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艺术范文

时间:2023-03-05 10:28:59

授课艺术

授课艺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烹调” 授课 结合效果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128-01

“治大国,若煮小鲜”。这个道理,形象鲜活而又寓意深远。治理国家如此,传道授业亦如此,做任何事也应该如此。一样的菜,不同的人做,就会由于烹调技艺的高低,而存在味好味差;一样的菜,不同的做法,就会因烹调方法不同,而具有多种吃法和口味。课堂教育,也是这个道理。每位教师必须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课堂教育中的“烹调”艺术。

1 感情要投入

任何美味佳肴都是由人做出来的。厨师只有投入感情,才能做出唇齿留香、回味悠长的“真美味”。讲课也是一样的道理。心要诚、情要真,把讲好每一堂课都讲成优质课,把讲好课做为一项神圣的事业来做。只有这样,教案才能准备充分,教具才能应用自如,授课才能生动可信,效果才能深入有效。如果仅仅把教学当成普通的工作疲于应付,认为教好教坏一个样,工资照样拿,那必将误人子弟。要以诲人不倦的态度,传经送宝;以父母的身份,关心照顾;以平等的位置,讲交流之言;以学生的角度,减负释压。在课堂上营造融洽、和谐、轻松的氛围,就能增进讲课的亲切感和吸引力。

2 选料要认真

选料是做好菜的关键,不同菜品都有不同的原料,各种原料的优劣直接影响菜肴的品质。所以,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我们必须心中有数,精挑细选,讲课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针对性强,课前必须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调查时要广泛全面,深入具体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对所讲的内容自己要首先吃透,弄清楚其精神要点所在,这样才能把重点讲细致,把难点讲明白。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照着教案念,没有侧重点,课讲完了,老师没明白讲的是什么,学生更是糊涂。

3 食品要新鲜

新鲜的食品,不但营养最丰富,味道也最好。新课改后的授课内容更加新颖,时代性更强,每一门课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要求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对知识的全方位掌握,要善于运用新知识、新方法,拓宽讲课的深度,每一次课不要仅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要大量占有鲜活、新颖的材料。尤其一些老教师,数十年如一日,教课年年一个样,没有新意,更没有创意,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严重,没有意识到新时期学情的特点。课堂是学生索取知识最注意的渠道,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尽量涉猎更多的具有时代感的新观点、新资料和新信息。即便是枯燥的数学授课,也要尽量想方设法讲出新意境和新水平。

4 炊具要用好

不同的菜肴、不同的做法要有不同的炊具,炊具的齐全、质优是做好菜的基本条件。讲课的时候要用到许多的教具,小到黑板擦、粉笔、黑板,大到投影仪、电脑等等。我们要把课堂当中每一秒钟所用到的东西都要思考到位,缺一样都不行。授课之前要进行必要的试讲试教,避免课堂上断档,想用的教具没有提前准备好。另外,要采取多种手段配合课堂教育,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育,把理性的内容感性化,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使理性的内容通过真实可靠、活生生的形象表现出来。在短时间内集声、图、文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手段,能在学生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增强授课的感染力。

5 搭配要科学

菜肴的品位好坏、色泽鲜亮和营养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食材之间的搭配,搭配科学合理,品色就佳,营养就丰富;搭配不科学,品色和营养就差,甚至有中毒的危险。所以食材之间的搭配必须科学合理,这样营养才能互补,品味才能上升。我们准备教案时要注意结构合理,内容恰当,层次清楚,上下衔接紧密;讲课时,要突出主题、突出重点,做到课前介绍重点,课中讲透重点,课后归纳重点,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课后要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切实能够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布置作业是很考究的,少了起不到作用,多了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课堂掌握情况能有一个科学的判断,才知道课后学生需要再补什么。

6 火候要适当

“烹调”最为讲究的就是火候。只有因材适时使用文火、武火,才能做出色泽鲜亮、味道香醇、营养丰富的“佳肴”。讲课时间安排要松紧得当,讲课提问要时机得当,讲课与现代科技手段使用要衔接得当,讲难点问题要讲清讲透。讲枯燥的知识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入心入脑,坚持高标准,不搞低格调。课堂教育要杜绝满堂灌、一言堂,最好是能使一堂课成为群英会,让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掌握知识。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切实调动起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生对课堂教育的积极性。

7 操作要精细

细节决定成败。烹调的最高境界就是粗菜细做,化腐朽为神奇。把家常普通食材做成美味佳肴才是真本事。所以,我们在讲课时,也要特别注意细节和技巧。要巧妙设问,把与主题有关系的问题,有意识的变成学生可能提出来的问题,把它抛出去,得到一种认同。找到切入点,增强听众的认同感;适当提问,督促听众,维护课堂纪律,促进学生自己思考;真诚赞美,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学生,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注意仪态,克服孤僻行为,美化教师的形象。

8 餐具要讲究

烹调其实也是种艺术,任何美味都要有精美的餐具才能烘托出它的寓意和韵味,只有富有诗情画意的菜肴,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讲课的本质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思想艺术,离开了语言的这个媒介,就像离开了船和桥一样,达不到知识的彼岸。讲课的目的是通过有声语言,把思想表达出去,让大家接受。所以,我们讲课时要字正腔圆,简明达意,层次分明,善于运用语言的趣味性,将趣味性与知识性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另外,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形体语言,在课堂上积极挖掘自己的身体语言,丰富自己的面部表情,补充有声语言的不足,增强讲课效果。

参考文献

[1] 《讲台高于一切》教育时报社,2011年12月,教育科学出版社.

授课艺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导入;兴趣;思维;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课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良好的导课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够明确教学目的,启迪学生思维。下面,我就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谈几点浅陋的看法:

一、巧用动物图片导入法:可爱的动物是孩子们的最爱,很多孩子甚至会为了他们而放弃玩具。那么,教室选用彩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动物图片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被激发出来了。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我给学生出示了东北虎、熊猫、蜥蜴、丹顶鹤等动物的漂亮图片,孩子们立刻开心地喊出了他们的名字。接着出示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98种,爬行类25种,一共有多少种?学生兴趣很浓,迅速地列出了算式。

二、利用直观教具导入法:数学是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其中的很多素材都是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师应大胆选用直观教具导入新课。例如,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节内容,我看先给学生呈现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如长方体的牛奶盒、手机盒、墨水盒、正方体的礼品盒、首饰盒等等。学生立马说出将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很直观地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巧设疑问导入法:教师对某些内容故意制造悬念,提出一些必须学习才能解决的问题,点燃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这种导入方式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教师的授课内容融为一体。

四、儿歌、故事、谜语导入法:儿歌、故事、谜语无疑是小学生的最爱,运用结合了教学内容的儿歌、故事、谜语,不仅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一节内容时,我首先问学生:“老师给大家唱一首儿歌想不想听?”学生都说:“想!”接着我就开始唱“千米是老大,米在后面跑,分米紧跟紧,厘米使劲追,毫米落在后”。孩子们认真地听着,同时露出了微笑。当我问你们猜今天咱们要学什么的时候,他们立刻就答出“千米的认识”,简简单单一首儿歌,不仅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创设情境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新课堂学习。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节内容并不简单,导课时我创设去喜洋洋家参观他家的地板这样一个情景,学生立刻表现很浓厚的兴趣。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课堂效果很好。

六、使用启发性语言、动作导入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兴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积极地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成功的关键,教师在上课开始就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几分之一》时,我不直接告诉他们分数是怎么产生的,而是用一张纸对折,拿出其中一半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答半张纸,我再对折,再拿出其中的一半问这是什么,学生接着答半张纸的一半,我接着对折,接着问,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么说不行,容易出错,这时我就告诉他们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样,分数产生的意义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

授课艺术范文第3篇

一、故事开头,抛砖引玉

上课前,讲一个短小有趣、贴近本节课内容的小故事,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给我们讲假大空的理论。

我在讲初一“人生自立少年始”这一框题时,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妻子出远门,因丈夫不会做饭,临走时便给丈夫做了一个大烧饼,中间挖了一个洞,套住丈夫的脖子上,让他饿了吃。三天后,妻子回来了,发现丈夫已饿得奄奄一息。原来,丈夫只把嘴能够吃得着的烧饼吃了……学生们听完后个个哈哈大笑。借此机会,我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你们为什么好笑?

生:这位丈夫实在太懒了!

生:这位丈夫实在太蠢了!

生:这位妻子把丈夫惯坏了,把他害了!

生:……

师:归纳起来,这位丈夫的挨饿主要是自己不会做饭和不懂得吃东西,也就是自己的事情不会自己做。那么,同学们,你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

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下,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上了这节课课题:人生自立少年始。

以故事为开头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很受学生欢迎。

二、风趣幽默,活跃气氛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进而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政治学科的内容虽然以理论为依据但绝非没有感彩,它的道理既深刻又平凡,既抽象又生动。如果在课堂上运用幽默语言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给人以温和友善之感,一般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哲莱卡尔有一趣味说法:“真正的幽默不是发自头脑,而是发自内心,幽默不是轻薄,而是爱”。在一次课堂上,看见两名同学伏在桌子上打瞌睡,我放下课本,故意揉揉眼睛说:“春风吹得人陶醉,教室已有君入睡。”在笑声中这两名同学立刻打起精神听课了。而另一名同学却说:“反正我各门功课不及格,已经废了,不学也没有关系。”我说:“现在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废料不废,变废为宝,所以,千万不能把自己当成真的废料噢,废料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垃圾,一旦利用好,可能价值连城。我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废料(笑)铸成玉器。”在这里,我既用了“废了”与“废料”的谐音,又对其进行了思想教育,培养了他的自信心,打消了他放弃的思想,那位同学心悦诚服地笑了。可见,幽默是温和友善的,批评也蕴含着对学生热切期待。因此,对于我们广大的政治教师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一上课就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这种方式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

三、寓理于例,以理为主

要提高授课质量,讲究讲课艺术,要求在讲述每个理论观点时,都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特点,举一些有趣的或学生熟悉的例子来吸引和启发学生,使他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大量事实证明,老师在上政治课时,如果只阐明观点而不讲透道理,教学就意味着没有灵魂;如果缺乏生动有趣的例子,理论也会失去依托,使说理流于空泛。容易让人产生理论无法指导实践、理论深奥晦涩、假大空之感。为此老师所举的事例必须使学生爱听,并能很快领会其中所含哲理。必须寓理于例,我在上课举例时力求做到:1.趣味生动富有新意。中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奇,对于新鲜的事情容易接受,因此,日常生活中的笑话,电视中的小品相声都是趣味生动的且为学生所熟知。例如:讲初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可以引用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条件允许时还可以请学生来表演,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2.联系学科特点,举一反三。在课堂中讲的例子除要有趣味外,还尽可能地与其他学科知识,如历史、地理、生物、语文等学科联系起来。如在讲“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这一观点时我当时联系了学生在语文课本中学过叶挺将军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观点。3.主次分明,切合观点。例如:讲初三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时,以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作为引入点,提问学生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历时3个半小时,还记得有哪些精彩我・的节目吗?学生立即回答:击鼓、岩画、陶瓷、四大发明、孔子的三千弟子执行简漫漫歌颂、木偶、皮影……在这么多纷繁复杂的文化你能归类简化吗?这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立刻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中理清头绪,把上下五千年用24个字概括出来: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课堂上所举的事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政治理论观点的理解。因此在举例时要有“主”“次”之分。没有主次之分整堂课都变成了讲事例,会变成故事会。同时,所举的事例必须真实准确,不能漫无边际,更不能随心所欲,一切与课本内容无关的事例,就是再有趣,也应毫不吝啬地删弃,做到观点“制约”着趣例,趣例“依从”于主题。

四、巧用名言,凤尾续貂

每一堂课都应当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从主体构成到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应当刻意雕琢,给人以美感。一堂课的结尾如果语言无味,空洞死板,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使整堂课黯然失色。为避免狗尾续貂,我们不妨以凤尾续貂,运用一些名言、警句、谚语之类的精美词句,对结尾多加装饰润色,升华课题。如我在讲“少年当自强”这节时便引用了梁启超的“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自立,则国自立,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名言并同时播放《真心英雄》这首歌给同学欣赏,这样使结尾生动活泼,回味无穷。

对于以上几种政治课的讲课艺术的采用,老师要酌情而定,或多种合用,或几种交叉使用,不必生搬硬套。同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

授课艺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课堂 问题 授课艺术

一、高校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语言欠佳,缺少情感交流

对于一些高校教师,即使是博士、博士后,在专业方面很有建树,学生对他们的教学评价却并不高。据很多学生反映,这些教师让他们在课堂中感到迷惑,不知从开始到结束究竟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有什么层次关系,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干瘪,缺乏生动性,没有吸引力,学生从而厌倦了上该门课,甚至对该专业消极抵触。

还有一些高校教师“道行”很深,不管学生在讲台下干什么,仍能滔滔不绝在台上授课,不与或极少与学生交流,也不管学生对知识接受程度如何。有的教师即使注意到了台下学生的表现,也不去纠正,自顾把课讲完就谢幕。如果把大学的教与学比作买与卖的商品关系,那么相对于不成熟的学生而言,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

2.理论联系实际少,缺乏创新精神培养意识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既是对国际教育大趋势的自觉认同和明确肯定,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明确要求。一般来说,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兴趣远比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大得多,理论知识只有很好地联系实际去讲授,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且不易忘记,并能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加以应用。有的教师本身就缺乏实践能力,难在课堂上有精彩表现。同时,很多教师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意识,也对创新精神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而质疑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并不是虚无主义地怀疑一切……总之,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创新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站讲变坐讲,过分依赖多媒体

站着讲课是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但现在有的大学教师却热衷于多媒体设备前的“坐讲”。他们把教材内容扫描到电脑上做成课件,上课时在多媒体设备前一坐,照本宣科,没有过多的讲解,讲课成了读课,老师念得累,学生听得困,何谈讲课艺术。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第一,不利于发挥教师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只是机械的重复课件内容,不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整个过程不能随意改变,教学效果非常差;第二,缺乏良好的应变能力,遇到突发或者紧急情况,象电脑故障、停电的意外事件,没有紧急应变能力。

二、高校课堂授课艺术化

针对上述高校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潜心研究授课艺术,以达到良好的讲课效果。一堂课,就是一场戏,演戏讲究戏剧艺术,授课自然就要讲究授课艺术了。授课艺术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与使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技巧融洽结合而体现出来的艺术教学过程,其中渗透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艺术处理的匠心,对教学对象接受教学内容而采取的独特的设计,当然还包括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能力、素质,个体性和独创性,也包括了教师个人优势、魅力等因素。

1.语言、形体艺术化

首先,语音抑扬顿挫,讲课节奏适当。除了需要较好的普通话的基本功外,对定义、描述、解释、强调、重复等应该讲究语调的轻重,不能让学生听觉上的疲劳。其次,语言幽默诙谐。语言的艺术可以说无穷无尽,教师无法与相声大师比拟,但将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用于课堂,就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最后,语句精心组织,表达准确简练。备课要反复的揣摩,这样一方面,不怕学生提出你意想不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课堂讲解不会“结巴”,语句流畅,成竹在胸。

2.课堂内容组织艺术化

一堂课的内容从哪儿开始,在哪儿结束;其内容的上下承接处设计是否合理;分断处对概念的整体性影响有多大等是教师在内容上必须设计出来的。必须刻苦钻研教材,从实际出发,吃透两头,做到“备课又备人”。同时要力求课堂内容新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最后,作为高校教师,要尽可能更多地提供教材以外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地做到让这些大学生睁开他的眼睛,真正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真正地在我们的教育系统里面,在课程里面,培养一些实用的东西。

3.课堂互动交流艺术化

课堂互动交流在讲课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方面,通过交流能使学生把握重点,注意到一些容易忽视的知识点或出现理解偏差的地方;另一方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关注正在接收的信息,从而加深记忆,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学生有着很多的“未知”,对新知识的获得有着热切的渴望,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样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师是否对学生倾注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关爱和呵护、肯定和鼓励、严格和严谨、宽容和容忍、信任和期待,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健康的人格,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4.教学手段艺术化

教学中要合理地选择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使它们扬长避短、互补优势,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不能一味使用多媒体课件,它是一种教学工具和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中是否使用、怎样使用多媒体课件应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的需要。其次多媒体课件要简洁明快,课件是应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能够改善增加信息量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对课件不要片面提出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要求。

5.严格执行上课制度,维持良好课堂纪律

试想,如果学生把教室当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怎么保证知识的传递?讲台下的鼾声、咀嚼声、窃窃私语声也会玷污了我们神圣的大学课堂。教师必须严格执行上课制度,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威而信,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尊敬老师,信服老师,从而摆正学习态度,努力奋斗。

三、结语

授课艺术是高校教师应有的追求,我们应不断发现讲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潜心研究,以教育智慧、教学机智进行教学劳动和再创造,凝练成教学艺术,并且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提升授课艺术。

参考文献:

[1]探索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精神[J].大舞台,2010,(8).

[2]高校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3]谈讲课之艺术[J].焦点,2008,(8).

授课艺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哲学 抽象 思辨 哲学思维 通俗易懂

一、哲学课的重要性和自身特点

(一)哲学的重要性:国家、民族、个人的精神支柱。

古今中外,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离不开哲学,例如中国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政府制定的方针路线政策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的,而西方基督教的国家则是以基督教哲学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2014年圣诞之夜发表电视讲话,号召所有信仰基督教哲学的国家要以同样的哲学信仰:基督的仁爱结束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和战争。不仅国家民族的生存离不开哲学,任何个人的生存也离不开哲学。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一致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的,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来说,人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任何一个人在他(她)呱呱坠地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以来,他(她)就有了他(她)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是哲学,所不同的只是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罢了。

(二)哲学课自身的特点:抽象、空洞、深奥难懂、思辨性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形而上学》中第一次将哲学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认为哲学是一门理论性、思辨性最强的学科,是“一切科学之科学”。正是由于哲学自身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哲学同其他学科尤其是实践性学科相比,显得特别难懂,以致大学哲学课堂上普遍存在学生打瞌睡的现象。鉴于这种情景,笔者在此想谈一下大学哲学课的授课艺术,意在如何将哲学这门体现民族灵魂的深奥难懂的哲学课让每个人都能接受、都能理解。

二、浅谈大学哲学课的授课艺术

(一)关爱学生: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哲学到主动学习哲学。

长期以来,很多大学哲学课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教学误区:教师上课的好坏只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充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哲学课的授课过程像其他任何课程一样,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如果只重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参与作用,那是很不成功的;同时老师上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内容。如果老师只注意自己在讲台上讲课,而不关注讲台下的学生们在干什么,我个人认为,老师的上课没有达到目的,没有尽到老师对学生应有的责任,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严重匮乏。

中国自古以来,师生关系犹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爱孩子,无论听话的孩子,还是不听话的孩子,父母都爱。所以,在哲学课堂上,老师如果发现不听课的学生,千万不要训斥、不要责备他们,或者无视他们,只管自己讲课,而应该迅速地将自己的讲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比如,老师可以走到不在听课而在看课外书或玩手机或用耳机听音乐等的学生座位上,和蔼可亲地提问这个不在听课的学生:“我刚才在讲什么?”如果那个学生能回答上来,这时老师应该大声地说:“很好!”如果那个学生回答不上来,这时老师最好先启发他(她),或者让听课认真的同学帮他(她)一下,使他(她)最终能回答上来。这样他就既不会感到在众人面前丢脸,又不会不听课了,唯恐老师再提问他(她)。或者向不在听课的学生提问:“最近你在忙什么?你最担忧的事情是什么?”学生肯定会回答这些问题的。于是你乘机抓住这些问题告诉他(她)如何用老师刚才讲的哲学知识去解决他(她)所困惑的问题,因为生活就是哲学,生活处处有哲学、时时有哲学。

从大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说,20岁左右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自尊心、兄弟情义特别强。所以对待上课不听课的学生,老师一定不能当众责骂他(她),相反,老师应该走向责骂的反面,用一颗父母般的爱心去关爱自己的学生,或将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那么学生不但不会不听你的课,反而还会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上课,课堂上积极发言、认真记笔记,甚至还会就课本知识与老师共同探讨与他们人生、与社会有关的热门话题,活跃课堂气氛,使授课生动活泼。

总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无论对待主动听课的学生还是不听课的学生,都要真心地关爱他们。关爱主动听课的学生,会使老师的授课锦上添花;关爱不听课的学生,往往收获更大,因为往往正是这些学生特别重义气,如果老师对他们好,他们往往会双倍偿还老师。笔者就有这方面的深刻体验。古罗马人在用武力征服了哲学强国希腊以后,不得不自叹自己在哲学领域,罗马人远远不及希腊人,于是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们是我们的被征服者的被征服者。”在此,以笔者的深刻体验也想发出这样的感叹:“老师是被感动者的被感动者。”

(二)由哲学语言到日常语言:变深奥难懂为通俗易懂。

哲学之所以深奥难懂,主要是因为哲学语言里充满着许多空洞抽象的哲学术语或名词概念,例如:“主体”、“客体”、“物自体”、“理念”、“分有”、“本原”、“悟性”、“本我”、“自我”、“超我”、“单子”、“实体”、“形而上学”等等,这些名词术语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几乎不使用,所以人们对它们很陌生,从而感到难懂。哲学授课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将这些哲学术语名词概念反复地用日常语言注释它们,最好举例说明,直到学生听懂为止。谈到如何使哲学语言通俗易懂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首推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塞涅卡与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伦理学思想几乎是一样的,但二人的著作风格截然不同。前者塞涅卡哲学通俗易懂、只要能识字就能读懂,而后者康德哲学却晦涩难懂,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空洞抽象的名词概念,很多哲学系的学生读了康德的哲学不想再学哲学了,非哲学系的学生读了康德的哲学,一个哈欠接一个哈欠打,只想睡觉。

(三)思维方式的转化:由哲学思维到日常思维、由日常思维再回到哲学思维。

时常听到人们这样评论哲学家:“哲学家都是怪怪的。”其实,哲学家并不是怪怪的,只是哲学家对待事物的思维方式与常人不同罢了。也许正是由于哲学家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因此他们的思想在常人看来很难理解。换句话说,如果常人能够像哲学家们那样去思维,也许会觉得哲学不难懂了。古代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曾提出过两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存在者存在,这个存在是存在的。”“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是必然存在的。”

如何将这两个命题解释清楚。我认为,应该转化思维方式,如果用我们现代人日常的思维方式是根本搞不懂这个命题的含义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采用巴门尼德自己的思维方式,那就很容易理解这个命题了。其实,巴门尼德这两个命题只是想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世界上既存在静止的东西,也存在运动变化的东西。前者是真实的存在(存在),后者是不真实的存在(不存在)。在具体分解这个命题时,建议教师首先向学生交代清楚:巴门尼德是古代西方人,不是我们现代中国人,所以不能用我们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古代西方人所提出的哲学命题,更不能用我们现代人的语言来篡改古代西方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其次,教师应该将学生不熟悉的哲学语言转化成学生熟悉的日常语言。巴门尼德的命题原文是希腊文,后来被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个命题中有两处“存在”,“存在者”是指“有一种事物的存在”,这里的“存在”和我们现代人的思维是一样的,但后面的那个字“这个存在”是巴门尼德哲学中的特有的重要的哲学术语,是指“静止的东西”。第二个命题“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巴门尼德所说的“不存在”是指“运动、变化的东西”,不是理解成我们日常的“无”。因此,这个命题用日常语言解释就是:世界上既存在静止的东西(存在),也存在运动变化的东西(不存在)。在用日常语言解释清楚之后,再让学生回到巴门尼德的哲学思维上去就不难了。

三、小结

讲台就是舞台,如果能掌握哲学课的授课艺术,哲学课不但能上得津津有味,而且能远远超出其他任何学科的影响,因为哲学课是向学生灌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甚至是世世代代。由于论文篇幅限制,笔者在此只是粗浅地谈论了几点哲学课的授课艺术。这些都是根据笔者近30年来讲台上的教学实践得出的结论,希望对中国广大哲学讲台上的老师们有所帮助,更希望大学哲学课能够丢掉“打瞌睡课”这顶帽子。

参考文献:

[1]邹铁军.两种不同哲学上的“实践”与“效果”[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3).

授课艺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授课艺术; 课堂效率; 中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79-01

一、善于驾驭课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前提

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教师的驾驭能力非常重要。一堂成功的课,必须体现“四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示范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积极参与。因此,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用及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有的教师虽然理论水平较高,工作时间较长,但由于对驾驭课堂的艺术没有注意总结或重视不够,课堂上只管教,不管导,表现为教师一讲到底,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不佳;而有的教师善于动脑,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提问、讨论、电化演示、图示、欣赏歌曲、分角色表演、电化演示、图示、欣赏歌曲、观看录像等,使课堂活而不乱,教学效果很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师作用于学生,学生也反作用于教师。教师在引导和调控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不断变换切入点,不断调整着力点,不断排除干扰,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包括善于应变和处理课堂上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教师应该果断处理,而不能听之任之或简单粗暴地处罚学生。同时对学生所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应该正确对待,既不能回避,更不能简单应付,而是要科学、实在地答复学生;对于学生的独特见解,如时间允许,可让大家充分的沟通、交流和商讨以达到一个共识。如果时间不允许,要给学生以鼓励,讲明不能解答的原因,让学生感到满意。这样,课堂就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从而达到学生积极参与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面向全体学生、适时有目的的激励学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

茅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学生有潜在的发掘能力、探讨能力和醒悟点,这些只待发现、培养,启发。教师就是做这种培养和启发工作的。上课时要让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习,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所以说教学应该是一个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是激发主动性、培养创造性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激励是学生学习的“营养剂”,是学生进步的“催化剂”。另外,教师的激励还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发挥“成功教育”中的“期望效应”,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因此,针对不同学生,适当运用激励手段,会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希望,得到成功,学生参与意识就浓郁。反之,如果教师只注意给学优生搭建一个才华的平台而忽略了学困生,失去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的兴趣就会缩减,潜能就得不到释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这一原则,即面向全体学生,适时有目的激励,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并娴熟巧妙地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能给学生以具体、形象、生动的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以活动的图像系统地、逼真地呈现各种动态事件发展的过程和动向,并对事件的运动形式、空间位移、形状变换、相互关系等都有很强的表现能力,为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提供操作和练习的机会。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创造生动、活泼、有效的教学情景,真正实现课堂大容量、高效率,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通过静态和动态的交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当堂吸收消化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教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想方设法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对教学媒体的使用,教者必须要熟练掌握并从程序上精心设计,从性能、用量及时间上充分准备。如果教者没有对这些媒体进行精心安排,课堂上要么不能完全反映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么在使用上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导致媒体使用非但不能帮助教学,反而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负担。因此,恰当的选择媒体并娴熟地运用,也是授课艺术的一种体现。

四、风趣、幽默的语言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窗的钥匙。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要有独特的风格韵味,体现风趣、幽默的个性特点。

风趣、幽默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能收到刺激学生感宫、调整课堂气氛之功效。试想,一个教师的课堂用语如果只是平铺直叙或严肃正规的说教,学生在学习听讲中必然会感到疲惫、乏味,进而失去兴趣,必定会影响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课堂用语必须做到风趣、幽默,要让学生既感到新奇,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还要注意风趣而不造次,幽默而不庸俗。课堂上教师对于一些要求准确表述的问题,用语一定要规范、准确,绝不允许使用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之词来搪塞学生,更不能用低级、乏味的语言来敷衍学生。

风趣,幽默的语言,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感情朴实动人;语音抑扬顿挫,语速张驰有度,格调庄重高雅,内容健康向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主参与意识浓厚,才能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表情艺术是促进课堂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能给学生以不同的影响。当教师“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时,学生会心情愉悦;当教师“神采奕奕、容光焕发”时,学生也会精神振奋;当教师“面色铁青、冷若冰霜”时学生便会惊恐,紧张;当教师“忧愁满面、思绪万千”时,学生就会忧心忡忡,百思不解……可见教师的表情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而巧妙地运用表情呢?首先是教师眼部表情。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眼睛最能够表达思想情感,有些甚至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都可以通过某种眼神来和学生交流。其次是教师的面部表情,喜、怒、哀、乐要鲜明,教学中要善于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使学生进入角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当有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时,往往是用一种期待和鼓励的目光注视学生;当讲到本节的识记、重点、难点等关键之处时,往往稍作停顿,或注目以待,或用目光扫视全班,暗示学生注意教师讲解的内容。再次是教师的手势。手势的运用也是一种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手势必须同内容、形式相适应,还要与声音、表情形体动作相协调,使学生感到和谐、自然、亲切。

授课艺术范文第7篇

一、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风趣的语言表达,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讲势能时,可对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没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说:“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

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它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班永远是‘这个’”,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二、教师授课要有丰富的情感,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 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

三、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讲解它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例如在讲到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的时候,介绍定律的来历以及不同国家对定律的不同称呼,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当讲到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叫赫曼,为了验证天电(闪电)与他电是否是同种电,竟被雷电击死在实验台上时,课堂一片寂静。当讲到秦始皇在建阿房宫时用磁石来防刺客,课堂上又是一片活跃气氛。

四、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一位学生问,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当通电抽水的瞬间会发现几根通电导线抖动起来,为什么呢?笔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索,最后使他恍然大悟。

五、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设置课堂提问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后进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授课艺术范文第8篇

关健词:小学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备课 主体地位 多媒体

高效课堂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呢?笔者现结合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标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情感去阅读课文。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现成的结论。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使学生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度。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被迫的痛苦与无奈。如学习《桂林山水》一文当学生选择学习漓江的“水”这部分时,老师问“你准备怎样去领略漓江水的特点呢?”然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欣赏漓江水的特点。这样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读书效率也高了。

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灵活地处理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不断双向交流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的这种动态性,并做到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机械地根据预先的教学设计。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及时调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偏差,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更好的促进教学为目的做好及时的调控。

2.灵活变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和当堂教学实际特别是学生思维实际的需要,适当变通已设计好而不适应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步骤和过程,可以前后变通,也可以主次变通,也可以是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变通。

五.适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语文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再见了,亲人》这一课,老师可先用CAI课件放映录像片,展示1950年6月份,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人民派出优秀儿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等实况。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都急切地想知道当时的情景,那么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而学生则会兴致高涨、聚精会神。烘托出的课文情感越丰满。就能自然而然的抒发激情,点燃激情,唤醒激情。

总之,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课堂,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授课艺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课程组;设计;教学The art class specialized course group teaching mode of exploration

【Abstract】Along with the higher education's popularization, the design professional of booming development, recruit students number of fast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also led to the rapid growth of teachers' team, but because of weak teaching force, and teaching mode of rationality and so on many practical reasons, teachers face numerous students unavoidably some ability not equal to one's ambition, making the design education in many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be resolved. So we have to reflect th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of the probl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eaching group of the course mode, and after two years of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improvement, effective guid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 and learn.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2010年度科技基金项目《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组授课模式的探索》成果。项目编号:HZKJ201010 项目主持人:邓焱。成员:刘鑫、杨国栋、刘颖、徐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16-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变革,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转向普及化,同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民办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冒出来,并迅速成长。民办院校的身上从一开始就带着浓厚的商业气息,招生规模成倍的增长,那是短期的经济效益在推动。其中大部分民办院校都开设了设计专业,每年的招生在以数十万计数,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一部分高校为追逐经济效益而办学,盲目跟风,不管有无条件,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招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导致了师资队伍的快速壮大,绝大多数的新进教师都直接来源于应届毕业生,没有时间来得及在社会上去检验自己所学,就直接进入高校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育学生,在这种环境下,采用工业化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其质量可想而知。这样的现实情况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

特别是民办教育行业的教育工作者,因为战斗在一线上,需要对民办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许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实践。

1现状分析

如上述情况我国现阶段本科生质量不容乐观。同时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和授课模式的不合理性等诸多现实原因,使本科教育授课模式成了高级中学授课模式的延伸。在这个本应尊重个性发展的时代,“因材施教”大打折扣,使大部分单一教师课堂授课模式本庞大的学生群体潜意识的否定。以珠江学院艺术类专业为例,本系现有教师78人,根据近六年的课表显示,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有3个以上的课头,且每学期的课程都不尽相同,学生与课程的数量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负荷。并且教师基本上属于刚从其他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又缺乏直接的交流,长此以往,教师成了上课的机器,根本谈不上“因材施教”了,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据了解,我国当前有很多的高校都面临着这样的情况。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进入了快捷和多元化的时代,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反应从某种层面上说明学生对授课方式及授课内容的被动反抗,同时也体现了学生要求学习内容的扩展、个性的认可和现实能力培养的加强。

因此,在一些刚刚发展起来的高校里,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师队伍相对薄弱的状况,不得不深思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的问题,以及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教学质量来应对市场的挑战、时代的挑战。我院现阶段教师结构年轻化,虽然生活阅历、知识面、教学经验不足,但是朝气蓬勃;课堂由现在的单一教师授课,不利于教学管理及教师教学交流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学生由各优秀高校筛选后录取入学构成,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不高,但是学生不失拥有智慧和活力,而且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面对这样现实而突出的教、学矛盾,应该以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院声望。

2课程组授课模式

所谓的课程组授课,即同一门课程授课教师和教研人员的组合授课的方式。

整个课程授课主体由教师(课题组)、课堂、学生构成。把学生作为课程授课的第一主体,确立推动学生个性意识的发展和主动思考能力的加强;把课堂作为课程授课的第二主体,突破传统同一门课程在同一个班级的单一教师以被动为主的授课模式,以讲授、讨论、评析等多种授课方式确立灵活的以实践为主体的授课模式;把教师作为课程授课的第三主体,以团队的形式实现多元化、开放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确立学生的个性,集中授课(后面有具体说明)和分散授课的方式确立理解的丰富性、答案的非绝对权威性和实践的针对性。

整个课程授课的主要环节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采取集中授课和分散授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认知、解构、重组、创新的过程。

3课程组授课模式的探索

依据以上情况的分析,以及课程组授课模式的构想,申报了2010年度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科技基金项目《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组授课模式的探索》,在项目组成立以来,经过了多个课程的实践探索,比如《设计色彩》、《图形创意》、《专题设计》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了,在两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然后改进,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现以《设计色彩》课程来谈谈具体的实施过程。

首先成立《设计色彩》课程组,由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和教研人员组成,采取组长负责制,由笔者担任组长,课程组对口艺文系基础教研室负责,成员由基础教研室四名青年教师组成。整个课程授课过程分为课前预习(课外)、集中教学(课堂)、分散教学(课堂与课外)三大块。

3.1教师与学生的课前预习。 课程组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对《设计色彩》课程通过讨论研究,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在课程授课开始向学生提供参考书目或资料(如《设计色彩》、《抽象与色彩中的生命》、《色彩设计》等于色彩相关的书籍以及国内外主要关于色彩研究的网站等,一般提前不少于一周),提供《设计色彩》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为学生在课程学习前做好提前准备,因此课程面对的是一年级新生,课程组在第一次授课前必须对学生课程预习及课程知识了解程度进行测试。

3.2集中授课。 课程组组织教师以主讲教师为主体的团队形式进行对课堂教学。

3.2.1设计色彩课程理论部分教学的集中授课形式。笔者带领课程组通过讨论研究将理论讲授内容的知识点分段,根据之前的摸底情况,本系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色彩的基本理论和写实技能,故将本课程分成写实色彩、归纳色彩、装饰色彩、情感色彩、创意色彩五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授课时间为一周,各班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时间上进行微调。责成本课程组五位教师负责以讲座的方式进行授课。课堂以主讲教师为主体,课程组所有教师随堂上课,随堂上课教师可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课堂授课分基础理论、学术前言、重大实践问题、学生提问、实践问题反馈五大块。

由课程组组长笔者开讲《设计色彩》的第一讲:设计色彩概述与写实色彩。课程组其他教师必须随堂上课,可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每次课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作为学生提问板块,学生可就《设计色彩》本次课的难点、疑点以及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课程组教师可回答,其他学生也可以回答,形成一个氛围活跃、互动性很好的课堂。之后,课程组的其他教师负责《设计色彩》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等,大体方式和第一讲相同。此种方式授课在经过多次验证,因是多为教师同时参与教学,有效的避免了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多位教师的补充,让内容更全面,特别是遇到教师间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教师间的探讨争论,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并一起参与讨论,常常在短短的30分钟内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致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后去查询各种资料,然后将课堂知识的面延伸的很广。其实设计本没有唯一性,也绝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但是师生间的探讨已经将学问做的很深,不再仅仅停留在一个小小的课堂授课,还将师生的感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让原本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对学习、对教师没有了抵触心理,这是大学四年学习最好的开始。

3.2.2实践教学集中授课形式。设计色彩实践教学集中授课主要在学生的实训阶段与课程作业评分评析部分进行。课程作业评分评析部分分两种方式进行,其一由课程组全体教师参与,以班级负责教师为主体对各班学生课程结课作业进行评分评析;其二为各班作业放在一起,以比拼的形式讲评,由所有学生和课程组教师参与。采用这样的方式集中授课,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各班学生都暗藏着一股劲,就是谁比谁优秀,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凭着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带好自己的学生。在作业讲评时授课教师也会尽力去讲解本班学生的作业。在作业比拼的时候氛围就格外的好,大家竞相比较、学习,攒下劲等待着下一个课题。如果是专业设计课程,待理论教学结束后,学生进入方案设计阶段,学生的方案设计可由课程组单个或全体教师评析,可提出不同观点,对学生的方案做出较为全面的分析和建议。最后由课程组通过其方案。

3.3分散教学。 经过前面的集中授课,每个课题都有课程组教师按各自责任班级进行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主要解决学生在实践技能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相关方面的问题,采取面对面、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设计色彩》的实践部分,各班回到各自的画室进入绘画、创意阶段,各班责任教师以及教辅人员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部分的教学就会开展顺利,师生之间的教与学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3.4课后的集体讲评、评分与课程的延伸。 待《设计色彩》的五个课题全部完成后,将所有学生的平时作业和考核作业进行集体的讲评、展示、总结。这个阶段是很多学校和教师忽略了的地方,笔者当了多年的学生,也从事了多年的教育工作,总体的体会是,每个课程后学生普遍会拖延交作业的时间,最后导致教师无法给学生一个总结,学生最后看到的只是一个分数,这个分数从何而来?为什么是这个分数?作业本身有哪些优点和问题就不得而知啦。大大的打了课程教学的折扣,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下一个课程学习的开展。没有问题,没有目的,也就没有了学习的缘由。另外学生的平时作业和考核作业的评分,必须做到由课程组全体教师集体评分,其中以班级负责教师为主体,本课程组其他教师评分占一定比分的形式进行(如班级负责教师的评分占50%,其他几名教师评分各占25%)。

4结语

经过了两年的不断探索和改进,课程组授课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当前我系学生数量众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且年轻化,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课程组授课模式以组长负责制的团队形式,非常有利于老教师带动新教师,推动教师间教学的直接交流;让教师的教学与自身的学习成长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课程组授课模式还有利于民办高校加快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授课能使课程的质量快速上升;另外能较好的把握整个教学进度,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课程组授课模式以团队的形式实现多元化、开放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确立学生的个性,确立理了解的丰富性、答案的非绝对权威性和实践的针对性,有利于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两年来,我们辛苦耕耘也得到了相应的成效,我们的教师和指导的学生在国内外大赛中屡获佳绩,为师生的成长,我院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相关经验形成文字,一则希望得以推广,为当前的教育现状尽绵薄之力;二则抛砖引玉,期望各院校的专家、教师、学生给予更多的反馈意见,使我们的教学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邓焱 陈玉中:民办高校课程组授课模式的构想[G].中国科技博览,2010(30)

授课艺术范文第10篇

一、语调“高”“低”结合的艺术

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时声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因此要做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声神融会,相得益彰,语调有变,应做到随境而迁,高低起伏。运用比喻、拟人、摹状、夸张等,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给学生以直观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讲到重点时,缓和语气声调,音调委婉、清晰,当阐述成功时,语气应庄重严肃,生动,铿锵有力;当解剖失败时,语调应沉稳,诚然有理。声调不能太高震天响,也不能嘶哑低沉,既有高亢情激的鼓励,也有轻声细雨的推动,一堂课有时像“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有时像“三月里的小雨”形成高低结合、轻重交替,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这毫无疑问会将知识的甘露和谐地注入学生的心田。

二、容量“密”“疏”结合的艺术

语文课堂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是有“密”有“疏”,疏密结合。有的教师往往会担心学生不会,在课堂上只“密”不“疏”,一味盲目加大单位时间的教学量,“马不停蹄”地跑,这个问题还未解决好,那个问题又抛出了,学生也只能“上气不接下气”地赶,时间一长,造成脑力劳动超负荷,产生抑制,效果会适得其反。也有的课堂教学“疏”而不“密”,教师慢条斯理,像温开水,一步一踱,一堂课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拉长的两节或两节以上的课。因此,当语文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时,要让学生较重的负担,较大的容量,让学生精神抖擞,或讲或辩,或练或议,或观察或参与,使兴趣达到高潮。大密之后,定要读之以小疏,让每一个学生有回味再三的空间。

三、速度“快”“慢”结合的艺术

上一篇:民用建筑工程范文 下一篇:行业监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