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00:00:46

硕士教育论文

硕士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法律硕士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一)什么是法律硕士教育

法律硕士教育旨在培养从事法律实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招收的对象是45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通过入学考试的在职人员。以前,各招生单位可以采取单独考试的办法,自1998年起,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实行全国所有试点院校统一的入学联合考试。学习期限3年左右,教学方式采取全日制脱产、半脱产及在职兼读并存的灵活方式。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即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二)创办法律硕士学位的意义

1、市场经济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各种重大经济行为和社会进步、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事务,无论在规模上或在水平上都日益复杂化、专门化和国际化,立法、司法、检察和法律服务部门急需补充大量高素质的专业和管理人员,尤其是需要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法律实务人才。

2、依法治国的需要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对法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没有知识没有人才不行。现代司法体系的运作,不仅离不开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组成的职业法律家群体,而且司法质量如何,都与职业法律家的素质密切相关。

3、改变司法队伍素质现状的需要

法律的良好适用需要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职业法律家群体。而我国目前司法队伍的现状远不能满足此需要。单以法院为例,1985年以前,法院系统二十多万干警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7%,具有法律专业学历的法官更是寥寥无几。十几年来,通过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培养了十八万大专生及专业证书生,但本科生仍然不多,硕士和博士就更少。这种知识层次、水平不能适应新时期法制工作的需要。不是说,只重学历不重经验,审判实践经验固然重要,但如果不经过系统的法学理论的学习,就不能提高,不能达到质的飞跃。目前,终身教育思想已深人人心,有学历的人也面临知识更新,提高层次的问题。法官法的贯彻、实施对法官提出更高的要求,全社会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审判方式的改革也对法律工作者提出了挑战。4、改革目前法律教育现状的需要目前的法学研究生教育偏重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专业划分过细,学制过长,不能适应在职人员提高的需要。依法治国需要大批具有政治理论基础和法学基本理论素养、具有宽口径、复合型、外向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高级法律实务人才。我国目前的法律教育现状不能满足此要求。

二、中国法律硕士教育与美国J.D.制教育的比较

中国的法律硕士教育制度借鉴了美国的J.D.制教育,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点。在进行比较之前,先要对美国的J.D.制教育有个概括的了解。

(一)美国的JD.制教育

美国的法律教育在性质上届于职业教育,而不是大学普通教育。美国法律教育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即初级法律学历教育被定位于大学本科教育之后。报考法学院的学生通常要求已获得某个学院或大学的文学士或理学士学位,并且要通过竞争激烈的法学院入学考试。法学院的学制为全日制在校学习3年,或在职兼读4年。在学期间需要修满大约90学分,学生在毕业前还要就所学科目写出一篇有相当份量的论文,毕业时取得法律初级学位,即J.D.学位。以前美国法学院颁发的学位主要是法学士(LL.B)学位,后以J.D.学位取代学士学位,其原因在于大学本科后法律教育制度的确立,3年严格的初级法律学历教育被认为具有研究生水平。于此之上,还设有法律硕士(LL.M)学位和法律科学博士(J.S.D.)学位。

(二)相同点

l、体现在法律硕士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即法律硕士教育确立了以培养高级法律实务人员为指向的职业化教育思想。从其职业目标、课程设置力图增强法律实务型课程,教学方法上强调的实践训练等都反映了这一点。

2、将法律职业者的培养水平整体上移到研究生教育层次,法律硕士生的最低入学条件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背景,从而完全排除了高级法学学位教育中同等学历者的入学资格。

3、法律硕士教育统一培养宽口径、通用型法律实务或与法律业务相关方面的人才,不依据法律职业分支或其他标准分设专业,采用某种一致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三)不同点

1、性质不同。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是高层次的法律学历教育;美国的J.D.制教育是初级法律教育。美国的法律教育在性质上届于职业教育。

2、生源不同。在美国报考法学院的学生通常要求已获得某个文学士或理学士学位,但都没有学过法律;我国的法律硕士的招收对象既有法学学士又有具有其他学士学位的人。

3、课程设置。美国必修课占三分之一,选修课占三分之二,还有现场实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今后所从事职业的需要选择相关的课程;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的课堂学习占三分之二,必修课较多,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较小。

另外,取得了J.D.学位,是法律学生成为合格的法律职业者之前参加某一州或州际律师资格考试的先决条件。而我国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大多是在职的法官、检察官或律师。

三、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状和评价

我国试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法律实务部门、国家机关反响热烈,考生报考踊跃。创办法律硕士学位教育制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适应了国家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和依法治国对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要。

1、从其培养目标看,法律硕士旨在培养从事法律实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显著的法律实务教育指向。反映了近年来法律教育界的“大司法”的教育观念,即法律教育应当广泛地为全社会各个领域培养法律人才,而不限于立法、司法等法律职业领域(即小司法观念)。这是法律教育理念的改变,具有深远的意义。2、以前考试标准不统一,对非法律专业学生略有照顾。为统一录取标准,保证招生质量,提高培养水平,自1998年起取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中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考生与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考生考试科目不同的规定,统一为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考生入学考试的科目。这就保证了生源的质量。

3、生源的二员结构导致教学的困难,有法学类背景的学生要求加深课程内容,非法学类背景的学生要补修法学基本原理,如何协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4、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上,目前是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且学生选择的余地小,不利于法律职业分工的需要。课堂学习的时间过长,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和提高。

5、学制采取了多元制结构,有利于在职学员学习。6、必修课主要是闭卷考试,这种方法不太适合在职的成年学员。

四、建议

我们借鉴和移植外国的教育制度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不能生搬硬套。我们应总结法律教育的经验,找出问题,构筑兼顾整体与局部、与司法制度互相衔接和协调的法律教育体系。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教育之路。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本人水平有限,对此不敢妄加评论。只是根据自己的体会,对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提些具体建议:

1、规范法律硕士专业教育。目前法律硕士生的种类过多,仅就人大来讲,就有单考生、统考生、联考生,又都分脱产与不脱产,其中又分有学历和没有学历的情况,这给教学和管理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严格入学考试。目前的情况是一味追求数量,一再降低分数线,使学生水平不一,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3、课程设置合理化。建议在人学之初集中学外语,先考核,以便学生学习专业课时能集中精力。对法学类学员和非法学类学员分别授课,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加大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

4、授课方式要灵活多样。增加课余时间,让学生有自己钻研的时间。考试方法要适合在职成人的特点。结合司法实践,不应要求死记硬背。

硕士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我校的教学团队、导师团队与临床实践基地的护理专家组成了一支应用型、复合型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知本领域的前沿进展,更具有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队伍的复合型主要表现在来源的多元化,有来源于中医和西医护理教育工作岗位、中医和西医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及中医和西医临床医学工作岗位的;有来源于中医和西医护理教育背景、中医和西医临床医学教育背景,及其他不同学科专业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这种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保证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中既有理论造诣,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各取所长,相互补充,为建设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了保障。我校专职护理教师21名,17名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4名有医师执业资格证书;10名教师(47.6%)具有高级职称;18名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占85.7%),其中8名具有博士学位,4名正在就读博士,攻读方向有护理学、临床医学、循证医学、信息学、基础医学。专职教师中9名(49%)具有中医教育背景,其中3名为中医医疗背景,6名为中医护理背景。为了解决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现象,规定工作5年内的青年教师必须有2年的临床工作时间,工作5年后平均每年完成100h以上的临床工作。除专职教师外,在我校3所附属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聘请护理专家作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兼职导师。为了保证专家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聘请的兼职导师均具有高级职称,有10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且目前全部在临床一线工作,涵盖了内、外、妇、儿、急救、重症监护、社区保健等各个领域,中医、西医兼具,以保证护理硕士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科领域选择合适的兼职导师。

2课程设置突出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

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的护理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区别于西医院校培养的研究生,最重要也是最具自身优势的就是中医特色。我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均设置了中西医结合课程,包括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实践基础和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的部分学时,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和中医高级护理实践技术。由于学时有限,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模式,我校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在教学观念上,将研究生课堂学习与临床实际应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相融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采用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前沿的专题导向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授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研究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既强调经典理论的知识继承,又兼顾知识的获取方法和创新;在考核方式方面,除了传统的考勤、作业以及书面考试成绩3大部分之外,对学生自主研究所得的学术交流报告和学术论文水平做适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在交流报告时提出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3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课程体系符合护理职业岗位需求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区别于科学型硕士研究生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前者是以培养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整个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校都推行“以专业知识为背景,以专科技术为重点,以实践理论相结合为基本方法”的课程建设模式。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围绕职业技能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开设了高级健康评估、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等与就业相关的培养实际运用能力的专业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在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24个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要进行出科考核。此外,学校要组织阶段性考核,对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全面衡量,考查学生独立处理临床专科领域中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转科考核成绩不合格者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阶段性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安排学位论文答辩。力争做到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学校与临床实践基地的配合,强化学生临床能力的训练,重点加强专业技能课程和护理实践性教学环节,使之尽可能地符合护理职业岗位需求。

4引入循证思维,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循证护理强调以临床实践中的特定、具体化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来收集实证资料,寻找最佳的护理行为,再用评判性的眼光来评价它能否取得最佳成效,如此循环,不断地上升,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目前中医护理健康宣教的内容、教育形式及效果评价缺乏标准化;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到位,存在很大随意性,虽然有职能部门颁布的操作规范,但仍停留在经验层面,缺乏系统、规范的经科学证明的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及科学的效果评价标准。这样的局面不利于患者,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循证护理的理念与方法是中医护理学科解决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护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是今后专科化的临床实践者,也是中医特色护理的推动者,在其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引入循证的思维,使之从学习时就养成循证的习惯,并将此转化为一种工作习惯,改变护理人员以往按照习惯或凭借经验从事护理实践活动的方式,运用循证思维指导其去寻找和遵循最可靠的证据,以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

硕士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CSSCI;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分析

作者简介:赵丹(1987-),女,浙江建德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22)吴微(1980-),女,江西鄱阳人,江西鄱阳县教育局。(江西 鄱阳 33310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10-02

自2003年9月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相继于2004年4月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近十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本规模及教学质量上快速发展。2011年12月下旬,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委)对所辖、所属民办高校2011年度依法办学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和整理,统计我国现有独立学院309所,民办普通高校386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900余所。民办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依据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总库》(CSSCI)收录的2003年9月至2011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发表时间、文献来源、作者单位、中心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进行一定层面的评估与分析。

一、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来源分析

这里选取2003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后近10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数量与文献来源为考察对象。

表1呈现2003年9月至2011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数量及主要文献来源。从近十年间发表的论文数量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09年达到峰值的1473篇后,2010年及2011年略有下降。其中通过对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的不同文献来源统计,期刊类6616篇,在总共检索的9835篇文章中期刊类文章是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占总量的67.27%。博士29篇,硕士582篇。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代表,博士和硕士论文的发表数量仅占检索总量的6.21%。除去期刊、博士、硕士论文外,报纸、会议、年鉴占发表总量的26.52%。从数量来看,如图1所示,近10年间各类文献数量一直都在波动之中,数量增减幅度不均。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如下问题: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高层次、全方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偏少。理论研究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成熟,何以揭示民办高等教育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不用提为民办高等教育实践进步提供可行的、系统的指导。

二、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作者单位分析

这里选取2003年9月至2011年间发表民办高等教育类论文数量超过50篇的作者单位为分析对象。

表2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11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的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分析,阐述近十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超过50篇的25个高等院校的概况。根据学校属性划分,2003年9月至2011年民办高等院校共发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文献1508篇,占检索总量2409篇的62.60%。其中浙江树人大学发表232篇民办高等教育相关文章,位列25所院校榜首。2003年9月至2011年,公办高等院校共发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类文章901篇,占检索总量的37.40%,其中厦门大学研究发表169篇相关文献。公办院校中发表的类似文献数量主要集聚在50~80篇之间。以上数据主要说明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这个领域内,主要的研究群体出自民办高校本身。毋庸讳言,自身在民办高校工作的研究人员是获得民办高校发展现状与动态的先行者,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状况有清楚的认识。但是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可能受其工作性质的影响而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理论,更多的是对工作经验的归纳与感触,而无法驾驭理论,不能将宝贵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抽象概括的指导理论。另一方面,公办院校拥有强大的理论研究基础与能力,但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意识,更多的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思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其研究缺少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这种现象的延伸只会导致理论研究者看似堂皇的理论被实践者所不齿,而实践者将长期处于理论的基层而阻碍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质的飞跃。

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心关键词分析

图1反映了2003年9月至2011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方向。在总共检索的中心关键词中,对策、管理、投资、体制、公益性、发展、模式等词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由于民办高等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并非一支强壮的支流。民办高等教育在不断直接地引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这对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弊端。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可以不断借鉴并引用其他学科的成果来充实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这对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图1所示,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所研究与探讨的问题集中在经济领域、社会问题等方面,过多地依附于其他学科反而使其自身作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独特现象被掩盖。近几年,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甚至正在逐渐蜕化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

到目前为止,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作用越来越大。这表现在民办高等教育理论自身与其他学科理论的联系日益密切,也表现在日益增多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逐渐渗透到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队伍中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与必要的。问题在于,多学科的视野和多学科的研究人员是否把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汇总在民办高等教育身上。换句话说,可以给民办高等教育划分不同的学科研究领域,但是研究者是否有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整合认识?是否有总体上的深层次把握?

结合图1分析,多数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并非真正的理论研究者,只是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单一的问题和观点,缺少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积累,更不能完全具备将相关知识整合的能力。这样一来,所产生的结果是使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就如一个依附品,经验性的概括比较多,而缺乏自立于学术领域的理论根基,让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成果显得稚嫩。

总之,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11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情况的多维度数据考察和分析,可见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在总体上来说是不断朝着高水平和宽领域方向发展的。在理论上也产生了一大批对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活动规律的不同方面进行概括性认识的研究成果。由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并不是由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来推动的,而是由一批民办高校的一线实践者为适应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而主动实施的。科学的教育理论必然产生于富有活力、充满探索精神的教育活动中。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广,民办高等教育日益社会化,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日益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在不断革新,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民办高校办学人员,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对民办高等教育指导理论的迫切需求。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旨应更多地体现在理论意识的觉醒和理性精神的增强,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从自为阶段上升为自觉阶段,注重把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外域知识融合在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中,让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泽龙,苏新宁.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与学术影响力评估——基于2001—2009年CSSCI论文数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3).

[2]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5).

[3]李泽林.民办高校:现状、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5,(9).

[4]张剑波.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5]袁玉立.学术影响力与学术期刊的导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3).

[6]王长乐.试论教育理论研究的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7).

[7]柳海民,赵兴明.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8]黄藤,王冠.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发展问题的宏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6).

硕士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规律 研究现状 概念 研究方法

文化革命期间,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到灭顶之灾。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我国的教育事业开始新的发展。在这30多来,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绝大多数的公民所接受。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国人的重视下迅猛发展,但在关于教育的理论却相对落后。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一直处在不愠不火的境况当中。这由于谁也没找到教育理论的研究方向。揭示教育规律则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然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

一、我国的教育现状

(一) 对教育规律工作开展比较慢

从1978年开始的教育研究来看,我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8~2011共发表教育研究论文199811篇,其中中国博士学位论文1258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8791篇。1978~2011年共发表教育规律研究论文495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1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0篇。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教育规律的论文只占教育论文的0.24%.关于我国教育规律研究的论文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也凸显了我国在教育规律研究方面的缺失和不重视。

(二)对教育规律的结构认识不清

我国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五花八门,学界的意见各不相同, 这也导致我国的在这方面的研究的方向不清晰。教育规律一词在我国是经常出现,但在国外是很少提及,这使得在学术交流方面变得很困难。尽管教育规律难以下定准确的定义。但我还是找到我认为比较有说服力的概念。程少堂将目前的教育规律的分类总结为块,加上他自己对教育规律分为教育的结构分类、教育的功能分类,教育的发展分类则共九大类[1]。

二、教育规律存在吗

恐怕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教育规律是存在。就目前关于教育规律的现状来看,我已经默认了这个回答。实际上,这上面有了预设了一个基本的假设:教育是科学的。教育从其产生来看,它是“科学”所特有,一门学科有了“规律”,才算是成熟,才能称得上是“科学;当然一门学科要穿成为“科学”就要有“规律”。如果怀疑教育规律的“有”,那岂不是在怀疑教育是“科学”?而教育是科学吗?这是存在着很大争议的。那么到底教育的规律特征是什么呢?要的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先要对“规律”的定义和内涵进行说明。规律,亦称为“法则”,是指事物变化 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2]随着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和非线性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规律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新的观点把世界及其规律分为三种,即必然性规律、偶然性规律及其统计性规律和有序与无序混沌现象及其非线性规律。

三、教育的概念

教育规律一词在我国是经常出现,但在国外是很少提及,这使得在学术交流方面变得很困难。尽管教育规律难以下定准确的定义。我认为教育规律的定义之所以那么难的出于教育规律本身的复杂性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尽管教育规律难以下定准确的定义,但我还是找到我认为比较有说服力的概念。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3]“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及其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必然的联系。”[4]教育规律是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教育现象内部诸方面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同样具有客观性,必然性,普片性和抽象性。教育规律包容了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和思维规律,它是这三方面的规律的有机结合。[5]

四、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往往是在旧方法或旧的思维中打破缺口,而不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从教育规律的研究现状上看,我国对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未成火候,或者说有方法但难以取得新的突破。教育规律的具体研究是有难度的,这种难度就在于教育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对复杂的问题只能用复杂性的研究方式进行。

基于这种情况,有一种研究方法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很有借鉴意义。这就是基于设计的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是美国学者这几年探索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思路,它是,它是一种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研究和设计工作的新方法,通过对大量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教育的规律。

DBR是一种系统而灵活的研究方法,它基于研究者和实践者合作,通过迭代分析,设计,完善和执行来提取骄傲与理论和改进教育实践。它的基本特征有五点:一是实效性,DRB对理论 和实践同时改进;二是支撑性,设计是在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支持下,并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的;三是交互迭代性,设计者与参与者共同工作,研究过程是分析、设计、实施与再设计的迭代重复过程;四是综合性,随着不同阶段不同问题的出现,研究方法可以相应变化;五是情景性,研究结果是与设计过程及情景相关联的。[6]

但这种研究方法仍在发展当中,距技术的成熟仍有一段距离。但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如果能把它应用到教育规律的研究当中,对教育的研究意义是不可言喻的。

只有在不断思考和追问中,通过合理的教育架构的归类,科学的教育规律研究方法,来获得真正的教育规律。最终使教育事业适应教育规律,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少堂. 教育规律分类新探[J]. 高等教育研究. 1996(3) .

[3]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 487.

[4] 顾明远主编 教育大辞典[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50

[5] 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的现代教育学的第三章为“ 教育规律、教育则和教育艺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1

硕士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教学研究 综述

胡适翻译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等4篇外国文学作品于1920年进入了中国第一套中学白话文教材《白话文范》。自此,外国文学作品进入语文课程已近百年,并由此改变了语文教材的结构,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容,开阔了母语教育的视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情感培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占比越来越重,人们对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也日渐重视,尤其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诸多研究者从不同维度对此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视域,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材的编选和教学策略的选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对近百年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有利于促进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理性开展及语文价值的有效呈现。

一、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研究进展

相关研究大致可以以1979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1979年以前

通过查阅知网全文数据库、晚清和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翻阅《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母语教材研究》等资料发现,1979年以前关于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尚未形成明确的研究意识,偶尔的只言片语也只是附着在其他关于教育教学的文章或资料中,未发现完整意义上的相关研究成果[1~6]。

2.1979年以后

真正成文的研究成果始于1979年。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研究情况,首先以“语文”并含“外国文学”作为主题检索词,对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后,手工剔除了不符合的条目,最终1979-2015年间的141项成果被确定为研究样本,其中期刊文章65篇、硕士论文76篇。在相关信息的甄别过程中发现,1979-1999年间有关论文共有13篇,其中1979年1篇,1980~1989年3篇,1990-1999年9篇;2000-2015年间有关论文128篇,其中期刊论文52篇、硕士学位论文76篇。研究成果年度分布具体见图1。

3.研究进展分析

(1)数量增加

以1979年为界,之前还没有真正成形的研究成果,之后至1999年21年中研究成果仅13项。但21世纪以来,主要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成果明显增多,2001-2010年10年间成果有51篇,其中期刊论文35篇、硕士论文16篇。2011年之后,每年的成果更是都超过了10篇,5年成果总数达到77篇,超过了前面31年成果数量的总和。仅2014年的成果就有24篇,是20世纪80-90年代20年成果总数的两倍。

(2)质量上升

1979年之前普遍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形成专项研究成果。1979-1999年部分研究者有所关注,但还没有形成专业研究的自觉。1979年仅有1篇相关文章是针对青年教师对《竞选州长》的写作背景、文化常识和主题认识等方面的困惑进行解答;1980-1999年间的成果基本是以漫谈感想和总结经验为主,部分成果甚至还带着较为鲜明的思想政治色彩。2001年以后开始了有意识的研究,不少成果显现了真知灼见,成果质量自此明显有所上升。

(3)发展趋热

研究的自觉始于2001年,这既与不断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也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不少高校的硕士生对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开展了研究,仅2014年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就多达19篇。从研究成果年度分布的总体趋势来看,今后一段时期内,这将成为研究者开展研究的新的热点领域。

二、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研究内容

纵观样本中的141项研究成果,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教学内容研究、教材编选研究、教学现状与教学法研究等三大类,其中以教学现状和教学法研究居多。以近五年77项研究成果为例,其中教学内容研究9篇,教材编选研究9篇,教学现状与教学法研究59篇,各占五年成果总数的11.7%、11.7%、76.6%,可见研究者加强了对语文课程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的关注和反思,其试图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探索来改变现状的愿望非常迫切。

1.关于教学内容研究

教学内容的确定一直是困扰语文学科教学的难题,也是进行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首先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而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外国文学作品的进入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和争议性,其教学内容的确定更显迫切和必要。实际教学已近百年,但如何确定教学内容,也就是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到底应该“教什么”“学什么”,却一直没有真正得到有效的讨论和研究,教师基本是凭着个人的认知和判断在进行教学。事实上,教学内容先后已经经历了多次变化:五四至建国前,其作为白话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传统文言的不足,满足语言学习和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等诸多需要;建国后到2000年,主要藉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000年以后,意在“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近年来,孔松红等人从语文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角度,在渗透文化精神、人文精神,利用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教育、伦理教育、品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7];周洪和陈淑芳分别提出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身份建构的主张[8][9]。这些研究成果拓宽了语文教育研究的视野,体现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对语文教育的特征和功能变化的思考。

此外,郭睿从近代教育话语变迁等角度研究了外国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历史由,给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10]。相对于民国初年,如今文化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语言文字学习的资源也非常丰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还要不要编录外国文学作品以及如何认识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等问题很少有人提及,可贵的是刘洪涛曾对此有所关注,他认为目前状况下语文教材选编外国文学作品一是对外开放的时代需要;二是翻译文学内容丰富、思想多元和文化多样,可以弥补其词采不足的缺陷;三是大陆地区语文的特色[11]。

2.关于教材编选研究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物化形式,解决的是教学中“用什么教”的问题。不少研究者对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的内容、原则、历史轨迹、编排体例及合理性等进行了研究,成果形式以硕士论文为主,对此研究较早且较为系统的是何岳球。研究成果基本集中在高中,初中次之,对小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教材研究的成果比较少见。研究对象大多数集中在人教版和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上,研究的思路基本都是对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进行梳理,对选文的数量、结构、内容、编排的体例或教学的可行性、编排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探讨,继而提出建议。如付毓《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研究》肯定了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编排等方面的独创性,也指出其割裂世界文学发展史、混淆学科功能等不足之处,对选文和编排提出了避免“欧洲中心”、“男权现象”和改进教参、开发读本等建议,相对来说比较新颖独到[12]。

关于编选原则,张秋红和杨澄宇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学理色彩。前者依据翻译学理论,认为要重视译本甄别和尊重源语言文本,少用甚至不用与学生接受水平不匹配的译文或来源不明、资料有误的作品,改编要重视不同译文的类型特征;后者则以新课改为背景,分析了选文变化的特征、原因以及变化带来的不适和焦虑,呼吁重建经典[13][14]。相对而言,胡春梅和仇晓健的研究比较接地气,前者从教师实践教学的角度、后者从学生实际接受效果的角度,对教材选编提出建议[15][16]。此外,李彩彦借助安德森认知能力完善分类表进行分析,为语文教科书建设包括练习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新颖的视角[17]。成果中不少研究者借鉴了高校《外国文学史》的编排思路,如何岳球等认为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可按文学发展史、按文体和按文学运动与思潮的编排体系进行编排等[18]。因缺乏实践操作层面的检验,还无法证明这些编选思路是否更具优越性,但这些成果无疑给教材编选和探索提供了新的基点。

研究主要采用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等方式,既有从历时角度探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的历史沿革的,如王汝祥以异域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人教版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异域文化的状貌、变迁及发展趋势,并据此提出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议;也有以共时眼光审视当前某些版本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取与编排的异同的,如吴罕砚、张晓帆从选材数量等四个维度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开展了比较研究[19][20]。总体上定量方法应用较少,仅高校教师和学者运用得相对熟练,如管贤强和郑国民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对1920-1928年共六套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外国翻译作品开展研究,视野开阔,资料详实,论证严谨充分,值得借鉴[21]。

3.关于教学策略研究

外国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其教学策略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样本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推进,更成为部分研究者尤其是不少硕士研究生关注的热点。其中大多数研究是以选文为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侧重研究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一是对教材中外国作品的选取进行追溯,对教学内容及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开展研究,如周佳丽《高中语文教材外国作品选文及教学研究》、张慧颖《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编现状及教学策略》等[22][23]。二是调查、描述实际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成因,提出策略。其中丁宗林以湖北省新课程改革为研究背景,探讨了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24]。三是通过文艺学和翻译学等学术视角省察教学现状,提供教学策略。如葛桂录主张把比较文学观念带入中学语文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能力素质[25]。

除了以上或宏观或中观的研究,杜勇婴通过选取《项链》《哈姆莱特》(节选)等具体课例,从教学内容合宜性、教学方法有效性角度切入,对二期课改中的上海市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开展了微观研究。这种通过具体课例进行微观研究的方式相对于部分结论空泛、对一线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帮助效果不甚明显的研究而言,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推进[26]。

三、关于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的反思

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正逐渐引起重视,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尤其近五年在教学内容、教材编选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总体看来,研究进展不一,甚至还存在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的盲点。

1.关于研究内容

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材编选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往往还缺乏语文课程论的审视,有很多问题尤其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迫切需要从语文课程论的角度进行学理上的梳理和明确。比如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角度对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进行关注和思考,但对课程工具性的忽视极易使得教学滑出语文学科的边界,上成公共文化课、社会伦理课或近似于大学外国文学课;比如外国文学作品进入语文课程的合理性、语文课程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与中国作品教学的区别等等问题,至今还没有清晰明了和有足够说服力的说法,急需从语文课程论的角度发出权威的声音。

同时,因为缺乏语文课程论的有效指导,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和教W内容难以获得明晰答案,由此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往往也无法向纵深发展,于是关于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如何教的问题无论再怎么讨论,意义终究有限。正如王荣生所说:“对语文教学方法的讨论,如果不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而单从教学方法着眼,就无从说明教学方法之所以不同的原因,也无从判断那些教学方法合理与合适与否。”[27]

2.关于研究方法

一是借鉴意识不强。比如关于翻译文学的文化重构、多元系统理论等研究成果无疑会开拓研究的视野和深度,对研究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学科属性和教学定位带来诸多启示,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没有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二是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开展有效研究的还不多见,研究者尤其是一线教师要尝试着用定量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从而使得研究成果减少一些主观意向性而更增加客观真实性。

3.关于研究人员

目前研究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主体力量不够稳定,合作意识不强。一是研究者主要是来自外国文学方向或学科教学方向的高校研究生和部分从事外国文学教学的高校教师,少有语文课程论专家和其他学者参与其中,来自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研究者更是罕见;二是能坚持持久而系统地开展研究的研究者比较少见,大多只是偶尔涉猎其中,发表一篇论文或完成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研究者较多;三是几乎看不到高校学者、语文课程论专家与中小学一线教师等几个层面研究者之间合作研究的成果,存在理论和实践各居一端的现象。如果语文课程论方面的专家和更多学者能关注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尤其是加强一线教师与课程论专家、高校学者的合作,相信相关教学研究的成果会因此更丰厚,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会进一步得到彰显。

――――――――

参考文献

[1] 李杏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2]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5] 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6] 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母语教材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7] 孔松红.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审美教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8] 周洪.基于汉译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阅读教学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9] 陈淑芳.文化身份建构视野下的中学生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0] 郭睿.语文教科书录用外国作品的历史考察――从“中体西用”到“启蒙”[J].中国教育学刊,2009(3).

[11] 刘洪涛.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12] 付毓.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4.

[13] 张红秋.译本甄别与原典考校――从翻译问题看语文教材选编外国作品的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15(7).

[14] 杨澄宇.语文教科书经典选文问题研究――新课改后选文变化的焦虑与重建[J].教育研究,2014(3).

[15] 胡春梅.外国文学作品译本选取须慎重[J].语文学习,2013(4).

[16] 仇晓健.对统编教材外国文学作品接受情况的调研[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3).

[17] 李彩彦.知识与认知维度:语文教科书练习分析――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外国作品的“研讨与练习”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4).

[18] 何岳球,曹占平.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编排体系的设想[J].咸宁学院学报,2005(5).

[19] 王汝祥.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异域文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20] 吴罕砚,张晓帆.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材对比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0(8).

[21] 管贤强,郑国民.新文化运动时期初中国文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研究[J].基础教育,2015(5).

[22] 周佳丽.高中语文教材外国作品选文及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3]张慧颖.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编现状及教学策略[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4] 丁宗林.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25] 葛桂录.比较文学观念与中学语文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3).

[26] 杜勇婴.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语文外国文学课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27] 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硕士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 理论化与制度精神 职业教育特色化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化研究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汽车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对策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职业教育的校企一体化理论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探讨 关于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基于搜寻与匹配理论的职业教育市场化机制构建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模块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理论预设与路径选择 基于系统理论与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 论职业教育研究的理论迁移 情境认知理论对职业教育的作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浅谈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危害与对策 浅谈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危害与对策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卢 俊")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研究也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然而在职业教育研究过程中存在纯理论化的倾向,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本篇通过探讨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原因,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职业教育研究更能联系实际需求,更好得为职业教育实践服务。关键词:职业教育;纯理论化;危害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59-01自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职业教育的改革进度加快,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也日益加强。与此同时,多所高校的职业教育学硕士专业也相继开设起来。以江西省为例,有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则可得知,国内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点的学校已有51所。一、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表现形式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截至目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输入“职业教育”进行搜索,可以看到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数量以达到69684条。然而,认真阅读后则不难发现,不少职业教育论文却出现了纯理论化倾向。

职业教育纯理论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照搬教育学理论,比如教育学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学理论是否能直接应用在职业教育中暂且不论,直接照搬的做法明显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二是照搬其他职业教育类论文中的观点,比如把中职英语教学的论文观点、内容套用到中职化学教学中去,这显然忽视了学科的特殊性。

三是照搬国外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忽视了国内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二、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危害性

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具有显在的和潜在的双重危害性。显在的方面,职业教育纯理论化势必导致对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本身的实践要求脱节,不能真正有效的指导职业教育的应用,不能为职业教育的长期稳步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而且有些信口开河、貌似合理的说法还可能对职业教育的进程造成干扰,对职业教育教学造成不良影响。三、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原因 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就内因而言,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研究态度主要原因。目前学术界存在浮躁情绪,有些研究者伪造数据、拼凑文章,而职业教育作为比较新的学术领域,创新不易,复制不难。

第二,从外因来看,教育学理论、同类职业教育文章、国外职业教育文章给职业教育研究者提供了 “照搬”的资源,为这种理论抄袭行为提供了条件。

第三,从约束机制上来看,目前对论文质量的审核不严是直接原因,而深层次来看,学术界重视的数量,对硕士、博士毕业以及教师聘职称都有硬性的论文数量规定,对论文质量却不严加审核,使得这种职业教育理论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四、职业教育应与实践密切结合

职业教育应该与实践密切结合,这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目的决定的。

职业教育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其理性又可分为实用理性和诗意理性两种。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注重教育方法、技术和经验,注重职业教育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关注学生个体的现实存在,立足和回归现实生活。职业教育的诗意理性则强调以“以人为本”、“终极关怀”等。具体来讲,就是注重人的“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张扬,人的主体人格是否得到自由发展等,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理念。五、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问题的对策

面对职业教育研究纯理论化的问题,我们应该多方面考虑解决方案,使职业教育研究回归到实用理性和诗意理性上来。

首先,应该加强对职业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态度的培养,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并用,使其真正意识到这种创作思路的错误。

其次,应该加强论文质量审查,对借鉴痕迹明显的纯理论类职业教育文章进行把关。

最后,改变重量不重质的升学制度和教学评估模式,加强研究人员的实践经历培养,才是根本之策。

硕士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术硕士;专业硕士;教育硕士;办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50-02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传统的学术学位而言的,两者是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而进行分类的。一般认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包括职业性、实践性和研究性。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目的是培养特定职业的高层次、应用性专业人才。学术学位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授予个人的学术称号,表示其受教育的程度或在某一科学领域里已经达到的学术水平。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既有统一考试,也有教学实践环节考核(或复试),一般面向有2~3年一线教学经历的基础教育的专任教师及管理人员;而学术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由全国统考录取,其对象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及部分往届毕业生及在职人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应用型研究,更多地体现实用性的特点,大多是针对实际问题的对策研究,评价时主要看是否能体现一定的新见解或者具有实用价值,甚至可以是一篇调查报告或者案例研究。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则要求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注重理论上的创新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且一般要求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1~2篇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专业背景,要求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应用型和复合型,除了具备本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外,还需要本专业的实践技能。专业学位的获得者是以实践为基础去贯彻理论。教育硕士是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主攻方向的学位,有明确的教师职业背景,并且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这种特性决定了教育学位人才应该具有实干家的精神,不仅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干得漂亮,而且学习能力和组织指导能力也很强。也就是说,教育学位人才不仅自己能干活,并且能带领一帮人干活。学术学位是培养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才,强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学术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学术价值方面。教育硕士可定位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优秀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教师教育的品牌项目,是精英师资教育。应针对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的实际需要,以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师德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等为重点,帮助农村中学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的教育硕士应是教育教学中的“种子教师”,能在农村中学教师中起引领示范促进改革的作用。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是两种不同方向的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虽各有側重,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培养目标不同,在招生办法、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导师遴选和论文要求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教育硕士具有教师职业方向性特征,指的是教育硕士学位教育在其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中,都要体现教师教育教学需求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入学者资格有一定教书育人背景要求,使其能够符合培养需求,以便适应基础教育和农村中学师资的需要。这些要求包括学历、考试成绩、年龄、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等,其中对于学历和成绩的要求保证了研究生能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水平,而对工作经历和资历的要求能体现教育学位培养模式的特点。报考教育硕士,最好有从事中学教育教学一到两年的工作经历。第二,在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体现教师职业的特点。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坚持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农村中学“种子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解决农村中学教育教学中实际困难和问题。教育学位教学采用脱产研修和在职实践交错进行的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设置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硕士的教材建设,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紧紧围绕教学工作中心,使教育专业理论与教师技能训练紧密结合,体现专业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师范院校教师学术水平高而中学一线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联合编写多样化的教材,如书面材料、多媒体课件、典型案例声像资料等,进一步充实教育硕士教材。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教师职业导向为本,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讨和模拟训练等方法,要将研究生在高校研修和到中学当“影子教师”相结合,采取专家引领、课题研究、跟岗实践、参与体验、返岗实践等方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创新师范院校与农村中学合作模式,建立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更好更多地了解基础教育和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实际,从而掌握更多适合教师需求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在师资遴选方面采用双导师制。培养单位(师范院校)与用人单位(中学)应建立密切的互动关系,积极稳妥地推广双导师制,培养院校导师侧重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中学一线导师则侧重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和业绩,彻底克服高校教师中学教学一线经验不足的缺陷,让研究生能学以致用。千方百计加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避免那些重实践、讲基础的课程论教师被边缘化,完善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体制建设。第四,立足于实践,强调学位论文的实用价值。由于教育硕士研究生生源对象和培养目标与学术硕士不同,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聘基础教育一线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与改革的专家做导师。教育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进行应用型研究。论文选题要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课程改革,实践课程改革。通过研究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揭示其本质探索其客观规律,提升为指导实践的理论。评价论文时主要考核是否有一定的新见解或者针对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光庭.数学教育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的比较与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9(4):85-87.

[2]卢谔.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教育模式几个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5):62-64.

[3]范牡丹.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存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1):183-184.

[4]王莹,朱方长.我国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2):100-101.

[5]王强,李继凯.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回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9-12.

硕士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1.检索方法

本文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维普资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两大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数据年代范围为1994―2007年,以“题名*关键词*摘要”为检索项,以“档案学*教育”为检索词,精确查找。经过去重,共得到456条相关记录。

2.数据处理分析

对检索到的456篇有关“档案学教育”文献,运用Excel、SPSS等统计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年代分布、地区分布、合著率、机构分析、期刊分布、关键词分布等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年代分析

论文的产出量与年代分布状况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进而达到揭示该领域研究进展总体趋势的目的。

论文年代分布自1994年以来累计共发表档案学教育论文456篇。论文数按照年代分布如图1所示。

为了更加形象地反映本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我们利用近年的论文数据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其研究走势,如图2。

(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有关档案学的文章在20世纪90年代起伏还是比较大的,在高峰与低潮时年相差近20篇。的高峰期集中在1996、1997年间。1996年在我国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对世纪末的档案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回顾和展望,推动了学科发展,促进了学科教育。由此掀起我国档案学教育改革的高潮,因此该时期有关档案学教育的论文比较多。此后的几年里论文的发表数量基本上呈平缓走势,2001―2003年间论文数量有所下降,这是由于该阶段档案学教育由理论转向实践。而后的几年里论文的数量又有所提高。

(2)由图2的回归曲线可以看出,档案学教育研究论文开始有由热趋冷的趋势。这也符合我国档案学教育的实际情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形式与办学层次多样化,形成了由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组成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为档案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也极大地促进了档案学的学科建设。然而,近年来档案学教育却面临着困境。与迅速发展的档案事业相比,档案学教育明显地低落,甚至滑坡。主要表现在本科生生源越来越困难以至难以为继,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滞后于信息化时代档案事业的发展,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下降,教师队伍流失严重,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档案工作,社会对档案学教育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弱化。进入21世纪以来,各个档案学办学点纷纷将档案学名称改为信息资源管理等名称,档案学系(院)的名称在全国几近消失。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了对于档案学教育调整和改革的大讨论,档案学教育才开始加大力度引入现代科技,调整教学课程,改革实践活动,朝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目标改革。如今改革浪潮尘埃落定,各教学单位纷纷由理论的大讨论转向教学的大实践,导致国内教育的研究论文产量有所下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档案学教育本身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但不是档案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2. 发文地区分析

对发文地区的分析可以揭示我国各地档案教育研究分布,间接反映各地区的档案学教育现状,进一步揭示我国档案学教育地区分布是否合理。

对作者单位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可使我们了解各个地区档案学教育发展的情况,以及档案学教育研究力量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发文集中的地区,表明该地区对档案学教育研究集中、重视度高,进一步表明该地区档案学发展水平高,也从侧面揭示了该地区的档案学应用程度。在统计分析的456篇论文中,标明著者单位的有301篇。我们对文章第一作者单位进行了统计,其地区分布如下: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发文机构地区分布不平衡的原因,我们统计了我国档案学硕士点、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包括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得到其分布,如图3。

研究区域分布不合理。我国西北、东北地区发文量偏少,研究力量薄弱,截至2007年,还有不少省份没有相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上述地区的档案学教育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异。

三、建议

1.继续加强多学科融合

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电子学学科等向档案学领域广泛渗透,为档案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新、更广的舞台,促使档案学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发展态势。对以现代科学理论方法为基础、借助计算机存储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档案学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

2.继续推进教育模式创新

继续加强对教育模式的创新,对于档案学教育的良性、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另外还需加强对函授教育、电大教育、自学考试教育、课程研修班等多种教育方式的探讨。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合理推动教育模式改革。档案人才的培养应该寻求新思路,不应该仅仅局限在高校、学院,一些档案馆、图情系统也应该是推广档案学教育的有利阵地。

3.继续加强实践

档案学从建立之初就一直面临着“有档案无档案学,有档案学无档案”的困扰。档案学的教育与实践一直都是脱节的。而档案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档案和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社会活动。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所阐明的理论、制度、原则与方法,直接应用于档案事业管理实践和档案业务工作实践,具体原则和方法在学科知识中占很大比重。因此,加强档案学实践是重中之重。我们可以在高校档案馆之下设立档案学人才培养系统等方式来加强实践。

4.继续加大学科点建设

目前我国档案学专业办学点虽然比改革开放初期有了明显增加,办学层次更趋向合理,但整体上看招生规模与招生层次还不能满足高校、社会以及相关科研单位的人才需求。在国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发展硕士生、博士生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可以继续加大学科点建设力度,扩大高层次人才的招生规模。

5.继续加强对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跟踪与学习

国内档案学理论研究,大都是建立在从国外引进基础上的,然后再进行吸收、应用和发展。与档案学理论一样,国外的档案学教育开展早,实践经验丰富,加强对其分析、介绍,将使我国的档案学教育少走弯路,并力争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档案学教育道路。

硕士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英国;研究生;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左(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王长龙(1965-),男,河北南皮人,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10-02

受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笔者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进行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期间全程旁听了本科生的电子学(Electronics)和研究生的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课程,对英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及其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英国的教育、学术以及科学研究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举世闻名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位于英国,它是除美国以外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枢纽。英国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慕名前来留学,不仅带来丰厚的外汇,也为这个属于知识型经济体系的国家吸纳不少人才。本文以纽卡斯尔大学为例,研究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体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英国,由于研究生的教育培养目的和模式不同,其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分为授课型(taught)硕士和研究型(research)硕士两类。

授课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和就业服务,因此主要侧重于修读专业课程,对科学研究和论文的撰写要求不高,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型硕士学制一般为一年,要求学生在一年时间内至少学习4门必修课程和3门选修课程,此外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必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多门选修,但在进行成绩评定时只计算成绩最好的三门选修课。由于授课型硕士学制一般为一年,时间比较短,所以学生通常一入学就开始对论文进行选题,题目敲定之后,在秋季和春季学期一边学习专业课程一边进行论文研究,进入夏季学期完成所有课程考试之后就完全进入论文阶段。想要获得授课型硕士学位必须达到如下条件:一年期间必学的 7门课程平均分达到50%(指所占课程满分的百分比分数水平,下同);每门单科成绩不能低于30%;7门课程中必须有6门课程成绩至少达到40%;参加与论文研究相关的项目达到50%。如果7门课程平均成绩和论文项目成绩均达到70%,则可以获得学校特别荣誉奖励。如果学生想继续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则硕士成绩一般要达到70%以上。

研究型硕士主要侧重于科学研究,但硕士期间也要修读一定数量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创新的能力,对学生撰写论文和报告要求比较高。研究型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导师的建议确定研究方向,参加相关的科研项目,调查研究并撰写论文,通过答辩后即可获得学位。研究型硕士通常可分为:传统的文科硕士、新兴的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哲学硕士等。其中哲学硕士介于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之间。学士学位获得者攻读哲学硕士一般要2年,有硕士学位的人攻读哲学硕士一般要1年时间。英国的博士研究生学制通常为3年,和大多数国家培养模式类似。

总之,英国研究生的每种培养模式各有所长,所培养的人才类型各不相同,每种模式及相应学位采用的都是应社会发展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要求而实施的。而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就显得偏于固定、单一、不够灵活。

二、研究生导师素质养成

在英国,教师职称分教授(professor)、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讲师(lecturer)三类,所有教师都具有招收指导博士生的资格。其主要职责是指导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对研究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和困惑问题进行指导、保证研究生应有的工作条件、关心研究生的研究进程、审定研究生研究成果并对其水平做出评价等。要使研究生能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必须由富有创造精神的导师来指导。所以,英国在选择导师时特别注重导师的科研创造能力,以能否培养出具有高科技能力的研究生作为评判导师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目前英国大学都具备了国际化大学的特点,它的教师队伍吸引了全世界的各路精英,因此其学术研究更具生气和创新性,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英国大学教师素质高,创新合作团队理念强,工作节奏快

(1)英国大学教师素质表现在知识面广泛,瞄准前沿发展,重视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合作科研多,注重团队研究,横向交流、国际合作多;工作量大,工作计划性好,节奏快。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个道理虽然中国的研究人员也懂,但在实际工作中和思维方式上,却时常习惯于跟着外国的研究方向,缺少跨越式发展的勇气和意识。如纽卡斯尔大学电气电子与计算机学院(Newcastle University school of EECE)下分微电子、信号处理、电力、电气等4个研究学科。信号处理学科有4个教授、6个讲师,均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每个教授的研究方向基本不大相同,所以横向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英国大学之间几个教师联合申报课题、定期讨论、共同研究的机会非常多。而且,由于欧盟也有大量的科研经费资助科研,所以欧洲国家之间的教师合作科研和学术讨论也是非常频繁的。

(3)每名博士生导师一般每年招收2至3名博士生,而每名博士生一般要4年毕业,所以每名博士生导师的在读博士就要有10个以上。学生每周要在固定时间和导师汇报研究进展、探讨学术问题,如果临时有事,可以随时汇报,然后主要就是自己按部就班的研究。除博士生外,每个教师每年还要承担十几个硕士学生的学位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大约在每年6~8月期间),而且所有教师都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授课任务,因此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导致他们的工作节奏快。比如,英国大学工作时间为早九晚五,没有午休,因此教师的午餐大多在办公室里解决,两片干面包加几片绿叶子、黄油、西红柿,20分钟解决午餐后继续工作。

2.重视基础研究,重视学术活动,重检查

(1)教师重视基础研究,善于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具有说服力,创新性也非常明显,很容易在高水平的杂志上。

(2)导师非常重视和同事、学生间的学术活动,学术研讨活动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组内研讨,每个成员汇报研究进度、讨论学术问题,而且形式灵活,地点在教室或咖啡屋等。大型学术活动少,十几个人的情况居多,都是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讨论、讲座。每年一次的博士生学术年会以学院为单位,开阔了与会者的视野。

(3)对于博士论文的审查仔细、严格。论文提交给导师要审查修改一个月的时间,然后才能提交学校送出审查。论文评审专家只有两人,校内、校外各一人,最终答辩时也是这两个教授担当答辩专家。论文评审一般需两个月的时间,然后组织答辩。答辩时不需要学生先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而是两个教授和学生采取讨论的方式,开门见山提出疑问,学生针对提问进行回答,一般需要讨论交流3小时左右。当然,做得好,时间会短一些。最后教授给出答辩意见,大部分论文都需要修改,修改期为6个月以内,否则就视为不能通过答辩。笔者感觉国外的博士答辩虽然就两个专家参加,但审查非常仔细、严格,答辩时探讨的问题很深入,而且不容许学生的导师和其他博士生旁听。而国内的博士生答辩,虽然委员会由7人左右组成,但答辩时间短,问题较为浅显,大多流于形式。

三、研究生管理规范

1.资源的使用――高效

(1)英国学校对于授课型硕士生的管理是和本科生一样对待的,只能上课时进入教学大楼,因为授课型硕士学位论文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学院不会安排专门的教室和实验室。学院没有自习教室,学生要看书,就是图书馆、计算机房或者宿舍。每间教室一天基本排满了课程,没有空闲的时间。

(2)对于博士生的管理都按照职员对待,因为这里的博士就是完成一个真正的科研项目,他们凭校园智能卡在业余时间可以进入教学楼加班。场地的利用率很高,比如纽卡斯尔大学的电气电子与计算机学院虽然40个博士在一个屋子里学习,但学习秩序很好,没人喧哗,没人随便动他人的东西。

(3)教学科研资源利用高效。所有课程不发教材,教师只给出一些参考书目,学生自己去图书馆借阅。而且同一城市的两个大学凭学生卡可以共享图书资源。教师在课堂上会复印讲义,发给学生。

2.设备的使用――节俭

整个学院只有行政办公室有复印机、扫描仪,为职员和博士生无偿服务,其他办公室不给配备,所有文具自己到学院行政办公室领取。

40个博士在一个屋子里,两台黑白打印机,一台彩打。打印需要虚拟计费,每人的计算机由导师给充值,博士生都是一次充值10镑。打印一张4p,可以打印250张,用完再去找导师充值。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管理、环保和节约意识。

3.计算机及其网络使用――规范

学校所有的计算机不能够自己安装软件,如果需要科研专用软件,需要专门安装。每个学院配备专职电工和计算机维护技师,负责用电和计算机的维护,免去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研究生教育战略

虽然英国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较短,授课型的学习年限只有一年,研究型的学习年限为两年,但其教育战略重点在于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研究生一入学就要加入课题组,参加实际科研项目,表现突出的学生被当做科研主力来使用。英国的研究生教育还十分重视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设置,学生所做的课题也会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综合性的课题研究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锻炼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英国经常采取高校与工商企业联合的“ 协作式”培养模式。如纽卡斯尔大学在培养工程硕士过程中,学生由学校导师和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共同指导,学生既要学习专业课程,也要针对企业的具体技术问题以及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大学与工商企业双方采用协作式的培养方式受到了各界的热烈欢迎,协作式教育不仅可以为大学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改善大学的科研条件,还有助于锻炼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培养高端专业人才。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历来非常重视国际交流,每年都会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留学生,这种举措不仅有利于交流各国的文化教育,使教育国际化,还有利于扩大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影响。

五、启示与思考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笔者通过一年的访问学习,全面了解了英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经验及其发展动向,对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要虚心学习,努力提高,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研究生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国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至立强调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应该打破以往培养单一学术型人才的固定模式,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出具有全局观念、能够适应高层次环境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多样化的专业人才。通过“研究式”培养科学研究人才,这种模式可以主要集中在研究型大学中;用“教学式”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这种模式可以主要集中在教学型大学中;用“合作式”培养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为企业工厂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在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论文方面,制订好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建立多样式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融合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课程。对不同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提出不同的论文要求,加强科研和实践环节,落实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还要引入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监控,建立健全内部考核衡量机制和社会评价体系,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嘉云.英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启示――以格拉斯哥大学为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7-100.

[2]易红郡.英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2,

(10):23-26.

[3]朱永,李佳孝.试论英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与借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66-167,170.

[4]王娜.英国研究生教育及启示[J].中国研究生,2007,(17):31-33.

[5]王喜娟.英国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08,(10):66-68.

[6]张静.英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的课程改革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10,(4):102-104.

[7]蒋菲,李晓,唐中勇.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及启示[D].研究生教育论坛,2010: 70-75.

[8]赵宗升,魏庆朝.英、美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66-71.

[9]陈勇,钱旅扬.对英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和借鉴[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2-154.

[10]詹春燕,邬英英.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英国的经验及其借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50-154.

硕士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1955年被分配至北京西城区宏庙小学任教。1960年被选调到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小学语文和音乐教研员。1972年到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工作,曾任音乐理论与教育教研室主任,为各层次学生讲授基本乐理、中学音乐教材教法、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并指导教育实习。通过多年奋斗,她完成了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从小学教研员到音乐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的转变。

1988年底,她担任国家教育科学“七五”重点科研项目“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课题组负责人。1993年主编出版了课题成果《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获1995年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0年12月担任新成立的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理事长,现为该学会名誉理事长、顾问,并为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特邀理事。

1986年至今先后参加国家教育科学、国家教委及北京市等重点科研项目,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中学音乐能力研究”、“音乐教育心理研究”等课题组负责人及“中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研究组成员。作为主编或主要作者还出版了《中学生学科能力目标・音乐》、《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获1998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音乐学科教育学》(获2001年全国教育图书奖二等奖)、《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音乐教学设计》、《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丛书》、《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及评析》、《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与名师同行》、《一代名师曹试甘》、《曹理音乐教育文集》等三十余部。在《人民教育》、《人民音乐》、《中国音乐》、《中国音乐教育》等刊物四十余篇。1958年至今,多次参与编写小学、初中、高中音乐教材,现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学音乐》教材及教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副主编。自1995年始连续担任五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及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录像课评比、全国中小学优秀音乐课现场教学评委。

1960年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和全国儿童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及人民教师称号,1997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曾宪梓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二等奖。

王宁一音乐美学家、音乐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1939年5月生,江西南昌人。1954年考入东北音专附中,1958年升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雷雨声、竹风、秦咏诚、霍存慧等学习音乐创作。1963年以交响诗《铁窗诗颂》毕业,分配至吉林省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任教。1978年底考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师从郭乃安攻读音乐美学方向硕士学位。1982年硕士毕业留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工作。先后任音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人民音乐》编委等职。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余,他发表了大量音乐美学与音乐评论文章,部分重要篇什收人2004年出版的论文集《概念的漩涡》(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硕士论文《从词曲关系看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至今仍为从词曲关系研究歌曲中的美学问题并由此深入到音乐美学基本理论的代表作。80年代音乐美学学科重新起步之际,他曾针对研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来自外界的批评与疑惑,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文章。大胆提出“音乐美学基本理论的存在方式必须超于经验”,“必须以概念的方式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内在本质”,从而摆脱“狭隘经验论”的影响。他关于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立美”概念在音乐美学中的运用等论文,都引起学界普遍关注。

他的评论文章大都立足音乐本体,从音乐分析着手,又能从具体问题上升到一般美学原理的概括,同时富于辞采。其中《发人深思的探索――评罗忠F的(涉江采芙蓉)》、《评科教片(丹顶鹤的一家)中的序列音乐》是80年代初最早深入分析十二音技法与序列音乐并给予“新潮音乐”以热情肯定与支持的评论文章。《主体意识的群体性和群体意识的个体化》一文对80年代前期的音乐创作,特别是歌曲创作做出了富有美学和时代高度的概括。他对瞿希贤、许舒亚、瞿小松等作曲家作品的带有鲜明个人体验的评价,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煤矿安全管理范文 下一篇:市场营销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