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法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08:57:06

市政法委法治建设总结

市政法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1篇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汇报材料

一、学习讨论情况

认真学习贯彻省委政法委两次研讨班精神。省委政法委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研讨班,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xxx同志,省委政法委三位副书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和辅导报告。我们及早通知,认真组织好两次电视电话会议的收听收看工作,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按要求全部参加了会议,市和县区分会场纪律严明、认真听讲、勤记笔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会后我们将xxx副书记的讲话材料印发到全市政法系统干警,就两次研讨班精神组织了广泛的学习讨论。市委政法委机关于两次会议结束后的下午,迅速召开学习讨论会,在深入学习省委政法委研讨班精神的基础上,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讲话精神,学习了省委建设“法治xx”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在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我市法治理念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各县(区)和市政法各部门运用不同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习讨论活动,有的部门还举行了小型研讨会,深化对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进一步理解法治理念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鉴于目前教育读本等学习资料还未到位,各单位通过报纸、杂志和网络多种途径查找有关学习资料组织学习,及早掀起教育学习热潮。

通过一个阶段来的学习讨论,在全市政法系统形成了三个共识: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我们持续不断地开展教育整顿和专项整改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原创: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但是执法司法工作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洁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司法体制、工作机制改革滞后有关,更重要的是干警的法治理念不正确、执法观念不端正造成的。法治理念既是执法司法领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又是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十分有必要开展这样一次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对法治理念进行深刻的反思,深化和推进规范执法工作。二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推进政法系统法治建设的先导性工程。法治理念教育是中央政法委部署的在全国法治系统开展的教育活动,在我省又具有特殊意义。因为省委在不久前召开的全会上作出了建设“法治xx”的决定,我市也正在积极调研、抓紧部署。政法机关如何在法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根据法治建设的要求规范执法、改进工作、改革体制,首先必须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打好扎实的思想基础,使依法办事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法治建设。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的战略性工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既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也。。。

二、活动部署情况

省委副书记xxx同志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标志我省政法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正式启动。讲话发表后,我们及时召开市委政法委会议,研究部署我市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明确提出了教育所要达到的五个目标:一是要增强依法治国理念,执法思想进一步端正;二是要增强执法为民理念,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三是要增强公平正义理念,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四是要增强服务大局理念,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五是要增强党的领导理念,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

在省委政法委实施意见下发前,我们就着手研究制定我市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法治理念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工作安排、保障措施。在全面贯彻省委政法委实施意见、认真落实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根据我市政法队伍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举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研讨班,各县(区)、各部门政法领导参加,传达上级研讨班精神,政法委领导作辅导报告,政法各部门领导作交流发言,进一步统一各级政法领导的思想认识。二是开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讨论,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使广大干警进一步领会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市委政法委将选择部分质量高、有见地的心得体会文章简报转发、汇编成册,展示我市教育活动的理论成果。三是举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竞赛,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各组成代表队参赛。四是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的“四进”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找准政法工作与平安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康社区建设的结合点,为全面推进“法治xx”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五是认真清理错误法治思想。每位干警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查找在执法思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根源,形成检查剖析材料。市县两级政法委和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深入进行剖析、分析,形成思想共识和改进意见。清理工作围绕以下七个重点内容进行:原创:是否存在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是否存在盲目崇拜、片面宣扬西方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价值观惫的倾向;是否存在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倾向;是否存在脱离群众和“冷、硬、横、推”的不良倾向;是否存在滥用权力、执法不公的倾向;是否存在单纯业务观点的倾向;是否存在把党的领导同依法治国对立起来,甚至削弱和淡化党的领导的倾向。六是举行巡回演讲。评比表彰后,我们将组成由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为主的先进事迹报告团开展巡回讲演,介绍经验,弘扬先进,宣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七是抓好“回头看”工作。对教育活动作重新全面检查梳理,对应当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和解决效果不好的问题,明确解决期限,探索解决办法。同时,认真总结教育经验,制定干警法治理念长远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为保证教育活动良性推进,我们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一是建立并实行领导责任制。成立了政法委书记xx为组长的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专职副书记xx兼任办公室主任,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县以上政法委、政法部门每位领导同志都确定了各自联系点,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二是建立健全督查制度。抽调党性强、作风正的同志组成督查组,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掌握进程,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解决。

中共xx市政法委

市政法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2篇

认真学习贯彻省委政法委两次研讨班精神。省委政法委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研讨班,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同志,省委政法委三位副书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和辅导报告。我们及早通知,认真组织好两次电视电话会议的收听收看工作,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按要求全部参加了会议,市和县区分会场纪律严明、

认真听讲、勤记笔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会后我们将*副书记的讲话材料印发到全市政法系统干警,就两次研讨班精神组织了广泛的学习讨论。市委政法委机关于两次会议结束后的下午,迅速召开学习讨论会,在深入学习省委政法委研讨班精神的基础上,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讲话精神,学习了省委建设“法治*”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在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我市法治理念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各县(区)和市政法各部门运用不同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习讨论活动,有的部门还举行了小型研讨会,深化对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进一步理解法治理念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鉴于目前教育读本等学习资料还未到位,各单位通过报纸、杂志和网络多种途径查找有关学习资料组织学习,及早掀起教育学习热潮。通过一个阶段来的学习讨论,在全市政法系统形成了三个共识: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我们持续不断地开展教育整顿和专项整改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但是执法司法工作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洁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司法体制、工作机制改革滞后有关,更重要的是干警的法治理念不正确、执法观念不端正造成的。法治理念既是执法司法领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又是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十分有必要开展这样一次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对法治理念进行深刻的反思,深化和推进规范执法工作。二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推进政法系统法治建设的先导性工程。法治理念教育是中央政法委部署的在全国法治系统开展的教育活动,在我省又具有特殊意义。因为省委在不久前召开的全会上作出了建设“法治*”的决定,我市也正在积极调研、抓紧部署。政法机关如何在法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根据法治建设的要求规范执法、改进工作、改革体制,首先必须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打好扎实的思想基础,使依法办事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法治建设。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的战略性工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既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活动部署情况

省委副书记*同志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标志我省政法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正式启动。讲话发表后,我们及时召开市委政法委会议,研究部署我市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明确提出了教育所要达到的五个目标:一是要增强依法治国理念,执法思想进一步端正;二是要增强执法为民理念,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三是要增强公平正义理念,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四是要增强服务大局理念,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五是要增强党的领导理念,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

在省委政法委实施意见下发前,我们就着手研究制定我市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法治理念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工作安排、保障措施。在全面贯彻省委政法委实施意见、认真落实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根据我市政法队伍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举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研讨班,各县(区)、各部门政法领导参加,传达上级研讨班精神,政法委领导作辅导报告,政法各部门领导作交流发言,进一步统一各级政法领导的思想认识。二是开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讨论,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使广大干警进一步领会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市委政法委将选择部分质量高、有见地的心得体会文章简报转发、汇编成册,展示我市教育活动的理论成果。三是举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竞赛,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各组成代表队参赛。四是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的“四进”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找准政法工作与平安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康社区建设的结合点,为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五是认真清理错误法治思想。每位干警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查找在执法思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根源,形成检查剖析材料。市县两级政法委和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深入进行剖析、分析,形成思想共识和改进意见。清理工作围绕以下七个重点内容进行:是否存在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是否存在盲目崇拜、片面宣扬西方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价值观惫的倾向;是否存在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倾向;是否存在脱离群众和“冷、硬、横、推”的不良倾向;是否存在滥用权力、执法不公的倾向;是否存在单纯业务观点的倾向;是否存在把党的领导同依法治国对立起来,甚至削弱和淡化党的领导的倾向。六是举行巡回演讲。评比表彰后,我们将组成由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为主的先进事迹报告团开展巡回讲演,介绍经验,弘扬先进,宣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七

是抓好“回头看”工作。对教育活动作重新全面检查梳理,对应当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和解决效果不好的问题,明确解决期限,探索解决办法。同时,认真总结教育经验,制定干警法治理念长远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市政法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3篇

20__年全市政法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政法工作会议的部署,以提高执法能力和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活动为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完善制度规范,落实监督措施,严格教育培训,强化班子建设,切实抓好政法队伍的革命化、职业化、正规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公正、高效、务实、清廉的政法干部队伍,为建设“平安江都”、“法治江都”,实现“两个率先”、“两个提前”及“大干三五年、奋力争进位”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一、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⒈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继续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干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治意识和群众意识,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执法活动,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打击与保护的关系,确立实体与程序并重、质量与效率并重等执法理念,真正把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廉洁执法的要求贯穿于每个执法环节,防止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要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剖析典型案件,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⒉健全完善执法规范化体系。按照“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省委政法委《关于建设法治江苏、促进公正司法工作的意见》,围绕容易发生执法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岗位和环节,在岗位职责、执法程序、办案流程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科学制定执法规范,使每一项执法行为和每一个执法环节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要针对执法责任不明晰、监督制约不到位、司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全面做好现行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不断完善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的执法制度体系,真正确立用制度规范行为、靠制度执法办案的有效机制。要把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作为衡量工作、考核班子、检验队伍的主要指标,健全完善执法质量的考核机制。

⒊认真抓好规范执法行为示范点工作。按照扬州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年内,我们将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争创规范执法行为示范点”、“争当规范执法行为示范标兵”活动,以此为载体推动“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深入开展。市委政法委将制定具体意见,年底组织对申报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考核,并在政法工作会议上对10个“争创规范执法行为示范点”、10名“争当规范执法行为示范标兵”进行表彰。政法各部门和各镇党委政法委领导干部要确定联系点,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督促检查,加强对规范执法行为示范点的指导,及时总结推广经验,促进工作整体发展。

⒋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扬州市委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努力推进全市政法机关反腐倡廉工作。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保障执法权力正确行使。政法各部门要建立干警执法档案,如实记载干警执法状况,并以此作为对政法干警政绩评定、奖励处罚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强政法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弘扬正确的廉政理念。建立健全政法部门政工、纪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政法干部违法违纪情况通报制度。坚持从严治警,坚决查处政法队伍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二、认真学习《》和《公务员法》,进一步强化政法部门领导班子建设

⒌原原本本学习《》。根据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政法各部门和各镇党委政法委要始终把学习、遵守、贯彻、维护作为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要清楚地认识到原原本本学习《》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完成各项任务的必然要求。政法各部门要对《》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及时组织心得体会交流会,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干警的党性修养。

⒍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全面组织实施《公务员法》,做好公务员登记、非领导职务设置和参照管理等入轨运行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的录用、调任、聘任、转任、晋升、考核、奖惩、回避、退休等各种环节。不断创新干部人事工作制度,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形成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继续做好干部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工作。

⒎进一步强化政法领导班子建设。主动协助市委组织部做好副局级以上干部的考察工作。政法各部门在任免中层正职干部前要征求市 委政法委意见,任免中层副职时要及时报市委政法委。各镇调整政法委书记、副书记前要及时报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坚持鲜明的用人导向,高度重视基层政法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整体功能”的要求,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用人导向,切实把握好领导干部的提名、考察、审批关,大力选拔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优秀领导干部。对新提拔人选要深入考察、延伸考察,防止“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要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和工作机制。

⒏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政法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意见,根据上级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合理制定改革规划。以解决制约司法公正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以加强监督为主要措施,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举措,加快突破长期影响和制约政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性束缚和保障性困扰。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循序渐进,注重实效。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注重现代社会管理和科技手段在政法工作中的运用,加强执法办案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网上办案”、“全程录音录像”等新办法,通过创新提高执法水平。

三、大力加强干警能力素质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⒐大力强化政法干警教育培训工作。政法各部门要抓紧制定政法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重点抓好政法领导干部的“菜单式选学”、广大政法干警的岗位培训以及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镇级党委政法委书记、副书记和专职综治干部的岗位培训。今年上半年,扬州市委政法委将举办全市镇党委政法委书记培训班,我市也将举办镇党委政法委副书记和专职综治干部培训班,以切实提高他们的执法能力和工作水平。要继续抓好学历教育,积极鼓励和支持年轻干部参加本科、硕士以上学历教育。

四、以培育先进典型和弘扬正气为导向,进一步加大政法综治宣传力度

⒑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市政法各部门党组(党委)、各镇党委政法委要从有利于维护和谐稳定、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有利于维护政法队伍整体形象出发,指导和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政法、综治宣传工作。坚持弘扬主旋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宣传政法干警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平安江都”、“法治江都”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绩。对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着眼大局,内外有别,妥善处理。要加强和改进普法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努力营造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浓厚氛围。市委政法委将进一步加大先进典型的培植和宣传力度,年内将举办政法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充分发挥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以此鼓舞士气,推动政法队伍建设。

⒒加强和改进案件报道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案件报道工作的通知》,以及中央政法委《关于正确引导司法案件和报道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涉法宣传的范围、程序和纪律,实行涉法宣传领导责任制,严格宣传报道审批制度,引导媒体全面准确地报道政法工作。

⒓进一步加强与宣传部门、新闻单位的联系协调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新闻单位通报政法综治工作情况,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努力为政法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五、以镇级政法委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政法委自身建设

⒔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意见》。政法各部门和各镇党委政法委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意见》,以此为重要契机,认真领会文件精神,联系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市政法各部门、各镇党委政法委要增强执政意识和政权意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大意义,着眼于掌好用好司法权,提高执政能力;着眼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解决政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政法各部门要自觉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权威,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市政法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4篇

一、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⒈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继续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干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治意识和群众意识,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执法活动,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打击与保护的关系,确立实体与程序并重、质量与效率并重等执法理念,真正把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廉洁执法的要求贯穿于每个执法环节,防止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要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剖析典型案件,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文秘站网文章-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⒉健全完善执法规范化体系。按照“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省委政法委《关于建设法治江苏、促进公正司法工作的意见》,围绕容易发生执法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岗位和环节,在岗位职责、执法程序、办案流程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科学制定执法规范,使每一项执法行为和每一个执法环节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要针对执法责任不明晰、监督制约不到位、司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全面做好现行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不断完善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的执法制度体系,真正确立用制度规范行为、靠制度执法办案的有效机制。要把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作为衡量工作、考核班子、检验队伍的主要指标,健全完善执法质量的考核机制。

⒊认真抓好规范执法行为示范点工作。按照扬州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年内,我们将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争创规范执法行为示范点”、“争当规范执法行为示范标兵”活动,以此为载体推动“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深入开展。市委政法委将制定具体意见,年底组织对申报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考核,并在政法工作会议上对10个“争创规范执法行为示范点”、10名“争当规范执法行为示范标兵”进行表彰。政法各部门和各镇党委政法委领导干部要确定联系点,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督促检查,加强对规范执法行为示范点的指导,及时总结推广经验,促进工作整体发展。

⒋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扬州市委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努力推进全市政法机关反腐倡廉工作。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保障执法权力正确行使。政法各部门要建立干警执法档案,如实记载干警执法状况,并以此作为对政法干警政绩评定、奖励处罚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强政法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弘扬正确的廉政理念。建立健全政法部门政工、纪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政法干部违法违纪情况通报制度。坚持从严治警,坚决查处政法队伍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二、认真学习《》和《公务员法》,进一步强化政法部门领导班子建设

⒌原原本本学习《》。根据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政法各部门和各镇党委政法委要始终把学习、遵守、贯彻、维护作为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要清楚地认识到原原本本学习《》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完成各项任务的必然要求。政法各部门要对《》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及时组织心得体会交流会,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干警的党性修养。

⒍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全面组织实施《公务员法》,做好公务员登记、非领导职务设置和参照管理等入轨运行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的录用、调任、聘任、转任、晋升、考核、奖惩、回避、退休等各种环节。不断创新干部人事工作制度,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形成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继续做好干部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工作。

⒎进一步强化政法领导班子建设。主动协助市委组织部做好副局级以上干部的考察工作。政法各部门在任免中层正 职干部前要征求市委政法委意见,任免中层副职时要及时报市委政法委。各镇调整政法委书记、副书记前要及时报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坚持鲜明的用人导向,高度重视基层政法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整体功能”的要求,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用人导向,切实把握好领导干部的提名、考察、审批关,大力选拔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优秀领导干部。对新提拔人选要深入考察、延伸考察,防止“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要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和工作机制。

⒏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政法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意见,根据上级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合理制定改革规划。以解决制约司法公正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以加强监督为主要措施,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举措,加快突破长期影响和制约政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性束缚和保障性困扰。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循序渐进,注重实效。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注重现代社会管理和科技手段在政法工作中的运用,加强执法办案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网上办案”、“全程录音录像”等新办法,通过创新提高执法水平。

三、大力加强干警能力素质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⒐大力强化政法干警教育培训工作。政法各部门要抓紧制定政法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重点抓好政法领导干部的“菜单式选学”、广大政法干警的岗位培训以及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镇级党委政法委书记、副书记和专职综治干部的岗位培训。今年上半年,扬州市委政法委将举办全市镇党委政法委书记培训班,我市也将举办镇党委政法委副书记和专职综治干部培训班,以切实提高他们的执法能力和工作水平。要继续抓好学历教育,积极鼓励和支持年轻干部参加本科、硕士以上学历教育。

四、以培育先进典型和弘扬正气为导向,进一步加大政法综治宣传力度

⒑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市政法各部门党组(党委)、各镇党委政法委要从有利于维护和谐稳定、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有利于维护政法队伍整体形象出发,指导和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政法、综治宣传工作。坚持弘扬主旋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宣传政法干警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平安江都”、“法治江都”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绩。对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着眼大局,内外有别,妥善处理。要加强和改进普法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努力营造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浓厚氛围。市委政法委将进一步加大先进典型的培植和宣传力度,年内将举办政法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充分发挥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以此鼓舞士气,推动政法队伍建设。

⒒加强和改进案件报道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案件报道工作的通知》,以及中央政法委《关于正确引导司法案件和报道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涉法宣传的范围、程序和纪律,实行涉法宣传领导责任制,严格宣传报道审批制度,引导媒体全面准确地报道政法工作。

⒓!进一步加强与宣传部门、新闻单位的联系协调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新闻单位通报政法综治工作情况,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努力为政法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五、以镇级政法委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政法委自身建设

⒔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意见》。政法各部门和各镇党委政法委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意见》,以此为重要契机,认真领会文件精神,联系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市政法各部门、各镇党委政法委要增强执政意识和政权意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大意义,着眼于掌好用好司法权,提高执政能力;着眼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解决政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政法各部门要自觉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权威,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市政法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5篇

一、肯定成绩,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今年上半年,省委政法委提出建立司法救助体系的设想,决定先在我市进行试点,这是对我市政法工作的信任和鼓励。自6月份以来,省委政法委领导十分关心我市的试点工作,多次亲临指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市委书记办公会议专门听取市委政法委的工作汇报,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决定以市“两办”名义下发。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并同意市委政法委报告的意见,并解决了司法救助基金启动资金。市委政法委积极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指导,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建章立制等工作。黄岩区、三门县抓住试点的有利时机,积极筹措资金,成立司法救助基金,并已开始正常运行。应该说,这次试点工作是成功的,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值得推广。在此,我代表市委,对省委政法委的悉心指导和试点单位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全市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认真分析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大力推广试点工作经验。

(一)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我市政法工作的一大创新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关注、重视司法救助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据我所知,在我国无论是学界的理论研究,还是各地的实践探索,大多将司法救助工作局限于人民法院。这不仅不符合我国法定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国情,也不符合实践中公、检、法、司各家都需要实施救助工作的现实。因此,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都要认识到,我们所要建立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立足我市的司法救助工作实践,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建立起涵盖公、检、法、司各政法部门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这是对常规思维模式的重大突破,是我市政法工作的一大创新。

(二)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我市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4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6月,我市召开全市法治建设大会,蔡书记代表市委全面部署了我市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7月,市委作出《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意见》,确定了“三五工作重点”,以此作为推进我市法治建设的抓手。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就是我市法治建设的“五项机制”之一(即《意见》所称的“司法维权机制”)。“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的目的所在。就是说,通过实施经济救助、法律援助和人身安全保障,确保群众平等享有司法资源,平等行使诉讼权利,从而推动公平正义这一法治目标的实现。“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正是这一本质要求的具体实践。

(三)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我市司法救助实践的现实需要。近几年来,我市政法各部门认真落实法律、法规和上级政法机关有关司法救助的规定和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了一批新类型的司法救助模式。如:对经济困难执行申请人的救助、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救助、对涉法涉诉当事人的救助,等等。这些救助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据市委政法委调查,去年全市实施的各类司法救助金额达600多万元。可以这样说,是群众迫切需要得到现行法律、法规无法为其提供的司法救助,催生了我市新类型的司法救助模式。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市司法救助工作也存在救助范围较为狭窄、救助经费难以保障、救助工作分散实施等不少问题。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就是针对这种现状,整合现有救助工作措施,拓展司法救助范围,建立一整套“统一规范、体系完善、协调高效”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切实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从机制建设入手,是抓好各项政法工作的有效途径。这是被我市和各地政法工作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道理。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也应该从机制建设入手。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包括经济救助机制、法律援助机制、人身安全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对这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市“两办”《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已有具体要求,我不再重复。这里,我着重强调一下每个机制建设的重点。

(一)经济救助机制建设的重点。这一机制建设的目的,是对经济困难的群众提供财力支持,使其打得起官司。重点要抓好司法救助基金的管理使用,这是这一机制能否保持生命力的关键。一是明确救助对象。司法救助基金用于辖区内政法机关办理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救助。这一救助是对现行法定救助的一种补充,并不是要代替现行法定救助。凡是现行法律、法规已有明文规定的救助,如对诉讼费的减缓免,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救助等,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不在司法救助基金的救助之列。二是规范救助程序。在现代法治社会,程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司法救助基金的救助程序,既要体现“合理分权、相互制约”的原则,实行专款专用、管用分离,不能把救助权力集中到一个部门;又要坚持“高效便捷、相互配合”的原则,方便群众,易于操作,不能搞得过于繁琐。在实施救助过程中,既要坚持“相同情形、相同救济”的原则,不能厚此薄彼;又要坚持“区别情形、区别对待”的原则,不能搞一刀切。三是加强管理监督。这是非常必要的,是对政法部门和政法干警的关心、爱护。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既要加强内部的管理监督,又要自觉接受财政、审计、会计等主管部门的依法监督,用好每一笔救助金,发挥司法救助的最大效用。

(二)法律援助机制建设的重点。这一机制建设的目的,是对法律知识贫乏的群众提供智力支持,引导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各种争端,使其打得了官司。重点要抓好:一是整合好现有的法律援助资源。要按照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以及律师等在各类诉讼中的地位、作用,把法律援助贯穿于各类诉讼的每一个环节,使群众能够较为便捷地获取所需的法律知识。二是提供真实的法律知识。不能出于某种需要,哪怕是十分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提供不真实的法律知识。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职业道德问题,而且关系到法律能否在现实中得到良好的运行。个别的无理上访事件,就是因为当事人获取的法律知识是错误的,甚至是受到所谓“高人”的“指点”。当然,这些“高人”的“指点”,肯定是错误的法律知识。三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开展“五五”普法,既是我市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种面上的法律援助。不久前,我市已召开全市“四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五五”普法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我市的“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会议的部署,认真抓好落实。

(三)人身安全保障机制建设的重点。这一机制建设的目的,是对已经或可能受到打击报复的证人、举报人、鉴定人提供安全保障,切实解决日益严重的“取证难”问题。重点要抓好:一是强化打击力度。报复证人、举报人、鉴定人的行为,不是单纯的侵犯了证人、举报人、鉴定人的合法权益,更为严重的是,干扰了政法机关正常的办案秩序。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各种法律、行政手段,加大对证人、举报人和鉴定人的保护力度。对已经发生的报复证人、举报人、鉴定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决不姑息迁就。二是强化预防措施。各级政法机关要端正执法思想,切实转变办案方式,尽可能地降低证人、举报人、鉴定人受到打击报复的风险。特别是对证人的保护,既要严格侦查阶段对证人的保密制度,又要落实好、审判阶段证人公开后的保护措施。三是强化舆论引导。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现代传媒,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普及法律知识,弘扬社会正气,积极营造勇于揭露犯罪、敢于出面作证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落实保障,不断提高司法救助水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是干好任何工作的必要要素。司法救助工作也离不开这三个要素。前面讲到的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解决的是“有章理事”问题。这里,我着重讲一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等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切实加强对司法救助工作的领导,市委成立了由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等组成的市司法救助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委政法委),负责处理司法救助工作的日常事务。市政法各部门也要成立司法救助工作小组,落实好本单位的分管领导、负责处室和办事人员。各地都要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抓紧建立相应工作机构,落实好相关工作人员。各级党委政法委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切实掌握、认真分析司法救助工作的实施情况,经常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拓宽基金筹集渠道。市政府已同意建立台州市司法救助基金,规模为150万元。目前,已落实启动资金80万元。黄岩、三门两地均已建立了司法救助基金,规模分别达到100万元和60万元。其它县(市、区)都要执行好市“两办”《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按照县级司法救助基金启动资金不少于60万元的标准,抓紧落实。此项工作,要求在9月上旬前完成。司法救助基金是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赠为辅的开放式的基金形式。各级政府要加强司法救助基金缺额部分的拨款补足,保证每年年初基金总额不少于启动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各政法部门要关心支持司法救助基金建设。各地都要广泛宣传司法救助基金的目的、意义,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捐赠,不断壮大司法救助基金规模。

(三)重视完善提高工作。虽然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试点时间短、可借鉴的经验少等原因,我们现在建立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肯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市委政法委要加强对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的研究,加大对各地的调研、指导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要及时发现机制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研究新情况,寻求新对策,逐步完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不断推进司法救助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证人、举报人、鉴定人的人身安全保障的研究,这是司法救助工作的弱点,也是司法救助工作的重点,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市政法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6篇

一、肯定成绩,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今年上半年,省委政法委提出建立司法救助体系的设想,决定先在我市进行试点,这是对我市政法工作的信任和鼓励。自6月份以来,省委政法委领导十分关心我市的试点工作,多次亲临指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市委书记办公会议专门听取市委政法委的工作汇报,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决定以市“两办”名义下发。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并同意市委政法委报告的意见,并解决了司法救助基金启动资金。市委政法委积极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指导,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建章立制等工作。黄岩区、三门县抓住试点的有利时机,积极筹措资金,成立司法救助基金,并已开始正常运行。应该说,这次试点工作是成功的,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值得推广。在此,我代表市委,对省委政法委的悉心指导和试点单位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全市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认真分析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大力推广试点工作经验。

(一)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我市政法工作的一大创新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关注、重视司法救助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据我所知,在我国无论是学界的理论研究,还是各地的实践探索,大多将司法救助工作局限于人民法院。这不仅不符合我国法定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国情,也不符合实践中公、检、法、司各家都需要实施救助工作的现实。因此,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都要认识到,我们所要建立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立足我市的司法救助工作实践,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建立起涵盖公、检、法、司各政法部门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这是对常规思维模式的重大突破,是我市政法工作的一大创新。

(二)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我市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4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6月,我市召开全市法治建设大会,蔡书记代表市委全面部署了我市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7月,市委作出《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意见》,确定了“三五工作重点”,以此作为推进我市法治建设的抓手。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就是我市法治建设的“五项机制”之一(即《意见》所称的“司法维权机制”)。“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的目的所在。就是说,通过实施经济救助、法律援助和人身安全保障,确保群众平等享有司法资源,平等行使诉讼权利,从而推动公平正义这一法治目标的实现。“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正是这一本质要求的具体实践。

(三)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是我市司法救助实践的现实需要。近几年来,我市政法各部门认真落实法律、法规和上级政法机关有关司法救助的规定和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了一批新类型的司法救助模式。如:对经济困难执行申请人的救助、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救助、对涉法涉诉当事人的救助,等等。这些救助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据市委政法委调查,去年全市实施的各类司法救助金额达600多万元。可以这样说,是群众迫切需要得到现行法律、法规无法为其提供的司法救助,催生了我市新类型的司法救助模式。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市司法救助工作也存在救助范围较为狭窄、救助经费难以保障、救助工作分散实施等不少问题。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就是针对这种现状,整合现有救助工作措施,拓展司法救助范围,建立一整套“统一规范、体系完善、协调高效”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切实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从机制建设入手,是抓好各项政法工作的有效途径。这是被我市和各地政法工作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道理。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也应该从机制建设入手。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包括经济救助机制、法律援助机制、人身安全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对这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市“两办”《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已有具体要求,我不再重复。这里,我着重强调一下每个机制建设的重点。

(一)经济救助机制建设的重点。这一机制建设的目的,是对经济困难的群众提供财力支持,使其打得起官司。重点要抓好司法救助基金的管理使用,这是这一机制能否保持生命力的关键。一是明确救助对象。司法救助基金用于辖区内政法机关办理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救助。这一救助是对现行法定救助的一种补充,并不是要代替现行法定救助。凡是现行法律、法规已有明文规定的救助,如对诉讼费的减缓免,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救助等,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不在司法救助基金的救助之列。二是规范救助程序。在现代法治社会,程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司法救助基金的救助程序,既要体现“合理分权、相互制约”的原则,实行专款专用、管用分离,不能把救助权力集中到一个部门;又要坚持“高效便捷、相互配合”的原则,方便群众,易于操作,不能搞得过于繁琐。在实施救助过程中,既要坚持“相同情形、相同救济”的原则,不能厚此薄彼;又要坚持“区别情形、区别对待”的原则,不能搞一刀切。三是加强管理监督。这是非常必要的,是对政法部门和政法干警的关心、爱护。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既要加强内部的管理监督,又要自觉接受财政、审计、会计等主管部门的依法监督,用好每一笔救助金,发挥司法救助的最大效用。

(二)法律援助机制建设的重点。这一机制建设的目的,是对法律知识贫乏的群众提供智力支持,引导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各种争端,使其打得了官司。重点要抓好:一是整合好现有的法律援助资源。要按照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以及律师等在各类诉讼中的地位、作用,把法律援助贯穿于各类诉讼的每一个环节,使群众能够较为便捷地获取所需的法律知识。二是提供真实的法律知识。不能出于某种需要,哪怕是十分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提供不真实的法律知识。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职业道德问题,而且关系到法律能否在现实中得到良好的运行。个别的无理上访事件,就是因为当事人获取的法律知识是错误的,甚至是受到所谓“高人”的“指点”。当然,这些“高人”的“指点”,肯定是错误的法律知识。三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开展“五五”普法,既是我市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种面上的法律援助。不久前,我市已召开全市“四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五五”普法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我市的“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会议的部署,认真抓好落实。

(三)人身安全保障机制建设的重点。这一机制建设的目的,是对已经或可能受到打击报复的证人、举报人、鉴定人提供安全保障,切实解决日益严重的“取证难”问题。重点要抓好:一是强化打击力度。报复证人、举报人、鉴定人的行为,不是单纯的侵犯了证人、举报人、鉴定人的合法权益,更为严重的是,干扰了政法机关正常的办案秩序。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各种法律、行政手段,加大对证人、举报人和鉴定人的保护力度。对已经发生的报复证人、举报人、鉴定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决不姑息迁就。二是强化预防措施。各级政法机关要端正执法思想,切实转变办案方式,尽可能地降低证人、举报人、鉴定人受到打击报复的风险。特别是对证人的保护,既要严格侦查阶段对证人的保密制度,又要落实好、审判阶段证人公开后的保护措施。三是强化舆论引导。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现代传媒,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普及法律知识,弘扬社会正气,积极营造勇于揭露犯罪、敢于出面作证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落实保障,不断提高司法救助水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是干好任何工作的必要要素。司法救助工作也离不开这三个要素。前面讲到的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解决的是“有章理事”问题。这里,我着重讲一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等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切实加强对司法救助工作的领导,市委成立了由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等组成的市司法救助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委政法委),负责处理司法救助工作的日常事务。市政法各部门也要成立司法救助工作小组,落实好本单位的分管领导、负责处室和办事人员。各地都要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抓紧建立相应工作机构,落实好相关工作人员。各级党委政法委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切实掌握、认真分析司法救助工作的实施情况,经常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拓宽基金筹集渠道。市政府已同意建立台州市司法救助基金,规模为150万元。目前,已落实启动资金80万元。黄岩、三门两地均已建立了司法救助基金,规模分别达到100万元和60万元。其它县(市、区)都要执行好市“两办”《关于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按照县级司法救助基金启动资金不少于60万元的标准,抓紧落实。此项工作,要求在9月上旬前完成。司法救助基金是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赠为辅的开放式的基金形式。各级政府要加强司法救助基金缺额部分的拨款补足,保证每年年初基金总额不少于启动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各政法部门要关心支持司法救助基金建设。各地都要广泛宣传司法救助基金的目的、意义,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捐赠,不断壮大司法救助基金规模。

(三)重视完善提高工作。虽然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试点时间短、可借鉴的经验少等原因,我们现在建立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肯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市委政法委要加强对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的研究,加大对各地的调研、指导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各地和各级政法机关要及时发现机制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研究新情况,寻求新对策,逐步完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不断推进司法救助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证人、举报人、鉴定人的人身安全保障的研究,这是司法救助工作的弱点,也是司法救助工作的重点,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市政法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7篇

1、完成依法治区办公室相关工作交接。根据市政法委员会、市编办、市司法局《关于调整依法治县(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体制的通知》要求,区编委下文(浦编字20093号)将原由区司法局承担的“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交由区委政法委承担,“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法委,增设“依法治区工作科”,编制3人,已全部到位,依法治区相关工作已完成交接。

2、完善组织网络和制度建设。为健全完善依法治区组织网络及制度建设,区依治办下文要求各镇(街)、区政府各部门及区有关单位进一步明确依法治理工作分管领导,明确区依法治区联络员,草拟了依法治区联络员职责,修订依法治区的信息传递、情况报告、工作会议、检查考核、协调联络、评比考核等制度。

3、依法治区工作有序推进。为贯彻落实《法治江苏建设纲要》,推进区政府《依法行政三年工作意见》的实施,区依治办认真调研“法治浦口”建设现状及“十一五”工作目标和举措,并结合实际拟定了《浦口区2009年依法治区工作要点》。4月14日,区政法委召开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观摩会,各镇(街)分管副书记、副镇长、综治办主任和部分依治联络员参加会议,进一步深化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5月18日,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动员布署会,命名表彰了第二批浦口区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单位;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工作会议精神;布置了创建“法治浦口合格区”工作任务,明确了2009年依法治区工作要点。

4、启动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区”宣传月活动。我区将6月份定为宣传活动月。区政府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指定专人负责,制定计划,出台相关措施;各镇(街)、依治成员单位在门前、街道悬挂了创建法治江苏合格镇(街)、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单位横幅,广泛宣传了创建“法治合格区”的重要意义、创建内容和目标任务。同时,区依治办牵头,组织政法系统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在江浦街道市民广场开展了大型法律法规咨询活动,提高了群众知晓率,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

5、扎实开展“法治江苏合格区”的创建活动。区依治办制定了《关于开展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区”活动实施意见》,确定今年在区级机关部门中抓好2个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试点,在区政法机关中抓好2个争创“规范执法示范单位”试点,在区镇街中抓好2个创建“法治浦口合格镇街”试点,不断宣传推广经验,促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积极争创首批法治江苏合格区。

6、全面深化政府法治建设。为认真落实区政府《关于全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区政府法制办、区依治办、区监察局、区人事局成立督查小组,深入各镇(街)、区政府各部门督查指导各自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执法主体、执法实施程序情况,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行政机关执法行为,不断强化对依法行政的评议考核,努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

下半年工作措施

1、推进依法治理、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下发区委《关于开展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区”活动》的决定、区人大《关于开展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区”活动》的决议、浦口区2009年2010年依法治区工作规划,对浦口区建设“法治江苏合格区”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加大工作检查指导力度,制定印发《建设法治浦口合格镇街(单位)考核细则》,区依治办将成立督查指导小组、工作考核小组,定期对各单位创建工作协调指导。加强业务知识学习,6月底对全区依法治区联络员进行一次培训,强化工作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明确和履行好工作职责,促进本单位的依法治理、创建工作的开展。

2、年度抓好八件实事。在制定下发《2009年依法治区工作要点》的基础上,突出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公正司法两大重点工作,今年在依法治区工作上重点抓好八件实事,分别是:打造“放心药店”;完善“大防控”体系;扩容“18”法律广场;建设“生态浦口”和行政执法部门电子政务;解决群众“看病难”、“上学贵”和“执行难”问题。通过召开法治创建专题整治活动调研会,对各个领域专项整治进行排查梳理,找准突破口,制定整改方案,研究解决办法,将整改的目标、措施和期限公布于众,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法治建设的成效。

市政法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保速度、促发展”要求,以增强服务发展意识为主要内容,以完善服务发展措施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服务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组织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深入开展“服务年”活动,为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创造优良的法治环境,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开展“服务年”活动要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服务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依法有效履行职能,切实担负起服务发展、维护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服务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各级政法机关全面加强规范化管理,健全和完善服务发展的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措施,公开办事程序,提高办案效率,为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保障民生营造公正、文明、高效的执法环境。

服务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努力提高对敌斗争、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打击预防犯罪、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公正执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法保障。

服务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效果进一步显现。各级政法机关全面深化“四大”建设,努力实现“两保”工作目标,积极创建“平安大庆”,努力实现全市重特大案件、公共安全事件大幅下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大幅上升。

开展“服务年”活动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一是着力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意识。全面深化“四大”建设,全面推进“六调联动”,全面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发现、有效处置群体性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积极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和群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对治安混乱地区、重点部位开展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实现全市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的“两个坚决”、“五个确保”工作目标。

二是着力提高执法、司法水平。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公正、严格、规范、文明的执法意识。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执法责任体系、执法监督体系、执法质量和绩效考评体系。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对失职渎职、、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个别干警,依法严肃查处。进一步加大解决涉法涉诉重信重访的工作力度,畅通渠道,及时发现和解决执法、司法中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着力完善服务发展的工作措施。各级政法机关对经济领域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开展排查,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隐患。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经营、金融诈骗等经济类违法犯罪活动。慎用强制措施,最大可能地运用调解等方法化解经济纷争,切实处理好涉及劳动争议、土地草原纠纷、企业破产等方面的敏感案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执法、司法活动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促进企业生存发展,保障员工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着力做好服务民生保障民生工作。各级政法机关不断丰富“保速度、促发展”的法律服务内容,认真落实好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确定的“十件惠民法律实事”,进一步拓宽法律援助范围,完善司法救助制度,组织优秀律师、法官、检察官为乡镇村屯提供法律服务。法院系统进一步加大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力度,形成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检察机关进一步深化“服务进百企”活动,全面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公安机关进一步强化“五进七讲”工作,建立案情反馈制度和治安案件季度通报制度。司法行政机关进一步加强“148”法律服务热线建设,为人民群众及时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五是着力形成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政法机关进一步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及时清理、调整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规章制度,精简审批程序,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宽

松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为石油石化大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优质服务,严厉打击涉油犯罪,维护油田周边治安秩序,维护企业合法利益,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三、工作步骤和推进措施

“服务年”活动从3月20日开始,到10月31日结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3月20日至5月20日)。

1、思想发动。各县(区)委政法委、各级政法机关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县区、本部门“服务年”活动工作方案。层层召开动员会,认真传达省委政法委开展“服务年”的工作意见和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教育广大干警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上级的要求上来。

2、学习培训。各级政法机关组织广大干警,集中开展“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专题学习,开展政法机关为“保速度、促发展”提供优良法治服务的专题学习。学习的重点包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省委政法委关于在全省政法机关开展“服务年”活动的工作意见,市委书记韩学键同志在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上的讲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阮殿龙同志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

3、专题调研。各级政法机关的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开展“服务年”活动专题调研,调研的主题包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依法调节经济关系、增强法律服务效果等方面。调研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呼声,主动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出本单位、本人在服务发展、维护稳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5月20日前,将调研报告报同级党委政法委。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5月21日至7月5日)。

1、查摆突出问题。各级政法机关要扎实深入查摆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征求意见表、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重点查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干警个人在服务意识、服务措施、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查服务意识,看服务发展、维护稳定的工作思路是否正确,上级确定的工作任务是否落实到位;查服务措施,看内部管理是否规范,看执法、司法活动有无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查服务能力,看工作是否取得真实效果,看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是否满意。

2、梳理问题,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各级政法机关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认真梳理,向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和干警本人反馈。结合专题调研和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召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和集中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形成剖析报告。7月5日前,将剖析报告报同级党委政法委。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7月6日至8月31日)。

1、制定整改方案。各县(区)委政法委、各级政法机关对本地区、本部门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建立整改工作台帐。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别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目标和时限、具体工作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各级政法机关按照整改方案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对能够近期解决的,集中力量研究解决,让人民群众在最短的时间里见到整改的效果。对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人民群众说明情况,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并制定详细的整改推进计划。整改情况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法委、上级机关汇报,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质询。

3、建立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政法机关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内部规范化建设,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要把解决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不断健全、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章制度,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突出问题的解决,把解决突出问题的好办法好经验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健全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9月1日至10月31日)。

1、组织满意度测评。各级政法机关邀请在职干警、离退休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群众代表,对本单位“服务年”活动进行测评,重点是对突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测评满意度低于70%的单位,主要领导要向当地党委政法委作专题汇报。

2、开展总结表彰。各级政法机关结合全年工作,认真总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新措施和新方法。对工作业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市委政法委将择优向省委政法委推荐。10月25日前,将“服务年”活动总结报同级党委政法委。

四、领导机构和验收标准

市委政法委成立全市政法机关“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副组长: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

为确保“服务年”活动取得实际效果,各县(区)委政法委、市直政法各部门对基层开展检查验收时,可按照以下的验收标准进行。

1、“服务年”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各县(区)委政法委和各级政法部门有“服务年”活动的工作方案,有专门组织机构,有简报信息专刊和宣传专栏。各级政法机关层层召开动员会,基层干警的参与率、知晓率超过98%。按阶段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及时上报相关材料。各县(区)委政法委、市直政法各部门被市委政法委采用的工作信息、简报不少于5件次。

2、领导干部

带头参加“服务年”活动。各级政法机关的班子成员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有深系点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工作记实。带头撰写调研报告。有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原始记录,有剖析报告。3、执法、司法影响服务的突出问题得到整改。各级政法机关建立整改问题的工作台帐,有具体的整改方案、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对“服务年”活动测评的满意度超过80%。

4、形成服务发展的工作措施。各级政法机关围绕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清理、调整内部的规章制度,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服务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措施条文化、具体化。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服务年”活动的组织领导。“服务年”活动坚持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原则,市、县(区)委政法委主要负责安排部署、督导检查、信息综合、推荐典型等工作;市直政法各部门负责本系统内的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开展督查检查、选树培养典型等工作。各级政法机关的主要领导是“服务年”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动员部署,亲自开展调研,亲自督导检查,亲自查摆、整改突出问题。每名班子成员都要确定1-2个基层单位作为联系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强化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各县(区)委政法委、各级政法机关都要成立组织机构,抽调专人开展工作。4月5日前,将组织机构、活动方案报市委政法委“服务年”活动办公室。

(二)统筹安排“服务年”活动。各级政法机关要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市委“保速度、促发展”的要求,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服务年”活动相结合,把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确定的中心工作与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相结合,把服务发展与维护稳定相结合,统筹安排“服务年”活动,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牢牢把握解决突出问题这个关键,扎扎实实地解决服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三)加强督导检查和典型选树工作。各县(区)委政法委、市直政法各部门要成立“服务年”活动督导组,对本地区、本系统的活动情况开展三次以上的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基层情况,总结推广先进作法。进一步加强暗访督查,切实发现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尽快予以解决。进一步加强先进典型工作,发现、培养那些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服务石油石化大企业生产、加强社会管理、开展惠民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和作法,推动“服务年”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市政法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9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年全县政法工作,表彰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对今年的政法工作任务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参加今天会议的领导有: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县公、检、法、司四长、政治部主任、各乡镇党委书记、派出所所长,**街道工委书记、县直各部门及驻县单位党政一把手,共计**余人。

为开好此次会议,会前提三点要求:

请与会同志自觉关闭通讯工具;会场内严禁吸烟,请大家忍耐一下;不要随意进出,保持会场秩序,认真听会。

下面我宣布:全县政法工作会议正式开会。

进行会议第一项,请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同志作工作报告。

进行会议第二项,请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同志宣读《年度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考评结果的通报》。

进行会议第三项,请县领导及公检法司四长为获得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颁奖。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进行会议第四项,请**书记代表县委、县政府同**、**、**签订《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其他单位的责任状会后签,并交签到处一份。

进行会议第五项,请县委**书记做重要讲话。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各项日程已全部结束。会上,**书记对全县年政法工作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总结,对今年的政法工作做了详细安排部署,表彰了年度**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状,**书记做了重要讲话,会议开得很成功。下面,就如何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是要传达落实好会议精神。各乡镇、各部门、各驻县单位要按照此次会议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同时,要认真疏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政策性、群体性问题,高度关注,及时妥善处理,扎实推进我县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二是要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要抓住重点,突出抓好平安乡镇、平安社区的创建工作;要树立一把手是本地区、本部门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责任人的思想,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各政法机关要充分履行工作职能,不断完善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措施,切实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

政法工作会议主持词(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区政法工作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我区今年的政法工作暨创建“省社会治安安全区”、“法治区”工作任务。

参加今天会议的人员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区人大、区政协有关领导;区综治委成员单位、依法治区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及联络员;各街道-

党工委书记、分管副书记、副主任和综治、依法治理干事、司法所所长、社区(村)主要负责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区公、检、法、司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室负责人;驻区大企业领导、保卫处(科)长;驻区高校领导、保卫处长;各中小学校校长;各医院院长。

会议议程有五项内容:一是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作政法工作报告;二是进行大会表彰;三是签订平安和法治创建工作责任书;四是交流发言;五是区委**书记讲话。

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议程,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同志作政法工作报告,大家欢迎!

现在,进行会议第二项议程,大会表彰。首先,请区委常委、副区长**同志通报省、市表彰决定,宣读区委、区政府表彰决定;请播音员宣读表彰名单;现在进行颁奖,请综合治理、依法治区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依次上台领奖。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议程,签订平安和法治创建工作责任书,请**街道、区工商分局、**师范大学依次上台签订责任书,其他街道、部门会后签订责任书。

下面,进行会议第四项议程,交流发言,请公安分局、**街道、**财经大学、**安装公司依次上台发言。

首先,请公安分局局长**发言,大家欢迎!

下面,请迈皋桥街道办事处主任**发言,大家欢迎!

下面,请**财经大学发言,大家欢迎!

下面,请**安装公司纪委书记**发言,大家欢迎!

现在,进行会议最后一项议程,请区委*书记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刚才同志总结了去年全区政法工作,分析了面临的形势,部署了今年政法及平安、法治创建工作,还代表区委、区政府与部分单位代表签订了今年平安和法治**建设责任书。**同志宣读了省、市、区的表彰决定,表彰了去年平安法治**建设的先进集体(单位)和个人,各有关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书记最后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平安、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效,要求全区上下发扬永不满足、永不松懈的精神,着力提升平安、法治建设水平,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为**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书记的讲话,对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各街道、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

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去年以来,全区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目标,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将会大量存在,要巩固平安和法治创建成果,继续保持全市先进位次,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居安思危,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要认真排查平安、法治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对新形势新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推动平安、法治**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

第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这次会议精神,发扬求真务实作风,认真研究制定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的办法和措施,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要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不断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不断增强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平安、法治**建设的根基。要进一步深化为民办实事的举措,提升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水平。

第三、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平安、法治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保障工程,是保护百姓安全、增进人民幸福的民心工程。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平安、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大对平安、法治建设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齐心协力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要加强对平安、法治**建设的宣传,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提升参与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

下面,请各街道和受表彰的部门、单位会后到区委政法委领取奖牌、证书和奖金。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政法工作会议主持词(三)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县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xx-x年党风政法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政法、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部署xx-xxx的各项工作任务,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强抓落实,为加快脱贫解困、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保障。

这次会议只安排半天时间,鉴于目前各部门工作都比较忙,县上压缩了会议,把五个会议放在一起召开,但会议内容比较多,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会议顺利进行,要求与会人员认真遵守会场纪律,关掉手机,不要随意走动和大声喧哗,更不允许中途退场,自觉维护会场卫生。认真领会会议精神,仔细听,认真记,确保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下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请县委副书记xx同志做题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报告。大家欢迎。

下面召开基层组织建设会议,请组织部部长xx同志做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报告。大家欢迎。下面召开政法工作会议,请县委常委、公安局局长xx做题为《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强化措施,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报告。大家欢迎。

下面召开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请政府常务副县长xx同志做题为《明确目标,真抓实干,努力推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报告。大家欢迎。

下面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请政府副县长xx同志做xx县经济工作报告。大家欢迎。

同志们,xx-xx年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的任务、目标及推进措施已经明确。会后,各单位和各部门要立即组织干部职工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特点,进一步细化、完善各自的工作思路。务必使领导班子、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鼓足干劲,努力工作,使各项工作切合会议精神,有的放矢,加快发展。

新的一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抓实干,努力奋进,为全面实现县委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市政法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10篇

摘要:在中央大力提倡各地区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法治为道。贺州市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法制方略下寻求本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将对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坚持法治观念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结合贺州市的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和所取得的宝贵经验,进一步的说明在法治框架下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必要性。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法治;贺州市;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面对着到处充满诱惑的时代,旧有的社会整合模式遭到了毁灭性的冲击,中国社会也从一个原有的停滞有序转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但相对无序的状态。现如今的中国,已经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都使得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这些变革。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我们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能够提出新的思路、方法,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这一理念,来作为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维护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2011年2月,中央专门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并对社会管理在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八点意见。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成为当前各级人民政府的最重要工作之一[1]。

但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坚持法治,成为了人们热议话题。广西贺州市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在积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保障法治理念在管理工作中不被忽视的问题。但在贺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贺州市在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坚持法治保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探索出了很多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这些工作经验对于其它地区的社会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积极的借鉴意义,值得深入挖掘、总结。

1.社会管理创新中坚持法治理念的重要性

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对已僵化的社会管理体制提出新的、灵活的管理模式。这些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管理工作的效率,解决了很多社会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轻视法治所引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1.1 部分地区重发展、重改革而轻法治

一些地区在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漠视法治、轻视法治甚至是践踏法治的现象,特别是在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现象特别严重。比如近几年在一些地区城市拆迁过程中,所出现的无视法律,违法拆迁、暴力拆迁的现象;一些地方为了地方财政和政绩,没有对本地方的食品生产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督,而是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违规生产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引发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有一些地区为拉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保证财政收入,对新引进的项目、企业,只看重这些项目、企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所能发挥作用的大小,而不考虑这些项目、企业是否为对本地区的环境产生污染,产生多么严重的污染。对已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些老项目、老企业,不顾周围群众的利益损害,政府都不予处理。[2]

1.2 自由裁量权过度膨胀,人治现象严重

当前,政府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是主要是通过政策的运用,而不是通过法律来对其进行促进、保障,这是由法律的稳定性所决定的。政府所采用的政策,都是与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相统一的。这就使得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拥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在程序及各种规章制度都缺乏的情况下,再加上现有的少量自主创新的法律的内容大都含糊不清,规定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使得一些地方的法治观念不断淡薄。又加上“权本位”思想的影响,政府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时所采用的自主创新的绩效往往是有上级所决定的,所以在自主创新中机会很容易的出现人治现象。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出现就变得不足为奇了。[3]

1.3 立法滞后,不适应社会管理创新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

面对僵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在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改革创新。但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还会有更多更新的问题、矛盾出现。这些新出现的问题、矛盾,由于法律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而没有办法寻找到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解决,而使得这些问题、矛盾越积越多,最后可能还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法律的滞后性,也可能使得人们在无法可循,无法可依的情况下,根据自身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社会管理,出现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到时将会出现更大的社会问题[4]。

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危害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中央之所以提出创新社会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对社会进行管理,更好的为广大民众谋福利,而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法治观念的淡薄而引发的这些问题,使得结果与之背道而驰,不能不让民众感到痛心。所以,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必须要坚持法治理念,用法治的理念来指导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央倡导实行社会管理创新所提出来的目标,更好的实现对社会各方面的管理需求。

广西贺州市积极响应中央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大力号召,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对原有的社会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变革,积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贺州市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时坚持法治的理念,用法治理念来指导各种社会管理工作,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贺州市的这些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终结。以下是对贺州市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经验介绍。

2.贺州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极其经验总结

贺州市在建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中,非常重视法治观念的普及和指导,这使得他们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面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具体工作如下:

2.1 贺州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了对执法综治工作的领导,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政法综治工作。

贺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多次召开大会部署政法综治工作。相继召开了全市政法会议、全市政法和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暨社会治安严打整治行动动员大会以及全市综治工作现场会,市委、市政法委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政法综治工作。除此之外,为更好的了解贺州市的基本情况,市委领导亲自带队开展政法综治调研活动。如:2011年5月,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等市领导深入政法基层单位开展专题调研活动;2011年11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陆海平带领全市政法综治综合调研督查组到各县(区、管理区)和市直政法部门开展综合调研督查活动等。

在多次召开相关会议进行精神指示和实际加强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外,贺州市还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逐步使各级政法领导班子年龄和知识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为贺州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贺州市为更好的推进本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还不断完善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和指导。贺州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贺州市社会治安严打整治行动总体方案》、《贺州市网络舆情监控处置工作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市委政法委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全市社会治安严打整治行动期间政法部门协作机制的意见》、《贺州市社会治安严打整治行动期间政法干警五条纪律》等重要文件,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政策上的指导。

2.2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政法干警的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为全面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了保障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顺利展开,贺州市在人才培养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特别是在政法干警的人才培养方面。因为社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关键要有一支工作能力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政法干警队伍,为此,贺州市政法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了对政法干警的培训力度。主要措施有:

第一,为了不断提高政法干警执法司法能力、处理重大事件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贺州市政法部门结合市委组织开展的“强作风、重落实、促发展”活动,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极大的提高了政法干警的工作能力。

第二,为了树立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在群众中威信,贺州市注重加强了政法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了其作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法干警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

第三,为了更好的提高政法干警对其工作的认识以及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贺州市还举办了全市综治干部培训班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培训班,邀请了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刘耀龙等领导到贺州授课,集中培训各级政法综治干部500多人。极大的提高了贺州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人才队伍。

第四,为了提高政法队伍战斗力和公正廉洁执法水平,贺州市还组织开展了“政法队伍建设年”活动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从严治警,保障本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正是由于贺州市委市政府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才为贺州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贺州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贺州市在推进其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时,非常重视对法治观念的普及,也是在法治观念的指导下对其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贺州市的在这方面的努力,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终结出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2.2.1领导先行,政策引导,重心下移,人员下沉

社会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在贺州开展,主要是一开始就受到贺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正是在贺州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带领下,贺州市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才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领导班子经常组队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以及时发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面的亮点,提出完善建议并进行总结归纳。近年来,贺州市委市政府多次组队下基层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深入基层的实地调研活动,市委市政府对基层的社会管理创新措施有了全面的了解,发现了很多值得推广的工作亮点。除此之外,好的政策引导也是关键,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

贺州市政府清楚的意识到,社会管理工作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其主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基层。所以,把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重心下移,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寻找出新思路、新方法,化解和消除基层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把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人员下沉,加强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存在,增加政府在基层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贺州在这方面无疑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2.2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

贺州市近几年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特别是在政法队伍的人才引进上。不仅跟全国各大高校签订了人才引进协议,如:清华、北大等高校,积极引进一批搞素质的人才,而且对自身本身的政法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培育大批的人才队伍,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贺州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当中来。

除了不断加强本市的政府队伍建设外,贺州市政府还意识到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加强部门联动、综合治理作用的重要性。并根据自身情况在这方面采取了有力举措,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经验有:

在贺州城区设立交巡合一的警务工作站,实现一警多能。警务工作站实现了交警和巡警的合作维护社会秩序的模式,改变了过去不同警种警察相互推诿,处事低效的状况。他们采取“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的布警模式,在交通繁忙的时间点和路段,所有警力全部投入交通疏导和交通管理工作,其他时段则安排警力不间断在主要路段进行巡线防控,维护社会治安,这样实现了一警多能,使其管理交通和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能同时得到了强化,此制度施行后,城区“两抢一盗”案件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城区交通也更加有序,畅通,此举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和谐了警民关系。

平桂区公安分局促成各党政部门联动,有效整合资源,化解矛盾。针对许多矛盾纠纷涉及面广、单靠公安机关一家难以处置的难题,平桂区派出所及时对每起矛盾纠纷进行跟踪,并详细进行研判,紧紧依靠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形成以综治、司法、、民政、林业、工商、国土、计生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调机制,进行联合调解。这种联合调解适应了当前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矛盾纠纷,高效率地解决群众中的矛盾和纠纷,在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2011年全镇矛盾纠纷调解中,以派出所为主调处171起,协助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调处66起,矛盾纠纷调解的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从贺州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和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贺州市注重对基层的社会管理进行创新,从这些工作和经验中,我们并不难看出贺州市更加注重在政法方面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如:贺州市独创的在农村基层地区建立的“民警挂任村官制度”这一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的工作模式,能够使得贺州市基层政法工作人员根据贺州农村社会秩序的特点和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出来并不断的发展完善,极大层度上维护了基层地区的社会稳定。又如:贺州市在城区设立的交巡合一的警务工作站,能够有效的进行部门之间的联动,提高出警效率,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为贺州市的维稳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贺州市正是从政法方面入手,通过对政法系统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出相关的政策,以法治为先导,在全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坚持以法治为主,在法制框架下来开展相关工作,使得贺州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都有法治保障,使其能顺利、健康的进行。

3.结语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所选择的基本治国方略,所以社会管理创新必然要在法治方略下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可以说,在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并具有现实正当性。因为从社会管理方面来看,当前的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执法不规范和执法中的社会协作不够所造成的。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在我国可以说在制度层面已经确定,但在理念层面上和执法层面上还未完全到位,现实中一些政府官员法律意识淡薄、公正廉政执法意识不强,甚至 执法为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所主导,社会中暴力执法、钓鱼执法、违法拆迁等执法方式在部分地区和个别执法者身上偶有体现,就表明已经制定的法律并未得到良好的执行。正是因为这些执法不规范或滥权,造成很多危害社会稳定的问题。[5]所以,必须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坚持以法治为道,严格在法治框架下来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楚,宋黎.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内涵[A].法制与社会.2012(10) :184-185

[2]姜明安.在科学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中坚持法治、推进法治[J].政府法制.2011(19).8-9.

[3]刘云甫,朱最新.自主创新视域下政府管理创新的法律思考[A].科技管理研究.2011,31(2):1-5.

[4]刘武俊.在法治的框架内推进社会管理创新[J].政府法制.2012(16):12-13

[5]肖北庚.在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A].河北法学.2012,30(6):9-15

[6]丘志乔.以法治创新社会管理:规范公权与保障私权相结合[A].开放导报.2012(3):34-37

[7]林苑嘉.探讨在法治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创新[A].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2):99-102

上一篇:法治建设工作经验材料范文 下一篇:法治建设工作打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