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范文

时间:2023-03-13 08:54:05

设施规划

设施规划范文第1篇

一、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文化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着眼于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1、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我市是一座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欧陆文化、冰雪文化、音乐文化、金源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等构成了多元的文化特征。作为近代城市,在20世纪初被开辟为国际性贸易商埠,特色鲜明的建筑文化、音乐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消费文化、休闲文化,成为有别于我国其他大型城市的显著文化特征。冰雪资源是我市的自然优势,利用自然环境创造的冰雪文化,成为城市文化的一大主题。我市是金源文化的发祥地,以金源文化、京旗文化为代表的地域历史文化,成为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近年来,地方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地整合开发利用,目前全市共有7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15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类遗址、古墓葬、碑刻、纪念性建筑等1000余处。全市已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2项。

2、社会文化服务功能日益增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报业、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为基本框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事业单位80个,从业人员2124人,中高级职称人员1170人;大型文艺演出场所11个,文化艺术馆21个,示范社区文化中心14个,大型文化休闲广场20个,各类文化主题公园、游乐园35个;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342家,电子游艺娱乐场所211家,网吧1249个,电影院20家,图书销售网点14个;农村阅报栏100个,农家书屋1101个,公共图书馆(含社区分馆)63个,各类文博展馆(纪念馆)65个;广播电视拥有四套广播频率、五套电视频道,广播电视传输系统覆盖全市8区10县(市),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城区90万用户;报刊出版单位23家,印刷企业1990家,公开发行报纸5种,期刊25种,年出版图书300余种。

3、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市从事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62万家,从业人员14.3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由的49.3亿元增加到的139亿元,年均增长2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的2.75%提高到的3.79%。冰雪大世界、平房动漫游戏、松雷原创音乐剧、太阳岛景区、冰上舞蹈杂技等5个园区基地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群力文化产业示范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全球文化产业特色园区“创新引领奖”。平房动漫产业园区和群力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明显的集聚效应。

4、文化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我市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第二批综合试点城市,全省首批试点城市。近年来,着力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相继出台一系列改革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做大做强出版发行产业,促进新闻媒体“两分开”改革,转变政府管理服务职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全市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5、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精神”,努力形成健康和谐的社会风尚,有效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近年来,城市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脏乱差”状况明显改善,窗口服务、行业风气逐步好转,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广大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市先后评选出省级道德模范11人、感动人物(群体)60个、见义勇为先进分子540人,志愿者队伍人数达20余万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取得成果,、2008年我市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全国文明城市指标测评名次晋升了6位。

6、城市品牌形象持续提升。争先创优、努力晋位,提升了城市品牌形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十佳卫生城市、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十佳宜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还荣获“最佳创意城市”、“十大节庆城市”、中国最美丽城市、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等称号;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拥有了世界认可的城市文化品牌。

(二)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国家宏观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2009年国家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既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为文化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文化消费的日益增长,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市人均GDP达到5583美元,正处于社会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阶段。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消费重点发生变化,推动了娱乐、休闲、旅游、游戏、传媒、通讯、计算机等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与科技的相互融合,催生了新兴文化业态,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扩大了文化消费,文化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以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为核心,以创新、创意、低耗、低碳为特点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把文化产业作为全市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产业,摆上更加突出位置,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4、城市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随着城市从工业向服务转变,城市综合竞争实力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及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要素,也包含城市管理、城市人的素质、城市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要素,且取决于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特色和文化发展水平。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既对城市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文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与此同时,我市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整合发掘,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弱,文化创新能力不强,文化投融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文化人才特别是优秀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短缺,市民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价值观念、性格特征等新的人文精神需要不断地培养,综合文明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我市的发展战略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协调稳定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人文环境和精神动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服务发展大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2、坚持科学统筹,促进协调发展。科学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统筹协调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城市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正确处理好文化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文化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传统文化继承与现代文化发展的关系、宏观管理与微观搞活的关系。既强调整体推进,又善于重点突破;既遵循共性要求,又要彰显本地特色;既注重设施建设,又强调效益发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努力促进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创新活力。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把扩大开放、促进交流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强与省内地市、东北区域、国内外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市的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坚持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4、坚持突出特色,提升品牌效应。发挥我市特色文化优势、区域中心城市优势和毗邻俄罗斯区位优势,保护挖掘、开发利用我市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张扬城市文化个性,打造优秀文化产品,努力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培育品牌文化团队、品牌文化活动、品牌文化建设项目和品牌文化实体,带动我市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5、坚持分类管理,加快发展步伐。按照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原则,强化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调节、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职能。要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制定不同的扶持发展政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以市场为主导,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发展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相称,与传统历史文化相协调,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格局,将我市建设成为文化风尚优良、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品位高雅、文化综合实力较强、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在全国同类城市位次实现明显前移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对俄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心和现代历史文化名城。

(二)目标分解

1、和谐文化体系基本建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领域,确立和巩固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支柱。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城市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门类之间、要素之间的文化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不断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加快城乡群众性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群众性文化设施为基础,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文化设施数量、质量和人均拥有量居全国前列。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100%的乡镇有文化站,100%的建制村和城镇社区有综合活动室。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明确服务规范,改进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3、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积极推进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文明城市建设,开展文明城区、文明街道(乡镇)、文明社区(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到2015年,60%以上的区、县(市)达到省级文明城区、县(市)标准;80%以上的区、县(市)达市级文明城区、县(市)标准;争取5个村镇达到全国文明村镇标准,18-20家单位达到全国文明单位标准。

4、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博图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不断完善,文化精品不断涌现,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到2015年,全市公益性舞台演出年均200场,各级各类公益性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累计10万人次以上,各级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累计15万人次以上,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9.62%,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56%,全市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80%以上。

5、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按照“上项目、创品牌,抓改革、促发展,积极打造支柱产业”的工作要求,以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为牵动,以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为支撑,拓展传统文化产业领域,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创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系列文化品牌,形成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创意、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将我市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文化资源集聚中心、文化产业创意设计中心和文化产品生产流通中心,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及增速提高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40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5%,占全市GDP比重力争达到6%。

6、文化发展环境优良。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行”的文化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以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为主要调控手段的文化发展机制。在市场、版权、政策、资金、组织、人才等方面为文化发展打下基础,文化发展整体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7、文化名城形象明显提升。开发利用具有地域特色和传统的冰雪文化、欧陆文化、建筑文化、音乐文化、移民文化、革命文化、北方历史与民俗文化,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积极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开发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积极拓展国内外文化市场,提高城市对外文化影响力,使其成为区域性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

(三)发展思路及战略

1、提升“四大形象”。冰雪之城。进一步挖掘整合冰雕雪塑艺术、冰雪节庆文化、冰雪演艺文化、冰雪赛会文化、冰雪经贸文化、冰雪饮食文化、冰雪建筑文化、冰雪服饰文化、冰雪休闲娱乐文化等资源,充分展示冰雪文化特色,丰富冰雪文化内涵,拓展冰雪文化发展空间。消夏之城。以“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为平台,以举办“湿地旅游文化节”、“国际啤酒节”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推介消夏文化,努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进一步彰显“冰城夏都”的城市魅力。时尚之城。大力彰显开放、时尚、包容的城市文化氛围,注重传承中西合璧、古典高雅的建筑艺术,保持城市建筑格局和风格的历史文脉,形成大气、和谐的城市景观。发展时尚产业,探索创新模式,将我市时尚文化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表演文化相融合,努力提高时尚文化知名度。音乐之城。弘扬音乐文化传统,把“之夏音乐会”办成全国文化活动精品和国际性音乐盛会,开展各类音乐文化活动,提升演出档次,拓展文化内容,提高影响力。重点建设高品质演出设施,打造音乐主题街区,建设音乐博物馆。

2、实施“工程”。文明素质建设工程。以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公共行为文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化精品建设工程。推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成果,创作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与城乡居民基本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基础性文化设施。文化特色弘扬工程。传承历史文脉,彰显现代城市文化内涵,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建筑等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文化品牌塑造工程。做大做强品牌文化节庆活动,积极推进品牌文化项目建设,努力提升文化的传播力,精心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加快文化市场开发,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发挥城市特色文化优势,搭建培养文化人才平台,实施吸引文化人才优惠政策,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3、构建发展布局。按照我市“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城市文化发展空间,实现“一轴、两带、文化功能区”的文化发展布局。一轴:松花江滨水文化景观轴。结合松花江不同区段、不同地域文化基础,南岸突出欧陆文化、音乐文化、历史民俗文化;北岸突出冰雪文化、湿地生态文化等。加强对沿江及内河周边的文化景观建设,改善滨水文化环境,打造岸上、水中、空间、三维、全景的滨水文化景观带,形成集文化、艺术、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文化长廊。两带:冰雪文化景观带、特色文化景观带。冰雪文化景观带依托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冰雪运动场馆等现有景区设施,建设一批展示冰雪文化、体验冰雪文化、弘扬冰雪文化的产业设施,形成冰雪文化景观带;特色文化景观带注重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和挖掘优秀历史文化遗存,打造中央大街、靖宇大街、东西大直街、果戈里大街、中华巴洛克传统历史文化街等特色街区,展示我市欧陆文化、建筑文化、历史民俗文化。文化功能区:南岗、道里、道外、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等八个城区发挥各自的文化特点和区位优势,结合不同区域、场所已经形成的文化特色,构建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突出冰雪游乐、避暑休闲、时尚艺术、娱乐演艺、历史民俗、内容创意等方面的文化功能。

四、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一)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市民文明素质建设。一是打造城市精神品牌。弘扬“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的精神,并将其融入城市理念、市民行为、视觉景观、民俗风情、生活消费和经济发展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尊重个体意识、利益意识的同时,注重培养整体意识、责任意识、公共意识、组织意识,倡导以和谐、诚信、责任、宽容、奋进为时代内容的城市精神。二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施“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市民文明素质5年培训计划,深入开展市民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牢固树立“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思想观念。广泛开展“文明礼让、遵章守纪”宣传活动,形成文明驾驶、文明乘车、文明行路的良好习惯。以“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契机,做好年度感动人物(事件)的评选工作,每年推出一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先进典型,逐步形成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群体。坚持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感染人、教育人,切实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三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放到重中之重的地位,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重要环节,针对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教育体系,整合社会资源,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

2、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全省“三优”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明确创建目标和重点任务,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加大创建文明城市力度,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一是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以文明社区示范点创建工作为载体,推进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不断深化“邻居节”活动,提高文明社区创建水平。到2015年,实现城市社区全部跨入区级以上(含区级)文明社区行列,市级以上(含市级)文明社区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二是开展文明行业(单位)创建活动。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以规范服务为突破口,以群众评议为重要手段,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在党政机关开展“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在企业开展“优质生产、诚信经营、信誉兴业”主题实践活动,在窗口单位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效率,一切为了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在社会领域开展“诚信处世、真情待人”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要求,创建一批文明村镇、文明集市和“星级文明户”。到2015年,争取60%的村镇达到省级文明村镇标准。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设施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主要内容

农业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事关农业发展,而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规划设计工作是其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到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基层小农水设施建设实际,对小农水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进行一定的研究,提高小农水设施规划建设水平,才能更好的发挥小农水设施作用,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设计标准

1、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小农水设施是农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农村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概念,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农业现代化,而提升小农水建设水平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小农水设施建设水平,就要做好小农水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实用的小农水设施,更好地保障农业发展。

2、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的标准

小农水设施是农业灌溉的基础和保障,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季节降雨量变化较大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小农水设施的规划设计不能简单的借鉴以往经验,而是要确定合理的设计标准,结合区域小农水设施建设现状、农业灌区灌溉水源来水情况、当地农业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依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设计方案。一般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一是农田抗旱天数标准,抗旱天数是指以塘坝、水库等灌溉供水主体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持续无降雨或降雨较少的情况下灌溉主体可以保证农作物灌溉用水天数为标准,比如某地小农水设施依托的水库等灌溉供水主体可以持续供水保证天数为100天,那么可以将该小农水设施设计标准中的抗旱天数设定为100天,并根据小农水设施的其他特殊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二是农田灌溉的设计保证率,该指标是指在某一个小农水设施灌区内,其储存的灌溉用水可以满足农田需要的年份占到总年份的比重,该比重转化为百分数即为农田灌溉用水保证率,比如某地农田灌溉用水保证率为75%,则说明其灌溉用水在3/4的年份可以完全满足灌区需要,而1/4的年份可能无法完全满足灌区需要,以此指标可以合理确定小农水设施的库容和建设规模,但该指标确定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例如北方灌溉用水比较缺乏、以旱作植物为主的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在50%-70%之间即可,而在南方水源充足、以水稻等喜水作物为主的种植区,则需要将灌溉设计保证率维持在80%以上,确保农作物生长需要。

二、小农水设施的规划设计技术

1、小农水设施建设规模的分析技术

在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建设规模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技术分析:一是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小农水灌溉面积的需要,要充分分析小农水设施在当地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前提,结合当地近期农业发展规划,合理设计小农水设施规模;二是分析整个灌溉区域内可用于灌溉的水源,合理确定小农水设施的灌溉保证面积,从合理利用灌溉用水的角度进行确定,可以以县或乡镇供水站为单位,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复核计算,并结合灌溉用水总量、使用情况及其他控制指标,对灌区内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小农水设施建设确保灌区内的灌溉用水平衡;三是分析区域内耕地发展为灌溉用地后的增产潜力,根据整个区域内的耕地分布情况,结合发展潜力分析,合理进行规划分析;四是分析小农水设施的灌溉面积发展情况,提前分析未来可以扩大及发展新灌区的潜力和大小,尽量发挥小农水设施的最大潜力。

2、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是取水方式的选择和设计。根据不同的灌溉水源,可以分为自流取水灌溉和提水取水灌溉两种方式,要根据确定的灌溉方式进行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当前的小农水设施建设主要以自流取水灌溉为主,自流取水的小农水设施建设主要是以河流、水库等灌溉供水主体为主要水源的灌溉取水方式,一种是有坝取水,比较适宜于灌区内灌溉水源地势较低的情况,虽然灌溉水源比较充足,但是却不能自流到农田中,所以为了满足农田的灌溉需要,要在河道上修建堤坝或节制闸等水利设施,将水源引流到农田中,该方式初期因为堤坝或节制闸的建设,会增加建设投资,但是建设后的小农水设施引水口位置在农田附近,缩短了输水干渠长度,可以减少土石方和渠道建设工程量;还有无坝取水方式,一般采取有建闸方式进行设计,可以在洪水期内有效控制水流量,避免小农水设施被洪水冲坏,还能避免洪水淹没农田,确保水流平稳,减轻因水流造成的引水口下唇过度冲蚀等问题。

二是小农水设施灌溉渠道设计。灌溉渠道设计要结合区域内农田、林业、道路及居住区规划方案,统筹各方面因素合理安排水利设施,要坚持安全设计原则,在渠道施工中尽量避免沿河布置,防止因自然灾害损毁,并要设置泄水闸等泄洪和排洪设施,保证渠道安全;要以当地地形为基本遵循,渠道设计时在低处布置排水沟,将灌溉渠道设置在高处,尽量实现自流灌溉,形成独立高效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并尽量保证渠道直顺,减少交叉建筑物的存在,提高渠道输水效率;要坚持综合利用,充分利用集中落差,结合水力加工,实现多种经营,通过灌溉渠道将河水灌溉与井水灌溉结合起来,合理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在干渠和支渠的设置上,要根据具体灌区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最大限度的减少投资,并更好地发挥小农水设施的效益。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农水设施的规划设计关系到后期建设水平和发挥的效益,因此,要对小农水设施规划设计标准进行分析,并对规划设计的重点工作进行研究,提高小农水设施的规划设计水平,从而提高小农水设施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富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中国水运,2012,(3).

[2]罗小云.抓好规划前期工作建立健全小农水工程建管机制[J].中国水利,2011(03).

[3]谢梅.浅谈小型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8).

设施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南宁市;养老福利设施;布局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十二五”时期是南宁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预计“十二五”期间,南宁市人口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增长的态势,养老事业将成为未来南宁市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做好养老福利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养老福利设施定义

养老福利设施是指专为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安度晚年的养老服务场所,包含其配套的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和医疗保健等服务设施,也包括在城市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短期托管服务而设置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养老福利设施分为机构养老福利设施和社区养老福利设施。

二、养老福利设施规划现行规范和规划原则

养老福利设施布局规划需要遵循以下规划原则:

1、长远规划与统筹规划相结合,综合考虑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未来人口规模和养老需求、社会福利事业长远发展需要等因素,处理好养老福利设施布局规划与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处理好规划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落实以人为本的关怀思想,注重城乡一体化。养老福利设施的设置应体现老年人的特点,按照“全面照顾重点关怀”的理念,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城乡发展,重点改善农村养老条件,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发展特点,合理配置养老福利设施,促进各区域养老事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养老一体化。

3、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因地制宜,采用集约式发展。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地及经济情况,在养老福利设施布局时,应节约土地使用,鼓励利用社会其他闲置设施及存量土地,兴办较大规模、服务设施齐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老福利设施。

4、盘活现有养老福利设施存量,从实际出发规划发展增量。要对现有养老资源进行挖潜、整合,通过改扩建等方式充分发掘现有养老福利设施的潜力,提高现有养老福利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5、主张由政府实施主导,鼓励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发挥规划对基础性养老福利设施的保障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慈善团体及慈善机构参与,发挥规划对社会办养老福利设施的引导作用,促进和带动其他服务项目发展。

6、对养老福利设施布局规划进行分类指导,突出建设重点,合理布置各类养老福利设施的数量和规模。要基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对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福利设施分别提出相关建设指标,提出机构养老福利设施的布局原则,并落实到具体空间布局,实现各类养老福利设施的协调发展。

三、目前南宁市养老福利设施规划现状

据南宁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10年南宁市常住人口为707.3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14.87万,老年人口比例为16.23%,南宁市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长高龄化发展趋势。

目前,南宁市内公办养老机构只有南宁市社会福利院、江南区福利院、邕宁区福利院和华侨投资区福利院4家,其医疗设施较完备、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但床位紧张,供不应求。而民营养老院虽有30多家,但大多规模较小,一般低于100个床位,能达到500个床位的只有江南的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和西乡塘区的金太阳老年公寓两家。南宁养老服务业仍沿袭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养老服务业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体系建设不完善、公办民办结构失衡、市场化程度不高、政策扶持力度不大、专业人才匮乏、服务水平偏低、养老机构设施配套不完备等问题,还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实际需要。

南宁市各类养老机构拥有床位12526张,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床位与老年人口之比为10.9∶1000。而根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意见稿)》“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要求和南宁老龄化现状,南宁市需拥有养老床位34461张,缺口21935张。南宁目前仅有一家综合性的市级福利院——南宁市社会福利院,该福利院目前已人满为患。

为缓解养老床位严重短缺局面,人大代表联合提交了《关于建设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议案》,建议将南宁市社会福利院老人部和儿童部分开。原址建设南宁市儿童福利院,将老人部迁出,另选新址建设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将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建设成全国养老示范和培训基地。同时建议加快南宁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把养老事业的发展列入南宁市专项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立足家庭、依靠社区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新建、扩建或改建一批公办养老机构。并且加大养老机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力度,运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的多元化,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机构。

四、养老福利设施布局原则及规划要点

为了解决南宁市目前养老机构面临的困境,市政府应加大政府投入,把发展养老机构列入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城乡养老福利设施布局的规划原则和建设标准。参照重庆及成都市养老福利设施布局规划总则,养老福利设施布局规划应当突出以下要求:

1、养老福利设施布局规划宜布局在居住区中心,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宜临近绿地、公园、河流等环境优美区域,同时应避开有污染的工业区。

2、中心城养老福利设施尽量设置在南宁市快速环道以外区域。

3、镇村范围机构养老福利设施布局应当因地制宜,较大的城镇可多点分散布局,人口较少或位于山区的小城镇宜与相邻城镇统筹考虑,便于充分利用周边的生活、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

4、养老福利设施选址应当在交通便利及市政设施条件较好区域,避让交通繁忙、噪声等级较高的道路,避开商业繁华区、公共娱乐场所,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规定。

5、养老福利设施用地布局应考虑全市人口流动性和人口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养老福利设施宜适当超前配置。

五、养老福利设施规划实施措施

在进行养老福利设施规划时,为顺利实现规划主旨,应当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统一领导、密切配合、分工协作、严格监管的联动工作机制。市政府应当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实施措施,为机构养老的规划建设在贷款、税务、土地出让、工程报批、公服设施使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强化政府力量的管理与控制。明确设施建设机制,由规划、发改、国土、建设及民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各类养老福利设施的建设流程和职责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应参与养老福利设施立项、规划、建设、验收的全过程,加强设施规划建设的行业监管力度。规划局必须严格规划审批,保证设施空间落地,结合各类用地规划编制确保养老福利设施空间落位,并在规划审批条件中予以落实。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南宁市养老福利设施布局处于较落后状态,现有的养老福利设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布局规划研究及相关措施执行力度,才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岚.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的探讨[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金星.厦门社区养老公建配套设施现状初探[J] .华中建筑,2011年09期

3.吴明明.社区居家养老:发展型社会服务模式[D] .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设施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养老;体系规划;现状与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政府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解决养老问题,以保证老年人生活的安定与幸福,并为社会和谐发展以及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等提供保障。分析我国城市养老设施体系规划,发现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深入调研,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并了解老年人的心理诉求,在此基础上,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认真做好城市养老设施体系规划,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优化。

1.中国养老设施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1养老设施床位数不足

随着医疗设施以及卫生条件的改进,城市居民的平均年龄在逐渐增加,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统计,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中,城市老龄人口已经占总人口比例的23.4%,而养老实施中的床位数量却远远低于老年人的数量,使得申请入住的老年人需要排队等候空床位,出现了一床难求的现象。虽然近年来养老床位数有了很大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另外,养老设施管理方为了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成本,往往更愿意接收生活能基本自理的老年人,把需要护理的高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等拒之门外,没有使有限的床位资源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1.2养老设施内生活品质差

我国许多城市的养老设施只能提供生存性照料,仅仅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活需求,没有考虑到老年人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的要求,养老设施内部的空间环境往往更接近医院或集体宿舍的模式,没有家庭的气氛,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的情绪,养老设施内的居住环境比较差,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差,晚年生活没有色彩,这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我国养老设施中,老年人往往多人同居一室,个人私密性无法保障,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之间相互干扰,增加了老年人患病的几率,也不利于老人疾病的康复。在我国养老设施中,缺乏健身室,老年人的活动时间比较少,不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餐厅大多采用集体用餐的方式,没有家庭般的亲切宜人的环境;在管理方面,仅从管理者的角度考虑,注重安全及管理上的方便,制定规则使老年人的日常行为更易管理,缺乏对老年人自主生活需求的尊重。

1.3无障碍设计考虑不周

在对我国城市养老设施进行调研后发现,养老设施的无障碍设计考虑不周,很容易给老年人造成伤害。一些养老机构内部,无论是在走廊、楼梯,还是在老人的居室内,都很少有专门为老人设置的扶手,没有考虑老人这一基本的需要,老人在设施内的活动因此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和限制,甚至容易发生危险。有的养老设施内部安装了扶手,但是因为设计不合理,如高度不适,形状不对,使老人不便使用。此外,有些养老设施内部建设存在高差,一些在健康的年轻人看来很不起眼的高差,对于行动已经很不方便的老人而言,有时就是一条难以逾越的天堑。在调研中,有三成左右的养老设施内存在明显的高差,而且并没有进行加设坡道的处理,各类的高差在很多养老设施内都明显存在,原本最应该无障碍的老人专用设施却处处存在障碍。

1.4没有安全报警装置

在对我国城市养老设施进行调研之后发现,我国仅有不到三成的养老设施内部采取了一定的报警措施,保障老人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呼救,而大多数的养老设施内并没有设置紧急呼救系统,难以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如果养老设施内部不安装报警装置,一旦老年人发生危险,就只能高声喊叫或者借助他人的帮助来求救。而一些养老设施内虽然安装了呼救设备,但是比较简陋,大致有警铃和呼叫器两种,按钮的位置只设在居室的床头部位,或者只设在卫生间,不能够兼顾。

1.5没有与护理保险相关的法律

目前,我国还没有与护理保险相关的法律,护理保险的核心内容是为年老有疾病或伤残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料的老年人,用保险金来补偿其照料费用。在我国城市养老设施规划中,老年人的照料费用完全由老年人及其家庭承担,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支付负担沉重。而且,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持续的低生育率,一对独生子女夫妇有时要面临着抚养12位老人的局面,所以无法承担起这些老人的照料服务费用,这就需要政府建立起覆盖面广泛的护理保险制度,减轻照料费用支付的压力。目前,养老设施没有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照料特点进行类型划分,设施类型较少,照料水平较低,收费较高,老年人生活品质较差。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模糊的养老设施类型划分,使得照料服务缺乏针对性,老年人生活品质下降,造成了有限的养老资源的浪费。

2.我国城市养老设施规划探析

2.1整合适应我国国情的城市养老模式

2.1.1居家养老

面对我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表明,靠单一的机构养老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我国需要在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适合我国的城市养老设施规划体系,并且从人性化关怀角度,合理构建最适合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养老服务系,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而不能以机构养老的发展代替居家养老和社区照顾的发展。我国的养老设施规划模式要在保障绝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的基础上,发展为少数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料服务的养老机构。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是由老人的子女照料老人生活的各方面,这种养老方式让家庭承担了养老义务,减轻了国家社会的负担。

2.1.2社区养老

但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增多,一些家庭难以承担起对年迈老人的赡养工作,或者家庭提供的照料服务专业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满足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社区养老是依托社区建立的养老福利机构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临时或定期的、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养老服务。社区养老在很大程度上为现代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或缺乏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或替代,使一部分家庭养老功能社会化,并可使养老功能得到提升和优化。

2.1.3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进住养老机构,接受养老机构提供专门照料和服务的度过晚年的方式。机构养老不同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老年人可以享受到专业的照料护理和服务,能够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我国在探索适合我国城市养老设施规划时,归纳总结不同养老形式的养老设施,并按照服务项目和性质将其进行细化,最终整合为居家+养老服务和社会养老两种发展模式,并在这两种养老设施规划方案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最终确定其规划分级和配置要求。

2.2完善四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针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应统筹城乡社会和社区资源,按照行政区划,并考虑与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取得良好的衔接,利于不同层次的设施配套,建立四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在设计过程中,相关部门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生活诉求,并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在养老设施的配置与布设方面,政府会根据居家养老服务的家居住养、医疗护理、文体教育和生活照料等服务内容配建相应的养老设施,并增补一些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服务项目。

2.3建立以人为本、以优化管理为导向的社会养老设施规划分级体系

我国老龄化的发展特征表明,需要发展社会养老设施满足“三无”老年人、失能老年人、贫困老年人、空巢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专业照料服务需求。在我国城市养老设施规划过程中,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和身心特征,将老年人划分为自理老年人、半失能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三种养老群体,并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设置社会养老设施,同时根据服务功能和老年群体的复合程度,分为专项养老设施和综合养老设施两大类。综合养老设施是指同时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专项养老设施的养老机构。

3.结语

在城市老龄化的背景下,解决养老问题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城市养老设施规划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得到了检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养老设施规划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因此在城市今后的养老设施规划方面,提出了两种发展模式及其分级规划。城市养老设施规划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

参考文献:

[1]周燕琅,张憬,林文洁.中国城市居家及社区养老居住模式探讨[J].住宅产业,2010(1):22一6.

设施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建设;公共设施;问题;原因;规划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主要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行政管理、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和社会服务设施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相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而言,是指为满足农村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农村社会公众提供范围较广泛的、非盈利的公共产品劳务和服务行业的总称。近几年,城乡统筹战略的提出,加快了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当前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最直接的途径。

1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农村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发展历程及公共服务供给决定的制度效率,与城市居民相比,我国农村居民享用的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最基本、最急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保障不足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状态和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农民最关心、最基本、最急需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建设滞后,保障不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子女上学难、费用高问题是农民最期望解决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农民在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方面同样具有较高的需求度(见表1)。

表1 农民最关心、最基本、最急需的基本公共服务

1.2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缺乏协调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大部分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同公共服务设施过度的分散建设造成空间上的支离破碎和用地的浪费;同类公共服务设施由于各行政主体和部门对建设的方式、时间和使用等问题意见不统一,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1.3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医疗、教育、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偏低,部分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农村社会保障性项目建设亟待加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差距主要表现为:

(1)医疗卫生资源水平较低。拥有全国人口近70%的农村仅享用了约20%的医疗卫生资源,农村每千人拥有的医院病床数约是城市的1/6,卫生技术人员数是城市的1/4。

(2)城乡教学设施差距较大。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国34756个乡镇和637011个村的基础教育设施调查显示,至2006年底,全国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的比重为30.2%,有小学的村的比重为32.4%,有中学的村的比重仅为5.8%。

(3)基层文化体育设施缺差太大,布局不合理。 2006年末,全国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仅为13.4%,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仅为10.7%,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为15.1%。

(4)社会保障方面,农村敬老院建设进展缓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居民保障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一是覆盖面窄,二是水平较低。

1.4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区域不平衡

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城镇较为密集,交通也较为发达,依托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能满足对乡村地区的服务。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较为稀疏,人均享有资源明显匮乏。

1.5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的问题

多年来,国家公共服务设施仅对城市居住区和镇建设有相关的规范标准和管理要求,而关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方面缺项,没有具体提出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划及配置要求。

2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的原因

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城镇差距之大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2.1 历史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重城镇轻农村的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缺乏城乡统筹、系统协调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2.2 投资主体单一,投资不足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在消费上的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它区别于一般的私人物品。如果由私人投资会导致供给的缺失或消费的闲置与不足,因而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就被当成了“福利品”,政府几乎成了惟一的投资者。然而,政府拨款毕竟是有限的,没有能力来承担并供给全部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2.3 相关规范和标准指导不足

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导方面的规范标准存在欠缺,对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指导不够具体。相关规范的不足使得农村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缺乏依据,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要建什么、怎么建都不明确。

3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

由于城乡的地区差异和面临问题的不同,对于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规划的方法也有所差异。根据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制定适宜农村地区特点的公共设施规划模式。

3.1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原则。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纳入村庄规划的一部分,统筹协调并充分利用城市设施资源,差别配置,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

(2)远近兼顾原则。既要考虑近期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长期发展趋势,适应农村地区未来人口分布变化。

(3)以人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帮助农民改善农村最基本、最基础、最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见表1)。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应与城乡居民点布局、城乡交通体系规划相衔接,尽可能贴近农民,生活便捷,共享方便,为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4)因地制宜原则。不同类型的村庄,应结合自身周边的建设情况采用不同的设置标准。

(5)集中布置原则。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应尽量布置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同时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之间的互补性,应将各类设施尽量集中布置。如文化体育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可适当结合村的公共绿地和公共广场进行集中布置,从而形成村公共中心,也为村民的休闲、娱乐、体育锻炼、交流等各方面的需求提供便利。

3.2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应结合村庄性质、规模、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及周边条件等实际情况配置(见表2)。

(1)对于人口密集、交通便捷的东部地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可结合镇(乡)基础设施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可适度降低。

(2)人口密度较低、较为分散的西部地区,村庄可能承担较多的服务职能,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可适度扩大。

(3)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主要可以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形式。通常村庄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较小,但需要配置的类型却不能少,因此,为集约用地,方便实用,各类公共设施应根据村庄总体布局,尽可能采用集中式布局,形成村庄公共活动中心;只有不适合与其它设施合建的或者服务半径太大的时候,才采用分散布局的方式,分散式布局应结合村庄主要道路形成街市。农村新的居民点布局应采用集中布置形式。结合居民点的具体布置情况及所辐射区域的服务人口进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4 结束语

总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因此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管理和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吕微 唐伟.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9.07

设施规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医疗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布局规划

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水映出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民生质量与社会稳定状态,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受到普遍关注。近年来珠海市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粤港澳合作的不断深入,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定位的确定,港珠澳大桥等一批大型基础设施的加紧推进,珠海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特区功能优势不断增强,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对珠海市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现状特征与问题解析

珠海市目前形成了涵盖医疗救治、疾病防治、卫生监督和教育培训四类设施的医疗卫生体系,基本能满足全市居民需求,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医疗体系配置不完善

除香洲区和斗门区外,其余行政区区级医疗机构配置不足。

(2)机构配置不合理,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

①供给总量不足

珠海市医疗床位供需比0.8(>1为过剩),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东部地区床位缺口较小,西部地区床位缺口较大。

②空间布局不合理

多数医疗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而广大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香洲区,其他各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

③结构配置不合理

市级医疗救治机构缺乏大型专科医院;金湾区缺乏区级综合医院,镇级医院偏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偏少;采供血机构缺少固定献血点;卫生监督体系和疾病控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④资源利用效率低

医疗服务相对集中在高层次、高成本的医疗机构,大型综合医院承担了大量基层医院诊治的常见病治疗工作,造成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闲置,利用效率低。

(3)部分医疗机构用地和业务用房不足

部分医疗设施的床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偏低,用地规模和建设规模不能满足要求。

2设置标准

(1)床位数配置标准

珠海市毗邻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既面向珠海市民,又面向港澳居民,是医疗服务内向型与外向型兼有的地区。考虑这一因素,参照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千人指标情况(表1),并根据珠海市各个城市单元的发展定位、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水平,采用需求预测法和目标导向法综合确定珠海市医疗卫生设施床位配置标准(表2)。

(2)用地配置标准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包括四大部分。①医疗救治设施用地包括各类医院用地、紧急救援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等,计算公式为医院床位数×床均用地面积。医院床均用地采用《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规定新建医院床均用地面积不得小于109m2。紧急救援机构、采供血机构不需设置床位数,用地参照国家有关标准。②疾病防治设施用地包括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用地,分别参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确定用地。③卫生监督设施用地根据《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确定珠海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日常工作所需各类用房。④教育培训设施用地结合珠海市医疗教育培训设施的需求进行设置。

3规划理念

以城市发展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为导向,以城市空间格局划分和人口规模为支撑,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宗旨,以促进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强化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为主线,以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社区卫生为重点,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的基础上,在城区完善以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地区则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设施布局立足珠海,兼顾周边城市,注重设施的公平性、效率性、可及性、可行性。

4规划布局

(1)医疗救治机构

综合医院

综合医院的建设符合珠海市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并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避免重复或过于集中建设。院址选择在患者就医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规整、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位置,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应避开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场所;除此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医疗工作的特殊性质,按照公共卫生方面的有关要求,协调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专科医院

专科医院原则上不受区域限制。优先发展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精神病、传染病及口腔等专科医院,在用地配置上给予重点保证。引导布局不合理、重复设置、医疗服务量长期不足的中小型综合医院向专科医院发展。鼓励二级医院通过内部优化、资源重组,上升为综合医院或者有特色的专科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结合珠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珠海市每一个镇(街道办)设置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可设置若干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通过对现有一级综合医院、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等进行转型、改造设立或由综合性医院举办。

其他医疗救治设施

每个镇规划布局一所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全市有农村建制的镇各规划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政村原则上按一村一站的要求设置卫生站。

合理布局急救网络,完善三级急救服务网络医院的建设,形成以急救医疗指挥中心调度为核心,各急救分站联合的救护体系。

采供血机构按照《血站基本标准》的要求,根据全市用血需求,采用血站-采血屋两级布局模式布局。

(2)疾病防治机构

专科疾病防治机构按市、区两级配置。依托结核病防治所、慢性病防治站等专科防治机构,建立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体系。

疾病控制机构按市、区两级配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宜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选择在地形规整,交通方便的区域;避让饮用水源保护区;避开化学、生物、噪声、振动、强电磁场等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

(3)卫生监督机构

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按市、区两级配置,原则上每个乡镇或街道设立一个区级卫生监督所的派出机构。机构的设置要方便卫生监督车辆的进出并及时到达监督目的地。

(4)教育培训机构

结合现有的市卫生学校、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人民医院等形成5处教育培训设施。

结语

总之,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是落实医疗卫生发展设想、调控城市公共资源、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众利益的综合体现。通过规划优化卫生机构布局,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布局合理、健全和完善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城乡的卫生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需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伟鹏,闫整.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与城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J].

[2]《珠海市区域卫生规划》

[3]《珠海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设施规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产品、设施、灾后居住

一、研究背景

我的论文是基于灾后重建工作中,灾民的临时居住设施展开的。安置工作是灾害发生后开展救援工作的第一步。灾害发生后,灾民失去住所,严酷的生存条件,健康状况受到影响,精神也可能受到刺激。这种状态下,个人救助能力低,因该通过政府有组织、高效率的救援行动,把危难中的灾民组织在一起,提供给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基本生存条件包括生存基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居住设施是人的生存基本物质需求,起到遮风蔽雨、抵御寒冷、安抚人心的作用,是整个救灾行动中必不可少的。这个居住设施就是本文所指的灾后临时居住设施。

现有的灾后临时居住设施主要有几种形式,帐篷、风棚、简易住房和移动住房。还有部分不发达的地区在灾害现场就地取材,沿用古老的自救方式,挖壕筑垒、穴居山洞,或则索性以天为被、以地为席。这些救助设施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在救助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快速搭建起救灾设施,让灾民能够住进一个安全的环境内,变得非常迫切。设施的搭建速度和使用优劣取决于其本身的结构材料和性能特征。设施的这两个特点与居住者、居住环境、居住时间分不开。

二、灾民基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分析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居住者,是经历了自然灾害后,失去房屋的人。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1)生理上

自然灾害发生,会导致伤亡事故,破坏环境。活下来的人,在变得恶劣的环境下,要继续生存。必须保证他们能够吃饱、有干净水喝、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病能治疗。体制弱的人,健康受到影响。“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传染病往往是受灾地区最大的次生灾害。

(2)心理上

自然灾害发生后,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正常状态下的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会出现无法面对现实,恐惧、悲伤和焦虑等心理。同时容易出现疑神疑鬼,末世的想法,直接导致身体机能出问题。

恶劣的灾害环境下,生存是第一大问题。社会经济瘫痪,财产损失,人们心理极度混乱,常常出现犯罪心理和轻生行为。安定的社会秩序,对灾后重建工作起到重要作用。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合理规划,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关键的辅助作用。

三、设施使用环境分析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使用环境往往处于灾害系统中。这个环境与受灾现场具有很多相似性。即使处于灾害系统以外,为了灾害救助工作和重建工作更方便的进行,它搭建的地点也不会远离受灾现场。这个地点,往往还是自然灾害能够达到的地区。因此,了解灾害对环境产生的破坏非常有必要。

自然灾害的种类繁多,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破坏的有以下四类:地震、洪水、风灾、火灾。这四类灾害会对房屋的结构造成破坏。这四类灾害发生后,受灾环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温度、湿度、地表环境都会发生改变。针对设施的使用环境,

四、设施的使用时间段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仅仅在2003年11月之前,我国当年因为灾害倒塌的民房就多达348万间。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在2003年11月14日介绍,据统计,恢复重建任务较重的12个省份因灾倒塌住房315万间,需要恢复重建288万间。其中在2004春节前需要恢复重建211万间,当时已经恢复了96万间,还有100多万间需要在春节前完成。全国当年因灾紧急转移707万人,临时在外安置需要进行基本生活保障超过一个月以上的灾民达到300多万人,部分灾区灾民临时安置的时间长达4个多月(2003年11月14日新华网北京)。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使用时间由重建工作时间的长短决定。根据受灾情况轻重,周期也不相同。房屋结构被完全破坏,重建需要的时间长,一般是两个月到半年不等;房屋结构没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局部需要重新修建,重建工作量较小,一般需要半个月到两个月之间;房屋结构完全没有遭到破坏,例如水灾,只是内部进水,从水退后开始计算一般要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可以重新搬回原住房居住。

五、现有救灾设施分析

现有的灾后临时居住设施主要有几种形式,帐篷、风棚、简易住房和移动住房。这四种形式是世界各个国家使用得最多的救灾住房形式。他们各自具有自身的优点,同时也有许多不足。

(1)帐篷

帐篷是世界各个国家使用最频繁的救灾住所之一。目前的救灾帐篷,结构以封闭式为主,用钢筋或合金属做内部支架,纺织材料为幕墙。

优点是结构简单,拆装快速,可折叠,质量轻,可回收。材料工艺高速发展,各种涂料、涂层,经过处理,可以达到防水、防腐、防虫的效果。,是我国使用的救灾帐篷。是当地灾民在搬运帐篷包。

虽然帐篷是世界各国广为接受的一种救灾住所,但它仍有许多缺点。结构简陋;内部直接利用地面环境, 密封性能差;使用纺织材料作为幕墙,保暖和散热性能不强;不具备生活辅助设施,供水和照明无法实现。不适合大批量、长时间的灾民安置。

(2)风棚

风棚结构多为60°包围到180°包围。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时期,就地取材搭建,内部使用木架结构,外层幕墙使用树枝、树叶、泥土或纺织材料。现在的风棚使用钢筋或合金金属钢架为内部支架,幕墙使用纺织材料。顶风一面使用风棚,灾民躲避在另一面。

风棚不完全包围结构,决定了它只适合短时间内在不太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更适合于轻度遮阳,简单挡风和避雨。

(3)简易住房

简易住房与传统住房结构相似,更简易。主架构多使用木材、钢架。幕墙使用木质板材、人造金属板材、幕布。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灾害情况,简易住房的形式各异。

优点是,结构牢固,环境适用性强,可长时间居住。

缺点是,搭建复杂,需时长,材料质量较重,大批量运输不便捷 。如右图(图-4)中所示,是简易住房主架构搭建图。

(4)移动住房

移动住房的形式多样,迁移动力通常是汽车或家畜。适合小批量的灾民救助。住房的使用材料多样,根据不同形式需要而选择。为了运输方便和使用寿命长,多使用质量轻的金属板材。如右图(图-5)中所示,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移动住所,但是具有移动住房的典型性。

移动救助住房的缺点是:运输速度慢,价格昂贵,只适用于平坦的地面环境中。

六、灾后临时居住设施的规划原则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是为了灾民居住而设计,它要满足灾民在重建工作这段时间内的基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灾民的这两个需要又受制于居住时间、居住环境等因素。所以在设施的规划过程中,这些制约的因素一定要综合考虑在内。

通过以上对居住者心理、生理,居住时间,居住环境以及现有救灾设施进行的分析,我认为灾后临时居住设施应具备以下特点:

(1)自然灾害后由政府统一修建,统一管理,提供给房屋遭到破坏的灾民居住。

(2)设施搭建简单快捷,可拆卸,轻便,运输方便。

(3)设施或设施群配备基本的生活需求设备。如供水、照明。

(4)环境适用性强,可在不同的地面环境下使用,可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使用。

(5)适用于不同的居住时间段。居住时间短,配备过多的设施会造成浪费,居住时间长,设施配备过于简单,不便于灾民的生活需要。

(6)为了安定灾害中受惊吓的人群,设施内部环境应该给人以安定感,可减少灾民恐慌心理、安定社会秩序。

(7)设施组成的群体,方便政府的统一管理。设施群与个体设施之间的组合,不影响单个设施内居住者的生活,同时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群体的作用。

七、小结

灾后临时居住设施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具备特殊的功能特征。作为一种为“人”服务的产品,它要遵从“人、设施和环境”这个关系。设施的表现形式会有很多种,无论它将以何种形式表现,它都应该本着一个设计原则——在灾害环境下临时使用,为灾民解决生存的基本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地震局震灾防御司,《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地震出版社,1992

[2]、王熙元、吴静芳,《实用设计人机工程学》,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1

[3]、边守仁,《产品创新设计:工业设计专案的解构与重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日)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伊东丰雄/轻型结构建筑细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设施规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医疗卫生设施 用地布局 规模预测 弹性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为了更好地在空间上落实总体规划而编制的一项专项规划,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内,结合城市发展、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等情况统筹规划。

1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

医疗机构按规模、床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分为不同的级别,不同规模级别的医疗机构有其不同的服务半径,因而规划医院建设应考虑其分级性,并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位置适中的地方;同时应避开污染和危险等不利因素,并与学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持一定距离。其他医疗设施用地,如医疗废物处置及管理机构等,应根据医疗用地的使用特点安排。

2 规划实践―以《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为例

2.1 大连市医疗卫生设施现状概况

大连市医疗卫生设施用地总面积287 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8%,人均0.8 m2。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32个,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医疗卫生体系。现状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设施床位数6.50张,执业医师3.43人。卫生工作人员医护比全市为0.96∶1,平均医院床位利用率为84.24%。2007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03岁。

2.2 存在的问题

现状卫生用地占总用地的比例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够合理,各区存在很大差异。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影响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卫生设施相对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设施匮乏。

各类医疗服务设施存在供求结构矛盾,资源超载利用和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主要医疗设施过分集中于城市中心区,不便于其他各区市民就医,也加重了城市中心区医疗设施的负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设置结构比例不够合理,现有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特别是金州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较为缺乏,社区内部的基本医疗卫生设施和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致使二级医疗体系难以形成,居民初等医疗服务需求不能得到充分保证。专科疾病防治院相对较少。缺少服务于老年人的医疗机构。城市已步入老龄化阶段,但是尚无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医院。

2.3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根据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人口预测,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480万,每千人7.0床配置,共需3.36万床,床均用地按上限117 m2计算,需要医疗卫生设施用地393 hm2。以占规划总用的的比例下限1.0%计算,为520 hm2。以人均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上限1.1 m2,2020年规划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为528 hm2。根据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医疗设施用地比较,以及大连的自身发展特点,用三种计算方式校核,规划最终确定用地指标为520 hm2,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0%,人均1.1 m2。规划医疗卫生设施床位数按7床/千人、用地面积按117 m2/床计算。新建三级综合医院规模为500~800床,每床占地111 m2;新建二级综合医院规模为300~499床,每床占地117 m2。核心区医疗设施比较充足,规划按医院等级、类别按供求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并通过区内医疗设施用地的平衡调配解决部分医院床均用地不达标的状况。利用现有三级医院人力、技术资源,在其他区新建分院,以达到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在金州城区、大窑湾城区新增医疗设施用地,充分利用和扩大现有医疗卫生设施,新建二级以上医院,并在建设标准上适当超前。旅顺城区根据规划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进行调整改造,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在各居住区、居住小区设立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所、保健站等,形成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网络。不断优化整合专科医院体系。在核心区以外各区新建儿童医院、妇产科医院、皮肤科医院、精神病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作为核心区的有效补充。并在核心区北部预留应急医疗卫生服务用地。到2020年大连市将形成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骨干,专科医院为特色,门类齐全、立足本市、辐射城乡的医疗服务网络。通过规划使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模、功能进行合理的调整,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布局合理、健全和完善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城乡的卫生服务质量。

2.4 规划的弹性

总体规划阶段的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刚性不宜太强,主要医疗卫生设施用地的布局要明确,便于下一级规划操作、执行。用地总量的控制要科学、合理。可以指导医疗设施用地的规模和级别,专科医院和其他医疗设施用地应结合各自特点和医疗卫生部门的实际要求在下一步规划中进一步明确。

3 结语

加强城市规划,特别是近期建设规划与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沟通和衔接,落实医疗卫生设施的承载空间,实现对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指导和控制。加快制定城市级、社区级二级医疗卫生设施的规划建设标准,以适应城市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要求,促进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健康有序地建设。建立新的数据统计分类,适应二级医疗服务体系的转变,满足卫生事业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建设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2008.

[2] 建设部.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

[3] 大连市卫生局.卫生统计年报汇编.2007.

设施规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共设施规划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古今中外的“公共设施”

目前,各国学者对公共设施所界定的含义差别很大。克莱尔认为:“公共设施就是指城市内开放的用于室外活动的、人们可以感知的设施,它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质量,包括公共的、半公共的供内部使用的设施”。

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公共设施包括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的设施等等。综合分析以上相关概念的要点,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设施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交通、文化、娱乐、商业、广场、体育、文化古迹、行政办公等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设施的品种和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从历史上看,公共设施最早可追朔到上古时代祭祖祭天的公共场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城市排水系统,古奥林匹克竞技场等都属于当时的公共设施。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意义的城市兴起以后,公共设施变得更加普及,如图十六世纪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蚀刻版画所表现出来的景象。但是在人本主义理论兴起以前,公共设施在设计时很少考虑到人的特殊需要,也没有从人文关怀的深度去考虑。有的公共设施仅仅考虑了实用和经济,有的只是彰显了对王权和神权的崇拜,它们很少关注人,更谈不上人性化设计了。当20世纪50 -60年代在美国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心里学派兴起以后,人们在设计公共设施时,开始逐渐认识到公共设施设计应该以人为核心,为人而设计。 公共设施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欧美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因为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力量比较强大,在公共设施建设中的投资比较大,公共设施的建设也比较完善;但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等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公共设施的发展比较落后。我国的公共设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虽然古代的神庙、集市,封建社会的城市、庙宇、码头等公共设施,在当时是世界上比较发达的,但是到了近代,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经济比较落后,公共设施的建设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各个城市都加快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注重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关注城市发展和人的关系。通过兴建广场、步行街、城市绿地、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满足了人民的需求。

二、公共设施的设计要点公共设施设计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现代人三者的关系,具体的探求对象为:空间、行为及设施要素组成的行为场所。公共设施设计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关系密切,公共设施是促进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道具,起着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的作用,帮助人们相互间清新自然的交往,是丰富市民生活、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公共设施设计还可以协调城市内各个建筑单体存在的不和谐,使城市空间变得亲切并适宜居住。城市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到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性,还能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布局合理、设计周到的系列公共设施能使居民和游客切身体会到来自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从而赋予该城市以与众不同的都市形象和魅力。适宜的公共设施形象对于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更具人性化的设计可促使人们比以前更依恋和热爱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让人们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语)。 在为杂乱无章的环境与紧张节奏的生活所累的今天,人们对富于人性的设计是迫切需要的。注重人性化的公共设施更为人们所称道。那么什么是人性化设计呢?人性化设计即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以人为本,了解人的需求,设计出尊重人关怀人的产品。公共设施是当地居民的活动设施,具有人性化的设计能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是人与设施、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公共设施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就是包含着人机工程的设施产品设计,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就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因素,建立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能,保护人的健康。作为公共设施在设计制造时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也就是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注重公共设施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

三、公共设施的具体设计影响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表现,说到具体上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识别性、和谐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我们可从以下四个因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来分析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1、 公共设施规划应该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 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注意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通过具有人性化设计的公共设施这一中介,达到“天人合一”(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的和谐统一)、例如:济南黑虎泉的公共设施设计,就巧妙的利用自然环境进行了人性化设计。

2、公共设施规划时需要考虑人文环境的因素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不研究民众心理与人类社会学、就不能在设计出符合人文环境的人性化公共设施。除了理解设施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和民族风情的解读。人文环境主要从建筑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

3、公共设施规划应该考虑地域文化的因素 公共设施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历史,传承了文化。东方与西方、国家与国家文化存在着差异,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并表现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作为为人们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自然就会受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

4、公共设施规划还应该考虑人的因素 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如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这些都是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人性化设计。如何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如何使他们在使用设施时感到方便、安全、舒适、快捷,是我们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知识[J];上海城市规划;2006年04期

王琦.城市生态化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艺术.生活;2007年04期

王晓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年02期

谢如红.关于提升城市公共设施形象的几点思考[J];美术大观;2009年12期

徐敏;曹小芳.浅谈我国公共设施的艺术观赏性[J];作家;2009年10期

设施规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路灯设施;建设规划;管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城市街道照明设施的外观、结构、高程、方位等各项因素如果与城市整体布局进行了恰当地匹配,其可完全突显出这一当代城市的特色风貌,让城市居民夜间在街道上通行的时候,可持有愉悦的心态展开休闲娱乐活动,此种环境和气氛不但能彰显出城市路灯设施的生活实效性,也可显示出路灯设施建设的科学恰当性。

一、城市照明设施建设规划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当今每一个现代化城市当中,街道路灯就像是一尊慈祥的光神在日夜守护着整座城市夜间的光亮。其在为人们通行活动提供着充沛的光亮度的同时,它也变成了点缀城市夜间景色不可缺失的市政设施之一。城市街道路灯设施不但起到城市夜间道路照明的功用,其还成为了城市夜色景观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成分,基于此,构建好城市照明路灯的市政设施,是当今城市建设及发展中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基本内容。具体问题如下:

1.城市路灯设施建设集中规划程度不高

在现阶段,我国所有各大中型城市中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案制定中,路灯设置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构建管控环节当中,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的布局安排,导致了城市路灯建设布局相当零乱,时常造成某些局部路段没有充分的灯光照明设施、甚至是根本没有照明设施的情况发生。还有的是长期处在路灯线杆损坏、局部路段照明设施及功能瘫痪的情况。而且在路灯的结构设置上不具备规范的约束,缺乏整齐美观风貌,在感官刺激上给人一种凌乱混杂的视觉感受。另外,各类色彩不一的路灯部件不但有损于城市总体的布局风貌,也极大地损害了个别城市区域的美学效果,并产生了有关城市发展中严重缺乏规划性及协调性的印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国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的当今时代,百姓对生活当中高度文明、美学精神逐渐产生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其对于生活周边的城市设施的协调美观性要求亦相当苛刻,他们极为关注整座城市的美丽风貌和靓丽景色。

2.城市中路灯建设及功能设施维护的机制落后

当今时期,尽管我国大部分城市中的市政工程监管机构能够做到对其辖区路政功能设施的详细谋划及维护管理,而且提升了针对广大城乡区域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路政装备的监管力度,然而至今依然存在着一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城乡路灯设施建设的监管机制上蕴含着较多的缺陷,尤其表现在其监管手段不完善。比如在平时具体的路政设备监督管理上还重点依靠人力巡检或者是依托市民通知的模式,此种情况极大地引发了当今城市路灯建设发展规划及现场管理不健全的情况,灯泡烧毁、灯杆倾斜情况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此种状况更加剧了路灯设施监管工作的难度,并直接造成人力巡捡工作负荷加重,不能够及时落实好保障性巡捡工作任务,进而给部分路灯器具被盗走、实施人为损坏提供了机会。同时出现由于有时路政设施发生损坏但维修不及时而给路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也给夜间人车通行造成极大困难。

3.城市路灯设施建设格局不配套

在城市中的某些局部路段,有个别的路灯器具配备极不合理的情况。比如,有的主干路段上路灯配备不完善,断灯、缺灯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是在繁华路段根本未设置路灯照明。路灯设施在当今城市中所发挥的功能,除了其为人们夜间出行提供必要的照明功能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是美化城市景观。因为在路灯建设方案的编制上存在缺陷,部分路段的照明和强度匹配上还表现出极度的不科学,不能够体现出各类道路对照明程度的相异需求,致使照明亮度不够。也有的在某些路桥部位,因为其工程不是由同一个单位所建设,因此,即便是属于同一区间路段的照明设施也许是归属不一样的部门,比如,居民小区道路上的路灯是由路灯监管单位管控,还可能是由房地产建造商或其他相关机构去管控等。

二、城市路灯设施建设管控方略

1.科学规划路灯设置布局

城市路灯在设置环节中,其路灯高度、相隔间距是整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在选取路灯的高度尺寸时,必须和所处路段的宽向及其路的具体功能相匹配,实施科学恰当的规划设计;路灯相隔距离的选取条件,亦基本是由所选路灯的照明强度、灯杆的高程以及公路的宽向距离等多项内容相关。路灯的顺向间隔距离一般选取30m~50m之间。倘若选取利用地下电路送电的条件下,其路灯之间的距离更不能过大,由此可保障道路照明的均一性,故其路灯间距一般选择为30m~40m之内。在城市路灯设置监管过程中,应依照具体情况和实际照明需求,实施科学完善的匹配和构建,让其具备充分的保障。

2.编制周密的路灯建设监管规划

依照城市路灯在其设置布局上暴露出的缺陷,以及其所面临着的问题,应当在路灯建设方案拟定的环节中,全盘、总体性归纳出各管理机构的合理化建议,且拟定、编制出对应在管理程序,将路灯建设规划达到和谐配套。摒弃建设和管理头绪繁多的不利格局,采取集中规划建设的模式。另外,实施路灯建设的管理过程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而且应依照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条件及习惯需求开展施工作业过程的管理工作,应以城市规模、城市品位及总体布局为依托,把工作重点置于路灯建设及城市建设总体格调匹配上,且遵循城市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作出恰当选择。

3.强化路灯设施建设管控工作

在现实一些城市运行当中,会出现很多的公路上路灯光亮很暗、缺灯泡、或光亮基本上全被树荫挡住的情况,此类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其内部蕴含着许多管理缺陷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城市中路灯设施建设及其维护管理上总体还算是比较完善,然而至今尚存在着某些特殊路段根本未设置路灯的情况;也有的是道路绿化工作和路灯建设同时进行,然而由于其树木长势茂盛,基本上达到了遮天蔽日的状况,完全抵消了路灯的照明效果,甚至使路灯基本失去其应有的功能,由此给道路通行造成了极大的障碍,这种情况是由于路灯在施工管理上的不足引起的。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经过较好地规划,路灯高度不达标,或者是数量不足,以及树荫密度过大等情况,均可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使整个路面的照明效果不足,还使路灯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了极大地浪费,并产生资源流失。在路灯的安装过程中要与规划部门以及当地的绿化部门及时进行协调配合,解决路灯在其安装与施工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避免出现城市路灯建设中的路灯数量不够、过低或者被树枝遮挡等情况。

4.城市路灯节能问题的思考

城市路灯施工管理当中,在我国的一部分城市里,环保节能型路灯的采用率较大,这也成为城市路灯设施发展趋势,成为城市路灯施工与管理首选。根据我国发改委“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的要求,广东省在节能灯推广这项工作上迈出了先进的一步。广东省推广使用的LED节能环保型照明灯,在节约能源上进行了创新。LED指的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节能灯则是用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做为发光源,其特点是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

安全环保属于新一代固体冷光源,光色柔和、艳丽、丰富多彩、低损耗、低能耗,绿色环保,主要适用于长时间的照明。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里,路灯作为照明的光源,大多数采用的是高压纳灯,这种路灯光源在其亮度以及穿透力上极强,可是,其耗电量也是巨大的,由此每年我国在路灯的耗电量上,几乎占据到整个城市用电量的一半。

结语

通过对上述路灯设施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路灯设施与施工管理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只为在路灯设施施工与管理中能够完成统筹规划、便于维修,并得到优质的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天礼.市政路灯工程施工安装技术要点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2):126.

[2]刘家保,陈中华,王林.新型风光能互补LED城市路灯的研究与开发[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77-78.

[3]杨晓晴.城市道路照明创优施工管理及流程[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98.

上一篇:会计学基础范文 下一篇:夯实基层基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