,以保证足够高的印刷密度和分辨率。因此,所使用的油墨必须与承印物匹配,才能保证良好的印刷质量。

按照喷墨的形式把喷墨成像分为连续喷墨和按需(脉冲)喷墨[5]。连续喷墨所喷出的墨流是连续不间断的,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细小的喷嘴,在高速下分散成细小的墨滴。当每一滴墨滴离开喷嘴的时候被充以静电荷,通过改变电场的有或无来实现在承印物上的印刷。按需喷墨也叫脉冲给墨,它是将计算机里的图文信息转化成脉冲的电信号,然后由这些电信号来控制喷墨头的闭合,即实现承印物上的图文区或是空白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喷墨技术要属压电陶瓷技术。

2.3磁成像数字印刷技术磁记录成像技术与磁带的记录技术采用的是相同的记录原理,即依靠磁性材料的磁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定向排列,形成磁性潜影;然后再利用磁性色粉与磁性潜影之间的磁场力的相互作用,完成潜影的可视化;最后将磁性色粉转移到承印物上[6]。

磁性色粉采用的磁性材料主要是氧化铁,这种材料本身具有很深的颜色,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只适合制作黑白影像,不容易实现彩色影像。

3数字印刷的应用

数字印刷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商业印刷、情报印刷、包装印刷、报纸印刷、卡片印刷、制罐印刷、短版印刷、按需印刷等。由于数字印刷的特点,它已经在印刷业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尤其在欧美市场,已经形成与传统印刷并驾齐驱的态势。

4结束语

数字印刷技术以其不同于传统印刷技术的方式,越来越趋于成熟并引起广大关注。同时由于数字印刷开发的是以一个新的概念来开发的市场,与传统印刷业务也有本质的区别,所以随着我国印刷业务朝向短版、快速、个性化发展的领域进军,数字印刷将凭借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我国得到飞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净.数字印刷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贝内特.数字印刷和可变数据印刷[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

[3]时永青.数字印刷及其与传统印刷之比较[J].印刷杂志,2004(2)

[4]胡维友.数字印刷与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

[5]刘全香.数字印刷技术[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6

[6]任云.数字印刷中的成像技术[J].今日印刷,2006(3)

论文关键词数字印刷;静电成像;连续喷墨;按需喷墨

数字印刷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 柞蚕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探析 建筑给排水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探析 中专美术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 探析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 陕西省安康市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 探析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铁路货运仓储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地震预报现状及发展方向 网络课程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初探 浅论多媒体教学现状及发展方向 临床药师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新闻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巷道支护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谈建筑企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高校媒体生存现状及发展方向刍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按需出版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 按需出版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马荻文")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按需出版打破了原有的出版模式,开创了新的出版思路,是出版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大量研究成果的文献分析,对按需出版的定义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和梳理;归纳国内外按需出版发展现状;对按需出版研究结论中的两大论点提出新的看法,即按需出版的发展基础及按需出版的发展空间;并为按需出版未来发展途径提供参考方向。 关键词:按需;出版;印刷;数字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062-02

一、按需出版的定义及辨析

1.定义。按需出版(Book On Demand, BOD;Publish On Demand, POD)尚无规范、明确的定义,目前较公认的说法是:按需出版“是充分利用数码印刷技术的优势,按照不同时间、地点、数量、内容的需求,通过数字化以及超高速的数字印刷技术为用户提供快速、按需和高度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新型出版方式[1]。”从定义中可看出,按需出版以“需”为第一要义,以“数字化”为实现平台,以“数字印刷”为技术支撑得以运行和发展。

2.相关定义辨析。按需出版与按需印刷、数字出版、数字印刷、网络出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文件梳理,对其进行了归纳(如下图所示)。

首先需要阐明的一点是,目前出版界及学术界对按需出版的定义及适用范围一般设定在对图书的出版上,上图中对几个概念的梳理也基于该范畴。(1)数字印刷是按需印刷的技术支撑。按需印刷得以实现必须依靠数字化的内容、数码印刷机械设备以及数字化的工作流程。这些条件是数字印刷才能提供的。故在此将按需印刷简单理解为针对部分有特殊需求的印刷产品进行的数字印刷。(2)针对数字出版有比较专业、规范的定义。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认为:“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的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的数字化、管理过程的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2]。”现实运用中,数字出版的范围更为广泛,CD、VCD、读书机等均可定义为数字出版,且其传播渠道并非局限于网络传播。故将数字出版中以网络为载体的部分独立归为网络出版。(3)数字印刷是数字出版的一个过程,且全程数字化。同理,按需印刷也为按需出版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虽从按需出版的定义上来讲,按需出版是数字出版的特殊化需求,但目前还无法完全做到从内容源头的数字化。在出版转型过程中,按需出版的另一种重要定位是:按需出版是传统出版的延伸。目前的按需出版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来源于传统出版的图书,按需出版是将传统出版图书内容的数字化。这也将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按需出版的主要出版内容。(4)网络出版现多以电子书的形式传播,而对有特殊阅读习惯的受众而言,将电子书纸质化,进行按需出版/按需印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按需出版发展现状

1.欧美国家。按需出版的起源最早出现在美国。1997年,美国最大的图书批发商英格拉姆公司创立的电印刷公司(Lightning Print)利用IBM技术为一所学校印制50本已在市场上脱销的教材事件,被认为是按需出版的开端。在英格拉姆的带动下,美国涌现了一大批按需出版的传统机构及数字印刷服务网站。被人们熟知的如Lightning Souree公司、Offset Paper Baek Mfrs公司、Vesteom公司、Xlibris公司、Lulu公司等。德国出版业的发展在欧洲一直名列前茅。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便开始应用按需印刷。德国最大的图书配送公司Libri的子公司Books on Demand GmbH(简称BoD),将传统书业和按需印刷进行了有效结合。贝塔斯曼集团也从2001年起涉足这一领域,下属的Bertelsmann Media on Demand(简称BMOD)公司专营这一业务,并被视为成功案例[3]。按需出版在英、法、意、西、日等国也相继展开。在英国,1998年剑桥大学出版社率先开展按需出版,2009年成立专门出版社Punked Books;2012年,原创电子书出版社开放之路全媒体(Open Road Integrated Media)公司和英格拉姆、闪电资源公司开始合作发行开放之路全媒体公司电子书的印刷版本。在日本,东京书籍贩卖公司、凸版印刷公司和29家出版社共同出资成立Booking公司开展按需印刷;富士施乐、微软和大型出版社讲谈社、小学馆4家共同出资成立按需出版专业公司。

2.中国。我国的按需出版相对欧美国家来说起步较晚。最早开始于2001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引进数码印刷技术,并在2004年试行按需出版。之后,商务印书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传统出版社等也陆续开始实践。此外,除知识产权出版社旗下的中国按需出版网()以外,开展此类业务的还有北大方正的印捷网()、印客网(.cn)、印象社(.cn)、超印速网()、中国博客网的博文e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下属的易文网(www.ewen.cc)等。上述几家已经借助互联网平台,先后开展了图书按需印刷服务[4]。

三、按需印刷研究现状

目前按需出版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内外发展历程,我国发展现状、限制因素及发展途径。按需出版研究层出不穷,但观念存在一边倒现象。通过对前者文献的梳理,发现存在两大具有争议的观点。

1.按需出版得以发展的根本条件。许多学者认为按需出版在我国得以发展的条件除了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大(网民数量膨胀及个性化需求增加)以外,传统出版存在的弊端是发展按需出版的重要原因。传统出版存在起印门槛高、库存堆积严重、回款难、印数限制、资源浪费等问题[5],且不少绝版、短版图书无法再购买等原因促使按需出版进入图书出版行业,从而弥补传统出版的不足。但这些原因并没有抓住造成传统出版缺陷的根本,也没有真正体现按需出版的价值。库存堆积不是问题,导致库存堆积的原因才是根本问题。从源头梳理传统出版的弊端所在,是出版社的管理制度问题。出版社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其前期营利为目的造成恶性循环。起印数量高、追印数量不公开、营利“行规”比比皆是。起因门槛、库存堆积等一系列问题是该行业状态下必然带来的副产品。目前我国的出版市场营利来源大多为教材印刷,这一现象可有力证明我国出版业发展存在一定问题。

按需出版的意义不仅是解决出版业的上述问题,更是为出版业带来数字化变革,给予其新生。同时,也更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播。当然,要实现按需出版管理制度的完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按需出版是少量印刷还是永久印刷。按需出版较传统出版而言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其最大的优势或特征体现在①可实现零库存;②节约销售成本;③复活绝版、短版书籍,促进文化积累和传播;④满足用户个性需求[1];⑤促进产业由“先出版再销售”向“先销售再出版”变革等。但也有学者认为,按需出版除技术、资金、管理、配送等外界限制因素外[6],其自身适用范围是个重要瓶颈,仅适合印刷次数相对较少的书籍。按需出版目前的适用范围确实多用于专业教材、学术图书、历史古籍、小众丛书、专利文献数据等受众较少、印刷数量要求不大的图书。但这并不意味着按需出版仅适合于这类图书。首先,按需出版适用于所有图书,当图书出版达到一定量时,按需出版的数字印刷成本可能低于传统出版的胶装印刷成本;其次,按需出版不能简单归类于少量发行。在作为出版业巨头的德国,人们认为按需出版非但不是量上的减少,而是无限发行的开端。

当然,按需出版也存在其有待改进的地方。如书号管理问题、盈利模式问题、知识产权纠纷问题等。按需出版毕竟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其发展牵动着一个社会方方面面的进步,其完善之路也更为崎岖。但不少学者在指出其不足时,牢牢抓住其印刷成本不放。认为其设备的购置费用巨大,且设备更新换代快,投资风险大,且单位印刷成本高等。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有前瞻性,且学术在一定程度上应带有理想主义色彩。我们不能仅因眼前蝇头之利,而蒙蔽透视发展之路的双眼。按需出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新,更是理念的革新。

四、对按需出版未来发展的展望

1.以网络为纽带发展按需出版。按需出版的销售链顶端是用户,用户对图书的搜索是销售的开端。无论是传统出版社、图书经销商还是兴起的数字印刷机构,都要积极借助网络建立健全分销搜索平台,利用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内容资源的整合与控制服务。

2.以内容为基石夯实按需出版。对于传统出版社来讲,可依靠自身在图书量上的积累及对图书的深度挖掘来巩固自身按需出版的地位;而作为兴起的小型数字印刷机构来说,注重内容的个性、品味、质量和风格是其生存之道。

3.以行动为证明践行按需出版。喊着按需出版的口号,做着按需印刷工作的单位不在少数。按需印刷是用技术改进技术,而按需出版则需要技术改进人工。按需出版要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对内容进行不断创新,这都需要数字技术的支持,不能仅将技术用于最后的印刷工作。

五、总 结

出版行业的发展牵涉到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各方面。虽然我国的按需出版起步落后于欧美国家,且发展限制条件较多,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止步不前的借口。发展有瓶颈,是挑战亦是机遇。

在学习借鉴上,因制度差异,我们能向欧美国家学习的内容技术多于管理。但笔者认为,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德国人的读书热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我国青少年极度缺失的东西。按需出版是为大众读书提供便利的途径,不要让其仅成为我国青年一代的个人秀场。

参考文献: 王瑞珍.按需出版发展的优势与瓶颈[J].编辑之友,2007(3). 徐丽芳,刘锦宏,丛挺.数字出版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赵振勇.按需出版在德国[J].出版参考,2006(13). 周林.我国书业按需出版发展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2008. 陈彦.按需出版印刷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数码印刷,2009(10).

数字印刷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Q近几年来,湖北省印刷业的发展情况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A近年来,湖北印刷业发展较好,印刷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91亿元跃升到2011年的212亿元,产业规模不断提升。湖北印刷业突出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包装业发展迅猛,2005年湖北有418家包装印刷企业、32亿元产值,2011年已发展成为542家企业、125亿元产值;二是报纸印刷产值稳定,2005年产值为7.5亿元,2011年产值为7.8亿元;三是书刊印刷相对萎缩,2005年产值为39亿元,2011年仅为36.71亿元。此外,“其他印刷”板块产值从2005年的12.5亿元提升到2011年的36.17亿元,增长势头良好;数字印刷也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各年度产值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Q从整个湖北省来看,重点的印刷业聚集地有哪些城市?在业务发展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就数字印刷而言,发展现状如何?

A湖北印刷业重点聚集地有武汉、孝感、襄阳、宜昌、咸宁等城市。其中,武汉地区印刷企业综合实力较强,报纸印刷、烟包印刷和数字印刷发展较快;宜昌酒类包装呈良好发展趋势;咸宁、襄阳在书刊印刷市场表现突出;孝感则以包装业为代表。

目前湖北省数字印刷企业以相册、台历、挂历、画册、论文、招标书等个性化快速印刷为主营业务,形成了三种较有代表性的经营模式。

网上订单经营模式。武汉印易得数码印刷有限公司利用网上接单的手段,为企业带来了效益。

连锁经营模式。以武汉彩峰数码图文快速输出有限公司为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目前连锁店分布于上海、武汉、深圳等多个城市。

合作经营模式。湖北新新城际数字出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数字印刷管理办法》出台后办理的第一家数字印刷企业,与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后,为其提供印制样书、图书补量差以及短版图书生产服务。为方便服务出版社,新新城际将公司设在出版社所在大楼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反应时间,保证随来随印。

Q近年来有哪些大型印刷、包装企业入驻湖北?发展情况如何?为了迎接产业转移的企业,湖北省有哪些配套的承接措施?

A近年入驻湖北的大型企业有:中粮包装(武汉)有限公司、武汉雅都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湖北金三峡印务有限公司、湖北合兴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等。这些“转移”而来的企业规模都在不断增大、设备逐渐增多,年工业总产值均在3.9亿元以上。

外地企业的进驻,对湖北本土企业的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带来了很大影响,让本土企业在更大的压力中锻造更强的竞争力。未来,湖北省还将不断加强组织招商,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同时积极建园,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并发挥政府督导作用,通过简化审批时间和手续、积极开展培训工作、组织到发达地区学习等多种手段,吸引外地企业入驻。

Q湖北印刷包装业发展面临着哪些难题? A目前,湖北省印刷业发展面临着六大矛盾:

一是印刷产值总量偏低,在全国印刷业中仅位居“第三军团”。

二是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目前,不计“三印”企业,湖北省有2400多家印刷企业,10万名职工,总体上来看散、小、差、乱局面没有改变,整体素质低。多数还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尚未形成规模骨干企业群。

三是技术装备比较落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投入不足。

除少数骨干企业技术配备较好之外,多数企业还比较落后。

四是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印刷业市场服务面很广,但目前仍属于被动的委托加工型,缺乏自主开发能力。

五是行业总体素质较低。在面临网络新技术全面融合的形势下,印刷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印刷企业管理基础薄弱,职业技能标准、员工培训机制以及资质认证体系尚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印刷业的发展。

六是印刷工价偏低。在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印刷工价反而持续下滑,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Q如何看待湖北印刷、包装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A《湖北省印刷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描绘了全省印刷业发展的蓝图:全省印刷业总产值年增长15%,“十二五”期末印刷总产值超过300亿元;每年完成10亿元的招商任务;建成1~2个部级印刷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骨干印刷企业,培育产值超过20亿元的印刷企业或印刷企业集团1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印刷企业超过5家;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全省印刷企业总数的30%;数字印刷在全省印刷总产值中的占比超过20%。

这一目标对于前进中的湖北省印刷业来讲,是“跳起来摘桃子”,是负重前行。但也要看到,良好的产业基础与政策环境为湖北印刷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动力。另外,根据湖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湖北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2.5万亿元,力争3万亿元,这为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市场。因此,“十二五”时期,湖北更需要珍惜机遇,乘势而上。

为加快战略转型,湖北印刷业要加快“四大转变”。

一是加快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进一步利用印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字资源,构建印刷企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开拓印刷数字资源传播与营销新业务,挖掘新的价值增长点。

二是加快向集约型(产业结构优化型)产业转变。着力培育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加大对中小印刷企业的科学引导和扶植力度,在“专、精、特、新”上下功夫,培养一大批有竞争力的优秀品牌企业;鼓励兼并重组;建立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机制。

三是加快向环保型产业转变。落实好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建设“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建设工程”的要求,鼓励和支持环保印刷企业和印刷产品的认证,扩大绿色环保印刷企业的规模和绿色环保印刷工艺的比例。以中小学教科书、政府采购产品和食品药品包装为重点,积极协调环境保护、教育等部门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合作,大力推进湖北绿色环保印刷的发展。

数字印刷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数字化印刷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3.050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of Printing and 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Printing

LI Jing

(Yuncheng Polytechnic College, Yuncheng, Shanxi 044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digital products gradually occupy more market share,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printing industry, digital printing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under thi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technical level, teachers should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iteracy, student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seek the opportunity of social practice, the theory of classroom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use.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will combine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printing technology, printing and 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aching innovation analysis, hoping to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digital printing; 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aching innovation

印刷g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史,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成为当今印刷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字化是印刷产业的关键性技术,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活动中,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数字化成为主流技术的背景下,其教学弊端越发明显,因此应该就这些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

1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硬件教学设施不完善

用于印刷产业运行的设备都是非常专业的大型机器,由于高等院校教育经费紧张,不少高校实验室中根本没有为印刷专业的学生购置完善的教学设备,导致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中过度依赖理论教学,负责任的教师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与印刷产业有关的设备机械图,但是这对于学生来说只能满足他们对机械设备的感性认识,而不能让他们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与印刷行业有关的运行和操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对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动手工作能力有着不良影响,使得教育和实践相脱节,这也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诸多不顺的原因之一。

1.2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高等院校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教师在理论领域都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教师难以在教学活动中传授学生更多的实践经验,只能在理论研究领域为学生解决困惑。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与他们自身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高等院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学历要求,一般情况下都是聘请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才作为学校的教师,但是这样的人才往往由于将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学术研究上而忽视了实践经验积累。另外,由于教师常年在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很少有时间到社会中积累实践经验,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导致如今很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1.3学校实践氛围不佳

在实践活动组织事项上,不少高校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导致整个校园实践活动氛围不佳。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过度依赖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在这种状态下培养出来的人基本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由于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有的学生即使能够找到工作,由于自身实践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对其失去培养兴趣,进而对其所在学校的教育品质产生质疑,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还是其所在学校,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可能会失去这个工作机会,对于学校而言可能在社会上形成不良声誉,对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 教学创新措施

2.1建立全新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图像处理软件、印刷色彩学、印刷材料学、平版印刷原理与工艺、印刷概论、平板晒版原理与工艺、印后加工技术、印刷机械、柔性版印刷、丝网印刷、广告包装设计以及数字印刷与数字化工作流程等,主要偏向培养掌握印刷图文信息计算机处理理论与技术及现代印刷工艺等综合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但是从上述培养课程和目标来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是比较偏向理论教学,学生能够切身感受这个行业的机会很少,甚至于在印刷色彩培养上近乎完全是理论传授,所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非常有限。因此在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建立全新的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实力。

在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之前,应该事先针对市场印刷企业运行现状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市场行情,才能制定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担任制定课程体系的相关人员最好要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才能全面了解本专业在工作岗位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必备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岗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全新的课程体系包括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职业证书要求四大方面,其中素质结构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即要求本专业毕业的学生都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要懂得遵纪守法、要具备事业心、进取心以及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即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承受强调的工作压力,能够胜任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工作等;文化素质,即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具备基本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职业素养,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职业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知识结构包括培养学生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英语水平能够达到英语应用能力B级以上,能够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技术资料并且要能够达到基本会说会听的水平;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及应用,并要通过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水平以及以上考试,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数字化印刷技术运用中的基本技能水平;要求学生掌握图文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要对整个印刷流程非常熟悉;要求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知识,能够自主创新和书写相关论文等。能力结构包括要求学生具有基本色彩图形处理能力、文字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等;要求学生具有从事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技术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印刷工艺方案设计和创新能力等;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检验印刷材料质量以及印刷品质量的检测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印刷市场营销能力等。在职业证书要求上,主要是针对电子图像处理工和制版工,两者都需要持证上岗。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校制定全新课程体系的原委,要让学生重视自身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2加大知识结构调整力度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知识结构是由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三大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是专业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的知识模块,从目前市场发展需求和前景来看,应该针对学生在印刷色彩、设计以及操作水平上进行大力调整,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生产实践,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另外还应该针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不断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数字化印刷技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课程内容

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指定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得教学质量和效果发挥最大优势。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本专业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学校应该多安排和组织实践课程,比如说与企业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企业给本院校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制定培养计划,目前一般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2.4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学校应该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师应该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目前比较流行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订单式、实训式、基地式,为学生提供多途径学习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实习和实践活动,逐渐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激发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订单式的人才培养途径,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发展问题,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尽早适应社会工作环境,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2.5加强师资建设

优秀专业的教师团队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学校应该注重引进全方位教师资源,不仅要有学术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师,还要聘请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充当学生的技g指导教师,基本上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接触到实际生产经验,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3 结语

数字化印刷技术应用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数字化印刷技术给当代印刷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高等院校开设的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要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不断寻求进步和调整,才能培养出专业素质高、应用技能强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促进我国印刷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丽娟.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2.5:21-23.

[2] 范丽娟.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 出版与印刷,2012.2:40-42.

[3] 吴伟. 印刷电子学发展背景下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 包装学报,2014.4:88-92.

[4] 焦利勇. 基于印刷产业数字化发展下印刷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轻工科技,2015.1:131-132+134.

数字印刷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陈广学,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杞县,1983年本科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地图制图与印刷专业。后又分别在西北大学和郑州信息工程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于2002至200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上世纪80年代,陈广学便开始从事地图制版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工作,他所参与完成的地图彩色缩微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首创感光撕膜片的单浴冲洗方法,使中国在这个领域上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寒风刺骨的冬日,他走在祖国的大地上,测绘着每一寸土地;酷热炎炎的夏天,他关在闷热的研究室里,细数着枯燥的数据。但对他而言,寒风吹响了他前进的号角,烈日照耀着他前进的道路,陈广学深知自己掌握的数据对于社会的意义,而他自己所做的就是不断创新,勇攀高峰。作为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委员,他是当年地图制版工艺变革的推手,首次发现并提出单浴冲洗中的超加和作用机理,研制成功的“GS-II型正性重氮感光撕膜片”获部级新产品称号,而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内这个领域的先驱。

作为第一发明人,陈广学先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专利授权3项;主持完成“地图电子出版系统”、“地图数字成像印刷系统”、“多功能无银胶片自动冲洗设备”、“异同像混用重氮复制胶片”等十多项部级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

华丽转变 创建印刷专业

2008年,陈广学以特聘教授身份调入华南理工大学,担任轻化工程系主任,负责“印刷与包装工程”新专业的创办。开始了他传奇的行业转变之路。

陈广学认为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专业,必需要在学生培养和专业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才能在学校站得住脚跟。他将专业定位在培养从事产品包装印刷装潢和纸品研究与开发、企业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为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输送可造之才。

他详细制定新专业“印刷与包装工程”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他要求学生必需熟练掌握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色彩学、印刷材料及印刷适性、制版工艺原理、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印刷图像处理、数字印刷技术等专业内容,还要懂得计算机排版技术、包装工艺等技术。

陈广学非常重视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新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谋划了在印刷包装及复合材料企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或到相关院校、研究机构、设计院从事教学科研、设计等工作,或到国内外经营制浆造纸及印刷包装材料与机械设备的公司从事经贸等就业之路。

陈广学教授主持完成“印刷工程”本科专业的筹备和申报工作,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正式成为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一个新的专业。如今,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华南理工大学的轻化工程系,已经成长为部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潜心专研 深掘印刷科技

在主持轻化工程系教学工作的同时,陈广学还坚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调入华南理工以后,他先后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印刷图像颜色信息的高保真传输与再现研究”、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纸张表面特性与印刷油墨转移及色彩再现性能关系的研究”、“数字印刷关键技术基础研究”以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发挥轻工学科优势,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印刷与包装工程新专业体系”等课题研究。

在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中,围绕印刷图像颜色信息的高保真传输与再现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30余篇高水平论文,其中被EI检索的论文就有20多篇。2011年,他的《基于高保真颜色再现的色域拓展方法研究》刊登在《包装学报》。陈广学等人针对高保真颜色再现的需要,研究了多种拓展目标色域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基于新显示技术的色域映射方法、改善纸张表面性能和采用多种数字印刷纸张、采用超过四色的高保真印刷方式等。

陈广学等对多种扩大目标色域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影响目标色域拓展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软件方法与采用硬件方法对色域拓展的机理和效果并不相同。由此可以根据高保真颜色再现的具体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拓展目标色域。对于基于新的技术的色域拓展,通过新的映射算法,能够实现色彩在不同标准下的转换,并能够充分利用目标色域的全部色彩空间;对于基本高保真数字印刷输出的色域拓展,可采用纸张、油墨、加网方式和设备等的综合方法,提高颜色再现的效果。

陈广学等人的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色域拓展的新方法,使颜色在传递过程中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陈广学还主持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主课题——“纸张表面特性与印刷油墨转移及色彩再现性能关系的研究”和“数字印刷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南理工大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在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

2011年,陈广学等发表其课题研究成果《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应用研究》。在文中,陈广学先介绍了水性油墨的基本成份和特性,并通过水性油墨与常规溶剂型油墨的对比,详细阐述了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优势以及在未来包装印刷发展中的地位。

文章着重分析了凹印水性油墨的特点和优势,指出其在使用性能上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在着色力、附着牢度以及光泽度等方面,甚至超过了溶剂型油墨的性能。而且,水性油墨本身是一种环保型油墨,无溶剂挥发,无溶剂残留,尤其适用于食品、药品包装印刷。但是它依然存在油墨干燥速度慢,干燥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急需研究解决。

文章最后总结,水性油墨的开发符合市场要求,也能适应市场要求。他认为,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加,在印刷材料上必然需要环保型的凹印水性油墨。

凝聚团队 重产学研合作

通过调研,陈广学发现珠江三角洲的印刷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数码印刷飞速发展,并以其高效节能、可变数据等特点成为印刷行业的大热门。他认为,传统印刷有十多个环节,只能大量印刷,资源污染、浪费严重;而数码印刷只要输出数据即可进行操作,而且输出数据和数量灵活多变,不会产生废气废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如今数码印刷的核心技术均被国外企业垄断,以致国内90%的数字印刷机都需要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虽然国内有少数拥有数字印刷自主研发设备的公司,但是国内数字印刷行业的研究人才依然紧缺。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建立了“数字印刷与绿色包装学术研究团队”,陈广学担任团队负责人。这个团队与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合作,共同培养能够执行数字印刷操作流程的学生,并分别培养数字印刷软件、设备、材料性能等方面的研发人才,从而组成该行业的核心技术链。团队还与广东汕头壮丽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绿色印刷包装材料及装备”联合研发中心,与深圳科彩印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实验基地和研发中心,与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申报了省部产学研课题,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数字印刷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2.多投影拼接显示系统颜色调整技术比较研究于明伟,刘真,朱明,YUMingwei,LIUZhen,ZHUMing

3.颜色是光的波粒二象性在复频域的映射庞也驰,庞多益,PANGYechi,PANGDuoyi

4.纽介堡方程的理论价值及其局限性研究成刚虎,熊康鹏,CHENGGanghu,XIONGKangpeng

5.压缩格式对TIFF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胡媛,司占军,HUYuan,SIZhanjun

6.油墨密度与墨键开度关系的研究王英,刘浩学,黄敏,WANGYing,LIUHaoxue,HUANGMin

7.基于动态解耦的卷筒纸印刷机速度-张力控制研究张成新,李淑娟,ZHANGChengxin,LIShujuan

8.信息动态

9.卷筒纸输纸装置设计研究黄媛,蔡吉飞,陈朋飞,HUANGYuan,CAIJifei,CHENPengfei

10.纸张性能对喷墨印刷品光泽度的影响李春艳,褚夫强,LIChunyan,CHUFuqiang

11.涂料组分对胶黏剂迁移及涂层印刷适性的影响臧永华,杜娟,ZANGYonghua,DUJuan

12.聚乳酸薄膜表面SiOx层的制备与阻隔性研究张新林,许文才,王正铎,霍俐霞,ZHANGXinlin,XUWencai,WANGZhengduo,HUOLixia

13.瓦楞纸板配纸设计流程可靠性研究胡博,曹国荣,HUBo,CAOGuorong

14.基于消除空间冗余和图像修复的图像压缩技术BASTANIVahid,HELFROUSHMohammadSadegh,KASIRIKeyvan,胡新颖

15.采用铜导电油墨在改性柔性基材上实现喷墨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印刷GOOYongsung,LEEYoungin,KIMNamwoo,LEEKunjae,YOOBongyoung,HONGSungjei,KIMJoongdo,CHOAYongho,王晓芳

16.将静电喷雾沉积技术应用于轮转印刷JungSuKim,KyungHyunChoi,KangDaeKim,ChungHwanKim,SungWooBae,DongSooKim,朱惠钦

1.光栅立体印刷技术综述史瑞芝

2.传统无水胶印版材技术及其发展汪建国,邹应全

3.基于空间填充曲线走向的线条图像生成方法研究金杨,刘真,李人劼

4.一种以颜色视觉感知参数优化匹配源和目的颜色空间的算法结构侯克杰

5.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中页面在线设计模块的研究冒晓东,李炳芳

6.GRACoL7工艺验证及分析刘武辉

7.纸张平滑度仪的研究与开发赵庆海,赵中亮

8.胶印机墨路中油墨流动特性研究周洪星,成刚虎

9.智能模糊PID控制印刷机张力的研究与应用李格翠

10.彩色喷墨打印纸吸收性对喷墨打印质量的影响陈蕴智,宋晓明

11.碳系水性导电油墨及导电性能研究王所杰,王灿才

12.单次曝光彩色数字全息术的发展KoheiMaejima,KunihiroSato,马海英

13.基于信息隐藏的RGB图像像素指示高容量技术AdnanGutub,MahmoudAnkeer,MuhammadAbu-Ghalioun,AbdulrahmanShaheen,AleemAlvi,李娟

14.用于导电结构沉积的新型联线方法TFischer,U.Hahn,M.Dinnter,M.Bartzsch,G.Schmidt,H.Kempa,A.C.Huebler,安粒

15.可用于高导电性印刷电极的低温固化纳米铜墨水ByoungyoonLee,YoonhyunKim,SeungnamYang,InbumJeong,JoohoMoon,方一

1.关于印刷专业学科内涵及学科体系的思考陈广学,CHENGuangxue

2.当代中国印刷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王强,WANGQiang

3.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科体系研究孙智慧,张莉,刘壮,董文丽,谷吉海,SUNZhihui,ZHANGLi,LIUZhuang,DONGWenli,GUJihai

4.紧跟科技发展,探索数字印前课程内容改革刘真,孔玲君,于明伟,LIUZhen,KONGLingjun,YUMingwei

5.以颜色视觉理论贯穿色彩学教学体系刘浩学,武兵,黄敏,徐艳芳,LIUHaoxue,WUBing,HUANGMin,XUYanfang

6."印刷色彩学"实践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武兵,刘浩学,徐艳芳,黄敏,刘瑜,WUBing,LIUHaoxue,XUYanfang,HUANGMin,LIUYu

7."计算机集成印刷系统"课程知识体系的探讨罗如柏,周世生,曹从军,LUORubai,ZHOUShisheng,CAOCongjun

8."包装印刷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程惠峰,杨祖彬,CHENGHuifeng,YANGZubin

9.包装设计专业"印刷与制版工艺"课程教改探析张传香,李小东,朱新连,ZHANGChuanxiang,LIXiaodong,ZHUXinlian

10."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郑元林,曹从军,赵金娟,戚永红,ZHENGYuanlin,CAOCongjun,ZHAOJinjuan,QIYonghong

11."印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高波,王瑜,GAOBo,WANGYu

12.非机械专业背景学生的包装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霍银磊,HUOYinlei

13.归纳性教学模式在"包装材料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王雅珺,刘全校,李东立,鲁建东,付亚波,WANGYajun,LIUQuanxiao,LIDongli,LUJiandong,FUYabo

14.基于印刷色彩学类课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黄敏,刘浩学,武兵,刘瑜,HUANGMin,LIUHaoxue,WUBing,LIUYu

15.印刷工程本科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赵秀萍,ZHAOXiuping

16.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与策略张晓桂,高波,ZHANGXiaogui,GAOBo

17.基于Matlab的双线性插值算法在图像旋转中的应用曹佃国,陈浩杰,,CAODianguo,CHENHaojie,LIPeng

18.G7工艺的标准化研究李凯,LIKai

19.纸张类型对数字印刷品噪声的影响周颖梅,姜中敏,ZHOUYingmei,JIANGZhongmin

20.胶印机递纸牙机构凸轮设计杜威,鲁国涛,李玉光,李洪利,DUWei,LUGuotao,LIYuguang,LIHongli

1.紫激光直接制版版材研究与发展综论邹应全,刁翠梅,刘陆,ZOUYingquan,DIAOCuimei,LIULu

2.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蜂窝纸板生产工艺技术崔立华,朱婷婷,黄俊彦,CUILihu,ZHUTingting,HUANGJunyan

3.基于图像阶调与人眼视觉模型的彩色误差扩散网目调方法易尧华,于晓庆,YIYaohua,YUXiaoqing

4.地图图像的彩色分割算法及其实现陈广学,张德,陈奇峰,CHENGuangxue,ZHANGDe,CHENQifeng

5.基于上下文小波量化的彩色图像压缩编码舒忠,陈蕴智,王强,SHUZhong,CHENYunzhi,WANGQiang

6.以指数方程变换RGB三原色阶调的得失计算侯克杰,HOUKejie

7.调幅加网阈值矩阵设计方法与加网原理徐锦林,陈素明,XUJinlin,CHENSuming

8.Kubelka-Munk单常数配色理论与实践郝文静,赵秀萍,HAOWenjing,ZHAOXiuping

9.输出设备特性文件制作软件算法模型研究司莉莉,刘浩学,蒋文燕,SILili,LIUHaoxue,JIANGWenyan

10.规范性文件自动编排组版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余木群,魏先福,YUMuqun,WEIXianfu

11.基于印刷墨区控制的网点补偿研究方恩印,朱明,李秀磊,FANGEnyin,ZHUMing,LIXiulei

12.基于51单片机的超声波双张检测器设计闫飞,张景霞,赵庆海,YANFei,ZHANGJingxia,ZHAOQinghai

13.柔性版印刷中的混合加网技术汤文杰,ChengHuiWen,ChengYuanHao,ChenShuYu,NgVinSing,HsiehYung-Cheng,ChengHuiWen,ChengYuanHao,ChenShuYu,NgVinSing

14.以丝网印刷方式印刷电子监管标签的研究陈虹,JaeyoungKim,SoojinLee,NamyoungKim,GyoujinCho,AuthorNamsooLim,JaeyoungKim,SoojinLee,NamyoungKim,GyoujinCho

15.多层柔性衬底电路板的低成本丝网印刷胡新颖,MarkkuLahti,JamoPetaja,KariKautio,KariRonka,JaakkoLenkkeri,TuomoJaakola,MarkkuLahti,JamoPetaja,KariKautio,KariRonka,JaakkoLenkkeri

16.低成本电子系统印刷电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现状张桂兰,JosephineB.Chang,AlejandrodelaFuenteVornbrock,DanielC.Huang,LakshmiJagannathan,FrankLiao,BrianMattis,StevenMolesa,DavidR.Redinger,DanielSoltman,StevenK.Volkman,QintaoZhang,VivekSubramanian,JosephineB.Chang,AlejandrodelaFuenteVornbrock,DanielC.Huang,LakshmiJagannathan,FrankLiao,BrianMattis,StevenMolesa,DavidR.Redinger,DanielSoltman,StevenK.Volkman,QintaoZhang

17.屏幕软打样测试报告(3)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印刷学院,ChinaAcademyofPrintingTechnology,BeijingInstituteofGraphicCommunication

1.印刷质量过程控制技术发展趋势刘浩学,LIUHaoxue

2.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陈健荣,王小妹,CHENJianrong,WANGXiaomei

3.有源CIELAB颜色空间的建立与应用侯克杰,HOUKejie

4.WCS色彩管理中设备模型特性文件研究周倩,刘真,ZHOUQian,LIUZhen

5.切尾统计算法的优化及应用孙东振,史瑞芝,张振华,宋芳,王艳林,SUNDongzhen,SHIRuizhi,ZHANGZhenhua,SONGFang,WANGYanlinhHTTp://

6.网点增大补偿曲线算法研究聂旋,司莉莉,NIEXuan,SILili

7.单张纸胶印机给纸机分离头压脚动力分析任慧,蔡吉飞,RENHui,CAIJifei

8.铜版纸用快干型喷墨墨水性能及打印测试研究邵海翁,李路海,刘泽明,SHAOHaiweng,LILuhai,LIUZeming

9.喷墨导电墨水打印印迹导电性能的研究方一,FANGYi

10.聚乳酸包装材料合成研究李志杰,李倩倩,LIZhijie,LIQianqian

11.基于LS-DYNA的电脑主板跌落仿真分析黄涛,朱若燕,李厚民,HUANGTao,ZHURuoyan,LIHoumin

12.多夹层蜂窝纸板压溃性能分析吕原君,陈琼,LVYuanjun,CHENQiong

13.梯度法对输出颜色渐变平滑度的量化李人劼

14.传统立体印刷材料系统的开发工艺曹华

3.从技术发展和演变角度论印刷学科属性和技术架构蒲嘉陵,PUJialing

4.JDF和全数字化印刷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刘真,朱明,LIUZhen,ZHUMing

5.基于颜色视觉的高动态范围图像压缩算法万晓霞,谢德红,甘朝华,张婧,WANXiaoxia,XIEDehong,GANChaohua,ZHANGJing

6.印刷媒体色彩变换方法的研究王强,彭辉,杨根福,WANGQiang,PENGHui,YANGGenfu

7.软打样可接受色差的研究刘浩学,武兵,黄敏,徐艳芳,LIUHaoxue,WUBing,HUANGMin,XUYanfang

8.基于B/S模式的JDF作业置入数据库的实现罗如柏,陈筱燕,周世生,高晓静,钟祯,LUORubai,CHENXiaoyan,ZHOUShisheng,GAOXiaojing,ZHONGZhen

9.可变数据出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林武,王强,李治江,LINWu,WANGQiang,LIZhijiang

10.基于Matlab的椭圆齿轮变速输纸机构分析张海燕,陈晓宇,ZHANGHaiyan,CHENXiaoyu

11.颜料分散性对UV喷墨油墨流变学性能的影响魏先福,王娜,黄蓓青,梁丽娟,WEIXianfu,WANGNa,HUANGBeiqing,LIANGLijuan

12.A12O3薄膜包装材料工艺参数与阻隔性的实验研究徐克非,朱鸿,孙智慧,林晶,刘壮,XUKefei,ZHUHong,SUNZhihui,LINJing,LIUZhuang

13.论文摘译

14.屏幕软打样测试报告(1)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印刷学院,ChinaAcademyofPrintingTechnology,BeijingInstituteofGraphicandCommunication

1.高阻隔陶瓷薄膜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孙智慧,刘壮,智慧,林晶,SUNZhihui,LIUZhuang,ZHIHui,LINJing

2.激光扫描技术发展分析和欢庆,HEHuanqing

3.从特性文件分析ICC色域映射机制刘浩学,朱明铮,黄敏,武兵,LIUHaoxue,ZHUMingzheng,HUANGMin,WUBing

4.基于ObjectARX和OpenGL的纸盒自动尺寸标注任慧,吴学毅,RENHui,WUXueyi

5.混合加网技术研究谢侍棋,韩啸,成刚虎,XIEShiqi,HANXiao,CHENGGanghu

6.塑料薄膜柔性版印刷最佳混合加网技术研究谢颙丞,郑惠文,陈书宇,郑元皓,HSIEHYungcheng,ZHENGHuiwen,CHENShuyu,ZHENGYuanhao

7.覆膜机热辊筒及加热系统研究张海燕,贺艳玲,商允振,史玮强,ZHANGHaiyan,HEYanling,SHANGYunzhen,SHIWeiqiang

8.基于接触力学的圆柱滚子轴承刚度对印刷压力的影响分析陈瑞燕,张海燕,CHENRuiyan,ZHANGHaiyan

9.关于微米尺寸玻璃球形成法的研究付强,FUQiang

10.水性UV固化油墨电导率和吸光度研究贺艳,杨丽珍,周震,HEYan,YANGLizhen,ZHOUZhen

11.以GC-MS法测定复合食品包装袋中2,4-二氨基甲苯残留量张居舟,ZHANGJuzhou

12.纸浆模塑四棱台状单元最大载荷与主要结构参数的关系研究董有利,毛成涛,满忠雷,王会永,孙聚杰,DONGYouli,MAOChengtao,MANZhonglei,WANGHuiyong,SUNJujie

13.CMYKIR红外防伪图像技术V.(Z)iljak,K.Pap,I.(Z)iljak,李人劼

14.TiO2基超疏水-超亲水图文印版的制备工艺及其胶印应用ShunsukeNishimoto,AtsushiKubo,KenjiNohara,孟维华

15.转移印刷应用于大批量微型电子器件并行装配的研究C.A.Bower,E.Menard,张桂兰

16.纸张涂层热导率的整体参数模型PhilipGerstner,JouniPaltakari,PatrickA.C.Gane,李人劼

1.现代色彩复制理论与技术发展综述王强,WANGQiang

2.电子书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展韩玄武,金玉洁,HANXuanwu,JINYujie

3.基于加权系数的插值算法研究张立华,陈浩杰,范兆东,ZHANGLihua,CHENHaojie,FANZhaodong

4.CTP流程制版参数的正交实验分析王君,孙智慧,WANGJun,SUNZhihui

5.立体印刷套印精度研究安敬,史瑞芝,王艳林,姜淋公,宋文伟,ANJing,SHIRuizhi,WANGYanlin,JIANGLingong,SONGWenwei

6.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喷墨印刷模拟研究史永晶,唐正宁,SHIYongjing,TANGZhengning

7.大幅面喷绘机光栅定位误差研究朱孝立,陈军宁,朱国胜,ZHUXiaoli,CHENJunning,ZHUGuosheng

8.随动调压机构在胶印机上的应用研究张海燕,王萌,任玲辉,ZHANGHaiyan,WANGMeng,RENLinghui

9.纸板切割机的控制分析吕原君,LVYuanjun

数字印刷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内容提要: 著作权法的产生、发展与技术变革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作品传播技术,它既是著作权制度产生的技术因素和客观条件,也是推动著作权法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保障。从法律史的角度看,先是印刷传播技术导致了著作权法的产生; 后来随着复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类进入电子时代、网络时代以后,著作权法的发展出现很多新的特点。新技术变革带来了著作权法中一些制度的变革,如私人复制等。著作权法能够适应技术变革而不断完善。

著作权并非自始即有,而是随着复制传播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著作权的英文是“copy-right”,而“copy”即复制之意。故著作权最初是指与复制有关的权利,由于复制技术的发展,需要法律来对相关的复制行为进行规制,才产生了“copyright”。随后,著作权与复制传播技术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没有隔断过,正如英国著作权法委员会主席沃尔曾指出: “著作权法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不断地对录音、摄影术、电影摄影以及广播领域的革新做出相应的反应”[1]。著作权法“做出相应的反应”,是因为随着技术( 尤其是传播技术) 的发展,使用者和权利人之间就复制技术发展带来的利益分割一直无法形成稳定的标准,即在复制传播科学技术进步的背景下,使用者和著作权人试图最大化各自的权益,使得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益更多地归属于自己,这就需要著作权法对其进行协调。知识产权的二重属性( 产权、信息) 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面临着限制使用和信息共享的矛盾。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大批量复制潜力等新的技术特征使上述矛盾进一步复杂化。

自将近三个世纪前始有著作权法以来,著作权这个术语的意思就如同其名所示: 指对某一特定作品加以复制——最初仅限于文字作品——以及未经许可禁止他人复制的权利[2]。著作权法并没有因为人类创作出第一部作品而产生,而是在印刷术得以广泛应用之后才逐渐发展建立起来的,可见现代著作权制度与作品的传播和复制技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复制性( duplicability) 原则是构筑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之一[3]。“在著作权保护的历史上,复制权即作者自己复制和授权他人复制其作品的权利 一 直 是 著 作 权 人 所 享 有 的‘核 心’权利。”[4]329著作权制度起源于复制权,同时复制是使作品得以传播的重要手段,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也集中体现于复制权[5]。一部著作权法的发展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复制技术发展的历史。因此,透过复制权的发展,我们可以窥见著作权发展的脉络。在著作权发展过程中,关于复制的法律规制是对社会公众使用作品影响最大的制度内容,因为其涉及到具体每个个体的作品使用。从法律对于复制的调整则可以看出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保护的基本立足点,以及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态度。

一 著作权法与技术变革的关系:法律史视角

理解著作权法与技术变革的关系,是认识著作权法中复制与复制权的理论前提,因为“在版权保护历史上,版权制度始终伴随着复制技术的发展而发展”[6]。“自始至终,复制作品的权利都是影响出版行业的决定性因素,复制权也因此成为著作权法的基础,不管是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是如此。”[7]从复制权的产生我们可以窥见一些端倪。在著作权法与技术发展、变革的关系上,印刷技术的出现与传播具有基础和决定性的意义。

( 一) 印刷技术的出现与著作权法

1. 印刷技术前作品的复制与传播。在印刷技术发明和推广之前的很长时间里,作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作品即已存在,但著作权保护却是在印刷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活字印刷技术发明以前,智力作品的保护是根据财产法来调整的。那时作品被视为一种有形的私人财产,可以和一般财产一样被自由买卖。但是,由于缺乏复制技术,作品的传播和使用方式均极其有限。复制的基本手段是手抄,而由于抄本数量很有限,这种复制对作者的利益几乎不会构成任何损害。相反,那时的学者为宣扬自己的思想观点,一般欢迎别人抄写其作品,甚至不惜雇人抄写。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产生著作权保护的需求。如果从经济学上的“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在印刷技术前时代,由于复制成本的高昂和传播的限制,作品更多地体现为“私人产品”的属性,只是在下述印刷技术出现和应用后因为复制成本降低和传播的便利,作品逐渐凸显其“公共产品”的属性,需要法律的专门调整。

2. 印刷技术的出现与著作权法的产生。著作权法是印刷技术发展的产物,印刷技术本质上是复制传播技术。从这个角度而言,著作权被称为“印刷出版之子”。前述英文中的著作权“copyright”,体现了著作权与复制( copy) 之间的渊源关系,即早期的著作权立足于复制权并且复制权是其核心内容。事实上,复制是最古老的使用作品的方式之一。

在 1455 年德国人古登堡将活字印刷技术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印刷技术的采用,使作品可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复制,作品的传播速度也大大加快。印刷技术的发展也造就了一个出版市场。据资料考证,到 1500 年,从斯德哥尔摩到巴勒莫,有 245 个城市出现了印刷机。随着印刷图书的便利,印刷业逐渐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业,智力创作的作品就成了商品,并能给作者带来利益。

我国虽然是印刷术的发祥地,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都出现在我国,但以手工操作为特征的活字印刷术在实践中并没有太多优势可言,直到清代,我国占主导地位的印刷技术并不是活字印刷术,而依然是雕版印刷术。古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以机械印刷取代传统的手工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速度,使得大众文化产品的复制和传播成为可能,最终促成了出版业的诞生[8]。

在利益驱动下,早期从事出版业的印刷商和书商印刷得最多的,是各种宗教书籍,其次是古典著作、教材和法律典籍。这些作品多与在世作者无关,因此从一开始,作者的利益就不在印刷商和书商的考虑之中。这些出版者所关注的是如何防止任意翻印,以保护其投资和获利机会。早在印刷机被引进英国之前约 100 年,英国出版商就组织成立了行会,行会制定规则确保出版复制特定图书的权利由特定的出版商专有,其他出版商不得擅自翻印。但这些规则只能约束本行会的成员。由于行会规则的这种“私”法属性,仍然不能排除不属于行会会员的出版商复制行会会员已经出版的图书的威胁,此时利益受到侵害的出版商不能采取任何针对侵权者的行动,因为后者并非行会会员,不受行会规则的约束[4]26。于是,出版商们不得不进一步寻求公权力对自己印刷复制作品之权的保护,这样就产生了出版印刷书籍的特权制度的需要。这种情况也使得作品的公共产品属性被暴露无遗: 作品虽然可以低成本复制和传播,但印刷商和作者却无力控制作品的传播。有趣的是,当时的欧洲统治者和教会也意识到图书的传播对其思想控制的重要性,因而也主张赋予特定的印刷出版商印刷出版图书的专有权。

这种特权制度起源于威尼斯共和国,随后很快普及到欧洲其他国家[9]。据考证,15 世纪威尼斯共和国印刷商冯·施贝叶在威尼斯印刷出版的专有权,是欧洲第一个由统治者颁发的保护翻印权的特许令。16 世纪欧洲各国的皇室也纷纷为印刷出版商颁发印刷特许证。例如,1556 年,英王玛丽批准成立出版业公会,该公会是一个包括印刷者、出版者和书商的行会。1662 年,英国议会通过《许可法案》,进一步加强了对出版业公会印刷特权的保护。公会被授予出版和销售图书的垄断权,在约 150 年时间中控制着英国的图书贸易。该法还规定图书须呈送官方审查,并在公会登记注册才能出版。

17 世纪以来,英国出版商为控制和垄断英国图书市场,采取了一些阻止自由复制和翻印的手段,包括通过游说,说服英国皇家取消图书进口的自由,说服英国皇家给予英国印刷、发行者更多的特许等[10]。从 1556 年到 1637 年间,英国先后颁布过四个《星法院法》,旨在授予印刷出版商印刷出版的特权。印刷出版商通过印刷图书的特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印刷特权的背后,事实上还存在着王室希望通过授予出版业公会审查书刊的权利来禁止敌视政府和教会的书籍传播的用意。两者可谓各得其所,使印刷特权制度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到 17世纪末,印刷出版物的种类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17 世纪以前的相当长时期内,古典作家的著作在印刷品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17 世纪后期,出版当代作者的作品数量剧增。同时,符合印刷出版业的市场法则的竞争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在这种状况下,书籍检查和对作者利益毫不关心的出版商著作权开始受到公众的反对。1694 年,印刷特权所倚仗的《许可法案》终于被废止。

当然,上述对特定出版商授予的专有出版权还不能和现代的著作权制度划等号。抛开行会规则不具备法律上强制执行力的缺陷,除去套在特权制度之上的图书审查等形形的枷锁,“准著作权”其实是一种更为单一的印刷出版之权,也就是复制权[9]。这种印刷特权就是被学者认为最早出现的著作权——出版商著作权。这种权利实质上是出版商的行业垄断与王室对思想言论进行监督和审查相互利用的产物,从它的主体到内容都与作者毫不相干。但是,由于它奠定了著作权保护的基础,通常被视为著作权制度的雏形。

此后,在出版商公会的极力游说下,英国议会终于在 1709 年通过了一项保护著作权的法律——《安娜女王法》,首次从法律上认可了作者对其作品享有排他性的权利,标志着现代著作权制度的诞生[11]8 -20。该法序言部分指出: 鉴于近来经常发生印刷商、书商和其他人未经作者或所有者之授权,擅自印制、翻印和出版图书,使图书作者或者所有者深受其苦,而且经常使其家庭破产; 为杜绝以后发生此类事情,鼓励学者撰写有用的图书,特制定本法。该序言鲜明地表明了其立法宗旨。《安娜女王法令》是一部旨在“授予作者、出版商专有复制权利,以鼓励创作”的法令。《安娜女王法》的划时代的变革,是将作为行业垄断和钳制言论的出版商特权改变为鼓励学术和阻止出版商垄断的贸易规则。它使著作权不再属于出版商公会的会员专有,任何与出版有关的人,不论是作者还是出版商,都可以取得作品的著作权,这大幅度地改变了原本存在于作者、出版商以及读者之间的利益分配状态。同时,著作权不再是永久性存在,而是被限制在 14 年内,只有作者可以再申请 14 年的保护期,如果作者在第一个 14 年内去世,其作品就进入公有领域[12],从而建立了著作权保护和公共利益的分水岭,划定了一个知识的公有领域。《安娜女王法》规定对已出版的作品,自法律颁布之日起 21 年内享有重印该书的独占权。饶有趣味的是,该法的出台与出版业公会以公共利益的名义游说有关。当为印刷特权撑腰的《许可法案》被废止后,出版业公会在一再要求恢复图书贸易垄断权的主张得不到肯定后,便改变策略而以保护作者的名义希望通过新的法律。

当然,与当代着重保护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利益的著作权法相比,《安娜女王法》在保护作者方面并不彻底,因为对出版商的保护仍然是该法的主要内容——出版商对于依法印刷出版的书籍享有翻印、出版和出售的专有权。

3. 著作权法的发展。《安娜女王法》的基本理念被植入了美国《著作权法》。1790 年美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只对新创作的书籍、地图和图表授予著作权,权利内容为印刷、重印、出版和销售。这一有限的保护范围主要缘于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对书籍的商业利用以印刷为主,甚至对作品其他方面的保护也都取决于能否进行印刷和重印。那时,摘录、删节或者翻译被认为是与著作权无关的行为,就是因为它不需要印刷、重印或出版。这一时期,复制权是著作权的核心,同时也是涉及面最广泛的权利,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享有复制权。

法国虽属作者权体系(注:当今全世界的著作权法可以分为“版权体系”和“作者权体系”。“版权体系”以功利主义哲学和商业版权为哲学基础,版权法是全社会与作者的社会契约; “作者权体系”以自然法哲学为哲学基础,作者权法仅仅是对作者的应有权利进行了确认。在“作者权体系”中,著作权的本质是人格主义; 著作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著作权与宪法上的言论自由权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著作权的归属应该以创作者为核心。参见张昱《著作权理论》,内蒙古大学 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冯晓青《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2- 14 页。)国家,但其著作权法的历史根基和英国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与英国一样,法国也同样经历了印刷特权与国家审查制度相结合的时期。根据学者所作的历史考察,在法国,承认作者权利的过程源于出版业者之间的纷争。当时,享有印刷出版特权的书商和出版商主张延续印刷特权,而没有特权的书商和出版商反对延续这种特权。在辩论过程中,如同英国的印刷商一样,法国的出版商和印刷商也是假借维护作者利益之名,来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的。双方的分歧最后由政府颁布法令而得以化解。1777 年法国颁布了六项法令,这些法令承认作者因其创作作品而享有权利,还创设了两类不同的特权: 一种是出版者特权,有期限限制并与其投资额成比例; 另一种是作者的特权,它以创作和作品为依据,因而没有期限限制。1789 年起,制宪会议决定废除所有特权,包括已经授予作者和出版者的特权。1791 年至 1793 年的法国革命法律承认作者享有保护其作品经济利益的权利,保护范围先是戏剧作品创作者的表演权,后扩大到文学艺术作品的作者。显然,早期的这种著作权是鉴于出版商的动议作出的,其目的是反对其他出版商随意复制已经与他们签订合同的作品。因此,这种作者权被指为“是由法国图书出版特权的享有者精心编织、用以消除人们对垄断特权的批判从而保护自身利益的一个幌子。”[13]反对者也以作者权这一概念作为攻击出版商垄断权和高额利润的手段。

以上考证和论述表明,无论是以英美为代表的版权体系国家还是以法德为典型的作者权体系国家,最初的著作权保护都是出版者之间为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而产生的,甚至没有赋予作者任何权利;而后作者权的确立,也是出版者们为维护利益而作出的某种妥协。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著作权法,不可能平等地保护作者和作品传播者( 出版者) ,利益的天平向出版者倾斜是必然的符合逻辑的结果。

从上述关于印刷术发展与著作权的关系还可以看出,在印刷技术发明之前因为复制作品的困难与高成本,复制本身缺乏独立的经济意义与法律保护基础。印刷技术发明和传播后,图书复制成本的降低与便利逐渐造就了图书出版市场,也催生了保护作者利益的需要。著作权制度就是在复制技术发展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就私人复制而言,由于它一般涉及非商业性目的,对著作权人利益损害很小,私人复制尚不具备受复制权保护的基础。

( 二) 从复制技术的进步看技术变革与著作权法的关系: 以电子时代复制为例

1. 电子时代之复制。这里的电子时代是指 19世纪末到 20 世纪 70 年代这一期间。这一时期,依赖于无线电技术,首先产生了电报、电话和留声机;随后,随着无线电技术的新突破和发明又诞生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这些电子技术和电子媒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著作权制度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革命。

留声机、收音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标志着 19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复制传播科技进步的起点。20世纪最初的 10 年,留声机和唱片很快普及,当时留声机公司的广告语是“请您在家中欣赏歌剧”。留声机技术的出现也促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唱片业的诞生。20 世纪初期,无线电广播从实验转向正式营业,成为一种新的复制传播媒体。与印刷复制技术相比,广播以其独特的声音复制技术优势对大众娱乐和信息复制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20 世纪 50年代以后,电视台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从此,广播和电视相映成趣,成为继印刷复制技术之后又一重要的声光复制传播媒体。

广播电台、电视台成为音乐等声光作品的最大复制传播者,广播电视组织大量利用唱片等声光复制品作为节目内容,而播出的节目又可被继续复制转播。所有这些复制技术和媒介的结合无疑为信息传播和大众娱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首先是表演者的职业活动受到影响。表演者并不是一开始就对留声机、唱片、电影和无线电广播等复制传播媒体抱有敌意,他们曾对新发明表示欢迎,因为新复制技术的发明使得表演活动能够获得更为广泛的受众。但表演者后来发现这些科技发明扰乱了他们的职业活动方式,技术复制的便捷性导致表演者的市场被较少优秀表演者占据,而其他表演者演出机会减少,经济收入降低,甚至失业。随着唱片业和广播电视业的持续发展,一个涉及表演者共同利益的要求被提了出来——分享唱片业和广播电视业因复制传播表演作品而产生的利益。此后,国际劳工组织和伯尔尼联盟一直努力,争取在《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 中增加表演者的权利。在表演者团体争取权利的同时,录音制品制作者、广播组织等复制技术的掌握者也要求对其复制作品享有专有权,录音制品制作者要求与广播组织分享利益和控制录音制品的复制。广播组织希望得到的保护是保障其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技能和资金而制作的节目不被随意复制转播。经过 30 年的利益协调和立法博弈,三个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利益团体的权利要求终于得到承认。这一组权利被命名为邻接权,并于 1961 年写进与《伯尔尼公约》相联系的《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国际公约》( 即《罗马公约》) 之中。依照该公约规定,表演者享有对其表演的支配权; 录制者享有对其录音制品的支配权; 广播组织享有对其节目的支配权。至此,在国际层面上,一个与作者权利平行的权利内容被确定下来: 对作品的权利由著作权人享有; 因作品的传播而产生的权利则由作品传播者享有[11]85。以邻接权保护表演、录音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是作者权体系的大陆法系各国独有的处理方式。面对复制传播科技的产物,作者权体系国家不得不设立邻接权,这缘于其理论自身的局限性: 惟有自然人可以成为著作权人。邻接权可以说是著作权法在电子复制技术环境下适应社会需求的结果,是利用特定复制技术固定现有的作品的专有权。

版权体系的英美法系没有邻接权和著作权之分。以实用主义为中心的美国著作权制度,并不区分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而只问著作权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以便保障信息和文化娱乐产品能够不断地被生产、复制和传播。美国 1976 年《著作权法》中受保护的客体中有一类特别的作品——“录音制品”,它是指对音乐及其他声音加以固定形成的作品。依照作者权体系国家作者权的理念,录音制品是不能获得作品的资格的,因为对音乐的录制属于通过技术设备和录音材料的运用复制表演作品的行为,录制品并不构成对作品的创造性贡献。但是,对于旨在“保护著作权持有者免受作品物质材料的任何复制,更甚于保护创造”的版权体系国家来说,一切文学艺术创作都可以纳入著作权的保护对象之中,录音制品因其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固定形式而和文字、音乐、戏剧作品一样被列为著作权客体,著作权人对其享有复制权、演绎权和发行权等。在美国《著作权法》中,没有区分 “制品”和 “作品”,也没有区分享有权利的主体是作者还是表演者、录制者,所有的权利都称为 “著作权”。在立法者看来,所谓邻接权,实质上就是传播者对传播媒介的复制专有权[11]50 -52。

综上观之,在电子时代,复制技术的电子化、声光一体化化使得作品复制的方式和手段进一步增多,作品复制传播者在著作权法中的独立性也进一步增加,体现在法律上,就是两大体系都增加了作品复制传播者享有的权利种类和内容。尽管两大体系在赋予作品复制传播者权利的立法模式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作者权体系国家在原有的著作权之外赋予作品复制传播者与著作权平行的邻接权保护,而版权体系国家则将作品复制传播者的权利纳入原有的版权体系,给予作品复制传播者与作品作者一样的著作权保护。但不管怎样,录音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等作品复制传播者在著作权法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2. 从复制技术变革看著作权法与技术变革的关系。著作权法是印刷技术发展的产物。自世界第一部著作权法诞生以来,人类技术的发展已经过了印刷技术、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注:三次技术发展构成了现有作品传播的技术基础。依照传播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将作品传播划分为不同的时代: 印刷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印刷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又可以统称为大众传播时代。)等三次飞跃。著作权法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与复制技术紧密关连。第一次飞跃在 19 世纪末,此时的印刷技术与之前的手工抄写技术相比有了质的不同,反映在著作权法上,文字作品占绝对优势。第二次飞跃为 19 世纪末到20 世纪 70 年代的电子模拟技术时代,录音录像制品的出现和广播电视组织的发展为著作权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反映在著作权法上,就是作品类型增多、作者权利扩大、生产了现代意义上的邻接权。第三次飞跃为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到现在尚未完成的网络传播时代( 也可称为数字技术时代) 。由于这次技术革命尚未最后完成,因此关于著作权法的变革尚处于大讨论阶段,不过总的趋势是向着著作权人权利扩张的方向发展。上述三次飞跃也可称三次大的技术浪潮,其中每一次浪潮都对著作权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一次浪潮是印刷技术发明,它催生了版权制度。第二次浪潮是电子化浪潮,它使版权制度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重要变化。第三次是数字技术和网络化浪潮,它给版权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并且正在持续当中”[11]31。

著作权法与技术发展和变革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技术发展为著作权立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变革又促使著作权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多,著作权立法则是对技术发展和变革在法律上的回应,正如前所述,著作权法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一直不断地对录音、摄影术、电影摄影术及广播诸领域的革新作出相应的反应[1]。随着印刷技术的产生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著作权制度得以产生。技术的发展变化则一方面使作品的利用和传播形式大为增加,为著作权人实现自己的权利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则也使得作品因使用和传播方式的增多而越来越难以控制。在这种“两难”处境中,著作权法在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总是面临新的挑战。

考察著作权制度的历史可以看出,著作权保护范围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被扩张,著作权法的发展史也就是著作权的扩张史,其中以复制权的扩张尤为明显。著作权扩张,就著作权的内容来说,从最初的主要是对复制权的保护扩大到现代技术条件下利用作品的各种权利。《安娜女王法》主张作者是第一个应当对作品享有无形财产权的人,该法被认为实现了由主要保护出版商到主要保护作者的历史性飞跃。该法授予作者的著作权是对特定的作品制作印刷复印件的权利,以及阻止他人擅自印刷、翻印或出版作者的印刷复印件的权利,即所保护的权利限于复制权。其后各国著作权法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充实了著作权保护的内容。正如郑成思教授所指出的,著作权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著作权权能,如音像复制权、播放权、制片权、邻接权;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的著作权有改编权、发行权、追续权、连载权等; 随着国际交往,扩大了著作权的范围,主要有翻译权和最终使用权[14]。上述著作权的扩张是作为技术变革的反应和体现,原来建构的在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被不断打破,需要在新的技术条件下重构。这最终体现为著作权立法的不断修改与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印刷技术的发展最根本地体现为作品复制技术的发展,因而著作权法与技术变革的关系也主要反映于其与复制技术发展及变革的关系。有学者考察指出: 复制作品的权利自始至终都是影响出版行业的决定性因素,复制权也成为著作权法的基础,无论是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是这样的(注:参见 ferando zapata lopez,the right of reproduction,publishingcontracts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e digital enviroment,35 copy-right bulletion ( 2002) 。)。还有学者认为,复制技术的发展通常是促使著作权法修正的关键因素(注:参见孙铁成《计算机与法律》,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22 页。)。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复制技术与著作权法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 技术发展与著作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理论思考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原理来看,复制技术发展引起著作权变革具有必然性。其一,复制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作品的表达和载体形式。在印刷技术时代,作品主要表现为文字作品,其载体为书籍等。随着广播技术时代的产生,作品类型增多,由文字作品扩展到音乐作品、电影作品等,也增加了磁带、唱片等作品的载体形式。到现在人类进入数字时代,增加了数字形式的作品,并通过网络传播。其二,与第一点相关,复制技术的发展决定着著作权的内容。随着一种新的复制技术的产生,由此而出现的作品形式应否受到保护便成为讨论的对象,如果给予保护,就必然产生相应的权利。很显然,对这些作品享有的权利是和原有作品不同的。如音乐作品的播放权,针对数字作品的传输权等。其三,复制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作品的传播日益简单,给著作权法带来了公认的难题,如果不扩大著作权的范围,著作权人将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但扩大著作权保护范围,又可能造成著作权壁垒,阻碍信息交流与创新。这就需要法律通过修改权利义务设置来重新平衡著作权权利人与作品的使用者以及其他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

( 一) 技术发展与著作权保护的冲突

1. 私人复制技术的发展为著作权侵权提供了便利。著作权保护源于复制技术的发展,而复制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却是一个不断突破著作权保护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复制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著作权法。印刷术开启了著作权保护的端倪,从录音录像技术到无线电技术乃至现今的数字技术,每一次复制传播技术的进步,都会影响著作权法: 因为原有的著作权保护无法覆盖新技术环境下的复制行为,法律不得不为回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创新。

印刷术的发展是复制技术第一次突破性发展,但与此同时,由复制带来的作品的利益分享成为复制技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打击盗版问题。在复制者取得作者复制其作品的授权后( 通常这种授权的取得需要支付一定的代价) ,复制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会通过广告等形式对作品进行宣传,以获取更多的市场回报。但当获得授权的复制者开拓市场以后,一些未经作者授权的其他复制者会争抢该作品的市场份额。在此种情况下,著作权保护应运而生。最初是特许权的授予,由国家管理者与投资者分享著作权利益。从特许权保护到私权保护是著作权保护模式的一个质变。这一质变源于资本对权利的稳定性的需求。

20 世纪电子传播占据重要的位置,录音录像制品、电视和广播出现,其通过声音和图像进行传播,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和视觉,弥补了抽象文字的不足,使文化传播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消除了文字符号对普通大众的限制,使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得以共享信息,在技术上保证了文化传播的平等性和民主性[15]。但是,由于作品本身的社会性,不可能完全由著作权人享有权利; 同时复制技术相对来说不够成熟,复制作品与原作品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达到与原作品完全一样的效果,且个人复制成本高,因此大量的私人复制行为还不普遍。在社会需求和复制技术发展状况的约束下,私权保护划出一部分公共领域来满足社会信息交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这就是合理使用制度规定的范围。

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完全颠覆了传统复制技术条件下传播的单向性。自印刷术出现以来甚至更早,由于技术投资成本高,作品的复制传播实质上掌握在少数资本拥有者手中。他们掌控复制技术并通过这种技术掌控来决定复制的内容,他们选择社会管理所需要的作品加以复制传播,对这些作品的复制进行解释,并单方面决定自己的复制行为。数字技术的发展破除了作品复制的单向性,使得作品的复制成为复杂的甚至难以控制的行为。数字网络技术给人们复制作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无限制并且无差别地复制自己能够在网络上获得的各种作品,也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将自己拥有的作品复制传播到网络空间。这种复制行为的不可控给传统著作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私人复制行为、合理使用行为的正当性受到强烈的质疑。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指出: “如果说以媒介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三足鼎立、径渭分明为第一媒介时代的基本特征,那么,所谓第二媒介时代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以介入融合为模式、以无作者权威为特征的双向互动的媒介时代,它在本质上区别于以单向播放模式为特征的第一媒介时代。在这个可以自由地穿越两种不同世界,即一边是监视器以外的牛顿式物理空间,一边是数字化网络空间的今天,观念的变革与文化的重组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16]

数字技术极大降低了复制的成本,使得作品复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而非以往的专业技术行为; 复制的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几乎不存在,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心所欲地复制自己想要的作品; 复制的效果几乎与原有作品没有任何差别,这就使得复制与原创无法通过作品的载体加以区分。更为关键的是,在数字技术环境下,传统著作权法关于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等限制权利人权利的规定将使得大量作品几乎无法再获得市场利益。“网络空间不仅改变了复制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它还改变了法律对非法复制的遏制效果。这两种改变是同时发生的,也是迅速发生的。网络不仅实现了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就能对数字化作品进行高质量的复制,而且使法律的实施成为了一项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对著作权人来说,网络空间是两种特征的最差组合: 复制的能力好得不能再好了,法律的保护弱得不能再弱了。”[17]数字网络环境下,作品信息的复制与传播已合二为一,法律对复制的约束直接影响作品信息的传播,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平衡作品使用者与权利人的利益。

2. 合理使用范围的缩减侵害了民众学习和创作的自由。为了保护作品的市场价值的实现,各国的著作权法陆陆续续针对数字技术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传统著作权保护模式中的权利限制制度加以调整,以降低作品使用者利用合理使用权或者法定许可制度侵害著作权人市场利益的可能性。二是通过著作权保护的技术措施、著作权权利管理信息的规定,强化网络空间的著作权保护。其中合理使用范围的调整是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涉及合理使用制度的争议主要体现在该制度设计初衷所关注的社会公众作品信息获取的平等和自由与作品著作权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

前人的知识是后人创作作品的基础。任何著作权人的作品都是在公共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智力创作和加工的成果。对社会公共领域知识信息的使用,是进行人类智力生产活动的基础,作品的创作无不是来自对已有作品的学习和利用,因此有必要对获取公共领域知识进行保护。

知识的学习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而作品正是知识的最基本的载体。1790 年华盛顿总统就著作权法立法的讲话中说: “没有什么比促进科学和文化更值得你们去保护了。在每一个国家,知识都是公众幸福的源泉。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措施迅速收到了社会效果,那么知识一定占有重要的比例。为了捍卫自由,知识正以各种方式作出贡献:……”[18]社会的进步需要知识的尽可能普及,教育的平等正是体现出社会对平等的追求。但著作权保护会增加知识获取的成本,使得基于知识学习的生存发展以及言论表达的自由都会受到威胁。在著作权制度中对此的矫正就是合理使用制度。通过设定合理使用的范围,保障教育和知识信息获取的基本平等,保障表达自由和创作自由。

21 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信息的获取不仅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学习和创作的自由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应当得到法律的维护。数字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技术措施无法区分作品的使用是侵权使用还是合理使用,事实上排除了合理使用,这是对于学习和创作自由的侵害。通过著作权保护技术措施的使用排除合理使用会提升人们学习的成本,限制更多创作的产生。创作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前人知识的吸收和借鉴上,对于合理使用的技术措施排除,会影响到民众对于知识的合理获取和利用,使得创作者无法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了创作的成本。数字技术的发展目的就是信息的共享和交流的便利,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知识信息的平等获取,以及各种思想观点的平等交流及互动。但著作权保护技术措施的规定显然在自由的网络空间设置了一道道屏障,妨碍了数字网络技术发展的目标的最大限度的实现。在数字技术产业发展和著作权保护之间,法律需要做出选择: 是否能够利用其他的方式来协调学习和创造自由与著作权保护之间的矛盾?

3. 复制技术发展带来的利益应当由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共享。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本质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复制技术发展带来的利益应当是由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共享,而非哪一方独享。在利益共享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何对利益进行分配。“每个社会秩序都面临着分配权利、限定权利范围、使一些权利与其他( 可能相抵触的) 权利相协调的任务。‘共同福利’或‘共同利益’这一术语是一个不无用处的概念工具,它意味着在分配和行使个人权利时决不可以超越的外部界限,否则全体国民就会蒙受严重损害。在个人权利和社会福利之间创设一种适当的平衡,乃是有关正义的主要考虑之一。”[19]324技术发展之所以被国家所鼓励、被社会所支持,是因为它能够为全社会带来福利。具体到复制技术的发展,它是一个技术改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公众对复制技术需求和利用的过程,需求带动了技术的进步,因此复制技术发展带来的作品信息交流的低成本高效益不应当被某一个群体独享。

事实上,在复制技术不断创新的状况下,著作权人在创作作品时能更为方便快捷地利用现有的资料,能在前人知识基础上节约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其创作出的结果本身就包含了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利益。作品使用者通过复制技术获得了作品信息,而使用者的作品创作正是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他们的复制学习行为实现了他人作品的社会价值,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创作而成为自己作品的著作权人。可见,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者并非严格对立的两类主体,在现实中他们的身份经常互换,复制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是两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这种利益应当由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共享。

( 二) 文化传播与著作权保护的冲突

1. 作品的传播是作品价值实现的前提。作品的价值体现于作品的社会认可度与接受度等方面。作为思想的载体,没有社会的认可,其价值无法体现。在哲学上,价值首先是一个关系范畴,其所表达的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即事物( 客体) 能够满足人( 主体) 的一定需要。任何一种事物的价值应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一是事物的存在对人的作用和意义; 一是人对事物有用性的评价。在关于价值的理论探讨中,有观点认为: 信息才是价值的真正源泉。劳动之所以被确认为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不是因为抽象意义上的定义,而是因为劳动在信息( 包括人类机体的生物信息) 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说劳动创造了所有价值,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20]。传播是指人类通过媒介利用特定符号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所有的传播都是建立在对现有作品( 包括语言和文字作品) 的复制基础之上。作者将自己的思想诉诸作品之中,作品通过传播,在不同方面体现其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品的传播活动增加了知识的利用率,使得作品所载知识的认同度更大,从而使得相关知识的价值得以更为广泛地实现。作者将自己的思想表述在作品之中,不仅仅是为了自我欣赏,更多地是为了加入到公众的视野中,参与社会生活,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文化的沟通,最终实现自身与他人的信息交换和思想交流。当作者的思想附着于作品时,只有通过作品的传播能够达到这一目的,而信息交换与思想交流恰恰是作品社会价值的体现。各种信息的交换能够使得人们掌握更多的技能、获取更多的机会,而各种思想的交流是社会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可见,没有作品的传播,作品本身无法体现出其社会价值。

在现代社会,作者创作的动力除了实现其社会价值以外,经济价值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文化已经成为市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出版等都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而作者就是文化产业的工作者。电子前线基金的创立者巴隆认为: “一个人不能为了思想而得到报酬,而是为了能将这些思想向现实世界中而得到报酬。”[21]作者通过作品的创作而获得报酬也是对作者的一种激励方式,而要获得这种激励也必须将作品进行传播。作品本身是不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的,只有在作品的传播使用过程中才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因此,作品传播是作品经济价值实现的前提,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2. 著作权保护刺激创作,但可能阻碍作品传播。著作权保护是通过对其他人传播作品的限制,给著作权人划出特定的市场范围,从而奖励著作权人的创作行为。著作权保护对作品传播设置了屏障,减少了作品传播者的数量,可能阻碍作品的传播。

庞德认为法律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社会制度,著作权法律制度也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产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利用法律来对著作权进行保护目的就是为了平衡著作权人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私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旨在维护一个平稳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以促进文化的进步、社会的进步。著作权法对著作权进行保护是为了维护著作权人创作的自由环境以刺激其创作作品的热情。自由是法最本质的价值,对于自由的追求是人最本质的追求,也是人性最深刻的需要。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体会到稳定、舒适及安全。然而,自由并不是绝对的,任何自由都容易为肆无忌惮的个人和群体所滥用,因此为了共同福利和共同安全,自由必须受到限制。如果对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会成为滥用自由的潜在受害者,法律对某一制度进行保护也是为了维持某种秩序与平衡。试想,如果法律不对著作权进行保护,那么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他人的作品,作品所有人就没有激情进行创作,而那些“拿来主义”的使用者就只需坐享其成。这样的状态不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而是一种无序的状态,因此需要利用法律对著作权进行保护,以此鼓励作者的创作,使得其创作有意义、有价值甚至是有存在感。

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人的权利进行保护也就意味着对其他权利人的权利进行限制。著作权法实行思想、表达二分法,对于寄予了作者思想的作品形式加以保护,这样对于以前被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形式就不能再被创作或者被保护。但著作权法对思想是没有规制的,很可能出现思想一致的情况。为避免产生侵权就需要用另一种形式进行表达,这其实也是对其他人作品传播的限制,限制其他人用同样的形式进行传播。这是两者权利进行取舍的结果。

但是,随着著作权法的日益发展,对著作权的保护的日益扩大使得对传播的限制也日益加大,这就相当于著作权保护与作品传播是在同一个空间范围内,著作权保护加大了,其所占用的空间变大了,作品传播所占用的空间就变小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复制技术发展,著作权法中一些新的规定如著作权保护的合理使用制度范围的缩小,对作品采用技术保护措施,这些都不利于作品的传播,也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作品的传播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人类有自我发展的自由,就需要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求得发展,不能为了保护著作权而限制人类基本的自由和权利。这样一来,需要平衡著作权保护及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3. 著作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作品社会价值的实现,因此必须要维持作品传播的基本自由。约翰·洛克认为: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22]著作权对作品的保护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文化更好地交流、传播,让人们能平等地交换思想和获取知识以实现作品的社会价值。要形成井然有序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需要对传播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才能达到保护著作权的目的。但这种社会的秩序应当接受“正义”的规制,不能剥夺人们应享受的基本自由,因此必须要维持作品复制传播的基本自由。一定范围内的私人复制自由是保障信息传播自由的基础。尤其在数字网络技术环境下,复制和传播是同步进行的。没有私人复制的自由,网络传播自由将被著作权人消除掉。

著作权保护会形成一种稳定的秩序,但是这种秩序必须是符合最基本的正义需求的,“我们所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一般性规则的制度,还要求该制度中的规则以正义为基础,换言之,是以对人性的某些要求和能力的考虑为基础。否则,这个制度就不具有可行性; 并且由于它违反了根深蒂固的判断倾向和标准,它可能会不断地被人们所违反,进而它也不可能提供确定性,而这种确定性则正是该制度存在的理由。”[19]332

在著作权保护的制度中,由于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不能利用限制使用新的技术或者限制人们最基本的自由来换取。如采用技术保护措施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时,有的技术措施使得不能对原作品进行复制,用技术来控制技术,造成了技术的倒退,限制了人们最基本的传播自由。时光流走到 21 世纪之当今,为了维护著作权人的权利我们对于原件反而不能进行复制了,这样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去思索。

在著作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着多种利益之间的权衡,面对着多种价值的选择。要形成一个有序的著作权保护环境必然会对相关人的自由权利进行限制,但是某些最基本的自由权利却不能被剥夺,无秩序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无自由的秩序是非正义的秩序,在追求有秩序的自由的环境中,我们可以舍弃部分自由以换取正义的秩序,但是这种秩序却不能限制我们最基本的自由。著作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得作者作品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因此必须要维持作品传播的基本自由。数字技术带来的私人复制问题使得著作权人要面对的是大量的社会公众的侵权,因此需要进行调节的是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权益,对于作品传播的基本自由则不能给予限制,这样会导致社会公众的“革命”。因此,应思考一种制度使得在作品传播基本自由的状况下,协调好著作权人与广大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一种有自由的秩序。

注释:

[1][英]r. f. 沃尔,等. 版权与现代技术[j]. 国外法学,1984( 6) : 17- 19.

[2][美]保罗•戈斯汀. 著作权之道: 从谷登堡到数字点播机[m].金海军,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

[3]郭禾. 信息技术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eb/ol].[2011 - 01 -30]. http: / / www. civillaw. com. cn / article / default. asp? id =14305.

[4]朱莉•e•科恩,等. 全球信息化经济中的版权法( 英文版) [m].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3.

[5]唐德华,孙秀君,主编. 著作权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m]. 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120.

[6]张今. 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的限制与反限制——以音乐文件为中心[j]. 法商研究,2005( 6) : 146 -155.

[7]ferando zapata lopez. the right of reproduction,publishing con-tracts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j].euesco copyright bulletin vo1. xxxvi,no. 3,july - september2002.

[8]刘琳琳. 活字印刷术推广应用迟缓原因探析[j]. 贵州文史从刊,2004( 1) : 25 - 27.

[9]彭学龙. 技术发展与法律变迁中的复制权[j]. 科技与法律,2006( 1) : 26 -31.

[10]费安玲. 著作权法教程[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2.

[11]张今. 版权法中私人复制问题研究——从印刷机到互联网[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12][美]普尔•歌德斯坦. 捍卫著作权——从印刷术到数位时代的著作权法[m]. 叶茂林,译. 台北: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 9.

[13]卓瑞纳•康. 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 欧美国家的历史经验与教训[m]/ /梁慧星,主编. 民商法论丛: 第 33 卷.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5: 289 -358.

[14]郑成思. 版权的概念与沿革[m]/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讲习,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68 -87.

[15]孙瑞祥. 文本呈现: 传播形态变迁的文化意蕴[j]. 新闻知识,2008( 11) : 67 - 69.

[16][美]马克•波斯特. 第二媒介时代[m]. 范静哗,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17]劳伦斯•莱斯格. 代码[m]. 李旭,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4:154 - 155.

[18]转引自吴汉东. 著作权合理适用制度研究( 修订版) [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16.

[19][美]e•博登海默. 法理学 -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 邓正来,译.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0]百度百科: 价值[eb/ol]. [2010 - 12 - 23]. http: / /baike.baidu. com / view /208414. htm.

[21]john perry barlow. the economy of ideas - selling wine without bot-tles on the global net[eb / ol]. [2008 - 08 - 12]. http: / / www.eff. org / ~ balow / economy of ideas. html.

数字印刷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一)在数字化时代出版业要更好地发挥出版的社会功能

出版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以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出版工作与一般口头表达和博客的重要区别在于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出版工作是按照特定的标准和严格的程序对知识和信息进行选择、甄别、加工、整理,然后进行大众化的传播,使信息、知识和文明得以科学有效地传播、积累和传承。

从历史上看,出版从来都是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而快速发展的。从造纸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代机器印刷和照排制版,以至今天数字出版技术的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次又一次为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影响,使出版业不断发展壮大。基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数字出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使出版物的载体形式、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硬件技术商、通讯服务商和内容提供商都从各自领域积极涉足数字出版,争夺数字出版的主导权。数字出版时代,出版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在数字出版时代,由于技术进步可以使出版过程中的选择、加工、整理工作做得更加科学、便捷、规范、权威并且易于传播和接受,从而使得人类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范围变广、效能提升,最终使得人类掌握知识和信息更加便捷、更加有效、更加科学。特别是数字出版具有交互式的特点,使得出版的功能得到极大提高,人类创新的成果通过出版工作将更加有效地为读者接受,从而使出版业的社会影响更加广泛,社会地位得以提升。希望海峡两岸的出版业界深入研究数字出版的本质,准确把握出版的数字化态势,积极思考出版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出版数字化来提升内容质量,拓展产业规模,服务国民文化需求。

(二)海峡两岸已经具备发展华文数字出版的良好基础

当前,数字出版在全球出版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际出版传媒企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一个全新的数字出版产业正在形成。在大众出版领域,以iPad、Kindle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种类繁多,开始走向普及。iPad自今年4月推出以来,销量已经超过330万台。根据美国出版商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美国电子阅读器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3%,到今年9月底估计会有1100万美国人拥有至少一个电子阅读器,到今年底电子阅读器销售可能会占到整个图书市场的10%。在教育出版领域,数字教学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前不久,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表示,网络的影响导致在线版的需求已极大地超过了纸质版,因此正在编录的第三版《牛津英语词典》将可能只出在线版。在专业出版领域,以电子学术期刊、数据库等为代表的数字出版产品已经成为出版业利润率高且稳定的增长领域。荷兰威科集团2009年数字出版收入已经占到其34亿欧元营业收入的52%,威科集团在云计算、垂直搜索、新一代出版技术和工作流程解决方案等前沿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去年,威科集团投入1.5亿美元研发的革命性在线研究平台“商律一搜”正式开通,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商务、法律等专业人士的水平。综上所述,世界发达国家的出版业在数字化方面已经探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出版数字化转型正在加快推进。

华文出版是世界出版业的重要部分,大陆和台湾共同肩负着繁荣发展华文出版的重任。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华文出版带来挑战,更为华文出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经过海峡两岸出版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大陆和台湾的数字出版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呈现出诸多亮点。可以说,海峡两岸数字出版的理念渐趋深入人心,数字出版的形态不断丰富创新,数字出版的领域越来越广阔,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条日趋完善,数字出版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台湾出版同业在数字出版方面,见事早、行动快,特别是在硬件设备技术、外文专业数据库、个性化印刷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数字出版的很多领域都值得大陆出版业界认真学习。多年来,台湾企业一直掌握着电子阅读器的核心器件生产技术,台湾电子阅读器产量迅速扩大,电子阅读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如今,电子阅读器的用途范围,已经从休闲娱乐阅读扩展为工作文件阅读和学习课程阅读。诚邦集团的“美好一书”数字出版交易平台,远流出版公司的“图文阅读网”,以及联合线上股份有限公司、尖端出版集团、华艺数位股份公司等都在数字出版领域作出积极的探索。2008年7月,由台湾52家出版业者与电信业者、通讯服务业者、图书馆共同筹建的台湾数字出版联盟成立,台湾数字出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台湾有关方面也积极开展数字出版的评奖工作,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数字出版的发展。

大陆数字出版近年来也有了较快发展。1995年,大陆第一份网络期刊《神舟学人》诞生;2000年,大陆第一个由传统出版商开发的电子图书产品“掌上书房”问世,这是大陆数字出版的较早探索。1999年6月,由清华同方集团建设的中国期刊网,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经过多年的产业化运作,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重要报纸、会议论文、博硕士论文、辞书年鉴、专利标准、海外文献资源等为一体的网络出版平台,中心网站每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成为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今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相继推出了数字出版公共平台。几天前,中国电信的天翼阅读平台正式对外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种终端及时下载阅读热门小说、高清杂志和多媒体资讯等各种内容信息。这是大陆三网融合后推出的重要公共数字发行平台。另外,汉王、方正等硬件终端厂商、盛大文学等网络文学内容提供方也从不同环节通过整合切入数字阅读平台建设。

传统出版企业的积极参与,是数字出版作为新兴产业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现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工具书在线”、“百科在线”等多个数据库建设进度加快,推出了“大佳”阅读器和按需印刷技术“中版闪印王”。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辞海”阅读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广东出版集团等也纷纷成立数字传媒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出版发展。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平台等基础性文化工程,正在加紧实施。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经集聚了100多家数字出版相关企业,正在形成手机出版、网络游戏、网络文学、数字教育等特色的产业园区。据推算,大陆数字出版产值正以50%~80%的速度快速增长。

总之,海峡两岸数字出版技术不断创新,数字出版产业政策不断完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日益成熟,数字化阅读方式广泛普及,华文数字出版业已经具备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华文数字出版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三)两岸出版界携手合作,共同开创华文数字出版的美好未来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中华文明曾经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为每一个中华儿女所自豪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造纸术和印刷术两项就源于出版。如果说中国古代出版博大精深的典籍文献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容宝库,那么中国古代出版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应用,特别是几项重要出版技术的发明,则是中国古代出版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直接工具。从最早的甲骨卜辞、青铜铭文、石刻文字,到竹简、帛书的发展,再到纸张、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发明,中国古代出版的载体形式不断更新,其历史之悠久、种类之多样,为其他文明不多见。

当前,面对世界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出版界在推进华文出版的数字化方面肩负着共同的使命,承担着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为此,我愿提出加强两岸数字出版产业合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共同开发华文数字出版的内容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两岸出版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两岸出版界要不断拓展中华文明成果的数字化呈现方式,共同传播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更加全面准确地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当代中华儿女的奋斗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两岸出版界要把当代中华儿女的思想创新、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管理经验和精神生活反映好、传播好,积极推动世界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努力提升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影响力。

第二.共同研发华文数字出版的核心技术。在重大数字出版项目的研发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两岸科研力量的各自优势,对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如数字出版格式标准、电子纸显示技术、数字版权的保护技术、网游动漫技术等方面,联合攻关,相互借鉴,推动数字出版产业更好地发展。

第三.共同打造华文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去年7月,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我代表大陆方面宣布,鼓励台湾企业到大陆相关新闻出版行业的产业园区或基地投资落户,享受园区或基地优惠政策。目前大陆已经建设了上海张江、重庆北部新区、浙江杭州三个部级数字出版基地,吸引了一大批数字出版企业入驻,今后还将加快推动动漫出版、网络游戏出版、音乐原创、版权创意等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建设。真诚地欢迎台湾相关企业到这些数字出版基地落户,共同打造数字出版产业集群,依托公共平台资源实现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第四.共同培养华文数字出版人才。在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方面,希望两岸业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数字出版专业人员的交流、学习与互访,共同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既懂技术、管理,又懂出版的复合型人才。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古代出版印制技术曾经领先于世界。每次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都使书籍的生产步入新的阶段,催生新的出版业态,也推动着人类文明进入新的时代。

数字印刷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编辑出版 技术手段 内容和特征

编辑出版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现代化尤其对社会文明的进程至关重要。“编辑出版现代化是编辑出版主体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运用到编辑出版领域,作用于编辑出版客体,从而不断提高编辑出版技术水平的一个动态化过程。”①在这一过程中,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是其核心内容,对其现代化进程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一、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概念和内容

1、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概念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是指将现代化的编辑出版技术运用到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中,以促进编辑出版各环节之间相互协调,进而逐步提高编辑出版效率和质量的一个动态化发展过程,它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作用于编辑出版领域的结果,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2、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内容

(1)选题策划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好坏,一个好的选题是经过对该选题的各种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综合分析,并进行严密论证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正确且行之有效的结论。因此,选题策划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不但表现在对选题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分析的技术手段上,同时还表现在对选题进行有效论证的技术手段上。

(2)编辑加工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编辑加工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的图文处理软件,使编辑加工工作变得方便、快捷、高效,使出版物的内容更完善,材料更准确,文字更通达,图文版式、封面装帧等美观大方,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从而提高出版物的整体质量。

(3)印刷装帧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在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进程中,印刷技术已经完成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转变,经过彩色印刷革命、激光照排技术等一系列跨跃式发展,现在已实现了录、排、校、印一体化,实现了印前可视化。装帧技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现在无论线装、胶装,还是精装、简装,都实现了自动化,尤其是现代电子及网络出版形式的出现,已将原来传统意义上出版物装帧设计转变为对出版物从内容到形式,由内至外的整体构思与创作行为,使出版物的设计、印刷及装帧从一门技术变成了一门艺术。

(4)宣传发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传统的宣传发行手段是出版部门利用报刊和其它相关的书籍进行宣传推广,或者召开新书会等方式,除国家发行的大型文献资料及系列图书外,很少有出版部门利用电视作为宣传平台,这主要因为电视广告成本过高。但当互联网和手机移动媒体等一系列新型的媒介平台运用于出版物宣传推广后,不但降低了传统宣传发行的成本,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宣传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了最新的出版物,以便出版物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特征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是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载体,以具有现代化意识思维的人为主体,并不断作用于编辑出版事业这一客体,它是编辑出版过程中各种先进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特征。

1、性质上的革命性

从手抄到雕版印刷,从铅印到彩色胶印,直到电脑和网络运用于编辑出版领域后,编辑出版技术手段才真正实现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转变。 “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近100倍,而且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从活字印刷再到后来的电脑录入,工作效率又提高了近3倍,并且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②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大幅度的降低,这充分地体现了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性质上的革命性。

2、过程上的永无止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如今,随着电子出版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无纸化办公、电子书包、网络出版等正在对纸张的权威性提出挑战,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种全新的介质而完全取代纸张。由于人们对更先进的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探索欲望是无止境的,因而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就是一个不断发展,永无至境的过程。

3、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由于受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地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区域的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大范围而言,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首先表现在国与国之间;从小范围而言,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也表现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从行业部门而言,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在同一行业的不同部门之间,人力、物力及财力在各个编辑出版部门之间分布的不均,会直接导致技术手段在各个部门不均衡地发展。

4、发展进程的加速度

“现代化是一个加速度发展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初,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曾估算说,今天我们每3年发生的变化,相当于本世纪初30年的变化,相当于牛顿时代每300年的变化,相当于旧石器时代3000年的变化。”③这是一个由慢到快的发展过程,而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过程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加速度的发展过程。

从表1可以看出,从文字的创造到计算机运用到编辑出版领域这一发展过程中,印刷术经历了一个加速度的发展过程。虽然印刷术只是编辑出版技术的一部分,但它的发展进程却能突出地反映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图文编辑软件,各种信息处理手段真可谓是日新月异,根本无法用“年”这个时间单位去度量,我们相信,未来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进程仍将会以加速度的步伐前进。

三、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在编辑出版现代化中的意义

编辑出版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动态化的发展过程,它不是编辑出版现代化中主体、客体、技术手段及管理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各方面互相协调,共同进步的过程,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不但是这一过程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它还通过影响编辑出版现代化中的其它因素而直接左右编辑出版现代化的进程。

1、编辑出版技术手段会直接影响编辑出版主体的思维和意识

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具有现代化的人去使用,编辑出版主体对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但反之编辑出版技术手段对编辑出版主体具有积极的反作用,即编辑出版主体的各种思维意识、想法及创造力是与一定社会条件下编辑出版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当孔子在编修诗书时不太会考虑插图、标题、封面是否美观,约翰·古登堡在印刷第一本《四十二行圣经》时也不会考虑如何便捷的设置页眉页脚和变换字体字号。有了技术的支持,主体的思维和意识才会产生相应的想法,因此,编辑出版主体的思维和意识与编辑出版技术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进而左右编辑出版现代化的进程。

2、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为编辑出版客体的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编辑出版客体是指从作者向编辑部门所提供的稿件起到最后呈现给读者的出版物这一过程中,编辑出版部门每一环节所作用的劳动对象。编辑出版客体现代化就是要求编辑出版每一环节能向下一环节提供内容和形式等符合或有利于继续编辑加工的劳动产品,直至最后的出版物在内容上能为读者所喜爱,在出版物载体上能满足各种读者的要求,在形式上能符合读者的审美需求,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现代化的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使编辑出版客体更加有利于流水操作,使操作的过程更加简捷化、规范化;现代化的信息储存和转换技术能使编辑出版客体更加易于传输和携带;现代化的音视频及文字显示技术使出版物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因此,编辑出版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编辑出版客体而影响编辑出版现代化的步伐。

3、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直接影响编辑出版管理的模式和效率

管理的本质是为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服务,而服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的模式。编辑出版作为一个真正的行业起源于我国的宋代,是伴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此时这一行业只是小规模的手工作坊,多以父业子承或师徒传承的方式经营,而管理模式也是家族式管理,只是社会生产中的一种副业。当西方工业革命的浪潮波及到中国后,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新一代现代化出版机构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编辑出版技术,从而使其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完全摆脱了家族式管理的模式,已至于其创办人张元济之子留学回国想进商务印书馆都遭到拒绝。技术的进步也大幅度提高了编辑出版的效率,从而能够满足出版物任何数量的市场需求。尤其当数字出版技术出现后,使出版物的复制和传输几乎实现了零成本。当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被运用到编辑出版领域后,编辑出版部门的工作模式和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完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改变了原来单一的线性化操作和管理模式。因而,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会直接影响编辑出版管理的模式和效率。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影响深远的工程,对其概念、内容、特点及意义等理论问题的探讨,能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正确认识其对编辑出版现代化的作用,以其促进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①马俊、李亚妮,《编辑出版现代化认识上的几个误区》[J].《编辑之友》,2010(8)

②马俊,《论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③缪咏禾:《〈中国出版通史〉(明代卷)写作琐记》[J].《编辑之友》,2001(2)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传播工程学院)

上一篇: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 下一篇:政工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