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发展范文

时间:2023-02-22 20:18:30

市场发展

市场发展范文第1篇

一、交易方式落后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一、前言。

票据市场是指以实质交易为基础的、以自偿性为保证的短期资金交易或融资活动,是货币市场中最基础和交易主体最广泛的组成部分。票据市场上交易的票据主要有三种,即汇票、本票和支票,其中汇票又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改善融资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以及丰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手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看,相对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信贷间接融资,票据融资是最方便快捷的融资方式。票据市场相对较高的收益和良好的市场流动性,又使其成为理想的短期投资工具。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角度看,以票据为标的物的再贴现政策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满足金融机构短期流动性需求的重要手段。从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角度看,发展票据市场能够为社会提供持续丰富的短期融资渠道,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通过政策扶持方式,支持票据市场发展。

国外票据市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以美国为代表的放任经营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引导专营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强管制模式。它们都有发达的市场经济水平、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体系及完善的规章制度等。这为票据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支持货币政策尤其是票据的再贴现政策充分发挥效应提供了重要条件。目前,发达国家的票据市场呈现以下特点:票据多样化,融资性票据与交易性票据并存、再贴现操作方式趋同,再贴现利率多层次、中介机构多元化等。

我国票据市场起步较晚,在本世纪初开始快速增长,2001~2008年商业汇票年累计承兑量由1.2万亿元增加到7.1万亿元,年均增长29%;贴现量由1.4万亿元增加到13.5万亿元,年均增长41%;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余额由0.5万亿元增加到3.2万亿元,贴现余额由0.3万亿元增加到1.9万亿元。2008年,票据融资高达13.4万亿元,2009年初,票据融资更是大幅增长,仅1月和2月,票据融资增加1.11万亿元。票据融资快速发展有效扩大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票据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短期融资方式。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业务创新明显加快。

二、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票据市场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票据的信用基础薄弱。信用是票据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票据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而中国信用制度不健全和信用状况不佳是票据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企业方面,由于部分企业信用差,影响了部分票据的使用和流通,从而使市场对所有票据的信用产生怀疑,导致“劣质信用驱逐优质信用”,动摇了市场的信用基础。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利用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套、骗银行信用,使银行在承兑、贴现等业务活动中采取保守原则,极大地阻碍了票据业务的发展。而且企业在被发现造假之后,受到的处罚也较少,不会影响其在市场上的信誉和生存。在银行方面,有的银行机构受手续费和赚取利差的诱惑办理超过自身能力的银行承兑汇票,一旦到期无款垫付,就借故拖延或无理拒付,造成到期承付率下降,银行承兑汇票无条件到期付款的信用基础受到质疑。即使是银行之间也存在信用差异的问题,不是所有银行的票据都可以被贴现或转贴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票据业务的发展。

2.缺乏全国统

一、完善的商业票据市场。首先,由于缺乏统一高效的登记、托管、交易平台,票据市场处于分割状态,仅在部分中心城市形成了区域性票据中心,缺乏一个全国统

一、完善的市场。

其次,票据在各行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性较差。由于各商业银行票据交易的操作流程、业务制度自成体系,人为地制约了票据流通,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商业票据市场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

3.交易品种单一,交易主体少,信用风险集中在银行。从交易品种上看,在西方发达国家,票据市场工具和产品种类繁多,而目前我国票据市场的交易品种主要是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占95%,商业承兑汇票在票据市场交易中只占不足5%,在单一银行承兑汇票的情况下,票据业务发展完全依赖于银行信用,既不利于银行防范票据风险,也不利于企业扩大票据融资,不利于票据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从交易主体上看,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票据交易,而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市场的程度十分有限,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由于票据业务的发展完全依赖于银行信用,使商业银行成为票据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既不利于金融体系分散和降低风险,也不利于推动商业信用的票据化和扩大票据融资。

4.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票据制度不健全。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是稳健发展的条件,我国现有的票据法律制度僵化死板,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我国《票据法》第十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票据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本票,是指银行本票。这表明,融资性票据—商业本票,在我国目前是被法律所禁止的,使得长期以来,商业票据只能作为一种支付结算手段和信用工具,其作为融资工具的功能未能得到很好发挥,从而限制了中国票据市场的规模,导致市场缺乏广度和深度。

另一方面,我国没有规定相应的较为详细的操作规定、防范手段和票据责任的规定,导致票据制度被滥用,而且又无人负责。

如虽然规定票据的开出必须有真实的贸易背景,但没有规定对贸易背景的审查义务,所以导致上述有关贸易背景的规定有名无实;又如对票据质押没有规定相关的办理程序,只靠相关银行规定相应的内部工作制度,但它们的效力如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些规章甚至与票据法本身相互冲突。

5.交易方式落后,票据欺诈风险越来越大。我国目前票据业务还是分散在商业银行的各级经营网点,采用实物交割柜台交易。

票据从签发、承兑、背书转让到贴现、转贴现,仍采用手工操作,市场电子化交易程度很低,票据交易范围有限,交易信息不畅、不集中、不透明,缺乏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统一控制票据风险的手段,使票据市场不能摆脱实物票据制约,难以形成统一的登记保管和交易清算体系,为个别商业银行故意压票、退票提供了机会,也为不法分子伪造、变造票据创造了机会。

6.利率机制僵化。合理有效的票据市场利率机制,有利于票据市场的流通,提高票据的收益性。199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对同业拆借利率的限制,但票据市场利率仍受中央银行管制。1998年12月,虽将贴现利率改为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按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加点生成,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贴现利率被管制的性质。

7.缺乏权威的资信评级机构。

我国目前尚没有很权威的资信评级机构,即使是现有的信用评级公司也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指标评价体系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信度很难令人信服,投资者只能自己通过一些渠道进行评价,风险评价成本的存在阻碍了投资者进入票据市场的步伐。

由于缺乏能在全国范围内被普遍公认的权威性资信评估机构对票据进行评级,配套的社会信用评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规范管理制度尚未出台,企业的信用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参照系,致使商业票据的广泛可接受性大打折扣。

三、对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建议。

第一,建立票据信用信息系统,强化信用约束,为票据业务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套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票据违规行为当事人的有关信息进行统计,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查询,藉此规范票据行为,维护诚信的社会环境。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票据违规信息统计功能、多渠道的信息查询功能以及灵活的信息输出和报表管理功能等等。建议由人行牵头,金融机构和信誉良好的企业参加,建立金融机构之间的定期通报制度,并将其纳入企业信贷登记系统,定期公布相关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加大信用环境治理的力度和公开性,确保信用信息的公开、公正和透明。

对恶意逃避银行债务,有不良票据行为的企业,金融机构应合力制裁。同时,对随意延压、无理拒付行为的承兑银行,要进行公开曝光,并依法给予处罚,直至暂停或取消其承兑资格。

由于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存在规模小而松散、业务范围不统

一、人员素质不高等缺陷,所以有必要在我国建立统一的票据信用评级机构。建议先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组建全国性的票据评级机构,当评测机制走上正轨后,再将原有的依附于银行的票据评级机构脱离银行体系,独立为中立的市场中介机构。

第二,加快跨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设,推进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的形成。为了解决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现有的弊端,便利企业支付和融资行为,支持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创新,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作出建设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决策。该系统定位于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接收、登记、转发电子商业汇票数据电文,提供与电子商业汇票货币给付、资金清算等相关的业务处理服务功能,并提供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功能及商业汇票公开报价功能的业务处理平台。该系统建成后,将对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对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的形成起到深远的影响。

基于我国票据市场的现实状况,建议在上海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短期目标为: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为平台,实现商业汇票签发、托管、查询、鉴证、交易、结算等业务功能的电子化处理,初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商业汇票市场。长期目标应当是:建成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保障,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系统为支撑,丰富的票据产品为内容,具备有效实现社会短期资金合理配置,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发现和生成短期资金价格等多种功能,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第三,丰富交易品种,扩大市场主体。一是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改变目前银行承兑汇票一枝独秀的局面,鼓励实力雄厚、资信良好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利用商业承兑汇票进行融资。

二是大胆创新,积极开发商业票据业务新品种,如开展票据贴现买方付息、企业贴现回购、商业汇票保证、贷款协议回购等业务。

三是有序发展融资性票据,分阶段逐步放开,建立专业性的商业票据发行公司和规范的票据交易所,培育和拓展规范、高效的融资性票据市场。四是放宽市场准入,允许私营企业和民间票据进入市场,积极扶持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开展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并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

第四,逐步完善利率机制。

根据目前实际,建议逐步放宽利率浮动范围,推进差别利率,增加利率弹性,在票据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放开票据转让利率、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管制,以市场信息化管理为基础,由供需双方自主入市、自动议价、自愿成交。

市场发展范文第2篇

因特网给通信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市场价值,并由此使通信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时代。随着internet的持续大规模发展,目前,国内各大网络运营商都基本完成了宽带骨干光传输干线演化为骨干环路光网络,通过采用以光纤为传输媒质的DWKM(波分复用技术),网络质量明显加强,网络带宽成倍增加,网络成本逐年下降,而且还具备多种保障体系,大大提高了通道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宽带骨干网的进一步不断完善的同时,互联网业务也在不断地发展,使用网络的用户成几何数量级增长。而城域网则是Internet发展的又一次革命,它使Intetnet核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新构造了接入和宽带基础架构。宽带骨干网的建成为发展宽带网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给城域网的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

二宽带网络结构

宽带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平台,可提供语音,图像,数据等多种业务。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一些新的通信协议带来的崭新应用,把语音,图像,数据三者融为一体,使宽带网建设的重点放在网络的构建上。

宽带网络在纵向上可划分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横向上是以光传送网为基础平台的多业务体系,并通过接入设备开展综合业务,网络总体层次构建须依据发展规模来作网络层的事例。核心层主要以DWDM环为主体,为下一层提供高速交换和传输信道。目前主要采用的是ATM和IP技术,随着MPLS技术的成熟应用,它将把ATM和IP融合使核心层网络结构更加简化,方便地提供一体化的协议,交换,通道以及业务支持。

汇聚层主要以SDH为主,并完成对用户进行鉴权,认证,计费管理,流量分流,PVC的合并与交换,隧道的终结与交换和ISP的选择功能,并实现分级QoS保障,简化网络升级带来的设备浪费,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为宽带规划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接入层向上通过接入节点设备完成多业务的复用和传输,将业务汇聚到汇聚层网络,向下利用多种接入技术进行覆盖,通过业务分配实现用户的接入。

三宽带接入技术分析

宽带接入主要有以下四种技术:xDSL,CableModem,LAN技术,无线接入技术等。小区接入依实际情况可选择有线宽带接入方式是xDSL+LAN和xDSL+LMDS,但随着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增多可逐步采用FTTX+DSL或FTTX+LAN。而无线接入方式主要用在一些有线电缆无法到达偏远的地方,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

XDSL分对称与非对称两种,都是利用电话线上网,与普通猫不同,它可以在打电话同时传输数据,支持宽带上网,多媒体和VOD点播。它的网络成星型结构带宽为独享,速率是普通猫几十倍至几百倍。是最为常见的种宽带网设备。

ISDN上网的速率比普通猫要快,与ADSL一样也具有在打电话的同时可以传输数据,支持上网,但速率不及ADSL,所以有的功能无法实现如VOD点播,视频会议等等。

CableModem是一种通过有线电视网与因特网的互联设备。这的带宽相对比较宽,速率在风十到几百Mbps,它的带宽是共享的,因此它的带宽会随着同一根电缆上的用户增多带宽将以阶梯方式递减,实际中很少应用。

LAN是利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和路由器等,将多台电脑相联接,组成的局域网。

宽带固定接入技术主要有三类:多点分配业务,直播卫星系统和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目前市场无线宽带接入主要推广的是本地多点分配业务。一个LMDS基站单个蜂窝的覆盖范围2至5公里。无线宽带接入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它的最大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易安装,维护方便。

四,宽带网络的业务需求和建设原则

宽带网的建成实际上只是完成一个物理网框架结构,为宽带网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础。与窄带业务相比,宽带业务能够向用户提供多种新业务,可按用户的要求提供服务,便网络更具有实用意义。目前视频会议,VDN,VOD(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宽带上网等业务忆全面应用。宽带是网络发展的趋势,但随着网络不断发展,业务不断增多,内容缺乏,应用服务少继续成为宽带服务发展的突出问题,内容的发展相对要滞后于网络,并影响着网络的发展,使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带来市场的繁荣。这就是提醒人们只有发展增值业务,产业链才会不断发展。在宽带网的蓬勃发展的同时,用户对宽带业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丰富的内容需要宽带网络的支持。从网络发展来看,今后的发展方向仍是以光传输为基础,多业务传送平台为汇聚和接入体系。

从网络结构来看,网络建设要先进行规划,规划要以业务为基准进行。网络发展必将朝着网络单一化,业务接入综合化和容量增大化的方向发展。从业务发展趋势来看,新网络在满足现有和不断增长的TDM业务的同时,更多采用基于SDH的MSTP设备,使传送网支持多种业务的接入并具备可扩展性。

网络建设因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宽带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是螺旋前时的。目前,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可供借鉴,着眼于通信网络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关键前沿技术领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无疑是通信业早日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但是这种创新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片面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而忽略它的应用和业务。(1)系统的设计要遵循"先进实用,安全可靠,可扩展,易管理,易维护"的原则。网络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安全性,管理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2)网络要有统一的网管体系,优化网络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网络综合能力。网络管理不应停留在设备的监控上,应有效地利用网管体系来合理调配设备资源,更合理地发挥出设备的效应,使网络能够发挥最大效率(3)计费管理是涉及运营商和消费者切身利益的大事,是用户在市场中选择的最终体现,因此,对多种方式的计费认证和完善客户服务是非常重要的。(4)随着宽带业务的增多,承载业务的设备也会增多,选择不融合的技术,就会增加网络开销,就会使成本增大。因此,运营商应统一建设在优化网络的同时进行改造,结合业务自身的应用特点,采用多种技术实现方式,以达到差异的要求。

五,结论与走势分析

市场发展范文第3篇

一.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意义

1.完善的金融市场要求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质量高度依赖于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存在发育完善的金融市场可提高资金融通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使资金流向高效率的经济部门,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促进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的发育是否完善,不仅依赖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各自的发展状况,而且依赖于二者的关系是否协调。金融市场是一个整体,作为其组成部分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又具有各自的服务对象和市场工具,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作用。

货币市场一般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下的短期资金融通和借贷的市场。其职能在于提供短期流动性和调剂寸头盈余。存在发达的货币市场有利于市场参与者解决经济活动中收支脱节的矛盾:借款人在货币市场上可获取资金,满足季节性和短期性资金需求;放款人则可利用货币市场进行资产的流动性管理,平衡放款的收回额和新增额,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货币市场还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场所,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效果,都会立即在货币市场上得到反映。货币市场在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发挥利用货币政策手段调控经济运行上,具有重要作用。在发育完善的金融市场中,分析货币市场状况的变化还有利于借款人和放款人根据自己对长期利率的预测,来决定参与资本市场的时间。

资本市场一般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人们利用资本市场主要是为获取扩大生产经营所需的长期发展资金。此外,资本市场还具有调动储蓄资金,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建立富于竞争性和清偿性的金融体系和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完善的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缺一不可。二者都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发育不完善、运作不规范,市场参与者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流动性问题都难以解决,因而直接影响经济运行。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市场的完善,互以对方的完善为前提,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货币市场是资本市场的基础,资本市场的运作离不开货币市场提供的服务和短期资金的调剂。一般来说,资金进出资本市场需要通过货币市场才能实现。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育是否完善也直接影响货币市场的发展。没有健全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上剩余的的短期资金就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流人资本市场,转化为长期资金。由于资金的逐利性,这部分资金就会在缺乏规范管理的情况下,通过不正当的渠道流向发育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回报率高的投资领域,这极易诱发较大的金风险性事件,造成金融市场振荡,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也将阻碍货币市场的稳定发展。

在目前的条件下,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就是在推进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注意相互间的协调配合,以促进金融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2.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正在进行重大变革。变革的重要内容是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十分迅速,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创造的信用量不断扩大。为此,直接控制形式的货币政策实施方式,已不能有效地调节整个社会的信用规模和利率水平,失去了对经济和金融的有效调控作用。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客观形势要求,中央银行为保证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必须将直接控制方式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转向间接调控方式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

间接调控方式的货币政策工具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它通过市场影响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的行为,使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和信用总量发生变化,实现用货币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与金融运行的目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利用间接调控方式实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存在一个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互协调的完善的金融市场。一方面,由于完善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能够灵敏地反映市场信号,中央银行根据其反映的经济和金融运行状况,并结合其它宏观经济指标,才能制定出特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实施方案。同时,中央银行还要在货币市场上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

另一方面,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只有通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才能传导到实物经济部门,发挥调控经济和金融运行的作用。如中央银行通过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吞吐国债,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储备的松紧,进而导致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上述变化从成本和流动性两方面影响商业银行的放款行为,导致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

同时,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还促使投资者通过证券二级市场,进人或退出资本市场,导致资本市场上资金量变化。资本市场上供求关系变化促使证券价格变化,即资本市场收益率变化,也将进一步导致证券发行利率变化。最后,银行贷款利率和证券发行利率变化直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资金需求和投资行为,使社会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变化。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两个重要环节,存在发育完善和协调发展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才能保证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中央银行要有效地在货币市场上进行货币政策操作。首先只有货币市场发育规范,并且有一定的深度,才能保证中央银行干预市场的行为不造成巨大的振荡,商业银行才能根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市场操作导向调整其经营行为和资产结构,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通过市场传导出去。其次,只有货币市场发育规范,并且有一定的深度,才能保证中央银行市场的行为不造成巨大的振荡,商业银行才能根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市场操作导向调整其经营行为和资产结构,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通过市场传导出去。其次,只有存在规范发展的资本市场,才能将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市场传导的政策意图传导到社会上去,影响社会各方面的储蓄和投资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最后,要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挥作用,还要求理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关系,只有两个市场之间存在正常的、规范的资金流通渠道,才能保证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顺利进行。

3.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17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靠投资的高速增长支撑的,而投资的高增长,则主要是依靠银行的各项新增贷款的高增加来维持的。目前,尽管我国已在大多数生产要素的流通和分配领域基本实现了市场调节,但在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的流通和分配领域,计划手段还发挥主要作用。

由于近年来对作为直接融资的证券融资限制较严,有价证券余额增长缓慢,使绝大部分社会闲散资金只能存在银行,并通过计划手段来运用,造成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间接融资中,信贷规模和信货指标在控制银行贷款的总量和投向方面仍然发挥重要作用。这就阻碍了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使企业难以在银行之外寻求短期流动资金和长期发展资金,造成国有银行不仅要保证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供应,而且要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主要资金来源。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低利率政策和投资政策极大地刺激了企业的资金需求,使企业不管效益好坏、代价多高都敢要贷款。这种状况,导致了信贷规模失控,制约了资金的使用效益,造成了大量银行不良资产,是诱发通货膨胀、形成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

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尽快改变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衡的局面。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引导资金流向和优化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转变单纯依托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局面。

4.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完善我国信用体系。目前,虽然我国已建立了以银行信用为主,多种信用并存的信用体系,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却严重制约着信用体系的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信用之外信用发展程度很低,商业信用发展缓慢,有价证券发行余额在信用总量中的比重还非常低,我国贷款以外的信用总额与货币量Ml的比率1995年仅为21%,与货币量加准货币的比率为12.5%,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商业信用基础薄弱,致使经济活动中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契约化,信用不能票据化,担保、抵押、押汇、信用证、承兑、贴现等业务不能广泛推开,从而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造成银行信贷资金沉淀,直接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信用体系不健全,阻碍了票据市场的发展。企业难以运用规范化的信用凭证进行直接融资。目前企业间惯用的口头承诺和挂账信用,没有法律保障,直接造成企业间三角债的形成。票据市场发展滞后,企业难以运用票据贴现来解决其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中出现的供求梗阻问题,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难以纳入银行信用的轨道,银行对企业的资金运用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利于拓宽证券等信用渠道,培育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强化信用观念,开发运用多种信用工具,提高金融深化程度,加大社会资金来源中的非货币性比重,是健全我国情用体系的重要途径。

5.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利率市场化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目标要求的改革方向。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利于培育市场化的利率生成机制和合理的利率结构。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直接引起银行准备金数量和基础货币的松紧变化,进而引起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化。由于短期国债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替代品的比较,因此国债利率和其他货币市场利率也随之变化。货币市场利率的升降引起经济发展的冷热变化。市场参与者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对包括政府债券在内的证券替代品的比较,以及对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的预期,来调整自身的投资行为。投资行为的变化影响长期证券的收益率和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长期利率的生成。根据资金使用期限的差异,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就会形成一个合理的利率结构。

总之,存在协调发展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央银行的行为才能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和证券收益率,导致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规范流动,并通过影响长期利率和资本市场影响人们的投资行为。在市场经济国家,股价指数作为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先行指标,其变化深受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原因就在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互分割,关系难以协调,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行为就不能通过利率的变化导致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规范流动,也不能形成合理的利率结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就难以推进。

二.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现实的客观要求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阶段性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阶段性推进的体现。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78年到1985年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萌发阶段。1978年以前,我国的金融体系是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几乎垄断了所有信用活动,不存在银行之外的信用,也不可能存在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着手对高度集中的信贷体制和资金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向各专业银行提出了提取法定准备金的要求。人民银行从1985年起实行了“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不再对国有大银行实行层层下批指标,而改用上贷下存的办法;各国有大银行资金不足可以相互拆借。此办法的实施促进了资金的横向流动,为此后同业拆借市场的迅速成长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票据市场起始于1982年人民银行倡导推广汇票、本票、支票和信用证,此后以银行承兑贴现为主的票据贴现业务发展很快。1985年人民银行在全国开始试办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但由于票据行为不规范,试点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票据市场的发展。此后我国货币市场中还相继出现了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市场和企业短期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在试点、探索中萌芽、发展,到80年代中期已初具稚形。但由于货币市场内部各于市场功能不健全,市场业务量狭小,严重制约了货币市场作用的发挥。

我国资本市场起始于1981年恢复发行国库券(5年期)。1983年后一些企业也开始自发地试行股份制,并发行股票。当时发行股票的企业未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目的主要是集资,多数股票既保息又分红,且有偿还期。尽管当时的这种活动很不规范,但对萌发中国的股票市场创造了条件。

在这一阶段,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自身发育都很不完善,运作不规范,市场功能不健全,两个市场的关系协调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2.1986年到1991年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试点的起步调整阶段。在这个期间,资本市场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86年国家对已发行的国债在61个城市开始进行流通转让试点。同年沈阳建立了我国第一家证券公司,开始办理国债买卖业务。新中国的第一笔股票交易1986年9月26日在上海进行。1986年开始把股票发行活动纳人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范围。1986年10月深圳市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制试点的暂行规定》,正式开始了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探索,全国股份制企业也不断增加。1991年底,全国股份制企业已发展到3220家,发行股票总额达75亿元,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企业89家。1990年底,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至l991年底两地共有lI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全年交易量明亿元,年底总市值109.6亿元。这一时期的股票发行活动逐渐走向规范化,股票自身已基本符合其本质特征。股票发行方式开始向国际惯例靠拢,股票交易市场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部分法规的出台,中国股票市场已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运作机制。

1986年1月国家体改委和人民银行决定正式开放同业拆借市场后,拆借市场交易量迅速扩大。1986年仅为300亿元左右,1987年猛增到2300多亿元,1988年上升到2621亿元。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市场管理措施,市场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混乱现象。市场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市机构混乱,拆借期限过长,利率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干扰了市场的规范运作,也助长了1988年的经济过热和金融秩序的混乱。

这一时期票据市场的运作由于没有权威性的法律约束,加上企业信用意识淡薄,引发了不少票据纠纷和严重的资金拖欠问题。使票据的信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造成市场交易量萎缩。1988年我国基本停止了银行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

在整个试点的起步调整阶段,从整体上说,其运作还不很规范,在市场的发展和功能的完善上,两个市场都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都仅注重于市场内部的协调和完善,两个市场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现象。

3.1992年到1995年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试点的快速发展和规范阶段。1992年后我国又进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货币市场上同业市场交易量迅猛增长的同时,违章拆借现象也十分严重。一些机构在资金拆借活动中乱抬利率,擅自延长资金拆借期限,甚至一些金融机构还通过资金拆借活动,把信贷资金投放到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造成了经济过热,助长了经济的泡沫化,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了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政策,对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期限、资金用途、中介机构及运作规则进行规范,使同业市场秩序有明显好转,但未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货币市场混乱的深层次问题。l995年前后货币市场上又出现了严重的证券回购违规现象:证券回购交易行为不规范,交易期限长期化,资金流向不合理,存在严重的买空卖空和假回购现象;市场参与主体混乱,一些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和个人利用金融矾构的名义进行交易;市场秩序混乱,证券回购市场利率过商,投机风气浓厚,回购中的纠纷和资金诈骗案件不断发生。

1995年8月底,证券回购场内交易量为600亿元,其中80%的交易没有实券,年息在24%到28吸之间,所套取的大部分资金用于炒房地产、炒股票、炒期货,一些犯罪团伙还利用假回购骗取的资金进行犯罪活动,对我国金融秩序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l992年后,我国资本市场也有较快的发展。随蔷股份制企业试点向全国扩展,股票发行量迅速增加,股票一级市场快速扩容,二级市场急剧膨胀。截止1991年底,深圳、上海、北京三大股市(A股、B股、法人股)上市已达235只,比l991年增长16.79倍。上市总股本达3409955亿元,比1991年增长12.25倍。深圳、上海两地股票总市值达3918亿元,比1991年增长32.13倍;年成交量达3534调亿元,比l991年增长85.28倍。成为世界股市史上成长最侠的新兴资本市场。在此期间深圳、上海股市实现了从柜台交易到场内交易、从手工交易到电脑交易、从实物证券到记帐证券、从区域市场到全国市场、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转变,提商了市场运作效串。资本市场在短期内迅速扩张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资本市场缺乏正当的融资渠道,参与资本市场的机构投机色彩太浓,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难以大量投人,市场缺乏长期投资者,存在较高的市场风险等。

支撑资本市场繁荣的资金主要来自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及预算外资金,市场繁荣的基础相当脆弱。由于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缺乏规范的资金融通渠道和必要的市场管理措施,导致大量资金在两个市场间盲目流动。一些金融机构受高回报率的诱惑,把资金从货币市场拆借到资本市场进行盲目投资。

多次发生利用同业拆借名义把大量银行资金拆到正规金融体系之外,使资金从货币市场流到资本市场,其深层原因在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不协调。从货币市场的角度来看,以银行信贷资金为主渠道的企业短期流动资金相对来说较为充足。但在资本市场上资金来源则较为紧张。随着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行政拨款和国有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等融通长期资金的渠道迅速萎缩。而资本市场的市场基础蹲弱,规模狭小,并且受到严格控制,难以满足企业的投资需求。这种状况是造成我国经济运行中短期资金长期化现象的客观原因。

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使货币市场不得不承担部分资本市场的功能,其结果扰乱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间正常的资金流动,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大了资金运行风险。1993年下半年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治理金融秩序的政策措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以规范调整为主调,在规范中求发展的时期。通过制定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使资本市场秩序有明显好转,市场运作逐渐纳入了“统一、有序、理性、流动”的轨道。这时期证券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功能日趋完善。截止1995年底,全国上市公司总数已达323家,总股本765亿元,股票市价总值调3474亿元。有20家企业到境外上市,加上国内B股,累计筹集外资61.3亿美元。全国还设立了73个投资基金,有31个基金在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和一些地区性证券交易中心上市交易。此外债券市场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产权交易市场日益活跃,通过并购实现股份公司所有权乃至经营权的转移,促进了资本市场功能的全面发挥。

4.从1996年年初开始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由试点探索阶段,进入了初步发展时期。年初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开通,放开了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自行决定。初步形成了信息共享,统一报价,集中交易的市场体系。票据法的正式实施,提高了票据的信誉,规范了票据融资行为。加上中央银行扩大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措施的逐步实施,为票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央银行还加强了对评判回购市场的清理规范,并要求银行与其所办的证券机构脱钩,对金融业和证券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这些措施有利于建立关系协调、运作规范、管理严格的货币市场体系,逐步消除货币市场中存在的市场分割和黑市交易问题,控制市场风险,使货币市场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1996年初领导层和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已达成共识。提出“培育和完善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各种因素市场”,“适当扩大直接融资”,“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市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的整体发展战略,标志着资本市场已由试点阶段进人初步发展阶段。年初以来,按照“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原则,加大了市场的监管力度。在对一系列违规事件进行严肃处理的同时,制定颁布了多项规范市场运作,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的法规制度。使资本市场秩序有明显好转,资本市场的市场功能的日益完善。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向纵深推进,市场扩容速度加快,使一大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能源、交通、邮电通讯以及原材料、高科技领域的大型企业,通过改制上市,迅速取得了建设资金。截止1996年6月30日.上海、深圳两个市场共上市新股58家,约16亿股,筹集资金一百多亿元。资金流向效益了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促进了社会资源增量结构的优化。

市场发展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社会经济可以说完成r一个阶段的发展。这一阶段的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农户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这些发展主要归功于全面推进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这一体制改革实现效率提高的原理是集体经营机制的改变激励了劳动投入的增长,从而促进了产出的增长。当前,农村发展面临新阶段的种种挑战,要维持农户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持续增长,仍需要从改革或制度创新的角度去增进认识并加以应对。 制度、市场与农村发展制度是一套被制定出来的、影响人们行动选择和行为方式的规则系统。人类社会中的制度,其意义犹如诺思(D.North)所概括的那样:“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制度一直被人类用来使其相互交往具有稳定性。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并且会提供特定的激励框架,从而形成各种经济、政治、社会组织。制度由正式规则(法律、宪法、规则)、非正式规则(习惯、道德、行为准则)及其实施效果构成。”①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较早被旧制度经济学所关注。康芒斯(J.Commons)和凡贝伦(T.Veblen)对经济运行中的制度有过独到的论述。康芒斯提出,制度既是一种法律和规章的结构,又可能是行动者本身的行为。从普遍原则的角度,制度可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②。新制度经济学赋予制度与经济运行的关系以更为深入、更为广泛、更为系统的理论解释,在诺思、威廉姆森(O.Williamson)等看来,有些制度安排比其他一些制度安排更具有节约功能,即一些制度安排能够减少交易费用,因而这些制度就比其他制度更具效率。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学派则认为,不同制度安排之所以出现交易费用的差异,关键因素在于产权的界定。产权界定是否明晰、产权主体的范围大小对交易费用有着重要影响,明晰的产权、个体的产权比模糊的产权和公有产权明显具有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奥尔森(M.Olson)及其集体行动理论的追随者从制度的博弈规则角度,给出了无效制度的不合作解。他认为,共有产权或集体产权之所以会产生低效率或无效率,是因为这种制度安排会给集体行动的个体提供搭便车的机会,即个人的偷懒及不合作行为,这些行为也就会降低集体行动的效率。⑧当展经济学尤为关注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林毅夫认为,“任何制度安排的效率决定于它对付经济人机会主义行为的优劣,同时其效率还受周围现存辅制度力度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出现大滑坡,一方面是因为集体难以解决成员的偷懒或不合作行为,即集体中的搭便车行为,农业劳动的难计量性导致有效监督难以进行是造成偷懒问题的原因;另一方面,因为集体制度取消了成员的退出权。④制度变迁理论还提出,制度并非都是有效率的,因为制度存在惰性使得无效率制度可能保留,而且低效率的制度并非自然让位于高效率制度。只有在制度变迁的成本小于收益时,才可能诱致制度创新。 市场包含两层意义,狭义的市场指人们进行交易或交换的公共场所。同时,市场还有更广泛、更抽象的意义。如韦伯将市场与社会联系起来,认为市场社会是一种非个人化、商品本质取向、无情感义务以及不受个人联盟支撑的相互关系,市场行为是对利益的理性追求。⑧在完全竞争、信息充分和没有外部性的前提下,总体均衡的市场体系就能够实现配置效率或帕累托效应,即个人能够在不使他人受损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的境况。这一关于市场效率的原理较早被亚当•斯密直观地概述为“看不见的手”,他认为开放竞争的市场犹如看不见的手,控制着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能够促进公共利益的发展。尽管旧制度主义对市场持批评态度,认为“市场造成收入、财富以及经济机会分配的不平等,造成垄断和其他经济权力的控制,造成金融操纵及生产的低效率,造成技术和工具进步的缓慢,造成诸如竞争性推销等各种形式的‘浪费”’㈣。但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效率得以重新发现,其认为市场通过竞争机制在节约交易费用和解决稀缺性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效率。新制度主义进~步将市场与制度关联起来,而且认为市场制度是一种能很好地实现节约功能和提高效率的制度,市场制度既包括合作的市场组织,也包括与合约执行相关的法律的和道德的规范。 从中国农村改革的现实经验来看,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单位的集体耕作制度在改革后让位于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责任制,农业生产得以摆脱衰退困境,并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例如,作为农村改革源头的安徽小岗村,第一年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就取得大丰收,解决了近20年集体经营制度下始终困扰着他们的温饱问题,粮食产量不仅实现了自给,而且足额完成上交国家的公粮和集体提留。④仅一项制度的创新和制度变迁,就解决了农村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的一个发展问题即温饱问题,表明制度创新对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在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尚未形成的时候,家庭责任制为何对中国农业发展是有效率的呢?从实际经验和制度理论来看,原因在于这一制度安排解决了农业生产单位内部的合作与监督问题,并且其他辅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变迁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林毅夫认为,允许农民有退出权及其他相关辅助制度对此有重要作用。⑧笔者提出,小岗村的经验表明,嵌入性政治的弱化和农民行动自的提高等制度结构变迁是“大包干”能实现效率提高的基本机制。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农村发展, 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在改革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农村市场。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反映了农村产品市场的较快发展。正是这一市场的发展,带动了部分农村地区乃至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农村逐步出现了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农村要素市场的发展,对推动农民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些农村地区在土地的开发利用中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农村劳动力已经广泛进入有限的劳动力市场。到目前为止,1.5亿左右的农村外出打工者,正是这个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构成。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尽管这种转移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但较多农村居民的收人水平提高仍依赖于这一市场。由此可见,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改革以来取得发展成就的重要动力。#p#分页标题#e# 目前,中国农村要取得进一步发展,或使发展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就需要新的发展动力。那么,到何处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呢?或许从改革成功的经验中我们能得到有价值的启示。 农村市场发展需要何种制度创新 农村改革和发展经验显示,市场发展与市场制度的完善对推动农村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也从经验研究中总结出,市场转型(markettransition)构成了中国农村社会分化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为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提供了新的机遇。如倪志伟(V.Nee)运用福建农村调查数据,对其“市场动力论”、“市场机遇”等命题进行了验证,认为市场比计划经济的再分配能够向直接生产者提供更多的刺激,在市场交易中,生产者能够将更多产品和利润保留下来,同时,市场转型创造了以市场为中心的机会结构,人们可以不必单纯地向再分配部门流动,也能在市场中找到发展机会。∞既然在理论和经验中,市场对促进农村发展的有效性都得以发现,那么何不大力发展农村市场以推动农村进一步发展呢?关于这一问题,林毅夫在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论设想中,就倡导把农村市场建设和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涵。@广阔的农村,庞大的人口规模,为市场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伴随着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国内需求水平无疑会大大提升,这将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农村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市场发展水平较为有限。这既是当前农村发展的现状,也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农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市场结构的不对称性。目前的农村市场主要为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市场,而消费市场或较高水平的需求发展有限,由此形成供给一需求不够对称的市场结构。第二,市场运行的不稳定性。随着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流动,从而出现了生产与消费场所的分离和不稳定。由于外出打工者在生产地的生活是流动性的,而在家乡农村的家庭生活又具有季节性,这种在生产地一居住地之间来回摆动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市场尤其是农村消费市场的稳定性,因为很多农民长期外出打工不在家,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和孩子,他们的消费需求非常有限,因此在有的季节,农村市场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萧条景象。第三,农村市场的不完备性。目前农村产品和要素市场是有限的、不全面的,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市场发展水平。比如,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滞后,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相对较低。而农民的收入水平又取决于市场发展为他们提供的机会,即收入源的多少。对收入源产生直接影响的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要素市场在农村改革后,虽得到允许并逐步发展起来,但目前农村要素市场是不全面的,或者说是较为有限的,并非完全开放。比如,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虽然他们可以在市场上找到就业机会,但实际上与体制内的劳动力不完全平等,再加上他们的人力资本偏低,因而多数农民工只能获得较低水平的工资报酬。此外,农村土地市场是非开放的、有限的,农户从土地中只能获得生产性收入,而很难从中得到财产性或开发性收益。第四,农村市场发展的辅助制度不健全。市场效率的实现还需要克服外部性问题,即市场交易的主体是否将交易成本外加在其他人身上或让他人共同承担。市场行为的外部性问题实质上关涉到正常市场秩序的维护问题,如果没有健全的配套制度,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市场发展的环境。目前,农村相应的市场经营和管理组织、法制建设等都相对滞后。这些问题无疑增加了交易费用,从而也会制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要推动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克服上述四个方面的困难。缓解或解决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同样需要从改革或制度创新中寻求动力和解决方法。那么,究竟哪些制度创新会促进农村市场有效发展呢? 首先,需要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制创新。解决农村消费市场的萎缩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保持农户收入水平的可持续增长。目前,虽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农业外转移,但就业体制并未使他们具有相对确定的预期,他们大多数处于没有合约的临时性就业状态。这种非统一的、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不仅制约了打工者的收入水平,而且也不能有效激励组织和个人向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创新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机制,将激励农户向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 其次,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农村土地市场的培育和完善,是农村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农村集体经济相连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安排,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对“三农”的未来发展可能也效率低下。改革和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并不等同于要实行土地私有化。土地产权结构也并非是公有与私有的简单划分,而是具有更复杂的结构。产权其实不仅包括所有权,也包含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交换、流转、租赁、抵押等处置权。而且农村土地也不仅仅只是基本农田,还包括山林、荒丘、宅基地及其他非耕用土地。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可以通过调整结构来实现,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丰富和活跃农村土地市场,使其更具有节约效率和激励效率,从而让农民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土地的价值。 再次,农村市场发展需要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从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来看,城乡二元的社会体制是其中之一。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辅制度,这些体制也需要加以改革和创新,否则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比如,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局限,会间接影响农户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时也会影响农户的消费模式及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如在农村养老保险缺位的情况下,农民就会减少消费以便存钱养老。此外,农村市场发展环境的改善依赖于改革城乡分离的公共管理体系,只有这样农村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公共品供给,市场发展的社会资本才能得以增长。 最后,农村市场发展离不开市场合作组织及管理组织的发展。市场的运行主要靠不同的组织通过合作行为来维持,组织是市场的主要主体,市场效率最终是通过组织和个体来实现的。因此,农村组织创新将是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市场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监督和管理组织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农村市场发展就会具备制度化的基础,市场的运行和管理就有具体的依托,稳定的市场秩序由此而得到保障。要让这些市场组织进入农村,就必须创新激励机制,也就是在制度安排上,对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组织予以支持和激励。#p#分页标题#e# 总之,当前农村市场发展水平是与现有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相一致的。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市场发展,就需要调整和创新现有的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尤其是那些与市场发展已经不相适应的制度。新的制度安排需要为市场发展提供新的激励机制和新的动力。 如何创新农村市场制度市场和制度创新是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这一规律既然被发现,那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去进行制度创新、推进农村市场发展呢?制度创新和市场发展靠什么力量去推动呢?关于制度创新的动力问题,诺思认为,国家的作用很重要,国家法律层面的规则“不仅造就了引导和确定经济活动的激励与非激励系统,而且还决定了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的基础”@。而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中,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则取决于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关系,当成本小于收益时,就会诱致制度创新与变迁。不过,在重要的制度变迁中,对成本与收益的评价结果实际上跟国家及意识形态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国家在推动重要制度创新与变迁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如果农村市场发展水平的提升,需要国家来推进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那么,国家究竟应如何来推进这些制度创新呢?就目前的现实需要而言,国家可通过四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去谋求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在推进这四个方面的制度创新过程中,主要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包括:首先,在培育和发展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中,制度创新需要围绕如何解决劳动力市场分割特别是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而改进旧的规则,建立新的规则系统。所谓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指就业歧视现象和劳动力报酬差别问题,同样的劳动力由于在就业中受到区域、行业、职业和报酬的限制,造成劳动力收入分配的差别。解决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制度创新,国家要在立法层面和执法过程中去推进。如在《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立法、修订和实施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权的保护机制以及促进和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激励机制,消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限制和歧视性措施及制度安排,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在推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创新方面,制度安排必须对农村土地市场的活跃与发展产生有效的激励。具体而言,这些制度安排主要包括: (1)从立法层面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安排,强化农村土地产权的物权性,明确所有权主体范围及其职能;强化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建立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在内的完整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可通过承包权的继承、转让、交换、抵押、出租等方式实现收益权。(2)延长和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期限,鼓励农户及其他部门对农村土地增加投入。(3)在维护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同时,扩大农户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范围,为农村土地升值提供更多的空间。(4)保障农户对承包和使用土地的自主流转权,提高农户在土地市场交易中的法律地位,为农户在土地交易中能获得更高收入提供制度基础。(5)扩大农户对宅基地、山林及其他非基本耕地保护范围内的土地拥有开发、交易和收益的权利范围。土地是农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在要素市场发展的条件下,土地的市场价值才能实现,农户从要素市场获得的收入才能得以提高。(6)改变现有农地征用规则,让农户具有直接与征地主体和市场进行博弈的地位,特别是要创设农户能直接进入土地承包权一级市场的权利规则,由此可使农户从征地中获得合理收益的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再次,在促进农村市场发展的辅助制度创新方面,需要重点围绕城乡社会体制进行改革。因为现行的城乡二元社会体制不仅制约着乡村社会发展,而且也制约着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影响着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城乡社会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途径主要包括:(1)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通过修订《户口登记条例》、制定《户籍法》,确立一体化的公民身份管理法律体系,取消对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以及城市之间自主流动的限制,为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提供辅制度支持。 (2)建立起以市、县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与公共管理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就是说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县的范围,推行统一的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体制,取消城乡二元之分。(3)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险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公共品。要为农村市场发展创立良好的制度环境,改革的着重点需要从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体制,因为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改革相对较少触及,下一步改革目标和重点将是社会体制改革。 最后,在农村组织创新方面,主要推进策略包括:(1)国家需要积极引导、培育和支持农村要素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组织、市场信息服务组织、土地使用权流转服务组织、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的成立给予制度的激励和政策性支持,为农村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2)鼓励和推动农村市场合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在法律和制度上为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社提供激励和规范,如制定《农村合作组织法》或《合作社法》@,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合作社的性质、职能、权利范围、责任、义务及运行模式加以明确规范,为组织发展提供制度框架。(3)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督和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农村市场管理组织,使农村市场行为走向制度化、法制化,为农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确立制度基础。 小结 从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来看,唯有改革创新才有发展出路。农村市场机制的应用及其扩展,对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具有效率的。作为影响人们行动选择的规范集合,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如果能通过清晰的产权界定来防止个体的机会主义或搭便车行为,那么这些新制度就会降低交易费用,发挥节约和促进合作的功能,由此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中国农村的家庭责任制改革之所以实现了农业效率的极大提高,正是因为新的制度安排既有效地防止了集体中的偷懒行为,节约了监督成本和交易费用,同时又明晰了个体农户的自主选择权及退出权。#p#分页标题#e# 市场包含交易的公共场所和理性的社会关系两层意义。竞争性的市场制度可以像“看不见的手”那样,引导和控制着个体行动去实现配置效率,即个人在不损害他人收益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的境况,因此,市场制度被视为能提高发展效率的制度。中国农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的快速发展,正是受益于农村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及城镇的快速转移、粮食及农产品市场的活跃、农村土地局部市场的引入等,都是农村市场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们对农村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从制度主义理论、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当前的现实需要来看,中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需要有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和农村市场的发展。当前制约农村市场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主要包括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体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产权安排、二元的社会体制及发展滞后的农村组织体系等方面。因此,要推进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国家需要在这四个方面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其中加快相关立法和法律修订是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途径。

市场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竞争企业发展战略

任何企业都希望自身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的发展不断面临风险和障碍。企业是为满足市场需要而存在,也只有满足了市场需要,即其市场发展了,企业才可能真正发展壮大。因此,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战略,它是以扩大市场范围,增加市场销量,提高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加强企业市场地位为重点的长期目标的战略,包括市场发展方向、发展范围及发展方式等战略。

一、市场发展方向战略

发展方向包括正向发展即“正增长”、反向发展即“负增长”、不发展即“零增长”。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可在不同时期交替使用,也可在同一时期混合使用,即在不同领域、不同战略经营单位使用不同的战略。当然,正向发展是主流、根本的选择。

市场扩张、正增长,即企业增长战略,是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从而扩大市场的战略,适合在市场有需要、竞争有必要、企业有可能的情况下采用。它可分为开拓型和赶超型两种形式:前者指先进企业以自身为对手,不断挑战自我、创新进取、开拓市场;后者指相对落后的企业通过提升竞争力,逐步缩小差距,从追随到争取赶超先进企业,提高在市场上的位次。

市场稳定、零增长,即企业稳定战略,是保持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基本不变,从而巩固市场的战略。在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状况均良好,但发展规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它有积极主动的一面,也有消极被动的一面。由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难长期维持原状,所以此战略只是短期相对的稳定战略。

市场收缩、负增长,即企业紧缩战略,是缩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从而缩小市场的战略,在出现严重不利的内外情况而无法扭转、改变时不得已而采用。可通过资产重组,抽资转向,出售、出租部分资产,业务拆分,企业分立等途径、形式,治理、整顿、改造,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克服困难、摆脱危机,力保生存,为以后复苏、振兴准备条件。

二、市场发展范围战略

市场发展范围战略是企业选择在老市场范围发展,还是在新市场范围发展的战略。

老市场就是现有市场、已实现的市场、已被满足的市场,包括本企业占有的市场和其他企业占有的市场。新市场包括任何企业都未开发过的全新市场(未被发现或虽已被发现,但尚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市场),以及已开发但未实现、未被满足、未被某一企业占有的市场。这里的市场既包括商品种类、顾客类别,也包括销售地域、场所。

企业扩大市场范围,可在老市场中发展,即争夺其他企业占有的市场,也可在新市场中发展,即去占领未实现的市场或开发新市场。一般而言,后者较好些,尤其在老市场的发展潜力有限或者在老市场缺乏竞争优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随着我国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产品生产过剩、内需严重不足,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向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范围,是企业应该考虑的选择。

三、市场发展方式战略

市场发展方式战略是企业选择什么方式使市场扩展、企业成长的战略,可以分为:

1.专业化战略

专业化战略是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增长战略,即企业选择一个或几个小市场目标,实行专业化市场和销售,集中力量,力争在这些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采用这种战略时,企业的扩张速度随行业发展的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产品正处于成长期,速度可能很快;如已进入成熟期,速度就可能放慢;扩张速度还会因企业采用市场营销策略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策略正确而有效,速度可望加快。

(1)市场渗透

这是向市场深度发展的方式,在现有产品的市场尚有潜力可挖的情况下,一是设法使老客户增加购买本企业现有产品的数量、次数,甚至专门购买本企业产品而不购买竞争者的产品;二是设法把竞争者的顾客吸引过来本企业的现有产品;三是设法刺激潜在顾客购买本企业的现有产品。这样促进现有产品销量的增长,风险小,易监控,但需花费大量促销费用,且发展有限,是一种较保守的发展方式。

(2)市场开发

这是向市场广度发展的方式,一是努力将现有产品推广到新地区,如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从沿海到内陆,从本国到外国;二是努力将现有产品介绍给新顾客,推广到新的目标市场。这样发展风险不太大,但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分销、促销费用大。

(3)产品开发

只是在市场已经饱和、产品已成熟、老化的情况下,进行产品改革、创新,改进老产品、开发新产品,使产品差别化。一是增加品种、规格、型号、款式;二是增加、改变功能、用途;三是提高质量,改进包装,利用产品的新面貌来吸引顾客。这样可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延续产品,但风险较大,失败率较高,且新产品会夺去现有产品的市场,还需花费较多的研发费用。

专业化战略的优势是:可以使企业更清楚“我们是谁,我们做什么”,深入了解产品市场的需求;节省开支,增加利润;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创造竞争优势。专业化战略越成功,越能有效利用其积累的经验、特别的竞争力和品牌的声誉,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占据行业领先者的地位。

专业化战略的主要风险是:容易限制获取整体市场份额,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如果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下降,则企业会遇到麻烦。一些非企业所能控制的因素可能会引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需求的下降,如顾客偏好不稳定性的增加、竞争激烈程度和复杂性的增强、技术变革、政府政策的改变,这些都可能对实行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者服务的企业构成威胁。

2.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企业从现有产品、市场组合向外延伸,跨行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向不同方向扩展市场的战略。实施多元化战略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的整体价值得到提升。不论是比竞争对手相关还是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只要能够让企业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就体现了多元化战略的价值。多元化战略能够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市场影响力,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影响力;通过业务组合降低管理者的风险等等。

(1)相关多元化战略

相关多元化战略是企业为了追求战略竞争优势,增强或扩展已有的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而有意识采用的一种战略。实行这种战略的企业增加新的、但与原企业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这些业务在技术、市场、经验、特长等方面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性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产生协同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难以有效地规避风险。

相关多元化包括集中性多元化和水平多元化。前者是利用企业原技术优势发展不同产品,即以现有一种产品为圆心,向外多方位扩展,生产经营原材料、工艺等相同的多种新产品;后者是利用原市场优势发展不同产品,即用不同技术生产经营多种产品,为原市场顾客提供多样化服务。

相关多元化要求企业具备这样的条件:①可以将技术、生产能力从一种业务转向另一种业务。②可以将不同业务的相关活动合并在一起运作,降低成本。③在新的业务中可以借鉴企业品牌的信誉。④以能够创建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的协作方式实施相关的价值链活动。

(2)不相关多元化战略

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就是企业进入与原有行业不相关的新业务,企业经营的各行业之间没有联系。这种战略的特点是能够分散经营,把发展新产品和和新的目标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环境中的应变能力。但是不相关多元化的实施比较复杂,容易陷入盲目性,一旦处理不好,企业可能会陷入瘫痪。不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使用条件:①企业所在行业逐渐失去吸引力,企业销售额和利润下降。②企业没有能力进入相邻行业。③企业具有进入新行业所需的资金和人才。④企业有机会收购一个良好投资机会的企业。

多元化战略的优势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多样化发展,进入高增长、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以减轻在现有产品市场上的压力;资源共享,发挥资源的协同效益,尤其在相关多元化战略上更为明显;企业的盛衰不受个别产品的生命周期左右,可以规避行业不景气所带来的风险和竞争压力,甚至可以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多元化战略的局限性是:新的领域需要开发技术、开发市场、建立品牌,都需要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做后盾;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人才队伍;管理的复杂性、难度会提高加大、管理的效率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做出选择之前,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否充裕;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企业在短期内中止该战略,其竞争地位是否能够继续维持。

3.一体化战略

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向经营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战略。这一战略有利于企业深化专业化协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综合利用效率。

(1)垂直一体化战略

垂直一体化战略就是企业在同行中两个可能的方向扩大企业竞争范围的战略,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战略。1.后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将价值链进一步反向延伸,即向原材料、零部件生产的方向扩展其生产和经营,使企业在内部就能满足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零部件等供应。后向一体化战略有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掌握对战略起着关键作用的技术,增加能够提高客户价值的核心竞争力。2向前一体化战略是将企业的价值链进一步向前延伸,进入其产品的加工、销售行业。由于企业直接进入销售渠道,取消了销售渠道的议价,带来了明显的成本节约,降低了产品价格,并使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中更接近消费者,有助于提高产品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向垂直一体化的哪个方向发展取决于:①它是否会提高对战略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活动的业绩,降低成本或者加强差异化。②它对与协调更多阶段之间的活动有关的投资成本、灵活性、反应时间以及管理杂费所产生的影响。③它是否能够创造竞争优势。

(2)水平一体化战略

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置于同一所有权控制之下,兼并或与同行业的竞争者进行联合,以实现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实力、增强竞争优势。这种战略一般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情况下的一种选择。采用水平一体化战略,能够吞并或减少竞争对手,能够形成更大的竞争力量与对手抗衡,能够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能够取得被吞并企业的市场、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经验。

然而,现代市场竞争中,已不再是一味地、无条件地进行“小并大、大吃小”的资本和生产、经营的集中,而出现了与集中化并行不悖的分散化趋势,形成了少数大企业与大量小企业实行稳定的专业化分工、配套协作、系列化生产经营以求互补互利、共存共荣的格局。因此,企业需要并成功实施水平一体化战略,应在下列情况之下:①希望在某一地区或市场中减少竞争,获得某种程度的垄断,以提高进入进入障碍。②企业在一个成长着的行业中竞争。③需要扩大规模经济效益以获得竞争优势。当竞争是因为整个行业销售量下降而经营不善时,不适用于水平一体化战略。④企业具有成功管理更大的组织所需要的资本和人力资源,而竞争者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或特定资源停滞不前。⑤企业需要从购买对象上得到某种特别的资源。

综上所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谋求发展的方向、范围和方式对企业能否成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选择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才能不断提升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东: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吕健华:略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理论视野,2005年06期

[3]陈宏志: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变迁及其发展趋势.求索,2005年08期

市场发展范文第6篇

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国的市场调查业发展较晚。但近几年一直发展迅速,几乎每年都以50%的速度增长。高速发展的我国市场调查业呈现出以下几种现状:

1.1市场需求广阔,极富增长潜力

据调查,市场调查业2004年的全球营业额为138亿美元。美国排名第一,为48亿美元;排在第五位的法国也为9.5亿美元。而中国,据业内人士估计,约为0.54亿美元,仅为美国的1.2%,法国的6.4%。这说明中国的市场调查业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入世后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将使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量进一步增加,这无疑为市场调查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1.2从业公司规模小,分散化程度较高

据估计,目前我国以市场调查为主业的机构总数为1500家左右。但业内公认比较有规模的只有50家,且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这些公司的年营业额占了全行业营业额的80%。而绝大多数的调查企业的员工人数只有十几到几十人,年业务额很低,某些企业的业务额甚至不足百万元。人员不足使调查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专业分工,而低的业务额只能够让企业艰难地维持生存,根本没有充足的资金去添加专业设施,并积极推广企业,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1.3面临问题众多

在我国,市场调查业尽管从数量上看有了长足发展,但这与我国具有13亿人口大市场相比,与经济发展要求相比尚有相当大差距,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产业,面临很多问题:

a)在调查手段和统计技术方面,中国的市场调查业应该还处于学习阶段。由于市场调查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其业务操作基本上还是模仿西方企业的做法。目前,本土从事市场调查工作的人员大多数对调查手段和统计技术的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市场动态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明显不足。在抽样标准与置信度的确定、误差的控制方面,不论是客户还是调查公司很少作明确的界定。在问卷题目的设计、问卷提问时间长度、提问技巧、提问者衣着、语态和提问场景等方面,不少调查企业只是照搬国外同类企业的做法;在调查数据的处理上,国内市场调查公司虽使用了一些相关软件,但许多使用人员因不具备必要的数理统计知识,只能使用其中一部分,而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甚至连起码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都没有,只是简单罗列百分比。国内大多数的市场调查公司仍处于数据收集阶段,自身进化历程缓慢。

b)在市场调查意识方面,我国的市场调查研究缺乏正确认识,如委托方企业尚未确立调查业应有的社会地位,市场调查意识与市场经济发展尚有差距,缺乏调查价值意识、先行意识、有偿意识、产业意识等,认为市场调查就是简单的问卷,是谁都可以承担的工作。而市场调查公司也缺乏自我形象推销和塑造自我优势的意识等等。

c)在行业规范方面,我国的市场调查行业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有效的管理措施,行业形象不佳。由于对市场调查业没有建立起监督机制,对行业缺乏归口管理,对信息产品没有质量标准约束,有些调查机构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从事一些不规范的业务活动,如缺乏职业道德、弄虚作假,降低质量标准等现象也就屡见不鲜。

d)在服务产品品牌方面,我国的市场调查业缺乏自身市场定位意识和有力的产品。目前许多市场调查公司所从事的调查业务,大多被动跟随客户的要求,调查介入面广却缺乏专攻方向,因此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某些业内公司虽有自身的产品,但如果没有强大的数据库作为依托,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就很值得怀疑。有竞争力的产品必须是能为客户带来效益的产品。要形成可靠、有效的产品,经验和数据的积累很重要。

2我国市场调查业发展战略分析与对策

2.1国内市场调查业的SWOT分析

利用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对我国市场调查业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机会方面:首先,随着WTO的加入,国内国际市场融为一体,竞争也更为激烈,因此调查业的市场需求也会上升;其次,客户也逐渐成熟,越来越懂得市场调查的价值,对市场调查的期望也会归于现实;第三,对于中小型企业这个细分市场,国外品牌的市场调查公司的成本结构决定了它们短期内不可能涉及,因此本土的市场调查企业有广阔的生存空间;第四,中国的文化悠久而独特,悠久说明它非常顽固,不会轻易改变,独特说明它确实需要时间去了解,因为它与其他的文化非常不同;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很特殊,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渐进式的过渡,渐进式意味你必须对政府政策非常敏锐。这二者决定了存在比较明显的壁垒。

威胁方面:首先,一些低劣的市场调查服务可能会损害了我国市场调查界的声誉;其次,外资冲击--国外品牌公司实际上一开始就非常注意本地化战略,这几年尤其重视,我们从国外品牌的调查公司里不断增多的华人董事就会感到这种威胁;再次,当前中国人多数都具有根深蒂固的崇洋心理。

优势方面:一是熟悉社会文化,市场调查业跟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市场调查过程中方案的设计、调查问卷的提问方式、语气及文字表达、现场实际操作的方法等环节都必须以当地人文地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沟通方式为基础。外资调查公司进入中国后碰到的首要难题就是中外文化差异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各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内涵的差别很大,这些都给外资调查企业带来很多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外资调查企业往往把现场实际操作业务委托给本土调查企业来完成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本土调查企业由于对自身社会文化的体验至微,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和样本,因而在开展市场调查时能较充分地反映本地的社会文化特点。二是了解市场行情,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作为一个转型时期的市场,存在着许多与成熟的西方市场不同的特点;另外,中国市场空间又相当巨大而且复杂。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的市场调查与西方国家的市场调查存在很大不同。进入中国的外资调查企业只有充分了解中国市场背景,才能保证调查内容与结果符合客户要求。然而,外资调查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短,因而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有限。相比之下,在基础数据积累方面,本土的调查企业占据了天时、地利;最了解这块市场的毕竟还是我们自己。这一点也正是国外客户所看重的,同时也是我们的优势。

劣势方面:中国本土的市场调查企业缺乏理性的分析工具,实际上也就缺乏了市场调查中一个重要的分析数据能力。同时,本土市场调查企业在专业领域竞争能力既不明显,又缺乏规模优势。

2.2我国市场调查业发展战略对策

通过SWOT分析可以看到中国本土的调查企业在未来肯定会有较多的市场机会,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调查需求,正是我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发展市场调查机构、开拓新的领域的重要机遇。但要想真正做成中国本土的品牌,必须要有战略性思考和对策:

2.2.1加强宣传,提高企业的市场调查意识

一方面,从加强与企业的沟通着手,提高企业的市场调查意识,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重视市场调查,以市场调查作为决策基础;另一方面,要增进企业对市场调查工作内容的了解,提高企业对市场调查机构选择辨别的能力,推动市场调查企业的优胜劣汰,净化行业竞争秩序。

2.2.2加强业内合作,提高调研水平

加强市场调查行业内的交流合作也非常重要,打破行业内各调查机构之间缺乏交流、信息封闭局面,形成行业内相互交流与探讨的良好气氛,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信息共享水平,使业界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同时提高我国调查公司的竞争力。

2.2.3政府推进,政策支持

首先,政府应当把市场调查业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独立产业来给与关注,将过去众多的市场调查机构从党政机关中分离出来。促进其发展。

其次,政府本身也应加强信息采购力度,成为市场调查公司的重要客户。随着政治、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政府决策和重大项目实施都应该借助外脑力量,避免长官意志造成的政策失误。

第三,政府还应出台一些相关政策,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保护刚起步的本土市场调查业。如规定市场调查费用纳入成本,不计征所得税;在信贷和资金上,给予低息贷款:在严格把关经营范围和人员素质标准前提下,简化审批、注册手续,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创办市场调查公司,加快市场调查业的发展。

2.2.4规范市场调查行业

目前,我国市场调查不规范,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行业管理机构,如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等。专门负责组织制定全国市场信息调查业的发展规划,引导、促进国内市场信息调查业的健康发展。让他们组织制定市场信息调查业行为规范和执行标准,包括从业人员的资质标准、从业企业的资质标准、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等等;监督行业行为,提高行业门槛,维护行业秩序;组织市场调查业者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组织市场信息调查业者的国际交流活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使我国的市场信息调查业,尽快跟上国际业界的发展步伐。

2.2.5实现调查手段现代化

市场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债券市场,信用衍生品市场,资产支持证券

一、欧洲各市场组成部分,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

欧洲大陆的金融体系与美国相比最突出的差异是:欧洲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的,而英美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的。2005年底的数据显示,欧元区银行贷款存量约为GDP的110%,而美国的比例为不足60%。与此相对应,欧元区债券总量约为GDP的150%,美国为170%左右。而在股票市场上,美国对欧元区的优势就更为明显,美国的股票总量约为GDP的120%,而欧元区这一比率为55%。

即便银行在将资源从盈余部门向赤字部门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的作用仍然高于市场,近年来,欧元区的金融市场还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趋势在债券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私营部门的强劲增长,以欧元计价的证券余额从1999年1月的57080亿欧元上升至2006年初的92640亿欧元,七年共上涨了了62%,年均增长率为8%。

但是,非金融企业的融资仍倾向于银行:例如,2005年欧元区非金融企业的融资延续并加强了自2003年以来的趋势,80%的融资来自银行贷款,剩余部分则由债券和股票平均分担。

然而,银行在欧元区的非金融企业融资中占主导地位这一结论还需要两点说明。首先,由于企业的金融部门属于统计上的“非货币金融企业”类别,非金融企业融资的数据并未将其包括在内。其次,自1999年欧元问世以来,欧洲的证券化发展迅速。在欧洲出现“现金证券化”现象的同时,还发展了另—更具规模的现象,即综合证券化。通过综合证券化,虽然贷款本身仍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风险却通过衍生品合约转移给了投资者。此外,由于证券化具有不透明的特性,官方数据很难完全反映其效应及其对债券市场发展的贡献。

即使考虑到这些条件,欧元区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这一特征仍然是成立的。但因此而低估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在量和质上取得的重大发展,都是不可取的。我认为其中有五方面的发展尤其重要。

1.欧元问世后发生的第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国债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在欧洲,不同发行体发行的国债收益率的标准差曾经存在150—300基点的差额。随着货币联盟的临近,这一差额逐渐缩小到1998年底的10个基点左右这一较低水平,并保持至今。不同国债的收益率水平和波动的相似性清楚地反映了市场的高度一体化。观察“Beta趋同”现象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印证。Beta衡量的是不同发行体发行的债券收益率走势趋同的程度,1998年此数值达到1(希腊在2001年达到1,因此推迟加入欧元区),这意味着收益率的变动完全相互关联。

2.债券市场的第二大发展就是私营部门债券市场的显著增长和逐步一体化,涵盖了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欧元问世后,以欧元标价的债券发行量的2/3左右为私营部门债券,国债份额只略高于1/3。

私营部门债券市场的增长主要归功于银行以外的金融企业。自1999年以来,金融企业发行的欧元计价证券余额以年均29.5%的速度迅猛增长。在更大范围内而言,银行发行的欧元计价证券余额的平均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然十分可观,达到了每年7.3%。非金融企业的发行波动性较大,但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10.4%之高。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1999年以来国债余额的增长率仅为4.3%。

除了数量上的增长,企业债市场发展的另一亮点便是其一体化进程。事实上,在不同国家发行的债券,如果它们拥有相似的评级和其他基本面特征,它们的收益率也很相似,至于具体在哪个国家发行则对发债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甚微。

3.促进了欧洲企业债市场的发展及其一体化进程的一个有趣的进展便是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事实上,正是该市场在对企业风险进行真正的定价。信用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是透明度不够。同时,市场规模的测定也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估计该市场的增长率超过了80%,根据惠誉(Fitch)全球信用衍生品的调查数据,2004年底该市场的总规模为5.3万亿美元。

4.与信用衍生品市场上的现象类似的是资产支持证券(ABS)的发展。资产支持证券市场透明度的欠缺使人们很难准确测定其规模。这一情况对于综合证券化尤为明显,在这一过程中,银行并没有卖出贷款,而只是转让了其蕴含的风险。事实上,我们仅能估计现金证券化的市场规模:其在欧洲的重要性虽不及综合证券化市场,在1998年欧元问世以前还几乎不存在,但此后却发展迅速。欧洲证券化论坛的统计显示,在1998年到2005年间,发行量翻了7倍,2005年超过了3000亿。而总余额则估计在7000到8000亿之间。

5.债券市场四个周边市场的发展。与任何金融市场一样,债券市场也与周边市场有积极的相互影响。在这方面重要的四个市场是:回购市场,利率掉期市场、国债期货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

欧元问世8年来,回购市场在规模和一体化进程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12月,ICMA最近的一次欧洲回购市场调查显示,回购市场规模至少为6万亿欧元左右,比上一年增长了约15%。

欧元利率掉期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掉期市场。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欧元场外利率掉期市场的总市值最近达到了3.7万亿美元,而相应的美元市场规模仅为1.8万亿。

国债期货市场集中在交易所,特别是泛欧交易所(Eurex),其市场总量大于欧元问世前各国货币的国债合约的总和,这也形象地说明了欧元不仅仅是其所替代的各国货币的总和。

商业票据市场,到目前为止,只能说是货币市场的一个穷亲戚:它不仅在规模上与欧元区经济不相称,与美国市场不可比,而且在发行商和投资者两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割裂。然而,在此我也要指出一些积极的方面,尽管这与其说是事实,不如说是一个承诺,而且与私营部门在欧洲央行和整个欧元体系的支持下已经推出的旨在改善其市场功能的一些举措有关。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统

一、更发达的市场,使之可以在短期市场上,为发行商和投资者提供债券市场的补充。

二、金融体系一体化发展的宏观经济意义

第一,金融一体化能改善货币政策在整个欧元区内的传导。货币政策变动从央行传递至实体经济最重要的传导渠道就是利率:央行改变短期利率,这一调整传导至整个利率结构。对于类似欧元区这样复杂的一个区域,一个特别的问题是,利率变化是自主地、同质地在整个地区传播,还是一个特定的利率变化政策会产生不同的时效上或程度上的效应。在这一方面,金融体系的一体化就显得尤为重要:金融体系一体化程度越高,货币政策在整个欧元区的传导效果就越趋同,相同的货币政策变动在欧元区不同区域带来不同效应的风险也就越小。

第二,金融一体化及其带来的金融体系的发展能积极促进“里斯本协议”的实施。欧洲一直努力通过实施里斯本协议提出的结构改革来提高经济增长率,以摆脱其较长时间以来经济增长乏力的状态。金融市场是经济疲弱的例外,它正在为欧洲经济的复兴做出部分但却十分重要的贡献。欧盟委员会强调了发展金融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并推出了“金融服务行动计划”,鼓励欧洲金融体系的大胆创新,努力实现其目标。

市场发展范文第8篇

内容提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保险业掀起了并购狂潮。并购浪潮反映了世纪之交国际保险业发展的新动向,是国际保险业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增长以及竞争态势所做出的战略调整。这种并购具有规模巨大、以横向并购和跨国并购为主的特征;目前的国际保险市场结构发展模式是大中小公司并存的垄断竞争,未来国际保险市场区域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共享、技术共享的融合性的统一的国际保险大市场;不同的公司将依照各自的特点、背景,实施专业经营、兼业经营或者混业经营;未来国际保险产品的发展模式是以传统与非传统的保险产品相结合;在销售方式上,银行保险是未来金融业发展趋势之一,网络保险代表了未来保险业的发展方向。

一、国际保险市场的并购特征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保险业掀起了并购狂潮。国际保险业的并购浪潮反映了世纪之交国际保险业发展的新动向,是国际保险业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增长以及竞争态势所做出的相应的战略调整。国际保险业并购涉及的领域广泛,不仅包括保险领域内部的直接保险领域、再保险领域、保险中介服务领域,还包括保险与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行业的混业并购。主要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一)国际保险并购规模巨大

一是国际保险并购公司的规模大。国际保险并购中所反映的不仅是“大鱼吃小鱼”即资金势力雄厚的大公司兼并弱小公司,而是主要表现为大公司之间的强强联合,从而形成“超级公司”、“巨无霸”。通过国际保险并购使得保险公司数目减少,垄断程度不断提高。例如,英国的商联保险公司和保众保险公司的合并而成的CGU,成为全欧洲第九大保险机构。

二是国际保险并购数量多。有资料显示,近十几年来全球金融业兼并的总值相当于1.4兆亿美元,其中主要是国际保险业的并购。

三是国际保险并购金额高。以美国为例,1997年保险业的并购占美国市场并购总金额高达7%。表1描述的是美国保险业兼并的情况,可见一斑。

四是国际保险并购快捷。一般重大并购只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告完成。例如,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720亿美元的合并交易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

(二)国际保险并购以横向并购为主

从产业角度看,并购一般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形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保险业掀起的并购狂潮属于横向并购,即同一产业,或相近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这不是20世纪初国际横向并购的简单重复,而是国际保险业进一步发展、扩大市场的主要手段。国际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之间的相互并购、融合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三)国际保险并购以跨国并购为主

国际保险业的跨国并购是指一家保险公司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外国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定比例甚至全部股份或资产收买下来,从而对其经营管理实施部分或全部控制。跨国并购包括直接向国外目标企业投资,通过在外国的子公司、分公司进行并购等方式。例如,荷兰国际集团收购美国的一家寿险公司,就是由其在美国的一家子公司与之合并的方式完成的。

二、国际保险市场结构发展模式

(一)国际保险市场结构的种类

一般,我们可以将国际保险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竞争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的国际保险市场,是指在国际市场上存在数量众多的保险公司,任何公司都可以自由进出市场,市场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同时存在大量买方和卖方,资源流动自由,每一买卖者均掌握或通过中介人掌握充分信息。投保人与保险人参加保险市场的交易活动是自由的,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市场自发地调节保险商品活动的价格。国外保险公司可以自由进入该市场,保险公司的数量基本上由市场供求自行调节,保险行业公会在保险市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垄断竞争的国际保险市场中,则是大小公司并存,少数大公司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垄断公司与垄断公司之间同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寡头垄断的国际保险市场,是指在国际保险市场中仅有几家保险公司,这几家保险寡头瓜分垄断绝大部分保险业务。完全垄断的国际保险市场又称独家垄断的国际保险市场,是指国际保险市场完全由一家保险公司所控制。

(二)国际保险市场结构现行模式

根据国际保险业的并购现象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目前的国际保险市场属于寡占的市场。这主要表现在:国际保险并购浪潮导致了国际保险市场中“超级航母”的出现,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国际保险业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大并购,实现了强强联合。这不仅反映在保险业内部产寿险业的各大公司的兼并重组,而且还反映在保险业与其他金融行业如银行业、证券业的融合。因此,国际保险市场中出现了“金融超市”,汇集了巨大的资本和庞大的分支机构体系。国际保险市场中的保险资本等资源掌握在少数大公司的手中,形成寡占特征。

(三)国际保险市场结构发展模式

国际保险并购的目的,在于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是,并购之后组成的规模巨大的保险集团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也就是说,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金融融合所带来的范围经济也不是很理想。实证分析表明,国际保险企业的规模经济并不存在于大公司中,而是中小型的公司更容易达到规模经济。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国际保险市场结构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国际保险市场中大小公司并存的垄断竞争模式。这是因为,国际保险市场潜在需求巨大,没有一个保险公司可以提供全部的供给,独家垄断国际保险市场;随着风险的变化和巨灾、巨额风险的存在,也不可能由少数几家国际保险公司来满足国际保险市场全部的保险需求。因此,客观上国际保险市场将会由目前的寡占市场格局发展成为既有大规模的公司,又有中小型的公司,大公司和小公司并存的垄断竞争格局。

三、国际保险市场区域发展模式

目前,从区域概念来看,国际保险市场由北美市场、欧盟市场、日本市场三足鼎立,形成区域寡占格局。可以说,无论从保险资本、保险资产、保险业务收入等各方面来看,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市场、欧盟市场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市场,占据了国际保险市场90%的份额,国际保险市场的主要供给来源于这三个地区。目前,这三个国际或地区的市场已经饱和,源自于此的国际保险资本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市场流动。但是,总的来说,目前三足鼎立的国际保险市场格局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加快发展,由保险需求的收入弹性理论可知,发展中国家的保险业发展速度将超过其经济发展速度。因此,随着国际保险资本和技术的流动,将刺激保险落后地区的潜在保险需求,促进国际保险市场中保险落后地区保险业的发展。目前,亚洲地区、东欧地区、南美地区、非洲地区等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的保险业正在快速发展。国际保险资本正在逐步流向这些地区。

所以,未来国际保险市场区域发展模式将是一个资源共享、技术共享的融合性的统一的国际保险大市场。随着国际保险市场的中心将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由欧美向亚太地区转移,将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保险大市场。

理论上讲,根据Arrow—Lind定理,随着所汇集的个体投保人数量的不断扩大(n—∞),只要在损失概率即公平精算费率p=Π的基础上筹集保险费,投保人群体之间就可以解决内部个别投保人的损失补偿问题。也就是说,如果相互独立的风险厌恶的投保人汇集起来,对于风险厌恶的个体投保人而言,是将自身面临的风险转嫁给了整体投保人群体;对于投保人整体而言,则是将可能的损失在群体之间进行分散。而且,只要投保人群体充分大,投保人作为一个整体仅仅依赖其整体内的期望损失,而与个体投保人的风险厌恶程度无关。这就是说,由风险厌恶的投保人汇集起来的整体就变成一个风险中性的“保险供给者”。也就是说,根据保险原理,我们应该利用国际保险资源在国际范围内分散风险。如果全球的保险资源都利用起来提供保险产品形成国际统一保险大市场,那么,个人、地区、国家乃至国际的风险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那么,不仅可以实现投保人风险的充分分散,而且可以使得保险成本降到最低,保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但是,在现实的国际保险市场中,由于诸如政治等原因还存在封闭、半封闭的国别市场。封闭、半封闭的国别市场基本不与外界交流,保险供给取决于自身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资本势力或资本总量。由于没有国际保险的支持,国内保险供给能力仅仅受到资本的限制,又不能够通过转移到国外的国际再保险来解决国内的承保能力问题。因此,封闭、半封闭的国别市场的均衡将表现为:有限的保险供给量与有效需求的均衡,潜在需求无法得到完全满足,存在帕累托改进。随着贸易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融合,封闭、半封闭的国别市场需要外来的保险供给,才能够达到帕累托有效。

不过,从封闭、半封闭的国别市场到统一的国际保险大市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目前,最初的表现则是区域统一的保险市场模式,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保险市场的融合和统一。当前,围绕着美国、日本、英国等保险市场发达的国家,已经或者正在形成的欧盟统一保险市场、北美区域保险市场和亚太保险市场,就是向全球统一大市场过渡的区域统一保险市场。

然而,即使是欧盟这样的区域统一保险市场,在其成员国与非成员国进行保险交易时则还是体现出“国别市场”的相对独立的特点。所以,根据保险原理,区域统一的保险市场还需要帕累托改进,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国际保险大市场。

四、国际保险市场的经营发展模式

(一)国际保险经营方式的发展

国际保险业经历了产、寿险兼营——产、寿险分业经营——保险、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过程。目前,国际保险并购似乎表现出了国际保险业的混业经营趋势,而银行保险也方兴未艾。但是,保险与银行、证券并不是同一的东西。保险毕竟不同于其他金融产品,有自己特殊的职能和作用。金融融合、“金融超市”所表现的更多体现的是保险、银行、证券三者相互利用各自的优势来更好完成自己的使命。作为独立的法人组织,国际保险企业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经营以保险产品为主的各种产品,但并不是只经营一种“混合”的产品。因此,混业经营只是国际保险企业的一种经营模式,但不是唯一的一种。

国际保险并购中还表现出另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保留自身的优势项目,将自己不擅长的部分转让或者置换,同时吸收自身擅长的项目加大专业经营的力度,完善自身经营管理。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国际保险市场中的经营方式将依照不同的公司的各自特点、背景,实施专业经营、兼业经营或者混业经营的经营模式。

(二)国际保险产品的发展

当今,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在为各国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型国际风险。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巨灾风险不断出现和加大。例如,1992年的“安德鲁”飓风,保险损失高达202亿美元(以2001年价格计)。而在2001年,由于地震、洪水、台风、爆炸,以及恐怖事件等重大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超过1150亿美元,并导致2万人的死亡。2001年9月11日发生于美国的恐怖事件,造成的保险财产损失和营业中断损失估计在190亿美元左右(总损失在900亿美元),若将责任险和寿险损失计算在内,预计损失总额在300亿美元至770亿美元间。这是保险史上财产损失最高的事件之一。

新型风险的不断出现,巨灾风险的不断出现,给保险人的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造成很大的压力,迫使保险人寻找新的方法处理风险,导致了国际保险产品的创新。目前,国际保险市场上已经不再满足过去传统的财产和人身保险产品,已经开始出现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AlternativeRiskTransfer,简称ART方式)的国际保险产品创新。

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中的重要形式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出现的包括保险资产和保险产品的保险证券化。保险证券化的实质是通过借助证券方式和工具从资本市场获取大量资金,并通过将保险风险分散到资本市场上的方式扩大承保能力。如1995年美国投资银行、再保险公司及经纪人以负债证券化(融资证券化)的形式开发出场外交易的保险衍生产品。这种证券不在交易所交易,交易方式很像私募基金或者适应顾客需要的远期合同或期权;而1990年芝加哥交易所开发的保险期权、期货的组合,可以使保险公司对保险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可以使投资者从保险风险发生的概率中获利。目前,保险证券化的产品和证券化工具作为传统保险的替代或补充,能有效解决巨灾风险的承保能力的缺口,并逐步受到各国保险公司的重视。

不过,ART并不能够完全代替传统保险产品。国际保险市场中,未来国际保险产品的发展模式将是以传统与非传统的保险产品相结合的模式。国际保险市场中的经营者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的组合来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各种风险。

(三)国际保险销售方式的发展

国际保险销售方式的发展已成为国际保险业生存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为了降低销售成本、提高销售效率、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国际保险业不断开拓各种销售渠道。

1.银行保险的发展

银行保险,即通过银行或邮局网络销售保单。主要业务类型包括:银行为保险公司保险业务(最原始的方式);保险公司的银行子公司或银行的保险子公司;合资公司(保险公司控股,银行控股,或五—五合资);境外保险公司与本地银行的合作等。

可以说,在新的分销方式中,银行保险是未来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之一。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特别是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发展,银行保险不仅会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展,而且会出现保险银行,即通过传统的保险销售渠道(人,销售网等)销售银行产品(流通账户,抵押贷款,共同基金等)。

2.网络保险的发展

市场发展范文第9篇

1868年,英国成立“海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基金”,这是世界上第一只投资基金。在此之后,尤其是随着战后全球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基金在美国、西欧、日本等西方国家取得巨大成功,成为世界金融市场上最流行的投资工具之一。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球各类基金达23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约有16000只投资基金,资产达13万亿美元,全美有47%的家庭,近8000万人持有基金股份。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基金、银行、保险三分天下,而早在1994年,基金的资产就已经超过了商业银行。在各种投资基金中,共同基金占很大一部分。有资料显示,截止2000年5月,全球共同基金10.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有共同基金7791个,434家基金管理公司,资产总额约6.9万亿美元。期货投资基金作为共同基金的一种,是基金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期货的蓬勃发展,随着现资组合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大型机构投资者和投资组合经理人开始运用期货投资基金,使期货投资基金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1988年,美国期货投资基金的规模为60亿美元,到1996年就增加到30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0%.从20世纪80年代起,EastmanKodak、Alcoa、Amoco等大公司就已经开始把部分养老金投资于期货投资基金,到1993年,美国200家最大的养老基金中约有一半涉足衍生品市场。这表明,期货投资基金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普遍欢迎,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期货投资基金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但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与地区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期货投资基金的出现是资本市场风险管理的需要,是推动期货市场进一步稳定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期货投资基金的顺利发展,除了要具备相关的法律条件之外(如法规制度健全),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期货市场基础要好,期货市场无论从规模和规范性方面,均需符合一定要求;其二,市场投资者主观上要有利用基金回避风险的动机和需求。随着市场风险的不断增大,许多企业急需利用期货市场来套期保值和回避风险,但苦于企业缺乏专业人才,不敢贸然入市或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很希望有一种专家理财的渠道来满足其套期保值和回避风险需要,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期货投资基金的组织创新,即通过设立套期保值基金来解决。

二、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自1993年开始期货试点,经历了无序发展和清理整顿两个主要阶段,在经过了长达7年的清理整顿之后,期货业的规范程度大大提高了,期货业的规范形象已初步树立起来。无论内部条件,还是外部环境,我国期货市场都已经具备了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基本条件。

(一)清理整顿任务基本完成,期市规范程度大大提高。从期货市场自身条件来看,经过清理整顿,期市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法规体系。国务院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证监会出台的四个管理办法已正式施行一年多,为期货市场的长期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监管体系和市场结构逐步完整。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发生重大改变,初步建立了中国证监会垂直管理体系,监管思路符合市场规律,监管能力显著提高。期货交易所从14家撤并到3家,经纪公司从原来的300家压缩到170家,期货经纪公司充实了资本金,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经培训和考核获得了从业资格,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运作的自觉性显著提高。三是经过几次升级和改造,期货市场的交易和信息系统更加成熟,其容量、速度、安全等主要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四是投资者操作日趋理性。经过十年磨练,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功能特征、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操作手段日趋成熟和理性,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总之,经过几年实践,期货市场已建成一套严密的交易、结算与风险控制制度,特别是经过一系列风险事件的洗礼,期货市场风险监控技术与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已能有效遏制期货市场较大风险事件的发生。现有的市场基础和条件,非常有利于推出期货投资基金。

(二)实践造就了一批专业的期货管理与投资者队伍。目前,我国专业期货经纪公司有170余家,期货经纪公司的最低注册资金由原来的一千万元提高到三千万元,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一些大型期货经纪公司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期货经纪公司不得从事自营业务的规定,使经纪公司的风险大大降低,自有资金显得比较充足,这就为发起成立期货投资基金创造了条件。同时,期货经纪公司不从事自营业务,也可以避免关联交易的发生,打消投资者的顾虑,这从制度上保障了期货投资基金的公正性。此外,通过培训和长期实践,期货市场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造就了一支既懂期货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期货管理人员、经纪人与投资者队伍,为期货投资基金的试点成功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期货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在经过长期的低迷之后,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2003年中国期货市场在国内外大环境趋好的背景下,大连、上海和郑州国内三大期货市场全面活跃,交易规模已创历史最好水平。据统计,2003年,全年交易额累计达10.84万亿元,一举刷新了1995年创下的10.12万亿元的历史新纪录。这说明,我国期货市场经过几年规范整顿,正逐渐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已经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权威部门预测,我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环境继续看好,理由如下:第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带来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包括生产资料、农产品等一系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增加了生产、经营者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的需求;第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增量,成为国际市场供求变化的主要变数,在铜、铝、大豆等主要期货品种上,中国期货价格对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不断增大,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决定》中明确指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确定了期货市场的重要地位,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有理由相信,我国期货市场容量将继续扩大,交易规模将更加扩大。

三、中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有利因素

(一)利用后发优势,有丰富的国际国内经验可资借鉴。期货投资基金在国外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在组织、监理和运作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直接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在设计和规划期货投资基金时免去摸索之苦,避免别人曾经走过的弯路。充分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可以使我国的期货投资基金从一开始就以规范的面貌出现。另外,我国虽然没有期货投资基金的直接经验,但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经过几年的发展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取得了许多有关基金管理与运作的丰富经验,而期货与证券属于相关行业,两者间有许多相近的地方,期货投资基金在管理与运作上与证券投资基金是相似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中的大部分条款对期货投资基金实际上也是适用的,这就减少了期货投资基金监管和立法的难度。

(二)社会资金充裕,有进入期货市场的欲望。当前,社会资金充裕,存款突破了11万亿,社会各界投资欲望强烈,希望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即使在股票市场不太景气的2003年,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规模仍有大幅度增加。截至12月19日,2003年共发行25只股票型基金(债券与保本基金合计13只),首发规模为401.44亿元。截至2003年10月31日,保险公司基金的投资金额达到449.43亿元,占股票基金规模30%左右。目前国内股票基金中,三分之一的基金是保险公司持有的。这些机构投资者入市交易,必然需要风险管理工具,期货投资基金不失为一种工具创新的尝试。

(三)市场对期货投资基金有强烈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投资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投资手段已由过去单一的储蓄发展为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多种手段,居民个人资产也开始由储蓄向投资转移。但作为个人,无法抽出大量的时间对投资工具进行研究,无暇亲身投入到投资市场进行具体交易,因此,他们对期货投资基金有极大的需求。期货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风险投资工具,将为大众投资者提供一种新的投资途径,把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引向金融市场,可使居民个人和金融市场同时受益。目前,我国投资基金已有数十家,资产数百亿,但其投资结构非常单一,未能充分地利用金融工具进行组合投资,这不利于基金功能的发挥。当然,这和我国金融工具单一、金融市场不发达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发展期货投资基金,使其成为投资基金组合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投资基金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设立期货投资基金对我国期市发展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期货投资基金是在法律的监管下,以专业投资机构为操作主体的期货投资活动。创造条件,促进期货投资基金的设立对我国证券与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缺乏机构投资者,而在美国的期货市场中,投资者则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因此,不改变投资者结构,不利于我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和健康发展。据统计,美国期货市场的个人投资者亏损面越来越大,1969年的数字是62%,目前已达80-95%,这说明,个人投资者正逐步被现代期货市场所淘汰。截止2000年9月30日,在NFA登记注册的CPO和CTA分别有1416人和935人,正是这少数的专业人士管理着庞大的期市投资资金,促进了美国期市的繁荣。同样,设立期货投资基金也有利于我国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有利于改变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设立我国期货投资基金也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与发展。因为,开放式基金和社保基金都已入市,庞大的资金带来同样庞大的风险。根据国外经验,这些大型基金都需要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作为避险或分散投资的工具,而期货投资基金极有可能成为它们进入金融期货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和社会安定。期货市场的投资结构改变之后,机构投资者占到主要地位,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因为,机构投资者操作比较理性,其决策是建立在对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有效避免市场的剧烈和非理性波动;另外,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对因自己投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有一定心理准备,不会将自己投资决策的失误归罪于政府或交易所,也不会采取极端措施引起社会的动荡。因此,期货投资基金可以在期货市场和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防火墙”,避免了期货市场风险波及到社会,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

(三)有利于保护期货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来说,由于在知识、经验、资金规模、技术手段、信息、投资成本、交易渠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同投资大户相比处于劣势,所以在投资活动中往往失败多于成功,最终成为市场的牺牲品。而期货投资基金的投资交易活动是由专业投资机构进行的,较中小投资者有较大优势,期货投资基金可以集中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为一体,统一调度、统一使用,这将能为期货投资争取到较好的条件,并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由于资金充裕,基金可以分散操作,分别投资于不同的市场和品种,这将大大降低投资风险,实现规模投资效益。另外,较之个人经纪人,期货投资基金也有明显的优点:首先,期货投资基金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一旦出现违法或违规,投资者可以依法追究;其次,在分配上,个人经纪人的报酬以获取佣金为主,这里面隐含着巨大的道德风险,而期货投资基金除了按规定收取正常的管理费用外,可以按预定的比例与客户分享赢利,这就从机制上迫使基金管理者将基金赢利放在首位;最后,在专业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上,基金更胜个人经纪人。所以,期货投资基金将给投资者提供一种新颖且可以放心的投资工具。

(四)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为应对WTO的挑战,我国金融创新的步伐必将大大加快,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股指期货、利率期货等一大批金融创新产品将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主导力量,这些金融品种有些十分需要机构投资者,有些则本身就是机构投资者。期货投资基金则是大型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的一种很好的组合品种。根据“马可维兹分散”理论,用相关性低,甚至具有负相关性的投资工具作组合能有效地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使投资组合做到充分的分散化。一般来说,相关性越低,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也越低。根据Lintner博士的研究,期货组合与股票、债券组合之间的相关性很弱,甚至为负值,如果一项组合投资中加入期货基金,即可减少组合的波动并提高收益。

市场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俄罗斯;广告市场;媒体

中图分类号:F735.1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3-0032-02

2006年世界广告市场增长4.9%,其总额达2 820亿美元。其中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广告市场发展较快。据法国经济信息及预测研究所(BIPE)预测,2007年世界广告市场总额将达2 950亿美元,增幅将为4.8%。各种迹象表明,2007年全世界对于广告的支出将不能尽如人意。但专家表示,广告市场的发展将更有利于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而不是有利于成熟市场。电视和报刊是主要的传媒手段,在整个广告市场中占有3/4的份额。而在俄罗斯,电视占据了整个广告市场55%以上的份额。从长远角度来看,电视仍可保持其主导地位。按大众传媒的重要性,惟独在俄罗斯仅次于电视位居第二位的并不是报纸。俄罗斯和法国人更倾向于购买杂志,而非报纸。此外,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力将日益显著,它将导致整个广告市场版图的重新划分。

在卢布坚挺、出口收入不断增加、能源资源价格高涨以及有效的税收政策下,俄罗斯内需扩大,生产投资领域的情况明显好转。再加上石油价格上涨后俄国家预算盈余进一步增长,俄罗斯广告市场得以稳定发展。

在拒绝国家调整和外国大型公司渗入市场诸多领域的背景下,俄罗斯市场对广告的需求仍很高。广告充斥着俄罗斯大众传媒领域,但大众传媒的结构至今与这样的高需求不相符。近几年的巨大增长主要以价格上涨为前提,而广告发展的部分潜力取决于非传媒因素(它们虽处于萌芽状态,但在茁壮发展)。

2005―2006年,俄罗斯大众传媒市场成为高质量市场,IPO、Rambler和CTC等相继进入,一些传媒国家控股公司(天然气工业―传媒、专业―传媒等)得以继续巩固自身的地位。但是,俄罗斯广告市场至今仍不够透明,国家的局势也不够稳定:2006年7月生效的《广告法》、对进口的商品严格监督,导致了广告在部分市场停滞不前(例如首饰市场)。与此相反,尤其是莫斯科市场很好地利用了经济的发展来扩大自己对广告的投入。美容保健品工业(该行业的生产商凭借中等增幅即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和银行服务业(贷款市场发展强劲)的情况就是如此。

总之,俄罗斯广告市场已摆脱萧条。尽管按专家预测,2007年俄广告市场增速不可能达到以往的30%,但有鉴于俄广告市场的自身发展潜力,未来几年广告收入在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必将扩大。据悉,2006年该指数为27%,预计2007年将为22%。总之,俄罗斯广告市场的增幅将超过经济增速。

报纸

在俄罗斯广告市场整体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报纸的“亚健康”状态。俄罗斯报纸市场混乱,大部分报社要靠补贴生存,很多报社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报纸在广告市场上所占份额持续显著下降(1999年其所占比重为15%,2005年仅为5%)。资深记者严重缺乏。报纸行业仍是国家垄断的一部分。由于俄罗斯幅员辽阔,报纸发行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报纸发展停滞不前,已经很难说其对于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具有明显优势了。况且,报纸遭受政治主观主义的“折磨”:90%的报纸为政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创办。此外,在俄罗斯总统大选之前的2006―2007年出版报纸还存在一种风险,即国家试图对报刊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督。

目前,俄罗斯报刊界有四家部级报纸(《生意人》、《公报》、《共青团真理报》等)脱颖而出,这四家报纸的收入占俄报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发行量占俄报纸发行总量的近1/3。它们坚决抵制“黄色小报”并使自己不落入“黄色小报”之流。它们尽量多吸引有意做彩印的大广告客户。

未来两年,俄罗斯报纸的发展与其他大众传媒方式相比将有所趋缓。

杂志

在俄罗斯,杂志领域比报纸领域更加井然有序,更有利可图。俄各大公司推广宣传费用的12%通常投放于杂志广告。对于部分受众而言,杂志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交流思想的工具,而且它并不排挤新事物。近年来,俄杂志广告市场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2006年由于俄罗斯对一些外国“精品”杂志实行严格进口限制,女性杂志的发展稍有放缓。整体上,2006年俄杂志广告市场增长18%,预计2007年该指数可能有小幅下降,增长率将为16%。

电视

电视在整个俄罗斯广告市场中所占比重持续扩大,它也是促进整个广告市场“增长的一大动力”。2005年俄罗斯电视广告市场总额为26亿美元。俄罗斯电视广告市场增长首先与价格上涨有关,此外,还有三个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即需求强劲、通货膨胀率降低和卢布升值。与此同时,新法规对电视播放广告数量的限制(新《广告法》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电视上广告时间不能超过全部播出时间的15%,而目前这一比例为20%),导致了广告价格的新一轮上涨。尽管价格上涨会激化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但短期内俄罗斯电视广告市场的增速不一定会出现大幅度下降,2006年该指数为30%,预计2007年增幅将为25%。

广播

广播在俄罗斯广告市场中并不起关键性作用,它只占整个广告市场6%的份额。虽然处于广告市场整体增长的大好形势下,但广播广告市场的发展还十分有限。从长远来看,随着广告客户投放于各种传媒工具的宣传费用的平均化分配,广播广告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赢利。

户外广告

俄罗斯户外广告发展日渐看好,其所占份额达20%。虽然在莫斯科可以悬挂户外广告牌的场地在减少,但在其他城市户外广告市场仍在不断增长。由于受到电视、互联网广告的冲击,户外广告市场份额出现了微弱的下降。2006年俄户外广告市场增长25%,预计2007年将增长15%。预测增幅将呈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禁止香烟产品做广告。

互联网

从广告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在俄罗斯还不是一种特别有效的传媒手段。2005年俄罗斯互联网广告市场份额仅为1.3%。但是互联网广告的发展潜力绝不容小视,近几年其增速超过50%。毕竟俄罗斯互联网广告市场发展起点低,目前它还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市场风险范文 下一篇:市场发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