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3-18 23:22:19

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特点范文第1篇

一、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多个意象组合起来的画。德国文艺评论家莱新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中有时间的悠长,空间的辽阔;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

诗歌语言极具形象性,例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十个文字就构成了一幅图画。这幅图画很简单,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表现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可见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就有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是一个多么静寂的境界。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可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构成一幅十分悲壮的边塞风景画。

二、诗歌语言的跳跃性

闻一多说:“诗的长处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出无穷花样,装下无限的内容。”[2]这种弹性就体现为语言的跳跃性。这种弹性的获得来自:一是虚词的省略,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这样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十个字都是单音词,而且都是名词,无法分出哪个是主谓宾,哪个是定状补。十个意象并列,却能构成一个完美的意境,使读者在想象中充实言外之意,贴近自然境界。诗的魅力就在于这种真切的境界和朦胧的意味。二是诗句的跳跃,法国现代大诗人梵乐希曾“把散文比作走路”,“把诗歌比作跳舞”,形象说明了诗歌跳跃而变化多姿的语言特点。试看“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都是时空大跳跃,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白”。三是语序的颠倒。因语序颠倒而诗歌意境更美的实例很多,诸如“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陈子昂《春日登九华观》),“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宫中行乐词六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这些诗句以打破语法规范的“越规”、“违法”的“倒装法”,使诗的语言灵活变异,富于弹性。

三、诗歌色彩语言的情感性

诗歌语言的形象性不仅要表现出事物的轮廓及其动态,使形象触手可及,呼之欲出,而且要表现出物象的色彩。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3]诗歌色彩感的形成,相当大的部分是由表示色彩的形容词承担的。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来说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如的《沁园春·长沙》中写秋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用暖色写出了秋天的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热烈情怀,表现了一种崇高的美。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同样是写秋,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清、白这一组冷色调,写出了秋的萧瑟、凄凉,抒发了落寞、惆怅、孤独的情怀。

四、诗歌语言的含蓄凝练性

诗人们总希望用最恰当、俭省的字句充分而圆满地表达出最丰富的感情。“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古诗词语言的高度凝练正是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结果。我们品味诗歌语言时要特别注意品味那些经过诗人苦心经营、反复锤炼的字、句,品出其中包含的丰富含义和不尽韵味。

为了使语言含蓄隽永、意蕴丰富,诗人们非常注意对诗句中动词、形容词的锤炼。这是因为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最富有表现力,一首诗意蕴的深浅主要取决于这类词用得是否恰当和准确。

动词在诗歌里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神奇作用。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的“凝练”特点在动词的应用上表现得较为突出。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敲”字,以声衬静更显静谧,动态演示新奇生动,使静谧中有生气。比“推”字更能点染静中有动,动静相生,增加了审美情绪。再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活画了出来,生动而又形象。动词、形容词的妙用,大大增添了诗的动人色彩,使诗歌含有了不尽的意境。只要抓住诗歌语言的这种特性反复吟唱,就能深刻领会诗家语高度凝练的特点,从而体会出诗歌中浓缩的内涵。

五、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中国上古时的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入阙。”这里所描述的场面就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的综合表演。在汉代人写的《毛诗序》中,对诗、乐、舞三者做了进一步论述:“诗者,志之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诗歌与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而音乐美又是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中国古代,《诗经》、乐府诗和历代词曲都能配乐歌唱。在诗歌后来的发展中,虽然与音乐逐渐分离,但仍保留了不少音乐的某些特质,形成诗歌自身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鲜明的节奏和铿锵调。

节奏是诗歌音乐性的主要因素,诗的节奏是指由于语言排列次序的不同而形成的有规律的抑扬顿挫。中国古体诗的节奏主要在于顿(即诗句中按律单位划分的大体均匀的段落)的安排,一般来说,四言诗是每句两顿,每顿两字节,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五言诗句三顿,每顿两字或一个字,“造化……钟……神季,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七言诗则每句四顿,每顿两字或一个字。这样读起来便觉节奏明快,跌宕有致,其中顿的字数的划分,固然与字义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音调的和谐,近体诗(格律诗及词曲的节奏要求更严格,除了顿和字数的限制以外,还要合乎一定的平仄格律,即按每个字的音调的高低升降,分成平声字和仄声字,在诗句中按一定的格式交替使用,并和顿的安排恰好结合。这种平仄的要求不仅加强了诗句内部的抑扬和声调的变换,而且加强了诗句间的对照,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旋律感,使全诗产生了悦耳的节奏感和极好的音乐效果。

诗歌音乐性的另一个表现是押韵,押韵就是在诗句的末尾使用韵母相同或相似的词,形成声音的重复回环,韵脚的重复也可以形成节奏。

总之,只有抓住了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才能品味出诗歌的美,从诗歌中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高尔基文学论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诗歌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曹植诗歌 艺术特点

曹植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遭遇,是与他和曹丕的争为太子的经历密切相关的。他少时以才思敏捷而深得曹操的宠爱,一度曾被立为太子,但由于他放纵不羁,缺乏政治家的成熟与老练,最终在与曹丕的明争暗斗中失败。由于有这样一段经历,所以在曹后,他的日子便很不好过。曹丕继位后,他位为藩侯,但曹丕对他颇多猜忌,屡屡更换封地,加上曹丕的部下多方谗毁,他受到了严厉的迫害,名为侯王,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得咎,行同囚徒。魏明帝即位后,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多次上书,力图得到任用,但仍得不到信任,最终郁郁而终,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曹植的诗歌今存八十余首,辞赋、散文四十余篇,就其创作经历来看,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由于受到曹操的宠爱,显得志满意得,昂扬乐观,充满自信,富于浪漫情调。《白马篇》可说是前期作品的代表,诗中所写慷慨赴国难的侠少年,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化身。其他作品如《鰕 篇》等也都充满豪迈气慨,洋溢着自信自负的少年意气。后期的创作,由于是在曹丕父子的猜忌、迫害下忍辱求生,心情极为悲愤苦闷,所以其内容与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中那种豪迈自信、昂扬乐观的情调没有了,代之出现的则是深沉的愤激与悲凉,作品集中抒写的是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失望,对曹丕集团的怨恨,对自己在碌碌无为中空耗生命的哀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赠白马王彪》可说后期作品的代表。

曹植诗歌的价值,除了内容上的充实外,对后代影响最大是他的诗歌艺术。他的诗歌做到了气骨与丹彩的完美结合,故钟嵘说他是“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他诗歌上的创造性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他的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就诗歌体裁来看,曹植诗作中有不少乐府诗,但是他运用

乐府体裁,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从而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变为以抒情为主。所以王瑶先生说:“他诗中的抒情成份加多了,有了鲜明的个性,因此独成大家”。比如他的《美女篇》,从形工上看是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汉乐府叙述的是彩桑女巧妙地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以叙事为主,而《美女篇》主要表现是美女盛年未嫁的苦闷,他以此美人迟暮的苦恼,寓托他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样就注入了诗的感情,具有了诗人自己的个性。在这一点上,他较曹丕的单纯模仿民歌胜出一筹,因为曹丕的诗好象总是在替别人诉说哀肠,看不到自己的个性。

第二,他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警。汉乐府诗往往以气为主,自然道来,无意于工巧,而曹植诗则更注结构的安排,他常常以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彩的景物描写开头,渲染气氛,笼罩全篇。如他的《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以白日西归,星月忽至来写时光的流逝之速;《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构其波。”以激烈动荡的景象,暗示作者心境地的不平和处境的险恶,等等。所以沈德潜说他“极工于起调”(《说诗晬语》)。

第三,他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表现在注重对偶以及锤炼字句上。曹植诗歌中对偶句极多,这一特点是魏晋诗歌趋向骈偶化的开始,而曹植是将这一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诗人。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缘池。”(《公宴》),“阊阖启丹扉,双阙耀朱光”(《五游》),再如炼字的句如“清风飘飞阁”(《赠丁仪》),“明月澄清影”(《公宴》),“清激长流”(《公宴》)等,经过诗人的精心锤炼,便达到了十分警醒的效果。这为后来南北朝文人诗歌注重修辞技巧开了先河。

第四,他的诗歌中,对自然景物有了效多的描写,这也改变了乐府诗的面貌。对后代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井上靖 诗歌 题材 艺术特征

作为20世纪日本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井上靖是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但在许多中国读者的眼里,井上靖只是一个杰出的小说家,或者说一个杰出的历史小说家。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天平之甍》《楼兰》《敦煌》《孔子》等早已被译成中文,在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影响甚至遮蔽了其诗歌方面的突出成就,让人们往往忘却其诗人身份。实际上井上靖是从诗歌开始他的文学之路的,诗歌创作贯穿于作者的整个文学生涯之中。从1958年第一部诗集《北国》到1990年10月最后一部诗集《星阑干》的出版,井上靖一共出版了八部诗集。这八部诗集收入诗歌330余篇。井上靖的诗歌在日本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如西胁顺三郎誉其为“卓绝的诗人”,竹中郁赞美他的诗是“诗之塔”。遗憾的是中国学术界很少有人对他的诗歌进行研究。我们认为,井上靖文学的出发点是诗。他的诗不仅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并且是其小说创作的酵母和思想内核。要全面认识井上靖这位作家,对其诗歌展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在井上靖具体诗作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其诗歌的基本特点,以期对井上靖诗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诗歌内容的丰富多样

井上靖的诗歌题材多样,内容相当丰富,有思考人生、感慨世事的,有谴责战争、祈盼和平的,有追忆往事、缅怀友人的,也有纪游考古、抒写自然的等等。

井上靖的一部分诗歌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冷静观察和思考、抒发现代人的内心孤独和烦愁。如《猎枪》重点不在表现中年男子为何要全身武装地逃离人世,而在于二十多年后诗人对它的追忆和思索。思索的结果,诗人也“想学着那个猎人的行路模样”。这里面包含着对人间的不信任和对不合理社会的憎恶和反感。说得更明白些就是对战后社会的绝望,“白色的人生河床”导致人内心的孤独与绝望。这就是井上靖散文诗冷静观察社会和人生的艺术魅力所在。《人生》则在广阔的时空中思考着人生,诗中充满强烈的悲剧意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的理性思索:“人类生活的历史只不过五千年,日本民族的历史不足三千年,人生也只有五十年。父亲我已生活四十年了,而你还不到十三年。”在永恒自然、悠久历史的对比之下,人生显得是多么的短暂易逝,浓重苍凉的感伤意识油然而生,从而使诗作具有深隽的艺术感染力。

抒写战争体验,表现战争的残酷,对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进行反思,冀望和平是井上靖诗歌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元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短暂的战争经历:“我们在快要倒坍了的城墙上,一个劲地垒沙袋。为了防御敌人几小时后可能发起的袭击,每个人都在加固自己面前的城堡,忙到日落以后。”诗作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性:“那时我们三个人无忧无虑的谈话,现在能回忆起这一切的,只剩下了我自己。不论是左边的或是右边的朋友,第二天就离开了人世。”贯穿全篇的是作者后来作品中一再出现的恬淡的宿命感的心情:“命运的安排,那么,已经安排了的自己所不知道的命运,无情地强加于人的冷酷的东西,在这静夜中纵横驰骋。好似硫酸那样无声的雨,细小而看不出来地在我们的精神上倾注。”在井上靖的诗歌中,战争的残酷性更多地是通过对在战争中逝去的友人的回忆表现出来的。如年仅二十七八的T君,“你,年纪轻轻的,在西伯利亚的野战中,中了枪弹而倒毙。你,现在此时,正高高地举起了手,把你此生该生存份的寿命,向我这里投了过来。”(《八十岁有感》)“山根、川村、桥爪、林”等四高柔道部的伙伴,“把那年轻的生命,一个个接连不断的,消逝在大陆南方的新的战场上。”(《戎装》)在这些诗中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因战争失去友人的悲哀,也有着对战争意义的否定和无声控诉。除了对战争表达痛恨之情,井上靖在很多诗作中也表达了平息战火、对和平的企盼之情。诗人认为“就在这个地球上,人们在争斗、战斗”,其原因就在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而在月亮上,“国家、民族一类的词,在那里变得毫无意义”。(《站在月亮上的人》)“我希望这新的一年是这么样的一个年,一个没有争斗的和平的年!现在除此之外,我再也没有别的祈求。”(《新年之初》)

描写旅行见闻、赞美山水自然之美、记叙各地风情、凭吊历史古迹、抒发人生感慨的纪游诗在井上靖诗歌中有着相当大的比重。乔迁选编的井上靖诗集《考古纪游》,收入井上靖各个时期的纪游诗146首,几乎是井上靖所有诗作的三分之一。

井上靖在旅行途中,创作了大量描写自然风光的写景诗,描摹了一幅又一幅的山水画。《“埃特尔斯克”的石棺》《名为“比德娜”的部落》《喀达尔克必尔河》《“克林特”之遗迹》等诗作再现了地中海沿岸各国的风光。如《橄榄树林》:“从科尔道巴到塞维利亚的一百七十公里,全都埋在丘陵的波中,这丘陵又被橄榄树埋起来。满目都是这种橄榄树。白天,叶背翻过来发着银灰色光辉,太阳一下山,就变成愤怒沉默不高兴的浓绿色的一团。一条铺装的道路,像呈现出它的甚么意志似的一股劲儿突向橄榄地带展开。”描摹西班牙沿途的橄榄树林,树叶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的色彩,反映出作者观察的细腻,品味自然风光的独特才思。《沙漠之街》《白龙堆》《幻之湖》《流沙》等则再现了大漠的广漠与荒凉。典型的如《干河道》对沙漠中干河道的描写:“连一滴水都无有的河之道。大的地方,川幅一公里,砂洲埋没着它,大小的岩石埋没着它”,尽管它面貌荒凉、却蕴含着一股“把沙漠整整划分为二的不可抑制的气概”。在诗人的笔下,也有着对中国南方景象的表现,如《珠江》:“从开着的窗子,可以看到横在眼下的珠江,黄浊的江面,闪耀着月圆明亮的银光,不拘何时,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船只,曳着红色灯光移动。有满载几百位旅客三层楼式的客船,也有小小舢板;有大帆船,也有小帆船;有运青菜的船,也有运木材的船。”诗作描摹出了珠江口岸的繁华景象。江面、月色、船只、灯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典型的“渔舟唱晚图”。

《镞形之石》《若羌》《南路的姑娘》等诗作表现民情风俗,勾勒出一幅幅各地的风俗画。如《若羌》记述诗人途经新疆若羌时出殡的情形:“几个男人,抬着四角形棺材,棺材四周围着十几个男人,他们都异口同声,大声哭叫着,很快地跑过一段沙尘飞扬的街巷。”而新疆《南路的姑娘》描绘了姑娘们因民族不同而服饰各异:“维吾尔的姑娘们,用围巾束头发,否则,就用它绕在脖子上,穿着长裙子。汉族的姑娘们,全不用围巾,都穿着裤子。”

在井上靖的纪游诗中,有一部分是对古迹和遗址的凭吊和题咏,如《天坛》《陕西博物馆》《古都“巴尔福”》《拜尔赛普利斯》《“卑斯特”之遗迹》《交脚弥勒》《千佛洞点描》等。这些寻幽访胜,吟咏历史的作品,展现出他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放射着诗人的耀眼才华和动人情思。从《古都“巴尔福”》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巴利亚国都的过去与现在。这里“有个青色的寺塔,青到几乎吸人之灵魂。”昔日繁华的古都,现在“既不生一棵的草,也不生一株的树”,“二千多年前的亡灵的哭泣,在白昼之中若静下耳朵,也可以听到”。这种情景,让人毛骨悚然,透露出诗人对世事沧桑的真切感受。

二、孤寂沉郁的诗歌基调

在井上靖的小说中,主人公几乎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尽管他们也进行过抗争,但结局不是如《一个冒名画家的生涯》中的原芳泉那样消极遁世,就是似《拳王》中的八甲田次郎般自杀,或者与《冰壁》中的鱼津一样走向死亡。与井上靖的小说创作相似,他的诗作字里行间也蕴含着凄凉孤寂的情绪。在他的笔下,不时流露出孤寂的情调和悲观的思绪,结局大多抹上一笔苍凉的色彩。深沉的孤独感和凄凉的心境,在他的诗篇中就表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

井上靖的诗歌,从初期的《元氏》《猎枪》等,到晚年的《我的青春》《岁月》《新年有感》等作品,常常在笔底流露出对生命的依恋与追求,抒写着有着深邃文化素养的诗人淡淡的哀愁和静穆的心境,尤其是晚期作品倾诉了历经沧桑的人间的悲与爱,传达了当晚境来临时那丝悲凉的思绪。如“好像一天终了黄昏已经来临——我的生命之黄昏已将来临!”(《残照》)诗人行走于沙漠中,在一处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带,看到“落日残照红似火的全是土屋的村落”的夕阳美景之时,一种人生“生命之黄昏”即将来临的想法“紧紧抓住”了“我”的内心。这是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感受的独白,呈现出诗人晚年心态的特征。诗中情感的强烈、心绪的沉郁撼人心魄。

三、井上靖的诗歌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散文诗的优美韵律

井上靖的诗歌,就诗形而言,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散文诗的形式。他的诗作每行字数基本相等,中间很少分段分节,排列得很整齐,这种散文诗诗形,可以不受诗体格律的限制而自由表达思想。井上靖散文诗诗歌形式定型于他创作的初期。诗人采用散文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有可能是受到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当时的井上靖喜欢读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等象征派诗人的作品,大学毕业论文也是关于瓦雷里诗学的研究。据日本学者宫崎健三的说法,井上靖散文诗体的形式可能是从1932年7月发表于《焰》的诗作《渴》开始的。《渴》这首诗共三节,采用散文诗的形式,通过干渴的“我”、母亲与妹妹等三人与一滴水也没有的壶的关系,表现出“我”坚强、执着的精神。诗作在散文诗形式的运用上虽然还不够纯熟,但却是之后作者创作散文诗这一形式的一个很好的开端。随后发表的《饿死》《途上》等诗作都沿用了散文诗的形式。

四、诗歌是井上靖文学创作的出发点,是他小说创作的源泉,这也是井上靖诗歌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井上靖文学的出发点是散文诗,他的诗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与其小说的关系极其密切。具体而言,井上靖诗歌与小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小说的主题来自于其诗歌,诗歌成为其小说的思想内核。如诗歌《猎枪》不仅成为其同名小说的卷首诗,而且诗作中表现出来的那“白色的人生河床”式的孤独与绝望也成为小说的基本主题。此外,诗《漆胡樽》《比良山的石楠花》,就是其同名小说的基本主题。二是诗歌中描写的场面出现在相关的小说中,成为小说的题材来源。如诗《海边》中描述的海滨当地学生与城里学生的冲突,是《丝柏物语》中千本松原格斗场面的部分。诗歌《孔子》《黄河》《天命》《北辰》《大落叶之日》等十余首关于孔子的诗歌,都出现在长篇小说《孔子》中。同样,在小说《通夜之家》《断云》《斗牛》中,我们可以看到诗《高原》《野分(一)》《野分(二)》的场面等等。诗《伊希库·库尔》中伊希库·库尔湖的优美传说成为小说《圣人》的题材来源。三是小说中的人物来自于诗歌。如诗《生涯》中的年迈的烟火匠人,是小说《一个冒名画家的生涯》中的主人公原芳泉。

井上靖文学的出发点是诗,他的诗歌一方面成为小说创作的酵母,另一方面又是其小说的思想内核。诗歌贯穿于井上靖一生的创作当中,是诗人一生心路历程的反映、思想的真实写照。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孤寂沉郁的诗歌基调、情景事融为一体、散文诗的优美韵律等体现出井上靖的独特个性,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井上靖中国题材诗歌研究”[12YBA277];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优秀青年项目“井上靖中间小说研究研究”[13B106];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招标课题。)

参考文献:

[1]筱田一士.井上靖的文学道路[J].文化译丛,1982,(1).

[2][日]井上靖.乔迁译.星阑干[M].台北:九歌文库,1999.

[3]袁盛财.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中的中国形象[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井上靖.井上靖全詩集[M].东京:新潮社,1979.

[5][日]井上靖著,乔迁译.干河道[M].台北:九歌文库,1998.

[6][日]井上靖著,薛柏谷译.天山·丝路·长河[M].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8.

诗歌的特点范文第4篇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红梅

(宋)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上述三件作品,从表面上看,都是八句,每句七个字,如果不用律诗知识来区别,的确很容易把它们都看成是七律。事实上,王勃的是古体诗,也叫七古,苏轼的是七律,宋祁的是词。我们用近体诗――律诗知识作如下分析和判断。

第一,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总称,除了句数、字数固定外,一般押平声韵。

《滕王阁诗》的第二、四句押的是仄声韵,第六、八句押的是平声韵;《红梅》押的是平声韵;《玉楼春》押的是仄声韵。而古体诗是除律诗、绝句以外的古诗,除句数、字数不固定外,押韵可平可仄;词的押韵依词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玉楼春》按词牌的规定应押仄声韵。

第二,近体诗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古体诗押韵自由;词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滕王阁诗》前四句押u(ü),后四句换成iou了,《红梅》和《玉楼春》分别押i和ao,中间没有换韵。

第三,近体诗讲究对仗。

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但也有少数律诗一、三联对仗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或一、二、三联对仗,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只有律诗才有四联的名称,每联两句,四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又叫截句,即截取律诗的任意两联而成。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一律用对仗。古体诗不讲究对仗,词的对仗受词牌的限制。《滕王阁诗》的第三、四句对仗,七、八句对仗。《玉楼春》的三、四句对仗,有的《玉楼春》词三、四句就不对仗,如元好问的《玉楼春》:“金沙猎猎风城阵,白雁一声霜有信。琵琶肠断塞门秋,却望紫台知远近。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第四,近体诗讲究平仄。

一是平仄相间,即一句中有平有仄,如五律有四种基本句式:①平平平仄仄,②仄仄仄平平,③仄仄平平仄,④平平仄仄平。它们分别作首句,就有四种五律格式:(1)①②③④①②③④;(2)②④①②③④①②;(3)③④①②③④①②;(4)④②③④①②③④。这样排列是为了保证二、四、六、八句押平声韵。七律的四种基本句式是在五律的句式前加上两个相反的平仄即可。七律相应的也有四种格式。

二是平仄相对,即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反。有时近体诗的出句和对句不可能每个字都相对,但出句和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对。

三是平仄相粘,即后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要和上一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像庾信的《拟咏怀》虽然押的是平声韵,但“关门临白荻”全是平声,是不合规律的;“关门”的“门”和“凄惨”的“惨”一平一仄,是不合粘的。杜甫的《望岳》押的是仄声韵。古体诗不讲平仄。词的平仄因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是比较复杂的。

词、曲和近体诗的最大区别是句子长短不一,而词和曲的区别则是:(1)词有词牌名和词的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它规定了词的格式,不同的词牌在字数、押韵、平仄、对仗上不相同;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曲(散曲)有宫调名、曲牌名和曲的标题:宫调是表示曲的声音高低等的,类似今天歌曲的A调、B调、C调等;曲牌规定了曲子的格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押韵等方面往往不同;标题是曲的内容的体现。(2)词的格式严格,一定词牌的词,调有定格,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曲(散曲)由词蜕化而来,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平仄韵通押,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一韵到底。如不论何人写《念奴娇》词,也不论该词表现什么内容,它都是长调,上阕49字,下阕51字;押仄声韵;上阕五六句对仗,下阕六七句对仗;上阕三四五六七八九句和下阕四五六七八九十句的平仄分别一样。而同宫调同曲牌的曲子即使是一人写的,字数也不尽相同。

诗歌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曹植诗歌 艺术特点

曹植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遭遇,是与他和曹丕的争为太子的经历密切相关的。他少时以才思敏捷而深得曹操的宠爱,一度曾被立为太子,但由于他放纵不羁,缺乏政治家的成熟与老练,最终在与曹丕的明争暗斗中失败。由于有这样一段经历,所以在曹后,他的日子便很不好过。曹丕继位后,他位为藩侯,但曹丕对他颇多猜忌,屡屡更换封地,加上曹丕的部下多方谗毁,他受到了严厉的迫害,名为侯王,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得咎,行同囚徒。魏明帝即位后,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多次上书,力图得到任用,但仍得不到信任,最终郁郁而终,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曹植的诗歌今存八十余首,辞赋、散文四十余篇,就其创作经历来看,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由于受到曹操的宠爱,显得志满意得,昂扬乐观,充满自信,富于浪漫情调。《白马篇》可说是前期作品的代表,诗中所写慷慨赴国难的侠少年,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化身。其他作品如《? 篇》等也都充满豪迈气慨,洋溢着自信自负的少年意气。后期的创作,由于是在曹丕父子的猜忌、迫害下忍辱求生,心情极为悲愤苦闷,所以其内容与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中那种豪迈自信、昂扬乐观的情调没有了,代之出现的则是深沉的愤激与悲凉,作品集中抒写的是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失望,对曹丕集团的怨恨,对自己在碌碌无为中空耗生命的哀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赠白马王彪》可说后期作品的代表。

曹植诗歌的价值,除了内容上的充实外,对后代影响最大是他的诗歌艺术。他的诗歌做到了气骨与丹彩的完美结合,故钟嵘说他是“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他诗歌上的创造性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他的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就诗歌体裁来看,曹植诗作中有不少乐府诗,但是他运用

乐府体裁,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从而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变为以抒情为主。所以王瑶先生说:“他诗中的抒情成份加多了,有了鲜明的个性,因此独成大家”。比如他的《美女篇》,从形工上看是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汉乐府叙述的是彩桑女巧妙地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以叙事为主,而《美女篇》主要表现是美女盛年未嫁的苦闷,他以此美人迟暮的苦恼,寓托他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样就注入了诗的感情,具有了诗人自己的个性。在这一点上,他较曹丕的单纯模仿民歌胜出一筹,因为曹丕的诗好象总是在替别人诉说哀肠,看不到自己的个性。

第二,他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警。汉乐府诗往往以气为主,自然道来,无意于工巧,而曹植诗则更注结构的安排,他常常以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彩的景物描写开头,渲染气氛,笼罩全篇。如他的《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以白日西归,星月忽至来写时光的流逝之速;《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构其波。”以激烈动荡的景象,暗示作者心境地的不平和处境的险恶,等等。所以沈德潜说他“极工于起调”(《说诗??语》)。

第三,他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表现在注重对偶以及锤炼字句上。曹植诗歌中对偶句极多,这一特点是魏晋诗歌趋向骈偶化的开始,而曹植是将这一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诗人。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缘池。”(《公宴》),“阊阖启丹扉,双阙耀朱光”(《五游》),再如炼字的句如“清风飘飞阁”(《赠丁仪》),“明月澄清影”(《公宴》),“清激长流”(《公宴》)等,经过诗人的精心锤炼,便达到了十分警醒的效果。这为后来南北朝文人诗歌注重修辞技巧开了先河。

第四,他的诗歌中,对自然景物有了效多的描写,这也改变了乐府诗的面貌。对后代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杜甫;沉郁顿挫;诗史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为少陵野老,是唐代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命运坎坷,颠沛流离,一生作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的诗作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炽烈的情感。这种对国家深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杜甫被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不仅有着史诗般的纪实性也体现着浓郁的“沉郁”美学风格和特色。杜甫主要的经典作品在唐代的安史之乱之后,即唐王朝有盛转衰的拐点之后。他主要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的思想。他热爱天下百姓,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宏伟的抱负,坚持自己的信仰,愿意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作出牺牲,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愫和强烈的大爱于天下的情怀,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为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沉郁指的是作品的主题和意蕴,内容所蕴藉的意味,指的是哀怨郁愤、充满人生的悲凉感和历史的苍茫感的一种审美形态,它的文化内涵是儒家的仁。而顿挫指的是“法”,即组织作品的章法,即作品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组织架构等一些表达。历数杜甫的作品,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又蕴含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感情深沉忧郁、悲壮凝重;表达方式又含蓄蕴藉,深挚又曲折婉转。杜甫对祖国前途有着深深的担忧,对人民的疾苦有着深深的挂念,所以他的作品立意深远宏大。杜甫时常将一腔深情选择含蓄凝练的表达出来,先将感情蕴藉甚深甚浓,已蓄势待发之时,受儒家的“仁”的思想的影响,又将感情及时遏制住,转为婉转低回的表达,因此杜甫感情蕴藉浓郁而表达顿挫。

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既有文化底蕴的传承的原因也有具体国家社会的环境因素和艺术家个人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原因,由很多因素相互掺杂融合形成。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受着以儒家传统文化内涵之核心的“仁”的价值观的影响,受着历经磨练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也受着忧国济世的抱负,善感的个人性格气质,崇尚壮美的审美理想和个人的创作态度的影响。一、杜甫深受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的影响,这是影响杜甫人生态度的最主要因素。儒家文化或称儒家哲学,它是一门关于处事态度的情感哲学,“仁”是它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是人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立足的依据,是人之所以是人的关键。这种对人的同情、关爱之情和对万事万物的悲悯情怀,体现在杜甫的诗作中,凝结成了典型的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在杜甫的诗歌中俯拾皆是,表现为一种深沉,浓郁,郁结,哀怨,郁愤的情绪,体现为忧患的精神,乐道的精神。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对出征在外的将士的关怀正是来自于杜甫对于百姓苍生的大爱。二、杜甫的诗歌风格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杜甫经历了国家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亲历国家的富庶强大到后来的国民生灵涂炭。他个人的人生也经历了仕途的不得志和物质生活的由充盈到后来的穷困潦倒、寄人篱下这样一种坎坷。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有着个人不得志的郁结,而且更包含着对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对国家前途的忧愁,因此他的诗歌体现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有着诗圣般的情怀,他心中饱含对天下万物都有着关爱和同情,天地万物都关乎生命关乎情感,都能引起对生命的感触和对时间的理解。在杜甫的诗中能得到浓郁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杜甫的沉郁风格内涵、形成原因、美学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杜甫的诗歌有着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沉郁顿挫是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内涵,以含蓄蕴藉为特点,是一种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是由对人及世间万物的爱而生发出的醇美,壮美,含蓄凝练之美。

参考文献: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1卷[M].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仇兆鳌.杜甫详注[M].中华书局,1979.

诗歌的特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边塞诗;幽愤赠友诗;艺术特点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被誉为“诗佛。其诗存诗400余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清淡宁静;边塞诗明朗清丽,豪迈雄浑;幽愤赠友诗,宛转含蓄,深沉真挚。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于后世作品影响深远。本文欲从王维诗歌题材入手来分析其艺术特点,以求对王维诗歌艺术特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清淡宁静

清淡自然是王维诗歌的主体风格特征。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诗人最负盛名的山水田园诗中,这些诗歌反映诗人隐逸生活的情趣,冲淡自然,清新有致。如《赠裴十迪》、《新晴野望》、《渭川田家》、《山居秋螟》等作品。这类诗大都表现诗人对现实理想幻灭而转向隐逸山水的闲适宁静的思想和心境。这在上述诗中都有所表现。例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援。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口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诗歌不仅描述了诗人恬静悠闲的情致还描绘了一幅秋雨之后山居生活的美丽画面。在美丽的风景中,诗人兴趣盎然,享受自然的乐趣 。又如《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主要是描写了村居生活场景的自然和闲适,晴朗的天气,宜人的风光,诗人的恬淡安宁与美丽的自然风景互相兼容。王维的另一个代表作《山居秋暝》,首联总领全诗,在秋天的傍晚,山雨过后,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来。“空山”是因山中的林木茂盛,把人的活动都给隐藏起来了,与后面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句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空远清丽,也包含诗人主观意识的宁静和悠闲。第二句是写景的名句,此联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错落有致的景观融入对仗工整的句子之间,行笔如水,自然流畅。安静与宁静的环境,与诗人恬淡的心情相一致,随意挥洒而展现出诗人的境界。颈联动静相生,从视觉、听觉来描写一群洗纱妇女打破了山间的宁静,竹林响动,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活力。在清新和宁静的乡村夜晚,感受到一切事物的生命和活力,这也是诗人所向往的境界。结句表明诗人随遇而安的意志。

二、边塞诗明朗清丽,豪迈雄浑

开元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间,王维出使凉州监察御史,任河西节度使幕府判官。在此期间,王维写了相当数量的边塞诗歌,如《陇西行》、《从军行》、《陇头吟》、《凉州郊外游望》、《使至塞上》、《出塞》等典型的边塞诗歌。其风格豪迈大气,壮阔明丽。这其中最著名的是《使至塞上》,这首诗风格有力,通过壮观开阔的塞上景色,表达自己出使塞外的自豪感。笔力雄劲,形象生动。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口圆”以写景生动,直至今日也为世人所称道,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与王维所做的山水诗不同,其山水诗体现了明秀清幽之境,而边塞诗歌描写了最具塞外地理环境的特征。如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长河、 孤烟、归雁、征蓬等为主体。通过“出”“入”“直”“圆”四字传神之笔,让人置身其中,将整体环境和具体景物相融合,使人身临其境,显现出一幅既明朗清丽又雄浑粗犷的塞外风光图景。

三、幽愤赠友诗,宛转含蓄,深沉真挚

王维早年遭贬,所以也写过一些揭露贵族骄奢淫逸,抗议贤才备受摧残压抑的幽愤诗。这些幽愤诗揭示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寄寓诗人贬谪不得志的幽愤。如《寓言》二首、《西施咏》、《偶然作》六首之五等。《西施咏》里写道:“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王维以这首诗来借咏西施,以喻为人。诗人借西施“朝贱夕贵”,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的经历,悲叹世态炎凉,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有如他的赠友送别诗《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H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全诗意态百端,表现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是唐代送别诗的佳篇。

总之,诗人王维把自己的个性气质、独特的美感经验和审美哲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他笔下的诗歌意象中,构造出清幽又空灵的意境。在此意境中,又含着别致的顿悟,蕴藉着理性的思索。给人以情感的、审美的、哲学的愉悦。

参考文献:

[1]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8月版

[2]李瑞腾.《唐诗中的山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1981年12月.

[3]王志清.《纵横论王维》.齐鲁书社,2008年7月.

[4]李泽厚.《禅意盎然》.《求索》,1986年第4期.

[5]张秀平,王乃庄编著.《中国文化概览》[M].上海.东方出版社.

诗歌的特点范文第8篇

本文就以16世纪法国诗歌,尤其是十四行诗为例,对法国16世纪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做一些初步探索,从而进一步研究法国诗歌文学的特点。

16世纪法国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文艺复兴是欧洲人文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为灿烂的现代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中世纪以“神”以“上帝”为中心的时代,走向了以人为思考中心的新时代。在哲学、美术、文学、建筑等领域内,都产生了伟大的作品。从整个法国文明史的角度来讲,文艺复兴是唯一一个产生了众多文化巨人的时代。

法国在文艺复兴的潮流中,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但是后来居上,受到了英明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ois Premier)的大力支持。他将许多意大利的大艺术家请到法国,从而讲文艺复兴的精神传遍了整个国家。

由于中世纪的僧侣和学者都用拉丁语进行写作,所以对法语的发展与完善十分不利。法国学者们迫切地希望法语能够达到与拉丁语一样的地位,与已经发展起来的意大利语平起平坐,所以必须通过大量的文学创作来丰富法语,通过文学规则来规范法语。当时的主要文学体裁是诗歌,所以诗歌就成为文学创作与规范最重要的阵地。

龙沙(Ronsard)是“七星诗社”中最重要的诗人。他精通多国语言,对古希腊罗马文学十分了解。他在结识了另一位诗人杜贝莱之后,志同道合,共同提出了许多诗歌见解, 与1549年成立了“七星诗社”,成为法国第一个诗歌组织。他们发表了著名的宣言《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提出了诗人关于丰富、发展法语,进行诗歌革新的基本观点。

七星诗人强调摹仿古代,并在摹仿中进行创新。七星诗社的诗人们从事过各种创作,如爱情诗、圣诗、科学诗、宫廷诗、史诗、诗歌评论、喜剧、悲剧、文艺批评和翻译等,他们的诗歌声望很高。他们要用法语创作民族新诗,创作出可以与古代诗歌相媲美的法国诗歌,从而达到统一,完善法语的目的。具体而言,他们提倡运用“亚历山大体”进行诗歌创作,奠定了许多诗歌的原则,对后来法国诗歌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发展语言方面的贡献相当具体,从词汇的变迁,到修辞的运用,在他们的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他们的诗歌韵律优美,形式精巧,融自然与艺术为一体。

一、抒情诗

在现代人的思维中,抒情诗即指诗人用来抒发对人类、社会、大自然等思想感情的诗篇;这些诗同英雄史诗等其它诗歌体裁一样,只能用于阅读和朗诵。然而,如果探究法国抒情诗产生的根源,我们会发现抒情诗(Le lyrisme)一词是由古希腊的竖琴里拉(La lyre)演变而来。事实上,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古希腊,抒情诗最初都是一种配乐诗,它的诗句往往伴有一种固定的旋律或曲凋。因此,音乐性强就成了抒情诗的一大特征。

杜贝莱是一位抒情诗人,以十四行诗的巧匠载入法国诗史。十四行诗是一种短小而要求严格的诗体。法国式的十四行诗由四节诗组成(4+4+3+3),杜贝莱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他善用跨行、倒装、中间停顿,韵律丰富。喜用对比和词语重复(如“罗马是罗马的唯一纪念建筑,也只有罗马才能将罗马制服”),产生特殊效果。时而用一个明晰的画面描绘罗马的壮美或衰败,时而用细节的罗列表达事务的繁琐。开首以比兴手法,借神话比喻;结尾常用一个判语、一个警句或一个引人回味的画面,议论雄辩有力。

龙沙也是个抒情诗人。他的抒情诗渗透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表达了对大自然、爱情和人生乐趣的爱好和追求。龙沙被称为爱情诗的圣手。他用最美好的、最高级的形容词去赞美意中人,也用启发的方式委婉的描绘爱情,时而也描绘感伤式的爱情。这类诗歌在赞颂之中有劝告,平静的语调带感伤。

龙沙的诗歌感情真挚,流畅自然,韵律和谐,节奏多变;他发现了十二音节诗行的价值;他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和神话传说了解深入,有多方面的诗才。

二、讽刺诗

16世纪早期的诗人马罗(Clément Marot)是个讽刺诗人。《地狱》鞭挞司法机构施行酷刑,把沙特莱监狱比作地狱,把酷吏写成魔鬼。《重罪法庭法官和桑布朗赛》(1527)指斥法官为“地狱判官”,认为他才该上绞刑。《流亡斐拉拉,致国王书简诗》(1534)怒斥法官将一文不名的无辜者判刑,索邦学院敌视文艺,教士饕餮嗜酒,自称“为了替神圣的教会效劳,理应有些恶习”。

杜贝莱(du Bellay)是“七星诗社”的另外一位领军人物。他出身于安茹的名门世家,自幼父母双亡,身体羸弱,生活悲苦。1545年在普瓦蒂埃大学攻读法律,学会拉丁文。1547年与龙沙相遇,到巴黎求学于多拉,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1549年起草《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1550年发表《橄榄集》(Olive)。1553年,他作为总管跟随亲戚红衣主教到罗马,眼界大开。他在意大利写出几部诗集,1558年回国后发表了《罗马怀古集》(Les Antiquités de Rome)、《怀念集》(Les Regrets)和《村戏集》(Les Jeux rustiques)。他看不惯佞臣,写出《宫廷诗人》(1559);他关心人民疾苦,写出《关于法兰西王国四个等级呈国王的时论诗》(1559)。

杜贝莱是一个出色的抒情诗人,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讽刺诗人。他虽然生活在恶浊的上流社会,却决不愿同流合污,他以清醒的目光观察世事,在笔端流露自己的愤懑。在《怀念集》中,在罗马教廷,他随处看到阿谀逢迎、耍弄权术的奸佞,他们“步履稳健庄重,眉宇严肃认真,/对每一个人投以莞尔一笑,/仔细字斟句酌,回答摇头晃脑,/或说声‘不,先生’,或说声‘是,先生’。”他们用稳重的外表掩盖空虚的心灵,而假冒为善“是宫廷最大的美德”。

杜贝莱对红衣主教毫不留情,描写他们权欲熏心,觊觎教皇的宝座。杜贝莱对法国宫廷的那些“宫廷的老猴子”也嗤之以鼻。大臣衣着华丽,举止模仿王爷,只会拍马奉承:“如果主子嘲弄,他们一样照办;/如果主子撒谎,他们不反其意:/为了取悦主子,他们看到的是,/正午升起月亮,午夜太阳灿烂。”杜贝莱的讽刺善于勾画形象,写出奸臣的虚伪和丑态,笔锋犀利。行文中常插入议论,显示出诗人正直的、疾恶如仇的品格。

三、宫廷诗

龙沙1550年发表《颂歌集》(Odes),模仿品达和贺拉斯,歌唱爱情和故乡美景。《颂歌集》是他的成名之作,使得“颂歌”这一体裁在法国流行了很长时间,龙沙诗名大振,受到宫廷垂青,1558年他接替了宫廷诗人的位置,创作应酬诗和喜庆诗。他长期担任国王的宫廷诗人,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诗人王子”。但作为宫廷诗人,歌功颂德之作经不起时间考验。

16世纪早期的诗人马罗(Clément Marot,1496-1544)。他十岁时他来到宫廷。1519年成为玛格丽特•德•纳瓦尔的侍从和喜爱的诗人。马罗的成功在于他不是循规蹈矩地当他的宫廷诗人,而是勇敢地面对社会,面对生活,并在诗艺上不断进行探讨和摸索。他强调用词的准确和表达的简练,他的诗语言简朴而灵活多变,形象生动而很少用夸张比喻之类的修辞手法。

16世纪法国文学在很大程度上与宫廷有关。掌权者将文人请到宫廷,同时他们的命运也与宫廷联系在一起。诗人的大部分作品也都反映了法国16世纪王宫贵族的生活。

在欧洲各国文学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都非常紧密。但文学与政治的联系方式却有所不同,英国作家相对超脱,德国作家比较逃避,法国作家则对政治十分关注并全心投入。英国作家之所以相对超脱,是因为英国除了上层的宫廷贵族文学外,还有民间下层的市民文学。再看德国,由于落后的政治专制,德国一直到了19世纪都缺乏起码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作家只有流亡到英国等其他国家才能发表自由的言论,呆在国内,就只能思考一些与现实政治无关的形而上学问题,于是导致了德国相对超越现实的思辨哲学的发达,而关注现实政治的文学相对滞后和贫弱。

法国的情况却大有不同。法国作家对政治非常关心了,与政治的关系很紧密。长期以来,由于法国文学艺术的中心在宫廷和贵族府第沙龙,文学艺术家依附宫廷或达官贵人、靠赏赐和俸禄维生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但依附政治,依附权力,作家寄人篱下,生活不稳定,甚至也不安全,目睹政治腐败,或失去恩宠后很容易产生绝望与反抗情绪,形成了作家与宫廷政府、与达官贵族之间的矛盾冲突。

16世纪法国诗歌,无论是抒情诗、讽刺诗、还是宫廷诗,无论描述爱情,赞美大自然还是讽刺宫廷的虚伪,都是法国灿烂的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国古代诗歌在主题和形式上都是多种多样,兼容并包的。另一方面,从文艺复兴法国古代诗歌开始,法国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即文学的“介入现实性”,就已经逐步显现出来。通过对16世纪法国诗歌艺术的学习,我们大致能够感受到法国诗歌文学的这一鲜明特征。

参考文献:

[1] 郑克鲁.法国文学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2]董强.插图本法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3]张放,晶尼.法国文学选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

诗歌的特点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诗歌鉴赏特点 强化训练 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59-01

诗歌以其生动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故而诗歌鉴赏自1993年在高考试题中出现后,深受广大中学教师的好评,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导向。

诗歌鉴赏的前提是理解,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达到某种美的享受。在鉴赏诗歌时,鉴赏者首先接触其语言,并通过它来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形象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一、高考诗歌鉴赏的特点

纵观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可见其具有以下特点:

1.就选材而言

高考诗歌鉴赏题,在内容赏一般是短小精悍而且通俗易懂,在体式赏已涉及诗、词、曲等多种样式,在时代上已从唐、宋、元三代向现展。更为重要的是,所选材料都与课文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常常是课本知识的迁移。

2.就题材而言

中国古典诗歌虽说是浩如烟海,但从题材的角度看,总有一些题材相同、情相近、手法相似的诗歌,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即事抒怀诗等几种类型。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额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歌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

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般以古诗为主,题目从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题目的设问角度在传承语句理解的特点外,还采取扩展式鉴赏。材料来自课外,但和课内都有必然练习。一般选取知名度较高,内涵丰富的诗篇,但难度并不大于教材中的同类作品,且一般不用教材外的典故。鉴赏角度广泛:(1)诗歌形象的鉴赏;(2)诗歌语言的鉴赏;(3)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4)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领悟。

这些都是公考检测的特点,我们在诗歌鉴赏时必须引起注意。

二、高考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

中国诗歌富于抒情性,诗人的表现是情感式的,是通过抒情来表现主题。其次,诗歌通过创造意境来表达思想感情。意境是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再次,诗歌是高度简练的,由于格律的限制,以简练的语言表现浓厚的意蕴。最后,由于入乐须依格律,诗歌富于音乐美。其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与内容传达的思想感情和谐一致,可以通过吟诵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鉴赏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

1.“感觉”,对诗的形式或诗的形象的外在情状的反映。

2.“感染”,读者与诗人在思想感情上产生了共鸣。

3.“感触”,读者为诗的形所激发出的与之相关的一些感慨与思考。

在鉴赏过程中,不仅仅是读诗,更重要的是品诗,品尝出诗味,即品出情味、意味、兴味和韵味。我们是从现象、语言、表达方式、思想内容等方面品出诗味。

(二)诗歌鉴赏的必备条件

1.鉴赏者始终伴随着形象,融合着自己的思想情感。

2.鉴赏者总是充满着想象和联想投入诗的意境,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3.鉴赏者一直在审美活动中得到美感享受,对形象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思考。

(三)诗歌鉴赏除了必须读懂语言,理解大意,了解作者及写背景等之外,还应把握其独特的特点。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1.通过吟诵体会诗情

诗歌格律的节奏和韵律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谐一致,古人写作诗文讲究“以声传情”,“声象相应”,那么,鉴赏者只有通过吟诵、品味,才能逐渐真切、清晰地感受到诗歌中描绘的形象,体会到诗人表达的感情,获得诗人当时对生活的体验,进而在思想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

2.把握诗的形象,领会诗的意境

诗人的感情蕴含在诗的形象和意境之中,这一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尤为突出。诗忌直露,讲究含蓄,或情景交融,或写景寄情,或移情于景。因而领会诗的意境必须从把握诗的形象入手。在姜夔的《扬州慢》里,只有把握客观形象“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才能体会出作者由此产生的悲凉之感。

领会诗的意境首先应注意根据诗词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从诗中的形象去探求诗人的情感,而不应先入为主,以对诗人的一般了解来生搬硬套。因为,李白的诗并非全部都是旷达的,同样,杜甫的诗也非全部都沉郁。其次对诗词形象的把握。意境的领会应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分析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许多梦中美景,不能仅仅对景物特征做表层理解,,更应看到诗人的创作意图。再次,把握作品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把握形象,领会意境。

3.品味,推敲语言,领会情致理趣

中国诗歌力求语言精练,凝缩,字少意多,其情致理趣耐人寻味。“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一声笛起山前。”其中的“拂”面,船“横”以表现情致,“月”落,“一”声以体现理趣,皆十分传神,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宁静的夏夜,值得推敲,体味。

4.感悟诗句外的曲致

诗贵含蓄,诗人往往将情致藏在诗句的背后,借咏物叙事或用典而有所寄托。李清照《如梦令》里“知否知否?影视绿肥红瘦”表达出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四)灵活运用答题技巧,准确解答问题

1.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歌贵现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托物言志,叙事则是寓情于景等等。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达,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从而顺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

2.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合语境

诗歌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意,合乎诗境,从而达到排误存正。

3.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反片面

有些对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设置迷惑,干扰考生。应试时,应把原诗,注释以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

诗歌的特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适;诗歌;历史人物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042-02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二十入长安,曾淹留梁宋,四十六岁中第,而仅得汴州封丘尉之职。仕途坎坷对他的诗风产生深远的影响,“高岑之诗悲壮,使人读之感慨”(严羽《沧浪诗话》),“左散骑常侍高适,朔气纵横,壮心落落,抱瑜握瑾,浮沉阊巷之间,殆侠徒也。故其为诗,直举胸臆,摹画景象,气骨琅然。”(《唐诗品》)高适诗多胸臆语,少用比兴等修辞手法。盛唐诗人有着与时代相符的积极入世心态,以兼济天下为己任,体现在诗歌中便是一泻千里的豪迈之气。

诗歌是诗人思想的表现。所谓“诗言情”、“诗言志”。纵观诗人一生,大多都处于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中:高适天宝八载(公元749年)赴长安应试中第。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卒,一生短短六十二年。前四十六年均在梁、宋(今河南商丘)等地浪迹。多年的落拓浪游生活和早年干谒不成的经历使其诗歌中常带有一种悲壮慷慨的基调。对《四库全书》中《高常侍集》的分析数据显示,在高适作品中。“酒”出现47次,“愁”和“悲”共计77次,这些字相对较高的使用频率,从侧面反映了诗人的惆怅和悲愤。以及无可排解的忧郁。诗人创作的高峰时期是在仕途坎坷的浪游及入幕时期。这段时期占据了诗人的大半生,从“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到“布衣不得干明主”“暮宿灵台私自怜”,诗人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怀古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得将自己的境遇和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因此,在高适诗歌中,涉及到历史人物非常多。

在高适的诗歌中出现了哪些历史人物,他们具有怎样的共性,又与诗人的生平经历与人生追求存在哪些联系,是笔者要考察的重点。本文旨在通过考察高适诗歌中历史人物的特点,分析这些历史人物与诗人人生旨趣之间的联系,主要参考了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共收录诗作二229首)。

一、高适诗歌中涉及的主要历史人物

高适诗歌内容丰富,涉及边塞、咏怀、关心民生疾苦及讽刺现实等多方面内容,诗歌主旨在诗人不同的创作阶段也有差异。因此,在诗歌中,诗人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或予以肯定,或予以否定,或予以辛辣的讽刺,不一而足。而与诗人人生旨趣相通的,必然是那些诗人肯定的历史人物。诗歌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从三皇五帝到唐太宗,从帝王将相到文人墨客,不可谓不多。在数量上占优势的是那些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君臣,如苏秦、韩信、李广、平原君等人。因此,我们通过这些人物的分析,考察诗人的人生追求。

二、诗歌中历史人物的类型与特点

1、帝王诸侯:黄帝、尧、舜、刘邦、梁孝王、平原君、信陵君、李世民等。高适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梁孝王和平原君、信陵君。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即汉代梁孝王刘武。梁孝王非常好客,“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汉书》)。当时的文人如枚乘、司马相如等均为梁王的座上客。“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宋中十首》)”,“君王不可见,修竹令人悲。”(《宋中十首》)

平原君和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他们广招天下之贤士,食客可达一千多人。“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邯郸少年行》),“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题李别驾壁》)

这些帝王将相在诗歌中的l出现,主要表达了诗人两方面的情感。一是对古代明君的向往,二是对自己不得重用的悲叹。高适二十入长安,怀抱经国济世的热忱,却一次次的失望,于是,便对历代明君表现出一种汲汲的渴望和追求而不得的失落,这两种情感贯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文臣武将

屈原、管仲、鲍叔、王粲、贾谊、杨雄、冯谖、苏秦、韩信、枚乘、蔡泽、谢安、诸葛亮、车胤、邹阳、范睢、萧何、范蠡、李广、霍去病、朱买臣、鲁仲连、陆逊等。在这些人中,苏秦、李广是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人物。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少有大志。“悬梁刺股”中的“刺骨”即是苏秦。苏秦在未得到重用以前,备尝人间冷暖。“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酬裴秀才》),“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别王徼》),“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九月九日酬颜少府》)

李广,汉代名将。后世称为“飞将军”,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卓越的战果。“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并序》)”,“惟昔李将军,按节临此都。”(《塞上》)

苏秦在诗歌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诗人以这一类人自励。大凡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人,他们要承受的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承受这些,则是实现理想,施展抱负的必经之路。对历史上名臣的钦慕,一方面是对自己能够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愿望,另一方面则是以他们自励,在失意找到精神的寄托。对霍去病、李广等将帅的一再提及,则表现了诗人对征战沙场的向往。体现在诗歌中,则是诸多豪气横越的边塞之作。

3、诸子百家及文人墨客

孔子、庄子、王粲、曹植、王勃等。“忆昔鲁仲尼,此经过。”(《宋中十首》)在高适诗歌中,有多处对《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阐释,高适受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影响较深,“道”在《论语》中出现了60次,在高适诗歌中,它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君心本如此,天道岂无知。”(《宋中十首》)“昨日遇夫子,乃欣吾道存。”(《酬司空》)“万乘亲问道,六宫无敢听。”(《遇冲和先生》)“上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自淇涉黄河途中十二首》)“远游怅不乐,兹赏吾道存。”(《同韩四薛三束亭月》)高适笔下的“道”,自然与孔子有相通之处,同时,也是诗人的内在精神的外化。是诗人志存高远的体现,所以诗人贯之以“吾道”。

虽言“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旧唐书・高适传》)但是,诗人是晚年而“达”,而这个阶段并不是高适创作的高峰时期。高适对历史人物的偏爱,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历代明君贤臣的向往。另一方面则是对“布衣不得干明主(《别韦参军》)”的无奈。诗人在历史的经纬中来回穿梭,而无论现实生活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相似或背离,均会引发诗人的感触。表现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便是诗人不自觉的将这些触动都化为自己的诗句。

上一篇:革命诗歌范文 下一篇:英文诗歌朗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