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程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4:05:04

实验课程设计论文

实验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用Authorware绘制数学图像,制作教学演示课件,非常简洁直观,尤其用在抽象的数学教学中,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Authorware只提供了简单的绘图工具,Math类函数也只能绘制出简单的图像,在数学教学中,绘制图像通常采用描点法,即在坐标系中标出主要的点,再用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本实验要求:在Authorware7.02中文环境下,用几何描点法演示正弦三角函数。

1实验课程设计任务分析

本实验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演示出代表正弦值的线段平移过程,并演示正弦曲线的描绘过程。根据屏幕来确定坐标系,默认情况下可以取(200,200)为坐标原点。在Y轴的左侧绘制单位圆,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R,设圆上任意点与圆心的连线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该点的坐标为(Rcosα,Rsinα)。

2实验课程设计实现

(1)画单位圆新建一个文件,命名为“正弦曲线.a7p”;向流程线上添加一个计算图标,命名为“坐标”,输入如图2所示代码:再添加两个计算图标,分别命名为“画圆”和“画线”,输入图3和图4所示代码:此时,在(200,200)坐标处绘制了一个单位圆。

(2)描点在流程线上添加一个交互图标,命名为“开始”,拖动两个群组图标作为它的交互分支,分别命名为“演示”和“退出”,选择按钮交互类型。双击“演示”群组图标,按图5所示添加相应的图标并输入代码。运行程序,出现如图6所示效果。

(3)连线双击打开图5所示的“演示”群组图标,在流程线上添加一个计算图标,命名为“画轮廓线”,输入图7所示代码。关闭计算图标,重新运行程序,便可直观的显示正弦曲线的绘制过程,效果图如图8所示。

3结语

实验课程设计是Authorware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本实验通过绘制数学教学中的正弦曲线,使学生在熟悉Authorware基本图标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编程能力的培养,理解Authorware多媒体设计在基础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多媒体作品的演示效果,本实验还可以在细节上进行完善。

实验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实践教学是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社会上需要理论和实践能力充分结合的综合型人才,所以我们应该把实验教学提升到实践科学的高度来认识、探索、研究和实施,研究实践方法,强化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艺实验就是这样一类专业实验,实验项目的提出结合科研方向,以工程训练的方式完成实验项目。这类实验不同于一般的测试实验,它需要多个工艺过程才能完成,包括方案的提出,方案的论证,各工艺过程的完成,性能的测试等,每一个过程都相当于一个单一的小实验,有目的、内容、原理、步骤等,所以多工艺实验项目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思维、综合能力,不仅理论性很强,技术性和实践性更强。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电子器件制备工艺》就是这样一门课程。

二、课程组织方式

工艺实验不同于一般的课堂实验,完成它需要较长时间,所以以课程设计方式组织实验,教学形式以学生自主进行特定项目为主,教师参与指导并审核:学生自主完成方案的提出和论证,完成论证报告,指导教师审核,在理论可行的情况下,按照预约时间进入实验室完成各工艺过程,最后测试器件或材料性能。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实验时间,在给定的期限内完成全部实验工艺。在电子器件制备工艺课程设计中,我们提供了学生实践的时间和研究条件,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自行完成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电子器件制备工艺课程内容,注重加强各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综合,满足学生宽口径训练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兴趣方向的题目类型来完成。选择了兴趣方向以后,就进入自行完成实验的阶段。整个课程的内容包括:资料的查询—方案的制定—方案的论证及审核—工艺过程—性能测试。

1.资料的查询及方案制定。

选题后,学生要查阅资料,理解题目,消化和整理资料,写出本实验项目的设计报告,并从理论上论证实验方案及结果。实验方案确定后,在进入实验操作之前,需要指导教师审核设计方案,以可行性和理论正确性为原则。这一步很重要,如果方案制定正确,整个项目就等于完成了一半,以后的实验过程就会很顺利,在工艺操作过程不出错的情况下,基本能得出好的结论。

2.工艺的进行。

在进入实际工艺操作之前,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工艺的原理、意义和目的,并且要了解各工艺的注意事项,以免出现设备的损坏、实验的失败等现象。在各个实验工艺进行过程中,学生应该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实验教师也会要求学生严肃对待,发现问题要及时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力求使实验出色完成。经过整个工艺实验过程,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了,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研究思维得到了很好锻炼,动手能力、操作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实验教材的制定

工艺实验课程的实验教材内容,主要从实验过程入手,讲解各工艺过程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该工艺所需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尽量能详细地讲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五、工艺实验的组织实施

第一次接触多工艺实验项目的同学,一般要先参观实验室,然后进行实验预约(设备预约),做好准备后进入实验室(进行各工艺过程)。

1.参观实验室。

实践教学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多工艺实验也不例外,但它与传统的专业测试实验又不同,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操作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实验前对即将要接触的各环节(如设备、流程、注意事项等)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提前熟悉实验室,对实验设备有感性认识,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就有心理准备,才能做到实验时有的放矢。参观实验室可以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入实验室,实验教师针对具体事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这个环节可以大大减少实验中破坏性事件(如损坏设备等)的发生概率。

2.实验预约。

实验预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工艺实验的预约不同于一般实验,主要是针对设备的预约。由于实验学生人数多,设备有限,在实验进行期间,所有设备全天开放,而进行实验的学生要分时分段进入实验室。为了更好地安排实验时间,我们设计了一个预约表格(表1),学生可以根据表格提示预约。

3.实验过程参与情况跟踪。

在工艺实验中,由于以团队形式进行,团队成员中就存在自觉与不自觉、主动与不主动的问题,我们采用了实验环节的登记制度,保证每个同学参与到每个环节,就保证了让每个参与的同学都了解各工艺过程的意义和作用,也为成绩的评定提供参考。表2是小组完成工艺实验流程登记表。上述措施既保证了每个同学各个工艺过程都要参加,同时对每个同学来说也保证了项目研究的完整性。

六、实验评价体系的制订

工艺实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我们制定了特定的成绩评价体系。传统的成绩评定体系,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对实验结果的判断占据了主导地位,一般是根据实验团队的实验结果判断实验团队的总体成绩,而无法对实验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做出具体评价。对于工艺实验这一类型的项目来说,团队多、周期长、环节多、课外工作量大,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准确评价团队中的每一个体。由于缺乏其他的评价主体,团队中学生个人的实验情况未得到充分考察,教师无法公平、公正地衡量每位学生在实验团队中的贡献,打击了部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严重影响课程效果。为了解决传统成绩评定的弊端,我们在成绩评定中增加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环节,让学生自我评价,内容包括实验态度、资料检索、创新性、团队合作情况等,并让学生对所在团队中的其他成员进行评价。自评互评综合形成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再结合实验结果的老师评定,形成学生的最终成绩。通过成绩评定方式的改变,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融入实验,成为实验课程真正的主人,端正实验态度,避免“被动实验”的消极情绪。

七、结论

工艺实践课程的开设,增强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对于完成一个项目的思路有了明确的认识,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方法的改进,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工艺过程的合理监控和评价内容的制定,对团队中学生个体的创新性发挥,论文的撰写水平,实验的积极主动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实验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1.1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定位为数据库、编程语言、开发模式、开发平台的综合运用课程,作为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信息管理等本科相关专业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适合在数据库、编程语言、数据结构及软件工程等相关课程全部完成后开设。该课程利用企业级计算机系统平台———IBMPowerSystems来直观地呈现相关知识及其综合运用。设定的教学目标为:

(1)熟悉企业级服务器系统的基本操作与系统管理方法;

(2)掌握企业级数据库的主要功能及应用;

(3)了解企业级应用的组成、模块之间的关系;

(4)掌握企业级应用的开发模式及开发方法;

(5)能够开发简单的企业应用系统。

1.2案例驱动的教学内容设置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利用教学案例承载教学内容,并按照案例所涉及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课程内容、结构。

1.2.1案例设计

课程内容围绕案例进行组织。利用案例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因此课程案例设计是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企业级应用开发方法来设计,以案例实现为导向,将其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由此推动创新。其设计原则为:

(1)案例具有完整性。案例项目无论大小,应该设计成包括前端、应用逻辑、后台数据库等涉及相关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的一个相对完整系统,满足课程培养目标。

(2)具有扩充和拓展性。有利于学生的拓展和完善,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可组装性。学生能够按照提供的源码和实现步骤组装完成原型系统。

1.2.2课程内容

主要包括案例背景介绍、实验平台系统基础、实例数据库、应用开发方法及工具。案例背景介绍案例需求、应用流程框架、模块逻辑关系图等;实验平台系统基础介绍企业级服务器(IBMi系统)技术独立的体系结构实现、基于对象的管理、消息机制、工作流管理,以及系统安全机制;实例数据库介绍企业数据库(DB2fori)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方式;应用开发部分介绍企业级应用开发方法、相关语言,以及集成的开发工具。

1.2.3实验内容

根据案例实现的要求、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顺序设计实验。实验内容的特点是实验模块之间有先后依赖关系,需要学生按顺序完成实验,实现课程案例。实验内容包括IBMi系统接口、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应用逻辑设计与实现、屏幕设计与实现、打印报表设计与实现,以及应用系统维护等多个实验。

1.3案例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法

案例实践教学方法突出知识的综合运用,将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采用案例驱动、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并以实验为主导的多环节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讲述概念术语、基本理论、方法原理以及实现机制,并根据需要进行实时演示操作。课堂讲解力求少而精,注重启发、引导,并与学生互动。

(2)实验教学突出实验的目的性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多地实施个性化指导。利用案例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并加深和拓宽理论知识。

(3)精心设置单元练习,以巩固各个部分的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4)最后通过期末考试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归纳总结,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倡导“做中学”,教学案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使课堂学习融“教、学、做”为一体,把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置于实际应用环境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更多的是引导、指导、示范和答疑。

1.4多因素成绩评定法

有效的考核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该课程采用多因素考核:

(1)上机实验(占总成绩60%)考查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生需要按照实验任务要求上机完成实验,并上机提交包含源代码的结果。

(2)课后作业(占总成绩10%)考查学生对知识点及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30%)考查学生对整个课程基本知识点、知识结构以及原理方法的掌握情况。

2课程特色

这门综合实验课程在实验平台选择、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特色。

(1)集成的实验平台。依托IBMPowerSystems(P570),同时支持安装AIX、IBMi和Linux3种操作系统。其中IBMi是一款具有独特体系结构的集成操作系统,可以看成是最早的一体机,具有集成的关系数据库(DB2fori)、各种编程语言环境(RPG,COBOL,C,C++,Java,PHP等)、集成的开发工具(ADTs,RDP,WDS,RDiforSOA等)以及多种应用运行环境,包括Java、WebSphere商业智能许多软件,这种集成式、一站式的系统为综合实验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2)案例驱动课程内容。根据案例需求,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案例设计的完整性保证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直观地进行展示。课程内容包括了实验平台基本操作、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相关编程语言知识、界面设计、集成开发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在设计和实现案例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和知识的综合运用。

(3)案例实践教学方法。采用以案例为背景,融理论和实验一体化,并以实验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模块,实现课程案例。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发现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获得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

(4)精品教学资源网站。网站(http://222.200.181.101/i/)内容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堂教案、电子书、部分视频、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课后练习与答案、考试重点、模拟试题与答案以及相关网站链接等。课程网站整合了相关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课后复习及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方便。

(5)资深专业教师团队。综合实验课程的开设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实验平台系统操作等综合业务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长期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曾多次参加企业高校师资培训,获多项全球专业技术认证,具有专业特长。同时还邀请了企业(例如,IBM公司)资深教育专员、资深专家讲授部分课程内容,并与学生分享他们在企业工作的体会,开阔学生视野。

3结束语

作为独立的教学实践活动,这门综合实验课程是专业教学达到一定程度后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和创新。目前已经开设10多次,选修人数超过1200人次,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改进,对课程教学资源不断更新和完善,目前已较为成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做法总结如下:(1)选择良好的综合实验平台支撑;(2)建设精品课程资源网站;(3)采用案例驱动的综合实验教学方法;(4)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

实验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大学物理实验是面向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基础课,旨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神[1].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各高等院校正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育教学质量[2].笔者根据学校提供的moodle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了符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特点的网络课程,并应用于日常教学和管理中,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是物理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程,所以学好大学物理实验对后续其它实验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在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现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教学计划学时数少.受新教学计划和新教学大纲的影响,大学物理实验的学时数减少,实验理论课堂讲授的时间更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很难进行,启发性和探究性教学难以实施[3].(2)学生物理实验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来自城市优质学校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基本上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而来自边远农村地区或城市部分面上中学的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由于这些学校的实验设备不足,学校无法开展物理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所以这些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有些同学连最基本的测量仪表如电压表、电流表都没见过.(3)实验教学效果差,学生做完实验就忘记.由于受实验时间的限制,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集中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仪器操作规程、原始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与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记录.教师讲授完这些教学内容后,留给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时间少,学生怕无法按时完成,产生紧张情绪,对老师的启发性提问不屑一顾,对一些实验现象缺乏思考.虽然按要求完成了实验数据的记录,也只是对老师的实验演示的重现,对实验理解不透彻,做完实验就把操作忘记.等到期末操作考试时,面对曾经做过的实验束手无策.(4)学生实验报告书写潦草,不规范,提交不及时.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多,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实验报告无法及时批改,堆积如山.(5)考核制度落后,有待改革.目前的考核方式是根据不同专业采用纸质笔试或操作考试.有了网络课程的试题库后,就可以采用网上抽题网上笔试和网上抽题现场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3基于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

Moodle(ModularObject-OrientedDevelopmentLearningEnvironment)是一套公开源代码的网络课程管理系统,Moodle翻译成中文就是“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开发动态学习环境”.Moodle是以建构主义为教学依据,采用与我国新课程类似的模块教学,它的基本模块有:站点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作业模块、论坛模块、资源模块、测试模块等.Moodle作为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以下几点优势[4-5]:(1)界面设计简单、高效、安全,绝大部分教学内容、资源等可即时添加、即时显现.(2)支持多种课程形式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例如Booking、ForumNG、Journal、Technical、wiki、协作程序教学等.教师能够随时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生成新的课程目标.(3)教师可以查看成员日志,统计每个学生的活动细节如最后访问时间、阅读次数,汇编每个学生的详细报告.一般访问次数多的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学习成绩也比较好.(4)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平台可以自动记录学生上传作业的时间,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作业,并在平台上进行评定,了解教学效果.平台即时把评判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及时修改并再次提交.(5)支持教师的混合式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帮助教师与学生在协助的在线环境中交流.有多种类型的论坛如聊天室、课程新闻讨论区、教学讨论区等供选择,促进了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学员与课程之间的交互.(6)支持多种格式文件资源的上传,如Word、Powerpoint、Flash、视频和声音等电子文档.

4《大学物理实验》网络课程的设计

基于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特点和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设计的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课程,可以弥补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该网络课程的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网络课程主界面截图如图2所示,各主要功能模块介绍如下:(1)用户管理.用户成员包括管理员、课程创建者、教师、无编辑权教师、学生、访客等.教师可以手动添加学生名单,也可以设置“选课密码”让学生自己选课成为该课程学员.(2)课程设置.教师可以对课程名称、课程简介、课程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课程格式、外观、命名角色进行设置.(3)实验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基本信息、实验项目、实验讲义下载、实验教学视频、虚拟仿真实••105验、基于Excel的数据处理系统、实验仪器介绍、优秀学生实验报告展示等.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介绍、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考试大纲、教师队伍介绍、互联网上的其它教学资源链接.实验项目:根据学校开展的实验项目力热、电磁、光学等实验,分别进行独一介绍,介绍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及处理.实验讲义下载:教师每学期都会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修改,提供最新电子版的实验讲义和其它网络上的优秀教材供学生参考.实验教学视频: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实验操作视频等通过采集录制、剪辑、字幕后期处理,或针对具体某一实验操作流程、实验现象的观察等制作成微视频、微课上传到该模块,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支持多种视频格式如MP4、FLV等,但为了保证视频能兼容各类终端(如PC、安卓、苹果)系统的各种浏览器,实现视频的在线播放,教师在上传视频之前,应先将视频转换成MP4格式(采用AVC720p或者AVC480p),视频上传后将视频文件名称改为英文名称.虚拟仿真实验:该模块添加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研发的霍尔效应、双臂电桥测电阻、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等部分物理仿真实验和由学校师生自行开发的基于LabVIEW的虚拟示波器、虚拟信号发生器等虚拟仪器.利用虚拟实验或仿真实验辅助实验教学,可以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的束缚,有利于学生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讨论和解释实验结果、反思实验过程,同时也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减少实验设备与空间,节约资金,改善实验条件[6].实验数据处理系统:利用Excel、Origin等软件制作实验数据处理模板,输入原始数据后,便能直接计算出实验结果.该功能应用于实验室,提供给学生检查实验数据是否正确,能减少实验数据处理的时间.实验仪器介绍:该部分包含实验仪器图片和仪器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先了解和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减少实验时间,提高实验质量.优秀学生实验报告展示: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实验报告进行展示、表扬,起到示范作用.一些典型错误的学生实验报告,也可以经教师批改指正后展示,防止学生重复错误.教学课件下载:提供教师的课件及教学资料,方便学生自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能重新学习掌握基本知识,而优等生则能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7].(4)实验室开放预约:该功能有利于开放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和方便想补做实验或提高实验的同学预约实验时间.(5)网上考试系统:教师可以对每个实验项目直接添加小测验,也可以利用MQE试题编辑软件制作试题库后,再添加到该模块中.小测验用于课程的正式考试、每一实验项目的测验、使用以往旧题目做练习性测验、提供学生表现立即反馈、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期末考试方式,采用网上随机抽题,网上笔试和实验室现场操作考试,省去了人工纸质抽题的麻烦.(6)实验教学活动.该模块包括实验报告提交、教学讨论区和教学信息.实验报告提交模块:对于部分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通过作业提交功能提交,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网络设备进行批改和评价.教学讨论区模块:该讨论区的类型有博客形式的标准讨论区、单个简单话题、单个人发表一个话题、问题及解答讨论区和一般问题的标准讨论区.教师提出一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探究.随着学生应用手机微信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的群聊功能,在微信中建立群聊,将“群二维码名片”到网络课程中,学生通过微信“扫一扫”就能加入群聊,进而开展基于微信的教学互动.教学信息模块:利用新闻讨论区普通新闻与通告,把学生实验安排表、实验分组情况表,考勤统计表、成绩统计表等到网络课程上,方便学生及时掌握课程教学信息.还可以本学科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学科最新研究动态、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和学生获奖新闻等信息.(7)实验教学评价.评价的类型有反馈、互动评价和投票.反馈可建立自定义的问卷调查;互动评价允许收集、查看以及评价学生的工作;在投票模块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并给出多个应答选项,由学生在线投票.

5结束语

利用基于Moodle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实验教学之不足,能够充分运用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有利于加快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提高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

作者:黄贤群 石燕飞 刘秋武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文亚芹.大学物理实验[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5.

[2]教育部科技司.2016年12月教育信息化工作日报[EB/OL].[2017-02-06]./xxh/focus/201702/t20170206_1486426.shtml

[3]肖立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探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5,6(28):114-116.

[4]谢幼如,柯清超.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08-211.

[5]张豪峰,葛晨光.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30-161.

[6]单美贤,李艺.虚拟实验原理与教学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8-119.

实验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34-02

一、引言

针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若干意见,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要求,强化对课堂、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本专业结合学校及学科的自身特色,讨论如何改变当前应届毕业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现状,确保本科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计划的平稳运行。积极探索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新模式,探索形成“自主选题、教师辅助、理论为基、实践为主”的新型综合管理模式。强调本科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新型管理机制的引导下,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个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完成两个阶段的过渡,并为其提供实验室及实验设备,为本科生的设计活动提供良好的开放共享平台,营造出更好的实践氛围,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健全课程设计管理机制

课程设计阶段排在毕业设计之前,也是为最终的毕业设计提供基础的一个环节,是本科生由传统学习向毕业设计的一个过渡时期。传统的课程设计停留在本科生通过实验箱上固有的电路完成基础实验的阶段,其本质只是完成基本的单片机或PLC实验,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自主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与实验课的考核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经过积极探讨与摸索,针对传统课程设计的弊端,制定了全新的课程设计管理新模式。

1.自主选题。教师会初步拟定一些课程设计的题目,每个题目只有最终实现的功能要求,而且所设立的题目会尽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交通灯的自动控制、自动工件检验技术等,但是相对功能比较简单,没有太多复杂的功能,其设定题目的目的在于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选择实现方式、自己动手搭建简单的控制平台,实现最终功能。课程设计的题目并没有十分具体,也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题目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自主创新,使其功能更加丰富。当然,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基本设计能力,因此也不会有太严苛的要求,以使学生完成到毕业设计的良好过渡。

2.设计制作。学生完成选题以后,在课程设计的三周时间内,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形成自己题目的可行性方案,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自己搭建实验平台。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熟悉了相关控制器的控制方法,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设计,同时也对选题内容的当前发展状况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完成设计制作后,学生要根据设计写出相关的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选型、设计思路、实验程序、实验总结等[1]。

3.考核机制。考核过程借鉴论文答辩的模式,学生可借助PPT讲解自己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并结合现场演示,展示三周以来课程设计的成果。教师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内容提出2~3个相关问题,在考察学生设计能力的同时,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真正让学生明白设计过程中的每一步。通过建立新课程设计管理模式,为毕业设计的进行提供了一个过渡阶段,整个过程,以学生自主设计学习为主,同时又加强了课程设计监督检查模式,对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次数和认真程度进行统计和记录,在时间上为学生提供保证。最后的考核阶段也要严格执行,针对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评分,以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

三、健全毕业设计管理机制

1.论文选题紧贴实际。毕业论文不同于课程设计,它不仅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还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停留在设计实现简单功能,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结合实际课题,形成较完整的控制系统,例如:基于单片机的轧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眼镜架生产控制系统等,针对选题,学院采取坚持每人一题,题目不重复的方式。题目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专业的特点,并且与工程实际紧密相关,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题方式多样化。学生既可以从所列毕业设计题目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也可以与教师交流讨论自己想要研究的毕业设计题目的可行性。提前公布选题内容。在真正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更早的搜集相关的资料,为之后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2.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前期报告、中期报告、论文初稿、论文终稿,学院制定了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前期报告:学生需要以开题报告的形式,提交毕业设计前期研究的内容。中期报告:包括已经完成的研究内容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等。论文初稿:基本完成了毕业设计要实现的功能,形成了完整的控制系统。论文终稿:学生提交毕业论文终稿,并准备进行最终的毕业论文答辩。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研究为主,教师的辅导为依托,同时会为本科生配备研究生进行简单的辅导,有利于毕业设计整个进展的推进。最终的毕业设计答辩阶段学院也制定了严格的考核规则,每位学生都需要制作毕业设计相关的PPT,结合PPT对毕业设计作品进行现场演示,教师现场提问相关专业问题,学生需要根据对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现场的表现进行评分。

3.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联系,将部分毕业设计与企业相结合,寻求与专业相关的正规企业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体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企业实践活动,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与相关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实习企业的实际课题针对性强,与当前发展趋势联系密切,可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同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后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将毕业设计与企业实习相结合,使毕业设计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做到了企业和高校实现双赢。对于一些没有参与企业实习而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也并没有完全照搬理论,由于学院对毕业设计提出了要求,所有学生都应该根据各自的毕业设计完成电路板的设计,或是通过触摸屏等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完成毕业设计,完善功能,提倡在现有工艺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鼓励创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实施效果

学院自调整新的管理模式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论是从课程设计还是毕业设计,其质量有了整体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日常学习中,更注重对工程实践的关注[2],自主地了解相关实际课题的内容,教师对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指导关注度也进一步提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改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论文优秀率、比赛获奖率以及就业率,如图1~3所示。

由图1、图2可得,毕业设计的优秀率及及格率逐年增加,不及格的人数也在逐渐减少,参加比赛及获奖学生人数逐渐增加,获奖的等级也逐年增长。图3显示的是就业情况,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好转。由此可以看出,学院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的改革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今后的几年将会继续推进和改善,最终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攀.实施教学质量工程 提升教学管理水平[J].高教学刊,2015,(14):108-109.

实验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具备普遍性,对经常出现的这些问题如不及时改进,就消弱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进一步影响教学质量,而要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可采取如下相应对策。

1.1课内实验环节

环境科学专业普遍存在着实验教学环节薄弱及不全面的现象,使得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或不配套,二者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力较差。就以淮阴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为例,实验课程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基础性实验,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四大基础化学实验;二是专业性实验,主要包括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等实验。

就基础性实验而言,在四大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尽量多开一些与环境科学专业结合较为紧密的设计性实验,适当增加环境专业相关仪器分析试验学时,精简无机元素化合物验证性测定,减少重复性的有机合成实验,帮助学生提高实验主动性,从而为后续的专业实验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就专业性实验而言,实验的设计与开设尽量具备典型性,尽量能囊括这一门课程的方方面面,精简重复性的实验,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探索性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另课内专业实验的开设也尽量做到全面,既要包括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等实验室操作的实验,也要包括环境土壤学、环境生态学等野外操作的实验。

1.2实习环节

实习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见习及毕业实习两部分。就专业见习而言,应避免以往乱看一气的传统,在兼顾全面的同时也应突出重点。应让学生全面了解见习单位的组织结构、运行情况及废水、废气、固废等处理工艺流程,另需适当延长见习时间,从而使学生的切身体会更深刻,进一步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毕业实习而言,应摒弃学生自愿参与的方式,强制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并在实习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写一份详细的实习报告,这样才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可增强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另可加强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以满足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要求,同时也可缓解校内资源匮乏的现状。

1.3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设置的合理与全面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这一专业的认知深刻以及实践教学的好坏与否。因此,在制定课程设计培养计划时,应尽量做到合理与全面。不仅需开设环境工程设计课程,其他诸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生态学等课程的课程设计也需开设。另各课程的课程设计内容也应具有代表性,如环境工程设计内容可偏向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方面,而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设计内容可偏向环境影响报告表或报告书的编制等方面。

1.4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本科学历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显得至关重要。毕业论文(设计)可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一般由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并具备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为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素养,毕业论文(设计)应注重以下环节:(1)选题。论文选题应集中在当前比较现实或前沿的环境问题上,可由导师出题,也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拟题目,并尽量做到“一生一题”,避免传统“多生一题”的现象。(2)大纲及技术路线的制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确定后,可要求学生在2周时间内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独立完成文献综述的撰写,在与导师讨论后拟定出论文大纲、制定出合理的论文技术路线。(3)论文的实施和撰写。论文的实施和撰写阶段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遇到问题可与导师相互讨论,导师也应严格控制,要求学生应有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避免学生出现剽窃、大面积引用、学术不端等现象的发生。

2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将越来越凸显,从而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实践证明,实践教学环节是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由之路。因此,实践教学模式仍需逐步完善和强化,比如在与环境保护部门及企业的联系,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这样才能在培养出高竞争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验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建立起了严谨的、科学的并符合校情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及运行机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专业建设评估体系、课程建设评估体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及质量评估体系、实验室评估体系、生产实习评估体系、课程设计评估体系、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与运行机制等。建立、健全了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工作相关规范性管理文件。针对地方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当前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采用了线性权重法将三级指标(二级指标)转化为一级指标,权重的选取主要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到,同时充分考虑到每项指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的实际。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全员性”,体系涉及到相关领导、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二是“全过程”,体系涉及到重要教学建设、主要教学环节的全过程;三是“全方位”,体系以与重要教学建设、主要教学环节有关的各部门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教学质量;四是“针对性”,体系指标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学生的实际;五是保证和提高重要教学建设、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贯穿始终。

开展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

评估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过程进行检查,进行学风和教风检查,掌握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进度和工作情况;第二阶段:深入毕业答辩现场,跟踪答辩过程;第三阶段:各教学单位组织专业进行自评,同时,学校聘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审阅;第四阶段:专家组进行复评(逐个专业进行实地考察),总结成绩,查找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反馈交换意见,评出等级,结果向全校公布。通过毕业设计评估,规范了毕业设计工作管理,保证和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每年都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检评审,结果表明:我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合实际程度高,学生专业知识扎实、运用知识能力强,设计(论文)质量好。近几年,学生结合毕业设计(论文)公开200余篇,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对厂矿企业起到较大作用。学校定期开展实验室评估、生产实习评估和课程设计评估。实验室评估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专家组深入实验室随机听课;第二阶段:各教学单位组织实验室自评;第三阶段:专家组实地考察实验室,得出评估结论,反馈交换意见。生产实习评估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专家组深入生产实习现场进行实地抽查,掌握实习的真实情况;第二阶段:专家组逐个单位考察,评出专业等级,反馈交换意见。课程设计评估专家组深入到单位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教学文件、指导教师、课程设计选题、课程设计质量四个方面。通过开展实验室、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评估,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铸造工艺设计、航模等竞赛中屡获佳奖。毕业生以实践动手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公认,几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居黑龙江省高校前列。

学校常年开展课堂教学评估,实施教学督导制度和学生评教,形成了以校、院两级管理的“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每年都开展教师教学质量建设系列活动,包括“多媒体课件大赛”、“名师示范教学”、“专家讲座”、“十佳教案评比”、“实践教学大赛”、“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及获奖多媒体课件、教案观摩展等活动。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在我省进行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教师在省内其他教学大赛中屡获佳绩。学校以专业、课程建设评估体系为导向,实施专业、课程项目制建设,以三年为周期进行滚动建设。2011年依据评估体系对59项专业建设项目、40项课程建设项目进行了考核评估,得出了考核结论,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了考查,反馈交换了意见,有效地推进了专业、课程建设,专业服务企业、课程服务专业的转型实践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学校建成部级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10个,学校本科专业数量达到51个;建成部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14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省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1项;部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

实验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第一条为适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需要,加强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的组织与管理,确保考核质量,根据国务院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以下简称“实践性环节考核”),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学考试”)专业规格要求和课程考试目标,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实践性环节考核一般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和其他专门技能等。

第三条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水平和质量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应层次实践性环节考核相一致,并体现自学考试的特点。

第四条实践性环节考核必须坚持标准,加强领导,严密组织,严格管理,逐步实现考核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考核手段的现代化。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五条实践性环节考核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

全国考委的职责是:

制定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有关政策、标准和业务规范;

制定全国协调开考专业的实践性环节要求和考核大纲;

审批和审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考委”)制定的实践性环节考核要求和考核大纲;

监督、检查、评估各地实践性环节考核工作;

组织实践性环节考核的研究工作。

第六条省考委负责管理本省实践性环节考核工作,组织主考学校和其他高等学院及有关单位具体实施。

省考委的职责是:

贯彻执行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方针、政策和业务规范;

制定本省开考专业的实践性环节考核要求、考核大纲和考核实施细则;

组织报名工作,安排考核时间,确定考核地点(场所);

组织命题和成绩评定工作;组织考核管理人员及考核教师的培训工作;对考核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管理、监督、检查和验收;

处理违纪人员及有关责任者;

公布考核成绩,建立考籍档案,颁发考核合格证。

第七条省考委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考办”)为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日常管理机构。省考办应设立或明确相应机构并配备人员负责实践性环节考核工作。

第八条主考学校在省考委的领导下,负责实践性环节考核工作。

主考学校的职责是:

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和有关规定,拟定实践性环节考核大纲和考核实施细则;

参与实践性环节考核的命题工作;

选聘并培训考核教师;

具体实践考核工作,评定成绩;

协助省考委选择确定实践性环节考核的地点(场所);

完成省考委交办的与实践性环节考核有关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主考学校成立实践性环节考核领导小组且,领导小组由分管自学考试工作的校(院)长及负责自学考试工作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各专业(课程)成立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本专业(课程)的业务负责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考核教师由专业(课程)考核小组组长提名,经考核领导小组审核,报省考委备案。

考核教师的条件是:从事本专业或课程的教学或科研工作,具有中、高级职称,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实践经验。

应建立稳定的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考核教师队伍。

第十条委托考试部门的职责:

办理委托开考专业实践性环节考核的集体报名手续;

按照省考委的要求,提供实验、实习地点(场所),协助组织应考者进行实验、实习等工作。

第三章报名及考核地点(场所)

第十一条应考者一般在该课程所涉及的理论考试合格后,方可报名参加该课程的实践性环节考核。应考者在所学专业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方可报名参加毕业论文(设计)或毕业综合考核。

第十二条报名工作的具体实施由省考委确定。

第十三条实践性环节考核地点(场所)和所需各种仪式器、设备、材料等必须符合考核大纲等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十四条实践性环节考核地点(场所),一般应设在主考学校,也可设在其他高等院校、科研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等。

逐步建立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和考核基地。

第四章考核要求

第十五条在确定开考专业时,必须充分论证有关实践性环节学习与考核的可行性及条件。

实践性环节考核要求是自学考试专业考试计划的组成部分。在制定专业考试计划时,必须相应的实践性环节考核要求,其内容一般包括: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实践性环节考核的设置、学分及要求,考核方式以及其他必要的说明。

第十六条实践性环节考核必须编制考核大纲及考核实施细则,并提前半年公布。考核一般应集中时间进行。

第十七条实验的考核

实验是帮助应考者印证、理解和巩固基础理论,培养实验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环节。实验的考核,一般是指对课程实验项目及实验操作水平的考核。

实验考核大纲的内容一般包括:

(1)实验目的;

(2)常用实验仪器齐备;

(3)实验项目;

(4)实验的基本要求;

(5)实验报告;

(6)必读和参考书目;

(7)考核目标、内容、方法。

应考者按照实习考核大纲进行实习,记录实习内容和心得体会,实习结束时写出实习报告。

接受实习的单位要根据实习人数,按一定比例选定若干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定实习和考核任务。对应考者在实习期间的表现、所从事的工作和业务能力写出评语。主者学校根据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和实习单位评语,组织答辩,并评定成绩。

第十九条课程设计的考核

课程设计是从属于某一门课程的设计,主要考核应考者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一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考核大纲的内容一般包括: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设计题目或设计任务;

(3)设计内容;

(4)必要的数据和要求;

(5)计算要求;

(6)具体实施意见;

(7)完成的时间;

(8)参考资料;

(9)考核目标、内容、方法。

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1)根据课程设计考核大纲的要求做好准备工作,拟以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课程设计;(2)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是课程设计工作的整理和总结,主要包括设计思想和设计两大部分,一般为:目录(标题及页次),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存在问题及进意见,参考资料编目等。

成绩评定。课程设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主考学校组织有关考核教师进行答辩并评定成绩。

第二十条毕业论文(设计)的考核

毕业论文(设计)是考核应考者科研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大纲的内容一般:

(1)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

(2)选题依据和范围;

(3)完成的时间;

(4)参考资料;

(5)考核目标、内容、方法。

应考者根据考核大纲的要求,提出选题申请,经主考院校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列题,并由主考学校推荐或指定指导教师。

选题申请批准后,应考者根据选定课题内容与实际条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应考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先经指导教师评阅,提出意见,报送主考学校;主考学校组织有关考核教师进行评审,对确定完成课题任务并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者,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由主考学校组织考核教师组成答辩工作小组。

答辩和评分应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一般程序为:

(1)应考者先向答辩小组简要报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价值,主要观点形成过程,论据和论证方法、特点及主要内容。

(2)答辩小组成员向应考者咨询。

(3)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小组对应考者的论文(设计)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

第二十一条专门技能的考核是指对外语、艺术、体育等特殊专业的基本技能的考核。

专业技能的考核按各专业课程考核大纲、考核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

第二十二条考核成绩评定办法

凡是达到考核大纲要求,经成绩评定及格及以上者即为合格。考核成绩评定一般分解成若干项目先按百分制评分,再折算成五个等级为最后成绩。90至100分为优秀;80至89分为良好,70至79分为中等,60至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对一些特殊课程的考核可采用百分制计分或只采用及格(合格)和不及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进行评定。

第二十三条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予补考,但可以参加下次考核。

第五章考籍管理

第二十四条凡符合免考条件者按有关规定办理免考手续。

第二十五条应考者的成绩档案由省考办统一管理。考核结束后,主考学校或有关单位将考核资料、考核成绩册等上交省考办。

第二十六条每次考核结束后,向应考者公布考核成绩。考核成绩合格者,由省考委颁发考核合格证。

第六章考核费用

第二十七条实践性环节考核费用包括报名费、考核费等。

第二十八条根据国家物价、财政等部门的文件规定,参照当地普通高等学校有关实中性环节考核费用标准,结合自学考试的实际情况,由省考委及有关部门制定收费标准。

费用收取标准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国家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及实际开支情况,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作相应的调整。

第二十九条委托开考专业,由委托考核部门向省委交纳实践性环节考核补助费。

第三十条实践性环节考核费用由省考委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七章考核纪律

第三十一条有直系亲属参加考核的教师及工作保同不得参与该专业(课程)的考核工作。

第三十二条严肃考核纪律,对违纪人员及责任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应考者的专利权中有抄袭、代考等舞弊行为以及其他违反考核规则的行为,由省考委宣布考核无效或取消考核成绩等。

考核教师及考核工作人员在考核中有不坚持考核标准、行为及其他违反考核规则的行为,省考委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取消考核工作资格及会同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全国考委、各省考委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践细则。

实验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局限于绘制模具图,已不适应企业人才需求。课程设计改革在内容上增加了材料改性及工艺探索的题目,并通过两次试点,在人员、进度安排及突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课程设计选题应因人定题,与学生就业意愿相结合,在进度安排方面应制定应急预案,预留机动时间。相关改革成果为2015级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增设“专业综合实验”环节提供了实践依据。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成果

课程设计环节作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所占学时仅次于毕业设计环节,历年来均以绘制塑料模具图为课程设计内容。但从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从事高分子材料产品生产管理、原材料改性、成型工艺制定等工作的学生已占2/3,而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设计的学生仅总人数1/3左右。显然,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课程设计环节迫切需要补充材料改性以及工艺制定等内容,以便在有限的实践教学学时以及有限的设备条件下让更多学生获得材料改性及工艺制定方面的训练[1]。从2012年起,笔者承担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的相关教研课题,在课程设计指导工作中增加了材料改性及工艺探索的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两届学生试点,证实了学生在4周内完成材料改性及工艺探索相关内容的可行性,也在课程设计题目选取、人员进度安排及突况处理等方面积累了经验。相关改革成果为2015级新生培养方案中增设“专业综合实验”环节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1课程设计改革内容简介

2012年秋季学期,笔者承担了课程设计改革相关教研项目。按照进度安排,第一次试点放在2013秋季学期,从笔者指导的5名2010级学生中抽选了2名学生完成材料改性相关课题,主要是验证学生在4周内完成材料改性课题的可行性;2014年秋季学期进行了第二次试点,从笔者指导的11名2011级学生中指定4名学生完成配方探索及工艺制定相关内容,这一阶段主要是在课题选取、实验进度安排及突况处理方面进一步积累经验。

2改革试点成果介绍

2.1课程设计题目选取与人员安排

选择难度适中的设计题目是保证学生如期完成课程设计的前提[2]。因材施教、因人定题,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才能确保课程设计顺利进行。往届高分子专业的学生只会在毕业设计阶段涉及到材料改性及工艺制定的内容。毕业设计阶段时间非常充裕(12周),足以让学生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以及应对实验失败等突况。而课程设计环节仅有4周的时间,因此课程设计选题应“小而精”,难度应明显低于毕业设计题目。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第一阶段试点时选取了有一定研究基础的课题,在材料制备工艺方面无需进行探索,减少了学生“走弯路、耗时间”的可能。将往届毕业设计题目“硅橡胶阻燃材料性能研究”分化为两个课程设计题目,分别由两个学生完成“硫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结构控制剂种类及用量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从第一阶段试点结果看,学生借助已有的工艺参数,在第一周的实验中就顺利制备出了硅橡胶材料的空白试样,完成后续实验内容的时间也较充裕[3]。因人定题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第二阶段试点时,笔者在题目选取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在这一阶段试点的学生中,有3名学生的题目仍然衍生于往届的毕业设计题目。而有1名学生曾担任过两年的科研助手,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针对这名学生的特点,笔者让其独立制备一种天然有机填料/淀粉胶复合材料,实验原料及实验方案等自己通过查阅资料确定,笔者仅在实验遇到困难时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议。最终,该名学生通过6轮实验探索制备出了符合要求的材料样品。试点结果证明,对于主观能动性较强的学生而言,即使只有4周时间,也能在没有研究基础的情况下完成课题内容,但实验工作强度偏大。课程设计题目与学生就业意愿相结合,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在大四秋季学期工作单位已提前落实为材料改性或工艺制定岗位的学生,可以优先安排其在课程设计阶段进入相关实训。本次课程设计改革中,参与第一阶段试点的一名学生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就确定了工作单位(主要生产硅橡胶产品)。由于课程设计题目与就业单位需求密切相关,这名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非常积极主动,最终很好的完成了课程设计内容[3]。

2.2实验进度安排及突况处理

课程设计时间有限,如果安排材料改性及工艺制定内容,则在短短4周时间内需要学生完成资料搜集、方案拟定、方案实施、论文撰写等内容,因此需要指导教师合理安排实验进度。此外,由于实验设备故障、实验失败等突发因素会严重影响实验进度,如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急方案是确保课程设计顺利完成的又一关键。课程设计初步的进度安排是[4-5]:第一周完成资料搜集、方案制定以及原料采购;第二周、第三周进行实验;第四周完成课程设计论文撰写。在两次课程设计改革试点中,均出现了一些突况,导致实验进度安排临时调整。在第一次试点时,由于实验关键设备平板硫化机的温控器失灵而维修了几天,耽误了实验进度。针对这一突况,指导教师及时调整进度,让学生在设备维修期间完成前期实验数据整理及课程论文框架构建等工作,从而大大缩短了后期课程论文撰写的时间,确保了课程设计如期完成。第二次试点时,由于其中一个选题没有研究基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花了两周多的时间尝试了多种原料配比,才最终敲定实验方案。所幸学生自身积极性很高,时间安排也比较紧凑,白天进行探索实验,晚上查阅资料调整实验方案,最终按期完成了课程设计论文。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实验进度安排不能仅仅依靠指导教师“纸上谈兵”,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自身能力以及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进行设定。对于能力强、积极性高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增加实验内容,紧凑安排实验,以便学生得到更多的能力锻炼。对于专业基础较弱、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预留出合理的机动时间,以便学生能从容完成实验内容。

3改革成果推广及应用

目前,本次课程设计改革成果已经进入应用阶段,在本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增设了4周的“专业综合实验”环节,并从2015级学生开始实施。这一环节将专门用于学生进行材料制备及工艺探索等综合实训内容。笔者认为本次课程设计改革已经达到预期目标:(1)改变了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内容单一的现状;(2)证实了4周内完成材料配方探索及工艺制定等内容的可行性;(3)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4)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了实践依据。

4结语

课程设计改革能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从而使其成长为复合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内容多元化,可以让学生所学知识更贴近企业需求,有利于扩大学生就业面,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双赢”合作。相信本次课程设计改革取得的成果在将来的实践中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充实。

作者:盛旭敏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盛旭敏.浅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J].广州化工,2014,42(7):182-183.

[2]范雪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多理念融合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69-70.

[3]盛旭敏.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15,43(2):155-156.

[4]吕景春,郑成辉,轻化工艺课程设计(染整专业)的教学模式探索[J].高教论坛,2010,12(12):90-91.

实验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体系设置 实践教学 三三实践教学体系 资料归档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3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基本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对典型的废水处理能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案和确定主要的工艺参数,对污水和废水处理最新技术需有一定的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同时也是一门工程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一定的设计技能。因此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也要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3]。因此《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达到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1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设置

我校选用的教材是高廷耀等主编的《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第三版),安排120学时,其中理论授课80学时,实验40学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将脱氮除磷基础理论连同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艺及其设计一起讲解,并增加化学除氮、化学除磷的机理及工程实例讲解,同时强化生物脱氮、生物除磷的机理分析,并进一步在实际污水脱氮除磷工艺中深入讲解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让学生彻底了解和掌握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和典型工艺。教学中,对处理同类污水的不同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经济性、技术性的对比分析,分析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的适用对象、范围,找出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便于学生在实际污水处理设计中进行方案的比选。如不同类型沉淀池的比较、推流式活性污泥法与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的比较、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污水的不同化学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等。另外,在教学中,补充介绍一些最新的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深入了解本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动向,将最新的水污染控制理论、技术参入到实际教学中,增加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了解最新的污水处理动态。

我校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由水污染控制工程、水处理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构成,我校开设《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之前的先修课程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等,学生通过对化学类及微生物学类课程的学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有关污水和污泥的化学性处理、生物处理的专业基础理论

知识。

2 课堂组织教学

2.1 座位表制度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上课人数多达120人左右,都是在大的阶梯教室内授课。要在人数众多的大教室内组织好教学实属不易,首先是众多的学生姓名一时无法熟识,课堂教学的组织纪律无法有效的掌控,即使有学生上课时讲话、睡觉或其他的课堂违纪行为也无法准确的叫出学生的姓名。在上《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之前,将所授课程教室的空白座位表打印一份,第一次课时将座位表发下,由学生按上课第一次入座的座位将姓名填写在座位表上,以后每次课都按填写好的座位表入座,这样老师对每个座位上的学生姓名一目了然。对于选课人数众多的课程,座位表制度的执行有着诸多的好处,老师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去点名,只要将座位表与学生实际落座的情况进行对比,就能很快了解迟到、旷课的学生;上课时若有学生讲话、睡觉或其他的课堂违纪行为,对照座位表,也能快速的找到具体的学生姓名,进行批评指正;便于对违纪行为的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这样可督促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我校一般的课程考试、考核分包括平时成绩分、考试分等,平时成绩分一般占到总分的20%左右,平时成绩无外乎对迟到、旷课、早退、上课的组织纪律、提问回答的效果、作业等进行考核,而对于人数众多的课程进行平时成绩考核实在有些困难,而座位表制度的实施可有效的解决这些难题。当然,座位表制度并不是学校硬性规定的一项制度,只是在我系得到较大的推广。

2.2 教学效果探讨

多媒体多样的教学演示方式可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揭示事物的内部结构或内在关系,提高学生观察理解事物的能力;同时利用人的多种感官来接受信息,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质量和效率;它还可以将抽象的事物非常形象地表现出来,将静态的对象赋予动态特征,增强教学的感染力[4-5]。如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授课时,往往有大量的设备图形结构、工艺流程图需要讲解,同时增设动画、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时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就充分体现出来。多媒体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多媒体教学的信息是一屏一屏呈现的,每一屏教学信息的保留时间有限,要求学生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较强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凭借语言、文字、图像而不写一个字,必将有较多的学生不适应这种大容量、快节奏传递信息的方式,甚至连笔记都记不下来,更谈不上复习了。因此如何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值得在教学中探讨,板书教学可留给学生较多的消化吸收知识的时间,掌握好教学的节奏,空留出更多的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

改变教学组织形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授法主要强调语言符号的作用,现在的素质教育要注重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将单向传授、被动、低效的教学方式向多维互动、主动、高效的教学模式发展。可以给学生划定自学的范围,或是给学生提供资料,让学生先自学,然后在上课时让学生讲解或是老师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展开课堂教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教学内容上要具有新颖性、应用性、实践性等,教学方式上可实行尝试性教学、自学辅导教学、师生互易教学、技能操作教学、集体讨论式教学、提问式教学等。

3 实践教学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监测和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外语、计算机、制图等方面的能力,并了解相关的经济、法律、管理等人文社科知识。毕业生应掌握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很好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可从事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我校《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由水处理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构成。针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我校开设的实践类教学涉及到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课题研究等方面。

3.1 水处理实验

水处理实验是为《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开设的实验课,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加深对基本理论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的操作方法,能独立或合作进行实验,掌握测试技术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技术,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我校开设的水处理实验有混凝实验、废水静止沉淀实验、成层沉淀实验、还原法处理酸性含铜废水、自来水冲氧实验、废水的可生化性实验、活性污泥实验、生物过滤实验等。

3.2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掌握治理的工艺过程及构筑物(设备)设计和选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悉查阅和正确使用技术资料,能够在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增强工程和实践能力。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上有污水处理、大气治理、给排水、固废处置等方面的设计。课程设计编写的设计说明书作为整个设计工作的书面总结,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工艺设计计算、主要构筑物(设备)的计算与辅助设备的选型、设计评述、绘制的图纸及参考资料等。

3.3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本科生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既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过程,又是对学生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这不仅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审定的依据,是对学校教学质量及办学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我校的毕业设计采用双向选择的形式进行,先是由本专业的教师统一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统一归档、统一,然后由学生进行选择,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需规定和规范每位教师所带毕业生的人数。毕业设计(论文)有设计类的、有研究类的,设计类的主要有污水处理设计、大气治理设计、给排水设计、固废处置类的设计等。研究类的是学生进入教师的课题研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检索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实验研究。我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完成一篇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翻译(要求不少于8000印刷符号)。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毕业设计或研究论文最后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我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采用先小组答辩,后大组答辩的方式进行,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小组答辩中挑选出优秀的和需进行修改才能合格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入大组答辩。通过大组答辩打分最终确立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较差毕业设计(论文),不合格毕业设计(论文)需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才准予通过,因此有的学生因毕业设计(论文)而暂缓毕业或延迟毕业的。我校在狠抓毕业设计(论文)这个环节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绩,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3.4 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通过相关单位的参观学习,使学生接触到环境工程生产实际,开阔眼界,从而树立较明确的专业思想,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作前期准备。本课程旨在使环境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初步认识本专业的研究对象,即水、气、噪声、固体废弃物,与之相应的工程处理手段及构筑物,以及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实习的具体内容有参观学型仪器室、化学室、生物室、各功能实验室等,专家现场介绍泵站设备、运行及相关知识,到实习单位参观、学习了解环保构筑物及工艺流程,环境科学及工程专题讲座等。认识实习历时一周,计五个实习日。实习结束后,学生根据实习的内容和要求,按照专题分类将实习日记系统地整理成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应该简明扼要、推理清晰、内容完整,并附有必要的简图或草图,实习报告并交实习指导教师考核和评比。另外,带队教师还需做关于此次认识实习的总结。

3.5 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通过在实地的生产实习,使学生加深对水、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置和资源化的基本理论、技术和设备等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有学习和参加实际的给水、污水处理、废气净化生产操作,深入了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废气净化的工艺过程、主要方法;学习和参加环境监测的实际操作,巩固水、大气等常规监测内容的方法;深入了解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工艺、技术;熟悉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和装置。多年来,我校已建成较为固定的生产实习场所,有宝钢集团旗下的废水处理、原水处理、固废处理、危废处理等技术工艺流程,御桥垃圾焚烧厂,美商生化厂,石洞口污水厂,金山石化水质净化厂,上海桃浦污水处理厂,上海固废处置中心,闸北卫生监督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各区环境监测站等。环境工程专业的生产实时间为四周,有效天数为20d,计8学分,在第三学年夏季学期进行。生产实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独立书写于学校统一发放的“校外实习日记手册”收全归档,学生应按照实习的要求将每天的调查研究和观察结果、搜集的相关资料、专题报告等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详细记录,以便指导教师监督检查和整理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学生根据实习的内容和要求,按照专题分类将实习日记系统地整理成实习报告,并交实习教师考察和评比。

3.6 创新实践教学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一直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首先我们创立了三三实践教学体系。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必须参加三种社会实践,即社会调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能够撰写三种形式论文,即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参加三类实验研究:课程实验、创新实验、毕业实验。其次建立企事业单位一体创新实践合作基地。近几年我们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九段沙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署、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宝山钢铁有限公司、上海凡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莘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包含企业、事业单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实践平台。

4 做好《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资料的归档工作

根据《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1987年教办字016号)的规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大纲,教学改革方案、总结;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方面的材料(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的计划、大纲、总结、实习指导书、实习讲义、实习结果鉴定,有代表性的实习报告等);课堂教学材料(课程安排表,课程进度表,教师任课安排,典型讲义、教案,各系各专业的考试题);优秀的、典型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评审意见等都需归档。

高等学校的档案工作在学校体制改革、总结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评估教学质量、开展科学研究、评定职称、落实政策和编史修志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学资料归档的意义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以使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它是一项办学的基础工作。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行闭卷考试,考试完后的教学归档资料有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平时成绩记分册、试卷分析、A卷、B卷、A卷答案、B卷答案、试卷、成绩单、学生试卷清单、座位表等。《水处理实验》采用实验操作的平时记分册、实验报告的编写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完后的教学归档资料有《水处理实验教学大纲》、《水处理实验教学进度表》、平时记分册、水处理实验考勤情况及成绩评分说明、水处理实验考核学生试卷清单、实验报告等。《课程设计》考核的内容为学生撰写的课程设计方案,归档资料有《课程设计大纲》、《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教学进度表》、环境工程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成绩分析表、学生试卷清单等。毕业设计(论文)以答辩打分进行考核,归档资料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质版、电子版)、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评分汇总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分评定表等。认识(生产)实习的考核形式是对学生的“校外实习日记手册”、认识(生产)实习报告进行打分考核,归档资料有环境工程专业认识(生产)实纲、认识(生产)实习计划指导书、认识(生产)实习计划表、认识(生产)实习日记、认识(生产)实习报告、认识(生产)实习教师工作总结等。

我校成立专门的教学归档资料监督检查小组,对各类教学资料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归档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试卷批阅的规范性、公正性等,并进行打分评阅,实行较为严厉的监督检查,对保障教学的有序性,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成官文.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1):102-103.

[2] 殷旭东.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及实验教学环节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13):195-196.

[3] 李丽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2):85-86.

[4] 杨梅金.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增刊28):163-165.

上一篇:协同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数字电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