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0 22:30:26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范文第1篇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返回>>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M.Art,DesignandVisual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Macmillan,1998.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NewYork:Semiotex(e),1983.

Berger,J.WaysofSeeing(《看的方式》),London:BBCPublications,1972.

Best,S.&D.Kellner.ThePostmodernTurn(《后现代的转向》),NewYork:Guilford,1997.

Bourdieu,P.TheFieldofCulturalProduction:EssaysonArtand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Cambridge:polity,1993.

Bourdieu,P.Photography:AMiddlebrow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Oxford:Blackwell,1996.

Bourdieu,P.TheLoveofArt:EuropeanArtMuseumsandTheir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Oxford:Blackwell,1997.

Brothers,C.WarandPhotography:ACultural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London:Routledge,1996.

Bryson,N.VisionandPainting:TheLogicofthe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1.

Bryson,N.etal.eds.VisualTheory(《视觉理论》),Cambridge:Polity,1992.

Bryson,N.etal.eds.VisualCulture:Imagesand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London: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94.

BuckMorss,S.TheDialecticsofSeeing:WalterBenjaminandtheArcades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MIT,1989.

Burgin,V.In/DifferentSpace:PlaceandMemoryinVisual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Cary,J.TechnologyoftheObserver:OnVisionandModernityinthe19th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Cambridge:MIT1993.

Chambers,I.PopularCulture:TheMetropolitan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London:Routledge,1986.

Cohen,S.VisionofSocial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Cambridge:Polity,1993.

Dandeker,C.Surveillance,Powerand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Cambridge:Polity,1990.

Debord,G.TheSocietyofthe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York:Zone,1994.

DeCerteau,M.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日常生活实践》),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DerBerian,J.ed.TheVirilioReader(《魏瑞里奥读本》),Oxford:Blackwell,1998.

Entwistle,J.TheFashioned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Polity,2000.

Featherstone,M.UndoingCulture(《解析文化》),London:Sage,1995.

Fiske,J,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London:Routledge,1989.

Foster,H.ed.VisionandVisuality(《视觉与视觉性》),Seattle:BayViwePress,1988.

Foucault,M.TheBirthoftheClinic:AnArchaeologyoftheHumanScience(《诊所的诞生:人文科学考古学》),London:Pantheon,1973.

Foucault,M.DisciplineandPunish(《规训与惩罚》),Harmondsworth:Penguin,1977.

Freedberg,D.ThePowerofImages:StudiesintheHistoryandTheoryofResponse(《形象的权力:历史与反应理论研究》),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9.

Frisby,D.&M.Featherstone,eds,SimmelonCulture(《西美尔论文化》),London:Sage,1997.

Goldman,R.&S.Papson,SignWars:TheClutteredLandscapeofAdvertising(《符号的战争:广告的凌乱图景》),NweYork:Guilford,1996.

Harvey,D.TheConditionofPostmodernity(《后现代性的状况》),Oxford:Blackwell,1990.

Heywood,I.&B.Sandywell,eds.InterpretingVisualCulture(《解释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9.

Jay,M.DowncastEyes:TheDenigrationofVisioninTwentiethCenturyFrenchThought(《低垂的眼睛:20世纪法国思想中对视觉的诋毁》),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Jenks,C.ed.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Jervis,J.ExploringtheModern(《探索现代》),Oxford:Blackwell,1998.

Kellner,D.MediaCulture(《媒介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Levin,D.M.ed.ModernityandtheHegemonyofVision(《现代性与视觉的霸权》),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Levitt,H.WayofSeeing(《看的方式》),Durham:DukeUniversityPress,1996.

Lown,D.M.,HistoryofBourgeoisPerception(《资产阶级知觉的历史》),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2.

Lyon,D.TheElectronicEye:TheRiseofSurveillanceSociety(《电子眼:监视社会的兴起》),Cambrige:Polity,1994.

Lyotard,J.F.ThePosmodernCondition(《后现代状况》),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

McGuigan,J.CultureandthePublicSphere(《文化与公共领域》),London:Routledge,1996.

Melvill,S.&B.Readings,eds.,VisionandTextuality(《视觉与文本性》),London:Macmillan,1995.

Metz,C.TheImaginarySignifier:PsychoanalysisandCinema(《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2.

Michell,W.J.Iconology:Image,Text,Ideology(《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6.

Michell,W.J.TheReconfiguredEye:VisualTruthinthePostPhotographicEra(《重塑的眼光:后摄影时代的视觉真相》),Cambridge:MIT,1992.

Michell,W.J.PictureTheory(《图像理论》),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4.

MilesM.Art,SpaceandtheCity(《艺术、空间与城市》),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TheVisualCultureReader(《视觉文化读本》),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AnIntroductionto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导论》),London:Routledge,1999.

Neal,S.CinemaandTechnology:Image,Sound,Colour(《电影与技术:形象、声音和色彩》),London:Manderin,1991.

Nochlin,L.ThePoliticsofVision:Essayson19thCenturyArtandSociety(《视觉政治:19世纪的艺术与社会》),London:ThamesandHudson,1991.

Phillipson,M.Painting,LanguageandModernity(《绘画、语言与现代性》),London:Routledge,1985.

Pollock,G.ed.GenerationsandGeographiesintheVisualArts(《视觉艺术中的代与地理学》),London:Routledge,1996.

Poster,M.ed.JeanBaudrillard:SelectedWritings(《鲍德里亚文选》),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8.

Rose,J.SexualityintheFieldofVision(《视觉领域里的性征》),London:Verso,1986.

Tagg,J.TheBurdenofRepresentation:EssaysonPhotographiesandHistories(《表征的重负:论摄影与历史》),London:Macmillan,1988.

Tulloch,J.WatchingTelevisionAudiences:CulturalTheoriesandMethods(《看电视的受众:文化理论和方法》),London:Arnold,2000.

Urry,J.TheTouristGaze(《旅游者的凝视》),London:Sage,1990.

Virilio,P.TheVisionMachine(《视觉机器》),London:BritishFilmInstitute,1994.“有”版权所

Welsch,W.UndoingAesthetics(《解析美学》),London:Sage,1997.

视觉文化范文第2篇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M.Art,DesignandVisual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Macmillan,1998.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NewYork:Semiotex(e),1983.

Berger,J.WaysofSeeing(《看的方式》),London:BBCPublications,1972.

Best,S.&D.Kellner.ThePostmodernTurn(《后现代的转向》),NewYork:Guilford,1997.

Bourdieu,P.TheFieldofCulturalProduction:EssaysonArtand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Cambridge:polity,1993.

Bourdieu,P.Photography:AMiddlebrow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Oxford:Blackwell,1996.

Bourdieu,P.TheLoveofArt:EuropeanArtMuseumsandTheir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Oxford:Blackwell,1997.

Brothers,C.WarandPhotography:ACultural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London:Routledge,1996.

Bryson,N.VisionandPainting:TheLogicofthe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1.

Bryson,N.etal.eds.VisualTheory(《视觉理论》),Cambridge:Polity,1992.

Bryson,N.etal.eds.VisualCulture:Imagesand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London: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94.

BuckMorss,S.TheDialecticsofSeeing:WalterBenjaminandtheArcades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MIT,1989.

Burgin,V.In/DifferentSpace:PlaceandMemoryinVisual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Cary,J.TechnologyoftheObserver:OnVisionandModernityinthe19th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Cambridge:MIT1993.

Chambers,I.PopularCulture:TheMetropolitan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London:Routledge,1986.

Cohen,S.VisionofSocial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Cambridge:Polity,1993.

Dandeker,C.Surveillance,Powerand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Cambridge:Polity,1990.

Debord,&n

bsp;G.TheSocietyofthe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York:Zone,1994.

DeCerteau,M.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日常生活实践》),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DerBerian,J.ed.TheVirilioReader(《魏瑞里奥读本》),Oxford:Blackwell,1998.

Entwistle,J.TheFashioned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Polity,2000.

Featherstone,M.UndoingCulture(《解析文化》),London:Sage,1995.

Fiske,J,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London:Routledge,1989.

Foster,H.ed.VisionandVisuality(《视觉与视觉性》),Seattle:BayViwePress,1988.

Foucault,M.TheBirthoftheClinic:AnArchaeologyoftheHumanScience(《诊所的诞生:人文科学考古学》),London:Pantheon,1973.

Foucault,M.DisciplineandPunish(《规训与惩罚》),Harmondsworth:Penguin,1977.

Freedberg,D.ThePowerofImages:StudiesintheHistoryandTheoryofResponse(《形象的权力:历史与反应理论研究》),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9.

Frisby,D.&M.Featherstone,eds,SimmelonCulture(《西美尔论文化》),London:Sage,1997.

Goldman,R.&S.Papson,SignWars:TheClutteredLandscapeofAdvertising(《符号的战争:广告的凌乱图景》),NweYork:Guilford,1996.

Harvey,D.TheConditionofPostmodernity(《后现代性的状况》),Oxford:Blackwell,1990.

Heywood,I.&B.Sandywell,eds.InterpretingVisualCulture(《解释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9.

Jay,M.DowncastEyes:TheDenigrationofVisioninTwentiethCenturyFrenchThought(《低垂的眼睛:20世纪法国思想中对视觉的诋毁》),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Jenks,C.ed.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Jervis,J.ExploringtheModern(《探索现代》),Oxford:Blackwell,1998.

Kellner,D.MediaCulture(《媒介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Levin,D.M.ed.ModernityandtheHegemonyofVision(《现代性与视觉的霸权》),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Levitt,H.WayofSeeing(《看的方式》),Durham:DukeUniversityPress,1996.

Lown,D.M.,HistoryofBourgeoisPerception(《资产阶级知觉的历史》),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2.

Lyon,D.TheElectronicEye:TheRiseofSurveillanceSociety(《电子眼:监视社会的兴起》),Cambrige:Polity,1994.

Lyotard,J.F.ThePosmodernCondition(《后现代状况》),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

McGuigan,J.CultureandthePublicSphere(《文化与公共领域》),London:Routledge,1996.

Melvill,S.&B.Readings,eds.,VisionandTextuality(《视觉与文本性》),London:Macmillan,1995.

Metz,C.TheImaginarySignifier:PsychoanalysisandCinema(《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2.

Michell,W.J.Iconology:Image,Text,Ideology(《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6.

Michell,W.J.TheReconfiguredEye:VisualTruthinthePostPhotographicEra(《重塑的眼光:后摄影时代的视觉真相》),Cambridge:MIT,1992.

Michell,W.J.PictureTheory(《图像理论》),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4.

MilesM.Art,SpaceandtheCity(《艺术、空间与城市》),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TheVisualCultureReader(《视觉文化读本》),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AnIntroductionto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导论》),London:Routledge,1999.

Neal,S.CinemaandTechnology:Image,Sound,Colour(《电影与技术:形象、声音和色彩》),London:Manderin,1991.

Nochlin,L.ThePoliticsofVision:Essayson19thCenturyArtandSociety(《视觉政治:19世纪的艺术与社会》),London:ThamesandHudson,1991.

Phillipson,M.Painting,LanguageandModernity(《绘画、语言与现代性》),London:Routledge,1985.

Pollock,G.ed.GenerationsandGeographiesintheVisualArts(《视觉艺术中的代与地理学》),London:Routledge,1996.

Poster,M.ed.JeanBaudrillard:SelectedWritings(《鲍德里亚文选》),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8.

视觉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视觉 视觉文化 媒介技术

引言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印刷技术、影像技术、电子传播技术和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图像叙事渗透到西方社会政治、军事、医疗、教育、文化和日常娱乐等各个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影视为代表的现代图像叙述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冲击。视觉传播,尤其是影像的作用越发重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信息接受最主要的媒介手段。在当下,计算机的普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产品的日益丰富,更使视觉文化传播成为21世纪文化的一种主导性力量。人类利用信息机器来生产图像,来“观看”,电影、电视、激光视像、电脑网络,数字电视等视觉媒介占据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所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1]视觉文化传播在全球范围内极大地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视觉文化研究也开始成为当代文化研究和媒介研究极为重要的方面。

正如西方视觉文化研究者尼古拉・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所言,“注意到这种文化上的新视觉性,与理解它并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当代文化中丰富的视觉经验与分析这种现象之间的能力之间的鸿沟,既彰明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视觉文化研究的机遇,又揭示了这一研究的需要。”[2]

那么究竟什么是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从构词法的角度来看,“视觉”与“文化”是偏正组合,在这里,“视觉”修饰“文化”。因而要界定当前被频繁论及的“视觉文化”的真实涵义,首先有必要重新探询视觉的本质内涵。

一、视觉之本质

视觉,在通俗意义上即为“观看”。它又分为不同的注意方式,如看、静观、凝视、观察等。“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3]看又是历史地变化着的,它提醒我们视觉是运动的理解过程,被群体和机构强有力地控制着,而非面对自然刺激的纯真之眼。

看的核心问题是眼睛与可见世界之间的关系。人类之于世界的直观面对式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人类与世界的感官联系的必然性,决定了感觉经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而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在获取感觉经验方面的作用地位又存在着巨大差异。科学实验表明:视觉获取的信息量占人类获取信息总量的70%,听觉占20%左右,其他感觉器官的获取量仅占10%,视觉在整个感觉器官中显然居于主导和基础地位。“看”的感受方式是人衡量现有生存环境,寻找新的生存环境的主要标准和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

尽管视觉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感官,西方文化传统将人视为“逻各斯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这个界定本身隐含了某种深义,那就是语言优于形象,话语高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活动被视为心智活动的最高形式,是理性的活动,与此相对,视觉图像、视觉感知是一种对概念进行阐释的次等形式,是感性的活动。这个传统贯穿整个西方文明史,当代对视觉的批判、偶像破坏批评在某个层面上也正是对语言理性传统的捍卫。

然而在心理学研究中,格式塔理论发现视觉是一种多元智能,作为一种智能形态,“看”不是一种低级、被动的行为,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智能,即准确观察世界并对其加以解释或者把观察到的世界的方方面面传达给别人的能力。 著名的视觉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还提出了“视觉思维”概念,他这样论道:“知觉活动在感觉水平上,也能取得理性思维领域中称为‘理解’的东西。任何一个人的眼力,都能以一种朴素的方式展示出艺术家所具有的那种令人羡慕的能力,这就是那种通过组织的方式创造出能够有效地揭示经验的图式能力。因此,眼力也就是悟解能力。”[4]电影理论家伊芙特?皮洛也认为,“任何感知都会受到我们已有的知识的修正。视觉域生成在我们的视网膜上,它来自不断变化的光影结构,而从这些光影结构出发,我们创造自己的视觉世界。”[5]视觉形象的生成过程是“理性引导和渗入感性知觉;知觉中的思维因素和思维中的知觉因素是互补性成分”。[6]

英国艺术理论家冈布里希是研究绘画与视觉关系的著名专家,他总结得出,人们的绘画不是在画纯粹的“所见”而是画自己的“所知”,即对所画的事物的知觉和理解。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像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7]也就是说,画家总是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眼光来看世界,在中国画家那里,梅兰竹菊有独特的人格意义,所谓四君子也。这种眼光在西方画家那里是不存在的,反之亦然,这就是冈布里希所说的图式,制约着画家去看自己想看的东西。

可以说,“看”从来不是视觉器官――眼睛――与世界的直接撞击。视觉即思索,或者说,视觉之中压缩着思索的历史。视觉实际上包含了眼睛的选择、组织和重新建构。在视域之内,人们可能对于某些对象特别敏感,同时对于另一些对象视若无睹。一个职业摄影师能够迅速捕捉将军脸上转瞬即逝的微笑,但却无法精确地形容每天使用的纸币上面的图案;一个老农也许一眼就看出了稻子和稗草的差别,但却分辨不清奔驰和福特两款车型之间的差异。事实上,人们的眼光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常识、习惯和职业的支配――这可以说是人们的文化视力。可以这样认为,人类的文化传统主宰着人们如何看,以及看到什么。

因而视觉不仅是遗传的生理结构,它还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实践,这是视觉或看的本质内涵。

二、视觉文化内涵辨析

那么,什么是视觉文化?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视觉文化仍处于创建期的构想,而不是一个已经界定清晰的领域。历史上最早对“视觉文化”这一概念进行理论阐释的是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上世纪初他就在《电影美学》里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8]根据巴拉兹的观点,印刷术的发明,使得视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开始渐渐衰落,抽象的印刷符号取代了面部表情进行意义的传达。“可见的思想就这样变成了可理解的思想,视觉的文化变成了概念的文化。”[9]他认为电影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变革,它的出现使“可见的人类又重返我们的文化,尤其是人的表情、姿态、动作和形体语言。”[10]人类开始重新关注视觉性,人类文化重新回到了视觉文化。

上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提出了著名的表述“世界图像时代”,指出了世界被作为图像来把握和理解。“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11]可见,海德格尔已经看到了视觉文化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趋势;20世纪60年代,德波更作惊人之语,宣判一个充斥着图像的“景象社会”的到来。在景象社会中,视觉成为了特权性感官,具有了优先性,现代人完全成为了观者。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虽然没有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但是他的论断却丰富了这个概念。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机械复制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变革,电影是当今人类的一大新发明,它把一种新的生活带入人类社会生活,使得传统社会那种韵味的艺术日渐式微,而电影则塑造了一种进步的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使得艺术的民主化成为可能。新艺术的特征在于传统的审美景观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撼效果。

本雅明之后,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媒介文化研究中进一步强化了视觉文化主题。他认为,“如果说17世纪从一种视觉和造型的文化退入一种抽象的文字文化的话,今天我们就可以说,我们似乎正在从一种抽象的书籍文化进入一种高度感性、造型和画像似的文化,”[12]即视觉文化。

英国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指出,我们正面临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法国学者魏瑞里奥从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变革角度出发,论证了每次技术革命的结果都是速度的提高,他认为互联网和卫星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较之于传统的延时文字传播,视觉的电子媒介传播更接近实时传播,视觉文化的优势地位使得文字传播屈居次席。另一个法国哲学家波德里亚则发现,视觉文化的最新进展,借助于电子媒介和计算机模拟,己经跃入到一个“仿像”时代。

通过前文对视觉的探讨,可以看出视觉现象作为一种文化,核心问题就是眼睛与可见世界之关系。因此,视觉文化自古有之。但是正如巴拉兹所强调的,是影像的出现使人们“恢复对视觉文化的注意”[13],而且通过梳理上述学者有关视觉文化的研究,可以看出,近年来学者们大多是通过与传统的印刷文化[14]相比较来研究与界定视觉文化,并且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进步,视觉文化的优势地位越来越明显,从巴拉兹的“重新关注视觉性”到伊格尔顿的“图像霸权”;视觉文化形态也发生了演变,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到波德里亚的“仿像时代”,从中可以看出对于视觉文化而言,技术媒介之不可缺性。因而对于当代视觉文化而言,正如学者李鸿祥所阐述的,它更多地是指一个由漫画、图书、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视像传媒构成的一种视觉现象。它强调的是建基于电子视像技术上的作为整体文化经验的视觉性。视觉文化中,视觉实践渗入文化整体经验中,文化的基本价值属性是视觉性的,文化构成的基本方式是视觉化的。[15]

至此,可以定义视觉文化为以影视图像符号作为基本表意系统,以凭借光电信道的影视及电脑多媒体作为传播介质,与传统印刷文化相对应的新型的文化艺术形态。视觉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16]”。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人类生产和消费的二维和三维的可视物品视为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视觉文化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或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在深层次上,“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17]

结语

从对视觉与视觉文化内涵的梳理中可以发现,当今社会如今已变成视觉文化占主导,某些媒介技术推进了,或者可以说使得这种情况得以产生。对于视觉文化在当代的主导性地位而言,技术媒介不或可缺。技术媒介本身构成了一种环境,对人类文化实践产生了巨大作用,使得我们正在成为视觉媒介化的社会。媒介技术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领域,视觉媒介与文化如何互动,这也是视觉文化研究应有的方向之一。

注释:

[1][英]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 赵一凡等译. 上海:三联书店,1989:156.

[2]尼古拉・米尔佐夫. 什么是视觉文化[C]. 文化研究(第3辑)[C].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

[3]孟建.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阐释[J]. 现代传播,2002 (3) :2.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56.

[5]伊芙特・皮洛. 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53.

[6]伊芙特・皮洛. 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59.

[7]范景中. 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文选[C]. 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32.

[8]贝尔・巴拉兹. 电影美学[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28.

[9]贝尔・巴拉兹. 电影美学[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25.

[10]贝尔・巴拉兹. 电影美学[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25.

[11][德]海德格尔. 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6.

[12]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精粹[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9.

[13]贝尔・巴拉兹. 电影美学[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25.

[14]注:又称为语言文化。

[15]李鸿祥. 当代视觉文化与审美文化[M]. 中国出版集团,2005:3.

[16]张舒予. 视觉文化概论[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

视觉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视觉文化 视觉营销 大众传播视像

视觉文化作为一种高度视觉化的文化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及社会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何为视觉文化,却始终没有明确的定论。米尔佐夫认为视觉文化就是后现代文化,是后现代文化中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是将存在图像化或视觉化的现代趋势,并不依赖于图像本身,当文化成为视觉性时,该文化就具备了后现代特征。”①美国学者斯特肯认为视觉文化包含了多种媒介形式,从文化艺术、电视电影、报纸广告到诸如科学、法律和医学领域里的视觉资料等。这些与媒介密切相关的领域,构成了一个文化域。②由上可见,视觉文化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丰富多元的,对于其认识有不同流派,而且在不同语境中也具有不同含义。

一、视觉文化的发展历史

视觉文化是19世纪初欧洲兴起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形态或文化发展趋势,是一种高度视觉化的文化。较早使用“视觉文化”这一概念的是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他用视觉文化进行电影研究,在《电影美学》中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进一步对视觉文化研究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德国思想家本雅明,他认为机械复制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变革,传统的审美景观已经衰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惊”效果,渗透了其关于视觉文化的深刻洞见。在此之后两年,海德格尔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概念,他指出:世界图像时代就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到了19世纪5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从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变革角度,论证了电子媒介文化的到来,将视觉文化和听觉文化整合起来,凸出的表现是电视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经验超过以往任何一种媒介。③19世纪80年代起,视觉文化概念在西方学术界逐渐被普遍接受。

2002年6月中国第一个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在复旦大学成立,该中心是全国最早关注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机构,并正在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镇,标志着我国视觉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开始起步。同年孟建教授《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指出: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此文章将视觉文化传播和研究学结合起来研究,开拓了视觉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开启了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大门。④2004年5月29日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在上海联合举办了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全球化: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视觉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对视觉文化传播的发展历史、科学实践、相关理论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学者的高度关注。

二、视觉营销基于视觉文化的营销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以及语言文化到视觉文化的转向,为视觉营销在消费社会中提供了契机和温床。有学者认为视觉营销从广义上看,是商家在视觉文化背景和新的营销理念下通过市场营销的诸多环节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它并不仅仅局限于直接可视的视觉形象传播,而是一个涵盖了信息接受者心理意向生成过程,与意义、概念的消费相关的泛化的视觉说服过程,与当前的视觉文化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还有学者以营销语境为立足点,以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视觉文化,比如研究者以当下视觉营销中“中国元素”之“中国红”为例进行演绎。他指出在视觉营销中恰到好处地借用了“中国红”符号的暗示意义,表达隐藏文化内涵,实现了社会经验与集体情感的凝聚化和对象化,使无论是方正的“点亮中国红”还是百事的“敢为中国红”都对品牌营销极具意义。⑤还有学者以DIESAL平面广告创意为案例进行研究,该广告以鲜明的后现代风格作品打造自身品牌个性,关注形象和形象风格化视觉传播塑造传达后现代精神,成功塑造和深化了品牌形象,达到成功的营销目的。

三、网络媒介研究

近年来,网络媒介凭借其技术和传播优势迅猛崛起,对当前视觉文化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学者研究视觉文化传播在网络媒介中的生成原因,研究者认为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绝不仅仅只是文化领域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人类追求享受的本能欲望、消费主义的社会理念、现代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共同催生了一个视觉文化传播的新时代。有学者认为,随着网络视频传播越来越规范化、商业化和品牌化之后,新媒体视频会取代电视,但当媒介受众越来越细分化,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整个传播格局乃至视觉文化生态的影响将是异常强大的。⑥还有学者通过分析视觉语言和网络广告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从而找出合理解决网络广告视频传播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四、大众传播视像

有学者从影像传播的技术、内容、方式、价值、意义和国际竞争等方面分析视觉文化时代影响传播的新内涵;有学者从电影影像的理论建构、策略和运作范式上研究视觉文化⑦;还有学者从视觉景观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分析研究视觉文化下的国产大片,目的希望未来的国产大片能在全球化中有自己的地位。⑧有学者从审美化身体形象批判方面对视觉文化进行研究,研究者指出在当代消费社会,身体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自我认同的核心。有学者认为在视觉文化时代,大众视像传媒促进了身体在当前的凸现,展现了完美无缺的身体图景,但这同时又是个扭曲的过程,完美无缺的身体图像是权利的目光所塑造身体的标本,诱迫人们按照这一标准来监督和管理自己的身体,在消费社会时代驯顺地献身于物。⑨

五、视觉文化的历史叙事问题研究

有学者对“海角七号现象”个案研究,采用话语分析与叙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海角七号》意义的阐述和解读,借鉴现有历史研究的成果,对其叙事策略及各方围绕电影建构的意义体系进行分析,力图对历史叙述阐释与解读问题化,借此揭示流行视觉文化在调用历史资源进行叙事或在现实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促进历史、媒介、文化三者互动。⑩

六、视觉文化传播引发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科技的进步是文明的象征,当代视觉文化转向使得视觉呈现方式发生了转变,影像文化逐渐取代和冲击了印刷文化,有学者对视觉文化转向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者提出电视视觉传播的负面效应。电视的图像引导作用使人们习惯于视觉的满足,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被人们渐渐漠然视之了,浮躁、肤浅已蔓延成了侵蚀人们精神的“世风”⑾有的学者对视觉文化泛滥情况下广告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者认为广告泛滥的景观会加速消费社会的进程。文章认为由于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广告传媒根据市场促销的需要。制造和传播大量广告信息,成为现代视觉文化中最显见的事实。⑿

有学者认为网络视觉文化将是视觉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拓展和延伸;将对民族文化结构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⒀

总的来说,视觉文化传播在我国的研究还不到十年,还有很多未挖掘的内容,伴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更新,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研究成果必将进入另一个研究高潮。■

参考文献

①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②陈龙:《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

③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④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现代传播》,2002(3)

⑤杨筱,《解读“中国红”的符号演绎――以视觉文化下视觉营销的视角》,《作家杂志》,2009(1)

⑥于德山,《我国网络视频传播的崛起与当代视觉文化生态》,《媒介研究》2009

⑦裴磊、叶彤,《视觉文化时代影像传播的新内涵》,《新闻界》,2009(5)

⑧董晓,《视觉文化下的国产大片》,《集美大学学报》,2009(3)

⑨陈旭红,《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审美化身体形象批判》,《湖北社会科学》,2009(4)

⑩李琼杰,《视觉文化中存在的历史叙事问题》,《国际新闻界》,2009(12)

⑾任重,《视觉的迷宫――兼谈电视传播的负面效应》,《新闻爱好者》,2003(5)

⑿王伟明,《适应与忧虑――对广告视觉文化的思考》,《当代传播》,2008(2)

⒀陈婷婷,《国内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综述》,《新闻爱好者》,2009(7)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研究生)

视觉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园视觉文化;功能;改进措施

校园文化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包含硬件设施给人的感受以及学校的校风、学风、声誉、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自觉形成的行为准则。校园视觉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校园景观设计、教学研究楼宇设计以及校园识别系统设计等视觉物化形态的内容。

校园视觉文化是实现人与校园和谐共处的重要元素,在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谐统一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视觉文化作为校园有形的显性表现形式,它彰显校园特色,完善师生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

1 校园视觉文化的功能

(1)提升社会审美力度。学校是社会组成中的一个重要机构,教育影响社会发展进度,教育的全面发展主要落脚在学校的发展。校园视觉文化是校园文化系统中最为普通的一个元素,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审美力度的影响者。校园视觉文化影响师生,师生反过来影响着社会审美力度,所以,校园视觉文化最终能提升社会审美力度。

(2)提升学校知名度。校园视觉文化是展示校园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众多高校在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下,成为具备一定实力和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其实力雄厚的教育资源成就学校名气的同时,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校园视觉文化也是吸引广大学子向往的因素之一。大气的格局、特色的建筑、优美的绿化、丰厚的文化底蕴、朝气蓬勃的色调……赏心悦目的校园视觉感受能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3)营造学风,规范行为。美国学者莫则夫认为,视觉文化即是每天的日常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讲,校园视觉系统对学生在德智体美的发展上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视觉文化,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能够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劳逸结合,提高学习热情和效率,有益身心。同时,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中能更自觉的认识自我,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4)有助于提升师生的内心修养。活泼的积极的校园视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生活在靓丽整洁、充满美的气息的校园里,性格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高雅、富有情趣。整洁的校园建筑、庄严的艺术雕塑、优雅的花坛小径……置身于美丽的校园里,在良好的文化气氛的沐浴下,性情和观念都容易被融入一种好的境界,心智得到启迪和磨练,慢慢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

2 当前校园视觉文化存在的问题

(1)特色不够鲜明。从宏观一点的角度讲,整个校园的规划与布局决定了校园视觉文化的特色。建筑物的设计、各种功能区域的划分、景观的设计与布局都应该在体现其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考虑视觉的感受,即要体现一定的美感,在建筑风格、色彩应用、空间布局方面体现一种文化内涵,简而言之就是讲究与学校作为教书育人场所相匹配的设计感。当前学校由于受到占地面积的影响、经费的制约,同时在设计方面比较保守,导致校园缺乏设计感,不能很好的彰显特色。

(2)格调不够统一。协调即为美。对于一个校园,视觉各元素之间也应该遵循这一“美”的法则,形成有各自特点又不失统一的格调。大至景观与建筑物,小至文化墙甚至一个小小的指示牌,都应该讲究与环境相协调。从目前实际现象看来,还有所欠缺,比如校园雕塑,出现不同风格的独立雕塑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的现象;还有许多学生社团的宣传板,制作质量不讲究,随地摆放,成了视觉垃圾,给人难以言表的感觉。

(3)管理缺乏力度。校园视觉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面子”工程,应具备相应的管理制度,应有对应的专门管理机构,从整个学校的角度来规划和管理。当前,这样的“小”事情还未能引起学校的重视,具体操作还是由二级单位或者学生组织来决定,缺乏全盘考虑,所以难免出现风格迥异、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发生。

3 校园视觉文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1)合理定位,突出特色。人需要有好的性格,校园则需要一种合理的鲜明的特色。学校特色不单纯表现在学科和专业等教学方面,也应该在视觉上能给人们直观的感受,这就靠校园视觉文化来实现。学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理念,结合实际条件,主观能动地营造校园视觉文化氛围。大到建筑物的风格、校园的整体色调的规划,小到一张活动海报的设计,都能凸显校园视觉文化。将这些视觉因素规范化,形成统一的校园视觉识别系统,它们就成了学校的符号。如武汉大学的樱花节,就是校园视觉文化定位和推广的成功案例,它以独特的景观樱花为媒,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2)加强建设,旨在育人。道德情感体现人的内在需要,而人的需要不是凭空产生的,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校园物质文化是建设校园视觉文化的必要基础。学生每年大约80%的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校园除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殿堂,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最佳场所。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是通过学校活动来度过,学校可以通过人性化的设施和有特色的视觉文化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活动的趣味性和高雅性同时也受到校园硬件设施和视觉要素的影响,良好的校园视觉文化能使师生体会到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师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更容易得到全面发展。所以,从育人的角度来讲,应该加强校园视觉文化的建设。

(3)提高认识,规范管理。科学规范的校园视觉文化能让人感到悦目赏心。比如说校园里的文化墙或者宣传栏,人们在关注其传递的信息的同时,应重视其美感,因为它们有隐性的教育功能,其积极作用在于引导师生的美好心情和规范师生的生活。这就要求做到合理利用、规范管理,使它们有利于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在逐步加大。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在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同时,应该多关注校园视觉文化的建设,为教育事业营造一个美丽的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崔晋明.浅谈校园视觉文化设计要素[J].中国科技纵横,2009(12).

[2] 张鹏.校园视觉文化中隐性价值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视觉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视觉;传统文化;影视;观看

一 、颠覆传统的观看模式

视觉文化是一种新的东西,就因为它把视觉聚焦为一个意义生产和竞争的场所。西方文化一直把口语当做知识实践的最高形式,而把视觉再现形式看做是对于理念的第二等的图解。视觉文化的出现发展了米切尔所说的“图解理论”,这一理论意识到,西方哲学和科学的某些方面已经开始采用一种图像的而非文本的世界观。[1]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促使了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运用了不同以往的传播方式,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受众的观看的方式,受众也开始慢慢的改变了一些观看习惯。

比如,中国传统的纸质阅读习惯是从右向左的,而现在的基本都养成了从左向右。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然进入自媒体时代,普通大众不再靠单一的“主流媒体”获取咨询,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为大众带来更多的信息,普通大众对信息传播有了主导的地位,信息传播也有传统的“点到面”转化为“点到点”。[2]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和电纸书来阅读图书,通过网络读书看报,读者可以随时看到实时更新的文学作品和新闻。传播者为了让读者在电子媒体上阅读能够拥有阅读纸质文本的,在电子屏幕上也设置了如翻书一样的翻页,并且翻页的时候,读者能够在电子屏幕上观看到翻页背面上的文字,这一点技术设计,本来并无实际意义,但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观看需要。说明了受众在接受传播者新型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影响了传播者的传播方式与技术改进。

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观看者对外部的世界观看要求越来越高,当人们在听别人如何描述从高处俯视城市时的壮观,可能更愿意自己登上那个高处,亲身一睹,这也就是百闻不如一见。人们不再满足了文字对事物的描写,而是希望通过技术的支持,获得更直观的视觉感受。比如人们可以通过高倍摄像机观看的一滴水落入水面的时的样子,还有水结冰时的瞬间状态。

视觉观看具有时代的特性,每个时代具有每个时代的观看的独特方式和内容。古代人们可能观看到的世界就是很直观的世界,也是很真实的内容,但是随着近代一些先进仪器的产生后,人们可以看到曾经不可能看到的事物,比如,电影中事物,当电影中一辆车飞速向一个人驶来时,可以借助蒙太奇的手法,让受众看到的既是眼前发生了的,却不是真实的。甚至上万年来,我们都不知道地球真正是怎样的,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卫星或者宇宙飞船,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外貌,这是从前无法实现的。当一张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可能比一段描述地球外貌的文字更具吸引力,这就是现在这个时代的观看特性。

通过观看的模式变化,我们发现世界的样子是多元化的,空间也是多角度的。以往我们在看待一个事物的事情往往只是某一个角度,现在我们可以多角度的去观看,这是以往我们用肉眼所办不到的,或许第一届奥运会一个运动员做体操时,我们可能从一个角度看到他运动的身形,但是现在的奥运会,我们可以多角度安置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他的动作,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观看需求。

这样的观看模式在特殊时候也会帮助人们鉴别事物的所谓真实情景,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国游泳健将号称“飞鱼”的菲尔普斯在与塞尔维亚选手进行100米自由泳比赛时,仅以不到0.1秒的微妙差别获胜,这个差别在肉眼上根本看不出谁的手先接触到终点,最后裁判是通过水上与水下两方面的高倍摄像机进行慢镜头回放来进行确认菲尔普斯获胜,这种情况放在一百年前是无法实现的。

这种多角度的视觉观看已经被人们运用到很多地方,包括每年八月份的钱塘江观潮。当然能够在现场观看钱塘江大潮这种感觉是很好了,古人观潮也只能到现场的一些安全地方。但是现代观潮方式,是古人无法想象的,不仅可以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可以通过电视观潮,而且可以在飞机上重高处观潮,甚者可以把摄像头安装在道具人身上在比较危险但具有很好的观潮点上,让人们可以观看到最惊险刺激的大潮。这种观看的方式有时比在现场的人还能观看到更多的内容。

二、视觉观看制造的以假乱真

现代人们通过电脑模拟可以制造出许多在现实社会中消失的事物或是在生活中很少遇到的场景。典型的有《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自然科普节目。

一些科学家常常根据恐龙的化石骨骼,模拟出各种恐龙的形象制造出它们逼真的生活场景。观众可以通过电视上的节目看到消失了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模拟恐龙,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有时候这种模拟的效果和真实的相差无几,如果不是人们从理性上早已确认,恐龙是消失的物种,也许会信以为真。

三 、影视剧中出现追求视觉化

影视人类学是以视听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新兴学科。影视艺术在人类学领域的应用随着电影技术的发明就开始了,从第一部人类学电影《巴巴里人的陶制》摄制至今,影视人类学逐步建构了一个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复杂体系。[3]从影视剧中的情况来说,一些电影电视不断追求演员的服饰上、布景上等画面来冲击人们的眼球。以《新版笑傲江湖》为例:比如新版中陈乔恩饰演的东方不败一改老版中的具有阳刚之气的形象。据制片人于正在访谈中回答,的确有为了迎合现在观众胃口的意思。《新版笑傲江湖》将金庸的经典名著完全改编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偶像剧,此版和前几版同名剧比起来其内容的情节构思大有不足之处,也有创新之处,但是由于该部电视剧在人物造型和视觉制作上下足了功夫,其收视率依然取得开门红。据调查显示《新版笑傲江湖》在全国网中收视率达到2.39%,在2月份各大卫视中收视率居前列。

姑且抛开《新版笑傲江湖》的内容质量如何,但是从客观实际上,它确实制造了了一个收视高潮,传播者的目的算是达到了。目前的电影大多在视觉上下大手笔,他们的传播方式逐渐影响了受众的欣赏水平与审美爱好。但是丛另一个层面上讲,也是受众的审美需求,促使了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投其所好。例如,1997年英国王妃戴安娜之死,当时戴安娜和男朋友乘坐的奔驰轿车为了逃避大批记者的摄像机及相机的拍摄,在高速行驶时发生车祸遇难身亡。事后全社会人对当时进行追赶的记者和摄像师进行了猛烈抨击。事件发生一个月后,记者们开始在网上对抨击者进行回复,大致内容是,并不是他们一味的要拍摄戴安娜,而是在受众的强烈需求下,为了满足受众的视觉猎奇而拍摄。事实上戴安娜从她与查尔斯王子结婚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卷入人们的视觉观看需求中。为了迎合媒体与大众对苗条和结实身材的需求,她的形体有了很大的改变,戴安娜通过了节食,还有每天按时进行体操锻炼,最终她从各个方面基本达到了银屏上观众需要的效果,成为媒体和大众希望看到的样子。记者们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很多时候,受众的需求也影响着传播者的态度和方式。

同时视觉文化的发展也铸就一代英国王妃,戴安娜被称为“英格兰的玫瑰”,当仍不让的成为二十世纪下半页全世界曝光率最高的人之一。若不是视觉文化如此高度的发展,若不是全世界的镜头都对准了她,或许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王妃,或许也不会出现后来悲剧的一幕,仅仅如英国几百年来的其他王妃一样被记录在王氏族谱里。然而高度曝光的情况下,她成为全世界中的公众人物,这一切也改变她的命运。

八十年代香港电影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它的一个电影镜头一般不会超过三秒,每一一个镜头都转换得很快,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具有一种视觉,但同时这种快餐式的缺乏长镜头的电影,久而久之令观众的在看电影时缺乏一种思考,因为它的每一个镜头转换的太快,使观众在观影时来不及思考。观众容易被电影牵着鼻子走,对事物缺乏深层次的思考。而《新版笑傲江湖》在视觉和剧情上的颠覆,特别是让本来是是男儿身的东方不败直接从一开始就以女儿身出现在观众眼前,并不自觉的引导观众对东方不败与令狐冲之间的爱情产生同情与祝福。事实上传播者已经从客观上改变了受众原有的社会伦理观念,等于让受众不自觉的接受同性恋或者是违背常规的社会伦理观念。

四、视觉观看也是文化的派生

通过视觉的观看,人们直观的看待事物,现在视觉文化的发展,人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外在世界。传播者在营造各种各样惊奇的视觉效果时,其实也是对某种文化的传播与张扬。如1957年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从它的色调和桥墩、桥头堡的样式来看,就能明显的感觉出一种复古的风格并且参合着一些前苏联时期的文化元素,而后来建造的武汉长江二桥、三桥,采用桥中竖起一根大柱,两头斜拉着数十条钢条,就明显具有现代建筑风格。通过一个事物的外观就能散发出他所包含的文化。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尤其是在当下,许多事物确实需要包装,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人的眼球。如画框和画作的关系,德里达说画框“ 既不在作品之内, 也不在作品之外, 既不在作品之上, 也不在作品之下,既反对对立, 也不保持不确定, 而且也给作品相当的影响。它不再仅仅是环绕在作品周围。” 观众在欣赏一幅图画作品时绝对是连同画框一起欣赏,有相应与画作的画框作品一定比没有效果要好得多。现在观众的眼睛已经变得没有耐心去细细品读,就像他们打开电视如果没有在一分钟之内吸引到他们的眼球,可能就要马上换台,观众手上也掌握着一个主动权。

现在很多电视节目都要在其原本的内容上,做一下视觉包装,如2012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向观众介绍全国各地的美食做法,从视听符号的层面来说,更多地是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它采用“微距摄影”的手法,通过画面、声音、蒙太奇把美食的诱惑表现得淋漓尽致,向观众展示中国人的日常饮食流变。观众在观看这部记录片时,同时也是在欣赏一道视觉盛宴。

人类进入视觉化读图时代后,影视传播的形象化、直观性等特性,使其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日益明显。借鉴麦茨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影视文本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为:视听部分,包括语言、行为、景观、构图等视听符号;故事部分,建立在第一层之上,通过视听语言构成一个连贯的、具有意义的故事。[4]《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取得成功足够说明视觉文化的发展能够有利于吸引观众的眼球,也有利于文化通过视觉画面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这仅从文化的传播方面具有一定的益处,在视觉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好好利用它的作用,但是必须掌握好它的度,尽量它避免它带给社会的负面效应,以及思考如何利用视觉文化更好的为人文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

[2]王成宇.刍议自媒体时代下重庆地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研究策略[M].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46.

[3]马小燕.《斯拉姆》的影视人类学透视[M],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26.

视觉文化范文第7篇

一、视觉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在《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一书中对“视觉文化”有过精辟的论述。他曾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传统的印刷文化。“视觉文化”包括各种精致艺术、表演艺术、视觉信息、视觉景观、大众和电子媒介。视觉文化覆盖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张舒予教授主编的《视觉文化概论》中“将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1.视觉文化的媒介特征。视觉文化的流行除了现代影像艺术的推动,还因为经济与科技信息也日益喜欢用视觉来传达。视觉影像比传统文字更直观、生动,能够方便、快捷地传播大众文化。借助现代大众传媒,视觉文化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对世界、对生活的认知。2.视觉文化的符号及图片特征。视觉性是视觉文化的主导因素,图像符号既是视觉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显现形式。欣赏世界各大名牌轿车,人们注视的是标识;区分男女厕所,只需简单的视觉符号。对于中国传统的拜年习俗,如今在微信上点个图片就拜年了,可以说一图胜千言。3.视觉文化的虚拟化特征。影视中奇幻场景、电脑游戏中虚拟的幻觉形象大大地强化了视觉文化的虚拟化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视觉在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不断攀升,视觉新花样层出不穷。4.视觉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视觉文化植根于各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带有各自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鲜明印记。当今人类的经验比人类过去历史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视觉文化一方面丰富和扩展了人类的经验世界,同时也伴生了全新的乃至令人困惑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课题。

二、视觉文化素养需要学习

视觉文化素养是指人们通过获取与阅读视觉信息,思考与识别视觉信息,并能运用计算机技术创作视觉信息及运用视觉思维形成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能力要素。视觉文化素养的培养,就是看、思、做能力的培养。看的能力与生俱来。但是眼睛接触图像只不过是看的开始,只有经过脑部对这些视觉信息进行组织,图像才可以成为有意义的载体。一个人能看懂多少,看得正确与否,并非先天具有,要看其阅历和实践,以及后天培养。“看”是一个奇妙而深奥的字眼。从看到看见,到看懂,再到看好,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有趣而充满挑战的历程。学会看,看世界,看自己,在看中逐步提高敏锐的洞察力,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地提升视觉文化素养。视觉文化素养是人们在丰富多彩的视觉文化中,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而获得的。视觉素养是信息图像时代人们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人们每天都会感受与处理大量的视觉信息,视觉素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情趣与生活质量。同时视觉素养能力的高低也必将影响到社会的文明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在视觉文化时代,面对媒体传播中良莠不齐的视觉信息,具备一定的辨识、解读的能力,可以利用视觉信息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服务。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在孕育三种文盲: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视觉文化文盲。扫除视觉文化文盲的根本途径就是使国民具备视觉素养。人类不仅需要继承和创造多样化的文化,更要培养自身多样化的观察力,并能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这正是视觉文化素养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三、提升视觉文化素养的途径

提升视觉文化素养既需要不断提升人们对视觉文化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视觉运用能力,又需要在加强法制观念、美学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上下功夫。1.培养视觉感知力。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合称。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形成审美感受的基础。美感的门户是感知。欣赏美的事物,须通过观看、倾听、品尝、触摸、嗅闻才能实现。如对风声、雨声的倾听,对节日焰火的观赏,对山石、树必干的触摸,对初春山野和田园大地芬芳的所闻,对清新、甘美泉水的品尝。2.培养视觉理解力。视觉理解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艺术修养越高,知识储备越广,生活阅历越多,他的视觉文化素养能力也就越高,也就越能在视觉文化时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更高质量的跃升。多听、多看、多分析、多实践,对视觉理解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生活中培养视觉文化的理解能力,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抱着怀疑、批判的态度,审视传媒信息的良莠以及传媒信息背后的真实意图。3.培养视觉运用能力。视觉文化是跨文化、跨学科多领域参与的文化形态,包括绘画、雕塑、橱窗、广告、电影、电视、摄影、电脑游戏、动漫、时装表演等一切视觉艺术形式随着视觉文化领域的不断扩展,视觉素养的研究涉及到哲学、美学、文化学、视觉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广告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和数字技术、拍摄技术、信息传播技术等多种技术领域。视觉运用能力是视觉素养的高级目标,需要进行专业培养,才能适应视觉文化时展的需要。4.加强视觉文化创造者的法治观念。每天人们都会接触到大量的视觉文化信息,方便着人们的生活。但是现代媒体上也有许多垃圾短信、虚假医疗医药广告、甚至是诈骗信息,困扰着人们生活。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坚决给予取缔。对虚假广告的制作者、传播者、依法惩治。要完善新闻传媒方面的立法,强化对传媒活动的约束和规范,强化视觉文化创造者的法治观念。5.加强视觉文化创造者的美学修养。以广告为例,任何广告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符合美学规律的。但一些广告却反其道而行之。如某种饮料广告鼓吹,不喝此饮料,脚下的大地晃动,楼房映出严重倾斜,喝了饮料后,一切恢复平静。这一创意给人们带来的是恐慌,而不是美。还有一则食品广告,一位弱不禁风的女孩,被人搀扶着,连路也走不动,吃了广告食品后,女孩突然变成一位强壮的男孩。这一创意,给欣赏者带来的也并非是美,而是一种荒诞。广告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无可厚非,但是,必须建立在真实视觉基础上,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6.增强视觉文化创造者的社会责任感。影视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是视觉文化的主战场。视觉文化的创造者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标准,忠于职业操守,做一名有担当的视觉文化创造者,自觉杜绝低俗、媚俗之作,为欣赏者提供更多的正能量的视觉文化产品。

视觉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视觉文化;语图关系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宣称,社会和文化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已经取代了传统社会那种“讲故事”的传统。本雅明对“讲故事”传统的日渐衰落感到惋惜,对以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时代新艺术的到来持欢迎态度。文中所描述的电影是新视觉文化的代表,这种文化表征代替了以说故事和阅读的话语文化趋势,这不只是电影本身的力量或胜利,更意味着电影以图像或影像来传递信息、解释世界或感悟事件的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或者可以说,视觉理解和解释变成我们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由从语言中心的文化向图像中心的文化的深刻转变。

一、视觉文化的定义及研究方法

贝尔在1976年的著作《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就预言:“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①视觉文化中的“视觉”既可以被定为“图像”又可以被理解为“眼睛的观察能力”,这并不意味着视觉文化研究是混乱的,从“图像”角度来研究可以返观眼睛的“观看能力”,所以在视觉文化研究中,不能片面强调“视觉”的某一个方面,应该把“视觉”相关的“视觉”和“观看能力”联系在一起。所以视觉文化是一种以图像为主因来表达理解和解释事物的文化形态,它既包含书面印刷文化,又与其处在对立的立场之上,形成了一种互为涵摄的复杂关系。

周宪认为“从逻辑层面说,视觉文化是一种图像的文化,它的相对概念是一种话语的文化;从历史的层面看,视觉文化和当代传媒的发展以及消费社会的趋向关系密切。”②作为跨学科的领域,视觉文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视觉文化研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针对“视觉”或“视觉文化”的研究,而是一种针对“视觉性”的文化研究,是对“视觉性”进行的一次后现代质疑。视觉文化研究的对象并非视觉产品本身,而是隐藏在一切文化文本中的“视觉性”,而对构成视觉性的“视觉政体”的解构和批判。

关于视觉文化研究的具体定义存在争议,不像文化学研究那样过分重视社会意义,缺少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政治说教,而更偏向本雅明和罗兰巴特的那种偏重于视觉问题的艺术史研究方法。

二、西方视觉哲学的发展

看是人的一种日常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都可以遇到视觉文化,每一个时代都存在者绘画、雕塑、建筑等等各种视觉艺术的繁荣时期,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接触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图像符号。到了现代,大众传媒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难以计数的图像符号开始占据人类生活中最醒目的位置,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趣味、情感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像化并非专属于现代和后现代图景中的状况,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建立了感官等级制度,确立了视觉隐喻在古希腊世界中处于核心地位,确立了西方哲学的视觉中心主义传统。

对视觉文化的分析主要是从艺术史中显现出来的,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苏联时期展开的符号语言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后者试图跳出形式主义的框架,从而把注意力转向艺术作用的社会环境。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早期,对艺术品的分析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根据福柯对权利和监督的解释和罗兰巴特的符号学,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来解释艺术品,图像是对权利的实现,而不是对权利的表达。

在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美国的哲学家和艺术史家出版了一系列的著作,这些著作致力于研究视觉转向、凝视、视觉霸权、视觉中心论等。但事实上,拉康、萨特和福柯都是以反视觉中心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视觉也是权利的方式,或者是终将战胜想象,达到符号的标准。

进入20世纪之后,现代传媒的高度发展,尤其是电影、电视到商品广告的影像文化开始全面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也启发了哲学对视觉的重新重视,由此产生了一种反视觉的倾向,在法国尤其兴盛,自柏格森开始,到萨特、梅洛・庞蒂和列维纳斯,再到拉康、福柯、德里达和巴塔耶等,都对视觉中心提出了质疑。拉康和福柯是代表人物,他们的观点也成为后来视觉文化研究围绕的核心。拉康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镜像阶段”理论是对柏拉图的“洞穴比喻”的改写,这促使视觉文化研究围绕质疑视觉中心来进行。

目前,西方视觉文化理论有西方研究学者对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有很多总结,包括巴拉兹对视觉文化的界定、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齐美尔的都市文化与视觉互动、本雅明的“机械复制”、马尔维的男性凝视研究、福柯的后现代与凝视理论、米歇尔的图像理论、伯曼的有关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阐释、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和视觉文化的论述、波德里亚的仿像和超现实性理论等。

豪厄尔斯在《视觉文化》一书中还总结出了偏重视觉文本主题和内容分析的图像学方法、偏重视觉文本表达形式的研究法、意识形态研究法、艺术史研究法、符号学研究法和解释学研究法等等。此外,神话学、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等都可以用于视觉文化研究。

目前国内对视觉文化大多从批评角度来研究,注重视觉文化对传统纸质文化的倾覆、与大众文化合流、感官刺激和身体崇拜等,及由此带来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衰退等等,但却缺少理论上的构建。

三、读图时代的文图之争

米歇尔・德赛图曾在《日常生活实践》一书中提到:“从电视到报纸、从广告到各类商业形象,我们的社会充斥着像癌症一样疯长的视觉形象,所有东西的价值都取决于显示或被显示的能力,谈话也被转化为视觉过程。这是一种眼睛的史诗,阅读冲动的史诗。”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图像文化日渐发达,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图像来理解世界。图像符号无所不在,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图像对文学的排挤也越来越严重。可以说,图像危机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考验。

有人形象地把这个时代称之为“读图时代”,读的本应该是文字,但是当下阅读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包括了图像,人们甚至更热爱“阅读”图像。从广义上说,一切视觉影像都属于这种“阅读”的对象,“读图时代”这一表述揭示了图像成为我们“阅读”的重要领域。所谓“读图”,就是说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目光转向种种替代或诠释文字的图像。“读图”正在成为当代文化的一种趋势。

视觉文化研究不仅涉及到印刷文化,更多的是对眼睛的“观看能力”的研究。从本雅明对电影的研究中也指出了以电影为代表的新艺术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视觉文化时代正是影视产业空前发达的时代,在影视作品的巨大冲击下,纯文学读物面临着“边缘化”的趋势,人们对文学作品的了解更多地是通过影视作品。更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的“电影化”趋向越来越明显,“电影化”同时也“成就”了文学。在过去,文学作品或电影剧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影的质量,文学性是电影性的基础,在今天视觉文化时代,则变成是电影为文学“增势”。

这一关系的转变意味着文学本身的进一步衰落和边缘化。可以说,文学很大程度上不再依赖语言价值获得成功,文学正在遭到来自非文学力量的打压。因此,有人说文字的魅力要靠图像来增色是文学衰落的前兆,在视觉文化时代,文字正在慢慢地沦为图像的脚注。在“文图相争”的过程中,图像成为主角,而文字不得不担当配角。

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指示对某种现象的总结,而不是对当代视觉文化中“文图相争”现象的深度探讨。

图像看似凌越在文字之上,但图像的表达却有局限性。图像凌越文字表明了视觉文化与感性的、直观的和的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对阅读文字的快乐转向观看图像的乐趣,揭示了社会文化的转变逻辑。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阅读语言可以引起读者的反思,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而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图像是动感的,而文字是静态的,图像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让观众失去了深度思考的机会。

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视觉诗是当代文图相争关系的最好写照,视觉诗是一种通过对文字的特殊排版以产生特殊视觉效果的诗体。从表达形式上看来,这是图像对文字凌越的产物,但实际上却证明了图像的表达作用离不开文字。

图表1 《出口》

《出口》这首诗写的是警报拉响后,在狭窄的出口,人群挤在一起,没有人能走得出去。作者用几十个“人”字和许多动词“挤”“踩”“骂”“掀”等叠放在一起,呈现了一副混乱的图画,直观地再现了当时人群的骚动。如果没有最后的点睛之笔“没有一个人出的去”,之前文字排列而成的形状便毫无文学价值可言。大多数的视觉诗的文学价值都产生于文字对文本图像形式的描述,这可以说明虽然视觉诗中文字以图像的形式而存在,但最终的结果还是文学语言借助图像这一形式实现了自身更好的表达,图像反而成为语言的表达工具。

赵教授曾经总结道:“语图互文的体现在语言和图像的互仿中,语言失去的只是自身的非直观性,它所得到的却是‘图像直观’这一忠诚的侍臣。”④视觉诗中“形式”虽然功不可没,但如果“图文不符”就毫无意义,图像的意指功能也要依靠文字的解释来完成。

当前我们正处在读图时代,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语图的结合会更加紧密,会出现更多的新元素为文学创作增色添彩。视觉诗融合了绘画、文学、设计等多个艺术门类,是富有创造性的文学形式,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迎来新的面貌。读图时代,我们会为文学的命运感到担忧,但视觉诗等文学形式的繁荣证明文学不会走向没落,反而会借助强势的图像迎来新的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注解:

① 转引自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换――思想史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页。

② 周宪:文化的转向:当代传媒与视觉文化看的方式与视觉意识形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21页。

③ 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C]陆扬,译.大众文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1:91

④ 赵.语图互仿的顺势与逆势――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1(3):171-184.

参考文献:

[1] 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换――思想史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周宪:文化的转向:当代传媒与视觉文化看的方式与视觉意识形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21-23

[3] 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9-35

[4] 朱赢椿.设计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视觉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视觉文化;消费社会;文化形态;传播理念;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212-02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一、视觉文化:一种新文化形态的理解

人类早就有了视觉经验,即看的经验,这也应当说就有了视觉文化,有了视觉文化传播。视觉,亦可视为通俗的“观看”。“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视觉。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甚至X光、虚拟影像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

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文化的物化。在现代传播科技作用下的媒介变革,正使得这一“文化发生的场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已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而这其中,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在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在视觉研究中,对于视觉传播行为的理解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泛指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而由视听媒介或视听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狭义的视觉传播行为,侧重于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本文运用的是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概念。

二、多维视野:不同学科阐释视觉文化

尽管我们前面对视觉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概括,但我们仍需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一步地探讨对于视觉文化的理解,以期获得跨学科的学科支持。

1.处在艺术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从时间上看,对于视觉文化的关注,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投以了较早的青睐。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

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是很早用“视觉文化”来进行电影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早年出版的《电影美学》中就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他也引用了一位艺术大师的名言来增强自己的观点:雕塑大师罗丹说得很明白“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2.处在社会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社会学家们对视觉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我们往往重视不够。实际上,很多社会学家已经较早的敏感的感觉到视觉文化将会成为文化主导。在这方面,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佛・贝尔教授是佼佼者。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还说:“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这个时代“视觉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提供了许多方便。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不如说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

3.处在文艺美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与前面二者相比,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呈现着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较晚,二是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和深刻。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的大声疾呼颇为强烈。他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4.处在哲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假如说前面几个领域的学者对视觉文化的论述已经足以令人注目的话,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的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决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有人认为,对视觉文化的哲学关注是后现代哲学家们的“专利”,实际却不是。古典哲学家、现代哲学家都在这方面有相当的关注。例如,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唯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视觉就是听觉,抑或视听同时动用。海德格尔在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显然,诸如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哲学家都打算通过对视觉艺术的考察来发现非对象化、非客体化思维的精妙所在。在这方面,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位哲学大师是现象学家胡塞尔,他关于“图像事物”、“图像客体”、“图像主题”方面的精辟论述可以称作视觉文化研究的经典。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这么一个令人值得注意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后现代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了视觉文化问题。为什么哲学家,特别是后现代的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了视觉文化问题。为什么哲学家,特别是后现代的哲学家几乎都关注并进入了视觉文化研究领域?这对我们传播学研究有何启发?这是我们在展开视觉文化传播学研究时要慎重思考的。

三、环境分析:视觉文化达观的社会动因

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如此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引发诸多学科的密切关注?我们需对此进行更为全面的理论分析。

1.现代传播科技为视觉文化建立了媒体平台

德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论及电影作为视觉媒体达观时说,人们有着再现现实的永恒冲动。但是,在电影诞生以前,尚无一种媒体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永恒的冲动。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恩惠,使电影开始满足人们观看现实的深层欲望。这表明,首先是现代传播科技发展并构筑了视觉文化的媒体平台。当今媒体的高度发达,特别是数字化媒体的出现,更是构筑起了视觉文化的全球化平台。

2.消费社会构筑了产生视觉文化的温床

英国学者斯特里纳地认为,消费主义与媒介饱和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核心。一旦建立起具有充分作用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消费需求的增长就开始出现,然后人们就要获得休闲,或在工作道德之外获得消费道德。人们对消费的需要已经变得比生产更为重要。形象与商品的内在联系使得消费社会必然趋向于视觉文化。

四、理论建构: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

假如说,视觉文化的研究已开始为理论界所关注,那么,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

1.视觉文化特定的生产关系决定了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

诚如前述所言,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间,影视形象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格外突出。

视觉文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以独特的传播形态表现和完成的。视觉文化的生产对象,已不再仅仅限于那些纯粹物质性的产品,而是越来越多地生产“视觉符号产品”。在两类的视觉符号产品中,人们消费的不只是纯粹的物质产品,也不是一般精神产品,而是将视觉文化的精神产品通过传播的独特方式进入人们的消费领域。

2.视觉文化传播特定的接受条件和接受对象构筑着新的传播方式

形成以上传播关系变化的基础当然是视觉文化在今天接收条件的变化和接收对象的变化。前者,主要是指整个社会向消费社会的巨大转型,而后者主要是指传播的接收对象已从纯精神产品的接收转换为精神消费品的接收。对于后者,“纯精神产品”与“精神消费品”二者是有着相当差别的。

视觉文化范文第10篇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返回>>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M.Art,DesignandVisual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Macmillan,1998.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NewYork:Semiotex(e),1983.

Berger,J.WaysofSeeing(《看的方式》),London:BBCPublications,1972.

Best,S.&D.Kellner.ThePostmodernTurn(《后现代的转向》),NewYork:Guilford,1997.

Bourdieu,P.TheFieldofCulturalProduction:EssaysonArtand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Cambridge:polity,1993.

Bourdieu,P.Photography:AMiddlebrow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Oxford:Blackwell,1996.

Bourdieu,P.TheLoveofArt:EuropeanArtMuseumsandTheir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Oxford:Blackwell,1997.

Brothers,C.WarandPhotography:ACultural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London:Routledge,1996.

Bryson,N.VisionandPainting:TheLogicofthe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1.

Bryson,N.etal.eds.VisualTheory(《视觉理论》),Cambridge:Polity,1992.

Bryson,N.etal.eds.VisualCulture:Imagesand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London: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94.

BuckMorss,S.TheDialecticsofSeeing:WalterBenjaminandtheArcades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MIT,1989.

Burgin,V.In/DifferentSpace:PlaceandMemoryinVisual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Cary,J.TechnologyoftheObserver:OnVisionandModernityinthe19th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Cambridge:MIT1993.

Chambers,I.PopularCulture:TheMetropolitan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London:Routledge,1986.

Cohen,S.VisionofSocial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Cambridge:Polity,1993.

Dandeker,C.Surveillance,Powerand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Cambridge:Polity,1990.

Debord,G.TheSocietyofthe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York:Zone,1994.

DeCerteau,M.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日常生活实践》),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DerBerian,J.ed.TheVirilioReader(《魏瑞里奥读本》),Oxford:Blackwell,1998.

Entwistle,J.TheFashioned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Polity,2000.

Featherstone,M.UndoingCulture(《解析文化》),London:Sage,1995.

Fiske,J,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London:Routledge,1989.

Foster,H.ed.VisionandVisuality(《视觉与视觉性》),Seattle:BayViwePress,1988.

上一篇:实用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绿色化学思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