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12 19:22:59

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训实习 课程化 项目教学

谈及教学改革,往往侧重于专业核心课程,而忽略了实训实习环节。事实上,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训实习占据了重要的一环,而且对于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尤其如此。

反观我们传统实训实习环节的教学现状是:过度依赖于企业、实训实习期间的教学管理几乎全部委托于企业,实训教学的质量监控仅仅依赖于专业教师为数不多的实习巡视和学生实训实习手册的检查。而事实上,相较于医院等实习单位对实训实习环节比较严谨的态度而言,不少企业则对实训实习的学生使用大于教学,整体教学管理不够规范、质量监控不够到位。

鉴于上述专业实训实习的重要性和不尽如人意的教学现状,我们着眼于这一人才培养症结,从2010年9月开始,在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科类课题“专业实训和创业教学基地建设”下开展子课题研究,将重点转移到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上来,并借鉴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成果,针对实训实习环节提出建设和改革思路。这一建设改革思路概括来讲主要是两条:实训环节课程化、实训课程项目化。

一是着眼于实训实习环节,推动实训实习环节课程化建设;也就是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意识,把实训实习放到与专业核心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并与核心课程一样开展课程建设。从“实训环节”到“实训课程”,称谓的转变折射的是认识的飞跃。

二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推进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因为涉及到实训实习,所以更加依赖于一个比较好的校企合作平台,以便于协调沟通共同推进,同时也因为是实训实习,所以更有条件开展项目化教学以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诉求,并有利于教学的质量监控。

课题组基于上述思路,依托于校企合作平台,从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项目化实训教材的建设以及实训教学项目化探索四个方面着手,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实训课程教学体系并实施了有效的教学改革。

1.校企合作,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

以实践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双赢为考量,系统设计,突出三个环节的内在逻辑关联。从综合见习到综合实训再到企业实习,保证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有机整合。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综合见习2周,侧重行业背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印象感知;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综合实训4周,侧重业务单元专项技能的操作训练;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实现顶岗实习,从而保证零距离就业顶岗。这样的实训课程体系设计打破课程条块分割的界限,更加强调综合性,且逻辑衔接、梯度递进、时间递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

在此基础上,依托于校企合作平台,有针对性地加强校内校外两个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强调真实性、标准化建设,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微缩,旨在便于课程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则强化教学服务功能,做好相互衔接,旨在便于实践教学。

2.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高质量的专业教学,特别是实训课程的教学,其根本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的平台可以复制、可以建设,但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却需要时间的打磨和经验的积累。因此教改期间,要求所有专业教师轮流参加企业进修培训,我们称之为教师企业行动计划。

开展专业教师企业行动计划以来,陆续分派课题组主要成员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进行锻炼。教师在合作办学企业进修期间,必须经历所有部门轮岗实践,重点学习与所任课程相应的岗位流程,并注重经营案例的采集和一线管理经验的积累,以有效填补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解决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经过两年努力,我们逐步建立起一支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扎实的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全脱产的进修阶段的学习交流,进一步了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新的理念、岗位技能及职业标准;了解企业对职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从而在回校后参与实训课程建设、项目化教材开发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校企合作,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

在整个实训课程的体系框架下,加之课题组成员在企业进修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技能提升,特别是对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的把握,回校后在实训课程的教材开发、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专业教师进修后带回来的很多意见建议,成为实训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并作为主力军与企业兼职教师合作开发系列项目化自编讲义。以面向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训为例,专门针对企业主管经理层次设计三个部分内容十项技能:角色认知、零售认知、商圈认知、品类管理、陈列管理、目标管理、市场调查、顾客沟通、会议管理、收银作业,大体上涵盖了企业主管在实际运营中的应知应会。并且此类实训教材也被企业借用于内部基层员工的培训,校企之间的合作在相互借力中获得双赢。

4.校企合作,实训教学项目化探索

以校企合作自编的项目化教材为基础,一书两用。学生校内实训期间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相关实训项目,并进而由教师总结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样是这本教材,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期间,在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各实习小组针对上述实训项目作进一步的深化学习,虽然是相同的项目,但是在真实环境中的学习更具有适应性和指导性。这样强化中有提高的实训教学,明显地提升了实习效果,实习期间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能力的提升使得毕业生在实习后半期即可有充裕的时间在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实习带教老师的合作指导下开展毕业设计。

5.思考与总结

高职院校在重视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实训实习环节,确保实训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把好技术人才“产品”出口前的最后一道关。传统的实训教学往往依赖于企业、委托于企业,实训教学的质量监控手段有限。相对于医院等对于实训实习教学的严谨态度而言,企业对于实训实习的教学管理和质量考核则重视不够。由此,实训实习如此重要的一个环节反而成为了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将实训实习环节纳入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的视域,并积极开展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职院校实训实习的教学,应把握高职教育特点,以实践为导向,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实训教学系统。首先是构建有机合理的实训课程体系,参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改思路,将实训实习内容阶段化、项目化、课程化;其次是做好实训平台建设和师资建设,根据功能定位差异打造校内校外两类实训基地,并通过专业教师企业行动计划和高校进修计划打造双师型的教学团队;第三是依托师资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化的自编讲义,为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提供教材支撑;第四是以教材为基础,以基地为平台,开展双师指导、学生主导的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实训教学系统。

高职院校提高实训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应推进实质性校企合作模式,以有力保证实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顺利实施并取得明显成效。合力培养技术人才,企业直接参与人才规格的确定、参与课程计划的设置和实施、参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有利于极大地节省了人工培训成本;教师也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环境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极大地积累了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能力。

实践表明,强化实训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将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超市零售人才培养,学生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更加自觉、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明晰,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思考和创新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校企合作更加紧密、更加富有深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符合学校的发展要求,也满足了企业参与合作的价值预期,最终实现的是学生、学校、企业的多赢。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专业实训和创业教学基地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0SJD880022)。

参考文献:

[1]杨丰,李云.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

[2]李胜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及管理的探讨[J].职教通讯,2011(20)

实训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训 双轨反馈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160-01

现今,实训课程的重要性在停息化教学中的地位已不言而喻。它能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实训课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内实训,即实验课。一般安排在理论课后,如2节理论2节实验,帮助学生快速消化知识;另一种则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在学期末选定一个集中的时间进行训练,也称为整周实训,它是检验学生在一学期以来的整体学习情况。

实训课程授课标准一般比较规范,“工学结合”[2],有明确的实训目标,也有详细的实训大纲,大多采用项目教学法来进行授课,并将实际的项目划分为子项目进行练习,希望能通过这种强化的上机操作达到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然而,在实践中这样的实训课程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基础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而实训课程事先已经定好了目标和要求,大多教师也是按照事先定制好的实训内容去授课,这会造成部分学生无法达到该要求,这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调整实训内容。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双轨反馈”教学模式来改善实训教学中的问题。

1 基本概念

所谓“双轨反馈”法就是加强实训课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加强反馈的收集,“以实用为归”[1],改变教师在实训授课中存在的片面性,从而能做到因材施教,各有所学。

2 基本理念

“双轨反馈”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和特点分别如下。

本教学模式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教师的教学轨迹线;另一条是学生的学习轨迹线,称为“双轨”,有如铁路轨道般,坚实而稳固。在此模式中,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强调真正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以引导、演示、辅助为主,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教师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贯彻“多看多练多想”学习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双轨反馈”模式(如图1)的教学活动的分解如下。

2.1 “演”与“看”

教师的“演”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根据动漫教学的特点,通过动作表演(或让学生现场表演)或放映优秀作品,展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则仔细观看思考,注意细节。

2.2 “教”与“学”

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互,了解学生在观看后的反馈信息,开始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关键知识点教学,解答学生观看思考时所产生的疑惑。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互,检查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2.3 “巡”与“练”

此后,便开始让学生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适度调整练习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理解上较模糊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练习。学生在自由练习时,教师开始巡查解惑,同时收集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并迅速予以集中讲解,及时让学生消化。

2.4 “聊”与“拓”

这部分主要体现在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获取的反馈信息,安排学生的课后的“拓展内容”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可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如:QQ、手机等进行指导,通过交流指导,可得出学生在练习拓展内容的反馈信息。

2.5 “引”与“训”

这部分主要是指教师在学期末,根据课程安排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实训项目。教师根据平时获取的所有反馈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将知识点进行整合,融会贯通,达到强化技能的目的。

“双轨反馈”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师生的互动行为,教师收集到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对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度调节练习内容,强化学生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具体实施及要点

该教学模式在实施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体现实训课程的特点,学生要多练、多想才能提高操作水平。

3.2 反馈信息的及时处理

教师在授课过程注意将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及时的处理,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有针对性的调整实训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材施教,适度的降低学习难度,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加大实训的难度。

4 教学效果

笔者运用“双轨反馈”教学模式在一个班中进行了试点,并在学期末对全班4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97.8%的学生支持到该方法的运用,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5 结语

“双轨反馈”教学模式,符合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动漫专业)教学的特点,它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师生的互动行为,教师收集到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对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度调节练习内容,强化学生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贺定修,杨洋,朱彩莲,等.高职实训课程建设[J].衡阳师范学院,2009.

实训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务谈判实训 目的意义 步骤方法 成绩考核

商务谈判实训是指学生通过一定的商务谈判理论基础的系统学习后,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设立具体的实训项目场景,模拟谈判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实践操作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活动。学生通过实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有所提高。笔者拟从实训的目的与意义、实训步骤与方法、实训成绩考核办法等方面对本课程实训进行探讨。

一、实训的目的与意义

(一)实训的目的

商务谈判实训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把较枯燥的理论融入生动有趣的实践过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通过对商务谈判语言表达、文本写作、、心理素质、谈判礼仪以及谈判全过程的模拟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一:商务谈判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商务谈判过程是一种有效沟通的过程。“能说”即语言表达是商务谈判人员的基本能力。通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进行陈述、提问、答复、拒绝、说服等有声语言表达和运用表情、眼神、动作、体式等无声语言进行辅助表达。恰当进行语言表达,实现谈判双方的有效沟通。

第二:商务谈判文本写作能力训练

文本写作是书面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会写”是商务谈判人员的基本功,通过文本写作能力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拟订商务谈判方案,能够起草并修改商务谈判合同。

第三:商务谈判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因素在商务谈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谈判的进程和最终的结果。因此,要使谈判获得成功,就必须研究谈判者心理。通过心理素质训练,要求学生能够克服自卑、羞怯、恐惧等负面心理,培养自信心和自控力。

第四:商务谈判礼仪训练

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谈判礼仪显得尤为重要,恰到好处的礼仪表现、拿捏有度的措辞应对,有助于在这场微妙的战争中赢得主动,取得圆满的结果。通过谈判礼仪训练,要求学生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能展现良好的个人风貌。正确运用商务谈判礼仪,保证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

第五:商务谈判过程模拟训练

通过商务谈判情景模拟的实训,全面提升个人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如交际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全面得到培养与提升。掌握谈判策略、谈判战术运用的操作要领等。

总之,商务谈判实训对于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实践操作能力都将具有明显的效果。

(二)实训的意义

加入WTO后的今天,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谈判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约有10%的人每天直接或间接从事谈判活动,其中商务谈判占50%以上。为满足学生对商务工作的需要,同时达到提高高校办学的质量与效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效果。在校期间进行与商务谈判理论课程相配套的实践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将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因此要想“巧”起来,必须依靠实践锻炼。商务谈判实训,是在学习《商务谈判》课程以后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活动。在进行谈判实训的过程中,需要把商务谈判的相关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按照商务谈判程序的要求,进行小组分工、资料收集、计划拟订以及开局阶段的陈述、磋商阶段的洽谈和结束阶段的合同签订等工作,让学生亲历交易的全过程,有助于将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第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一场成功的谈判不仅需要谈判人员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还需要谈判班子人员的通力合作。

在模拟谈判前,各谈判小组要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长等进行细致分工,通过分工与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共同完成谈判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中,在锻炼每一个学生的谈判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即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发挥自己能力的同时,还必须考虑集体的利益,这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商务谈判技能

商务谈判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单纯进行理论教学,很难提高学生实际商务谈判能力。商务谈判技能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和提高的。而商务谈判实训可以让学生通过商务谈判仿真模拟训练,掌握谈判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商务谈判技能的目的。

二、实训步骤与方法

(一)实训步骤

实训主要是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来设计工作项目,组织课程训练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做相结合,清晰体现职业工作过程。整个实训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进行引导、指点、与评价。商务谈判实训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

在这一步骤里,主要是进行案例引导,老师选用一个具有针对性的案例,设计1-2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案例问题,这一步骤主要以“教”为主,老师根据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生练习, 教师辅导

通过第一步案例引导的学习,学生对这一项目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老师再在此基础上设计实训课题,学生分组讨论,在老师的辅导下按要求进行实践操作,完成实训课题。这一步骤主要以“学”为主,让学生通过做来学习知识。

实训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ERP;模拟实训课程;沙盘模拟课程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7-219

1 ERP课程简介

ERP课程又称“沙盘模拟课程”,国外称为simulation课程,是模仿真实的商业环境开发的具有很强的实战性的课程,而企业运营沙盘课程又分为物理沙盘(board-based simulation)和电子沙盘(software simulation)。该课程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MBA教学,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所谓的ERP课程是将学生分组(企业)并定岗定责,按照企业资源规划及流转模式模拟企业运营一定的年限,提高其资源规划、市场分析、企业管理、团队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

2 ERP课程的安排及课程特色

2-1 课程安排

(1)组织准备工作。将学生分成竞争的几个企业,并将人员设定职位(CEO、CFO、采购、生产、销售)。

(2)模拟企业概况。企业主要工作包括年度订货、订购材料、组织生产、交货及收回货款、企业财务报告等;企业资源的介绍包括物理沙盘中的材料、货币、产品、生产线、资格证等。

(3)初始状况设定。企业的组建流程:接受投资、购买厂房及生产线、获取市场准入证、材料的订购、资产状况分布的报告。

(4)企业运营规则。包括市场的划分与准入;销售会议与订单的争取;厂房的规模与容量;生产线的规格与生产周期;生产线的购买维护与出售、原材料的预订与购买、产品的类型与生产;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市场开拓、融资规则、综合费用的构成。

(5)实际模拟运营训练。学生模拟企业6~8年的运营,在竞争中战略制定、决策分析、技术或业务开发、市场开拓、运营和产品销售。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实战的成功与失败、在团队中沟通与协调。

(6)教师点评。教师通过经营成果的展示,得出企业经营价值综合评分=所有者权益×(1+企业综合发展潜力-100),其中企业综合发展潜力包括企业的市场地位、厂房规模、生产线的建设、产品的研发及ISO认证等要素,通过以上的分析评价,让学生在过程中感悟失败与成功,从而获取更有益的经验。

2-2 沙盘模拟课程具有的特色

(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具有集知识性、趣味性及对抗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特点。

沙盘模拟课程特有的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训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充分运用听、说、学、做、改等一系列学习手段,开启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功能,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并能够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实践与运用。在沙盘模拟实训中学生得到的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概念、理论,而是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层次的领会与感悟。

(2)培养了学生的多方位、多层次的能力与职场技能。

战略管理能力:企业经营环境分析、战略分析与战略规划、战略如何超越“不确定性”战略思维能力培养。

高效群体经营决策能力:决策的一般方法、科学决策能力培养、企业经营决策思路创新、决策的陷阱分析。

运营管理能力:运营战略与整体战略分析、技术开发策略、资源整合、企业内部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分析能力:学习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简单分析财务报表、利用财务数据提供决策依据。

沟通能力:与客户的沟通能力、与相关方的沟通能力、团队沟通能力。

开拓市场能力:掌握市场信息能力、准确市场定位能力、洞察市场变化能力、开发潜在市场能力

团队建设能力:如何组建团队、团队的角色分配、团队建设的目的和作用、科学评估团队绩效的能力。

产品研发方面:产品研发策略的制定、研发计划的检验与调整。

生产管理方面:通过试制,寻求最理想的生产方式、匹配市场需求与交货日期。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树立不同职务部门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建立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组织、认识分工与协作、学习岗位管理。

市场营销方面:市场分析与决策、产品组合与市场定位策略制定、投标与竞标策略制定,营销效率分析、研究市场信息,抢占市场,建立并维护市场地位,寻找不同市场的赢利机会。

(3)课程按年度分为几大模块,每一模块任务的完成都会充分体现企业运营价值的实现及经验的累计与升级。

第一模块运营的过程(1~2年)使学生对企业运营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企业经营的本质是利润,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必须要开源节流,通过开拓市场、增加品种、扩大产能等方式扩大销售,从而达到开源的目的,而节流更多的是通过降低成本,在此基础上要对企业的运营进行规划,要控制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的良性循环,给出决策方案,进行产品营利性分析,并做出决策调整。

第二模块运营的过程(3~4年)使学生对企业的运营不仅仅规划与决策,更多的是进入到科学的管理阶段,基本能够掌控全局,对市场透彻了解,市场定位,产品与市场不再单一化而是向全面专业化发展,市场决定产品,产品取决于生产线的产能,销售驱动生产与采购即对物资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制造业的供需链,这条供需链又需要资金链的支撑,经过这一模块的完成进入对企业运营过程的预算控制阶段,进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与保障。

第三模块运营的过程(5~6年)使学生能够化战略为行动,不再出现传统上用财务指标去衡量持续发展能力的短视行为,而是认知到通过学习创新,优化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开拓市场,为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财务预算,不断修正与实际差异与漏洞,提升岗位绩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金流控制能力,调控预订、采购、生产、销售,达到最佳衔接,扩大销售份额及市场容量,得出最终的结论:企业经营成败关键――企业要达到管理规范化、流程合理化、工作效率化、决策数据化的信息化管理。

3 ERP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3-1 实训课程课堂难以得到有效监管

在实训课堂上,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如讲解员、观察员、分析引导员、评论员、监督员、供应商、客户、金融机构等,还要进行资料的录入及互动,与各企业进行业务交易等,工作的繁复与量大导致教师很难面面俱到,如果在后台监控与企业交易时,就很难掌控各企业的流程状况是否合理,企业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回来,也就引导不了企业的预期发展及合理运营,在期末的报表时,要及时纠错,很多时候要模拟企业的整个流程就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查账,虽然让学生感悟到失败的经验,但也给充满激情、跃跃欲试的学生一定的挫折与打击,使企业退回到保守状态,不利未来的发展。

3-2 课程模块与实际企业运营有一定差距

沙盘模拟课程虽然仿真程度较高,但与实际的企业运营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确定的运营规则局限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譬如说投资额度、市场容量、生产规模、贷款额度、企业与企业间的不可突破的壁垒等,这些在实际企业当中都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但也有一定弹性空间,在实际中要靠企业的决策与规划去发挥各自的可利用的商机,而不是局限于沙盘课程的固定的规则中。

3-3 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不系统化,面对复杂环境突显薄弱

ERP沙盘课程实训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广泛,包括战略方面预测分析、评估不可测变动因素、制订经营策略、决策最优方案;生产方面设备更新与生产线改良,调配市场需求、交货期和数量;在市场营销方面,有市场分析与决策、产品组合与市场定位策略的制定,市场地位的建立与拓展;在财务管理方面有投资计划制订,回收期的评估,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财务报表的编制、投资收益结算等,上述各环节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去支撑,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各科的专业知识,而各科的专业知识在讲授学习过程中,不交叉不系统,知识没有经过横向整合,综合运用起来有一定难度,在企业运营当中很容易顾此失彼。

4 ERP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的相应对策

4-1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学生自我监督机制

增加角色实行角色转换;定期岗位交叉熟悉企业流程及职位职能。在课堂上可以增加学生作为资料的录入者,教师尽量对企业运营的过程进行监控及引导,也可以采用定期学生轮岗的方式,彼此熟悉各自的岗位及职能,在企业运营当中发挥集体的力量,彼此监督工作的落实及运营流程。

4-2 分阶段加大课程难度,增加贴近企业实际运营规则

与开发商合作开发更适合当前企业运营规则的课程。可以分不同学期安排不同的沙盘模拟课程,譬如产品的生产及研发规则,刚接触时可以设计为P1及P2产品,市场只划分为本地和区域的,生产线也只设手工和全自动,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可将课程难度加大,产品规格、市场容量、生产线及投资额都可增加,也可根据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添加一些贴近实际的运营规划,让学生在实操中将知识更加完整、综合、系统、熟练地运用起来,有条件也可与开发商共同开发适合参照某企业原型为缩影的沙盘课程。

4-3 打破各科各专业知识壁垒,实现知识的横向整合

利用丰富的综合知识为支撑进行复杂的运营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使之系统化、综合化,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进行反复的融合与使用,随着课程的延伸,各专业知识也将被学生应用的得心应手。

5 结 论

总之,ERP沙盘模拟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竞争的实战中学会知识收获经验,激发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知识整合、职业竞技等综合素质,沙盘课程为学生成为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玲娇-职业学校ERP沙盘模拟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2]邹津-ERP沙盘模拟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5).

实训课程范文第5篇

人才培养的实施要呈阶梯式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实训项目以后,如何根据学生现状有效地组织教学,便成为实训教学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这就导致有些理论要求较高的内容,学生接受起来非常吃力。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看的多,动手的少;“发呆”的多,“思考”的少,导致教学效果差。如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便成了我们实训教学改革的方向。针对以上现状,汽修实训采用阶梯式来组织教学,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技能鉴定、兴趣小组等形式,进行梯度培养,分层提高。梯度分初、中、高三个等级。初级以入门为主,重在吸引,学习汽车的总体构造及二级维护与保养初级,要求每个汽修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中级以维修保养等实用项目为主,要求学生将来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体现出较强的专业素养。在中级实训教学中逐步让学生学习使用各种汽车诊断设备,使学生能利用多种诊断设备对车辆进行检测,在维修汽车过程中,能在不解体检查的基础上,将故障现象、各诊断参数之间联系起来,作出一定的分析及判断,确定并排除故障。高级则体现尖子水平,能独立完成一般维修项目,并有技能的创新性,在中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独立确定正确合理的维护、维修项目,能配合维修手册上的故障分析逻辑框图,对故障能得出正确的分析意见,独立制订出维修工艺。新生入学后,汽修专业暂时不进行专业划分,教学过程中进行初级的实训项目,结束后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技能学分,一方面达到激励和评价学生的目的,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操表现来进行专业方向划分。初级与中级要求在第一学年完成,第二学年逐步挑选出高级,并根据学生特点及意愿选修实训项目。高级的学生可选修任何实训项目,并参加技能大赛。

采用仿真软件辅助实训教学

因师资力量及设备的限制,实训教学改革具体实施还有一定的困难。要想使学校以最小的实训成本换来最大的实训成效,可以引入多媒体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大多数的汽修实训教学多采用一对多组(即一位教师带多组学生)的教学方式,操作对象是汽车或者各总成。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学生一边听一边看,这样很难达到同时一边练的目的。即使同时练了,老师也无法了解每个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无法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反过来说,老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不得不分组逐个示范教学、纠正错误,这样也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增加了教学成本。针对实训教学这种弊端,我们利用先进的多媒体仿真软件来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结构原理、故障检测诊断的综合学习训练等,从而快速掌握各个教学知识点。汽车构造类仿真软件能将汽车各总成中一些隐蔽的、抽象的结构用多媒体显示出来,就是把平面模式转化成三维动画模式。还可以加入语音提示,从而将汽车的基本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值得开发及推广使用。

将快修服务理念引入实训项目

快速服务,这种最新的汽修服务方式,目前已成为全球汽修行业的追求。为此,我们也将快修理念引入了实训项目,贯穿于我们整个的实训教学。QM60快速保养服务,是一汽丰田公司于2007年启动的一项特色服务,客户从入厂到结算离厂(包含洗车在内),全程保养承诺在60分钟内完全按照丰田高质量标准完成,这一服务项目大幅缩减了客户到店等候时间,之后迅速风靡全球汽修业。威海工业技术学校的二级保养实训项目,便引进了QM60快速保养里的工位操作环节,规划了专用的作业工位,以培养专门的快速保养组作业人员为目标,全面导入了丰田双技师作业这一标准模式,规范学生的作业项目、路线,保障高效率地实施作业。我们培养的学生,结业时可以骄傲地承诺,二人合作30分钟内快速完成几十项汽车保养检修项目。而汽车故障诊断项目也引入了快修服务的概念,强化快修技能,并渗透先进的企业文化,把全国推广的企业“5S”管理与项目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水平,将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在快修实训项目中,也采用了“七步维修法”,除了诊断故障、确认排除故障的环节,还增加了准备工作和安检环节,最后增加了整理现场的环节。准备工作包括:整理工具、安装座椅套、方向盘套、脚底垫、安装叶子板布、前格栅布、万用表校零;安全检查包括:安装车轮挡块、检查冷却液液面、机油液面、蓄电池电压、现场是否安全等。增加的训练环节既培训了学生快修技能,又保证了人车的安全,渗透了对客户负责的服务意识,也是一种情景模拟实习。

实训课程范文第6篇

为了更加清晰地分析实训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机电一体化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标准将其主要分为三类:学科类、职业类和工程类。2.1学科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往往针对的是每个学期的每门独立课程,主要以实验为主,验证科学道理,认识自然规律,突出科学的严谨性。对于一些定理、定律、国标等方面的认知训练往往通过验证性的训练比较好,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其真实的含义。比如:电工技能实训(欧姆定律、叠加定理)、绘图实训(国标的运用)、电机拆装实训(内部绕组)、液压气动实训等。2.2职业类课程职业类课程是较为综合型的课程,它融汇了学科课程的知识,并将其加以提炼,主要以实习为主,体悟职业素养,提高岗位技能,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下,通过对岗位的熟悉与操作慢慢地将学科实训课程中的技能加以综合运用,从而了解专业的岗位群以及对技能的要求。诸如: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2.3工程类课程工程类课程是打破学科间的隔阂将多门类、多学科的课程加以融合,主要以实践为主,组建团队、服务地方,突出对创业能力的培养。

2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程改革

针对实训课程的不同并结合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学生技能的培养上进行了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整合学科类课程

每门课程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往往有些知识是重复出现,同时,有些学科性实训也有重复的,因此,为了避免重复性需要对学科类的实训课程加以整合,提炼出精华的实训项目。

2.2提炼岗位技能课程

实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缩短适应期。在实训课程安排中加强真实岗位的训练,从而实现学生了解岗位和掌握岗位素养的双重目的,主要是通过专业为学生提供的单位中加以锻炼。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真实的职场环境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实习期调整为8周-11周。

2.3两条腿走路

打破学校重机不重电或重电不重机观念,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在机械和电气方面的实训上下足功夫,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来保证对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两条腿走路。这对于宽口径的机电一体化就业是有帮助的。

2.4提升岗位对口率

在安排学生实训的单位除了考虑企业的规模以外,更重要的是衡量企业所能给专业提供的真实岗位有哪些?与专业的对口率情况,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技能培养效果。机电一体化实训课程的改革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实习、就业等方面来看,学生的上岗速度快了,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也提升了,学生的跳槽率降下来。这一个个侧面的数据都显示着作为应用型高等教育下的专业教育应该适时改革,从而使得教育的产品可以很好地得到行业的好评,这也反映出一个专业在人才上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实训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应用型高等教育下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突出实践第一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彰显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特点,也更好地适合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实训课程范文第7篇

(一)对检验岗位能力需求和检验项目的调查。

2013年在浙江省范围内对163家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检验工作岗位进行调研,包括55家三级医院、16家二级医院、45家社区医院、42家乡镇卫生院和5家检验公司独立实验室。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应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需求的重要性进行调查。除寄生虫检验的重要性需求在78.5%之外,其他各课程均在91%以上。同时,被调查单位对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需求均在93%以上,说明各单位对工作人员具备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这163家单位开展的主要检验项目进行调研(见表2)。除骨髓象检查外的各主要检验项目开展率均在60%以上,三大常规达到100%。其中二级以上医院和独立实验室的项目开展率跟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因定位不同有所区别,各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率接近于100%,最低的骨髓象检查也在86%以上。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调研结果,即检验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和各单位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情况,组织课程专家、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召开课程分析会议,从检验专业核心课程分析出常规检验项目形成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包括:三大常规、骨髓象检查、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结合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的建立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得到中央财政专业建设项目和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建立了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招标购置和医院、公司馈赠,配置了一批检验仪器设备:Sysmex-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FUS-2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H-800尿干化学分析仪、ESR-3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迈瑞BS-3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NM-9602自动酶标分析仪、奥林帕斯显微成像系统、荧光显微系统等。并安装了LIS系统,把所有的仪器设备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检验实验室系统,从标本接收、项目检验、结果审核到检验报告单的输出打印实现一体化,实现医院检验科的功能。

三、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确定和实施

(一)教学方法的确定。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进入毕业实习前进行。课程30学时,集中一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训练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通过临床病例引导,提出医院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以医院检验顺序(提供检验项目和标本)为线索进行设计,按照工作过程整合(复习实验原理步骤)、安排项目准备(准备实验器材试剂)、项目实施(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项目结果(实验结果和报告)、分析讨论(实验过程的总结及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等学习项目。

(二)课前准备。

综合实训前一周,准备好若干个病例,经筛选的病例要求是能整合包含各专业课程三个以上检验项目,以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将学生5人一组分组,每小组为一个团队分配以不同的病例并提出数个检验项目,各小组学生一同设计每个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对每一个检验项目做好以下知识理论准备:选取正确的检验方法、确定检验项目的标本类型和标本前处理、检验方法的原理、需用到的仪器与试剂、检验方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结果的判断、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正确的结果报告形式、废物处理、临床意义,最后形成纸质报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

在开展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时,医学检验实践中心所有实验室和检验综合实训室向学生全面开放,并有专任指导教师在各自课程的实训室进行指导。每个检验项目的实施将模拟临床检验工作的流程展开,由组长安排,各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某一项工作任务共同完成:标本的采集和接收,标本的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审核等工作。整个技能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如遇到结果异常,检验人员还需对结果进行分析,如需手工复查的进行手工复查。完成该项目的检验工作后,各小组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完成实验报告。实训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检验项目的目的和原理、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检验结果的分析进行阐述,对遇到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回答,最后总结整个综合实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四)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

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以检验过程的形成性考核为主,由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评分根据实训的实施由三部分组成:课前准备的纸质报告、检验项目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和处理、检验项目完成后的分析和讨论。根据各检验项目不同特点,针对检验项目操作制定一套检验项目评分标准,在训练检验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不放松对检验技能的强化训练。

(五)综合实训课程的成效。

检验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对照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1、2012级两届学生在课程开展前后检验技能操作得分,有了显著提升。并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素质,在实习生、毕业生中问卷调查显示,检验综合实训课程得到了学生和实习、用人单位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四、小结

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的构建,将分散于各专业课程中单个检验项目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医学检验综合素质,也对课程教学和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强化训练了学生的检验技能操作水平。检验技能操作是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根本,检验综合实训课程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并着重强调技能操作的规范化。(2)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对检验专业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检验综合实训课程模拟临床检验项目的工作流程,训练学生将本专业各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及技能综合运用到临床检验工作中去。(3)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检验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综合实训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多个检验项目的实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设计中,先提出多个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并统筹安排检验项目的开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基础。(4)加强教学与临床之间的对接。检验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学生进实习之前,模拟临床检验工作流程,能够为学生进临床实习起到一个适应建立SP联系网络,互通有无、共享资源,使之发挥优势并形成辐射网络。综上所述,OSCE作为一种较全面评价临床胜任能力的考试模式,具有传统笔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应用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通过加强对SP的系统培训,合理调整考试设置,以及进一步改进考试形式等方式,OSCE能够适用于各种形式、不同要求的考核,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医学教育及医师培训。

实训课程范文第8篇

1.课程实训环节设计的必要性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所设置的环保管理类课程,长期以纯理论教学为主,虽然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进行了诸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改革,但从实际结果看,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缺少实训环节的安排、形式单一。技能型人才是目前市场上需求量最高的人群,而纯理论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就业面窄,这就对课程实训环节的安排提出了新要求。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主要有:环境管理、环境监察、环境规划、环境法与环境执法、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百分之百的纯理论教学,形式单一。

1.2现行教学模式实训效果差。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提倡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但教学条件落后,大部分的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流于形式,变成了案例讲解或举例教学,师生间互动不强。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在案例学习中经常是“消息滞后,不具有时代感”,对于案例所提供的信息不具备吸引力,没有深刻认识,所以案例教学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的好。

1.3实训环节不计入考核范围。本专业的理论课程成绩评定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40%)和期末成绩(60%)。期末考试多为闭卷形式,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平时表现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安排比例。教师虽然在教学中安排有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实训环节,但因为不计入成绩,调动不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就成了以教师讲授为主了。针对以上问题,必须增加环保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实训环节的教学和考核,以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毕业生。

2.课程实训环节的内容及要求课程实训环节主要包括实训项目设计、操作和考核三个部分。实训前,教师要详细地介绍实训操作流程、具体要求及考核方式。将以实训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详细地向学生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按照自愿原则分组,每组3-4人为宜,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小组内进行责任分工,实行组长负责制,充分体验管理和协作的关系。同时,鉴于学生初次接触实训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对项目内容举例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参考;对实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有个统一的认识;为了保证实训任务顺利完成,教师应指定统一的时间、地点定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1实训项目的选题要有针对性。实训项目要和课程所授内容配套,更应该具有针对性,即实训项目要设计学生熟悉的领域,最好贴近大学生活。如在讲授区域环境问题时,设置污染源调查的实训项目,调查的对象可以是学生们熟悉的校医院、美容美发店、餐饮(饭店)、学校)等,通过学生调查典型区域污染源,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实训项目的内容要有时代感、新鲜感。90后大学生更乐于接受体验新事物。因此,项目的设置一定要结合新事物、新观点、新议题。如在讲授可持续发展理论时,可以加入低碳经济理论,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新理论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身“如何做到低碳”。2.3实训项目设计要具有灵活性。实训项目设计的灵活性就是要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余地。如:在讲解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时,设置一次公开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循环经济的模式自学,后由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讲授,最后由教师点评。此项目灵活性很高,学生可选择的模式多样,有农业生产模式、工业生产模式及其他产业模式,且操作性强,可以锻炼学生的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讲解知识的综合能力。

2.4实训项目设计要体现区域性。实训项目除了要难易适中外,更要结合区域特点,体现区域差异。如:在讲解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时,要求学生一定要结合区域特色,选择当地的主导产业,即区位商必须在1.5-2.0的产业。另外,污染源调查也要注意这一点,不同的区域(如:居民区和交通稠密区)其主要污染源调查的重点不同。

3.课程实训环节的考核

实训课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训课程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企业已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新兴专业,它涉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各高职院校有的将该专业放置于计算机或信息学院,课程开设侧重“大电子、小商务”的模式;有的将该专业放置于经管学院,课程开设侧重“小电子、大商务”的模式。综合来看,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应是“电子技术是手段,商务是本质”。而电子技术与商务课程的比例设置多少为宜,应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对该专业的需求来确定。

为了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大力推进实训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建立“基础+核心+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与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培养、实训操作为重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岗位合格的目标,贴近工作实际,强化能力培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面向社会需求,优化实训课程体系

在实训课程设置上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该体系有机整合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环节,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即一个体系、四个模块、注重融合,强调特色,突出素质。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计算机类课程模块、商务类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上面谈到的实训课程,主要围绕计算机类课程实训和商务类课程实训进行。

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为了能培养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能很快胜任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我们在设计实训课程体系时,充分体现“以用为主”的原则,妥善处理一个“度”的问题,即: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二是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电子商务岗位”必需的相关知识。

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学校设置了十门实训课,以及基本与理论课对半开的实践操作课,以上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55%左右,另在第四学期暑假安排两个月顶岗实习,第五学期安排一个个月毕业设计。每门实训课程均制定有详细的教学大纲,课程开课前按“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知识要点,明确能力培养要求和考核标准,详细列出章节学时分配、作业量和实训要求。

二、强调实际操作,改革评分制度,突出能力培养

电子商务是从网络和商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地应用和发展之中。现有的电子商务理论还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因此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实战性特征,要使电子商务人员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电子商务实务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宗旨,将校内计算机机房等实训室和外贸公司、物流公司、广告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构建实践教学应用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突出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商务网站的建设与开发、现代商务运作的技能培养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经过系统设计,对应于教学模块,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训、现场实习三部分,使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对于商务经济类课程来说,一是要求“走出去”,即教师带领学生针对拟定专题,到目标公司实地调研,了解电子商务的经营过程和技术,感受电子商务的工作环境和气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归纳总结、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从公司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技术报告会,丰富和扩学生的知识面。这些课程与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侧重职业技能的掌握与提高,鼓励教师在计算机前教学、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在实训基地教学,同时进一步巩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购进电子商务流程中一些实体设备和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以各种角色在模拟环境中感受电子商务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电子商务各种岗位的技能。此外,鼓励、推荐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一些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从实训课程评分制度上加以改革,与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挂钩。评分不采用百分制,代之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感受的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校企合作,承接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要和政府的劳动部(局)等部门、各类企业尤其是本经济区域内有关企业加强合作。同劳动部(局)等政府部门的合作,可以发展在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等方面的合作;同各类企业的合作,形式是联合办学,具体方式包括:可以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以筹集办学经费或赞助;可以邀请企业共同研究专业方向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职业岗位的分析;有些实训课程可以通过到企业承接实际项目来完成,例如: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与推广、网络营销方案的设计等等,使得学生完成实际项目的同时能够完成课程的学习与操作,并能获得一定的收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手积极性。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必须主动走出去,坚持诚信和质量原则,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措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高职教育要提高质量,不但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思想,还要靠先进的教学手段。展。要在广泛运用实物、现场等直观教学手段的同时,加强多媒体教学,全面实施电化教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卫星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共享教育资源。具体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做:一是投入资金加强多媒体教学硬件建设,建设多媒体教室,购置音像设备及资料;二是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知识的培训;三是组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四是在搞好实用程序开发,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同时,重点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随着这一全新的教学手段逐步规范化、系列化,学生可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组网技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数据库设计等,都可采用实验室网络教学,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组网课的实训也可采用动手拆装、软件安装、动手组网、制作网络连接线等方法。同时,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制作课件和网上试题库。教学实践表明: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牢固掌握知识。

五、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建立和完善校内的实验实训基地,更新现有电子商务实训室的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应加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通过各项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电子商务、物流、营销与策划等实践工作,既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也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师有关课程的培训,到开展电子商务教学较好的大学进修,并适时地参加各种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等,提升教师素质。

六、总结

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广大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人员要不断探索和改革电子商务的教学及实践模式,加强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以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秀荣: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8)

[2]张蕾:基于国际比较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4)

实训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维修电工;实训课程

一课程改革的探索理念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维修电工职业能力的培训作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维修电工职业技术要求的典型工作过程来进行学习项目的合理设置,并通过学习情境构建的模式来进行教学。这样也就能够打破“本科压缩型”的学科课程体系,然后构建出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通过在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融合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以及工作过程等多项内容,也就可以使得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得以充分体现。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需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独立元件到组合元件的原则来进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真实的工作过程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之中进行知识经验的有效积累,也能够满足学习迁移规律的相关要求。在这一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均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在基于工作过程的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教学体系中,通常将职业能力的实际需求作为依据,在工作任务作为导向的基础上,来进行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营造出一个将学习任务作为导向的学习领域,并能够将理论学习以及实践学习两者进行充分的结合,来获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践思路

借助于维修电工实训课程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对电器安装以及线路铺设等基本知识能够得到有效掌握。因此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践思路设置过程中,需要将每一个模块都划定为一个工作任务,然后就该工作任务中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进行教学具体内容的设置,并需要保障各个项目和工作任务之间都能够保持良好的逻辑关系。而在进行实训课程的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分析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下表来进行实际的分析工作。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要求对现有的维修电工实训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不断的改革,并需要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然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均得到提升,从而取得一个良好的维修电工实训课程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平均,王伟,韩宝如,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以高职维修电工实训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3(5)

[2]王平均,韩宝如,吴恒玉,等.基于工作过程的维修电工实训课程实践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3(1)

[3]武建卫.高职“维修电工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EB/OL].

上一篇:高校数学范文 下一篇:艺术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