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效率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9:00:43

审计效率论文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就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对象选择、调查人员选配与培训以及调查结果的利用等环节进行探讨。问卷调查是一种以问卷形式搜集研究资料的调查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采用问卷调查搜集审计证据或审计线索,可以起到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问卷调查;审计;经济责任

问卷调查是以问卷形式向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它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和客观真实等优点,在现代社会研究中得到普遍采用。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采用问卷调查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调查是通过问卷来获取有用信息的。问卷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设计一份高质量的调查问卷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卷的基本结构

调查问卷一般包括标题、前言、被审计者基本情况、问题和答案、填写说明及相关解释等几部分。标题是开宗明义地表达问卷目的和内容的主题;前言是审计人员致调查对象的一封短信,主要是说明调查目的、保密承诺以及向调查对象表示感谢等,作用是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与合作。前言也可不在问卷上表述,而由审计人员在实施调查时口头表述;被审计者基本情况是对被审计者所任职务、任职期限等基本情况的简要介绍,作用是明确调查内容的范围;问题和答案是调查问卷的主体内容,是向调查对象提出的问题及供选择的答案;填写说明和解释是用来指导调查对象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

(二)问题内容的设计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有的责任进行审查,以评价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因此,问题的设计应围绕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来确定。以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调查问卷应围绕五个方面来设计问题,即:各项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是否取得效益,以及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和管理情况;各类资产是否安全、完整,管理是否规范;重大经济决策是否遵循了民主决策程序,是否取得重大经济成效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特别是大额资金支出、对外投资、经济担保、工程建设、银行贷款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与效果;是否贯彻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领导干部本人是否遵守廉政的有关规定等。

(三)问卷类型的选择

调查问卷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是将问题的主要答案、甚至一切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调查对象只能从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而不能作其他回答。封闭式问卷的好处是标准化程度高,便于统计分析,缺点是不能发挥被调查者的自主性,获取的信息受到限制。开放式问卷则不提供任何答案,而是由调查对象自由作答。开放式问卷能充分发挥调查对象的主动性,有利于得到比较全面而详细的答案,甚至可能获得预料之外的有用信息,但开放式问卷标准化程度低,难以进行统计分析。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可根据调查目的和实际需要将两种类型结合起来使用,在以结构式问卷为主的情况下,适当加入少量开放式问题,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问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相关性,设计的问题与所审计的事项要紧密相关;二是必需性,设计的问题数量要恰当,既要保证调查任务能够完成又不致于问题过多而影响调查对象的耐心;三是严谨性,调查问卷要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汇;四是礼貌性,提问的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友好,避免言辞过激引起调查对象的反感;五是易答性,所设问题要易于回答,避免过繁过细,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很强的术语或行话。

二、调查对象选择

问卷调查的结果源于调查对象对问卷的回答,因此,调查对象的选择对调查质量也有直接影响。选择调查对象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确定和调查规模的确定两个问题,即选什么样的人和选多少人。

(一)调查对象的确定

选择调查对象的统计学方法有很多,如全面调查、随机抽样、判断抽样等。但是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一般的民意调查,其审计目的和审查内容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采用随机抽样法,而是既要考虑代表性,又要兼顾相关性。所谓代表性就是要求所选人员能够代表所在单位或部门大多数群众的意见。而相关性则要求调查对象所从事的工作与问卷涉及的内容相关,以确保调查对象能够恰当地回答这些问题。要满足这两点要求,应采用判断抽样法,即审计人员根据专业判断,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从与问卷内容相关的单位或部门中选取一定数量的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在审计实践中,通常选择下列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被审计单位下设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下属单位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业务相关部门及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职工代表等。若被审计单位人数较少,则全体人员都应参与调查。

(二)调查规模的确定

调查规模的确定实际上是一个成本效益问题,如果抽样规模过小,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会受到影响,审计风险就会增大,而抽样规模过大,又会加大审计成本,降低审计效率。在审计实践中,确定调查规模应综合考虑被审计者的职责范围、行业特点、单位规模、问卷内容、审计人员对该单位的了解程度以及审计工作的经费预算等因素。确定调查规模的具体方法主要有根据统计学公式计算、查阅抽样规模确定表等,也可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和专业判断来确定。统计学上把容量在30以上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问卷调查的样本量一般也不应低于30人。

三、调查结果利用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经统计分析后的调查结果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作为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者的基本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被审计者履行经济责任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不足,并据此确定审计重点,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二是弥补其他审计方法的不足,降低审计风险。由于受到审计范围、审计资料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仅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账面资料的审计难以达到审计目标,对账外账、小金库等问题更是无能为力,而问卷调查则可以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发现这些问题或为进一步查证提供审计线索。三是作为专项审计调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用。对于调查中发现的某些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可以形成专题审计调查报告,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宏观决策和任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调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可以向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反映,使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和查处。

四、调查人员选配与培训

设计精良的调查问卷只有通过调查人员付诸调查行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开展问卷调查前应对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挑选和培训。

(一)选择合格的调查人员

为了保证问卷调查工作的质量,挑选的调查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宽的知识面、较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知识。

(二)对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如果调查人员的调查研究水平欠缺或对调查问卷不熟悉,必然会影响调查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开展调查工作之前应对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调查人员的调查技能,同时也可加深调查人员对问卷的熟悉和理解。

此外,在实施问卷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应直接参与问卷设计和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工作。参与问卷设计有助于调查人员更好地掌握调查问卷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开展调查工作。参加问卷的统计分析能使调查人员更真切地了解民意,更准确地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质量和效用。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2]曾琪.谈谈问卷调查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几点认识[J].消费导刊,2008(11).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XBRL实时审计影响

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是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在财务报告信息交换方面的一种应用,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它使得应用该技术的软件供应商、程序员和终端用户增强了创建、交换和比较商务报告信息的能力。XBRL能够向外部实体提供标准的方法,供它们自己的财务信息,并且这个财务报告一经,可以为更多的分析程序自动从中提取数据,并对它们的用户所关心的信息进行翔尽和客观的分析。

一、XBRL具有的优势

1.完全开放性。XBRL提供的数据都是免费的,不需要任何许可证,任何人、任何部门都可以免费注册使用,大大方便了财务信息的使用。

2.财务报告的利用方式丰富。利用XBRL可以完全打破传统的财务报告按年、按季、按月的模式,做到实时、在线披露。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实时地了解企业的最新财务状况,而不必等到一个会计期间结束。财务报告的格式也由通用式向自定义式转变,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取阅读的信息。

3.信息追踪功能。XBRL不仅可以搜索到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还可以搜索到形成财务报告信息的初始信息,可以追根求源。

4.可跨平台使用。信息使用者可同时采用多家企业的财务信息,比较行业内、不同组织或公司内不同部门的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虽然XBRL使得信息的使用和交换更加流畅,具有这么多的优势,但是XBRL财务报告传播中也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财务报告是否可信。因此,在XBRL的推广应用中,必须要对XBRL报告进行审计。并且XBRL应用对审计业务、审计环境、审计风险、审计人员素质等等一系列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下面我们将仔细探讨对审计各方面的影响。

二、XBRL的应用对审计的影响

1.审计服务业务的影响。XBRL全面实施以后,注册会计师的认证服务进一步开拓。注册会计师必须对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认证。认证的范围包括:XBRL系统本身、XBRL系统和内部控制以及XBRL系统数据与信息。同时使用XBRL后,财务报告按使用者的要求编制,使用者需要大量的信息,但是又不知道如何从原始数据中获得,这时注册会计师就需要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使用者可以在此了解信息的产生过程,了解哪些财务数据或财务指标说明哪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审计的咨询服务会进一步扩展。

2.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采用XBRL以后,给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电子文档、记录和数据的可靠性、相关性进行审计。还应更好的理解在电子实施系统中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合法性的实务流程和相关控制活动以及在连续审计环境下电子实施系统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甚至精通信息系统及IT技术和一定的XBRL、XML技术和原理,对系统流程和控制十分精通。完全不懂得XBRL的审计人员就有可能被淘汰。

3.审计风险的影响。XBRI不限制任何人生产和电子化的财务信息,因特网上尤其是网站上的信息,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被创建和篡改。财务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和交换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如果企业单独通过互联网财务信息,需要建立防火墙、设置进入数据库的防伪认证系统等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相应保护。XBRL安全风险的加剧会增加注朋会计师执业的审计风险。同时网络审计的出现,使得审计报告的受众范围扩大,这也将增加审计人员的风险。

4.审计收费的影响。采用XBRL以后,财务报告成为了在线的、实时的披露系统。审计是实施财务报告质量的外部保证,为保证实时财务报告的质量,即时审计或实时审计应运而生,审计人员要随着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发生随时进行审计。谁为审计买单这一问题将再次困扰大家,审计报告受众范围扩大审计实时等等这些变化都将使审计费用大大增加,增加的费用由被审单位承担、还是由受用者承担、还是共同承担?尚需进一步探讨。

5.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XBRL的应用可以减少分析数据录入和转换的时间。XBRL能和许多不同的软件兼容,所以它能自动、方便地在不同系统平台上运行,使用者可以选择包括数字和文字信息在内的所有企业信息。当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网页或把数据导入电子表格运用程序以便计算和分析时,应用软件能识别每一个数据。而且,XBRL数据一经创建及首次格式化,无须第二次键入或重新格式化为任何特殊的报表形式,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处理、计算和格式化财务信息的成本,而且同时也降低了手工输入或键入数据可能发生的错误率。XBRL的运用使得审计工作在时间地点和空间上的限制减少,可以大大减少审计人员数据录入和转换的时间,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XBRL对审计的影响不仅仅是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创新,而是通过方法和技术创新的传递作用,引发审计系统及制度等的一次彻底变革,也可以说将会引起一场审计革命。XBRL所带来的实时审计可行程度及其推广难度有多大,全世界范围内正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姜彤彤:XBRL对审计的影响及建议.国际商务财会,2007

[3]姜玉泉丁国勇施永香:XBRL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3篇

2.多头审计立项,出现重复审计现象。合理确定审计户项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外部条件。有些经济监督部门,年初计划不协调,导致对某被审计单位多头立项。如:对同一单位,审计机关、乡审计所或其他部门都进行审计、检查。由于重复审查,问题重复处理,轻重不一,使被审计单位产生逆反心理。检查出的问题,需要理顺和解决,这势必浪费时间,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3.选用审计方法不当。采用合理的审计方法,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得力措施。选用审计方法,从原则上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适合审计目的。不同的被审计单位可以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如:大中型企业财会业务量大,可采取逆查法;小型企业业务量小,可采用顺查法;企业财务管理好,帐目规范,也可以采取抽查法。有的审计人员不讲究审计方法,一味追求逐页看凭证,泛泛抄写数字、资料,每每顾此失彼,因小失大,抓不住主要问题,得不偿失,从而制约审计效率提高。

4.审计取证乏力。审计按要求取证,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前提。在审计中由于取证不慎重,因而有时取得的证据不真实或者只凭被询问人的口证取得旁证,证明质量不高。为避免审计风险对证据要进行复查,这必然费时、费力,影响审计工作效率。5.审计定性、处罚依据不准确。审计依据准确是加快审计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审计依据认定不准,难以一锤子定音,迫使审计人员到处收集、寻问;有时审计人员对套用的法规依据产生模棱两可的看法,无所适从,欲用不得,欲弃不舍。在此阶段,就会延误时间,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6.财会业务知识匮乏。财会业务知识是审计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基础。审计人员具有谙练的财会业务技能,在审计时,就会很快进入角色,准确识别良莠。反之,审计人员财会业务水平不高,对财会人员利用财会业务的手段从中作弊的情况看不出或拿不准,现翻资料,现学现问,使问题迟迟不能披露,这必然推延时间,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7.审计复核延误时间。审计复核案件及时返回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在审计复核中延误时间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案卷程序不规范等原因,要求修改、补正后再复核;二是复核人员遇到疑难问题。推延复核时间就会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8.延长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的时间。按时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保证。审计报告形成后,应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但是,有时被审计单位领导不在,或由于某种原因迟迟找不到法人代表,交换意见一拖再拖。这显然影响审计工作进度。

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几点对策

1.做好审计计划,严密安排审前准备工作。安排审计计划,要做到科学、合理,从实际出发,全面考虑,不能带有随意性。审计机关确定审计户项时,应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沟通,避免重复审计;安排审前准备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全面落实,不疏漏每一环节;做好审前培训,加强与被审计单位联系,加快审计速度。

2.加大措施,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如果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就会造成审计方法混乱、取证乏力、定性不准、财会业务真假不分。这样既影响审计质量,又制约审计工作效率。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应做到“三个结合”,即一是定期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二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三是应用法规文件时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审计人员素质提高了,审计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审计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3.大力收集与审计有关的法规文件,做到认真整理保管。一是发挥专职与兼职法规机构的作用,指定专人收集文件,收藏、借阅进行登记并有手续,保证文件、法规的存在性;二是发挥审计专业科室的作用,对口收集法规文件,以弥补法规适用缺陷。有了足够的法规文件,适用可靠的审计依据,就会呈现出高质量、高效率的审计效果。

4.增强审计复核责任感,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审计复核工作职能,应当说有两点:一是审理,二是指导。前者为审计案卷把关,后者是增强服务意识。两者并举,才能满足一线审计工作的需要。复核人员应当增强责任感,及时复核案件,不能拖延时间,促使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4篇

一、内部控制与审计模式的演进

(一)内部控制的引入推动了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向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嬗变,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反过来又引发了内部控制概念的不断修订

众所周知,直到19世纪末期,独立审计的基本模式仍然是账项基础审计,即详细地验证账簿中记录的交易。由于其时英国的独立审计最为发达,所以这种审计模式有时又被称为“英国式审计”。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经济交易越来越复杂繁多,使得全面、详细的测试变得不太可行,于是就产生了选择性测试(抽样审计)。早期的选择性测试在抽取样本时,基本上是根据注册会计师的经验和认识进行判断性的抽样。在20世纪前期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审计职业界逐渐认识到,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来选择进行测试的领域和数量,不仅能够比判断性抽样更为科学、合理,而且能够显著地减少审计的工作量。此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或称内控导向审计)开始逐步确立,审计与内部控制的交织发展也拉开了序幕。由于此时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中心已经转向美国,所以此后的发展基本上以美国最为典型。

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从萌生到盛行的数十年中,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职业界所界定的内部控制也在不断地发展。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A,1957年更名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随后,麦克森一罗宾斯等一系列事件的爆发,促使审计职业界广泛关注内部控制问题。在这种背景下,AIA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于1949年发表了一份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报告,给内部控制下了一个当时广为认可的权威定义。

在此后近十年的审计实践中,职业界反映该定义过于宽泛,会导致审计工作量和责任的加大。于是,CAP于1958年10月了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独立审计师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1963年12月的第33号审计程序公告“审计准则与程序(汇编)”进一步明确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会计控制;1972年11月的第54号审计程序公告“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对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和充实,并被收入新成立的审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udSEC)同月的第1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准则与程序汇编”之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爆发的大陆售货机等一系列事件,尤其是水门事件后1977年《反国外贿赂行为法案》的颁布,使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同时,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做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为此,AICPA下设的审计准则委员会(ASB,1978年取代AudSEC)于1988年4月了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考虑”,放弃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的划分,提出了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

制度基础审计既是一种程序驱动型的审计模式,又是一种理论驱动型的审计模式。它基于内部控制能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基本假设,来设计审计程序。当注册会计师拟信任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首先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然后根据符合性测试的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这样,内部控制实际上成了注册会计师设计审计程序、分配审计资源的指向标。毫无疑问,此时内部控制在审计模式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二)内部控制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实质上仍然处于核心地位

20世纪70年代的“诉讼爆炸”,使得审计职业界开始着重研究审计风险问题,而对审计风险模型的探索是其标志性活动。ASB于1981年6月的第39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抽样”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复核风险和细节测试风险四个要素组成;1983年12月的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实施审计工作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将审计风险概括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的乘积,成为通行的审计风险模型。一般认为,此时审计模式已经逐渐摆脱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开始进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即根据对审计风险的评估,来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理论驱动的审计模式,它从分析审计风险出发,根据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评估,结合预期的审计风险水平,来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审计程序、分配审计资源。但是早期,注册会计师的眼光仅仅放在审计业务本身的风险上,而且对固有风险的评估由于缺乏清晰的范围界定和明确的操作指引往往难以有效进行,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往往不加评估就消极地将固有风险定为高水平,机械地套用审计风险模型。而从理论上讲针对财务报表整体的风险评估主要有赖于对固有风险的评估,这样就会使风险评估实质上仅仅针对交易、余额和列报等认定层次,造成风险评估和审计程序设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同时忽略对固有风险影响因素(包括一些重要的环境、背景情况)的全面了解和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就很难把握住真正的高风险领域,从而使整个审计工作侧重局部、迷失方向。而此时逐渐风行的分析性审计技术,尽管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一些重要的关联和趋势,但是它毕竟需要强大的基础数据作为支持,而且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本身证明力较低。对分析性复核的过分依赖和滥用,会从客观上抑减细节测试的范围和数量,最终影响审计质量。

因此,我们一般把早期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称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它也因为上述缺陷和不足以及实践中频繁发生的审计失败事件而受到指责。

(三)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内部控制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诉讼风险和职业责任的加大,审计职业界开始把考虑风险的目光从审计业务风险本身扩充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并由此引发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升级换代。

国际领先的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当时的“五大”)率先开展了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探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KPMG。KPMG的研究小组于1997年提出了以战略系统观组织审计的观点,并开发出了名为“经营计量过程”(BMP)的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几乎与此同时,安永开发了“经营环境分析技术”(BEAT),安达信开发了“经营导向审计”,PWC开发了“普华永道审计方法”,德勤开发了“AS/2''''’审计工具。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最终确立则以IAASB于2003年底正式颁布首批审计风险准则为标志。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克服了传统模式的不足,着重强调注册会计师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所处的行业、法律和监管背景、单位的性质、目标、战略和经营风险,以及内部控制等)的基础上,从财务报表整体和认定两个层次上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然后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通过控制检查风险,最终将剩余风险控制在预期的审计风险水平上。

顺应这种思路上的转变,对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新的概括,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应该说,新模型立足于重大错报风险,回归了本原,突出了审计的根本目标——合理保证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但新模型只是角度和思路的转换,并不是对三因素模型的否定,尤其是它并不意味着摈弃对控制风险和内部控制的考虑。实际上,在风险评估程序中,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也是决定进一步程序采取实质性方案还是综合性方案的直接依据。如果决定采取综合性方案,则先进行控制测试,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决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显然综合性方案下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实际上类似于内控导向审计。由于不拟信赖内部控制的情形毕竟是特例,加上在一些情况下仅仅依靠实质性程序并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所以采用综合性方案是主流的和典型的。从这个角度看,内部控制即使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这与内部控制在防止财务报表重大错报方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四)内部控制概念的整合与拓展及其对审计的影响

为了研究财务报告舞弊问题,AICPA等五个组织于1985年组建了Treadway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87年专门成立了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负责整合各种内部控制概念。COSO经过多年的研究,于1992年9月正式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4年作出局部修订),提出了包括三个目标(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循)、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的三棱锥形框架。随着这个框架被广泛接受,ASB于1995年12月了第78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考虑:对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的修订”,全面采用了该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目前,国际和主要西方国家的审计准则,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准则,乃至美国2002年SOX法案所提出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证实与验证的要求,采用的都是这个框架。内部控制概念的整合,有助于明确审计中所考虑的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内容,使得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有了明确的指引,结束了长期以来尽管一直倚重内部控制,但是对其概念、范围和内容莫衷一是的尴尬。

2004年9月,COSO正式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它包含并扩充了1992年的框架,提出了包括四个目标(战略,经营,报告,合规)、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三个层次(企业,战略业务单元,子公司)的三维矩阵形框架。尽管COSO声称该框架无意立即取代1992年的框架,但是新框架的前景如何,会不会最终取代1992年的框架,尤其是如何进入审计准则之中,尚须拭目以待。

二、审计模式演进过程中对审计效率与审计有效性的考虑与权衡

审计效率指的是审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从实体形态上讲,它主要表现为为支持审计意见而执行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的数量属性;从价值形态上讲,它直接体现为审计成本和审计收入之间的关系。审计有效性指的是审计工作实现其目标的程度,主要表现为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审计意见的质量属性,即执行的审计工作与发表的审计意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如何,能不能合理保证被审计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审计效率和审计有效性是考察审计工作的两个维度。追求有效性是审计的根本要求和终极约束;追求效率是审计的直接要求和现实约束。对于审计而言,最理想的状态是在保证审计有效性的前提下提高审计效率。但审计效率和审计有效性一般是矛盾的。例如,大量的细节测试是保证审计有效性的有效途径,但是它会降低审计效率;借助分析程序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但是过分依赖分析程序会削弱审计有效性。因此,审计职业界时刻面临着对二者的考虑和权衡。

在审计模式演进的历程中,往往会呈现为追求审计效率而简化审计方法、进而因失败和诉讼压力加大转而强调审计有效性并改进审计方法的轨迹,这两条脉络有时并存、有时继起,有明显的回归和往复的趋势。总体上讲,20世纪80年代以前审计模式的历次演变,其首要的推动力在于提高审计效率。而此后,对审计有效性的考虑逐渐提升,直到将其作为优先考虑。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内部控制作为审计方法创新的核心,绝对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突破。内部控制能够防止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以其作为设计审计程序、分配审计资源的依据,是科学、合理的。尽管全面的实质性测试更有助于保证审计有效性,但是以内部控制为指向标去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领域和数量,所牺牲的审计有效性是有限的,而所提高的审计效率则是巨大的。两相权衡之下,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确立的合理性显而易见。

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要想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和测试不但决非易事,而且费时费力、成本高昂。.为追求审计效率,审计职业界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对策”:一是开发出一套了解内部控制和进行符合性测试的程序表来,在审计工作中简单、消极地勾划表格(checkthebox);二是开始探索分析性审计技术,希冀以某些关键指标、关联和趋势作为引导审计资源流向的标杆。当然,前者有助于逃避责任,后者有助于降低风险。但是总体上看,两者都对审计有效性存在极大的负面影响。

审计失败的增多和诉讼风险的加大,迫使审计职业界重视审计有效性问题,从而导致了对审计风险模型的探索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确立。密切关注和有效降低审计风险,能显著地提高审计有效性。同时,如果把现实的和预期的审计风险损失看作是审计的一项成本,也有助于提高价值形态意义上的审计效率。但是,评价固有风险的难度和工作量决不亚于控制风险,对审计效率的追求势必会消弭新审计模式的理论构想和内在要求。消极地简化乃至放弃对固有风险的评价,的确能提高审计效率,但是对审计有效性的破坏却是极大的,甚至导致了审计模式上的“穿新鞋,走老路”。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下的两类对策,也会重新抬头。

此后,环境催生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直指审计的根本目标,首先关注的是审计有效性。但是这种引入经营风险考量、注重全面了解和评价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模式,显然有着加大审计难度和工作量、影响审计效率的一面。而且,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程式化(例如表格化)以及突出强调分析程序等试图“挽救”审计效率的做法已经露出端倪,实在不能不令人忧虑这种理论驱动的审计模式在实践当中会不会走样。因此,尽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确有重大改进和突破,而且目前对它的赞誉和推崇盛于一时,我们对于这种模式的前景和效果也只能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总而言之,审计摆脱全面测试是大势所趋,估计也很难逆转。而只要不是详细审计,就必然存在着以局部推断整体的问题,此时如何选择样本就成为关键。审计模式的核心,大而言之是如何分配审计资源、设计审计程序,小而言之就是如何选取细节测试的样本。细节测试的范围和数量越有限,审计效率就越有可能提高,相应地,审计有效性减损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审计模式科学,具体说来如果选取细节测试样本的依据合理,且在实践中有效贯彻,它对审计有效性的危害就能够被控制在可容忍的水平上;反之,如果审计模式不科学,或者即使科学但在实践中没有有效贯彻,它对审计有效性的危害就会抬头。因而,在审计模式的演进过程中,要合理考虑和权衡审计效率与审计有效性。更重要的是,不仅要重视审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审计准则的完善,严格地规范审计实务、保证审计准则和程序的实际执行效率也十分重要。实际上,从前面的回顾和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些审计模式和方法之所以被替代或受到指责,有时并不是它本身不科学、不正确,而是实践中被不当执行或滥用所导致的。

从审计效率和审计有效性的角度看,内部控制在审计中是一柄“双刃剑”:审计对它的依赖程度与审计效率正相关,与审计有效性负相关。内部控制进入审计的视野之后,迅速成为分配审计资源、设计审计程序的依据,长期以来一直在审计中占居重要地位,无疑是追求审计效率的动因使然。而审计模式和思路的转换,分配审计资源、设计审计程序的依据逐步转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则主要是追求审计有效性的结果。

三,对新审计准则体系的相关解读与评论

(一)新审计准则体系体现了审计有效性优先的初衷

从2006年2月15日的41项审计准则(其他7项为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审阅、其他鉴证业务、相关服务和质量控制准则)来看,整体上以IAASB的审计风险准则为蓝本,全面引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并通过增补、修订,在整个准则体系内做到了内在一致。

前已述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确立,本身就意味着首先考虑审计有效性。具体到我国的新审计准则体系而言,也是如此。其中,涉及审计模式演变的核心准则(如第1101号、第1211号、第1231号、第1301号),更是集中反映了审计有效性优先的初衷。当然,新审计准则体系也充分考虑了审计效率问题,例如第1231号中对分析程序的强调、第1621号中对小规模被审计单位审计程序的相应简化等。

但是,优先考虑审计有效性必然导致改进审计程序,严格要求,加大工作量。这一点在第1211号关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规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大多数准则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对此,我们应该基于审计有效性与审计效率的内在关系,正确理解这方面的问题,以防止违背审计有效性优先的初衷、片面追求审计效率的倾向。

(二)新审计准则体系中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强调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新审计准则体系中,第1211号对风险评估程序中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规定十分详尽、具体。它基本上是以COS01992年的框架为蓝本,同时考虑了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角度。

应该说,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总体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即使对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和现实要求来讲也是相当滞后的。直接引入COSO框架,起点高,跨度大,但是这也正是我们发挥“后发优势”的好机会。而准则中作出十分具体的规定,一方面为注册会计师了解乃至测试内部控制提供了具体的指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国内普及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这正是目前国内企业界所急需的。从这个角度看,准则中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强调无疑具有突出的针对性和指导价值。

但是,这种详细罗列的方式,会不会导致“规则导向”的问题?这种“一步到位”的想法,会不会因为与目前现实的差距太大而流于形式?这种难度大、成本高的要求,会不会诱发职业界寻求勾划表格之类的“对策”?这些问题不仅值得认真考虑,而且必须进行合理引导和有效应对。

(三)新审计准则体系的有效执行仍然任重而道远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5篇

(1)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通过列席参加医院决策层的重要会议,了解医院领导的各项决议与意志,并以其作为审计标准和关注重点。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应该对医院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经济活动重点关注,代替医院领导行使各项监督的职能,谋求医院生存和发展之路。内部审计就是要揭示医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济效益的真实情况和面临的风险,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定期对医院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财务报表、账簿、会计凭证及本单位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审计

监督、评价医院是否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合法经营,监控医院财产安全,促进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正确和合法,并按季度写出审计报告,上报医院主要领导者,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内部审计师发挥运用国家政策法律能力强以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丰富的优势,督促医院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促进医院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2发挥内部审计促进医院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设性作用,监控医院财产安全有效,促进医院物资的保值增值

(1)加强对医院物资采购资金的审计监督。

医院的物资采购支出占医院资金支出的绝大部分,据统计,大部分医院的药品、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办公用品等物资的年采购支出总额占医院年业务支出的50%以上,因此,应加强对医院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帮助医院领导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的采购制度和采购管理流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医院的物资采购过程进行审核、监督,使医院的物资采购活动遵循公开、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并综合考虑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情况,做到择优选购,实行“阳光采购”,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医院业务繁杂,业务流程多,有设备物资采购流程、药品卫生材料采购流程、患者诊疗流程和业务收入流程,业务流程执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医院的正常经营。如出现药品、卫生材料短缺,就会影响到医生为患者开出的治疗方案及其效果,这时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向医院采购中心提出建议,增加采购次数,缩短医院药品、卫生等材料的周转时间,减少库存量,提高医院采购资金的周转率,减少不常用物资的库存数量和采购次数,对常用库存物资使用设立预警报告制度,使医院药品卫生材料采购既符合经济批量,又保证数量和质量,达到药品卫生材料采购营运性内部控制目标,提高医院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和使用率,同时也减少了资金的损失和浪费现象,使医院资金保持良性循环。

(2)增加对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的审核,建立和完善医院的价格公示制度,实行明码标价制度和一日清单制度。

向医院管理物价的科室建议实行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利用大电子显示屏,将医院常用药品、一次性卫生材料、医疗服务的项目价格、标准等信息在医院门诊大厅滚动播放,便于患者查询医疗服务收费和专家出诊等情况;并在住院处等地方增设电子触摸屏,方便住院患者查询费用明细;实行一日清单制,将住院患者的当日医疗费用明细单打印出来,并交给患者与医院提供的医疗治疗活动核对,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维权意识;开展价格服务进医院活动,医院设立价格服务监督员,由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和聘请社会人员兼任,监督医院的物价收费执行情况;杜绝医生按处方和大型设备检查单搞提成的行为,审计科和相关科室每月抽调专人对药品处方进行检查和点评,将超过一定金额的单张处方视为“大处方”,要求进行统计并在全院通报,使医院内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控制在国家要求的45%以内,这样才能降低和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3)加强对医院资产管理,监督职能科室定期对医院的财产物资进行盘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协助职能科室按季度和年度进行资产盘点,查清各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使用和领用的医疗设备实际使用数与账面记载数是否一致,有无人为损坏而无人管理的情况,科室之间调拨走不走调拨手续,或是医疗设备出现人为损坏却无人追究的情形,内部审计人员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通过盘点使医院领导层摸清家底,并向医院领导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医院职工增强管理意识和效益意识,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揭示医院管理中薄弱环节,促进医院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医院各个部门和科室的职能都了如指掌,也可以相对独立地对医院的内控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并通过自我约束性的检查,促进医院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检查本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有关法令,还可以确定医院内部的各项制度、计划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并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根据医院的每月财务报表、账簿、记账凭证、计算机数据库数据等资料,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对医院经营活动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审计,通过审计查清医院每季度和年度的各项收入是否真实、合法,每项支出是否符合财务规定,使医院做到合法经营。

4开展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修缮工程项目审计,为医院节约建设资金

积极开展基本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所有基本建设投资、修缮工程项目、供热管道改造等工程项目竣工后由医院内部审计科室先进行初步审核,再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后支付工程款,并且审计费用按审计核减额的一定百分比(如10%~20%)支付结算。开展固定资产购置和使用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对医院的新建病房楼工程决算、室内装修、旧楼维修、庭院绿化、氧气站等所有工程造价超过1万元的工程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审计核减率可达到20%,核减额巨大,可为医院节约大量建设资金,促进医院加强基建管理。

5促进医院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

医院只有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内部审计通过对医院业务活动全过程的监督、审查,对有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评价医院的经营业绩,总结经济活动的规律,从中揭示未被充分利用的人财物的潜力,并积极提出改进措施,可以极大地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医院内部审计还应该开展专项审计及调查,根据审查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通过强化对医院权力运作的审计监督,完善各项处罚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制度的行为,违者必究,坚决维护医院各项制度的严肃性,有利于预防医院内部腐败行为的发生,使医院形成良好的行医氛围。内部审计工作在规范医院的各种经济活动,维护医院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医院走健康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6篇

这次全国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理论研讨课题,是由广东省审计厅、广东省内部审计协会和浙江省审计厅、浙江省内部审计协会共同承担的。从今年七月开始以来,课题组共收到十六个省、市的文章共计85篇,这些论文均由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实务工作者和理论界的学者撰写。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我国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发展策略,论述了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目标、机构、职能和管理体制,并展望了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前景。论文取材新颖、观点明确、内容丰富、论述正确,对于促进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我就这次的论文活动进行综合评述。

一、论文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进行了论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共有制经济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的民营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为活跃流通、繁荣市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安置下岗职工和富于劳动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了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家族管理现象普遍,公司治理较薄弱;扩张中的融资“瓶颈”等。民营企业要想实现更高的目标,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发展内部审计。

在产权特征和公司治理上,民营企业与国有国营企业的最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权明晰程度,前者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清晰,而后者国家作为一个产权主体,看似明确,实则模糊;二是委托关系,前者或者所有者直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从而不存在股东与经营者层面上的委托关系,或者所有者不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存在委托关系,但委托人和人主体明确、委托链简洁、关系简单,后者所有者不可能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委托关系一定存在,而且委托人和人之间主体不明确、关系模糊、委托层级较多。

民营企业设立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自身的一种内在的主动需求。在民营企业,其外部产权明晰,不存在多级。企业是一种团队生产,当存在个人行为的外在性时就会有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在企业的团队生产中,如果没有监督者的监督就会有偷懒、虚报业绩、转移企业财物等现状的发生。当存在委托责任关系就会有受托责任人对委托人是否尽心尽职,有没有如实履行受托责任等问题。作为理性人的民营企业的业主(股东)当然就会想方设法杜绝这些增加企业内部成本影响到其自身财富增长的因素,但依靠其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尤其是当企业规模大、生产经营复杂、生产经营场所分散时,业主(股东)控制的距离太远,难以实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即使是业主(股东)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使企业团队努力工作,但企业团队内各个职能部门所作出的努力是否能够如愿以偿的给业主(股东)带来效益,增加其财富,有赖于外部人的评价,因为一个人或组织难以对自己的工作好坏和努力的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预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一个专司内部监督控制职能的部门,有利于协助业主(股东)组织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其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二、论文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目标与职能进行了论述

1、大家一致认为,内部审计目标是内部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内部审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所以内部审计目标必须反映所服务企业的性质,并受制于客观经济环境。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必然反映的是民营企业的本质特性及其内部审计的本质要求。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目标是单一的,就是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就是反映民营企业最本质的内生变量的产权属性和公司治理属性。民营企业的股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身财富的不断增长,而在有效的公司治理构架下,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趋于一致。在这个组织目标统辖下,内部审计目标就是在于协助组织成员增加企业价值和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2、内部审计职能是围绕实现内部审计目标而内生的固有功能,它受到审计目标的影响,所以审计职能也会受到企业特性的影响。

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而民营企业更重视的是服务职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是自身发展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目的就是在于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协助和保证组织实现目标。除了国有企业一般的评价和控制等服务性职能外,因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产权属性和公司治理属性不同,还突出明晰产权和咨询等服务。民营企业的产权属性表现为外部的明晰性和内部的模糊性,公司治理上表现为存在构建合理公司治理的基础,产权属性决定了民营企业拥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不具有的一项特殊服务功能-明晰内部产权,而存在构架合理公司治理基础的属性决定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功能。

因此,咨询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在一个存在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目标与股东目标一致,领导团队追求价值增值,内审必须帮助组织实现这个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极其复杂多变,内审凭借自己的独有身份和优势,采用参与式的审计方式,以服务为导向,为企业提供保证咨询服务。其所涉及的服务咨询领域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项目投资、销售市场景气状况等战略性决策,也包括了物资采购、生产工艺,产品促销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后勤服务系统效率、信息系统设计与运行等技术和运营性决策,内审人员通过与经营者的交流自己的审计结论协助经营者改善经营效益。

三、论文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管理体制进行了阐述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管理取决于民营企业本身”,这是这次所有论文的一个共同点。在民营企业,无论是存在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治理结构还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单边治理结构,经营者都有动力把内部审计机构安排成最具有工作效率和效能的组织结构,影响内审工作效率和效能的是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了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民营企业应把内部审计机构直接设置在股东会或董事会的领导下。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业主(股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股东会人数不多,工作机制和决策机制灵活,能够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管理,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直接隶属于股东会的领导,保障审计人员的绝对权威。对于规模大,按公司制运行的民营企业则应将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董事会的领导之下。

在管理体制上,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只受本单位的领导,对本单位的上级负责。在业务上受内部审计协会的指导,具体表现应为执行遵守《中国内部审计条例》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行业准则和规章。

四、论文探讨了审计内容与重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以管理审计为重点。民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是一项基础工作,是进行管理审计的基础。民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一是保证企业组织科学合理,生产流程规范运行;二是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真实及时,以便保证实现审计目标,提供决策有用性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发挥内审的管理职责,实施管理审计,达到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内审人员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组织成员,提高组织机构的效率,合理配置经济资源,达到企业经营的既定目标。

2、突出战略审计和风险评估。民营企业目前正面临经济转型期和第三次创业的考验,民营企业的家族经营模式还没有形成一个企业家队伍,企业领导者对未来经营环境和核心竞争力的洞察力、预知力和创新力都不够敏锐,对新兴行业经验不足,定力不够。这些不利条件使得民营企业举步维艰,一旦出现投资决策、经营决策错误,就有可能出现企业现金断流,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民营企业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战略性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期望内审能够对组织管理的业务性质、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市场、组织的市场形象、运营机制等战略问题进行审计和评估,协助保证组织规避市场风险、获取战略优势。

3、开展质量审计,促进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发展壮大,以质量求生存。IIA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与ISO9000在内容和目标上的共同之处,是内审结合ISO9000开展质量审计的理论依据。ISO9000系列标准的内容几乎包括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各个方面,要达到ISO9000的标准,需要企业组织成员共同努力,对每个工序、流程、作业方式、管理模式、质检过程等进行严格控制和规范。所以内审有责任也有权威结合ISO9000搞好质量审计,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内审目的。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7篇

一、论文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进行了论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共有制经济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的民营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为活跃流通、繁荣市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安置下岗职工和富于劳动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了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家族管理现象普遍,公司治理较薄弱;扩张中的融资“瓶颈”等。民营企业要想实现更高的目标,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发展内部审计。

在产权特征和公司治理上,民营企业与国有国营企业的最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权明晰程度,前者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清晰,而后者国家作为一个产权主体,看似明确,实则模糊;二是委托关系,前者或者所有者直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从而不存在股东与经营者层面上的委托关系,或者所有者不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存在委托关系,但委托人和人主体明确、委托链简洁、关系简单,后者所有者不可能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委托关系一定存在,而且委托人和人之间主体不明确、关系模糊、委托层级较多。

民营企业设立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自身的一种内在的主动需求。在民营企业,其外部产权明晰,不存在多级。企业是一种团队生产,当存在个人行为的外在性时就会有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在企业的团队生产中,如果没有监督者的监督就会有偷懒、虚报业绩、转移企业财物等现状的发生。当存在委托责任关系就会有受托责任人对委托人是否尽心尽职,有没有如实履行受托责任等问题。作为理性人的民营企业的业主(股东)当然就会想方设法杜绝这些增加企业内部成本影响到其自身财富增长的因素,但依靠其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尤其是当企业规模大、生产经营复杂、生产经营场所分散时,业主(股东)控制的距离太远,难以实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即使是业主(股东)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使企业团队努力工作,但企业团队内各个职能部门所作出的努力是否能够如愿以偿的给业主(股东)带来效益,增加其财富,有赖于外部人的评价,因为一个人或组织难以对自己的工作好坏和努力的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预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一个专司内部监督控制职能的部门,有利于协助业主(股东)组织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其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二、论文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目标与职能进行了论述

1、大家一致认为,内部审计目标是内部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内部审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所以内部审计目标必须反映所服务企业的性质,并受制于客观经济环境。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必然反映的是民营企业的本质特性及其内部审计的本质要求。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目标是单一的,就是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就是反映民营企业最本质的内生变量的产权属性和公司治理属性。民营企业的股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身财富的不断增长,而在有效的公司治理构架下,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趋于一致。在这个组织目标统辖下,内部审计目标就是在于协助组织成员增加企业价值和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2、内部审计职能是围绕实现内部审计目标而内生的固有功能,它受到审计目标的影响,所以审计职能也会受到企业特性的影响。

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而民营企业更重视的是服务职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是自身发展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目的就是在于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协助和保证组织实现目标。除了国有企业一般的评价和控制等服务性职能外,因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产权属性和公司治理属性不同,还突出明晰产权和咨询等服务。民营企业的产权属性表现为外部的明晰性和内部的模糊性,公司治理上表现为存在构建合理公司治理的基础,产权属性决定了民营企业拥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不具有的一项特殊服务功能-明晰内部产权,而存在构架合理公司治理基础的属性决定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功能。

因此,咨询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在一个存在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目标与股东目标一致,领导团队追求价值增值,内审必须帮助组织实现这个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极其复杂多变,内审凭借自己的独有身份和优势,采用参与式的审计方式,以服务为导向,为企业提供保证咨询服务。其所涉及的服务咨询领域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项目投资、销售市场景气状况等战略性决策,也包括了物资采购、生产工艺,产品促销效果、人力资源管理

、后勤服务系统效率、信息系统设计与运行等技术和运营性决策,内审人员通过与经营者的交流自己的审计结论协助经营者改善经营效益。

三、论文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管理体制进行了阐述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管理取决于民营企业本身”,这是这次所有论文的一个共同点。在民营企业,无论是存在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治理结构还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单边治理结构,经营者都有动力把内部审计机构安排成最具有工作效率和效能的组织结构,影响内审工作效率和效能的是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了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民营企业应把内部审计机构直接设置在股东会或董事会的领导下。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业主(股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股东会人数不多,工作机制和决策机制灵活,能够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管理,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直接隶属于股东会的领导,保障审计人员的绝对权威。对于规模大,按公司制运行的民营企业则应将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董事会的领导之下。

在管理体制上,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只受本单位的领导,对本单位的上级负责。在业务上受内部审计协会的指导,具体表现应为执行遵守《中国内部审计条例》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行业准则和规章。

四、论文探讨了审计内容与重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以管理审计为重点。民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是一项基础工作,是进行管理审计的基础。民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一是保证企业组织科学合理,生产流程规范运行;二是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真实及时,以便保证实现审计目标,提供决策有用性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发挥内审的管理职责,实施管理审计,达到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内审人员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组织成员,提高组织机构的效率,合理配置经济资源,达到企业经营的既定目标。

2、突出战略审计和风险评估。民营企业目前正面临经济转型期和第三次创业的考验,民营企业的家族经营模式还没有形成一个企业家队伍,企业领导者对未来经营环境和核心竞争力的洞察力、预知力和创新力都不够敏锐,对新兴行业经验不足,定力不够。这些不利条件使得民营企业举步维艰,一旦出现投资决策、经营决策错误,就有可能出现企业现金断流,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民营企业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战略性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期望内审能够对组织管理的业务性质、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市场、组织的市场形象、运营机制等战略问题进行审计和评估,协助保证组织规避市场风险、获取战略优势。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8篇

一是论坛主题与当前形势扣得紧。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今年青年论坛围绕深化改革中审计怎么办、审计如何做到全覆盖、如何抓好审计现场管理进行研讨,这三个方面既是今年审计署和省厅领导提出的新要求,又是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拿出对策。

二是论文评审坚持质量第一。根据论坛通知要求和论文的基本标准,审计学会首先对各地上报的109篇论文进行了初选;然后将初选出的23篇论文匿名提交专家审评,专家提出一二三等奖论文的意见;最后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开会讨论,集体研究决定获奖论文。从论文的质量看,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准,理论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对策。

三是论坛的氛围比较好。刚才,8名同志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发言,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各有创见。专家的点评非常中肯、到位、精彩,有画龙点睛之妙,与其说是点评,不如说是一次高水平的培训。通过举办论坛,大家既提高了理论研究水平,又得到了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足,由于今年选题的难度大,一些论文包括获奖的论文存在质量不高、深度不够、缺乏新意、不够规范、篇幅较小等问题;有的论文没有按照本次论坛规定的范围和内容去研究撰写,虽然文章写得挺好,但与奖项失之交臂,非常遗憾;地市提交的论文篇数不够平衡,有的一个县就报了20多篇,但有的一个市也没有几篇。这些问题需要今后引起重视,认真加以改正。

第二、审计青年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严三实”

今年3月份,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了“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这段论述,点明了为人为政的根本,抓住了干事创业的要害。作为审计事业中坚和审计事业发展希望的青年审计人员,应将“三严三实”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率先以修身增强党性、以律己树好形象、以实干助推发展。

(一)求知上进,做一个勤学习的审计青年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勤奋是事业成功的源泉。处在一生中最好学习阶段的青年人,都应把敏于求知、勤于学习的精神升华为人生态度,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做到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一是学习要有计划。要在常规理论与业务学习的基础上,及时拓展视野,更新知识,增强新形势下开展审计工作,提升审计质量的能力。系统学习和掌握党的新思想、新论断,指导审计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时刻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审计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时效性;熟练掌握相关审计法规制度和计算机审计技术,做精通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学习提升工作能力,以工作能力保证审计质量,以审计质量助推审计事业发展。

二是学习要有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将人托到成功的彼岸,错误的学习方法会把人拉入失败的深谷。现在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审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加之审计工作很忙,如果我们不抓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人就会落伍,工作就很被动。所以,我们要不断借鉴成功的学习经验,总结高效的学习方法,坚持从理论中探索,在实践中提炼,摸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我,尽快成为审计机关的业务骨干、审计事业的有用之才。

三是学习要有韧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艰辛与枯燥人人皆知,三分钟的热度只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学习未必短期就能见效,但不学习很快就会退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劲头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对困难不低头、枯燥面前不放弃,始终相信,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

(二)严于修身,做一个有涵养的审计青年

古人对修养有这样的经典描述:闲时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修养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阅历,努力提高思想境界,提升个人品德和人格魅力。

一要忠诚老实,谦虚做人。诚实是立身、立言、立行的基础,谦虚是谋事、干事、成事的根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襟怀坦荡,实话实说,实事实干;在遭受挫折和危机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状态,乐观、自信、正确看待升降去留、荣誉地位;在事业有成的时候,千万不能忘乎所以、骄横跋扈、居功自傲、目无一切,逆境考验的是人的意志,顺境则彰显着人的品行。

二要心存敬畏,慎言慎行。我们在审计中,要敬畏党和人民赋予的审计监督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慎言、慎独、慎欲、慎微;与被审计单位交流时,要谨慎小心,谦虚诚恳,遵守审计纪律;个人独处时,要保持警惕,严守法纪;面对诱惑时,要保持清醒,洁身自好,培养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从细微处着眼,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一身正气,营造风清气正的审计工作氛围。

三要秉公用权,廉洁从审。廉洁从审是审计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审计过程中,不能带有任何个人偏见,既不无依据夸大问题,也不主观歪曲事实,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面对手中的权力,要严格要求自己,强化自我约束,秉公用权,不搞特权,不,不,不以审谋私,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树立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清正廉洁的形象。

(三)勇于创新,做一个开拓型的审计青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历经三十年风雨的审计,正是因为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审计内涵、审计方法,才取得了辉煌成就。青年审计人员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有创新的责任与勇气、改革的担当与锐气,革故鼎新、勇于进取,成为审计事业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一要树立创新意识。大胆破除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自觉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及时把握和抓住机遇,审时度势推动创新。要有自我否定的精神,勇于否定陈旧的认知和经验,走出自己的条框桎梏,适时扬弃和更新自己,不断地总结提升、积极创新。

二要提高创新能力。青年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善于积累,努力开拓知识面,为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善于在实践工作、审计案例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升华,寻找创新的灵感,培养和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要推出创新成果。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出成果:在创新审计理念上出成果,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在创新审计内容上出成果,拓展审计工作领域;在创新审计方法上出成果,以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在创新审计结果上出成果,实现审计效益最大化;在创新审计管理上出成果,增强审计工作整体效能;在创新审计理论上出成果,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指导;在创新审计队伍建设上出成果,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严谨细致,做一个务实性的审计青年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青年审计人员应该以“细”字当头,于“实”处着力,秉承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创造卓尔不凡的工作实绩。

工作要细。青年审计人员必须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地开展审计工作,要把严谨细致落实到制定审计计划、开展审前调查、制定审计方案、实施审计方案、撰写审计报告、做出审计处理、进行审计复核、利用审计成果等每一个审计环节,确保审计结果“零瑕疵”。

作风要实。青年审计人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好高骛远,不急功冒进,不脱离实际,依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持把审计工作的出发点放到查深、查透、查出大要案上;把审计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上;把审计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上。

业务要精。青年审计人员要以过硬的业务技能胜任本职工作,做审计队伍中的精兵强将,在开展审计工作中以“四精”把好“四关”:精心组织,严把立项关;精雕细刻,严把方案关;精打细算,严把实施关;精准复核,严把效率关。精益求精抓好审计质量, 争创优质审计项目,打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审计“精品”。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9篇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审计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然后详细说明了绩效审计的三个层次: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效果性审计,并初步构建了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推进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内部审计

一、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研究背景

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是指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促进学校管理者优化配置资源、提高绩效,从而建设资源节约型高校。我国的财政管理改革已进入以支出管理改革为重点的阶段,高校教育经费支出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因此,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开展绩效审计,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监督和审计,无论是对高等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的管理改革还是审计事业的发展,都是一条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高校教育经费绩效审计的审计主体可分为内部审计部门和政府审计部门,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高校绩效审计的研究多数是以政府审计部门为出发点,探讨政府对高校的绩效审计,但是仍未形成完善的制度规范和统一的指标体系,高校的政府绩效审计处于初步建设时期,开展还需一段时间。

2015年3月24日,《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15〕2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颁布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内部审计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强化过程监管的重要方式,是提高资源绩效的重要保障。”高校内部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延伸,在高校绩效审计中具有主动性,是推进高校绩效审计的动力与保障。因此本文选取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审计主体,以内部审计部门为研究视角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审计进行研究。

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理论基础1.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既不是消费上具有完全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也不是在消费上完全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兼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成分,属于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由政府、学生和社会共同承担,同时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成本效益观念,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审计满足了利益相关者对经费支出效果的需要。2.委托理论委托理论认为,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经营权分离后,一方面委托人希望人能诚实、公允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不仅要实现财产的保全,还要实现财产的增值;另一方面,人也有义务向委托人说明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和结果。政府对高校投入资金,委托高校负责人对投入资金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为社会最大效率地提供公共服务,输出优秀人才;校企合作方、银校合作方等委托方投入或借出资金,希望高校为其盈利;学生缴纳学费,希望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保障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履行,满足众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产生了绩效审计的要求。

(二)现实意义1.绩效审计是高校厉行节约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如设备仪器的采购与管理不善,重复购置;基建修缮项目没有长远规划,重复拆建;参加或举办没有意义的会议与活动,铺张浪费。这些不仅容易滋生高校腐败,还会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当前的高校内部审计侧重于财务收支的总量审计,缺乏对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高校教育经费的某项支出不超预算,并不代表这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高,这项资金的支出不一定达到了预期效果,因此这笔资金即使不超预算,也是低效的支出,甚至是浪费的不合理支出。因此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进行绩效审计,对支出的绩效进行评价,可以保障经费支出的合理性与节约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益。2.绩效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纵深发展的必然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绩效审计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西方国家审计的主流方向(安杰等,2010)。在我国,高校虽然一般都设置了独立的审计部门,对经济责任、财政收支、基建修缮、科研经费等方面进行审计与监督,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却没有充分发挥,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局限于财务预决算以及日常收支活动的准确性、差异性,却很少考虑学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因此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创新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2014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正式实施。新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内部审计的目的与绩效审计的内容相统一,因此引入绩效审计不仅是高校内部审计的创新方向,更是内部审计纵深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审计经济性审计是指审计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是否以最低费用获取一定质量的资源,审计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是否节约以及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经济性审计是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按照厉行节约以及经费优化配置的方针进行经济性审计,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审计:1.经费支出的节约性审计审计在保证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情况下,资源的购买成本是否有压缩空间,是否达到最低;审计资源的购买与获取是否严格执行预算,有无挤占挪用资金;审计是否严格执行了政府采购政策。2.经费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审计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教育经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高等学校经费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经济性审计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审计经费的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最大限度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率性审计效率性强调的是成果与支出的比例关系,追求比例的最大化。对于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来说,效率性审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取得同等的教育成果,高校教育资源的消耗程度,即审计是否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一定量的成果;审计购入的资源是否优化配置,有无资源闲置与浪费。效率性审计是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关键,是连接经济性审计与效果性审计的桥梁。效率性审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人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高校教育经费支出获取教师、行政人员等各种人力资源,其中教师资源是核心,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发展潜力,因此人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的重点是审查教师的人数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2.物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物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主要是审计房屋、设备、图书等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审计物力资源是否优化配置,有无闲置浪费。3.财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财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主要是审计高校教育经费在人才培养和发展科研两方面的支出效率性。

(三)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效果性审计效果性审计是审计教育经费支出后所实现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关系,即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效果性审计可分为两个方面的审计:1.人才培养效果性审计我国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是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评价教育经费支出效果的重要内容。2.科学研究效果性审计高校的另一职能是科学研究,即通过科学研究不断输出新知识,促进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效果性审计主要是审计高校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四、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绩效审计本身是一个多指标综合性的审计模式,涉及到从资源的购买、使用到产出的全过程审计,因此一套科学实用、清晰可比的高校教育经费绩效审计指标是绩效审计的关键。本文基于内部审计的视角,初步探索了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见表1。各审计指标的具体描述如下:

(一)经济性审计1.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比例=(实际支出/预算支出)×100%该指标越大,说明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越差;该指标值大于1时,实际支出超预算,经费使用可能存在浪费。2.本年实际支出增加比例=(实际支出-上年支出)/上年支出×100%该指标值大于0,说明本年支出大于上年支出,指标值越大,超出上年支出越多;指标值小于0时,本年支出较上年支出节约。3.教学支出比例=(教学支出/总支出)×100%该指标反映了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该指标值保持较高才是合理的支出结构。4.三公经费支出比例=(三公经费/公用经费)×100%三公经费包括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是应该严格控制的支出,该指标应维持在较低值。5.设备购置支出比例=(设备购置支出/公用经费)×100%设备购置支出比例包括可分别计算教学设备购置比例和行政设备购置比例,并进行对比分析。教育经费的支出重点应该是教学,教学设备在满足师生需要的同时还要及时优化更新,因此教学设备购置支出应该远大于行政设备购置支出。6.人员经费比例=(人员经费/总支出)×100%人员经费包括在教职工工资、福利、补贴等,人员经费比例越高,公用经费必然少,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该指标值应维持在较低水平。

(二)效率性审计1.学生教师比例=(学生人数/教师人数)×100%该指标值高,表明高校教师资源利用效率高。但是不能过高,生师比太高说明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影响学校办学质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文件的规定,符合基本办学条件的生师比不能超过18:1。2.教师人均工作量=全校教学工作量/教师人数该指标反映了教师资源的利用效率,指标越高,效率越高。该指标不能过高,过多的工作量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会挤占教师的科研时间。3.专业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专业教师人数/全体教职工人数)×100%专业教师在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指标值高,说明人力资源利用效率高;该指标值低,说明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可以精简非教学人员,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4.高层次人才占专业教师比例=(高层次人才数/专业教师人数)×100%高层次人才是指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面向国内外引进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学历的教师。该指标越大,说明师资力量越好,教学和科研发展的实力越强,人力资源效率越高。5.房屋利用率=(实际使用的房屋面积/可使用的房屋面积)×100%房屋包括高校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宿舍楼、运动馆等,该指标高,说明房屋资源利用率高,反之说明基建项目缺乏合理规划,导致资源闲置与浪费,效率低下。6.设备更新率=(当年更新的设备数/当年购入的设备数)×100%该指标低,说明当年购入的设备未能及时投入使用,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设备重复购置或者设备更新不及时。这一方面导致了资源的闲置,另一方面学生未享用到优质资源,物力资源效率低下。7.设备使用率=(设备实际使用小时数/该设备可充分使用小时数)×100%该指标反映设备使用效率,值越高说明设备使用越充分。8.图书借阅率=(图书借阅量/图书总数)×100%图书资源是学习知识和发展科研的重要资源,该指标反映了师生对图书的利用率,指标值越高说明该项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率性越高。9.科研成果数与科研支出比=科研成果数/科研支出科研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出版的图书、获取的专利。该指标反映了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指标越高效率越高。10.学生人数与总支出比=学生人数/总支出该指标反映单位经费支出所能负担的学生数量,该指标值越高说明经费的使用效率越高。

(三)效果性审计1.学生毕业率=(毕业人数/学生总数)×100%学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毕业,该指标反映了高校培养的合格大学生的比例。2.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人数/毕业生人数)×100%该指标反映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指标值越高,表明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越高,教育经费的支出效果好。3.学生人均获奖数=获奖数/学生人数包括部级或地方级举办的知识竞赛、体育竞赛、实践竞赛等各类获奖数,该指标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比例越高效果越好。4.教师人均论文数=数/教师人数该指标反映了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指标值越高,表明高校教师科学研究获得成果越多。5.核心期刊论文比例=(核心期刊论文数/总数)×100%该指标反映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数,指标值越高,说明教师科研能力越强。6.教师人均科研专利数=科研专利数/教师人数该指标反映了教师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指标值越高,经费支出的效果性越好。7.教师人均出版教材数=出版图书数/教师人数图书出版包括教材、理论研究、文学作品等的出版,反映了教师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和完整化,指标值越高,科研效果越好。

五、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建设,推进高校教育经费的绩效审计

(一)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而在高校管理体制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局限于过去的监督职能,忽略了内部审计的确认和咨询功能,内部审计在高校的独立性受到制约,不利于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意见》中明确提出“充分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应设置独立内部审计部门,足额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要保障内部审计部门依法审计、依法查处问题、依法公告审计结果,不受其他机构和个人的干涉。对拒不接受审计监督,阻挠、干扰和不配合审计工作,或威胁、恐吓、报复审计人员的,要依规查处。”因此,独立性是内部审计部门的根基与核心,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推进绩效审计的根本保障。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是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全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审计与评估,审计范围更加广泛,审计业务的性质更加复杂,这不仅加大了审计的工作量,而且要创新审计方法,如果仅依靠传统的审计方法,绩效审计工作很难开展,其优越性也无法体现。目前,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实施,使信息化建设深入影响到校园内各类用户和管理部门,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更是快速。但是,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却不甚理想,一部分高校自行开发了简单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一部分高校仅是利用Excel表进行审计,高校内部审计作为审计主体,却无法跟上审计对象的信息化步伐,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因此,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内部审计的水平,不仅是绩效审计的需求,更是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需求。

(三)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多元化建设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要顺利开展绩效审计,必须创新审计方法,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但是仅靠硬件设备的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审计人员队伍的多元化建设。审计人员是绩效审计的主要推动力和实施者,具备一支由经济、管理、法律、建设工程、信息系统等专业背景和专业资格的人员组成的审计队伍是高校实施绩效审计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安杰,国效宁,徐铭禧.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现状、意义与建议[J].会计之友,2010(10):92-94.

[2]张建林,刘韩婷.浅析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J].河北企业,2013(1):63.

[3]伍清.绩效审计视角下高校教育经费审计内容研究[J].会计师,2014(1):53-54.

[4]冯彦妍.高等教育经费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王丽萍,郭岚,张勇.高校新绩效预算管理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J].会计研究,2008(2):68-75

审计效率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 教育经费 绩效审计

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12届国际会议(澳大利亚)《总声明》指出,“除了合规性审计,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这就是绩效审计”(王学龙等,2007;孙平,2010)。绩效审计又称“三E”审计。高校绩效审计是对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查和评价(秦宇等,2008),重点关注在实现高校发展目标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教育资源成本的经济性,即高等教育支出是否节约,有无损失浪费;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职能过程中教育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高等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以及教育资源投入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效果。

一、我国高校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1.高校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

从国际审计发展来看,绩效审计与现代审计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同步,它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发展于20世纪70―80年代,到90年代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张雅,2007;谢家启,2007)。目前,绩效审计已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并在许多国家政府审计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美国绩效审计占政府审计工作量的比例达90%以上。其次,绩效审计职能范围日益扩大,不断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延伸。第三,绩效审计已取得显著的成果,一是节约了大量社会资源,如英国国家审计署开展的绩效审计,平均每1英镑的审计成本能给社会带来8英镑的资源节约;二是促进了政府部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张健,2006)。为适应现代审计发展潮流,提高审计的层次与水平,高校开展绩效审计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2.高校绩效审计是加强公共财政支出监管的必然要求。

西方绩效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这场声势浩大的行革,使政府等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生活日益民主化,公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高等教育经费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绝对比例,且近年来政府投入不断增加,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2010年近五年间,我国高等学校(包括高等本科学校、高职高专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收入总量从3 057.86亿元增长到5 629.08亿元,年均增长率16.48%,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从1 302.52亿元增长到2 965.32亿元,年均增长率22.83%;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由42.6%增长到52.68%(详下表)。高等教育财政性支出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开展高校绩效审计,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纳税人的钱真正用在刀刃上,推进公共受托责任有效履行。

3.绩效审计是提高高校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当前,随着我国高校规模扩张的逐步完成,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到“大众教育”阶段,教育投入从硬件建设投入为主转变到软件建设投入为主,从外延发展转变到内涵发展,正努力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但与此目标以及公众期望相矛盾的是,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费使用效率低下等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例如,200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采用国际通行的惯例,对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的69所进行投入与产出的绩效评价,结果显示:近半数高校在2006―2008年的3年间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绩效审计,加强高校内部管理,降低办学成本,提高高校治理水平,从而推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二、我国高校绩效审计开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的审计工作大都仍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调查,高校审计项目中财务收支审计占到了43%,对工程项目的审计占到14%,效益的审计只占到8.5%,绩效审计只在审计高校基建专项资金时使用,对高校经常性经费的绩效审计还没有开展(张健,2006;张学平,2009),这与现代审计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1.高校缺乏开展绩效审计的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资金短缺与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前几年高校规模扩张引发的“圈地贷款”热潮,给高校造成巨大的债务负担和金融风险,2006年中国社科院的社会蓝皮书显示,中国公办高校银行贷款超过1 500亿元,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10亿元至20亿元。在此背景下,这些高校更多地关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和多渠道筹集资金,以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来缓解高校财务运行压力。近几年,政府也逐步意识到高校作为非盈利机构大规模举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断加大公共财政高等教育投入,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也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推进高校债务化解工作。但是由于长期的惯性思维,始终将教育资金管理的重心放在争取经费上,对高校整体工作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专项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的申请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造成预决算“两张皮”的现象。这种“重申请,轻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必然造成对绩效审计需求不足,对教育资金绩效情况关注不够。

2.高校绩效审计法律法规和准则体系尚不健全。

西方国家绩效审计开展较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美国作为最早将绩效审计引入政府审计的国家,早在1972年,GAO(2004年前称美国审计总署,后称政府问责办公室)就制定了《政府的机制、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标准》(Standards for Audit of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Programs, Activities and Functions,后称GAS),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政府绩效审计准则。GAS经过多次修订,一直延用至今。英国于1983年通过了《国家审计法》,从法律上授权英国国家审计部门实施绩效审计,2003年英国国家审计署(NAO)又修改并制定了新的《绩效审计手册》。NAO还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绩效审计指南,包括绩效审计指南、绩效审计项目设计指南、绩效审计抽样指南、绩效审计案例指南等。

与西方国家绩效审计规范化建设相比,目前,我国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缺少绩效审计准则及其实务指南。企业对开展绩效审计,目前通常参照《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企业效绩评价标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绩效评价的文件。2011年财政部颁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这对推进政府绩效审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高校绩效审计目前尚无可直接参照的规范性文件或制度,造成我国绩效审计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我国高校绩效审计又滞后于我国企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绩效审计。

3.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有难度。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审计人员衡量、考核、评价审计对象绩效的标准和尺度,是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依据,是与审计判断直接相关的(张雅,2007)。高等教育是培养特定人才、传播和创造优秀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社会文化活动,其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与营利组织不同,高校更多的是对社会效益的关注,它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面所显示出的效益很难从数量上进行全面概括,例如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在“德”的方面进行衡量,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境界作出数量上绩效评价是有困难的,只能根据客观情况从主观上推断出一个大致的评价,因而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张健,2006;仉素琴,2006)。其次,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培养专门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活动,它在促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成效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张雅,2007),且其产生的影响将持续较长时间。再次,高等学校所提供的劳动成果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产生的效益将在很大范围内发生作用,有相当一部分效益并不能在高校范围内直接反映出来,而是以潜在的、转换的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高校绩效审计对象的这种模糊性、长远性、宏观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张健,2006),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带来一定难度,这也是高校绩效审计较难全面开展的主要原因。

4.高校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绩效审计是审计发展到较高形态的审计类型,其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统计抽样、系统论、行为科学、运筹学、质量分析、决策模型研究等现代科学方法,审计手段上广泛使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践来看,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是绩效审计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国,美国审计总署有工作人员5 200人左右,其中约有2 500名会计师,约1 500名如经济、法律、工程、数学、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专家(张雅,2007)。

而我国高校的审计人员多数为财会人员出身,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工程技术、计算机、教育及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其次,高校审计人员的年龄与职称结构不合理,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调查,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37%,35~55岁占27%,55岁以上占36%;初级职称占46%,中级职称占34%,高级职称仅占2.7%,其他占17.3%。此外,高校内部审计目前的独立性不强,审计人员受重视程度不够,对其激励措施较少,从而造成高校审计工作只能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已成为制约高校绩效审计开展的因素之一。

三、推进我国高校绩效审计开展的措施与建议

1.树立科学的绩效审计理念。

《审计署2008年―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这一战略决策为国家审计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对高校审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教育经费大幅增长、社会各界对教育空前关注的背景下,必须加快高校审计转型,逐步实现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绩效审计为主的转变,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高等教育经费损失浪费和教育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以促进高等教育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为目标的绩效审计理念,采取开展绩效审计以及绩效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类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高等教育经费在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客观评价高等教育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审计意见,促进高校正确决策、科学理财。

2.逐步建立健全高校绩效审计法律法规和准则体系。

绩效审计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审计方式,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目前,我国绩效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绩效审计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因素,绩效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已迫在眉睫(李星吾、黄江海,2010)。首先,要确立绩效审计法律主体地位,2006年新修订的《审计法》仅在第一章第一条和第二条中提到与效益有关的内容,分别为:“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尚无明确的法律条文对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进行清晰的阐述,造成绩效审计法律依据不足,因此,绩效审计法制化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其法律主体地位。其次,要逐步完善绩效审计准则和指南体系建设,绩效审计具有综合性、宏观性和增值性等特点,涉及领域广泛,近年来扩展到政策落实情况的审查评估、决策实施的审查、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安全的评价等,审计证据获取、审计具体实施等都不同于财务收支等传统审计,为规范绩效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绩效审计准则和操作指南,为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实务提供具体的参考与指导。再次,要细化高校绩效审计具体规定,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以及教育行业投入产出的特点与其他行业有较大差别,需要结合实际,对高校绩效审计的基本原则、审计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评价、审计报告、审计结果运用、外部审计力量利用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具体的规定,体现行业特色(白鹭,2008;夏丹等,2012)。

3.构建科学的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绩效审计的核心,制定时可参照:(1)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2)权威专业机构制定的标准或公认的实务标准;(3)行业平均水平;(4)被审计单位自己制定的标准;(5)专家、中介机构提供的标准;(6)相似审计业务所用的衡量标准或以前年度审计使用的标准。同时,评价指标应遵循客观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科学性、灵活性以及成本效益等原则,综合考虑特定条件下绩效的所有重要事项和方面,注意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预算和实际业绩相结合,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付代红、朱敏文,2010)。

此外,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围绕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与产出,深入分析影响绩效的因素与环节,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例如,在教育资源投入方面,可分别考虑人、财、物的配置情况。具体来讲,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主要关注师生比,专任教师占全校职工的比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比例等。高校财力资源配置主要关注经费收入增长率,生均财政经费拨款数,自筹经费收入占总经费收入的比率,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别占经费总支出的比率,教学业务费和设备购置费占公用经费的比率以及财务实际管理状况等。高校物力资源配置主要关注生均占用房屋建筑面积,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生均图书资料册数等资产设备的投入建设使用等情况。

在教育资源产出方面,综合考虑教育成果、教学效果、科研成果、教材建设成果、学科建设成果等。教育成果主要包括万元教育投入培养学生数,万元财政投入培养学生数,学生毕业率,毕业生就业率等。教学成果包括在校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实际掌握情况,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数,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论文数,教育质量社会满意度等。科研成果主要包括教师人均数以及人均SCI、SSCI、AHCI、EI及MEDLINE收录论文数等,教师人均科研项目获得数和人均科研经费等,获发明专利数等科研获奖情况等。教材建设成果主要包括教师人均出版教材的数量,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材的数量等。学科建设成果包括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数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数,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数等。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和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侧重点等也是不同的,指标体系构建要求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学等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具体权重,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全面性、特殊性、规范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取得较好的平衡。

4.加强高校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绩效审计层次较高,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较广,要求高校不仅要配备传统审计需要的会计、财经、法律等方面的人才,还要引进具备公共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员,促进审计人才队伍专业构成多元化。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扩展审计人员知识范围,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计算机审计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宏观思维能力,改善审计人员整体素质。要优化审计人员配置,有效利用第三方审计以及外聘专家的力量,提高绩效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高校绩效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准则指南、评价体系、人才队伍等方面都需要逐步完善。绩效审计的发展方向不可改变,高校应创新思路、大胆尝试,在改革发展中占得先机。

(作者为硕士、CPA、审计师)

参考文献

[1] 张健.高校绩效审计标准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05-01.

[2] 佚名.教育部直属高校近半高耗低产 十大学绩效最差[DB/ OL].[2009-12-11].http://.cn/gaokao/2009-12-11/095 2229603.shtml.

[3] 罗洪霞.绩效审计是高校内审工作发展的方向[J].太原:会计之友(中),2007(1):46.

[4] 佚名.社会蓝皮书:中国公办高校银行贷款超过1500亿[DB/OL].[2005-12-22].http://.cn/ g/20051222/05112218543.shtml.

[5] 刘芳,李松.浅议政府绩效审计法制建设[DB/OL].[2011-04-19]. http:///n1992130/n1992150/n1992576/2693804. html.

[6] 邢俊芳.效益审计中国模式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7] 冯彦妍.高等教育经费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03-01.

[8] 翟志华.高校内部审计的制约“瓶颈”分析与对策研究[J].太原:会计之友(上),2007(4):40-41.

[9] 秦宇,陈红,白璐.我国高校绩效审计初探[J].北京:管理观察,2008(10).

[10 ] 张雅.高校效益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研究[D].石家庄: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10-01.

[11] 付代红,朱敏文.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武汉:财会通讯,2010(8).

[12] 仉素琴.浅谈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绩效审计[J].包头: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3).

[13] 夏丹,向锐,李小华.高校专项经费绩效审计探析[J].北京:新财经,2012(7).

[14] 谢家启.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J].武汉:教育财会研究,2007(2).

[15] 王学龙,郝斯佳,陈光明.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J].兰州:财会研究,2009(7).

[16] 孙平.推进绩效审计在林业工程审计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经济,2010(4).

[17] 张学平.新经济环境下高校绩效审计的思考[J].西安: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

[18] 李星吾,黄江海.推进全面开展绩效审计的工作思路[J].北京:中国内部审计,2010(1).

上一篇:无效建设工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基建工程档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