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0 09:11:30

数学学习个人总结

数学学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1.学习要以书本为主

为什么以书本为主呢?出题目得以什么为主,当然是书本了.我们现在还是应试教育,万变不离其中,理论的东西都一样.

2.理解

既然学习是以书本为主,那是不是要背书呢?对数学这学科来讲当然不是,因为题目千变万化,但考点不会变,所以要求同学们要理解书上的每个概念,性质,判定,当然公式要记牢.

做题目最根本的是靠什么,靠得是对概念得理解呀,概念要每个都理解,真不理解得话就背下来. 考试考的是什么,不是题目,是对概念的理解呀.是概念呀!

3.做课本上得小练习,然后再做习题.

为什么要做课本上得小练习,因为课本上得小练习,能帮助你理解记住书上得概念,再做习题,习题要比小练习难,但那样更能让你强化概念得运用.

4.做练习册

为什么要做练习册,练习册得题目相对有点深度.而且会更广一点,问题是他会有些新得题型你不知道.

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5.做两本课外资料.

数学要求准确率,适当得多做点题目可以增加你认识新题型,同时增加你做题目得准确率.但是前提是要完成上面四步!

6.针对性得对一些题型做训练

有些题型比较难,所以要你进行专项得训练,归纳总结,找出规律,这样,数学碰到难题你就可以搞定了!

这是最简单得学习办法,我个人建议,如果你一个题目用15分钟还没考虑出来,就赶快看答案或者就放弃掉.我们常说"舍得",有"舍"才有"得"!数学第一考得是全面与深度.第二才是难度.如果你全面与深度有了还担心难度吗?

中考考得是所有层面上的人,成绩好的和差的都要考.记住百分之九十都是基本题目,难题就是把所有基本题目综合来考你!

由于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所以造成数学学习上的两极分化.如何消除学习数学的各种障碍,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一、掌握预习学习方法,培养数学自学能力

预习就是在课前学习课本新知识的学习方法,要学好初中数学,首先要学会预习数学新知识,因为预习是听好课,掌握好课堂知识的先决条件,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数学的预习主要是看数学书,这需要我们既要动脑思考,还要动手练习.数学预习可以有"一划、二批、三试、四分"的预习方法.

"一划"就是圈划知识要点."二批"就是把预习时的体会、见解以及自己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批注在书的空白地方."三试"就是尝试性地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四分"就是把自己预习的这节知识要点列出来,分出哪些是通过预习已掌握了的,哪些知识是自己预习不能理解掌握了的,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学习.

二、掌握课堂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学习是学习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数学课学习要坚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耳到:就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既要听老师讲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又要听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特别要注意听自己预习未看懂的问题.

眼到:就是一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所表达的意思,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板书内容,二看老师要求看的课本内容,把书上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

口到:就是自己预习时没有掌握的,课堂上新生的疑问,都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心到:就是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新知识,课堂上的思考要主动积极.数学课堂学习有时是掌握例题的解法,有时是学会运用公式,关键是理解并能融汇贯通,灵活使用.

对于老师讲的新概念,应抓住关键字眼,变换角度去理解.如命题"只有零和1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可以改写为"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零或1".

手到:就是在听,看,思的同时,要适当地动手做一些笔记.

三、掌握练习方法,提高解答数学题的能力

数学的解答能力,主要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提高.数学练习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数学练习的重要性.不论是预习练习,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复习练习,都不能只满足于找到解题方法,而不动手具体练习一练.实际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解答速度,掌握解答技能技巧,而且,许多的新问题常在练习中出现.

2.要有自信心与意志力.数学练习常有繁杂的计算,深奥的证明,自己应有充足的信心,顽强的意志,耐心细致的习惯.

3.要养成先思考,后解答,再检查的良好习惯,遇到一个题,不能盲目地进行练习,无效计算,应先深入领会题意,认真思考,抓住关键,再作解答.解答后,还应进行检查.坚持"先复习,再作业"和"边作业,边复习"的练习模式.很多同学反映说为什么上课听懂了,而到自己做作业的时候,还是不会,这说明没理解课堂知识.

4.细观察、活运用、寻规律、成技巧.

四、小结方法

数学学习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效果如何,一方面决定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索"数学学习需要学生通过训练和练习,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思维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同时数学教学也同样如此。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单方面灌输式教学占了课堂教学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感觉枯燥!无趣"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就必须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而教师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新课改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变革教学理念,实行学生为本,为之后的各种教学策略的实施做铺垫,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中,并且从教学活动中收获实实在在的知识,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数学学习中课前预习很关键,学生在预习时可通过对本节内容的熟悉,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促使其在课堂上注意听讲难点。但小学生一开始不懂怎样预习,老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告诉学生怎样进行新课程的预习,并让学生懂得预习对其课堂听讲的帮助,促使学生养成习惯。从而使小学生在课前预习中,不知不觉学会自学的方法,既培养了自主思考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老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也为提前备课做了进一步加深。

三、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思考探讨的机会,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个人数学学习的能力,开展个性化学习,勤于思考总结,遇到问题要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通过合作学结出更好的学习经验与学习方法。对于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实施,首先,合作探究式学习法不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数学课程内容的不同来决定是否采用合作探究教学的方法,对于适合采用合作探究教学法的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课的乐趣与意义。其次,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学习能力,综合分析,实行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层次有过渡,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强加到所有学生身上,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有区别地进行。最后,学生因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差异,个体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教师在实行合作探究教学法时,应该合理地设置学习任务,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合作探究学习法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老师讲学生听,还有就是老师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一个进行回答,这样的方式大多数学生不能得到机会,从而使学生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拉远了师生间的距离。新课改下,要求教学创新应以学生为主体,指的不是一个学生或学习优异的学生,指的是整体学生,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创建一种和谐、平等的气氛,让每位同学都觉得自己被重视,从而自主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分组形式、或游戏形式、或角色扮演形式等教学方法,促使学生间的感情交流、合作能力,让他们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气氛,提高学习质量。

五、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活跃性

新课改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改变而不断革新,在这个信息网络发达的时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各大企业或单位青睐,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同样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且它将会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主导方法。学生们早已熟悉、看惯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结合式教学,感觉到乏味、没有新颖性。若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进度等相关内容,将教材知识编排到课件中,同时适当配用简笔画、图像或播放方式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好奇心,从而会提高其专注力。利用这种形象、具体、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可大大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期待感,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和专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六、自我评估拓展数学学习潜力

学习过程应该讲究前后完整性,学生应该养成定期自我评估的习惯,通过总结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找到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的办法,及时查漏补缺,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结束一阶段的学习之后,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相应的数学测验,在解题过程中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学习中的漏洞,不留问题,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数学练习是数学学习的关键,之后的多做题多思考,学生才能从众多题目中总结共性,总结出做题规律,将知识提升成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解决数学中的难题,只有通过充分的联系和及时的个人评估,才能算是对数学学习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学生在个人评估中,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建立起数学学习的信心,加深对数学课程及知识的理解,养成定期测验和个人评估的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潜能,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结束语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利用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和思考能力,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要不断跟随社会的变化而改进,以学生为本,加强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参考文献:

[1]张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11).

[2]姚永芳.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11(21).

[3]黄秀玉.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中),2011(03).

[4]季晓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学子(理论版),2015(14).

数学学习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幼师数学 困难成因 对策

幼师数学是继初中数学学习之后的进一步学习,同时。幼师数学在幼师阶段的学习中占有基础和关键地位。同学们从初中步入憧憬已久的幼师大门时,往往是豪情满怀,信心十足。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有些同学便感到幼师数学并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易学,也不再是初中时考高分那么容易,又显得十分枯燥、乏味和抽象,有些内容甚至难以理解,从而表现出不自信、畏惧等特征,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学习困难生的形成原因

数学学习困难生是指智力正常,且处于正常的教学环境中。在同类群体中,数学学习水平低,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他们有的是因为智力发展水平滞后,思维水平低,数学学习能力,有的是因为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的学习困难生本来还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但由于兴趣、爱好、学习方法等原因导致了暂时学习上的失败。这时,如果家长或教师采取粗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怒斥、讽刺、挖苦或以失望、不理睬、歧视等态度对待他们,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中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来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教师或家长越是逼迫他们学习,他们会越容易产生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

二、学习困难生的转化策略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

作为一门中学的主要课程,其重要性已被绝大多数学生所认识,但他们对数学学习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还很不到位,他们仅仅认识到数学基础对于理化等自然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关系,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数学观点、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乃至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学生的认识十分肤浅,至于数学文化在整个人类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是知之甚少。一个人的数学观支配着他从事数学活动的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和动力,决定着他用数学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了解学生的数学观,并积极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从而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获得学习数学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真正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是数学教师应该做好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工作。

(二)改进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

(三)坚持正面教育,关爱学习困难生

了解学习困难生的特点是进行教育转化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困难生的普遍心理是自卑感强、自制力弱、自信心缺乏,并因而丧失学习兴趣,不能自主地、主动地获取知识。甚至放纵自己,自暴自弃。因此,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内心感受,主动走近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及时感受学生的心理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一些表扬、鼓励,多一些肯定、赞许,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评价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与进步,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同时教师要花大功夫培养学生学习的耐心,消除其急躁情绪,使其能够正确对待进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复”现象,做好应付失败的心理准备,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学

对于幼师生都认为学习方法因素制约了学生数学学习,我们在平时学习数学时,由于数学知识的连贯性,题目的灵活多变性,做数学题就需要我们有严密的思维,解题方法不拘泥与一种,而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注意学习策略的指导,如对解题策略、复习策略、课堂记笔记的策略等的指导,还可以让班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给全班介绍他们成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和大家互动,开展交流,使大家在交流互动中得到启发与提高。

(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困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意识足学困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哪个公式,模仿哪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

三、结语

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反复的工作。教师必须掌握其心理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敦莹.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

[2]张中.普高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05.

[3]温淳.高中数学学习策略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4]张力芹.转化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06.

数学学习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学习;现状;解决办法

1、高中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

1.1高中生的热情度不够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存在问题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学习高中数学的热情度不够高,由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较为深入,与初中的数学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往往跟不上,难以进行有效地解题,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质量不高,直接地造成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的下降,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1.2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低。由于高中的数学学习与初中的学习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方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短时间内很难扭转已经传统的学习习惯,很多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还是一味地抄笔记,很少与老师展开有机的互动。高中的数学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对于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学生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还是按照传统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的质量不够高,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很难提高学习成绩。

2、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因素

2.1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高中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很多的数学题目在理论和思想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学生的思考能力决定了数学的分析能力,是高中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关于集合的题目中,用区间表示该不等式的所有集合丨x-5丨1,丨x+2丨3。分析这道题,可以通过逆向的分析方法,想要用空间来表示集合,就需要先找到具体x的取值范围,这样就需要来去绝对值的符号,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解决高中的数学问题需要的是理性的分析能力,而不是依靠由题目带来的直觉来解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的是这样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2.2对于数学的概括和总结。影响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于学生对于数学的概括和总结不够重视,很多的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依靠直觉和感觉来解题的学科,以至于过多地依赖于个人的聪明程度,忽视了最起码的学习方法。其实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是必不可缺少的学习步骤和环节。无论是多么困难的数学题目,其重点考察的永远是最基本的知识点。很多的学生认为题目困难,无从下手,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对于课本知识点和归纳和总结不到位,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难以做到灵活自如。因此,对于学生们来说,要格外地重视对于课堂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不断地回顾和反思这些知识点,可能会发现新的收获,这对于知识的应用是很有利的。

2.3师生配合度。师生的配合度也是影响高中数学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高中的数学学习来说,由于学习内容和任务比较艰巨,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需要依赖于教师的授课,老师在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上,只有师生密切地配合,才能够实现师生之间有机的互动,不断地提高学生个人的思考能力,不断地实现学生逻辑能力的提高。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提问,竭力地解决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疑惑,同时老师和学生要积极地探讨问题,善于通过启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让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不断地实现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3、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3.1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题目的专项训练。对于高中的数学学习来说,要善于通过归纳和综合,进行分门别类地专项训练的方式来提高数学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能够积极地思考这些问题所考察的知识点,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在题目中,设集合A={x | x?+4x=0},B={x| x2+2(a+1)x+a2-1=0,a∈R},若B?哿A,求a的值。解决这道题首先要先将几何A解出来,A={0,-4}。由于B?哿A,则可以分几种情况讨论以求得a,B={0,-4}或{0}或{-4}或空集。当B={0,-4}时,a=-1或1或7;当B={0}时,a=-1或1;当B={-4}时,a=1或7;当B为空集时,a

3.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学生广泛地思考,不断地进行题目的讨论和分析,在具体的题目练习过程中要分析解题的思路,不断地进行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由于高中数学的各种题目和考察点是比较明显的,按照这个明确的考察点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衍生题目,要想将这些题目做好,就要首先提高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题目,函数f(x)=x2+(3a+1)x+2a在(-∞,4)上为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考虑对称轴x=-b/2a与区间的关系,由于函数在(-∞,4)上为减函数,则要求函数f(x)的对称轴要在4的右侧,即x=-b/2a>或=4。大凡在类似的问题上,考察的知识点无非是对称轴与区间的关系、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情况等等。根据已有的题目进行思考,找到统一的做题规律,实现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

3.3学会总结和反思,构建数学学习网络

高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学会适时地进行反思和认识,这对于重建数学学习的网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高中的数学题目变化很多,往往会由一道题衍生出来很多的题目,如果将这些题目一一地做下来是很不现实的。所以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摸清解题的方向和思考的着力点,这样对于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会网络化的学习模式,就是把高中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这样对于学生学习来说,能够更加轻而易举地摸清数学学习的脉络,对于知识的整合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因此说,在高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尽管数学的学习较为困难,但是只要拥有了基本的方法,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4、结语

高中数学的学习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要积极地思考学习的方法。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按照老师的思路走,将数学的学习知识点形成较为系统的网络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练习和训练,及时地反思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高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高中数学成绩的提高,不断地提高个人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永涛.高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1(3).

[2]邱守杰.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浅见[J].基础教育论坛,2012(3).

[3]杨宗甲.高中数学课堂四位一体抓效率[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0).

[4]王相君.高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5).

[5]蔺博.高中数学课堂实效性优化途径探讨[J].大江周刊(论坛),2012(4).

数学学习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日记;作业;数学学习;有效性

把日记引入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旨在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真实记录数学学习的情况,把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的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反映新发现、新思路,提高数学学习的感受。在中年级段数学日记应用与探索中,笔者认为数学日记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如下:

一、“数学日记”是数学学习的“窗口”

数学教学中,我们倡导在生活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探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数学日记源于生活日记,好比打开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一扇扇“窗口”,以数学日记为纽带沟通数学与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发现数学中的生活问题,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日记写作初期,学生普遍以“记叙日记”的样式记录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显得内容单一,认识浅显,对数学的理解不够。

一年以后,四年级数学日记中出现了摘抄日记、生活日记、反思日记、童话日记、探索日记等样式。在摘抄日记中,对数学故事、人物、法则、定律等进行摘抄;在生活日记中对生活中行程、图形、统计等问题进行记录;在反思日记中对个人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在童话日记中对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个性创造”,用童话形式来阐述;在探索日记中对鸡兔问题、植树问题、数阵排列等进行探索。数学日记让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

二、“数学日记”是自主构建的“基石”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在“教”与“学”的问题上,应该改变学生跟着教师的脚步亦步亦趋的学习习惯,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日记在学生自主学习中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等活动,是构建新知、形成方法和训练思维的极好途径。如,在《跑步时的故事》中,学生写道:“我们在做一个题,如果算法很多样,就选一种算起来简捷方便的方法来解答,不要选一个算起来麻烦的,怎么简便就怎么写。”这反映出学生在数学日记写作过程中关注到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逐步实现由“要学”到“学会”,最后到“会学”的过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三、“数学日记”是师生交流的“媒介”

新课程倡导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又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数学日记主要记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教师通过数学日记可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真实情况,关注到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鼓励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数学日记中,对日记写上个人的评语和见解。如,在《采购的数学探索(数学童话)》数学日记中教师评语:“好有爱心的河马夫妇。现实生活中像河马先生一样面对采购时,如何选择还真是个大问题。”“‘白白兔’能够想出12种方法,还能选择20台151元最便宜的方案,真厉害!不过,话说童话故事里彩电售价好便宜啊!嘿嘿……”这种师生交流走出了课堂教学限制,解决了教师无法兼顾每个学生学情的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针对的引导,为师生直接交流设置了“缓冲地带”,实现了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

四、“数学日记”是互动分享的“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快乐学习在于学会分享和交流。在数学日记中,引入合作、分享和激励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客观存在着个体差异,数学日记的写作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对写作主题感兴趣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对于写作能力较弱,对写作主题不感兴趣的学生往往质量不高。对此,笔者坚持开展每周一次数学日记推荐会,每月一次数学日记交流会,每学期一次数学日记展评会。在活动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优质数学日记进行师生交流,对好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引导学生选择写作主题,认识写作方法,表述数学学习活动,体现数学学习感悟。

综上所述,数学日记是学生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学生学习数学和自我感悟的重要途径。把数学日记引入到学生数学学习中,经历数学日记写作的“不会写”“尝试写”到“爱上写”的历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度。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研成果。课题名称: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数学学习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生 学习数学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35-01

一、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交流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助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想要保证合作学习顺利进行,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分工以及在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然后教师应做好辅导和引导的作用。比如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统计班里所有人的生日在什么季节。在统计的过程中,需要有人进行调查,有人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等等一系统的合作活动-*。再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中,可以先设计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合作,寻找答案:假如一个长方形减去一个角,那么这个长方形还剩几个角呢?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学生会发现这道题的答案有很多种。学生合作交流习惯的培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实践的习惯,首先教师应把做的部分留给学生,同时还应该为学生创作动手操作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养成敢于做,善于做的习惯。

例如,关于圆柱体与圆锥体体积公式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动手实践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理的关键在于对■的理解。为什么会是■,而不是■或■。在这样的疑问启发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出具有相同高度和底面积 的圆锥体、圆柱体容器,将两个容器都装满水,最后再将两个容器中的水倒进量杯中,比较二者的体积,就可以得出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对于圆锥体和圆柱体有了更为直观而形象的认识,对于二者之间的体积联系也有了更多的理性认识,通过疑问――解答的过程,能够实现思维的由浅入深式发展,进而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该实验过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在之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自己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各种思维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的习惯

数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奇妙学科,所以教师想要提升课堂教学活力,可以通过寻找数学知识与框架中的奇妙知识点或者实验等方式进行入手研究,利用创设情境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与好奇心,应用丰富的图片资料、影视资料与文字资料等创设情境,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梳理清楚,形成知识网络。比如:在学习应用题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简单应用题和复杂应用题之间的变化,然后让学生结合例题进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其中的变化,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而且对构建应用题的知识结构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在课堂中踊跃参与,引导他们发挥自身能动性在课堂中积极自我表现,利用手边的资源进行自发性探索,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教学课堂。在这种活动探索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能够获得丰富的教学体验,双方通过优质沟通与交流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四、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思维非常强的学科,也是思考性非常强的学科。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就是思考的过程。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就必须给予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来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老师要主动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良好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由支配的个人时间,为学生留下足够的个人空间,便于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的学习中:(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有没有基本性质,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一个比列关系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也可以写成除法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分数的性质和除法的性质总结出“比”的性质。(2)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提出猜想: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值,其比值不变。(3)然后进行讨论上述猜想是否成立,并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的。(4)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比分析各组之间的结论,最终得出结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思考习惯和能力的最佳途径。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可以在作业中布置提出问题的相关作业,对学生进行考查。老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利用批判的眼光来观察和提出问题,反对人云亦云的现象。鼓励学生要敢于反对权威,对于自己学习过的知识要有怀疑的精神,对书本上的知识要敢于质疑。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主动的进行讨论和争论,通过在辩论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和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小学生必备的素质和学好数学的基础,想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只有坚持不懈,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才能真正培养出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雷兴远.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J].大观周刊,2012(37):104-105.

数学学习个人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逻辑能力 培养方法

引言

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压抑下,许多高中数学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高考分数而进行日常的数学教学,导致数学教学自身的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实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方法。高中学生只有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正确看待数学问题,通过思考得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有利于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系统实现。

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是科学的教学活动,当代高中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所服务的,要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高中数学课本中的内容具有普遍性,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求。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逻辑思维方面得到锻炼。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三角函数的知识时,教师要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在讲解完基础知识之后,出一道应用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分享思考成果,发现学生的思维漏洞。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轮子的半径为1,那么它的三角函数定义变化是怎样的?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得出“sinα=y,cscα=x,tanα=1”这样的结论。这证明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不足,这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加强逻辑思维全面性提高的训练,让学生发现表达式简单方法。只有以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的数学教学,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地关注学生主体的数学需求。

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及学习品质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绪。一些学生觉得自己的数学学习,越学越糟糕,越学越乱,根本找不到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自主进行数学问题的归纳与整合,通过对比、总结发现自己数学学习方面的漏洞,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体系化的数学知识系统,增强数学学习行为的逻辑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引导[2]。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引导学生以模块为分类标准,对不同的数学学习重点与问题进行总结。高中数学可以分为几何、代数、三角函数、数列及向量、导数等几个大的模块。让学生从这些方面出发,总结练习中的错题,总结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特别是在复习阶段,学生拿出自己的归纳总结本,可以高效地复习,减轻应对考试的不良情绪。学生体会到归纳总结的甜头后,会自主开展归纳总结,这个过程中不仅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更养成了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两者兼得。

三、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抽象、枯燥,这是众所周知的。要学好高中数学,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更轻松地搞定高中数学学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不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进行对比与分类,对知识进行概括,对数据进行处理,反复验证数学原理,更新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这一学习过程是学生直观感知数学知识的过程,当数学知识与具体事物或者实践进行结合时,数学知识的难度明显下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借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从生活中找到教学灵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也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统计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中找到一个统计问题安全,像“超市中顾客的购买偏好”或者“生活中的环境保护行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统计的大主题。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分析的机会,让学生在层层推进中步步深入到数学世界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应当摆脱单身传授知识教学模式,不再培养做题机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形成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明确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逻辑关系,才能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何伶俐.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5):34.

数学学习个人总结范文第8篇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一种内在力量,可以从心理上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数学学习由知识的需要转化为情感的需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其中的“好之”和“乐之”,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会学习、探索和和掌握数学知识,乐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同时,深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只有对数学抱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将千百次的解题失败看作是激励自己前进的考验,树立强大的数学学习信心。

二、培养数学学习习惯

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节奏明显加快,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学习模式,知识掌握不牢固,印象不深刻,理解不透彻。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制定数学学习时间表。由于高中课程科目较多,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在时间安排上往往做不到均衡,这种情况下,制定数学学习时间安排表,能有效保障其学习数学的时间;二是做好课前预习。由于高中数学教学节奏加快,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课前先进行预习,自学课程知识,打好基础,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三是课堂认真听讲。课堂教学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渠道,上课认真听讲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有针对性地解决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课堂补充知识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全面学习;四是课后及时总结。系统总结是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的课后总结,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知识,发散学习思维,实现由数学知识到数学能力的飞跃。

三、培养随堂记笔记的习惯

高中数学知识容量大、难度深,学生很难做到当堂全部理解,需要做好随堂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课堂上随时做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概念、公式和解题思路记录下来,不但能够在上课过程中集中思想,更有利于复习时减轻学习负担。而一些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升入高中后,在听讲与记笔记之间总是顾此失彼,还有学生把笔记当成了试题集,只记录试题解析,而忽略了数学思想的体现。高中数学笔记,应该是整合了重要概念、少量精典题型的详细讲解、数学思想的体现以及个人对知识应用的反思等内容。这样的笔记才能真正起到学生助手的作用。

四、培养分析思考的习惯

初中数学知识由于受学生年龄的限制,知识相对简单,学生一般都可以直接理解,高中数学由于难度较大,应用灵活,学生往往需要深入分析,不断思考,很难直接得出答案,所以要学好高中数学,必须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在解完一道数学题之后,不能马上投入到下一个题目中去,应该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解题过程中的分析思路、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找到了解题突破口。通过分析思考,有利于发现问题,总结解题思路,领会数学思想。

五、培养认真细心的习惯

笛卡尔曾经说过:“学好数学不仅需要灵活多变的解题思路,更需要具有认真细心的数学品质。”高中数学运算量大,对于解题过程中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学好高中数学,要特别注意数据运算的过程,一定要特别谨慎。一份数学试卷涉及计算的题目大概占到80%以上,只有具备精确的计算能力,才能圆满解答试题。而一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解题思路,计算不计算不重要,到考试的时候计算出来就行了,时间一长,计算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到真正考试的时候,就容易紧张、出错,导致成绩不理想。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努力提高计算能力,逐步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准确率,是取得理想数学成绩的重要保证。

六、培养学习数学思想的习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数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学习,更是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有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学习,通过学习数学思想,近一步理解数学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建立起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之间的桥梁。

七、培养建立错题集的习惯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应该针对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集,对于易错、常错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纳,做出重点标记,提醒自己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注意这类问题,逐渐改正错误。

数学学习个人总结范文第9篇

一、趣化数学内容,让学生喜欢自学

初中生显著的性格特征变化就是主观性的大大增强,初中阶段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萌芽生长阶段,这种自我意识成长因为不够成熟而表现出主观性过强等特征,他们开始十分关注自身感受,并对于自身体验不佳的事物表现出抵触情绪.这样的个性特征对于初中数学自主教学的最显著影响莫过于学生“愿不愿意”是基于他们“喜不喜欢”.因此初中数学要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就必然要从兴趣二字入手,将数学教学兴趣化,使数学成为“招人喜欢”的生动学习体验,从而促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趣化初中数学教学,我认为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既是要趣化教学内容,使原本相对单调枯涩的抽象概念转成生动有趣的数学形象;亦是要趣化教学形式,使简单程式化的学习活动变成活泼多样的学习体验.通过这两个层面的教学趣化,让学生喜欢学,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教学开始之前,为了增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设计了“小先生与弟子”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首先我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两人分成一组,两名学生在活动开始前进行抽签,抽中“师”的学生当“小先生”,另一名学生则成为“小先生”的“弟子”.确定完身份之后,“小先生”就要开始“备课”了,备课的内容正是《一元一次方程》;完成备课之后“小先生”要给另一名学生上课,上课可不能含糊,因为上完课之后“弟子”要给“小先生”打分的,教得不好的“小先生”可是会不及格的.因此,当“先生”的学生为了得到了一个漂亮的分数,都认真自学课程内容,以便能够上好课;而另一名学生虽是“弟子”,却也是“检察官”,也要认真“听课”,看看这位“小先生”到底讲得好不好,好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于是一来二去,在这样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兴趣大增,积极性很高,有效促进其自主学习.

二、导清学习方法,让学生懂得自学

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盲目的自主修行并不利于个人成长.如果将自主学习比作是行船千里,那么有效的方法引导有如船之舵、指南之针,是确保千里航行最终能够成功抵达彼岸的重要保证.所以说初中数学开展自主学习,除了要让学生喜欢自学,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懂得自学.教师应该通过多样的方法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程序,领会自主学习的内在涵义,形成灵活应变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有效推进初中数学自主学习.那如何有效引导自学呢?我认为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步骤,帮助学生自学方向不偏倚;一个是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学思路,帮助学生形成自学思维.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我便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我首先问学生:“我们学习首先要有个对象吧,那这次课的对象是什么呢?”学生答:“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既然是加法和减法,那必然有运算法则,所以我们还要学习它们的运算法则,对不对.”我接着引导,学生回答:“对.”学生回答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区别和联系的,既然知道加法的法则,知道减法的法则,那还要学习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应该了解它们的异同.”我说:“对,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理论离不开实践,我们要检验学习效果就需要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就需要练习.”至此,学生已经清晰了解如何进行这部分知识的自主学习了.通过这样进行思维引导,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思维,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三、丰富交流形式,让学生优化自学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包括新知识的自主获得,也包含旧知识的自主总结和温故知新.因此开展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对于学生自主知识总结、自主学习优化能力的培养亦不能偏废.如何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优化?我认为基于初中生表现欲望强、渴望在集体中获得认可的性格特征,以及集体合作能够激发行为人主观能动性,利于发现问题、了解不足、交换经验、促进提升等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活动,将是促使学生自主总结、自我矫正、优化提升的有效教学手段.例如在完成初中数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后,我组织了“我思故我在”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自学优化.我让学生六人围坐一圈,围绕“我是这样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全等条件”的主题,各自写下自己的心得,然后分别开始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因为每个人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六个人里面常常能有好多种观点,比如有的学生说是通过识记公式来掌握全等条件,有的学生则是通过理解图形来掌握全等条件等等,多元的观点碰撞能够有效打开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优化自身知识理解和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提升.总之,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究在初中数学课堂地位的上升已经是大势所趋,既然形势如此,教师就应该顺势而变,在充分体现初中数学学科特色的基础上,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喜欢自主学习数学,懂得自主学习数学,学完数学之后还能自主应用,懂得自我分析总结.我很确信,当教师的自主学习引导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必然促使学生将这种自主学习方式演化成自身行为自觉,到那时,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将得到极为显著的提升.

数学学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高等数学;障碍分析;教学对策

一、高职院校在高等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障碍

从主观层面上来看,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潮流之下不断扩招学生,增大学校规模,但是生源却越来越差,学生的平均数学水平比较差.从近几年来笔者所执教班级的数学平均成绩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高考数学成绩都不理想,大多在及格线以下,甚至出现二十几分、三十几分的情况,这说明这些高职院校生在中学阶段的数学基础就很不好,在这种客观现实之下,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想而知.另外,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重视专业学科的学习,忽视基础课程的学习,很多高职院校生本身对高等数学兴趣就不高,加之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不重视,使得高职院校生的高等数学学习一直处在低效状态.

从客观层面上看,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目前大多数教师对高等数学的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教材、讲义和板书的教学状态上.他们在抱怨生源差的时候却不思考怎样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教学理念的落后使得教、学不能相长,这使得本来就厌恶数学学习的学生更加讨厌高等数学的学习.另外,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学方式仍然没有创新,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木然听课,这仍然是高职院校数学课堂的写照,一节课下来,教师筋疲力尽,学生却收获无几.这是因为教师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在教学中不能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中被放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自然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最后,在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的教学要让位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很多高职院校认为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只要了解、熟悉就可以了,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钻研.高等数学的课时在高职院校中不断被缩减,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在课堂上讲授一些高数基础知识,对于定理和公式的推导,根本没有时间教导,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都采取囫囵吞枣式学习方式,不能理解的就死记硬背,长期下来学生对高数学习会产生更多的厌烦情绪.

二、提高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第一,教师应该让高职院校学生了解到高数学习是有价值的.高等数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而设置的,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在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展开之前,向学生介绍本章或本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可以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在例题的选取上,教师应该尽量选择和学生专业相关的一些习题,让学生了解高等数学的实用价值,学生觉得高等数学可以学以致用之后,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就会增加.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渗透这样的观念:数学学习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可以锻炼人的抽象思维,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思考问题,不被表象迷惑;在解决数学难题的过程中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毅力,提高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数学学科的严密性和谨慎性可以让一个人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端正的态度,不再随意散漫.

第二,高等数学教师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根本对策还是要提高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努力就能达到良好效果的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去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充满思维困境去探索高等数学学习的奥秘.

第三,启发式教学是高等数学不可忽视的教学方法.高等数学课堂应该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高等数学相较于中学数学来说,其逻辑性更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总结结论.在高等数学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用语:极限.教师在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时,可以引用中国古语——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让学生对数学极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入一个无穷数列1,13,132,…,13n…通过这个数列学生可以总结出当n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13n会趋向0,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类似这样问题的共同点,总结出数列极限的语言表达方式.

第四,高职院校的数学可以考虑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力求让学生直观地对高等数学加以了解.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教师如果过多地阐述艰涩的高等数学理论知识会招致学生厌烦,而且高职院校的教学侧重点和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大多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所以,高职院校对于高等数学教学目标的设置无需太高,不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定理和公式的证明,学生会简单地实际应用即可.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可以引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抽象、复杂的理论以直观、简单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作图计算,让学生体会到以前数学学习没有的新鲜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

上一篇: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 下一篇:初一数学上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