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05 11:51:48

双语课程

双语课程范文第1篇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课程的建构性、丰富性和差异性。从当前的《金融学》双语课程实施现状看,其存在着英文配套教材缺乏;课程设置盲目随意;课程评价机制落后等问题,本文基于后现代课程观的相关特点,提出了丰富《金融学》教材资源,科学设置《金融学》课程和构建“学教结合”评价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后现代;《金融学》;双语教学;对策

后现代课程观是21世纪较为流行的,主要区别现代课程观的新探索。现代课程观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而后现代课程观强调目标产生于一切活动中,课程目标既是一种目标,同时又是一种手段。教学和课程是连续的,课程不能脱离于教学课程,边教学边设计边思考,这是后现代课程观的主要特色。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推进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尤其是在金融学、国际贸易、生物工程等专业实行双语教学。在中国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入,金融理论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探讨后现代课程观背景下的《金融学》双语课程教学,很有意义。

一、后现代课程观的主要理念

从美国后现代课程观的发展看,主要分成两种类型:即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与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无论是哪种类型,其课程设置都主要具备一些特点:

1、课程具有建构性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应该是建构性的和非线性的,这种建构性体现在参与者和相互作用上,它是一种模体,没有严格的终点和起点,课程随着建构体系越来越丰富,交叉点也越来越多,意义也不断深化。课程与教学也是交叉融合的关系,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课程目标在一级意义上总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它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寻求教学一方面进行着课程的实践,另一方面也是在解读和建构着什么是课程。

2、课程具有丰富性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强调课程具有丰富性,没有固定不变的课程,没有一层不变的标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具有不缺定性、不平衡性,强调课程的生成过程,强调生成过程的随机性和生动性。课程没有固定的起点与终点,课程的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课程本身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新课程观强调对话、组织、解释和假设,课程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运用某种事物的能力。完整的课程观强调反思,强调深度同时也强调需要让他人同伴、教师考察、批评并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应,对话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关键,对于课程来说,做和做中的反思对于课程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的反思使得后现代主义的课程具有不确定性,进一步丰富了课程内容。

3、课程具有差异性

从后现代主义的课程建构思想来看,其思想主张自我意识的提升和个性的解放。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关注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存在经验,重视每一个个体的学习经验,使其课程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为重要的意义体现在其探索知识。在个体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具体到每一个体的文化背景、知识积淀不同,因此个体对于课程的主张也不同,理解和思考的维度也不同。个体意识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意识性,从而有利于整个课程的长远发展,这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重要意义。

二、后现代课程观下的《金融学》双语课程现状

从我国金融学双语课程培养现状看,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双语教学,将双语课程作为课程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从现有已经使用双语课程教学的学校看,目前很多高校的双语教学采用的模式参差不齐,在课程教学上,基本上都是使用混乱式和半外语式,学生和师资的授课模式往往难以调和,但是其教材难以“中西合璧”,部分教师的英文水平有限,授课方式与手段以及英文教材生词过多,教学思维与学生水平不适应,再加上高校大班教学,教材的选定和信息技术落后,这使得《金融学》双语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1、英文配套教材缺乏

从《金融学》双语课程培养实施现状看,目前部分高校使用的双语教材主要以英文原版教材为主,原版教材的使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国内课程教学大纲不相符合。从国外教材的编制特点看,国外的教材是根据自身国家的课程标准,在摸清相关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编制。这种情况下编制的教材,其编排上不符合中国学生的习得理念,也不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情况,原版的英文教材真要针对的是母语为英语学生,而中国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水平,很难达到第一语言为英语的国外学生水平,课程教材中的某些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中国学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因此,对于国外的原版英语教材,很多都超出了广大学生对其所学内容的消化,从而使得相关的英语课程教学难以实施,其所学内容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最终导致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难以消化,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感,最终使得学生丧失了对双语课程教学的学习兴趣。在英文原版教材难以理解的情况下,很多高校苦于没有相关教材资料、没有教学参考书,这对于双语教学来说,无异于缘木求鱼。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很多高校在开设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时,不得不依靠各种渠道提供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配套教材的缺乏,这是当前《金融学》双语课程教学中的最大难题。

2、课程设置盲目随意

从《金融学》双语课程设置看,存在着盲目行为,往往学生还不具备条件,就盲目开设了课程。有的学校在大一刚进入学校时,学生还不具备专业基础学习能力,只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对相关知识还比较模糊,尤其是对于专业英语殊的构词、术语、句法、语篇等还相当陌生,就直接进行双语课程教学。事实上,如果在学生刚进入大一时,先开设一个学期的专业英语课程,使得学生对于《金融学》的课程内容紧密关联,使得学生在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英语词汇后,再根据金融学专业特定的术语、句法及语篇有一定的了解和运用,此时再对学生进行双语授课则水到渠成,学生很容易掌握。因此,在这个课程设置上,第一要考虑金融学双语教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性和连贯性,第二要考虑金融学的学科内容和学科性质,第三要顾及学生现有基础英语水平。在现有的课程设置原则上,需要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而不仅仅是考虑对课程的熟悉程度,教师本身的开课能力,学生的外语基础,如果仅仅是为了课程开设的形式和课程设置的容易度,那么金融学的双语课程选择不当,课程体系设置盲目,课程选择随意必将导致双语教学方向的迷失,使得双语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与实施双语教学的初衷背道而弛。

3、课程评价机制落后

双语教学不同于大学现有的课程评价制度,需要有符合双语教学的评价系统。课程评价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学》双语课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根据双语课程的目标,对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有利于金融学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学课程的开设应该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建立自信,金融学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能够使得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感觉。金融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不断强化能够使得双语教师及时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这样才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只有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进行反思和创新,教师才能够逐步认清自身的教学行为。只有对于金融学双语教学的过程监控,才能够知晓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水平,保证金融学双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金融学课程评价体系是一个监控系统,评价机制能够不仅能够清楚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学校学校准确了解双语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而采取必要措施,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促使整个金融学双语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三、完善后现代课程观下《金融学》双语课程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后现代课程教学理念,结合后现代课程相关理念的特点,在金融学双语课程设置上,需要充分考虑课程的建构性、丰富性和差异性,结合金融学双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金融学双语课程的对策与建议。

1、丰富《金融学》教材资源

后现代课程教学理念,强调课程设置的建构性,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课程具有建构性。在金融学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上,需要保证教材资源的丰富性。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的原版英文教材上,对其进行修改,在没有合适的外文原版教材或实际条件不允许大量引进外文原版教材时,也可以通过请教学经验丰富且英文水平高的资深专业教师通过中西结合改编来进行弥补。《金融学》课程讲究建构性,教师可以选取适合我国双语教学的章节并对关键知识进行汉语注释,组织编写成语言规范、针对性强的双语教材。一方面,其能够丰富《金融学》教材资源,另一方面,又能够彰显课程设置的建构性。

2、科学设置《金融学》课程

双语课程的顺利进行不仅对教师的专业功底和外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金融学双语课程时间选择上,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可以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双语课程细分为难易等级不同的类别,在学习《金融学》双语课程时,首先开设相关的一个学期的专业英语课程,使得学生对于《金融学》专业特定的术语、句法及语篇有一定了解,奠定相应的专业基础。在金融学双语课程设置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级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尊重学生个性,符合后现代课程教学理念中的差异性原则。

3、构建“学教结合”评价体系

后现代课程论强调课程过程中的对话与互助,强调教学的监考与管理,注重课程的评价反馈体系。《金融学》双语课程需要建立透明的评价体系,第一是要加强学生自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第二是要注重教师评价,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量规表,课程评价需要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适时地调整双语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在评价方式上,将课前、课中及课后评价相结合,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学校也可以根据课程设置特点及学生、教师的反馈,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内容,促进学校《金融学》双语教学课程水平的提高。

作者:文婕 单位:红河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静.张进明,试论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J].高教探索,2007(1).

[2]赵林海.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中英文双语教学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3).

[3]郭洋生.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7.

[4]曹东云.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5]李文丽.双语教学效果分析与改善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14(1).

双语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双语课程;师资力量;改革;学习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07-02

1 引言

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与国际间的合作更加密切,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因此在大学中双语课程的开设也越来越多。在开设之初双语课程就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双语课程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很多师生甚至质疑这一举措,认为在中国不适合双语课程。因此学术界开始探究大学双语课程的改革。

2 双语课程改革的含义和目的

双语课程的含义是在课堂上利用中英两种语言来传授课程,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能够用这两种语言来学习知识。其目的是运用两种语言掌握专业技能,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性。双语课程改革是因为当前的双语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进展。双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完善教学体系,促进教学相长[1.2,3]。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双语教学中要中分的发挥青年教师的自然优势,辅助与课堂和师资力量,优化实践教学和教学质量,这一系列措施都是双语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3 大学双语课程的问题

大学双语课程并没有达到预先设想的效果,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3.1 师资力量不够。

双语课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英文水平。很多教师都能用汉语流利的表达专业知识,因为这是母语。但是一涉及到英语,一般教师只能用很简单的英语和学生进行沟通,没有达到一个专业表述的水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由于教师的能力有限,英文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传授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求知效果就差。因此,在目前非专业英语教师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4]。

3.2 教材选择范围少。

双语课程的教材需要原汁原味的英文教材,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英文的真实感觉。但是目前中国的大学双语课程里面很少有这样的教材,即使有也和当前中国的中文课程难度不匹配。选择一个好的教材能够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因此选择一个好的教材也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5]。

3.3 双语环境不理想。

中国的大学教学中只有在英语课堂上英文的学习才很多,但是对于其他非英文专业的课程,采用英语的教学很少。学生在一个没有英文的环境中学习,就无法完成双语教学的任务。在学校里,学生也很少见到外国人,社会中的外语教学环境也不理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给学生营造稳定的外语环境是很必要的条件[6]。

4 大学双语课程的改革对策

大学双语课程由于面临如此多的问题,所以需要进行改革,以改革来推动大学双语课程的快速实现。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的改革措施。

4.1 增强专业外语师资力量。

由于大学双语课程的特殊性,所以需要教师要有流利的英文进行课堂教学。中国的高校应该聘请更多的外语人才,特别是从海外归来的专业英语老师。同时对于英文水平不高的老师进行整体的培训和辅导,必要的还可以推荐英文能力很强的教师到海外学习,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运用专业知识来进行教学的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的邀请外国专家到学校进行指导和讲座,也可以向一些双语教学开展好的学校进行学习和交流。同时学校也可以鼓励一部分英文专业的老师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这样可以资源互动,对英文老师也是一种能力的提高。如图2所示,本文推荐采用这种专业课的教学体系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大学的教育分为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课的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侧重于语言的培养,专业课教学侧重于完成学科目标。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包括基础英语的教学课程体系和专业英语的教学,学生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可以渗透学习专业课程的教学,因此这两种模式应该结合起来,以大学英语教学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从基础英语的学习逐渐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中,这样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学习中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外,辅助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可以培养现代化的符合性人才。在双语教学中要做到专业思维的理解英文的内容,不但要明白字面意思还要掌握专业思维方式[7]。

图2 专业课教学体系

4.2 选择合适的教材。

大学双语课程应该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针对当前的大学双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选择非常合适的教材。要对中英文的教材内容做反复的对比,最好是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这是保证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传授专业内容为主,利用外语把专业知识讲清楚,学生也能够很好的理解专业内容。要充分的研究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了解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认可度和接受能力,这样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课堂上也能够很好的把握住教学的英文环境。最后要充分的考虑双语教学对专业知识的影响,双语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教材的时候应该讲解精确,因为任何一个错误的单词使用都有可能造成学生理解的不同[8]。

5 大学双语课程的前景分析

大学双语课程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随着中国与国际间的合作逐渐加大,对英文的需求越来越多。不但英文专业的人才缺口大,非英文专业的缺口更大。所以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双语人才,这样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总之大学双语课程的前景是很好的,在大学里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环境能力,增强教与学的互动,这些都有利用大学双语课程的更好发展。

6 结束语

双语教学改革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大学双语课程要让学生利用英文学习各种专业的知识,学习用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双语教学是一个缓慢进展的教学行为,不能操之过急,语言的学习从来都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所以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双语教学的好处。作为老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英文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英文表达无障碍。在这样一种教与学的互动下,学生的兴趣也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更加的明显。因此双语教学的改革要不断的进行下去,只有不断的改革,不断的调整策略,我们的双语教学才能更加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1] 尚德会. 双语课程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29(5):65-71.

[2] 赵瑞莲. 高校双语教学的走向[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2):12-16.

[3] 王德广.正确认识双语教学 [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16 (7):109-114.

[4] 谢雪平,全小平.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23(8):62-66.

[5] Frank Buschmann, Regine Meunier, Research on the Double language system in global stage [J].A System of Patterns,England ,2002.

[6] 李仁发.高校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 [J].高教探索,2005,21(5):23-27.

[7] 周方婷,王移芝.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J].新课程研究,2005,12(5):32-37.

[8] David A.Wheeler.Validate the higher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on Double language educaiton[J].Research Staff Member. Canada,Oct 23rd,2003.

[9] 周元春,周欣,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4,35(2):45-49.

双语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 车辆工程 教学改革

教育部在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在汽车生产日益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对汽车类各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日益提高,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大力推行双语教学提升汽车人才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十一五”期间,根据我校的发展战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双语教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此,学校选择部分专业实施英汉双语教学,其中,车辆工程被确定为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双语教学专业。本文针对车辆工程专业的特点,对其开展双语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

根据目前国内国际公认的定义,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指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The use of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亦即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教学,使第二语言学习与各学科知识获取同步,也可简单理解为两种语言(其中一种是学生的母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育。

二、车辆工程专业特点及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

车辆工程专业是研究汽车、拖拉机、工程车辆等机械的理论、设计和技术等问题的重要工程技术领域,培养学生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日益兴旺,社会对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内蒙古地区几乎没有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高校,针对这些现实情况,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在已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及汽车运用技术(专科)等相近专业的基础上,申报开设车辆工程专业,并制定了引进国外先进教学资源和采用英汉双语教学方式的策略,实现立足于西部,服务于全国的教育培养目标,通过实施双语教学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力求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国际化复合型汽车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的汽车销售市场一枝独秀,但汽车设计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国外,所以每到新的节能减排标准实施时,自主品牌企业不得不依靠国外技术,因此支付过多的费用;再如先进的电子和喷射技术,核心技术需要从国外购买,燃油经济性水平和国外差距较大;商用车发动机的电控单体泵、泵喷嘴高压共轨技术由国外掌握。另外国内多数汽车企业为合资或合作,有一些国内企业虽为国内资金、国内生产,但为国外企业配套,也需要与国外相关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即使是全无外资和外销的企业,其产品开发、设备使用、生产科研中也不可避免要接触国外先进技术、查阅国外参考资料或直接参加国际科技交流等。如果学生毕业后读研深造,或在科研院所工作,更有大量查阅资料、科技交流等的机会。所以,应加强汽车类专业人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和高级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车辆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加强我校该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而且能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知识、适应将来社会需要,这正是专业类课程双语教学、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所在。因此开展双语教学是从实际需要出发的,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国际化复合型、实用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车辆工程专业双语课程体系的安排

要发挥双语课程的整体效应,就应该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双语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组合。车辆工程教研室集结机电工程学院的整体力量,根据本专业特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双语教学体系,对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做出了整体规划,在课程体系中统筹安排双语教学,形成连续的课程结构。

1.加强英语应用能力教育

车辆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班级大学一年级以加强英语学习为主,第一学年的英语课分成单独的五门课程:精读、泛读、写作、听说和语法,并单独考试和计算学分,这样加大英语教学学时量,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双语课程的安排

依据专业课程的体系设置双语课程体系,有利于专业知识的连贯性,词汇学习也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可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目前工科专业类课程,选取一系列侧重实践环节、应用性强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是可行的;另外在这些课程的设置上,其形式改变应与内容改革相结合,采用双语教学的同时在课程内容上参考国外最新进展,这样能更有效地满足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需要。车辆工程专业拟定开设的双语课程如下:

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汽车构造――机械制造工程学――现代测试技术――汽车电控技术――企业管理。

这些双语课程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选取,双语课程总计26学分,共计416学时,占所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分总数的38.8%(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共67学分,1072学时)。这些双语课程可根据授课效果和师资情况等因素不断优化与调整。

四、车辆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生方面

车辆工程专业是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的一个新设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招收两个班级共47名学生。由于录取时没有对其英语成绩加以限制,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多半为内蒙古籍学生,高考中不对听力和口语测试,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较薄弱。另外,工科专业的有些课程,如机械原理,即使在课堂上用母语讲解,学生也难以理解,更不用说采用双语教学。为了让大部分学生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不得不反复讲解,每堂课中专业知识的信息量相对减少,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双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1)加强生源条件的选取

车辆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班级的新生录取应加大英语成绩的考核,如在总分符合录取要求的情况下,英语成绩必须为90分以上方可录入双语教学班级,这样可以从源头上选拔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为开展双语教学创造条件;另外,可以从学院其他专业(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等)新生中选拔愿意学习车辆工程专业且成绩较好的学生择优补入双语教学班级。学生毕业时,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这些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来保障。

(2)加强英语应用能力教育

车辆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班级大学一年级以加强英语学习为主,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英语课程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授课内容,将英语课分成单独的五门课程:泛读、精读、写作、听说和语法,并单独考试和计算学分,加大英语教学学时量,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2008级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经过半学期的英语加强学习,在第一学期末的英语四级考试中有13人通过,四级通过率达28%,与非双语教学班学生大学二年级时英语四级通过率相当,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加强英语学习的成效显著。

2.师资方面

我院现有出国经历并可承担汽车类英语授课的专业基础课教师4名,聘请外籍英语授课教师1名,专业课教师只有4名,教师资源不足。目前,申请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较多,但多数没有外语授课的经历,口语表达能力相对低下,授课中存在用中文思维来讲解英文的问题,难以胜任双语教学。可见,加快双语教师的培养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1)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

我校在今年4~6月组织双语授课的青年教师进行了英语培训,对提升其英语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很多教师由于授课任务较多,培训无法连续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另外,培训只对英语语言的加强,没有涉及专业知识,教师要实现用英语来讲授专业课程,还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外语水平和表达能力,收集和阅读大量的有关汽车专业的外文材料。因此,笔者建议,再聘请专业课的外籍教师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对专业课程比较熟悉,通过相对比较纯正的外语环境下专业课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其英语水平的同时,有助于专业课教师体会如何用英语思维来讲授专业课程,这样可以更直接地提高教师双语授课技巧。

(2)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引进留学归国人才

学校可以从专业教师中选拔一些专业基础较好、教学效果较佳的教学骨干参加国内举办的英语培训班后让他们到国外同类院校通过科研合作等形式集中学习半年到一年,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学成后回校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可以聘请国外留学归来学者,他们既有深厚的中文语言基础,又对国外文化有深入了解,对所学学科专业知识有深入研究,引进留学归国人才开展双语教学是比较理想的。

(3)定向培养优秀毕业生为双语教师

选拔优秀的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选修英语作为第二学位专业,毕业后以定向培养的方式择优保送到国内名校攻读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回校任教。这种培养方式可以储备大量既懂专业且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人才,为该专业提供承担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

3.教材方面

要开展双语教学离不开外文教材。使用英语的原版教材有助于更新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学生在获取最新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外语思考与表述学科内容的综合素质。原版教材中蕴涵的新的教学思想可以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使教师和学生都受益。车辆工程专业引进原版教材的主要问题是相关的汽车类外文教材较少,专业课如汽车构造、汽车设计和汽车电控技术等中文教材对应的原版英文教材更是很难找到。所以,如何引进教材和引进何种教材,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学校可以组织专家论证组,对我校急需引进的国外原版教材进行专门论证与比较,通过外文出版社或与国内汽车专业实力较强的知名高校合作,多种渠道引进外文教材。引进的教材应与该专业的特点相适应,既能体现本课程所需的理论基础,又体现学科前沿知识。同时,从教材的选用上要求教师注意跟踪了解掌握所教课程的变化情况,及时补充选用或编写内容新颖、准确反映学科发展方向、适应教学需要的教材和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参考资料。

4.教学方法方面

为适应工科学习的特点和英语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困难,双语教学授课教师应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实物、图片、幻灯片、网络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变被动接受双语教学为主动适应双语教学;课堂上应注重教学互动,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授课时要结合专业特点,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另外,车辆工程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加大实验课的学时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由于新技术、新结构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能否尽早了解该技术,并获得相关实物来开阔学生的视野,都取决于是否和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强校企联合,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弥补校内实践条件的不足。

5.利用好学习条件,努力学好双语课程

首先要学好基础英语(Basic English),要有信心 ,循序渐进、逐渐深入;其次,利用好的学习条件,比如国内英文广播(CBI)、电视(CCTV---4,CCTV---9),报刊(China Daily\English World)等各种媒体,抓住一切机会多学多交流。

综上所述,车辆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适应我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战略,并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变化的汽车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但车辆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推广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其教育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完善,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郭瑞.浅谈双语教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7~99

[2]任卫群,饶芳.工科专业类课程双语教学的体系化.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103~106

双语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课程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以国际贸易具体流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国际贸易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该课程涵盖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商法、保险、运输、金融、商品检验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由于国际贸易业务本身的跨国境性质,教学资料大多数为英文。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日趋明显,对熟练掌握英语又精通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需求空前增加,如何利用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对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无疑是严峻挑战。

一、课程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双语”只在特定情况下存在,也就是只有当汉语以外的某种语言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与汉语同时成为交流语言时,才能称之为双语。在课堂上教师坚持使用第二种语言,但是允许学生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下才使用第二种语言,这是双语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系统性原则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全方位的改革,涉及到师资、教材、教学组织、教学效果测评等诸多方面。另外,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还要注意到与前期基础英语、《西方经济学》(双语)、《国际经济学》(双语)及后期《外贸英文函电》、《商务英语》等专业外语类课程的衔接。

(三)“以生为本”原则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优秀的教师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倡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实现“知识论”向“主体教育论”的转变。在双语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专业语言进行交流,师生互动,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教学内容经过“外部刺激”,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最后内化“形成品质”。换言之,要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教学生学这一

方面来。

二、《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目标

(一)掌握扎实经贸理论知识和技能

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以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为依托,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与基本技能,帮助学生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世界贸易组织的法规以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法规,从而培养能够胜任经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无论是传统的中文教学,还是双语教学都要服务于这一目标,专业知识的学习才是《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根本目标和方向。

(二)提高学生驾驭中、英文的能力

中国社会调查所最新的《2005年度中国英语培训市场调查报告》也显示:九成英语学习者认为,英语学习要从应试英语向应用英语转变。要彻底改变我国语言教学不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走出英语教育“耗时费力、收效甚微”的怪圈,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模式。而双语教学模式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当今国际经贸活动中,绝大多数的商务接洽、交易磋商、合同订立都是用英语完成的,加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双语教学与英语学习相辅相成,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灌输专业名词、增加英文资料阅读量、课堂英文互动,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锻炼了英文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当代经济环境风云变幻,增强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使学生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出路,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双语教学使学生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在世界范围内获取信息和知识,以广阔的视野思考专业问题,在持续的学习、思考和创新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内容

(一)教材

严格地讲,双语教学要求用国外相同学科的原版教材。但英文原版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很少见,即便有原版教材,因为价格太昂贵,大多数学生负担不起。

国内最早出现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类教材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及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英语》。之后各类教材日渐增多。其中,由帅建林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是不错的选择。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本同步的中文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薛荣久、冷伯军编著的《国际贸易实务》都值得向学生推荐。

(二)学习资源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帮助学生搭建自学平台,丰富学习资源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各大高校纷纷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引入了模拟实验教学,其中simtrade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此类软件要求学生通过扮演进口商、出口商、银行等角色的方式,处理各类英文单据,模拟国际贸易交易的全过程,这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浏览WTO、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方网站了解最近经贸动态,通过阿里巴巴网站自主寻找客户学以致用,登陆合众网等专业网站与外贸人员共同探讨贸易难题也是新的探索。

四、《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要摆脱传统的“chalkandtalk”的模式,运用多种手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引、动、导、探”教学机制,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多维互动、自主探究、促进发展。通过对表1中频率较高的教学模式进行简单归纳对比,各种教学模式各有优势,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阶段的要求,综合运用以上手段,在有效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

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从单纯的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五、几个需要处理的关系

(一)中、英文语言比例

根据英国《朗曼英语语言学词典》所给双语的定义:“meansapersonwhospeaks,readsorunderstandstwolanguagesequallywell,butabilingualpersonusuallyhasabetterknowledgeofonelanguagethantheotherone.(同样地能很好地运用两种语言来进行说、读和理解,但对其中一种语言的理解比对另一种更好)”或者“theuseofthe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在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者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可见,双语教学中语言只是手段和工具,专业知识的获得才是根本。

根据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的“循序渐进”原则,《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实施,在不同阶段,中英文使用的比例不同。第一阶段:简单渗透。对于一些专业术语、重要原理等用英文讲述,其余绝大部分用中文讲述。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5%-10%。第二阶段:交叉渗透。教师上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较浅显的内容,用英文讲述,较复杂难以理解的内容,用中文解释。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20%-40%。第三阶段:双语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英语来思考、解决问题。教学语言由汉语为主转变为以英语为主,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80%左右。

鉴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可以考虑在50学时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计划中先抽出10学时进行专业知识的中文概述,作为后40学时双语教学的铺垫。中、英文的比例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英文水平和接受能力,相应做出调整。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

《国际贸易实务》是揭示国际商品、服务交换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竞争力的目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容忽视。一方面,除了大纲规定的理论教学学时,各学校还应当通过模拟实验教学、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习等途径,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倡导学生积极寻找实践机会,比如参与导师课题研究,自发组织模拟谈判等活动丰富自己的经历。

(三)处理好激励和考核的关系

1、对教师的考核。开展双语教学,不能单纯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判定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还必须通过及时评估来衡量教学质量。双语教学作用的指标包括: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作用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语言能力的发展、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的提高与促进作用等方面的评价。双语教学效果的指标包括: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效果、教学内容、理论体系完整、反映学科发展的新进展、教学效果满意、教学模式新颖等方面的评价。教材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对教材的评价,对教材内容是否过多、教材体系是否合理、习题设计是否合理、教材价格是否合理、语言难度是否合理、是否要求改编教材等方面的评价。授课教师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对教师授课方式、讲述清晰易懂、发音标准、教学内容适宜学生等方面的评价。

2、对学生的考核。学生成绩的判定也应当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可以采用口试、模拟谈判、草拟业务文件、审核与修改信用证、缮制单证等尽可能与实际运用接近的方法进行,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更能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与学的方向,促进课程教学健康发展。

六、结语

要改变我国语言教学不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就必须要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我们绝不能简单地将双语教学与强化英语等同起来,必须将双语教学和“育人为本”密切联系起来,严格地说,通过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而不单单是英语尖子。双语教学所注重的决不仅仅是外语,实际上是将语言习得贯穿于整个学校的管理、教育、各个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创设语言环境和不断强化“教学语言”,用教学语言来促使语言能力发展,这才是双语教学的实质。“外语突出,各科领先,综合发展”是双语学校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双语教学的特色。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而言,双语教学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学校领导应该加强对该课程双语教学的重视,从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原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6).

2、王素侠.《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浅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7(4).

双语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双语课程 考试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65-01

我院在双语课程考试改革中打破了以往一味追求绝对公平而协作素养缺失的传统考核模式,提出将“协作素养”与“独立素养”相统一、互为补充的考试新模式;提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PRESENTATION环节,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要求同学们分工协作,自己找素材、制作PPT并做讲演。深化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将教学改革与考试改革结合起来,改变传统课程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忽略学习过程的弊端,采用“结构式立体化”的考核模式既不失公平又能彰显个性,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实施效果

第一,将协作素养与独立素养的考核统一起来,弥补了传统考试形式在考察学生的协作素养方面存在“空缺”的弊端;两者互为补充,既不失公平又能彰显个性,促进了同学间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第二,将考试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目前考试中存在考试内容局限性大、考试题型标准化、考试形式单一、评分标准精量化、考核目的功利性及考试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等现状。

第三,促进了学风建设。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具体措施

第一,具有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的导课设计。一门双语物理课程,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陌生而又恐惧的。引用一段2009级数媒同学感受“第一次翻开厚厚的双语物理教材,大篇幅的英语文段和公式就把本来对英语就心存敬畏的我们吓了一跳,而看到课后少之又少的中文译文时更是感到一阵无力,难道自己就要跟这样的洪水猛兽一般的书本为伴?”作为一门采用新型考核方式的课程,第一节尤为重要。具有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的导课,鼓励同学们客服恐惧心理,让学生知道在这样一门课程里,大家要“做什么”及“怎么做”。

第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同组同学上课时都坐在一起。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和组织一些课堂讨论,使学生较大限度地参与其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既发挥集体智慧,又开展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课程开始一周内开展“如何做好英语报告”的讲座,使学生明确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做”中“学”理念,并定期要求各小组同学完成PRESENTATION(素材收集、PPT制作、讲演多个环节)。将课堂活动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协作素养的培养。

第四,在学生课堂报告后,教师通过E-mail及时与学生沟通,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

第五,课程教学中对独立素养的培养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课程笔试考试用全英文命题及答题(闭卷)。期中考试后除了常规的试卷讲评,对全班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除了让每个同学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班级所处位置外,还通过E-mail与每组同学交流,鼓励他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争取全方位、多维度的提升。

第六,期末PRESENTATION考核环节,给同学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调查结果表明,70%以上的同学都认为这种考核方式很好(或较好)。PRESENTATION题目由老师给定,同学们抽签选题。给同学们一周时间准备(可找老师讨论),邀请3~4位资深教师做评委。

第七,每届课程结束都设置了“问卷调查”环节。考试结束后学生会主动写一些“学习心得”之类的文字发给授课教师,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对本项目进一步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总 结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双语教学及考试改革方面的经验,受到东南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兄弟院校同仁的极大关注及好评。国内知名专家东南大学物理系著名教授恽瑛认为我们的工作“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实现了以考促教、促学。对同类院校双语考试改革具有普遍的示范及借鉴价值。在双语教学及双语教材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博士生导师薛景瑄说,该成果所提出的双语考试新模式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突出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适应发展、可行性强,通过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靖.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7(11):25~26

2 邵丽君、闫启文、崔海英.浅谈我国的双语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前景[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165~165

3 徐盛林.双语教学的考试模式改革初试[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227~227

双语课程范文第6篇

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会计双语课程,其探讨多围绕课程内容的组织、教材的选择、师资的培养等,但关于实验环节如何开展,鲜有文献进行归纳。会计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强调对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在电算化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会计手工实验仍然是不可摒弃的一个环节。数据处理和信息生成背后的基本原理和路径是什么?通过直观、完整的会计手工实验流程,才能对信息系统下的数据流有更为清晰的把握。会计中文课程的实验体系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但双语课程的实验环节却处于探索中,不利于学生双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张予(2008)认为开展双语实验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张正勇、徐刚(201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实践教学条件无法满足需要”的占68.7%,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应用能力不强。步丹璐(2013)提出,以上市公司为天然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学习习惯,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建设会计双语课程的实验环节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在全球商务环境中熟悉国际会计惯例和提高财务决策能力的有效路径。

二、会计学双语课程实验设计的导向与思路

(一)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和特点

从内容上看,会计学双语课程包括会计原理和财务会计两大部分。会计原理部分主要介绍复式簿记的原理和会计循环,财务会计部分主要介绍会计要素的核算、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从特点上来看,会计学双语课程不仅着眼于会计专业领域内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应该注重切实商业环境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会计双语实验环节的设计应兼顾会计基本原理的运用和财务会计的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设计关于会计循环的基础实验、关于要素核算与报表编制的专项实验和综合实验,并且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设计关于英文财务报表解释和分析的提升实验和中国在美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与准则比较的拓展实验。

(二)报表导向“做中学”,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不同于我国会计教材的编排体系(先介绍各要素的核算,最后介绍财务报表),西方会计教材多从介绍财务报表开始,之后再介绍各要素的核算,这样就使得学习者能够对报表产生一个基本的认识,让对各要素的学习有一个具体的归属。但不论我国会计还是西方会计,都强调财务报表的基本导向,能看懂报表,会编制报表,透过报表为企业经营状况把脉。在会计学双语实验中,以上市公司真实的英文财务报表为切入点,进行报表阅读与分析,可以实现从课本所学知识到现实商业实践的过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网络资源,突出前沿性和时效性

会计双语实验内容中,英文财务报表的获得与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其相关资料都来自网络。进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网站,通过“SearchEdgarforCompanyFilings”图标进入公司文档搜索界面,输入在美上市公司的名称,即可列出所有归档的文件,进而选择文件格式10-K或20-F,即可列出各年的年报,供在线或下载阅读。此外,也可以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的网站或者进入某一在美上市公司的官方网站,下载公司的各年年报。由于在线资源实时更新,学生可以获得最新的年报资料,以及公司个股和整体市场的信息,形成通过财报看问题的微观思维与结合市场进行分析的宏观意识。

(四)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引导创新思维和延伸阅

读会计双语实验中的提升实验与拓展实验,均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如GAAP(公认会计原则)与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列报区别,GAAP、IFRS与CAS(中国会计准则)的比较,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展的联合项目等,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体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高信息检索与获取的能力。此外,实验中的分析对象不固定地局限于某一特定公司,而是由学生自行选择,且均要求基于最新年报展开分析,因此不断地向前滚动,没有固定的、统一的答案,有助于学生开展自我学习,形成创新思维。

三、会计学双语课程实验模块的具体设计

(一)基础实验———会计循环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知悉日记账与分类账的格式与登记方法,熟悉记账、过账、编制试算平衡表、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掌握会计循环的主要步骤。区分日常经济业务的记账分录、调账分录、结账分录,区分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调整后的试算平衡、结账后的试算平衡。实验说明:以一家业主制企业为对象,对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进行期末账项调整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熟悉会计循环的基本流程。实验要求:1.在日记账中编制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编制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表。2.编制期末调整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编制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3.编制业主制企业的损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4.编制结账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编制结账后的试算平衡表。

(二)专项实验———会计要素的核算与会计政策的选择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重要资产的核算,通过各种核算方法的比较,理解不同核算方法所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而结合公司年报中关于重要会计政策的披露,了解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情况。实验说明:根据某公司给出的基本信息,对坏账的核算、存货的盘存制度、发出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等做出会计处理,比较各种方法对损益和资产的影响。此外,查阅一家在美上市公司的年报,关注其附注中对上述各项会计政策的披露。实验要求:1.请分别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对该公司的坏账进行处理,观察哪种方法更体现利润平滑观念?2.若公司期末存货采用实地盘存制,请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与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对存货的发出进行账务处理。若采用永续盘存制呢,分析实地盘存制与永续盘存制哪种制度更能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趋势下,哪种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更能体现谨慎性?3.请分别按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并做出会计处理。分析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税有何影响?4.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有限还是不确定?所有的无形资产是否都需要摊销,进行减值测试?按直线法计算无形资产的年摊销额,并做出会计处理。5.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中,权益法与成本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6.在公司年报中,“重要会计政策”列示于什么位置?请查阅一家在美上市公司的最新年报中针对坏账、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分别采用什么会计政策?

(三)综合实验———公司制企业的业务处理与财务报表的列报

实验目的:业主制企业的财务报表较为简单,而公司制企业的财务报表较为复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对公司制企业复杂经济业务的处理,知悉其财务报表的结构、内容与编制方法,理解报表之间的内在关联,重点关注综合收益的构成。实验说明:以一家公司制企业为对象,对一定会计期间内的常规业务(如购销业务)与特殊业务(如筹资、投资与举债等相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实验要求:1.请对以下业务做出账务处理:不同的运费条款下存货的采购;不同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股票的发行与回购、股利的宣告与支付;债券的发行与本息的偿付;投资与公允价值的使用,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的取得与处置;固定资产重估等。2.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上述产生的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中哪些计入当期损益,哪些计入其他综合收益?3.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是什么?从顺序上看,应该先编哪张表?4.分别编制公司制企业的综合收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四)提升实验———英文财务报表解释与分析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熟悉如何获得一家外国公司的财报信息,知悉SEC对不同类型公司年报格式的基本要求,掌握英文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及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理解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流程,学会利用课程内财务分析的基本知识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等做出评价。实验说明:选择世界财富500强中比较感兴趣的一家美国公司(如沃尔玛),进入其官方网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站或纽约证券交易所网站,下载最新的财报,关注年度财务报告中所包括的内容,重点了解财务报表的构成及内容,进行简单的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要求:1.美国本土上市公司的年报格式是10-K还是20-F?2.所查阅公司的财年(fiscalyear)的截止日期是12月31日吗?财务报表包括哪几张报表?财务报告中除财务报表之外,还包括哪些内容?3.该公司的利润表与综合收益表、综合收益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分别是如何体现的?4.基于该公司的最新财报,计算流动比率、速度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评价其偿债能力;计算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报酬率(ROA),评价其获利能力;计算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评价其营运能力。5.查阅该公司上一年度的财务数据,分别计算上述财务比率,进行趋势分析。

(五)拓展实验———中国在美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与准则比较

实验目的:引进来,走出去。通过该实验,使学生了解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情况,尤其是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通过阅读与比较其编制的年报,理解不同准则体系的差异。实验说明:选择一家中国在美上市的公司(如新东方、京东商城、中石油等),进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网站下载最新的财报,比较其按U.S.GAAP与按CAS编制的年报的差异之处。实验要求:1.了解该公司所处的行业与营业范围,分析其赴美上市的原因与背景。该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还是纳斯达克上市?何时上市?请列出其股票简称与代码、最新股价。2.其年报的格式是10-K还是20-F?其中是否有遵循按U.S.GAAP的声明?3.该公司是否同时在国内上市?若是,请比较其按CAS编制的年报与按U.S.GAAP编制的年报中,净利润是否一致,净资产是否一致?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在香港上市?若是,其编制基础是什么?是否存在列报差异?4.GAAP与IFRS下报表项目的列示顺序有何不同?5.该公司拥有哪些无形资产、存货、固定资产?这些报表的重要项目在附注中是如何披露的?6.该公司的业绩如何?是否存在终止经营的部分?

双语课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实证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23-01

一、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发展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及高校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高校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许多高校都致力于培养出既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又精通外语交流的综合性多功能型现代化人才。从这一需求出发,2001年教育部为了在高校中更好地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的号召,同时也启动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

1.教学理念二元化

在双语教学中,目前两种教学理念占据了主导:一是不可一业不专,即希望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型人才;二是不可只专一业,意为在教学过程中更希望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当然,各大高校教学理念的差异会导致其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培养目标。

2.名校注重双语教学且偏向理工科类

“985”“211”高校一直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重点,这也是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主体。而且在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中,理工类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比例高于经管人文类。这主要是由于在课程审批时的导向性及某些课程双语教学的迫切性。而且理工类教学一般都采用原版教材,在本土化使用过程中与汉语教材的思维方式相差不大,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

3.高校都给予支持且师资力量不断提高

如今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双语示范课程的建设。为了弥合中国教学实践与国外教材及其潜在教育理念的差异,很多高校加大力度资助双语课程建设项目、双语教师出国进修和学习,进一步推动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国际化。

4.考试方式丰富而且不脱离实践

对于国内任何一个高校而言,双语教学的经验都不能称之为丰富,所以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形式下,培养高素质人才,避免以往应试教育的弊端,成为了许多高校试图突破的一个难关。特别是如今许多高校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有目的地培养专门专业人才。

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精心选择教材体现教学理念

很多高校的现行做法是直接搬来国外的原版教材,当然也有一部分高校采用任课老师的自编教材。选择原版教材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是一劳永逸且省时省力;二是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与国际接轨。笔者认为更应该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材,如果确定是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就选择原版教材以适合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想培养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化人才,则可编教材,因为这样会使该教学过程与已经开设的课程承接上,做到相互补充,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继续加强师资建设

大学生可塑性很强,他们的接受能力也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任课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很多高校选择了部分章节由外教来直接授课或者考评的方法,收效很好。另外,双语教学应该在低年级开展,这要求教师准确发音,地道表达,否则容易误导学生,使母语与外文间转换困难,思维混乱,影响学生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所以,高校应该积极支持本校双语教师的专业培训,如有条件可定期派送老师到国外有往来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3.创造双语教学氛围

许多高校教师发现,尽管在备课上尽心尽力,可是教学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有逆反情绪,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我们应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比如进行各种情景模拟,举办英语沙龙,组织相关的社团活动等。如果教学进度允许,还可以增加一些经典外文的鉴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丰富双语教学方式

有些学校在没有进行中文课程讲授情况下就开设了双语课程,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学生由于受到打击而产生厌学情绪的情况比比皆是。各高校应该意识到学生接受双语教学的能力是不同的,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借鉴一些高校根据学生外语能力将行政班级进行区分的做法,如划分为普通班和试验班,这样因材施教更能实现教学目的。

四、小结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历史的选择,更是适应时展的有力武器。作为高校教师,应根据高校双语教学的具体特点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2]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

双语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 VFP;双语教学;教学方法

双语教育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用两种语言上课:一是学生的母语;二是学生所在地区的通用语言或学生所学习的目的语。双语教育是通过双语教学去实施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在学学英语的过程中,很少接触到计算机专业词汇,大部分编程软件都是用英语表述,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时必需接触大量计算机专业词汇,通过对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可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课程内容看,《VFP程序设计》用到的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在书写时使用由字符串组成的助记符,这些助记符都是英文意思的缩写,并且帮助的信息也是英文,适用于双语教学。

一、教材尽量选择原版教材

学校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选用合适的教材是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优秀教材对于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性不亚于优秀教师,原版教材的语言纯正、内容生动活泼、安排有系统性。各校自编自选教材易造成学科教学上的随意性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双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使用双语开展课堂教学。根据课程教学要求,提前印制好汉英两种版本的课程教学大纲,在第一节课上发给学生。为了便于学生理解《VFP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针对外文原版教材,使用同类中文图书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双语教学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思维障碍。该课程处于“双语教学”的起步阶段,实施过程中,四成左右的语言采用英语,主要是传授专业术语。对于一般内容介绍、科普性强的,使用全英语,在解释汇编语言概念较难理解部分,分析解题思路、编程思想上时用母语。

2.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备课过程突出专业术语。在双语教学中,使用英语授课,重点部分还用中文解释,必然会使讲解速度变慢,课时量会不够,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节省板书时间,增加每课时的信息量。制作电子教案后,学生可随时下载教案,上课就不会因忙于记笔记而错过了老师的讲解,这是电子教案的另一个突出优点。学生将更多精力用于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教学效果会更好。双语教学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专业术语的处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是否能理解每课所讲的内容。因此在制作英文电子教案和进行课堂讲授时,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专业术语在教案中以突出方式显示,讲授时反复强化常用专业术语;二是教案中的专业术语注上中文术语名称,对于重要的常用的专业词汇,一定要让学生在掌握英语术语的同时掌握相应的中文术语;三是使用原版教材时注意与中文教材的衔接。

3.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VFP程序设计》教材的信息量非常大,为了让学生对汇编语言有全面的了解,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VFP程序语言的发展及在其他方面的运用。这样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缓解了原版教材内容多而学时少的矛盾。另外,鼓励学生不放弃外语的学习和钻研,多阅读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外语杂志以及和汇编有关的原版资料,可培养学生的语感。

4.听取学生反馈意见,作业及考核采用英文文本。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与学生的认同和积极性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开座谈会和书面调查的方法,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在多次座谈会和书面调查中,学生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原版教材内容多,理解较困难;全英文教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影响,要求多增加中文讲解;对先修课程的专业词汇了解不多,影响听课质量。电子教案删繁就简,突出汇编课程的重点,便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消化;课堂讲解汇编重点知识时多增加中文讲解;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便于学生掌握;增加讨论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经过以上改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在作业和考试环节中,尽量采用英文文本。

《VFP程序设计》课程的双语教学结束了,而双语教学的效果和影响有很多是潜在的。从学生的角度讲,双语教学可增强学生阅读外文资料、了解世界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必须了解国外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教学科研内容,同样面临着熟练运用英语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曹霞,王建生.试论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2(9)

双语课程范文第9篇

收稿日期:2013-09-21

基金项目: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地质》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2012)资助;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51208063)

作者简介:张永杰(1981-),男,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教学与研究,(E-mail)。

摘要:根据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调研结果与实践经验,文章分析了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现状,并从教材与授课内容选定、英语教案编写与课件制作、双语教学方式的选择、双语教学考核方法与双语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为课程实施与改革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程地质;双语教学;实施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TU42;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94-05

随着国际人才交流和国际合作的日趋频繁,高等教育国际化、科研项目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此,有必要积极推动外语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教育部曾召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专门讨论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改革。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各类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人员解决地质条件与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能力强弱将直接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优劣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为了适应工程建设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工程技术人员国际交流的需要,有必要在土木工程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特别是工程地质等专业基础课程。

一、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工程地质学科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工程地质学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知之甚少到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发展过程。现阶段南水北调、西部梯级水电站、高速公路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工程建设对工程地质的研究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多种地质灾害频发,如舟曲泥石流、西部水电工程滑坡、地面塌陷等,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预防、治理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需要新的理论进行阐释以及新技术进行治理,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与先进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就要求工程地质研究人员具备较强的外文阅读水平,能准确理解相关表述,以便尽快提高研究水平。

(二)学术交流国际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学术交流日趋常态,相关院校与科研所开始主办大量国际学术论坛与国际学术会议,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作研究报告。同时,在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逐年增加,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不但对工程地质专业有深刻理解,还要能熟练运用国际通用交流语言——英语,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准确、精炼的表述,与国际同行进行自由交流。

(三)工程建设国际化的需要

工程建设国际化日趋明显,中国重大工程不断引入国际专家咨询团,同时中国建设公司承接或合作开发大量国外建设项目,这就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能读懂理解国际标准、图纸和勘察设计报告等,并能与国外工程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指导国外工程人员进行正确施工。

教育部曾指出:“实施双语教学是中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培养国际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必要在专业知识方面对未来的科研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有目的地进行专业英语培养,使学生今后能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应从本科开始进行工程地质双语教学,使学生在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基础上,掌握专业英语词汇,了解相应的英语表述,激发英语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国外文献和英语思维的表达能力,为今后进一步专业英语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二、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推行双语教学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国仅少数院校进行试点,最具代表性的为清华大学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开设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建筑钢结构设计和建筑结构抗震等课程,任课教师大部分都具有较长时间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且部分课程聘请外教参与教学,教学效果相对来讲比较好,其他学校则限于师资紧缺,仅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1]。笔者所在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开设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等双语课程,从教学效果来看并不十分理想。针对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目前实施效果较好的院校为同济大学,笔者所在单位对留学生进行工程地质英语授课已有5年,笔者开展双语教学已有2年,通过教学实践与调研,笔者认为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材内容有待重建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双语教学需要同时选择中文教材与英文教材。国内工程地质中文教材较多,根据学科特点与课程设置较易选择合适的教材;而英文教材相对较少,且教材编排针对国外教学要求,将其原版引进存在教学内容不协调、教学侧重点不同以及难易程度不同等问题,此外,还涉及版权问题,教学成本较高,学生难以承受。同济大学工程地质双语教学中文教材选用孔宪立、石振明主编的《工程地质学》,英文教材以F. G. Bell编著的Engineering Geology为主,以Tony Walthan编著的Founda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y为辅[2]。笔者所开设的工程地质双语教学中文教材选用窦明健主编的《公路工程地质》,英文教材同样选用F.G. Bell编著的Engineering Geology,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不对应问题较突出,且内容侧重点不同,与中文教材相比,英文教材更注重概念、性质与原理的阐述,淡化力学特性与计算方法的讲解,注重工程地质相关概念体系的建立。因此,如何结合国内工程地质教学实际情况,并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编排课程内容,编制合适的英文教材就成了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双语师资紧缺,水平有待提高

双语教学的关键在于师资,我国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师资培训、评价体系不完善,双语教学质量和师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的外语授课能力。多数院校的教师往往难以达到,如笔者所在教研室,讲授工程地质的教师达9人,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大量的工程实践经历,精通专业知识,但大部分缺少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而英语授课能力较强的教师却缺乏专业知识。笔者在前任主讲黄生文教授指导下进行双语教学,开课初期也感到压力巨大,一次课往往需要准备1~2天,需要阅读大量外文资料,掌握讲授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专业词汇,尽管授课水平不断提高,能够与学生进行自由沟通,但一些专业词汇的应用仍不熟练,缺乏系统培训。

(三)教学方式落后,形式有待改进

教学方式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外语语言教学或专业名词外语词汇的教学模式是国内高校双语教学的普遍现象,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现阶段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其一,教案与课件均采用英文编写,主要采用英语授课,部分较难理解的内容,如结构面产状、赤平投影与地质识图等,英文讲解后再以中文进行阐述。该方式符合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能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但大部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受英语运用水平的限制,课堂讲授过程往往照读课件或重复预先准备好的英语课堂用语,不能自由发挥,学生听课感到拘谨,实际效果不理想。其二,教案与课件采用中英文编写,采用中文授课,仅对专业词汇重复英文表述,考试采用英文试卷,但可采用中文答题。该方式基本属于中文授课,只是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讲解部分专业英语词汇,有悖双语教学的目的,学生只是对部分专业词汇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达不到“通过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因此,如何根据教师、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双语教学要求与目的,确定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成为双语教学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

(四)学生英语水平有待提高

学生是双语教学除了教之外另外一个关键环节,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工程地质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设置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该阶段的学生正忙于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用于双语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且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较弱,不具备较好的英语读写能力、听说能力和足够的基础词汇量,对他们进行专业基础课的双语教学存在较大困难,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根据英语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班,双语教学仅针对英语水平高的学生进行,这样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但该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有时学生数量太少,难以分班。如何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成为双语教学需要解决的另一关键问题。

三、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实施方法

根据国内其他高校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调研结果,并结合笔者所在高校实际情况,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教材与授课内容选定

笔者所开设的工程地质双语教学中文教材选用窦明健主编的《公路工程地质》[3],英文教材选用F. G. Bell编著的Engineering Geology[4],中文教材与英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对比如表1所示。总体对比可知,中英文教材在工程地质基本理论知识、各类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以及勘察与分析评价方法等方面基本相同,但英文教材还涉及岩石与土体的工程力学特性、地质材料的工程应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灾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相比中文教材内容更丰富。鉴于工程地质课程32课时的局限,难以对中英文教材中的全部内容进行讲解,通过国内外工程地质讲授内容的对比分析,选定了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

表1 工程地质中英文教材内容对比章号中文教材英文教材1岩石Rock Types and Stratigraphy2地质构造Geological Structures3风化与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Surface Processes4地貌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Groundwater Conditions and Supply5地下水的地质作用Description, Properties and Behaviour of Soils and Rocks6岩体结构与稳定性分析Geological Materials Used in Construction7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Site Investigation8公路工程地质问题Geolog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9公路工程地质勘探Geology and Construction表2 工程地质双语教学内容对比中文教材英文教材岩石Rock Types and Stratigraphy地质构造Geological Structures风化与地表流水的

地质作用地貌与第四纪松散

沉积物 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Surface Processes地下水的地质作用Groundwater Conditions

and Supply 工程地质勘探Site Investigation公路工程地质问题Geology and Construction (二)英语教案编写与课件制作

课堂讲授是双语教学重要环节,好的授课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鉴于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尚无完整参考的教案与课件,笔者结合中英文教材编写了英语教案,内容以英文教材为主,以便呈现地道的英语教案。英文教材未涉及的中文内容则通过查阅相关英文资料补充,杜绝生硬翻译,词汇与表述形式统一。同时,在备课过程中除掌握英文教材相关内容外,还适当阅读与之相关的英文资料,增加专业英语知识储备,如此才能熟练自如地讲授课程。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增加授课内容,提高讲授效率,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多种素材。为生动、形象地将教案内容展示给学生,制作英文课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内容简洁,层次分明,颜色对比鲜明,字体大小适中,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播放速度合理。

(2)专业词汇或基本原理在文字阐述同时配置相关的工程实际或示意图片、视频或动画,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理解。比如:正断层、逆断层与平移断层的产生过程,滑坡发生过程以及地下水流动过程等相关演示动画。

(3)首次出现或专业性强的专业词汇适当标注中文注释,便于学生理解,讲解过程也首先使用英语,根据学生理解情况适当补充中文讲解。

(4)每次授课内容前后分别设置1~2张幻灯片用于上次课程内容复习和本次课程内容总结,使教学内容连贯,且便于学生总体掌握讲授内容。

(三)双语教学方式的选择

由于工程地质课程知识面广,涉及很多专业词汇,且大部分为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控制讲授速度,在第一次授课时就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并上传所有课件、辅助资料与相关视频,让学生课前做针对性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上不要求学生做笔记,可适当提高授课速度,学生掌握情况则通过随堂提问与课后网络考核进行检查。课堂讲授采用英语,难以理解的部分采用中文解释,并在课前以中英内容回顾,课后以英课程总结;同时注意与学生互动,对与前述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随堂提问,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并将其计入平时成绩,进而督促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授课方法,并建立学习讨论QQ群或教学平台讨论组,及时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将问题共享,以便其他学生学习借鉴。

(四)双语教学考核方法

为调动学生平时课程学习积极性,避免期末突击式复习,结合笔者开展的基础工程课程考试改革,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考核总成绩包含平时阶段性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以及期末考试成绩三个部分,分别占40%、20%与40%。

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前四部分内容,每讲授两部分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试。测试采用设定截止时间的网络答题方式,时间跨度一般为三天,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具体答题时间。考试开始必须一次性完成,但时间相对充裕,可查阅相关资料,内容涵盖名词解释、选择、判断、识图与阐述等题型,答题内容不能拷贝,只能键盘输入。上述考试设置可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能有效降低学生的抄袭率,督促学生自己完成测试,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课堂表现考核主要为到课率、随堂提问与课堂纪律等方面。不定期进行随堂点到,期末根据总点到次数计算每个学生的得分。根据授课需要进行随堂提问或测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回答,并给予适当的平时成绩。课堂纪律较差的学生予以适当扣分。

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内容涉及课堂讲授所有内容,题型与阶段性测试类似,学生可以携带任何参考资料,但不能相互抄袭。

(五)双语教学效果评价

笔者采用上述教学内容与方法对两个年级的工程地质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开课初始尽管有老教授指导,但仍感到讲授生硬,大部分是照读PPT的内容,不能自由发挥。通过与学生的几次交流,对讲述内容的侧重点以及讲述方法进行了适当调整,学生认可度逐渐升高,课堂讲授日趋自然。

相关授课方式与课程考核方式也颇受学生欢迎,成绩不单纯以期末考试进行评定。平时考核对学生学习起到督促作用,让学生将更多的学习精力用到平时,而非期末考试前的突击,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期末开卷考试减少学生压力,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根据第二次授课学生的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了专业英语。

四、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建议

双语教学尽管已经开展多年,但仍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评估、奖励制度。学校应出台政策加强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重点听取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为教师提供专业或出国培训机会,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同时,学校应定期举行各类教学活动和双语教学竞赛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对双语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应适当乘以较大的系数,调动教师双语教学积极性,如同济大学对英语授课教师给予3倍讲课津贴[5]。

五、结语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是其他相关课程双语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有效手段。笔者在调研国内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地质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现状,并结合所讲授的工程地质双语课程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新的工程地质双语教学实施方法,以期为其他教学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慧仙. 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及走向[J]. 中国地质教育,2005(3):118-121.

[2]黄 雨,卞国强,叶为民.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双语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97-101.

[3]窦明健. 公路工程地质[M]. 3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BELL F G. Engineering Geology [M]. Boston,MA,USA:Butterworth-Heinemann,2006.

[5]白 云,郑彦龙,李乔松. 地下工程课程英语教学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96-98.

Bilingual teaching practice of engineering geology course

ZHANG Yongjie, WANG Guiyao, ZHOU Dequan, CHEN Yonggu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P. R.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engineering geology bilingual teaching, its necessity and teaching situ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analyzed.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engineering geology bilingual teaching was explained in detail from five aspects, which wer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contents, English teaching plan writing and courseware making, ways of bilingual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teaching effect.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resented for 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and reform, which can b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teaching practice.

双语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编程语言;双语教学;Java程序设计

1编程语言类课程双语教学的建设现状

目前,几乎所有的编程语言都是由欧美国家设计和实现的,它们的帮助文档、语言规范说明全都是英文。虽然常用的程序开发软件已经有汉化版本,也有相应的中文帮助文档,但是汉化或多或少存在不准确的地方;另外,英语和汉语表达思维的不同,使得一些编译和运行错误的提示信息看起来不知所云。因此,在高校推动双语教学势在必行。为了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教育部于2007年至2010年启动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支持建设503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这些示范课程中,计算机专业课程包括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等约40项课程建设项目,几乎囊括了计算机主要专业课程。其中,纯编程语言类课程有7项,包括计算机网络编程、C语言程序设计、Delphi计算机高级编程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当然,除了这些部级的双语课程建设项目外,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各类由省或学校支持的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整体上看,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并没有区分不同课程的特性。虽然计算机专业课程相比其他人文社科课程而言,更适合进行双语教学,但是,考虑到双语教学的师资以及学生水平现状,在课程选择上理应有取舍。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内容大部分在讲述语言特性和示例程序,几乎不涉及自然语言交流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即减少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欠缺所导致的障碍,这种“刻板性”使得编程语言类课程非常适合进行双语教学。

2编程语言类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在组织双语教学时,考虑到教学目标、学生的基础、师资力量等各方面原因,我们从教材选择、教学手段、授课语言等方面,探讨一种较为实际可行的教学模式。(1) 采取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与自编讲义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我们选择原版优秀教材。原版优秀教材很多,它们服务于不同的授课对象,在选样时,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外,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由于学生的母语是非英语,即使他们通过英语四级或者六级,阅读英文专业知识的能力仍然欠缺,因此,选择具有中文译本的英文教材更好。同时,我们不应该完全依赖这些国外优秀教材,完全按照其编排顺序进行授课。许多国外教材的信息量都非常大,知识点的编排比较分散,我们难以在有限的学时内按照教材的编排次序推进教学进度,这就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每一节课的授课目标,整理成讲义,标识出相关的章节并在课前发给学生预习。(2)采取英文板书结合英文PPT演示的教学手段。讲解编程语言时,特别是讲述重要语法点和难点时,采取边写程序边给出解释的方式,板书代码的英文注释强化了该知识点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并能够带领学生进一步沉浸在英文思维的氛围中。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术语解释、语法形式等采用英文PPT演示的形式放映,可以将教师从一些繁琐的板书中解脱出来,节省教学时间。(3)采取用英文讲授专业知识点的方式。讲授编程语言类课程时,对于专业知识点部分,应该采用英文,但是在非专业知识的表达以及语句的衔接等方面,出于惯性思维,可以使用中文。不过,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对于关键知识点,可以再用中文补述一下。

3教学实践

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双语教学活动中,我们选用的教材是HeadFirstJava。该书内容适合初学者,较为全面,语言特点讲解得非常透彻。此外,它的编排有趣,且中文译本质量高。板书采用英文,结合英文PPT。下文以编程语言的两个重要语法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为例,说明Java程序设计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1)引用变量。Java编程语言中变量的类型可以分为简单类型和引用类型,它们对应的英文分别是primitivetypes和referencetypes。解释简单类型时可直接列举8种简单类型,并在PPT上显示。然而对于“引用”这个词,即使解释了引用类型包括类类型、接口类型以及数组类型,学生还是有疑问:引用究竟是什么意思?谁引用了谁?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PPT演示中给出相关的术语解释,并设计引用变量的声明和赋值语句代码,再辅以代码运行时的内存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学生能够从上述PPT演示中准确地理解“引用”这个词的含义:如果一个变量是引用类型,如String类型,那么这个变量将可以引用到一个String类型的对象,或者称这个变量可以引用或指向一个String类型的对象。2)动态绑定。C++和Java编程语言都会讲到一个重要概念,即方法查找时的“动态绑定”,这也是教学难点,常常和“多态”“虚方法”这些词联系在一起。“动态”这个词在汉语中的意思非常广泛,“绑定”一词的意思过于抽象,事实上,在编程语言中,动态通常指的就是程序的“运行时”(run-time),而绑定表达了“引用变量在运行时实际引用到的对象的类型”这层意思。其实,C++语言关于动态绑定和多态中有这样的描述:Yougetthebehaviorassociatedwiththeobjecttowhichthevariablerefersatruntime.Thebehaviorisnotdeterminedbythecompiletimetypeofthevariable.Thisisanaspectofpolymorphism,andisanimportantfeatureofobject-orientedlanguages.Thisbehaviorisoftenreferredtoasvirtualmethodinvocation.同理,在Java中也有类似描述:Whenweinvokeanoverriddenmethod,Javacallsthemethodfortheobject'sdynamictype,regardlessofthevariable'sstatictype.Javalooksuptherightmethodforagivenobjectatrun-time.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使用这些英文解释,再辅以实例并展示运行时内存的变化,如图2所示(实际教学中,使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图中不同部分,以达到板书的清晰性),可以系统地讲解这个概念。专业清晰的英文描述加上实例,使得讲解更具有说服力,并且直接易懂。以上讲解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在讲解时可以辅以中文。然而,随着双语教学的不断推进,对于专业知识的讲述还是应当使用英语,这样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更容易与国际接轨。

4问题和建议

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面临最直接的问题是:一些学生听说是双语教学,认为自己的英语很差,很快产生了畏难心理。其实这是不必要的,从实践来看,一些具有一定编程基 础,有兴趣但是英语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课 堂表现和成绩仍然比较好。相反,仅仅英语通 过六级,而编程能力较弱的学生,并没有很好 的表现。事实上,编程语言的英文教材和资料 的语法并不复杂,也不涉及我们所缺失的西方 文化背景知识,并且,编程实践能够帮助学生 准确理解英文描述,增进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强调学生英语成绩的 好坏背景,而是强调“双语教学的重点仍然是 专业学习”。 双语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另外一个突出问题 是教学互动性不高。互动性不高主要有两个方面 的原因,一是专业上没有把握,有些跟不上进 度;二是英语表达能力的欠缺。针对前者,由 于双语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需要 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从学生的反馈中对教 学进度、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并教 导学生做到课前先预习、课堂上多记笔记、课 后多咨询;针对后者,应当采取多鼓励的方式, 训练学生用英文进行表达,同时,允许学生用 中文回答问题,并提出希望下次能够以英文回 答,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教学的积极性。 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是高校计算机 专业教学的时代要求,虽然在高校已经实践了 多年,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 摸索,进一步完善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工 作,实现将英语变为编程语言类课程学习者的第 二语言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平,朱艳辉,翁艳彬.论如何使双语教学真正辅助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J].计算机教育,2010(2):98-101.

[2]ShewchukJ.DatastructuresandJavaprogramming[EB/OL].[2014-05-18].

[3]SierraK,BatesB.HeadFirstJava[M]2nded.Sebastopol:O'ReillyMedia,2005.

[4]黄宏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6):63-65.

[5]董东,黄文艳.计算机导论与Java程序设计双语教学调查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0(16):114-118.

[6]陈俊杰,高静,倪小钢.网络教学在Java程序设计双语课程改革中的探索[J].现代计算机,2015(5):12-15.

上一篇:英语教学模式范文 下一篇:土地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