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15 00:09:21

社区工作制度

社区工作制度范文第1篇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

为夯实社区管理的基础工作,按照责任分工“线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社工在负责分管线工作的同时,认真抓好责任区块内的各项日常工作。

一、区块

以楼栋党支部地域范围为基础,结合适当的人口数量,兼顾居民的生活习惯传统,将各个社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块。

二、责任

每个区块落实1至2名社工,对区块内的各项日常工作全面负责,按照街道对社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求,认真落实好各线布置的任务,及时全面收集掌握各方面信息,为居民提供各方面服务。

三、走访

在完成分管线工作的同时,每周走访住户达5户以上,全年访遍责任区块内全体住户。

四、记录

走访要有书面记录,详细记录每户走访对象的具体情况,并有走访对象的签署意见。走访记录要长期保管积累,形成社区民情档案。

五、交流

各个社区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走访碰头会,沟通交流,互换信息,共同研究解决走访中发现的问题。

六、评议

社区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定期对每位社工的走访情况和走访记录进行评议,签署建议意见。

每周走访住户未达5户,或走访记录不完整、走访对象未签署意见的,认定该周走访未完成。

根据全年的走访记录和反馈意见等各方面情况,由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和街道驻社区干部对每位社工年度走访工作作出评价,作为日常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全年3周以上走访未完成,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12周以上走访未完成,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

七、督查

社区办不定期采取各种形式,对各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作为日常考核的依据。各社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本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落实。

弄虚作假达3次,日常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社区内全年平均每人2周以上走访未完成,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日常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二、社工日常考勤制度

按照统筹工作需要与个人生活需要、考勤与工资奖金及年度考核挂钩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日

周一至周五为工作日,具体上下班时间与街道一致。

二、值班

公休日实行值班制度,每天至少安排1-2人以上值班,值班时间视作工作日,列入日常考勤。

三、加班

确因工作需要,并经社区办批准,在公休日或法定节日加班的,加班时间视作工作日,列入日常考勤。

四、考勤

1、考勤由社区书记、主任负责,各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具体办法。

2、上下班迟到或早退15分钟内(含15分钟),每3次视作事假1天。

3、上下班迟到或早退15分钟以上,每1次视作事假半天。

4、旷工按事假的两倍计算。

5、公差视作出勤,以上级通知或书记、主任指派为准。

五、请假

分为事假、病假、年休假、生育假,请假以书面形式逐级审批,病假、生育假需出具医院病假条。书记、主任请事假、病假1天以上报街道联系领导审批;其他人员请事假、病假3天以内,由社区书记、主任审批,3天以上(含3天)由社区办审批。年休假、生育假报社区办审批。

六、结果运用

日常考勤与奖金、年度考核挂钩。当月事假累计在3天以内,按实际出勤天数支付考勤奖,5天以内(含5天),考勤奖按全月的70%支付,5天以上10天以内(含10天),考勤奖按全月的50%支付,10天以上不支付考勤奖。因病请假,按实际出勤天数支付考勤奖。全年事假累计达30天,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旷工累计达15天,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七、督查

各社区每月初将社工上一月考勤情况上报社区办,社区办根据上述规定计算发放考勤奖。社区办将不定期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督查,如社区上报的情况经核查不符合实际,书记、主任当月的考勤奖按应发额减半发放。

三、社区特色工作制度

特色工作指在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党建等方面的创新,包括工作内容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或在原工作基础上的深化拓展。特色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务求取得实际效果。

一、项目申报

年初,由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拟订计划方案上报社区办,通过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后,列为特色工作项目。各个社区每年度要有1个以上特色工作项目。

二、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必须要坚持节约经费原则和务求实效的原则,落实责任人,落实具体措施,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成效。

三、项目宣传

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宣传,注重对经验做法的总结提炼,在区级以上报刊杂志、电视台或网络等媒体上,须要有2篇以上宣传报道。

四、经费补助

项目经费先由社区自行筹集使用,项目取得成效后,被区级部门以上发文推广,或区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或区级以上发文表彰,或街道认为确实取得实效的,在年终予以专项补助。

五、项目考核

特色工作列入街道对社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按照街道制定的考核办法予以加分。

四、社工年度考核制度

按照日常管理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激励与鞭策相结合、广泛发扬民主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一、考核分类

1、日常工作考核评价(40%)

根据网格化管理制度、分管线工作完成情况、考勤情况等日常工作表现,以及各方面反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书记、主任由考核组评价(20%)和街道各线各办评价(20%)组成。副书记、副主任、一般社工由书记、主任评价(20%)和考核组评价(20%)组成。

2、居民评议(20%)

由考核组组织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召开述职测评大会对社工进行评议。

3、社工互评(10%)

由街道驻社区干部负责组织社区内社工开展互评。

4、街道领导评价(30%)

书记、主任由街道领导班子进行评价。副书记、副主任、一般社工由社区委(社区办)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法

各类考核均采用百分制进行量化打分,按规定比例取加权平均数作为综合得分。

三、考核等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次。

根据六个社区全体社工的综合得分排名,依次取前3名正职和前6名副职、一般社工,确定为优秀等次。符合前述否决情形的,取消优秀等次资格,依次递补。

综合得分在75分以上确定为称职等次,60分以上75分以下,以及符合前述特定情形的,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1、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下。

2、旷工达15天。

3、发生重大工作失误。

4、由于个人行为,对社区、街道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5、应当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其它情形。

四、考核结果运用

考核结果与年度奖金、交流、解聘、续聘挂钩。

(一)支付年度考核奖金

1、年度考核获称职等次,按规定系数享受年度考核奖金。

2、年度考核获优秀等次,按规定系数享受年度考核奖金,另按奖金基数的10%享受额外奖金。

3、考核获基本称职等次,按奖金基数的70%支付年度考核奖金。

4、年度考核获不称职等次者,不享受年度考核奖。

(二)交流

年度考核获基本称职等次者,社区办进行诫免谈话,当事人可以进行陈述和申辩,如无正当理由,续聘时列为交流对象。

(三)解聘、续聘

1、聘用期内,每年度考核优秀或称职者,应当予以续聘。

2、聘用期内,连续两个年度考核基本称职者,提前解除聘用关系;聘用期内,最后一个年度考核基本称职,续聘后第一个年度考核仍然基本称职者,提前解除聘用关系。

3、聘用期内,累计两个年度考核基本称职者,不予以续聘。

4、聘用期内,年度考核获不称职者,提前解除聘用关系;聘用期内最后一个年度考核不称职者,不予以续聘。

五、社工工资、保险、福利制度

按照总体水平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基本接近、激励与鞭策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由岗位工资、职务工资、考勤奖三部分组成。

1、岗位工资

以社区工作年限(含原居委会工作年限)为依据,累计计算,达到规定年限晋升到相应档次。

5年以下5-10年10-20年20年以上

600元650元700元750元

2、职务工资

根据现任职务确定,职务变化,档次相应变化。

一般社工副职正职

500600700

3、考勤奖

当月全勤,考勤奖金按600元/月计发。当月事假累计在3天以内,按实际出勤天数支付考勤奖,5天以内(含5天),考勤奖按全月的70%支付,5天以上10天以内(含10天),考勤奖按全月的50%支付,10天以上不支付考勤奖。考勤奖按全月的50%支付,5天以上,不支付考勤奖。因病请假,按实际出勤天数支付考勤奖。

二、加班工资

确因工作需要,并经街道社区办批准,在公休日加班的,安排补休或以工作日平均工资的2倍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节日加班的,以工作日平均工资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

三、奖励性工资

获得社会工作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岗位工资分别增加50元、75元、100元。

四、带薪休假

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享受带薪年休假、生育假。

五、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待遇,缴纳住房公积金。

六、法定节日福利

法定节日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发放福利,具体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七、年度考核奖

1、根据街道对社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确定年度考核奖金基数。

2、奖金系数依据职务确定:

一般副职正职

3、根据社工年度考核等次支付奖金

年度考核称职,按上述系数支付奖金。

年度考核优秀,按上述系数支付奖金,另按基数的10%支付额外奖金。

年度考核基本称职,按基数的70%支付奖金。

年度考核不称职,不支付奖金。

八、节支奖

街道下拨的办公经费年终有结余,结余部分可按一定比例提取,作为奖金发放。

九、创收奖

社区工作制度范文第2篇

一、考核对象

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

二、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的主要任务

坚持力量下沉,深入农村社区,协调强化农技服务窗口的硬件设施建设,搞好对乡镇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农技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农村政策和农业信息咨询,如期完成局里安排的各项任务,确保农业科技进社区工作顺利开展。

三、主要考核内容

一是农技服务窗口建设。协调所包靠社区搞好农技服务窗口建设工作,做到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上墙,坐诊记录等各种档案资料齐全,配备固定电话、专用微机,与诸城农业信息网联网,开通并正常使用农业专家视频等。

二是业务培训工作。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要根据所包靠农村社区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对乡镇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农技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农业科技服务形式,熟悉诸城农业信息网,熟练使用农业专家视频,熟练掌握12316“三农”热线电话的操作方法等。

三是履行职责情况。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要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如期完成局里交办的各项任务。做到每周至少在农村社区坐诊服务一天,按时完成材料上报,及时提供农技服务信息和各类典型材料。

四是社区满意程度。通过走访农业科技特派员直接服务的社区,进行定性测评,根据测评结果量化打分。

四、考核方法

成立由王树松同志任组长,张明文同志任副组长,办公室、政工科、信息中心等有关科室同志为成员的农业科技进社区工作考核小组,实行每月现场抽查与年终综合考评相结合的办法,每月现场抽查与年终综合考评各占考核总成绩的50%。

1、每月现场抽查:每乡镇随机抽查2-3个农村社区,对照《农业科技进社区工作考核百分表》中的考核内容量化打分,考核结果每月进行公布。

2、年终综合考评:坚持年底现场检查和民主评议相结合,现场检查和民主评议各占该项成绩的50%。年底现场检查要抽查1/3以上的社区,对照《农业科技进社区工作考核百分表》中的考核内容量化打分。民主评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办法,年底组织人员对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得分的计算方法是:以最高得票数为标准分值,其他人员按实际得票数与最高得票数的比值计算得分,即得分=实际得票数÷最高得票数×标准分值。

五、奖惩办法

社区工作制度范文第3篇

一、社区工作准入的项目

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以及上级部门的要求以外,区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包括街道工委、办事处),原则上不得在社区内设立对应机构或下达工作任务。区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入社区或需要社区协助完成,属于常规性项目,可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实施;属于临时性项目,需要进入社区或需要社区协助完成的,要实行准入审批制度。

二、社区工作准入的审核机构

成立*区社区工作准入审核小组,负责区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进社区工作的审核。由区民政局、街道办牵头,成员包括区委组织部、区文明办、综治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办公室设在区社区办。街道可参照成立相应审核机构,负责街道工委、办事处进社区工作的审核、审批。

三、社区工作准入的审批程序

(一)申请。由申请单位向区社区工作准入审核小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填写《*区申请准入社区工作审批表》,注明申请事项内容、进入的时间、下放社区的相应权限和划拨的工作经费等项目。

(二)初审。由区社区工作准入审核小组办公室对其申请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初审。

(三)征求意见。由区社区工作准入审核小组办公室征求半数以上街道和一定数量社区的意见(或实行听证、公示)。

(四)审批。由区社区工作准入审核小组审核,报主管区长和主管书记审批。

四、社区工作准入的实施

经审批准入社区的工作项目,由区社区工作准入审核小组办公室负责通知申请单位,申请单位持审批表与各街道办事处联系,由街道办事处指导社区,严格按照《*区申请准入社区工作审批表》批准项目予以执行。对经审批进社区的工作,社区居委会要在任务主管部门或单位的指导下,积极协助完成。任务主管部门或单位,应按照“费随事转、事随责走、责随权变”的原则实施。

五、社区工作准入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经批准进社区的各项工作,由区社区工作准入审核小组办公室登记备案。对未按要求操作的单位,区社区工作准入审核小组办公室负责督促其限期整改。

社区工作制度范文第4篇

党的全会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把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对党的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历史性创举。

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抓好和谐社区建设,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群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作用,完善民主法制,实现社会管理与秩序的和谐;有利于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完善社区服务,健全保障体系,维护居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体现公平正义,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有利于从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入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总之,按照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统领和指导社区建设,既是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乡社区创建整体现状

乡位于县城西部。总面积78.08平方公里(不包括林场),耕地面积6.4万亩。总人口3万人。距县城9公里。辖等11个村民委员会,与接壤,南与和市相;西与乡为界;,地势西高低,海拔30-40米。属中纬度暖温地带。气温柔和,日照充足,雨量适度,四季分明。境内公路横穿西,公路纵贯南北,铁路上的村车站设在乡驻地,交通便利。1957年建立乡,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山芋等,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乡办工业有:石粉厂、砖瓦厂、水泥制品厂、化工厂、熔融石英厂等。财政年收入340.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504.6元,镇驻地建成区面积1.59平方公里。乡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在校学生4790人。幼儿园11所,成人教育学校1所。初中入学率100%、毕业升学率90%。有中心卫生院等公用设施。

从乡现状可以清醒地看到,由于各部门发展情况不平衡,各类教育资源分散,急需整合,以便适应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当前,一些社区的组织体系建设特别是居委会和社区自身管理体系、管理对象体系及社会管理体系之间融合贯通不够,基层负担过重与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同时并存;部分社区受客观条件限制,基础设施特别是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群众购物难、看病难、党员学习活动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少数居委会班子成员学习和培训不够,能力素质与群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个别社区热点、难点问题多,民情渠道不畅通,不稳定的因素较为突出。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各个居委会之间发展不平衡,办公用房面积远远落后于社区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生活条件、居民结构、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区,任重道远。居委会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居民,要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清推进和谐社区创建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抬高起点,扩展思路,创新体系,丰富内容,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强的力度,推进和谐社区的创建工作。

三、创建和谐社区的指导思想

创建和谐社区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全会精神,结合县教育现代化和乡《社区建设五年规划》的要求,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硬件设施为依托,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创建和谐社区的基本原则

(一)固本强基、凝心聚力的原则。发挥党组织在和谐社区创建中的核心作用,不断扩大党在社区的组织覆盖面、工作覆盖面和服务覆盖面,激发和凝聚社区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为实现和谐社区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把不断满足居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使创建活动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推动作用,在维护稳定、创造安居乐业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

(三)民主参与、共驻共建的原则。动员和依靠社会所有力量广泛参与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营造共建社区、共享资源的良好氛围。

(四)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从居民群众迫切需求和密切关注的问题抓起;培育特色,充分发挥各个社区的资源优势;创新发展,不断把社区和谐程度提高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五、创建和谐社区的任务

创建和谐社区的任务是: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保证,以完善社区自治功能、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协调功能为重点,以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为标准,着力构建七大体系,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一)以社区党建为龙头,构建统领各方的核心领导体系

认真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强和完善社区党的组织建设,推进社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百分之百覆盖社区。建立健全社区委员会,推进结对共建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区域性党组织共建格局。健全和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对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广泛开展“奉献日”、“示范岗”等生动活泼的特色服务活动,发挥社区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积极开展争创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努力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目标。

(二)以居民自治为方向,构建广泛、自愿的社区参与体系

适应社区成员政治参与、当家作主的愿望和要求,依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会,使广大社区成员发表意见有场合,行使权力有平台。对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意见分歧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社区范围内的全体居民公决,切实做到居民的事情居民自己说了算。推进民主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离退休党员、社区志愿者和广大居民群众的作用,开展“文明巡访”活动,修订居民公约,引导社区成员关心国家大事,注意自身小事,管好周围“闲事”,落实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要求。强化民主监督,落实“居务、事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开展“民评政、民评官、民评民”三评议活动,激发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三)以理顺民意为要求,构建渠道畅通的民情疏导体系

立足“知民情”,搭建民意访谈平台。着重建立居民—居委会—社区委逐级反映渠道、社区民情快递和居民议事会、各级党员干部直接登门访问渠道、民意调查中心现代化信息搜集渠道等三条网络,随时随地了解不同阶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怨,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立足“解民忧”,搭建社区帮扶平台。从居民群众最关心、社区最不和谐的问题抓起,重点做好扶贫济困、关爱老人、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组织网络和活动机制建设,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立足“顺民意”,搭建疏导化解平台。积极组织社区单位与居民结对子、干部与群众交朋友、党员到困难户走“亲戚”,加强与群众的情感交流。建立社区“民情日”制度,开展法规宣传、政策宣讲活动,帮助有这样那样思想疙瘩的人解“扣子”、化积怨,理顺情绪。立足“乐民心”,搭建邻里和睦平台。积极倡导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大兴唱邻居歌、串邻居门、过邻居节等社区联谊和评选“和睦社区”、“和睦家庭”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

(四)以生活便利为标准,构建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积极协调各级政府机关和各级职能部门,加大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资源整合的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大力兴办社区商业网点、医疗网点、文化教育网点,建立“一刻钟”生活服务圈、卫生服务圈、文化服务圈,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拓展社区家政服务、就业服务、养老服务、托幼服务等公益设施和服务内容。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义工队伍,扩大志愿服务参与层面,开发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发展社区服务的内容和领域。

(五)以维护稳定为基础,构建安定有序的社区管理体系

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平安建设各项措施在社区的落实。大力加强法律法规和治安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建设,完善治保、调解、普法、巡逻、消防六位一体的群防群治组织,形成平安创建的整体合力。加强对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管理,实行“以房管人”,有效预防暂住人口违法犯罪。强化对重点人员的教育管控和重大隐患的排查、整治,做好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建立和完善利益冲突协调机制、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增强社区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实施综合治理的能力。营造安定有序、安居乐业、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

(六)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构建生动活泼的社区教育体系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社区图书援建”、“共建书香家园”活动,满足居民群众不同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以队伍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学习型楼院、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个人评选活动,引导社区成员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全民健身、科普教育活动,对居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逐一步培育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社区理念和社区精神,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亲情感,激发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六、加强对创建和谐社区的组织领导

创建和谐社区,关系乡的全面发展,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各个居委会的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创建和谐社区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一)完善创建和谐社区的领导体制

乡人民政府是社区创建的领导者,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在创建工作中担负着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重要责任。各部门要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立目标,明确责任,加强组织和协调,通过部署任务、分析情况、工作调度等措施,把创建目标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社区委员会,广泛开展与社区单位共建、联建活动,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

要充分发挥居委会在创建和谐社区中的自治优势和主体作用。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协调功能。充分发挥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营造各类社会群体共同发展而又和谐相处的社区环境。

(二)健全创建和谐社区的工作机制

创建和谐社区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当前社区建设重要而紧迫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各个居委会党委或支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根据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目标要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共同推进和谐社区创建工作。

要把履行创建和谐社区职责的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细化任务分工,强化考评措施,狠抓各项任务落实。要把群众满意率作为考核和评价创建和谐社区成效的重要尺度。通过走访、投票、问卷等多种方式,对社区和谐度,对居委会及其干部、社区委各科室进行客观评价,工作做得好的表扬鼓励,做的不够好的批评帮助,工作做得差、群众不满意的“黄牌警告”。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社区示范点、创建和谐社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充分调动机关、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三)强化创建和谐社区的保障措施

社区内各级干部,要把指导和参与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的具体实践,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责任。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深入社区了解情况,调查研究,参与活动,指导和谐社区创建工作。

社区工作制度范文第5篇

为进一步准确把握我市社区文化活动的动态,广泛收集社区文化活动的信息,激励社区文化指导员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制定本制度。1、积极了解、收集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活动信息,掌握社区文化活动特点、队伍现状等。

2、每月月底前填报信息反馈表,真实反映社区文化需求及存在问题、意见和建议。

3、文化指导员应及时向社区传达区、市重大文化活动、赛事等信息,并根据社区需求给予必要的指导。

4、各级文化指导员进社区工作领导机构对社区文化活动信息要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并研究确定服务内容和工作措施。

文化指导员进社/!/区活动考核制度

文化指导员考核制度是文化指导员进社区工作的重要部分,是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是激励文化指导员积极努力地开展工作、促进文化指导员队伍素质提高的重要方法。

1、实行月度考勤制度,重点考核文化指导员《信息反馈表》的上报、参加会议活动和当月工作开展情况等。

2、实行年度考核制度,对工作业绩显著、工作表现突出的文化指导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能履行职能的文化指导员给予批评,直至取消文化指导员资格。

3、考核重点检查信息反馈制度的执行情况、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社区文化团队建设情况等内容。

4、实行文化指导员工作评议制度,由区文化指导员进社区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定期征求社区领导、居民对文化指导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个人,提出工作要求。

5、实行市、区(市)分级管理考核制度,考核工作以县市区文化部门为主体,按要求实施。市文化指导员进社区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县市区工作的督促检查以及重点示范社区工作的开展。

文化指导员进社区活动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促进镇江市社区文化工作的全面发展,将文化指导员进社区工作推向新的层次,全面调动全体文化指导员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有关工作制度:

1、接受文化指导员进社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领导,妥善处理好本职工作与社区文化指导工作的矛盾,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在社区的领导下,协助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每月到社区指导不少于0.5个工作日,要根据社区的需求,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做好文字记录备案。

3、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每半年召开一次各县市区参加的文化指导员进社区工作交流推进会议。

4、积极创造条件协助社区组建社区文化活动团队,建立健全团队的管理制度和活动计划。

5、配合社区努力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一年中必须为文艺团队排演文艺节目1—2个、组织各类活动1—2场次,并积极为社区文化活动出谋划策。

6、定期开展对文化指导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

社区工作制度范文第6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随着我市乡村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改制的深入,乡村居民逐步由“单位人”单个人”向“社区人”转换,社区正逐步发展成具有经济服务功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场所,价格和收费问题也成为社区居民关注的热点。把价格服务延伸到社区,贯彻落实好各项价格和收费政策,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居民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维护居民价格权益,引导价格诚信,疏导价格矛盾,维护社区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各级政府和物价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价格服务进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价格服务进社区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各级政府和社区的工作职能和任务,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二、价格服务进社区工作的主要任务

㈠积极宣传价格法规政策。围绕社区群众关心的价格问题,采取设立咨询台、价格与收费公示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并辅之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把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送到社区群众手中。

㈡落实社区内经营者和收费单位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把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电信服务、有线电视、物业服务、停车场等收费和水、电、燃气等价格以及相关行业性收费政策,包括下岗再就业收费的优惠政策,城镇低保户价费优惠政策等告之社区居民。

㈢充分发挥社区价格举报的作用。社区内设立价格举报箱,设立社区价格举报电话,方便社区居民进行价格咨询和投诉。定期或不定期在社区内组织开展宣传、咨询、现场受理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公布12358价格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消费者的监督,使我市的各项收费更加公平、透明和人性化。

㈣建立社区价格监督服务网络。聘请社区义务价格监督员,乡村社区建立价格监督服务站。建立健全社区价格监督服务工作联系、管理等制度,与社区坚持密切联系。

三、工作要求

㈠建立社区价格监督服务站。社区价格监督服务站是开展价格服务进社区工作的载体和依托,各社区今年都应建立价格监督服务站,并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活动经费、有工作制度、有举报电话等。社区价格监督服务站工作人员23人,站长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其他工作人员可由居委会工作人员兼任,也可聘请社区价格监督志愿者。

㈡设置价格收费公示栏。将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价格和收费通过公示栏等形式在社区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并对公示内容及时进行更新、调整。

㈢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县、区物价部门要抽调业务股干和价格执法人员组成服务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到社区进行价格咨询,受理价格举报,指导社区价格监督服务站开展日常工作。

社区工作制度范文第7篇

(一)社区党建

1、社区党组织健全,党建工作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如党建联席会议、党员议事会、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班子分工明确,重大问题由支部集体讨论。

2、社区党员名册资料齐全,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在职党员有登记,建立社区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制度,并有活动记录。

3、社区党建有计划、有措施,经常性组织党员开展各类活动,定期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建立和健全社区党员远程教育网,坚持“”制度,党内活动台帐齐全,全面落实党务公开。

4、工、青、妇、武、统等群团组织健全,积极组织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作用发挥明显。

5、建立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党员社区服务日”及“党员诚信示范作用在社区”等活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社区自治

1、依法及时选举社区居委会以及下属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依法产生社区居民代表和居民小组长。

2、健全完善社区居民会议制度,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

3、工作制度规范上墙,建立居务公开栏,公开的时间及时,内容真实,居民满意率90%以上。

4、有健全的以楼组长、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为骨干的社区工作网络,社区居委会职责明确,治安、环保、调解等组织切实发挥作用。

5、社区居委会有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按法定程序及时制订和修改“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居民知晓率90%以上。

(三)社区服务

1、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利用社区建立的各种服务中心(站)、所、协会和中介组织,经常开展活动,不断拓宽服务项目。

2、民政工作台账齐全,上报及时,保障、救济工作到位,对困难家庭落实帮扶结对,严格低保户审批程序。

3、积极开展社区志愿者(义工)服务活动,为高龄独居老人、优抚对象、残疾人社会困难户提供服务。

4、重视居民投诉并及时调处,积极为居民协调、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水、电、气和涉及公共环境、物业管理、邻里纠纷的问题和困难,做到有记录、有落实、有结果。

5、开展“幸福在社区、服务促和谐”的服务活动,服务程序规范,质量优良,居民满意率在85%以上。

(四)社区文明

1、有固定的社区宣传栏,开展“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村居对接,文明共建”丰富活动形式,提高活动水平。

2、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建有社区图书阅览室,藏书在3000册以上,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社区。

3、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居民和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

4、社区居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文明礼貌、家庭和谐,广泛开展各类社区公益活动。

5、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等特色社区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居民群众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五)社区环境

1、经常开展低碳环保宣传,大力普及环保知识,居民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和市政公共设施,积极创建绿色社区、环保社区。

2、管理制度健全,落实到位,社区内净化、绿化、美化,社区环境优美。

3、积极做好阶段性、突击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任务,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

4、社区面貌整洁,无“七乱”(乱搭建、乱张贴、乱停放、乱设摊、乱挖堆、乱丢吐、乱晒挂)和破墙开店,毁绿浇地等现象。

5、社区内无违章饲养家禽、家畜,居民文明遛狗,社区内无宠物随地大小便现象。

(六)社区治安

1、社区警务室设施配备齐全,各项制度健全,能协助民警深入居民住户了解情况,加强外来人口服务管理。

2、健全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完善治安中心户(楼)长工作制度,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反、义务联防工作,加强安全检查,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

3、社区居民区内不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上访事件,社区内无“黄、赌、毒”现象发生。

4、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严防矫正帮教安置对象重新犯罪。

5、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与法制教育,普法教育率达100%,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七)社区卫生

1、健康教育网络齐全,制度、台账健全,组织居民学习健康知识,观看录像等,传播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开展健康社区创建工作,提升健康社区内涵和质量。

2、建有红十字工作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红十字志愿者活动,爱卫(创建)组织健全,积极开展综合性的医疗卫生服务。

3、社区公共卫生设施完善,清洁、保洁有专人负责。除四害工作常抓不懈,小区“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范围之内。

4、为社区65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为社区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开展各种健身活动,为社区各种病人提供必要的康复保健服务。

5、健全计生组织网络,领导重视,有专兼职计生干部,做好政策法规、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做好计划外怀孕对象补救措施和落实及协助做好计划生育处理工作。

6、负责辖区内有关计划生育信息的采集、变更及统计上报工作(包括流动人口),建立和健全计划生育各类管理台帐,办理《一孩生育服务证》和照顾再生育一个孩子报批手续,做好《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发放审核等工作。

(八)其它工作

1、健全老龄退管组织,工作有计划、有措施,做到老年活动有场所、有制度。做好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管理工作。

2、做好社区内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工作,积极为待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大龄人员联系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就业。

3、建有社区档案室,档案资料完整齐全。社区信息网络健全,管理完善。

4、服从组织分配,认真履行工作程序,遵守社区工作纪律,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自觉维护社区工作者的形象。

5、认真完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管理区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社区扁平化工作考核

实施社区扁平化管理就是以为民、利民、便民为宗旨,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工作体制、机制,使社区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在更大程度上服务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要,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三、社区物业管理工作考核

1、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参与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考核,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和指导,配合协调解决物业服务纠纷,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2、封闭小区100%成立业主委员会,由业委会聘请专业物业公司或经业委会决议后进行居民自治。

四、社区创新工作考核

1、社区创新工作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创新工作台账内容详实,记录规范整齐。创新工作能突出社区个性,发现社区亮点,因地制宜选准切入点。

2、社区创新工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利用好社区资源和自身优势,彰显社区特色。

3、积极争创“一区一品”特色品牌,放大品牌效应,有成效、有示范导向作用。

4、特色社区创建要密切联系社区和居民实际,居民参与率及效果较好,有持久生命力。

5、社区创新工作,获得街道、市、无锡市、省级以上表彰的分别给予相应的考评得分。

6、积极完成街道党工委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完成内资项目得12分,外资项目得15分)

五、社区工作者测评

社区工作制度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通过进行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构建起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决策监督,社区居委会议事,社区工作者干事的新型社区自治组织框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基层民主自治水平的提高;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发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确保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使党的政策方针和各项工作在基层得到更好地落实、自治组织作用得到更充分地发挥。

二、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模式

试点社区居委会的自治组织模式:由现在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的构架调整为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简称“两会一站”)。

(一)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1.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成员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体现社区依法民主自治的最高权利机构。

2.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主要职责:负责听取并审议社区居委会年度工作报告,财务收支情况报告,对下年度工作提出意见;讨论决议社区发展计划,制定和修订《社区自治章程》;讨论决定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大事务和居委会的重点工作;根据年度工作报告和社区成员意见对社区居委会、社区内工作机构及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进行评议监督。

3.社区成员代表构成:由本社区内年满18周岁以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社区居民代表、社区单位代表以及外来人口代表组成。代表人数由社区选举委员会决定。

4.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每年定期召开二次,会议由社区居委会主持。会议必须有社区成员代表过半数出席时才能召开;遇特殊情况可依据《居委会组织法》临时决定召开。

(二)社区居委会

1.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议事机构。

2.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职责:在社区居民党支部的领导下,按照《居委会组织法》规定的权利义务对社区事务行使议事、协调、服务、监督和管理的权利。负责制定居委会工作制度;召集和主持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执行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决定、决议;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了解群众对社工专干的反映;定期向居民代表大会汇报工作,向居民代表大会负责,接受居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3.社区居委会成员构成:社区居委会成员按照《居委会组织法》规定的选举程序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设主任1人(提倡由离退休人员担任)、副主任1—2人。委员数量依据社区居民户数决定。

4.社区居委会定期听取社区工作站的工作汇报,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对社区工作站的工作进行领导、监督、评议、考核。对社工专干进行评议和聘任。

5.居委会设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社区卫生与计划生育、社区治安与人民调节、社区文化教育科普与社区体育、社区环境与物业、社区协调与共建六个委员会。每个委员会成员由楼门组长、居委会工作积极分子3-5人组成。委员会主任由居委会成员兼任。

6.社区党组织的建立。根据现阶段基层工作的具体实践,提倡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工主任与党组织成员交叉任职。

(三)社区工作站

1.社区工作站是社区居委会执行机构。在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社区工作站悬挂XXX社区居委会标牌。

2.社区工作站主要职责:社区工作站接受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领导,接受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指导。落实居委会提出的工作计划,定期向居委会汇报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协助政府完成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实施工作计划和落实具体事务性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社会资源为居民办实事,积极做好社区内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接受政府、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监督、考评。

3.社区工作站人员构成: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称“社工专干”。社区工作站主任原则上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兼任,称“社工主任”;其余成员称“***社工专干”。根据《居委会组织法》确定的居委会工作职责,设立社工岗位,实行任期岗位工资制。社区工作站的办公经费和场所由街道办事处提供。

4.社工专干的聘用与考核:社工专干按照“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实行职位公开,竞聘上岗。

三、试点时间安排及步骤

依据上述方案,月坛、福绥境街道作为全区开展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街道,应于*年12月底前依据上述方案完成试点工作。其余街道要依据本方案基本原则,结合街道特点,研究制定试点方案,原则上应于*年1月底前完成试点工作,并上报试点工作档案。试点工作要在完成社区规模调整的基础上进行。

(一)具体实施步骤:

试点工作由各街道根据试点工作方案组织实施。重点应由以下阶段组成。

1.成立XXX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并对试点工作的意义,方法,步骤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

2.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要求,由现在的社区党组织主持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如新建社区尚未成立社区党组织的应先成立社区党组织,再进行居委会换届选举。

3.进行社区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

4.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完成新一届社区居委会建章建制工作。

5.选聘社工专干。参照《北京市关于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实施办法》基本条件和程序,由街道办事处协助社区居委会负责组织“社工专干”的公开招聘和考核录用工作。由社区居委会与被录用的社工专干签定聘用协议书。

(二)各街道办事处要指导开展“议行分设”试点的社区居委会建立以下制度:

1.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工作制度;

2.社区居委会自治章程;

3.社区文明公约;

4.社区居委会工作细则;

5.社区居委会居务公开制度;

6.社区工作站工作制度;

7.社工专干的管理办法(包括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聘用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

8.社工专干聘用协议。

四、试点工作要求

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改革是对传统居委会工作模式的一次突破,具有很强的探索性,试点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各试点街道办事处要在试点中注意把握以下环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街道工委要把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严格按照居委会换届选举的法定程序和本街道制定的试点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并在试点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各项制度。

2.广泛宣传,积极引导。要利用各种形式开展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宣传,使社区单位和居民明确体制改革的意义,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参与改革试点。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做好深入细致地思想工作,确保试点按程序推进。

社区工作制度范文第9篇

一、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各街道、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关于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工作方案,加强了领导,制定了工作措施,着力开展了各项工作。

1、街道、社区职能进一步整合

根据改革方案要求,街道、社区对各自职能进行了梳理,对有关机构进行了整合,街道内设机构改为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计生办公室、财政所(新增)、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新增)共7个办公室,对每个办公室的职责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街道下属社区管理中心(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市容所、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新增),通过改革,使街道新增了协税、护税,城市综合管理,城市综合管理执法等工作职能,进一步做大做实了街道,扩充了街道职能。同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理顺了街道与驻区单位的关系,派出所按照街道行政区划,按“一街一所”设置,派出所负责人兼任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工商部门在街道设立了分局,与街道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工作关系,税务部门的分局或科室也与街道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工作关系。

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的职能,理顺和规范了各组织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起了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对社区工作实行了“准入”制度。对有关单位向社区乱下指标、乱压任务进行了约束,减轻了社区的负担。还不断提高了社区干部的待遇,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干部的积极性。

同时,街道也积极争取有关单位支持,共同加强社区建设,如洪都街道通过与洪都集团协商,解决了五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和服务用房;三店街道、徐坊街道、京山街道通过与房地产开发商协商,也解决了部分社区的“两房”问题。通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调动了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社区建设,使共驻共建的内容不断深化。

2、“四化”管理体制逐步形成

各街道及相关单位积极围绕“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的管理要求,切实推进了工作。

(1)构建了工作网络,按照构建“六级网络”的要求,重点加强了对党小组长、楼栋长、居民骨干的建设,建立了《楼栋党员责任区制度》、《楼栋党员联系户制度》等。徐坊街道对社区工作站实行“划片包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对工作站人员进行划片包户。为加强社区居委会、工作站与楼栋长、党小组长的联系,还制定了社区干部划片包户责任制、楼栋长、党小组长工作制度,为社区干部和楼栋长配备了民情日记手册。岱山街道按照民主程序选聘了楼栋党小组长、楼栋长、健全了社区工作研讨会、社区主任例会和楼栋长联系会制度,加强了对社区工作者、居民骨干、社区志愿者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水平。

(2)推进了“数字化”建设,各街道以社区为块,以楼栋为单元,对各类数据进行了全面摸底,形成了各种工作台账,并进行了归档管理。徐坊采取了“层层包户、分级汇总”的方式,要求街办分管领导要掌握总的台帐,挂点干部要掌握社区的总台帐,社区工作站站长、副站长要掌握本社区的总台帐,并掌握本职工作台帐;社区干事要掌握本片区的总台帐和自身工作台帐,楼栋长、党小组长要掌握本楼栋的台帐。

(3)加强了“信息化”建设,街道加强了工作信息的上下沟通,建立了相关工作制度,使居民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和反馈。街办采取了“领导、干部挂社区,社区干部划片包户,楼栋、党小组长包楼”的形式,使上级的工作任务和信息能够及时传达,下情能够及时反馈。楼栋长、党小组长要掌握本楼栋居民、党员的基本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居民、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至少每天要走访一户居民、党员家庭,至少每周要向社区汇报一次情况。

(4)进一步完善了“人性化”建设,按照整体、全面、快捷高效的思路,着力打造了全方位、一门式服务的社会事务受理中心。设有城建环保、卫生防疫、房管物管、劳动保障、城市低保、法律服务、计划生育七个服务窗口。加强了街道综合协调办事能力,方便了群众办事。中心办公人员做到挂牌上岗、热情服务,文明用语、举止端庄。并制定了各窗口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制定了《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工作职责》、《社会事务投诉受理单》等,对接受群众投诉窗口工作人员实行AB岗制度。为加强辖区占道摊点整治力度,城管执法中队实行了错时工作,以保证重点时段、重点部位整治工作的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

1、社会事务受理中心作用不够突出。“一站式”服务工作平台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城建环保、房管、卫生防疫等职能部门的人员不能按要求到位。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能力有限,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零距离”服务还存在差距;同时群众对中心认知程度不高,遇到问题仍习惯向社区或职能部门,甚至新闻媒体反映,也不利于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功能的健全。

2、街道一级准财政不够完善。一是街道干部财税知识比较欠缺。尤其缺乏协税护税等方面的知识。虽然有关部门组织了一些培训,但街道干部财税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街道财力不够壮大。没有足够的财力真正为民办实事。三是小额税种征收难。街道缺乏有效的催缴手段,致使征收比较困难。

3、“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不够完善。目前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初步形成了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物业管理单位和业主委员会“四位一体”的管理格局,但整个管理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发挥作用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物业管理进展缓慢。老城区困难居民集中,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为开放式楼房,缺乏组建业主委员会,推行物业管理的条件。二是部分有条件进驻了物业管理单位的小区,由于业主与物业的关系不和谐,使他们不能和谐共处。

4、“四化”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一是五、六级网络作用还不够突出。有些楼栋长、片长的人选是由街道或社区指定,工作中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社区的居民骨干、党员户、文明户作用发挥有限;二是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高。区、街、居三级尚未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大部分社区都没有进入区域网,大量材料、信息仍靠人工收集、整理和传输,工作效率不高,重复劳动多;工作准入制没有很好落实,有部分部门仍不通过准入制给街道、社区下达工作任务,造成街道、社区工作量增大。三是数字化管理尚未完全到位。各街道社区都已经配备了电脑,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软件管理,数据处理大多采用人工方式,没有充分发挥电脑的作用。

三、意见和建议

1、强化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功能

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办公场所,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并赋予中心对交办事项的监督权和评价权,推动群众反映问题的尽快解决。部门应加强对专业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使“一站式”服务平台不流于形式。

2、做大做强街道一级准财政

要进一步健全财政所工作制度,特别是预、决算制度,使财政所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轨道。要广开财原,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协税护税,着力在壮大街道税基上下功夫,在培植引进纳税大户和稳定纳税企业上下功夫,在防止跑冒滴漏上下功夫;在小额税种征收上,赋予街道更多征管手段,建立街道与税务部门的执法联动机制,提高街道征管能力。要合理界定街道事权和财权关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增加街道税收分成范围和比例,增强街道财力,减轻街道的经济压力。

3、完善社区民主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社区评议会、协调会、听证会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评议会承诺制、协调会责任制、听证会公示制等制度,使城市管理机制在多方监督、多方参与下逐步完善,形成长效管理合力。二是强化居民自治管理。以建立居民自治委员会(小组)为主要抓手,由房管部门牵头,逐步解决新老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

4、进一步健全“四化”城市管理体系

社区工作制度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完善社区制度体系,加大管理监督和落实力度,以强化“基本素质、基础工作、基层组织”为重点,着力提升社区干部的宗旨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和履职能力,提升社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能力,为加快街道全面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通过规范化建设强化年的实施,全面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使社区干部的素质得到提高、突出问题得到解决,班子及干部亲和力、公信力和满意度明显提高。到2013年底,全街道“五个好”社区班子(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达到80%以上,“五带头”社区干部(带头跟党走、带头发展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和谐稳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达到80%以上,群众对社区班子及干部队伍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力争到2015年底使街道所有社区都能达到“五个好”和“五个带头”的目标。

三、工作措施

(一)规范社区干部管理,增强社区干部战斗力。健全和落实社区“两委”成员分工负责制,明确“两委”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加强工作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评先树优相结合。健全社区干部日常行为规范,坚持坐班制,按时上下班,保持办公环境干净、整洁。细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完善社区干部工作、作风、纪律、廉政建设及工作业绩考核等制度,切实推进社区干部素质的提升和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规范社区民主决策流程,提高科学化决策水平。严格落实社区重大事项“四会两公开一监督”民主决策制度,社区“两委”例会原则上每周六上午召开一次,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大会每月最后一个周日召开一次,民主协商议事会每季度第一个周日召开一次。对涉及社区土地、合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区发展、居民切身利益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及时公开、公示决策内容和结果,包社区干部要对社区事务民主决策全程参与、监督,确保社区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重大事项决策时,事先要对决策事项进行公示,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并依法组织居民进行表决。

(三)规范社区工作流程,加强社区集体财务和资产监管。完善社区会计委托和社区“三资”(资金、资产和资源)网络监管机制,严格落实社区“三资”管理各项规定。严格执行社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社区经济合同管理工作制度,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社区财务开支制度。以社区预算管理和社区经济合同管理为抓手,规范社区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流程。每年按时开展一次社区清产核资工作,确保社区集体财产不流失,账物相符。

(四)规范公开形式,推进社区各项事务有效公开。综合运用社区OA、电子屏、固定公开栏、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常规性事务的办理情况每季度至少公开一次,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在公开栏张榜公开。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如各项政策落实、补贴发放、重点项目进展、临时性突发事件等,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必须一事一公开,随时公开。财务收支每月公开一次,须由社区“两委”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签名,报街道经管统计服务中心审核后,于每月10日前张榜公布。

(五)规范党务工作,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规范“七薄两册”使用,填写及时、规范,内容充实、完整,管理严格,对“七薄两册”要专人、专柜管理。认真落实党员量化管理工作,社区党组织每月组织一次党员活动,并严格按照《惜福镇街道社区党员量化管理考核办法》对社区党员进行量化管理考核,按时填写《社区党员量化管理手册》。每年6月底和12月底,由社区党员量化考核小组负责对党员半年考核成绩进行汇总,确定初步考核结果后,报街道审核。

(六)规范民意沟通渠道,凝聚社区发展合力。要结合党员承诺制和为民服务制,进一步落实社区党支部成员联党员、党员联居民的“双联”制度,党支部成员与党员、党员与所联居民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沟通交流。严格按照街道民情走访的要求,每年组织社区干部进行入户走访,全面掌握社区在发展、稳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居民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每名社区干部都要通过走访建立“民情日记”,每季度报街道审核。同时,严格按照《区市民议事制度》要求开展社区市民议事活动,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当面听取意见,共同协商对策,当场做出承诺,同时予以办理。每个社区全年开展市民议事活动不少于3次。

三、监督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各社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意识,严格遵照制度、流程规定执行,切实做到落实制度不走样。社区书记、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统筹抓好各项工作、活动的组织实施与落实,对违反相关制度规定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监督指导。街道将通过召开调度会、电话调查、走访等形式,对社区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街道将成立联合督查组,不定期到社区进行检查、指导,推动工作落实。

上一篇:动员会讲话范文 下一篇:学习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