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科研调研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7 23:32:29

税收科研调研工作计划

税收科研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领导重视

局领导十分重视做好今年的税收科研工作,并提出了必须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是调动领导的积极性,二是调动普通人员的积极性。在领导重视并带头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抓好全民参与,原创:促进基层税收调研科研活动深入开展。首先是,健全领导机制,增强税收科研的动力。加强组织领导、实施长效管理是税收调研科研长盛不衰的关键。年初,市局领导就明确了由一名分管办公室的领导亲自抓税收科研工作,办公室主任具体管,办公室文秘人员和机关科研骨干全力配合。并明确日常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如专门负责税收科研活动的组织协调、论文主题的确定、论文评选和筛选上报,使税收科研活动有人抓有人管,成为全系统科研活动的组织依托。并以市局办公室为中心,辐射各县(市)局、直属机构,从而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税收各层面的科研网络。其次是,主动加强与区局税科所和市局相关科研机构、部门以及由市国税局牵头的玉林税务学会的联系,及时了解税收科研动态,掌握税收科研方向,并结合我市的税收工作实际,把当前经济生活中与税收密切相关、群众议论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科研的主攻方向,争取最大限度地为税收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基础。

(二)认真落实税收科研工作计划

根据《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办公室关于2005年税收专项课题选题意向的通知》(桂地税办发[2005]3号)的要求,我局随即作出了选题计划,拟定了《加强地方税源精细化管理的研究》课题,并对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的方向、调研力量和调研方式与方法都出台了比较详细的方案,及时上报上区局科研所。目前该课题已经获得了区局科研所的批复,我们也正在着手开展调研工作。同时,我们还积极做好了区局重点招标课题的选题以及投标的各项事宜,拟对《加强地税档案管理问题》开展深入调研,以进一步促进我市地税系统的档案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原创:

(三)认真开展调研工作

1.对办公室工作开展调研。在今年区地税局的重点工作中,涉及到办公室工作的有两项,档案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区局办公室还出台了新的公文办法处理办法和8项工作制度,出台了新的信息宣传考评办法,这是近几年来涉及到办公室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为了更好地贯彻区局的工作思路和区局办公室的有关制度、办法,我局办公室工作本着“发现问题、研究办法、解决问题”和“早计划、早行动,认真抓、出成效”的思路,于3月2----8日,由办公室主任带队,到各基层单位对办公室工作进行了调研,为全面落实好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做好准备。主要调研了档案管理、信息宣传、办公自动化、、新公文管理办法和文秘机要八项工作制度以及调研、保密等八个方面工作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并形成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调研报告。

2.对专题课题的调研。今年我局承担区局的专题课题调研的内容是《加强地方税源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为了搞好这一课题,我局在深入玉林各基层征收单位调研的同时,还到了广东佛山市地税局到地,开展了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有课题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对招标课题的调研。今年我局对区局的招标课题进行了投标,并中标了《加强地税档案管理问题》,我局结合今年全区重视档案工作的实际,首先与全市各县(市)地税局、直属机构文书档案工作改革同步进行研究和探讨,将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很好的总结。还花大力气对业务档案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还组织市局课题组人员到广东深圳等地开展了实际调研,了解到了广东地税局对文书档案和业务档案管理的先进经验,这将对我市在今后的档案工作实践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税收科研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作为今年区局提出要实现重点突破的重要工作项目之一,办公室对档案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今年内的主要工作是归集散落于各单位、各部门的文书、报表、图片、声像等档案资料,防止宝贵历史资料的流失。为此,市局成立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档案资料鉴定小组,制订了《关于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市局机关档案文件收集范围》等制度,修订和调整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些制度、办法、规定等文稿,对今年全市地税系统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全局规划。4-5月,市局办公室派员对各县(市)、区地税局档案工作的现状开展摸底调研,查找薄弱环节和不足,为下一步做好档案工作明确了思路。

5月10日-13日,××x地税局在××市召开全区地税系统档案质量检查评估会议。这是迄今全省地税系统召开的档案工作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目的是抽查各市、县地税局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查找问题和不足,以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提高。办公室××x、××同志参加了会议的检查评估工作,各县、市、区地税局办公室档案管理员到会观摩学习。经会议检查,给我局的综合档案整理质量评分为76分,属档案工作一般单位。区局对我局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整改提出了详细的建议。工作总结网

按照省地税局××会议就我局档案工作提出的整改意见,办公室通过认真学习,决定立即采取行动整改。在5月中下旬制订了市局机关档案文件的收集范围,修订和调整了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些制度、办法、规定等文稿。5月31日,牵头召开了市局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会议,市局机关各部门、直属机构的负责人和档案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省局××会议的主要精神,逐一分析了该局档案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x局长亲自到会组织全体人员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学习研讨区局档案工作的几个制度,并强调指出:一是要切实认识档案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健全档案管理作为地税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整合提高工作水平的措施来抓,全体干部都要树立档案意识并有责任保护档案资料。二是各部门负责人务必引起重视,档案工作非整改不可,谁毁损了档案资料谁就是历史的罪人,必须追究责任。三是从6月份起要立即落实整改措施,全力收集资料归档,做到全面规范;要求在6月底以前完成200*年以前档案资料的收集并移交办公室,由鉴定小组集体鉴定归档,随后将开展培训工作。四是协调处理好办公室与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处理好综合档案与专业档案的关系;办公室作为主管部门,要把管好档案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档案工作没做好等于今年什么事情都没做,除了搞好综合档案室的工作外,还要协调指导会计、征管、稽查等部门的专业档案室建档管理工作,并逐个部门指导收集档案工作,机关各部门除搞好本部门专业档案室建设外,都必须全力配合搞好综合档案归集工作;五是从人、财、物力方面保证档案整改的需要,凡归档工作中所需准备的装具、设备等物品,要预先列出配置计划及时准备;对归档时可能需要调整收集标准等细节问题要周密考虑,随时解决问题。

(二)明确职责,提高文秘工作质量

今年上半年,办公室补充了一名同志,从而充实了文秘工作力量。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文秘工作,办公室4月下旬召开工作会议,研究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分工,以便于分工负责各项工作;在总结前一阶段办公室主要工作的基础上,大家讨论研究了今后办公室工作的发展方向,决定办公室今后每个月定期召开一次会议,由各人小结当月主要工作情况、提出下一阶段工作思路,做到查漏补缺,提高质量;尤其强调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在文秘、信息、档案、调研、督查等方面增强主动性,不断提高对基层单位的帮助和指导水平。近两个多月的实践证明:新的工作方式有助于使办公室同志及时发现工作中尚未落实的环节,理顺工作思路,促进了文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据统计,上半年,办公室起草了各类文件材料233份;审核、校对文件722份,处理收文1217份,并对机关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报送来的不规范公文进行了纠正、退回等处理。

年初,办公室修订了《信息新闻工作制度》,按机关科室、县(市、区)地税局与市局直属机构分类制订考核标准,在制定各单位、各部门的信息报送、采用任务时充分考虑了量力而行的原则,使任务分配趋于合理,科学。为了落实《信息新闻工作制度》,督促各单位、部门完成任务,办公室还从今年起按季度通报信息新闻报送和采用情况,4月份、7月份分别统计了一、二季度信息新闻稿件的报送和采用情况,并以文件形式进行通报,按照《××x市地方税务局200*年信息新闻工作制度》的要求对各部门、单位的信息报送工作进行了点评,以引起各部门、单位的重视。通报发出后效果比较明显,如在一季度未完成信息报送任务或报送信息比较少的一些部门在4月份之后报送信息的数量明显上升,不再象以前那样出现报送信息稿件为“零”的情况。此外,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办公室与××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x日报等省、市有关媒体进行了接触,联系工作,争取获得采用稿件方面的支持。

4月份,根据人事部门的要求,办公室对200*年岗位目标文秘管理类量化考评内容进行了修订,主要是按照《信息新闻工作制度》的要求,对信息、新闻考核内容、标准、分值进行了比较大的修改,对调研、督查、档案等项工作的考评标准进行了微调,使考评标准更具有实际操作性。4月下旬,办公室在到各县(市)、区地税局调研档案工作的同时,对第一季度各单位的办公室文秘管理类工作进行了考评。

(三)加强税收科研工作

⒈贯彻落实省局200*年科研课题计划

5月底,省局下达今年全省地税系统税收科研工作计划后,办公室结合我市地税工作实际情况,制订了我市地税系统今年科研工作计划并下发各基层单位、部门执行。

⑴组织专项工作课题组,对由我局负责的第22项专项课题“如何加强和改进货运发票管理问题”开展调研工作。为了保证省局下达给我局的专项课题取得良好的成果,确定由征管科和办公室牵头组成专项课题组,从全市地税系统抽调熟悉征管业务、文笔功底好的7位同志参加课题组开展调研工作,并由××副局长担任课题组组长。该课题拟于9月份拿出研究成果。

⑵发动全市地税系统干部职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自己申请投标或自行组织科研课题组申请投标重点招标课题和其他专项工作课题。市局不硬性指定哪个部门或个人竞标重点招标课题和其他专项工作课题,尊重干部个人的研究爱好和自由选择权,这样有利于出成果。同时,市局办公室对干部个人投标重点招标课题和其他专项工作课题实行报备制,以从宏观上加强对全系统专题科研的指导。

⑶抓好一般性课题计划的落实。为了落实好省局要求每个在职地税干部年内必须撰写并向省局税收科研所上报1篇以上科研成果的要求,我局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市局今年不再对各单位、各部门下达报送科研成果数量的任务,各单位、各部门按本单位、本部门所属在职干部人数向市局办公室报送科研成果,年终市局按各单位、各部门在职干部人数计算考核科研成果数,未完成报送任务的单位予以扣分。二是将干部个人撰写工作心得体会、税收论文或税收工作调研报告的情况将在全市地税系统内公布。三是将干部个人报送科研成果的情况列入年度公务员考核内容,与个人经济利益相挂钩。对未撰写和报送工作心得体会、税收论文或税收工作调研报告的干部,扣发年度奖10%的奖金;发现上报科研成果属全盘抄袭的,扣发20%的奖金;不完成报送科研成果的干部,其年度公务员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

⑷加强对报送科研成果的督查落实。我局要求各级地税机关办公室切实加强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科研计划。为了及时掌握全市地税系统干部职工报送科研成果的情况,市局要求以县(市、区)地税局、市局机关科室、分局为单位,填写《××x市地税系统200*年一般性课题科研成果汇总表》并连同科研成果一并于11月30日前报送到市局办公室,由市局办公室统一登记后上报省局税收科研所,并将干部个人撰写科研成果情况通报市局人事教育部门供年度公务员考核时参考。市局办公室从今年7月份起,每月通报全市地税系统干部职工报送科研成果的情况,以便于各单位、各部门了解本单位、部门报送科研成果的总体情况。

⒉评选200*年度我局税收科研一般性课题优秀成果

去年,我局除承担了省局下达的一批重点工作项目的调研任务外,在开展一般性课题调研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全系统报送的一般性课题科研成果有29篇,其中有一部分成果体现了较好的原创性,具有一定的水准。为此,市局于春节前后,组织市局科研评审委员会全体成员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评审,评选出一等奖成果2篇、二等奖成果3篇、三等奖成果4篇。这些获奖成果已推荐到省地税局进行交流。

⒊制订完善我局科研工作制度

过去,我局在税收科研工作方面没有制订正式的制度进行管理,因此在对科研成果的组织、评审、奖励、发放稿酬等方面没有明文规定,多年来沿用的是惯例,十分不规范。今年,我们把制订完善税收科研工作制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经过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和参照有关规定,我们几经讨论、修改,出台了《××市地方税务局税收科研工作制度》。这一制度对科研工作的主管部门、科研成果的评审机构组成、科研工作的组织开展程序、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科研成果报送期限、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涉及到税收科研工作的方方面面作出了详细规定,操作性比较强,目前已下发全市地税系统执行,并将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税收科研工作制度的出台,改变了以往我局税收科研工作按惯例办事、在组织、评审、奖励等方面缺乏规范性制度约束的不利局面,做到了有章可循,从而为税收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⒋配合市国税局筹备成立××x市税务学会

上半年,应市国税局的要求,我局积极派员参与到××x市税务学会的筹建工作中。××x副局长和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多次与市国税局的同志协商筹建事宜,研究制订税务学会章程、组成人员等。经过紧张有序的准备,顺利地于3月7日召开了××x市税务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从而为学会的筹建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局××x副局长当选为××x市税务学会副会长,××同志当选为副秘书长,××x等18位同志当选为学会理事。税务学会的成立,将有利于整合我市国税、地税、财政、海关各方的科研力量,共同研究探讨税收工作方面的问题。

(四)税收宣传月活动的组织工作

今年4月的第1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办公室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落实在××城区各主要街道挂出税收宣传横额8条。二是落实在××x电视台连续一个月、每天2次播出4条税收公益广告。三是4月14—15日在××x电视台播出《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通告》,4月15日在××x日报刊出《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通告》,为开展该项检查工作进行宣传。四是根据计划,起草了《关于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个人所得税教育的请示》呈报市委,得到了市委领导的批示;办公室还起草了《共产党员带头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倡议书》,经多次与市先教办、市直机关工委、市国税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协商联系,取得了支持,同意以市直机关工委、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五部门的名义联合向各机关单位发出《倡议书》。五是联系印制了7种税收宣传资料各1000份供市局机关、各直属机构作宣传用;印制7种税收宣传资料各1200份给××、××作宣传用(由其自负费用)。六是4月15日、21日协调各业务科室举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和税收优惠政策辅导班2期,辅导下岗人员500余人;4月27日协助举办××x市地方税务局税收知识讲座1期,为××港务股份公司、港务集团的有关人员50余人讲授税收知识。七是协调各县(市、区)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参加组织××开展的十大企业法人宣传税法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书籍。八是做好××x地税信息网以及市局内部网站、论坛的信息、管理,以网站宣传税法,并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我局的宣传月活得到了省地税局的肯定,××区地方税务局等3个单位被评为“先进单位”,××等3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税法宣传进军营活动”等3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创新项目”。

(五)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

我局是第一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上半年,办公室的4位党员同志全程参与了教育活动。其中,××、××两位同志作为市局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为市局和机关一支部开展先教活动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作为市局和机关一支部先教活动组织机构成员,抓好各个规定动作的落实。二是建章立制,细化教育活动计划,完善制定了集中学习、笔记撰写、考勤、补课、教育活动周报、督查督导、学习交流、问责制等八项制度,抓好学习考勤、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三个关键环节,以确保先教活动时间、人员、内容、督查、责任、质量六到位。三是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内刊、板报专栏、文体活动等形式开展先教宣传活动。在内部网络上建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网站,组织党员在论坛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大讨论”,引导党员对照规定的党员标准,紧密联系地税部门和本职岗位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出版先进性教育活动简报15期、宣传板报7块。四是加强对学习教育活动文字、图片、报表等图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建立健全学习档案。另外,两位同志还为先教活动起草了大量文稿。遵照市局领导的指示,办公室起草和印制了《共产党员带头缴纳个人所得税倡议书》1000份,并协助局领导与市直属机关工委、市国税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协商,最终取得市直属机关工委等部门的支持,向我市各行政事业单位发放了《倡议书》,为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营造声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局以先教活动为契机促进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做法也受到了省地税局的肯定。

税收科研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坚定信心,化危为机,组织收入任务顺利完成

年初以来,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市实体经济的冲击和严峻的税收形势,我们积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可行方案,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全力以赴组织税收收入。截至6月30日,全市累计组织各项收入27222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8386万元,同比增长15.54%,增收34761万元。具体为:

1、分级次看,地方级收入完成200008万元,同比增长13.68%,增收24068万元,占省局分配地方级任务37.29亿元的53.64%;省级收入完成10471万元,同比增长2.71%,增收276万元;市县级收入完成189537万元,同比增长14.35%,增收23792万元。其中:市本级收入完成67332万元,同比增长10.43%,增收6357万元;县区级收入完成122205万元,同比增长16.64%,增收17435万元。

2、分税种看,除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外,其它税种均实现了稳定增长:企业所得税完成65586万元,同比增长7.41%,增收4524万元;个人所得税完成31709万元,同比增长72.22%,增收13297万元完成69711万元,同比增长9.91%,增收6284万元;城建税完成26069万元,同比增长15%,增收3446万元;资源税完成33121万元,同比增长20.57%,增收5650万元;土地使用税完成18002万元,同比增长0.07%,增收13万元;车船税完成2193万元,同比增长310.67%,增收1659万元;印花税完成3167万元,同比增长3.48%,增收107万元;教育费附加完成11347万元,同比增长11.47%,增收1168万元;土地增值税完成1354万元,同比下降34.04%,减收699万元;房产税完成6826万元,同比下降0.24%,减收16万元。

3、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对5、6月份税收任务进行了再分解,明确了各单位的必保目标,并列入半年和年终目标考核,以严格考核促收入。二是落实局长包片科长包点制度,把5月、6月定为“无会月”和“无假月”。全系统5、6月份除重要会议外,一切会议暂停召开,市局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都暂停休假,班子成员亲自带领科室负责人到所包基层局巡回督导收入。各基层局没有休息过一个双休日,加班加点的组织收入,特别是舞钢市局和汝州市局,班子成员周末深入税务所办公,以此督促工作,效果显著。三是落实税收进度周通报制度。每周一在内部网上对基层局任务进度进行排名通报,并适时对措施到位、成效显著的湛河区地税局进行了全系统通报表彰。通过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切实提高了各基层局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四是不断加强税收征管,提升征管质量和效率。成立专项检查组,先后开展多次专项检查,向高利润行业要收入,向小煤矿要收入,向税源要收入,向税种要收入,向征管要收入,向稽查要收入。五是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按照上级部署,认真开展发票专项检查,明确责任、上下联动,突出检点,注重和各相关部门的配合,营造良好的税收经济活动秩序,逐步建立整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工作的长效机制,遏制发票违法活动所造成偷漏税行为。

二、突出重点,科学引导,“企业服务年”活动扎实开展

“企业服务年”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积极优化各项措施,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拓展服务内容,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各级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调研,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纳税服务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1、突出领导先锋模范作用。活动开展以来,总局领导、省局领导、我局党组成员和基层局班子成员多次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坚持执法为民宗旨。各级领导干部能够真正地扑下身子,到一线调研,帮扶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纳税人的诉求掌握全、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把工作做实,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民执法。二是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引导全体同志增强参与意识、参谋意识、判断意识和决策意识。开展“把纳税人的利益想得再多一些、再全一些、再远一些,把推动科学发展摆放的位置再高一些、思考的措施再细致一些、谋划的方案再周密一些”活动,努力提高决策的精细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三是提高行政效能。切实改进会风、文风,摒弃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陋习,杜绝会议一开了之、文件一转了之的不负责任现象。重点解决了个别单位或个别人存在的工作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效率低下、主观能动性差的问题,确保服务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2、突出优良的工作作风。一是问情况,解企业生产经营之忧。深入重点企业,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和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程度,摸清企业当前的应对计划。发挥各分局、税务所与企业接触面广的优势,搭建企业之间的需求与供应平台。二是问困难,解企业资金紧张之忧。对确有资金困难,不能按时办理纳税申报的,只要符合条件,就尽快批准其延期申报的请求;对确实需要延期缴纳税款的,由纳税人提出申请,我们及时向省局报批。对纳税人提交的减免税等审批事项,符合条件和权限的从速办理。三是问需求,解企业政策理解不清、把握不准、优惠政策享受不充分之忧。进一步加强纳税辅导,了解纳税人在帐务处理、政策理解、办税流程、优惠政策享受等方面的需求,分别组织培训班,对企业财务负责人、税务办理人员的共性问题集体授课、个性问题逐一帮扶,全力帮助企业理解政策,提高帐务处理水平,合法、合理、全面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四是问计策,解纳税服务质量效率不高之忧。召开企业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纳税人对地税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反映的问题,研究具体的应对方案和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地方、服务经济发展水平。

3、突出服务的主动性和及时性。选择对当地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与地税收入有重大关系的企业,进行重点帮扶,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税收环境。一是推行所长值班制度。各办税服务大厅实行所长带班制度,对纳税人咨询的问题,做到疑难问题不隔天、一般问题随时答。二是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统一和规范纳税服务标准,落实好一站式、一窗式、首问负责制、延时服务制和纳税咨询、纳税辅导、纳税提醒、纳税人维权援助等服务举措,制定纳税服务规范化程序。三是优化电子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电子邮箱和手机短信平台服务的作用,优化咨询服务功能。四是健全纳税服务监督考核机制。研究制定纳税服务内部质效考核办法,完善外部评价制度,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对纳税人进行服务质效回访,邀请纳税人代表进行座谈,逐步实现税收管理从“管制”向“服务”的转型。

4、突出纳税服务的创新。一是筹建12366-2纳税服务平台。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做好12366-2纳税服务平台筹建工作,保证12366-2纳税服务热线和纳税服务网站的顺利开通。目前平台所需设备及工作人员已配备到位,开通条件已经成熟。二是借助媒体网络搞好纳税服务。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开辟纳税服务专栏,搭建起与纳税人和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服务渠道,搞好纳税服务工作。三是开展和谐地税稽查活动。创新稽查服务方式,建立科学的联合检查制度,落实监察部门跟踪回访制度,不断提高稽查工作的质量、效率和纳税人满意度。

5、突出扶持重点企业发展。成立企业服务领导小组,确定130户重点企业,通过创新服务形式,扩大服务内容,为重点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6、突出办税公开工作广度和深度。按照省局制定的《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办税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办税程序、征收管理等内容通过纳税服务场所、“12366”、地税网站、触摸屏、新闻媒体等途径公开,维护好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7、突出加强税法宣传。紧紧围绕“税收、发展、民生”这一宣传主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企业服务年活动,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税收宣传活动。一是借助平台,扩大税收宣传影响面。通过播出税收电视专题片、公益广告,开设税收宣传专栏、专版,举办群众活动等形式进行税收宣传。二是征纳互动,提高税法宣传参与度。采取各种形式,组织纳税人参与到税收宣传活动中来,让广大纳税人在税收宣传活动中切身感受到税收促进社会发展、发展改善社会民生。三是结合省政府开展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助我行”活动,在企业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牵线搭桥,组织人才需求见面会,宣讲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

8、突出办税服务厅的一线作用。以更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功能、规范服务标准、创新服务形式、优化服务质量为目的,制定创建方案和评比办法,努力实现办税服务厅“文明、规范、高效、便捷”的规范化。通过创建,建立健全基层所各岗位、各环节的征管制度,加强税收管理员培训,提高其征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统筹兼顾,科学组织,基层所建设全面推进

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我们切实把加强基层税务所建设工作当作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到讲政治、强管理、树形象、固根基、推动全市地税事业长足发展的高度,组织全市地税职工,认真学习领会省局这一重大决策的战略意义。成立了基层税务所建设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耿全忠同志任组长,主管副局长卫苏伟同志任副组长,并以“专门”、“专人”、“专抓”的“三专”形式,抽调专职人员,成立“基层税务所建设办公室”,规格为正科级,具体负责全市基层税务所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工作。

2、狠抓试点,树立标杆。省局基层税务所建设现场会后,我们迅速加强市局的试点工作,局领导多次深入王寨中心所指导检查,立意高远,高屋建瓴,要求严格,使试点工作始终沿着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准的轨道开展,通过紧张有序的工作,我们于5月11日召开了全市地税系统基层所建设现场会,组织全市各县(市)、区局一把手和办公室主任,现场观摩了汝州市局王寨中心所,认真听取了汝州市局《积极主动,真抓实干,开创基层所建设新局面》的经验介绍,以汝州经验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我市基层所建设工作全面展开。省局智局长亲临会议现场,对我们的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对今后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为全市基层所建设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

3、明确目标,制定标准。我们按照“执法规范、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整洁美观”的总体要求,下达了《**市地税系统**年度各基层局基层所建设目标任务》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基层所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为基层所建设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动力源泉。

4、深入调研,科学划分类别。为使基层所建设工作准确、有序进行,现场会结束以后,局领导带领有关人员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现场考察,在与基层局领导充分细致地交流研讨后,全面综合基层局有关情况,按照省局新的分类方法,将全市65个基层所划分为新建所17个,修缮所18个,规范所30个。

5、制定方案,及时推进。经反复研究、讨论后,制定了具体、翔实、科学、操作性强的《全市地税系统基层所建设方案》,并及时稳妥地推进。对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的税务所,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对需改造和修缮的税务所,根据规划积极实施,切实完备基层所功能;对需要新建的税务所,有计划、有途径、有措施的落实资金筹措、土地征用、土建手续、建设工期、完工时间等重点环节。截至目前,全市17个新建所中,已经开工建设的有4个,占新建所总数的23.53%。有4个所土地已经确定,正在加紧签订合同、设计图纸,即将开工建设。其余9个所均在确定土地、设计图纸及办理有关手续中。全市18个修缮所中,有8个所已经开始行动,占修缮所总数的44.44%。其余10个所均正在协调运作之中。

6、统一招标,严格程序。根据有关政府采购和招标法律、法规的要求,经过紧张有序的前期准备,我们于6月10日到省局和省财政厅对统一标识的招标方式进行了报批。按照省局和省财政厅的要求,我们聘请了招标中介机构,并将省局有关材质、工艺、工期要求与中介机构进行磋商和交流,经过充分的准备,目前中介机构已经制作出了有关招标书,待省财政厅批准备案后,即向全社会招标公告。

四、夯实基础,依法治税,征管水平稳步提升

1、夯实征管工作基础,为规范化税务所提供保证。围绕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基层征管模式,我们一是强化行业管理。在全市开展以娱乐、美容、网吧三个行业为重点的专项调研活动,集中梳理其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查找税源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二是强化税源监控。把对全市经济发展和税收影响较大的130户重点企业的纳税情况列入市、县两级监控和评估网络,切实把握企业动态,确保税收的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强化日常考核。开展征管质量、纳税服务和建筑业、装卸搬运业代开票的综合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四是加强资料管理。统一印制档案盒、档案袋,要求各单位严格遵守征管档案管理办法,按照企业资料1户1档、个体资料5户1档的方式归档存放。五是落实各项征管制度。结合标准化中心税务所的创建工作,对现行基层征管制度进清理、规范和汇总,切实提高制度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

2、所得税管理明显加强。一是**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任务圆满完成。**年是实施新税法的第一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是从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全面过渡到新税法后,对新税法贯彻落实情况的一次全面检验,意义重大。根据相关文件及省局工作要求,加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企业所得税汇算工作。共汇算清缴纳税户1370户,查补所得税3.35亿元。二是涉税审批事项严格认真。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申请资产损失扣除的4户企业逐户调查,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做到事实清楚,依据充分、手续齐全、程序规范。三是年收入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工作全面完成。共受理年收入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自行申报1647人,同比增加267人,入库税款6540万元,同比增长1482万元。四是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全员全额推广应用进展顺利。4月份选派26人参加省局的师资培训,及时成立领导小组,认真制订工作方案,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责任目标,加强日常督导,积极和联通搞好协调配合,举办扣缴义务人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2500人次,保证了该系统的顺利上线运行。截止目前,已为67户企业安装了该系统,成功申报52户,申报人数2027人,申报扣缴税款49.74万元。

3、流转财产行为税管理工作有效加强。一是加强单税种收入分析工作。认真落实省市局关于对税收进行季度分析的工作部署,查找流转财产行为税增减变化的原因,查找发现税收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确保各税种收入的增长。二是做好**年度税收调查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参加省局组织的全国税收调查系统培训,指导基层人员熟练完成调查程序的安装和数据采集、审核等基本操作。通过两个多月紧张有序的工作,省局分配的405户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三是加强税收调研。按照省局统一部署,上半年,共开展了“煤炭资源税税负情况调研”、“高速公路收费站税收管理情况调研”、“34个建制镇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城建税征收情况调研”和“各矿山企业土地使用情况调研”,现在调研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取得了理想效果,为领导决策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四是加强货运业自开票纳税人的资格认定管理。对全市32户货运业自开票纳税人进行资格年审,责令整改8户,取消自开票资格2户。五是加强单税种管理。积极贯彻落实新营业税条例和实施细则,确保税收政策执行到位;加强焦煤资源税征收管理,积极探索铝土矿资源税委托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土地增值税的预征和清算管理,清算任务分解到到每个单位,要求每个单位至少完成清算3—5户;初步建立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数据库;进一步加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积极开展“两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信息比对工作;加强对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工作的监督检查,规范完善车船税“先税后检”制度;六是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严格核对“居民纳税人”的条件,加强对非居民企业和个人各项应纳税收的管理;成立涉外审计科和反避税工作组、建立关联企业档案、认真开展反避税调查、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信息交换体系等措施,建立、完善涉外税务审计和反避税工作制度。七是严格减免税审批管理。上半年,共受理27户纳税人的减免税申请,严格按照减免税政策的有关规定,认真审核资料和开展实地调查,严格依照有关审批程序及审批权限的规定,做到审批程序合理有序,坚决杜绝越权审批。

五、加强普法,以查促管,税收执法行为明显规范

1、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逐步加强。一是认真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市地方税务局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方案》,认真落实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举措,推进全市地税系统的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二是认真开展普法宣传工作,获得“河南省‘五五’普法中期治理工作先进集体”。三是组织参加市政府举行的“公积金杯”法制知识竞赛和电视大赛,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四是认真进行税收科研论文评选。组织有关人员对**年度全市遴选出的81篇科研论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选,并进行了奖励和表彰,有力推进了我局税收科研工作的开展。

2、稽查拳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多查案、查大案、快结案”为宗旨,组织开展了各类税务检查。一是认真开展计划检查。结合征管现状,筛选了一批纳税申报异常户,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开展日常税务检查。二是大力开展专项检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对大型连锁超市、网上购物等行业的税收专项检查,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是抓好举报案件管理。完善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畅通举报渠道,按照“协查地就是案发地”的工作要求,落实“谁受理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上下联动、连环办案、链式稽查”的协查办法,实行举报案件查处时限制,建立举报奖励基金,调动群众举报积极性。上半年,全市共检查纳税户20户,查补入库700余万元。共受理举报案件9起,协查发票14起。

3、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成效显著。高度重视全省打击发票违法犯罪集中宣传活动,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耿全忠同志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各县(市)、区局也成立相应组织,由主管领导协调组织,保证了集中宣传活动项目、经费和人员落实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活动开展以来,与公安部门配合打击非法销售假发票窝点2个,查获假发票21850份(其中:交通运输业150份;建筑安装业250份;饮食业19750份;其他行业1700份),印章27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

六、开展培训,增加活力,队伍建设有效加强

1、加大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力度。以“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岗位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一是开展岗位练兵,调动大家学习自觉性,形成“人人讲学习、人人爱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岗位人员的实际工作技能得到明显提升。二是先后组织稽查、办税服务、征收管理等骨干人员60余人集中培训三次,建立教育培训工作师资库。三是配合省局组织稽查人员考试,做好稽查人员资格认定。四是组织“三员”季度抽考,在保证试题质量的同时,保证试题的绝对保密,对“三员”竞赛的开展起到了扎实的推动作用。五是举办“老子与百姓生活”专家讲座,用老子的智慧为我们分析现代人存在的种种问题,加强队伍三观教育。

2、扎实开展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遵循“优中选优,强中选强”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上级有关精神,坚持原则选人,科学规范操作,全系统共有77名同志提拔、转任和交流。

3、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据实制定方案,合理安排活动步骤。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坚持“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部署要求和“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推动机关作风转变和干部素质提高,促进税收稳定增长。

4、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一是重视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围绕中心工作,制定党员教育活动方案和计划,加强党委和所属各支部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二是加强组织建设。调整提拔了一批党务工作者,机关党委和各个党支部均由党性观念强、业务素质精、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同志组成。三是狠抓制度落实。认真落实上级规定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党员教育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制度等,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努力做好共青团工作。积极开展“**市新长征突击手”、“**市优秀共青团员”的评选、申报工作,徐潍欣、吴婷婷两位同志分别被团市委授予“**市新长征突击手”、“**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市局团委被团省委授予“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贯彻市局《关于开展建设节约型机关活动的通知》的精神,面向广大团员青年发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勤俭办公、节俭生活的倡议;在“六一”儿童节组织看望了帮扶对子聋哑儿童学校的小朋友们;按照团市委的工作安排,积极开展“申报**年度**市青年文明号创建单位”的申报工作,拟推荐5个单位为**年度市级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单位。

5、行政管理科学高效。一是组织安排机关同志包括离退休同志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完成了住院同志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的申报工作,完成了下年度医疗保险基数的申报。二是制定和完善了后勤服务管理有关的工作办法和规定,加强管理,重新制定和完善了与临时人员和保安公司的服务合同。三是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爱国卫生”、“综合治理”及“创卫杯”等活动,保持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及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称号。四是贯彻、落实市政府布置的城郊森林绿化工作,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给我局100亩的植树绿化任务。五是加强工作,彻底解决省局督办的4件编外用工清退问题,确保了队伍和谐稳定。

七、克服困难,开拓创新,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

克服人员转岗、技术力量减弱的困难,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工作。

1、安装调试两税比对软件系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安装调试两税比对软件,指导使用系统操作,至6月初,该系统已成功上线运行。

2、进行服务器资源整合。把瑞星、内网、OA、腾讯通等系统集合到一个新服务器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3、做好市局外部网站建设工作。外网建设任务重,时间紧,为顺利完成该工作我们抽出专人集中开发外网网站,目前网站设计已初步完成。

4、深化AM应用,做好征管系统维护工作。一是对系统进行日常性升级和维护,保证系统运行畅通;二是在基层局安装AM软件,及时解答基层提出的各种问题,进一步规范网上咨询、投诉、建议、回复处理程序。三是及时处理问题报告单,对基层操作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收集并报送软件公司解决,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上半年,共解答基层问题500个,进行系统升级维护3次。:

八、惩防并举,强化监督,反腐倡廉体系更趋完善

1、加强警示教育。结合“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四个一”警示教育:一是举办一次电化教育周。组织全系统人员观看电影《焦裕禄》,在市局内网上传了《蜕变的权力》、《国门惩腐》、《一个明星区长的堕落轨迹》等廉政教育片,要求各基层单位自行组织观看;二是读一篇好文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三是瞻仰一次焦裕禄烈士陵园,缅怀焦裕禄同志的丰功伟绩;四是开展一次现场教育。组织机关及市区各基层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60余人到河南省第四监狱参加警示教育活动。促使每个税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筑牢自身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防线。

2、引导领导干部廉洁自津。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年全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实施意见》,落实领导干部收入申报、重大事项报告等各项制度,对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卷、支付凭证和收受干股等行为进行了清理,对领导干部公款出国、公务用车配备进行了专项检查,认真开展了清理整治“小金库”工作。

3、完善全市地税系统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在去年建立的全市地税系统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电子档案基础上,重点对今年新提拔的副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建档管理,有效地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4、开展内部审计监督。一是下发了《**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年度审计结果的通报》,将去年审计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并对今后的各项工作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二是对**年度审计结果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实施批评教育。三是开展**年度内部审计工作,制定下达审计工作计划。明确审计项目、内容及对象。日前,内审工作正在进行。

5、开展执法风险防范管理。把加强廉政预警机制建设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把监督、制约、防范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作为廉政建设的工作着力点。通过明确风险、强调风险、制约风险,把众多的办法规定,变成一条条看得见的、具体、明晰的风险点加以防范,最大限度地降低执法风险的发生,有效促进了税收业务工作的圆满完成。

6、做好廉政举报管理工作。上半年,共受理举报案件4件,都已进行了调查核实,对查实的两名涉案人员将按照公务员法及税务人员违法违纪行政处分暂行条例给予一定处分。

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税收科研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收入规模、收入质量创地税机构组建以来最好水平

2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给全区地税系统的收入任务是217亿元,比20**年实际收入数增长16.9%。为完成全年税收收入任务,全区各级地税机关采取切实有效的征管措施,克服收入任务指标重、税源基础较薄弱等困难,大力加强税源监控,提高依法治税能力,不断挖掘税收潜力,向征管要收入,向管理要效益,有力地促进税收收入的大幅增长。截至20**年12月底,全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按自治区人民政府任务考核口径,下同)23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46.4亿元,增长25%,完成年度税收计划217亿元的1**%。

20**年全区地税收入呈现的一大亮点是北部湾经济区税收增长迅猛。20**年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决策后,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四市迎来新一轮经济大发展,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房地产产销两旺,旅游、商贸投资、洽谈等经济往来日益繁荣,四市地方税务机关紧紧抓住有利形势,全面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经济发展形成的税源及时足额转化为税收收入。20**年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市地税局组织各项收入分别为53.2亿、8.9亿元、5.7亿元和7.2亿元,分别比20**年同期增长29.4%、28.3%、36.3%和30.3%,均高出全区地税收入增长水平,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组织收入的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坚持组织收入原则,确保应收尽收。一年来,各级地税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做到依法治税和完成收入任务相统一,坚决制止和防止有税不收或为了完成任务而搞违规操作的违法行为。从年初开始,各级地税机关就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抓早、抓紧、抓实、抓好组织收入工作,基本实现了应收尽收、均衡入库、收入进度与时间进度同步的目标。

完善收入任务分配机制,落实组织收入工作责任制。坚持自下而上为主的任务分配方式,提高税收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使收入计划与当地税源尽可能相吻合,形成了条块合力。根据自下而上确定的收入任务和税源分布情况,各级税务机关及时明确、调整“开门红”、“双过半”和全年的收入目标任务,把目标任务分解到一线征收单位、一线征收人员,层层建立起一把手负总责的收入任务目标责任制,确保组织收入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有效增强了各级地税机关抓组织收入工作的积极性和紧迫感。

加强税收分析预测,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一年来,各级地税机关逐步建立完善月、季、年收入分析预测制度,加强对影响税收的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征管因素的分析。重点分析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区域和产业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新出台税制改革和税政调整因素、重大投资项目等因素对地方税收的影响,更加准确地反映相关因素对地税收入的影响程度,同时及时发现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征管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组织收入的措施和建议。各级地税机关在深入开展税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将税源分析预测情况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向有关部门通报,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组织收入工作的支持,有力促进了组织收入工作的开展。

强化税务稽查,促进收入增长。稽查部门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稽查执法程序的基础上,加强与房管、国土资源、建设、金融、公安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创新稽查工作机制,实现从单户稽查向行业联查、专业深查的转变,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和专项检查工作,重点对房地产业及建筑安装业、餐饮业、服务娱乐业及金融、移动、联通、石化、电力等高收入行业(重点税源纳税户)进行专项检查。据统计,全区地税稽查部门共检查企业2589户,查补税税款、滞纳金4.2亿元,已入库3.8亿元。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工会经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工作。工会经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全区各级地税机关充分发挥征管机构科学规范、征收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坚持将代收工作同其他地方各税费征收工作一起布置,实施同征同查同管一体化管理,规范和完善收费的程序,收到良好成效。到12月中旬,共代收工会经费258**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695万元,为贯彻落实《工会法》、增强工会组织的经济实力、推动工会工作和残疾人就业保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二)税收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20**年下半年,在总结20**年联合开展综合性执法检查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组织监察、法规、征管、计会、稽查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和税收执法监察,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工作结束后,将发现的问题通报被检查单位,并提出整改意见,促进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两权”监督制约进一步深化。继续开展税收执法责任制试点。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税收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办法》、《税收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办法》等工作制度,并在试点单位实施,试点经验在不断地积累。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年上半年,在全系统开展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专项大检查,并派出5个工作小组对部分市地税局进行重点检查,确保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其支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大检查中,对极个别地方不执行优惠政策或擅自扩大优惠范围,提高优惠标准,延长优惠期限的错误行为进行了纠正。同时根据税收减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出台了《**壮族自治区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进一步明确减免税的事项和范围,细化减免税的审批程序,促进减免税管理工作的高效、稳妥进行。据统计,20**年1—11月全区地税系统共减免地方税收127273万元。从主要减免项目看,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减免92484万元,执行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税收21**万元;从主要减免税种看,减免企业所得税112425万元,减免营业税5559万元,减免城市房地产税689万元、房产税4878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3**4万元。

开展行政复议加强年活动,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为了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切实提高全区地税系统行政复议工作水平,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区局组织开展了全区地税系统行政复议加强年活动,制定周密活动工作方案,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任务、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结合行政复议加强年活动,对20**年以来全区地税系统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进行了认真排查,及时了解各地行政复议情况。

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规范性文件。坚持合法性原则、效率原则、便民原则,对全区地税系统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共保留45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行政许可9项,非行政许可36项。把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审批、总机构提取管理费税前扣除审批、部分企业所得税减免的审批等权限下放给市级地税局。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以提高行政效能,方便纳税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全国税务系统税收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872号)的要求,组织精干力量对区局或与其他部门联合的税收规范性文件,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人大或其他区直机关制定的涉税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文件788份,确认有效文件4**份,确认有问题的文件385份。其中,全文废止的文件317份,条文废止的文件57份130条款,建议修改的文件11份,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加强税收法制宣传,营造良好执法环境。一是抓好日常税法宣传咨询和宣传月活动。各地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体合作,在报刊、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等媒体开设税收宣传专版、专栏,建立巩固税收宣传阵地,并从组织、经费上予以保障;结合普法教育的开展,通过深入企业进行纳税辅导、送法下乡、开展税法咨询等活动,全方位加强日常税法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税收法制观念,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注重发挥12366和网络宣传作用,不断扩大12366咨询服务的功能和规模,对**地税局网站进行全新改版,增加税法知识和纳税服务的内容,拓宽税收宣传渠道,形成全方位的税收宣传网络;精心组织第十六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形成了较大的税法宣传声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抓好阶段性的主题宣传活动。区局按季度制定宣传主题,各级地税机关围绕当季的宣传主题,集中力量,实行全系统上下联动,以多种形式开展税收宣传活动,使税收宣传常提、常热、常新,有效地提高了税收宣传的效果。第一季度开展“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大检查”主题宣传,第二季度开展“把方便让给纳税人”主题宣传,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主题宣传,均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是抓好税法告知制度的落实,及时将税收法规和政策告知纳税人。在认真执行税法公告制度的基础上,20**年整理编印《**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办税百事通—税收优惠政策》1万册;每月编辑出版一期《地方税收文件汇编》,共印3万册;编印《20**年地方税收法规汇编(上、下)》,共印1.2万册。这些书籍均免费赠送纳税人,为纳税人提供全面、准确的税收法规和政策。

(三)税收征管向科学化精细化迈进

征管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地税机关不断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全面掌握纳税人开业、变更、注销、停复业、外出经营等情况,规范纳税人税收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加工,认真做好税务登记证件换发的后续工作。据统计,20**年地税机关负责征管的纳税户共586760户,其中国有企业12177户,集体企业11519户,股份合作企业1325户,有限责任公司64324户,联营公司133户,股份有限公司3131户,港澳台投资企业15**户,外商投资企业1534户,外国企业67户,私营企业23746户,其他企业2390户,非企业单位54**户,个体工商户459508户,其他4975户。为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自治区地税局修订了发票管理的有关规定,有效地加强了各类发票的管理。

实行扁平化管理,重点税源监控工作取得突破。20**年,在重点税源监控上再出新招、实招,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即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新征管信息系统为依托,组建一支精干的重点税源税收管理员队伍,区局通过重点税源管理员直接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管理,重点税源管理员直接对区局负责,从而减少税收管理层次,将组织“金字塔”结构形态扁平化,促使重点税源管理的效率、质量、法治水平、文明程度的明显提高。一是对全区地方税纳税大户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核实,确定每年缴纳地方各税在30万元以上的4665户纳税户为重点税源监控对象。二是确定了429名重点税源税收管理员,专门负责重点纳税户的管理,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责任到人,准确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重点。三是做好重点税源监控管理软件(TRAS)知识的培训,使重点税源税收管理员熟练操作软件。四是为了保证税收管理员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区局调剂130台电脑分配给各级地税机关负责重点税源的税收管理员,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较好的硬件设施。五是做好重点税源企业数据的采集、上报工作,严格执行重点税源月报制度,加强重点税源的分析和审核工作,确保重点税源报表的准确性,为领导决策提供详实的依据。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后,20**年重点监控户数为4655户,占企业纳税户总户数4.4%;重点税源税收管理员429名,占全区干部职工人数的4.6%;重点税源入库约占地方税收收入总量的57%。

贯彻落实好车船税暂行条例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条例。车船税暂行条例和新修订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条例颁布施行后,我局及时向各级地税机关传达总局的有关精神,做好新旧税制的衔接工作;组织人员到国土资源、交警、保监会**监管局、各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草拟两个条例的实施办法草案及时呈报自治区人民政府立法审批;通过召开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新闻会等办法做好前期宣传、部门协调等工作。目前两个条例在我区得以顺利实施。

货物运输业税收征收管理得到加强。积极指导基层做好货物运输业税收征收管理;协助基层做好货运税控盘和传输盘的购买与维护;每月汇总和传递货运发票信息清单;编制异常货运发票审核清单下发基层;对货运异常发票进行审核检查;指导基层及时对外省需协查的货运发票开展审核检查。

完成了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土地增值税清算是国家税务总局20**年的一项重要部署,是配合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我局积极认真开展了此项工作。一是广泛进行宣传,澄清了社会各界对土地增值税的一些不正确认识,对清算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二是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三是制定我区的配套措施。结合**实际,对清算的条件、非直接销售和自用房地产的收入确定、土地增值税的扣除项目、土地增值税清算应报送的资料、土地增值税的核定征收等事项给予明确,补充相应的配套措施下发供各地执行。四是指导好各地开展清算工作,确保清算工作顺利进行。

较好完成了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工作。一是做好受理纳税人申报的准备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宣传、培训、受理、档案管理、跟踪反馈机制等一系列具体工作计划;二是宣传发动,营造氛围,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让纳税人了解有关政策、程序以及相关法律责任;三是调查摸底,掌握信息。对重点纳税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可能符合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范围的纳税人进行逐一分析和统计,锁定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人群集中企业名单,了解掌握应申报对象的范围和人数,上门辅导动员进行自行纳税申报。据统计,上半年全区累计有11041人进行了自行纳税申报,比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申报人数指标任务多出了一倍,涉及年所得总额30.5亿元,应纳税额4.4亿元,已缴税额4.3亿元,补缴税额1513万元,退税额10.9万元。

(四)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完善《**地税信息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的应用效果。一是在20**年河池、柳州、崇左3市地税局实现了征管数据市级集中存储和处理基础上,继续在其他的11个市地税局推进征管数据市级集中存储和处理,使我区所有的市地税局顺利实现了征管数据市级集中处理,全区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组织力量采取集中攻关的方式对发票模块进行的较大幅度的调整完善和功能扩充,使《**地税信息系统》的发票管理功能覆盖了发票管理的各个环节。三是借助社会力量,成功开发《**地税信息系统》与财税库行系统的接口,从6月份起,在全区各市、县推广应用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真正起到了方便纳税人,减轻了基层税务机关工作负担的作用。这是区局改革缴税取票方式,简化办税流程,提高税收工作效率,方便纳税人的又一举措。四是在《**地税信息系统》开发工会经费征收功能,解决目前工会经费存在的问题,切实减轻基层代收工会经费的工作负担,提高代收工会经费的工作质量。

开发应用《**地税报表集中编报系统》,提高报表编报时效。《**地税报表集中编报系统》的成功开发和应用,改变了过去各部门使用不同软件编报报表,基层要使用多套软件采集数据,各级税务机关各部门报表数据独立封闭,互不共享的局面。同时,由于系统采用数据省级集中存储和处理的模式,较好解决了报表的存储和上报问题,为报表编报实现扁平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力推动了报表集中编报的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开发应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系统》,提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工作效率。根据2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要求,区局及时组织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软件的开发,并将引软件融入《**地税报表集中编报系统》,与《**地税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极大提高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做好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税源监控平台》的试点工作。总局将我局列为地方税税源监控试点辅助单位后,我局及时学习和掌握有关精神,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南宁市、河池市、柳州市、北海市、贵港市、钦州市等6市为我区试点单位,召开了平台演示会,组织试点单位的分管领导、税政科长和业务及技术骨干进行了现场观摩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培训工作。目前推广工作的进展较为理想,软件的本土化圆满完成,硬件环境顺利搭建,系统的调试基本就绪,推广工作有条不紊展开。

(五)作风效能建设扎实推进

认真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在全区地税系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和发动,层层成立了活动领导机构,确保全区地税系统作风效能建设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通过下访征询、发放问卷表、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查摆出了地税系统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制定实施整改措施。结合地税系统特点,建立和完善了地税系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的具体实施办法和20余项相关配套制度。据统计,截至11月底,全区地税系统共收到涉及作风效能问题投诉举报66件,调查核实案件37件,共追究了8个单位的行政责任,追究个人责任45人次,其中:组织处理和行政处分10人,分别是:告诫3人、调离岗位3人、辞退1人、免职3人;对35人采取了其他追究方式。按照自治区机关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开通运行的有关要求,及时开通并运行了被列入区直部门限时办结的重点项目岗位目录的审批事项。积极参加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将面向纳税人的44项审批事项中的24项交政务服务中心审批大厅集中受理;为便于纳税人办税,我局认真编制了24项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和审批流程图;在政务中心共设立5个服务窗口,派驻11名工作人员,其中10人常驻政务服务中心专职从事窗口服务工作。据统计,截止11月底,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地税服务窗口共向纳税人提供税收咨询服务208人(次),其中,政策法规类23人(次),纳税申报类8人(次),税务登记类136人(次),其他涉税事宜41人(次);受理各市、县局移送的行政审批事项90件,办结57件,没有发生超时未办结现象。为确保作风效能建设的有效推进,我局高度重视督查工作,区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各市、县(市、区)地税局进行明查暗访,作风效能办组织作风效能建设专门督查组,每一个阶段都深入全区地税系统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的督查。目前活动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各级地税机关和广大地税干部的服务质量明显优化、行政效率明显提高、执行力明显增强,税收环境明显好转,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作风效能办对全区在税系统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全面优化纳税服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丰富公开内容,完善公开形式,规范公开程序,地税机关办理行政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都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充分发挥首府地税服务中心纳税服务试验田及纳税服务标杆作用,进一步完善12366税务服务热线和地税网站的宣传、咨询辅导等功能,全年通过12366服务热线人工解答纳税人各种咨询、投诉37656次,处理语音信箱留言7602次,提供焦点政策查询8819次;地税网站接受访问58万人次,更新各类政务信息2555条。规范纳税人资料报送要求,简并纳税报表,减轻纳税人负担。采取减低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国地税联合办证、减免下岗再就业和大学生就业人员办证费等方式,累计为纳税人节约费用1398.77万元。

20**年我局在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完善办税服务厅功能,解决申报难、排长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具体包括:完善办税服务厅硬件设施;增加办税窗口和办税人员,延长办税时间;简化大厅现场发票验审手续,对纳税人购买发票实行“先办理,后查验”的办法;实行简并征期,在法律法规及政策许可范围实行按税种或按纳税人经济性质简并征期;推行“阳光操作、全程服务”制度,通过预约服务、弹(延长服务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各项规范有效的服务;积极推行电话申报、网上申报、邮寄申报等多元化申报服务,缓解办税服务厅压力;在大厅开通零申报专窗等“绿色通道”;根据实际情况,有的办税厅设立导税员,由导税员做好办税咨询和涉税业务解答工作,帮助纳税人尽快办理办结有关业务工作;加强对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综合培训,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素质;统一服务窗口、统一窗口职责、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服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等等。这些举措使办税难、排长队的问题得到了迅速的解决,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树立了地税新形象。

规范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针对基层反映需要填报的各种税收报表过多的问题,将原要求基层上报的123张报表简并为90张,并全部运用**地税信息系统自动编报,实现税收信息共享,切实减轻基层地税机关和纳税人负担;推广应用财务集中管理系统软件,实行全区地税系统财务集中管理,加强经费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不廉行为的发生;开展资产清查,委托中介机构对全区地税系统94户预算单位进行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规范全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政府采购制度,撤消大宗物品采购工作组,成立了政府采购工作组,制定了全区地税系统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各级地方税务局商品、服务政府采购管理;针对一些单位对文件传阅工作重视不够,出现不传、不办等人为积压文件现象,导致基层干部职工不能及时学习和掌握上级精神的情况,重申了文件传阅工作有关的规定,要求严格按照规定范围传送文件,严禁擅自缩小阅文范围,严格按照时限要求传达文件,严禁人为积压文件,确保全系统上下政令畅通,使每个干部职工能及时掌握上级政策、决策精神。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一是以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中查摆出来的问题为重点,扎实抓好课题调研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筹办了20**年全国税务系统科研工作会议,得到国家税务总局领导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三是抓好20**年全区地税科研计划的制定和课题调研计划落实。20**年的科研工作确定了21个选题,其中指令性课题4个,指导性课题17个。四是组织开展了20**年全区地方税收科研成果评优活动。五是做好《中国地方税收制度面临的形势、问题与对策》课题及我国地方税体系发展规划课题的相关工作。通过广泛深入开展税收科研工作,推出了一批理论上有深度、实践上有指导意义的调研精品,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培养人才,促进各项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大胜利召开后,各级地税机关党组立即组织中心组学习,认真研读总书记所做的报告,深刻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中的有关新提法、新亮点、新思路。结合**地税工作的实际,区局党组要求,**地税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而扎实努力。各级地税机关按照党中央要求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迅速行动起来,周密组织,合理安排,加强督导,广泛宣传,切实抓紧抓好了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通过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把全区地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了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更加牢固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法为民、聚财为国的观念,振奋了精神,增强了动力。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班子整体合力。按照“坚持学习、加强学习、改善学习”的要求,抓好各级班子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使各级班子成为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的表率,不断提高了各级班子执政能力和把握大局、开拓创新的水平。按照“及时补充,增强力量;优化结构,合理配备;保持稳定,适当交流”的原则,做好各级领导班子调整、补充配备工作,全年考察提拔处级领导干部3人,提拔处级非领导干部4人,调整了17名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岗位,调整和补充配备90名正科级领导干部。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班子建设的各项工作,使各级领导班子力量不断充实,结构逐步优化,战斗力不断提高。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召开全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面总结近几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交流经验体会,深刻分析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落实今后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措施和办法;制定下发《20**年全区地税系统理论学习计划安排》,狠抓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落实,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健全和落实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党建的各项工作。

基本完成公务员登记、工资套改及管理工作,人事管理进一步规范。严格执行《公务员法》,按照上级的部署认真细致地完成了公务员登记工作。严格执行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标准和发放纪律,对已获准登记的公务员以及机关工人分别进行机关工资、事业工资套改工作。积极做好汇报、协调工作,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部分干部公务员身份问题和非编人员的社会保险费问题。推广应用《**地税系统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编辑发放《**地税系统人事工作实用手册》,提高了人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干部队伍依法治税的素质。继续积极推进人才兴税战略,把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教育培训的力度。一是制定下发了《**地税系统20**年教育培训工作方案》,为全年教育培训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举办“税收管理员、办税服务厅人员、税务稽查员师资培训班”各2期,培训业务骨干和师资共360人次;举办人员、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各2期,人数240人。三是借助桂林电子工业大学的优质培训资源,举办“处、科级领导干部信息化基础应用培训班”5期,培训人数270人,有力提高领导干部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四是区分层次,分类施教,举办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证书培训班11期,培训898人次,在确保培训效果的同时,节约了培训成本和学员的培训时间。五是认真做好**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班(财税经济方向)的报名和组织工作,共有200人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六是整理编辑了《税务管理员岗位学习资料》、《办税服务厅人员岗位学习资料》和《税务稽查人员岗位学习资料》,共印制30000多份下发给全体干部职工,为全区“五员”培训的顺利开展打牢了基础。七是组织全系统14个市局和区局直属分局共15个单位669名税收管理员和相关业务人员,参加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命题的税收管理员自测考试。八是认真组织全系统1315名应考税务人员参加国家税务总局举办的税收执法资格统一考试,有效地提高了税务人员的执法素质。

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各级地税机关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明确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学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要求领导干部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重要论述;在全系统内开展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树新风正气促廉洁从政”主题教育活动;在地税内网上设立党风廉政专栏,共设立“领导讲话、廉政法规、廉政动态、警钟长鸣、他山之玉”五个版块。三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开展权钱交易治理工作;开展了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项目清理工作,对20**年—20**年4月经区局批准立项的新建、续建(扩建)以及大型装修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按照楼堂馆所建设项目清理工作要求共对32个办公楼项目进行了清理,进一步规范了基建项目管理;四是严格执纪执法,加强对减免税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重点环节监督管理,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干部职工文体生活。召开了工青妇工作会议,专门就如何加强工青妇工作作了专门的部署;成立了系统团工委,各级地税机关也建立健全了工青妇组织,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文明创建活动,提升文明创建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树立起地税新形象。年内有3个单位获得了“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称号,3人荣获“全国税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在首届**青年文明号“十杰百佳”评比中,1人获首届“**青年文明号十杰号长(负责人)”称号,贺州钟山县地税局钟山分局获得首届“**青年文明号十杰集体”称号,7个集体获得首届“**青年文明号百佳集体”,5人获得首届“**青年文明号百佳号长(负责人)”,是全区青年文明号成员单位中获得奖项最多的单位;全区地税系统有8个集体荣获部级“巾帼文明岗”,2人获“巾帼建功”标兵称号。此外,我局还荣获了“全国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家庭助廉活动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为丰富全区地税系统干部职工的业余文体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9月份成功举办了**地税系统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首届职工运动会和文艺会演。全系统十四个市地税局和自治区地税局机关组成的15个代表团1500多名运动员、演员参加了篮球、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保龄球、桥牌、围棋、象棋等10项目比赛和文艺会演,整个活动文明、热烈、精彩、节俭、圆满,充分展现了**地税系统积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组织代表团参加**第十一届运动会,获得了2金2银2铜以及“体育运动风尚奖”的好成绩。

我们深深体会到,我区地税系统的各项工作成绩,都是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区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下,在广大的纳税人的理解支持下,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取得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环境,加倍努力工作,以所取得的成绩为新的起点,把我区地税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税收科研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这次厅务会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前三季度水利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从现在起到年底只剩下两个多月时间了,大事要事多,工作任务重。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明年又是"十五"计划第三年,承前启后,十分关键。做好这一阶段工作,为确保各项年度水利任务完成并为明年工作开展超前筹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省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10月16日,省政府召开了全体(扩大)会议回顾总结前三季度工作,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省上下抓紧今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再接再厉,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季允石省长、梁保华副省长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省形势发展明显好于预期,年初确定的各项主要任务可望超额完成,"十五"良好开局得到巩固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运行实现高开高走。1-9月份全省gdp增幅保持在11%以上,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二是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04亿元,同比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三是开放型经济增势强劲。进出口总额494亿美元,增长31%,其中出口增长28%;实际利用外资近80亿美元,增长57%,提前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四是经济增长质量稳定提高。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6.7%,实现财政总收入1038亿元,增长25%,金融机构平稳运行。五是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47元,增长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48元,增长6.8%,城市困难群众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中小学老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与此同时,会议也指出要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物价持续走低、市场经济秩序不够规范,一些地方安全生产存在隐忧等等。

对第四季度的工作,会议号召各地、各部门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10号文件精神,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全力以赴地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奋斗。并提出了十二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

一要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要扎实抓好秋收秋种,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切实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引导"三资"开发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

二要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力争全年增速达到14.5%以上。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拓展工业增长空间;强化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和支撑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朱总理明确要求,政府信息化先行,带动整个信息化发展,明年上半年要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间信息和文件的网络传输。要以信息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年内完成50年数字化、智能化、复合型新产品的开发。

三要大力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优先发展带动力强、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旅游、房地产等新兴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加快三大物流区域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中介服务等行业。

四要努力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继续把增加投资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大措施抓在手里,集中力量抓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继续增加技改投入,及早安排明年的投资计划。

五要力争开放型经济的新突破,全年进出口总额和历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要双双跨越600亿美元大关。要奋力拼抢国际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驻外经贸代表机构建设,建立完善海外事业管理、服务网络。继续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应对工作。

六要扎实推进以国企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按照"抓大要强,放小要活"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国企改革;按照"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原则,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继续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增强国企竞争力。要鼓励民众创业,促进私营企业个体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中介组织建设,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诚信*。

七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继续搞好行政区划调整,努力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率先在重点中心镇推动规划公示制度,积极推进都市圈建设,落实加快城市化的各项政策措施。

八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产业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苏南,加快苏州到南京信息产业带,苏南沿江新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沿江两岸新医药产业带建设。加快沿江经济带开发,推动苏南与苏中的"三联动",实现苏中快速崛起。落实产业转移、财政转移、科技转移、劳动力转移政策,促进苏北大发展。

九要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确保全年财政收入新增*亿元、增幅达18%以上。大力组织财税收入,培育壮大新财源和经济增长点,千方百计挖潜增收。要一手抓增收,一手抓节支。除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和紧急救灾支出外,省财政一律不追加新的支出。要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完善财税体制。

十要认真落实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的各项措施。牢固树立就业优先的原则,加大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扶持力度,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加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省已有9个市出台了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要加快省级机关医疗保险改革工作,尽快组织实施。

十一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快高新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转制要抓紧启动。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

十二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打击敌对势力,坚决与作斗争,依法严打刑事犯罪,做好社会治安,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群体事故处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好走访困难企业和职工活动。

会议从四个方面直接对做好水利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抓好淮北地区抗旱工作,合理调度水源,加强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为确保秋熟丰产增收、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贡献。二要集中力量抓好江堤达标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争取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早日开工,及早安排明年水利投资计划并力争有所增长,为拉动经济增长做贡献。三要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制度改革,为城市发展作贡献。四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治太湖、淮河水污染,为我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贡献。

二、全力以赴,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各单位各部门围绕"争取六个方面创新突破,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内容,具体做好八项工作,努力做出四个方面贡献"的总体目标,强化措施,加快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前三季度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水利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全省重点水利工程总体进展顺利,至9月底完成投资2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0%。淮河入海水道在建工程进展顺利,滨海枢纽已通水通航。小塔山水库加固也已开工。治太环湖大堤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常州新闸和丹金闸主体工程通过水下验收。江海堤防达标工程按计划组织实施。泰东河年度河道工程、淮阴二站工程已基本完成。城市防洪建设全面启动,省辖市规划报告基本完成,南京等7个市已开始实施。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到年底县水利局可全部联网,省以上报汛站遥测率达到83%。全省水利基础数据库建设正进行设计,苏北水资源监控调度等应用系统正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将启动,今年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正在抓紧编制初步设计。农村水利建设累计投资14亿元,投劳2.5亿个,完成土方7.3亿立方米,修建防渗渠管道43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3平方公里。

二是防汛抗旱取得了新胜利。我省苏北地区连续干旱,湖库蓄水不足,目前淮北地区仍有500多万亩受旱。面对持续干旱,我们科学调度,加强用水管理,江水北调沿线大站累计抽水125亿立方米,洪泽湖多拦蓄来水20亿立方米,保证苏北地区抗旱水源需要。6月入梅后,我省出现了短历时强降雨过程,在5天时间内下了常年梅雨量的2/3,太湖、秦淮河流域水位全面上涨,苏南局部地区出现内涝,句容等县暴雨成灾,省防指及时组织抢排涝水,把损失减少到最低。6月下旬和8月下旬长江两次洪峰过境,沿江潮位全线超警戒线,我们积极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全力做好抗洪斗争,保证了长江洪峰安然过境。

三是水利管理取得了新成效。水利规划不断加强,*省近期防洪规划和实施意见,以及里下河地区、秦淮河流域、废黄河流域三个综合规划正在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和节水规划基本完成。继续整顿和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完善基本建设四项制度,规范建设资金,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水资源管理得到加强,苏锡常地下水封井已完成年度任务的59%,苏北苏中地区地下水实行了控制开采。计划用水和节水工作得到加强,了全省用水定额。工程管理进一步规范,全面进行河道目标管理考评,强化小型水库管理,切实做好清障和长江采砂管理工作。依法行政力度加大。今年争取省政府出台了《*省水文管理办法》,组织清理省级水利规范文件,加强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执法公示工作,近一阶段集中学习贯彻新《水法》,掀起一个学法守法新高潮。

四是水利改革取得了新突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各地按照部署开展了试点工作,我厅与省体改委调研制订了改革实施办法。目前正抓住国务院出台改革方案的机遇,争取以省政府??制改革不断加快。全省已有3个市、32个县(市、区)成立了水务局,进一步强化了水务职能。地下水管理、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等职能在市级水利局均得到明确,苏州等8个市的节水管理成建制划归水利部门。农村水利改革成效显著。小型工程产改基本完成,改制工程12万多处。全省35个灌区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供水单位+用水者协会+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水价和供水体制改革进展明显。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水费管理办法已报送省有关部门,全面开展了水价成本测算工作。苏北供水体制改革逐步推开,省和苏北七市成立了供水机构,对江水北调沿线各市实行全年计量、计划供水、超计划加价的管理办法。投融资机制改革逐步推开。城市水利建设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化开发的投入新机制,泰州等6市成立了城市防洪建设投资公司。农村水利建设在用好"两工"过渡政策的同时,积极探索"一事一议"后水利投入新方式。通过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全省回收资金3.1亿元,吸纳社会资金5578万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进行。认真贯彻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积极推进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试用期制。以全员聘用为重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开展了水文、工管、设计、施工单位改革改制工作。

五是行风建设取得了新转变。全省水利系统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七一"和"5.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进一步转变作风,按年度会议计划加强了会议审批管理,公文数量有所精简,机关运作效率提高。各部门、单位均针对难点热点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促进了工作的深入。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全面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今年在省文明办指导下,开展了"建设水利行业新形象,树立人民满意好行风"为主题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同时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三优三满意"活动,使全系统干部职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分为二地看,当前我们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工程前期工作滞后,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二是少数地方地下水封井进度不快,节水工作的成效不显著;三是在河湖擅自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管理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四是一些单位改革力度不力,内部管理还有薄弱环节。上述问题,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重点加以解决。

(二)加大力度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现在到年底还有二个多月了,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对照年初工作计划,认真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要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全力以赴,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一,继续做好抗旱蓄水工作。今年汛后我省淮北地区继续晴热少雨,淮河干流蚌埠闸基本断流,淮北"两湖一库"蓄水总量为5.59亿立方米,为正常蓄水量的28.7%,蓄水严重不足。淮北地区大中型水库蓄水仅0.68亿立方米,为正常蓄水量的13.5%。抗旱保秋播任务比较重,前段时间到徐州连云港检查抗旱工作,旱情十分严重有300多万亩未能及时播种。当前要抓紧做好调水补水工作,继续加强用水管理,保证淮北用水需求。保证向徐州市送50立方米每秒,向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补水,把石梁河水库水位抬高至24米以上,为东海、赣榆等地抗旱提供水源,以尽量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并按照淮委要求,做好微山湖应急补水准备工作。在加强水源调度的同时,各地要自力更生,做好节水保水工作,要充分挖掘当地水源,尤其是浅层地下水,组织开挖河中河、塘中塘,提高水源利用效率。

第二,要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要围绕34亿的投资计划和基本完成入海水道、江堤达标、太湖治理的建设目标,明确责任,倒排工期,还是要严格责任制,各项目责任人真正到位,逐日逐旬逐月抓进度,重点工程、重点问题采取重点措施,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当前要抓紧审批下达扬州仪征市胥浦闸、泗源沟闸等项目初步设计,抓紧做好苏州白茆闸、南通新江海河闸、淮安一帆河闸、徐州奎濉河治理等工程的招投标等手续,尽快开工实施。要加强在建工程督促检查,海堤达标、省属闸站工程进度不太理想,要狠抓薄弱环节,抓牢最后一个季度,使进度赶上来。由于前期工作问题,江堤达标工程的进度不快,要加快前期工作,督促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全面加快建设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要积极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年底前要全部完成规划工作,全面启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以城市防洪促进城市水利的发展。要根据省政府要求,抓紧组建三阳河、宝应站工程项目法人,以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年内开工。对已完工程要及时组织验收,尽早发挥投资效益。要继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将建设重点转移到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建设上来。在确保完成今年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要及早策划和落实明年的水利建设计划,争取冬春早动工。要以节水和河道疏浚为重点,坚持不懈开展农村水利基本建设,编制全省县乡河道疏浚规划,今年农田水利要完成土方6亿立方米,小沟以上建筑物5万座,建设防渗渠道5000公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三,全面加强水利管理。要继续做好各项水利规划。争取年内完成*省近期防洪规划和实施方案、水利现代化总体规划、里下河地区综合规划、全省水资源保护规划、全省节水规划等五个规划。加强规划管理工作,争取出台《防洪规划同意书》报批管理暂行规定,坚持按规划审批建设项目,不符合或未进入规划的项目一律不批。要研究加强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质量管理办法,对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要落实和加强项目负责人制度,严格技术审查把关程序。要强化水资源管理,突出节水和水资源保护,规范水资源论证,强化地下水管理,特别是苏锡常地区封井任务形势严峻,要花大力抓落实。近日省政府办公厅要求我厅组织有关单位对苏锡常封井进度进行督查,水资源处要提出具体方案并认真组织督查,并将情况及时如实上报,确保完成苏锡常封井年度任务,对苏北超采区控制开采计划落实情况也要加大督促力度,要逐步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水功能区划报告年底前要报送省政府审批,同时着手研究水功能区的管理办法。要加强水利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秩序,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四制要求,加强在建工程管理。根据最近调查了解的情况,要进一步加强招投标管理,并要监督和防止中标单位私下分包,同时对监理要有更严格的要求,规范运作,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要加强财务管理和财务审计,增收节支。要继续筹措好水利建设资金,加大内审工作力度,强化资金监管。要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增收关键在发展经济,水利一方面要保持建设投资强度,为全省拉动经济增长做贡献;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人才优势,千方百计创收。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没有列入预算的支出项目,即使有需要,也要转到下年安排,不能随意追加,不能突破年初预算。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缩一切不必要、不合理的开支,杜绝铺张浪费。

第四,积极深化水利改革。要大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贯彻水利部召开的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尽早出台《*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加强对省政府确定的四个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指导,试点方案确定后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要进行科学设岗,抓紧测算费用,明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工作。要加快农村水利改革。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要全面推行"管理机构+用水者协会+农民"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群管组织,引导农民参与灌溉管理。通过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要进一步深化完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小型改制的关键是如何加强改后服务和监管,对此一定要有长效管理机制,否则将造成不良后果。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拿出规范办法。水价改革要加强与省物价局联系,在成本测算基础上尽早形成新的水价调整方案。要对各地水费收支情况进行合规性检查,督促各市完成省级水费集中指标。对水价改革中有关税收问题,要主动与省地税局协商,加强调研,提出解决办法。苏北供水体制改革要全面完成苏北水资源监控系统一期一步工程,协助苏北供水区完成市级供排水机构的组建和资产划拨工作。要进一步推进投融资机制改革,争取年内13个市全部建立水利投融资公司。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在发挥体制优势上做文章,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管好配置好水资源,显示出水务管理的优越性,赢得各项政府肯定和社会认同。要认真贯彻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事业单位改革要以全员聘用制为重点,要按照省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工作。省设计院、太湖院、工勘院要做好改制前期工作,省水建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积极推进改制。

第五,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水法》,准确把握新《水法》精神实质,用新《水法》指导各项水利工作。要对照新《水法》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省配套水法规,当前重点要抓紧修订《*省水资源管理条例》,制定《*省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实施办法》。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省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省级设定的审批事项已全部清理完毕即将公布,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对取消的审批事项加强后续管理,对保留的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水政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完善水事活动监控网络,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非法围垦设障等违法水事活动,为水利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第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事关重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并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把安全生产各项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具体人。要切实加强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和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理等工作。对事故隐患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要落实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同志值班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安全生产法》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厅系统要认真宣传贯彻,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并结合去年我省出台的《*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研究落实安全生产规范管理的各项措施。当前要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把稳定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要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按照中央、省委及水利部的要求,做好水利工作,要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想方设法为人员落实政策,解决困难。对不稳定因素要进行排查,认真开展思想教育,将矛盾化解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稳定,保证十六大顺利召开。年底将近,各单位各部门要组织好走贫访苦活动,妥善安排好困难职工生活,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三)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一要抓好思想建设,牢牢把握指引我们正确前进的理论武器。进入新阶段,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从根本上说,必须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我们要在深入开展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5·31重要讲话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传达、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各项准备工作。十六大召开后,要通过大会辅导、骨干培训、网站宣传等形式,迅速在全系统掀起一个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高潮,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水利干部,引导大家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检查党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活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抓好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之中,从机制上保证党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组织建设,牢牢夯实新的伟大工程的骨干基础。党的组织是党赖以存在、发展和完成使命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保证。要严格按照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省级机关实施办法,加强厅系统各级党组织建设。要认真运用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深入开展联系点和挂钩制度,继续加强与挂钩单位联系,帮助基层解决困难。要借鉴干部受教育与基层群众得实惠相结合的经验,进一步拓展学教活动的内容;借鉴干部自我教育与接受群众评议相结合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干部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永葆先进性为目标,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努力形成能进能出、吐故纳新的正常机制,使党的队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做到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

三要坚韧不拨地抓好作风建设,牢牢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深入转变和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严格执行厅会议计划,确保完成年初厅党组确定的"全年会议精简40%、文件精简20%"的目标。要狠抓落实,对重大工作部署,要在细化落实上下功夫,以百折不回、知难而进的勇气,雷厉风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把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按照厅长办公会议确定的全厅调研工作计划,重点抓好水利改革、城市水利、供水体制改革、依法行政、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利建设、信息化建设等7个调研课题,有关处室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对水利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难题,研究落实措施。上个月开始各项调研工作已经有行动,希望继续抓紧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每个调研都要在年底前拿出调研报告。要加强对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指导和督促,厅文明办要积极宣传推广创建活动中的先进经验,发挥典型引导作用,进一步开展"三优三满意"和"双目标"创建工作,促进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深入开展。

四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廉政建设,牢牢构筑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要牢固确立第一要务的观念,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保证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要坚持三项工作一起抓,加大治本力度,充分发挥廉政教育、法制保障和监督作用,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遵守中央和省的有关廉政规定,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对全体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事先防范,增强自律意识,引导大家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价值观,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争当忠诚实践"三个代表"的表率。各单位要按照省清房办的要求,完成清房工作。

(四)及早筹划*3年度工作。

要一手抓当前,一手抓长远。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的要求,厅里正在着手进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准备工作,明确明年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各处室、厅直事业单位均要根据厅里总体要求,及早明确明年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分析我省水利形势,深入研究事关水利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要结合今年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有力措施和行动。已经具备条件的,要加紧推进;对难度大、跨度大的工作,要认真研究对策,争取早日启动,为水利事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今年只剩下两个多月了。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聚精会神地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应酬和一般性的事务活动,保证把精力集中到研究解决水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的来,集中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狠抓落实上来,集中到着力抓好当前、确保明年良好开局上来。这是增强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衡量我们作风过硬不过硬的一条重要标准。

税收科研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抓好计划的编制和社会经济执行情况分析

1、抓好计划编制和落实。围绕“十一五”发展纲要,认真编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起草《关于*县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计划报告经*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制定完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完成经济动员成果展示任务,开展20*年经济动员潜力调查。开展“十一五”规划20*年进展情况的检查,认真分析20*年度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开展了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形成《关于*县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过检查,梳理问题,研究对策,为县委、县政府部署新一年工作提供意见建议,当好参谋和助手。

2、加强经济社会执行情况监测分析。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全县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把握发展趋势,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措施。做好经济监测预测工作。按照省发改委的要求,及时加载月度主要指标监测表、月度经济运行简析、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和年度计划报告等。

3、牵头做好各项协调工作。为缓解要素制约,加快项目推进,牵头开展了全县范围内的空闲地清理调查工作,摸清家底,与国土局一起制定《*县工业项目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若干意见》,从规范用地管理、加大闲置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力度、提高现有工业用地利用率、积极开展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几个方面,充分挖掘潜力,盘活存量土地,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缓解我县工业用地供需矛盾。牵头制定《*县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考核办法》,用考核来促推进、强规范。牵头协调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制定了《*县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县脱钩工作会议,并对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

二、积极推进项目落实

1、推进十四届政府实事工程建设。立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拟定政府实事工程建设名录,经县政府和人代会审议通过后,确定本届12件政府实事工程。积极开展政府实事工程专项督查,推进政府实事工程建设。11项政府实事工程(其中一项没有具体的投资额度),总投资31.43亿元,*年计划投资5.59亿元。20*年累计完成投资4.2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5.47%。

2、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一是认真编制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对各镇、各部门上报续建、新建项目,逐项进行审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类处理,经县长办公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人代会审议通过后,确定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共实施161项,20*年计划投资20亿元。与县财政局联合发文分两个批次下达到各镇、有关部门。二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为了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进度,我局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督查组认真开展每月一次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督查工作,积极与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了解项目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每季以通报形式向县领导汇报,能协调的困难问题主动牵头,积极帮助业主解决。20*年共完成投资11.4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6.8%,财政资金到位1.44亿元,到位率50.7%。三是加强项目管理。为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管理,我局与财政局一起建立了200万元以下、未列入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项目联审制度,定期开展内部审查。为进一步强化对我县政府投资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论证、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概算的审核以及项目的后评估等评审工作,确府投保政资项目合理、科学,目前我局正在筹备建立*县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专家库,从入库专家中聘任专家参与政府投资项目评审。

3、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展项目督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年列入县级非工业类重点项目56项,总投资56.4亿元,20*年累计完成投资14.4亿元,竣工9项,开工建设42项。列入嘉兴市“四个双百”工程的重大项目90项,总投资144亿元,本年计划投资30.46亿元,到*年底完成投资33.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9%,开工建设44项,开工率122%,竣工投产21项,竣工率110.5%。

4、强化项目服务。一是加强项目前期服务。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情况,针对项目规划情况,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论证分析,优化建设方案,协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牵头召集有关部门,开展了对平湖太浦河取水管线走向方案对我县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管网线路等存在的近期和长远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原方案基础上进行优化。开展了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前期协调工作。开展了对室内游泳训练馆等15个项目的调研活动,并形成审核意见,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二是加强项目审批。规范项目审批管理,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度。全年组织评审会议53次,评审各类规划54个,立项审批项目113个,审批年度投资计划84个,核准项目4个。三是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建立项目推进月报制度,每月统计项目建设情况,每季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通报重点推进项目实施情况。及时掌握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分析研究,拟定对策措施,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政策扶持。*年,我县列入省重点项目8个,新增列入省重点项目2个,分别是*四中、昱辉阳光。*县体育场、水上训练中心列入省重点预安排项目名单。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已争取上级资金962万元,*县城网二期工程(污水管网)国债资金600万元,职业中专省公共建设投资20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2万元。加强融资服务。加强与银行系统的联系和对接,与国家开发银行已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会议纪要,争取到贷款信用额度5亿元,目前新城区贷款已发放1.77亿元,用于新城区5条道路的项目建设。

三、加快接轨上海步伐

1、制定行动计划。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在认真总结*年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县20*年接轨上海工作计划》,对全年的接轨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确定了工作重点,对全县22个部门、11个镇安排了113项重点工作任务。为确保工作目标的落实,制订完善接轨上海工作考核办法。

2、完善工作机制。召开全县接轨上海工作会议,对*年的工作进行了推动和部署。建立了季度交流汇报制度,每季进行一次交流汇报,交流工作情况、经验、心得,进行探讨,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坚持信息月报制度,随时掌握面上工作动态,协调、推动各项接轨任务的落实和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

3、全面推进接轨。努力探索接轨上海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开拓创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推进接轨上海工作。一是推进科技接轨。加强*——上海科技联络站建设,优化人员配置,更好地发挥联络站作用。组织企业参加上海有关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参加“推进长地区产学研合作暨上海高校第一批转移项目信息会”,推出了我县一批技术难题,寻求合作。组织东华大学专家教授来我县参加“*县纺织产业创新发展座谈会”,组织企业参加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二是推进人才接轨。加大人才柔性引进的力度,吸引上海专家来我县服务,继续与上海高校合作,搞好人才培养工作。做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为上海等地高级专家来*创造条件。上海杉达大学*光彪学院二期已开工建设。三是推进交通接轨。着眼于“大开放、大交通”的发展态势,进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沪杭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沪杭高速亭枫连接线,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湖(杭)高速公路,规划中66公里的高速公路网正在逐步建设中。大力实施沿边开发,*镇、*镇多次与上海枫泾镇召开联席会议,商讨沿边开发事宜。四是推进产业接轨。加强与上海各方面的合作交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招商会、推介会和展示会,全县共举行形式多样的接轨活动110余次,*年通过上海和长三角平台引进外资项目42家,总投资2.34亿美元,注册资本1.66亿美元,呈现一、二、三产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一产上,浙北果蔬市场与省农业厅联手在上海建立的浙江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运转良好。二产上,*年从上海引进工业项目(含依托上海引进)90家,新增注册资本17.2亿元,总投资47.9亿元。在三产上,在上海举办了*服务业项目推介会,召开“上海旅行商走进*旅游恳谈会”。*年从上海引进三产项目54家,总投资4.16亿元,注册资本3.*亿元。

4、启动对接世博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对接世博工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接轨上海对接世博工作的意见》。积极与上海世博局进行了联系对接,成功举办了“接轨上海、服务世博”研讨会。丁栅镇佳峰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经过努力,成功取得了上海世博行政中心产品认证通行证,与世博场馆建设一期工程五只标段签订了价值2200万元地下排水管供货合同,并在世博二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中承揽了业务,在江浙沪地区首属一家,实现了对接世博零的突破。

四、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年初根据《*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参照省、市有关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县改革实际,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协商、沟通,制定了《20*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工作要点分四个方面,二十项改革重点工作。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的步伐。5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重点改革工作中,《*县政府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县工业用地节约集约用地若干意见》、《*县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政策意见》文件已下发,顺利完成了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主管部门的机构改革;“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改革方案已确定,由于人员经费及运行经费省级还没有明确政策,因此,此项改革工作还未正式实施。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4项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改革工作中,《*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评价体系》、《*县节能降耗若干意见》、《*县扶持中小企业成长若干意见》文件已下发。上市工作进一步推进,*年晋亿实业、浙江新嘉联两家公司都顺利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工作,共募集资金10.5亿元多;昱辉阳光公司通过德意志银行成功发行1.2亿美元可能换债券。培育后备企业工作顺利推进,目前有2家企业已与证券中介签订协议,有2家企业有上市意向。

3、稳步启动深化农村体制改革。3项重点改革工作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作为县政府的重点工作,在调研的基础上,准备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第二步选择适当的村进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上,《关于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统筹的若干意见》已出台;对推进农村宅基地复垦试点工作,目前示范村的实施方案已批准,一个自然村试点已经评估。

4、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深化社会领域体制改革逐步推进。8项重点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意见》、《我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革救助政策意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实施意见》、《我县九年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文件已出台;“建立健全新*人管理长效机制”实施意见正在制定;《进一步完善我县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草案已经形成,需要进一步完善。三项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完成,至*年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被嘉兴市评为先进,已赔款5.94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的参保率达71.3%,已赔款达76.8万元(指50%部分,余下50%省里下一步支付);政策能繁母猪参保率达80%以上,已赔款6.6万元。

五、不断加大服务业推进力度

今年以来,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营造发展环境,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年度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8.58亿元,可比增长15.5%,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2.29%。全县服务业地税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20.6%,占地税总收入的52.5%。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服务业投入25亿元,同比上升9.2%。

1、营造服务业发展氛围。一是制定下发全县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年初,我们梳理出了20*年全县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计划,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修改,最终于3月上旬下发到各单位。二是做好服务业目标考核及考核办法的修订。1月份,完成了对各镇、各服务业相关部门20*年度三产发展工作目标进行了综合考核。3月初,就20*年度服务业发展工作目标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对原考核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细化了对各镇、各服务业相关部门的责任指标,扩充了被考核单位数,使考核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目前考核办法已通过县委常委会讨论,正式下发。三是形成服务业季度会议制度。每季度定期召开全县服务业发展工作例会,了解全县各镇服务业发展工作情况和重点项目情况,讨论存在的问题,布置下一步的服务业发展工作。

2、强化服务业政策引导。一是做好财政扶持项目的审核工作。3月初,开始了20*年度服务业扶持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审核工作。共审核通过20个项目,总奖励金额达378.98万元左右,资金全部按时拨付到位。二是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为支持和引导企业投资我县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进一步扩大服务业领域投资规模,保持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会同县财政局服务业财政扶持政策进行新一轮的调整,新政策已于20*年1月试行。新增了鼓励商贸公司、创意产业、服务外包、行业培训、餐饮娱乐等方面的条款,对原有政策条款的扶持力度也作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3、突出服务业招商引资。为进一步推进我县服务业发展,积极开展服务业招商活动,编制项目库,制作宣传资料,多方联系客商。4月18日,我县在上海成功举办了“20*浙江*服务业项目(上海)推介会”,现场签订项目投资协议15个,协议总投资16亿元,项目涉及现代物流、中介、科研、休闲旅游、连锁商业、星级宾馆、房地产等多个行业。9月19日至22日,我县在香港开展了服务业系列招商活动,在21日的“20*浙江*服务业(香港)招商推介会”上推出了32个项目,现场签订项目投资协议5个,协议总投资28亿。活动后,及时总结经验,并对签约项目和推介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其他推介会后续反馈情况。在重点做好服务业外出招商的同时,今年接待了到*进行服务业项目投资考察的客商10多批次,向客商重点推介成熟的服务业项目,形成了较为浓厚的服务业招商氛围。今年以来,合同利用外资5896.71万美元,同比增长213.7%。

4、加大服务业工作力度。一是成立服务业重点专项工作推进组。年初,为更好的推动全县服务业重点专项工作,就5个服务业发展重点课题成立了6个重点专项工作推进组。各工作组分别召开了工作组推进工作会议,落实责任,商讨制定了本年度的具体工作措施。二是加强服务业运行的分析工作。今年以来,每季度对服务业的运行进行综合分析,从运行特点、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方面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上半年,会同银监局、人民银行、工商局启动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相关调研工作,相继召开了担保机构业主座谈会和金融机构座谈会,了解我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此外,6月份我县还组织有关人员赴*就服务业发展工作进行了交流学习。

5、努力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像抓工业一样抓好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的思路,积极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加强项目储备,完善全县服务业项目库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会同相关部门对市县服务业重点项目按月跟踪督查,及时了解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努力推进项目建设。20*年,我县17个市、县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8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7.9%。9个列入市级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为100%,累计完成投资3.4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

六、着力推动信息产业发展

1、推进信息化建设。拟定全县信息化工作*年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数字*”建设,制定了《“数字村”、“数字社区”建设实施意见》,编制了《数字*规划纲要框架内建设任务说明书》,推进农村和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为配合“科技创新六个一批”工程建设,制定了信息化示范企业建设标准。起草了鼓励软件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信息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2、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年,部级*电子元器件产业区,主营业务收入4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8%;利润总额3.86亿元,增长41.9%;税金总额1.28亿元,增长120.9%;固定资产实际投资6.2亿元,增长97.4%。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亿元。

3、加强项目申报和管理。昱辉阳光和万正电子两项目列入*年度省级高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项目。*力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海关加工贸易联网辅助系统”项目列入20*年浙江省信息产业科研、新产品试制计划。“*在线”等五家公司通过国家和省有关机构审核,被认定为软件企业,全县累计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数达7家。7家软件企业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多个软件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申报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的部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组织“浙北食品配送供应链信息一体化与安全监管系统”和“图像全息三维转化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两个项目申报浙江省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蓝洋电子、维克托、电子产品检测中心申报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资金项目。受省发改委的委托组织专家,对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的*年度省级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项目进行验收,上报验收资料,并申请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获省财政资助25万元。对蓝洋电子科技*年度省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和万正电子*年度省级高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项目进行管理,目前两项目进展顺利。

七、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1、营造工作氛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循规环经济大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全县干部群众发展循环经济观念,参与筹备召开全县生态县建设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会议。积极开展宣传工作,配合市发改委做好“循环经济嘉兴行”宣传活动工作。工作的主要是内容宣传典型推荐,共推荐6家单位。服务业:*罗星阁宾馆,社区:*玉兰社区,农业:农经局能源站(沼气),企业:野天鹅羽绒、嘉丰机械、弘安纸业。

2、落实工作任务。根据市循环办下发的《嘉兴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能型社会20*年工作计划》要求和我县去年县政府发文的《*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能型社会实施意见》精神,通过调查摸底、征求意见,制定了《20*年度*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要点》,以县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发改局名义下发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评估,严把项目审批关。

3、加强项目申报。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有关企业申报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补助,为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共组织五家企业(昱辉阳光、振大水泥、虹磊环保、碧云花园、大隆合金)申报专项资金补助。昱辉阳光同时申报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4、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年全县水泥产量382.6万吨,其中供应散装水泥296万吨,完成目标计划的134.6%,水泥散装率达77.4%,高出去年同期6.67个百分点,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在具体工作上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努力拓展农村散装水泥市场。在巩固城镇散装水泥使用,发展本省沿海散装水泥市场的同时,坚持把拓展农村散装水泥作为重点。年初县散装办与各水泥生产企业签订了《关于建立农村散装水泥直销点协议》,并视企业情况在《协议》中分别对其提出了散装水泥的供应率,年终将其与供散量计划完成情况一并考核。二是加快发展商品混凝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浙江浦加混凝土有限公司、*银马混凝土有限公司抓好内部管理,拓宽市场,多供、供好商品混凝土,同时关注、指导新建企业——*城际混凝土有限公的建设与投产,各搅拌站能够生产优质的商品混凝土供应本地市场。三是及时足额收缴专项资金。坚持向水泥生产企业收缴专项资金,向建设工程项目预收专项资金并按时进行结退,专项资金征收率100%。

八、进一步规范价格秩序和收费管理行为

1、加强价格监管。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做好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对属于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要求经营者严格按规定执行,杜绝一切越权定价或擅自提价等价格违法行为。不断探索市场价格监管方式,综合运用调查、告诫、舆论监督等手段,提升价格监管的实效。积极开展物价成本调查,为科学制定价格打下基础。为加强供热价格管理,完善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对协联、中成、洪峰热电厂20*年度供热、供电成本进行调查,为改进集中供热价格管理办法,科学地建立煤、热价格联运机制,合理确定电、热之间的成本分摊比例提供依据。为完善城市供水价格体系,推进城乡供水价格改革,科学、民主、合理制定自来水价格,对11个镇的供水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成本进行了预测。为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等问题,认真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及时落实省物价《关于有关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等规定,对相关药品实际购销价格进行跟踪调查,加强宣传解释工作,确保药品价格政策能顺利实施。合理制定服务性价格,促进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为充分体现古镇西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比照周边相关古镇,重新核定了西塘古镇景区游览景点价格。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对“嘉洲阳光花园”、“嘉园•城市心境”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在等级考评的基础上,核定普通住宅前期物业服务收费中准价格。

2、加强收费管理。根据中央和省清费减负的各项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我局根据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对林业系统、公安系统、卫生系统、人事系统、农业系统、水利系统等四十个系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了清理,共取消收费项目12项,主要有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快件工本费、客运三轮车辆管理费、淡水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的地笼作业收费项目等。同时,要求各行政事业性收费执收单位未经省级财政、价格部门批准同意,不得擅自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或将其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也不得将明令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或其他形式变相继续收取。为进一步规范收费单位收费行为,根据《浙江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年度审验的通知》文件规定,与县财政局联合发文,按照省物价局验审工作规程,开展了20*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验审工作。收费年审主要以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使用的收费票据为切入口,对收费单位的收费情况进行全面审验。已审验23个部门、113家的行政事业单位。在验审中,对存在收费违规问题的2家单位进行整改,发现违纪案件2件,违纪金额5400元,责令清退。同时,及时办理被审单位《收费许可证》验审贴花手续,并及时做好《收费许可证》的换证工作。

3、开展物价检查。一是开展涉农价格和收费检查。会同县纠风办、农经局等部门,在全县开展涉农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对农民建房、农村用电用水、农村有线电视、农村道路运输、农村殡葬等收费开展检查。同时还对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二是开展教育、医药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轮查。教育检查内容主要为:学校代办服务收费、成人教育收费,高中“三限”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政策落实情况,共检查了12所学校。结合对农村卫生服务站的调查,开展乡镇卫生院医药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轮查,对一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干窑、丁栅、*卫生院等6家医院、6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和5家医药公司和药店开展检查,通过检查发现一起价格违法案件,违法金额41953元。三是开展房地产市场检查。与县建设局、工商局联合开展房地产市场整治,并根据举报重点对*县奉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检查。四是开展交通运输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根据省物价局文件精神,开展全省交通运输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收费行为。五是开展节日市场检查。先后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市场价格的检查,把旅游景点服务价格和明码标价执行情况、以及经营单位是否存在价格欺诈行为等作为检查的重点,并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罚,维护了节日市场的正常秩序。

4、关注市场价格动态。今年五月份以来,我县肉禽、鲜蛋、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尤其是猪肉、禽蛋价格涨幅较大,给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为稳定市场价格,我局先后在5月、9月份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县粮油肉禽蛋等主要食品价格进行了检查。同时积极做好应急处置价格异常波动的准备,完善预警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5、认真受理价格举报。健全价格举报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价格举报统计分析制度,及时把握价格违法行为的苗头、动向和趋势。适时公布价格违法警示信息,召开价格投诉举报热点问题通报会。认真开展领导下访活动,接受群众举报,解答群众疑问。建立价格投诉行政调解制度,运用调解手段疏导价格矛盾。依法查处*县网吧行业协会组织全县48家会员网吧统一收费标准,组成“价格同盟”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全年共受理群众价格举报128件,查处价格举报案件9件,查处金额21629;调解1起,退款600元。

6、积极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贯彻“全面进、抓实干、重创新、求实效、持久抓”的15字方针,全面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工作,在去年实施的进社区、进景点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开展了进农家、进学校活动。通过活动,整合价格收费公示、明码标价、价格监督网络建设、企业物价员、价格诚信建设等工作内容,把价格监督检查与服务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检查与服务的互补效应。

九、开展协作交流,做好帮扶工作

1、、积极参与国内经济合作与交流。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今年8月,组织本县7家木业企业代表嘉兴市参加*江木业博览会。在木业博览会上,我县企业还与海林市、东宁县、绥芬河等企业进入商业洽谈,双方愿意以此为平台,共同探讨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的合作。会展期间受到当地多家媒体关注,*江日报对我县的木业作了专题报道。

2、努力拓展区域劳务合作。充分利用协作职能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劳务合作。针对本县企业急需技术工人的现状,主动出击,多方联系,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4月17日,组织我县相关企业前往*市职业高级中学考察,开展人才招聘洽谈活动。经多次协商洽谈,双方就今后进一步加强人员、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和沟通达成共识,本着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在积极开展联合招生、人才委托订单式培养、短期培训以及其它各种形式合作方面也达成了初步意向,一致同意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合作关系,并与五个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在接待广元市元坝区扶贫办的同时,也开展了劳务合作洽谈活动,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向全国有关职业学校寄发了合作意向书,并开展了初步的联系、交流。

3、做好双对口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双对口工作。做好接待广元市元坝区、涪陵市两汇乡来善考察接待工作,加强两地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下一步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交换了意见。积极落实双对口扶贫资金,双对口扶贫资金68万元已落实到位。

4、开展省内帮扶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山海协作工程、帮扶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和百村经济发展促进计划。积极做好百村经济发展促进计划帮扶项目的落实,根据浙江省双对口帮扶和山海协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百村经济发展促进计划”意见》精神和市协作办工作要求,我县新增结对欠发达村二个(遂昌县湖山乡红星坪、王村口镇弓桥头村)。为开展好这项工作,我局认真进行了考察,并与结对村进行了洽谈,针对结对村的具体情况,拟定了帮扶方案,着力促进结对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为结对村的公益事业等项目给予一定支持。做好帮扶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积极落实帮扶资金,完成帮扶资金60万元。同时对4年来帮扶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帮扶项目作了一一检查,及时督促项目的尽快落实。通过帮扶,成效明显:该乡第一次有5人考上了县重中学,成为全县第一个乡实现电视户户通,马兰头种植和加工已成为乡农民致富主导产业,厚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县厚朴之乡

十、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立足我局实际,结合工作职责,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既“三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强化组织、宣传和动员工作。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成立了局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局党组全体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并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明确各分管领导为分管科室所活动开展的责任领导,各科室所负责人为本科室所开展活动的责任人,负责组织好,宣传好、动员好广大干部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并落实好活动开展中的各项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深入分析我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现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理清思路,拟定开展主题活动的总体方案,明确开展活动的目标要求。召开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进行广泛动员,充分运用网站、简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加深广大干部对开展此次活动的认识。

2、广泛开展学习活动。为确保学习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先后拟定《局理论学习中心组20*年度学习计划》和局机关党支部20*年度学习计划》。明确了学习的指导思想,拟定了学习的主要内容,改进了学习方法,提出了学习的要求。同时在第一阶段中,我局还邀请了县委党校副校长高福弟同志前来讲课,围绕“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要求,如何在具体工作中转变作风,切实为民干实事,做了生动的阐述,全局干部很受启发。

3、大兴调研之风。把推进调研工作作为主题实践活动的一个有效抓手,以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成果转化来检验机关作风建设的成效。召开党组会议,对调研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立了一批重大调研课题,由各分管领导担任课题负责人,相关科室为责任科室,明确课题执笔人。同时,围绕年度发展改革任务,动员全局干部,结合业务工作,自选调研课题,以调研带业务、提素质、促工作,全局11个科室拟定了年度调研课题。在第二阶段中,全局干部深入企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全局共撰写调研报告16篇,为县委、县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意见建议。

4、积极开展目标承诺和履诺活动。在活动开展中,局领导班子集体和领导班子各成员结合岗位职责,围绕“三创一争”,积极开展目标承诺,提出了在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高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围绕目标承诺,积极开展履诺活动,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制定整改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5、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严格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深入贯彻机关干部行为规范和形象要求,积极推行“一员双岗”制度,注重日常的监督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保持机关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在开展活动中,我局制定了《局班子周一例会制度》,并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根据当前的工作实际进行进一步完善,使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6、切实开展破难题办实事推进重点工作活动。立足我局工作实际,拟定了10件实事项目、3项重点破解难题、3项重点推进工作,对每一件工作分别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各分管领导会同有关科室,深入研究分析,制定具体方案,细化量化工作目标,提出具体措施,明确完成时间。同时实行项目跟踪销号制,要求各责任科室对项目完成情况及时上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完成一件,销号一件,确保实事件件有着落。目前10件实事、3项重点破解难题和3项重点推进工作都得到了有效的推进。

7、扎实开展“三评创”活动。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为进一步推进我局作风建设,在全局深入开展了评创“群众满意机关”、“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和“群众满意基层站所”三评创活动。明确了以审批中心发改局窗口为“群众满意服务窗口”评创单位,以物价检查所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评创单位,制定了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和评创办法。积极组织实施“一员双岗”制度,施行《工作接待守则》,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办事制度,完善审批程序,简化办证手续,努力提速增效,为企业、为基层提供优质的服务。按照“两提高一降低”的要求,完善工作落实的责任机制,强化以“转作风,优服务,促发展”为主题的软环境建设。通过开展“三评创“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的服务意识,加强效能建设,切实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能。在群众满意窗口(岗位)群众测评中,我局审批中心发改窗口被列入考核入围对象。在群众满意机关评选中发改局被评为群众满意机关。

8、积极开展联镇挂村工作。按照联镇挂村工作方案,扎扎实实开展好各项工作。加强与基层、与企业的联系,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倾听基层意见,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积极做好联系村、联系企业、联系农户的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拟定工作措施,为基层、为企业、为农户切实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局立足*实际,结合部门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开展各项联挂工作。一是加强服务招商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为进一步推进*镇服务业的发展,我局积极与*镇联系,协助编制服务业招商项目,积极参加*服务业上海推介会,加快接轨上海步伐。二是协助推进有关建设项目。*镇提出了《*中学运动场地改建项目》、《*镇镇村供水管网建设项目》、《*镇*村办公综合楼建设项目》等项目,我局积极进行审议,并及时给予批复。三是积极推进村庄建设规划。对*镇10个村的村庄建设规划进行了2次规划评审,确保*镇村庄建设的顺利推进。

9、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的要求,重视惩防体系建设,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落实责任制,努力促进干部队伍廉洁自律,全体机关干部严格执行“四条禁令”,无违法违纪行为。

10、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我局被确定为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试点工作单位,我们结合实际,积极配合,认真做好有关工作,顺利完成考核准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等工作。年底开展了中层干部竞聘、一般干部双向选择工作,对部分中层岗位和科室人员进行了调整,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税收科研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上半年农经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积极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针对我省“两免三补”政策实施后诱发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急剧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加大调处力度,积极化解矛盾,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理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一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法》、《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条例》“宣传月”活动。《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两周年和《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之际,我们下发了“关于做好《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条例》学习宣传工作的紧急通知”,继续将3月份定为《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条例》“宣传月”,利用标语、板报、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宣传活动,并印刷了《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条例》小册子6万余册发放到农民手中。再次掀起了学习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法规的新高潮。在学习宣传过程中,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解答和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宣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学法、知法、用法的自觉性,使“一法、一证、一条例”切实成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者的“护身符”。二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知识培训,进一步规范“四荒”机动地的管理。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出现的突出问题,今年6月中旬由组织部牵头分四批举办了由各乡镇农经站站长、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报帐员、村民理财小组组长共936人参加的全县村级干部培训班,重点讲解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中的实际运用和“四荒”机动地管理使用中重点把握的几个环节。为规范农村土地(包括“四荒”机动地)的管理,在发包过程中实行民主评议制度和审批鉴证制度。“四荒”和机动地的发包应当采取招标或公开协商方式,发包方案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三分之二以上或者成员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代表的同意,发包方案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5天。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到农经站签订标准承包合同,并依法鉴证。农经站在鉴证时要对相关情况进行实地勘查核实,并注意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从今年3月1日起,机动地承包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了农经干部和村干部驾驭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工作的能力。三是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理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工作,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我们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的紧急通知》,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庭的作用,依法积极调处土地纠纷,化解矛盾。截止5月末,全县共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393件,其中各乡镇受理土地纠纷309件,局机关受理84件。协商调解土地纠纷284件,仲裁109件,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二)农民负担监管工作扎实有效。

为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力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全县设立100个农民负担监测点,聘请50名农民负担义务监督员,对减负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今年6月份,我县被国家列为农民负担监测县,在驼腰岭镇和亨通镇两个乡镇的6个村设立30个农民负担监测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一是根据省减负办《关于印发吉林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20__年度工作方案的通知》(吉农负办字[20__]4号文件)精神,县减负办研究制定《___县20__年度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方案》,并转发了《关于认真解决好市长公开电话投诉反映涉农问题的通知》(柳减负字[20__]1号文件)。对粮食补贴款发放情况、农村征占用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情况等会同农委、财政局、监察局等减负成员单位进行农民负担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侵害农民利益问题。二是继续抓实“五项制度”建设。即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三是根据县政府下达的《20__年度农村审计项目计划》对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一些收费单位,进行了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全县共审计涉农站、办、所、校33个。

(三)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加强村务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村务公开是实行村民自治、民

主管理的一项民主监督机制,是保障农民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手段。我们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每个季度都专门下发文件,派专人到各乡镇对村务公开进行指导和检查,全县在统一内容、统一程序、统一时间、统一格式、统一检查验收“五统一”的情况下进行村务公开,每个季度公开一次,全年四次,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并建立“回音壁”制度,及时解答公开后农民提出的质疑,确保了村务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公开的质量明显提高。

二是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为加强对集体资产流动过程的跟踪监管,在集体资产产权或使用权发生转移时,我们实行民主评议制度和审批鉴证制度,有效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并充分利用农村财务电算化资源,通过“一站通”将我县自然资源信息在网上向外,吸引客商来我县投资兴业,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对我县乡村债务负担的形成根源、分布状况、债务期限、化解途径等情况进行调研,组织村组干部共同学习探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方法及化解村级债务的新思路,防止新的不良债务的发生,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今年春季,会同县法制局对时家店乡两个村屯的山地确定了权属,为集体资产产权界定摸索了路子,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是开展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素质。为宣传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__]17号文件)的指示精神:“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新任村组干部、农村财会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村民代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使他们善于用说服的方法、示范的方法、服务的方法推动农村工作”。6月中旬,我们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了全县各乡镇农经站站长、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报帐员、村民理财小组组长参加的村级干部培训班,就《吉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科目衔接有关业务的规定》和《吉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科目、编码、帐薄设置要求》等内容进行培训,提高了村级干部的村务管理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在村级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创新农网信息服务模式,提高信息入户率。

为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将信息服务延伸到户,提高信息入户率,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先后创编了《农网信息》报,建立了农民科技书屋。20__年,我们将相互独立的电脑网络、《农网信息》报、农民科技书屋三种科技信息服务载体媒介进行整合,形成“三形合一”互联互动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即: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中心(站),利用电脑网络通过“一站通”采集各种最新信息,经梳理分类汇编成《农网信息》报,通过这种方便快捷简单易懂的信息载体,在第一时间将最新信息发送到农户、农民专业协会、涉农龙头企业以及农民科技书屋,同时将产品信息和所需的生产生活信息汇集到农民科技书屋或直接反馈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中心(站),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中心(站)通过“一站通”将产品信息出去,采集用户所需生产生活信息,汇编成《农网信息》报下发。从而形成了“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中心(站)—《农网信息》报—农民科技书屋(农户)”三位一体、相互联动的信息服务模式。这样既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农户、农民专业协会电脑等硬件短缺、不能及时查询生产生活信息问题,也解决了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了信息入户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上半年,新发展农经信息员19人,通过“一站通”采集各类信息208条,编辑印发《农网信息》25期、590份,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农副产品供求信息、劳务信息等2360多条,全县农户受益率达36,协会等新型经济组织受益率达98,涉农龙头企业受益率达50。

(五)农村审计成果显著

20__年,以转移支付、土地补偿费以及农民来信来访为审计重点,积极探索审计监察新机制,加强与纪检、检察、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加大审计工作力度。一是;围绕20__年审计工作计划,开展农村审计工作,全县成立审计组21个,审计单位75个;审计资金总额1,100万元,查出违法违纪资金总额280万元,其中贪污5人,金额8万元,挥霍浪费27人,金额29万元,其他违纪人数28人,金额70万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5件,其中省、市、县批转8件,群众来信来访27件,经济处罚44人,审计追回款11万元,罚款8万元。二是开展农村土地补偿费、村级补助资金专项审计。目前已审计25个涉及被征占土地的单位,审计金额950万元。并对全县22个乡镇的村级补助资金2,268万元进行了调查。

(六)农村劳动力管理培训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加速“三农”裂变的一项重要措施,劳务输出也是农民增收致富进程中成本低、见效快的一项“阳光产业”。为此,农经局在加快全县农村劳动力管理培训转移就业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管理—培训—就业”体系,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农村劳动力个人档案和农村劳动力信息库,每个季度都对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情况进行统计调查,跟踪服务。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127,401人,现已转移34,529人。二是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为加大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我们进一步规范培训基地的建设,经多方争取、积极运作,“___县农村劳动力 管理培训工作站”被列入“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增强了培训能力,目前已开展技能培训农民760人,引导性培训1,250人,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劳动法》、《出国劳务知识》、《进城务工指南》、《医疗保险常识》以及美容美发、保安、电子、纺织、缝纫、外语等。三是创建“龙岗系列”劳务品牌。为增强外出务工农民的市场竞争力,扩大___农工的知名度,根据劳务市场需要和我县农民掌握技能现状。我们从思想品德、技能等级、专业知识等几个方面制定了“龙岗系列”劳务品牌标准,即“龙岗木工标准”、“龙岗瓦工标准”、“龙岗司机标准”、“龙岗厨师标准”、“龙岗美容美发师标准”、“龙岗缝纫工标准”、“龙岗服务生标准”、“龙岗家政员标准”。四是全力开展劳务输出.我们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管理培训工作站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心的职能,一方面年初派专人分别到北京、大连、威海、沈阳等地进行劳务市场考察,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收集劳务信息40多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劳务输出,三月份组织输出农民工77人,分别到北京吉林大厦、威海民特服装有限公司、威海ZN电子有限公司、魏桥创业有限公司等地从事保安、纺织、电子、缝纫等工种。截止目前,全县已转移劳动力34,52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7,其中国内就业32,827人,国外就业1,702人。

(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工作步入了正规化管理。

一是对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和经营情况进行普查、登记和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实行申请、登记、注册备案制度。由发起人提出申请,然后根据组织性质到民政或工商部门进行登记,到农经部门进行注册备案。二是加大扶持力度,为农民专业协会服务。年初,我们为省级示范点“城关乡陈家村举农科技协会”争取财政扶持资金5万元。解决了该协会的标准化建设和科研经费问题。在此基础上,继续申报省级示范协会,其中包括兰山乡贝母协会、___镇河北村蔬菜生产合作社、凉水河子镇黄牛协会、___县禾兴绿色农业协会。目前,全县共组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274个,其中工商登记9个,民政登记33个,科协登记6个,农经登记226个,会员人数10728人,通过创建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升级,提高了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八)党建工作又上新台阶

20__年,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农经支部全体党员积极投身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学习动员阶段的认真学习,分析、评议阶段的深刻剖析和整改提高阶段的扎实整改。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支部把此项活动与服务群众,促进农经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重温了入党誓词,走访了贫困户张桂兰老人,全体党员捐资500元,落实了长期帮扶计划,把党员的温暖送到了困难户手中。在落实“联乡包村万户脱贫工程”活动中,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积极落实帮扶措施,出资3000元,为四户贫困户每户买三头仔猪。同时,针对当前农村土地矛盾增多的实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牢记党的宗旨,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调处纠纷、化解矛盾,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通过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全体党员的思想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加强,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经各项工作的开展,党建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绩,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农经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工作进展不平衡。有些工作进度没有按计划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个别农经干部工作缺乏主动性。工作拖着干,棘手问题往外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根据工作计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调整工作力量,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完成各项指标。

(一)进一步抓好劳务输出,确保年内实现劳务输出35,000人,劳务收入1.6亿元。抓好调研工作,研究制定劳务输出优惠政策。

(二)抓好两个试点。一是抓好全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调解仲裁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调解仲裁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新思路。二是抓好全省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现代产权制度,抓好2,200个经济统计分析点建设。

(三)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年内化解乡村债务100万元,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四)按照《20__年审计工作计划》全面完成70个单位的审计工作任务及“减负”工作和村务公开工作。

(五)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一是在抓好省级示范点城关乡陈家村“兴农科技协会”的基础上,再抓4个标准化合作经济组织,争取1-2个省级示范点。二是为各农民专业协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年内组织一次参观学习,一次经验交流,开展三次培训和科技讲座。三是在抓好已登记备案协会的基础上,年内每个乡镇要新组建1-2个新协会,会员人数发展到1,500人,争取会员人均收入达4,500元。注册2个农产品品牌商标,无偿提供给协会使用。

(六)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和各项经济指标。

(七)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完成责任制确定的各项党建工作。___县农村

经济管理局

税收科研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前,我市农村经济基本处于封闭、落后状态,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无足轻重。30年后的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现代都市型农业格局初步形成,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进入发达地区行列,郊区正在成为实现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区。

1.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9.5倍;农机综合作业率超过70%;耕地产出率达到1931元/亩,是1978年的24.8倍;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0570.81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了14.1倍。二是农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农业生产由以粮食种植为主向粮、菜、肉、蛋、奶、渔、果全面发展,城郊型农业结构已经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农业增加值的2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三是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基地化、园区化、设施化农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42万多亩,其中仅去年新农村建设20条意见实施以来新建的设施农业面积就达到8万亩,平均亩增效益3到10倍;建成了一批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和优势水产品养殖园区。农民从发展设施农业中得到了实惠,丰富了市民的菜蓝子。

2.农村经济由封闭落后向开放发达转变。一是80年代初,以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为标志,*农村进入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郊区工业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郊区工业中规模企业已达到3603家,占全市规模企业总数的60%,郊区规模工业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全市103个乡镇工业区入区企业达到5064家,累计招商引资超过800亿元,基础设施投入累计突破100亿元,园区实现的销售收入比例占到郊区工业总数的30%。二是进入90年代,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契机,*12个有农业区县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郊区外向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7年,14个区县经济开发区企业总数达到5581个,其中外资企业3043个;累计引进外资68.2亿美元,占区县引进外资总量的50.2%。2007年,14个区县经济开发区增加值增幅比全市农村高11.1个百分点,占有农业区县地区生产总值的25%;实现税收93.5亿元,占区县财政收入的25.1%。三是郊区工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农村逐步由以农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2007年,全市有农业区县三次产业结构为6.9:55:38.1,非农产业所占比重高达93.1%,二、三产业比重比1978年分别提高了10.4和33.4个百分点,郊区整体上已经达到工业化阶段,环城地区已经开始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农民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2007年,全市乡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比重仅为41.88%,比1978年下降了近40个百分点。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7年,农民人均从非农产业得到收入6269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6%;其中,从郊区工业获得收入4528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7%。

3.郊区地位由附属向战略支撑区转变。一是郊区经济规模迅速壮大。2007年,郊区生产总值达到1485.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26.7倍,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先进行列。2007年,郊区生产总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5%提高到29.6%,提高了27.1个百分点。二是郊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郊区财政总收入达到37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42.4倍,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由1978年的5.9%提高到30.96%。

(二)农村经济体制实现历史性变革

改革开放之初,我市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了农村改革的全面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效。

1.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完善。一是全面废除了制度,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确立明确了农民生产经营者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力大大加强。二是明确了农民土地经营权。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权分离出来交还给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并赋予农民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权,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三是改变了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打破了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确立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四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农民纷纷走上了新的联合与合作之路,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起,2007年,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915个,各类农业经纪人4488人,涉及到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各个领域。产业化经营模式顺势而生。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一批产业化龙头组织,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批发市场带动型、农业园区带动型等产业化经营模式。2007年,全市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农户数达到78万户,已达到全市农户总数的73.6%。

2.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发生重大转变。一是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单一集体所有制结构,形成了集体经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股份经济、合作经济等多元化经济并存的格局,市场主体、产权主体、投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二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放开农产品市场,培育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组织,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流通渠道的农村市场体系。三是建立了多元化投资机制。由单一集体经济时期依靠村、乡自身的积累投入发展,转变为现阶段依靠市场机制和政府扶持投入的多元化融资。

3.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一是初步建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对“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开展了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三个一”工程、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农民素质提高工程、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等,建立了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不断加快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逐步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二是小城镇建设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化作为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2004年起,市财政建立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2005年,以中心城区联接新城、带动中心镇、辐射广大农村的城镇体系规划框架基本确定。小城镇的载体功能进一步提高,设施水平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人口转移步伐加快,农村城市化率由1983年的22%提高到52%。三是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农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实际,开展了“宅基地换房”试点工作。在国家政策框架之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耕地总量不减少,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和资金瓶颈,摸索出一条加快郊区城市化建设的新路子。

(三)农村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

随着农村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社会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

1.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农村已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建立起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支撑的农民培训体系。全市12个有农业区县的177个乡镇(街)均启动了化技术学校建设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先后实施了“351”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和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余万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素质的大幅提升。全市郊区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1年的5.2年提高为9.15年,农村劳动力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由1981年的6.2%上升为20.5%。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德意识逐渐养成,农村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和舆论监督环境。

2.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立了以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每个乡镇都建立了医院或卫生院。400万农村常住人口可直接享受到慢性非传染疾病防治、一类疫苗防治接种、老年保健等18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显著进步。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一半以上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公园、体育健身场所、图书室、文化站等文化施不断健全。

4.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初步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为主体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最低保障标准指导线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全市范围内地域覆盖,乡、镇、村参合率达100%,农业人口参合率达89.5%;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全面启动,全市54万农村老年人享受到政府发放的养老补贴;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截止到2007年末,全市共有2万失地农民被纳入保障范围,有效保障了失地农民权益。

(四)农民权益保障实现历史性进步

1.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是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2元,比1978年的153元增长了56倍,剔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实际增长了14.9倍,年均递增10.22%。二是消费结构显著优化。2007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0.8%下降为38%,已经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富裕型社会标准。三是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民家庭拥有高档耐用消费品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增加;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6m?,比1978年增长了近2倍,房屋质量、室内设施已今非昔比,住宅成套率大幅度提高,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了楼房;大部分农民告别烧柴、烧煤的历史,用上了沼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实现了村内道路硬化,农村电网覆盖率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车,部分农民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

2.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障。2004年起,全面推开以“五个取消、一个调整、一个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农村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零税负,为建立科学、公平、合理的公共分配体制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彻底取消了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并对农民实行反哺,真正实现了从“取”到“予”的转变。

3.农民民利得到有效维护。一是农民的首创精神得到尊重。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允许和鼓励农民大胆探索,尊重农民的创造,及时总结推广。各级人大积极为农村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等方式,听取农民的呼声,从立法、监督等各方面保护农民的创造成果。二是农民合法权益得到维护。逐步建立起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机制。通过建立民主选举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双向约束机制和村务、财务两公开的民主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政社合一”体制下的高度集权、缺乏约束和制衡机制的基层政权形式,全面保障了农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受益权。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和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农民法律维权意识得到提高。通过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农家”等活动,采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广大农民群众和党员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培训层次和水平。通过多年努力,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强化,参与村民自治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4.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一是乡镇机构不断改革和调整。通过开展乡镇撤并,乡镇总数由80年代初期的220多个,撤并为2007年底的137个,其中建制镇达到117个,占全部乡镇数量的85%以上。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决策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通过不断开展“三级联创”、重点帮扶、民主评议、教育培训等活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确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市90%以上的乡镇(街)党委、80%以上的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达到市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全市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员工50人以上的单位全部单独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有70%以上达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

二、改革开放以来人大农业与农村方面主要工作

伴随着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我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不断加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80年至1993年,以1980年设立市人大常委会为标志。在这十三年中,市人大常委会没有专门的农业与农村工作部门,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处于起步和探索的阶段。二是1993年至2008年,以市人大常委会设立农村委员会为标志。这一阶段,成立了农村委员会,作为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门,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并不断完善。三是从今年开始,以成立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为标志。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作为市人大的专门委员会,性质、地位、作用都有了新的变化,对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的召开,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多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一贯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围绕中央和市委对“三农”工作的重点部署,针对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加强农村经济立法,依法履行各项监督职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代表服务,不断强化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部门建设,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为保证和促进我市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加强和改进涉农地方立法工作,涉农法规质量不断提高

自1980年6月至2008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共制定农业与农村方面地方性法规34件,现行有效的24件。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部门牵头组织起草3件;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交办的20多部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工作;编印了《农业与农村法律法规汇编》。这些法规的制定修改,使我市农业与农村方面法规不断健全,农业与农村主要方面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为我市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我市率先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1.坚持突出经济立法,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三农”工作部署,适应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加强农村经济立法作为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之初,我市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起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了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为保护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合法权益,1986年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制定了《*市保护农村承包经营户合法权益和加强农村承包经营户管理规定》,依法明确了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权利,对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促进了我市农村改革发展。上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进入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标志的非农产业加快发展阶段。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制定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办法》,维护了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了乡镇企业的行为,促进了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新世纪之初,为适应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对《*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进行了修订,增加了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林业,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新规定,及时贯彻了中央精神,适应了形势的发展。2008年,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将制定《*市畜牧条例》列入立法项目,为做好立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胜玉亲自带队对我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条例的制定出台必将对我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坚持立法为民,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业与农村地方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农作物种子的商品化,出现了生产管理不严、市场混乱等许多新问题。仅1995年一年我市就发生假玉米种子事件22起,造成减产475万公斤。广大农民迫切希望农作物种子有法可依。针对这种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于1997年制定了《*市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实现了监督管理与经营相分离,保护了科研生产单位的积极性,依法扭转了假种子坑农害农的局面。为巩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护农民利益,市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审议通过了《*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使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步入了法制轨道,使农民多年积累的集体资产有了法律保障。

3.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法制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相统一,始终是人大农业与农村立法工作中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上世纪80年代后期,注重发展经济、忽视生态保护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我市侵占绿地和毁坏树木的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于1988年开始着手制定《*市绿化造林管理条例》,1989年审议通过该法规,使义务植树成为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公民的绿化意识和法制观念都有很大提高。为了对我市基本菜田进行依法保护,1996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市基本菜田保护管理条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乱占菜田和随意改变菜田用途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市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及时对该条例进行了修改,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保护了菜田资源。针对我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缺乏法律法规管理的情况,2005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一方面规范了我市野生动物保护,另一方面也填补了区域野生动物管理空白,对国家形成野生动物保护的全地域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4.坚持开拓创新,体现我市农村地方特色。扩大立法起草主体,是立法工作民主化、科学化的体现。2005年,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部门主动提出牵头起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和《*市植物保护条例》。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两项法规被批准列入2006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为做好这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部门制定了详细工作计划,牵头成立两个起草小组,明确工作分工和进度安排。在此基础上,多次召开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反复研究法规需要规范的主要问题,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协调论证,两部法规在2006年顺利审议通过。两部法规都涉及到农业和林业两个行政主管部门,起草工作比较复杂,要求法规的针对性必须强、权责规定必须明确,通过合并农业和林业相关内容,既注意了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衔接,又突出了我市特色。

(二)不断加大涉农监督工作力度,涉农监督工作实效不断增强

对“一府两院”依法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20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大农业与农村方面监督工作力度,突出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自1980年6月至2008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在农业与农村方面的监督工作中,共听取市政府专项工作汇报21次,开展执法检查31次,组织各类视察50多次。通过经常性的监督工作,确保了农业与农村方面法律法规在我市的正确实施,促进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行政,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围绕农业与农村重点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抓住实施中问题较多、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法规大力开展执法检查。相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市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市节约用水条例》、《*市动物防疫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进行了执法检查。为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在我市的贯彻实施,市人大常委会从1995年至1997年,连续三年对该法进行了执法检查。通过大量的调研、视察、听取市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形成了对《农业法》贯彻实施情况强大的监督检查氛围。通过持续努力,《农业法》实施后的三年,我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业投入,每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幅度;调动了集体组织和个人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投入年递增率达到39.2%,促进了我市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加强。

2.围绕全市“三农”工作大局和农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听取专项工作汇报。市人大常委会把关系全市“三农”工作大局和事关农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问题,作为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的重点。相继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1992年*市农村工作情况及1993年工作打算的报告》、《关于引滦入津工程运行情况的报告》、《关于我市防洪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关于我市农业现代化实施情况的汇报》、《关于我市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情况的汇报》、《关于建设节水型城市、发展大都市水利情况的报告》、《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的报告》、《关于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的报告》、《关于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报告》、《关于我市郊区工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关于*市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等。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上世纪90年代末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听取了市政府农业现代化实施情况和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情况的汇报,连续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了39个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和乡镇工业结构调整情况。在常委会审议和视察中提出,要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认真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与农村应对的思路,把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科技、规模、品牌优势,这些建议、意见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逐步落实。2004年,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的报告》。为做好报告的审议工作,常委会领导带队深入有农业区县进行调研,召开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为做好我市农民增收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3.围绕重点监督工作组织视察。一方面通过视察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将视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馈,促进政府改进工作。1994年,为开展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到有农业区县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进行了视察,通过视察为执法检查作了充分的准备。2007年,为审议好市政府《关于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安排了常规水资源、非常规水资源、控制地面沉降、农村饮水安全、引滦引江工程等7次视察、调研活动,全面掌握了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增强了监督的针对性,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监督效果。

(三)开展调研活动,调查研究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市人大常委会历来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始终把它作为开展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基础,长期坚持,贯穿始终,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1.立足履行人大农业与农村立法、监督工作职能,开展调查研究。市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农业与农村立法、监督等工作,先后围绕农村法制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土地延包政策、农村集体资产、农业投入、乡镇企业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农村社会保障、农民收入、农村工业、农业科技、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在立法调研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尽快制定我市有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法规的建议,并尽量吸收运用到法规审议中。2006年,为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政府《关于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准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就农业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等问题深入基层召开专题座谈会,在审议市政府报告中,提出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审议意见,抓紧了编制我市科教兴农“十一五”发展规划工作,制定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方案。市财政局专门下发文件,从2007年起将农科院所属的7个差额预算事业单位恢复为全额预算单位,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

2.立足农村全局和农民切身利益,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在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中已经形成制度化,每年通过召开人大农村工作座谈会进行研讨,确定一个调研主题,已经坚持了四届17年。2004年,针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分析了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征地补偿偏低,农民收益少;二是安置办法单一,难以保障农民的长远生计;三是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提出了四个方面建议:一是把就业作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的根本出路;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三是设立分档次的缴纳水准和保障待遇水平;四是要注意新、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这些意见和建议为市政府制定农村社会保障办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2005年,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央和市委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把我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情况作为调研重点。通过深入调研,形成了《关于我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情况及建议》,调研报告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意见》,把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原预算基础上增加了3倍,对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

3.增强调研实效性,努力实现调研成果的有效运用。市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人大农业与农村调研成果的转化,采取多种方式,拓宽运用渠道。一是建立市人大农村工作座谈会制度。二是把调研报告按程序转报(送)市委、市政府,为决策提供参考。三是积极参加市委、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三篇调研报告获*市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二等奖、二篇获三等奖。多篇调研报告在市人大常委会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四是在市委《对策与研究》、《参阅件》和《*人大》上发表调研文章。通过这些途径,扩大了成果的宣传,一些调研成果得到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如,在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实施办法》情况报告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姜春云同志批示:“此件有指导意义,可登内部刊物”。在关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上,时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的黄兴国同志批示:“这个报告很多意见很好,应予充分采纳”。

(四)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005〕9号文件,积极为农业与农村方面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了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使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更加顺应民心、反映民意。

1.结合立法监督调研工作开展代表活动。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改进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方式,坚持邀请农业与农村方面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坚持在有关农业与农村方面立法、监督、调研工作中邀请代表参加活动,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在常委会听取市政府《关于我市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情况的汇报》前,组织农业与农村专业组代表围绕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行了专题座谈。在对《*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进行修正过程中,邀请代表参加立法调研,把代表提出的好意见及时吸收到了该办法的修改意见中。在对我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情况调研时,专门召开了来自农村基层和长期工作在水利战线的代表座谈会,代表们通过座谈讨论形成了《关于对我市农田水利设施抓紧进行维修改造的建议》,引起市领导重视,为推进我市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改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2.积极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建立了主管农业与农村方面副市长与人大代表座谈制度,座谈的重点从比较具体、微观的问题,逐步转向事关我市农村发展的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宏观问题。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联系。1993年组建农业与农村代表专业组以来,积极组织代表参加各项立法、监督活动,充分发挥了代表的专业优势。开展了大量农业与农村方面代表的讲座、培训活动。如2001年,举办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知识讲座。2008年,专门举办了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的专题培训。坚持为代表订阅《中国人大》、《*人大》等刊物,发送《*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等参阅资料。

3.认真做好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和意见的督办工作。认真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农业与农村方面议案、建议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加强对农业与农村方面代表反映的意见、建议的督办,推动了农业与农村方面代表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的落实。2008年,刘智等13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制定《*市畜牧条例》的议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对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到部分区县进行了调研,目前该条例草案已经市人大常委会一审通过。

三、努力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走在前列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对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我市要在农村制度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率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率先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贯彻中央和市委要求,刘胜玉主任明确指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深刻理解中央和市委精神,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决策部署,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大力推进涉农立法、监督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农村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保障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保护农民各项权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谐稳定,为实现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推动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当前,我们认为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在促进我市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上下工夫

统筹城乡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市农村置身京津大都市圈,处在沿海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发展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完全有基础、有条件率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率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我们认为必须着力在促进我市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上下工夫。一是,在立法工作中: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制定出台为契机,尽快对我市依法统筹城乡规划的制定、管理进行认真研究论证,协调城乡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的要求,对依法调整小城镇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要针对农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政策实施多年仍无法可依的情况,结合市委四次全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要求,认真研究依法规范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等问题。二是,在监督工作中:要将市政府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劳动力就业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及时跟踪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及其落实情况,促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工作力度。要做好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市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的整改工作,保证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三是,在调研工作中:对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等方面适时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有观点、有分析、可操作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明年工作中,准备对我市财政、金融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促进有关部门加大力度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为我市“三农”工作发展创造坚实基础。

(二)在促进农村提升发展水平上下工夫

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建设水平,是实现市委“三农”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实现我市城市定位的重要基础。促进农村提升发展水平,要围绕促进我市现代农业、非农产业、农村城市化、农村环境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立法工作中:要认真总结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情况,研究论证制定我市具体实施办法的可行性,依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要做好《*市肥料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该项法规已经列入市人大常委会明年审议项目,要加快立法步伐,突出*特色,把这项创设性的法规制定好。要配合法制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做好《*市畜牧业管理条例》的二审工作,保证按时、高质量审议通过。要做好《*市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的立法工作,尽快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法制轨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做好《*市河道管理条例》、《*市湿地保护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促进我市农村可持续发展。二是,监督工作中:要结合落实《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的意见》情况,组织好明年常委会对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的执法检查工作,依法促进我市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要针对我市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宅基地换房”建设小城镇顺利推进的情况,组织好明年对我市小城镇建设情况的视察,进一步促进我市小城镇的健康发展,依法保障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合法权益。三是,在调研工作中:要针对我市郊区非农产业加速发展的情况,明年组织对我市郊区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对调整郊区工业发展布局、增强区县发展后劲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要对加快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强村强镇、发展设施农业等情况适时开展调查研究,为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献计出力。

(三)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上下工夫

要把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是,在立法工作中:要密切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工作,积极了解立法精神和规范的主要内容,指导我市农民权益保护工作。要做好《*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的立法工作,该法规已经列入市人大常委会明年审议项目,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大量的立法调研和沟通协调工作。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快立法步伐,争取尽快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建立起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二是,在监督工作中:要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农民增收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及时听取市政府关于我市农民增收情况的专项汇报。要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监督力度,这是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市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中对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建议,要求认真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性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补助标准,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失业政策和服务、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做好跟踪监督工作,保证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落实。要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情况、支农惠农强农政策落实情况、对口帮扶区县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确实保障农民得实惠、农村有发展。三是,在调研工作中:要围绕依法保障农民的宅基地权益、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等方面适时开展调查研究。

(四)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制度建设法制化上下工夫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已经进入重在制度建设的新阶段。实现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使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制度及时上升到法制化的层面,将使其更加稳定、影响各加广泛。促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制度建设法制化,我们认为应该对以下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探索:一是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要求,认真研究如何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依法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和长久不变。二是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展集体经济”和党的十七大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要求,对依法规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三是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的要求,认真研究依法保护基本农田、依法建立农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问题,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四是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要求,研究探索如何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如何依法建立健全土地承包与流转纠纷调解仲裁机制,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五是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节约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等要求,认真研究依法保证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同地同价、集体建设用地股份化改革、允许农民依法参与开发经营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等问题,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六是要针对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情况,研究探索依法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依法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七是要针对近年来制定农业投入法呼声很高,国家层面还没有制定出台的情况,研究探索制定我市地方性法规的可行性,依法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八是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加强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要求,认真研究村级政权运转保障制度法制化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五)在加强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部门自身建设上下工夫

税收科研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林业产业协会作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组成形式,其有利于解决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出现的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林地碎化与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孔祥智,2008),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制度安排。食用菌产业技术协会等林业产业协会形式,逐渐受到政府认同和农民欢迎,各地纷纷出台了一些规范和指导措施。2006年10月31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期在更高层次上引导、规范、鼓励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升林农组织化程度,促进林农增收、农业增效。在良好的政策指引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并不乐观的现实情况是,我国参与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林农比例仍然比较小,这一方面归结于广大农民对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食用菌协会)缺乏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不够健全、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大多流于形式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李平等,2011)。基于上述原因,尽管政府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有很大的热情,而农民反应却很平淡的尴尬局面。本文以食用菌主产区县的食用菌产业技术协会为调查对象,拟通过对我国食用菌产业技术协会运行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把握其现阶段发展规律,从而能够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设立及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我国食用菌产业技术协会运行情况,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的要求,组织体系各功能研究室、综合试验站、全国食用菌相关领域的专家于2009年4~6月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国性调研。此次调研区域均为我国食用菌生产优势区①,主要涉及到的省(市、自治区)分别是河北、北京、天津、浙江、福建、湖北、江苏、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2个省份(实际上课题组也对甘肃、陕西、上海、新疆开展了除协会以外的调研)。有数据显示(数据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07,2008),文中数据及比例经整理得到),上述12省2008年食用菌产量达1353.2万t,占到了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74.1%,总产值也高达595.1亿元,占到全国食用菌总产值的68.8%,由于产业体系调研组在样本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上能反映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体系整体的运行情况。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从这次调研中获得了农户对食用菌种植与技术需求、食用菌产业协会、技术推广部门、产业管理部门、食用菌企业等5个方面较为详实的数据。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深度研究与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国食用菌产业总体发展情况的了解,更进一步明晰了现阶段食用菌产业技术协会运行的基本状况。

2总体概况

本次调研的参与对象,包括从2009年3月开始各功能研究室、综合试验站、全国食用菌相关领域专家,整个调研工作分3个阶段进行,前后共持续了近7个月。在调查前,对调研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与完善,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可靠,在此基础上共设计了5套调查问卷。2009年4~6月,调研组进行了为期近3个月的实地调查,在调查中,调研人员深入到食用菌主产区,走访当地食用菌产业技术协会,多数食用菌协会最初组建是因为农户食用菌技术需求多样(李平等,2010),彼此有交流、共享食用菌专业技术的需求,采取问卷调查与座谈的形式,最终获得了上述12个省(市、自治区)79个食用菌产业技术协会的数据,并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和筛选,共获得协会的有效问卷68份,问卷有效率达86.1%。协会问卷信息主要包括有:协会负责人特征、协会领办人、协会的性质、组织机构、协会对社(会)员的服务内容、协会近年营业收入及全体会员总产值、近年协会收购农产品的数量及价格、协会发展有无制定规划及已有措施的实践情况等内容。具体而言,此次调研共涉及各类食用菌协会68家,其中登记注册46家,平均注册资本为52.7万元(注册资金最多达800万元,最少仅5000元),合计发展会(社)员数22149个,带动农户数167585户,所辖农户食用菌种植规模达226489万袋,其中2008年协会及全体会员实现总产值98515万元,带动农户较上年总计增收2403万元。从协会服务范围来看,既包括产前菌种、培养料等生产资料的提供,也包括产中的技术培训、示范与推广,还包括产后的产品收购服务、市场信息传递及代表农户(会员)与其他经济主体谈判等业务,进一步验证了刘冬梅(2009)的研究结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未来发展方向将向多元化和混合型方向发展,如服务领域从产中技术配套服务扩大到产前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生产信息提供以及产后的销售服务等”。从协会开办情况来看,除农户(食用菌种植大户或村干部)自己兴办外,还有一定比例的协会是由外部主体(如龙头企业、政府农技服务部门等)领办。

3结果阐述

3.1基本情况分析

3.1.1协会的基本特征

从被调查的68家协会中发现,协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协会成立时间较晚。协会大多数成立于2006年后(其中的3家成立于2009年初),总数达37家,比例占到协会总数的54.4%;2000年前成立的仅10家,不到协会总数14.7%,其中平顶山鲁山县食用菌研究会、焦作沁阳县食用菌协会、南平市顺昌县食用菌协会成立较早,分别成立于1983年、1987年和1988年(表1)。地方政府、农户及企业组织的合作经济意识不强,各方仍缺乏对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了解是最主要的原因。

(2)协会负责人的特征,主要囊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协会负责人男性居多,仅3家协会的负责人为女性。二是协会负责人年龄结构上以中老年为主,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到了64.7%,55岁以上的则占到了25%,40岁及以下的协会负责人仅占到16.2%。三是协会负责人学历结构以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层次为主(表2),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的负责人比例为35.3%,相对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现状①而言,目前协会负责人的受教育状况较为合理。四是协会负责人在协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收入来源渠道有按股分红、工资、按交易额返还和协会发放奖金等途径,这分别占到38.2%、17.6%、13.2%、5.9%的比例(表3),当然也有18家协会负责人为会员提供无偿服务,比例占到协会总数的26.5%,此外也有协会负责人收入来源是通过政府补助方式获得的,比如金坛市兆西镇食用菌协会。

(3)从食用菌产业技术协会的性质来看,绝大多数协会以民间团体形式存在(表4)。以民间团体形式存在的合计为55家,比例高达80.9%,仅有8家协会注册成为公司制或者非公司制企业,比例不足12%,另外还有2家协会属于事业单位性质,这实际上与王登举等(2006)的调查结论“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林业专业协会都属于社团法人,但也有一部分协会超出了这一范围”是一致的(王登举,2006)。

(4)协会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对55家协会调研结果显示,仅11家协会的组织机构比较完整,包括有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23家协会无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占协会总数的33.8%,21家协会无理事会和监事会,这些因素导致协会在日常经营与管理上缺乏有效协调控制及监督机制,另有1家协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依托县工商特产站,调研结果显示其经营情况不太理想。此外,44家协会有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最多的年始开5次,最少的为1次(表5)。

(5)目前协会的兴办形式呈多样化态势。协会兴办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政府农技服务部门领办的,有30家,占44.1%。这类专业合作组织主要依托于市、镇两级农口部门的技术推广中心(站),如牡丹江海林市食用菌协会和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食用菌协会。二是由食用菌种植大户、村干部牵头组建,有17家,占25%。调查发现这类协会几乎完全是由农民自己组建的,没有外界力量介入。种植能手或大户在这类组织的组建中处于核心地位,一般来讲大户是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技术应用较为成熟,资金较宽裕,是周边种植户眼中的能人,能对农户起到一定引领作用,另外大户在生产规模或经营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为寻求市场规模效应而倾向于同其他生产同类食用菌产品的农户结成“联盟”。三是龙头企业领办的,有12家,占17.6%。这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依托于龙头企业,如宜昌远安县食用菌产业协会和大连绿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就属于这种模式。

(6)从政策扶持来看,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己引起社会各级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协会中的46家享受过政府扶持,占到样本总数的67.6%。其中,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生产资料援助、其他(科技扶持和现金等)是主要的政府扶持形式。

(7)从协会的产业科学发展规划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力度仍有待加强。调研数据显示,35家协会为做大做强当地食用菌产业,制定了较长远的协会及产业发展规划。比如北京市房山区食用菌协会制定了《房山区2009~2014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截至目前该区已初步建立起食用菌生产网络,业务领域涵盖菌种研发、规模菌棒生产及多元化食用菌生产,另外针对食用菌产品深加工、技术培训、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举措也已开始实施,再如武汉市新洲区食用菌协会近年积极进行种植品种规划、规模规划、技术推广规划、科技示范基地发展规划,力争做到发展有依据、扩张更科学,此举带动了农户积极性,推动了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3.1.2社员(农户)与协会关系分析

(1)会员(农户)入会条件。在调研时发现目前很多协会针对农户入会(社)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但是限制标准不够统一,随意性较强。据调研统计分析:有按种植品种接受农户入会的28家,占41.2%;按种植户经营规模设置条件的24家,占35.3%;也有按农户种植经验与农户户籍地设置条件的分别为19家和5家,分别占27.9%和7.4%;。但也有一定数量的协会对农户进退协会未设置任何门槛仅为12家,比例,仅17.6%。实际上对农户入会设置条件也是制约农户参与食用菌协会的重要因素。

(2)协会为会员提供的服务种类呈多样化趋势。具体包括有,协会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向会员进行技术的推广与示范、为会员提供市场信息、为会员提供生产资料的同时还联系经销商充当谈判代表甚至收购会员产品进行销售等服务(见表6)。

在调研涉及到的协会中,有53家协会表示对农户(会员)进行了生产环节的培训,比例占到被调研协会总数的77.9%,这53家协会年均开展技术培训4.7次,其中30家协会培训次数为3次及以下,11家协会年培训次数在6次及以上,而年均培训10次及以上的协会仅有4家。协会对农户(会员)的培训主要是在食用菌菌种选购、生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出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同时也有不少协会为会员提供设备使用、市场营销、产品加工等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此外,协会还在生产资料提供方面给予会员很大的帮助,比如有的协会给农户(会员)提供菌种、石灰、松树杆、棉皮、麸皮、玉米芯等培养料和塑料薄膜,化肥、农药等菌物生产所需物资,被调研的协会中有15家协会以成本价或出厂价将生产资料提供给农户(会员),9家协会以优惠价提供给农户(会员),仅有4家协会以市场价向农户(会员)供应生产资料,也有协会表示愿意免费为会员提供菌种、塑料薄膜等食用菌生产资料,但比例较小,仅6家。协会在农户(会员)的产品销售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协会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帮助会员销售食用菌产成品,具体有为会员牵头(46家)、代销(10家)、买断(9家)和赊销(3家)等几种方式,比例依次为67.6%、14.7%、13.2%、4.4%。在采取赊销或买断方式的协会中有8家是采取随行就市,但其收购价格要优于市场价,2家采取协议价的方式收购,另外还有2家采取协议价与市场价的较高者对农户(会员)食用菌产品进行收购。为了解除会员生产的后顾之忧有些协会还与会员签订了购销合同,被调查的协会中有22家与会员签订有购销合同,占到协会总数的32.4%,这其中的16家协会还反映,如果市场行情好,大约有40%及以上的签约会员会违约(其中的4家反映会员违约比例能高达80%及以上),这一定程度说明协会与会员关系还较松散,双方之间未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3.2协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协会运行时间较短,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内部管理亟待规范

目前食用菌产业技术协会对广大农户而言仍是一个新生事物,而食用菌产业协会组织运行也处于摸索前进阶段。在该阶段协会发展中呈现出几个明显问题:一是农户对食用菌产业技术协会了解不够,参与该新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意愿不足;二是已成立的协会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运行规章制度尚不完善,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为数众多的协会会员无法真正参与到协会民主管理中,同时由于协会的日常经营管理上缺乏外界有效的协调控制与监督机制,致使协会内部监管与规范运作上面临着较大阻力。3.2.2协会与所辖食用菌种植户关系较为松散,影响了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协会针对会员的入社、退社设定了较高的门槛,这直接影响了种植户参与协会的积极性,另外协会与会员间的利益关系并不紧密,主要体现在双方间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法律层面上的约束,具体包括协会规定的会员权利义务不明确,双方签订的合约边界模糊及违约责任处置上不明等,如协会为会员提供何种服务?服务的形式怎样?发生违约如何处理?等内容未有明确规定,这些制度上的不健全制约着协会服务范围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林业产业协会对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3.2.3协会的服务领域仍偏重于产前、产中环节,对产后的加工、流通领域关注度仍然不够

协会仍以为会员提供生产资料的产前服务以及技术培训、推广与示范的产中服务为其主要工作,对产后环节的市场信息传递、联系经销商、加工等服务领域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这直接导致种植户面临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区域食用菌产业市场竞争力。此外这些短板还不利于食用菌产成品附加值的提升、产品认证及品牌的建立,很难形成产业的规模效应,最终阻碍了农户种植收益快速增长的步伐。数据显示:2008年协会仅带动16万户农户较上年增收2403万元,递增2.5%,户均不到200元,而同期我国食用菌产量、产值提高迅猛,分别递增8.6%、8.6%(数据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07,2008),文中数据及比例经整理得到)。3.2.4对协会发展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长远规划无论地方政府部门还是农户,仍然缺乏合作经济意识,一方面农户没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放任协会发展。最终导致众多协会发展无规划,经营决策上往往依赖于主观经验。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不利于协会长远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为此未来食用菌产业要做大做强将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

4简要结论与对策

上述分析表明虽然现阶段我国食用菌产业技术协会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存在问题也不少。因此,为进一步营造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应加紧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第一,要积极引导协会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尽快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完善协会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立足于增强农户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开拓能力。协会应按章行事,采取统一供应良种、生产物资,统一食用菌产成品的包装及销售等形式,直接引导农户进入市场,提高其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与科研院所、研发企业加强联系,引进推广适宜新品种、新技术,改善产品品质,提高食用菌产品市场认可度;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注册商标,制定适应当地的食用菌生产规范,开展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提升当地农业产品的市场美誉度;规范协会运行,避免无序竞争,彼此加强交流合作,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农户发展食用菌生产加工及销售中的各种服务需求。

第二,要强化协会与协会成员间的联系,逐步完善激励机制。协会发展应本着为协会与会员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为出发点、以致力于提升会员组织化程度为工作方针,加快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协会连接各利益主体的纽带作用。这需要加强如下工作:一是在协会章程中,要明确协会管理者、协会会员拥有的权利义务;二是在协会与协会成员缔约的活动中,要明确协会服务范围及双方违约责任;三是在第三方参与合约时,协会应积极为会员谋求福利,尽量避免会员发生交易损失。

第三,不断拓宽协会服务领域。理顺协会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协会向着综合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健康发展,通过协会的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减少农户间的技术素质差别,通过规模化经营服务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通过专业化的产品加工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规范化的市场流通服务拓展农户的就业与盈利空间。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林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

第四,各方要做好以科学谋发展的文章。在推进协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明确本地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其次,要突出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推动区域内龙头企业发展和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农业增效;再次,要重点做好品牌建设,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稳步提升产业素质;最后还要建立和谐的生产方式,将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压力控制在合理限度。

第五,要加大对协会发展的扶持力度。目前针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不少,但如何落到实处还存在较大困难。比如,对协会进行的财政贴息多掌握在政府部门,分配随意性很大。

税收科研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1.深入推进卫生计生综合改革

一是加快卫生计生机构整合融合。根据区委区政府机构改革安排部署,今年上半年区卫生局和区人口计划生育局完成机构合并,成立__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机构合并后,及时完成收发文系统合并、内部规章制度整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变更、公章启用、两局网站整合等基础性工作,各科室严格按各自原机构职能开展工作,原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场所于7月初搬迁至区公共卫生中心合署办公,目前,机构整体运行平稳有序。二是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根据省、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相关要求,2015年重点开展区内四家公立医院改革后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调查,截至6月底,四家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共计达157.88万,较上年同比增加1.64%;出院22194人次,较上年同比增加0.57%;经测算,截至5月底,四家公立医院较2012年同口径(剔除工作量增幅)共减少药品收益约2811万元,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增加收入约2408万元,平均医改物价补偿率为85.66%。三是有序推进分级诊疗改革试点。我区作为2014年__省首批分级诊疗试点改革县市区,充分发挥医保价格杠杆作用,通过医保、新农合等在各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差距,引导患者合理就诊。并利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提高全区医疗服务技术能力。区人民医院继续深化对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对口支援机制,采取远程医疗、团队帮扶、挂职锻炼和定向培养等多种模式,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四是稳步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共“一票否决”6批5人次。规范受理单独两孩审批,截至6月底,受理213对单独夫妇再生育申请,已审批的211对,从我区目前掌握的生孕数预计今年单独夫妇再生育439例,未出现扎堆生育现象。

2.鼓励和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

一是完善扶持政策。根据《__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明确了民营医疗机构在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予以优惠扶持措施,优化设置审批流程。二是合理规划设置。结合区域卫生规划,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进一步完善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今年已有13家医疗机构已通过设置申请,其中专科医院1家,门诊部9家,诊所3家。民营医疗机构设置以流动人口聚集地和偏远地区为主,有效发挥了社会办医的补充作用,缓解市民“看病难”。

3.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和耗材集中采购政策

今年重点组织医疗机构参与执行__省新一轮药品集中招标中标结果,按照上级政策要求,通过议标方式统一遴选了__大生医药有限公司等8家医药公司作为区域基本药物配送机构;组织各医疗单位对中标结果进行遴选,并确定了本院使用目录;5月20日起,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执行新的药品中标目录。截至6月底,全区公立医疗机构通过省集中采购平台共采购基本药物及其他药物1.978亿元;积极落实省、市耗材集中采购政策,全面执行省、市有关部门集中招标确定的包括骨科耗材在内的七个批次中标结果,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共通过省市平台采购耗材 2189万元。

1.稳步实施卫生重大基本建设项目

区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新建住院大楼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重点组织实施老综合楼改造项目;__区人民医院__院区项目已经全面竣工,目前已移交人民医院管理,进入营业筹备阶段;白峰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新建部分已投入使用,老楼装修改造工程进入扫尾阶段。白峰镇郭巨卫生院迁建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2.启动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制订下发了《__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方案》,联系__大学医学院和__医专两家院校共同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目前重点开展规划编制有关前期调研工作。

1.抓制度规范,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落地生根

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召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落实主体责任工作会议,部署安排2015年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点。下发《关于印发区卫生系统(原卫生局)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部署,确保相关单位切实落实。二是实施“七书三报告”制度。为确保“两个责任”落到实处,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三书两报告”及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制度的通知》,形成“下发七份书、上交三报告“制度。该制度的实施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变“软要求”为“硬指标”。三是“正风肃纪”强化作风建设。采取局机关和下属单位上下交叉互查、飞行突击检查等方式明察暗访6次,下发通报3份,问责处理4人,其中给予1人行政警告处分。2.抓思想教育,筑牢干部反腐倡廉思想防线

一是深化廉政文化,柔性促廉。在卫生系统开展了“我与廉政有约”系列活动,通过组织“__廉影”摄影展、警示教育观后感征文活动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崇廉尚廉浓郁氛围。二是加强提醒教育,常态促廉。局纪检组定期发送廉政预警短信和刊出《廉文荐读》。对局管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实施“点对点”式谈心谈话教育,强化风险“提醒”,今年,局纪检组已约谈干部职工5人次。

3.抓重点环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

一是拓展“新服务”,积极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各医疗单位从优化就医环境、就医流程等环节入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如区人民医院开展“医生体验日”活动、区二院接入市级预约挂号平台、区中医院推出代煎中药快递上门服务等等,有力地塑造了医疗卫生服务品牌,得到了群众好评。目前全区11家公立医疗机构和开发区中心医院安装群众满意度测评系统,共有18万余名患者参与测评,综合满意率98%。二是规范“处方章”强化医务人员自律意识。今年3月,下发《关于规范__区医务人员使用处方章的通知》,加强对医师准入资质的监管,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自律意识,对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和医疗文书书写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医疗不良行为实施“记分制”。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__区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对医务人员违反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诊疗技术规范及职业道德,给患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影响、损害的行为进行不良执业行为登记,以一年为周期,记分结果与年度考核、绩效工资、多点执业、注册变更、医师定期考核等挂钩,有效规范了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

1.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医疗服务布局更加完善。区第二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__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转型升级,开展多元化综合医疗服务,市民就医更加方便。二是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新出台质控中心考核标准,加强质控中心内涵建设,区质控中心将区域医疗机构纳入质控网络,强化信息互通交流。区急诊质控中心自编、自导、自演的《基础生命支持与创伤综合救治》情景教学片举行首映式,为基层医疗机构和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模板化的教学视频。三是推进两个中心运行常态化。依托区人民医院资源优势,筹备并建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心电诊断中心,通过远程信息平台,实现全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目前心电诊断中心已经投入试运行。

2.医学学科、科研建设取得进展

一是做好第二轮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各项工作。确定了10个区级医学重点学科、5个重点扶持学科、10个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8个基层临床特色技术,年初与学科承建单位签订了三年建设合同书。二是科研学术能力不断提升。新增__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__市卫生与计生委科研项目6项正在申请中。各医疗单位共获继续教育项目立项5项,其中省继教备案项目1项,市级继教项目4项。6月底区中医院顺利承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中医对睡眠疾病的机理探讨和辨证论治新进展暨继续教育学习班》。三是新技术、新项目蓬勃开展。各医疗单位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拓展。如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开展心脏起搏器治疗20例,泌尿男科中心开展输尿管软镜50例。小港医院消化内科开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和氩离子凝固术。四是中医药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持续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继续加强中医药发展经费的投入。积极迎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终末期考核工作。五是卫生继续学历教育工作扎实开展。__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宁大成教学院医学类专升本课程进修班和__中医药大学西学中培训班进展顺利。

3.医疗安全管理不断加强

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监管和安全事件问责制,定期召开医政工作例会,医疗安全专题培训11次,覆盖医务人员2650人次。截至6月底,共计受理医疗纠纷54起,实际处理完结47起,较去年同期下降10.6%,涉及赔偿金额172.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3.6%,医疗损害鉴定被认定为有一定责任的8起,其中主要责任1起,次要责任1起。

4.献血用血工作不断规范

一是无偿献血工

作有序推进。共组织各类献血及宣传活动近30次,完成无偿献血2566人次,同比增长10.5%,献血量达766.9升,同比增长10.2%;完成血小板捐献670U,同比减少32.3%。区人民医院、开发区中心医院两家单位共开展自体输血适宜技术115例。二是储血点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经完成储血点建设前期工作,并顺利通过省里审核验收。5.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紧抓“引、选、育”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共引进副主任医师3名,__一院派驻区人民医院专家83名,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名,共组织665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晋升考试。二是加大卫生计生队伍培训力度。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深改革、强规范、提能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局机关、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多种形式加强队伍专业素质培训,提升卫生计生人才队伍行政管理、技术服务、法律法规、信息化应用等技能。

1.基层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工作取得进展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与区目标考核办公室联合下发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出台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方案。三是推进新型家庭医生制服务。重新拟定了《__区关于推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施方案(2015-2016年)》,目前确定戚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开展工作。已有452人签订服务协议。

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稳步开展

一是加强疫情管理和突发疫情处理。加强医疗单位疫情报告质量管理,及时报告和审核疫情,法定传染病报告、审核及时率达100%。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乙类传染病589例,比上年同期累计下降2.97%,丙类传染病1659例,比上年同期下降30.59%。报告传染病死亡3例,比上年同期上升50%。二是及时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霍乱、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3.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完成200家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监督检查,共立案处罚12家,开展了种植牙、医疗广告等专项治理活动。二是开展公共场所“十街百店”创建活动。三是继续对非法行医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截至6月底,全区共接到群众非法行医投诉举报23起,作出非法行医行政处罚11起,移送公安机案件1起,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四是不断加大“两非”打击工作力度。通过小区LED屏、有奖举报标识牌、专题讲座、海报等形式不断加强“两非”打击宣传。“两非”办公室共计巡查医疗机构30次,电话回访10余人次,倒查孕情消失4例,接收案件移交2件。

4.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卫生创建工作踊跃开展。1家单位申报省级卫生先进单位,5家单位申报区级卫生先进单位,1个行政村申报省级卫生村,还有64家单位、39个行政村参加省、市、区级卫生单位、卫生村复评。二是做好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先后下发了无烟单位创建等相关文件,发挥无烟单位建立社会示范作用,同时多项控烟措施引导群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病媒生物防治有序开展。今年4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春季灭鼠、灭蚊蝇活动,同时对活动效果进行调查和监测,取得了较好的消杀效果。

1.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扎实推进

一是出台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根据市目标管理责任制评估实施方案,及时出台《__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层层分解目标任务。二是依法行政更加规范。再生育审批快捷便民,引导群众避开生育高峰理性生育,减缓生育集聚。规范社会抚养费管理,加大对社会抚养费征收的监督检查,做好与法院等部门的协调联系,确保依法足额征收,已立案38例,征收26例,征收率70%,征收金额118万元。三是民生项目进展顺利。积极落实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和生育关怀金三项制度。初步完成新增奖扶对象的审核工作,新增3157名。四是协会工作亮点纷呈。生育关怀和计生特殊家庭关爱、青春健康教育有新进展。与区慈善总会联合创建__市首个慈善爱心小屋。

2.妇幼卫生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一是继续规范免费婚(孕)前保健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切实做到婚前医学检查同婚前保健咨询、计生指导相结合,提高婚检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婚检率94.91%,婚检疾病检出率9.8%。开展免费孕前优生检查1628例,目标人群覆盖率达56.52%,检查后怀孕率达15.18%,正常分娩371人次,未发现出生缺陷。二是继续推进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完成宫颈癌筛查5982人,乳腺癌筛查5962,检出宫颈癌前病变30例。三是加强流动人口卫生计生管理服务。全区为2189位流动人口孕妇建立了保健卡,保健覆盖率99%。四是加强计生服务指导。做好12356阳光计生热线服务,及时把已婚育龄妇女录入12356信息平台,更好地满足群众对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服务需求;全区开展计划生育随访率100%;做精生殖健康服务,分片发动、在街道、镇集中开展“三查一治”;已检查育龄妇女三查率为31.2%;向育龄妇女发放免费药具共21.1万。

1.依托智慧健康工程,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

一是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区医卫平台上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其中双向转诊平台、区域预约挂号、区域卫生决策与分析和区域处方点评等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二是有序开展智慧健康二期调研。今年,__市智慧健康保障体系__二期被列入2015年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前期工作。本着实事求是、充分调研的精神,结合一期工程实际推进情况,围绕居民、医院、管理三条主线,开展对各业务科室和重点医疗卫生单位的需求调研。

2.依托网络和新媒体,加强卫生计生宣传力度

一是利用新媒体加强卫生计生工作宣传。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卫生计生宣传工作中的作用,传递医疗卫生计生行业正能量,区人民医院、区二院、区卫生监督所、春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相继开通微信公众号。二是积极开展卫生计生工作新闻宣传。利用省市媒体报刊、__之窗和局网站公信力,加强卫生计生信息、政策宣传。截至6月底,共、上报各类卫生计

生新闻宣传信息1100余条,其中部级录用20条,省市录用50余条,__之窗录用140条。三是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加强对新__论坛、腾讯新浪微博等主流信息平台的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及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卫生计生网络舆情总体平稳虽然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当前正处于卫生计生机构融合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工作中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需要在座的各位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1.医疗资源配置均衡性有待进一步改善。“十二五”以来,我区医疗资源总量大幅提高,但医疗资源总体布局仍不够合理,优势医疗资源主要还是集中在城区,东西部边远地区、外来人口聚集和城乡结合部等地区医疗资源还比较薄弱。

2.基层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一是村卫生室公有用房比例不到10%,大多数村卫生室(站)面积过小,设施、设备过于陈旧。二是民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大部分未纳入医保定点,使民营站和村卫生室处于市场竞争的不利位置,削弱了基层站点和村卫生室的网底作用。三是村卫生室运行补助政策未落实,__省人民政府对于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给予每村不少于2万的运行补偿经费,我区尚未落实。四是基层卫生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平台不统一,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与项目绩效考核要求不匹配,社区软件未能有效达到可以对家庭医生签约户进行签约识别和管理,双向转诊机制系统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还普遍存在。

3.卫生经济运转情况不理想。一是医疗机构经营状况总体不佳,人员支出明显增加,存在普遍亏损的情况,且财政资金投入紧缩,卫生投入存在明显缺口,医疗机构建设发展资金和人才队伍与学科建设经费总量不足。二是医疗机构绩效退化明显。绩效工资总量与业务发展、经营状况脱钩,明显违背医疗机构正常发展的客观规律;绩效工资分配设计层次不清晰,影响公立医院职工积极性;系统绩效工资水平已处于高位,职工习惯于平均分配,重新切分绩效“蛋糕”难度增大。

4.卫生计生人才制约可持续发展。一是人才引进难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缺乏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截止目前,今年区卫生系统共引进中高级人才3名,与年初的需求计划尚有很大差距。二是基层医疗机构专技人员的中高级职数配备比较紧张。霞浦、戚家山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待聘人数已超过空缺岗位数。其他单位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岗位数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也会造成内部优秀人才因不能聘任而流失的现象。

5. 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面临新问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缺乏有效手段;计划外生育呈现新特征,外迁户口和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势头难以遏制,社会扶养费征收难度越来越大;人口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老龄化应对、失独家庭问题关爱受到普遍关注。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1.继续推动卫生计生机构融合整合。根据__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机构改革三定方案明确的科室设置和职责分工,推进内部科室调整、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区计生指导站与妇幼保健部门整合、各街道(镇)计生服务站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部门整合等各项工作,保证卫生计生资源的综合合理利用。

2.推动分级诊疗试点改革工作深入开展。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管理,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品种,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加强利用信息化建设,完善各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进区域医疗协同服务。进一步规范双向转诊管理,逐步降低上转率、提高下转率,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整体绩效和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3.组建区级医疗联合体。明确医疗联合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实行联合体内部人员柔性流动,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完善健康管理、远程医学、医疗质量安全监管等相关功能,实现医疗资源的统筹共享。

4.加强医疗质量服务监管。开展“第二周期__区规范化口腔诊室”创建工作,对医务人员处方章使用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记分管理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开展第四周期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5. 加强计划生育网络和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三不变”和“四个到位”的要求,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变,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不变,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不变;严格执行各项计划生育政策,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坚决克服机构变动、人心浮动、舆情涌动、工作松动等倾向,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融合。

6.做好基本项目建设工作。协调、推动二院老楼改造,郭巨社区卫生服务站迁建等重大卫生基建项目。进一步明确区__医院(__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__医院定位。

7.完善“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制订的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结合“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成果和区域卫生计生发展实际,做好“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8.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做好政府参谋,力争出台《__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底,提高基层卫生业务用房公有化比例、医保定点比例、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价销售比例、信息化比例,确保一体化管理率达到80%以上。

9.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稳步推进新模式的家庭医生签约。确保在15年底全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率及全区家庭医生制服务覆盖率均达到省市要求。建立综合性医院的专家门诊号、大型仪器检查和住院床位优先向首诊在基层的居民开放的机制。完善双向转诊工作,优化转诊流程,完善预约诊疗机制等综合措施,推进建立合理有序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就医格局;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评估工作,完善老年人和慢病免费体检常态化机制,体检、建档、随访环环相扣,并与绩效考核方案结合,定时定量,拉开绩效工资档次,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紧迫性。

10.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水平。整合各类业务信息化平台,避免基层重复工作任务。全区统一居民健康档案软件标准,现使用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与项目绩效考核要求能很好地匹配,区域社区软件能有效达到可以对家庭医生签约户进行签约识别和管理,可以分类对各类人群进行健康管理,使各单位家庭医生签约制工作正常开展。

11.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实行绩效管理。重点提高流动人口保健覆盖率,通过每月一次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报表,认真摸清我区流动人口服务对象底数,为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均等化打下基础。

12.继续强化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大群众监督举报、媒体社会宣传曝光力度,调动群众参与“非法行医打击”、“两非”打击工作的积极性;实行多部门联合执法,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和整治活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专项行动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下半年,将根据卫生计生两部门整合工作推进,及时调整内部职责分工,提高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效率。

13.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力度。以省卫计委下达的“两非”案件任务为抓手,继续实行对“两非”案件的有奖举报制度,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对工作中发现和群众举报的“两非”行为,我们将协同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快速依法查处。不定期与食药监部门联合开展医疗器械市场专项清理活动,严肃查处私自出售引、流产药物行为。加强对

全区医疗机构B超机的管理,严格落实分娩实名登记和凭证引产制度,强化孕情跟踪等基础性工作,切实将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14.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加强防控知识培训与宣传,积极做好防控及医疗救治准备,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及防控督导,扎实做好H7N9,中东呼吸综合征、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深入落实免疫规划区域管理,巩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络,重点加大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

15.做好妇幼卫生工作。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免费项目的规范实施;持续推进妇女病“两癌”筛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实施。完成__省HPV监测试点县(市、区)国家任务布置的4000例HPV免费筛查项目。

16.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加强农贸市场、五小行业、食堂等防蝇防鼠措施的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除“四害”工作。加强城区内除“四害”专项检查,为下半年顺利通过省灭蚊灭蝇先进城区打下基础。

17.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加强高级卫生人才的引进,做好2015年度卫生人事招聘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对人才队伍经费管理政策进行调整,加强考核管理,提高激励作用。出台编外用工管理相关规定,规范编外用工管理。探索建立适应卫生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和人事薪酬制度。

18.完善各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改革财务管理模式,建立、推广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和财务科长派遣制度。研究制订卫生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快待报损固定资产清理工作。

19.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区纪委部署要求,坚决落实“两个责任”,持之以恒纠正“”,严查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不严不实”问题,进一步营造党风正、政风清、医风新的良好氛围。下半年继续深入做好廉政教育,“正风肃纪”检查,药品(耗材)、处方点评等专项督查工作。继续做好“我与廉政有约”系列活动,开展《廉文荐读》我来编、微言博语话廉政、“__廉影”摄影作品展、“警示教育促廉洁从医(政)”征文等活动。

上一篇:科普宣传调研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法制宣传调研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