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3-15 16:18:49

受戒读后感范文第1篇

(一)注重大学生感性体验的培养

文学作品是作家情感的反映,是作家在一种倾诉欲望和创作冲动下表达社会人生认识和个体生命感受的产物。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家的人生感悟与生命体验。同时,这种阅读教学中感性体验的培养又能激发学生的表达和写作欲望,令他们在锻炼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获得做文章最基本也是最难得的构成要素———真情实感。一是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感受作品的整体氛围,借以培养一种文学的敏感和写作的冲动。例如,话剧《雷雨》有着丰厚的审美意蕴,却常被简单论定为“暴露了封建性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在这层题旨之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四幕剧中到处充斥着的蝉噪、蛙鸣、雷响,让你有怎样的感受?“”剧中的每一个人都因饱受压抑而躁动不安,都怀有自己的欲望和追求,但最后每一个人的希望都破灭了。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情节?”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领会曹禺本人不止一次申说过的意思:“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学生对话剧《雷雨》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后,教师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对生命的存在有怎样的感受?你的内心深处是否也有对隐秘宇宙的恐惧?”如果学生真的有所感受,那么在这样的机缘下布置的作文应该就不会让他们感到为难,而且他们很可能会写出痛快淋漓的好文章。二是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作品体会真实的社会人生,弥补他们阅历不足的缺陷,使他们的文章变得言之有物。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井底引银瓶》、陆游《沈园二首》、鲁迅《伤逝》等,这些作品都以可以引发学生对旧时婚恋悲剧及女子命运的感悟与思索:明明是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就不能在一起?习俗的力量和爱情的力量到底哪个更强大?爱情本身是否就充满了矛盾?钱钟书《围城》、刘震云《一地鸡毛》等作品探讨的则是人生困境:这不同于卡夫卡的形而上的困境,一切是如此具体而真实,到处是无从逃避的庸俗和卑琐。如何才能从这样的困境中振拔而出,做一个清清爽爽的人?教师在讲授和组织学生讨论过程中,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就加深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反复训练,学生作文中“言之无物”、议论生硬、抒情浮泛的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二)注重作品的形式分析

这直接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做文章”。一种情况是一般文学性散文,文学和技巧可以直接为大学生写文章所模仿。如“闲适冲淡”可学周作人,“明净淡雅”可学朱自清“,华美缠绵”可学徐志摩、何其芳,“幽默诙谐”可学林语堂,“雄辩有力”则非鲁迅莫属,杨朔散文的写法对初学写作的学生可能有益,而巴金《随想录》信笔所至,则给学生另一种启示。另一种情况是小说、戏剧或诗歌,这几种文体不能为大学生写文章直接借鉴,但同样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文笔。例如,汪曾祺小说特别善用闲笔。《受戒》中作者用三分之二的篇幅描绘“荸荠庵”中五个和尚自由自在的世俗化生活,似与“受戒”全无关系,但这闲笔并不闲,如若没有这些笔墨,小和尚的“受戒”及爱情就无从说起。这种写法用在散文里也一样会效果非凡,轻松诙谐的笔致同样能成为大学生写作的养料。对诗歌的讲析更能引起学生对作品形式技巧的关注。如王维《终南山》对绘画技巧的借鉴;杜甫《登高》以景写情的壮观;李贺《秦王饮酒》的通感;苏轼《百步洪》的博喻;徐志摩《再别康桥》缤纷的辞藻,清新的意象;戴望舒《雨巷》首尾呼应、若断若续又一韵到底的回旋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大学生写文章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积极指导大学语文课外阅读,将阅读体验转化为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仅仅通过课上的启发、引导是不够的,教师还需通过课外阅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一)精心开列阅读书目

开列给学生的阅读书目,会因对象和目的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对于公共课大学语文的学生来说,阅读书目自然以文学经典为主,同时也不妨兼及一些思想经典。而如果考虑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这个阅读书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该有一些新的特点。在内容上,增加一些贴近大学生生活和感情的著作。例如,具有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行文天马行空的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富有传奇经历、曾漫游撒哈拉沙漠的三毛的散文,单纯明净、充满浪漫幻想的海子的诗歌等,他们的作品对于“自由”的争取和叙述,往往能激起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青春作家的作品也可适当列入,他们的作品对当下青年细腻情感的捕捉,更贴近学生心理,更易于被他们接受。只有爱读才能引起模仿的冲动,才有可能把阅读体验转化为创作的养料。在文体上,适当增加一些散文著作。一般文学阅读书目都以小说和诗歌为主,单纯从典范性的角度考虑,这并无差错。但如考虑到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小说和诗歌这两种文体至少并不是最直接有效的。相比较而言,小说和诗歌更像是完成的画作,散文则更像是素描,从训练基本功的角度看,无疑散文更易于入手,更易于模仿,更加适合初学者。而且推荐散文著作也不必限于美文,像司马迁的史传、坡的政论史论、李渔的谈戏论艺之文、鲁迅的杂文杂感、朱自清的知人论世之文、张中行的谈人论学之文、西塞罗的演说词、罗素的哲理文,都可推荐给学生看,一者扩大学习的范围,二者也增加间接的阅历。在形式上,可以更多样化一点,图书以外,不妨开列一些期刊报纸。期刊如《读书》、《博览群书》、《书屋》、《美文》,报纸如《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期刊报纸的意义在于新鲜,和当下生活联系紧密。甚至一些著名学者和作家的博客也可以推荐给学生,在了解不同的思想观点的同时,也感受不同的文风。

(二)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读书本无定法,一般而论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开阔视野“,得意忘言”是一个好办法,最有名的就是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能够掌握书籍的精义就足够了,何必斤斤计较于字句呢?现代作家郁达夫从图书馆一整排一整排地借书,“像牛闯进了菜园”一样地在图书馆里读书,估计也是这样一种读法。但如果从提高写作能力角度考虑,阅读方法就要有所区别,“得意”而不能“忘言”,要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做一点“剖情析采”的工作:一篇抒情文,抒情脉络如何?一篇叙事文,叙事方法怎样?一篇说理文,有几个论证层次?至于艺术技巧、语言风格等也应该多少留意。总之,在阅读方法指导上,要将“博观约取”和“熟读精思”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效将阅读体验转化为写作能力。

(三)开展写作能力迁移训练

读完了书籍,并且对其艺术形式进行了一些思考,这还没有实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要提高写作能力,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在笔头上。一是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从阅读体验到写作能力,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是一个中介。举凡读书有何触发、感动、思考,对书中所抒之情、所说之理有何申述,都可以写下来,甚至妙语警句以及精彩的段落,也可以抄下来。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积极的消化吸收的过程。二是鼓励学生进行拟作和创作。古人学习写作,往往从拟作入手,李白三次模拟《文选》就是一个显例。对于喜欢的作品,可以从文体、风格、结构、艺术手法、语言修辞等多个侧面进行模拟。这个过程就好像是描红,一旦描红有得,点画生动,就可以进一步进行相关创作了。不论是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还是拟作、创作,教师都要及时检查、评改,否则美好的设想就要全部落空。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教学周期太短,一般只有一个学期30学时。要想取得明显成效,还需将教学过程延展开来,比如针对已经结束课程的二、三、四年级学生开展读书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把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努力贯穿到整个大学教学周期中。(本文来自于《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杂志。《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杂志简介详见)

受戒读后感范文第2篇

一、嗜之越笃,技巧越工

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功利目的相当强,大多只重视与考试考点相关的内容,而真正走进语文、感悟语文却总觉奢靡。也因此,学生在阅读文章、品味文章时仅仅把文章当做阅读对象,看过之后记住的只是文章内容、写作技巧,很少去挖掘文章深刻内涵,以及对自己写作有何借鉴作用,更不用说是文学评价、文学鉴赏。这实际上是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于是,我想到利用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诗文作为范文来促进学生的写作。

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反之,如果有了兴趣,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且嗜之越笃,技巧越工。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除了以“仅仅面对作品”的方法来解读外,我更注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从诗中的第一段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甘愿一个人去承担那愈来愈凝重的离愁。离别会使很多美好的东西更加美好,诗中的“金柳”“青荇”等意象让诗人更加挚爱康桥。诗歌的最后一句好像是很潇洒,其实很沉重。因为相聚越快活,离别越痛苦。那么,怎么理解诗人离别康桥的伤感,就要从作家介绍和写作背景入手。其一,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这里是诗人学业收获最大的地方。其二,在康桥,诗人和他心仪的林徽因有较亲近的接触,有诗人最纯洁的爱情。学生在老师的解读后,一定会对徐志摩感兴趣,这时教师便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后收集整理有关徐志摩的其他诗文,进而对徐志摩有更深的了解。通过这种途径,可以把教材学活学透,又使学生认识到写好作文不仅要有素材,更重要的是要有情感。

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著名作家池莉在《来吧,孩子》一书中介绍,曾让她引以为自豪的是岁流年度,书籍成为她和女儿亦池的伴侣和玩伴。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啊!现在的中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是两极分化。要么是和老师家长捉迷藏,偷着藏着各种课外书,甚至在上课时也“争分夺秒”地打游击似的看;要么是老师家长哄着打着也不看。但真正读好书读懂书真正喜爱读书的学生并不多。实际上,着眼于课外,博览群书,可以拓宽知识视野,增加积累,让学生在阅读之外感受到“悟”的乐趣,逐渐把学生引入“阅读――写作――阅读”这一良性循环之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我利用下午辅导课时间,给学生印发文质兼美的小文章。在排版打印时就在文章右边预留出空白处,用来记录学生阅读后感受。篇幅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内容可以是对文章的分析,也可以是由文章生发出的感受。开始时,学生只是能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读深入,学生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入阅读感受中,融会贯通地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比如,在学习《祖父》一课时,就推荐学生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有同学就写了有关自己乡下生活的片段,语言虽稚嫩却真实。

三、辨别良莠,申舒性灵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版本这个角度初步判断什么是经典。比如,阅读古代文学的书籍时,应该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籍;阅读现、当代文学的书籍时,应该找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籍;阅读外国文学时,应该找译林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籍。除此之外,有关外国文学名著的版本,除了要注意出版社外,还要注意译者。比如,《堂吉诃德》最好的是杨绛译本,《爱的教育》最好的是夏尊译本等。

其次,在阅读经典时要先了解有关作者的介绍、了解作品中出现的人物,这样可以帮助理解经典。比如,我们在阅读《金岳霖先生》时,可以先阅读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体会金岳霖先生的爱情传奇;可以先阅读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品味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可以先阅读巴金的《怀念萧珊》,感受萧珊的人格魅力。最重要的是,学生读完这些文章会发现,原来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灵动动的,他们就如同亲朋好友一直都陪伴在你身边,你会对经典产生亲近感,拉近了与经典的距离,进而准确地品味经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对学生经典阅读的指导,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对经典的鉴别能力,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表情达意,申舒性灵。

受戒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读书指导;激发兴趣;言传身教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7―9年级)的学生阅读做了具体的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根据这个标准来衡量现在的初中生,我发觉很多学生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大部分学生很少阅读课外书籍,因为他们缺乏阅读的兴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开学生课外阅读心扉的钥匙。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把课外阅读的金钥匙交到学生的手中。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推荐适合的书,使学生爱读书

初中生年纪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差,而如今的课外读物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中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读物。比如七年级学生比较好动,好奇心很强,可以推荐一些通俗易懂,趣味性比较强的读物,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和一些少年图书。对于八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了,也不那么好动了,就可以推荐一些有一定知识性、思想性的读物,如莫言的一些小说,莫言的名人效应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有利于普及读书。而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思想各个方面都比较成熟了,就可以推荐阅读一些历史名著,如《水浒传》、《红楼梦》等。当然,除此以外,我们要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学生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学生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

二、加强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循循善诱,使学生会读书

初中生的心智还不健全,在课外阅读的时候,他们往往还不善于思考,读书过程会比较迷茫,对书籍不能深入阅读,阅读完后问他们都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只记得故事情节,甚至有些学生可能什么印象都没有,更不用说看懂了。因此,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正确的方法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吴晗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读书过程摘抄是一个重要环节,读书要眼到,手到,才能做到心到。手到,就是要求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精读和泛读。秦牧说:“精读,好像牛吃东西似的。吃了以后再吐出来,慢慢反刍、消化。泛读,就好像鲸鱼张开大口似的把小鱼小虾都吃下去,漏一些也没关系。”所谓精读也就是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然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泛读就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也就是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样也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想读书

读书要活,不能死读书,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毫无乐趣可言。因此为了避免死读书现象,教师就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巧妙引导学生多读书,引导他们读好书,好读书。我在引导学生读书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办法,实践的结果,成效比较明显,学生普遍提高了语文成绩,培养了课外阅读兴趣。

一是课前三分钟演讲。我坚持每节课上课之前用大概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外阅读中搜集的语言材料,让大家各展才华可以说一则新闻,或者讲一件趣事,或者背一首古诗,甚至可以读一段好词好句。普通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端午的鸭蛋》后,我说汪真祺的小说语言是这样的平淡清新而又韵味十足,你还想不想再读读他的小说《受戒》?又如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我布置学生去阅读《城南旧事》,但又担心他们是否自觉去读,于是,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先欣赏《城南旧事》的电影片段,这样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兴趣,下课后他们就会忙着去找这本书来读……

三是坚持做手抄报。组织学生4人一小组自办手抄报活动。手抄报的内容丰富多样:国家大事、校园生活、安全教育、科幻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收集整理材料,独立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学习雷锋60周年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助人为乐的雷锋》、《雷锋在我心中》、《社会上的活雷锋》……

四是组织竞赛活动。我不定期举行辩论赛、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是在教室设置读书角,随时推荐好的书目和好的文章给学生,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老师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带领学生读书

受戒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学欣赏;文本细读;新批评;审美本体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3-0097-05

收稿日期:2011-11-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电子媒介的审美文化逻辑研究”(10CZWOlO)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军(1973-),男,河南商城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文本细读作为重要的理论方法,在当下的文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连续刊发强调作品分析的笔谈以及相关文本细读的批评文章;《名作欣赏》亦刊发诸多经典文本细读的研究文章;一些出版机构也加入吁请文本细读的阵营,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06年分别出版的“名作”系列和“大学名师讲演实录”等丛书,就是其中的代表。此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文本细读是文学欣赏、批评和研究中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只有回归到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层面,文学阅读才能重新呈现活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以往的文学欣赏、批评和研究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偏颇,亟须纠偏。

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具体考量其研究热点,可划分为理论标举和经典作品细读两大类。前者多为高校学者,侧重于梳理文本细读方法的理论渊源,推举文本细读方法在各类文学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如陈思和的《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一文,明确了文本细读对文学史教学的当下意义,反思了细读文本与作为心灵审美的文学性因素的关系,从而追寻实现文本细读精神享受的完美境界;徐克瑜的《当前文学研究中的文本细读问题》一文,一方面厘清了文本细读在新批评流派中的理论比重,另一方面也针对文学史教学提出回归文本细读的观点;还有一些学位论文与此类似,强调文本细读对诗歌教学或者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上皆可归于方法论层面的研究。后者的构成群体除了高校学者外,还有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往往借助文本细读的方法,展开对经典作品的再分析。此类文章多集中在《名作欣赏》上,其他则散见于《当代作家评论》、《理论月刊》等学术刊物上。这些文章通过重读经典,力图提炼出不同于以往的新观点,可归入案例分析的范畴。总体而言,在文本细读成为文学欣赏和学术研究领域新热点的情况下,关于文本细读的具体路径或者实践性步骤的理论发掘依然是个空白。本文拟针对文本细读的具体操作,从文本细读的当下意义、文本细读与中国语境以及文本细读的具体路径三方面入手,尝试解决西方理论中国化的具体问题。

一、文本细读的当下意义

文学欣赏作为审美求解、品读意味的阅读活动,既不同于作为基础的一般文学阅读,也不同于现代阐释学、接受美学兴起后所产生的文学消费、文学接受等概念。按照法国作家法郎士的说法,文学欣赏是一种灵魂在杰作间的壮游。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欣赏者必须首先掌握打开这扇艺术之门的钥匙。内行人津津有味地体会到的妙处原来是封锁在殿宇中的,而非任何人都懂得诀窍说:‘芝麻,开门吧!’”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活动,文学欣赏的过程是阅读主体与对象间所展开的深层次的对话过程。与作品实现情感、内在精神的交流对阅读主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培养阅读主体的审美水平就成为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个途径的偕同:一是以文本阅读的数量作为基础,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历史观、审美观的奠定。即刘勰在《知音》篇中所表达的意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二是相应的学科训练。狄德罗说过:“艺术鉴赏力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通过掌握真和善(以及使真或善成为美的情景)的反复实践取得的,能立即为美的事物所深深感动的那种气质。”这种气质其实就是审美的直觉能力(包括感受力和审美判断力)的自动呈现,其获取必须依靠整体修养的提升,不仅需要较高的审美感知能力,还需要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

近十几年来,各高校中文专业纷纷设置了文学欣赏的相关课程,也推出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欣赏教材或学术专著,甚至在某些高校如华中师范大学,还为新生开设了文本细读的课程。这些举措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遭遇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据笔者所知,诸多高校的文学欣赏课在内容设置上受限很大,大多演变成理论入门课,内容上侧重于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的介绍,另以欣赏心理的讲述作为补充。这样一来,促使诸多学生望文生义,从而限制了他们对理论的兴趣,转而进入缺乏理论牵引的“跟着感觉走的”无奈现实之中。这也导致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解读令人啼笑皆非,谈起名著只能做到讲讲故事,对读后感、作品评论更是了无兴趣、避之不及,等等。之所以出现如此错位的结果,就在于欣赏核心点的缺位。其实,找到这个核心点并不难,说起来就是文本细读的方法。孔子所讲的举一反三,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个很高的知识境界。就欣赏来说,文本细读就是其中的“一”,有了这个“一”,阅读主体的感知、思维、判读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凝聚。

文本细读的缺位不独文学教学使然,在文学批评、文学研究领域同样普遍。在新观念、新思潮的推动下,对于宏大阐释和宏观把握的热衷成为学界的一种时髦的潮流。也正是在这样的潮流中,不少学者喜欢制造宏大课题,如“中国”一词在近几年的文学论文中以非常高的频率出现,即为明证。在分析问题方面携带典型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动不动就要总结规律、揭示本质,喜于制造话题或某种效应,而作为基础的文本细读问题则遭到普遍忽视。正因如此,批评与研究中鲜活的文本感受力、文学性的有效发掘、熠熠生辉的审美片断被抛却了,代之以术语轰炸、晦涩枯燥的论述过程及大而不当的惊人之论。这就像被阻断了溪流的大河,看上去依然宏阔,但在主河道里,恰恰因缺少涓涓细流的汇聚而异常干涸。针对学风空疏的当下现实,著名学者陈思和先生撰文指出:“在当下盛行新方法和新理念而忽视文本细读的学术背景下,细读文本对于以追求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本细读与当代语境

文本细读作为文学欣赏及研究的重要方法,其理论源头应上溯到20世纪40、50年代兴起的新批评。20世纪80年代初,新批评携文本中心论及细读法进入中国,然而在当时理论日新月异、快速转换的具体语境中,因其异质文化和特有的局限性被人们冠之以形式主义的帽子。当时,新批评在本土语境中的落脚不仅与传统的社会学批评模式相抵牾,而且其贯彻的是纯粹的内部研究的方法,封闭了文学研究,割断了文本与社会、作家、读者的联系,过于侧重文本修辞学方面的探微,也使其话语特色局限性甚大。但是新批评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细读法。新批评所倡导的文本细读并不像一些人所言只是一种纯粹和机械的语言意义分割,它建立于现代语义学和语境理论的基础上,对文本肌理展开深入透视,同时又具备一种立足于文本的文学性和审美性的品质。阅读史上,新批评就是用此方法分析了一些在历史上有争议甚至评价不高的诗歌,通过细读重新发现和肯定了诗作。

细读法的主要提倡者克林斯·布鲁克斯就曾清楚地表示过:“只要从新批评家的角度稍稍考虑一下批评问题的性质,就足以看出,这种批评在许多情况下都大大需要语言史、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帮助……在所有的批评家中,他最需要运用别人进行缜密细致的研究而得到的成果。实际上,治学严谨的学者正是以这样的批评作为自己的目的,换言之,上述批评也正需要、并依赖于这些学者们出类拔萃的劳动。”①因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是在充分尊重社会历史以及语言等各种相关因素的前提下,对文本的特别关注,它要考虑的是文学的各种因素对文本本身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而不是一味简单或想当然地将社会学、人类学等内容全部纳入到文学里去,甚至舍本逐末地取代文学本体。

细读法的可行性来自于文学本身确实有趣昧上、情感上的客观衡量标准。文学是一门审美的艺术,也是思想情感的载体,而作品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和历史文化价值就蕴涵在这种艺术化的表现过程和审美形式之中,只有通过对文本这种艺术化和审美化的艺术表现过程和形式的精细微妙的细读分析,才能挖掘出其深意。恰如歌德所言:“题材是人人都能看见的,意义内容只有经过一番琢磨的人才能把握,而形式对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尤其对于古典文本而言,意在言外的审美理念及创作现实,逼迫着读者必须从细部的语言组织及形象系统出发,探究出文本的精微之处,找寻由细部生发出的言外之意,从而回归到立足于审美的解读之路上。如若采用政教伦理的大棒一路挥舞过去,岂非大煞风景,同时,也难免会闹出以“后妃之德也”来概括《关雎》篇的奇谈怪论。美国作家辛格的哥哥曾如此教导过他——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从观念出发或贴标签式的文本解读方法,是一种典型的工具理性的做法,即把文本当作了应时观念的道具。尊重文本,其实就是尊重文学的基本审美规律。

文本细读,这是一种给予文本充分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十分注重文学本体的阅读方式,即布鲁克斯提出的“充分阅读”。在文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出泛文化化、泛政治化趋向的客观现实语境中,它起到了使文学回归本体、回归语言和艺术的重要的纠正作用。对于文学,尤其是诗歌,细读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并不像很多人所认为的是一种狭隘的形式主义文论,相反,细读法常常能够帮助读者深刻把握即使是晦涩难解的作品,也能够使读者在对作者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成功地了解其作品,发掘其深刻的内涵。

三、文本细读的具体路径

从阅读主体的角度上讲,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相比较,在范围、目的、阅读心境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文学欣赏是一项大众性的广泛阅读活动,与批评主体的问题意识不同,欣赏主体往往在平和的心境(古典文论中的“虚静”与之对应,乃最理想的阅读心境)下进入文本,在文学的世界中徜徉,以获取精神的慰藉、感情的抒发、境界的提升。所以,欣赏主体更看重文本自身,至于作者、社会等因素,则属于知识经验积累的范畴,是作为补充因素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文本细读的方法于欣赏而言,更为普适。那么,细读的方法如何操作就成了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就此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给出相应的侧重。

其一是语词细读。这是文本细读的基础性工作,维特根斯坦认为“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在文学的世界里,每一种现实都是由具体的语词所照亮的,不仅如此,文本中每一具体的语词也与某种内在精神相联结,语词的心理蕴含性既能够通达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反观自身,实现个体与外在世界的精神交流。通俗地说,精确的语词细读之后直接结出的是审美感悟的果实。古人对此有形象的概括,即字字有珠玑,篇篇有余音。文本的余味悠远,其源头就在语词自身所包含的心理因素。哲学家卡西尔对于语词有一系列的判断,他说:“词不像雕塑那样去使用一种石头、青铜之类的惰性材料,词比起声音来还要显得‘透明’些,也就是说词所传的符号不再需要思想,它本身就是思想。”“正是语词,正是语言,才真正向人揭示出较之任何自然客体的世界更接近于他的这个世界;正是语词,正是语言,才真正比物理本性更直接地触动了他的幸福与悲哀。”

提起语词细读,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字义辨析、音韵组合、修辞手段等层面,实际上这些仅处于语词细读的表层,而语词细读的较深层次在于对语词的能指功能的把握上。索绪尔认为语言有两个基本功能的划分,即能指功能和所指功能。所指功能是概念的确定,而能指功能则涉及声音和画面的组合。正是声音、画面的因素,才会充分激发欣赏主体的想象力。中国古典的文学批评倾向于直觉感悟,一些学者对诗词中词句的分析非常精彩,成为文坛佳话,如王国维先生对宋词的个别词句的解读;曹雪芹《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节,借香菱之口所表达的对诗歌词句的独特体悟等,实际上皆可归类于对语词能指功能的把握。在此且举老舍先生对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的细读作为例证,他说:“唐诗有这么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没有一个生字。可是仔细一想,真了不起,它把大沙漠上的景致真实地概括地写出来了。沙漠上的空气干燥,气压高,所以烟一直往上升。住的人家少,所以是孤烟。大河上,落日显得特别大,特别圆。作者用极简单的现成的语言,把沙漠的全景都表现出来了。没有看过大沙漠,没有观察力的人,是写不出来的。”“直”与“圆”虽然是简单的语言,但在具体的诗句中,其内涵深远,在此诗中落脚,隐含着一种阔大的气象,这气象又直接与作者的胸怀、进取心相联系。

语词细读的方法比较适合短小的篇章,尤其是古典诗词,西方现代派中的象征主义诗歌及受其影响的中国现当代诗歌也在其列。

其二是结构分析。此结构分析的原则不同于结构主义叙事学中的结构分析原则,它注重文本中章句的组合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张力”、“悖论”、“反讽”、“含混”的意义关系。这四个术语是新批评家对现代修辞学的重要贡献,也是对文学语言和结构的根本特性的总结归纳。在具体文本中,它们是对作品中各种对立统一因素的描述、分析和总结。新批评派认为,具备这些素质的作品才能够成为真实的作品。关于张力,新批评理论家艾伦·塔特解释说:“即我们能在诗中发现的所有外延和内涵构成的那个完整结构。我们所能获得的最深远的象征含意并不妨碍字面意思的外延。我们也可以从字面意思开始,逐阶段地发展比喻的复杂含意:在每一阶段我们都能停下来讲述已经获得的诗的意思,并且在每一阶段意思都将是完整通顺的。”由此可见,新批评所言的张力就是文学语言的字面意思与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拥有的比喻意义之间的差异与距离。如人们常引的狄更斯在《双城记》前言中的名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两个句子之间,不是为了要形成对比关系,而是通过并列形成极具冲击力的张力。悖论又译作诡论,悖论原是古典修辞学的一格,指的是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悖论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反讽。所谓反讽,就是一种“紧张严肃的讽刺性模仿”(布鲁克斯语),也就是对现实世界要么将其神圣化,要么将其鄙俗化,从而获得戏剧效果。至于新批评所说的含混,则是指语词、语句的复义功能,复义意味着一项陈述有多种意义。含混使文本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丛生的语意混响,从而为文学意蕴的敞开提供了多种可能。通过结构分析,欣赏主体可以把握章句之间的指涉关系,将文本丰富复杂的审美含义钩沉出来。

其三是语境把握。诗歌文本的分析是新批评的强项,在阅读实践中成果显著,关于叙事文本或散文文本的分析,其理论实践能力并未得到强力凸显。笔者认为,语境把握的方法可视之为对新批评基本理论的一个拓展,可以成为一个连结文本内部与外部的衔接点。所谓语境,指的是文本中使用语言的环境,这个环境并不是封闭的,其关联域异常广阔,有着很强的指涉性。语境把握的方法可以针对不同体裁的文本做出相应的侧重,如面对叙事文本需要做到的是细节把握,此细节不仅不限于创作主体的描述性细节,还应该拓展到人物对话中去。小说《活着》作为余华的代表作,是当代小说中颇引人注目的一部作品,有关这部作品的评论及研究文章加起来远远超过小说本身的厚度,但笔者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小说开头的一段人物语言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段人物语言相当于人物自身的独白,即福贵老汉同老牛在田间耕作的时候所吟诵的歌谣:“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因为出现了皇帝一词,所以应该是很醒目的,至于内容,初看上去煞是好玩,而一旦展开分析,里面其实隐含着诸多的内容。比如说,有了荣华富贵为什么不去迎合?一个老人,是什么样的人生理由使其将名利彻底地抛却?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如此豁达、通透的歌谣为何出现在底层民间?异常古老的《击壤歌》中有这样的句子:“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两者之间是否构成遥远的回响?等等。将这一系列的问题梳理之后,作为读者就会发现,这段歌谣的出现绝不简单,它是余华埋下的一个巨大的伏笔,直接对应的是历经苦难后底层百姓的人生哲学。由其小而追述其大,正是语境把握的良好效果。这种例子可在叙事文本中找出很多,如《社戏》中小伙伴阿发的应答之句:“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所关联的是孩童世界的纯粹与灿然,对应的是一个诗意世界的生成,这句对白与汪曾祺《受戒》中明海与小英子的对话一道,构成白话文学百年来的双璧,作为抒情的极致,将汉语独有的张力、饱满、凝练展现在受众面前。

语境把握的方法在散文文本的欣赏中所侧重的是场景分析。散文中的场景是文本中最有力的部分,凝聚了主体的文采、情思、智慧。深入这样的片断,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把握情感的内核,了悟主体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卓越的思维穿透力。对于诗词文本来说,这种方法则适用于文本中的情景关系。情景的妙合无垠,“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语),是古典诗词的基本要素。诗词中景的存在,实际上就是通往艺术世界、心灵世界的窗口,有了语境分析就可以准确地找到其通道。比如众所周知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场景呈现的背后是某种特别的心性。如果视野放宽一些,将此时的陶渊明与稍后或稍晚的魏晋名士相比较,就会发现,陶渊明的安然立命,就非名士们的佯谬、特立独行所能解释。安然立命代表的是一整套成熟的宇宙观、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其活在一个自然的世界里,无为而无不为,它修复了肉体与精神割裂后的伤口,并使之融合为一。能够将肉体与精神的裂口加以修复,何其大也!陶渊明的价值从中可见。由此可见,诗词中具体的情景关系,是一个明亮的洞口,可直接通向诗人的价值体验、安身立命这些本质性的因素。

上一篇:旗帜观后感范文 下一篇:同学会致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