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2-26 08:51:28

市委工作要点

市委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完善和落实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快40项重大服务业项目和商贸、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策划实施一批新的项目。积极发展金融机构,加快创新金融业务,推进股权类交易市场和创新型交易市场建设,优化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发起设立天津农村商业银行,争取更多金融企业在津设立法人机构。加快金融城、于家堡等金融业聚集区建设。继续整合规范投融资平台,建立“借用管还”良性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打造津湾广场高端商业商务标志区,提升海河商贸带、滨江道和平路中心商业区等商贸聚集区。建成梅江会展中心。办好夏季达沃斯论坛、国际矿业大会、津洽会、融洽会、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等展会和购物节、啤酒节等商贸节庆活动。改造提升一批大型批发交易市场,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健全便民服务网络。做大做强一批物流园区,培育大型综合物流集团。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核心品牌,推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新建改造一批高星级酒店。办好中国旅游产业节、妈祖文化旅游节。做好上海世博会参展工作。加强和完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提高 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落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修改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做好泰安道、中心公园、五大道等重点地区和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继续实施20项重大交通项目和20项重大市政设施项目。推进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津秦客运专线、津保铁路等铁路工程建设。建设津港、塘承、津宁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地铁2、3、9号线工程,启动建设地铁5、6号线。建成天津大道等快速路和一批城市道路。推进天津站轨道换乘中心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加快车辆更新,搞好场站建设,治理非法客运,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交通管理。搞好供电、供排水、供热、供气、通信等设施建设。推进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升海河两岸景观水平,推进繁华商业中心和历史风貌区建设。继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由市中心向各区县延伸,由重点道路向次支道路拓展,由重点地区向里巷社区推进,实现全面覆盖、整体提升,进一步提高净化绿化美化水平。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出台并落实城市管理规定,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推进长效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落实生态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巩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成果。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建设。加强企业污染防治。推进水环境治理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搞好环外河道治理,新建改造一批污水处理厂。做好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防治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抓好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等建设,做好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加强文明生态村和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推进生态区县建设。做好造林绿化工作。重视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森林、湿地、河流、海洋等资源。

切实抓好能源资源节约。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实施绿色照明、电机改造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和能源、原材料等重点行业节能,加快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搞好水资源有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启动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再生水利用行动计划,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六、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改革开放的新突破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全面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打好体制机制创新攻坚战,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落实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实施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第二批20项重点工作。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以及航运、科技、消费、低碳金融,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境外贷款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推进保险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探索。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冶金、医药等行业的企业调整重组和资源整合,完成劣势困难企业退出工作。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做实企业集团工作,发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能。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切实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完善政策措施,放宽准入领域,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继续推进土地管理、科技体制和社会领域改革。认真研究、逐步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环保收费和公用事业改革。深化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关系,完善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赋予新区更大自主发展权、自主改革权、自主创新权,做到新区的事新区办。完成区县政府机构改革。开展和深化街道、乡镇机构改革。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完善和落实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出口稳定增长。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自有品牌产品和自主技术及标准出口,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培育出口基地和示范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外商企业来津投资,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和工程承包。推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境外合作区建设。深化与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区市的交流合作。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进步

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提高立法质量,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丰富政治协商形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各派加强自身建设和更好履行职能。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积极推动同港澳的交流合作。密切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加强对台工作。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社区事务公开。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

扎实推进依法治市。继续做好现行地方性法规清理工作,推进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警务、检务、审判、狱(所)务公开和督察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执法业绩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继续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完善司法保障机制。搞好法律服务,推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做好“五五”普法工作。加强国防教育,推进双拥工作,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理顺职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减少、规范和整合行政审批,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时限,简化审批环节,强化现场审批和联合审批。巩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成果,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帮扶活动。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八、大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新提升

切实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全力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显著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强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理想信念和形势政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未成年人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基本建成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工程。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和谐校园建设。建成大学软件学院。加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着力提升校园环境水平。

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提升区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双重网底建设。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治疗工作。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做好人口普查工作。

市委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一、注重制度设计与执行落实并重,进一步巩固提升“三社”建设品牌

切实把握“三社”建设新要求。党的十报告对“三社”建设有关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全国两会也对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作了制度安排,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三社”建设和互动发展指明了工作方向和目标,全市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对于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以及“三社”建设的目标、核心和途径,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增强推进我市“三社”品牌建设的内生动力。同时,要加强政策执行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的“三社”政策措施,切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地。

积极推进“三社”建设创新发展。市委社工办要加强对“三社”建设创新工作观察点项目的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各社工委成员单位和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要认真研究“三社”互动发展的工作抓手和切入点,今年,全市要确定3个以上社区开展社区建设、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开展专业社工服务的“三社”互动试点工作。在全市选择1个镇(街道)开展社会组织承接街道公共服务试点工作,推动“三社”互动的新突破。指导开展“社工和志愿者”联动服务,探索志愿服务工作新思路。

切实加强“三社”建设资源要素整合。切实整合市委社工委与市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市社会组织领导小组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三社”建设相互支持、有分有合、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机制。研究建立市委社工委成员单位年度工作交流制度,充分发挥社工委成员单位和镇(街道)在“三社”建设中统筹协调、政策创制、经费投入和实务推进的主体地位作用。

二、注重自治和服务并重,把社区加快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不断提升村(居)民自治和基层民主自治水平。要积极探索社区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新形式,坚持放权或还权于社区,力争在社区职能回归上有新突破。下半年根据嘉兴的统一部署组织做好村级(社区)组织换届选举试点和业务培训等工作,全面推行自荐直选。

推进和谐社区创建提高居民归属感。深入推进“五星级”和谐示范社区创建,加快推进“阳光村(居)务”工程,40%城市社区和30%农村社区达到“五星级”和谐示范社区标准,100%的城市社区达到居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标准,全市实现居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逐步推进村(居)务公开由事后公开向事前、事中延伸。

进一步增强和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在社区网格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和服务网络。加快“96345”服务平台扩容升级,积极打造社区“服务总台”,增强和提升社区的服务功能。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城市社区年内实现每300户配备一名社区工作者的目标。

三、注重培育与监管并重,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奠定基础

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充分发挥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作用,扶持和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和社会急需的公益组织。加快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步伐,大力发展各类社区民间组织,促使一些原有松散的、自娱自乐的居民团体引导成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参与社区自治和发展的实体化社会组织。

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流程和办法。依托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切实推动公益服务创投在我市的开展。组织开展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系列主题活动,打造一批示范性强的公益服务项目,以项目来培育和带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以系统包干的形式,采取单建、联建、托管、选派指导员和联络员等形式,年内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全覆盖。

促进社会组织规范运作。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去“行政化”机制,推动社会组织与行政单位在职能、经费、人员、办公场所“四分离”。建立社会组织事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财务审计监督制度,促进其规范运作。加强年检和评估工作,对拒绝参加年检的社会组织,依法及时注销或撤销。

四、注重培养与使用并重,推进社工“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开展社工人才的“菜单式”培养。贯彻落实《嘉兴市中长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和《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初步建立专业知识普及、学历教育、职业评价和继续教育有机结合的“菜单式”社工人才培养体系。党校要将社会工作知识纳入本地重点主体班培训内容;加强社会工作职业水平和职业资格评价工作;开展本土专业督导团队建设,在全市选拔专业社会工作在岗骨干和优秀人才,采取“送出去培养、请进来辅导”等途径,培养首批本土专业督导。

深化社工实务的“项目化”管理。认真贯彻财政部民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研究相关具体操作办法,进一步明确财政、民政和政府其他部门的相关职能,推动社会服务由“政府直接提供、直接管理”向“政府购买服务、实施评估监督”方式转变。社工办要以群众服务需求为导向,着重做好基层群众服务需求的调研和掌握,发现、征集和开展一批专业社工服务项目。

市委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年全市工作的总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围绕“一个目标”、强化“三种意识”、坚定“三个定位”、开展“三项活动”、夯实“三大保证”的战略部署,突出主题、把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稳中求好,着力加强重点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协调抓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速向“省会当排头、全国进百强”迈进,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献礼。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2%、力争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1%。

一、高扬科学发展主旋律,凝聚“当排头、进百强”的思想动力

1、切实加强理论学习。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重点,全面加强对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深刻领会建设“经济强省、和谐”及“幸福”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把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省市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结束后,迅速组织开展主题宣讲、专题辅导、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市掀起学习贯彻十精神的热潮。

2、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全面对标明方向、认责承诺定职责、夺旗争星促落实、亮旗示范再对标”循环争创机制,强化党内创先、社会创业、系统创佳、岗位创优、全面创新,在全市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借鉴吸收外地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认真总结回顾活动开展情况,在全市选树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集中展示活动成果。

3、进一步加快争先进位步伐。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真正打开推进发展的“总开关”,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全面对标先进地区、发达县市,拉高目标定位,强化方法措施,以各项工作的上台阶、上水平,加快全市争先进位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召开。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4、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落实到具体项目,继续开展重点项目攻坚活动,突出抓好总投资1421.26亿元的155个重点项目,确保中粮可口可乐、石药欧意特色原料药等31个结续转项目顺利推进,中农博远农业装备基地、威远动物药业、石焦环已酮二期等71个项目开工建设,九派生物科技微生物肥、中国光纤产业园等53个前期谋划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大项目跑办力度,力争中国杂粮城等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储备库,省市重点项目个数、投资规模位居市首位。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年引进域外资金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以上。

5、做强“四区”发展平台。深入实施“千亿园区”培育计划,提升开发区、化工基地、新区、西部休闲度假区建设水平。开发区以打造“超千过百”、“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部级开发区为目标,以建区20周年为契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做强现有世界500强和大型央企投资企业,谋划争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潜力足的重大项目,全力申报部级开发区,在打造千亿元园区上实现重大突破。化工基地突出抓好以800万吨炼油为龙头的重点项目,积极推进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以上。新区重点加大优质项目争引力度,加快规模项目推进速度,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以上。西部休闲度假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大御温泉三期、现代农业观光园核心区、奥特莱斯、新民居等项目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6、强化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发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轻工食品等主导产业,年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利税同比分别增长15%和16%。坚持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组织骨干企业深入开展对标行动,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名品、名企”创建活动和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培育一批有影响的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和知名企业家。鼓励全民创业,通过扶持龙头、组建协会、创新改造等措施,培育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7、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内陆港国际保税物流园区,交通综合站场力争年内启动,打造省会东部物流聚集区。强化综合市场、信誉楼商厦等商贸流通业主体地位,积极做好北国超市项目前期工作。不断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质量,突出抓好系井粮食、双庙蔬菜等农产品交易市场,年内中国杂粮城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以西部休闲度假区为龙头,积极培育青岛啤酒、可口可乐等工业旅游,大力开发农业采摘、生态餐厅等乡村旅游,确保年内现代农业观光园核心区竣工投用,拓展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国家4A级景区创建评审。积极培育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网络传媒等新兴服务业。

三、加大城市建设管理力度,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8、提升东部主城形象。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年内完成综合交通规划、给排水规划、燃气规划、环卫设施规划、商业网点规划等5个市域范围专项规划。实施四明街南延、通安街南延、育才路西伸、城区西环路工程,适时启动育才路东伸等道路工程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谋划建设一批高层精品住宅小区,着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加紧实施城区排水总干渠治理工程,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建设。加强城市景观工程建设,四明楼和四明广场五一前建成开放。

9、加快西部新城建设。按照“对接省会、连接主城、提升形象”的要求,加大规划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塔中大街、塔东大街、工业大街南延、槐安路北邑段等工程建设,实施污水管网改造等市政工程,提升区域形象。有序推进炼油厂区域整治,加快丘头村和东宽亭、西宽亭搬迁改造工程,确保北邑、北席旧村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故城、台西村庄整体迁并一期工程回迁入住,西部新城展现雏形。

10、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在省会同城化管理中争先进位为目标,加快推进实施数字化城管,建立和完善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四位一体的工作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区道路综合改造、路面维修、便道铺设等公用设施建设管护,强化出入市口、主要路段、小街背巷等重要节点治理。深入开展部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继续实施“大树进城”、“大树绕城”工程,新增绿地28万平方米。

11、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巩固“双三十”示范市工作成效,坚持力度不减、措施不软,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严格监管用煤、用电大户,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依法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重点流域和排污企业监管力度,规范开发区、新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加快建设良村南污水处理厂,确保重点流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有序推进化肥厂等城区污染企业搬迁,集中整治重点区域粉尘、异味污染,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全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稳定在85%以上。推广普及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城区居民天然气使用率。强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巩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建设成果。

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

12、深化统筹城乡试点工作。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把握时间节点,加大推进力度,圆满完成各项试点任务,确保走在全省前列。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全面提升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水平。深入做好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发证工作,年内完成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加强与国家部委和省市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13、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整县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深入实施“万千百”高产示范工程,建好10个万亩高产示范片,继续保持粮食生产全国领先地位。坚持“远学寿光、近学贯庄”,加快蔬菜产业示范市建设,确保10个千亩标准园达到省级标准,新增设施蔬菜1万亩,改造1万亩。扶持益海粮油、长城食品等企业扩大规模、晋档升级,年内新增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家,争创省农业开发优势产业集群示范县。大力发展农田水利事业,继续扩大联村供水覆盖面,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建设涉农项目,年内争引资金1亿元以上。

14、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按照“条件成熟一个、上报审批一个、开工建设一个、规范管理一个”的要求,抓好56个省市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年内28个村117栋在建多层住宅竣工入住。抓好岗上、南营、丘头、南董等乡镇联村建社区亮点工程,全面提升新民居建设水平。严格新民居建设程序,加强工程监管,有序进行拆旧复垦,确保按期归还周转用地。深化农村财富积累机制,全面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大力兴办农村公益事业。

15、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支农投入稳步增长。深入实施帮扶农民增收工程,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工作,多渠道、宽领域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大力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鼓励农民创业致富。

16、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提升路网承载能力,年内完成金五线滹沱河大桥续建和新赵线故献桥、定魏线正公桥改建工程,启动金五线二期和新赵线北段大修工程,做好京港澳高速征地拆迁等地方事务工作,年内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以上。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改造,年内完成藁北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开工建设南董10千伏变电站。以农村沼气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县。

五、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努力打造文化强市

17、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广泛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深化“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系列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组织开展全民读书和“感动十大风采人物”、“十佳标兵”、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继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完善群众移风易俗自治组织,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文明新风。

18、协调推进文化事业。以规划为指导,以活动为载体,以人才为支撑,以投入为保证,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百场经典电影、百场传统大戏、百场群众展演下基层活动,办好彩色周末、农民艺术节、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净化社会环境。

19、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力度,弘扬传承耿村故事、黄家庄战鼓、北周卦乱弹等民俗文化,选树一批文化名人,创作一批叫得响的文化精品。改造提升梅花惨案纪念馆,开工建设综合馆,启动实施屯头宫灯文化产业园区,加大台西商代遗址公园项目跑办力度,力争顺利通过国家审批立项。

六、持续改善民计民生,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20、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工程,着力加强技能培训和指导服务,抓好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继续扩大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企业工伤保险、城镇医疗保险覆盖面,继续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稳定运行新农合,动态管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建立与我市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实施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启动建设1所区域性敬老院。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高标准完成年度任务。

21、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围绕建设“教育强市、教育名市”,改善办学条件,推行素质教育,确保新一中上半年开工建设,完成30个校安工程和5所幼儿园新、改建工程,其中市工业路幼儿园确保秋季入学投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年内市医院门诊综合楼交付使用,谋划建设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加快推进公交全覆盖,一季度实现公交进市区。加快科技推广、成果转化、技术开发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年内申报科技项目50个、技术专利30个以上。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深化优质服务,强化依法行政,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实施市乡村三级为民办实事制度。

22、抓好稳定工作。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工作,以“八三”工作法为抓手,扎实开展“基础工作提升年”活动。加强群众工作服务平台建设,坚持市乡领导干部集中接访约访下访、苗头隐患排查、市领导提级调度等工作机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全市进京访、进京集体访、非正常进京访、赴省访、赴省集体访、到市访、到市集体访持续下降。继续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深入开展越级访和非正常进京访集中整治活动,依法规范秩序,确保全国“两会”、党的十等政治敏感期全市社会政治稳定。

23、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加大虚拟社会管控力度,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借鉴重庆经验模式,积极推进警务体制改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技防物防设施投入,预防和减少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治安隐患。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各种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严密防范等组织非法活动。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政法队伍能力素质。

24、切实保障公共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做好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打造食品安全最放心城市,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增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25、加强各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打造“让上级党委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能够引领科学发展”优秀团队的要求,大规模培训干部,举办各层次干部培训班,强化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能力培养,提高素质能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决执行省委“约法八章”,健全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在工作第一线、项目建设主战场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识别干部、锻炼干部、选用干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真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各级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市乡村人才网络工作体系,开展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积极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

2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省委安排部署,深入开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高标准完成农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对新任农村干部进行素质能力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干部整体水平。深化“一定三有”机制,建立完善农村干部档案,实行农村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调动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创新基层干部管理机制,实行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机制,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制度建设,完成农村后进支部转化任务。深化“四有一保”工作机制,做好大学生村官续聘解聘和流转服务工作,促进大学生村官锻炼成长。

27、协调和凝聚各方力量。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政协的领导,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坚持党管武装,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规范程序、创新形式、健全机制,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继续做好老干部、非党干部、干部、妇女干部、选调生等工作。

市委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一、狠抓责任落实和监管队伍建设

1.强化责任落实。在系统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明确相关单位安全职责,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强化农业生产主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项目申报的重要依据,有不良记录的生产主体,三年内不再给予项目扶持;对使用违禁投入品或连续两次抽检不合格的生产主体,建议吊销“三品一标”证书和取消有关称号。

2.健全监管队伍。在建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进一步理顺监管职责的基础上,推动全市县级农业部门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配足监管人员、提升条件手段、提高监管能力。扎实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全市农业乡镇基本上都配置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岗位,并配备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确保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步入正轨。

3.提升监管能力。组织人员参加省厅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骨干培训和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培训,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能力。2012年,争取建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并推动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逐步完善全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二、狠抓突出问题治理整顿

4.抓好专项整治。在巩固去年整治成果、防止出现反复基础上,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部署,重点突出种植业(重点是蔬菜、杨梅、草莓)使用高毒农药、滥用农药和养殖业“瘦肉精”专项治理,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彻底根治“瘦肉精”危害等严重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私屠滥宰”、病死猪肉等肉制品专项整治。

5.净化农资市场。在春耕、“双夏”、秋冬种时期开展“绿剑”专项执法行动,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制售假劣农资和禁用药物的大案要案,加大种子和饲料市场监管力度,健全农资打假举报奖励和部门协作机制,深入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

6.改进整治方法。在组织上,突出统分结合,充分发挥牵头单位的积极性;在重点上,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品种、重点时节、重大活动;在方法上,坚持打防结合、集中整顿与日常监管结合、治理与巩固结合,采取高压严打态势,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着力达到整治一个、治理一个、巩固一个的目标。

三、狠抓监管常态化

7.强化日常巡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巡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农产品生产主体生产、销售农产品中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查阅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和其他资料。扩大巡查范围,有效监管尽可能多的农产品及生产基地,并确保规模以上种养殖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及生产基地、奶站和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等全年巡查一次以上。

8.完善监测制度。省厅将继续以质量安全风险高、隐患大的初级食用农产品,以及日常消费的大宗农产品、地方特色农产品和省名牌农产品等为重点,以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和“三品”、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为对象,开展农产品例行抽检、监督抽检、专项抽检、应急抽检、飞行抽检。市农业局也将根据农产品生产季节适时安排抽样检测。各地在积极配合好省、市抽检工作的同时,要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采取定量检测和快速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上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积极开展土壤环境监测评价工作。今年开始,省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备案,市、县两级正式下达的监测计划于3月底前报省厅备案。

9.强化隐患治理。对在日常巡查、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跟进,并追根溯源、举一反三,需整改的坚决落实整改,存在产业隐患的要及时联合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会商研究和专项治理。

四、狠抓农业标准化,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10.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市、县农业标准规范制(修)订、清理步伐。以主导产业和“两区”重点,制定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配套的特色农产品产品标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模式图。制定特色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规范。

11.强化示范推广。以“两区”为主平台,以农业主导产业、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主导,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积极探索农业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努力推进特色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试点;开展整建制实施农业标准化试点,争创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提升区域农业标准化水平。通过示范推进,力争2012年农业标准化实施率达到53%。

12.深化准出管理。认真抓好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示范试点,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五有一追溯”准出管理制度,总结推广西兰花基地备案管理经验,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工作。

13.加快品牌发展。继续加强“三品一标”公共品牌建设,加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管理和证后监管,完善退出机制,促进认证品牌健康有序发展。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等支持,鼓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企业)通过品牌评审、商标注册等途径创建农产品品牌和著名商标等称号,综合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并在实施、申报过程中给予全面指导和帮助。全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0个、绿色食品12个,“三品”产地面积8万亩。

五、狠抓宣传、培训,积极营造良好监管氛围

14.加强宣传和消费引导。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多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加强《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四类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邀请媒体记者及人大、政协、消费者代表,通过走进田间地头全方位了解农产品生产情况,亲身体验农业部门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监管、培训、标准化生产、质量检测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加强农产品科学消费知识宣传,探索开展农产品消费引导工作,从消费环节倒逼杜绝非法添加、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发生。

15.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结合农产品品种和农时季节,举办各类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班,推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开展农药、兽药等有关知识培训,指导农产品生产主体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规定,避免农畜产品中药残超量而危害生命健康。

市委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一、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普及工程

1、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带动作用。改选体育总会,再成立6—8个单项体育协会,并向镇村延伸。创建1所省级体育俱乐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体育表演活动,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活动。

2、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月”期间,举行“新、特、优”健身项目展演。举办田径、象棋、太极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健身舞等示范性全民健身活动。

3、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各中小学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4、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全年新增加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业务水平,科学指导广大市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5、大力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各镇(区)均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站,监测人数不少于250人,全市监测人数不少于3000人。

二、倾力打造竞技体育提升工程

1、培植特色运动项目。积极争取“市队县办”项目,努力打造“市队校队”特色项目。以创建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目标,突出举重、田径、篮球、乒乓球、棋类、跆拳道等市级重点运动项目,建立和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争取在市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向省、市体育学校或运动队输送10名以上优秀选手,争创省三星级业余体校和省级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

2、举办和承办体育赛事。积极举办青少年体育竞赛,促进青少年业余训练的蓬勃发展。全年争取承办2项以上高水平体育赛事,满足广大群众观赏高水平体育赛事的需求。

三、努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工程

1、培育体育服务业。重点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培训市场、体育技术服务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中介服务等体育服务产业,推动体育消费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升级。

2、加强体育发行和管理。探索扩大体育发行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体育发行促销办法,拓展体育经营市场,体育销售量争取达到8000万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争取达到0.78%。

3、积极开展体育商业竞赛经营活动。大力开展深受群众喜爱的各类体育项目业余联赛市场,发展赛事经济。

四、积极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工程

1、加强体育基础设施规划管理。将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并将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落实到控制性详规中,同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年度计划。

2、加快市级重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积极打造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平方米。

3、加大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添置体育健身器材,力争做到全市所有行政村(居)全覆盖。

五、积极启动“体育强市”创建工程

1、制定实施方案。对照《省体育强县(市)创建标准和评定办法》,制定《市创建省体育强市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有序推进体育强市创建工作。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体育强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通过召开创建汇报会,现场推进会,交流、推广各镇(区)、各部门创建工作先进经验。

市委工作要点范文第6篇

1、认真搞好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我市离退休干部总数较多,居住分散,部分离退休干部在当地参加我市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目前我市正处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分析评议阶段,这就要求老同志们安排好学习计划、记录好学习笔记、撰写好剖析材料。我们也将针对老同志们高龄、多病、行动不便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一步激发老同志的学习热情。同时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引入教育活动中来,增强他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贯彻落实省、市要求,进一步提高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运行水平。去年底我市执行了离休干部新的护理费标准,但部分离休干部护理费还未落实。今年,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做好护理费调标工作的扫尾工作。针对部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离休干部我市将按照国家政策,适当提高其护理费标准,更好地满足老同志的需求。同时我市还将对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医药费给予及时划拔,规范离休干部医药费运行机制。此外我市今年还将加大老干部走访慰问工作力度,协调各有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好生活问题,尽其所能地为老干部服好务。3、进一步丰富老干部的文体活动,提高老干部晚年生活质量。今年我市将加大基层老年体协、活动组的建设力度,本着就近就地、自愿量力、分类指导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我市引入柔力球运动后,深受老同志们的喜爱,今年我市将加大培训力度,力争实现在各乡镇单独组队的计划。在纪念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成立十五周年之际,我市还将编辑出版《##老年书画集》一书,目前编审办公室已经成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逐步展开。

4、积极引导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我市老干部局和关工委工作例会基本上是同时同地召开,这就为我们发挥各自优势,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我市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涌现出象##、##李志诚等一批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涌现出象##镇离退休干部活动组这样,在全镇各中小学成立了家长学校,关心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秀集体。今年我市将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典型事迹和经验,教育引导老同志学先进、赶先进,在老同志中形成关心下一代的良好氛围。

5、加强机关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狠抓了机关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为老干部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日常工作方面,我们除每月编印一期《##老干部工作》外,还将充分利用网络,把我市的老干部网站继续建设好,反映出我们##老干部活动中的重大事件、文化生活、精神风貌,同时为老同志提供一个了解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的平台。

市委工作要点范文第7篇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部署和镇党委的要求,2013年组织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将口打造成商贸物流重镇和文明和谐之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1、抓好党的十精神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巡回送学相结合方式,对机关干部学习贯彻十八精神进行集中轮训。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发挥镇党校作用,巩固学风建设成果,指导各党组织抓好党的十精神的学习培训,坚持培训需求调研制度,完善培训计划生成制度。

2、抓好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研究制定2013—2017年全镇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实施党员教育培训培养“十百千万”工程,着力建设高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创建“团结、廉洁、创新、实干”班子,落实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党政领导班子跟踪考察分析制度、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联系点和专项调研督查制度,总结推广“开放式”民主生活会,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为服务武夷新区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创先争优活动是基层党建一项经常性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各党组织要在巩固去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推进。

1、围绕中心谋发展。紧紧围绕服务武夷新区发展、持续开展“亮身份、践承诺,争创党员先锋岗”主题实践活动和“深入基层大走访”活动,学习先模人物,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到项目、细化到单位、分解到个人,推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完成重点任务、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项目建设、落实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创新基层党建上创先争优。

2、加强指导建示范。以武夷新区建设为主线,全力抓好窗口单位和村级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以点带面,着力培育一批基层党建示范点,带动全镇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深化党群共建,指导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符合自身特点的争创活动,以党组织创先进带动所在单位创先进,以党员争优秀带动身边群众争优秀,使全社会创先争优的风气更加浓厚。

3、注重点评抓宣传。按照创先争优活动总体安排,年初全面开展领导点评活动,年底开展评议工作,并做好点评和评议情况的反馈与应用,增强活动实效,确保活动质量。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继续办好活动简报,充分运用宣传栏、网站、电视台等新闻媒介,总结推广活动经验,培育宣传先进典型,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各基层组织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1、巩固和完善各项民主管理机制。把推行为民办事全程制列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健全工作网络,配好建强代办员队伍,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确保为民办事全程活动规范、高效开展。全面深化“168”基层党建工作模式,认真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六要”工程,扎实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重点开展“三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化建设,做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认真抓好后进村的提升。落实村主干“一定三有”政策和“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培养计划工作。积极提升松柏村、芹口村新村小区基层党建工作,做好各类选派干部的管理服务,推进南平市和全国党建示范点的创建工作。

2、加强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完善和落实发展党员的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按照上级党委提出的“控制数量、注重质量”的原则,加大在生产、工作一线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重视做好在高知识群体、青年和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全面推行党员服务承诺制,开展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等活动,促进党员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党员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村级党员先进性管理办法,提升农村党员管理服务水平。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认真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扎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

3、着力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以打造服务平台为抓手,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建标准化党支部、党员责任区、党员建功竞赛等活动,加强非公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为党组织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打好基础。同时,通过开展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企业思想政治建设、服务企业做强做大、服务企业和谐发展等活动,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政治核心、先锋模范、纽带桥梁的作用。

市委工作要点范文第8篇

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一)完善改革各项配套政策。在财政投入政策方面,细化财政补助政策,落实基本建设、大型设备配置、离退休人员费用、公共卫生服务、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项目补助,并逐步与医院管理绩效挂钩;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方面,按照“总额预算、超支分担、结余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付费制度改革。在收费标准方面,严格执行省物价局最高限价政策规定。同时要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结合省厅要求探索差别化费用控制机制,各公立医院要加强医药成本控制,优先配置和使用基本药物,广泛使用适宜技术,有效落实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认真实施阳光用药工程,加强对各医疗单位均次费用增长的监管,切实降低老百姓费用负担。

(二)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以医院公益性、运行效率、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公立医院考核体系,探索建立满意度第三方调查机制,对所有公立医院实施年度绩效考核。

(三)探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要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为重要抓手,科学界定、合理划分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要加强医院成本控制,建立完善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上联下沉,着力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一)上联:结合省厅“双下沉”工程项目,公立医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与上级医院合作项目。市一院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合作,要找准目标,细化政策,取得实质进展,不断强化区域龙头地位;市妇保院已经跟省儿保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还要进一步盯紧。其他公立医院也应主动与综合实力、管理能力和科教能力强的上级医院加强联系,着力在专科特色和整体实力上加大建设力度,原则上每家医院都要有1-2个学科与上级医院形成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要依托对口支援平台,积极主动与支援单位联系,在规范基层医疗服务行为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上取得实质性合作,提高基层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质,年内与职技院合作完成二期100人次的以急救和基础实践技能为主的培训任务,考核成绩列入单位年度绩效。

(二)下沉:建立城区公立医院人才下沉机制,主要是二方面,一是落实晋升职称前到基层工作一定时间制度。二是2010年前参加工作大学毕业生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的到基层工作一定时间。通过人才下沉,提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三是乡镇(街、区)卫生院要根据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要求,主动深入村卫生室做好六统一的一体化管理工作,规范村卫生室诊疗行为。三是探索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签约服务机制,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新模式,此项工作卫生局已经明确在我市进行试点。

(三)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加快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和院前急救体系建设,规范医疗机构急诊科建设,加强救治设备设施配备,加强对急救指挥调度人员和急诊急救专业人员岗位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急救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

三、深化三大专项活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一)深化“三好一满意”活动。继续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并将医疗服务“3+X”公益承诺活动作为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延伸,组织各公立医院以签订承诺书的形式推进公益承诺活动开展。公开承诺主要内容:实现首诊负责制,不推诿病人;畅通绿色通道,确保急救救治;为特殊贫弱群体提供一定程度优惠(免费)服务;服务大众,送健康知识进城乡社区;增进沟通,广泛开展社工志愿活动等。同时,邀请媒体和社会公众参与监督。

(二)深化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药事管理活动。认真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严格执行“限品种、限用量、限级别”,落实抗菌药物目录、超品规采购、临时采购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深入开展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提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开展临床药师队伍建设,加大临床药师培养力度,完善临床药师制度,突出抓好临床合理用药,扎实开展处方点评制度,一院、妇保院每月一次,其他医院每季(抽取1个月)一次进行全处方点评,积极争创市药品安全示范单位。

(三)深化“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以实施等级医院回头看活动和基层卫生机构集中整治活动为抓手,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长效工作机制。

1、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公立医院要以实施专业化诊疗规范为核心,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和病种范围,实现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100%开展工作的目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市第一人民医院不少于23个,市妇幼保健院不少于10个,中医院、骨科医院、红十字会医院不少于5个,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不少于3个,同时要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入组率和完成率,实现入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的目标。基层卫生院要根据2月26日卫生部召开的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视频会议精神,重点要抓好病历书写、院感管理、医疗废物处置、各类诊疗规范,技术规程的制度建设和狠抓落实工作。

2、不断增强质控中心的专业监管力度。各质控中心要规范开展质控工作,切实履行各项职责,做到年初制定年度计划,年终做好总结评估和报告工作。各质控中心要将基层医疗机构纳入质控管理范围,要充分发挥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检查、监督和指导作用,年内组织一次基层质控综合排名检查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年终医疗业务绩效。

3、狠抓核心制度落实和规范关键部门质量管理。①强化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的教育与培训,有效推进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分级管理、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首诊负责制、院内会诊、交接班、病房值班、重症和危重病人监护等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②进一步加强关键部门质量管理。加强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建设,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实现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无缝衔接;以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提高确诊率为重点,切实加强门诊医疗服务工作;加强手术病人管理和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完善手术室工作流程,完善手术审批和患者知情同意制度,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严格落实手术分级和手术安全核查等各项工作制度;加强重症监护病房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与功能任务和需求相适应,上规模、上水平,努力提高危重症病例的救治成功率;加强临床实验室建设和规范管理,确保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加强医院消毒供应、血液净化、介入诊疗、放射治疗科室等其他关键部门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确保质量安全。③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将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关键部门质量管理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同时要加强平时日常监督检查。

4、加强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规范管理。①强化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今年重点抓好基层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比武工作,实现基层护理人员全覆盖,同时将成绩列入单位年度医疗业务考核内容。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范围。根据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病房三级医院80%以上,二甲医院60%以上,二乙医院40%的要求,各公立医院要加大力度,增加人员,落实措施,切实提高临床护理质量。③强化医院感染规范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等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技术规范,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手术室、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口腔科、急诊科、产房、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重点强化各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培训,全面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规范医疗废物处置,确保医疗安全;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查,加大对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处理力度。

四、大力发展民营医疗事业

(一)做好宣传发动,拟召开民营医院发展大会,宣贯卫生部门坚持“开门办医”的方向,对社会资本实行“非禁即入”的原则,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努力开启与我市民营经济大市相称的社会资本办医新局面。

(二)做好科学规划,根据区域卫生规划,调整专科医院、门诊部、个体诊所布局和数量,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咨询窗口,做好政策宣讲、告知、引导工作,力争引进一家民营二甲综合医院。

(三)研究出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意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各项政策,如将民办医疗机构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定点服务范围等。

(四)重点推进现有民营医院向规模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如引导康美诺口腔医院、光大医疗美容医院在技术能力、人才储备、专科建设方面有突破;为保证工作成效,把推进民营医院发展做为重点工作列入全市卫生工作重点,细化年度工作指标,力争年底完成民营医疗机构床位占比达到10%的目标。

五、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医政管理

(一)加强采血供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①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开展。要适应针对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无偿献血管理招募制度,提高固定献血人员比率,建立健全各部门协作机制及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全市采血网络,确保满足临床用血需求。②加强血液质量与安全管理。加强医疗机构合理科学用血管理,加强对各用血单位的业务指导,深入采供血各个环节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进一步规范操作规程,加强实验室血液质量控制,扎实开展血液安全督导检查,保障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

(二)严肃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去年以来,周边县(区)及广东高州医院的商业贿赂行为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各医疗单位一定要完善惩治工作制度和机制,加强教育和管理,杜绝商业贿赂案件发生。

(三)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和成效;完善药械集中采购机制;认真做好投诉和来信来访处置;做好征兵、招生体检工作以及博览会、中高考等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工作等。

(四)做好市医学会、护理学会、中医学会、预防医学会等社会团体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加强学会管理,增进学术交流,丰富学会活动。

市委工作要点范文第9篇

一、健全规划体系,发挥规划引导作用

1、推进重点区域规划。按照新型城镇化和“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认真做好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支持县城和中心镇加快扩容提质,督促指导永兴、汝城、资兴、临武、桂阳、安仁等县(市)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完成100%的镇总体规划、50%的乡规划以及100个以上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动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

2、抓好重点专项规划。服务“民生100”工程,配合市政府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卫生、住房、环保等民生领域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尽快组织编制或者协调各有关专业部门完成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学校布局、消防、环卫、燃气管网、抗震防灾、电力、防洪等专业专项规划。

3、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年底前,完成城市建成区、规划发展区、大道沿线乡镇规划建设用地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所有县(市)城区、各类园区(工业集聚区)控规覆盖率达90%以上,把项目和各类设施落实到规划中。对于老城区控规未覆盖地块,其建设项目的规划条件或修建性详细规划必须参照控规的程序进行审查批准。

4、服务城市提质改造,抓好项目规划设计。今年中心城区城市提质工作的重点是城东、城西和武广新区综合开发,城市干道、环线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城中村”改造,五条河流两岸环境整治,东江引水二期,将城区现有影响交通、卫生和市民生活的项目(如农贸市场、大型批发市场、长途汽车站等)外迁,以及“351111”工程、“绿城攻坚”活动、建筑外观整治和色彩规划、夜景设计等城市美化工程,全面改善市容市貌、城市卫生、环境质量和生态景观,打造宜居利居乐居城市。规划部门要围绕上述重点工作,全程做好相关规划编制和服务工作。

5、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性地带内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审查把关,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牵头组织做好部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复查迎检和申报工作。

二、加强规划管理,提高规划工作质量

6、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实行“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发挥好北湖、苏仙规划分局的职能作用。进一步理顺县级规划管理机构,并积极推进规划监管体系向基层延伸,形成无缝对接的城乡规划监管网络。根据精神,争取所有的建制镇和有条件的乡设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

7、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按照《城乡规划法》和上级有关要求,进一步修订服务指南,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完善规划服务绿色通道机制,提前介入,靠前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保障各项工程顺利落地。继续落实好规划公示和公开听证制度,充分发挥规划展馆、政务网站、新闻媒体等公众参与平台的作用。市区要进一步完善提升现有数字规划功能,完成各类规划成果整理和叠加分析,实现工程项目电子报建、网上审批和“一张图”管理,提高机关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8、加强基础测绘工作。不断完善中心城区地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的支撑能力,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今年要组织修订中心城区不同比例的数字地形图、道路网规划红线图和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及时更新,资源共建共享,提高规划管理人员的应用水平。同时,要加强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更好地服务城市建设。

三、严格规划监察,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9、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及相关工作机制,切实增强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

10、严格规划实施监管。针对重大项目选址、重点工程实施及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分工明确、配合有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继续深入开展违规调整规划、变更容积率专项治理工作。上半年开展一次全市性的城乡规划督察活动。在规划执法监察方面,要改进工作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强化责任追究,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依法坚决拆除一批违法建筑。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规划队伍素质

11、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等各类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对现有制度进行廉洁性、合法性评估,从制度层面预防腐败。在抓好廉政文化教育的同时,要通过工青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12、抓好政风行风建设。经常性开展勤政廉政教育,切实整顿作风纪律,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大规划宣传力度,认真处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抓好人大代表建议确良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努力减少规划行业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行业形象,增强部门公信力和执行力。

市委工作要点范文第10篇

一、着力提升依法执政水平

1.不断加强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各级党委要及时研究法治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谋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完善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把干部法律学习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落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分级培训考试制度,推进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加强对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依法执政能力。

2.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各级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健全党代表任期制,加快推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规范党内监督,深入实施党内监督条例。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开展差额选拔干部、实行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扩大基层公推直选范围等工作。认真实施中央办公厅《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提高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深入贯彻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若干意见》,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加强人大监督工作,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切实做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落实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新规定。

4.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认真贯彻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坚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进一步发挥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组织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加强提案办理工作,健全议政建言机制和信息反映机制。

5.加强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做好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工作。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宗教事务和侨务事务,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的有效机制,广泛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6.切实推进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进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项目进展、资金拨付等情况的动态监督机制,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深化“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加强机关效能测评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万名群众评议机关”活动,严肃查纠影响机关作风和效能的行为。

7.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实施《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细则》和年度计划,进一步健全惩防体系督查、测评、考核机制,抓好惩防体系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二、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8.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入实施《市市属局级单位重大决策社会征询、专家论证、听证公示实施办法(试行)》,探索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9.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深入推进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继续做好行政处罚案卷和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清理等工作。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的功能和作用,完善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

10.提升行政管理效能。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化扩权强县、扩权强区和强镇扩权工作,推进数字城管和城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高行政审批事项进中心率和进中心事项直接办理率。

三、着力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11.不断推进司法机制改革。推进量刑规范化工作,落实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制度,推进审判管理机制改革。探索推进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信息化、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新机制。推进监狱体制改革,加强监狱劳教公正廉洁文明执法。健全完善执行工作机制,推进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建设,强化执行征信和信用查询系统建设。

12.不断强化司法监督制约。着眼维护司法权威,抓住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关键,形成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支持政法委以政法队伍建设管理为重点、以案件评查和专项执法检查为抓手加强监督。支持人民法院加强审判监督。支持人民检察院加大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及监管活动监督,探索开展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13.不断加强司法便民服务。深入推进检务、审务、警务、狱务公开,建立网上司法查询和监督系统,及时公开执法依据、程序、进度、结果和法律文书。进一步简化司法救助程序,扩大司法救助范围,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法律服务质量。

四、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4.切实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完善“大排查”机制、“大调解”体系、“大”格局,全面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5.切实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视“两新”组织和虚拟网络管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完善提升乡镇(街道)“两中心一协会”、“两所一庭一室”等基层网络体系,深化“平安细胞”建设。

16.切实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探索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载体,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执法队伍思想政治、业务和作风建设。完善执法培训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健全巡查巡视制度,深化案件评查。用群众工作统揽工作,依法规范行为。

五、着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17.推进村(居)民基层自治。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村务、财务公开,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推进村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建设,深化城市和谐社区创建,完善社区民主管理制度,改善社区服务设施,实现社区居民自治和社区服务活动场所达标建设全覆盖。

18.深化企业民主管理。积极推进“双爱双评”、“共同约定行动”等活动,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引导职工与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实施集体合同集体协商制度,加强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建设,依法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19.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重点领域培育,进一步优化发展结构,继续加大对城乡基层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运作,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换届工作指导,加大评估力度。

六、着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

20.启动“六五”普法。加强公务员学法用法,推进“诚信守法企业”建设,深化农村普法骨干“131”工程和社区法治建设“八个一”创建,突出抓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加强普法宣传阵地建设,发挥现代传媒优势和主流媒体作用,切实注重差异化,提高贴近度,增强针对性。

21.坚持普治并举。注重普法教育和法治实践的有机结合,积极培育“法律六进”示范点,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推进地方、行业和基层单位依法治理。深入发掘沈家本法律文化资源,加强法律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建设具有特色的法治文化。

22.营造法治环境。加大“法治”、“法治”的新闻宣传力度,并纳入今年重大主题报道总体工作计划。要围绕城乡建设、换届选举、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等热点难点开展法制宣传,帮助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着力解决部分群众“不信法”问题。

七、着力推进法治实事惠民

23.全面落实改善民生政策措施。深入贯彻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若干意见》,制定公民权益依法保障年度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全力实施年度十个方面民生实事项目,加强跟踪督查,切实维护群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

24.继续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围绕群众关心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切实找准法治建设服务民生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结合职责履行,积极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加强执法检查,解决突出问题,提升法治服务成效。

八、着力深化法治争先创优

25.深入推进法治县区创建。深化法治县区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加强创建考核工作,推行任务明确、分工负责的部门工作责任制。开好市委法治建设工作交流电视电话会议,总结经验,研究部署重要工作。实施法治建设重点项目,力争取得探索成效。扎实做好领导小组年度优秀成员单位评选工作。

26.组织创建法治乡镇(街道)。按照“重基层、打基础、强基本”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法治基层基础建设。开展各领域的法治创优活动,积极培育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部署创建市法治乡镇(街道)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加快推进乡镇(街道)法治化建设。

上一篇:食品安全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卫生计生工作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