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帮工作汇报范文

时间:2023-03-11 06:22:24

双帮工作汇报

双帮工作汇报范文第1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双联双帮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双联双帮活动工作台账、工作日志等各项工作规则,制定单位及个人年度帮扶计划,保证所有干部进村入户次数和天数,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二)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一是制定了双联双帮帮扶方案,确保帮扶有条不紊。二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三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科学推进工作,确保落到实处

(一)走访慰问。我局在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困难群众家中,看望慰问了刘少平、杨玉、罗云诊、范怀保、兰远晶、蒋义兴等局联系困难户,并送上慰问金共计2400元。深入我局联系的社区,看望慰问,送上慰问金共计2000元。在走访慰问同时,还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身体生活状况,并针对部分家庭想到当地企业务工制定产业帮扶措施,积极与企业联系适合他们的岗位。

(二)银龄守护。我局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深入社区,对对接的银龄守护行动联系户进行帮扶。一是拉家常。了解联系户身体、生活状况,并送上牛奶、水果等慰问品;二是摸实情。进一步了解存在的困难,我局积极与万安镇、县民政局联系,咨询落实其享受国家对精神病人的帮扶政策。三是解民忧。组织相关单位筹集资金3000元为社区孤老空巢老人购置洗衣机,到市人民医院看望身患癌症的罗良琼并送上慰问金1000元,局领导在得知联系户的孙子品学兼优但学习费用困难的情况后,当即个人资助现金800元。同时,我局根据社区搬新办公室,办公设备奇缺的实际情况,积极为社区筹集办公设备和用品,以便社区更好发挥作用为居民服务。

(三)帮助村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按照上级要求,我局协助村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基本实现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村容村貌整洁,村民生活富裕安康,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村务管理民主有序,努力将村建设成为县农村典型示范村。

(四)帮助村(社区)做好秸秆禁烧和防汛工作。我局班子带队,分四个组每天协助检查秸秆禁烧和防汛措施落实工作,一是帮助他们制定秸秆禁烧和防汛工作计划,确保无焚烧秸秆现象,加强防汛。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认识。三是与镇、村秸秆禁烧工作组一道认真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确保了村、明会村无一燃点、黑斑发生。

三、存在问题,今后打算

(一)争取资金,项目落实。由于每年双联双帮帮扶资金有限,只能特定时期进行有限帮扶,再加之帮扶对象大多因病因灾致贫,难以从根本上帮助村(社区)困难户改善生产生活困境。

双帮工作汇报范文第2篇

在做好省委领导专项服务工作中推进新农村建设。省委政研室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关于迤那镇的扶贫开发要“了解真实情况,摸索脱贫路子”的批示精神和工作要求,牵头组成调研组深入迤那镇中海、双营等7村开展“抓示范、出经验、树典型”定村选点调研,形成《关于威宁自治县迤那镇7村调研报告》,得到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群山同志的充分肯定。王富玉在调研报告上批示:“这篇调研报告很好,很深入、很扎实、很有具体分析、很有针对性。提出的建议很好,要创造性地抓落实。”张群山在调研报告上批示:“很好!关键在持之以恒抓出示范成效。”

为认真做好指导、联络和协调各级相关部门对迤那镇的帮扶工作,集中整合部门资源,制定了《关于做好省委领导帮扶联系点牵头联络服务的工作方案》,牵头召开帮扶工作推进联系会,协调46个省直部门,制定了《威宁自冶县迤那镇2011-2012年帮扶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和《省直部门对威宁自治县迤那镇2011-2012年帮扶项目工作推进责任表》,细化各部门帮扶迤那镇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建立联络联系制度。

2011年,在省委领导的亲切关怀及省直各部门的大力帮扶下,迤那镇形成了集团帮扶、整镇推进的强大合力,全面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小集镇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项目100多项,有力促进了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使迤那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观,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在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中推进新农村建设。2010年,省委政研室在整合中央政研室农村局、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求是》杂志社理论部、省委统战部、毕节地委等部门力量,完成《毕节试验区新起点新阶段实现新跨越战略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工作指导、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作用,牵义完成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1]13号)1个主体文件、1个配套政策措施和9个具体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等附件在内共164页67600多字的文件起草,内容包括推进“三化同步”、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扶贫开发实现脱贫致富等方方面面。

为抓好黔党发[2011]13号文件精神的落实,协调省直目标绩效办将文件确定支持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纳人省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完成《关于落实省领导对毕节试验区批示精神的调研报告》和9个分报告,印发全省,供各地各部门参阅;和人民日报理论部共同举办了“科学发展思想与毕节试验区理论研讨会”,《人民日报》理论版头条刊发《探寻科学发展的“贵州经验”》文章;组成专题调研组赴毕节开展扶贫调研,下基层调研文章刊于人民日报新农村建设专版等等,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和各级各部门的广泛认可。

在总结深化贵州诚信农民建设活动中推进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省委政研室在2010年完成清镇诚信农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文章,被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人民日报》所刊载、省内主要新闻媒体转载或转播的基础上,牵头制定了《贵州省诚信农民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统筹协调召开贵州省诚信农民建设推进会,邀请中央政研室、求是杂志社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言;代拟起草的文章《贵州清镇市“诚信农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报中央办公厅,2011年5月5日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批示:“建议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活动简报上反映贵州诚信农民建设的经验,摘要刊发此材料,供各地创先争优活动中借鉴。”

2011年5月10日,同志考察贵州,在听取省委工作汇报后指出,贵州在教育引导群众方面,有很多好做法、好经验。比如,清镇市开展“诚信农民建设”活动,抓住了教育引导群众的一个关键问题,取得好的效果,应当进一步总结和深化。

遵照同志重要指示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长赵克志批示精神,牵头与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农委、省农信社组成4个调研组,对各地贯彻落实同志对贵州诚信农民建设作出的批示和在贵州考察时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省诚信农民建设推进会情况,开展督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牵头制定了《关于总结和深化诚信农民建设活动的工作方案》,指导、协调承担相关工作责任的部门和单位开展工作;与当代贵州杂志社联手,在《当代贵州》2011年第13期推出以“诚信农民”为主题的19个版面专题文章,并加印本期13万册发全国各地参阅;与省农委、省农信社联合,协调贵州日报社、当代贵州杂志社和金黔在线参与,在全省组纵开展了“从诚信农民到诚信贵州”征文活动;与省农信社共同研究制定《贵州省农村金融信用县评定及管理办法(暂行)》,并在凤冈县成功举办了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试点工作暨诚信农民建设现场会,加快推进我省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等。

在落实“四帮四促”活动挂帮联系工作中推进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委关于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帮四促”、“创先争优”等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省委政研室以开展“基层调研年”活动为抓手,以落实挂帮联系黔西县深化“四帮四促”活动为重点,着力在深入实际、深入调研、深入思考上下功夫,制定了《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深化“四帮四促”活动挂帮联系黔西县工作方案》,将“四帮四促”挂帮联系黔西县的18户重点贫困户、6个重点企业、9个重点乡镇的挂帮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处室,安排挂帮工作人员到村组、联系到户、责任到人,推动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李裴主持召开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黔西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帮扶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黔西县反映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道路交通建设等10个亟需解决的困难问题,研究形成解决问题的商讨意见和措施办法。为深入了解情况,解决突出问题,派员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黔西县开展调研,广泛听取乡村干部、企业业主的意见和情况反映,走访调研了解乡村、企业发展情况,就乡镇反映的交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实用人才匮乏、龙头企业缺乏等主要困难问题,企业反映的土地纠纷影响工程进展、项目技改需要资金支持、发展资金紧缺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地协调省直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逐步帮助解决。

在深化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中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和要求,在省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省委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办公室、省委政研室抓住全国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启动实施机遇,组织、协调、指导毕节地区成功申报了全国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及试验项目,经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新一轮18个试验区之一,开展创新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机制试验。

组织开展了湄潭试验区总结评估验收工作,指导帮助湄潭县总结提炼“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化、土地流转面积规模化、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农村土地制度建设“四化”经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择要》2011年11月第124号刊登了《贵州省湄潭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24年的效果与启示》文章,要求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责,认真学习借鉴。圆满完成了全省第四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检查、评估、验收和总结任务。组织完成在凤冈召开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试点工作暨诚信农民建设现场会,全省推广凤冈县探索创造总结出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资转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经验。

双帮工作汇报范文第3篇

一、主要经验

(一)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的规范意识

20__年以来,每年区妇联定期召开基层妇联组织示范点争创专题会议,并组织村、社区的妇联干部进行交叉交流学习和培训,要求每个妇联干部将“四有五好”、“六有”的具体内容熟记于心,提高对争创活动的认识。__区妇联首先从制度入手,要求每个示范点都必须建立学习培训、工作例会、代表联系等各项制度,将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作为提高妇联工作效率,增强妇女工作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有效措施加以落实。区妇联多次深入到各个示范点进行督促指导,帮助解决在争创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增强各示范点规范意识。如规定制度、网络、标识牌三上墙,即将所有制度制作成图版上墙,机构组成情况制作成图版上墙,妇女之家、村妇代会等标识牌上墙,自觉增强镇妇联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妇女群众对妇联工作的监督渠道,从而进一步规范基层妇女组织的各项工作,促进基层妇女组织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二)在优势活动上下功夫,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的争创意识

活动是妇联组织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法宝。在示范点争创工作中,__区妇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优势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不断促进妇女工作向纵深渗透,进而增强妇女组织的影响力。一是深化文明创建活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题,围绕“家”字开展好“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各级妇联利用标语、横幅、黑板报、给居民一封信等形式将“八荣八耻”的内容宣传到千家万户。全区各级妇联共举办12场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20__份,刊出专题板报56期,示范点双龙社区妇联组织文艺演出队在鼓楼广场连续进行宣传演出1个多月,幸福路街道妇联分别在西大岭、江化社区举办专场文艺演出和咨询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二是开展增收致富竞赛活动。各级妇联积极与农林、科技等部门配合,搞好农村实用技术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并组织农村妇女进行技术培训,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工作中,__区妇联注重发现和推广典型,扩大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新坝镇大穆村女村民秦金凤,从事装饰挂毯加工,收入颇丰,周围的妇女纷纷效仿,上门学习,目前仅魏口村和大穆村就有200多名妇女在家编织挂毯。新坝镇沙杭村女村民李德桂投资60多万元兴办了10余亩的花卉园,安排20多名女村民就业,专门种植郁金香,现主要销往上海等地,年收入可达20万元。在她的带动下,全村新增加了7家专业花卉园,该村的郁金香种植园面积已达50亩。三是开展就业帮扶活动。首先是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城镇下岗女工的再就业技能。今年以来,各级妇联共举办妇女技能培训班8期,培训405人次。其次深化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开展“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手拉手姐妹结对”等形式,帮助152名城镇妇女实现就业与再就业,并帮助12名失业妇女成功创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的示范意识

创新是基层组织发展的动力和源泉。__区妇女基层组织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顺应形势发展,适应妇女需要,解放思想,创新载体,创造性开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如示范点江化社区的辖区是一个新开发的居民生活区,居民物质生活比较富裕,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比较高。社区妇联集思广益,及时组建了光明文艺表演队,为中老年人提供健身娱乐的活动阵地;开通了心语室和心理矫正室,聘请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定期坐班,帮助社区居民排解心理上的问题和困惑。老典型西大岭社区妇联还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设立青少年法制宣传站,组织辖区12名女党员、女教师、女干部、女医生成立“青少年德育、法制辅导员”、“青年就业援助员”和“不良倾向、轻微违法青少年矫正员”三支巾帼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另外,暑期一开始,社区妇联组织红太阳文艺宣传队举办了纳凉晚会,宣传“八荣八耻”、“文明城市创建”、“科学发展观”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教育效果,增强居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意识,受到居民的普遍好评。锦屏镇桃花村青壮年大多都外出打工,只有春节才回家。农忙期间,村妇代会成立巾帼帮工队,为抢收抢种有困难的打工者家庭解决后顾之忧,为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村妇代会的做法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在转化成果上下功夫,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的精品意识

活动中,__区妇联注重将示范点争创活动的落脚点归结于转化成果上,不断落实到提高妇联组织宣传妇女、教育妇女、组织妇女和服务妇女的本领上来,在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新__的工作大局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彰显妇女组织的生机与活力。锦屏镇党委高度重视妇联工作,多次听取镇妇联的工作汇报,并专门成立示范点争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分管副书记亲自抓,切实加大党建带妇建的力度,以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锦屏镇妇联以解决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为工作突破口,加大就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力度,今年以来,为三得利啤酒厂和华姿有限公司介绍330名女工就业;利用劳动力培训基地开办电脑操作、缝纫培训班,免费培训妇女劳动力458名;依托三达照明有限公司,发展家庭来料加工项目,在附近2个村设立5个加工点,为200多名农村妇女劳动力解决在家就业问题;大力扶持和宣传女性创业致富带头人,极大地发挥她们的辐射作用。村妇代会主任王生香个人承包30亩鱼塘,带头致富,并为周围的妇女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帮助,带动本村15户家庭发展家庭养殖,成为“双强双带”式的妇联干部。刘顶村总人口3000人,地少人多,目前在外打工554人,其中妇女210人,另外,出国劳务11人(女性7人)。该村地处市郊,交通十分方便,凉粉加工、狗肉加工、珍禽养殖等家庭创业项目颇具地方特色,村妇代会利用这一优势,组织本村妇女大力发展服务业、餐饮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现已注册傲来牌珍珠烧鸡、傲来牌珍珠鸡蛋、洪贯牌凉粉等5个地方特色品牌,誉满港城。目前,该村共有40多名妇女从事家庭食品加工和家庭养殖。刘顶村妇代会从本村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了家教协会、养殖协会、禁毒协会、禁赌协会等组织,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起积极作用,促进民风的和谐文明。村妇代会连续多年受到镇党委和上级妇联的表彰,在妇女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基层组织队伍建设难,影响了示范点争创活动的开展。由于镇、街道村两级人员较少,各基层妇联干部兼职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示范点争创活动的开展。

二是妇联工作面广线长,部分妇联组织示范点争创意识不强。妇联联系面广线长,致使基层工作缺乏特色、缺少重点、疲于应付,对示范点争创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三是经费机制不健全,影响争创工作正常开展。基层妇联组织要在培训提高妇女素质,宣传引导妇女增收致富,帮助弱势妇女维护权益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帮助,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目前,基层妇女组织均无办公和活动经费,造成基层妇女干部产生畏难抵触情绪,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基层妇女组织的作用发挥。

三、做好示范点争创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培训力度。基层妇联干部是开展妇女工作最重要的力量,__区妇联计划每年至少轮训一次,以及时更新知识,培训业务。不断优化妇联干部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妇联干部队伍。

(2)加大培养力度。实行双向培养制度,即把致富妇女典型培养成妇女干部,把妇女干部培养成致富典型,以逐步增强基层妇联干部的“双强双带”能力。

(3)加大扶持力度。区妇联在深入研究吃透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建议区有关部门出台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明确基层妇女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大调研力度。完善妇联调研制度、进点下访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基层妇女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双帮工作汇报范文第4篇

一、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六大工程”。

(一)“新、带、联、传”四位一体,深入实施示范工程。

一是突出一个“新”字。结合基层组织建设星级示范工程的标准,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使去年选树的13个县级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13个“五星级”村队党支部,在长效机制建设、基层干部管理、农村文化生活、党员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新的实效,使其产生压力、激发活力、催生动力。二是突出一个“带”字。按照“抓两头、带中间、前引自推”的思路,认真落实“221”

机制(培育和选树2个村队、2个站所和1个学校作为党建工作示范点),下发调研课题18个,并采取适时召开党建例会、现场观摩的形式,规范和引导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今年全县拟创建“五星级”党委1个(阿尕尔森乡党委),“四星级”党委5个,创建“五星级”村队13个,“四星级”村队10个。三是突出一个“联”字。建立健全工作联系点,

22名县级领导干部建立乡(镇)场党建、机关党建工作联系点18个。各乡(镇)场党委、县直机关党组、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建立142个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对27个成员单位明确了工作职责。四是突出一个“传”字。适时做好宣传工作,拍摄的《*县基层组织建设六大工程纪实》被自治区党员电教教材(农村版第六期)采用,并在县电视台上开设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专栏,对先进经验和做法及工作动态进行及时报道。

(二)“入、分、通、评”四策同行,稳步开展素质工程。

一是实施党员科技入户工程。为全县2*5名农牧民党员分汉、哈、维三种语言文字人手征订了一份《农村百事通》(汉)《农牧科技》(哈)、《农村科技》(维)等实用农业科普资料,对科普资料的发放、使用情况建立了回访工作制度,确保了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运用,激发了农村党员致富创业的热情。通过抓载体,抓特色,扎实开展“我是党员,我光荣”主题实践活动,对农村党员重点突出“八个一”(即每名党员负责一片责任区,包一个工作岗位,联系一个致富能手,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扶持一户扶贫户,承诺办一件好事,提出一个好主意,反映一个新问题)。划分党员责任区725个,建立党员先锋岗559个。二是实施全民分类教育。围绕“牧业万人培训”和“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工程,以“五支队伍”建设为重点,依托县党校、农广校、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与种养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有针对性地联合建立“政策理论课堂、实践技能课堂、现代信息课堂”,开展了以大中专学历教育为主的“红色”证书、以实用科技培训为主的“绿色”证书、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的“蓝色”证书、以职业上岗培训为主的职业资格证书等四种“证书”培训活动。206名在职村队干部、后备干部参加了“红色”证书培训,20*年村队干部学历招生100人。县委组织部按照30的比例,采取以补代奖的方式,落实村队干部学历教育补助资金6.4万元,村队干部培训经费7.7万元。387名上进青年、致富能手参加了“绿色”证书培训,4*名非农党员和农村非农就业人员拿到了“蓝色”培训证书,279名经纪能人走上了工作岗位。建立农牧民党员培训基地33个,树立党员示范户320户,创新建立玉米制种、林果等协会8个,为培育新党员、新农民、新干部,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基础。三是实施e点通工程。今年,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拓宽农牧民增收的信息渠道,实施了百户“三农”信息e点通电视上网工程,信息内容涉及农村党建、党员电教、农产品信息、农技知识、远程教学、文化娱乐、优质生活等多档栏目。实施“三农”信息e点通工程以来,创新了农村党员教育的模式,带动和辐射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的热情和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四是实施“五个十”评选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农村干部、党员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结合“七一”表彰推荐,在全县实施“五个十”评选活动,即评选10名工作能力最强的村队党支部书记、10名表现突出的农牧民上岗党员、10名“双带”较好的农牧民致富能手、10名最佳农村经纪人、10名优秀党员科技示范户,营造了良好的争先创优氛围。

(三)“找、投、建、兴”四措并举,拓展村队阵地功能。

一是开展五找和三起来活动。印发了《*县关于加强村队办公阵地管理与拓展阵地服务功能的意见》,在农村广泛开展“五找”活动

,即让党支部找到活力,让党员找到目标,让干部找到责任,让群众找到乐趣,让村民找到致富希望;“三起来”即“国旗飘起来、党旗挂起来和活动兴起来”,从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杯”农牧民文艺活动、村居民实用技能大赛(砌筑、刺绣、理发、园艺、拾花、计算机操作等竞赛项目)、为村居送燃煤等一系列活动,努力打造党员群众的活动平台、农牧民致富的信息平台、农村人才的培训平台、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教育群众的文化平台、参政议政的管理平台。在开展演出期间,挖掘乡土人才197人,由党员牵头建立农牧民文艺活动小分队30个。县乡村累计开展文艺活动150场次,举办各类球赛248场次,举办运动会25场次,开展实用技能大赛94场次,建立起了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以活动的方式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二是继续加大阵地投入力度。今年结合村级阵地社区化管理的要求,投入资金200万元,对因建设年代早、使用面积小的9个村、3个队、5个社区的阵地进行新建和扩建。投入资金24万元,为全县新建、扩建的村队配备党员电教桌椅725套。同时,开展“万册图书进村”活动,投入资金10万元,为全县36个村队配置图书1万余册,内容涉及种养殖、健康医疗、卫生保健、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三是建立完善驻村服务制度。部分乡镇从农村实际和农牧民群众需要出发,新建集司法、民政、劳务、科技、办证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在村队推行驻村服务这一形式,有的组建“驻村工作站或组”,有的委派“驻村服务员或代办员”,有的建立联系点全面包干,切实让农牧民群众得到便利和实惠。全县驻村党员干部为农牧民全程代办事项150余件,开展巡回蹲点现场办公200场次,收集群众合理化建议150多条,为搭建村级阵地六个平台提供了载体。

四是积极兴办村级“双语”幼儿园。下发了《关于推进村办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的通知》,制定了23个村队建设计划,把东买里乡作为村队党支部开办“双语”幼儿园重点建设乡,建立了32名教师师资人员信息库,健全了村办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作督查和通报制度,为“双语”幼儿园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四)“落实、规范、健全”三步齐走,巩固集体经济成果。

一是落实四清成果。按照“一年创业、两年发展、三年壮大”的思路和“三章四有”的要求,采取调查摸底、培训骨干、公布账目、健全手续等方式,用两年时间,将“四清”成果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步落实到集体手中,用三年时间逐步减少集体经济薄弱村队,消灭空壳村。截至目前,完成清理村队58个,清理无效不合理合同耕地、草场1.34万亩,落实1.1万亩;清理无偿占用耕地、草场1万亩,落实0.8万亩;清理合同到期耕地、草场1.1万亩,落实1万亩;清理林带1670亩,落实1456亩;清收各类欠款388.68万元,村队“四清”增收173.32万元。二是规范管理手段。依托资源优势。对土地、厂矿企业等采取租赁、入股、转包、有偿转让等形式,实施议价、竞价发包,挖掘资源潜力,将集体闲置的“四荒”地、林带等资产依法进行租赁或利益分成,开发果园、鱼塘等资源,盘活现有资产,使集体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三是健全运行制度。建立健全“四清”工作台帐、民主理财小组、村队资源管理办法、出资承包办法等,坚持村财乡管制度,把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五)“信誉管理、公推公选”双管同下,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思路。

一是全面推行党员信誉管理。为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针对农村党员、机关党员、企业党员等不同特点,以“我是党员、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为总要求,做出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实事承诺、自律承诺。4966名党员做出了5633件事项承诺。在乡(镇)场、县直机关建立党员服务站17个,在比较集中的村队及社区建立党员服务分站57个。同时,在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中,各乡(镇)场每年拿出3000---10000元资金建立了设岗奖励基金,全县250名上岗党员受到奖励,充分调动了无职党员的积极性,使无职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二是公推公选入党积极分子。针对全县农牧民党员占农牧民人口比例仅是1.7的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公推公选农牧民优秀人才做好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安排意见》,采取“群众推、党员带、组织引”的工作方式,在普通农牧民中按照生产能手、经济能人、能工巧匠、文艺医疗、其他实用性人才等五个层次,把群众公认、思想素质高的能人,优秀人才和致富能手列为公推对象,推荐为先进分子,然后在先进分子中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实行乡土人才入党积极分子公推公选制。目前,各级党组织共推荐农牧民优秀人才1120人,联系培养890人,752名农牧民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21人,上半年发展农牧民优秀人才187人,为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保持先进性奠定了扎实基础。

(六)“三联、选派、五制”同步推进,打造精品满意工程。

一是实施“三联”工程。在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力实施“三联”工程,即以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活动为主的领导联点、机关党组织与村队党支部活动为主的支部联建和落实农村党员“双带”责任为主的党员联帮工程,从加强村队党支部建设、理清致富思路、发展集体经济、培训扶持贫困户、排查矛盾纠纷、严厉打击“”等方面入手,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35名县级领导干部、121名科级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156个,87个部门、单位包村队31个,参加结对帮扶和志愿服务的党员2788人,积极解决热难点问题900余件。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赋予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管理权限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做好县直单位联系和帮扶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二是落实干部选派机制。今年,县委选派了29名优秀县直、乡镇机关干部到后进村队、问题村队任职,实行三年轮换制。下派干部在村任职期间工资上浮一级,原单位的福利、待遇不变。同时,县财政每年为每位下派干部发放生活补助1200元。表现突出的予以优先提拔使用或享受副科级待遇,提高了机关干部下村任职的积极性。并在县党校开展了一星期的岗前培训。各乡(镇)场党委又选派了150名干部到村帮助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推行“五制承诺”管理。在村级班子和村队干部队伍中全面推行以“任前认标制、任期目标制、任中告示制、实绩考核制、任内进退制”为主要内容的“五制承诺”管理,做出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实事承诺、自律承诺,推行村队干部勤廉双述、村民质询、民主评议等做法。采取述学、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全县404名村队干部进行了年度考核。306名村干部开展了承诺,兑现承诺事项350件。同时,制定了《关于加强村队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后备干部的比例、数量、结构、选拔程序和培养锻炼、教育管理等6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解决村队后继乏人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快了村级后备干部的储备和培养工作。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了县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乡(镇)场党委书记、县直部门党组(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村队、部门、学校、社区、站所党支部书记主要责任人的奖惩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党(工)委牵头抓总,县乡村上下联动落实、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责的机制。成立了5个自查小组,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做好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的通知》、《关于在县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推行承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补充通知》、《关于做好党建和基层组织建设课题调研工作的通知》等,实行分类指导,确保贯彻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工作落到实处。

(一)通过搞培训、建载体、抓工程,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为组长,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宣传部门领导为副组长,20个基层党(工)委、党组等为成员单位的党员教育工作联系会议领导小组,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员教育工作体系。通过抓载体,抓特色,扎实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光荣”主题实践活动。围绕“牧业万人培训”和“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工程,依托县党校、农广校、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与种养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有针对性地联合建立“政策理论课堂、实践技能课堂、现代信息课堂”,充分发挥了党员活动场所的教育平台的作用。按照季度初评、年终总评的方式,严格落实《*县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实施办法(暂行)》,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

(二)通过上项目、办实事、解难题,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在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力实施“三联”工程,即以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活动为主的领导联点、机关党组织与村队党支部活动为主的支部联建和落实农村党员“双带”责任为主的党员联帮工程,从加强村队党支部建设、理清致富思路、发展集体经济、培训扶持贫困户、排查矛盾纠纷、严厉打击“”等方面入手,开展以“访贫问暖、访民问情、访富问策”为主要内容的“三访”活动,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认真开展党员承诺活动。为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实施民心工程,使广大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通过建制度、强举措、严考评,落实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结合*实际,印发了《*县乡(镇)场党委和县直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县直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抓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县党建工作相关职责、制度和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分解》、《*县20*年党建工作考核细则》等,建立健全了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县委民主集中制议事制度、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会议制度、党建工作例会制度、职责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有责必究的责任倒查制度、党委(党组)定期听取所属党组织工作汇报制度等,进一步明确了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对各级党(工)委及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

(四)通过严规范、细管理、优服务,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按照双向管理、条块管理、分类管理、适时管理的原则,制定了《*县流动党员跟踪管理联系卡》及适用、管理、使用制度,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和信息库。积极对全县48名流动党员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全县13个乡镇场、5个县直机关党(工)委已完成了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工作。在乡(镇)场、县直机关单位建立党员服务站17个,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村队及社区建立党员服务分站58个,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咨询、权益保障等服务。

我县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全县基层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乡(镇)场党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党政主要领导还没有从琐碎的事务中真正解脱出来去想大事、谋大事;二是公推公选农牧民优秀人才工作,在程序操作、管理措施上需要不断完善,部分农牧民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在“我是党员,我光荣”主题实践活动的推动下需要不断深入实施;三是部分村队干部队伍还不太稳定,素质偏低,工作方法单一,处理农村问题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四是基层组织建设杯的系列活动需要不断规范和引导等。

今后工作思路:

巩固和发展“三级联创”活动成果,继续深化和拓展基层组织建设“六大工程”。牢牢把握星级乡(镇)场党委、村队党支部创建工作的机遇,采取适时召开党建例会、现场观摩的形式,规范和引导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实施好示范工程;拓展“我是党员,我光荣”主题实践活动内涵,把党支部承诺、党员承设岗定责与e点通网络的有效运用结合起来,开展党员群众扶智行动,深入实施好素质工程;以

双帮工作汇报范文第5篇

一、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六大工程”。

(一)“新、带、联、传”四位一体,深入实施示范工程。

一是突出一个“新”字。结合基层组织建设星级示范工程的标准,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使去年选树的13个县级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13个“五星级”村队党支部,在长效机制建设、基层干部管理、农村文化生活、党员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新的实效,使其产生压力、激发活力、催生动力。二是突出一个“带”字。按照“抓两头、带中间、前引自推”的思路,认真落实“221”

机制(培育和选树2个村队、2个站所和1个学校作为党建工作示范点),下发调研课题18个,并采取适时召开党建例会、现场观摩的形式,规范和引导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今年全县拟创建“五星级”党委1个(阿尕尔森乡党委),“四星级”党委5个,创建“五星级”村队13个,“四星级”村队10个。三是突出一个“联”字。建立健全工作联系点,

22名县级领导干部建立乡(镇)场党建、机关党建工作联系点18个。各乡(镇)场党委、县直机关党组、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建立142个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对27个成员单位明确了工作职责。四是突出一个“传”字。适时做好宣传工作,拍摄的《*县基层组织建设六大工程纪实》被自治区党员电教教材(农村版第六期)采用,并在县电视台上开设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专栏,对先进经验和做法及工作动态进行及时报道。

(二)“入、分、通、评”四策同行,稳步开展素质工程。

一是实施党员科技入户工程。为全县2*5名农牧民党员分汉、哈、维三种语言文字人手征订了一份《农村百事通》(汉)《农牧科技》(哈)、《农村科技》(维)等实用农业科普资料,对科普资料的发放、使用情况建立了回访工作制度,确保了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运用,激发了农村党员致富创业的热情。通过抓载体,抓特色,扎实开展“我是党员,我光荣”主题实践活动,对农村党员重点突出“八个一”(即每名党员负责一片责任区,包一个工作岗位,联系一个致富能手,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扶持一户扶贫户,承诺办一件好事,提出一个好主意,反映一个新问题)。划分党员责任区725个,建立党员先锋岗559个。二是实施全民分类教育。围绕“牧业万人培训”和“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工程,以“五支队伍”建设为重点,依托县党校、农广校、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与种养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有针对性地联合建立“政策理论课堂、实践技能课堂、现代信息课堂”,开展了以大中专学历教育为主的“红色”证书、以实用科技培训为主的“绿色”证书、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的“蓝色”证书、以职业上岗培训为主的职业资格证书等四种“证书”培训活动。206名在职村队干部、后备干部参加了“红色”证书培训,20*年村队干部学历招生100人。县委组织部按照30的比例,采取以补代奖的方式,落实村队干部学历教育补助资金6.4万元,村队干部培训经费7.7万元。387名上进青年、致富能手参加了“绿色”证书培训,4*名非农党员和农村非农就业人员拿到了“蓝色”培训证书,279名经纪能人走上了工作岗位。建立农牧民党员培训基地33个,树立党员示范户320户,创新建立玉米制种、林果等协会8个,为培育新党员、新农民、新干部,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基础。三是实施e点通工程。今年,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拓宽农牧民增收的信息渠道,实施了百户“三农”信息e点通电视上网工程,信息内容涉及农村党建、党员电教、农产品信息、农技知识、远程教学、文化娱乐、优质生活等多档栏目。实施“三农”信息e点通工程以来,创新了农村党员教育的模式,带动和辐射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的热情和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四是实施“五个十”评选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农村干部、党员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结合“七一”表彰推荐,在全县实施“五个十”评选活动,即评选10名工作能力最强的村队党支部书记、10名表现突出的农牧民上岗党员、10名“双带”较好的农牧民致富能手、10名最佳农村经纪人、10名优秀党员科技示范户,营造了良好的争先创优氛围。

(三)“找、投、建、兴”四措并举,拓展村队阵地功能。

一是开展五找和三起来活动。印发了《*县关于加强村队办公阵地管理与拓展阵地服务功能的意见》,在农村广泛开展“五找”活动

,即让党支部找到活力,让党员找到目标,让干部找到责任,让群众找到乐趣,让村民找到致富希望;“三起来”即“国旗飘起来、党旗挂起来和活动兴起来”,从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杯”农牧民文艺活动、村居民实用技能大赛(砌筑、刺绣、理发、园艺、拾花、计算机操作等竞赛项目)、为村居送燃煤等一系列活动,努力打造党员群众的活动平台、农牧民致富的信息平台、农村人才的培训平台、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教育群众的文化平台、参政议政的管理平台。在开展演出期间,挖掘乡土人才197人,由党员牵头建立农牧民文艺活动小分队30个。县乡村累计开展文艺活动150场次,举办各类球赛248场次,举办运动会25场次,开展实用技能大赛94场次,建立起了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以活动的方式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二是继续加大阵地投入力度。今年结合村级阵地社区化管理的要求,投入资金200万元,对因建设年代早、使用面积小的9个村、3个队、5个社区的阵地进行新建和扩建。投入资金24万元,为全县新建、扩建的村队配备党员电教桌椅725套。同时,开展“万册图书进村”活动,投入资金10万元,为全县36个村队配置图书1万余册,内容涉及种养殖、健康医疗、卫生保健、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三是建立完善驻村服务制度。部分乡镇从农村实际和农牧民群众需要出发,新建集司法、民政、劳务、科技、办证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在村队推行驻村服务这一形式,有的组建“驻村工作站或组”,有的委派“驻村服务员或代办员”,有的建立联系点全面包干,切实让农牧民群众得到便利和实惠。全县驻村党员干部为农牧民全程代办事项150余件,开展巡回蹲点现场办公200场次,收集群众合理化建议150多条,为搭建村级阵地六个平台提供了载体。

四是积极兴办村级“双语”幼儿园。下发了《关于推进村办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的通知》,制定了23个村队建设计划,把东买里乡作为村队党支部开办“双语”幼儿园重点建设乡,建立了32名教师师资人员信息库,健全了村办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作督查和通报制度,为“双语”幼儿园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四)“落实、规范、健全”三步齐走,巩固集体经济成果。

一是落实四清成果。按照“一年创业、两年发展、三年壮大”的思路和“三章四有”的要求,采取调查摸底、培训骨干、公布账目、健全手续等方式,用两年时间,将“四清”成果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步落实到集体手中,用三年时间逐步减少集体经济薄弱村队,消灭空壳村。截至目前,完成清理村队58个,清理无效不合理合同耕地、草场1.34万亩,落实1.1万亩;清理无偿占用耕地、草场1万亩,落实0.8万亩;清理合同到期耕地、草场1.1万亩,落实1万亩;清理林带1670亩,落实1456亩;清收各类欠款388.68万元,村队“四清”增收173.32万元。二是规范管理手段。依托资源优势。对土地、厂矿企业等采取租赁、入股、转包、有偿转让等形式,实施议价、竞价发包,挖掘资源潜力,将集体闲置的“四荒”地、林带等资产依法进行租赁或利益分成,开发果园、鱼塘等资源,盘活现有资产,使集体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三是健全运行制度。建立健全“四清”工作台帐、民主理财小组、村队资源管理办法、出资承包办法等,坚持村财乡管制度,把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五)“信誉管理、公推公选”双管同下,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思路。

一是全面推行党员信誉管理。为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针对农村党员、机关党员、企业党员等不同特点,以“我是党员、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为总要求,做出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实事承诺、自律承诺。4966名党员做出了5633件事项承诺。在乡(镇)场、县直机关建立党员服务站17个,在比较集中的村队及社区建立党员服务分站57个。同时,在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中,各乡(镇)场每年拿出3000---10000元资金建立了设岗奖励基金,全县250名上岗党员受到奖励,充分调动了无职党员的积极性,使无职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二是公推公选入党积极分子。针对全县农牧民党员占农牧民人口比例仅是1.7的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公推公选农牧民优秀人才做好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安排意见》,采取“群众推、党员带、组织引”的工作方式,在普通农牧民中按照生产能手、经济能人、能工巧匠、文艺医疗、其他实用性人才等五个层次,把群众公认、思想素质高的能人,优秀人才和致富能手列为公推对象,推荐为先进分子,然后在先进分子中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实行乡土人才入党积极分子公推公选制。目前,各级党组织共推荐农牧民优秀人才1120人,联系培养890人,752名农牧民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21人,上半年发展农牧民优秀人才187人,为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保持先进性奠定了扎实基础。

(六)“三联、选派、五制”同步推进,打造精品满意工程。

一是实施“三联”工程。在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力实施“三联”工程,即以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活动为主的领导联点、机关党组织与村队党支部活动为主的支部联建和落实农村党员“双带”责任为主的党员联帮工程,从加强村队党支部建设、理清致富思路、发展集体经济、培训扶持贫困户、排查矛盾纠纷、严厉打击“”等方面入手,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35名县级领导干部、121名科级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156个,87个部门、单位包村队31个,参加结对帮扶和志愿服务的党员2788人,积极解决热难点问题900余件。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赋予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管理权限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做好县直单位联系和帮扶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二是落实干部选派机制。今年,县委选派了29名优秀县直、乡镇机关干部到后进村队、问题村队任职,实行三年轮换制。下派干部在村任职期间工资上浮一级,原单位的福利、待遇不变。同时,县财政每年为每位下派干部发放生活补助1200元。表现突出的予以优先提拔使用或享受副科级待遇,提高了机关干部下村任职的积极性。并在县党校开展了一星期的岗前培训。各乡(镇)场党委又选派了150名干部到村帮助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推行“五制承诺”管理。在村级班子和村队干部队伍中全面推行以“任前认标制、任期目标制、任中告示制、实绩考核制、任内进退制”为主要内容的“五制承诺”管理,做出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实事承诺、自律承诺,推行村队干部勤廉双述、村民质询、民主评议等做法。采取述学、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全县404名村队干部进行了年度考核。306名村干部开展了承诺,兑现承诺事项350件。同时,制定了《关于加强村队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后备干部的比例、数量、结构、选拔程序和培养锻炼、教育管理等6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解决村队后继乏人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快了村级后备干部的储备和培养工作。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了县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乡(镇)场党委书记、县直部门党组(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村队、部门、学校、社区、站所党支部书记主要责任人的奖惩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党(工)委牵头抓总,县乡村上下联动落实、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责的机制。成立了5个自查小组,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做好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的通知》、《关于在县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推行承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补充通知》、《关于做好党建和基层组织建设课题调研工作的通知》等,实行分类指导,确保贯彻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工作落到实处。

(一)通过搞培训、建载体、抓工程,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为组长,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宣传部门领导为副组长,20个基层党(工)委、党组等为成员单位的党员教育工作联系会议领导小组,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员教育工作体系。通过抓载体,抓特色,扎实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光荣”主题实践活动。围绕“牧业万人培训”和“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工程,依托县党校、农广校、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与种养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有针对性地联合建立“政策理论课堂、实践技能课堂、现代信息课堂”,充分发挥了党员活动场所的教育平台的作用。按照季度初评、年终总评的方式,严格落实《*县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实施办法(暂行)》,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

(二)通过上项目、办实事、解难题,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在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力实施“三联”工程,即以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活动为主的领导联点、机关党组织与村队党支部活动为主的支部联建和落实农村党员“双带”责任为主的党员联帮工程,从加强村队党支部建设、理清致富思路、发展集体经济、培训扶持贫困户、排查矛盾纠纷、严厉打击“”等方面入手,开展以“访贫问暖、访民问情、访富问策”为主要内容的“三访”活动,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认真开展党员承诺活动。为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实施民心工程,使广大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通过建制度、强举措、严考评,落实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结合*实际,印发了《*县乡(镇)场党委和县直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县直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抓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县党建工作相关职责、制度和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分解》、《*县20*年党建工作考核细则》等,建立健全了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县委民主集中制议事制度、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会议制度、党建工作例会制度、职责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有责必究的责任倒查制度、党委(党组)定期听取所属党组织工作汇报制度等,进一步明确了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对各级党(工)委及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

(四)通过严规范、细管理、优服务,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按照双向管理、条块管理、分类管理、适时管理的原则,制定了《*县流动党员跟踪管理联系卡》及适用、管理、使用制度,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和信息库。积极对全县48名流动党员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全县13个乡镇场、5个县直机关党(工)委已完成了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工作。在乡(镇)场、县直机关单位建立党员服务站17个,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村队及社区建立党员服务分站58个,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咨询、权益保障等服务。

我县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全县基层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乡(镇)场党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党政主要领导还没有从琐碎的事务中真正解脱出来去想大事、谋大事;二是公推公选农牧民优秀人才工作,在程序操作、管理措施上需要不断完善,部分农牧民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在“我是党员,我光荣”主题实践活动的推动下需要不断深入实施;三是部分村队干部队伍还不太稳定,素质偏低,工作方法单一,处理农村问题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四是基层组织建设杯的系列活动需要不断规范和引导等。

今后工作思路:

巩固和发展“三级联创”活动成果,继续深化和拓展基层组织建设“六大工程”。牢牢把握星级乡(镇)场党委、村队党支部创建工作的机遇,采取适时召开党建例会、现场观摩的形式,规范和引导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实施好示范工程;拓展“我是党员,我光荣”主题实践活动内涵,把党支部承诺、党员承设岗定责与e点通网络的有效运用结合起来,开展党员群众扶智行动,深入实施好素质工程;以

上一篇:财务季度工作汇报范文 下一篇:市场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