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导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02:02:28

数学学科导论论文

数学学科导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科导论;教学;电子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00-02

电子工程基础作为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隶属于学科导论范畴。主要是通过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前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就业前景。通过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前沿技术讲座,传授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培养学习兴趣,为学生日后成为合格毕业生并走向社会成为祖国的栋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的

我校的学科导论课程安排在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本着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授学习方法的原则,我们用心开展了电子工程基础的教学工作。大一新生入学后,面临着从紧张备战的高中生活到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之间的关键过渡,能否做好这个过渡将会影响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甚至涉及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身份,需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适应大学里的学习。而电子工程基础作为一门引导性的基础课程,在此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传授专业基础知识。据调查了解,大多数的大学新生在步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对于自己所选报的专业都是知之甚少。电子工程基础作为电子信息类学科导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向本专业的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生知道这个专业有什么、大家可以学什么、将来能够做什么以及大家应该怎样学。

2.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认知事物和探究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先导。兴趣能够激发学习的动力,引领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驰骋遨游。专业兴趣能够带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形成专业创新能力。尤其在电子信息这样涉及科技最前沿的专业,更需要学习上的积极主动及研究上的自主创新。电子工程基础为大家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讲座,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引起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好奇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3.指导转变学习方法。从高中阶段家长老师严格监管的状态到象牙塔般的大学校园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大学新生的学习状态自然由紧张步入轻松,相应的学习方法就需要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主动、独立、自主成为优秀大学生的代名词。在大学期间,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电子工程基础作为引导性基础课程,为教师指引学生、改变学习方法、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平台。

二、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出于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专业兴趣、指导转变学习方法以及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套与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不同的教学方案。该方案采用“以课下自由学习,课堂教学为辅”的模式,分为两大主要模块。其中第一模块以教师为主导,主要是向学生讲授本课程涉及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课题,阐述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就业前景,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引起专业兴趣与思考。第二模块则是以学生为主导,主要是由学生通过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内讨论确定最感兴趣的课题,并围绕课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最终以PPT形式向同学和老师宣讲。为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每个小组的宣讲都由老师和同学提问与评分。最终的考核成绩由平时课堂表现、PPT宣讲评分以及期末小论文按照一定比例组成。

三、教学效果

在实施上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们曾经担心是否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第二模块的教学,对于刚刚迈入大学校门,几乎没有一点专业知识的大一新生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为此,在学期期末,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考察了同学们对课程教授内容以及本专业的了解程度,搜集了大家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意见和建议。结果发现,尽管前期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所占课时并不多,但教学内容涵盖了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的方方面面,对于学生后期确定课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制作PPT并进行宣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表1列出了同学们的部分宣讲题目。

表1中的题目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情。实际上,第二模块的教学,特别是宣讲题目的确定、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及PPT制作宣讲过程,使同学们对所感兴趣的问题加深了了解,锻炼了同学们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字组织能力和演讲水平。通过导论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我们发现只要教师教给了他们正确的方法、明确了具体的任务,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大多数学生都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多数学生对课程持满意甚至非常满意的态度,并建议这种教学模式继续下去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面向大一新生所教授的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上介绍的内容以当前的先进技术为重点,这样容易造成“理论囊括专业”的印象,对此,有很多学生建议在课程中加入动手实践操作的环节。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我们尽最大努力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课业介绍,但是鉴于教师的身份,我们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因此,有不少学生建议在课程中加入学长的亲身经验讲解,以便为大学阶段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出更切合实际的规划。针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和建议,我们将会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慎重考虑,完善教学方案,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参考文献:

[1]万方杰,孙红胜,胡君杰.“电子线路”导论[J].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2012.

[2]任艳.《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研究[J].大陆桥视野(下半月),2011,(2).

[3]杨玉民,孟宪梅,王海修.对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认识[J].吉林工商学院报,2012,(5).

[4]高海霞.工商管理类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心得[J].科技视界,2012,(7).

数学学科导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47-03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量出现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产物,它既不同于传统的老牌研究型高校,又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那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应该如何培养?这是全国近600所新建本科高校共同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本文试图以合肥学院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模式一词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它体现着隐藏在事物内部之间规律的关系。模式(Pattern)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确定思维方式,它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如果将解决某类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归纳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那就形成了模式。[1]所谓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渐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换句话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形成教学形式上经验的高度归纳和总结,是在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逐步发现和抽象出来的基本规律。只要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现象一再地重复出现,就一定会存在着某些基本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一整套具体的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法论体系并将其反复运用于应用型高校教育实践,在应用型高校教育实践的运行过程中自觉遵守和运用的管理规则。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多次教学过程中一旦产生,就会反过来指导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在模式规律的指导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设计出一个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案,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完成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任务,不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得到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最佳办法。

二、合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合肥学院确立“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借鉴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近三十年合作办学历史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办学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和自己的办学条件、办学特色以及传统优势,深入调研,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在教学改革上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取得了系列初步的成果,在安徽省乃至全国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2011年,合肥学院在普通高校二本招生中,理科投档分数线高出全省理科二本线35分;文科投档分数线高出全省文科二本线28分。2011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7.85%,蝉联“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09年,学院被教育部列入全国第二轮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两所数据采集的试点院校之一,得到了专家组和教育部评估中心的高度评价,为全国高等院校第二轮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做出了积极探索和重要贡献。学院是国家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大学之一,被教育部誉为全国高等院校第二方阵的排头兵。合肥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校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合肥学院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了一套创新的教学体系,主要由具有内在联系、相互贯通、相互支撑、相互呼应的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1.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和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和理论研究型人才有着本质的区别,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要改变过去的课程建设理念,实现由“学科导向”向“专业导向”转变,“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合肥学院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经验和理念,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自己的优势条件,探索出了应用型人才新的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的知识型转向综合能力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坚持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互动,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改造传统专业,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增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新专业,形成了“工、经、管为主,文、理、教育兼有”的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的专业体系。培养方案是造就人才的关键,以应用型培养为目标,设计人才方案,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形成与优化,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按照“大教学观”的理念,通过系统的市场调研、专业分析、请企业家、业界知名人士论证等多种方式,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从学期设置,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以及资源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好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结构、教学环节设计、培养方式与教学方法等内容。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围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应用开发、市场研究、行业咨询和知识转换为能力的训练,并体现出特色和特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凸显应用为特色,创新课程体系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探索产学合作之路。

2.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为了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全面认识和了解,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在全院所有专业的第一学期开设一门20学时左右的专业导论课,由专业教授、业界知名人士授课。主要介绍专业概况、职业去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学习特点和方法、职业素质和职业准则、专业发展和学科前沿动态等,使学生一开始就较为全面的明确所学专业的基本状况、意义和目的,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3.实行“N+2”过程考核改革。合肥学院探索“N+2”学生学业考核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N+2”学业考核是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考核制度。以学习能力提高为主线,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过去在教学中只注重结果考核,忽视过程监控的做法,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整个教学环节的全过程。所谓“N+2”过程考试考核制度。“N”是指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N≥3,即每门课至少有三次以上的过程考核,每次过程考核可以是小测验,也可以是课程综述或小论文等,共占总成绩的50%;“2”是指期末考试和读书笔记,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10%。这种变化改变了过去课程结束时“一考定乾坤”的做法,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使得教师和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平时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上,其目的是让更多学生懂得学习、学会学习,不仅收获知识,更要培养一种意识和能力。学生能力在过程考核中得到提升,近几年毕业生签约率均在97%以上。按照院长蔡敬民的说法:“‘N+2’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模式,更要求学校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沉下心来搞好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改革等最基础的工作,才能使提高教学质量落在实处。

4.探索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该院正在借鉴欧美国家通行的模块化方案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逐步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在全院范围内从47个专业中选取22个专业,作为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试点,按照模块化的方式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优化了结构体系,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模块化课程还具有使教学针对性更强,有利于拓展学生个性和特长,教学安排灵活等特征。所谓模块(Module),就是打破原有教学课程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围绕特定的主题或内容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构建出以能力为核心的独立的教学单元,其核心是学用结合、学作一体。模块是围绕特定的主题或重点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一般说来,一个模块是一个内容和时间上自成一体的教学单位,是一个构成单位或建筑构件。模块内容的确定及对应获取的素质能力的界定是有难度的。每一个模块应该致力于向学生传授相应的能力,如专业能力、交际能力等,教师可以对模块进行定性(内容)和定量(学分)的描述,学生在学习一个模块后,其掌握情况要能够通过考试被评判,模块设计者要对其所占份额及相互关联性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的模块排列顺序,并构造出可转化的教学单元体系。模块有很强的灵活性。在一个模块化体系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在其组合过程中以及组合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再改动或重新组合成新的模块,并且各单个模块均可以被其他模块化所替换,这样就使得模块体系整体组合的多样性成为可能。在进行模块设置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使学生经过该模块的学习就能够获取部分技能。通过模块的积累,学生的能力将不断得到提升,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设置的全部模块后,学生将获得一种综合的能力,也就达到毕业的标准并可获取学位。在大学学习实行模块化首先意味着教学结构的新组织,一个模块化的教学结构是有许多模块构成,每一模块又由若干教学活动组成。实行模块化就是把能力培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以高等数学为例,以前的教材和课程设置大同小异,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的“适用”差异性,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在实行改革后,高等数学课程的学时根据不同的专业对数学的不同要求,分为180学时、150学时、90学时三个层次,按照教师讲解专业基础理论、前沿信息、教师设计课程模块―学生收集资料完成教学模块内容要求―学生随堂交流、教师点评―学生结合所有模块内容完成本课程的综合作业―课题结题陈述―教师点评的程序进行教学。学生纷纷反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知识之间的关联思考更加深入,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5.推行认知实习制度。认知实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肥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的生动体现。通过更加规范、科学、合理的组织,让认知实习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在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岗位上,感受专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学院在大学二年级暑期前后增加一个10~12周的认知实习学期,将现有的传统的“8学期”改为“期”,各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安排实习基地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进行。合肥学院自2006年增设认知实习小学期以来,作为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改环节,经历了6年的摸索和改进,该形式已经得到了省内外诸多高校的认同与借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认知实习要注意做到:首先,实习基地建设是实习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并尽可能争取到与学生专业吻合度较高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认知实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目的。第二,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的工作力度。通过鼓励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实习,在指导学生实习的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指导教师作为应用型专业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第三,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对认知实习环节的认识。认识水平的提高对实习态度和实习效果具有极大帮助。第四,进一步提高认知实习的教学管理质量和水平。

6.对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实行“应用选题、真题真做”改革。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创新、促进创造性人才成长的重要措施。合肥学院针对过去有些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化”、“空谈阔论”、“拼凑抄袭”的现象,自2007年起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和经验,实施了毕业论文(设计)百分之百“应用选题、一人一题、真题真做”的改革。此项改革不仅使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环节得到保证和加强,而且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毕业实践环节上,探索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应用选题、一人一题、真题真做”构建了校系、学生和实习单位“多赢”机制。改革的成效受到校系、毕业生、指导老师、实习单位及其社会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受到兄弟院校、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具有很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应用选题、一人一题、真题真做”要求把毕业论文(设计)写在企业中,把设计落实在产品上。要求必须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实习单位(有单位名称)、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问题、结合所学专业或方向。拒绝大而空且无力完成和容易抄袭的毕业论文(设计),做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毕业论文论述要“以实习单位和应用选题为主线”,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理论部分只是作为分析依据和分析工具,分析过程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结论必须有针对实习单位、切合主题、具有创新性的评述、改进建议、具体措施、要解决实习单位的具体问题。在毕业论文(设计)“应用选题、一人一题、真题真做”的基础上,合肥学院正在积极尝试探索着毕业论文(设计)的“真用”,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7.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开展实践教学改革。调整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工科专业比例由过去的不足20%调整到30~40%,其余专业由10%左右调整到20~25%,并根据课程的特点,设置实验教学的顺序,不仅有理论课之后的实验,也有理论课之前的实验,同时,整合单一性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做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

三、结束语

合肥学院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在探索高校内涵式发展方面带了个好头,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的尝试虽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和有益的探索,但这只是初步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及时总结和不断完善。

总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只有一套或几套固定的模式,各个高校只有结合自己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改革教学体系,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合肥学院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或许具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咸纲,张志骧.G管理模式[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2]侯继红,蔡敬民.德国高校模块化教学对应用型德语专业建设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1,(2).

[3]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

[4]刘重庆,徐国庆.关于模块课程的误解与澄清[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2).

[5]蒋乃平.集群式模块课程的理论探索[J]教育与职业,1994,(11).

[6]高林,等.应用型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蔡敬民,陈啸.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

数学学科导论论文范文第3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要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人才的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要勇于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今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以,高等学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突出个性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食品安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以及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问题[1]69。食品安全成为各国政府和全球消费者关注的热点,2011年益普索(Ipsos)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90%的受访消费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开设背景与发展现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一个涉及科学技术、政策法规、道德诚信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其学科涉及农学、工学、营养与卫生、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其技术涉及食品加工、安全标准制定、分析检测等技术,其管理过程涉及政策、法规、文化和消费观念等问题[2]。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急需一批具有现代食品安全理念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在此背景下,河北科技大学于2002年提出申办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新专业并获批,成为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自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117所大学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其中农科院校42所,理工科院校28所,工商大学8所,师范院校9所,医药类院校6所,综合类院校24所。河北科技大学一直在积极探索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完善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办学水平显著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10年入选第六批部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的专业,短短十年间有近120所高校增设该专业,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2]。该专业在探索中起步,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发展,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尚未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校学科专业背景及优势不同,有农科、理工科、师范类及综合性院校等,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各不相同,这对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般的食品营养或是卫生问题,也不仅是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须对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销售和贮藏整个产业链进行研究和控制,掌握从田间到餐桌所有环节的质量与安全性基本原理及知识。

2.课程内容尚待完善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偏重于传统的“营养与卫生”“食品加工质量控制”或“分析检测技术”,而缺少大食品安全的专业理念。部分学校由于实验条件、师资等方面的限制,食品安全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食品风险分析与预测、预警等方面的课程未能有效开展;食品安全分析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传统分析检测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而对企业及质量检验机构普遍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等内容涉及很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存在不足,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评价机制等尚需改革与完善。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河北科技大学“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河北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强化实践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一特色,学校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新的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特色。在新培养方案中,打破过去统一的、标准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增加个性化选修课模块适应不同特长学生的要求,在个性化教育环节中,根据专业特点和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设计各种教学方案,满足学生在专业发展方面的个性化要求,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效果良好。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彰显专业特色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适应食品安全学科的发展通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制订出既彰显学校优势与特色,又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人才培养方案[1]70。河北省是农业大省、食品工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和食品工业强省,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食品工业也处于技术升级过程中,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把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输送行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充分发挥校内专家和大型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专家以及校友会的作用,共同研究制定适应食品安全学科发展,满足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方案。

2.优化课程体系,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总纲,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3]53。河北科技大学结合多年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在优化课程体系时,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习与研究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出发,优化构建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等必修课程及由类别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模块化)、跨学科选修课等组成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创新性和个性化教育环节,分模块设立综合实验,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优选设备先进、工业化水平高、管理规范的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及食品安全检验机构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和造就人格健全、个性化发展、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3.理顺课程之间关系,有效整合课程内容通过理顺课程关系,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既继承老课程体系中的合理部分,又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食品安全学科最新进展补充新鲜知识,使课程内容能充分反映食品安全学科的新进展、新要求。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对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审查,协调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使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不重不漏;加强课程精品化建设,对重要的课程群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如食品工程教学团队、食品化学教学团队、食品营养与安全教学团队、食品生物技术教学团队等,强化了重要课程群的教学力量,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目前有3门主干课被评为精品课。

4.培养方案中加强个性化教育,强化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个性化教育就是尊重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挖掘每名学生的优势潜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选择、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的教育,就难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所以,我们在制订新的培养方案时,在强基础、宽视野的原则下,根据毕业生就业方向结合学生个性、特长,按卓越工程师、技能型人才、学术(创新)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四种培养模式开设相关模块化课程,供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自主选择;增设个性化教育环节,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实践活动,比如有的同学爱好营销策划,就鼓励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市场考察,设计一套某种食品的营销方案;有的同学爱好食品科研开发工作,指导教师就联系有关企业使其全程参与新产品开发过程;有的同学爱好艺术设计,指导教师会邀请艺术学院的教师合作指导学生设计某种食品的包装。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多环节个性化教育,结合毕业环节的综合实践锻炼,使学生大大缩短就业适应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课堂教学一直作为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一直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研究内容。教学中应贯彻“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方针[2]40,注重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加强学生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现场教学、引导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大、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为了方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把相关的学习文献资料、视频、复习题等发送到博客上或讨论版里,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选择性学习。

2.完善学业导师制,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大学成长规划完善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度,选聘师德高尚、教学与科研成绩突出的教授、博士担任班级的学业导师,从思想、学习、生活、情操、兴趣、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协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大学学习计划和成长规划。从新生入学到大学毕业,各学期开设学业教育,学科导论,学科进展与前沿,考研、就业与创业课程,介绍本专业的特点、就业去向,教师的研究方向、特长及成果,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巩固了专业思想,树立学好专业的自信心、了解学科发展前沿。

3.改革课程考核考试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传统的理论课程学生成绩评定为标准化试卷考试成绩加平时课堂成绩[3-5],过于僵化,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论推导能力,缺乏对学生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在特色专业建设中试点选择“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原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等几门课程,改革课程学习考核评价模式,如食品营养学中增加了食品品尝课、营养食品设计论文等环节,使学生从枯燥的食品营养学基本知识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食品营养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学习“食品营养学”的积极性更高,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食品卫生原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等课程的考核均增加了课程设计环节或社会调查环节,考核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或生活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专业与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学业评价更客观更全面。

(三)构建渐进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工科院校各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更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1,4-5]。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根据特色专业任务书要求,参考国内相关院校的经验,河北科技大学构建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渐进式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人才培养规律,设计了四个实践教学平台,即“基础实践教学与能力平台”、“学科专业实践与基本技能平台”、“提高性(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和“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前三个平台与传统的实验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与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应,但内容和模式有所改革,同时增加了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突出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实现课内实验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环节、校企结合实践环节、科技创新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

1.基础实践教学与能力平台该平台由基础实验实践模块和社会调查实践模块组成,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通过这样的改革,突出了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基础实验实践模块的改革:该模块将传统实验教学的验证实验改革为基础性实验综合和设计实验创新性实验,并通过内涵建设实现学生基本技能、基础技能提高,创新意识和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创新性实验内容不完全依附于单一课程,进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社会调查实践模块的改革:该模块主要解决学生在获取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创新意识和基础创新能力后,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大三的暑假期间,进行社会调查,熟悉行业。其调查内容可以是销售情况,食品安全关注度,行业技术创新与效益的关系,食品法规与标准知识等,以使学生接触行业,思考行业,从而进一步产生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增强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分别开设了“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卫生安全原理与实践”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也培养其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食品质量与安全是实践性很强、发展较快的新兴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大胆改革并且与食品安全形势紧密结合,所以我们对学科两大综合实验课程进行了优化,增设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食品工程综合实验中增加自主设计新型食品实验项目,教师仅给出实验项目的方向,学生自己通过市场考察、自主设计工艺、配方、产品质量指标体系,然后准备材料,进行加工,最后由指导教师及其它同学给予综合评价,这样学生的主动思考,自主组织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食品安全综合实验同样也设计了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结合目前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比如面粉增白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的快速检测技术,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自主准备试剂、样品及仪器,然后进行实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合理的结论,全面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协同配合的团队精神。

3.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由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模块和自主研究性学习模块组成,代替传统的实习与实训教学,通过这样的改革,突出了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模块改革:该模块提出校内基础工程能力培养多工厂的集中认识实习集中性导师指导的生产实习集中、定点与兼顾就业方向的毕业实习模式。校外生产与毕业实习是工科院校毕业生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河北科技大学目前与河北三元乳品有限公司、河北黑马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河北养元食品有限公司、河北凯隆达食品公司、石家庄君乐宝乳品有限公司、河北惠康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米莎贝尔食品公司、河北省食品检验院、河北省检疫局、河北农林科学院、河北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石家庄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河北省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等16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及实习实践合作关系,做为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自主研究性学习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学生达到一定知识积累和综合能力培养后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学院已将食品工程综合实验室、食品安全综合实验室及各教师的科研室作为开放性实验室,供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4.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高校的经验,我们建立了鼓励高年级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接受科研训练的机制[6-8],使本专业教师和学生能及时获取最新学科发展信息,掌握先进技术。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河北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节能减排”大赛、“挑战杯”大赛、石家庄青年科技发明大赛、美国“大杏仁”创新大赛等科技竞赛项目,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近三年来食品学科学生获得学校资助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32项,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人数达120人。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提高了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毕业论文与设计模块:该模块是学生在学校培养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集中检验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情况。针对目前高校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学生工程创新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双导师合带毕业论文或设计,允许学生在企业做论文或设计。近三年来,有17篇毕业论文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励;近两年,本科毕业生在核心期刊12篇。

5.产学研合作平台结合河北省地方经济建设与优势资源,构筑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自项目立项以来,河北科技大学一直致力与多家企事业单位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河北省三元乳业公司共建河北省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河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共建河北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与河北黑马粮油有限公司共建石家庄谷物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石家庄米莎贝尔食品公司共建焙烤食品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为推进学科、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上述平台建设,使实践教学从课堂扩展到课外,校内扩展到校外,研究与工程全覆盖。通过教学设计、实验分析、课程小论文等多个环节,将理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科研创新计划、科技创新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和企业产品研发竞赛)等科研训练,以及工程设计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工程设计与科研论文培养环节,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这种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能力。此外根据学校的有关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食品检验师资格考试、公共营养师资格考试、质量工程师资格考试等,有力地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5%~98%。

三、结语

上一篇:数学概率统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经济数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