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贸范文

时间:2023-03-11 09:04:04

世界经贸

世界经贸范文第1篇

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信贷提出严峻挑战——信贷机制的完善已成当务之急

通货紧缩:中国经济面临的新课题

顺应直辖新形势服务重庆大开放——重庆市贸促分会、重庆国际商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启示录: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谁能搭上知识经济的致富快车

改革开放谋发展澜沧江畔铸辉煌

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为临沧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

金土地绽放希望花——访临沧地区土地管理局

抓住机遇总结经验再接再厉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滇西南边陲崛起的电业新军——云南省临沧供电局

云南省烟草临沧地区公司

云南省临沧地区建筑工程公司

临沧腾丰经济开发有限责任总公司

百业争先铸辉煌——记中国工商银行双江县支行

立足本地走长远发展的道路——访双江县邮电局局长李本功

架起通信桥梁迎来富裕曙光——记沧源佤族自治县邮电局

佤山经济建设的排头兵——记中国工商银行沧源自治县支行

云县邮电局

临沧变压器厂

百期感赋

金秋回望——写给《经贸世界》创刊100期

国际经贸聚焦

国内经贸话语

《经贸世界》百期精品回顾

中国:年轻的财富英雄

微山湖畔走来的双星集团总裁世界风云人物汪海

出口退税:困顿中找北

印度:向全球市场发起挑战

跨国行动:缉拿外逃贪官

外资乳业失意中国

印度投资方略

“戴尔模式”的中国启示录

无法抗拒的“哈根达斯”

企业,明天谁“掌舵”

销售中的“旁门左道”

梁凤梧和她的11家超市

浏阳烟花:防“品牌殖民”之战

横看竖看美食节

民营书业欲让出版市场“大洗牌”

丁丽:皇家猎苑的天狮追随者

天狮给我搭建了成功的舞台

塞外小城的一位下岗女工的天狮梦圆

一个医务工作者的真实感受

冬季大脑、心肺、五官易发生病变专家建议打好“三大战役”保卫健康

补充维生素需要因人而异

全球直销市场的第一集团军——安利公司

完美中国完美事业——马来西亚三架马车打造鼎盛芦荟王国

歪改唐诗

汉字歪解

玫琳凯(中国)雄风凸现

科学生活知识

世界经贸范文第2篇

第一,结构新颖、逻辑性较强。全书分为十二章。前五章为总论部分,主要分析世界经贸地理的研究对象、世界生产布局、世界贸易分布、世界贸易运输、世界自由经济区等内容,阐明世界经贸地理的基本知识,揭示世界经济贸易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后七章为分论部分,分别研究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活动的特点,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布局等问题。全书形成系统的世界经贸地理知识体系。

第二,采用方法科学。总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客观地理环境对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及其造成的差别。同时,从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角度,对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阐明世界经济贸易活动的规律。尤其是在分析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经贸关系发展变化时,这种辩证方法运用的更为突出。该书还采用了经济统计法、地理比较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对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发展程度进行了量的比较,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的特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

第三,内容丰富。该书不仅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等对世界经贸活动的影响,而且研究人文地理环境如:人口、民族构成、、科学技术、环境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对世界经贸活动的影响。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世界经贸地理的基本知识。

第四,内容新颖。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情况和世界贸易的分布发生了重要变化。为此,本书增添了新的内容,如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省经济贸易发展情况以及同内地和大陆的经济贸易关系等。同时,根据世界经贸地理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更换增加了新的资料和数据,并对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

第五,具有预测性。该书对世界经济贸易分布情况、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使理论工作者和对外经贸工作者能够了解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变化的新动态,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中国对外经济和贸易工作的顺利进行。

世界经贸范文第3篇

1.世界经济、贸易复苏时间延迟、力度减缓,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

2002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实现5.0%增长之后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随后爆发的金融欺骗丑闻和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一度几将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消失殆尽。世界经济和贸易在经历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在2000年同时达到高点之后迅速跌入谷底的首要原因是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和另两大经济体——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同时出现问题。即使是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影响也远没有如此严重。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在新近发表的秋季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及其他一些场合中纷纷调低了各自对2002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预测。例如,联合国将其对2002年和2003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3个百分点,对世界贸易量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6和0.1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02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仍维持了春季2.8%的速度,但对美国和欧元区的增长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5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一般预计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明显复苏将会延迟到2003年中左右。因此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将放缓,这是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数字的主要原因。

2.世界贸易将随着经济复苏恢复增长,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中国在世界贸易份额中的排名继续上升

2001年世界贸易额增长率从2000年的13%迅速下降为-4%,是多年以来的第一个负增长。从各地区的进出口情况看,除转轨经济国家保持增长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发达国家需求大幅度下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减缓的影响,对外需依赖较强的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进出口下降达13%。

2002年全球贸易呈逐步恢复增长态势。美国第二季度的进口重现增长极大促进了其他国家出口的复苏,最新数字显示美国8月份的同比进口增长速度已经上升为7.3%。另一方面,日本出口的恢复增长也对近来日本经济形势的一些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在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当中,除新加坡对外贸易仍然比去年下降之外,其他各国进出口均已恢复增长。总体看来,受上半年国际贸易继续下滑的影响,2002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仍将较低。预计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2003年将可恢复到一个正常水平。

自1996年以来,以美元计算的国际市场非能源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至2001年底,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超过20%,而初级产品价格更是下降30%以上。国际市场除石油外的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不旺和一些产品,如办公及电子通讯器材生产能力过剩;二是美元持续坚挺;三是全球通胀压力减弱。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下跌并没有给出口国带来更大收益,相反由于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幅度超过制成品,反而使收益向发达国家转移。

2002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有所上升。未来一段时期,伴随着世界贸易增长的复苏,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将会终止逐年下滑的势头,但是由于供求关系难于迅速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迅速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十分狭小。由于美元汇率变化所带来的价格变化和对供求关系调整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

与2001年以来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衰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进出口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根据WTO的统计,200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6大进口和出口国。其中出口超过加拿大,从2000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6位;进口则超过意大利和加拿大上升至第6位,占世界进出口的份额也分别从2000年的3.4%和3.9%上升为3.8%和4.3%。由于2002年中国外贸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将会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5大出口国。

3.经济复苏程度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经济增长的格局出现一些局部性变化

美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风向标。由于美国决策当局,特别是美联储适当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美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出2002年2季度以来金融市场丑闻的影响,带动世界经济贸易走向复苏。然而欧元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却一直没能达到人们自欧元启动以来的乐观预期。尽管欧元区的利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财政状况稳定,通胀也基本保持在控制水平内,但是由于生产停滞不前,信心不强和支出增长乏力,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使欧元区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美国。与之相反,同时作为3大经济体之一的日本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衰退的边缘苦苦挣扎。尽管目前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2003年实现正增长的预期仍需要做出巨大努力。

世界经济复苏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的同时,经济增长的格局也出现了一些局部性变化。首先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增长仍未恢复到1997年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尽管这些经济体的工业化程度较高,逐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后期,但新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崛起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由于这些经济体的规模较小,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依靠大量外资流入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使得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较高,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制约了经济增长的潜力。因此,东亚发展中国家能否在信息经济时代继续取得新的经济发展奇迹仍然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转轨经济国家已经走出了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所导致的经济严重衰退时期,经济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轨经济国家衰退程度逐步减缓。随着私营经济部门的兴旺发展、外资流入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加强。1999年转轨经济国家实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2000年增长率达到了6.6%。尽管国际经济环境陷入低谷和内部经济问题依然难于克服,2001年转轨国家经济依然实现了5.0%的增长。作为最大的转轨经济国家,2000年和2001年俄罗斯分别实现了9.0%和5.0%的经济增长,尽管存在着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债务负担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自普京政府上任之后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已经收到成效,俄罗斯经济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伴随着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步伐的明显放缓,转轨经济国家由于有着与欧洲工业化国家地理位置接近、文化背景相近等的得天独厚条件,一旦渡过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走上迅速发展的轨道,将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变化产生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1.投资复苏仍不确定,私人消费增长难于乐观

2002年以来,全球性投资增长缓慢或收缩的局面仍在持续,消费增长难于乐观。首先,经济增长乏力、收入增长缓慢和就业形势严峻使消费者信心受损;其次,金融市场动荡使投资者的资产缩水并影响消费和投资增长;第三,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不仅使投资者收入预期下降,也使企业的盈利大幅度减少。

投资的迅速增长是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投资出现衰退。因此投资能否实现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将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投资的复苏依然是不确定性的。2002年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的私人投资仍将为负增长,支持GDP增长的主要因素仍是消费需求增长。但是预计消费需求增长仍将是温和的并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尽管目前一般的预测都认为2003年投资需求将明显加速增长,并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能否实现这一预期仍需进一步观察。

2.全球性金融调整与动荡仍在继续

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和新经济泡沫的破裂,美国股市下跌并导致新一轮的全球性金融调整。

股票市场下跌的背后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下降与调整。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字,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上年大幅下降51%,为7350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为1240亿美元,也比2000年的3356亿美元大幅减少。同时,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也正在逐步减少对美国股市的新增投入。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字,2002年1月~7月,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市场公司股票的净值仅为387.31亿美元,为2001年同期水平的44.8%。

国际金融市场的另一个调整是货币汇率的变化。随着美国经济光环的逐渐退色,主要国家货币汇率体系正在发生新的调整。美元兑欧元汇率一度跌至2002年7月19日1欧元兑1.0156美元的低位,欧元正在实现其价值的回归;但是美元兑日元一度升至2002年2月8日的1美元兑134.77日元的高位。近期美元兑日元汇率有所下调,但是仍然处在较高水平。国际货币汇率体系调整的背景是与国际经济发展和股票市场的调整相一致的,也与国际资本的流动格局变化密切相关。然而由于欧元区,特别是日本经济目前仍然困难重重,国际资本无法找到另外一个更安全、投资收益更大的成熟市场,因此国际货币汇率体系动荡仍将继续。

国际经济和金融的另一风险来自拉美。这一地区一些主要国家对国外资金的依赖和自身金融体系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拉美地区金融危机不断的根源。拉美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外债负担日益沉重。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拉美债务危机爆发时,该地区的外债总额为3800亿美元,然而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拉美地区债务总额已达到7516亿美元之巨。这意味着拉美地区每年用于支付外债的资金接近1500亿美元,相当于该地区年外贸收入的30%左右。拉美地区的“债务综合症”并不是一朝一夕感染上的,是其多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失误使然,因此也决不可能指望能迅速加以解决。

3.货币政策调整空间有限,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弱化

2001年美联储连续11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至1.75%,达到近40年来的低点。美联储和格林斯潘运用利率政策工具成功保证了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获得了极大声誉。然而利率继续下调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其作用能有多大更值得考虑。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物价稳定,从目前情况看执行结果是成功的。但是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股市的持续下跌对经济发展的风险不容掉以轻心。以往的利率调整都对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和股票市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目前资本流入量大幅下降和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将会下降。

4.美国“双高”赤字问题: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和高财政赤字

美国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问题由来已久,2001年经常项目赤字达3934亿美元,外贸逆差更是达到4496亿美元。克林顿政府几经努力于1998年成功消灭财政赤字之后,由于布什上台以来推行大规模减税计划和增加军费开支,于9月30日结束的2002财政年度再次出现1590亿美元赤字。

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和重要地位,美国的长期“双高”赤字并未给经济带来太大的麻烦,而且其大规模的进口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如果长期累积起来的风险在商品、市场和资金的某一链条的断裂上释放出来,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在可预见的时期之内,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尽管一般预计美国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赤字仍将呈扩大之势,但不至于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其前提是美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和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入。然而财政赤字如果持续扩大则会对实体经济的运行和资金流动,从而也会对资本市场带来影响。

5.高失业下的复苏与通货紧缩

近期国际上在对世界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当中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美国经济正在经历在高失业下的复苏;另一个是认为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一个通货紧缩时期。

2002年以来,尽管美国经济走出了短暂的衰退,但失业率却仍然居高不下。月度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失业率稳定在5.5%~6%范围内,9月份的数字为5.6%。

全球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低通胀时期。1994年~2001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年均为2.1%和15.7%,分别比1984年~1993年期间低2.1个和32.8个百分点。从近期看,2002年美国CPI月同比增长最高仅为1.7%,增速大幅放缓。欧元区通胀率始终稳定在欧洲央行所设定的2%左右的调控目标范围内,其中一些主要国家,如德国、法国等低于整个欧元区的数字。而日本则在近10年的经济不景气中进入通货紧缩。发展中国家通胀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在数年的高通胀之后,也进入了一个物价低增长时期。

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仍然是脆弱的。一般而言,就业增长缓慢是经济增长乏力所决定的。一种对美国高失业的解释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上升了。但是目前美国的GDP增长速度显然低于其潜在增长水平,同时失业率也明显高于GDP迅速增长的1997年~2000年。因此,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就业问题,美国经济实现稳定复苏仍然是困难的。

全球性低通胀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性部份产品,特别是半导体器材、电子通讯产品等生产能力过剩;二是部分发达国家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三是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四是国际市场主要初级产品价格仍然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谷底徘徊。美国的高失业和全球性通胀低位运行都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同时也是经济增长乏力的必然结果。根据IMF的预测,2002年~2003年美国的失业率将继续有所上升,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的通货膨胀仍然将低位运行,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尽管将有所上升,但仍然为近年来的较低水平。

6.带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

在美国政府的大力促进之下,20世纪90年代以电子、通讯、生命、航天科技等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崛起有力促进了战后美国最长经济景气周期的形成,并有力推动了全球经济、贸易增长。随着新经济泡沫的破裂,美国经济增长水平已迅速下降,全球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和经济结构正在开始调整。在这一背景下,带动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和动力还未出现。

世界经贸范文第4篇

1.世界经济、贸易复苏时间延迟、力度减缓,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

2002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实现5.0%增长之后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随后爆发的金融欺骗丑闻和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一度几将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消失殆尽。世界经济和贸易在经历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在2000年同时达到高点之后迅速跌入谷底的首要原因是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和另两大经济体——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同时出现问题。即使是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影响也远没有如此严重。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在新近发表的秋季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及其他一些场合中纷纷调低了各自对2002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预测。例如,联合国将其对2002年和2003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3个百分点,对世界贸易量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6和0.1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02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仍维持了春季2.8%的速度,但对美国和欧元区的增长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5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一般预计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明显复苏将会延迟到2003年中左右。因此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将放缓,这是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数字的主要原因。

2.世界贸易将随着经济复苏恢复增长,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中国在世界贸易份额中的排名继续上升

2001年世界贸易额增长率从2000年的13%迅速下降为-4%,是多年以来的第一个负增长。从各地区的进出口情况看,除转轨经济国家保持增长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发达国家需求大幅度下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减缓的影响,对外需依赖较强的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进出口下降达13%。

2002年全球贸易呈逐步恢复增长态势。美国第二季度的进口重现增长极大促进了其他国家出口的复苏,最新数字显示美国8月份的同比进口增长速度已经上升为7.3%。另一方面,日本出口的恢复增长也对近来日本经济形势的一些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在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当中,除新加坡对外贸易仍然比去年下降之外,其他各国进出口均已恢复增长。总体看来,受上半年国际贸易继续下滑的影响,2002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仍将较低。预计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2003年将可恢复到一个正常水平。

自1996年以来,以美元计算的国际市场非能源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至2001年底,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超过20%,而初级产品价格更是下降30%以上。国际市场除石油外的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不旺和一些产品,如办公及电子通讯器材生产能力过剩;二是美元持续坚挺;三是全球通胀压力减弱。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下跌并没有给出口国带来更大收益,相反由于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幅度超过制成品,反而使收益向发达国家转移。

2002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有所上升。未来一段时期,伴随着世界贸易增长的复苏,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将会终止逐年下滑的势头,但是由于供求关系难于迅速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迅速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十分狭小。由于美元汇率变化所带来的价格变化和对供求关系调整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

与2001年以来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衰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进出口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根据WTO的统计,200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6大进口和出口国。其中出口超过加拿大,从2000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6位;进口则超过意大利和加拿大上升至第6位,占世界进出口的份额也分别从2000年的3.4%和3.9%上升为3.8%和4.3%。由于2002年中国外贸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将会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5大出口国。

3.经济复苏程度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经济增长的格局出现一些局部性变化

美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风向标。由于美国决策当局,特别是美联储适当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美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出2002年2季度以来金融市场丑闻的影响,带动世界经济贸易走向复苏。然而欧元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却一直没能达到人们自欧元启动以来的乐观预期。尽管欧元区的利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财政状况稳定,通胀也基本保持在控制水平内,但是由于生产停滞不前,信心不强和支出增长乏力,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使欧元区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美国。与之相反,同时作为3大经济体之一的日本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衰退的边缘苦苦挣扎。尽管目前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2003年实现正增长的预期仍需要做出巨大努力。

世界经济复苏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的同时,经济增长的格局也出现了一些局部性变化。首先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增长仍未恢复到1997年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尽管这些经济体的工业化程度较高,逐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后期,但新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崛起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由于这些经济体的规模较小,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依靠大量外资流入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使得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较高,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制约了经济增长的潜力。因此,东亚发展中国家能否在信息经济时代继续取得新的经济发展奇迹仍然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转轨经济国家已经走出了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所导致的经济严重衰退时期,经济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轨经济国家衰退程度逐步减缓。随着私营经济部门的兴旺发展、外资流入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加强。1999年转轨经济国家实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2000年增长率达到了6.6%。尽管国际经济环境陷入低谷和内部经济问题依然难于克服,2001年转轨国家经济依然实现了5.0%的增长。作为最大的转轨经济国家,2000年和2001年俄罗斯分别实现了9.0%和5.0%的经济增长,尽管存在着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债务负担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自普京政府上任之后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已经收到成效,俄罗斯经济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伴随着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步伐的明显放缓,转轨经济国家由于有着与欧洲工业化国家地理位置接近、文化背景相近等的得天独厚条件,一旦渡过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走上迅速发展的轨道,将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变化产生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1.投资复苏仍不确定,私人消费增长难于乐观

2002年以来,全球性投资增长缓慢或收缩的局面仍在持续,消费增长难于乐观。首先,经济增长乏力、收入增长缓慢和就业形势严峻使消费者信心受损;其次,金融市场动荡使投资者的资产缩水并影响消费和投资增长 ;第三,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不仅使投资者收入预期下降,也使企业的盈利大幅度减少。

投资的迅速增长是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投资出现衰退。因此投资能否实现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将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投资的复苏依然是不确定性的。2002年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的私人投资仍将为负增长,支持GDP增长的主要因素仍是消费需求增长。但是预计消费需求增长仍将是温和的并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尽管目前一般的预测都认为2003年投资需求将明显加速增长,并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能否实现这一预期仍需进一步观察。

2.全球性金融调整与动荡仍在继续

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和新经济泡沫的破裂,美国股市下跌并导致新一轮的全球性金融调整。

股票市场下跌的背后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下降与调整。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字,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上年大幅下降51%,为7350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为1240亿美元,也比2000年的3356亿美元大幅减少。同时,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也正在逐步减少对美国股市的新增投入。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字,2002年1月~7月,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市场公司股票的净值仅为387.31亿美元,为2001年同期水平的44.8%。

国际金融市场的另一个调整是货币汇率的变化。随着美国经济光环的逐渐退色,主要国家货币汇率体系正在发生新的调整。美元兑欧元汇率一度跌至2002年7月19日1欧元兑1.0156美元的低位,欧元正在实现其价值的回归;但是美元兑日元一度升至2002年2月8日的1美元兑134.77日元的高位。近期美元兑日元汇率有所下调,但是仍然处在较高水平。国际货币汇率体系调整的背景是与国际经济发展和股票市场的调整相一致的,也与国际资本的流动格局变化密切相关。然而由于欧元区,特别是日本经济目前仍然困难重重,国际资本无法找到另外一个更安全、投资收益更大的成熟市场,因此国际货币汇率体系动荡仍将继续。

国际经济和金融的另一风险来自拉美。这一地区一些主要国家对国外资金的依赖和自身金融体系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拉美地区金融危机不断的根源。拉美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外债负担日益沉重。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拉美债务危机爆发时,该地区的外债总额为3800亿美元,然而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拉美地区债务总额已达到7516亿美元之巨。这意味着拉美地区每年用于支付外债的资金接近1500亿美元,相当于该地区年外贸收入的30%左右。拉美地区的“债务综合症”并不是一朝一夕感染上的,是其多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失误使然,因此也决不可能指望能迅速加以解决。

3.货币政策调整空间有限,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弱化

2001年美联储连续11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至1.75%,达到近40年来的低点。美联储和格林斯潘运用利率政策工具成功保证了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获得了极大声誉。然而利率继续下调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其作用能有多大更值得考虑。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物价稳定,从目前情况看执行结果是成功的。但是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股市的持续下跌对经济发展的风险不容掉以轻心。以往的利率调整都对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和股票市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目前资本流入量大幅下降和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将会下降。

4.美国“双高”赤字问题: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和高财政赤字

美国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问题由来已久,2001年经常项目赤字达3934亿美元,外贸逆差更是达到4496亿美元。克林顿政府几经努力于1998年成功消灭财政赤字之后,由于布什上台以来推行大规模减税计划和增加军费开支,于9月30日结束的2002财政年度再次出现1590亿美元赤字。

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和重要地位,美国的长期“双高”赤字并未给经济带来太大的麻烦,而且其大规模的进口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如果长期累积起来的风险在商品、市场和资金的某一链条的断裂上释放出来,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在可预见的时期之内,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尽管一般预计美国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赤字仍将呈扩大之势,但不至于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其前提是美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和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入。然而财政赤字如果持续扩大则会对实体经济的运行和资金流动,从而也会对资本市场带来影响。

5.高失业下的复苏与通货紧缩

近期国际上在对世界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当中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美国经济正在经历在高失业下的复苏;另一个是认为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一个通货紧缩时期。

2002年以来,尽管美国经济走出了短暂的衰退,但失业率却仍然居高不下。月度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失业率稳定在5.5%~6%范围内,9月份的数字为5.6%。

全球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低通胀时期。1994年~2001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年均为2.1%和15.7%,分别比1984年~1993年期间低2.1个和32.8个百分点。从近期看,2002年美国CPI月同比增长最高仅为1.7%,增速大幅放缓。欧元区通胀率始终稳定在欧洲央行所设定的2%左右的调控目标范围内,其中一些主要国家,如德国、法国等低于整个欧元区的数字。而日本则在近10年的经济不景气中进入通货紧缩。发展中国家通胀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在数年的高通胀之后,也进入了一个物价低增长时期。

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仍然是脆弱的。一般而言,就业增长缓慢是经济增长乏力所决定的。一种对美国高失业的解释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上升了。但是目前美国的GDP增长速度显然低于其潜在增长水平,同时失业率也明显高于GDP迅速增长的1997年~2000年。因此,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就业问题,美国经济实现稳定复苏仍然是困难的。

全球性低通胀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性部份产品,特别是半导体器材、电子通讯产品等生产能力过剩;二是部分发达国家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三是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四是国际市场主要初级产品价格仍然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谷底徘徊。美国的高失业和全球性通胀低位运行都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同时也是经济增长乏力的必然结果。根据IMF的预测,2002年~2003年美国的失业率将继续有所上升,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的通货膨胀仍然将低位运行,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尽管将有所上升,但仍然为近年来的较低水平。

6.带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

在美国政府的大力促进之下,20世纪90年代以电子、通讯、生命、航天科技等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崛起有力促进了战后美国最长经济景气周期的形成,并有力推动了全球经济、贸易增长。随着新经济泡沫 的破裂,美国经济增长水平已迅速下降,全球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和经济结构正在开始调整。在这一背景下,带动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和动力还未出现。

世界经济GDP增长预测

2002

2003

世界

1.7

2.9

发达国家

1.3

2.3

美国

2.3

3.2

日本

-0.7

0.9

欧元区

1.0

2.2

德国

0.3

1.5

法国

1.6

3.0

英国

1.5

2.5

发展中国家

3.3

4.7

拉丁美洲

-0.9

2.8

阿根廷

-12.0

1.0

巴西

1.4

2.5

墨西哥

1.9

4.8

非洲

2.7

4.1

东南亚

4.4

5.0

中国香港

0.7

2.0

印度

4.7

5.5

印尼

4.0

5.2

韩国

6.0

6.1

中国台湾

3.3

3.5

泰国

4.1

4.2

西亚

1.9

4.4

俄罗斯

4.0

4.0

(资料来源:联合国)

国际机构对世界贸易量和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增长速度预测(%)

世界

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

贸易量

产品价格

原油价格 1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IMF 2.2

6.2

-

0.7

2.5

-

37.5  47.5 -13.3

联合

国  1.6

5.7

6.2  -2.3

1.9

3.4  25.0  26.0  26.7

欧盟 0.1

3.2

7.0

-

-

-

-

-

-

世界经贸范文第5篇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危机爆发前,2003—2007年世界经济经历了连续5年的快速增长,平均年增长率在6%以上。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各国经济活动迅速减速,金融危机从多方面、多渠道对各国经济产生了重创。2009年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由深度衰退到艰难复苏的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2009年世界经济下降0.6%,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全面衰退,整体经济下降3.2%。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影响较小,保持了3.4%的增速。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达到了9.1%的增速。结果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迅速上升。特别是在支撑全球经济复苏增长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经济全球化受到重挫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市场需求全面萎缩,国际贸易急剧下降,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7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的15.78万亿美元降至12.15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尽管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不会发生逆转,但其进展的速度将受到较大的制约。全球贸易与投资的恢复将取决于主要经济大国及区域经济的恢复能力及活力。

(三)全球经济再平衡充满矛盾

当前的世界经济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调整之中。这场危机带来的深刻创伤,将影响未来数年的全球供给与需求。而要实现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和持续增长,一些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金融结构重塑的方式、国际储备货币的未来等问题,都将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反思各自的发展理念及发展模式更加注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对危机产生的原因在认识上各主要经济体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将充满矛盾,发达经济体如何逐步改变高负债下的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而新兴经济体如何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这种调整的方向在理论上讲是正确的,但在现实的操作上是有难度的,目前的关键是各国要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做出共同的努力,通过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给各国经济复苏提供动力,确保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四)贸易保护主义上升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东西方在全球经济平衡和理论方面的分歧进一步加大,特别是以欧美为首的发达国家频频向中国施压,企图使中国按照西方的理念,推动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尽管在G20峰会上,各国首脑一致认为应避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但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却有所抬头,美国率先提出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使贸易保护主义呈进一步蔓延趋势。美国、欧盟、印度和加拿大日前分别对华进口部分产品频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贸易措施。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呈现集聚上升的趋势。仅2009年中国遭受的“两反两保”案例就达116起,涉案金额127亿美元,金额增长约1倍。

(五)经济发展理念面临新的选择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带来严峻的、破坏性的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全力刺激经济,促进增长和就业;另一方面全力支持金融机构,提升市场信心。截止目前,各国政府大规模的、同步的全球刺激经济政策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经济处于复杂的回升过程。但在产业经济发展和金融资本作用方面,在市场功能和凯恩斯主义作用方面形成了新的矛盾。如何加强产业竞争力,或助推新兴产业的发展以解决失业问题;如何择机放弃政府的刺激手段使经济回归到以内生增长功能为主导的正常运行。对此,缺乏新的经济理论的支撑,经济发展理念面临新的选择。

二、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矛盾

(一)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问题

随着经济复苏进程的确立,经济刺激政策将逐步退出,但过早退出有可能导致经济复苏进程夭折,而过晚退出有可能诱发通胀风险,因此审慎把握和选择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将是各国面临的一个艰难抉择。由于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为抑制通胀预期,印度和澳大利亚都已先后加息。但主要经济体仍继续保持低利率水平。为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复苏,各国需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退出战略”,同时,要继续加强相互的政策协调。

(二)债务危机与财政负担风险凸显

全球经济虽在复苏,但债务市场的风险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持续上升。以希腊为重点的欧洲一些国家债务危机正在拖累欧洲经济的复苏,并成为全球经济的风险核心。经过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多个国家的债务已逼近甚至超越了警戒线,或被严重的公共债务问题所困扰。为此,审慎控制债务风险至关重要,尽管欧债危机还不至于使世界经济陷入“二次探底”,但发达国家的债务风险可能会冲击正在恢复的经济复苏局面,至少会拖累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各国政府需要设计可靠的中期财政整顿计划,以遏制债务负担加剧,防止信贷危机步入新阶段。

(三)失业和通胀风险并存

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各国就业形势日趋恶化。2009年发达国家的失业率达到了8.8%。今年上半年,美国失业率持续保持在9.5%左右;欧元区失业率已接近为10%;日本的失业率上升至5%。IMF预计,尽管许多发达国家2010年的就业增长将转为正值,但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形将至少持续至2011年,2011年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将维持在9%左右。一旦各国政府刺激措施退出,私人需求能否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动力,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至关重要。因此,创造就业机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仍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关键性的政策挑战。

(四)国际协调机制作用受到局限

在过去10年,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协调机制日显乏力,特别是WTO新一轮谈判的艰难进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功能的日益减弱,充分暴露了国际化过程中协调性滞后的矛盾,所以解决和加强国际协调机制是当务之急,是下一轮全球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但在加强和发挥国际协调机制方面仍存在着众多的矛盾:WTO新一轮谈判的进程艰难,国际货币和世行的改革充满矛盾,G20会议的作用仍有待于加强。

(五)大国博弈日益上升

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随着经济份额和各自作用的变化,矛盾正处于上升阶段,中国同美国、日本、欧盟的矛盾以及“金砖四国”之间的矛盾将日趋复杂。在世界经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大国之间的博弈日益凸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交织在一起,传统思维和合作发展模式相互碰撞。如何在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大国作用,并使本国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是当前各国之间的一场博弈。

三、我国外向型经济面临的挑战

世界经贸范文第6篇

中建新“丝绸之路”

“世界的吸引力更多地凝聚在东方。”在宁夏银川举行的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上,阿联酋外贸部副部长阿卜杜拉・艾哈迈德・阿勒萨利赫如是说。

宁夏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自治区,居住着7世纪来中国经商的阿拉伯人以及波斯人的后代。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因为经贸往来正在不断拉近,新的“丝绸之路”日渐复苏。

2010年开始,针对穆斯林国家的中阿经贸论坛在宁夏首府银川启办,这个深处内陆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始与国际社会深度接触。今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达到8400余人,宁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表示,相对于第一届论坛,这一届“规模大、规格高、国际化”。

中国目前为阿拉伯第二大贸易伙伴,最大的进口来源地。阿拉伯则为中国第7大出口及进口市场。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阿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14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目前,中国已经与21个阿拉伯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投资协定。

“中国没有一个地方,像宁夏一样能让世界穆斯林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银川市副市长王久彬告诉记者。回族是中国分部最广的少数民族,他们把这一民族的习俗带到了中国各地。因为地理位置,这个省份一度闭塞。2011年明,“银川-昆明-迪拜”航线在银川河东机场正式起航,拉近了银川与穆斯林世界的距离。

30多年前,巴基斯坦大使馆科技参赞泽米尔(中文名晓东)来银川时,还没有便利的交通。“那时,买东西还要用肉票、粮票、布票,现在有钱就成了。”

在晓东眼里,不管在亚洲、非洲、美洲,“穆斯林都是一样的”,他自豪地表示,巴基斯坦人口中有1.85亿穆斯林,占总人口的99%。

“在银川,吃的东西跟巴基斯坦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是一个宗教,一个民族。他们不吃猪肉,我们也不吃猪肉。他们讲究卫生,我们也讲究卫生。”晓东说。

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论坛,但是,晓东深知中国人的规矩,“第一次见面是相识,第二次见面是朋友,第三次见面就是亲戚了。”

为了“慢慢发展亲戚关系”,晓东结识了不少朋友,积攒了很多名片,“以后会常来常往。”

与晓东不同的是,很多外国人是第一次来银川,不失时机地到处寻找商机。奥地利中欧商会副主席录士奥尔发现,这座距离西安600公里的城市,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国际旅游城。

“因为银川是山河之间的城市,既有黄河,又有贺兰山。与欧洲的旅游城市相比,具有互补性和差异性。”他当即设想了两条旅游线路:“北京-银川-西安”、“广州-西安-银川”。

向西看,向东看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银川这样的内陆城市正在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中心。2011年是中国的“十二五”第一个年头,“十一五”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如今则支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商务部正在研究确定将发展中国家市场作为中国实践“走出去”以及“市场多元化”战略目标的重点,将从资源、人口、规模等方面评估贸易对象,阿拉伯国家将作为战略重点。

中国的能源需求早已成为与阿拉伯世界的紧密纽带。如今,丝绸之路国家的GDP总量与美国相当,而中国当之无愧成为整个地区的增长引擎,占据整体经济总量的30%。根据相关预测,到2015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双边贸易额将达到2000亿美元。

顺应中国“向西看”的态势,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经贸与投资也在不断“向东看”。在金融、交通、旅游、科技、农业、食品、文化等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并不断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是中阿论坛的共识。

“中阿经贸论坛不仅仅局限于经贸,它已经扩大到了教育、旅游、文化等各个领域,这是我们原来设计论坛时没有料到的。”宁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

尽管当前中阿双方贸易同比增速提高,但专家认为,仍旧存在规模偏小、结构单一等劣势。

目前,阿拉伯国家占据中国进出口总额仅为5%左右,中国进口商品以石油、化工产品为主,而阿拉伯国家进口的商品则偏中低端,随着双方贸易的不断深入,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改善。

“中阿之间从未出现过分歧和对抗,是全天候的好朋友。”全国青联主席王晓在本届论坛上表示,“中阿之间的友好对话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典范。”

不断提升的中国国力使得阿联酋外贸部副部长阿卜杜拉・艾哈迈德・阿勒萨利赫得出如此结论,“中国将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潜力巨大的清真食品市场

借助中阿经贸论坛向西开放的无限商机,中国正在加快挺进空间巨大的清真食品市场。

清真食品以“绿色、纯净、无污染”的特色深受现代人喜爱。中国拥有2400万穆斯林同胞,世界有57个伊斯兰国家,穆斯林人口15亿,年贸易额1万亿左右,仅清真食品年贸易额就达1500亿美元。

本届论坛上,西安市穆斯林企业商会会长沙鹏城建议在中国成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商贸平台,建立清真食品研发机构。他提议清真食品的研发者向麦当劳学习,“做出老少皆宜的口味。”

配合这次论坛举办的中国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展上,正宗的穆斯林食品占据了很多摊位。全球最大的伊斯兰国家印尼正在加快推进自己的拳头产品――清真方便面在中国的营销。

“我们做了调研,这边有很大的市场。”印度尼西亚三林集团中国总部贸易经理朱强告诉记者。

印度蜜是世界最大的方便面厂家,只做清真食品,面对的是广阔的穆斯林市场,年产达120亿包。

在新疆考察时,这家公司发现,虽然都是回族,但是新疆人的口味跟土耳其等西亚人的口味接近,相反,甘肃、宁夏的回族群众口味却跟印尼相似。朱强表示,他们的产品全部经过Halal认证(清真食品认证),这次主推的印尼炒面是这家公司全球销量最好的品种之一。

对于印度蜜这个品牌,中国人并不熟知,朱强强调,该公司的方便面产品“几乎垄断了阿拉伯市场”。

展会期间,煮方便面给大家试吃是这家摊位的主要工作,“反响极好,很多人当即想买。”因为空运来的产品只做宣传,不做零售,朱强一再向大家解释,“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一产品在中国各大商场和超市都能买到。”

宁夏位于陕西、甘肃、内蒙古之间,正好是一个交通枢纽,来自马来西亚的贸易首席执行官史凯里建议,成立一个西北跨省区穆斯林商业中心,以银川为中心,统筹几个省区的清真食品,进行国际贸易交易。“当然,还可以加上青海和新疆。”他说。

宁夏是一个肉类加工大省,还盛产中国人喜欢的养生植物――枸杞。陕西的特产是苹果和绵羊。甘肃则是粮食生产中心,核桃和橄榄林也很有名。而内蒙古则是中国著名的乳制品产地,还有高质量的羊肉。“四省加起来,可以打造一个超过1亿人的市场。”史凯里说。

“中国的非穆斯林人群中的年青一代比长辈更加注重健康,清真食品在选材和处理上要求严格,非常养生,”史凯里建议,“通过商业中心,把清真食品从西北带到中国其他地区,使得非穆斯林人群也可以享用。”

世界经贸范文第7篇

1·1绿色消费观念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被人们称之为“环保10年”,因为人类居住的地球不断地向我们发出警告———我们居住的环境质量在恶化:保护我们免受太阳光射线危害的臭氧层日益减少;供食物生长发育的土壤受到侵蚀;淡水资源不断受到有毒废弃物的污染;鱼类产品日益减少;大量物种灭绝;气候状况不断恶化,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所有这一切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深入人心。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标志着一个绿色时代的开始。然而消费者要想在购物时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购物决策是很难的,因为他们无法区分各种不同商品的环保特性。更为棘手的是,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许多制造商和零售商都纷纷打起了“绿色”招牌,大肆宣扬自己产品的环保特性,以击败竞争对手,占领市场。有些制造商的产品由于其对产品进行的改造,确实是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环保需求,使之更有利于环境的发展。但并不是所有贴有“绿色”标签的商品都具有环保的特性,某些商品的“绿色”标签不过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而已。即使这些标签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可这些种类繁多,有时是非常模糊的标签仍然会使广大消费者陷于茫然、无从选择的境地。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原因,由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和信誉的第三方组织发起的环保标签计划应运而生,成为消费者对付当今出现的复杂的环保问题的一个有利武器。由于此环保标签是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不带任何偏见的“第三方”对某产品经广泛的研究测试、并与同类产品做出比较后才被授予该产品的,所以它为消费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环保信息,有利于消费者在购买时做出选择。由此可见,环保标签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绿色”消费观念的兴起。而环保标签的出现又促使产品的制造商放弃原有的、旧的生产方式,以研究开发出更现代、更完美、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产品。

1·2环保管理策略的变化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策略也在不断完善。在环保的最初阶段,大多数国家的环保政策主要是针对各种厂商加工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物而采取的控制措施,因为他们是导致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如:制定排放标准,迫使制造商安装减少某些污染物的排放。这些措施的实施虽然在减少某些污染物的排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但是这些措施的实施却是被动的反应式的,因为它是在环境已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才采取的,且由于其成本昂贵,实施起来从长期角度来看对大量排放的污染物效果不大。同时,由于制造商是迫于政府的压力,在限定实施方面往往不能很好地自觉自愿遵守政府的规定。鉴于此,政府就有必要改变其政策策略,即改变其过去的被动为主动并使生产制造商从中受益,而环保标签的实施正适应了这一要求。由于环保标签的使用,制造商的产品要比未贴标签的竞争对手的产品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既提高了其产品的销售额,又在公众面前为其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环保标签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2·1环保标签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环保标签的目标就是通过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改变其消费行为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由于消费者对标签产品的偏好,贴有绿色标签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大的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制造商在其产品上使用绿色标签。即使制造商暂时未能取得使用环保标签的权利,也依然会努力改善其产品的环境特性,因为这有助于其树立起企业的绿色产品形象,增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就使环保标签成为各国进军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由于环保标签鼓励制造商在其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技术,因此环保标签会促进生产技术的革新,促进制造商屏弃对环境有害的陈旧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制造商使用绿色科技和进行绿色产品的开发。同时,环保标签还会促进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环保标签是以市场为动力,在自觉行动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的,这种体制将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制造商自觉地行动起来采取措施消除其产品对外部对环境的影响。从长远角度来看,国际贸易中那种“高技术、低产出、高消费、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必将被更健康、更完善、更有益于环境和资源利用的生产方式所取代。

但我们还应注意到环保标签的实施也会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环保标签属于一种“软”政策手段,它与传统的政府政策形成的贸易壁垒如关税、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标准、禁令、法律法规等一样可以达到限制商品进口的目的,因而发展中国家对环保标签的使用尤为关注。其原因是:

2·2环保标签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2·2·1某些环保标签标准规定某种产品中只有最有益于环境的产品(10%~20%)才有资格获取标签。而且某些标签标准规定的产品选择范围和限额很窄,如德国某一环保标签对纺织品使用的化学染料的范围就不包括发展中国家所使用的天然染料。这些规定实际意味着要达到德国纺织品标签的要求就只能从德国或其它欧共体国家进口纺织品染料,这无疑会增加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出口的成本。

2·2·2由于要求获得环保标签产品的生产过程必须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在生产中必须使用控制污染的先进技术,产品的制造商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改善生产环境、生产方式,这就给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增加了更为沉重的负担,其产品的价格就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就会下降。

2·3环保目标的不同必然会产生贸易歧视

实际环保标签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促进环保的目的。但由于各国环保目标的不同就可能使某些国家的环保标签成为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

2·4制定环保标签标准的透明度无法保证由于环保标签的实施涉及到的面较大,因此要使制定出的环保标签人人都能接受,保证计划过程中的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但产品种类的选择、标准的确定很容易受到进口国工业利益和消费者要求的影响;而对出口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其不能参与标签标准的确定,不了解标签标准制定的具体情况,会发现发达国家所制定的标签标准很难代表其利益。当然,这样制定出的标准也很容易成为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

3环保标签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3·1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占中国总出口量的80%。其中,美国、日本和欧盟都是世界贸易组织和环保委员会的成员。由于这些国家的环保技术、环保水平和公众的环境意识都比较高,环保标签的实施比较早。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环保意识还是环保水平都相对比较低,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暂时还很难。假设我们的出口产品达不到进口国的环保标准,产品的竞争能力就会下降,并可能因此而失去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3·2对中国某些产品出口率的影响

由于环保标签只选择某些特定的产品种类,因而这些种类中的产品对环保标签更为敏感,需要达到更严格的环境标准。例如,中国主要的出口产品———纺织品就面临着来自于环保标签计划的严峻挑战。中国虽是一个服装出口大国,但由于我们染料的残余量超标,存在着严重的环境缺陷。如果由德国、奥地利联合建立的国际研究机构制定的生态纺织标签计划得以实施的话,它一定会成为中国纺织品出口欧洲国家的障碍。幸运的是中国政府对此问题已经十分重视,并决定为国内纺织品行业制定“绿色”标签,这将有助于国内的生产者改进其产品及加工工艺,以使其产品适应新的环境标准的要求,并同时改善整个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3·3对中国企业生产成本和企业利益的影响

环保标签计划的实施无疑会增加出口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从原料加工到废弃物的处理),因为它要求产品制造商使用环保技术以确保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各环节都能达到一定的环境标准。同时,要申请获得环保标签的使用权,制造商还要在申请认证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固定资本。除此之外,制造商在产品的设计、促销策略以及广告的投入等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可见,环保标签的使用必然会使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出口利益受到影响。

4中国政府采取的对策

4·1不断完善中国的环保标签计划

4·1·1系统地扩大产品的种类

在现阶段,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资源的浪费和落后的生产工艺带来的环境危害。因此中国环保标签计划不仅要包括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产品产业,还要包括能通过技术改造而极大地减少这些危害的产品。环保标签计划应主要集中在开发低毒、可回收、节能、节水、可生物降解及天然产品上。另外,环保标签计划还要包括与环境相关的健康食品的开发,产品种类应有系统地扩大以开发出更多的产品。

4·1·2应在出口产品中发展环保标签

现在,标签产品还未完全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同,由于价格相对高于普通产品,因此标签产品难得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国际市场上则完全不同。对于许多抵制进口产品的国家来说,环保标签是防止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一个有效屏障。而中国的产品在这一屏障面前显得十分软弱无力。如90年代初期,当欧洲国家宣布禁止进口含有氟利昂的冰箱产品时,中国冰箱的出口量从1988年底的560,000台迅速降至1991年的230,000台,出口额也随之从130,000美元减至54,000美元。因此,要增强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打破贸易障碍,在出口产品中发展环保标签计划已成为中国出口企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4·1·3产品种类的选择上应与其他国家的产品相一致选择即适应中国国情又与其他国家相一致的产品种类是发展中国环保标签计划的一条捷径。其优点是:第一,有助于中国的环保标签计划与国际环保标签计划的接轨;第二,有利于中外之间互相交流经验;第三,有利于发展国家贸易,同一种类的产品容易得到双方国家的认同,这样就会为双方在标签产品中发展双边贸易铺平道路。

4·1·4在与人们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中实施环保标签计划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购买力比较弱,因此人们不会为对其生活影响不大的标签产品支付过高的费用。例如,在中国不含氟利昂的冰箱价格比同类其他冰箱产品的价格高15%~20%,在同等条件下,人们会选购价格较低的产品。但涂料的选择上则不同,即使价格再高,人们也会选择质量较好、价格较高的产品,因为普通涂料对人体健康有害。

4·2促进环保标签计划的实施,增强消费者环保意识

中国政府已开始研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不破坏环境,环保问题被提到了首要位置。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已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努力培养和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环保标签计划是以消费者为基础的保护环境的一项工具,因此要保璋环保标签计划的成功实施,其基础就是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目前,环保标签对大多数中国人甚至是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中国在推行标签计划时要借鉴其他国家好的经验,通过大众传媒,如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和消费者组织进行宣传,以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4·3教育出口商与制造商积极支持和参与环保标签计划

鉴于环保标签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应该了解标签计划的内容和程序,调整自己的产品和加工工艺,以适应目标市场新标签的要求。中国出口商品中只有极少数的产品获得了国外的认可,拿到了环保标签。产品未拿到环保标签的部分原因在于其本身落后的生产技术,标签计划的产品选择,还有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标签计划知之甚少。环保标签计划是一个新的概念,因此教育相关领域的制造商增强对标签计划的了解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定期举行研讨会、对制造商进行必要的培训、向他们相关的信息,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环保标签计划的最新进展、最新动态,是十分必要的。

4·4对环保型企业实行优惠政策

中国的环保型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应对环保型企业实行优惠政策,以扶持其发展。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征收环保税或向其提供技术支持等手段来消除环境污染。而对于生产有益于环境的产品的制造商,政府应向其提供生产性补贴,给予信贷优惠或对其采取免税措施鼓励其发展。政府还应增加对环境技术和环保企业的投资,以加强其科研开发能力。

4·5紧跟国际发展潮流,改善出口结构

中国必须努力研究对中国出口有影响的主要环保标签计划的发展,并跟上其发展步伐。如前所述,德国新近发展的对纺织品的环保标签将会严重影响到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了解这些情况,就会使中国国内的出口商在掌握主动的前提下,变被动为主动,及时根据国际市场的状况调整产品的出口结构,如开发绿色食品、绿色包装产品等,使贸易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4·6保护中国出口产品使其免受标签计划带来的贸易壁垒的危害

环保标签计划完全属于自觉行动,它即适用于国内生产者,也适用于国外生产者,但它同传统的贸易壁垒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由于某些国家环保标签计划的实施过于严格,因而严重地损害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中国应积极地寻求双边贸易谈判来解决这些问题,或通过采取其他的政治经济措施来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中国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实行环保标签计划,以符合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防止因国外市场滥用环保标签给中国出口贸易造成的损失。

4·7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

环保领域中的国家合作与信息交流十分活跃。去年,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就21世纪的环境合作签定了一份联合公报,与英国政府达成一项环保合作备忘录,并与加拿大政府就21世纪环保合作的框架问题共同签署了一项声明。1999年,朱基总理与美国副总统戈尔共同主持了在华盛顿召开的“中美环境与发展大会”。会上双方签署了7项关于环境合作项目的意向。在这些框架文件的指导下,具体的合作项目将会得到加强。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与其他国家保持相互交流,才能了解世界环保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而不至于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中国政府还应加强本国环保标签机构与国际标准组织间的合作。只有采取国际上标准的环境技术,我们国内环保机构进行的测试程序和测试结果才能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否则,中国出口的标签产品还必须受到进口国的重新检验。

4·8制造商与出口商制定绿色营销策略

绿色营销也称环境营销或生态营销,它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的一种全新的营销观念。它采用符合绿色消费观念要求的新的营销技巧,以绿色营销为中心,把营销活动与环保目标、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协调起来;它还要求制造商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即要考虑到具体的环境要求和生产工艺,还应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绿色营销的有效管理是保证制造商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前提。当然,绿色营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作为出口商(产品的制造商)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4·8·1制造商或出口商要努力得到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因为它为改善企业和改善社会环境行为提供了统一的环境管理标准。

4·8·2制造商与出口商要努力取得环保标签,为出口销售创造便利的前提条件。

4·8·3制造商应积极开发、生产绿色产品;要加强可回收、可生物降解的绿色包装的研究。

世界经贸范文第8篇

“热钱”一词源于英文的Hotmoney,也称游资,是逃避监管为追求最高报酬及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这些资金流动速度极快,一旦寻求到短线投资机会,就会涌入;一旦获得预期盈利或者发现投资机会已经过去,又会迅速流走。热钱主要由跨国公司掌握的流动资金及暂时闲置过剩资金,国际银行拥有的短期资金及外汇、信贷业务资金,各国国际储备资产保值性运用的部分资金,各种投资基金及其他专项基金等无特定用途的短线资金构成。

总之,热钱就是那些从国外未经合法核准进入中国内地的国际投机资本,利用各种敏感信息从事金融投机活动,其目的是寻求短期高额回报。热钱的特征是:

第一,高收益性与风险性。追求高收益是热钱在全球金融市场运动的最终目的。当然,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而热钱赚取的是高风险利润,它们可能在A市场赚而在B市场亏、或在此时赚而在彼时亏,这也使其具备承担高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高信息化与敏感性。热钱是信息化时代的宠儿,对一国或世界经济金融现状和趋势,对各个金融市场汇差、利差和各种价格差,对有关国家经济政策等高度敏感,并能迅速做出反映。

第三,高流动性与短期性。基于高信息化与高敏感性,有钱可赚国际热钱便迅速进入,风险加大则瞬间逃离。表现出极大的短期性、甚至超短期性,在一天或一周内迅速进出。

第四,投资的高虚拟性与投机性。说热钱是一种投资资金,主要指它们投资于全球的有价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以便从证券和货币每时每刻的价格波动中取得利润,即“以钱生钱”,对金融市场有一定的作用。如果金融市场没有热钱这类风险偏好者,风险厌恶者就不可能转移风险。但热钱的投资既不创造就业,也不提供服务,具有极大的虚拟性、投机性和破坏性。

二、热钱如何流入我国

我国一直实施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短期国际资本不能自由进出我国,但这并不妨碍国际资本借道各种途径进入我国。国际热钱进入内地的流入途径主要通过企业直接投资和个人购汇。如伪装成贸易顺差:一般与外贸出口公司合作,伪造并不存在的出口商品,或者夸大出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

热钱还可借助地下钱庄流入。地下钱庄转移资金的主要途径包括:通过境外投资机构转移资金,通过出入境双牌车私带现金,这种做法在我国的珠三角一代比较多。境外资金若要通过非法途径进入境内,只需在境外交给地下钱庄外币,地下钱庄在收到外币后,在境内按委托人指定的账户存入相应量的人民币,这样,境外资金就进入境内了,地下钱庄从中收取手续费。

另外,PE(私募股权,PrivateEquity)和VC(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也是近年来热钱流入的渠道。开放这两种资本项目的本意是让其帮助我国工商企业升级进步,但很多资金一旦入境便方向失控。如国外的投资方动辄对我国内一个小网站一掷数千万美元,实际双方却极有可能为逃避监管而签订了秘密协议--投资的少部分真正地用于网站的建设,绝大部分投资归投资方自由使用,那么这些钱就极有可能流入国内股市或楼市。

热钱流入在企业方面的主要途径是“高报出口、低报进口和虚假对境内直接投资”;在个人方面则主要通过两个“合法”漏洞进行:即内地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香港每天2万元(港币至人民币)兑换额度及每天可向内地汇款8万元人民币的制度安排。

为了有效监控热钱的流入,我国央行已经将“逐利外汇”进入的合法渠道归结为七种:一是货物贸易;二是FDI项下和FDI“差”(即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差额)的外债直接结汇;三是个人项下结汇;四是企业和金融机构境外股本融资渠道;五是服务贸易;六是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FII);七是利用黄金交易、期铜等大宗商品交易操作为达到套利目的进行融资。

当今,渠道多元、合法与违规渠道交叉已成为热钱流入的重要特征。虽然外汇局在不断加强对资本跨境流动的监管,但国际游资也创造出了不少变通手段,跨境的货币互换就已成为游资利用的工具之一。而且由于对境外货币互换监管存在难度,因此,权威机构也很难估算从这一渠道进入的热钱到底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三、热钱流动的时机与原因

国际热钱一般流向两个热源:一是短期利率正处在波段高点或还在走高;二是短期间内汇率蓄势待发正要升值。只要符合以上两个要件,热钱就源源流入。热钱会在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不断寻找赚钱机会。在热钱流入时会炒高东道国的股票、房价等等,进而通货膨胀;当热钱大规模迅速流出时,又会引发房地产价格迅速回落、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等不良后果。

国际热钱的目标一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在起飞,国民所得正在成长,股市正待上扬,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正在上涨的市场,只要相对于别国符合以上条件,就能吸引八方热钱而来。随着大量热钱涌入,该国经济就逐渐变得炙手可热,股市和房地产将形成一浪接一浪的疯狂泡沫,直到最后泡沫破裂。同时热钱毫无忠诚可言,它们会一直待到东道国相对于别国:一是短期利率已然回档下跌;二是短期间内汇率正待走贬,热钱就会再度流出。热钱流出就是变卖本国货币计价资产,如外资拥有的股票、国债、投机性土地等大量变卖,换成他国货币之后倾巢汇出。一进一出,如果时间短而流量大,将造成本国股市、债市、房市暴涨暴跌。

国际热钱流入我国,首先是受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美元的贬值的影响。自2002年以来,美元不断贬值,美元的贬值使得国际资本离开美国,而我国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成为国际资本流入的主要地区之一。其次,中美利差倒挂。相对较高的人民币利率水平以及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的确定性,给热钱带来套利机会。第三是资产价格的膨胀。从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周期,GDP年均增长都超过或接近两位数,并带动了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繁荣,各类资产价格不断膨胀为大量境外热钱涌入我国逐利提供了机会。

四、热钱涌入带来的危害

热钱大量流入我国,首先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大量热钱以隐蔽的方式流入中国,为寻求高额利润四处流窜,主要攻击目标是国内房地产市场、股市、债市和期货市场等,对经济健康发展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威胁。近年来,国内房市楼价脱离实际价值飚升,与热钱不无联系。期货市场中燃料油、煤炭、钢材、期铜等价格的大幅涨跌波动,也明显可见热钱的身影。但热钱终究不是有效资本,进入我国就是为了牟取暴利,撤走之后将会引发股市、楼市大跌,增加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其次,增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近几年,中国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势头强劲,国际收支出现较大顺差。与此同时,美、日等西方国家对华贸易逆差较大,其国内经济又不景气,便极力鼓吹人民币升值,企图压制中国出口,转嫁困难。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让美、日等国抓住口实,竭力鼓吹人民币升值。在这种情况下,热钱不断流入中国投机套利,使国家外汇储备的数量、规模剧增,既给美、日等国鼓吹的人民币升值论提供了直接支持,增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币升值预期,使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受到严峻挑战。

再有,增大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难度,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我国资本项目仍然管制的条件下,热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汇率的冲击上,央行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在热钱不断涌入的情况下,不得不大量买入外汇资金,货币供给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为了抑制热钱的流入,加大其成本,需要压低人民币利率。两者的结果使得市场上的流动性大大增强,这又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为保持汇率稳定,国家必须购买交易市场上溢出的外汇,在外汇管理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外汇储备的增加无异于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供应量,热钱进入国家外汇储备越多,人民币的发放增长就越快。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使得流通中的人民币迅速增多。这不仅增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弱化了央行对货币供应量调控的能力及效应,不利于央行宏观调控目标的顺利实现。

最后,热钱流入极易造成金融动荡或金融危机。如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热钱--“量子基金”冲击下,泰国被迫宣布泰铢大幅贬值,并废除泰铢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实行自由浮动,使泰国陷入金融危机之中。

五、结束语

世界经贸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国国家形象;阿拉伯国家;经贸因素;中阿经贸合作

作者简介:张宏,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刘欣路,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讲师(北京100089)。

文章编号:1673-5161(2012)02-0077-09 中图分类号:D371 文献标码: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与阿拉伯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互补性日益凸显,双方在能源、商品、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和紧密,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愈发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活动日趋活跃,中国商品和企业越来越多地走进阿拉伯国家,一些由经济活动引发的误解、摩擦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其中一些问题开始影响中国的国家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化时代,政府虽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又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政府无法完全控制影响国家形象的各种复杂因素。企业开展的各类对外经贸活动对国家形象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提升一国的国家形象,也可直接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形象受到一些经贸因素的挑战。

一、产品质量问题影响国家形象

(一)产品质量与国家形象有直接关系

有学者认为,产品与国家形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产生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消费者对产品尚无有意义的经验,这时国家形象可以起到光环作用,,它影响人们对一国产品普遍特征的信念,从而左右人们对某一品牌或产品的态度。在第二阶段,即购买行为之后,消费者的体验会改变他对产品品质的认知,从而改变他心目中该国原有的国家形象。在第三阶段,经过矫正后的国家形象再次形成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期待或信念。”也就是说,购买和使用一国的产品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消费行为,同时也可以影响消费者对该国其他产品甚至该国整体国家形象的认知,毫无疑问,在此过程中,产品质量是影响消费者认知的核心因素。

回顾现代国际经济发展史,产品质量始终在大国的产业发展和国家崛起中扮演重要角色,如20世纪五十年代起,联邦德国政府确立了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是“质量”而非“数量”的原则,实施了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推动产品出口的政策,使联邦德国制造业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并崛起,培育出大众、博世、西门子等一大批世界品牌,赢得了联邦德国产品严谨和完美的广泛声誉。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日本经济以低端制造业为主,虽凭低价打开国际市场,但也因质量差而广受诟病。面对困境,日本提出“质量救国”并实施一系列旨在提升产品质量的政策和措施,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日本很快实现了工业经济从纺织、手表、计算器等低附加值产业向家电、半导体、工业机械、汽车等高附加值产业的战略转型,以高质量占领了世界市场,并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日本产品精细、美观、节能、耐用的认知。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将科技创新与质量控制放在核心位置,特别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为应对日本产品在全球迅速扩张的势头,里根政府制定出台了《质量振兴法案》,设立了“国家质量奖”,通过一系列提升和加强产品质量创新的举措。美国在九十年代中期重新获得制造业优势,特别是在以信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中确立了全球领导地位。从这些国家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必须以质量为根本,没有高质量就不会取得大发展。

在我国,产品质量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早在1996年,国务院就颁布了《质量振兴纲要》,明确提出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战略问题,不仅综合反映一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管理水平,还可以影响国家形象。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多次强调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要求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监管。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产品行销全球的光环下,也存在不少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在2010年“3・15中国质量消费维权论坛”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虽有大幅度提高,但产品标准化水平偏低,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危害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甚至损害国家形象,我国出口工业产品已经连续五年成为欧盟通报机制最多的国家,被发展中国家通报的案例也成倍增加,这里有被借机炒作的问题,也有我们自身产品质量的问题。”诚如支树平所言,“中国制造”的确存在质量问题,并已产生了较强的“溢出”效应。如不能解决好质量问题,那么“中国制造”会像六十年代的日本、七八十年代的韩国一样遭遇大范围的认同危机,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整体形象。

(二)部分产品的质量问题已引起阿拉伯国家的不满阿拉伯国家工业基础普遍薄弱、制造业发展水平低,因此需要进口大量商品。据阿盟经济与社会理事会(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of AL)的报告显示,22个阿拉伯国家平均92%的商品需从地区外进口,年均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这个庞大的市场无疑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自20世纪九十年代起,包括食品、服装、鞋帽、家电、家具、汽车、机械设备和建材等在内的中国商品大规模出口至阿拉伯国家。总体而言,中国商品因种类丰富、物美价廉得到阿拉伯国家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时至今日,“中国制造”已遍及阿拉伯国家大街小巷,成为阿拉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外贸企业组织优质商品外销所不同的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类企业的自主性与政府的监管难度同时加大,一些质次价低的假冒伪劣产品被出口到阿拉伯国家,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也随之引起一些阿拉伯国家的高度关注甚至不满,对中国产品的批评声有渐涨之势。

以中东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沙特为例。由于沙特以前进口管制较少,很多中国企业都到沙特开拓市场,而部分不负责任的企业却将沙特当做劣质产品倾销地。目前,中国出口到沙特的各类产品中均存在假冒伪劣现象,这些产品虽然价格低廉,但在使用过程中给沙特消费者带来不同程度的麻烦和损失,从而逐渐折损沙特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自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沙特的主流媒体每年都会报道中国商品的质量问题,比较集中的问题包括:中国生产的部分家用电器质量不过关,已经引发多起火灾并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中国生产的部分建材和家具所用材质差,使用较短时间后便出现漏水、开裂等现象;中国生产的电子产品仿冒世界知名品牌,使用不久后就出现故障;中国生产的

工程机械类产品可靠性较差、返修率较高,可靠性水平测试结果只相当于国际水平的1/3等。2010年10月,沙特商工理事会、沙特海关等政府部门、《利雅得报》等主流媒体以及普通民众等共同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国商品质量问题的讨论会,一时间,中国产品与“劣质”、“危险”等词画上了等号。虽然中方有关部门迅速通过当地媒体就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解释,强调“中国出口到沙特的产品绝大多数是质量可靠的。部分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从出口方来讲,确有部分中国生产企业忽视产品质量,甚至生产和出口一些不合质量标准的伪劣产品;从进口方来讲,也有部分沙特进口商的贸易行为和采购渠道不规范,在采购中国商品时受利益驱动,一味追求低价格,对进口商品质量要求不严。中国有能力、有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这是不争的事实。沙特市场上部分中国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并不能否定中国商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对此,沙特官方的表态相对克制,认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责任不能完全由中方承担,沙方监管不力以及进口商的唯利是图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强调,“来自中国的假冒伪劣产品的确给当地经济和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媒体和普通民众的表态则要更加激烈,认为“中国人自己都承认出口到沙特的假冒伪劣商品在中国都见不到……中国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是客观事实,中方的解释是在推卸责任……中国存在区别对待的现象,中国出口到西方国家的产品质量都很好,而出口到沙特的产品却很多是假冒伪劣。”目前,沙特商工理事会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假冒伪劣产品的黑名单,严厉处罚从事此类产品业务的进出口商,沙特海关也加紧了对中国商品的检验力度。据报道,仅东莞一地就“已有多批次服装、家具、玩具等产品因不符合沙特质量标准在入关时被查没或拒绝入港。”

同样的问题在埃及也时有发生。作为阿拉伯大国和北非大国,埃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产品重要的出口地和地区集散中心。中国出口埃及的商品种类齐全,各档次产品能够满足埃及人多元化的需求,特别是消费能力较低的埃及普通民众从中国商品中得到了实惠。《今日中国》副主编、埃及人伊斯梅尔在2010年9月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国产品物美价廉,符合埃及广大民众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在通货膨胀加剧的当下,对埃及人民的生活至关重要”。不过,中国出口埃及的产品中也不乏假冒劣质,特别是服装鞋帽、文具、五金、家电等日用品,这些商品在中埃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由于涉及面广、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埃及民众对中国产品质量的怨言越来越大。同时,由于中国出口到埃及的很多商品对当地相关产业造成冲击,不少埃及企业和民众对中国商品原本就有抵触心理,产品质量出问题进一步引发他们对“中国制造”的批评,要求限制中国商品的呼声在埃及有一定市场。埃及政府也认为,中国的劣质产品给埃及市场造成了混乱。自2009年7月起,埃及政府要求中国海关对出口埃及的全部工业产品进行装运前检验和监装,确保出口埃及工业品质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埃及。不过,仍然有不少企业通过转运、伪造检验证明等手段继续向埃及出口伪劣产品,影响“中国制造”的形象。

关于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商务部亚非司协调处处长景宁在20lO年9月接受《非洲》杂志采访时表示,“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销售的很多日用品和轻工品都没有品牌,质量没有保证,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部分中国商人通过销售劣质产品追逐利益,影响整个中国制造的声誉,甚至使国家形象也大打折扣。”的确,阿拉伯人对中国产品的态度正有从“有口皆碑”转为“敬而远之”的趋势,我们应当汲取以往在俄罗斯、东欧的教训,一旦阿拉伯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失去信心,那么恢复信心必将耗时费力。更重要的是,它还会损害中国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的“讲诚信、重道德”的国家形象。

二、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损国家形象

走出国门的企业是中国面向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联系互动的主要纽带之一。“对于外部世界而言,中国企业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外部世界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的认识与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走出去’的企业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阿拉伯国家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地区,目前有大批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开展各类业务。总体而言,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在阿拉伯国家有着良好的声誉,它们不仅在经济上实现了与所在国的互利双赢,而且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提升了中国企业甚至中国的整体国家形象。尤其是以中石油、中石化、华为和中兴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广泛认可,被认为是优秀企业公民的楷模。然而,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在经营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这些问题在工程承包企业中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企业因缺乏国际化运作经验导致项目执行情况较差。中国改革开放刚刚三十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程则更短,不少中国企业开展国际业务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既缺乏对对象国国情、文化、政治经济政策的深入研究,也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业务经验的人才,往往凭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就迈出国门。不仅中小企业如此,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也存在这种现象,其结果就是,中国企业将国内工程承包项目的运作经验运用到国情完全不同的阿拉伯国家,这往往导致项目执行情况较差,引起东道国的不满。如果说中铁十四局承建的麦加轻轨项目最终“赔了本”但“赚了吆喝”的话,那么中铁十五局承建的沙特重点项目“200所学校项目”则可能导致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双失利。笔者通过中国驻沙经商机构了解到,该项目管理团队由于缺乏国际承包工程的经验和能力,对沙特国际承包工程实行的英美标准不熟悉,项目管理缺乏计划性,设备材料采购、劳动力组织、生产进度缺乏精细控制,施工过程因分包单位众多而混乱无序,各分包单位之间无统一质量管理,施工水平参差不齐,与业主和监理的沟通也存在障碍。截至目前,该项目工期已延误,作为业主的沙特政府对项目完成情况表示不满,经沙特媒体报道后,不少沙特人对中国企业能力提出质疑和批评。作为国内工程承包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中铁建虽希望在沙特做大做强,但由于缺乏运作国际工程的经验和能力而使项目运作出现较大问题。大企业尚且如此,类似的情况在中小型工程承包企业中则更为普遍。

第二,部分企业恶性竞争导致项目质量下降。大批中国工程承包企业涌向阿拉伯国家后,为获得工程项目而开展恶性竞争,在国际承包工程中串标、围标、贿赂官员现象严重,导致中标企业的中标价格很低,盈利空间有限。因此,部分企业为节省成本而开始贿赂监理、降低施工标准、违反合同规范,甚至偷工减料、野蛮施工。目前由恶性竞争所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不在少数,一些阿拉伯国家已对此表示不满。近两年来,中国驻阿尔及利亚、苏丹、沙特等国使馆均就此情况多次对国内企业发出提醒和警告,要求保证项目质量以维护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

第三,部分企业不守法经营,缺乏社会责任。阿拉伯国家虽然总体经济发

展水平不高,但其法律体系往往借鉴西方,对经济活动的要求和规范比较严格,尤其是劳工和环境方面。一些中资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违反当地法规,回避社会责任,已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如阿拉伯国家腐败现象较普遍,一些企业便据此认为凡事都可通过贿赂解决,不少企业存在偷税漏税、违规经营等问题;一些企业不依照规定足额雇佣当地员工,或按照在国内经营的思路,在工资、福利、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给当地员工较低待遇,并时常克扣酬金,从而导致劳资关系时有紧张;一些企业以高薪为诱饵并勾结黑中介从国内招聘大批工人赴阿务工,但实际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资待遇往往相去甚远,导致劳资双方严重对立并时常爆发,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一些企业在阿拉伯国家大量使用国内已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施工中乱挖乱弃,不做防噪音、防粉尘处理,各种野蛮施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给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带来危害等等。这些现象均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商业信誉,并引起部分阿拉伯国家政府和民众的不满。

第四,部分企业的员工不遵守当地法律和习俗。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赴阿开展业务的公司都是国内的骨干企业,员工也都是在企业内层层选拔产生,并进行严格的出国培训。因此,中国人在阿拉伯人心目中一直是“懂规矩”、“懂礼貌”的代名词,是“真诚友好”的朋友。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业务量的急剧拓展,从事工程项目的各类人员在缺少选拔和培训的情况下大批走出国门。由于对当地法律、习俗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加之个人素质较低,中国企业员工经常发生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违背当地宗教禁忌的行为;还有少数人心态不正,对当地居民和员工缺乏基本尊重,行为过激,从而导致所在国部分民众产生排斥甚至仇视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现象,如在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阿尔及利亚,民众近年来对部分中国公民的言行表示出反感,当地媒体也时常报道中国工人不遵守当地法律和习俗的行为。中国驻阿使馆还专门就此进行了总结和通报,如“中国工人入境时在行李中夹带大量的零配件和服装鞋帽,有逃避关税的嫌疑;少数中国人不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如用阿国国旗擦鞋、斋月期间在穆斯林面前大吃大喝等;少数中国人出入不健康的色情、场所;少数报告走失的中国工人实为擅自出走到别的工地打工等”。虽然使馆经常督促中资企业加强管理,还组织“塑造中国形象”的专题活动,但仍有不少中国员工行为不当甚至违反法律,严重影响中国的国家形象,如2010年8月,由于一名中国工人在阿尔及尔违章停车、不听劝说并羞辱当地人而导致了一场涉及上百人的冲突,虽然阿尔及利亚官方表示了克制,但当地居民却产生了较强的排华情绪,一些中国店铺和公司被砸,一些华人遭到攻击。目前,中资企业员工在阿拉伯国家违反当地法律和习俗的现象已屡见不鲜,正严重影响着中国公民、企业甚至在阿拉伯国家的中国形象。

三、多渠道加强管理、维护国家整体形象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上述问题已不仅是中阿间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关系中国在全世界的形象问题,如不能很好地解决,从长远看会对中阿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也会利用这些问题进一步制造“中国不负责任”、“搞新殖民主义”的舆论压力,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大业。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切实强化对阿经济活动监管,维护国家形象。

(一)产品质量管理方面

首先,应依法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企业。生产和销售企业是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人,企业有责任和义务按相应质量标准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商品,对违反法律法规,特别是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必须通过法律或行政等手段予以处理。尽管从事对阿出口的企业数量庞大,但工商、质检、海关等部门仍须进一步加大对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力争将风险控制在源头。地方政府不能因经济利益或以尊重市场原则为借口放松监管,目前已有一些阿拉伯国家要求中国对所有工业产品进行装运前检验、监装,一旦质量问题进一步发酵,其他阿拉伯国家效仿该举措的话,相关部门的工作压力和难度会呈几何倍数增大,因此必须防忠于未然。

其次,应加强对阿拉伯国家质量标准的调研。我国企业对西方国家质量标准己较熟悉,但对阿拉伯国家的质量标准却相对陌生,部分企业片面地认为阿拉伯国家发展落后、质量标准低。实际上,阿拉伯国家虽属发展中国家,但多数国家,特别是海湾六国、埃及和约旦等己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近年来均参照西方制定了较高的质量标准,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因此,必须认真研究阿拉伯各国现行的产品质量标准,这样才能打有准备之仗,避免因盲从国外进口商而造成损失。

再次,应在全社会树立“质量兴企”、“质量兴国”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对外经贸活动中唯利是图,质量意识和道德诚信严重缺失。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借鉴美、德、日、韩等国在“质量立国”问题上的经验,树立危机意识,将“质量兴国”上升到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形成企业对自己产品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良好氛围。

最后,应利用国际传播渠道为“中国制造”树立形象。中国拥有丰富的对阿大众传播渠道,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没有发生产品质量危机时,就未雨绸缪地为中国产品树立良好形象,巩固阿拉伯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

(二)工程承包企业管理方面

首先,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驻阿使馆应切实贯彻《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尽快建立、完善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准入、退市和黑名单制度,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引导、规范、排查,对各种违法违规、影响国家形象的行为及时通报并依法严肃处理。

其次,要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使其成为政府监管的重要补充。为此,应鼓励行业协会根据法律法规完善内部监管和诚信体系,对严重违规企业可通过降低信用等级、不出具项目支持函或不予对外推荐参与优惠出口买方信贷项目等方式处理。此外,行业协会还应当加强培训职能,使企业员工具备阿拉伯国家国情、宗教禁忌、法律法规等基本常识,走出国门后能够迅速融入当地生活。

世界经贸范文第10篇

有效应对复杂环境

朱鸿杰(中国进出口银行副长长):当前,贸易保护此起彼伏,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明显增多,技术环保新壁垒层出不穷,从入世到2011年底中国受到贸易救济调查近700起,今后中国面临的贸易保护冲击不会减少。所幸非洲经济方兴未艾,由于出口需求的增加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非洲经济开始逐渐改善,但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这股正在成长的新力量显得格外地任重而道远。

国内人民币汇率风险依然存在,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已经达到了30%,2012年以来汇率变动逐渐趋稳,这是由于进出口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未来一段时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还不太明确,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还是要有一另种思想准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在贬值,严重削弱了中国产品的对外竞争力。

外贸稳定增长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针对既有矛盾核心的问题,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的增长。对此,我有几点建议:

一是扩大对外援助和优惠的出口买方信贷,积极创造需求。当前审时度势地增加对外援助和出口优惠买方信贷,帮助发展中国家将有助于促进南南贸易合作,缓解发达国家外贸下降带来的困难。同时进一步扩大优惠贷款规模,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参与有关承包项目的实施,发挥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卖方信贷对中国出口的带动作用。

二是推动外国投资、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新机遇,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环保节能低碳经济等领域对外合作的愿望强烈,为中国对外投资创造了新商机。进出口银行在促进海外投资方面做了很大的工作,加大海外投资的事我多说两句,中国企业现在在海外从事经贸合作包括进出口、对外承包的工程越来越多。一个企业如果看好这个国家、这个市场,就应该适当地投资。投资反映了这个企业对这个国家和市场的信心,另外也让这个国家对你也放心。

三是采取避险措施,应对汇率风险。应该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引导外贸企业采取积极的措施规避各类风险,加大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增强外贸企业承受汇率波动的能力。

四是加大融资力度,缓解资金压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进出口贸易融资的支持力度,加大进出口信贷、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重点向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倾斜和考虑对贸易融资业务实行差异化考核,适当增加对中小外贸企业的风险度容忍。

五是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建议有关部委和行业协会密切跟踪、研究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公开有关风险提示,加大对外进出口力度,重点做好贸易摩擦应对。也为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进一步促进贸易稳定增长。

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姚景源(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2012年我们经济工作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就是稳增长、稳物价和稳社会大局。为什么要确定这样一个以稳为主的工作基调呢?因为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局面。就中国经济来讲,现在最突出的复杂性,就是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和物价上涨的压力并存。

从2011年开始,整个经济是处在下行的状态。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是9.8%,2011年一季度9.7%,二季度9.5%,三季度9.1%,四季度8.9%,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连续5个季度下降。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也从2011年第一季度的增速14.4%,下降到四季度的12.8%,到2012年1、2月份只有11.4%。

发电量是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发电量2011年12月份我国日平均发电量是130亿千瓦时,到了2012年1、2月份下降到120亿千瓦时;粗钢的产量2011年6月份是200万吨,现在也在往下掉;2011年12月底,水泥的日产量是565万吨/日,到2012年1、2月份降到360万吨/日。

用支出法来看经济也是很清晰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的拉动力都遇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2011年1月份中国出口的增长幅度37.7%,到了2011年12月下降到13.2%,2012年1、2月份只有6.9%。所以,可以看到外需处在下行的状态,从而也导致了我们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下行。

然后看投资,投资是分三块,基础设施投资,企业更新改造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过去是整个投资当中增长幅度最高的,都是20%到60%的增长,但这个基础性投资到2012年1、2月份是-5.4%。所以,投资增长速度回落得这么大,会使整个的经济下行。企业更新改造投资, 2011年还是不错。但是我们企业更新改造创新的动力不强,2012年1、2月份这块投资也是出现了回落。当然,这块投资跟改革也是有关系的。

中国经济10来年有这么快地发展,很重要的是中国的消费结构升级进入重要的发展阶段,时间点是2000年。2000年之前中国人消费更多的钱是放到衣食上,以2000年为转折点,中国人的消费更多是转到住和行。这个消费结构升级对中国宏观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我们走到了由衣食向住行阶段升级这个历史时期,所以使两大产业业绩辉煌,一个是汽车,一个是房地产。我们切不可小看这两个产业,这两个产业有三条:第一是产业链条长,第二是相关行业多,第三对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大。

先说汽车产业,一个汽车可以拉动相关150多个行业。这么大的增长拉动力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国家谁当省长,谁都要抓汽车。现在31个省市自治区,除了剩下的都干汽车,所以中国的汽车业出现了神话般的发展。1978年我们的年产量是15万辆,加入世贸的时候,中国汽车年产量是200万辆,谁能预测到10年从200万辆上升到180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汽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一?这种神话般的发展我们全社会方方面面都没做好准备。没有一个人预测到。这么快,于是问题就出来了:第一个问题是堵车,现在中国的堵车已经堵到了县城,到处停车难、行车难;第二个就是空气污染。现在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汽车排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第三是能耗,这十来年我国新增加的炼油能力都被汽车给喝了。

再说房地产产业,它是重要的支柱性产业,这个产业也是上游拉动钢铁、建材、水泥,再往下游拉动家电、家具,一直关联到纺织品。更主要的还影响到就业,跨省流动的农民工中男性的一半在建筑业,小平同志1979年讲过,西方国家把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是有道理的。说这个产业重要,越重要、越支柱就得越健康。但我们的房地产业现在是不健康的,不健康的标志是房价疯长。这次调控之前,在北京,买房子已经没有看房这个阶段了,所以这确实是疯了。

稳增长、稳物价,是稳定社会大局的两个重要前提。如果说经济增长稳定了、物价稳定了,社会大众自然就稳定。尽管我们说物价要适当回落,但也不能再往下掉。历史的经验表明,2008年、2009年中国经济季度增长最多的时候掉到6.2%,当时15%的企业关门倒闭,20%的企业减产,上千万人失业,所以,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还是要稳住,社会大局才会稳住。稳是三稳,稳中求进,进主要以改革开放作为动力。所以稳中求进还是要在结构调整上、在改革开放上能够下更大的力度。

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动向及影响

张向晨(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11月的讲话时说,要增加美国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从而使美国的经济建立在岩石而不是沙滩上。他讲要发展传统制造业在内的各种经济类型,应该说是涵盖了不同的方向,从中低端的传统产业来看,当然主要是要促进就业,美国的制造业为美国总共提供了18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美国制造业战略的重点,应该说从根本上是为了加速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凭借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占领新的战略制高点。从结构来说,是希望摆脱对金融业和服务业过度的依赖。

美国实行制造业回归的战略是有其一定的条件,因为它的基础比较好。目前美国的制成品在全球来说比例占21%,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的经济体。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有利的条件,包括美元的走软对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还是有贡献的,还有一个新的因素就是美国的能源需求结构和能源战略的调整对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包括对贸易逆差的减少都会有帮助。2011年,美国对能源的自给率已经达到了81%,他们在2030年就能够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实现能源的自给,据美国最近开采页岩油比较多的州的情况,一个石油工人年收入可以达到9.5万美元的程度,所以美国加强制造业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但它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根本上还是全球分工的制约,因为经济的发展到一定程度,服务的需求必然会增长、扩大。那么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所需要的教育和培训应该说是高于制造业的,它的产出的附加值也就比较高了。所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的提高,一定会带来结构调整,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根本改变这种情况的。

另外,高端制造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是有限的。世行有一个报告,在中国失去8个工作岗位才可以在美国创造一个工作岗位。还有,这种制造业加强的战略也招致了国内的批评,认为这是一种政府的干预。最近《华盛顿邮报》登了一篇文章批评了奥巴马的做法,认为他的做法是把自己放在人为地判断的位置,一些政策招致了美国一些国内人士的反对,而且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认为美国这样会在远期培养出一些竞争者。

对美国制造业动向的效果,我们现在作出评估为时过早,只能说到目前为止有一些情况是肯定的,比如说制造业的增长,美国的制造业已经连续31个月增长了。今年3月1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做报告的时候说,由于汽车供应链的恢复和企业投资出口持续增加,制造业产值比经济衰退时的低谷增长了15%。2010年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比2009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即从11%提高到11.7%。70年美国的这一比例是在30%,一直在下降,但是在2010年比2009年提高了,2010年美国的货物出口是1.48万亿美元,制造业出口了1.27亿美元,占整个货物贸易的86%;就业从2009年到现在,美国的制造业增加了30万个岗位,也有人说接近40万。从美国海外的企业回迁的角度看这个效果,大家都知道有一些消息还是比较惊人的。比如说福特宣布将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中国回迁到美国。

但我刚才说了,这个在美国还是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斯蒂格利茨公开地批评美国的政策,认为和产业结构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美国已经走上了向服务业发展的道路,是不可能回去的。OECD有一个统计,2010年德国的70%的工作岗位、瑞士74%的工作岗位、美国80%的工作岗位是来自第三产业的,在美国工业的就业比重占总就业的比重也是不超过20%,所以斯蒂格利茨也是从这个角度对美国的政府提出了批评。欧洲也有一种声音是反对再工业化的,和美国相比,萨科齐的法国政府和西班牙政府也提出了再工业化,但规模和声势要小得多,法国提出是要维护核能、航空、医药等领域的优势,但整体来看欧洲人的思维基本上是对再工业化的反对声音比较多和比较系统,提出了很多反对的理由。最近的OECD首席经济学家卡罗安提出防止盲目、片面地推动再工业化,发达国家要搞再工业化不以增加工业产出为目标,而应致力于促进创新、理顺服务业和工业的关系,创新和知识才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由此看来,现在美国重建制造业的战略不仅在美国国内、在国际上也引起了一些争论。

我们关注的重点是美国的这样一个战略对我们自己的影响是什么样的?因为这个美国的战略和我们国家面临的生产要素成本的持续的提高是相联系的,国外很多的媒体也很关注中国的生产要素的提高。除了我列在PPT上的信息以外,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按照这个报告,认为2020年美国可能从海外回流岗位300万个,5年以后中国沿海工业的总成本比美国的一些地区只低10%到15%;但是也有一些分析不像波士顿咨询公司那样地乐观,美国制造业协会有一个统计,认为美国的工业综合成本比其他九个贸易伙伴平均要高20%。欧盟最近发表了一个报告,尽管中国技工的工资过去10年上涨了一倍,但是也仅是欧盟平均水平的20%。所以这个问题也是有不同的看法的。

不久前,我们在广东省做了一个调研,对广东省2011年几百家外资企业做了调查,发现在2011年广东省有35家美资提前终止了在中国的业务,减资的有14家,这个比例应该说还是比较小的。和同期设立的企业相比数量还是比较少的。我们了解的情况是,美国的这些企业回迁的数量少,而且仅仅限于一些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生产条件和市场特点的一些行业和一些特殊的产品,其他的一些大的美国企业比如说通用、苹果他们是准备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和产能。包括我们调查的AMD、GM都有继续在中国扩大业务的计划,并且从理论上认为产业分工的链条向新兴国家延伸还是一个主流。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他们也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影响他们在华投资,比如有的高科技企业一方面有在华投资扩大的意愿,但同时也有一些疑虑,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方面疑虑比较大。所以,我们调查的基本结论是,低端制造业中国在继续维持或者是向中西部转移或者是转移到海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中端是美国和欧洲继续扩展在华的投资,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市场;高端的比较复杂,美国的企业、欧洲企业都有一定的疑虑,比较地慎重。也有一些企业有回迁的想法。但总的来看,中国的市场潜力和产业配套对海外的制造业还是有巨大的吸引力的。

我们觉得美国制造业的战略对我们的影响是和我们的产业升级的战略之间有矛盾的,因为我们这个产业要发展也要从低端走向中端和高端,而且我们在一些领域也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和能力。但由于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是集中在高端,而同样一些在我国的企业对我们的政策环境都有一定的疑虑,比如我们政策的稳定性也存在一些问题,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也有不适应的情况,我们国家现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8000万到1.5亿,从总量来说并不是很稀缺的,但结构确实有一定的问题,30岁以上占了80%以上。这样的劳动力结构显然不适应制造业的发展需要,而且流动性非常大,会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在华的生产和布局,同时市场的承受度也有待提高。

对于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我们调查的结果是对外资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不仅是对美资,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生产成本在上升。另一方面有些国家也为了自身的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优惠的条件。比如说美国和韩国签订了FTA自贸区的协议,韩国政府也对回流提供支持,包括低价的租地享受低税收政策,这是会有一些影响的。所以我们现在考虑的是中国的基本的对策还是要增加忧患意识,美国的制造业的重振战略对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从根本上看,我们在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上还是有很快的路要走,我们在看到压力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国际上的潮流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机遇,比如说美国制造业在海外的投资和前几年相比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2010年是增长29.8%,2007年这个数字是69.9%接近70%,那就是相差了很多,但是这还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速,也就是说美国制造业的投资会综合考虑成本、原材料、劳动力素质、知识产权保护等综合因素作出决策进行海外布局;同时,由于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实施再工业化的战略会有一些资金上的需求,也为我们国家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些机遇。

在2011年中国对欧洲国家的直接投资增长非常地快,一共投资了42.8亿美元同比增长94.1%。对欧并购总额是104亿美元,这是欧债危机以前2008年的11.9倍。从结构来看投资是集中在能源、资源这些占43%。美国实行的重振制造业的战略和我们还是有一些契合的地方,我们的企业要寻找可以合作的领域发展自己。这些国家在吸引企业投资的时候都会提供一些优惠的政策,我们国家也可以利用这些政策加快走出去,比如说不久前长虹公司在保加利亚组装厂正式投产年产5万台,当然这种投资也花了很长的时间谈判、选址、验证。这种机会应该说现在是越来越多,所以对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跟踪和研究,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

不容乐观的我国外贸形势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全球的经济贸易形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全球经济在减速,中国经济也在减速,尤其是2012年中国GDP增长率调低到7.5%,而且未来10年中国经济也跑不过过去20年。面对世界经济在减速,中国经济在减速,如果我们的外贸把重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那么外贸增长会进一步减速。我们面临一种选择,是把重点放在拼速度上,还是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上。2012年的形势很严峻,不但是2012年,今后若干年全球、中国都将会减速,如果我们调结构,外贸会出现进一步减速,我们愿意不愿意承担这个代价?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当前外经贸发展的趋势正在发生大的结构性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顺差结构变化。2008年的顺差是2981亿,加工贸易顺差是2967亿,一般贸易顺差是908亿。2011年的贸易总顺差降低到了1551亿,但是加工贸易的顺差已经增加到3658亿,而一般贸易已经出现了逆差875亿。因此,可以预测“十二五”末我们的外贸会趋于平衡。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平衡?是一般贸易的巨额逆差还是加工贸易的巨额顺差这种局面能不能持续下去?如果持续不下去我们外贸差额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第三,来华投资的外资已经从成本驱动型转成市场驱动型。来华投资的外资不但不创造出口,反而创造了进口。来华投资的外资在中国开始建立越来越多的研发中心,但其目的是本地化和市场化。我们会想一想下一步的经济不但国内增长的态势会进一步激烈,而且它对我们的进出口贸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四,欧美在推动工业化,欧美在对海外投资征税来鼓励资本回迁。另外一方面,对成本敏感的外资和内资开始对外转移。如果这个趋势再持续5到8年,我们可以想象它会对我们的外贸和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另外,美国从2009年在重塑全球的贸易规则,它是如何重塑的?美国已经在整合它的贸易伙伴的国内竞争规则。美国正在把美国治理推广演进给全球市场。摩擦已经不是WTO框架下的摩擦,已经不是战略层面根据UICC(美中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所评估的对特定产业的,而是从基本制度上制定。这个政策会对我们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五,外贸依存度正在急剧地下降。2003年我们的外贸依存度首次达到了51.9%,2009年达到了67%,2011年外贸依存度已经下降到50%。这意味着中国的外贸正在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也就是规模增长不但减速,而且今后还有可能会出现逆转。因此,大进大出的外贸正在向另外一个方向转变。在这种情况下, 2012年出口形势不好,这不是一个短期的增长,而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性。那么,我们就要研究稳出口的政策是针对短期的增长,还是针对长期的结构性变化?

2012年的稳出口的政策主要是有三句话:一是,逆境更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促平衡。但是,在逆境中尤其要转变的是政府,政府要转方式。也就是说政府要像2009年的浙江和江苏等地采取的政策。政府要下企业,服务要促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稳出口。二是,政府在目前阶段一定要防止出台以稳出口的短期临时性政策,变成长期转方式、促改革和调结构的障碍。三是,在当前的不容乐观的形势下,要更加相信企业。政府应该像经济工作会议所讲的,四个牢牢把握,其中有一个叫“牢牢把握实体经济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最需要的是减税负、易融资、少管制、促创新、机会公平,能够在困难的时候让外贸企业和政府、行业协会同舟共济抓住机遇。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毕吉耀(国家发改委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进入一个大调整、大冲突、大变革的时期。从当前的形势和发展的态势来看,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会有这么几点变化:

1.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需求长期低迷。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最大的特征,是全球经济失衡。这个失衡的两极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常项目大量逆差,再一个是中国的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顺差。发达国家私人债务转化为债务,继续制约着经济的复苏,是由于私人部门的负债率过高引起的,但现在演化为债务危机,也就是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欧政府或者是中央银行所采取的措施是把债转到政府的身上来了。这种情况仍然在制约着经济的复苏。新兴经济体面临着扩大内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未来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只能在新的危机和动荡中艰难、缓慢复苏,我们还想继续像以往一样是不太现实的。

2. 绿色低碳成为全球产业转型的方向。未来应对气候危机、能源资源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在低碳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抢占未来技术进步的产业制高点,并把它作为再工业化和重振实体经济的重要战略重心。新兴经济体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中国明确提出了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以此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抓手。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球未来产业转型的方向。国际产业转移将更大、更广的范围内深入。这样的转型可能会酝酿着巨大的贸易机会,但同时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大多数需要政府的支持,所以说面临着反补贴、反倾销的摩擦也会加剧。过去我们受到反倾销、反补贴主要是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现在已经向光伏组件这种新兴产业蔓延。

3. 国际经贸规则正面临重大的调整。全球治理主导权之争更加地激烈,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认为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美国更加地把环境标准、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纳入到多双边的经贸谈判,力图建立对其更加有利的国际经贸规则。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力量此消彼长,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有所削弱,但又不愿意放弃主导权,新兴经济体面临着承担更大的国际义务的压力,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4. 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布局,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奥巴马政府急于要从反恐战争中抽身,把战略重点转向更具发展潜力的亚太地区。美国一方面准备从阿富汗撤军,另外把在欧洲的战略重心力量适当地收缩,加大对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存在;同时,美国依托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重返亚洲,不断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军事、经济合作关系,牵制我们的和平发展。现在,金融危机从房地产危机、银行债务危机向债务危机演变,也导致了西方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不稳。中东北非的地缘政治影响世界的和平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会发生大的调整和变化。在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下,特别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下,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必须做好以下的工作:

第一,牢牢把握控制内需的战略制高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全球需求持续地低迷使我国继续依赖外需的难度加大。与此同时,我国按照世行的标准已经算进入了中等偏上的国家的行列,工业化、城镇化在发展,产业转移的步伐在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都孕育着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潜力,所以立足扩大内需比以往更加具备条件。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着力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第二,立足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把科技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新发展使传统的竞争优势在恶化,我国经济正逐步丧失低成本的优势,难以继续地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来维持经济增长。所以,国内外经济条件环境的变化也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未来的发展必须立足自主创新来推动产业转型,逐渐实现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没有这样一种转变,经济增长是很难以维持的。

第三,牢固地树立绿色低碳节约发展的理念。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既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同时也要加强节能减排和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从国内来看,以往主要依靠增加投入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也是难以为继的,迫切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水厂自动化范文 下一篇:施工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