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16:06:12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农村社区体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环境。农村体育活动地点所处的地理和气象环境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的自然环境。农村社区体育的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为提高自己的物质文化水平而创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组织的总和。农村社区体育的人工环境既指在人力作用下形成的运动场地或高度人文化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由此看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主要是由农村社区体育观念(心理要素)、体育制度(行为要素)、体育器物(物质要素)、自然资源、人文社会资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等诸多要素的统一和协调,它们共同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生态系统。

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相关政策指导

不到位、实践相对落后长株潭获批两型社会建设以来,小到地方政府,大到国家政策层面,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步伐相比,体育经费投放、场地建设、人才保障等远远落后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其它领域,且缺乏相关的政策指导。笔者于2013年底查阅了两型社会获批以来长沙市体育局、株洲市体育局、湘潭市体育局、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两型办等主管部门以及湖南省政府信息公布平台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结果显示: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湖南省政府颁布的1005个文件中,涉及有关两型社会的政府文件为20个,体育方面的文件为1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湖南省体育局及长株潭地方体育局颁布的文件14个,其中有关体育方面的文件8个。从高校科研来看,有关两型社会的研究为9081(个/篇),其中论文6753篇,硕博论文1358篇,课题970个;有关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体育方面的研究为1093(个/篇),其中论文476篇,硕博论文476篇,课题141个(见表1)。由此可见,体育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依然停留在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中,而与两型社会对接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还没有得到湖南省政府相关部门的相对重视,其生态化建设没有与两型建设的总体目标同步推进。这与笔者2011年初所检索的结果基本一致。调查同时显示:长株潭高校体育教师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相关的体育论文、有关体育生态化发展的立项课题,在数量上居高不下,说明高校体育教师对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体育及体育文化的生态化,态度是积极的和有信心的。

(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欠缺整体规划、无借鉴经验

根据湖南省“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跟进”的两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首先应当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特征,长株潭的人文、自然、体育发展等因素去规划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以长株潭的总体规划为切入点,对长株潭建设过程中已经编制且审批通过的14个规划和已经编制但在待审的4个规划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18个规划中,只有4个规划涉及到有关体育方面的内容,且都语焉不详。例如《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建设管治规划》中只涉及“运动”“体育场地建设预留用地”和“奥林匹克运动”等简单的词语;《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中笼统提到了把洞井-跳马作为体育休闲区,并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和承接体育培训,把昭山打造成体育休闲公园,把湘江列入体育休闲区域等;《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空间开发与布局规划》有简短两句话涉及把长沙的圭塘规划为体育中心、株洲河西打造成文化体育基地、湘潭酝酿体育休闲等;《湖南省“十二五”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纲要》也只有寥寥数语要求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城乡文化体育均等化。由此可见,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既无具体规划,也没有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同时,两型社会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前期的经验借鉴,其范围内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探索性和曲折性很明显。可见,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实践操作,都缺乏整体规划和经验借鉴。

(三)农村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差、生态观念淡薄

湖南素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和“二八月乱穿衣”的俗语,长株潭处于湖南省南高北低马鞍型的中、北低地势地带,成“品”字形排开,其广泛的农村居住范围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促使长株潭农村社区居民,在体育习俗的养成和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体育文化的形成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的体育陋习根深蒂固、体育生态意识贫乏、体育生态规范或缺、体育生态教育贫瘠等状况,促使农村居民对体育器材的保护、体育场地的维护、体育行为的约束、体育活动的组织等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认同,从而出现体育场地的随意占用、体育器材的恶意损害、体育广告牌的任意涂改以及乱扔垃圾、烟蒂、随意吐痰、破坏周边绿化等情况。调查显示,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被占用情况较为严峻,有87%的体育场地被部分或全部占用,略低于湖南全省农村体育场地全部或部分占用92%的水平。同时,长株潭范围内有湘江、洞庭湖、仙女山、九郎山、岳麓山等名山名水,给农村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性和选择性。长株潭农村社区居民长期分散的生活环境导致其在体育生态观念、体育生态意识、体育生态项目选择等方面也有不尽人意之外。

三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策略

(一)强化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的政策指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政府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应重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文件,如有关加强长株潭农村居民体质监控工作和开展“全民健身示范乡镇”工作的政策和文件,以保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有序推进。从运动场地建设、运动器材配置、运动环境维护,到村落、社区、乡镇的体育生态运动场所的配备,都应当指示到位、政策到位,保证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乡镇文体办要在政策文件指导下,制定相关的具体实施方案,如《ⅹⅹ乡关于体育文化周开展工作实施方案》《ⅹⅹ村关于成立“健身秧歌队”“腰鼓队”的通知》等,并报政府相关部门备案,以保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循序渐进,也保证其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同步并行。

(二)加快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发展规划,加强试验区建设

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要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与两型社会建设同步推进。要通过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试验区建设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体育运动项目实践两个方面来加快整体规划。从农村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经费的投放、运动场馆的建设、体育从业人员的配备等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布局。尽快出台相应的规划,如《长株潭城市群体育资源共享规划》,以保证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在其生态化及发展方面有章可循。试验区建设,首先要围绕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以大河西、天易、昭山、云龙、滨湖等先导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列入绿心地区和示范区的实施方案中。出台相应的如《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来加快和规范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生态化建设,再根据实施方案进行规划、布局、实施。其次,通过对绿心地区及先导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将试验区经验向周边农村社区辐射,编制出台《长株潭3+5城市群体育发展规划》,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生态体育运动项目,要以长株潭农村社区地理位置为切入点,以洞庭湖、湘江为经线,仙女山、九郎山、岳麓山为纬线,公共自行车项目为网状覆盖面,力求打造一个集赛龙舟、登山、自行车于一体的原生态体育运动项目。

(三)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的体育生态意识,加强体育生态行为规范和体育生态道德建设

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低碳生活发展为理念,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同时要督促长株潭高校体育教师、体育院校学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深入农村,指导农村居民通过对体育生态知识的解读和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体育锻炼方法的培养,使他们对体育文化生态化有一个总体认识;并通过对农村社区居民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的解答、体育场地器材的介绍、运动技术的正确指导、运动环境的维护等,逐渐让他们习惯和认同体育生态化的发展或进程。同时,要在农村社区居民中开展体育文化生态化竞赛,开展体育生态化运动会等。通过对体育生态化知识的掌握及器材的正确使用和操作,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居民对体育生态知识的认识,进而促进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的建设和发展。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在其生态化及发展过程中,应在强化政策指导,加强整体规划,提高居民生态观念等方面进行整合与提升。此外,应尽快着手编制《长株潭城市群体育场地、体育设施规划》,以此来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和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体育工作者应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为契机,着力打造长株潭体育文化品牌,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探求长株潭体育发展的新路径。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1.1体育文化

对于体育文化的概念,理论界既有共识,也有分歧。马岳良(2004年)认为体育文化是以身体为媒介,把满足人类需求的身体活动进行加工、组织和秩序化,形成获得社会承认且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文化,是渗透到人所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的一种特殊的人体活动文化,具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思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体育市场开发、体育运行规律、体育物质条件等。王振涛、单清华、周毅(2007年)结合物质层、意识形态层和哲学思想层的三层次文化构成理论,认为完整的体育文化也应包含这三个层面内容,具体为:第一层(物质层),为各种体育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第二层是体育的科学原理、锻炼知识、组织形式、制度等;第三层次则是哲学思想层次,诸如生命观、健康观、寿命观、健美观、伦理观等。孙娟、付常兵(2009年)认为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切体育实践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人们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等。结合相关学者对体育文化的定义,不难发现理论界对体育文化虽然在内涵表述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上存在一个共识,即认为体育文化是体育物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的综合体,这三者均是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笔者对此表示认同,因为文化不是孤立的要素组成,需要物质基础支撑、精神内核彰显以及来自制度的规范约束,体育文化同样也不例外。

1.2体育文化的功能

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认为体育文化的功能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文化有助于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参与体育文化逐渐成为国民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一种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娱乐享受功能,这一点几乎是目前理论界的共识,可以说是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二是体育文化具有感召功能,有助于凝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人心,能够推动形成共识从而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力。有学者认为,体育文化还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公众形象、推动社会进步等功能,其实,笔者认为这些功能依旧是体育文化基本功能和感召功能的延伸。事实上,体育文化还具有强大的社会管理功能,即政府及社会可以借助体育文化来协调社会人际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引导健康、友爱、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从而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而体育文化的社会管理功能迄今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并被充分运用,也未被理论界进行系统性的抽象总结,需要对此予以挖掘并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体育文化的功能内涵。

2社区管理中的文化缺位及体育文化契合分析

2.1社区管理中的文化缺位分析

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的行政区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是城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可以说,社区是城镇构成的最小组成单元。而社区管理通常是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结合我国现行法律以及理论界对社区和社区管理内涵的定位,不难发现社区在管理上具有自治性,但是,笔者认为社区也是政府的行政区域,不能脱离政府的行政领导,否则仅依靠社区的自我管理会出现管理“失灵”。事实上,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法律定位,导致我国在对社区管理上出现管理责任不清晰、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大、社会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据统计,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3.73%,城镇社区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多。一方面从社区群众对其生活环境诉求来看,满足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硬件设施条件一般都会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视而被解决,但受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法律定位,社区群众的文化诉求却未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即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从政府相关部门对其行政权力职责履行来看,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社区居民进行严格管理,如国家计划生育等政策在社区的执行,可依然受社区自我服务的法律定位,政府对社区管理的行政指导相对不足,尤其是在借助非刚性行政指令的政策制定及指导上较为欠缺,导致对社区管理效果并不理想,社区文化严重缺位就是体现,社区居民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加上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关系不够融洽;社区居委会社区管理职能的履行缺乏居民的积极支持,使得一些政策难以推行实施;甚至由于缺乏正确的社区文化引导,“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在一些社区滋生蔓延,给社会和谐带来了诸多隐患。

2.2体育文化功能与社区管理的契合分析

以文化为载体,加大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力度既是满足城镇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诉求的需要,也是社区管理方式的创新。而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构成的一部分,相比较其他文化,在社区管理中具有较多的功能优势,可以与社区管理形成有效的契合。首先,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层次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随着社区居民物质生活的日益满足,一方面他们逐渐有着强烈的文化生活需要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娱乐享受和自我发展功能,可以较好地满足社区居民较之物质生活更高层次需求;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还存在社交需要以获得社会尊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社交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这就涉及到不同文化程度或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融合问题,在融合过程中,体育文化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迅速架起沟通的桥梁,教育背景、能力禀赋、地域差异等内外部因素均不会成为体育文化在社区居民间的沟通障碍,因此,体育文化交流既是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又是促进社区居民沟通的有效途径。其次,从社区居民对不同文化参与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程度来比较。不可否认,政府越来越重视在社区管理中充分依托文化载体来实现有效管理的目的,为此加大了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进社区活动,但是,面对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行政指令性条款推行的模式,或者商业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功利性明显的商业化推广方式,其效果并不理想,不仅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甚至还会引起社区居民的强烈反感进而产生抵触心理。而体育文化具有不可比拟的吸引优势,社区居民基于提升自身身心健康素质等因素的考虑,会积极参与其中,政府如果加大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力度,通过体育文化来辅助社区管理,可以为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提供平台,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再次,从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的作用形式来考量。体育文化相比较政府行政指令、刚性的政策规制等社会管理形式,可通过柔性影响来达到社会管理的效果,这与我国社区管理工作的特点也有着较强的契合性。如前所述,按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社区是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如果社区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在社区定期规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符合社区居民文化诉求的文体活动,并辅之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精神文化主题教育,以此来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社区居民更容易接受和贯彻执行。通过参与社区体育文化,社区居民之间的一些利益问题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

3对体育文化在社区管理中功能发挥的政策建议

结合前文对体育文化的概念界定和体育文化功能内涵的阐述以及体育文化与社区管理的契合分析,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在社区管理中的社会管理功能,必须重视社区体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的建设力度,要形成“三位一体”的强化机制,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3.1加大社区体育文化的物质资源供给

健全的体育文化物质资源包括体育场所硬件设施、体育硬件配套环境、体育活动用品等,这些是体育文化在社区管理中社会管理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而当前政府对社区的体育文化物质资源投入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政策支持缺位、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即使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也没有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使得体育文化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撑,从而严重制约了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的实效。同时,社区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源呈现典型的公共品特性,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等特点,使得私人市场由于无法解决“搭便车”问题缺乏供给的动力,因此,政府要承担起社区体育文化物质资源供给的主要责任。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这就要求政府要站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重视社区体育文化的物质资源投入,并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体育文化物质资源能够长期有效运转。此外,基于政府财力的限制,也应积极吸引个人、企业和社会的主动捐赠,为社区体育文化物质资源建设开辟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3.2加强社区体育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

在社区体育文化物质资源建立健全后,需要以此为载体开展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发挥出体育文化提高社区居民身心素质、娱乐享受等基本功能,同时,要依托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向社区居民传递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契合政府的社会管理,引导社区居民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发挥出其社会管理功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妥善处理好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的关系,基本功能是社会管理功能的前提,忽视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一味追求其社会管理功能只会事与愿违,因为基本功能是社会管理功能得以实现的媒介,因此,社区管理部门要以“为居民服务,为社区服务”为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社区群众喜闻乐见,有益于提高居民身心素质的文体活动。在文体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和方法,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党的基本路线、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法制等教育活动,实现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发挥的目的。

3.3科学设计社区体育文化的管理制度

具备了一定的体育文化物质资源基础,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了传递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有助于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但是,社区管理既是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程,也是政府及社区自身所面临的日常性管理工作,要使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还需要加强社区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力度,通过健全、科学、长效的管理制度,规范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事实上,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使得社区体育文化杂乱无章,不仅未能较好地保证体育文化基本功能的发挥,甚至对社区规范管理、社会和谐起到了负面效应,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尽快出台规范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一方面要规范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场所、时间、内容、形式,避免体育文化的无序开展影响社区居民的正常休息生活;另一方面,要通过规章制度确保社区体育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开展、长效开展,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文化提供可持续的制度保障。只有健全、科学、规范有序的体育制度文化作为保障,体育文化强大的社会管理功能才会得以体现,缺乏制度保障的体育文化也只能削弱理论界以及社会对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的认识和重视。

4结语

总之,体育文化的社会管理功能应该被认识,基于我国社区管理工作的现状,体育文化的社会管理功能有广阔的作用空间,但是,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协同体育物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力度,这三者是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发挥的有机整体。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1.1加强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缺失严重制约着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建设。农村中,运动场地往往只存在于学校,有的农村学校甚至都没有满足自身体育教学需求的场地设施。为了给广大农民提供进一步运动健身的基本保障,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体育设施资源,政府部门应在新农村社区中应先建设一些基础性的,能基本满足农民健身需要的健身设施,然后逐年逐步地增加体育运动场地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从而满足农民体育健身的需要,促进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

1.2结合农村本地特色文化形成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河南省是一个拥有农民数量众多的农业大省。在基层农村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步形成了适合本地自身条件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反映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将农村自然地理等优势展现出来,符合当地农村生产劳动的特点。例如豫南地区依山傍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赛龙舟成为当地比较盛行的体育锻炼项目,政府可以对比赛进行全面的包装,合理规划比赛,使赛龙舟成为当地的一个品牌。不仅可以达到吸引游客观光,又能够使农民达到健身运动的目的。豫西北等地多以山地为主,当地的农民喜欢以登山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老百姓的兴趣爱好,组织好以登山运动为主题的运动健身项目,比如举办“登山节”或有奖登山比赛等形式的活动,积极促进农民参与体育锻炼。

1.3通过媒体进行舆论宣传,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意识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社区的居民也开始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愿望,也希望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同时也对体育文化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政府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提高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意识,鼓励农村居民更主动的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中来。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村内喇叭等对体育文化健身知识进行科学地宣传,也可以通过短信、彩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传,吸引年轻的农村社区居民产生对体育运动健身的兴趣,达到全面宣传巩固体育文化的效果。

1.4做好村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教育和培训工作,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

村官是一个影响着村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角,村官对体育的喜好程度对本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村官对某个体育项目的个人情感也决定着村落体育发展的具体内容。在他们的支持、指导、示范和积极主动的带动下,更好地促进整个村落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高等学校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的村官。大学生村官只有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获取指导体育锻炼的技能与技巧,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有效指导村落体育文化的开展。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村官锻炼,使之成为村落体育的指导者,村落体育文化的建设者。

2结语

河南省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统筹城乡体育文化发展,深刻分析城乡体育文化的差异性,树立科学发展观、全局观,把体育文化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统筹兼顾,使城乡体育文化协调发展,河南省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才能良性运行,实现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社会分层;综述

中图分类号:G811.4文章编号:1009 783X(2012)02―0106―05文献标志码:A

社区体育是伴随着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社会体育现象。中国的社区体育实践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J989年天津市河东区首次提出“社区体育”概念。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微型、基层社区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兴起完善了社会体育管理组织系统,减轻了单位的体育负担,推动了体育社会化进程。

社区体育的理论研究与社区体育发展实践几乎同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体育学者敏锐的理论嗅觉与较强的问题意识。后北京奥运时期,随着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将会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此体育学术界责无旁贷。本文旨在对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进行综述,试图寻求新的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不断迈向深入。

1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综述

1.1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作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最高级别的立项,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某一领域的研究水平。于是笔者对自体育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首次立项以来的社区体育研究立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以此窥见一斑。

看出,在1997年体育学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社区体育研究就获得了1次项目资助,但在此后的12年间获得立项的年次仅为5次,有7年均未获得立项,至今立项总数仅为8项。由此可见,尽管社区体育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间很早,但立项缺乏连续性且总量较少,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并未占有一定的地位。

从立项主题来看,具体包括关于学校一社区全民健身联网工程的研究、中国城市经济体制变革与社区体育发展、新兴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村落社区的节庆体育与社区活力的研究、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机制及其培育对策、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走向与发展模式研究、我国城市居住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的法律规制研究。从研究主题可以看出,学者们注重将社区体育研究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研究领域涉及到城

自1989年社区体育首次作为概念被提出以来就出现了相关的学术论文,但在此后的10年间论文数量并未出现量的飞跃,甚至还有3年出现空白现象。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社区体育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21世纪初,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现象与问题,学术界也相应出现了一股社区体育研究热,论文数量几乎逐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2006年外)。核心期刊应该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科研论文的质量,为此笔者作了进一步统计。表2数据显示,关于社区体育研究的全部论文中核心期刊论文占20%,虽然2003年以前一直占30%以上,但从2004年开始随着论文总量的不断增长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高质量的社区体育研究论文数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1.2.2研究内容

笔者通过对社区体育研究论文的整理与研读,发现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方面。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般是从宏观上、整体上对全国或某些地区社区体育的调查与分析,是社区体育研究的基础。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将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视域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匿乏、经费短缺;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参加社区体育的人群中老年人居多;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不完盖;体育组织管理系统尚不成熟。基于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对策主要包括多渠道筹集社区体育经费、建设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培养社区体育管理者与指导者人才、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等方面。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市社区、小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体育是研究重点。

1.2情况

1.2.1论文数量

笔者以“社区体育”为篇名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农村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例如经费和场地不足、管理缺位、群众体育意识较淡薄、参与率较低等方面。

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研究。

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研究的视点也主要是城市社区,笔者归纳出学者们提出的几种典型运作模式:3系统4层次模式(笔者注,下同):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结构应由领导、协调及操作3个子系统,以及市、区、街道、锻炼点4个层次组成,街道社区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关键层次学区体育模式:即以对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为中心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并且是从组织管理到设施利用的体育活动模式,是一种责权利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体育模式广州模式: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增强广州市民的身心健康为宗旨,紧密结合城市文明社区建设,以发展街道社区体育为重点,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为后盾,形成街、区、市社区体育三位一体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3方合作3种资源模式:构建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3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3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体育建设理论模式及其保障体系。

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研究。

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是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了社区体育研究的重点。传统上,街道办事处是社区体育的主要组织机构,而现在,学者们日益发现社区体育组织应朝着基层化、小型化、层次化、服务性方向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协会等服务性机构应成为社区体育组织中的主体,例如有学者提出社区体育组织结构应从“街道”向“小区”层次的转化,小区体育组织结构可以“3条线,4个层次”来表示:即居委会一楼组一家庭一个人;小区体协一活动站一项目组织一成员;体育网站一俱乐部一活动小组会员;我国新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的建立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为

社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非营利的社区体育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俱乐部)等组织,其性质属于非营利性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社区体育组织结构是一种“经纬式结构”,即纵向与横向交叉的网络结构,经纬式组织结构主要由社区体育工作机构、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和社区体育服务机构3种类型组织构成。这些观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与社区体育组织变迁相适应,要逐渐“形成以政府导向为主,社区、项目协会都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并“形成共同管理,共同建设的社会化社区体育管理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以社区体育协会和社区体育俱乐部为主体”。

社区体育的相关关系研究。

作为一种社会体育现象,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单位体育等其他体育现象之间应该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有学者提出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的互相渗透与有机结合,并建立一定的组织和保障措施,达到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的目的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是学者们分析的焦点,二者之间的融合与互动也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并有学者提出要构建以学校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为中心,并将体育活动从组织管理到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学校与社区体育俱乐部模式”。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研究。

在突出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日益重视,于是也有学者开始涉足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例如有学者从余暇运动、体育消费观念、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体育服务市场的合理引导,以及弱者体育服务保障系统几个方面讨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有学者从公众生态意识与健康发展理念、体育设施网络系统、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社区体育的生态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有学者指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与完善途径。尽管学者们所阐述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其中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保障公平、多元化与均等化原则是共性特征。

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社区体育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在组织形式方面,体育俱乐部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社区、学校体育一体化的桥梁,且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具有共同特征,即非营利性、俱乐部活动的自愿性和大众性、俱乐部的自主经营和政府扶持。在管理体制方面,美国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是行政长官负责,下设专门机构,具体由职能明确的部门进行运作;日本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是三级管理模式,即分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3类,它们在管理和运行中是相互协作,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场地设施方面上,国外社区体育中心大都被设计成社区公园的一部分,许多设施都与公园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健身路径都建在公园,游泳池往往同时成为公园的水上娱乐设施。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区开放,社区设施向学校开放,这是欧美国家社区体育的又一显著特征。在项目开展方式方面,美国城市社区体育充分体现了共生性(即体育项目和其他社区服务项目构成机构的项目服务内容)和均衡性(即根据社区人群接受社会资源的多少和身体需要情况进行均衡安排)的特征。通过对中外社区体育研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就社区体育的许多问题(诸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当然,国外的许多经验还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思考和借鉴。

此外,还有少数文献涉及到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发展趋势、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社区体育经营管理模式、社区体育发展评价等研究内容。

1.3研究简评与新视角

我国社区体育理论研究始于社区体育实践的兴起,随着社区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所面临问题的日益增多,社区体育逐渐成为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总体来看,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研究时间较早、成果数量较多、研究视域较广且实践性较强等方面,为社区体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与此同时,社区体育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一方面表现为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显得比较薄弱,且高质量研究论文数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较多(例如发展现状、运作模式、组织形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关关系、场地设施、服务体系等),而从微观层面(即社区体育参与者的角度)关注较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应该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应该成为社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社区体育参与者应该为学术界所重视,因为他们的利益诉求是确定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场地设施建设路径等发展思路的重要参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演变为如今的“十大社会阶层”,这也意味着社区体育参与者不是同质的群体,而是在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占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社会阶层,他们具有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在社区体育参与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利益诉求;因此,作为一个经典社会学理论和重要社会现象的“社会分层”,应该成为新时期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笔者将在下文中对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2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

“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分层成为了国内外许多社会学者毕生的研究领域,也引起了体育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试图在此提出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旨在为今后的实证研究作好理论准备。

2.1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从一个侧面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社会分层理论都为社会学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将这一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应用到社区体育研究领域,可以拓宽社区体育的研究视野,从社会分层的视角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进而也有利于促进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

对社区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社区体育参与者体育价值观、体育参与、体育利益诉求等方面的调研,从而可以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寻社区体育的发展策略,开创分层发展社区体育的新思路。

为社会分层理论提供新的实证研究视点。目前,学术界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政治、经济、职业、文化程度、主观认同、消费及生活方式等标准,社区体育也可为社会分层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实证研究视点。

2.2研究的主要内容

2.2.1 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一般概况

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社会阶层构成。目前对于社区体育

参与者描述较多的是从年龄和性别方面,即参与人群中老年人和妇女居多,那么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社会阶层分布情况如何,哪些社会阶层是主体,这些是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各社会阶层参与体育的基本情况。“参与体育”可以操作化为4个层次:认知层次,即对体育的价值取向程度;情感层次,即对体育的喜欢程度;直接参与层次,即对体育运动的直接参加程度;间接参与层次,即对体育运动的间接参加程度。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在参与体育方面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那么社区体育参与是否依然如此。

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深入了解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意识、诉求内容、诉求方式、诉求的组织化程度,以及社区体育自身的制度环境等方面。

2.2.2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与消费及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论,最为典型的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前者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行为是个性化的或个体化的,阶级或身份的归属并不能机械地决定人们的消费实践;而后者则认为阶级不仅对社会选择过程和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有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个人的性情、品位和生活方式。这2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也凸现了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而国内体育学界目前并未对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这一体育社会学的经典命题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当从社会分层的视角研究社区体育时有必要对这一经典命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也是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分别建立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间接参与4个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具体分析,即以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为因变量,以社会阶层为自变量,性别、年龄、余暇时间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变量,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社会分层与社区体育参与之间的深层关系,同时对影响社区体育参与的其他因素予以关注。

2.2.3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对策研究是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落脚点,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对策研究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当我们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有赖于建立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逐步形成合理的社区社会阶层结构,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2)构建符合各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需求的社区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3)制定促进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社会分层策略;4)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索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5)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改革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6)构建满足各社会阶层利益需求的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这6点都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2.3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中可以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面访、电话访问、Email访问)、实地考察法、社会统计分析法(重点是多元回归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在此有必要对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简要说明。多元回归分析法主要包括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通常要求变量在间距测度等级以下,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连续变量,但在多元线性回归中使用定性因变量将严重违反本身假设条件,而Logistic回归法则克服了多元线性回归的缺陷,可以服务于对定性因变量的多元分析;因此,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建立社区体育参与回归模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多元回归分析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间较早,但数量偏少;

社区体育研究的数量较多,但高质量沦文比例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成果较多,而微观层面(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

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3.2建议

学术界应该重视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可以考虑给予社区体育研究项目适当的支持;

学术界应该注重高水平社区体育研究成果的产出,不断提高社区体育研究成果的质量;

学术界应适当关注微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能从社区体育参与者的角度提出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

学术界应积极开拓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领域,从而不断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并为社区体育发展实践服务。参考文献:

[1]吕树庭,刘德佩,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凯珍,任海,王渡,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17(5):6―10.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体育社会学;体育类核心期刊;研究热点;研究方法

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同时也是体育社会科学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体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体育社会学才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时至今日,我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总体来看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还不成熟,和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差距较大。

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同年,《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努力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加强学科建设。以此为契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体育社会学作为体育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对近10年(1997—2006年)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主题与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与分析,揭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与方法。

1研究方法

1.1内容分析法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过程分为以下6个步骤。

(1)提出研究问题。体育社会学研究论文第一作者的传记性信息,研究主题的分布与变化状况,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发展。

(2)选择信息源。选择1997—2006年1O年间9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以“体育社会学”和“体育社会科学”为主题,检索有关体育社会学的论文,并对此进行整理,共计667篇(不含评论、译文、讲座、书评等),登记论文相关信息,并对其内容进行归纳分析。

(3)选择分析单元。采用整篇文章为分析单位。

(4)建立分析类目。在参考中国与外国体育社会学教材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教育研究的设计与评估》中《社会教育理论和研究》内容分析中使用的编码表,并根据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论文特点及研究目的,对2006年的22篇和2005年的20篇论文进行预读后并进行预编码,且在随后的资料收集过程中形成编码表。

(5)建立量化系统。采用“类别尺度”,即用给每个类别打分的方法统计。给类别所赋的数字仅表示类别,无数量值,目的在于把文字语言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符号,再使用统计分析法统计各类别出现频数。

(6)对内容评分。评分是把一个分析单位归入一个分类中。制定一份标准表格,认真填好分析单位分布表。记录时逐个文献登记,然后再统计。

1.2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的研究过程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分析资料。依照量化系统特征,确定资料处理方法。本文将对研究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使用EXCEL软件统计各类别出现频数。

(2)解释与检验。研究人员对量化数据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分析,主要对不同内容体进行横向比较,但对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进行纵向的历史比较。

2体育社会学论文年代分布与资助状况

2.1论文年代分布

某领域期刊论文的时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科技论文是对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的理论分析和总结,发表的科学文献数量是评价群体科研能力及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调查显示:10年间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波浪式的上升趋势,其中1997年23篇,1998年34篇,1999年30篇,2000年52篇,2001年54篇,2002年84篇,2003年101篇,2004年82篇,2005年93篇,2006年114篇。从2002年起,论文数量增长百分比均超过10%。

2.2论文基金资助情况

基金资助论文比是科技期刊质量管理重要的客观评价指标之一。调查得知,667篇体育社会学研究论文中有221篇是基金资助论文。受到国家、教育部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有154篇,占论文总数的23.1%;省级基金项目资助论文占8.7%;市级基金项目资助论文占2.7%;院校级基金论文占2.2%。

3近l0年体育社会学研究主体

3.1核心作者

核心作者是指在某一刊物上达到一定数量且影响力较大的作者。根据普赖斯理论4j,数为N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计算公式为:N=0.749(彻ax)1/2,式中r/max为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利用此公式可以得到该刊的核心作者数量,即当作者发文量达N篇时,为该刊的核心作者。10年间最多的作者(按第一作者统计)所发表的论文数为10篇,即N=0.749(10)12/=0.749×3.162=2.37,因此,将发文量3篇者确定为核心作者,共33人(表1)。

由于部分论文作者职称未明确标明,因此就表2统计情况看,作者职称为副教授、讲师和教授的居多,各占总体的33.9%、21.9%和19.5%,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力军。讲师、助教和研究生占1/3,说明年轻作者活跃,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职称性别比例看,同等职称和学历下男性研究者远远多于女性。

4近10年体育社会学研究主题

4.1不同研究主题论文数量分布

从表3可见,近10年问,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体育群体”研究主题论文最多,有213篇,占33.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社会学注重对人的研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第2是“不同体育形态的社会学研究”主题,占总论文数量的12.4%,说明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也非常关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以及其互动研究。排在第3位的是“城市社区体育、小城镇体育”主题论文,有56篇,占8.7%。可见,城市社区体育是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尤其是有关“社区体育”的研究。

4.2热点研究主题

从我国体育社会学各研究主题论文数量变化分布情况可见,“体育群体”主题的研究最为热门。其他热门主题还有“不同体育形态的社会学研究”、“城市社区体育、小城镇体育”、“农村体育、乡镇体育”等。

4.2.1体育群体

调查显示,体育群体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不同阶层人群体育活动情况”(占39.0%)、“妇女体育”(占11.7%)、“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后备人才、运动队等竞技体育群体”(占11.7%)、“青少年体育”(占9.9%)、“老年人体育”(占8.0%)、“社会体育指导员”(占6.1%)、“残疾人体育”(占4.7%)、“农民体育”(占4.7%)、“职工体育”(占2.3%)、“体育明星”(占1.9%)。其中以“不同阶层社会体育群体”、“妇女体育”以及“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后备人才、运动队等竞技体育群体”的研究居多(20篇以上)。

4.2.2不同体育形态的社会学研究

不同体育形态的社会学研究主题论文数量统计显示,不同体育形态的社会学研究主题包括“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占50.0%)、“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占26.3%)、“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互动研究”(占13.8%)和“学校体育的社会学分析”(占10.0%)。

虽然一般把体育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大块,但三者不是孤立的,三者的共同发展促进体育的整体发展。对三者互动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在近10年667篇体育社会学主题研究论文中,共有18篇关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的互动研究。这些研究论文主要是两两间的互动研究,最多的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两者的互动及一体化发展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校体育如何融人社会及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研究。

4.2.3城市社区体育、小城镇体育

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主要指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可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该主题56篇论文中有47篇是对城市社区体育的研究,其中大部分是对我国不同地区社区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对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对我国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及对策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基本是定性分析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还有关于社区体育理论、社区体育价值、研究状况及不同社区体育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等。

小城镇是介于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实体,它既具有城市工业、商业和社会服务的经济结构,又具有相当比重的农业和为农业的服务体;既具有相对集中的亦工亦农人口、公共设施、建筑群和交通网络,又有接近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它一旦与城市结合,就具有城市的属性;与乡村结合,又具有农村属性。它既是城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乡村的组成部分。包括对我国不同地方小城镇体育发展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小城镇体育与社会互动研究及对小城镇体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的研究。

4.2.4农村体育、乡镇体育

自2003年起,对农村体育、乡镇体育的研究增多,2006年达l5篇。在32篇研究论文中,对农村体育的研究有28篇,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对某地区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农村体育的发展同样会遇到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是体育社会学学者所密切关注的。

4.2.5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的研究

调查显示,有34篇论文是关于国外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其中有16篇论文是对国外体育社会社会学发展状况的研究,以及对某一国家体育社会学某一主题的研究,有8篇论文是对不同国家之间体育社会学或某一主题的比较研究,大部分是与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比较。

16篇对国外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涉及的主题主要有体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体育的社会问题之球场暴力、体育志愿者、体育指导员、体育的社会功能、休闲体育、不同体育形态的社会学研究以及体育俱乐部等。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对国外体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8篇比较研究中研究主题有老年体育、体育俱乐部、体育人口、青少年体育、妇女体育、体育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等。其中最多的是对老年体育研究。

4.3各研究主题论文数量变化

4.3.1“体育群体”主题

“不同阶层人群体育活动情况”主题研究论文数量总体呈波浪上升趋势,2002年达到高峰,为15篇,其后有下降趋势,近两年学者对其研究偏少;“妇女体育”主题研究论文数量总体比较平稳,这与近年妇女的社会地位比较稳定是分不开的,但近年有上升趋势;“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后备人才、运动队等竞技体育群体”主题研究论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06年高达9篇,这与我国对竞技体育的逐步重视有关。

4.3.2“不同体育形态的社会学研究”主题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主题研究论文数量上升趋势比较明显,这与我国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是分不开的。“学校体育的社会学研究分析”方面的研究总体比较平稳;“社会体育的社会学研究”及“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互动研究”主题论文变化趋势相似,折线曲度较大,说明其研究极不稳定。

4.3.3其他主题

“城市社区体育、小城镇体育”主题研究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4年最高为13篇,近两年又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村体育、乡镇体育”方面的研究在2002年之前较少,2003年开始数量增多,2006年最多,高达15篇;“全民健身”主题研究论文数量总体比较平稳,数量在3篇左右。

5近10年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体育社会学研究是为发现和解答体育社会学领域中各种问题、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笔者对667篇论文中所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整理。

5.1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

体育社会学任何主题研究都离不开文献资料,把纯粹利用文献资料法进行资料收集以及定性分析资料的研究称为理论研究。经验研究是用经验资料分析,研究实质性社会学问题的研究。

667篇研究论文中采用理论研究的有321篇,占48%;采用经验研究的有346篇,占52%。经验研究略多于理论研究。

10年间以上两种研究方式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两者相比较而言,2000年之前,两者数量变化差不多;2000年之后,经验研究数量基本上一直多于理论研究。产生这种现象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注重地域性、特定人群,需要采用调查研究;第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数据分析。

5.2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

体育社会学的经验研究一般需要采用具体的方式收集数据。调查显示:346篇经验研究论文中采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占90%;此外,还有10%的研究运用了访谈法、第二手数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实地研究法等。

5.3研究方法运用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667篇研究论文中交代研究方法的有306篇,占45.9%;未交代研究方法的有361篇,占54,1%。这说明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论文规范性不够。

经验研究中大部分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抽样方法问题。大部分论文抽样方法介绍不明,还有的抽样过程描述不清,无法向读者提供明确的证据。

(2)有效(问卷)回收率问题。有效(问卷)回收率是影响社会调查效果的重要指标,比回收率更能反映问卷的质量。研究发现,较多研究者未交代问卷的回收率。

(3)信度与效度检验问题。问卷是一种社会测量工具,测量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测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即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很多的研究者不注意问卷设计的效度和问卷测量的信度检验,未提供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的有关证据。

6结论

近10年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论文数量呈波浪式的上升趋势。基金级别越高其论文篇数也越多,各级别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经济、科技水平较发达地区基金资助情况较好。

50%以上的体育社会学论文是通过分工合作撰写的,合作形势比较乐观。33位作者发文3篇以上,既有高校,又有科研单位的骨干。一些落后、边远地区的体育事业薄弱,人才不足,发展缓慢。年轻作者活跃。同等职称和学历下,男性研究者远多于女性研究者。高校是本领域研究的主要聚集地。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对于体育群体方面的研究最热门。其他热门主题还有“不同体育形态的社会学研究”、“城市社区体育、小城镇体育”等。主题研究中存在现状研究过多,有一定重复性,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441-08

1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在确定体育发展方向、传播体育价值、传承体育文化、建构体育学科体系、完善体育制度、规范体育行为、促进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进入21世纪,“奥运”走进中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但吸引了众多体育学者的目光,而且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围绕体育战略发展、体育体制改革、中西体育文化比较和奥林匹克研究等,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跨文化的研究,开创了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课题选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软科学课题选题以及我国体育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等方面。

1.1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立项与研究情况

全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小组于1997年起承担起制定年度研究计划,受理和评定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职责。至今,国家哲学社科基金已经11次受理立项了体育学课题,立项课题总数310项。这些课题的立项地区和研究内容分布如下:

1.1.1立项地区分布情况从统计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课题立项基本上分布在北京(占22.26%)、上海(占10.97%)、广东(占10.97%)和湖北(占7.74%)等地,覆盖面并不大,课题扶助基本上覆盖在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却鲜有或没有立项。从图表可以看出,自开始有体育学社科基金立项以来,全国有3个省仅获得2项课题基金支助,有8个省仅获得1项课题支助,还有一个省从未获得基金支助。另外,从图表方柱的走势也可以看出其斜率是非常大的,明显表示出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均衡。

1.1.2研究内容分布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适应社会需要的研究领域,如群众体育领域的研究成为支助的重点,占总资助的24.19%;其次,则为新兴的体育经济研究领域和体育管理研究领域,占总资助的19.68%和11.93%。而体育文史和体育教育研究领域仅占总资助的2.58%和4.19%。另外,其它研究领域中,包括体育新闻传播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和体育伦理学等这些新兴学科,占到了总资助的17.42%。

1.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与研究

从1991年国家体育总局设立体育社会科学课题到2006年止,总受理立项15次局管体育社会科学和软科学课题的研究,立项课题1 043项。项目支助总经费也从“九五”以前的不到8万元增加到如今每年资助100多万元。这1 043个课题立项研究地区和研究内容分布如下:

1.2.1立项地区分布情况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支助地区差异特别明显(图3),基本上覆盖在北京(占30.58%)、广东(占11.22%)和上海(占7.67%),这三地获得资助课题的数量占据了整个项目资助的一半左右,表现出和国家社科项目资助相似的地区差异。从图表可以看出,自开始有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以来,全国有10个省立项数不满10个,占据比例不到1%,宁夏和海南两省立项数为0。另外,从图表方柱的走势也可看出,其斜率比图1还大。

1.2.2研究内容分布情况从图4看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内容分布主要集中在体育经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上。这些领域的研究成为历年局管课题资助的重点,占总资助的23.87%、20.13%和16.01%,其次则为新兴的体育管理研究领域,占总资助的13.23%,而体育文史和体育教育研究领域仅占总资助的2.3%和4.51%。另外,在其它研究领域中,包括体育新闻传播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和体育伦理学等新兴学科,占到了总资助的11.6%。资助研究领域的比例基本同国家社科体育学课题。

1.3体育专业类核心期刊刊载社科论文情况

通过对1997年至2006年我国专业类核心期刊《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体育文化导刊》刊载的论文进行筛选的18 450篇社科论文进行整理分析。这些社科论文的研究地区和研究内容分布如下:

1.3.1的地区分布图5是我国近10年体育专业类核心期刊社科论文刊载地区分布示意图。从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达地区的数量较多,如广东、北京、湖北和上海的数量占据了论文刊载总量的前四名,刊发量占总量的43.32%。但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在社科论文研究上也表现的非常突出,如四川、陕西、安徽、河南、江西、河北和甘肃等地,在社科论文刊载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另外,从方柱图示的走势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刊载社科研究论文的覆盖面非常广,基本上覆盖了全国的各个省、市、自治区。并且方柱的斜率明显比图1和图3的斜率要小。

1.3.2论文研究内容分布从图6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体育经济和奥林匹克等领域,这五大块占据了研究论文总量的85.88%。而其它研究领域,如体育新闻传播、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等的研究仅占4.39%,这与国家体育总局社科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分额很不相符(它们的资助分额分别达到11.6%和17.42%);此外,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和总局社科支助分额分别为4.19%和4.51%,而其论文研究的总量却占整个社科研究总量的23.04%。这说明国家社科基金和总局社科课题的资助偏重在体育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上。图6近十年体育专业类核心期刊刊载社科论文内容分布情况

2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

2.1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进展目前,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举国体制的研究、体育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等方面。

2.1.1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学者们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各因素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点战略问题,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实施策略问题,以及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机会、模式、人才资源、转换机制等战略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杨桦等(2004、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重点是竞技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议是完善举国体制、扬长避短扩大优势、大力培育竞技体育人才、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和资源优化配制、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产业,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影响。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的最新成果还有李宗浩等(2004)的“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徐霞等(2005)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管理系统研究”和肖霞等(2005)的“国外竞技体育管理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没有停留于一般的泛论,而是将具体的各个认知细节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全面把握了我国体育发展的脉络,厘清了影响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各种因素,为我国今后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借鉴。

2.1.2举国体制的研究关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学者们阐述了对举国体制的再认识问题,举国体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运会”和“奥运会”关系以及拓宽竞技体育发展渠道等进一步实施措施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纯献等(2007,中国竞技体育掘起的制度框架和思想基础)认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制度框架是中国竞技体育运行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没有体育制度框架的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中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崛起是不可能的。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中进行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思想先导和深层决定因素,思想基础中蕴含着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张林、鲍明晓等(2006)的“举国体制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及现状”和梁晓龙等(2005)的“举国体制:中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成功之路”等。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了坚持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需要重新认识的若干重要问题,从新的层面和视角论述了坚持举国体制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对坚持举国体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完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我国继续保持竞技体育发展的强劲势头,提升我国世界体育强国位置奠定了理论基础。

2.1.3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关于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学者们阐述了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问题,读训关系、某些运动项目的训练和协会办学等现实问题,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问题,体教训三结合的培养道路问题,竞技人才市场交流制度和教练员制度建设以及中国乒乓球人才培养的经验范式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肖天等(2005,我国高层次教练员人才培养研究)认为,中国乒乓球几十年来长盛不衰的经验告诉我们,全面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要把教练人才的培养提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研究制定各级教练人才培养计划,建议筹建教练员学院,把教练员人才培养列入我国正规的教育序列;加大对教练员继续教育的力度,将教练员继续教育提高到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与现代竞技水平迅猛发展需要的高度上来。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冯梦雅等(2006)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和戴健(2005)的“论长三角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一体化开发”等。以上这些成果,着力从个案的特殊性推广到整体的普遍性上进行上规范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相结合,运用辩证的的思维方式审视个案的特殊性与共性,凸显了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经验,探讨了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机制、策略与实践途径,反映出成功个案推广与经验总结性研究的自觉性有较大加强。

2.1.4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关于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学者们讨论了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组成问题,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特色、运动员选拔、经费投入、制度建设和科研攻关问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阶段、发展经验和改革目标定位等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化改革目标选择、训练体制改革方向和项目协会实体化进程。以及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途径与步骤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是肖林鹏等(2004,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由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水平运动员人才、优秀教练员人才竞技体育科研人才和竞技体育经营管理人才5部分组成;其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到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调控体系及制度、营造人力资源发展的适宜条件、实行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竞技体育人力资源保险等。在这部分的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钟秉枢等(2005)的“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谢强等(2005)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着重突出了社会学中的问题意识,围绕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要素,将文件解读与事实解读相对照、改革设计与具体措施相对照、改革目标与改革进程相对照、主观选择与客观规律相对照,注重从思想认识方面,分析、讨论影响改革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和问题。初步架构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在此过程中,回顾、审视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演进的历史,从而使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1.5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关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学者们主要探讨了西部体育产业管理问题;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管理问题;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竞赛市场的发展模式问题,以及俱乐部管理框架下的产业运行流程问题等等。鲍明晓等(2006,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认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具体发展目标是基本建立以政府管理为主导,以行业协会组织自律性管理为基础的复合型体育产业行业管理模式;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市场体系,并与其他市场体系相衔接,形成能有效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价格和竞争机制;基本形成国有体育企业与非国有体育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相互促进、特色互补的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提高体育产业的竞争力。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张勇等(2005)的“俱乐部管理的研究”和吴美丽等(2005)的“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与管理研究”等。以上这些成果,充分认识和把握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注重了体育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实践的结合,选择了体育产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发展、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充分体现了体育产业运营的战略性宏观研究有所加强。

2.1.6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关于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管理问题;我国农村干部民俗体育管理问题;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有发展模式问题,以及农村体育的科学管理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田雨普等(200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认为:我国农民体育需求的特征是负荷轻量和内容娱乐性、季节性和随意性、文体结合和技能简便、价格低廉和条件简易。针对这种特点提出农村体育发展不应以小城镇为重点,农村体育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应当是村庄和村落。 郑国华(2006、城镇化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认为,城镇化引起了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城镇化促进了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体育行为;城镇化也促使地方摸索出不尽相同的体育组织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在人的主观选择下,城镇化使地方体育活动在社会变迁中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和新的发展载体,实现了民间体育的“有意识传承"。 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吕树庭(2004)的“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思考”、胡庆山(2006)的“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和奚凤兰(2006)的“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农村体育”等等。以上这些成果,努力从各农村体育管理的现状出发,利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注重了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相参照,探索了我国农村体育战略管理改革的策略。其研究特点反映出,农村体育管理的研究逐级远离了大而空洞的宏观研究,依据社会现实及各体育行业的微观结构,围绕世界体育战略管理的发展大势,开展从点到面的普及性研究的自觉性有所加强。

2.2我国社会体育学研究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就体育人文社会学诸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体育的研究、农村体育的研究、社区体育的研究、体育人口的研究、体育社团的研究和全民健身的研究等方面。

2.2.1民族体育的研究关于民族体育的研究,学者们阐述了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应该采取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问题,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在面对世界格局及奥林匹克文化冲击下的理论创新问题,现代化发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形态问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问题,以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西方体育文化的贡献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熊晓正等(2005,规范化与民族体育文化保护的研究)指出,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基础正在消失,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必须改变“往回看”的思维习惯,纠正只有传统形式才呈现中国特色的认识,克服传统体育活动融入现代体育之中,就是被同化的心态;民族传统体育应该采取“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国际体育民族化与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相统一”的发展观。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邱丕相等(2006)的“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和胡小明、倪依克等(2004)的“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郑国华(2007,社会转型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等。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个案或个案的跟踪研究,利用社会学理论分析我国社会转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探讨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探寻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新规范,并通过个案实验,将实践措施上升到理论规范的角度去寻找它的普适性。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学科内容,同时,为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和学术评价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参照。

2.2.2农村体育的研究关于农村体育的研究,学者们主要讨论了我国农村体育的体育消费水平、发展状况、体育意识、体育形式的整体特征问题,农村体育发展不能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问题,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基础差、数量少、投入欠缺、管理组织不健全、农民体育意识较淡薄、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不全面、不平衡、水平较低问题,以及我国农村基层体育文化的教育、娱乐、健身、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功能和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挖掘潜在的农业生产力的特殊功能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吕树庭等(2004,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特征的研究)认为,我国农村体育的整体特征是体育消费水平低、各地体育发展不平衡、体育意识不成熟、体育形式日益多样化;农村体育发展不能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农村体育活动的随意性和形式的灵活性;体育活动项目的民俗性、地域性、传统性和差异性;体育活动的自发性和活动时间的季节性、不稳定性等。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胡庆山等(2006)的“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和王永等(2006)的“城镇化对农村体育的影响”等。以上这些成果,立足于群众体育发展的坐标系中,把研究视角聚焦在几乎被人忽视的农民与农村,为我国农村体育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指导性建议,其研究的基本特点是深化调查、量化研究,从而使得研究结论真实可信。

2.2.3社区体育的研究关于社区体育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城市社区体育健身服务的网络性、层次性、整体性和指向性组织特征问题,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成和管理的原则问题,我国社会转型对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问题,社区体育服务满足不同需求的标准问题,以及社区体育服务保障系统、社区体育设施保障系统、体育人才保障系统、体育经费保障系统和体育制度保障系统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王凯珍等(2004,社会转型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认为,我国社会转型对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社团成长壮大;社会群体结构由刚性向弹性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的多元化新格局;社会生活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将导致社区体育文化需求增加;社会保障体制由“部门化"向“社会化"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体制朝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发展;社会规范由“人治"向“法治"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政策法制化。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周登嵩等(2006)的“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李建国等(2005)的“社区体育服务标准和保障的研究”和韦广忠等(2005,对城市社区体育健身服务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城市社区在社会转型中的体育的改革、发展探索了一条可操作和控制的路径,同时对我国体育组织、管理行为和群众体育的开展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2.4体育人口的研究关于体育人口的研究,学者们阐述了体育人口构成问题、我国目前体育人口现状问题、体育人口增长量和增长率问题、体育人口的测试指标问题,以及我国排球人口的判定标准、南北方的排球人口差距、学校排球人口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卢元镇等(2006,慎用“体育人口”)认为,“体育人口”和“国民体质测定与监测”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前者主要用来评价群众体育的参与程度,后者则用来检验群众体育的实际效果。近年来,“体育人口”这项指标被广泛运用,对推动群众体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任何一项科研指标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将它用来作为行政工作的业绩指标时,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何建文等(2006)的“体育人口理论研究评述”、苗治文、秦椿林等(2006)的“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和仇军等(2004,体育人口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等。这些研究至力于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我国传统体育人口计算方法的失误,及测试指标的不合理,探索和论证了新型测试指标和体育人口的真实意义,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2.2.5体育社团的研究关于体育社团的研究,学者们分析了体育社团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我国群众体育社团面临的总体发展、管理机制、基本功能、活动经费、人员配备、理论研究等主要问题,体育社团组织评估因素的构成问题,我国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趋势问题,以及中国健身气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滞后气功社团的发展、多头管理,多头审批、内部管理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祝莉等(2006,体育社团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研究)认为体育社团主体地位的确立其根本是体育组织重构,重构是体育政府部门与体育社团组织权力的一次真正划分,权力划分并不意味着政府与社团此消彼长,而是确立政府该管和不该管的范围,把体育社会组织应该拥有的权力归还给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与体育社团组织合作的新组织架构。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赵巍(2005,体育社团的组织评估与发展趋势的研究)、邹积军(2005,中国气功社团组织发展的研究)和黄亚玲(2004,我国群众性体育社团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试图通过对我国体育社团的特征、性质、现状、发展前景的分析以及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探讨如何确立新时期体育社团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新路。研究对深化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改革、重构我国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行为、促进我国体育社团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以及完善体育社团机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2.2.6全民健身的研究关于全民健身的研究,学者们分析了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置需求情况;全民健身服务应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当地具体情况的健身休闲场所;加大健身效果的反馈调查,并且根据反馈调查的结果继续完善现有的全民健身市场服务体系;平民化的健身模式;构建开放场地型、专家指导型、单项俱乐部型、企业赞助型和合面合作型的全民健身联网服务工程以及北京奥运会对全民健身活动的促进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王春香等(2006,我国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认为,全民健身服务应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当地具体情况的健身休闲场所,因地制宜,多建立一些能符合大众需求的平民化健身场所;经营群众喜欢的体育项目是全民健身市场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加大健身效果的反馈调查,并且根据反馈调查的结果继续完善现有的全民健身市场服务体系。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赵文杰(2004)关于学校―社区全民健身联网工程研究和林建华等(2006)的“论文化传统对我国全民健身进程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从实际出发,以为全民健身提供现实途径和战略与策略选择为目标,注重宏观构架与微观阐释相匹配,整体和具体之间相区别和联系,并合理地探寻了将我国全民健身机遇转变为现实和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的途径,对加强我国全民健身的认识及全民健身的战略实施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2.3我国奥林匹克学研究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就奥林匹克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奥林匹克文化研究、奥林匹克与中国研究、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文奥运”研究和奥运会志愿者研究等方面。

2.3.1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与教育也是紧密结合的。这部分研究中,学者们主要阐述了我国的奥林匹克教育向大、中、小学扩展和奥林匹克示范校问题,奥林匹克教育与创新教育理念关系问题,以及奥林匹克教育促进现代教育手段丰富的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何振梁等(2006,奥林匹克与青少年公民教育)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将为我国的青少年教育提供最生动的课堂和最沁人心田的教材。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第二,奥林匹克运动帮助青年建立规则意识和平等观念;第三,通过举办奥运会可以提高青年的公德意识;第四,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和各类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广大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通过举办“绿色奥运"培养青年公民的生态意识。在这部分的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任海等(2006,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孙葆丽(2006)的“全球化背景下奥林匹克教育的多元化趋势”和杨志成等(2006)“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与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这些研究从奥林匹克运动独特的人文价值出发,探讨了其对身心和谐的人的培养问题。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思考了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以及奥林匹克教育与创新教育的问题,从而为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奥林匹克理念,传播奥林匹克知识,推动学校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提高青少年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2.3.2奥林匹克文化研究关于奥林匹克文化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具有浓厚西方文化烙印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内核问题,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理性问题,奥林匹克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问题,借助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向世界展示举办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和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以及奥林匹克价值和理想的认同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肖天等(2006,对奥林匹克深层文化内核的阐释)认为,具有浓厚西方文化烙印的奥林匹克运动,其基本内核秉承了西方文化一脉相承的理性主义思想,充分吸收了西方理性主义的丰富成果,吸纳了自柏拉图、亚力士多德以来理性科学的精华。但奥林匹克运动毕竟还是脱胎于体育,它同时尊重人类身体至高无上的价值,具有身体本位的天然素质,具有非理性的一面。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熊晓正(2006)的“对北京奥运会独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卢元镇(2006)的“东西文化对接中的奥林匹克运动”等。这些研究成果明确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基本概念,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奥林匹克文化理论分析结构;同时,也明确了古代和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异同,辩证地认识了奥林匹克文化和文化保护的相关问题。研究丰富了国际奥林匹克研究的理论体系。

2.3.3奥林匹克与中国研究关于奥林匹克与中国的研究,学者们讨论了奥林匹克运动当前面临有限资源与无限超越的矛盾、奥林匹克理想与生存发展的矛盾、参与主体不同利益冲突的矛盾等问题,中国文化精神为解决奥林匹克运动当前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的价值取向问题,奥林匹克运动将进一步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问题,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将促进体育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壮大和体育事业的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的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杨桦等(2006,2008年奥运会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认为,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声望表现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社会的优越性,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极大体现;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内在本质的中华体育精神,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弘扬;我国与国际社会良性互动和实现国内民族团结的政治平台,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扩大等等。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还有古柏(2006)的“新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理念的思考――以奥林匹克宗旨为参照”和崔乐泉等(2007,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这些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以往奥运会影响主办城市国际形象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现实地构建了奥运会影响主办国家国际地位和声望的主要领域,提出了通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声望应该注意和处理的现实问题,对于相关部门,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组织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2.3.4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关于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者们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备战、参赛的若干重大问题,确定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内涵和实践体系的依据问题,绿色奥运理念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融合问题,北京奥运会的参赛目标问题,以及群众体育或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计划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崔大林等(2006,对北京奥运会理念的探索和实践体系的确立的研究)认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实践体系应该包括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华融入中国社会的实践;将中国的文化遗产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中国社会需要奥运会来改变的内容;奥林匹克运动需要中国文化补充的内容4个维度。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田麦久(2005,我国竞技体育参赛策略和准备的研究)、杨桦(2006,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若干重要问题研究)、池建等(2006,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这些研究成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效性,注重应用研究,切实能帮助解决2008年奥运会我国备战、参赛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为我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比赛中竞技水平发挥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够更好地为08奥运会我国参赛与备战服务。

2.3.5“人文奥运”研究关于人文奥运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当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内源”性和“外源”性冲突以及政治家与企业家的介入等的人文危机问题,“和谐”为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思想是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巨大补充问题,人文奥运的以人为本的奥运、文化的奥运和文明的奥运三层含义问题,以及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具有提升我国国际声望、强化民族认同感、增加民族凝聚力的功能的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孙葆丽等(2005,北京人文奥运理念的研究)认为,人文奥运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奥运,是体现优秀文化的奥运,是追求文明向善的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灵魂。人文奥运有3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第二,人文奥运是文化奥运;第三,人文奥运同时又是文明奥运。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田麦久(2006)的“推展‘人文奥运’的三个有机融合”、金元浦等(2006)的“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理念与和谐思想”等。这些研究成果,着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并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奥林匹克文化,弥补奥林匹克文化的缺陷架设了一座桥梁。研究不但丰富了“人文奥运”的理论内涵,而且对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2.3.6奥运会志愿者研究关于奥运会志愿者研究,学者们阐述了奥运会志愿者的定义、工作特点和组织特色等问题,奥运志愿精神对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的问题,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的职责和特殊任务的问题,奥运会志愿者在赛会期间应注意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宋玉芳等(2004,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认为,奥运会志愿者作为奥运会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其价值的多元性体现在对奥运会的价值、对社会的价值和对志愿者自身的价值二个层面上。其管理是指围绕着奥运会志愿者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其主要特征是:管理系统庞大复杂、管理环境难以控制、管理主体与客体错综交叉、管理目标立体多维、管理过程动态多变、管理评价难以量化。 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还有周启迪等(2006)的“奥运会志愿者服务行为和待遇分析--兼论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为和待遇”和孙葆洁等(2005)的“奥运会志愿者活动的历史回顾及其对北京奥运会的启示”等。这些研究成果,从奥运会志愿者的特征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入手,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过程,评述了历届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的得失,结合中国志愿者活动的概况,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的优势与劣势,并针对核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并为奥运会组委会的相关人士以及其他领域的志愿者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2.4我国体育法学研究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就体育法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体育法的实施研究、我国体育法的完善研究和国际体育法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关于我国体育法的实施研究,学者主要分析了我国体育行政执法的涵义、我国体育法的应用价值及领域和我国运动员商业活动中的法律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于善旭等(2004,体育行政执法的研究)认为,体育行政执法的建构具有维护体育秩序的功能和实现体育权利的功能,体育行政执法方式是一般管理性体育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性体育行政执法。这部分的研究中,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李捷(2006)的“我国体育法律问题的事例分析”、龚文东(2005)的“体育运动伤害的法律责任”和蒋新苗(2005)的“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等。以上成果集中反映出,体育法学的研究已经逐步从单纯理论性研究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体育法的实用空间,提高了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我国体育法的实施和体育事业管理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2.5我国体育美学研究进展关于体育美学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体育美学的内涵表现、人与自然竞争的感性象征形式和人的主体性的审美实践形式问题,中国的体育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问题,以及体育美学脚踏实地、直面体育运动的实践研究方法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林琳(2006,我国体育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认为,我国现有的体育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还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科体系的整个理论结构不够严密,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界不清,逻辑联系不强。第二,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目前我国体育美学引入了审美发生学、审美心理学和审美教育学等理论,主要体现在对体育美学的建立、体育美感和体育审美欣赏以及体育审美教育的分析。第三,当代美学审美实践与美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思路,体育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应该时刻关注母学科的新状况,以便使自身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完善。然而,我国的体育美学研究者没有用当代美学新视野去透视体育运动,这导致了我国体育美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仍停留在上个世纪末的水平,没有注入新鲜的血液。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马飞等(2006)的“竞技体育悲剧的美学内涵”、金雯等的“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和马鲁生等(2004)体育美学学科建设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社会学、美学等不同的角度, 分析了体育美学研究在国内兴起的社会人文背景,继而从体育运动这种研究对象来探讨体育运动审美过程的主客体关系,为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挖掘体育的美学价值,促进体育的发展等方面提供了较为重要的理论参考。

2.6我国体育哲学研究进展关于体育哲学的研究,学者们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分析了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对于当代体育的影响问题,中国古代体育哲学思想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基础问题,以及中国近代体育哲学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黄莉(2006,论中华体育精神)认为,作为中国体育的灵魂和精华,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是多元的,主要表现在对民族价值和国家价值两个方面。对民族而言,中华体育精神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国家而言,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和特殊资源,也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和繁荣兴旺的宝贵精神财富。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董传升(2006)的“体育技术化的哲学审视”和吴健(2005)的“体育学科中‘科学’与‘人文’两大哲学思潮的考察”等的。这些研究成果,首次从哲学的角度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与外延,树立了中华体育精神在我国体育的灵魂和精神的观点;从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出发,对中、西传统体育中的时间和空间观念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并以历史的观点,描述了中西古代和近代体育思想对当代体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体育的自身特点出发,论述了当代体育特有的社会文化功能。哲学的研究视野,使得体育文化学的研究视角更加宽泛,对体育现象的认知更加深刻。

2.7我国体育伦理学研究进展关于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体育伦理的定义和体育伦理学学科属性问题,体育伦理的内容归属问题,中国传统体育伦理规范的特征问题,体育市场伦理规范的构建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王斌等(2004,体育伦理含义的阐述)提出,体育伦理道德应划分为运动员道德、教练员道德、裁判员道德、体育教师及体育科研管理人员道德和体育观众道德等等。体育伦理包括:道德的基本要求;自觉地遵守体育竞赛规则,公平竞争;爱岗敬业、勤学苦练和争先进取、勇攀高峰;集体主义的原则;民族意识、爱国主义。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权海鹏(2006)的“试论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在竞技体育中的现代价值”和刘湘溶(2005)的“体育市场的伦理规范的研究”等。这些研究以结构研究、功能研究和对策研究相统一,注重了结构静态和功能 动态的分析方法。力求通过对我国体育行为现状的静态分析,并动态展开对职业体育人价值观及竞技体育的参与者在市场经济及机制转换条件下不道德现象的表现和原因的探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捍卫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体育道德风尚做出了对策性的努力,对加强我国体育伦理思想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3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3.1我国体育人文社科研究存在的不足

3.1.1主观诱导性强,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近年来,体育社科研究中出现大量的问卷调查的研究成果,如群众体育研究领域,问卷调查的研究成果占该领域内总研究成果的29.28%。(从2002年至2006年,在中国期刊论文库检索篇名栏中输入“群众体育”得到论文263篇,这263篇论文中就有77篇论文是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这些成果中普遍表现为作者在制定问卷时,更多是为满足自己的研究假设,有的问卷甚至带有很强的诱导性,从而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其最后得出结论的科学性显然受到影响。

3.1.2宏观、空泛之论占一定比例,微观、深化的研究尚显不足近年来,我国体育人文社科的研究有部分成果存在“高、大、空”的问题。如:“中华体育XXXX研究”、“我国体育XXXX研究”、“我国传统体育文化XXX”、“现代化中的我国体育XXXX”等等。自2002年至2006年仅中国期刊网体育类论文32991篇中,以“我国”和“中国”为题名的研究论文就有4224篇,占总成果的12.80%。这些文章大多是泛泛而论,谈一些普遍适用的东西,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除去普遍原则,便空无一物,缺少了体育人文社科相关领域研究的特殊性。而我们最需要的体育微观领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的研究,如个案的研究、实验的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等等却少之又少,近五年该类成果仅有127篇,占总研究成果的0.38%。

3.1.3个案研究事实陈述多,深入求证少近年来,个案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我们也能看到它正逐年有所增长。在有限的个案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者普遍局限于个案的描述,缺少从个案引申出发的论证过程,或对个案的实践鲜有深入的理论分析,探索其一般规律。二是全文大部是引证别人的东西,难觅自己的真知卓见。

3.1.4学科建设研究滞后,学科体系尚待完善近年来,从统计结果表明,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多。除了几个新兴学科,如体育新闻传播学(2篇)、体育哲学(1篇)、体育美学(2篇)、民族传统体育学(3篇)等看见几篇相关的研究成果外,其它自认为成熟的学科并未看见一篇学科建设的成果。事实上,迄今为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并未真正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及若干公理演绎的理论框架,缺乏可以由此及彼、循序渐进、逻辑性很强地进行推演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各学科的教材建设,相当一些还停留于借鉴母学科的研究成果,而对体育自身的特点反映不多。

3.2我国体育人文社科研究发展趋势

3.2.1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就走出了“书斋”,面向体育事业发展实践的自觉意识,推动着应用研究的快速发展,并成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主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体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应用研究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今后一个时期,体育人文社会学应用研究主要将会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围绕2008年奥运申办、筹办和举办进行全方位评价与总结,特别是对2008年奥运后效应的观察与研究,将会成为突出的热点;第二,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对体育的要求或体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和企业体育,将成为第二个热点;第三,围绕对20多年来体育改革的回顾、检讨、总结,“举国体制”、职业化体育、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和体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等事关体育深化改革的问题,将成为第三个热点。

3.2.2国际体育研究将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文社会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国际体坛的热点问题,更多的是综述性质的介绍,缺少对国际体育发展重大问题的独立研究。随着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国际交流,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国际体育发展中的问题,尝试着以中国人的研究视角去分析当前国际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一趋势将在今后一个时期里得到进一步加强,不少中国学者将会以全球视野,关注和研究国际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国际体坛的公平问题、文化多元化问题、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冲突问题、奥运会规模问题等等,将会成为中国学者研究国际体育的重点。

3.2.3学术成果输出将会逐步引起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适应是2008年奥运申办和筹办工作的需要,奥林匹克研究成为了前所未有的研究热点。但这些研究更多地是学习、推介国外的研究成果或吸收、消化其他城市举办奥运会的经验。北京奥运会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各国体育研究人员,不仅关注着北京奥运的各项筹备工作,同时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就向我国体育学术界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学习、吸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如何将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我们发展体育的经验与国际体育学术界共享。在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学术交流将会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北京奥运申办、筹办和举办的经验和教训;其次是我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和阐释;第三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我国人文社会学研究成果的推介。这将改变单向引进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促进中国体育的研究成果走出国门。

3.2.4国际合作研究将成为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合作是促进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像体育这样一项高度国际化的事业,更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协调。当前,各国体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带有一定的共性,如兴奋剂问题、民族传统体育的出路问题、运动员权益问题、球场暴力和“假球”问题等等。随着中国体育界在国际体坛影响力的增长,国际体育学术界与中国体育学术界合作研究的愿望也日益增长。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在今后一个时期里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合作课题大约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北京奥运会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对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作用的研究;其次,北京奥运会遗产与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影响的研究;第三,北京奥运会可供其他申办、举办城市借鉴的经验的研究;第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交流的研究;第五,不同体育管理体制下的体育政策比较研究;以及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研究。

3.2.5学科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会学科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学有专攻的知名学者,建立了一大批新学科。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将面临两个主要的问题:首先,研究人员的新老交替是涉及人文社会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今后一个时期里,一部分老的研究者将逐步淡出,一批新人将脱颖而出,新的学术梯队的建设将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其次,体育新增的学科大都借用了母学科的基本框架,存在着明显的移植倾向,一些老学科的教材还停留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因此,完善新学科、更新老学科的教材编写工作,将是今后的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

3.2.6研究方法将趋于多样近年来,我国体育社科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中还得益于其研究方法的多样。人文社会学研究方法规范化、综合利用将成为研究方法发展的主流。首先,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分析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其次,实证研究受到重视。如个案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等,定量研究日益成为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方法的使用也越来越规范。第三,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将成为今后以及重大课题研究的主体。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苏州社区;休闲体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50-03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全民健身的城镇可持续发展行动,是新世纪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时代特色。各国专家和学者对休闲体育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推出大众体育发展计划,完善体育服务体系。如美国的《健康公司2000年》、英国的《90年代体育——迎接新的地平线》、新加坡的《2000年体育振兴计划》、日本的《迈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计划》、德国的《健身130全民健身计划》、澳大利亚的《生命在于运动》等等,都反映了各国政府对大众体育和国民健康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全面健康观和全面发展观正逐渐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休闲的质与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休闲活动更利于促进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北京体育大学的朱寒笑、西南师范大学的杨英对休闲体育的服务体系进行了研究。上海体育学院的莫再美对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进行了研究。郭惠平等《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再思考》剖析了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供求失衡。肖林鹏等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结构探讨》分析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本文通过对苏州社区休闲体育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苏州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并对改善苏州社区休闲服务体系现状作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完善体育服务体系的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苏州市10个不同的小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涵盖古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城郊结合部、其他市辖区及新农村小区。涉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就业环境以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收集相关论文和专著,在中国优秀学位论文数据库收集博硕学位论文,并在全外文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全面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1.2.2问卷调查法对于问卷的内容和结构有效性咨询过苏州大学等高校及社会体育学方面多位专家,得到普遍认可。对于问卷的发放,在2011年10月和12月先后2次对不同行政区的居民区随机发放相同的问卷,向居民发放问卷共1000份,其中回收958份,回收率为95.8%,有效问卷943份,有效率为94.3%。通过发放问卷及实地调研,准确详细地得到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第一手资料。

1.2.3专家访谈法对江苏省体育局和苏州市体育局群体处以及苏州市各区县文体局主管群体的领导进行了专访,对目前江苏省群体工作尤其是苏州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有了较为宏观的把握。

1.2.4数理统计法将所得数据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存储,运算和常规处理分析,找出制约苏州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因素,,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年龄分析

根据联合国人口分布原则,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此次渊查对象的年龄结构类型为偏向于青年型、成年型结构,样本分布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见表1)。21~30岁占32.66%,3l~40岁占28.10%,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表1苏州市调查居民年龄分布情况年龄(岁)20岁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以上

2.2社区居民休闲项目比较

表2为苏州社区居民闲暇时间休闲项目选择。从表中可以看出苏州市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看电视、上网。选择体育运动的只有31.5%,数据表明苏州市城市居民大部分利用闲暇时间看电视、上网,通过电视和网络来获取各种信息,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表2

苏州社区居民闲暇时间休闲项目选择

2.3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目的分析

表3为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目的比例分布。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强身健体目的占71.5%,娱乐放松目的的占56.3%。在城市居民的心目中运动休闲的强身健体和娱乐放松作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可。休闲体育既不受限于体育竞赛的种种严格规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而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用来度过自己的余暇时间,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和娱乐放松的目的。社区居民喜欢在充满欢悦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表3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目的比例分布

2.4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场所

活动场所是社区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重要空间,是展开休闲体育必要的空间因素。表4为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场所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特点的“公园、广场”、“住宅小区空地”、“单位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场馆”选择表现了一定的集中趋势。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场所要离居住处进,无额外消费的公益性的场地设施锻炼是公众的首选。通过表4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偏好于在熟悉的环境与熟悉的人一起锻炼,追求一种大众化、团体化的锻炼氛围。发展公共体育设施是增加改善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为今后的休闲体育场所建设与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2.5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消费行为特征

体育消费指对体育活动的经济支出,包括实物型产品支出和观赏型产品支出,适当的体育消费是体育活动得以维持和进行的基本前提,体育消费水平也是反映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表5为居民每月的运动休闲消费情况。

如表5所示,体育消费每月不足50元的占总数的50.3%,50-100元的占总人数的28%,300元以上的占总人数的4.6%。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消费基本基于免费的形式,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男女每月的体育消费支出上存在差异,男性的体育消费支出大于女性体育消费的支出。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为了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构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势在必行。苏州市经济条件好,体育生态环境也不错,根据本市实际情况,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且以落实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理念、切实保障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与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并重的多元化、全方位的苏州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3.2建议

(1)改善社区公共活动场地。

(2)提高全民休闲健身意识。

(3)多渠道筹备资金投入。

(4)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完善。

(5)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寒笑,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杨英,构建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莫再美,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4]郭惠平,等,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再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1-6,

[5]肖林鹏,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97-101,

[6]王建平,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5):85-87,

[7]李静,等,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2):23-25,

[8]贺凤翔,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7):3-4,

[9]顾洪伟,发展社区体育,构建和谐社会[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42,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育;价值;和谐社会;全民健身;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中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论文 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它要求富国、富民、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建构和谐社会,全民健身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全体国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仅是一个国家富强繁荣的标志,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与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将建设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为全面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并将其提升为反映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优劣和经济基础、社会文明等的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这样一个目标和我国体育运动全面为人民服务、增强人民体质宗旨是一致的,给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议题。

1 和谐社会的涵义

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从原始和谐社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由低级社会经济形态向高级经济形态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结果,《左传·襄》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国语郑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记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极。”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20世纪80年代,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改称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200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号召,2003年又提出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首次在党中央的正式文件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所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是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最新成就[1]。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内涵,其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目标之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目标之三是人与人的和谐,核心的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2]。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着力解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问题,当然也需要从多渠道、多途径的加以建设,这其中当然应该包括作为文化现象存在的体育。

2 和谐社会构建中体育的价值体现

2.1 社会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这是由体育的本源功能所决定的。体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逐渐产生的。毕业论文 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作为一种教育儿童,传授生活、生产本领的手段。“骜很克,兄弟为阋。……帝悲之,为制奕情以闲其情”(《路史·后记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近现代,现代奥林匹克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体育的地位与作用。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体育运动在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精神方面教育青年,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体育拓展的社会功能每一个细节无不折射出教育人、培养人,推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痕迹。

社会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

社会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着。

社会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2.2 学校体育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校体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建立终身体育观念的体育教育思想在体育教育界已成共识,硕士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体育教育的主旋律。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做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为此,学校体育在提高 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调剂能力的培养,同时将社会责任感教育、爱祖国情操与学校体育运动实践相联系,形成多元化、科学化的学校体育目标,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学校体育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体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说,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2.3 竞技体育是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

竞技体育的本源功能在于通过相互间运动能力的较量,促进参赛选手,并作为范例带动广大民众的身体素质、运动技巧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进而健身强体,增强国力,更加有效地开展生产活动以及夺取战争的胜利[3]。现代竞技体育,是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和社会进步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4]。特别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竞技体育在国际和国内的规模日益扩大,有各种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比赛,这些比赛都是在国际、国内规则和规程的统一标准下进行的,进而形成以挑战人类自身极限与征服自然为特征,以运动员为载体,通过个体与群体协同合作,或借助他物,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比赛胜利,并实现自我超越的社会体育活动。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竞技体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社会功能也极大地拓展与丰富了。通过公平竞争,实现对人心灵的净化,培养良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意识,推进教育功能的实现;激发国民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民族精神,唤起民众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热情;实现调整人状态和规范行为、凝聚人心、稳定社会的潜在功能。

现代社会,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国际社会文化现象,已成为传播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主要场所,教育人和塑造人的有效途径,被看作是显示民族精神的橱窗,民族强健、文化发达的标志[4]。

3 和谐社会构建中体育的价值实现

3.1 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模式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明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文明社区建设有助于不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区体育作为社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的新形势下,作用尤为突出。

“全民健身计划 ”的关键在于动员全国人民参与体育活动,是一个全民动员的事业,必然依靠作为社会管理最基层的社区动员[5]。医学论文社区体育的对象不仅是青少年, 还有社区全体居民。在落实学校教育的前提下,应做到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比如社会体育设施向学校学生开放,学校体育资源也向社会开放,同时提倡学校、社区、家庭共建设施,使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都能从学校、社区资源中受益。同时倡导学习化的体育社区创建,在社区中,人人都是体育的参与者,人人又是体育的教练者,实现体育活动主体与客体的一体化。最为重要的是,要提倡社区体育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在体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思想情操,培养互帮互助的精神,实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社区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2 构建以学校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社会的发展孕育着人的发展,人不可能脱离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存在。学校作为社会文化构建中的一个层面,知识密集、人才汇聚,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社会心理、道德修养等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优势。适应我国社会发展、教育与体育改革,学校体育将实施“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作为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此,学校体育教育必须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大意义,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要强化品德和意识教育,发展学生个性,重视心理素质培养,确立多元化、科学化的教学目标,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整体化、教育性、娱乐性、健康性、科学性的教学手段方式,为社会进步多出人才。总之,学校教育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宗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立体育人框架,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和谐发展培育合适的人才。

3.3 落实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

竞技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需要的产物,但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竞技体育,必然要求适应其社会功能属性———强调育人。竞技体育的最高殿堂奥林匹克运动,在其宗旨中明确提出“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不过竞技体育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6]。国内竞技的“重物轻人”的倾向即是明证[7]。竞技体育的竞争本性决定人们重视其结果,于是出现了竞技运动训练中重视对运动技术、战术素养的培养,而忽视通过运动培养人的教育功能。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竞技体育必须回到其“健身育人”、“夺标育人”的轨道上,实现运动竞技与社会进步、与人和谐发展相同一、匹配,突出其人文的竞技观。

参考文献:

[1]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N].人民日报,2004-10-08.

[2]陈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实事求是,2004,(6):12-14.

[3]田麦久.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功能与竞技选手的社会职责[J].体育文化导刊,2002,(1):16-17.

[4]徐振兵.论竞技体育对人的社会化塑造[J].体育文化导刊,2004,(4):29-30;

[5]顾渊彦,李明.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6]颜天民.竞技体育的意义———价值理论研究探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7]王化冰,于涛,张立燕.竞技体育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5,(1):40-41.

[8]王世哲,何步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家庭体育的作用[J].山东体育科技,2005,(2):70-71.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社区化服务;探讨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形式,具有很多的优势,如:有专门的体育场馆、体育器材,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体育教师等。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完善体育场馆的管理制度,对体育场馆进行有偿性对外开放,不但可以解决教职工的福利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体育场馆自身的维护费用。当今,国家把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为了改善教学环境和设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学校的体育场馆条件不断改善,如果这些规范的场馆、良好的设备仅仅用于体育教学,那么它们的利用率就太低,是对资源的浪费,优良的体育设施应服务于全体民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它们的价值。

一、国内外关于社区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研究

(一)国外社区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研究

日本三好乔教授编著的《现代社区体育论》一书对社区体育的定义、构成要素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社区体育是指:居民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了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和作用,产生和巩固社区感情而利用那里的生活环境和设施进行的体育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总称。为了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使用率,为市民提供参加体育活动的便利条件,日本政府要求,公立学校的体育设施在晚上和节假日向公众开放。美国的家长普遍关心体育,每到节假日经常自愿到体育中心当义务工。日本在1976年颁布了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法令,现有97.7%的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很好地解决了社会体育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法国在《体育法》中明文规定“所有学校体育设施,应充分利用,向各类使用者开放。”在英国,1973年兴建的巴克州美地安娜中学不仅将餐厅、运动场向大众开放,甚至将大量教室开放,形成数理、科学、戏剧、语言等若干中心,方便附近居民学习。英国政府1982年制定的“社区使用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尽可能开放教育机构的体育设施,要求在学生放假或放学回家后,必须向社区开放,最大限度地使用体育设施。美国1927年就有32个州通过法律规定“社区可使用学校的建筑作为社区中心”。为了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政府与校方联合制定了计划,使学校设施尽可能多地向社区居民开放。

(二)国内社区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研究

1 国内社区体育的发展及研究

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经历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性研究,管理和发展性研究三个阶段。第一,社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阶段(1990―1995)。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学分会为代表的学术团体。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中科院的社会学研究所为首的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研究社区体育作为城市文化与战略措施成为研究对象,从而揭开了社会体育研究的序幕,但真正独立地对社区体育开展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0年我国学者编著的第一本《体育社会学》专著问世。1991年国家体委在天津召开了“全国部分社区体育工作研讨会”其主要内容是对社区体育概念做讨论。1993年11月举办首届全国职工体育论文报告会,征集了7篇有关社区体育方面的论文,此后社区体育研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994年6月中国社会学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福州正式成立。1995年《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对社区体育性质、功能的研究有所加强。1996年底的首届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将社区体育作为发展和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动了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发展。1997年体育社会学开始纳入国家社科专项研究,是体育界众多学术组织中的第1个。1998年,卢元镇的《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吕树庭等人的《体育社会测量方法》出版。2000年12月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上群众体育专题报告会上,有关社区体育的论文占50%,从而形成社区体育的研究热潮。第二,应用性研究阶段。主要包括社区体育管理,居民需求研究等。此外,研究多结合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为社区体育政策提供了大量参考依据。20世纪90年代以后,它与体育管理学、体育哲学、体育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更是十分频繁,尤其与体育经济学相结合来讨论中国体育社会现象更是一个突出的特征。另外一些原来从事其他领域研究的学者转而研究体育社会学,还常常带有原来学科的痕迹,跨学科研究的现象也十分突出。第三,管理和发展性研究阶段。随着我国社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成熟及在社区体育中的应用,社区体育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热情不断增长促进了社区的管理问题的研究。与此同时,我国现有的经济水平的制约,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与人民日益高涨的健身热情的矛盾,使我们不得不寻找解决社区体育设施的最佳的发展方向。

2 国内学校体育场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体育场馆设施分布情况如下;体育系统的场地占有量仅为全部场地的2.34%,而学校系统的占有量为67.17%,工矿、铁路、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占有量为16.5%,而中国有70.76%的城乡居民还是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空地、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体。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身体的迫切需求与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能合理地开发学校资源,特别是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将会有利缓解这一供需矛盾,更加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校的这些场地设施除平时教学训练使用之外,周末和假期基本闲置,即使是平时上课期间,有些学校的场地设施也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白耀东在《体育预测学》中指出,我国未来体育将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相互交融互为依存。当终身体育成为现实时,学校、家庭、社会,体育融为一体互为开放,为人们创造更为有利的体育条件,社会体育将依靠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来发展,学校体育设施全天向人们开放,形成与社会体育设施共有、共用、相互开放,相百补充的局面。

二、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现实状况

(一)社区体育的现实状况

尽管我国基层社区体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其管理系统尚未形成一个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协调有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推动整个系统运转的运行机制。随着各类基层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标志着社区体育管理自主化程度的提高和组织基础的初步形成。虽然旧的“单位制”基层社区体育管理模式已打破,而新型的体制尚未得以确立,

使得各类基层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权限不甚明确,管理职能难以协调,管理手段不甚合理,特别是缺乏横向联系与合作,尚不具备独立运作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我发展的无序性。致使其在场地、经费、管理人员、指导者和较大规模活动的组织上,不得不依赖于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在调查中发现社区的管理者基本就没有和学校领导者进行过接触,缺乏沟通联系,导致彼此之间的独立发展。

(二)学校体育的现实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拥有体育馆的数量比例很少,拥有的场馆设施的数量比较多。特别是在调查中发现每个学校都有田径场和篮球场,而且大多数的学校的田径场地又多是塑胶为主。而位居城市居民体育活动之首的是散步、跑步,这为学校场地的开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学校体育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质基础资源,是社区体育开展活动、培训、辅导最为理想的依托。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养护资金的来源,大多数都是国家拨款而且数量有限,根本不足以维持设施养护的最低支出。有些场馆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功能已基本丧失,国有资产被闲置、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又必须走“以馆养馆,以场养场”的道路。合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对社会有偿开放,并把收入款项再投入体育场馆设施养护中,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也会有效缓解资金来源困难的局面。

三、结语

(一)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具备补充周边社区体育的有利条件

(1)不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学校具有非常优越的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其场馆设施可以满足学校的平时正常教学秩序,平常晚上放学后和节假日时间学校场地处于闲置状态。(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重视日常的体育锻炼,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与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居民的锻炼热情,社区体育需要学校体育场馆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最大限度的补充。

(二)制约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补充社区体育的主要因素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关键词:民族;锻炼;迁移难民;多元文化;回顾。

缩略词:CALD;文化和语言多样性。

背景

澳大利亚正日益成为一个多元文化和语言(CALD)的国家。移民人数在过去十年里几乎增加了一倍,移民来自的国家,如伊拉克明显增加(2009年增长79.9%)和缅甸(增加17.1%)[1]。移民来自伊拉克和缅甸的难民人数增加主要是特殊的人道主义基础上的人道主义方案在抵达澳大利亚[2]。该术语“CALD移民是用在本文中是指已搬迁到另一个国家的移民,他们的文化和语言的不同。澳大利亚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和语言多样性的移民,在1990年和2005年期间,全球移民的58%被欧洲和美国接收[3]。相比于同类地区,以解决本国移民到西方文化可以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经验[4]。

CALD移民面临增加的健康风险,包括在这个过程中可怜的身心健康[5]。对于CALD移民重大关切围绕移民的独特体验、安置和适应。CALD移民会遇到的文化和心理变化的过程中,由于自己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被称为概念文化适应[6]。文化适应广泛的定义是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他的同事(1936)指出,文化适应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接触的时候,与原来的后续变化任何一种文化模式或两组[149]。该词主要用于难民,移民和国际学生[8]。此外,许多CALD移民将已经忍受了“难民经验”,这不只是个人,社会和文化也被迫迁移[9]。因此,CALD移民社区是最脆弱的人群之一。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多样性基团可以是易感于发展生活方式疾病,如因某些种族群体之间的遗传和生物倾向[10,11]。尽管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这被认为在西方作为这种生活方式疾病的预防措施的运动参与,CALD社区是不太可能从事这样的行为[12]。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运动和体力活动参与是关系到改善健康结果。经常运动的话,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好处与降低风险相关[13],改善心理健康和总体幸福感[14]。此外,有源或无源参与运动可能成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如社会凝聚力,扩大社会网络和培养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关系[15]。

而在体力活动经常参与对于很多健康结果重要,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涵化影响参与体育及体能活动,从而对健康的影响和幸福CALD移民。纯粹的本质多样性之间的文化和个人经验让这个话题研究困难。个别情况差异很大,即使在类似环境,仍然有变化的过程,宗教作为具体差异,地理地点原因,移民和家庭状况使几乎每一个迁移的情况下唯一。因此,该文在不同文化和语言的体力活动或运动行为在移民社区是模棱两可的。给出的具体健康风险及CALD移民所面临的不同情况下,重要的是文化适应的运动和体力活动的作用参与。

以往的研究和评论已经解决了运动和体能活动参与的相关因素。这些相关因素通常包括个人、社会和环境因素,具体例子包括个人健康、婚姻状况、时间、过去的行使行为、社会支持和社区特征[16]。其他评论也解决体育和体能活动参与的相关因素其中包括文化和语言背景的移民组[17、18]。特别是,研究表明,同化过程是一个农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的变化是不利于健康的。然而,影响了文化适应可能对运动而在流动人口体能活动参与的尚未很好理解的。

因此,本文献回顾的目的是提出一个有关运动最近的研究详尽的总结和体能活动参与的CALD流动人口。社会生态模型提供了一个框架通过它确定主题和分类可以作出检讨。以前的研究已经通过审查的物理相似的框架活动相关,识别个人,社会和分类的环境水平[例16、19、20]。

方法

文献检索

国际文献的系统的搜索是进行识别的研究,讨论了相关因素体育和文化体育活动参与和不同语言的人群。同行评审的论文自1990年以来出版的书籍章节(含)用英文写的通过EBSCO、科克伦和Informit数据库。搜索开始于2012年3月,最新的增补和修订最终在2012年5月完成,数据库使用进行了全面搜查关键字的组合,身体活动、运动、锻炼、少数民族、CALD、新来港定居、移民和难民与参与、涉及、吸收、从事、参与、采取部分、输入、播放、维护原因、确定、人口、相关性、障碍、阻止、限制、困难和辍学。具体地讲,物理活动,运动和运动搜查,并结合外来务工描述符和参与描述符的所有组合。截断符号被添加到最基本的词干为每个关键字,以确保所有相关条款包含在搜索中。因在整个文献中,所用的措施多样性系统进行评估,并没有一个荟萃分析。论文通过所有找到的总数组合为7,708。

选择检索文献

第一阶段

所有检索到的论文进行了独立由三个审查,基于对标题作者(TO'D,LB,RE)和概述的入选和排除标准。这次审查的重点是CALD流动人口谁是多元文化和语言的 原产国或东道国。土著人群,如澳大利亚原住民、加拿大原住民或土著美国人被排除在这一审查,因为它们不是最近的移民或正在经历重新安置。

此外,非洲裔人口被排除这个检讨,因为他们没有语言的多样性。因此,有这样一群和最近的移民或难民之间有许多不同点组。在情况下的迁移状态人口未被指定,例如一些拉美裔在美国人口可能已经迁移几代前,研究,但包含在审查。包括这些研究的决定是基于事实上,这个区域是相对较新的,因此包含这些文件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更多。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无论是定性和定量研究,包括在审查不论研究设计。会议决定,再次定性研究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机会,以获取有关该主题的更多信息。回顾文件没有包含在本审查的一部分,但它重要的是要发现它们,并把它们作为的一部分在参考文献列表搜索。基于在第一阶段标题选择,377篇论文被考虑作进一步审查。

第二阶段

在剩余研究的第二阶段,由两位作者独立进行了检查(TO'D,LB),那里有关于未达成一致包含一个特定的文件(论文10%),一致通过讨论和审读摘要。这个过程导致了共267篇被排除在检讨。

第三阶段

其余的出版物(N=110)由两位作者(TO'D和LB)的独立阅读。该参考名单和主要作者的网站和出版物 列表进行扫描和另外的5篇论文被列入 这个阶段的审查。共有115篇论文中读取32人的基础上。根据该类型的最后83研究被归类,研究报告(审查、干预、定量和定性) 和评论文章被分离并用于审查的原创性研究的结果。不包括评论文章,论文的最终数目包括审查是72。由于介入的稀缺性与CALD群体进行研发的广度 流动人口研究,方法学质量没有正式的评估,以便选择文件进行。

结果

包含在系统的审查,72篇论文中是定量的,18人定性研究和6干预措施。干预研究包括4个随机对照试验和2这是描述性的。定性研究(N = 18),10人焦点小组,6人采访,2例案研究。定量研究(N = 48)30人调查或问卷调查,有14人的描述,包括2自报信息,并包含2使用加速度计。大部分研究都是从美国的国家占60%的论文,10%来自澳大利亚,接近5%来自加拿大,3%英国和2%来自法国。其余来自新加坡、挪威、荷兰、丹麦和新西兰。一共有44种不同的相互关系中被确定评审的论文。这些相关因素被归纳为四个高阶主题按照社会生态模式、文化适应、人口、心理和环境排列。大多数研究是一个理论的性质(72%)的研究,明确指出了理论基础,使用的社会生态模型[21],变化[22]的跨理论模式阶段,而其他8篇强调学习理论,社会支持,分段同化理论,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本,扎根理论和供给以及个人的概念处置。

样品

对于大部分参与者的文化背景是同样将在整个研究(如拉丁美洲,韩国或波斯尼亚),在文化群体的差异却分配依然存在,这使得之间的比较各研究很难文化群体。例如,一些研究参与者归类分为大文化团体如“亚洲”或“黑”,而其他分类特定群体,如东南亚和加勒比黑色或非洲黑人。此外,一些研究集群亚洲太平洋岛民为一体的文化群体,而其他分隔太平洋岛民和亚洲。该指定文化组(n = 69)的论文,36%是拉美裔,西班牙裔美国人或墨西哥只(不包括非西班牙裔白人,非西班牙裔黑人,非裔美国人或美国本土团体)。其他文化团体包括是中国(11%)、亚洲(10%)、越南(7%)、穆斯林(6%)、南亚(6%)、韩国、菲律宾、太平洋岛民、东南亚、意大利、马其顿(4%)、波斯尼亚、土耳其、西亚,非洲、克罗地亚、希腊、马耳他、亚洲的印度(3%)、阿拉伯、苏丹、伊朗、古巴、斯拉夫、南亚洲、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加勒比海、摩洛哥、突尼斯、哥伦比亚、马来西亚、日本、波兰、塞尔维亚、中东和索马里(1%)。研究未指定用于一个文化群体的分类如多种族[23]和主要为西班牙[24]来形容他们的人口。该规定参加人数的研究(N = 66)。平均参加者在定量研究的数目为13,283。参加者在定量的平均年龄那个特定年龄研究(n = 20)为47.1年。在定性研究参与者的平均人数为67七定性研究规定的年龄的参与者,参与者即平均年龄53.6年。参与者的平均数目干预性研究是111,只有3干预研究特定参与者的平均年龄是岁45年。

措施

在最常用的体力活动的措施定量研究包括国际体育活动问卷调查(28%),行为危险因素监控系统[25](14%)和使用的其他研究加速度计,为身体活动问卷自我报告[26],体力活动的历史,凯泽物理活动综述[27],社区卫生活动模型计划为老年人体力活动问卷[28],圣迭戈健康与锻炼问卷[29],EPIC的体力活动问卷和的宗旨,为从事体力活动量表[30]。采取一系列措施被用来确定障碍和动机的体力活动和运动,包括圣路易规模化测量中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31],邻里环境适宜步行尺度[32],环境支持身体活动量表[33]和运动自我效能量表[34]。障碍和动机也通过开放式的提问中小团体和个别访谈发现。面试官填问卷很常见在整个被调查非英语精通的研究种群。同样地,也被用在这些群体中英文问卷直接翻译,研究报告的回译和特定语言问卷为目标验证语言的人口。在定性研究,访谈在参与者的母语中进行和翻译进行分析。

相关因素

结果表明,运动的一些积极的相互关系和CALD移民体力活动是通用的,比如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教育和激励。其他相关因素所特有的CALD移民群体和包括文化适应,公民身份和指挥英语。从这些相互关系,明确因素出现在人口方面,心理和环境组织相关因素确定。

涵化

文化适应测量不同横跨包括研究。文化适应测量的基础上,一些研究英语语言能力或偏好[35、36],而其他人使用的特定文化或综合文化适应的评估文化取向的措施,身份和态度以及语言[37、38]。虽然文化适应变化的措施,审查表明,更大的文化适应是与相关在运动和体力活动增加参与和在一些研究中,体力活动和运动被看作是一个意味着文化适应的。具体而言,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国家(10岁)[39、40],后人(出生并有父母出生在新的国家)[41]和公民在新的国家[42]也提出较高的参与率的关联。研究,评估的理由移民发现,难民人口遭受创伤后应激和不考虑或积极参与体育锻炼[43、44]。一般来说,身体活动在本国进行的预测型体育活动中新的国家[43、45、46]。一项研究发现,难民更积极的在自己的国家,报告较少使用汽车多走路的[43]。由于缺乏地方运动,包括设施和室外设置,这些与会者报告是在新更少的体力活动国家[43]。

大量的研究开发所使用的文化适应量表专门为一些文化团体[37](例如,Suinn-卢亚洲的自我认同文化适应量表[47])。使用这种尺度可能是研究适当的方法在公共区域大集团;然而,众多的关于文化,移民搬迁安置变量国家使得它很难为所有专用秤在所有地区组。文化适应量表占这些变量都需要针对不同的被验证文化团体。在一般的文化适应尺度上的广泛依赖可能会导致缺乏了解就文化和迁移差异的互动和一种倾向,可比簇群谁是本质上的不同。例如,在实例其中个体识别与同族群如为拉丁裔,但来源不同的国家,如波多黎各和多明尼加共和国[45],一个拉丁裔涵化规模可能无法检测到一些积分两组之间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测量涵化或文化的影响和移位并没有广泛地讨论。很少有研究评价混杂因素,如时间,电流国[39、40],在本国经验[43、45、46],如体力活动在本国水平[43]及理由移民[44]。文化和移民经验很少涉及或测量明确。

人口统计

运动和体育活动的人口相关因素参与的大多是一致的横跨文学与一般趋势表明,男性参与高于女性[48-50]更多的闲暇时间体力活动。有少量的研究,没有发现性别差异[36、39、51、52]。例如,在一项研究中来自七个不同的文化群体的老年人(M=72岁)没有差异的发现由男人和女人的身体活动量的报道这表明性别是不是一个显著相关物在这一人群体力活动[51]。作为未婚[53、54]或独自生活[55]与较高的关联对女性身体活动水平。而且,一个研究发现,农村妇女更少的体力活动比城市妇女[56]。更大的教育,收入较高,而且低龄化是具有较高水平的体力活动和运动相关的参与,是占领的类型[57]。

语言通常被认定为一个障碍,参与体育活动[58]和体力活动[59、60]和语言上的困难与其他显著互动相关鉴定[46、58]。蓝领工人支出比白领或非人[61]更多的能量,但非工作人员从事更多的房子,实际持有活性比蓝色和白领工人[61]。一项研究发现,拉丁裔有更多的体力活动的职业与非拉丁裔黑人群体和比较之中经营户[62]。在这项研究中,拉美裔有个人报告没有闲暇时间的最大数量体力活动[62]。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女性专用这是有问题的,有必要了解性别运动和体能活动参与的动力一般CALD之间的移民。

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妇女们以前的研究项目的主要焦点。这可能是西方学者往往集中对CALD移民妇女从穆斯林背景因为他们被视为被压迫或受限制相比于从西方妇女。一些女性文化和宗教也需要额外的隐私和谦虚的规定,使之成为他们更难演习的传统设施。但是,男性和女性在CALD移民群体通常不是身体不够活跃,以维持健康的好处[24、50]。男子仍处于风险在健康方面,并保证平等重视研究,特别是长寿男性通常是低于它是妇女[63]。同样,专注于CALD移民妇女在其隔离家庭可能开始破坏文化的性别平衡妇女及其家庭,其中可能包括与改变性别角色或权力不平衡。性别,运动和身体的所有其他人口相互关系活动中,必须根据文化变量进行调查,并在同化过程。横跨文学,这种互动人口相关因素和文化/文化适应是主要评估表面。性别,就业和生活位置,一定会的文化的影响人口和收养的文化动力的水平新的社区。

心理

运动和身体的一般心理社会相关因素活动,如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态度相对一致的整个文献[24、64、65]。大多数研究表明,他们有能力一个人的感觉在身体领受活性[23、66],高自尊[67]和较低的自我意识[68、69]强烈关联增加参与。然而,异常确实存在。一研究发现,来自Latina社区妇女更加自信自己的能力进行物理活动,但不太可能满足身体活动的建议[64]。笔者认为,也许外部因素,如社区和社会支持可能对于采用体力活动的行为更关键不是自信的人对这一特定群体[64]。隔离[70、71]的感觉,疲劳[59、72]和障碍的数量增加[23、66]在很大程度上与低体力活动参与。

有朋友,家人和同行在谁从事体力活动的社会也有更多地参与相关的,作为支持供应商及/或角色模型[73]。对于女性来说,她们的丈夫的支持是物理的重要推动者活性[44、70],但照顾孩子和家庭成员是一种抑制剂[60]。这是加剧对某些群体,比如从南女美洲国家,谁觉得文化的压力,牺牲他们的个人生活,并顺从他们的家庭[46]。动机从事体力活动是勿庸置疑与体力活动[58、74]有关。具体的激励从事运动和体力活动根据文化群体之间不尽相同,但一些常见的激励因素包括维持身体健康[44、68、75],管理慢性疾病[76、77]和社交[55、58、77]。通常,更大的动机的数量的个人引用,更大的是他们对体育的参与和身体活动[37、65]。动机是错综复杂与涵化和各种文化动态关联。例如,权重被放置在值比如身体形象[78]与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广泛变化跨文化[79]。

在这种文化规范影响身体的方式跨文化群体[72、80]的活性变化,当解决,文化适应[35、58]的水平。例如,一些研究表明,运动或身体活动是不是在某些文化中[81],或价值毫不逊色运动被视为非女性化的[75]。一般来说,瀑布预防是一个激励因素在一些老学员文化团体,但是,在其他组,这被认为该演习是一般文化不适合老年人[82]。女性在某些文化群体报道体力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性别角色和身体活动全天在文化有利的[73]。此外,宗教因素并不影响因素对某些群体[81]。一个信念在上帝和宗教的信仰是对一些有积极的影响团体(如俄语斯拉夫)[83]和抑制一个为他人(如穆斯林)[69]。这些不同的研究结果表明理解的重要性该组中问题的文化宗教背景考虑体力活动时。

运动的乐趣,态度和知识,体力活动也是重要的预测因子[59、71]。例如,态度物理的重要性活性[24、84]和活动同行的金额分别为从事[85]影响身体活动积极。此外,知识运动和体育活动参与及其与健康的关系是一个预测体力活动[72、73],因为是享受和兴趣[66]。一项研究发现,一些墨西哥裔美国人群体,缺乏乐趣不是为物理的障碍活动[72]。要考虑文化价值是很重要的并自到达新的国家所采用的值,当考虑尤其是非常个人化和价值驱动相关,如态度,享受和动机。迄今为止,是过程的了解很少文化适应与健康行为的影响CALD移民。

总体而言,以前身体活动的经验[44、86]和一般健康[50、87]是体力活动的积极的相互关系。缺乏良好的健康[72]或有过抑郁症与身体呈负相关活动。另外,一项研究发现,自评健康状况和身体质量指数(BMI)并没有闲暇时间体力活动[88]的显著预测因子。此外,有玩运动或正在参与体力活动之前与较高的电流相关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88]。CALD移民谁是在迁移之前更活跃更可能是积极的在新的国家[86]。健康行为的跨理论模式变化是在一些论文中讨论,这表明愿意改变是由文化[89]的影响。之间的差异族群的报道与问候到对应的准备变化之间的水平阶段报告的身体活动。一项研究发现,黑人妇女不太可能是在活动(准备,操作,维修)变化模型的阶段比是西班牙裔和美国土著女性[90]。这模型通常用作,或支持体能活动参与[90]。没有一项研究评估了不断变化的阶段CALD移民群体或过程测量准备随时间而改变。它是重要未来的研究调查阶段向发展维护和如何准备改变修改过时间CALD移民和哪些因素影响改变。

环境

有运动和体力活动的一些常见的环境和组织之间相互关系CALD移民群体。这些措施包括获取信息[44、70、76、91],缺乏时间[69、70],安全[43、51],地理隔离[44、59、77],轻便步行[92],设施[91、93],天气[38、82],活动类型[68、69],交通[60、77],行为[46、71],成本[44、68]。不熟悉当地的环境也负相关,体能活动参与[43、82]。此外,文化变量所做的常见环境因子的关系更为复杂。例如,获得信息是脉相连语言障碍[70],并且去超越信息只是作为问题的可用性源于甚至不知道到哪里寻找信息[44]。

有研究报道,CALD具体方案和活动是必要搞CALD移民参加[68、69],而其他人发现,CALD群体更致力于家庭和职业体力活动而不是闲暇时间体力活动[94]。步行是经常的最优选的方法体力活动[74、82](特别是对于较旧的成人[51]),因此安全性在附近被看见作为一个重要的贡献者行走行为[43、51、60]。体力活动的喜好都非常本集团的文化和他们的水平的影响文化适应。

大多认为是不可用的[46、77],由于不恰当的经营时间不足[68]和管理不善的[46]。对于一些CALD移民,设施质量视为在新的更好国相比本国[81]。行为别人是运动和体育的负相关物对于CALD移民活动[60、95]。例如,穆斯林妇女在澳大利亚感到受成见和歧视[71]。泰勒的研究发现,神话和成见是共同的主题当中他们的女参与者,妇女意识到在西方的神话穆斯林妇女被压迫,没有文化想为自己[71]。未来的研究应探讨这在其他CALD移民群体进一步调查的因素是什么这对个人贡献的感觉他们是受成见和歧视。

讨论

本系统评价的目的是确定现有关于文化适应的影响知识工艺对体育和体能活动参与由通过文献的穷举搜索CALD移民。根据审查的结果,本文还提供了一些注意事项作进一步研究和干预程序开发。定量的文献表明存在一般和独特的相互关系广大为CALD移民群体[55、88、91、96、97]。在此外,一些定性的文献表明,可能会出现这些相关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组[43、44、71、95]。然而,这些相互作用很少探讨全面并有一个普遍缺乏文化的理解的文学。

从做调查的文化和文化适应的过程研究,很显然,文化适应变量影响几乎所有其他相关因素做出这项运动,一个CALD社区独有的体力活动的追求社区和他们的新位置的特定文化。在方法,分类和措施的变化因此难以相互比较的研究。然而,系统回顾并找出关键问题并在体育CALD农民参与的差距和体力活动的文献。

审查的结果表明,一些研究在这现场缺少相关研究CALD重要组成部分移民群体。一些研究没有指定文化或他们参加的种族背景,而其他研究参与者划分笼统,如穆斯林。伊斯兰教是实行各地许多不同的国家世界如苏丹,伊朗,印尼和波斯尼亚和黑黑塞哥维那。因此,谁信奉伊斯兰教个人不得有一个非常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适应处理,即使他们的宗教是一样的。这也是并不是说参与者应该按国家结算前出生或居住国。一些通过个人种族或文化认同边界,例如有些人在缅甸出生的可能认同自己是凯伦或下巴。

此外,一些研究没有说明他们是否样品是最近移民或者个人谁已经在一个新的国家几代(如可能与在美国的一些拉美裔人口)。最近迁移CALD群体是根本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多样化的群体谁一直在一个新的国家的几个社区几代人。然而,一些研究中,很难确定,如果他们参加最近移民CALD群体。

文献的限制

提供评审文献的一个理论的性质在其中放置在一个讨论有限的情况下理论框架,进而明白了充分运动和体力活动的相互关系的意义参与的CALD移民社区。一个理论框架可以提供一个更有条理的帐户包含在这个复合磁场的结果。参与者在大多数研究的平均年龄为相当高(45-54岁),高于平均水平年龄迁移的一些西方国家(24年难民[98]和34年的移民[99])。这使得它非常可能的是许多研究包括第二代的样品,使之难以属性发现最近的移民。

许多包含在审查研究都是截性质,限制了我们的能力,使推论这些团体如何随时间变化。也难以评估因果关系与大横断面设计集中和少数干预。纳入该评价众多的横截面进行了研究,采用主流的人口普查数据。这些发现强调了低参与率和运动的各种相关因素,并体能活动参与的CALD移民群体。然而,它们不提供全面的指示的方式对这些相关因素中,文化的影响。

未来发展方向

文献中的关键差距是缺乏研究对CALD移民运动参与。只有12%的分析试卷是专门体育聚焦或引一起运动体力活动。运动和体育活动有许多不同的组织和社会因素,因此它不能被假定的原则适用于体能活动参与的CALD移民适用于运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特点是穿着制服或衣服的要求一定程度上,获取和使用某些设备,队伍/组设置,定期培训或辅导,定期有竞争力的比赛日和俱乐部会员资格的社会动力(包括会员的费用)。在另一方面,运动和组内在要求的社会性参与可能使运动一个有吸引力的活动类型对于一些CALD移民。这些因素的需要是进一步探讨,以便为CALD适当的方案移民可以开发和推荐。

通过这个系统强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检讨是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方法研究CALD移民群体。的情况下,所有CALD移民群体有所不同,但文献中经常似乎均质化这些基团中,企图比较发现并找出相似之处。不幸的是,用这种方法也难以检查的全部范围参与体育和体能活动参与的CALD移民群体的动态。首先要把握发出整体上考虑,有必要考虑的具体的情况下,使这些群体的独特。当中许多人,其中的一些因素包括时间花费当前的国家,运动的经验和物理活动在本国,原因迁移和重新安置过程中迁移,经验,健康的创伤背景,概念和可能祉,体育的概念和体力活动,文化或宗教因素影响着参与,文化值或运动和体力活动和对运动和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的含义。

当推荐的运动和体力活动的健康其中CALD移民,评估特定人群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社区计划不仅适当的,但必须对集团在时间点选择。当的社会决定因素反映健康[100],许多基本的卫生要求很可能会先于运动和体力活动的优先方面。例如,就业/收入,获得医疗服务,住房和教育是重要的健康决定因素这很可能是由一些CALD移民被视为更多的是杀到相比,体育和体力活动。这些问题还可以通过影响迁移的原因,如难民的情况下谁可能有创伤和复杂入学/签证手续应付。至关重要的是,该组被咨询并且加强了在决策过程和一个获得文化和文化适应的清醒的认识发展社区为基础的方案和/或之前研究。在与理解的复杂性和研究这些动力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一个明确的专注于独特的文化和社会心理关注CALD移民方面主要是缺少从文献。

大部分在本次审查进行的研究并不理论上驱动也没有一个理论框架。探索一个理论的研究是重要的,但是,鉴于涉及CALD研究的复杂性移民,一个理论框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是更系统和结构进行研究。许多在少数研究提出的理论,也包括理论部分是在发达西方文化。这将是有趣的调查这些理论是否有关CALD移民团体,其家庭结构,集体主义性质和价值系统可以是从典型的西方非常不同个人。

最后,要注意,重要的是这种结果审查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迹象表明,这一概念同化还不是很清楚在本领域研究。开发和验证的工具来衡量同化是困难和复杂的。的过程同化可受多种变量如年龄在结算,时间在新的长国,前“文化变革的经验,链接到的诞生,个人价值观原有的文化和国家,信念(和他们多么不同,新的国家)和愿意参加的新社会。这些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将变化很大的个体,因此它是难以构造的测量工具,这将抓住这些变数,广度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和文化适应的影响。

结论

上一篇:高校体育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竞技体育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