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12:43:21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日商业贸易开发需求的不断增大,国内更加迫切需求具有娴熟的口语能力及有商务背景的人才。而目前我国日语人才的培养却远远不能满足对日贸易在国内迅猛发展的形势。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

(一)从培养模式来看

日语人才培养没有突破传统的知识型、研究型的固有模式,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简单地说,目前社会最需要的是既能用日语进行交流,又具备一定商务技能的人才。而现在大部分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所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在日语语法、读解等技能上具有较强优势,属于研究型人才。这部分学生在口语及商务相关技能操作方面并无太大优势,因此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二)从人才的层次结构来看

也不够合理,主要是日语能力两级分化严重,高、低端人才严重匮乏,中端人才太多,特别是这些中端人才既达不到大型公司企业的人才实用条件,又不愿低就,从而导致在日语人才紧缺的同时,半数毕业生不能从事与日语相关的工作。据有关数据统计,国内每年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有90万,其中40万人从事与日语无关的职业,出现日语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矛盾现象。

(三)从人才的综合素质来看

目前多数日语人才的行业知识、社会实践能力、服务意识,综合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等普遍偏低,难于适应行业的工作岗位,尤其是人员在职业态度、服务意识、文化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十分薄弱,急需加强。

主要表现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前传统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已基本上完全不能适应行业的人才需求,日语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格,质量已远远满足不了行业的要求,鉴于此,为了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合适的日语人才,我们认为以就业方向和技能为核心,构建并实施具有我院特点的应用日语人才培养实训课程体系既是十分必要,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情。

二、高职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设计原理

经过多年的探索,高等院校也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企业更青睐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健全的身心、良好实践能力、较好的文化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培养依靠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仅限于理论性的教学体系、与之对应的传统教材、师资队伍是很难实现的。为解决此难题,教育部专门就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出台2006年第16号文件,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诠释了高职在未来将走什么路,以及怎么走的问题;更加明确地提出高职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为目标,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走校企合作之路,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光明之途。我院正是在领会教育部文件核心精神,并结合对日贸易行业的特点、行业的需求精确仔细的分析,逐渐认识到只有面向企业需求,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校内构建完整的实训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外走校企合作之路,建立实训基地,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才能与工作岗位相接轨,才能开拓学生就业的光明之路。

为此,我院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明确了一种崭新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基于应用能力为本位,走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之路”,希望通过生动鲜活的实训课程,让学生由“让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让教师与学生共同认识到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为重要,如今在这一崭新的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中,合格的应用日语人才必备以下四方面的能力:1.娴熟的日语口语沟通能力;2.具有良好的日本文化、企业文化修养;3.较好的商务背景与行业知识;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这一应用型日语人才必将能够适应与满足对日贸易行业的蓬勃发展与行业需求。

三、高职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实施策略

完善的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只有设计原理是不行的,如果缺乏实施策略,再好的设计原理也会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实施策略的考虑,也只有知行合一,成功的商务日语人才会指日可待。

(一)考虑实行“一主两翼”的教学目标体系

所谓“一体两翼”,就是考虑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教学目标体系(如下图)。“一主”就是要求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围绕此目标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0%,集中社会实践不少于两次,时间不少于4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两翼”一是培养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来设置课程。现代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敬业爱岗、一丝不苟、讲究效率和效益、追求卓越、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等素质都将在这里得到培养,职业态度、服务意识、文化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将在这里得到训导;另一翼则是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即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关实用的口语等级、日语等级职业资格证书。为此,学校正在考虑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顶岗实习

为了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我院正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接收商务日语学生实习的制度,这个阶段是让学生开始走入社会进行顶岗工作实习的阶段。一方面学生要接受企业的管理和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派实习老师进行管理和教导,帮助学生快速融入与适应社会,明白社会对日语人才的知识需求,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改变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与知识运用能力,为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打下良好基础,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

2.校内外实训

实训则是为了掌握某种技术和技能而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过程,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训,受到最基本的工程技术和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使学生在校期间提前进入职业角色,接触实践,了解实际工作,掌握一定专业技能,为校外岗位实习奠定坚定的基础。此外,我院也正逐步探索走校企联合之路,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三)建设硬软两条件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等奖

董 影 《“教学工厂模式”给技工学校的启示》

许小颖 《携手构筑青少年网络道德防火墙》

谌绍贞 《浅谈网络信息化形势下技校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

林颖童 《校企合作的创新运行模式》

赖海萍 《工学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叶静怡 《浅谈如何依托行业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胡韵琴 《微课助力课程改革》(单位:福建技师学院)

黄丽辉 陈 宇 林艳娇 《浅谈电子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组织和策略》

林 鑫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探讨》

二等奖

吴里熹 《校企合作中职业道德课程实训教学调查》

黄雅琳 《基于就业视角下〈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

卢 欣 《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庄蕙菱 《试探在微课支持下技校语文的教学获得》

安梦华 《浅谈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培养能力综合化》

陈荷盈 《利用中英文绕口令充实航空服务高级工专业课程教学》

薛世升 《寻求技工院校德育教学新途径》

蔡雄彬 《技工院校园林工程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教学改革探讨》

黄丽娥 《利用微课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研究》

黄志元 《汲取木偶造型艺术培养学生动画原创设计能力》

林圣侠 《技工院校开展建筑业农民业培训的困难与建议》

张文模 《SSCC法则在汽车专业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解 欢 《浅析职业技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周伯晨 《在技校机械CAD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三等奖

巫吉顺 《技师学院烹饪专业市场教学法探析》

杨 龙 《CAXA电子图板在数控编程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郑晓燕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OA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罗志成 《〈AutoCAD〉参与实训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方 婧 《技校〈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傅仙玉 《浅谈中职院校市场营销学的几点教学体会》

林明江 《梳理利害寻得失,因症开方促提升》

纪港盛 《分模块开展一体化教学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探索》

陈 宇 《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林流芳 《扎根技能才会枝繁叶茂》

陈霜霞 《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茅飞珠 《寻找心灵的阳光》

翁锦华 《互动体验式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堂的实践与创新》

吴婷婷 《技工院校纯女生班管理之我见》

郑丽香 《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

陈发凤 《浅谈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与课程改革》

邓正雄 《浅谈“串联型可调稳压电源”的教学过程设计与实践》

洪丽颖 《一体化模式下基于任务驱动的高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林 莉 《中职学校〈财经法规〉教学方法革新》

温 慧 《浅谈技校财会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金奕 《技工院校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探讨》

张德权 《提升写作能力,把握工作机遇》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教师教学评价需从教学工作“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档案袋是一种全面的教师评价方式,兼具发展性评价和绩效评价的双重作用。绩效评价指标原则上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要有量化的指标,也要有定性的指标。文章从“量”和“质”两方面分析了教学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了基于教学绩效评价指标的教师教学档案袋内容结构,以期能为教师教学评价提供一种“质”“量”结合的评价依据。

关键词:

绩效评价指标;教学档案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教学评价应是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师教学评价需从教学工作“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工作“量”的评价较易实现,教学工作“质”的评价则较难。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往往只做到了教学工作“量”的评价,对“质”的评价则相对薄弱。在教师教学评价结果运用当中,也就是在对教师进行岗位聘任、职称晋升或年度、聘期考核时,往往只考查教师教学工作量,而教学质量如何则考虑较少。显然,目前这种教师教学评价方式是不利于促进教师投入教学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对那些投身教学且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也有失公平。绩效评价是定期考核评价个人或小组工作业绩的一种制度,目前已在我国高校广泛建立。绩效评价的一个原则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反应在绩效评价指标上,就是既要有量化的指标,也要有定性的指标。教学档案袋是一种全面的教师评价方式,它既注重教师的自身发展过程,同时也可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因此,它兼具发展性评价和绩效评价的双重作用。本文研究设计基于绩效评价指标的教师教学档案袋,以期能为教师教学评价提供一种“质”“量”结合的评价依据。

二、教学档案袋的内涵和特点

(一)教学档案的内涵

教学档案袋是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校中评价教师教学的一种方法,因其具有丰富性、真实性、主体性和反思性而受到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关注,目前美国一些学校已采用这种教师教学评价方式[1]。教学档案袋提供了这样一种评价方式:教师利用档案袋有组织地容纳或装载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教师本人通过档案袋可以进行教学反思,调整今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而教育管理者或同行专家等不同的评价主体,通过档案袋并对其中的资料和信息作出价值判断,从而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档案的特点

教学档案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2]。1.在评价上具有目的性和反思性。教学档案袋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能够反映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教师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收集和整理各种教学资料和信息,并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做出调整,进而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2.在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和真实性。档案袋可以容纳大量的教学资料和信息,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学生作业作品等,能够真实记录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和专业发展历程,再现教师教与学的真实情境。3.在结构上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档案袋包括了大量的教学资料与信息,这些内容信息需要教师按照一定的目录结构进行整理编排。通常,教师按照学校统一的档案袋内容框架设计,将各类资料和信息归并在相应目录结构中,使档案袋具有组织性、系统性,方便教师本人查看,也便于评价主体评阅。4.在评价主体上具有多元性和合作性。档案袋的评价主体既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是学校领导、同行专家,甚至是学生。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教师可以与不同的评价主体交换意见,促进交流合作和教学相长。综上,教学档案袋可以作为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它对完善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教学评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十分有益。

三、教学绩效评价指标

绩效评价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大学的功能,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内容应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各高校依据自身定位不同,绩效评价指标内容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应有不同侧重。比如,教学型大学在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上应侧重于教学方面的内容,而研究型大学则应兼顾教学、科研等方面。教学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和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认真设计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中教学方面的内容,也即教学绩效评价指标,用以引导教师认真从事教学工作,激发教师教学动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绩效评价指标必须考虑“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做好“量”与“质”的平衡[3]。教学绩效评价指标内容汇总如表1所示。关于“量”的指标方面,应主要包括:①课程教学;②实践教学或指导学生,含指导实验(实习、实训)、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大学生科研、指导大学生竞赛、担任学生导师、担任助教等指标中的1个或多个。另外,从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考虑,还可以包括;③编写的教材(教学参考书);④承担的教学项目与建设,含课程、实践条件(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建设、教学研究项目等;⑤发表的教学论文等指标。关于“质”的指标方面,应主要包括:①教学内容与过程,体现在教案课件、授课方式手段等;②教学获奖,含教学竞赛奖、优秀教师奖、指导学生获奖、教学成果奖等;③教学评价,含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单位评价等指标。其中,教案课件能够反应一个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准备和不断思考总结情况,详实的教案和精心制作的课件能够体现一个教师对课程教学的认真投入;而授课方式手段则用以反应一个教师对课程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和实践情况,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体现一个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量”的指标较好统计和评价,而“质”的指标则较难给出一个客观和令人信服的评价。在处理“质”的指标时,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专家意见,重视同行评价。在评审中通常有出现教学责任事故或者违反学术道德等重大问题时,则给予“一票否决”的机制;同样,对于有突出教学贡献的教师,不论其成果数量多少,若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都应给予“合格”甚至“优秀”的评价结果,即给予“一票肯定”的评价。此外,在运用教学绩效评价指标时,要考虑不同类别课程教学的差异性。大学课程一般划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目前,公共课教师通常面临较为繁重的教学工作量,其主要精力投入在教学当中;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相对较少,但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因此,对承担不同类别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制定不同标准的教学绩效评价指标要求。公共课教师应着重课程教学、指导实验以及教案课件等方面的指标要求;而专业课教师评价时则较灵活多样,比如可以考察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大学生科研等指标项。

四、基于绩效评价指标的教学档案袋设计

(一)教学档案袋的内容和用途分析

如上所述,教师利用教学档案袋可以有组织地收集容纳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教学档案袋既可以收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方面信息,比如课程教学、指导实验(实习、实训)、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大学生科研、指导大学生竞赛、担任学生导师、教材(教学参考书)等等;也可以收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质”的方面信息,比如教案课件、授课方式手段、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单位评价等等。教学档案袋的用户既可以教师本人,也可以是同行或专家。教师本人借助教学档案袋可以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积累教学经验,促进自我发展和提高。同行或专家通过审阅教学档案袋,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同时同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教学经验,相互切磋促进共同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学档案袋作为一种全面的评价依据,兼具发展性评价和绩效评价的双重用途。

(二)基于绩效评价指标的教学档案袋结构设计

显然,为更好地发挥教学档案袋在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的作用,教学档案袋的结构设计可以参照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一个基于绩效评价指标的教学档案袋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1.基本信息和自我评价。该部分主要收集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另外还可以收集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学的思考总结以及自我评价等内容。2.教学工作量。该部分收集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方面信息,既包括:①课程教学;②实践教学或指导学生,含指导实验(实习、实训)、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大学生科研、指导大学生竞赛、担任学生导师、担任助教中的1项或者多项;还包括:③编写的教材(教学参考书);④主持或参与的教学项目与建设,含课程、实践条件(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建设、教学研究项目等;⑤发表的教学论文等。3.教学内容与过程。该部分收集教师个性化的教案课件,以及采用的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手段描述等内容,用以真实体现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4.教学获奖。该部分收集教师历年来参加教学比赛或评奖所取得的成果,也收集指导学生获奖成果,它最能直观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5.教学评价。该部分收集教师历年来学生、同行、督导和单位对其的教学评价。学生评价可以是学校或教师所在院系组织开展学生评教的结果,也可以教师本人日常教学过程中收集的学生真实评语。同行评价、督导评价通常由学校或教师所在院系有组织地进行。单位评价是教师所在单位对其进行的综合评价或年度、聘期考评结果。6.自选栏目。该部分为教师自设栏目,用来收集上述栏目未涵盖的反映教师个人教学工作“量”和“质”的资料信息。比如,课程教学网站中大量的教学内容资料和师生互动信息,就可以通过自选栏目链接方式进行超链接展示。

五、结论与进一步工作

本文主要描述了教学档案袋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教学档案袋的用途。教学档案袋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和真实性,从而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质”“量”结合的评价方式,兼具发展性评价和绩效评价的双重作用。基于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教学档案袋的内容结构,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档案袋在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的作用。关于教学档案袋的实践运用,笔者的思考是要开发一个类似于“博客”的信息系统,由教师建立个人教学档案袋,按照一定结构收集和组织各种教学资料和信息。在该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广过程中,学校可先选择部分院系试点,选择教学为主型教师再到全体教师逐步实施。与此同时,要制定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该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教学档案袋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岗位聘任、职称晋升以及各种考核挂钩。通过运用教学档案袋来评价教师教学,才能切实将教师教学档案袋工作落到实处,经过不断完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殷思华,傅淳.美国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8(9):50-53.

[2]马海涛.美国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3]王光彦.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本课程既有抽象的理论教学,又有与药物生产实践结合紧密的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遵循固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笔者根据本课程与药学专业课程结合紧密的特点,精选相关药物合成案例,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并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启发式原则,将讲解、板书、研讨式、提问式、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有:讲解-接受模式对于主要理论部分的教学,如课程的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基本结构、第三部分药用高分子化学,一般采用此模式。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配以适当的习题讨论,达到学生能清晰准确地掌握基本概念,并能运用于分析药物基本结构问题的教学目的,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的第二部分是有机化学的核心部分———反应与合成,我们采用下面三种教学模式:精讲—自学-讨论-操作模式教师精讲教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独立学习有关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讨论有“生-生互动”式,亦有“师-生互动”式。操作模式与目前职业教育中比较流行的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大体相同,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独立地从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实践操作进行验证的学习活动,对于教学内容中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部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采用此种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既有教师和学生合作共同学习含义,以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也有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现“校企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实现了学校课堂与企业岗位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相结合、主讲教师与企业技师相结合,使学生体验到工作岗位对化学实验技能的要求。目前国内专业基础课程采用学校和企业合作教学的不多,而我们率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传统的《药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分离,各自独立教学。课程组于2009年开始进行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建立了一体化教学室。主要配制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药物合成、分离纯化、结构分析与理化性能检测等设备。在借助动画、图形、实物模型等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药物合成、分离提纯、理化性能鉴定和结构分析等操作技能的训练。对于药物合成部分的教学,采用此模式。上述三种模式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在实验室验证后小结、到制药企业实践等教学方式,再配以适当的习题练习,达到使学生掌握基本药物合成的化学反应以及运用有关反应实现有机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目的,同时培养同学们自我总结归纳的能力。

有特色的精品教材开发与建设

要使《药用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取得建设成就和优异的教学效果,必须有高水平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为此课题组的成员根据与专业紧密结合、突出药用、注重实用与够用、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1]的理念,主编了高职高专特色教材4本。其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创新教材《有机化学》1本[2],主编科学出版社医药类新型实用教材《有机化学》1本[3]。两本教材的编写体系均采用前文所述的新体系,放弃以官能团为主线的编写体系;教材均采用案例版格式,每一节的内容均以可读性很强的药物案例引出,再以案例中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教材还采取了学习导航、你问我答、小贴士、知识拓展等内容丰富的栏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还与合肥安科药业有限公司、合肥立方制药有限公司合作,自编了2本实验实训教材,该教材编写内容均以药物生产和检测一线所需要的有机化学实验技能为重点,体现了实验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由于教材的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易于为学生接受,从而为提高《药用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我们认为教师应该树立的思想是:培养自我学习、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主要方法有:组织课后答疑,包括集体答疑和个别辅导,在答疑时重在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树立学好有机化学的自信心;对布置的作业认真批改,鼓励学生撰写学习体会;利用《药用有机化学》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平台,进行答疑、网络作业、在线测试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将教书育人贯穿在教学全过程。

打造“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在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及改革中,我们非常重视“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因此,我们要求课程组成员要不断学习有机化学和药学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引入,使教学与生产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制订专任教师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岗位定期轮换、教师定期下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制度,从而建立教学团队“双师素质”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的教学制度,促使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尽快建设成“双师”结构的团队,已形成了年龄、学历和职称等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结语

在课题组老师的多年努力下,《药用有机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在革新授课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探索、创新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题组共发表高质量教学论文8篇,6人被评为我校药学系“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成果3等奖1项,2010年指导的学生获得国家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一、二等奖各1人、团体获得二等奖;2012年安徽省职业技能竞赛1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与教书育人的区别,精品课程建设几年为一个周期,虽然内容很多,但可以用教学论文、教学成果、教材、网站建设、学生考试成绩等体现。但是教书育人却是“百年树人”的系统工程,它的成效不是书面材料,不是各类奖项。因此,我们要以启迪学生思维、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本着忠实于教育、忠实于育人的态度,踏实、认真地上好每节课。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2.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3.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4.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6.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1、按照学院党组织的统一部署政治学习,准确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做好考勤、组织讨论、认真记录。政治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今年学院正常教学、整体搬迁、基本建设并行。我们能够坚决执行学院领导的指示,与兄弟科室加强配合,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做到志相同,心相连,力相聚,情相融,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3、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系内的实际情况,工作中还有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怎样推动工作进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座谈,以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处事,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严格执行学校工作制度和考勤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岗位工作职责和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完善教学过程,强化师德教育,提倡奉献精神。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激发内在动力,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系科全体教师形成共识,坚决执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严守职业道德,按照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责任书上要求执行。

二、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1、以贯标文件规范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按照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定和要求,按时做好质量记录、教学资料的整理管理工作。完成“质量管理内审”工作。每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计划实施评估过程,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各项工作及时上通下达,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每天对本部门教学区进行巡视检查,督促教师避免出现上课迟到、提前下课等现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沟通及时解决,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

3、认真组织考前集训和模考、统考工作,及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考试结果及时组织相关教师召开考试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4、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机房教学设备的管理工作。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设备管理责任人制度,发现计算机故障及时维修。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规模机房计算机整合,我们系计算机专业教师自己动手维修设备,保证了计算机教学,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锻炼了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

5、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设施,建设“平安校园”,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常抓不懈,责任到人。全年计算机机房实习安全无事故,教师学生上机无安全事故。

6、规范库房管理,对采购、入库登记、领料、维修服务、报销签字修订了书面规章制度,并多次在会上强调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强调采购人员要廉洁自律。做到经常讲,反复讲,采购人员要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

三、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1、信息工程系继去年与苏州工业园区裕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铭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鉴定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今年信息工程系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五项信息楼建设项目,与苏州市科达教育网络有限公司进行了多项校企合作。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教师参与了局域网综合布线工程实习,科达公司根据学生实习课题安排张峰工程师进行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指导,保证了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

2、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前瞻性课程“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数据库技术、动漫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影视后期制作技术”。邀请士奥动画企业来校为教师学生举办了“动画专业市场分析及课程介绍”专题讲座,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做好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在“计算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指导下,邀请了五位企业教学咨询官来校对计算机教学工作献计献策,对教学过程进行督导。把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生产流程、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内容介绍给计算机专业教师,使之贯穿在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和教学过程中。

4、我系专业班级开设了职业素养训练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帮助学生懂得了“马斯洛理论”、“霍兰德人格”和“萨帕职业阶段”等理论知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统筹考虑。按照“宽基础、多技能、能力为本、敬业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得到了专业班级学生的欢迎。

5、我系完成了四个百人新机房建设,完成了录音渲染演播室和动画专业拷贝室的建设,完成了二维动画实训室建设,完成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一期工程建设,正在建设有锐捷网络实训室一期工程和三个百人机房工程项目。正在筹划具有国际领先的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和三维动画实训项目。

四、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制作教学课件,编写教学教案,编著修改校本教材。今年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包括12子课题。完成专业论文12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过程化评估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网建设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素质构建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设备配置前瞻性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研究》。

2、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公开课课堂教学氛围好,教师准备充分。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习一体化,全部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们在教学上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水平。

3、计算机专业教师到苏州电子信息技工学校、苏州轻工业技工学校、机械部苏州技校、苏州高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学校进行专业课听课评讲活动。积极参加江苏省高新技术中心教研组活动和苏州市计算机中心教研组活动,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

4、信息工程系全年开展了“计算机系统操作技能竞赛”、“网页设计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动漫设计竞赛”、“计算机网络组建技能竞赛”和“影视后期制作技能竞赛”活动,并选拔优秀教师学生参加了苏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五、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1、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数字化校园管理,本年度新校区建设中能够配合基建办公室完成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网络、校园电话网络、校园广播网络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配合工作,完成学院led显示屏和学院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工作。

2、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信息技术公共实训,本年度能够配合培训处,举办了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举办了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举办了苏州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工作,举办了苏州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举办了苏州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举办了江苏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

3、今年上半年每周六、周日开放网络电子阅览室,为公共实训基地首批学员查阅参考资料提供方便,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配合学生工作处完成全院07级5年制高职班和09级大班的成人高考网上报名工作。

5、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全院电脑办公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在人员少任务多的情况下,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抽时间对学院办公室、学工处、招就处、项目研发处、公共教学系等多个部门的电脑办公设备维护维修工作,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兄弟部门的赞扬。

六、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1、我校计算机专业在本市职教范围内影响不大,尤其是计算机技能竞赛成绩在全市不是最好,距学校领导寄希望的“计算机专业做大做强”还有很大差距。搬迁到新校区后计算机专业硬件上有了很大提升,我们要“以规模求地位,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业在全市乃至全省技师学院范围内的竞争力,提高技能竞赛名次和竞赛技能水平。

2、硬件资源配置不足,信息楼面积限制了专业建设的发展,计算机机房满负荷运行仍有部分省统考班级无法上机练习,目前5401机房的电脑设备陈旧,电脑故障反复出现影响上课教学效果。希望能够在下学期更新升级。

3、近两年增加动画专业、服务外包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争做学习型团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尽管我们不断在修改教学计划,设置新课程,选编新教材新讲义,可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计划、教材、参考资料的制定编写还跟不上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对自身要求不高,责任心不强。

七、个人主要承担工作

1.担任信息工程系主任,具体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有两类:第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管理,专业课程考工合格率达99%;第二全院高职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管理,参加计算机全省统考合格率99%。担任信息技术公共实训中心主任,配合培训处负责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的管理工作、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的管理工作、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的管理工作、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的管理工作、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的管理工作、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的管理工作。

2.承担09科技班《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工作152课时、承担07大2班和08大10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工作90课时、承担08大5班、08大15班、08大16班、09大4班、09大5班、09大6班共6个班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36课时。全年完成教学课时278课时。

3.担任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完成合著论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8000字,独著论文《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5000字。

4.安全有效地组织安排老校10个计算机机房的搬迁和库房办公室的搬迁工作,搬迁后经整合维修,没有影响正常计算机专业教学秩序。

5.配合学院领导对新校信息楼各个机房和实训室的策划布局工作。四层楼分布“信息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技术专业、动画技术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动画拷贝实训室、二维动画实训室和录音渲染演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8个计算机标准局域网机房和4个计算机百人局域网大机房项目的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完成锐捷网络实训室和综合布线实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作,现正在施工建设中。三维动画实训室、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室和三百人园形大机房筹建方案正在进行中。

6.参加国家劳动部组织的《网络编辑师二级(技师)职业资格鉴定培训》,通过考试获得了网络编辑师技师职业资格。

7.编写了数据库应用软件《技师学院招生录入系统》,2010年技师学院招生时投入使用。

回顾一年的工作,在上级领导关怀下,在学院兄弟部门领导和信息工程系教职工的配合支持下,履行了自己工作职责,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清醒地看到自身工作还存在不足。第一,由于工作繁忙,对专业理论学习有所疏忽;第二,院系二级管理中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由于“搬迁、建设、教学”并行工作头绪多,校园数字化管理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理解。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2.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3.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4.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6.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1、按照学院党组织的统一部署政治学习,准确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做好考勤、组织讨论、认真记录。政治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今年学院正常教学、整体搬迁、基本建设并行。我们能够坚决执行学院领导的指示,与兄弟科室加强配合,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做到志相同,心相连,力相聚,情相融,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3、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系内的实际情况,工作中还有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怎样推动工作进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座谈,以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处事,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严格执行学校工作制度和考勤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岗位工作职责和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完善教学过程,强化师德教育,提倡奉献精神。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激发内在动力,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系科全体教师形成共识,坚决执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严守职业道德,按照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责任书上要求执行。

二、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1、以贯标文件规范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按照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定和要求,按时做好质量记录、教学资料的整理管理工作。完成“质量管理内审”工作。每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计划实施评估过程,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各项工作及时上通下达,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每天对本部门教学区进行巡视检查,督促教师避免出现上课迟到、提前下课等现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沟通及时解决,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

3、认真组织考前集训和模考、统考工作,及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考试结果及时组织相关教师召开考试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4、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机房教学设备的管理工作。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设备管理责任人制度,发现计算机故障及时维修。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规模机房计算机整合,我们系计算机专业教师自己动手维修设备,保证了计算机教学,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锻炼了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

5、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设施,建设“平安校园”,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常抓不懈,责任到人。全年计算机机房实习安全无事故,教师学生上机无安全事故。

6、规范库房管理,对采购、入库登记、领料、维修服务、报销签字修订了书面规章制度,并多次在会上强调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强调采购人员要廉洁自律。做到经常讲,反复讲,采购人员要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

三、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1、信息工程系继去年与苏州工业园区裕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铭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鉴定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今年信息工程系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五项信息楼建设项目,与苏州市科达教育网络有限公司进行了多项校企合作。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教师参与了局域网综合布线工程实习,科达公司根据学生实习课题安排张峰工程师进行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指导,保证了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

2、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前瞻性课程“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数据库技术、动漫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影视后期制作技术”。邀请士奥动画企业来校为教师学生举办了“动画专业市场分析及课程介绍”专题讲座,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做好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在“计算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指导下,邀请了五位企业教学咨询官来校对计算机教学工作献计献策,对教学过程进行督导。把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生产流程、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内容介绍给计算机专业教师,使之贯穿在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和教学过程中。

4、我系专业班级开设了职业素养训练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帮助学生懂得了“马斯洛理论”、“霍兰德人格”和“萨帕职业阶段”等理论知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统筹考虑。按照“宽基础、多技能、能力为本、敬业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得到了专业班级学生的欢迎。

5、我系完成了四个百人新机房建设,完成了录音渲染演播室和动画专业拷贝室的建设,完成了二维动画实训室建设,完成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一期工程建设,正在建设有锐捷网络实训室一期工程和三个百人机房工程项目。正在筹划具有国际领先的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和三维动画实训项目。

四、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制作教学课件,编写教学教案,编著修改校本教材。今年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包括12子课题。完成专业论文12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过程化评估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网建设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素质构建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设备配置前瞻性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研究》。

2、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公开课课堂教学氛围好,教师准备充分。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习一体化,全部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们在教学上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水平。

3、计算机专业教师到苏州电子信息技工学校、苏州轻工业技工学校、机械部苏州技校、苏州高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学校进行专业课听课评讲活动。积极参加江苏省高新技术中心教研组活动和苏州市计算机中心教研组活动,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

4、信息工程系全年开展了“计算机系统操作技能竞赛”、“网页设计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动漫设计竞赛”、“计算机网络组建技能竞赛”和“影视后期制作技能竞赛”活动,并选拔优秀教师学生参加了苏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五、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1、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数字化校园管理,本年度新校区建设中能够配合基建办公室完成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网络、校园电话网络、校园广播网络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配合工作,完成学院led显示屏和学院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工作。

2、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信息技术公共实训,本年度能够配合培训处,举办了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举办了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举办了苏州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工作,举办了苏州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举办了苏州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举办了江苏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

3、今年上半年每周六、周日开放网络电子阅览室,为公共实训基地首批学员查阅参考资料提供方便,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配合学生工作处完成全院07级5年制高职班和09级大班的成人高考网上报名工作。

5、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全院电脑办公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在人员少任务多的情况下,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抽时间对学院办公室、学工处、招就处、项目研发处、公共教学系等多个部门的电脑办公设备维护维修工作,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兄弟部门的赞扬。

六、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1、我校计算机专业在本市职教范围内影响不大,尤其是计算机技能竞赛成绩在全市不是最好,距学校领导寄希望的“计算机专业做大做强”还有很大差距。搬迁到新校区后计算机专业硬件上有了很大提升,我们要“以规模求地位,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业在全市乃至全省技师学院范围内的竞争力,提高技能竞赛名次和竞赛技能水平。

2、硬件资源配置不足,信息楼面积限制了专业建设的发展,计算机机房满负荷运行仍有部分省统考班级无法上机练习,目前5401机房的电脑设备陈旧,电脑故障反复出现影响上课教学效果。希望能够在下学期更新升级。

3、近两年增加动画专业、服务外包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争做学习型团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尽管我们不断在修改教学计划,设置新课程,选编新教材新讲义,可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计划、教材、参考资料的制定编写还跟不上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对自身要求不高,责任心不强。

七、个人主要承担工作

1.担任信息工程系主任,具体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有两类:第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管理,专业课程考工合格率达99%;第二全院高职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管理,参加计算机全省统考合格率99%。担任信息技术公共实训中心主任,配合培训处负责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的管理工作、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的管理工作、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的管理工作、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的管理工作、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的管理工作、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的管理工作。

2.承担09科技班《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工作152课时、承担07大2班和08大10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工作90课时、承担08大5班、08大15班、08大16班、09大4班、09大5班、09大6班共6个班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36课时。全年完成教学课时278课时。

3.担任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完成合著论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8000字,独著论文《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5000字。

4.安全有效地组织安排老校10个计算机机房的搬迁和库房办公室的搬迁工作,搬迁后经整合维修,没有影响正常计算机专业教学秩序。

5.配合学院领导对新校信息楼各个机房和实训室的策划布局工作。四层楼分布“信息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技术专业、动画技术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动画拷贝实训室、二维动画实训室和录音渲染演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8个计算机标准局域网机房和4个计算机百人局域网大机房项目的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完成锐捷网络实训室和综合布线实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作,现正在施工建设中。三维动画实训室、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室和三百人园形大机房筹建方案正在进行中。

6.参加国家劳动部组织的《网络编辑师二级(技师)职业资格鉴定培训》,通过考试获得了网络编辑师技师职业资格。

7.编写了数据库应用软件《技师学院招生录入系统》,2010年技师学院招生时投入使用。

回顾一年的工作,在上级领导关怀下,在学院兄弟部门领导和信息工程系教职工的配合支持下,履行了自己工作职责,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清醒地看到自身工作还存在不足。第一,由于工作繁忙,对专业理论学习有所疏忽;第二,院系二级管理中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由于“搬迁、建设、教学”并行工作头绪多,校园数字化管理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理解。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目前,职业技能鉴定已成为评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将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衔接,已越来越受到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从建立工作运行机制、“课证”结合、考评师资队伍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的长效运行机制

1.建立了合理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相关管理组织体系。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管理机制和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是实施“双证书”制度的重要保证条件。学院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挂靠在教务处开展工作。所长由院长兼任,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和各系负责技能鉴定的干事,负责对全院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统一管理,规范培训、鉴定工作的各个环节,协调、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在此之下,各教学系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

2.健全了保障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管理制度。

学院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国家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实情制定整套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如《职业技能鉴定所管理办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计算机、英语和职业技术等级的认证规定》、《职业技能鉴定考证项目与专业对照表》、《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等,从鉴定队伍、考核条件、测评方式、考务组织、鉴定结果、证书管理六个方面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体系,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等级标准严格考核,积极维护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二、将职业技能鉴定纳入教学,促进课程建设

为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落到实处,学院要求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与该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认证作为学生毕业条件之一,开设相应的考证课,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内容纳入课堂教学,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衔接,促进课程建设。

1.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从培养目标出发,构建以岗位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体现综合职业能力模式课程体系。

为了适应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明确将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为: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突出民政特色,培养适应岗位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构建以岗位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体现民政业要求的课程体系——综合职业能力模式课程体系。

2.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衔接

(1)课程设置的改革

针对专业的特点,打破学科限制,按专业需求进行整合,设置多个知识能力模块。以模块化结构形式,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平台,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教学模式的改革

理论教学渗透实践内容,不仅重视讲,更重视练,重视知识的更新。具体做法是增加习题课、讨论课、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大作业,提高讲练比例,让学生有比较宽裕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理论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部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到实训室进行,采取老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动手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设备控制技时,通过老师的演示讲解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结合,来讲授继电器的控制和plc的编程方法等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行创新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形成多向思维方式。例如在讲解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这部分内容时,把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常见故障作为教学案例,既提高了高职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3)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不断的更新,特别是教学内容应跟上现场实用技术的发展;理论教学中的举例应尽量体现先进技术的工程实例,拉近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距离。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短学时的专业新知识讲座,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时了解本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4)教学手段的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采用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不再是难事。建立专用的多媒体电化教室,把一些抽象的不易表述的内容,例如《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图》、《数控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cad/cam技术与应用》等部分内容通过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教学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5)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基本建设之一,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它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近年来我院教师在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完成了30余部教材的主编、副主编工作。公开发表专业论文、教学论文300余篇。为结合有关综合课开发,我们还自编了大量的理论内部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做到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紧跟专业技术发展,教学计划紧紧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各类教材紧密配合教学计划。

三、积极探索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衔接的教学方法、考试考核方法

改革,保证职鉴模式成为专业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1.针对不同生源基础特点、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专业课教学广泛实行“整体计划,分段教学”,即改变传统理论课学习的周课时习惯,将每学期分成几个时段,每个时段集中学习一门对应于某种岗位技能的课程,提高学生对理论掌握程度。教学中还十分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训室融为一体,实现真实情境下的教学做;广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结合项目进行,项目纳入课程教学之中;设置单独的实训环节,在第3、4、5学期末安排i周的时间进行课程综合实训,强化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多样化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2.积极探索考试、考核方法改革。

在考核中,我们加大实践考核的比重,加大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考核的比重;对一些核心课程,把相关项目制作、作品获奖情况作为考核评定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形式的改革,学院逐步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考核方法体系,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人才市场就业准入的培训考核制度接轨。

四、依照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标准,建设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素质,是办好高职教育,办出高职专业特色的根本保证。为此,在学院指导下,制订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立足培养,积极引进”为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

(1)积极开展教师培训

为了加快师资水平的提高,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内先进企业,院校协作,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近年来,20余名专业教师先后到德国、新加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及高职骨干教师培训班参加培训。在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同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国内学历进修与提高。

(2)“双师型”素质队伍建设的举措

近年来,我院坚持选择优秀专业骨干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优秀专业骨干教师不仅动手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在教学特别是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带动青年教师尽快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院还提出要求:一是所有专业教师必须考取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等级证,二是青年教师必须至少参加半年本专业的生产实践和实训(主要途径有三个:实验室、实习工厂、企业),为“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85以上的教师获得中、高级技术资格等级证。我院积极聘请高校知名教授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院进行学术交流,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作用,激励骨干教师投身教育工作,鼓励优秀青年尽快脱颖而出,使师资队伍形成梯队,顺利实现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我院先后制定了“专业带头人评聘暂行办法”、“选拔和培养骨干教师有关规定”和“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有关规定”。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因为这支队伍是教学改革倡导者、参与者、执行者,是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通过引进和自身提高,我院现有教授人,副教授人,具有硕士学历人,在读硕士24人,36名教师具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85以上的教师具有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

五、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建设实基地,保证职鉴所需设备条件成为实训地建设的基本项目

为实现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衔接,我院通过“3个计划”实施,普遍建立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可以满足学生顶岗实训并就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具有较完善的软、硬件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通过“3个计划”实现“3个一体化”。“3个计划”:一是原有校内实训基地的改造计划;二是校内实训基地拓展计划;三是校内实训基地运行制度建设计划。通过“3个计划”的实施,实现“3个一体化”,即课堂与工作岗位一体化、学生与员工一体化、教学与生产一体化。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3个计划”实现“5结合”。

“3个计划”:一是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计划;二是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计划;三是校外实习基地内涵建设计划。通过“3个计划”,实现“5个结合”,即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相结合,训练与生产相结合,岗位技能与职业素质相结合,学校管理与实习单位管理相结合,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技能竞赛 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

1引言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人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与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存在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不强等问题,而且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弊端。

技能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措施。现在,技能竞赛已越来越成为相关高职院校检验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的试金石;竞赛证书成了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敲门砖。因此我院相关专业提出了“基础适用、专业交叉、实践突出”的教学宗旨。按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突出实践环节教学的重要性,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我院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1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实现创新人才培养

近年来对人才培养要求注重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相结合;注重方案设计、理论计算与实际制作、科学测试相结合;大学生技能竞赛正好能体现上述人才培养要求,是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途径。

师生通过参与竞赛,能及时发现教学环节中的不足,较好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有力地促进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以技能竞赛促学促教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开展好竞赛实践的前提下,将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建立各相关专业的交叉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推动开辟第二课堂,使学生尽早接触工程实际问题、增强创新意识与能力,推动对传统教学中较为脱离实际的改革。

2.2以技能竞赛营造校园育人文化

建立竞赛长效机制,对技能竞赛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让技能大赛覆盖到相关专业的每位教师和学生,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形成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良好育人氛围。每年举办一至二次技能竞赛节,根据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多少的不同分别出题,比赛规则、比赛时间严格按照省级技能竞赛方式进行,这一赛事对普及学生相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学校参加全省及全国技能竞赛储备了后备人才,同时也为理论及实践教学的改进提供了实例依据。

3依托技能竞赛改革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

3.1以技能竞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技能竞赛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起到了引领教学的作用,反映了最新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学校将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强化技能教学。通过汲取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课程进行修改和更新,不断补充和完善相关实践项目课程教学。教学计划中明确了4个实践模块:基础实验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工程实践模块、毕业设计模块,保证了实践课程的开设以及其在教学中的比率。

3.2自编新的教材与实践课程讲义

为了适应技能竞赛的要求,教师自编多本实践课程的讲义和相关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了很好的效果。

4技能竞赛推动实训条件的改善、师资建设和实验内容、方法创新

4.1花大力气筹建改善实训条件

实训条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通过技能竞赛,不仅可以促进承办院校的实训条件的改善,而且会调动高职院校改进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作为参加学生技能大赛的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虽有较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但仍不能满足学生对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学院以比赛为契机,全面规划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通过调研发现,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以购买本科院校开发的实验室设备为主,偏重于学科型、研究型、验证型;部分院校照搬企业车间模式,建设生产真实装置,但因其投资规模大,生产连续性要求高,存在一定的安全危险性,学生实际操作机会少,不能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不断论证,我院最终确定确定了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定位:融合企业元素与校园文化氛围、生产特点与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专项技能训练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功能于一体,确保实践课程的硬件设施。

4.2重视师资培养,促进实践教学

要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只有由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能力和技能资格的教师,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业环境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所以教师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质量与特色。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获得较好的成绩,学院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各类进修、培训,明显提高和更新了专业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所有专职教师都参与实践教学及技能竞赛的培训,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并促进实践教学讲义的编写。并撰写多篇教学论文以供交流。

5结束语

2005年至今,在部级、省级各类技能竞赛中,渝工学子挺身亮剑,先后荣获部级、省级各种奖项788项,其中团体和个人一、二等奖达537余项。通过技能竞赛不断更新教师对最新专业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采用三年竞赛机制,将实践教学与技能竞赛有机结合起来,以“实践教学———院赛———校赛———省赛———国赛”逐层递进、层层选拔的方式,培养出优秀的参赛团队;在鼓励机制的促进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不断扩大参赛规模,提升参赛水平,最终使得参赛成绩日渐提高。技能竞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的合作精神,同时也推动了培养高素质、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华,刘建超.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3):102-109.

[2]尹仕,肖看.构建大学生多学科竟赛平台,培养新型拔尖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25-131.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任务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Computer Application-basic Teaching

Wu Yalin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Nanjing21117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network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have expanded,community to higher requirement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as 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o provide practical,operational personnel colleges,explore how to strengthen the"Computer Application-Basic"teaching to make it more adapt to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the ability to have a very important requirement.

Key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Curriculum reform;Task of teaching;Computer Application-basic;Independent study

一、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授课,但是还是仅仅满足于将一系列操作简单的在学生面前的展示。但是在学生就业时,就凸显出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及设备,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要。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在于现在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方法与培养对象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偏差。我们现在只是把“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价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成绩的方法,这就导致多数学生机械地学习,死记硬背操作步骤,不会综合运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的。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因材施教”,没有考虑到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基础知识的参差不齐。

二、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深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在高职教育中,应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针对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进行教学环节与内容的编排,建立较为完整、 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教学必须在以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三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下,走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模式,彻底改变原有的“考证促学”的教学观念,只有按照这种培养模式进行教与学,才能够使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适应多元、多变的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社会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人才的需要,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学质量,明确教学方向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认识

我们在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学核心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到做学习的主人上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搞“题海战术”,而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很好地运用计算机来工作和学习,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过程中遇到与后期学习相关的内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铺垫和点拨,引导、发挥辅助和主导作用。

(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学生学习本课程是为了培养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和能力。以适应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教师要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主动精神和保持学习兴趣,以及能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因此教学应更多地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讲授有关的原理、概念和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

四、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为了使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实施的实训环节中,除加强每个模块的课堂实践环节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置大量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后练习和课后实训课题,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整合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以及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五、教师团队素质的提高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教好学生的前提。随着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发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站在学科领域的前沿,以探索的精神对待自己将要教授的知识,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实际出发,找准问题,转变教育观念,这样才可展示给学生一片新天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技术素养,为国家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我们对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要深化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并且适时地对原有的培养过程作相应的调整与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明海,山颖.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6

[3]龙怡.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实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

长期以来,机电专业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理论体系以学科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把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和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设计产品是有利的。本文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这一现状,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指导思想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的需求,以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目标,建立学以致用的教育培养理念,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大量实际工作经验,使其能够成为企业优秀的机电一体化领域技术人才。

二、教学策略

1.课程内容综合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知识综合化、一体化显著加强,使得社会职业呈现综合化发展趋势,一些传统、单一的专业逐渐萎缩甚至消失。与此同时,出现了许多新兴交叉的专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和生产结构调整愈加频繁的今天,职业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往更加复杂和广泛,职业岗位的转换也日渐增多,对劳动者的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学生经常转换学习内容、训练方法和思维方式,对培养综合职业适应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另外,课程内容综合化、一体化,可以有机、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避免重复讲授,能拓宽学科或专业的知识面,增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从而使学生更快地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2.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场所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场所是十分重要的,决定了教学的效果,要加强一体化的建设。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是融教室、实训、考工于一体,这需购置和自制大量的教学设备,在各个专业教室都能够进行多媒体教学,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教师在专业教室上课可以边讲边练,使学生在模拟工厂的环境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对照实物学习构造原理,又可以进行实际动手训练。教学方法直观、灵活,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了大量综合性人才,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设施、设备是实习教学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要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必须切实建设好校内外实习基地。

(1)建好校内实习基地。按照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职业学校应建设相对完备的、具有一定先进性的,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相适应的校内实习基地。添置的设备既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还要具备足够的数量。机电一体化专业有了校内实习基地,就可以按照实纲和企业用人要求适时调整实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合理设计实习课题,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了保证。当然,专业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方法达到建设要求。

(2)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现代企业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以满足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的需要。学生在企业中实习,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生产设备,学到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拓宽视野,并且能学以致用,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同时学校在与企业的交往过程中,还可以了解现代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并征求企业对学校办学的建议,以便对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与调整。

一体化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知识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今后,随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应不断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

上一篇:讨论式教学范文 下一篇:专业英语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