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内容概括范文

时间:2023-02-25 06:10:24

十四五规划内容概括

十四五规划内容概括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康养;核心岗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0引言

2018年海南启动全域范围建设自贸试验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国家赋予海南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海南自然资源丰富、地理区位独特等优势,聚焦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合作竞争新优势[1]。围绕这个建设目标,海南正大力推进旅游和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生养老等深入融合。《海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将康养产业打造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打造康养服务业,将海南建设成为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的亚洲康养中心、国际康养目的地,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高品质健康疗养、慢性病疗养、职业病疗养、运动康复、老年病疗养等康养服务[2]。康养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海南省的一个重要产业,但无论是在产业业态的构建,还是在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为使康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海南省职业院校必须要着力构建科学的康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题组基于对海南省主要康养机构的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调研分析,提出一套基于康养核心工作岗位的中职康养专业核心课程,以期为海南省院校康养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1调研方法及过程

1.1调研方法

本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座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了海南省当前主要康养机构的相关情况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等方式得到了康养专业建设所必需的相关课程信息,进而提出一套较符合海南实际的康养专业核心课程。

1.2调研对象

课题组对海南省20家康养机构进行调研,康养机构区域分布情况见表1。调研单位服务对象主要为养老客群、医疗康复客群和养生保健客群三类客群,并以养老客群为主。

1.3调研过程及相关数据处理

课题组编制《康养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调查表》,通过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平台对海南省20家康养机构进行调研,该调查表由康养工作的科室负责人或专家填写。本研究利用工作任务的频次分析来评判岗位任务的重要程度,并作为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的依据。

2调研结果及分析

2.1调研岗位及其工作内容

课题组调研的工作岗位均是在各类康养养老机构提供的涉及养老服务、养生保健服务和医养康复服务的岗位,分别面向老年人群提供养老服务,面向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提供养生保健服务,面向疾病和亚健康人群提供医养康复服务。

2.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课题组通过文献调查、专家咨询和实地访谈等形式获得了42个康养工作岗位任务的相关信息。调研机构被要求在42项任务中限选10~25个对完成康养工作起到关键作用的工作任务,其中有24项工作任务的被选频次达到或超过50%(带∗),表明该项工作任务被半数以上机构认定为典型工作任务(见表3)。本次调研发现,除博鳌一龄生命养护中心能提供相对全面的中医药诊疗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项目外,其他康养机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和服务开展能力均较弱。随着《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3]《海南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4]《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陆续颁布,海南省高度重视中医药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并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养产业。由此,课题组提出在确定海南省康养工作岗位典型任务时,应突破现有调研数据的局限和反应滞后性,前瞻性地增加中医药服务比重。调查发现,中医康复疗法、食疗药膳制订、推拿按摩、针灸刮痧这四项工作任务被三分之一以上单位列入典型工作任务。因此,课题组将这4项中医药类工作任务与上述24项工作任务一起列为康养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这28项典型工作任务将作为下面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康养专业核心课程构建的依据。基于康养产业多领域、多业态的特点,典型工作岗位任务因而涉及“医、康、养、护、体、娱、旅”等多方面,种类较多。

2.3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基于上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果,课题组整理出《康养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表》,如表4所示。

2.4康养专业核心课程构建

康养专业核心课程是依据职业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能力和专业学习领域分析结果而优化、构建的[5],详见表5。专业课程可以结合通识课程和素质课程,因此,中职康养专业课程可以按表6所示来概括。本套课程源于康养产业核心岗位群任务,课程实用性强,内容丰富。

3优化康养专业课程内涵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因地制宜开展康养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不应一味照搬大学教育的以学科或专业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而应该以社会职业岗位为着眼点,紧紧抓住其内涵及外延,切实做好对学生岗位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时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现在,国内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上大多还是采取以学科或专业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这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造成的。在康养专业建设上,院校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关键是要紧密关联产业,能够随产业发展实现对相关人才的动态培养。康养专业建设基本有三种形式:

(1)专业群建设法。

该形式被国内院校广泛采用,其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原有的教育资源优势,能够面向康养产业多方向培养人才;专业建设能够直接面向社会职业岗位;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较为专门、完善和成熟[6]。缺点是以岗位型专业来界定学生学业,会造成学生执业范围过窄,不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拓展,同时,随产业业态扩容和变化,动态更新专业的灵活性较差,尤其是在康养产业发展还不成熟、业态还不丰富,以及执业唯证论的当下,这个缺点显得尤为突出,例如: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其他非养老康养行业领域流动就业时易受到一定限制。

(2)独立申请开办康养专业。

该形式主要面向社会养老、康复保健等传统领域,即狭义上的康养专业。专业课程设置以“基础课程+岗位群核心课程”为主。其特点是课程相对紧凑集约,培养目标单一。其缺点是业态及功能覆盖有限,难以适应产业的不断升级扩容,无法面向康养新兴业态提供服务。本研究论述的核心课程适用于这种传统康养产业领域人才的培养。

(3)独立申请开办康养专业。

该形式以“大专业小方向”培养模式向康养全产业链培养人才,即面向广义上的康养产业。以“专业核心课程+岗位选修专业课程”为课程组织形式,能够实现学生面向康养行业特定职业岗位就业,该形式对学校教学管理和师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优点是能为学生提供更灵活多变的、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可以面向康养产业全业态、全功能培养人才,同时还能灵活适应不断发展增容的康养业态和职业岗位,为院校省却了动态更新专业的麻烦。在该培养模式下,可以灵活扩充新的选修学习模块,以让学生获得新的康养执业新技能,也可以作为培训模块向社会推出。后两者都属于独立开展康养专业建设。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尚未开设康养专业,该专业还需经过专业开设的可行性论证和复杂的教育审批程序才能开办。

3.2创新课程建设,开发活页式教材

康养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涵盖诸多业态。而目前海南省康养专业的课程建设相对滞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造成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不同步,教育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康养专业师资多为护理、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学、养老服务管理、社会工作、旅游管理等专业毕业,缺乏行业经验,对康养产业发展前沿和趋势了解不深。为构建适应海南康养产业发展的专业核心课程,课题组提出职业院校必须加强产业调研,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加强教师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的调研、培训和进修学习。职业院校聘请行业中的能工巧匠来校任教,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康养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专业课程数量多,对每门课程设置要求精良,教学内容紧凑实用,而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基础构建的教材并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教材建设则是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环节。康养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同步推进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教材开发,鼓励校企双元合作开发产业跟随度高、贴近岗位能力要求的新型活页式教材。

4结语

康养专业区别于其他医药类专业和公共服务类专业的显著特点是培养的学生将面向全生命周期提供康养服务链,康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基于全生命周期服务链的岗位需求而从多维度构建,即提供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康复治疗—长期护理—临终关怀的“医养护康”全生命周期服务。海南省中职康养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思路是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以岗位为基础,以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路径,按照“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归纳—行动领域构建—学习领域转换”四步法构建核心课程。本套课程既能够在海南省以及其他地区职业院校实施和推广,又可以为康养行业员工岗前培养、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素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EB/OL].(2020-06-01)[2020-06-01].

[2]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EB/OL].(2019-01-04)[2019-01-1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2-01-15)[2022-01-15].

[4]王青云,吴振宁.《海南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1):33.

[5]刘广博.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22(6):45-49.

[6]程秀宇.基于康养专业群建设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吉林医学,2022,43(8):2240-2242.

[7]苗晓琦,杨频.构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提高中职护理教学质量———中职护理仿真实训操作系统的研发与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1):40-42.

十四五规划内容概括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规划

0引言

国家“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随着百万扩招计划的落地,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不管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调研走访,了解到在受访的高职院校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均接近50%,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为支持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教师如何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是当前建设高职院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课题。

1现状调查

1.1问卷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相关情况,本调查以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依据,设计了调研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涵盖了基本信息、青年教师对自身和职业规划的认知、面临的困难及期望得到的支持等方面。随机向年龄在40周岁以下高职院校的教师发放,共发放问卷124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率约为82.26%,调研结果有效。

1.2结果分析

在此次回收的102份有效调研问卷中,30岁以下的教师有52人,31-35岁34人,36-40岁的为16人;男性26人,女性76人;其中,行政人员8人,专任教师76人,辅导员14人,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人。以下将从青年教师自身认知情况、对职业规划认知情况和期望得到的支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2.1青年教师对自身认知情况

在选择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的原因方面,基本情况如图1所示,50.98%的青年教师认为在高职院校工作稳定,工作时间相对自由;39.22%的教师是因为符合自身兴趣爱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是出于发展因素而选择的这份职业。对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情况了解程度方面,15.69%的青年教师对自我认知还是非常明确的,52.94%的教师表示比较了解,但也有1.96%的教师还是不了解自身的优劣势的,对自身认知的不明确将不利于青年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此外,在对青年教师工作任务和工作量的调研中,约80%以上的青年教师表示存在工作任务繁重、教学、学生管理和科研难度大但收入却处于较低水平。

1.2.2青年教师对职业规划认知情况

在对职业规划重要性的认知方面,62.75%的受访教师认为职业规划对其非常重要,33.33%的教师认为比较重要。对于是否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目标,反馈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数量相对平均,39.22%的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在不断努力,23.53%有明确的目标但尚未开始为其努力,21.57%的青年教师有明确的目标,但受到其他客观条件的约束,目标很难实现,而剩余15.69%的教师则是尚未确立明确的目标。目前被调研青年教师中,70.59%有初步设想,但自认为设想还不成熟,有清晰具体的规划的教师占比仅为17.65%。由此观之,大部分青年教师对于自身未来职业规划的认知情况还是不明确的。

1.2.3期望得到的支持

在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最大困难的问题上,78.43%的青年教师认为工作过于忙碌,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规划,54.9%认为是学校缺乏引导,如政策与资金支持,还有41.18%认为是由于自身的生活压力相对还是比较大和家庭牵扯导致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能进行。而被问到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最期望得到的支持时,84.31%的青年教师希望学院能够提供政策、制度支持,能够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创造条件,74.51%希望能够提高薪资待遇,切实减轻青年教师所面临的生活压力,72.55%认为学校应做好职称评定等与教师利益相关的工作,还有部分期望支持教师学历提升,为学历的提升创造宽松的环境或举行教学工作交流活动等。

2存在的问题

2.1压力过大导致职业倦怠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任务相对较重。随着百万扩招计划的落地,各大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上涨,而与之相对应的师资力量确没有得到相应的配备,所以就会出现师生比例失调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青年教师在接受简短的培训后往往就需直接负责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兼任至少一个班级的辅导员。此时,青年教师所面对的除了教学压力之外,还有来自学生管理方面的压力,同时,面向教师的心理疏通渠道事实上是缺乏的,长期的压力不断积累确得不到舒缓和释放,那么就容易造成职业倦怠。二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品行的差异,导致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易产生心理落差。教师通常对于自己的教学或学生管理工作都有自己的期许,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学生多为95后或00后,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个性化特征较为明显,他们热衷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学科,但对于不那么感兴趣的课堂就没有热情,忽略教师为教学课堂或班级管理所付出的努力,这样会给教师形成一种挫败感,长期以往,也会导致职业倦怠的出现。

2.2职业规划意识相对薄弱

青年教师自身规划意识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没有明确的规划目标、不会主动了解教师职业发展两个方面。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方向可概括为三种:教学型、科研型和技能型。大多青年教师对于自己到底将来往哪个方向发展还是处于迷茫的状态,他们不知道这三个方向的发展到底有何区别,因为没有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所以无从下手,也有部分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但却不知该如何实现。根据走访部分高职院校,大部分学校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所做出的标准化的硬性要求,忽略掉了不同青年教师的个性,对于其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模式基本为学校统一组织相关培训,所有青年教师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要求所有参会教师提交总结。培训内容大多集中在教学能力、学生管理及科研能力等,但缺乏专门针对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路径和方式等内容,且不同的院校发展情况不一样,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职业发展路径也是有区别的。

2.3职业发展激励机制不完善

对于每个人来说,选择一份职业都有着自己的追求,但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层面:物质的追求和精神的追求,教师也一样。根据调研结果显示,70%以上的受访教师认为院校激励能够更加激发其工作潜力。现阶段大部分院校都缺乏针对处于不同岗位和有着不同要求的青年教师而设置的专门性的激励,总的来说,青年教师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教师的激励机制大都是传统方式,即院系根据人事、教务及科研等部门制定的相关指标进行考核评价,主要是用制度来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行规范,确没有考虑到教师的专业情感和理想发展的需要,且缺乏专门针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相应的激励机制。其实对同一批进入学校的不同青年教师来说,其成长步伐是存在差异性的,部分教师的成长空间相对较大且时间相对较短,但收入水平确并无太大差距,还可能由于职称或级别的关系低于其他教师,所以对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3对策建议

3.1青年教师自身层面

一是需要主动对环境进行认知和评估。在进入学校之前要对自身发展特点、学校整体环境和条件进行了解,充分考察性格是否适合教育行业,自己的发展目标跟即将就业的这所学校是否一致。二是需要为自己进行符合个人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需要加强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入职后自己需要主动去了解学校教师发展方向、职称评定等相关要求,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方向和职业发展道路,同时在工作中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内心,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疏通方式,舒缓和释放压力,。三是在职业实践过程中要及时地进行调整与修正。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选择的方向确实不适合自己或者自己经历过努力仍然没办法达到,这时候就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修正,学会取舍,而不能盲目的进行,否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压力,还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

3.2学校管理方面

一是要关注青年教师身心健康。对于青年教师,规范管理是有必要的,但也不能忽视他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学校应该对老师予以支持和保护,为其提供更有安全感的工作环境,关注其成长与发展,让他们能更安心地工作。二是要构建支持青年教师个体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离不开他所工作学校的管理和支持,因此领导和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重视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在学校发展大方向下,充分发挥并支持青年教师个体发展,为其提供更多的平台。在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培训中,切实加入符合本校校情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教师了解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及职称或职位发展要求,进而促使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并付诸实践。改变传统的相关部门确定内容的培训为以教师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模式,培训的设置应当以教师需求为起点。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提高青年教师薪资待遇。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大多数为刚毕业或处于家庭形成期,开销相对而言较大,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所以适当的激励一方面能够体现出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认可,能够为教师认真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物质奖励能够为青年教师及其家庭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但奖励必须体现出差异性,以成果为导向完善激励机制,在年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体现并最终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和优绩重奖,给予他们精神激励与物质与物质激励,肯定其奋斗价值。

4结语

青年教师是高职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青年教师的成长对学校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和走访调研的方式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可以敦促青年教师提升职业规划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够为院校关怀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共同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岁玲,张敏.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5):124-128

[2]周广昌.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方式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0(9):84-88

[3]黄胜,陈飞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干预路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9(5):48-53

十四五规划内容概括范文第3篇

一、从会计学的发展来看

会计学是随着经济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总是很关心其拥有的财富及变化情况。从原始会计到官厅会计,再到现代会计,经济管理的需要始终是会计发展的动力。

复式簿记之所以产生于十四五世纪的意大利,是因为当时的商人、冒险家和银行家们需要借助账目来管理借贷关系、计算损益并在合伙人之间进行分配。工业革命发生后,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尽早收回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折旧会计才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地逐步发展起来。同样,为适应管理上对成本计算精确性和成本控制的需要,原在账外进行的成本计算被纳入了复式簿记体系,形成了成本会计,也完善了财务会计。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各界对“自由放任”的会计实务提出了不少批评,甚至将经济大萧条归因于会计信息的虚假,因此,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会计职业团体或政府制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实务。这充分表明会计不但对于微观管理有用,对于宏观管理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会计发展的动力根植于经济管理,作为反映会计实践客观规律的会计学就必然深受管理实践的影响。管理学是关于管理的本质和管理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管理学也应当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从管理学的发展来看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一般认为产生于20世纪初。此后,管理学的若干重大突破和重要学派都对会计学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1911年,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论述了“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后来发展成为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流派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它从“复杂人”的假设出发,研究了需要理论、期望理论、领导理论等。相应地,在会计领域产生了责任会计、行为会计等,并大量地运用行为科学学派的研究成果。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创立了决策学派,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著名论断。不同的决策需要不同的成本数据,企业内部管理需要不同于对外报告所用的方法来计算成本,于是变动成本法应运而生,并成为决策会计中分析和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现代管理学中的数量学派主张用数学模型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它对会计学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建立存货控制模型、销售预测的线性回归模型等方面。质量会计学直接体现了质量管理与会计学的有机结合。正是由于当代管理理论“丛林”式的发展,才使会计学形成了今天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庞大的体系。

三、从会计的职能来看

按照马克思“过程控制与观念总结”的论述,我国学者把会计的职能概括为“核算与控制”两个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主要是指事后核算,也就是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但即便是这种狭义的“核算”,也绝不可能脱离管理而存在。核算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同时它又为其他管理提供有力的帮助。比如,成本核算提供了成本的结构及其变动的信息,对外可作为制订售价的依据,对内则是成本分析、考核、控制等的前提。管与算从来就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管算结合,算为管用。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还包括事前和事后核算,这样,会计就参与到顶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项重大的管理活动之中了。

控制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会计控制是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方向、流量、时间以及结果等所进行的规划与调节。它包括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与事后考核和评价。显然,会计控制是一种综合性的企业管理活动。要搞好会计控制,必须遵循管理学揭示的客观规律。

有人认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与监督”。对于“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成为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理论界尚有争议。笔者认为,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工作的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来实现的,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会计监督也是一项管理的职能。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会计还有其他的职能,如参与决策。会计决策可以理解为对会计原则、理论、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其实质是为了以最适宜的反映来实现最有效的控制,在管理总体中发挥会计的最大作用。广义的会计决策是指会计人员为了解决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把握机会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一般认为,会计人员仅处于参与的地位,着重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决策的经济可行性。会计职能的发展也说明,会计是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会计的核算、控制、监督、决策都是一种管理的职能,那么,管理学成为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自然而然、不言而喻的了。

四、从会计学的理论体系来看

现代会计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提供信息的目的和方式不同。

财务会计中包括许多管理学的内容。例如,现金内部控制上应当坚持职责分工、定期换岗、收支两条线、发票收据连续编号等原则,目的是使会计人员互相牵制、以利稽核;会计上采用永续盘存制,在财产清查的基础上进行账实核对,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的被盗、变质、毁损等情况,加强管理;会计的凭证审核、试算平衡、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等,既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是对有关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对有关账户所记录的资产、负债等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上述这些都是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主要包括决策会计和责任会计两大部分,其核心是决策会计。管理会计的创建和发展,本身就是为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充分体现了会计与管理的高度统一。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因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合理化、科学化,对外部环境要具有灵活反应和高度适应的能力。如果决策失误,那么执行中的内部管理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决策会计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大量吸收管理学的科学成果而形成的,并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随着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管理会计中又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作业成本制和成本企画。作业成本制既包括成本计算也包括作业管理,成本企画既继承了传统目标成本制的优点,又与零库存、零瑕疵的适时弹性制造系统融为一体,它们都充分地表现出会计的管理属性。

五、若干问题辨析

管理学是20世纪初才形成的,在此之前能说管理学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吗?作为会计学基础的是什么管理学派?会计学的管理学基础与经济学基础有无冲突,它们的关系如何?对此笔者认为:

1.管理思想的萌芽不迟于会计思想。而且,现代会计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而“管理会计”这一术语在1952年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上才获得一致认可,由此管理会计学才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2.作为会计学基础的管理学是一个体系,既不是其中某一派,也不是所有的管理理论都可以直接引用到会计学中来。

所谓“理论基础”,强调的是管理学为会计学提供研究思路、理论前提和方向等;同时,也不否认会计学的发展又反过来充实了管理学的内容,验证了管理学的某些原理。

3.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假设人是“经济人”或“理性人”,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层级差序和隶属关系;而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很多,分歧较大,包括“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管理人”等,它承认个体在地位上的不平等。但是,两类科学在实际应用中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会计学的经济学基础与管理学基础并不矛盾,且正好是相得益彰、相互补充。

十四五规划内容概括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综合杆;智慧杆

1引言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度。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已在全国各地有序展开,而部署建立如5G基站、高清摄像头、电子警察等集约智能的设施是构成智慧城市体系架构的基础。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多以路灯立杆为载体,根据需求搭载无线通信、环境监测、信息、智慧交通等基础设施,将“综合杆”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工程进行推动[1]。综合杆具有高度集约化、共享化和智慧化的特点,涉及多个专业,并需与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对接,然而目前还未有针对综合杆的全国性标准和统一的建设管理法规,对传统的设计模式提出了新问题。

2综合杆的概念和建设现状

综合杆尚未有统一的名称,主要名称包括综合杆、智慧灯杆、智能综合杆等。广东省地方标准《智慧灯杆技术规范》(DBJ/T15-164-2019)将其命名为智慧灯杆,上海市地方标准《综合杆设施技术标准》(DG/TJ08-2362-2021)将其命名为综合杆,本文参照上海市标准,使用综合杆为本文名称。虽然综合杆的名称尚未统一,但其“多杆合一”的基本特征已然清晰:以城市路灯立杆为载体,根据需求选择搭载交通标牌、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治安监控摄像机、无线通信基站、环境监测传感器、LED显示屏、公共广播、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设备。搭载的设备可完成城市信息的感知、监测和收集,及时获得城市运行数据,并传送至“城市数据大脑”[2-4]。目前除一线城市外,综合杆在多个城市仅为了改善道路杆件林立、线网杂乱的现象而建立。从其功能而言,仅实现了设备的多杆件合一,但各设备的供电、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线缆敷设等因管理部门的独立运营需求,又分散独立设置。在“智慧城市”所需数据融合和共享的前提下,建设时如仅考虑外观形式上的多杆合一,是不足以满足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的,还需考虑深层次的数据合一、供电合一、管理合一[5]。

3设计难点

3.1政策和标准缺失

虽然不少城市已制定“智慧城市”的建设规划,但更侧重从数据处理、应用场景和实现“一网统管”等方面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具体到综合杆的设计,则尚未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如综合杆的设计范围、综合杆杆件设计标准、综合杆设施搭载的原则等,以上问题均为设计前置条件,若无政策支持,基本不可能统一市政、交通、电力等多方意见。即使通过与管理部门多次对接,逐步调研清晰设计需求,但因统一标准的缺失,同一道路的不同路段或者不同建设时期都会导致综合杆建设的差异,无法有效为“智慧大脑”提供跨层级、跨系统、跨地域的数据支持[6-7]。

3.2设计原则不明确

以往城市道路建设时,沿线机电设施一般仅涉及道路照明、智能交通和交通安全专业。各专业设计标准和设计目标明确单一,且互不制约。如道路照明专业只需参照路灯照明相关设计标准,并满足路灯管理部门要求的传输和控制等相关要求即可。当采用综合杆建设时,设计中面对的开放的、动态的、交织的因素异常增多,以道路照明专业为例,则存在一些设计难点。1)杆件点位布设原则是动态的传统道路照明专业只需参考《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的布设原则布设照明路灯。如采用综合杆,还需参考《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对电子警察、监控摄像机等的布设要求、《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对交通标志标牌的布设要求。同时,综合杆搭载的Wi-Fi、公共广播等设备也具有对应的布设间距要求,以上各种约束导致道路照明专业无统一确定的杆件间距布设原则可遵循。各重要杆件的布设位置只能依赖设计流程中各专业人员动态反复调整后确定。因此,杆件布设的原则是动态、滞后、片面和不可概括的,是统筹满足各专业要求和交警等管理部门意见后的最大公约数。2)电源点位布设原则是动态的传统道路照明专业只需考虑沿线路灯的供电需求,进行箱式变电站的布设,因目前道路照明多使用低功率的LED灯具,电源供电范围可达1500m,且无需24h供电。如采用综合杆,相比于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用电负荷的需求,道路照明负荷权重几乎可忽略。然而设计之初,因城市管理部门未参与工程,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是否设置以及如何设置等问题,大多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逐步确定。即电源的布设点位也是动态的,一旦在工程推进过程中确定要增设如汽车充电桩等设备,则会导致供配电系统方案的整体调整,影响工程进度。3)设备配电原则是动态的传统道路照明专业只需考虑路灯配电,并在电源箱处预留交通安全设施接入回路。如采用综合杆,由于综合杆搭载设备种类繁多,如果各设备依旧自设电缆引电,比如同一杆件上的功率非常小的车牌抓拍摄像头、公安监控摄像头分别从电源箱处各自沿道路敷设电缆引电,一是电缆和管线资源浪费严重;二是综合杆电源仓内也没足够的空间;三是道路沿线箱体林立,影响城市美观。如果考虑统一配电,则因设备权属单位不同,各单位均要求配电箱体以及控制系统、电能计量独立,导致多线合一或多箱合一只能是美好的设想。

3.3设计流程高频往复,成果文件空前交叉

在以往城市道路建设时,机电设施专业多线程齐头并进,成果文件各自成稿。在采用综合杆时,各专业需在一张路线底图中进行设计工作,设计流程是单线程的,比如,道路照明专业完成照明杆件布设后,传递给智能交通专业。智能交通专业进行设计时,不可避免要调整杆件布设位置或间距,待其调整完成后,还需传递给道路照明专业核实调整。待以上两个专业往复对接核对后,后续还有交通安全专业、通信专业、监控信号等专业的按序加入,每一个专业的调整都会影响整体的布设,同时也需其他专业的配合。可见,综合杆上每增加一类设备,其设计复杂性和工作量将呈指数级增长。另外,综合杆设备供电和数据传输的统一性决定了各专业设计文件的共生性,无法有效拆分。若各专业设计文件编成一册,在文件编排上又可能会影响工程概预算分项、设备招投标、标段划分等工作。

3.4设计管理体系不成熟、综合性人才不足

城市道路建设通常由市政设计院进行设计工作,各设计院内部已建立起模块化、规范化的设计管理流程,并按照专业形成班组化的人员组织架构。班组化的人员结构,可在满足设计质量的要求下,有效缩短设计周期,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但不同专业人员的班组架构也形成了天然的信息传递壁垒,必然导致信息传递的片面和低效。综合杆的设计需各专业的空前配合,信息需高频多次往复传递。班组化的组织架构已不能满足大量信息流畅传递的需求。在设计院内部,各专业都有对应的负责人、总工程师进行图纸的复核、审核等质量审查工作,签署名字并承担相应设计责任。由于综合杆需要将不同专业的设计成果编制成一册图纸,在设计界面、图纸编排、图纸审核签署等需要掌握各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员进行统筹和管控,在设计端也需要综合性的设计人员。

4解决措施

4.1制定政策保障

综合杆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一个城市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制定综合杆建设的相关保障政策。在工程设计前期,建设或设计单位即可依策与市政、交通、电力、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明确综合杆件设备搭载需求、数据传输等相关设计目标,可极大缩短工程设计周期,减少变更,并建成适应城市发展所需的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综合杆设施。各地方可成立综合杆建设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编制相关政策文件,制定综合杆建设需求和计划,协调各设施管理部门,统筹规划综合杆的建设布局,科学、合理、有序、有效地推进综合杆的建设。

4.2制定统一标准

不少厂家为了蹭热度,大肆宣传设备共杆就是综合杆。为了追求美观或节约成本,一次性将杆件的功能和搭载设备框定,后续如需增加设备,只能新增设杆件或采用抱箍安装的方式。为消除这一现象,应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制定综合杆件标准,对综合杆件的部件、样式、规格、装配和安装进行统一要求,规范灯杆的硬件接口,充分考虑综合杆件的可扩展性。在缺少统一设计标准的前提下,不同设计院在面对同一个城市道路综合杆设施设计工作时,只能通过经验整合或技术提炼完成综合杆的设计。经验和技术鸿沟不可避免会导致综合杆设计成果的差别,进而影响城市综合杆设施的统一性。因而,国家层面需制定设计标准,对综合杆设施的供配电、数据传输、防雷和接地系统、设施搭载原则等做出统一的要求,才能全范围更高效推进综合杆件的建设。

4.3设计院整合人员架构,培养总体性人才

在“一杆一设计”的设计需求下,设计院内部应整合人员架构,按照综合杆工程设计所需专业进行人员重整,建立起综合杆的专属设计团队。该人员体系可有效打破信息传递间的壁垒,在保证设计周期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图纸中的缺、漏、碰等错误。另外,设计院内部应着重培养掌握道路照明、智能交通、交通安全、通信传输等不同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可统筹设计界面、设计文件编制、成果汇报等内容。在设计软件上,可采用三维BIM协同作业模式,要求所有专业人员在同一个中心文件进行项目设计,提升整体设计效率,既解决各专业间设计冲突,亦不会造成图纸泄漏和信息丢失。

5结语

在“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下,综合杆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本文通过与传统城市道路机电设计流程对比,剖析了综合杆设计中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为城市综合杆大范围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吴国华.智慧灯杆的现状及应用场景探究[J].通讯世界,2021,28(5):2.

[2]陈晨.多功能灯杆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8):2.

[3]肖辉,李文超,朱应昶,等.多功能智慧灯杆系统应用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9,30(4):5.

[4]袁珍.基于5G的新一代智慧路灯设计方案[J].鄂州大学学报,2021,28(4):2.

[5]陈希.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综合杆设计与应用思考[J].光源与照明,2020(7):4.

[6]吴春海.智慧灯杆的技术痛点与应对措施[J].照明工程学报,2019,30(4):3.

[7]陈垚佳.智慧多功能灯杆系统解决方案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21,38(1):3.

十四五规划内容概括范文第5篇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特征是:城乡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核心标志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根据的讲话和中央全会的《决定》,未来城乡一体化至少应该包含六个方面内容。一是城乡规划一体化。这里所指的是城乡建设规划。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基础不断加固,国民生存和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和社会治理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状态,为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建设现代化城市和美丽乡村奠定了物质基础。现在的问题是,要彻底更新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不适宜的规划理念,用统筹的方法解决城镇扩容、基建用地、旧城改造、乡村撤并等一系列新问题,变城镇的单体设计为城乡融合的综合设计,使城镇凸显时尚和特色;使乡村在引入城镇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能够保留乡愁。二是产业发展一体化。在“十三五”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未来的“十四五”规划中,在稳固一产、调整二产、大力发展三产的原则指导下,应统筹城乡产业的融合。现在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乡通吃的服务业,已经上升到48.2%,与此同时,工业由2010年的39.7%下降到35.8%。稳固农业,主要是指稳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不是占GDP的比重。调整工业的涵义是调整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提高为就业和民生的服务业;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线,根据地理条件、发展优势、产业基础来确定区域性支撑产业,打造城乡联动的经济增长点。第一产业应在增强自身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及主要食品安全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启动农业教育、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乡村旅游等多项功能,自觉向二、三产业融合。国家产业政策应扶持和鼓励发展囊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集团,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启用金融、信息、物流等第三产业带动农业的功能,使天生弱质弱势的农业能分享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平均利润,从而达到加固基础产业的目的。三是基础设施一体化。目前在城与乡的差距上,不但软环境表现明显,在乡村道路、供水、供电、网络、通讯、环卫等硬环境上,差距更为突出。基础设施一体化,有两个着力点。一个是从现在开始,所有新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应城乡联动,进行“一盘棋”布局;另一个是尽可能地填平补齐多年累积的农村基础设施的欠账,打通城市延伸到乡间的最后“一公里”,让乡村居民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创造城乡无差别的生产生活条件。在这方面,浙江省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应认真总结浙江的经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推广。四是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城市相比较,乡村的教育、医疗、保健、养老、职业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水平,至少有20年的差距。如何逐年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同质等量的公共服务,出路就在于城乡统筹、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中央政府在物质的配置上,应该首先转变“保城市”的观念,并且把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列为十三五规划重点,做出倾斜性安排。应十分注意利用市场手段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扩大社会公共服务的企业投资许可范围,集全社会的力量兴办服务产业。应培育和发展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对于一些政府服务未及的公共服务项目,交由社会组织来办。同时,应支持鼓励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并且引导向农村延伸。政府在尽可能增加公共服务投入的同时,也应继续简化办事手续,改善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五是要素市场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是遵循平等交换规律,消除不利于要素在城乡之间全区域流动的政策性阻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包括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其趋利性、聚集性无法改变。但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有所作为,利用行政手段、经济补贴和激励办法,矫正要素的亲城远乡、嫌贫爱富。当务之急是按照中央规定确保农民对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彻底打破固守多年的城乡分治的土地市场管控体系,真正做到同地同权、同质同价,依法保障农民所拥有的财产收益。同时,应抓紧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产权流转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公平、公正、规范运行。在这方面,重庆市在中央的大政方针指导下,结合重庆市的发展实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先行先试,应组织调查研究,不断完善改革措施,力争把重庆市办成一个城乡要素一体化的示范样板。六是社会管理一体化。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难点是社会管理领域。应消除多年形成的城乡分治思维惯性的影响,在“凡国民皆平等”的原则指导下,对已经形成的城乡分治政策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是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农民工的称谓,由身份管理转向就业管理。矫正附加在就业上的歧视条件,编内与编外一视同仁,改革劳动派遣制度,减少证明手续,统筹农村进城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改善养老保险的接续和转移,为进城人员创造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的良好社会环境,用优质的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应按照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逐步将政策规定上升到法律法规和规章层次,将城乡一体化引上依法发展的轨道。

二、四项操作原则

在持续、健康的城镇化进程中,通过统筹城乡、深化改革、调整政策,推动城乡经济与社会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这不是一个指标,而是一个操作性选择。它没有始点,也不会有明确的标志性终点,是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为了避免走弯路,争取不走弯路,在工作的指导上,应遵循四项操作原则。

(一)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农业的弱质性、农民的分散性,农村发展的滞后性,说明农业、农民、农村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扶助弱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让农业萎缩,不让农民掉队,不让农村衰败,是城乡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意。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一是得有条件“补”和“带”;二是有了条件要有倾斜的“补”和“带”的政策。本世纪之前,我们没有条件补,进入本世纪,特别是从2010年以来,我们有“补”和“带”的条件。2014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63.6万亿元,按汇率法计量,相当于10.36万亿美元,是美国的67%,居于世界第二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是第一位。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6.3%,已高于美国的16.1%。人均GDP已经达到7593美元,已是上中等收入水平。有条件补和带了,接下来就是政策问题。因此,在制定或者调整和完善政策时,一定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对于贫困落后地区,应给以足够的关照。以工补农应坚持持久地“补”;以城带乡应坚持全面而有成效地“带”。只有首先把“三农”的问题解决好,才能把城乡一体化有条不紊地推进,也才能让农民同城镇居民一样共同382015.20THEORY理论探讨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物质成果。

(二)坚持确保存量,调整增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改革与发展相统一的系统工程。既然要改革,就必然伴随利益的调整。过去执行多年的财政分配制度或政策,是在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中形成的,有适应的部分,也有与城乡一体化要求相悖的问题。适应的要坚持,与城乡经济及社会一体化发展不适应的,要下决心调整。为了减少矛盾,也为了保持事业发展的连续性,对于过去既定的财政支出基数,能不动的尽量不动;对于财政的增量,一定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按照一体化的要求予以安排。中央财政收入增量应主要用于中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民生工程;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的财政增量,也应从补齐短板的实际出发,主要用于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急需项目。在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社会公共财力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要处于短缺状态,这是经济发展规律。我们能做人为调整的,应是重点保民生。首先吃饭生活,然后才是建设,中央应不再兴办一般性经营性产业项目。有了后续财力的支撑,才能使民生得到改善,城乡一体化才能真正“化”起来。

(三)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应更加依赖中央的顶层设计。但是,中央的顶层设计与基层的创新创造不矛盾。中央的顶层设计来源于基层的实践,是对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进一步完善;基层的实践为中央的顶层设计提供客观依据,贡献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过河,最好有桥;如果没桥,摸着石头也得过。在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近期应优先进行八项试点。一是调整和完善对农业“四补贴”政策的试点;二是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三是农村合作社开办信用合作业务的试点;四是农民用宅基地换取城镇住房与地价挂钩的试点;五是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试点;六是农村人口到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中央直辖市就业落户积分制试点;七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八是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试点。中央应明确有关部门指导试点的责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因时因地制宜地推广。

(四)坚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是跃进式发展;是均衡的可持续发展,是有质量的发展。要确保一体化的发展质量,就要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基础做起,组织和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不要刮风,不要搞超越客观条件的“大干快上”,归根到底就是不要盲目地赶时尚、赶进度,在发展的持久性、均衡性、有效性上下功夫。做决策、出政策,要把周围的关联因素考虑充分,把需要与可能统一起来,把当前和长远兼顾起来,使城乡一体化服务于、服从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要求,为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创造精神动力,积蓄物质基础,提供制度保障。

三、三个发展趋向

我们所追求的城乡一体化,是建立在优良的城镇化基础之上的一体化。可以说,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升级版;求得科学合理的城乡一体化,首先要求得较高素质的城镇化。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伟大实践,成效是令世界瞩目的。但是,城镇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需要研究,新问题需要解决;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向应该看清楚,并且需要审时度势,准确把握,理性处理。

(一)城镇化的进程可能放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计算,1978年至1999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00年至2012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在一个拥有13.5亿多人口的大国中,这样的城镇进化速度,堪称世界一流。2014年末,中国农村人口已经由2010年的6.71亿人下降到6.19亿人;城市人口由6.70亿人增加到7.49亿人。由于城镇化率的评价标准并非是越高越好,预计到2035年时,中国真正的城镇化率(户籍人口与统计口径的常住人口相一致)能达到70%,城镇常住人口预计每年增长0.6~0.75个百分点,那就是个很了不起的进步。当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农村人口进城的欲望将开始下降,这是客观规律;当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时,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这是客观规律。由此可推导,在未来的20年或更长时间,中国的城镇化将进入缓慢发展阶段,最终城镇化率指标失去意义。

(二)消化城镇化泡沫尚需时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到2014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4.77%。从严格意义上说,将这54.77%权作城镇化率,是有很大误差的,因而是不科学的。因为同期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为36.7%,二者相差18.07个百分点,这个百分点所对应的绝对值为2.47亿人口。不可否认,这2.47亿人口当中有一部分已经在城镇有住房、有社保,并且已就业。但是,相当一部分人属于没有稳定职业、没有固定收入来源、没有社保的“三无”人员。在未来的20年中,每年城镇要吸纳820万人~1026万人;同时,每年至少应消化吸收现存城镇化泡沫人口1000万人左右。由此可见,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仍然很长,任务仍然很重。当然,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尽快废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治理体制,把政策调整好了,许多现在看是很难的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城镇化率的数字可能就无所谓了。

(三)城乡可能出现逆向融合。有了乡村人口向城镇的迁徙,才有了城镇化。乡村人口为什么向往城市?为什么愿意进城?因为城市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创业资源、较高的收入水平、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政策性社会保障。目前,国家对城市人的优待和对乡村人的慢待,是由二元社会治理体制所造成的。大批乡村人涌入城市,当住房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治安状况变劣等一系列城市病相继发生时,当城乡差距缩小到微不足道时,城镇的风光不再,人们开始追求乡村的自然、优美、怡趣和田园风光,城镇人口将面向乡村“胜利大逃走”,城与乡的逆向融合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今天,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所出现的人口郊区化,必将成为中国的明天。农村人口由乡村到城镇是历史的进步;高度城镇化后,城镇人口往乡村回流,亦是一次历史性进步。所以,未来的公民社会,人在城或在乡无所谓,千方百计提高人的幸福指数才是人的本性选择。

十四五规划内容概括范文第6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西藏电商;培养模式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西藏农牧业人口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80%以上,“三农”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是西藏社会大局“稳”的基石。今年年初以来,西藏商务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年全区促进消费工作,在全面分析总结“十三五”全区消费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扩大内需全面促进消费的实施意见》,并会同区发改委、财政厅等13家部门印发《关于落实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相关工作的通知》。西藏自治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基本建成,并有16家企业入驻,新近成立的电子商务与商贸物流协会也吸引了83家企业入会,电商产业聚集效应初显。“互联网+”呈现新亮点,电子商务进农村扎实推进,第一批4个示范县实现农牧区线上销售额1424万元。大力推进西藏地区的电子商务,尤其是农村电商的发展,有助于实现精准扶贫,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1.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和研究意义

本课题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特色农产品流通理论来展开研究。交易成本理论表明,不对称的信息会增加交易费用,而电子商务则会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从而促使交易双方进行更加直接和全面的交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可以降低成本:第一,通过电商模式,可使供求信息实现充分交换,以此提高交易主体的认知水平,做出更好的决策,降低有限理性程度,减少机会主义发生概率。第二,在网络体系结构下,生产方能够随时随地上传相关商品的价格信息,而不用受时间制约,卖家也能够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买方,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资产的专用性,从而减少了买卖的价格不确定性。第三,农业生产者运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不但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使其更加多样化,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农产品流通是一种经济行为,具体指将特色农产品中的商品通过贸易形式从生产环节转移至消费环节。特色农产品的收购、运输、储存和销售是农产品流通中的关键环节。其现实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附加值,从而为农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扩展创造必要的环境;二是要使当地特色农产品得到充分利用;三是调节产销关系,实现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供需平衡;四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1]。其突出特征是具有季节性、分散性、技术性,以及政府干预性。本课题所论述的特色农产品流通,就是要使其具备价值,进而推动特色农产品发展,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归纳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研究西藏电商发展现状、经济规划方向及地理区位优势,确定西藏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定位西藏电商企业未来的人才需求。国内相关学术研究有关“电子商务”的近1亿篇,其中与“电商行业”相关的达800万篇。探讨电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期刊论文近5000万篇,尤其是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更为显著。数万篇期刊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校企融合办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电商教学实践改革、信息化教学、学生通用能力培养、现代学徒制、中高职衔接、人文素质培养、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相比其他省份,针对西藏的电商现状研究较少,相关文献材料寥寥数篇。西藏自治区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整体电商现状的多角度、重复性论证研究,对西藏中职电商的相关研究严重缺乏。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利于促进西藏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区域电商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为本地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提供有益参考,为西藏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西藏职业教育发展,同时为同行提供决策指导。

2.西藏农村电商整体推进状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1]。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人才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农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乡村振兴任务依然艰巨;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力争到2021年底,利用现有经开区(园区)等资源完成“1个自治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7个地(市)级公共服务中心+47个县(区)级服务中心+N个重点乡村站点”体系建设和空间布局,并与前期27个部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实现全面对接,建立智慧乡村综合服务体系,涵盖产业大数据、智慧乡村运营子体系等,服务覆盖全区所有县,形成“全区一盘棋”的局面。以数据为驱动,在农牧区基本实现电子商务常态化运营,大多数农牧民能上网、农产品能上行、工业品能下乡、能为农牧民和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平台,农牧区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发展环境、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等基本形成,电子商务物流成本有所下降,农牧区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模式,缓解农牧区供给不充分、不方便、不实惠、不安全的问题,助推西藏高原生物、旅游文化、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高新数字、边贸物流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西藏电商作为新兴业态,第一,推动了当地农副产品流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第二,拓展了销售渠道,为西藏的各种产业带来了新的春天;第三,推动了产业升级,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第四,促进了人才的回流,对巩固脱贫成果、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2]。各地(市)依托创业孵化中心,采取与职业学校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面向农牧民、未就业大学生、返乡人员、退伍转业军人、已脱贫户和边缘户等的创业孵化和技能提升培训,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对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农畜产品经纪人等提供电商实操运营培训,为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和合作社等,提供网上开店、市场推广、运营维护等市场化增值培训。

3.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建设发展方向

3.1校企吸引人才与培养人才并重

人才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随着电商事业的迅速发展,西藏现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尤其是缺乏品牌策划、店铺运营、直播带货等方面的人才。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做到“引才”和“育才”并重[3],具体建议为:首先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电子商务尤其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人才引进,为相关人才提供良好生活保障,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育机制;其次,对农民及企业运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制定网课微课,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使农民愿意参加又能掌握简单的电商知识;最后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在外的青年人拥有较好的眼光和本土乡村情感,是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进程中不可多得的人才,要充分吸纳,形成良性循环,让人才成为发展的动力,而不是阻力[4]。

3.2注重网络信息化建设

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农村网络建设规划,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从以下两方面作为切入点:一是硬件设施保障。要大力普及农村网络光纤入户率,对较为偏远地区农户采取财政补贴政策,减少其经济压力[5]。同时对农民进行基础计算机及网络培训,建设村级网络学习室,提高农民对互联网的认知和使用能力。二是完善软件平台。利用地方政府信息平台,整合信息资源,为农民和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搭建网上平台;积极开拓“政府+平台+公司+农户”的新型电商模式[6],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同时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切实保护群众切身利益。

3.3培养学生创新电商营销模式

培养高校学生探索农业众筹、预售、定期购买和直播带货等新型电商营销模式。对于不易储存的特色农产品,在成熟之前在线开售预售,然后根据需求状态及时调整,这样不仅减少了产品的库存,而且还使消费者能够以优惠的价格品尝优质新鲜的特色农产品。而针对本地周期性需求型的商品,探索采用循环采购策略[7],即顾客可以一次性购买一年或者六个月的商品,而商家则会定期向顾客邮寄商品,保证商品的质量和新鲜程度。要特别注重在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的服务全流程,充分运用返现、赠券等形式的促销,不断积累用户的好评[8]。此外,结合本地农牧业需求,形成“政·企·校”农村电商东西协作新机制,构建“东移西产、东销西供”农村电商东西协作共同体,两地四方,实现“政校企”东西协作,促进流通,实现农牧民增收。

3.4东西协作助力职教发展

构建“职教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以“以教育促产业、以产业助脱贫”为原则,帮到点上、扶到根上,深入贯彻“教育+产业+就业”“学校+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建立“农村电商示范点”,深化拓展东西协作内涵和实效。第一,通过全面开展东西劳务协作,企校联合开展适应就业创业需求的公益性职业培训,双元嵌入、创业导向,探索“高原特色实践育人新模式”。对接新兴岗位开发课程资源,实施“一岗一课”,共享精品课程,组织老师和学生参加“农产品视频直播与品牌推广”比赛。第二,依托校企合作资源,以东西协作人才培养为契机,为实现教学优秀学、练至实战,设置理论学习、实训练习、创业实战三段递进式教学过程,动态更新课程内容,东西政·企·校联合开展青稞、酥油、糌粑等农产品开发、创业孵化、农产品上行等工作,培养“双师双能型”,步步为营、理实交替,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以优质的教学质量助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共建电子商务虚拟教研室,坚持“职教一人,脱贫一家”理念,引入学生家乡特色农产品黑青稞糌粑等,东销西供,开展农村电商就业技能、岗位提升培训,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农产品孵化项目,推行学徒制、导师制,创业实践。通过邀请对口援助院校专家进校开展“教诊改”“双创”意识培养,丰富“学业合格+技能特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语

西藏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省份,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营销方式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而西藏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正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本文对西藏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对应建议,为政府部门、生产企业和高校培养提供了一些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为选择适合西藏电商发展的策略提供理论支撑。电子商务作为发展的大趋势,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创收途径,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以发展电子商务为主要手段,只有把农产品生产经营好,才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推动西藏地区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增质提效。

参考文献:

[1]徐荦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研究——以林芝市为例[D].西藏农牧学院,2021:52.

[2]沈洁.电商助力农村发展的绩效评估与政策优化研究——基于嘉善县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实践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29):79-81.

[3]杨继瑞,薛晓,汪锐.“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经验思维与创新路径[J].经济纵横,2016,(1):78-81.

[4]黄福高.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困局与破解之策[J].电子商务,2017,(10):21-22.

[5]孔祥凤.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经济的策略[J].中国市场,2021,(15):63-35.

[6]王洪军.让电商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N].河北经济日报.2021-5-26(4).

[7]李朝锋.县域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及模式创新研究——以杞县为研究对象[J].乡村科技,2016,(32):75-78.

[8]罗小风,钟诚.当代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28(6):56-62.

十四五规划内容概括范文第7篇

“一般意义上的创新,指的是科技创新,深圳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了综合创新的优势。”在许勤看来,经过多年发展,深圳的自主创新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创新活动不仅是科技创新,正在向“综合创新”方向发展。“金融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商务模式创新等各方面相结合,形成综合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能够产生有竞争力的企业,综合创新能够产生有竞争力的城市。素有“科技市长”之称的许勤,正带领整个城市跳出单一科技创新的圈圈,努力通过各方整合进行综合创新,使深圳爆发出更大的创新能力。党的“十”提出了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深圳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这一探索,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又一种创造性的经验。七年前美国《时代》周刊曾撰文称,“也许,深圳这个勤劳、永远快速变化的城市,将再次给整个中国提供答案”。

这个答案用许勤的话说,就是“创新是强国之路”。6年前,他由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转任深圳,着力破解基础研发这个长期影响深圳自主创新的薄弱环节,争取到了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数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深圳,并积极组织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等,努力使更多的部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深圳。尤其令很多科研院所称道的是,深圳对高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视和支持,远远优于其他城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据统计,2012年深圳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到3.81%,而世界排名第一的以色列这个比重是4.5%,可谓深圳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显著标志。

“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不仅仅是深圳城市自身的追求,更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步骤。”在许勤看来,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发展速度之比,也不是单个指标上的你追我赶,而是在正确竞赛规则下的全面竞争,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将为深圳发展提供持续的正能量,推动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生态循环新路径

《财经国家周刊》:深圳为什么提出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许勤:多年来,深圳坚持自主创新主导战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比较完善。可以说,在我国技术创新领域,深圳担当了排头兵角色。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在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正在向“综合创新”方向发展。深圳在这方面先行先试的探索、积累的经验,如果能够在全国层面加以推广,产生的作用将会更大。

一般人在理解创新时往往只会想到科技创新,而对如何开展协同创新了解并不多。“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是多要素联动的循环生态体系,是包括观念、文化、科技、金融、商业模式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动创新体系,对内形成生态链,对外形成巨大的资源集聚效应和开放创新态势,以创新载体吸引各种创新资源聚集,以更有竞争力的政策措施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支撑这个体系的运行。应该说,这是我们对创新认识的深化、内涵的扩展、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财经国家周刊》:那么,它与以往的创新有何不同?深圳进行综合创新都有哪些优势?

许勤: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深圳把创新融入了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创新已成为深圳的生命线和灵魂。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把自主创新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在创建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加快了创新步伐,提升了创新能力,催生了一系列社会创新成果,提振了全社会自主创新的信心。

我举几个数据,2012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提高到3.81%,相当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1.5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8024件,占全国的40.3%,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29万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值比重达6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深圳华大基因执行院长王俊入选英国《自然》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技人物,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第三种振荡”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学突破,深圳成为获得这两项殊荣的唯一中国城市。另外,深圳企业已经参与制订、修订国际标准137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79项,在全国大中城市位居首位。

近年来,面对全球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的新形势,深圳着眼于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着力在全方位优化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上下功夫,大力推动技术、产业、管理、商业模式、金融等协同创新,深圳自主创新在过去“六个90%”的基础上出现“六大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从单一技术创新向技术、管理、产业、商业模式等综合创新转变,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基础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从城市创新体系向区域创新体系转变,从技术人员推动为主向企业家技术人员共同推动转变,从模仿追随创新向源头引领创新转变,有力地激发了全社会创新活力。而推动这些转变的动力,就来自于我们近年来对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培育与扶植。

深圳的创新体系是个综合的概念,它由多方面内容构成,包括发展方式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科技发展的创新、产业发展的创新、社会文化的创新等等。

我认为,产业大国未必是强国,而强国必须是创新大国。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就是要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发展方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重点,以社会文化创新为依托,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四大层次合力

《财经国家周刊》:构建综合创新城市,政府都做了哪些思考和设计?

许勤: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将深圳作为全国第一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深圳用3个月的时间编制了《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年)》,这是国内第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规划。这个规划超越了单纯的科技创新,是对建立创新型城市的全面规划,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城市规划创新,也涉及文化等方面,与之同步出台的还有33条自主创新政策。这些政策在当年9月召开的深圳第一次自主创新大会上公布,标志着深圳全面启动了国家创新城市建设工作。

关于如何建设综合创新城市,我们做了很多思考。我们认为,综合创新城市本质上是一个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是“一内一外”两方面的问题。从内讲,它应该是可持续、生生不息的生态链;从外讲,是资源的集聚和资源的开放式利用,就是通过对创新环境、创新载体的建设和创新政策的打造,吸引创新资源更多地集聚到某个地区。

为了能够更好地集聚创新资源和发挥各方面资源的作用,深圳在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中,特意在机构设置上整合成立了科技创新委员会,目的就是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合力推进创新。

《财经国家周刊》: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有哪些平台和抓手?

许勤:目前,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最重要抓手是科技创新,这是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基础,而建设更多的创新载体,就是提升全社会创新能力的平台。概括地讲,这里至少包括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建成了每秒运算速度超过30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中心,可以更好地开展管理创新、民生服务创新以及新的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深圳启动建设了国家基因库,可以为生物技术及相关产业、农业以及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提供支撑,在制药上也将更有针对性。这些设施建设都将为前沿科学研究、行业技术创新提供保障,而且都是开放的公共设施,为全社会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服务。

第二层次是国家、省、市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这四个大类。

第三层次是大量的科研机构、学校、企业参与的“面上的创新”。

第四个层次就是配套服务体系。包括我们所说的政策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创新体系、商务模式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等等,深圳的土地整备政策、“孔雀计划”、人才安居工程等政策措施都属于这个层次。

在产业创新方面,深圳最早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目前深圳已确定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个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主要是主动把握全球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深圳已有的发展基础,打造更具领先性、更有竞争力的新兴现代产业体系,譬如互联网产业,就是考虑到深圳土地空间有限,但创新潜力巨大,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无限的虚拟空间创造更多的价值。

钱、地、人创新

《财经国家周刊》: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里需要对企业的支持主要涉及钱、地、人三个方面的问题,深圳对此有何考虑?

许勤: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企业也有不同的情况,垄断型大企业有创新的能力,但往往创新动力不足;中小企业有创新的动力,但往往创新能力不足。政府支持企业创新,要加强顶层设计,区分不同类型的企业,给有能力没有动力的垄断型大企业提供创新动力,为有动力没有能力的中小企业增强创新能力。

通俗地讲,这个顶层设计包括“钱、地、人”三个方面。

资金方面,我们通过构建前瞻性、系统化的创新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在政府投资计划中设立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集中支持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在整合市财政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的同时,逐年加大资金规模,重点加强对科技研发、技术进步、知识产权、创新人才和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们建立了3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源投入到自主创新领域。去年深圳新设立了1000多家VC/PE企业,带动了五、六百亿风投资本,收到了良好效果。

土地方面,为破解土地空间的瓶颈制约,在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的支持下,深圳开展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启动了土地整备工作,准备为全市“十三五”、“十四五”时期发展整备150平方公里的土地。尽管深圳土地资源紧张,但支持科技创新、创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圳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

人才方面,我们实施了“孔雀计划”,近两年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31个,仅去年就有十几个全球知名的优秀团队入驻深圳。同时,深圳实施了人才安居工程,对大学生和高层次创新人才进行房价补助,只要满足有关条件,就可以按不超过市场价70%的价格购买住房,或者享受一定标准的租房补贴。

《财经国家周刊》:说到土地问题,前海地区如何实现在有限资源上的高精尖式的创新?

许勤:前海的土地空间确实不大,只有15平方公里,但应该看到,伦敦金融城最初也只有1平方公里,后来扩大了也只有2平方公里多。如果发展制造业,15平方公里是一个很小的区域,但是对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来讲,15平方公里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区域了。前海的工作重心,就是要把这15平方公里做好做精,按照国家赋予前海“四大功能”和“四大产业”领域的发展方向,在高水平、高质量、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开放式增长极。

目前,国家批准的前海22条先行先试政策中,已有16条涉及金融、财税、法治等方面的政策落实或基本落实。随着这些先行先试政策的落地和产业准入目录的正式实施,到前海深港合作区注册的企业数量大幅攀升。截至3月底,前海管理局批复入区企业539家,完成注册企业超过300家,其中金融类项目一枝独秀,占比在80%以上。

《财经国家周刊》:综合创新体系涉及多方主体,产学研资之间如何联动,综合优势该如何体现?

许勤:深圳推进综合创新体系建设特别注重多要素、多主体协同创新。在这方面,深圳一直瞄准世界先进技术前沿,以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依托建立了一批产学研资联盟,有针对性地支持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和新业态发展,探索更有弹性和活力的组织形式,形成研发平台、应用平台、知识产权、金融资本等核心资源共享,实现产业链、研发链、资本链整合,推动技术、产业、资本和应用的协同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迅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我们启动建设了23个基地和集聚区,同时组建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一批产学研资联盟,推动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去年,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增速为经济增速两倍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深圳已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之一。

体制金砖

《财经国家周刊》: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先行一步的深圳得以集聚更多的资源,形成了成果转化和原始创新的双高地。去年珠三角金改方案中央已经批复,那么深圳在金融创新方面该如何体现综合性?

许勤: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作为全国金融中心城市,深圳着力推进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无缝对接。深圳专门出台了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形成了包括种子基金、创投、产业基金等在在内,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支撑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目前,深圳市科技创新委正在牵头制定《科技和金融结合实施方案》,计划在今年的科技研发资金中,首批安排5亿元财政经费,专项用于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发展。

作为全国16个科技金融试点城市之一,深圳的科技金融业态已初步形成,现在更应该找准科技金融的服务方向,牢牢抓住前端企业、科技资源。

《财经国家周刊》:外界对深圳成为国际创新中心的期望很大,深圳涌现了如华为、中兴、腾讯等国际性企业,那么在综合创新体系构建中,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资源网络?

许勤:深圳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将更加突出开放性,加强创新国际合作和竞争,努力打造国际创新中心。

我先说说企业。深圳之所以会涌现一批既有动力又有能力的企业,关键在于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之前,首先要成为市场主体。如果不是市场主体,没有竞争意识,就不会有创新动力。完成技术创新活动,离不开两个力:一是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二是能力,就是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上的持续积累,以及政府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的服务和支持。推进自主创新,需要一大批既有动力又有能力的企业,从而形成全社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深圳过去谈创新,主要是集聚和激发国内资源的活力,现在谈创新,必须要更有国际视野,从全球角度配置创新资源。

其次,要着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把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部级创新载体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向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区域配置,鼓励支持创新龙头企业和新型科研机构更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率先在创新前沿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许勤简介

1961年10月生,198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学历在职研究生(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工程师。现任广东省深圳市市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

十四五规划内容概括范文第8篇

作者简介:付文科(1973-),男,四川广元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讲师,上海,200234。

摘要: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对孔子的思想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拟从年龄与代际的时间现象学角度出发,讨论孔子所讲“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随欲不逾矩”的生涯发展思想。

关键词:孔子;时间现象学;生涯发展

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2-0103-07

《论语·为政》记载“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随欲不逾矩”。这里,孔子基本上是按每十年一期来划分其心理变化过程,或者说孔子是大约在每十年的一段时间内,从此心理状态过渡到彼心理状态。

前人说,这段话是孔子的“一生年谱”或“一生学历”。[1]从年龄与代际的时间现象学角度来看,任何人在任何时段或年岁,无时不在界限自身生命的划定和超越之中,人作为临界之物无时不生活于年岁的标记之中。人生际会于不同的年岁,年岁的经验就是生活的经验本身;同时年龄既是界度的标志,又是风云际会的场域。笔者从时间现象学的角度来考察,以为这段话是孔子的生涯发展思想的总概括。

之所以研究孔子的生涯发展思想,原因在于:其一、今天的个体生涯发展所处时代之大转型、社会大变革时期与孔子时代(孔子奔走列国①也就是找工作)非常相似,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言“春秋战国之交,随着社会组织的复杂化和官僚制度的成长,政治上的职事一天一天地由简趋繁,这种新的局面必须有大量的‘士’才能应付得了……‘士’的地位处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十分剧烈的时代,恰好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2]其实,诸侯争霸,群雄并起,诸侯国如不想被吞并就需要各种人才的辅佐,当时“游士无宗国”,士人的自由流动与竞争,由“士”而“仕”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生涯地震”(career-quakes)[3],孔子的生涯发展思想及其求职过程留给我们很多经验教训,古今相似,非常值得研究。其二、处在深刻变动的社会之中的个体,其机会结构的变化,人与机会的时间、空间相分离最终必然导致职业的转移,而伴随职业的转移,人们的经济、社会地位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社会角度考察这一现象,就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从个人角度考察这一现象,则是生涯历程(life-span)[4]的变化,而对生涯发展或历程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且有大量的成果。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国内研究则表现为严重缺失。当我们引进西方的生涯发展理论时,我们会问:那些产生于西方的异质文化背景的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大转型的人们的需要?当下我们的生涯发展建构又会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怎样的路径依赖?等等。

在本文中,笔者将“生涯发展”界定为个体在生涯之终生发展历程中,根据心智成熟变化、社会角色义务的转换及其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衍生出不同的生涯抉择与心理认知,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包含各种生活角色、工作与政治活动的综合性社会生活方式。

一、十五有志于学:孔子生涯发展的职业锚

人无志不立,十五有志于学是孔子最终成为圣人、到七十岁时能做到“从心随欲,不逾矩”的首要原因。孔子十四、五岁的志向是什么?是“学”——孔子的职业锚[5](Career anchors)。所谓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职业锚,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通读《论语》并考察孔子的一生,完全有理由认为“学”是理解孔子生涯思想的总枢纽,是孔子生涯发展的“锚”之所在。《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台南师范学院周群振教授说“本章列《论语》首篇之首章,义旨精神,诚足以涵盖全书综和之思形义理也不遗,大抵为孔子晚年自省生命历程之所成就,而以昭示并启迪门人者。自外观之,若有三事;揭起内蕴,实系整体一贯之展露,动发之机,则尽在‘学而时习之’一语之为因”[6]。可见“学”在孔子思想中处于何等重要之地位了。那么“学”是简单的学习吗?如钱穆先生认为:“志者,心所欲往,一心常在此目标上而向之趋赴之谓。故有志必有学,志学相因而起。孔子之所志所学,当通读本章自参之,更当通读《论语》全书细参之。能志孔子之所志,学孔子之所学,乃为读《论语》之最大宗旨。” [7]很显然,钱先生把志于学的“学”解为学习之意。笔者以为把“学”单纯解读为学习或学问并没有完整、准确地理解孔子之“学”的含义。其实此“学”首先有“学习”的之意,其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等;其次有“由士入仕”为官之意;复次还有有“行”、“思”“习”及“事”的含义,最后还有教化之意,如《尚书》中有“惟斅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8]“斅”即“学”字,即教化之意也。但“学”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主要的是“仕”为官的含义。

查《说文解字》,“仕,学也。”段注“训仕为入官,此今义也。古义宦训仕,仕训学……注云,仕:仕于朝也。以仕学分出处起于此时矣。”[9]从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时期,仕与学是互训的、但还没有严格区分的。又如《礼记·学记》记载:“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10]这段话表明早在先秦时期,“学”的价值取向首先是为官,其次才是为“士”,因为学而优则仕!所以,笔者以为孔子十五有志于学,就是志于做官,来治理天下为己任从而使天下“有道”。这一解读是符合孔子生涯发展历程的。

孔子曾言:“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11]朱子注:“言由少贱故多能,而所能者鄙事尔,非以圣而不通也。”[12]孔子三岁丧父,孔母颜氏徵在因为不容于夫家,于是领着年幼的孔子回到娘家。孔子要养家糊口,则必须做事以资养家,李零教授说“青年时代孔子很坎坷,干过很多社会底层的工作,如看仓库,喂牲口,”[13]故朱子说“由少贱故多能,而所能者鄙事尔”。经历世事艰辛磨砺的孔子在十四五岁时,应该有比较成熟的想法:立志——学而入仕,来改变命运。孔子“少也贱”是理解其志向为学为官的关键。

生涯结构取向②理论家,安妮·罗伊(Roe)强调“对早期童年经验和个人需要的理解,并且依据对个人需要可能充分满足的程度来看待职业”[14]。同时罗伊认为“个体继承了一种遗传倾向,使其以特定的方式释放能量。这种释放心理能量的先天方式,加上各种童年经历,铸就了个体满足其需要的基本类型。这些类型对于生涯行为有着特定的、重要的影响”[15]。我们可以想象,出身于家境贫寒的孔子,少年时期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我想当然是富与贵。正如孔子所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16]。结合孔子当时的社会生活背景,孔子此时最主要的想法是通过学习各种知识,以应聘王侯,通过为仕的途径改变人生境况。只有在政治上获得权力才能复周礼以使“天下有道”。正如李零教授所讲“读书做官是孔夫子的理想和遗产”[17]。孔氏祖上曾是贵族,至他这一辈已穷困潦倒沦为士人,或更确切的说应是庶人。先祖的荣耀与现实贫困形成巨大反差,于是孔子立志谋求官职、侧身贵族就成为其支配性动机,只有入仕做官一途为其生涯选择之上选。这一方面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复周礼、以治理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孔子的身份,是“士”,应有一定的经济地位。不过此时可能由“士”而“庶”了。通读《论语》,知道孔子是不愿意劳作、鄙视农作的。所以只有为官才能光宗耀祖,这就是孔子当时实际的想法。正如孔子所说“学也,禄在其中矣”。

当时士的流动性很大,也给孔子提供了入仕的机会。恰如余英时先生所说“这时社会上出现了大批有学问有知识的士人,他们以‘仕’为专业,然而社会却并没有固定的职位在等待着他们。在这种情形之下,于是便有了所谓‘仕’的问题。‘仕’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就业问题”[18]。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孔子一生中何以“累累若丧家之狗”[19],两次奔走列国求仕的漫长经历了。其实孔子也是普通人,笔者在这里试图“还原”(reconstruction)历史中实际的孔子,还原他是如何找工作求职应聘的,而非“神化了的孔子”。

二、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生涯发展内外标准的紧张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而立易,而不惑难。而立时评价标准在外,量化而明确,不惑时抉择标准在内心,抽象而多样。

社会是客观的,它对人的评价并不因循三十、四十的差异而变更,所以循社会的足迹,可能在一定的历史周期内,会存在三十而立,四十再立,五十又立的生存轨迹,却不再深究不惑之年有无必要。但从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在三十岁左右,进入成年期,此时血气方刚,在前期的探索与学习之基础上,对未来的生涯将进行选择性的决策规划。个体的自我意识和生涯探索是连续性、同时性的,外在的立于社会与内在的评判选择标准就形成了一种紧张与痛苦。舒伯的生涯彩虹图清晰地表明,成人期是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种内外标准形成的张力也正如萨拉森与考登的研究所证实“生涯选择的过程主要遇到的是年龄这个因素,因为人们选择时心怀期望,这个选择会决定人生剩余时间将怎样度过……个体在某个领域内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如果这个职业是它第二、第三甚至更后的选择,这对个体而言是十分糟糕的,因为这极大地冲击了个体自我价值感”[20]。我想,这也正是孔子的所立与所惑的真正原因所在吧。

通观孔子的思想,笔者以为孔子所立为“立于礼”也。他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1]。在对自己儿子鲤的教育中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22]。孔子自十五岁志于学始,经历十五年的学习思考,对社会的认识应该能达到一个理性的高度。在孔子看来,欲治理天下,使天下归于和谐有序,要在“复周礼”。除了明确“立于礼”的政治主张外,“而立”还有立于专业的特长,以技之长做很多事情;同时“而立”还有立于社会的信任,人到三十,经过十五年左右的学习做事,人们对他产生了信任。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他探究过夏、商、周代因革的历史,得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周因于殷礼,所损益”[23]的结论。他非常崇拜周公的政治,主张“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于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24]。美化周公“甚矣吾衰矣,吾久不梦见周公”,“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5]。孔子的政治社会理想是西周初百年的兴盛,以周公为代表的“圣人”之治。孔子将历史中的战争、流血、帝国式的统一、使一姓一族作为绝对统治者的手段抽象掉,使人只见到天下歌舞升平。孔子从未对西周的历史有所昭示、有所质疑,周初的一切成了一言以蔽之的“仁”。

在孔子看来,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是“秩序出了问题”,病因为“犯上作乱”;而当时的墨子则认为社会的动乱决非是“秩序的崩溃”,而秩序本身是“万恶之源”。所以孔子认为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所谓“正名”,就是以“周礼”为准则,正定名分,即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自己的本分,不越位,不僭礼。孔子之“正名”思想其主要目的无外乎两点,一是要恢复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二是为了减轻百姓的痛苦,而非挽救奴隶制。怎样实现“正名”呢?孔子认为不能单靠政治手段,在“政”、“刑”之外必须借助“德”、“礼”,而且把“德”、“礼”视为首要的统治手段,即“德主刑辅”。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6]。在孔子看来,从政的人如果真正能以“德”治国,就犹如北极星受众星拱卫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所以,孔子是希望用法先王、行德治的方法,让当时动乱的社会恢复稳定,人民所受的痛苦得以减轻。

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礼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个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我们知道,周朝维系社会稳定的三根支柱是封建制度、礼乐制度及宗法制(社会制度),在孔子时代,封建与礼乐制度已崩坏,只有宗法制还维系,这正是孔子的希望所在——“亲亲之爱”,即作为人就要有孝与悌,孝即敬爱父母,这是纵向之爱;悌即友爱兄弟,这是横向之爱,二者合起来即“仁爱”。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同构,这一现象源于当时孔子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的重建理想——以仁爱齐家即可治国。所以“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孔于提倡“仁”的终极目的还在于“克己复礼”。他说:“克己复礼为仁”[27]。“克已复礼”的意思是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一切非礼的视、听、言、动都必须加以克制,这就算有了仁德。做到这一步,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人民也因受统治阶级的所谓恩惠而消解其反抗的斗志。所以孔子倡导的“仁”学,是以调整阶级关系为出发点的。他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由此而形成的伦理政治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孔子三十而立——立于礼,即追随周公。但实际的问题还是深深地困扰着他,他矛盾、斗争了十年。一般而言,人的三十至四十岁这一阶段,是体力、智力的最高峰,也是人功成名就的时期;在思想意识形态上是深思熟虑、人格定型的时候,但一惑达十年之久还是证明了定型的艰难。其实,孔子这十年所惑,正是生涯发展理论家戈隆别夫斯基所提出的“中年期的生涯转换”理论所阐述的内容。[28]用戈隆别夫斯基的理论来理解孔子的惑与不惑,我认为比较恰当。孔子以十年的功夫说自己“惑”,此惑不可不谓之大矣。那么孔子所“惑”的是什么呢?达到“不惑”的途径或手段又是什么呢?

笔者以为如果不了解孔子之“惑”就不可能了解他的哲学与思想。观孔子的生涯发展历程,他所惑的就是周道。所谓周道就是周公在西周封建制度下订立的礼乐和社会秩序治理文化的流播。孔子一面深信周道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面盛容饰、繁登降之礼,崇丧厚葬等等,但他对这一切是有疑惑的:这一套制度究竟有没有道理?在今天到底行得通否?此其惑一也。另考孔子年谱,据何新先生推断,孔子在29-33岁这几年间,孔子第一次奔走列国。[29]求仕无所获,始开堂授学,其生涯由欲入仕暂时转换为师授徒,这恰是生涯发展理论中一个常见的生涯决策犹豫(career indecision)问题,此其惑二也。

不惑是难的,与我们一路的成长经历有关,读书时用考试选高低,工作时以业绩决雌雄,所有的竞争都因对手而存在,可是不惑却在内心。与内心的对抗很难,可是,但凡选择了四十不惑的宿命,这样的对抗又很难避免。有两种追求,一者来源于社会认同,一者来源于兴趣本身,前者有赖于某方面的能力,后者是因缘际会或天性使然。两者集于一身的,基本成名成家;只取其一的,或者苍白无力,或者偏执坚韧;各取一部分的,大约才是生活本身。

三、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对生涯发展挫败的自我慰藉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是随“四十而不惑”而来的。孔子三十而立立于礼,四十不惑于周道的价值观的建立,直接影响孔子的生涯发展价值取向。在这些价值观建立之前是不可能直接与“天命”发生“知”与“不知”的问题。从四十岁到五十岁这一阶段,孔子基本上是在鲁讲学授徒,不为鲁君所用。考孔子年谱,四十七岁至五十岁,孔子主修诗书礼乐,同时“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30]。正如何新先生所言“孔子晚年喜《易》,读《易》韦编三绝。作《易传》。《易》以变通为道。孔子本年学术政治思想,乃入一新境界”[31]。所以孔子在修诗书礼乐及学《易》的过程中,提出知天命的思想,乃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孔子所谓的“天命”, ③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命运。如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32]这句话中,子夏只不过是把“命”、“天”单独讲而已,实际上表达的就是“天命”之意。“天命”即今天所讲的命运,因为命运里包含着很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一个人的行为和这种行为的结果往往并不一致。人世间这种行为与结果的矛盾,使人们对各自的命运都难以把握,于是就把自己一生遭遇的富贵贫贱或命运多舛归结为人们无法捉摸的上天与命运。孔子一生以治理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虽给后人留下了不遗余力的进取精神,然而事实是他到处碰壁;他的弟子中,品质最高尚的颜回英年早逝(仅活40岁),深受孔子所爱的冉耕却得了恶疾(据说是得了麻风病而死),没有犯罪的公冶长却坐了牢(孔子认为他很无辜,所以把女儿嫁给他),等等。这一切所历见的事实都证明个人的德行与个人的际遇之间存在着极大地差别。所以孔子在无可奈何时,多次用命运思想来进行自我安慰而已。所以余秋雨先生说“所谓孔子的天命,就是不断地领会现实对自己的容忍程度,也就是探索自己能够在现实中的发挥程度。这也可以说是对自己生命行为的‘边界触摸’。触摸的结果,知了自己,也知道了‘天’的意思,因此也知道了‘命’”[33]。不过孔子并不真正相信天命,否则他就不会在生涯发展的历程中汲汲以求了。

孔子自认为他的文与道必定有存在的价值,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夺去,但大道之行与不行,不是人力所能强求的。一个人要明白自己的人生使命是很难的,所以生涯发展理论认为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首先要认识自己与社会,因为这里交错着“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两个相互制约的命题。从个体自身来看,“应该”做的事很多,但有很大部分由于社会的限制使自己“不能够”;社会“能够”让个体做的事也很多,但很大部分限于自己的状况而“不应该”。这两者的交汇处,便是“天命”。孔子的知天命是惑天命而来的,孔子的惑天命是为何自己看不到天命,而天命在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身上却可以看到。他不知道看不到天命也是天命,从不知到知天命,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五十岁的年龄是第二次成熟的年龄,第一次成熟于“三十而立”——对于历史的规律和历史的无规律的接受。从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处于五十至六十这一年龄段,职业成熟度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但个体这时要考虑“如何应对个人资源的日益减少?如何应对个人的物质财富和责任的增加?珠穆朗玛峰现象(它应该被攀登多少次?);由于精力和能力的降低,个体的年龄对机体的影响以及随后对生产率和满意度的影响等等”[34]。然而孔子五十至六十岁这一阶段,却是孔子生涯发展中最为精彩的一段。五十一岁时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35]。一年官职三级跳,可谓官运亨通。“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36]齐人闻而惧,“於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37]。随后四年,孔子往来于卫、陈之间,终不得用,只好“归乎归乎……”思归了,那时已六十出头了。这是孔子讲六十而耳顺的大致背景。

“耳顺”,是相对于“逆耳”而言的。“逆耳”是听了不同意见或批评意见,感到不舒畅;另外是说对非道听不进去,就是说不能了解为什么人们会说逆于道的话,会逆于道而行。“耳顺”就是无论听到任何话语,都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而不会感到生气与刺耳,这正是一位年事已高、道德修养较好者的表现。“耳顺”是接受天命、认识天命的一个最佳效果:尽了人力,自己在政治实践中得到很大的成功,但最终不为所用。往来卫、陈之间达四年之久,无所事事,这样的经历应该是认识天命的时候了。所有的棱角都被磨圆滑了,对这一切都安然接受。从此渐入耳顺之境。

四、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生涯发展思想的若干启示

孔子这里所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朱熹在《论语集注》曰:“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此时内心自由之极致,纵己心之所至,无不合于仁德之规矩。也就是今天我们讲的自由、心灵的解放等涵义。正因为心是自由的,可以“随”而欲,是心欲而不是欲心。这种欲是人们能接受的,也是科学能接受的。人类、科学也许永远无法接受一个无欲的人,反之就不是人。不是人,何从言随心随欲?

人生的情感、精力在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上有所不同,古今中西相似,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生理和心理成长(growth)、探索(exploration)、建立(establishment)、维持(maintenance)、衰退(decline)五个发展阶段。从儿童期至老年期到死,各个阶段的感悟也都有所不同,各有使命。要想跳过一个或多个阶段的心理期是违反自然的,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是一种罪或病。孔子从十五志于学到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所经历了“志于学”、“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阶段,这些阶段中并未有“食色”的成分,孔子并非是一个压抑欲望的人,对于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唯酒无量,不及乱”;“不撤姜食,不多食”[38];也从不认为“好色”是件坏事,只是希望更“好德”。那么孔子的“食色”哪里去了?转移了!孔子把对食色的需要与精力转移到与食色不同的目标上——对复周道的追求了,这种转移会达到提升(Sublimation),即是食色的变异而非食色变相的扩张。

孔子的生涯发展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对我们今天的生涯发展研究与教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孔子生涯发展的至始至终都重视自身“仁德”的修养。前已述及孔子的仁德思想,孔子在实践仁的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仁者”,“仁者”为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理想人格。④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9]。子思也引孔子语“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40]。这里孔子把“仁者”与“寿”联系起来即“仁者寿”。“仁者寿”揭示了道德修养与养生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道德高尚、涵养功夫好的仁者,由于内心充实,身心经常处于和谐的状态,自然就能够长寿。反观今天人们的生涯发展历程,很多人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仁德”理念与人文关怀,处于道德的亚健康之中。

其次,孔子认识社会的实践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很重要。生涯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个体在规划自己生涯时首要的是要认识社会与自我。认识社会不是在书斋里完成的,也不是在网络中认识的。孔子在年岁已高的时候花了十四年奔走列国,直到六十八岁回家,这充分显示了他认识社会的强大生命力。正如顾炎武先生所说“仲尼,一旅人也”。孔子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亲身实践探索精神,是我们今天的学生所严重缺失的。

第三,在人格方面,贯穿孔子整个生涯发展历程的是培塑君子人格(personality)⑤,反对“小人”人格。人格的培塑对个体的生涯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正如燕国材先生所说“人格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与事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还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41]。君子是与小人相对的。贤人、圣人对于一般人而言是难以达到的,而君子,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修炼而达到。“君子-小人”二分式人格划分的精神内核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对于当今个体的生涯发展规划中,重塑“君子”型人格与剔除“小人” 型人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最后,孔子政治生涯之所以失败,我觉得从生涯发展理论来分析,其原因大致有如下三点:其一、对社会环境认知不合时宜。孔子的理想是“周公之梦”,然而这个社会却是上下陵替,叛变成风,诸侯间征伐兼并不绝,“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无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42]。这样的社会如何救?所以周公之梦是乌托邦。其二、路径选择失误。孔子求仕的途径主要的是奔走列国游说君王,在先秦,游说之风很盛行,在当时的情景下,我想没有比游说更好的办法来求仕了。然而对孔子而言这种路径未必是很好的途径。当时昏庸之君很多,以孔子为首的集团为何不取而代之来推行仁政恢复周道呢?张松辉教授讲“孔子出游列国时带着庞大的车队与随从,不仅有弟子,而且一些较有地位的富裕弟子,自己也带有数量或多或少的车队和仆从,而这些弟子中有一些还善于作战……孔子集团的战斗力是相当强的”[43]。孔子不是不知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44];“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45],这些所谓的天命之道。孔子率领的这些“文臣武将”为何不自己创业立国推行仁政来实现国家的统一呢?其三、生涯设计调整没及时跟进。生涯设计调整是指不断依据环境变化和自身条件变化作出匹配性的职业规划,为达到自己内心的理想目标不断向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角度进行调整。孔子奔走列国游说诸君,处处碰壁,当然精神可嘉,实则是理性之生涯发展之不可取。也许,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政治生涯的失败、最终没有做成大官,所以余秋雨先生说“我赞成知识分子为了自己的理想投入一定程度的实践体验,却又不主张被权力吸引,把官一直做下去”[46]。

注释:

①传统的提法是孔子周游列国,匡亚明先生在《孔子评传》中认为不妥,应为孔子“访问列国诸侯”(第63页),其实无论是“周游”还是“访问”,都没有贴切的描述孔子当年四处求职的状态,笔者觉得用“奔走”似更恰当。

②目前生涯选择和发展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类:结构取向理论和过程取向理论。

③关于“天命”,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观点有:如钱穆先生说“天命指人生一切当然之道义与职责”;李零教授说“‘天命’是什么?就是出来做官”;杨伯峻先生说“孔子讲的‘天命’,指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张允熠教授说“天命的内涵主要集中强调的是一种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必然性”。等等。

④理想人格是现实中并不存在,而是思想家设想出来为人民奉为楷模的人格。

⑤中国古代没有人格这个概念,但却有丰富的人格思想。人格是人的知、情、意、行等心理活动的本质特征的综合体现,它一经形成,又会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第一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9、78页。

[2][18]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8、15页。

[3][14] Reardon·Lenz·Sampon·Peterson著,侯志瑾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16页。

[4] Super提出的生涯彩虹图,付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5]职业锚理论是美国学者埃德加·H·施恩(Edgar. H. Schein)教授提出的。付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5页。

[6]周群振:《论语分类义释》,《鹅湖》2002年第6期。

[7]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2页。

[8]《尚书·说命下》篇。

[9]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经韵楼藏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66页。

[10]《礼记·学记》篇。

[11]《论语·子罕》篇。

[12]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26页。

[13][17]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修订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53页。

[15][20][28][34]塞缪尔H奥西普等著,顾雪英等译:《生涯发展理论》(第四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04、105、110页。

[16]《论语·里仁》篇。

[19][35][36][37][42]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21]《论语·泰伯》篇。

[22][24]《论语·季氏》篇。

[23][26]《论语·为政》篇。

[25]《论语·八佾》篇。

[27][32]《论语·颜渊》篇。

[29][31]何新:《孔子年谱》,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3页。

[30]《论语·述而》篇。

[33][46]余秋雨:《问学余秋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0、76页。

[38]《论语·乡党》篇。

[39]《论语·雍也》篇。

[40]子思《中庸》篇。

[41]燕国材:《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一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499页。

[43]张松辉、周晓露:《〈论语〉〈孟子〉疑义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271-272页。

[44]《尚书·商书》篇。

[45]《易·革·彖辞》篇。

十四五规划内容概括范文第9篇

一、后中小学德育课程重建的基本思路和特点

高德胜:蓝老师,您一直在从事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研究,您觉得结束后中小学德育课程重建遵循什么样的思路?

蓝 维:1976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有十四五年的跨度,可以被称为后中小学德育课程重建和第一次课程改革时期。这一时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76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始的几年,可以称为后中小学德育课程的重建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拨乱反正,全面恢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政治课程中的地位。1985年至1990年是后政治课第一次改革的阶段,这次改革开启了一个为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而进行课程改革的时代。

在持续十年的中,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理论,在所谓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充当了相互批斗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的著作都简化为语录,一段一段,没有前提、没有对象的提供给需要相互斗争的不同阵线(当时叫不同路线)的战士们,他们在相互攻击中打的都是语录仗。马克思主义和思想被断章取义、被误解,这对于1976年后带领中国人民走出政治泥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说是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为破解政治困局,也为基础教育中的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在当时,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原汁原味地教给学生。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走进了中学政治课的课堂,学习内容之全面是现在不能想象的。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包括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真理论四大部分。考入大学的学生,在面对公共政治课时大有已经学过的感觉。人们笑称当时的中学政治课是“马克思主义的压缩饼干”。

对于教这样的内容,广大教师是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刚结束时,社会对于政治的厌倦使政治教师们产生了职业危机感,他们非常想恢复政治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恢复政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使教师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全力投入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当中。原因之二是教师们大多毕业于师范大学的政治教育系,大学为政治教师搭建的知识结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教同样的内容教师们感到得心应手。在这段时间,全国第一批政治特级教师涌现出来了,他们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的表现是杰出的。

高德胜: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时的德育课程,其内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还比较浓,没有联系学生生活。但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从极左中解脱出来,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上来,这在当时确实是必须的,符合社会要求的。

蓝 维:是这样。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许多新的问题摆在了政治教师们的面前。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生活映入国人视野的时候,学生们在课堂上向教师发问:帝国主义是垂死的和腐朽的吗?世界上是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共产主义信仰和有什么区别?……教师向教研员发问,教研员向学者们发问,教师们在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中尽其所能地讲授着帝国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的道理。对于课程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了。

高德胜:这说明新的改革要求产生了。德育课程需要面对新的时代问题,需要加强自己的解释力。

蓝 维:1985年8月,中共中央回应了这一改革需求,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必须认真改革。《通知》要求:“中学生在初中阶段,要受到社会主义道德、民主法制和纪律的教育,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常识,要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树立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责任感。高中阶段,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常识,要正确对待人生的意义,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观察社会现象,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勤奋学习并勇于献身的远大理想。”之后,国家教委在1986年制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大纲》规定:初一开设公民课,初二开设社会发展简史课,初三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课,高一开设共产主义人生观课,高二开设经济常识课,高三开设政治常识课。

高德胜:那这次改革的主要思想和特点有哪些?或者说在哪些方面回应了当时的社会要求?

蓝 维:1985年的课程改革确立了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要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趋向。改革方案中将“青少年修养”改为“公民”,回应了现代国家制度对公民成长的需求;将“政治常识”改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回应了社会主义建设对未来参与者的需求;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改为“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将“政治经济学常识”改为“经济常识”,回应了走出马克思主义的既有框架,走向学生和走向现实生活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一改革方案还有许多不足,但在当时,改革带来的进步是历史性的,尤其是“公民”作为课程名称的出现,是全国解放以后的第一次。

二、新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特点

蓝 维:高老师,您是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就您的理解,新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特点是什么?

高德胜:有问题了,才需要改革。社会改革是这样,课程改革也是这样。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在90年代进一步深入,但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政治教育对道德教育的挤压。产生于刚刚结束时期的德育课程,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政治气息,日常工作中我们都将其称作政治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德育课程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解放思想的过程,但“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勤奋学习,热爱集体,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纪律,文明礼貌,诚实谦虚,勇敢活泼,艰苦朴素”等始终是德育课程稳定而核心的内容。这些内容里虽然也有一些道德教育的要求,但已经被政治教育的内容掩盖住了。更严重的是,被遮蔽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也是按照政治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的。

2.德育课程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这种德育课程在价值取向上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和社会要求,很难顾及到学生道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在课程标准的开发与设计中未能很好地研究学生道德学习的基本机制,只是直接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按条目罗列出来。

3.讲授和记忆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德育课的改革过程中,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深入地改革,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但总体上看,始终未能摆脱教师传授、学生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

蓝 维:这些问题是德育课程结构性的问题。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杜威对作为“直接道德教学”的德育课程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这一论断影响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德育课程设置,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德育课程设置。这一论断提出了德育课程至今还没能很好解决的困局: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让学生学到“与道德无关的、对行为没有影响、既不使行为变得更好或更坏的观念和片断知识”。而“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的道德观念”是通过学校整体生活才能获得的。因此,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找到开设专门德育课程学理上的合法性依据,其意义不言而喻。

高德胜:确实是这样。德育课程要想为自己的存在辩护,就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重建与其它课程和教育活动的联系,二是重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涂尔干认为,“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道德教育融合在整个学校生活之中,但这并不是否认专门课程的意义。如果专门的课程与其它课程和教育活动是相通的,而不是隔离的,专门的课程就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因为其它课程和活动,或者说整个学校生活的德育意义的发挥多是“自在”的,而专门的德育课程在道德教育方面则是“自为”的。“自为”的道德教育必须以“自在”的学校生活为基础,而“自在”的学校生活的道德教育意义的充分发挥也需要上升到“自为”的层次。德育课程如果能将学校整体生活中突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纳入到自身结构之中,起到一种对学校生活的反思与整理的作用,其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但是,学校生活并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它只是学生整体生活的一部分。德育课程如果只是贯通了与学校生活的关系,而没有贯通与学生整体社会生活的关系,其效果和影响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德育课程要想摆脱脱离生活的困境,在反映学生学校整体生活的同时,也必须将视界扩大,将学生的整体社会生活纳入课程,贯通与学生整体社会生活的关系,为学生反思、整理自己的生活提供专门的时机与引导。

新德育课程改革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1.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向:培养有道德的人而不是“道德研究者”。以往的德育课程往往有一个潜在的价值取向:培养“专门研究道德的人”或者说是“伦理学者”。课程价值趋向的转向实际上就是由培养研究道德的理论态度,转向践行道德的实践态度。这种转向要求德育课程及其教育不能将道德视为与学生生活无关的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而是将道德视为生活的构成性因素,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经验的整理、反思与丰富,在课程生活和整体生活的互动与融通中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2.课程的逻辑: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向实际上意味着德育课程的深刻变化,影响到德育课程的内在逻辑。培养“道德研究者”这一价值取向实际上所遵循的是伦理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逻辑,用学科知识的框架淹没了人。培养“有道德的人”这一价值取向应该遵循生活的逻辑,将人从学科知识的窒息中解脱出来,让其重归生活的海洋,在其自身生活中成就自己的德性。

3.德育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关系:不能涵盖学生的整体生活,但力求反映学生的整体生活。德育课程不能涵盖学生生活的全部,它只能是为学生整理、反思与拓展自己生活提供一个范例。一门课程,在有限的文本和时间内根本无法涵盖学生的全部生活,即使这门课程以“生活”来命名。学生在德育课程学习中所用的时间和获得的经验都不能代表学生生活的全部。但德育课程却应力求反映学生的整体生活,通过课程学习促使学生在专门的时间和空间里对自己以往的和现在正在过的生活进行整理与反思,并在这一基础上对未来将要过的生活进行规划与展望。

三、三十年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

高德胜:蓝老师,您认为三十年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蓝 维:说到这三十年的基本经验,我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首先是德育课程由以政治为中心向以学生道德发展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次,在不断改革中求得德育课程的发展与稳定;最后,在开放的视野下不断完善德育课程。

从全国解放到结束,在我国中小学校开设的德育课是名副其实的政治课,这是由于这一课程来源于民主革命时期军队、根据地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课。1976年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伴随着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与普及,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成为社会稳定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德育课程在不断变革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着由政治教育为中心到以道德教育为中心,再向以学生的道德及社会性发展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是缓慢的、平稳的,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又是流畅的、清晰的。

德育课程由改革带来的变动性从历史上看是所有学科中最强的,其中一方面是由于原有德育课程的政治性质要求课程为不断变化的政治服务。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德育课程认识的变化导致的。但是,过于频繁的变动在追随时代脚步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不足、教师知识储备与调整的欠充分、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教学经验的积累都少有进行,影响了高质量德育课程的出现。如何把握好德育课程发展与稳定的节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万中小学生的大国来说十分重要。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德育课程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稳定,平均五至七年左右进行一次调整的频率是基本可以肯定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外各种德育理论和思想纷纷传入中国,如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尊重教育、公民教育等等,极大地丰富健全了我国德育课程的理论与内容,促进了我国德育课程途径和方法的探索。回想三十年来,我们从高度封闭的思想和狭窄的视野走到今天如此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十分不容易,但我们走过来了。应当说,改革和开放成就了我们今天德育课程的发展。

高德胜:同意蓝老师的观点,我要补充的一点是,三十年来德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一个基本趋势,即由社会、国家走向人。无论结束后的重政治,还是稍后的重学科知识,其背后的逻辑都是试图通过这门课传递国家、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而年轻一代的需要则被有意无意的忽略。新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而回归生活其实就是回归人,回归年轻一代的成长需要。

课程标准的设计一改以往按知识或德目为逻辑的组织方式,而是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来组织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设计是以学生生活的四个价值维度: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使学生在健康、安全、积极、愉快、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过程中学习道德,重新摆正了生活与道德的关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则是以“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六大主题,按学生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课程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力求使课程建立在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

蓝 维: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年轻一代成长的需要,从他们的需要出发设计课程,往大了说就是“以人为本”。

四、三十年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训

高德胜:三十年德育课程改革取得目前的成绩并不容易。蓝老师,您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蓝 维: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是针对德育课程的思想解放。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所受到的思想束缚是现在很难想象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极化、阶级性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在充满了意识形态的德育课程中,这种极端的、割裂的、对立的思维方式使该课程的发展步履维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行,伴随着教育理论界对于现代教育的大讨论,教育尤其是被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德育逐渐开始松动。之后德育课程从党的宣传工具的角色逐渐过渡成为国民教育系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的根本任务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变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最后发展到培养有道德的和社会性成熟的人。课程内容也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发展到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进行道德构建所需要的知识、情感与价值观。围绕德育课程的考试从中高考、文理科的全面考试,发展到只有文科高考保留,高考会考相结合的考试。

高德胜:思想解放确实非常重要。关于课程的目的,一开始是囿于政治教育,这对德育课程的发展造成很大障碍。其实不是不要政治,而是如何理解政治。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让学生过上快乐的生活,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是其一。其二,一门课所能起到的作用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夸大。德育课程确实重要,但其功能是有限的,不能无所不包,也做不到无所不能。我们过去对这门课寄予了过多的期望,也因此给了德育课程过多的负担,在这一点上也要解放思想。实际上,德育课程只要能够帮助学生在专门的时间里反思、整理、体验自己的个人和社会生活,在这一基础上了解国情和社会发展,已经相当不易。

五、新德育课程改革遇到的最大挑战

蓝 维:新世纪之初开展的德育课程改革遇到的最大挑战在我看来是它能否承受住历史的检验。当然在课程改革的不同时期,其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不同的。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历次改革都部分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课程发展的趋势和内在联系。那么课程改革的决策是否正确、改革的依据是否充分、改革的过程是否成功有效、改革的结果是否如期,改革在历史中是否站得住脚就成为历次课程改革的最大挑战。这次新德育课程的改革也不例外。

在课程改革初期最大的挑战莫过于选择什么理论、按照什么逻辑构建新德育课程。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在全世界都是难题,研究的成果不多,可借鉴的理论也相对缺乏,而涉及到几千万中小学生的新德育课程建设又事关重大,含糊不得。于是理论选择成为了初始阶段的最大挑战。在课程改革的中期,如何使教师们自觉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成为这一阶段遇到的最大挑战。课程改革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既是事业发展的企盼和需要,也是对自我更新的抗拒和沉重的负担。他们既是改革者又是被改革者,是改革动力和阻力的统一体,也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总之,挑战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面对挑战和迎接挑战构成了本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过程。

高德胜:在我看来,这次课程改革遇到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应试教育背景下德育、德育课程实质地位的低下。新德育课程有很好的理念、有很好的课程标准,并且各个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都是前所未有的贴近学生,深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但正如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表面荣光,实际低下”一样,德育课程因为不是升学考试的硬科目,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比如,小学德育课程不考试,所以很多学校挤占德育课课时,“倡导”在德育课上学习考试科目;正是因为有考试,初中才比较认真地开思想品德课,才给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的待遇。否则,思想品德课在学校中的地位肯定会一落千丈,连课时都无法保障,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学校中将被进一步边缘化,成为“二等公民”甚至“三等公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好的课程理念都很难得到真正落实。

2.教师培训没跟上。课程改革,包括德育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这是一个明摆着的道理,因为再好的课程,最终都得由教师来教、来执行,否则,课程理念很难实现。我们这几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不少品德课教师理解不了新德育课程的理念,对新德育课程有这样那样的误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还有一种情况,即教师很认可新德育课程的理念,觉得教材很好,但就是不会教,教的时候还是按过去的老办法进行。这些都说明培训的极端重要性。但新德育课程的培训却是这次课程改革的薄弱环节,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部门主持的,而教师培训则是师范教育部门主持的,两个部门沟通协调不够;比如对教师培训的投入不够,培训只到了骨干教师这一层,没能到达每个教师;培训时间短,形式主义严重,效果不佳等等。根据我的观察,就是这样的培训,后来也没有了,剩下的只是教材发行单位的商业培训。

3.考试惯性。现在学校教育对考试情有独钟,无论什么,不管能不能考,都要拿来考一考。初中“思想品德”是中考的科目之一,实际教学中“以考定教”的倾向非常明显:凡是不利于考试的内容都是不重要的,凡是能够考试的内容则都是重要的。一些地方,老师上课又开始划知识点,学生学习又开始死记硬背知识概念。课程标准倡导的回归学生生活,帮助学生成长等基本理念被抛诸脑后。小学情况稍微好些,因为小学品德课不是升学考试科目。但很多地方的教研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打着重视品德课的旗号,自作主张对其进行统考。德育课程应该扎扎实实关注学生生活和发展,一旦陷入考试的泥坑,课程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十四五规划内容概括范文第10篇

为什么今天会议的规模和参与面都超过以往?因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首先我想告诉大家。因为民营经济、民生建设是这架飞机的一对引擎,因为发展现代民生经济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因为提高人的幸福指数是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同追求。为此,今天的发言主题是谋民生经济新高度,创科学发展新境界”讲的具体内容重在思想和观点的交流,以期引导和规范集体意识,提振社会心态,促进科学发展。

一、实现科学发展必需坚定不移地实施“五个”大战略,打造民生经济。

县委向全县正式发出建设“五个”总动员。从半年多来的实践看,去年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无论是五个”提法还是内容,干部群众的反映都是肯定的积极的并正在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今天,借此机会我想再具体、形象地讲讲“五个”以期把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那么建设“五个”最终目标是什么,五个”与民生经济、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里我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把县域经济比作一架飞机,民营经济和民生建设是飞机的一对引擎,科学发展是空管,五个”就是导航系统和飞行员,飞行的最终目的地是幸福”幸福是主观体验,无法用数字来衡量,蕴藏在老百姓的生活中,绽放在老百姓的笑脸上。

(一)民生。大家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去年出台“五个”战略,都是把民生放在第一位的经过六年来的不懈努力,老百姓的民生福祉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还相对滞后,特别是有些群体的住房、就业、人居等问题比较突出。经济界有人认为,应先把经济搞上去,等有了钱再改善民生,蛋糕”做大才分“蛋糕”不这么认为,道理很简单,因为“蛋糕”分得不公平,做“蛋糕”人就没有积极性,蛋糕”自然做不大。这两年,地方财政65%以上用于民生,但财政收入不只没有下降,反而以30%左右的速度大幅增长。这充分说明,民生财政”正当其时,奉行民生为本理念,通过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打造现代民生经济,尊重规律的符合民意的用哲学观点来衡量,这就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反弹关系和良性互动过程。

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民生”核心是共享式发展”即城乡居民共享、干部群众共享、南北乡镇共享、当代后代共享。今年开始筹建“三大慈善公益金”就是要履行公共职责。拉长利益链条,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红利,解决煤挖完或发生经济危机时民生工程如何延续的问题,向历史负责,让人民满意。对个别暂时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差的要做好思想工作,给予耐心解释,真正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不能因为个别非议甚至诽谤而影响我决心和勇气。三大慈善公益金”不只要在十二五”实施,还要考虑“十三五”甚至“十四五”力争在10年内达到100亿元。民生”具体支撑,就是全方位、高标准、广覆盖、可持续”现代民生体系。全方位,体现在保证层面上,充分照顾到群众基本生计状态底线、基本福利和生活水平、人生价值实现和自身发展需求。高标准,体现在保证水平上,城乡低保、五保户供养、特殊人群救助等规范均为全省最高,全国前列,今年这一领域重新提高规范,财政又新增预算5000万元。广覆盖,体现在受益对象上,既包括全县城乡居民,也包括所有干部职工。有人说,这几年干部职工受益不明显,这里明确告诉大家,干部职工的工资、津补贴是依照省市政策最高规范执行的住房补贴全省没有任何一个单位发过,靠三年节约的5个亿,发了人均5万元的房补。县委常委会讲过,同时借这个机会向大家郑重许诺,给群众和干部身上花的钱,舍得花,而且坚决花,执行上限,追求最高。可持续,体现在资金保证上,民生建设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替子孙后代着想。主要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后续产业、设立专项公益金等手段,保证民生工程的永续实施。

(二)创新。一直认为。更高层次的务实。创新不是喊空口号,不是为媒体找“卖点”更不是愚弄百姓。具体讲,创新是尊重规律但不墨守成规;创新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但不依赖群众、愚弄群众;创新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但不自以为是更不剽窃别人。如果没有创新,现在取得的发展成果无法自圆其说。外界片面认为之所以有“煤”才发展,而忽略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发明力。简单归纳了一下,近年来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领域:一是思想领域。认真分析“三富三不富”和“四个不同步”真实县情,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等待、不依赖、自己干,不争论、不抱怨、求发展。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总思路,提出把民营经济和民生建设当作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统筹谋划,共同推进,打造现代民生经济的全新发展理念。二是经济社会管理领域。立足创立“三型”政府,率先在全国推出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城乡居民养老平安等重大民生工程。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60条,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迸发以来,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临时干预政策,保发展、保增长、保民生,逆境中高位跨越。三是人才建设领域。发明性地推行了干部挂职、白领派遣、县长联络员、民营企业家培训、高端人才引进、发展中高级一体的职业技术教育、农民转移培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构建适合资源型地区发展需求的人才体系。四是资本技术领域。煤炭开采的机械化、信息化和平安生产水平不时提高;兰炭产业浴火重生,胜利进入国家产业目录;立足自主研发,诞生了榆林版”煤制油;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开始融合,开创了混合所有制发展新模式;金融生态继续优化,等等。听了这些,想大家已经明白,就不会人云亦云。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被人理解、接受和主动作为的过程,作为领导层,特别是主要领导,不能明哲保身、患得患失,历史上很多例子证明,风险与效益往往是同步的风险越大的事,效益往往越高。当今大变革的时代,必需敢闯敢试,无所畏惧,善于风险投资。

(三)民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时推进。其中最明显的表示就是民主化水平不够。不要民主,民主也会敲门。因为财富总量不时增加,人民的独立意识、参与意识和利益维护意识被唤醒。社会方面,尤其是政治方面,回答如何取信于民的问题,某种水平上已经越来越逾越经济方面的要求。个人认为,对“民主”这个东西不要害怕,要欢迎它发展它完善它民主不只是解决人们生计的手段,更是人类发展目标这一。建设民主,就是要营造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那样一种宽松有序的政治局面。从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看,民主是集中的前提,集中是民主的肯定要求。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快推进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和各部门、乡镇重要会议的制度化、民主化建设,自觉维护集体权威,确保政令疏通。对重要公共政策的制定,要通过民意调查、社会公示、听证论证等民主决策形式,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共识。从民主与民生的关系看,民主与民生是一对孪生姐妹,幸福”两个基本保障。民生问题实质上更是一个民主的问题。要在开门纳谏、问计于民”基础上,建立“广纳民谏、集中民智”长效机制。要大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最大限度通过“两会”等民主政治形式保证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把现有民生政策下的被幸福”转化为老百姓自己感受体验和创造出来的真幸福。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成为民主建设的先行者、民生建设的实践者。从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看,民主是灵魂,法制是载体。要通过依法行政维护政府公信力。要进一步加强公检法队伍建设和普法宣传教育,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体现每个公民的人格尊严。当然,群众的愿望、需求必需合理,既要切合自身实际,也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永无满足,不能不讲实际,更不能纵容一小局部人借当前宽松的舆论环境谣言惑众,制造混乱,对失真的民意和虚假的民意必需警惕和批判。

(四)人文。千万不能走物质进化。基本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人民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精神领域。精神力量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人的精神状态对建设一个县至关重要,尤其是比较困难的时候。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家很穷,可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很好,有一种不屈不挠精神,有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最近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几乎看不到日本国内秩序混乱的局面,这反映出日本淡定有序、互助互爱的国民素质,相反我国内一些大城市甚至也受核污染谣言影响,疯狂抢购食用盐,表示出盲从和无知,面前折射的基本知识的缺乏和人文精神的缺位。这座乡村所凝聚的人文精神是什么?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继承与创新。即继承千百年来杨家将英雄群体和创建神府革命根据地时期孕育出的维护国家利益爱民、忠勇豪气、舍小家顾大家等传统美德。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现代人文精神。二是开放与包容。屹立在蒙古草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应该有海纳百川、广博开放的胸怀,善于合作,兼收并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需继续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要从小朋友抓起,从青少年着手,把美和爱的种子播到孩子们心里,开花结果,代代相传。三是大爱与感恩。坚实的经济基础是诞生更高境界精神追求的物质起点,施与受要在这座乡村里辩证循环,绵延传送。三大公益金”刚起步,企业家慷慨解囊,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全县人民真情互动,捐款意向已经远远超出预期目标,这在国内非常罕见或者说绝无仅有,因为它捐出的精神、美德,爱的胸怀,情的种子。这些行动完全可以证明,真正潜力在人、干部、企业家,大有希望,前景无量。对捐款中的感人事例以及捐资大户,要深度宣传,起到激励、引导和教育群众的作用,把数以亿计的物质捐款转化为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四是奋斗与宽容。英雄不问出处,就是骏马奔驰的平川、展示才学的宝地。这里,可以有人跌倒,但不会被一棍子打死;这里,人们会欣赏你胜利,也会包容你失败。简单总结,人文精神就是之所以成为的精神品质和城市个性;创新的丰碑、活力的激荡;海纳百川的胸襟、奉献和大爱的温暖;知礼守法、诚信无欺的素养;崇尚文明、一往无前的奋进。坚信,人文必将成为一道时代的光芒,射向中国西北,射向无尽的天穹。

(五)生态。恩格斯曾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也不可防止地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特别是大规模煤炭开采和粗放式增长方式的摧残下,大地上已是伤痕累累”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和生产方式,如果治理跟不上,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必将遭受毁灭性破坏。因此,建设生态,既必要,又迫切。党的十六大以来建议建设生态文明,理解首先是绿色、其次是低碳,然后是循环。建设生态,要做到四化”一是生态建设产业化,以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和长柄扁桃、樟子松基地为重点,大力开展工程造林,退耕还林、封山禁牧;二是产业发展生态化,建设好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工矿企业周边绿化工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三是节能减排刚性化,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以铁的心肠、铁的手腕,坚决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四是环境治理人性化,重点抓好矿区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搞好湿地维护、防沙治沙、水土坚持工作,建立和谐的生态环境体系。这里我重点强调的自然生态,但生态绝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包括建设良好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时间关系,不一一展开。

二、实现科学发展必需坚定不移地壮大民营经济这一持久动力,打造民生经济。

(一)回首过去。对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神府煤田开发,揭开了大发展、大变革的序幕。回顾25年来的发展,有这样一个群体,格外引人注意:学历不高,却富有胆略,书写了一个个财富神话和个人传奇;自身生活俭朴,却慷慨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不是富人的后代,却是富人的前辈;用自己的艰辛、智慧,书写了民营经济发展的辉煌史诗。这就是主宰经济发展的企业家队伍。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县经济克服重重困难、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民营企业历经金融危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锻炼,发展活力空前释放。

民营企业数量由1106家发展到2011家,一是规模总量空前壮大。五年来。规模以上企业达267家;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由8658户发展到近2万户;民营经济总产值从23.6亿元上升到308亿元,五年增加13倍,年均递增65%二是层次实力明显提升。恒源、北元、龙华、亚华、莱德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后劲足的旗舰型、领军型企业加快崛起。胜利组建了兰炭、电石、镁业、建材等大型企业集团,全县民企集团从5家增加到13家,民企上市指日可待。三是发展领域不时扩张。由当初主要集中在煤炭、兰炭、载能、建材等传统领域,加快向制造、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迈进。四是机制活力优势凸显。保守的单一产权形式被打破,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组织形式大量涌现。北元、天元、富油、神能、大通等公司在省内率先开创了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合作共赢的混合所有制先河。五是主体地位愈加稳固。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到全县GDP55%完成的税费收入较“十一五”末增长了81%对县财政贡献率达到70%累计吸纳就业8万多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80%来自于在民企的投资性收入,农民纯收入的60%来自于在民企的务工收入。民营经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域经济主体。

纵使筚路蓝缕。无论守业的历程多么艰难,盛载希冀。都将义无反顾,走向明天。上述成果的取得,座各位特别是身处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劳动者、守业者,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创新发明的结果,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致敬!

(二)直面现实。难得的机遇在于提升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动力。当前,正处在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型发展期,从过去的依赖煤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煤本身的产业要延伸、要提质,新兴的产业要发展、要壮大,这就要求民营企业不时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难得的机遇在于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国务院新36条、低碳经济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内陆对外开发开放的广度、深度不时增加,为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推动技术创新、打造知名品牌带来新契机。再次,难得的机遇在于团结和谐的守业氛围。全县上下科学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团结干事的激情进一步焕发,目标同向,干群同力。如此难得的历史背景下,要像蜜蜂一样,积极勤奋,精诚合作,共同酿造诱人的甜蜜。

首先来自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态势。相邻的鄂尔多斯拥有四家民营上市公司,挑战。文化产业和现代物流园区以及金融广场加紧建设,汽车、陶瓷、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已经形成。百强县“老大”江阴拥有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436家,其中超百亿元的13家,上市公司27家。与这些地区相比,相形见绌,自愧弗如。其次发展已接近资源和环境承载的临界点。民营企业拥有的煤炭资源所剩无几,即将采完;新资源争取步履维艰,非常渺茫;后续产业培育刚刚起步,还未上路。环保、生态等硬性指标约束日益严峻,水资源匮乏,循环产业链延伸缓慢,煤炭就地转化率缺乏十分之一。最后来自民营企业的内部隐忧。企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习惯于资源思维、资源依赖,大量民间资本处于游离状态,流向外地炒房、炒资源,一些投资行为游走在法律边缘。还有管理落后,人才短缺,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等等。

(三)放眼未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蓝图。要实现这些目标,民营经济既是主力军也是王牌军。结合“十二五”规划,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十二五”末,全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要超过400家,民营经济产值占GDP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县财政的贡献率超越80%从业人员超越15万人。任务艰巨,必需掌握大势,顺应规律,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改革创新不停步、突破瓶颈不松劲、优化环境不懈怠,开辟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新路。

这是前提。千难万难,1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思想解放就不难,跳不出思想观念的局限,就打不开改革发展的空间。第一,解放思想从解放自己开始。这是思想解放闭环效应的第一步。不从自我做起、不深入,就是开环效应,说完拉倒。讲闭环效应,就是既要认识到位,又要落实到位。要克服过去临时形成的煤炭依赖思维,走高端低碳集约发展的路子。要依托煤、围绕煤、延伸煤,跳出煤、逾越煤,善于发现、发明和掌握各种发展机会。第二,解放思想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解放思想是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最终落脚点要实事求是实践需要怎干就怎干,老百姓需要怎干就怎干,以主观改造客观,解决问题,达到目的问题呈现了仍然解决不了甚至束手无策,只能说明我思想还没解放。对政府来讲,解放思想就要敢于突破阻碍发展的窠臼,不论成文的不成文的都要坚持“道以通为要、通以变为先”第三,解放思想没有风险,大胆作为。心底无私天地宽”改革开放以来,还没有哪个人因为解放思想而获罪。只要我以的事业为重,一心为公,解放思想就不会有风险。解放思想也是抢抓机遇,老子说过,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好的时机到来就不要错过,就要有一番作为。大解放大发展,小解放小发展,疑惑放不发展。

这是动力。走创新之路,2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需要我忍得住暂时阵痛、舍得起眼前利益、经得住社会非议。要用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四个转型”一要实现从激进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型。要善于把资源变成资本,把激进产业作为转型平台,大力引进人才、技术、项目,加快进入制造、金融、文化、物流和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构建高端低碳、集约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兴产业既有大挑战大机遇,也有大风险大回报,更能展现企业家的视野和能力,更能实现企业家的志向和价值。二要实现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要总结兰炭产业胜利转型的经验,主动参与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围绕技术升级、质量提升、节能减排开展技术改造,创设企业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加快科技效果产业化。价值链条上要敢于抓高端,发展资源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链条、价值链条的高端赚取利润。三要实现从做大做强向做精做优相结合转型。要推动和引导有实力的民企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培育更多像北元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同时,要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做精做优,形成与大企业配套协作、互补发展格局。四要实现从激进经营机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引导企业打破封闭的产权模式,实施股份制改造,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上市融资和横向合作,通过吸收新的资本、技术和管理,改善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模式,提升民企的可继续发展能力。

这是关键。一要突破资源瓶颈。最关键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3坚持突破瓶颈不松劲。要通过组建民营大集团,与中省国有企业合作,增加资源争取筹码,告别坐拥煤海和水库却无法掌握话语权的时代,最终实现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同受益。还有信息资源。要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和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向企业及企业家传送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投资项目、市场供求等方面的信息,使信息服务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二要突破资金瓶颈。加快编制金融产业“十二五”规划。重奖对民营经济发展贡献大的商业银行。发挥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直接融资和县财政安排的中小企业贴息资金的项目孵化作用。现有13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基础上继续扩容,规范担保公司,兴办村镇银行,满足企业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激活民间沉淀资金。各银行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长安银行要谋求做服务本土的草根”银行,与地方发展互惠共赢。三要突破人才瓶颈。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特别是领军人才。要用各种手段,统筹推进“社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普通实用技术、高级技能、社会工作”等五支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满足甚至逾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服务新格局。

这是保证。有个比喻很好,4坚持优化环境不懈怠。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就是候鸟”环境就是气候”气候适宜就会吸引候鸟;环境不优,外地候鸟留不住,外地候鸟不敢来。因此,要本着算大帐、算远帐、算动态帐和综合帐的理念,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特别是尽量使民间资金不外流、不沉淀。目前微利、薄利的后续产业将来生长的空间更大、生命力更强。一要营造鼓励守业、支持守业的社会环境。①要宣传民营企业家。全县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发明”良好氛围。②要维护民营企业家。尊重和依法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合法财富和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合法收入。③要支持民营企业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家参政,理直气壮地把那些贡献大、素质好、议政能力强、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授予先进称号,使他政治有荣誉,扩张有冲动,做强有信心。二要营造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企业最痛恨,人浮于事,社会最贬斥。①要继续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同志有句话很受用:工作方法学,工作精神学,抓大事不搞繁琐哲学学邓小平。当前的情形,用两句话概括,一是总体不错,不这样看就不能解释我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二是问题不少,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不这样看就是麻木不仁、头脑不清。对企业的服务要到位,必需做到不拖;能办的事要马上办,不等;难办的事要想法办,不绕;涉及多个部门的事要协调办,不推,以铁的纪律和作风保证工作落实。②要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服务中心要切实发挥作用,进一步简化顺序和手续,方便企业,提高效能。③要继续抓好重点人群的守业工作。重点引导和鼓励四类群体创业:机关干部下海守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守业、科技人员科技守业、外来投资者放心守业,培育家家办实业、人人谋发展的社会氛围。三要营造落地有声、执行有力的政策环境。企业发明财富,政府发明环境,环境重在政策,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政策不执行,就形同虚设,甚至发生比没有政策更坏的效果。民营企业家很关注优惠政策的兑现,看重的不一定是政策给他带来多少实惠,更看重的政府的信用。政策好,落实难”这是听到不少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要坚决革除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思想阻力、人为障碍、体制束缚,改变政策效应从上到下递减弱化现象,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从群众中来、群众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规范等施政理念,全心全意为民营企业护航,为人民服务。

三、实现科学发展必需坚定不移地培育具有现代精神的外乡民营企业家,打造民生经济。

而是企业家,中国或者说在最缺的不是金矿、银矿。做企业难,做企业家更难,做一个有大境界、大作为的企业家难上加难。不论发展民生经济,还是建设“五个”离开企业家是不可想象的当前,迫切需要一批具有现代精神的企业家团队,科学发展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大显身手。

(一)企业家要树立雄心壮志。联想可以收购IBM个人PC业务、吉利能够收购沃尔沃100%股权。这样的案例。现在企业已经在能源升温中掘到第一桶金,但遗憾的今天企业家给外界的印象,仍然体现在资源的占有、开采、获利上,发财致富靠的吃资源红利。更有一些企业,自我满足、自我陶醉,对大发展,大作为考虑甚少。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一旦失去资源支撑,前面的路就只剩下一条:萎缩,衰落,灭亡。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目前的可以理解为“自省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要么自我革命,要么被人革命,没有其它选择!今天,借此机会我对企业家们提三点希望:一要立大志。要有大理想、大作为,不能仅限于小打小闹、小富即安。要善于总结,敢于逾越,换一种活法。以最好的产品、最亮的品牌、最大的规模,拓宽自己的发展之路,要像兰炭一样积极参与技术路线创制和标准制定,塑造自己的行业龙头地位。二要立恒志。要立志做百年企业。资源开采类企业做不到百年,如果不转型,矿藏采完即告完结,而其他行业就不同。比方,现在有几个行业完全可以继续发展:①装备制造业。这是满足现代工业发展需求,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主角产业”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这一产业生命力极为旺盛。相邻的鄂尔多斯在这方面已走在前面,虽然我也有一些企业,但规模、技术和品牌还处于起步阶段。②金融产业。这是只要有经济活动,就永远也不会过时的常青产业”这方面已经有很大进步,发展空间很大,因为每年300亿元以上的融资需求就是基础,银行、安全、担保业大有可为。③文化产业。曾经讲过一个观点:文化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文化产业是对当代和后世影响都十分巨大的创意产业”特别是杨家将文化,第一文化品牌和精神富矿,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要以“对外成链、对内成圈”形式,促成文化旅游乃至整个三产的有效融合。④现代特色农牧业。这是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的基础产业”凭借我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羊子、红枣、小杂粮、长柄扁桃,完全可以做成大产业。有眼界、有胆识的企业家可大胆进入这一领域淘金。三要立远志。要用市场化的思路、国际化的视野、现代化的理念,立足,放眼世界,大胆“走出去”敢于衔接产业转移,敢于兼并外地企业。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敢于到国际市场试水,将国际资源、市场、资金、技术、人才为我所用,甚至发展成为跨国公司,这绝不是天方夜谭,座的各位企业家一定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要有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略、胜人的壮志。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政府的重托。

(二)企业家要坚持苦练内功。内功”有其特定含义。比方在武术中。即谓“犹建高层,先筑基础;地基不固,高层焉存”企业和企业家需要苦练什么样的内功”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企业的内功。认为最重要的品牌。因为未来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尤其是著名品牌和著名商标,一个涵盖知识、技术和市场份额等要素的综合体系,承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平台。这几年品牌建设势头很好,已经涌现出“麟州”四妹子”等7个陕西省著名商标,令人骄傲。必需走变资源优势为品牌优势,变品牌优势为经济优势的路子。二是修养的内功。当今社会企业家是一个关注度非常高的群体,仇富”心理给企业家带来的压力和恐慌,对政策和环境包括官员调动升迁的担忧,也许是一般人无法感受到这就要求企业家具备更高的更为幼稚的修养功夫。修养的内功我认为主要是勤俭。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是胜利者做人做事的根基。古今中外但凡胜利的企业家,都经历过“三千三万”吃尽了千辛万苦,接受了千委万屈,经历了千风万险。守业艰辛,守业更难,致富不能忘了勤俭。只有这样,开拓的事业才干耐久兴旺,子孙后代才干耐久受益。有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富人群族中,只有大约10%子女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因此,对不少富有家族及企业来说,不是富不过三代的问题,能否富过两代也成为问题。这里,真诚地给我企业家和你孩子两点提醒:第一句,守业的果实来之不易,不要随意挥霍浪费,不要贪图奢靡享受,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第二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留给子女暂时依靠的物质财富,不如留给子女做人美德和创业本领,发明财富的价值远远大于拥有财富的价值。三是才智的内功。认为首要的善学。人们常说: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和,慈生于博爱,善生于感恩,福生于快乐,乐生于健康。那么,才智又生于何处呢?以为,智生于“多闻”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要做到多闻”很重要的一点是勤学习、善学习、常学习。学习的实质在于提高探索和创造的能力,希望大家向实践学,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外界学。今年,还将继续组织民营企业家外出“取经”让学习型的企业家多起来,座的大家也要相互学习。学习是人生的一大乐趣,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

(三)企业家要承担社会责任。小胜靠智。往往成为社会责任和道德水准的竞争。社会责任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也不单纯局限于慈善、捐款,而是与企业的价值观、用人机制、经营模式等息息相关。让员工快乐地工作和成长,让客户得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让社会感觉到企业存在价值和意义,这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至于赚多少钱、向社会回报多少,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企业的社会责任,关键要做好四件事:第一,产品和服务。无论是从事哪个行业的企业,都是通过自己的企业向社会提品和服务。挣了再多的钱,但你制造的产品和服务是假冒伪劣,或者破坏、污染了环境,对社会有害,就像毒奶粉、带血的煤、假药假种子等等,哪怕你捐再多钱,群众也看不起你还要唾弃。第二,依法经营和纳税。一面不诚实经营,千方百计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千方百计逃税、偷税、漏税;一面又想以慈善的面貌面对公众,树牌立坊,这样的企业社会不认可,大家看不起。第三,扩大就业。企业家应该把最稀缺的资源用在扩大经营、发明更多就业机会上,让更多的人能够有工作,能在社会上生存。不管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任何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最需要的就业机会,而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还是企业。第四,慈善和公益。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最后无一例外地要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名利、财富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更多的人得到幸福,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这次筹集“三大公益金”也许能够影响和改变我企业家的财富观,全县形成以慈善和公益为核心的感恩文化,让人文增加更多内涵!

日夜思之。弹指一挥间,政如农工。来已有六个年头。回顾六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有顺利也有坎坷,有兴奋也有失落,有付出也有不足。六年来,带着良心、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工作,潜心做事,真心待人,与全县干部群众并肩战斗,共同体验了奋斗的艰辛,感受了胜利的喜悦,也收获了真挚的情谊。可以说,这六年是倾力工作的六年,激情燃烧的六年,更是人生无愧的六年。特别是这次生病住院期间,收到很多干部、企业家、环卫工人,甚至素不相识的普通老百姓发来的短信和寄来的信件,有安慰,有祝福,更多的感动!理解,这也是对我一种认可,但更多的鞭笞和鼓励,由此使我深切地感受到肩头责任的繁重。德是才之主,才是德之奴。这六年,主观上尽了最大努力,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性格缺陷非常突出,太真实,太直率,总是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理想主义作祟,一心追求完美,对工作期望值往往超出客观现实,因而老批评人,而且批评人不分轻重,不看场合,尤其是对领导干部,包括县级领导,有时候让人难以接受,难以下台。这是政治上幼稚,方法上简单,缺乏理性,不懂领导艺术的表示,对此,向同志们深表歉意!但请同志们相信,动机非常质朴,目的只有一个:为工作,为百姓。恳请大家对我多批评、多提醒、多帮助,一如既往地监督、鞭笞、支持我和县委一班人,共同把的事情办好。肺腑之言依然是初到任时的许诺:站起来当伞,替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作牛,为人民鞠躬尽瘁!

上一篇:十四五规划内容要点范文 下一篇:十四五主要内容及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