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05:23:16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毕业论文

引言

毕业设计与论文环节是高校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该环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它是学生在系统掌握了基本理论及专业技术知识基础上进行的科研活动,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它使学生开始进入设计、研究、管理等领域。通过该环节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业务工作基本技能、调查研究、论证、计算、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与写作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目的。可以说没有哪一门课程或环节能够达到如此全面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然而,近些年来高校毕业实践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假大空、抄袭现象时有存在。如何改进才能制止这种现象,以保证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质量,目前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一、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及其毕业论文的难点

自从1998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以来,财务管理专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财务与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掌握财务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有关财政、金融和企业财务方面的法律、方针和政策,成为具有较深的财务学理论素养和现代金融意识并能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业务操作的财务与金融方面的通用人才。 财务管理属于软科学,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主观世界,研究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财务管理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过程,包括到实习单位跟岗(或顶岗)、调研、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对学生来说除了要具备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文字、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这实际是学生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质运用和发挥的过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检验。财务管理的毕业论文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毕业论文资料、素材获得难

毕业论文通常应利用毕业实习来获取相关的实践素材,毕业实习一般应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相对而言会计专业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实习岗位,学生可以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实习会计业务,或者去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审计业务,而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财务管理专业实习内容常常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如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投资、成本、利润、税金、价格等),学生实习帮企业干活不多,却要给企业增加很多麻烦,所以企业一般不愿接纳,更不愿意提供有关资料数据。

(二)毕业论文写作主观性强,无一定之规

财务管理的毕业实习论文环节的特点是主观性强,论文写作无一定之规。由于有的实习单位实习内容不能事先确定,因此论文题目、论文素材、写作方法及内容的选择都需要通过学生在实习中了解企业情况后自行确定。整个毕业论文环节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精通有关专业知识并对实习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市场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等,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这常常使得学生在毕业实习的一段较长时间内,以及论文写作初期均感到无从下手。因此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若要写好很不容易,但若写成假大空,则花不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就可完成。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实习安排方面的原因

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与院校可以有同一系统的归属关系,对于学生的毕业实习企业比较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前,先由教师去企业了解情况确定题目,再由教师带学生去企业实习,能作到实习内容与论文题目内容相结合,有了问题也可及时解决。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院校与企业无隶属关系,由于财务管理毕业论文环节具有实习调研等上述特点,企业一般不愿接纳学生实习。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单位只得由学生通过亲朋好友自行联系解决。实习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开学后的前几周,多数学生由于事前对实习单位情况不了解,所以论文题目事前不能确定,只有通过实习一段时间了解情况后才能确定。实习结束后回学校进行论文写作时间大约十周,答辩时间一般为六月底。

上述实习安排在客观上会造成以下弊端:

1. 毕业实习不能针对论文题目内容作到有的放矢。

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会产生以下弊端:一是学生无经验,联系的实习单位不一定合适。有的实习了二、三周才发现实习单位不正规,原始资料、数据不足,再换单位已浪费了很多时间。由于实习收集不到论文所需的资料数据,写论文如同无米下锅,这是论文假大空的重要原因。二是老师没有跟班带队,有的学生在外地实习与教师相距遥远,不便于教师监督指导。

2. 毕业实践论文环节在时间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证。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分配不再由学校分配而是要自主择业,供需双向选择。毕业实践论文环节在时间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证有以下原因:

1. 受考研的冲击:考研时间正值毕业论文实习前期,学生无暇顾及实习单位的安排;此外个别院校为了便于学生考研,允许学生缓考,缓考时间正值毕业论文实习期。

2. 受就业的冲击:毕业实践论文写作时间正值学生就业找工作、面试时间。

3. 受最后补考的冲击:给予大学四年中课程不合格学生的最后一次补考机会的时间也与毕业论文实习期重合。

4. 其他原因:有的学生还要打工挣钱,或是为了偿还上学贷款、或是为了旅游。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毕业时期的学生诸事缠身,难以将时间与精力全部投入到毕业实践、论文写作中去。上述市场经济对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造成高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客观原因。

(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 有些院校对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认识和安排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形式下的毕业实践论文教学工作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仍然沿袭原来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遇到困难和阻碍的情况下更是缺乏对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的院校对毕业实习论文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检查和评价标准,或者有标准不能认真贯彻执行和具体落实。管理部门人员短缺,管理经验不足,有的学校无相应的管理和指导机构(如不设校系两极答辩委员会等)。

2. 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不规范、不完整、不具体,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果无质和量的具体标准,尤其是不合格的下限不明确,采取能放就放的态度。

3. 对青年指导教师缺乏业务培训工作,指导教师的指导资格认证和指导质量控制不严。一些青年教师未经培训就参加指导工作,由于缺乏指导经验和相关的知识,无法对学生实习调研、论文写作进行有效指导。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1. 有的教师对论文指导不重视,责任心不强,精力没有放到指导上。对学生实习调研不过问,放任自流。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一字不批,一字不改,有的论文题目存在明显问题。

2. 指导教师数量短缺,有的一人指导多名学生。

3. 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在论文中反映出的问题,有的追根寻源实际是教师的水平问题。

(四)学生存在的问题

1. 投入到毕业实习论文写作上的时间与精力不够。其主观原因在于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认为论文写的好坏都可以过关,其客观原因在于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在时间上受到就业、考研、补考等冲击。

2. 写作能力欠缺。有的学生不懂什么是论文体裁,错字漫天飞、词不达义、语言表达能力差,综合分析能力不强。究其原因在于平时学校较重视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写作训练。如平时的作业、考试客观题多,主观题少,更缺乏论文写作训练。有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从来没有接触过论文,到毕业时,一下要写一万多字的毕业论文,并且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难度确实不小。

三、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从近几年实际情况来看,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论文教学环节确实受到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和制约,但关键在于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能否跟上,为此建议采取下列改进措施:

(一)实习安排上的改进

借鉴国外院校经验,平时应增强调研写作实践环节,为毕业实习论文写作提早做一些铺垫。

1. 学生从进入大三专业课的学习后,可利用假期布置一周左右的小调查或小实习,开学提交调查报告或实习报告,以培养学生社会调研实践能力,为毕业实习调研提早做一些铺垫。

2. 平时的作业、考试应有一定比例的主观题,在有的课程中应增加小论文的写作训练。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及写作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管理上的改进

院校各级领导应提高对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做好转轨变型工作,即将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在深入细致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特点基础上,制定相应对策。建立一套完整的毕业实习论文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并始终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标准,实行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的措施,严把质量关。

(三)教师方面的改进

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有责任感、敬业精神强、整体素质高的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毕业实践论文质量的基本保证。

1. 要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严把指导教师资格认定关。

2. 对每位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应有合理的限制,以讲师为准一般以不多于3人为宜,助教一般不得独立任指导教师,以保证指导质量。

3. 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严把论文质量关,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贯穿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全过程:

(1)实习前教师要向学生布置实习、调研和写论文的大体步骤、方法、内容。使学生对实习、调研、论文有个大体了解。要使学生作到三个明确:

第一:明确毕业论文的目的与任务;

第二:明确毕业论文的总体思路和方式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要求;

第三:明确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及各项规范性要求。待学生实习一段时间确定论文题目后,再下达具体任务书。

(2)实习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时指导。

(3)学生论文写作阶段每周至少与学生见一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应保留修改学生论文的初稿,以便检查。

(4)建立竞争机制,毕业论文应有一定比例的不及格率。

(四)不拘形式,让学生真正从此环节收益

毕业实习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一是建立校外毕业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毕业实习质量及有关资料、数据的获取。二是通过在校期间的模拟实践,以弥补学生难以接触实际工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具体可以采取案例实践或ERP沙盘仿真实验。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扮演财务经理角色,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叶澜. 《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 教育研究,1989,(8).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2篇

自从1998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以来,财务管理专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财务与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掌握财务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有关财政、金融和企业财务方面的法律、方针和政策,成为具有较深的财务学理论素养和现代金融意识并能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业务操作的财务与金融方面的通用人才。财务管理属于软科学,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主观世界,研究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财务管理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过程,包括到实习单位跟岗(或顶岗)、调研、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对学生来说除了要具备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文字、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这实际是学生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质运用和发挥的过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检验。财务管理的毕业论文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毕业论文资料、素材获得难

毕业论文通常应利用毕业实习来获取相关的实践素材,毕业实习一般应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相对而言会计专业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实习岗位,学生可以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实习会计业务,或者去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审计业务,而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财务管理专业实习内容常常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如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投资、成本、利润、税金、价格等),学生实习帮企业干活不多,却要给企业增加很多麻烦,所以企业一般不愿接纳,更不愿意提供有关资料数据。

(二)毕业论文写作主观性强,无一定之规

财务管理的毕业实习论文环节的特点是主观性强,论文写作无一定之规。由于有的实习单位实习内容不能事先确定,因此论文题目、论文素材、写作方法及内容的选择都需要通过学生在实习中了解企业情况后自行确定。整个毕业论文环节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精通有关专业知识并对实习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市场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等,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这常常使得学生在毕业实习的一段较长时间内,以及论文写作初期均感到无从下手。因此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若要写好很不容易,但若写成假大空,则花不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就可完成。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实习安排方面的原因

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与院校可以有同一系统的归属关系,对于学生的毕业实习企业比较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前,先由教师去企业了解情况确定题目,再由教师带学生去企业实习,能作到实习内容与论文题目内容相结合,有了问题也可及时解决。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院校与企业无隶属关系,由于财务管理毕业论文环节具有实习调研等上述特点,企业一般不愿接纳学生实习。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单位只得由学生通过亲朋好友自行联系解决。实习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开学后的前几周,多数学生由于事前对实习单位情况不了解,所以论文题目事前不能确定,只有通过实习一段时间了解情况后才能确定。实习结束后回学校进行论文写作时间大约十周,答辩时间一般为六月底。

上述实习安排在客观上会造成以下弊端:

1.毕业实习不能针对论文题目内容作到有的放矢。

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会产生以下弊端:一是学生无经验,联系的实习单位不一定合适。有的实习了二、三周才发现实习单位不正规,原始资料、数据不足,再换单位已浪费了很多时间。由于实习收集不到论文所需的资料数据,写论文如同无米下锅,这是论文假大空的重要原因。二是老师没有跟班带队,有的学生在外地实习与教师相距遥远,不便于教师监督指导。

2.毕业实践论文环节在时间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证。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分配不再由学校分配而是要自主择业,供需双向选择。毕业实践论文环节在时间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证有以下原因:

1.受考研的冲击:考研时间正值毕业论文实习前期,学生无暇顾及实习单位的安排;此外个别院校为了便于学生考研,允许学生缓考,缓考时间正值毕业论文实习期。

2.受就业的冲击:毕业实践论文写作时间正值学生就业找工作、面试时间。

3.受最后补考的冲击:给予大学四年中课程不合格学生的最后一次补考机会的时间也与毕业论文实习期重合。

4.其他原因:有的学生还要打工挣钱,或是为了偿还上学贷款、或是为了旅游。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毕业时期的学生诸事缠身,难以将时间与精力全部投入到毕业实践、论文写作中去。上述市场经济对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造成高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客观原因。

(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有些院校对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认识和安排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形式下的毕业实践论文教学工作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仍然沿袭原来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遇到困难和阻碍的情况下更是缺乏对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的院校对毕业实习论文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检查和评价标准,或者有标准不能认真贯彻执行和具体落实。管理部门人员短缺,管理经验不足,有的学校无相应的管理和指导机构(如不设校系两极答辩委员会等)。

2.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不规范、不完整、不具体,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果无质和量的具体标准,尤其是不合格的下限不明确,采取能放就放的态度。

3.对青年指导教师缺乏业务培训工作,指导教师的指导资格认证和指导质量控制不严。一些青年教师未经培训就参加指导工作,由于缺乏指导经验和相关的知识,无法对学生实习调研、论文写作进行有效指导。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1.有的教师对论文指导不重视,责任心不强,精力没有放到指导上。对学生实习调研不过问,放任自流。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一字不批,一字不改,有的论文题目存在明显问题。

2.指导教师数量短缺,有的一人指导多名学生。

3.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在论文中反映出的问题,有的追根寻源实际是教师的水平问题。

(四)学生存在的问题

1.投入到毕业实习论文写作上的时间与精力不够。其主观原因在于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认为论文写的好坏都可以过关,其客观原因在于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在时间上受到就业、考研、补考等冲击。

2.写作能力欠缺。有的学生不懂什么是论文体裁,错字漫天飞、词不达义、语言表达能力差,综合分析能力不强。究其原因在于平时学校较重视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写作训练。如平时的作业、考试客观题多,主观题少,更缺乏论文写作训练。有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从来没有接触过论文,到毕业时,一下要写一万多字的毕业论文,并且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难度确实不小。

三、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从近几年实际情况来看,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论文教学环节确实受到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和制约,但关键在于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能否跟上,为此建议采取下列改进措施:

(一)实习安排上的改进

借鉴国外院校经验,平时应增强调研写作实践环节,为毕业实习论文写作提早做一些铺垫。

1.学生从进入大三专业课的学习后,可利用假期布置一周左右的小调查或小实习,开学提交调查报告或实习报告,以培养学生社会调研实践能力,为毕业实习调研提早做一些铺垫。

2.平时的作业、考试应有一定比例的主观题,在有的课程中应增加小论文的写作训练。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及写作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管理上的改进

院校各级领导应提高对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做好转轨变型工作,即将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在深入细致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特点基础上,制定相应对策。建立一套完整的毕业实习论文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并始终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标准,实行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的措施,严把质量关。

(三)教师方面的改进

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有责任感、敬业精神强、整体素质高的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毕业实践论文质量的基本保证。

1.要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严把指导教师资格认定关。

2.对每位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应有合理的限制,以讲师为准一般以不多于3人为宜,助教一般不得独立任指导教师,以保证指导质量。

3.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严把论文质量关,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贯穿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全过程:

(1)实习前教师要向学生布置实习、调研和写论文的大体步骤、方法、内容。使学生对实习、调研、论文有个大体了解。要使学生作到三个明确:

第一:明确毕业论文的目的与任务;

第二:明确毕业论文的总体思路和方式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要求;

第三:明确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及各项规范性要求。待学生实习一段时间确定论文题目后,再下达具体任务书。

(2)实习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时指导。

(3)学生论文写作阶段每周至少与学生见一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应保留修改学生论文的初稿,以便检查。

(4)建立竞争机制,毕业论文应有一定比例的不及格率。

(四)不拘形式,让学生真正从此环节收益

毕业实习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一是建立校外毕业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毕业实习质量及有关资料、数据的获取。二是通过在校期间的模拟实践,以弥补学生难以接触实际工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具体可以采取案例实践或ERP沙盘仿真实验。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扮演财务经理角色,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教育研究,1989,(8).

[2]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研究,2002,(1).

【摘要】毕业设计与论文环节的质量是反映高校学生培养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近些年来高校毕业实践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假大空、抄袭现象时有存在。如何改进才能制止这种现象,以保证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质量,目前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本文围绕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毕业论文的难点,分析了当前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3篇

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心得范本一

学校为了加强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于大三第一学期末即200*年*月*日至**日安排了一项分散实习,有关会计岗位的实地实习。基于学校安排,在边丽洁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地完成实习。于200*年元旦过后直接去唐山会计事务所实习。该事务所办公地点在唐山市路北区建华西道1号,实习期间先了解事务所的总体情况,然后跟着出纳学习,最后跟会计实习。实习的目的:把所学两年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找出差距,看应如何处理所发现的问题。总结一下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不扎实的地方,找出需要重新巩固的知识,学会了和同事沟通,以及在社会工作中应该如何为人处事。

实习的内容:先了解事务所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机构的设置情况,事务所的规模、学习;最后是跟着会计实习,看会计如何处理业务。实习的心得体会:刚到单位时,感觉同事们都很随和,很好相处,感觉社会并不象别人所说的那么险恶,对社会又充满了信心。事务所的指导人给我耐心讲解了有关事务所的概况、规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等,使我认识到对一个大事务所也只能是从整体上认识了解一下,至于内部具体的细节是怎么也弄不清楚的。先对事务所有个大概了解,再对自己的岗位工作有所认识,要知道事务所设那个岗位的目的,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保证事务所的正常运行。在财务部跟随出纳实习时,先了解事务所的财务制度,国家对库存现金的规定,以及收、付现金需要遵循的程序。看着出纳工作自己也很是高兴。出纳收到收到收款单据时审核手续是否齐全,然后收款,点两遍现金,然后向交款人说明金额,并分币种放好。若需要找零钱也需点两遍,然后在原始单据上盖现金收讫章,留下记账联,将其他的交给对方。然后编制现金收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这一程序和我们在学校学的理论一样,要分清责任,按规定处理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心得范本二

实习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思前想后还是得总结一下打工生活滴~反正开学得交实践论文,那 就不妨一石二鸟啦,身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同时又对审计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我选择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尝试去感受审计工作的甜酸苦辣。

这个假期,我进入了会计师事务所,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这是一家小会计师事务所,包括所长在内有10名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主要为年报审计、改制审计、破产审计、记账、资产评估等业务。

为了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学到更多东西,就得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因为我本来学的是会计,对于审计知识还是有些陌生。在去参加实习之前,我学习了审计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一些基本的审计程序,各个业务循环的一些知识,还有关于风险导向审计,关于一些重点会计科目的审计要点。之前的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我后来的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那段期间,我主要从事写工作底稿、抽查凭证、复算利率等工作。从第一天进会计师事务所学习他们做的工作底稿,学习怎么抽查凭证,理解怎么复算利率开始,随着参加的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着对审计业务的熟悉,我开始喜欢上了事务所的工作。每一天,我都按时去上班,改掉了我睡懒觉的习惯。每一天,我都勤勤肯肯地做事情。每一天,我都会解决一些审计实务方面的问题,让我的理论知识得到运用的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理论与实务的一些区别。

实习的前几天,我没有参加任何项目,而是先学习他们以前审计时留下的工作底稿。以前学习审计工作底稿那一章的时候觉得很难记住审计工作底稿中应包括哪些内容。但是在看了他们做的底稿之后,一下子就把内容记住了。到现在,我总算是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能产生的巨大的正效应。审计工作底稿,首先是要有一个关于底稿中的符号说明,还有索引号之类的。接着就是要有审计业务约定书、管理层声明书、审计后出具的报告以及审计过后的财务报表。关于被审计单位的营业执照、纳税登记表、基本情况说明一类的也应该整理于审计工作底稿中。如果被审计单位属于特殊行业,还应该提供相关的文件。最后就是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工作底稿、各会计科目审定表和一些凭证抽查记录。实施了盘点程序的,还要有相应的盘点表。实施了函证程序的,函证也应该包括在其中。大概看懂了一点审计工作底稿后,我就开始整理工作底稿的工作了。其实这是一个重复性很强的工作,但由于每间公司的业务不同,底稿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我就趁着这个机会努力吸取知识,找出不懂的地方抓紧时间请教上司。毕竟理论与实践是有着差别的,有时候甚至存在鸿沟。而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感受这些鸿沟并对此作出应有的思考。

抽查凭证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每一年企业都会把去年的报表拿到事务所审计,由事务所审计后出审计报告。所以,抽查凭证是必不可少。既然是抽查凭证肯定就不是每一笔业务都要过目,要抓住每个科目的重大发生额,这不仅仅是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前几次都是由事务所的老师引导我们,教会我们怎样去判断是否抽查这笔金额。在经过反复几次的实践后,我渐渐地可以自己独立的抽查凭证,但有时候还是不能准确把握要抽查的金额,可能是缺乏一些经验吧。

在审计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计算,比如贷款利息,存款利息等。这些我们要根据企业提供的银行原始凭证进行复算,再对照企业做的帐。检查企业是否按照实际的利率计提利息。很多事情看似简单,但是一旦上手有时就挺复杂的。或许这就是实践与理论的差别。

我实习的第一个感悟是实习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积极性。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你没有能力把握了。比如是否可以碰到一个主动教导你并且放手让你做业务,再指出你的错误帮助你进步的上司。能遇到这样的上司实属难能可贵,一般情况下前辈们都只顾着自己的工作,交代你做些基本的业务,做好了他看到有错误的地方就自己改掉了,也不会特地的去向你指出。因此到最后自己做的工作到底规范与否根本无从知道。这时候解决的办法就只有碰到疑惑的问题时抓住时机去发问,把握自己可以把握到的尽量让实习更具价值。所以不但是一个提高动手能力的机会,更是一个锻炼交际能力的时机。与办公室里的上司前辈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让你尽快的熟知公司的情况,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及时的得到帮助。很高兴的是我做到了和公司的前辈以及实习生相处融洽的这一点,让我在实习期间心境愉快并得到意外的收获。

第二个感悟是实践与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我们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我们实践的基础,有许多知识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我们掌握非常熟练后加以应用。而且书本的知识都只是概论,至于细节,具体的方法还是要我们在实践中去理解,去总结。这应该是这次实践最大的收获吧

实习第三个感悟是在不断的挖掘与发问中我渐渐了解到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的生存困境。为了尽可能的降低营业成本,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内资所的一些工作程序存在着不太规范的情况。比如信函的发放上,规范的做法是会计师事务所直接把信函送到被函证的单位的,但内资所为了节约成本会让被审计单位自己完成函证。在事务所林立的情况下,一方面事务所要创造利润,另一方面要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当两者产生矛盾的时候,特别是发生尖锐的矛盾,关系到事务所生存发展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事务所会以折衷的方法,降低审计工作质量来谋求生存。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作者简介:姬卿(1975-),男,贵州织金人,海南大学农学院博士研究生,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讲师。(海南 海口 571101)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91-02

一、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概述

1.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含义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李国锋(2008)、何龙斌(2008)等人认为狭义的概念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1,2]

2.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除了李国锋等人认为的四大体系以外,本文认为还要增加考核体系,同时将内容体系改成课程体系,其结构如图1所示。

目标体系是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制定的本专业总体及各个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的集合体;[2]课程体系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结构配置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考核体系是指有别于传统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而设置的实践教学的考试方式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总和;管理体系是指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总和;保障体系是由师资队伍、技术设备设施和学习环境等条件、要求组成。[2]

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运行中各组成要素既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又要协调配合,以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首先,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起引导驱动作用,其他体系的设置和功能发挥都是为了目标体系的实现;其次,课程体系的设置来源于目标体系,根据要实现的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最后,由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有别于传统的理论课程体系,故必须设置另行的考核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

二、海南大学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06年开办应用型本科专业,目前已毕业三届学生,共计1500余人,是海南最早举办应用型本科专业的院校,在应用型本科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凸现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未来10年,要“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合学院“关于制(修)定应用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定性意见”的要求,通过召开教学研讨会及邀请国内兄弟院校各专业的同行专家、来自企业行业的专家和学院专职教师一起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进行探讨,在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不断总结应用型本科办学经验,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和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

(1)明确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学院应用型本科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相关行业一线所需要的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服务应用型的技术或管理的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和“重综合素质、厚学科专业基础、强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总思路。2006年以来,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沿着此目标展开教学改革与探索的。

(2)探索确定实践教学比例的底线。根据学院“关于制(修)定应用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定性意见”,海南大学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比例:人文社科类专业不低于总学时的25%,农学理工类专业不低于总学时的35%。而实际在海南大学应用型本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比例远远高于该要求,最低37.3%,最高达52.08%。

2.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模块设置实践课程体系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和各专业特点,以及行业企业的要求绘制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图,并以此来设置实践课程体系,使实践性课程体系建设贯穿全学程,其主线是: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专业社会实践2次—专业主干实训课程—职业技能鉴定—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1)首创专业行业社会实践并纳入课程体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求学生在学工办的指导下,利用寒暑假对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进行为期2周的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本行业,以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明确学习方向。要求学生写出“社会调查报告”在新学期进行交流,记2学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要求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寒暑假对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进行为期2周的专业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本专业相关的企业或部门,通过实习、兼职等方式,熟悉相关企业或部门的流程、工作要求、人员素质等,并要求写出“专业社会实践论文”在新学期进行交流,记2学分。

(2)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内容融入实践性课程体系中。如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的实践性课程就是以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核中的6门课程(“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其他专业也是类似。

(3)专业主干实训课程和综合实训是各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的重要元素。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特点,设置一门能使学生融会贯通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综合实训,促进专业应用能力的养成。

(4)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性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第三次较长时间进入行业企业进行体验,也是学生就业的过渡期;而毕业论文(设计)则是学生四年学习与实际对接的重要一环,因此学院高度重视这两个环节的实施过程,狠抓指导、检查、交流、互评、答辩等环节,确保最后质量关。

3.创建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

通过几年的探索,学院以项目来对实训课程进行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实训课前,教师将实训课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赋予一定分值,若干项目加总为100分,实训课教师根据学生在每个项目中的出勤情况、上课表现和实训成果等进行打分,各项目得分加总即为该生实训课程的期末成绩。其目的是变一次考核为多次考核、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其优点在于克服了以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效率低、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得不到锻炼以及在形成成果性材料中东拼西凑、弄虚作假等;使教师对实践教学过程更加重视,使学生提高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学院还积极探索其他实训考核方式,如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课程设计、提交综合性的大作业等。

4.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师资保障。学院坚持“专兼结合”和“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原则,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在专职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全体教师总数的55%以上,且每3年一轮派遣到相关行业企业挂职,使其了解本行业的前沿与动态;同时每个学期邀请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和行家到学院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使实践教学内容与行业接轨,将行业企业的最新理念、要求、做法等教授给学生,使学生与社会真正做到零距离接触。

(2)校内外教学实训基地保障。校内外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平台,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校内外实验室、教学实训基地的强化训练中得以实现。经过几年的建设,学院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30个,完全能够满足现在各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此外,学院还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50多个,能够满足各专业学生课程实习实训及毕业实习的需要。

(3)经费保障。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学院为实践教学拨出专款,只要确属教学需要,经过教师申请,教研办审核,学院领导审批,都可以一路开绿灯。

5.突出“应用”特征,创新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1)设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学院设置了专门管理实践教学的副院长,同时除了正常设置教务办公室以外,还专门设置了实验实训中心,共同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各系各专业也有专门的实践教学负责人。在几年来的实践中,无论是学院领导、职能部门还是教学系部都能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抓落实、抓过程、抓效果,不让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真正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技能和得到锻炼。

(2)不断建立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是强化职业技能教学,因此,从办学之初学院就特别重视各专业主干课程技能教学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了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关于实训课实施方案的意见》、《专业(行业)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应用型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方案》、《应用型本科毕业实习实施办法》等文件。

(3)首创实践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学院首创实践课教学工作研讨会制度,即每学期开学初,分别召开各专业实践课教学工作研讨会,对本学期各专业开设的实践类课程进行会议论证和研讨。具体做法是:由各任课教师编写《xxxx课程实验实训指导书》,而后由教研办安排研讨会日程,各专业实践课教学工作研讨会参加人员有教学督导、学院领导、相关专业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教研办和实训中心相关人员等。会上对各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的各环节及其相关内容进行审核评议,修改通过后才能实施。此项措施使学院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鲜明特色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坚持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必须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来体现。学院自办学以来就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采取不同的措施检验学生实践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教学质量测评结果、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参与专业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的获奖率、专业汇报演出、课程实训教学成果展示等方式来检验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结语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只有构建了全面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和功能,才能很好地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与输送大批合格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服务应用型的技术或管理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锋.论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5篇

身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同时又对审计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我选择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尝试去感受审计工作的甜酸苦辣。

正式实习的前几天我就已经在网上查清楚到工作地点的公交路线,又牢记着具体的地址,心想万无一失了。谁知道实习的第一天按着在网上查出来的路线下车后,问了在车站维持秩序的保安和好几个路人都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工作的那栋大厦在哪里。我着急了,怎么可以在实习的第一天出现这种意外呢?于是我见到保安人员就拦截,终于我碰到的第二个保安知道大厦的所在,朝他指着的方向望去才发现那栋大厦正在装修,整栋建筑都被竹竿和绿色的尼龙布给包起来了,怪不得我老找不着。在我的加速奔跑下最后在上班时间的前五分钟到达了办公室。

办公室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空密交错”。“空”指的是偌大的办公室却没几个办公人员;“密”指的是一排排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层层叠叠的纸张。简单的景象却深刻的反映出了审计工作的最本质的特点:忙。办公室里工作的职员少是因为大部分的员工都出外勤了,而办公桌上堆满的是审计报告的工作底稿。审计工作的大部分就是由外勤和出具审计报告构成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后我的上司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看底稿。我才发现审计工作也分很多种,最普遍的当然是年度审计啦,除此之外还有劳保金的审计,离任审计等专项审计。而目前等待整理的底稿中最多的就是年审了,我就先看年审的底稿。其实底稿的格式都一样,首先是封面,接着是索引,然后是总体的审计计划,最后是具体业务的审计。

由于前三项的内容都相似,所以对我来说价值最大的就是具体业务审计的部分了。这部分是审计工作的精髓,凝聚了审计工作的过程。审定了的科目都汇集与此,每个科目都由具体审计计划,审定表,抽查表组成。后来我从上司口中得知并不是每一个会计科目都有审定的必要,只有被审计单位年度财务报表上出现了的科目才需要审定。而审定表上需要填写的内容有年初审定数,就是财务报表上的年初数;未审定数,就是我们核对了被审计单位的明细账与总账相符后,总账上填写的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已审定数,就是把年初数和发生额相加后的本年余额。一般来说,已审定数是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给我们的财务报表上的数字相同的,如果出现不符就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工作出现问题了。除了核对明细账和总账外,审计人员还需要从被审计单位的账簿中抽出一定数量的业务,再检查这些登记入账的业务的记账凭证是否填写正确,记帐凭证后附有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而这项工作的过程就记录在抽查表上。如果财务报表上的存在本年没有发生额的科目,那么这个科目就没有抽查的必要了。

大概看懂了一点审计工作底稿后,我就开始整理工作底稿的工作了。其实这是一个重复性很强的工作,但由于每间公司的业务不同,底稿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我就趁着这个机会努力吸取知识,找出不懂的地方抓紧时间请教上司,却也感到其乐无穷。毕竟理论与实践是有着差别的,有时候甚至存在鸿沟。而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感受这些鸿沟并对此作出应有的思考。

我实习的第一个感悟是实习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积极性。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你没有能力把握了。比如是否可以碰到一个主动教导你并且放手让你做业务,再指出你的错误帮助你进步的上司。能遇到这样的上司实属难能可贵,一般情况下前辈们都只顾着自己的工作,交代你做些基本的业务,做好了他看到有错误的地方就自己改掉了,也不会特地的去向你指出。因此到最后自己做的工作到底规范与否根本无从知道。这时候解决的办法就只有碰到疑惑的问题时抓住时机去发问,把握自己可以把握到的尽量让实习更具价值。

第二个感悟是实习不但是一个提高动手能力的机会,更是一个锻炼交际能力的时机。与办公室里的上司前辈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让你尽快的熟知公司的情况,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及时的得到帮助。很高兴的是我做到了和公司的前辈以及实习生相处融洽的这一点,让我在实习期间心境愉快并得到意外的收获。第三个感悟是在不断的挖掘与发问中我渐渐了解到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的生存困境。为了尽可能的降低营业成本,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内资所的一些工作程序存在着不太规范的情况。比如信函的发放上,规范的做法是会计师事务所直接把信函送到被函证的单位的,但内资所为了节约成本会让被审计单位自己完成函证。在事务所林立的情况下,一方面事务所要创造利润,另一方面要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当两者产生矛盾的时候,特别是发生尖锐的矛盾,关系到事务所生存发展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事务所会以折衷的方法,降低审计工作质量来谋求生存。

随着时间的流逝,实习生日渐增多,由于我是第一个进公司的实习生,学习东西比他们早,工作也完成得不错,负责管理实习生的职员就把教导后进实习生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的工作交给了我去完成。所谓人多力量大,在大家的努力下很快经过整理的底稿替代了没整理的底稿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桌面。这时实习生的管理员就教我如何对已经整理过的底稿进行归档、装订、贴条、保存。

由于工作并不难,我很快就把从整理底稿到将底稿保存到铁柜里的这条流水线掌握到手了。当哪个实习生没有工作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忙的时候我总能交代她们新的工作,也很乐意把我掌握到的知识告诉她们。因为其他实习生对前辈们都有畏惧感,同时觉得我能把工作都完成得很好,所以她们碰到问题的时候就会选择首先向我询问;又因为管理员在实习生中与我沟通得最好,所以有什么任务都会交给我去做。最后就变成这样一种局面:办公室里名字被叫得最多次数的就是我了,从刚开始在办公室里走渐渐变成在办公室里跑来跑去。由于交给我的工作比较多,而帮助其他实习生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也需要时间,我无法在短时间里完成交与的任务。

所以我开始把手上的工作分派给其他工作量比较少的实习生,让每个人都有充足的工作。再后来,实习生的数量继续增多,中间就会出现一些沟通方面的问题。实习生中碰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她们也会告诉我,希望我能够从中帮忙解决。而我在尽力化解沟通障碍的同时也能保持与实习生非常良好的关系。

其实在实习之前我就给这个实习定了一个目标:感受审计工作。我不刻意要求能学到很多的审计知识,能独立的完成审计的业务,这些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也不现实。我只希望能感受审计人的生活,体会事务所工作的氛围,了解我理想的行业是否真的适合我。而结果是我得到远远超过了我开始的要求。其中最珍贵的不是加深了对审计这个行业的理解,而是实习带给我的成就感,让一直带点自卑情结的我明白到自己的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在参加的活动中我都扮演着一个teammate的角色。而实习中虽然没有定位职位,我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实习生里的leader 的角色,从教导工作,分配任务到调解矛盾,一步步走来我都能把它们完成到位。上司和实习生们对我的信任让我更认真细致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增添了我的一份自信。真的,自信和出色是相得益彰的,而这些也是快乐的源泉。实习期间和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成长我感到由衷的喜悦。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6篇

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

农民出身的董藩,高中之前没有学过英语。但是他那年依然成功进入高中,成为他所在学校里唯一没有英语成绩而被录取的学生。巨大的压力让他在高考前休学了八个月,考试后他放弃了报考北京、上海的大学,选择了当时位于大连的隶属财政部的东北财经大学。在填报志愿时,董藩看到了投资管理专业,在他看来投资应该和钱有关,管理又是管钱的,这个专业应该挺好,于是就选择了它。

初上大学的董藩,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充满激情。大一暑假临近时,教育部和团中央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暑假实践活动,公布了一些调研课题。董藩对有关流动人口的实践题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董藩通过老师从图书馆借了几本有关人口学方面的书,做了充分准备后,董藩回到他的老家――长白山附近的几个县开始调研。调研中他发现,东北地区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很多外乡人的到来,但这也增加了人口管理的难度。“当时的人口管理是按照户籍进行管理,流出地的计生部门表示找不到人,流入地的计生部门表示,外来人口不是当地人,不归他们管。”在大量的调查基础上,董藩写了《长白山区农村地区人口增长原因和控制对策》一文。“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这篇文章写了8650个字,而且在学校社会实践论文评比中得了唯一的一等奖。我的胆子也大,就把这篇文章投到了当时北京的《社会学与社会调查》杂志,没想到真就收到了86.5元的稿费。呵呵。”

后来,董藩对这次调研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升华,写出了《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一文。他提出对于人口的管理,应该改变按户口管理的模式,要按地域来管。流出地要给流出的人口开计划生育证明,流入地的部门必须看到这样的证明才能允许其在这里居住、就业和经商。在一位老师的指点下,董藩对文章进行了修改。之后这篇文章被老师带到了为参加国际人口流动与城市化会议做准备的全国流动人口与城镇化的研讨会上。这篇文章引起了包括当时国家计生委领导在内的专家的高度重视。后来有关部门在此观点基础上完成了一项国家课题,作为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规的参考。后来出台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就充分体现出董藩的这一思路。

大学时期的董藩对我国的区域经济有着浓厚的兴趣。根据当时的区域经济状况,董藩与同学张庆合作,提出了“双向环流战略”,加快西部开发的进程,这引起了当时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当时的国家计委组织专家对两位同学的成果进行了鉴定,认为很有新意和可操作性,决定在制订“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中采纳其中的科学建议。

在整个大学期间,董藩发表调查报告、论文、评论等各类文章达七八十篇,创造了公认的奇迹。作为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和大学生经济学会会长,他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了社会实践和论文写作中,把大学生调查研究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很多学生的调查报告在媒体上发表了。这一现象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被称为“董藩现象”。董藩说:“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都曾给东北财经大学写过信,要来学习这种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求是》杂志也希望学校的党委书记站在教育改革的角度写一篇大学经验交流文章,试图找到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大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科研突出,董藩被学校保送攻读本校的研究生,继续他在东北财经大学的学习生活。

曾经最年轻的副教授与教授

转眼,董藩的研究生学业结束了。在当时的条件下,董藩想的就是找到一份条件不错而又稳定的工作多挣些钱,尽早独立。这时,李嘉诚捐资创办的汕头大学高薪聘请老师,最高月薪1万元。这对农民出身的董藩来说充满了诱惑力。于是,董藩就把自己的材料寄给了当时汕头大学的校长林维明先生。不久,汕头大学的校办通知董藩免去面试环节,直接录用了。但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董藩发现自己水土不服,语言不通(当地人都说潮汕话),而且人际关系也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好处理。董藩又回到了辽宁。

回到辽宁之后,有熟人曾设计场合,让时任省长与董藩见面交流辽宁省的第二次创业问题,并借机推荐董藩给省长做秘书。但是省长听完董藩的建议后高度评价其观点,表示将考虑采纳其建议。至于工作,省长认为董藩很优秀,当秘书太委屈了,因为他的秘书都是在做一些很繁琐的事情,就热情询问他是否愿意到计委或财政厅等经济管理部门工作。这偏离了董藩最初的想法。

今天中国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当时是东北财经大学的校长助理,正准备出任副校长。基于对董藩的了解和高度认可,他希望董藩可以留在母校教书,为学校做些贡献。但是当时教师的住房条件特别简陋,在夏德仁答应一周内解决他住房问题的情况下,董藩留了下来,开始了他房地产方面的教书之路。

当然,住房问题并没有在一周之内解决。那时的高校住房实在太困难,一些调走的人往往继续占据学校住房,学校没有办法做到强制收回住房,董藩只好继续住学生宿舍。为了给董藩一点补偿,在连助教表格还未填写的情况下,学校计划破格提拔他为讲师。本来那次职称评审只是为9个年轻博士而准备的竞争5个副教授指标的“打擂”活动,董藩只是顺便被安排在一起陈述一下自己的科研业绩。但是没想到的是,由于他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发表了100多篇论文、调查报告,出版了一部著作,还有一些建议通过内参发表,影响到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决策,还有一些成果获得了重要奖励,而且他在职称评审会上对答如流,评委一致认为已经达到副教授的水平,最后26岁的董藩以34票赞同的结果(共37票)被评为当时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年龄最小的副教授。

也许正是这个副教授职称的提前到来,为董藩以后的发展增添了很多的难题。28岁和30岁时,董藩两次申请破格评审教授,虽然他都达到了标准,却都没有通过评审。渐渐地他对中国文化有了深刻体会,于是他决定调离母校。

当时,由于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之间因为挖人才“墙角”问题已经产生了一些不快,董藩无法顺利进入自己比较看好的这两所学校。最后董藩进入了一所民委在大连新建不久的一所大学。这所大学的时任校长金涛曾是时任总理的部下,企业家出身,他开出让学界震惊的四个条件引进董藩。于是,在董藩到达该校报到的那一天,学校下文,31岁的他又成为全国社科领域最年轻教授之一,并得到了理想的住房。

追求中立带来了争议

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董藩感觉到北京更适合从事研究工作。在与学校合同到期后,他征得领导同意,经过一番联系,被北京师范大学以优秀人才名义引进北京工作。

当董藩的事业可以正常发展的时候,他又被卷入了中国房地产的舆论漩涡中。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董藩有关房地产的言论也愈来愈多,对他的指责也越来越多。一方面面对的是国家领导人“董藩的文章很值得读”之类的肯定批示,另一方面他又被许多人骂得“狗血喷头”,被说成是“开发商的走狗”、“政府的御用文人”甚至“人民公敌”,2005年以来对他的争议似乎就没有平息过。

2006年,董藩在他的一篇博客上这样写道:“不管有多少人骂我,我仍坚信,如果踩‘跷跷板’,仅仅站在老百姓一边,或者政府一边,抑或市场一边,都是不完全科学的,有时甚至可能添乱。真正的学者应该站在一个‘球体’上,他可能倒向任何一个方向,但又不能倒向任何一个方向――他既要考虑老百姓的要求,又要考虑政府的能力,还要考虑市场运行的规律;他既要考虑当前的工作需要,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站到了这个‘球体’上,但我一直希望自己站在‘球体’上,因为这是我心目中最科学的立足点。”

中立的学者身份一直是董藩追求的,也正是这样的追求让他更看重实践的作用。为了让自己的言论客观公正,董藩会利用周末、假期以及演讲的机会到各个城市调研,他计划要在这些年走访中国至少200个城市,他说这样才能对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有整体的把握和了解。他还与众多房地产业界的人士接触,了解最前沿的动态、经营中的问题以及不规范的地方。在董藩看来调研实践是他做科研的基础,也是他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依据。他反对从课本到课本的教授方法,当然,实践总是需要升华的,但是升华的基础必须是对实践的洞悉。

在董藩看来只有中立的学者才能理性地看待领导人的意见和决策。正确的意见要支持,但是不正确的就要予以指正。在房地产业发展方面,无论是学者还是政府只站在开发商一方或是只站在消费者一方都是不对的。政府不能只考虑买不起房的人的苦楚,而任由就业形势恶化和有房人的房子贬值。

“我们试图站在中立的位置解释房地产的现象,但是一般人又不能理解。当没有人公正地评价决策的时候,决策还能不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们是研究这个领域最深的,当我们都不说话的时候,当我们把错误的决策意见给政府的时候,我们哪有科学发展观而言?当出现不正确的决策的时候,决策的后果只能是由全社会来承担的。”

对于目前越来越多的争论,董藩深深感到,这个领域的困境是与学科设置的缺失和人才的缺乏密切相关的。现在,董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因为自己的成长不容易,在任何的场合董藩都鼓励学生超过自己,他认为没有超越就不会有发展。在学习上董藩总是会尽力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严格要求;也会用正确的态度去影响学生,让他们勇于面对现实;他会给学生创建一个学习实践交流的平台。北师大管理学院发展的历史还很短,条件不够完善,董藩说:“我把教学做好,把学生教育好,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学科的发展,这就够了。”

董藩教授简介

著名青年经济学家、房地产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民革中央委员、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审计署特约审计员及多所大学兼职教授。提出了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实施“双向经济环流战略”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主张和“工业化进程规律”等多种(个)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观点和范畴,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项,主编国家“十五”重点图书等6套丛书,出版著作、教材近10部,其中关于房地产的著作、教材发行量达40万册。在国际会议和海内外报刊发表文章300余篇,70次获国家、省(部)、市级奖励。成果60余次在内参刊出,20余次直报国家主要领导人,50余次受到国家、省部级领导重视、批示、表扬,影响到国家和地方发展。在房地产领域,他是公认的对国家决策和舆论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曾被评为“年度中国争议人物”、“中国房地产年度人物”。其个人业绩和观点被海内外媒体广泛传播。他也是外国政府和金融界高度关注的中国经济学家之一。

在业内,他被誉为“国策高参”、“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四位中青年经济学家”之一、“学术界的”、“给房地产市场算命最准的人”、“中国房地产四大名嘴”之一,当然也受到反对者的强烈攻击,被称为“人民公敌”。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东盟国家会计人才;教育教学问题;改革对策

“十三五”规划背景下,广西区积极发挥位于“一带一路”交汇对接的重要节点和关键区域的优势,拓展“两国双园”模式,加快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先进制造基地建设,推动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建设边境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积极参与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为主轴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深化扩张东盟产业园区合作,加快东盟国家经济走廊建设,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特别急需熟悉东盟国家文化的、能够适应东盟国家会计制度的、掌握东盟国家语言的专门会计人才,对面向东盟国际方向开设的会计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东盟国际会计专业概况

(一)东盟国际会计专业现状。2007年广西财经学院东盟国际会计专业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创新实验班。东盟国际会计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会计职业道德,熟悉东盟国家会计理论、东盟自由贸易区规则,掌握东盟国家语言以及东盟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财务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能在中国-东盟合资企业从事会计管理的专门人才。然而,许多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并没有体现出与普通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方向与种类方面的明显差别,同时还出现了到东盟国家企业就业的学生不能较好地适应当地会计文化制度的现象。

(二)东盟国际会计专业特色。广西财经学院设置东盟国际会计专业时就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产业发展需要的,在中国-东盟的合资企业中精通会计、审计业务,掌握经济贸易、会计制度与准则、法务与税收制度,并精通一门东盟国家语言的,能够熟悉东盟文化习俗和市场规则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会计人才。由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可知,它很鲜明地要求学生具备三方面能力与特点:第一,不仅要掌握国内会计、经济贸易等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东盟国家会计、经济贸易等专业知识;第二,掌握东盟国家文化的同时能够运用文化眼光洞察东盟国家企业与市场发展的规则;第三,能够精通并使用一门东盟国家语言在东盟国家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然而,实际的专业教育产出显示,大部分学生并没能掌握一门东盟国家语言,也没能很深入地了解并熟悉东盟国家文化。

二、东盟国际会计专业现存问题分析

(一)缺乏有关东盟国家的文化课程。以广西财经学院东盟国际会计专业2013级课程设置为例,该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基础泰语、商务泰语、会计学原理、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中国东盟企业会计比较、中国东南亚税制比较、中国东南亚金融比较、东盟自由贸易区规则。相比同年级的普通会计专业而言,该专业所学知识除了多学一门泰语及东盟国家的会计、税制、金融、自由贸易区规则外,其他的专业知识与普通会计专业学生基本一样。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涉及到东盟国家概况与文化的课程,只是简单地依靠基础泰语和商务泰语给学生传递东盟国家的概况与文化知识。会计作为社会文明的一部分,其生产与发展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会导致各国会计准则与制度的不同。学生对东盟国家概况与文化制度的不了解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东盟国家会计文化与制度的认识存在缺陷。

(二)缺少与东盟国家有机衔接的教学方式。东盟国际会计专业学生培养一直是沿用“3+1”国内外联合模式,即国内3年学习,国外1年学习,国内外学习都涵盖专业的课程学习。以广西财经学院2013级东盟国际会计专业为例,在2016年6月全班同学集体前往泰国暹罗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国外课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反映无法适应对方大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国内的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完全以中文为载体,采用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采用理论满堂灌的模式,学生固定在特定的教室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考核方式大都采用书面测试的方法衡量学生成绩。相反,在泰国的课程教学中,泰方教师大量转换教学场地,倡导深入企业公司实践与校内理论讲授相结合,课堂上使用案例、座谈、沙龙的教学方式方法,并采用泰语和英语作为教学用语,大量采用实践论文与理论测试作为课程考核的模式。3年来该专业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国内的模式,突然转换为具有巨大差异的国外教学模式与方法,且使用泰语与英语双语教学,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并接受,造成学生专业学习效果不佳,国外学习成绩下滑。

(三)缺少双面型师资。东盟国际会计专业双面型教师是指既精通东盟一国或者多国语言,又精通专业会计知识,能够使用东盟国家语言承担会计专业知识教学的具备双层知识与能力的教师。目前广西财经学院东盟国际会计专业尚无既精通一门东盟国家语言,又精通会计知识的双面能手教师。因此,东盟国际会计专业依然采用外语教师教授外语、会计教师教授国内会计专业知识的单一不相融合的教学师资体系,一方面导致学生在面对用泰语或越南语表述会计专业知识时不知所云,教学质量与效果不高,另一方面致使东盟国际会计专业的知识体系难以构建,没有凸显东南亚特色,学生就业于东盟国家时难以适应当地企业的会计体系。双面型师资力量的缺乏是中国-东盟教育合作面临的难题,更是东盟国际会计专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三、东盟国际会计专业的改革对策

(一)优化课程结构,增设东盟文化有关课程。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会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社会文化与制度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或制约会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最终影响到会计活动。因此,需要结合面向东盟贸易的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需要,按照东盟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融入更多的东盟文化相关课程,如:东盟会计发展史、东盟民俗文化、东盟商贸文化、东盟企业文化、东盟会计文化、东盟道德文化、东盟礼仪、东盟国家概况等,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丰富学生东盟国家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用文化的视野更深层次地认识东盟国家的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经济准则。

(二)改良培养模式,融合国内外教学模式。一方面由于采取了“3+1”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教学与国外教学不相融和、互不接轨,学生前往东盟国家学习专业业务知识的时间短、压力大,造成短时间内难以消化接受国外的教学模式。为此,在培养模式上应进行改良,学校应在学生入校时进行东盟实验班人才选拨,与此同时延长国外修读至2年,让学生充分了解东盟国家会计专业的知识结构与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同时有较长的时间对国外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适应。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充分利用在国内修读的时间,定期邀请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给该专业学生上课,定期开展国外远程视频教学,开设东盟国家语言会计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关注东盟国家的教学方式,同时督促国内教师学习国外教学模式,力争国内外教学方式方法相融合,使学生在出国前熟知国外的教学方式。

(三)提高师资素质,培育双面型教师。双面型教师队伍是培养东盟国际化会计人才的核心与关键,也是该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对于在职教师,可选派英语基础较好或精通任何一门东盟国家语言的专业教师前往东盟地区进修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学历和业务理论水平,回来后可以将有关东盟国家的贸易或会计知识融入于日常语言教学中。另一方面,选派会计专业教师前往东盟国家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实践锻炼,采用实践的方式增进其东盟国家语言能力的同时,可以帮助其更好地了解东盟国家的会计制度,回来后通过教学分析我国会计制度与东盟国家会计制度的差异,方便学生对比掌握。提高师资素质,培育双面型专业教学团队,有助于东盟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

四、结语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加快建设,东盟国际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问题愈加明显,教育教学改革也越显重要和迫切。因此,需要针对东盟国际会计专业现存的“三缺”,即缺乏有关东盟国家的文化课程、缺少与东盟国家有机衔接的教学方式、缺少双面型师资的问题,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接轨东盟国家教学方式,深化改良师资结构,从而使培育的会计专业人才能够满足大时代背景的需求、专业特色更鲜明、发展后劲更持久。

参考文献:

[1]路一凡,王轶英,曹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化趋同建设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7,(05).

[2]姚美娟,董必荣,王瑶瑶.“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7,(06).

[3]万俊敏,黄沫.广西区东盟外语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析———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为例[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4).

[4]李保婵.浅谈高校对东盟会计人才的培养[J].财会研究,2008,(12).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购机补贴;问题;做法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310-0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了购置农机具的热情,得到了社会的普通关注,深受农民欢迎。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是落实中央扶持“三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有效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机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何把这项政策落实好,是摆在农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笔者现结合个人经验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情况进行探讨。

1 购机补贴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民购机补贴资金是直接补给农机经销商,补贴不透明,如工作人员或经销商不对购机农户作详细说明,则会给购机农户造成没有得到补助资金的误解。二是农机部门为了自身利益与农机经销商相勾结,联合造假套取国家农机专项补助资金[1-2]。三是农机经销商利用农民不熟悉农机构造性能价格等因素,以改变配置为由加价销售农机,从中牟利。四是农机经销商在销售农机时,以农机生产厂家的价格目录为依据,购机农户没有多家选择权,不利于市场竞争,农机生产厂商难以提高农机产品的性价比,阻碍了技术进步。五是操作程序比较复杂,工作量大。六是农村居民素质较低,思想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加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其劳动能力较弱,不会进行相关的农机作业,因此购买农机具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家有农机的,也会用此而造成农机闲置时间长、利用率低。此外,如何正确引导农民的观念,转变农民的意识,也是摆在农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3]。

2 购机补贴工作的具体做法

2.1 加强领导,认真组织

灵璧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机发展迅速,涌现出很多农机大户,对农机的需求量很大,所以每年的购机补贴工作都很繁重,牵扯面很广,程序复杂,政策性强,既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农机部门和政府的形象,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认识,坚持原则,深入宣传,抓准时机,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补贴工作规范实施。

2.2 广泛宣传,强化措施

为确保购机农民能够享受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每年都通过公告的形式,利用多种有效形式公开宣传实施方案和补贴操作规程,通过广播、电视新闻方式,宣传报道购机补贴信息[4]。另外,为防止政府宣传的局限性和申报的片面性,通过各产品销售商,直接向购机农民宣传购机补贴政策,递送补贴信息,让购机农民能够切实享受中央的惠农政策,确保购机补贴的真实性。

2.3 规范程序,加强监管

为规范补贴操作,使补贴资金真正补贴给购机农民,按补贴工作程序要求,严格按照程序谨慎操作。根据全县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科技入户示范户、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全县农机化发展区域布局等有关情况,组织人员从购机申请中,认真筛选,张榜公示经县购机补贴领导小组确定的补贴农户有关信息制表,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对不符合补贴条件的购机农民,经举报查实,一律取消补贴资格[5]。组织被确定的补贴农户持有效身份证件集中签定购机协议,严禁申请时个别工作人员强制农民选择机型,申请购机农户提取所购机具经过检验,合格的机具进一步完善入户建档手续,并经所有经办人签字确认,然后申请购机农民持流程表,喷放“国家补贴”字样和机具编号,保证了购机补贴工作的规范、公正。为防止一切弄虚作假套取补贴资金的行为,在农户申报时,工作人员要认真核查,杜绝已购机具重新申请,在协议购机后监督补贴机具的使用,防止出现倒卖行为。对所有补贴购置的机具实行牌证管理,监理人员需对机具当场进行检验登记、办理机车入户建档等,并签字确认[6-7]。对补贴机具统一按规定喷放“国家补贴”字样和编号,以确保补贴机具的落实。对所有补贴机具分乡镇制表下发给各乡镇农机管理工作人员,限期对辖区内所有补贴机具进行逐户逐台核查,调查人和被调查人双方签字确认,县农机局进行抽查核实,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行为立即取消补贴,有效地防止弄虚作假和倒卖现象的发生,保证补贴政策的真正落实[8-9]。

3 参考文献

[1] 廖瑛菊.对我市购机补贴工作的几点建议[J].贵州农机化,2011(3):9-10.

[2] 张道锋,郎子文.对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的一点思考[C]//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武汉:湖北省农业机械学会,2004:2.

[3] 郑彬.谈灵璧县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372,374.

[4] 叶晓鹰.农机专项补助资金补助方法弊病多[J].审计与理财,2009(7):25.

[5] 马颖.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答疑[J].科学种养,2008(4):56-56.

[6] 潘新初,王焕章.农业机械购置补贴6问答[J].福建农机,2006(1):39.

[7] 潘新初,王焕章.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5问答[J].浙江农村机电,2006(3):11.

[8] 石齐周.充分发挥县级农机部门对购机补贴工作的监督作用[N].黔南日报,2011-07-12(3).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9篇

肆、理论的展开::税法学的概念及其周边相关学科之关连

一、税法学的概念

财税法学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是租税法学,一是财政法学两者,其中,在台湾,租税法学相较于财政法学[1],有长足的进展。

租税者,为中央或地方政府,为支应国家事务之财政需要,及达成其它之行政目的,依据法律,向人民强制课征之金钱、或其它有金钱价值之实物之给付义务,而不予以直接之报偿者[2],台湾宪法第十九条规定人民有依法律纳税的义务,国家透过租税法律而向人民课征租税,因此,规定租税事项的法律,即为租税法,对此经由法学方法研究,则是租税法学的研究[3].亦即,对于税法作体系的、理论的研究为目的之独立的学术领域,即称为税法学,或税捐法[4].必须确认者乃「租税法者乃法律学的一环的要求,而在此立论上,展开以法学研究的方法论,透过法的角度去思考租税的问题[5].

对于以租税乃至租税所发生的现象为直接的研究,因为其研究的目的、方法、内容的差异,则所呈现的态样则各有不同,除以法学的角度为租税法学的探究外,从经济学、财政学、行政学、政治学甚至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其必要[6].而在法学的领域中,则与民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必须相互连结[7].

租税问题,可自各种的角度进行观察,诚如前述,涉及诸如:政治学、社会学、心里学等等,但是主要的领域,则有下列三者:一、财政学中之「租税论:钜视的观点;二、会计学中之「税务会计论:微视的观点;三、法学中之「税法学:法的观点[8].

因此,对于税法学的探讨,有鉴于税法本身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故本文以为,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法学的角度是其中之一,除与其它学科,如会计、经济财政等,有所关连外,在法学自身的领域中,税法学虽然独立自成一个法律学门,但却也与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事法甚至诉讼法各领域等,具有交错的联系,显现出盘根错节的复杂现象,是以有认为对所谓「综合租税学的确立认为有其必要性存在[9].本文即欲对于租税法学的研究,试图展开其基础的方法论。以下分别叙述之

二、租税法学与其它法学领域的关连交错

(一)租税法与宪法

宪法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有谓课税权乃权力怪兽,必须驯服在宪法秩序之下[10].在税法的领域中,无论是租税立法、租税行政或租税司法,均必须服膺法治国秩序特别是基本权的拘束[11],自然税法与宪法的关系密切,特别是经由财政宪法的研究,对于宪法的财政国体「租税国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及对于人民财产权的保障等,均是租税法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概念[12].自租税国的观点,从消极的防御功能,税是国家即地方自治团体对于国民财产自由权的侵犯以及对于职业及营业自由权的干预,所以应受宪法的限制,并接受大法官违宪审查的保障;积极的形成功能,宪法税的定义乃赋有文化价值的概念,作为租税立法与租税解释适用的方针[13],亦即纳税义务影响及于人民之财产权、工作权、生存权[14].于是,当人民面临国家以课税高权以「强制且无对价地将人民的财产移为己用,自然要面对宪法保障人民财产权的本旨问题,相同的对于人民的生存权也会有所牵连涉及[15].另言之,对于纳税者的权利[16],相较过去人权的讨论,可说是一种新的权利[17],正如当建筑物林立所产生的「日照权、「景观权等,所建立新的权利一般,而开始孕育而生[18].在日本倡议「纳税者基本权(Tax

payer‘s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者最力者首推北野弘久[19],将自由权与社会权为两者集合,而将此在学术上称之为「新的人权[20],约略而言,在建构上乃以宪法为基础,包含广义的财政法(包含岁入与岁出两方面)的权利,而将以纳税者论展开,而经由财政民主主义来落实。更有甚者,对于不公平的税制或税务行政,当事人对于违反宪法的租税支出,更可以以增大纳税义务人的负担,认为侵害纳税者的利益而提起所谓「纳税者诉讼(Taxpayers’suit)[21]的制度。以上所述,均与宪法息息相关。 因此,国家的税法,理应由原理原则构成体系,但实际上往往屈就于立法而有所妥协,税法立法对于原则的坚持通常最缺乏抵抗力[22],但是,在税法的立法以及税法的解释上,其基本原理原则均不能忽略宪法的存在,应时时顾及宪法的观点,而非只是考虑财政上财源多寡的因素[23].

(二)税法与行政法[24]

租税事项,过去一般被归入财政领域,为行政法各论的一环,但是随着租税法学的发展,其理论体系开始建立与完整,目前可说是已经脱离了行政法各论,独立成为一个学门,甚至可以提升到财政法学的领域,关于税法与行政法的分离,例如德国在1918年天夏有帝国财务法院的设置,单独为税务争颂最高法律,其独立性可见,盖独立的财税法庭为税法独立性的表征,先有独立的财税法庭,财税法的研究,始能得到应有的重视[25];在日本则是在二次大战后,因为受到Shoup劝告的影响,始将租税法成为独立学门,而脱离行政法[26];在中国大陆,租税法亦有认为脱离经济法范畴而独树一格,皆属例证。当然,其与行政法的关系是相当密切不可分的,但又发展出与一般行政法所论述者不同的理论,例如行政法上的法律保留原则与税法上租税法律原则,则有相同却又差异之处 [27].

再者,近来行政法的相关法典化,诸如行政程序法、诉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执行法…等,完善整体的行政法学,其与税法上的关连配合,如税捐稽征与行政程序[28]、租税救济与行政争讼等,均属得以深入研究的课题,学习研究者,自当对上开法律有所认识,并得就税法上的差异为不同的思考,亦即,税法的研究自当有异于行政法的脉络[29],最典型的例子乃行政法上的法律保留原则与税法上的租税法律主义的差异,亦即研究者在以行政法学所提供的行政法理论运用在税法之上,虽属妥适,然不得忽略税法本身的特殊性,并要时应该进行修正[30].

(三)税法与民法、商事法

税法对于私人经济的活动产生影响,特别是租税的负担对于人民的投资、消费乃至储蓄等行为的可能性,加以限制,因此,税法将直接或间接对私法的各种交易活动,连结而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税捐负担。

民商法为私法,其所规律的对象为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31],或其成果的各种收入或其它足以推测纳税能力的事实,乃是税法所要把握作为课征的对象。

税法与民法的分离,有所谓「税法与民法分合史的论述,就此,学者指出,税法从民法桎梏中解放,又向民法靠拢,最终税法与民法统一在宪法秩序之下[32].有认为税法虽为公法,但在课税实体法的领域,则与民法、商法间具有「内部性亲近关系[33].兹举二例,例如,经济观察法乃涉及与税法与民法间的分分合合,对于税法与民法间的牵连,则因不同时期,往往有意见歧异之处[34],不过,已呈现出税法与民法间差异,更可印证税法本身的特殊性。又,例如,民法上不当得利的概念,除在行政法上有所议论外,亦扩及到税法的领域,即属适例[35].

(四)税法与刑事法

税法对于违法的租税犯罪行为,课予刑事责任。例如在实体法上税捐稽征法第四十一条的逃漏税捐罪、第四十二条的违反或扣缴义务罪、第四十三条的教唆或帮助逃漏税捐罪。经由财政机关移送检察机关侦办、,普通法院判决,与租税秩序罚由行政机关自行为之不同,则税法将与刑法实体法及刑事程序的刑事诉讼法等相关连。

三、租税法学与其它非法学学科的关连交错

法学不再固守其领域,开始与其它学门进行对话与合作,其中以经济的法律分析为其最好的例证。租税法学除了与上述法学各领域交错连结外,也与法学以外领域开始对话,特别是租税法学的发展相较传统民法、刑法乃至行政法等领域的发展,属于新生的领域,参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则属重要,将可适度移植转换。故在法学以外的领域,亦不可忽略。

(一)租税法学与财政学[36]、经济学[37]

财政学主要的内容在于讨论政府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又被称为「公共经济学,实为经济学的一环[38],其为研究政府因执行公共活动,对所需资产的取得、使用以及管理的一种科学[39].透过研究政府部门的运作并佐以经济学的分析,以全体社会福利极大化为最终目标,亦即一方面探讨政府的经济行为,另一方面是研究透过政府的力量使全体社会达到最适化[40].其中,在公共收入理论中,课税收入为重要的一环,经由对于租税的基本概念的讨论,延伸出租税理论及各种租税的制度分析[41],为其与租税相关的研究课题。另言之,财政学的税捐理论,乃是经由税捐满足公共财政需求为其课题,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利用各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讨论税捐的本质与作用,其机能与经济效果等[42].

因此,租税法学的研究,特别是租税为财政收入的一环,不得无视于财政学的论述,其相关的课题,例如租税的意义、课税的依据、租税原则、租税的转嫁等理论等,其理论对租税的立法,不论是在全体租税制度或个别税法,均有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存在[43].透过财政学的研究,将更能把握租税的本质与其它财政收入的关连性;另外,在税法的制定亦可兼顾法律与经济两者的调和。

(二)租税法学与租税政策学[44]

租税政策学乃是介于租税法与财政学间的一个新兴的领域,将租税制度之全体或者现行租税制度之个别问题,分别自法的观点、行政的观点、经济的观点等,将种种的观点为综合性的考量后,对关于现行制度的合理性进行检讨、提出解决的对策以及应该采用何种的政策等事项,为一探究。

(三) 租税法学与税务会计学

会计学依据美国会计师公会名词委员会的解释,乃指涉及财务性质,或仅涉及一部份财务性质的交易与事件,以货币为单位,依循一定程序予以记录、分类及汇总,并就其所产生的结果,加以解释的学术也[45].亦即,为了究明企业的财务状态与与企业利益,所涉及的计算原理与计算制度的研究,乃是会计学的研究范畴[46].其中就其研究内容及对象的不同,税

务会计为其中之一[47].而税务会计,研究重点为,在关于税法的研究上,特别是营利事业所得税,包括相关之衡量标准、申报缴纳程序及应备的帐簿、凭证;会计上应该如何适用有关税法的规定,包括当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与税法不一致时,会计上及申报时如何纪录与调解[48]等事项。进言之,一般的商业会计乃是依据商业会计法及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将企业交易事项,透过分录、过帐及编制各种的财务报表(诸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予以记录以提供财务资料,但是一般的会计处理虽然合乎要求,但不表示一定符合税法上的规定,亦即,对于一般会计上处理所产生的帐面盈亏结果,不一定与税法上的所得概念相同,于是,对于「所得事项的处理与计算,则有另一套尺度,于是产生了税务会计。亦即,将企业所发生的交易事项,依会计理论予以登载,除会计处理,及计算损意外,须依据税法的规定进行帐外调整,并向稽征机关申报,因而从交易事项事项的会计处理到计算所得,申报并缴纳所得税等的理论方法,甚至包括稽征实务,均属税务会计研究的领域[49]. 进言之,税务会计成为现代会计学中重要的领域之一,其主要因租税制度的改变,对于企业每一交易的处理,应该与相关租税法令相配合,亦即以税法为记录计算的根据。相较于商业会计,税务会计并非另设一套帐簿,只是在商业会计的记帐过程中,配合税务的法令,加以调整。

职是之故,租税法学的探究,特别是涉及企业税务会计的处理,应该是不可忽略的,在实务的处理上,会计师与律师应该有所交集,二者间将有内在的、逻辑上的联系,法律人应体会到会计是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而非当成陌生的外国语,视而不见。在研究税法时,对于会计或簿记应有基础的认识,方得对上述课题得以理解。

四、 租税法学与财务行政学

财务行政为公共行政的一环,前述财政学的研究,一般认为主要有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公债与财务行政四者,前三者讨论政府岁入之获得与岁出的使用,偏重公共部门经济层面的研究,一般称为实质的财政学,而财务行政则是有关于政府的财务计画、财务执行、财务监督与调整等问题,一般称为形式上的财政学,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透过宪法与相关的财务法规为基础[50],其中关于税务行政,诸如税务行政组织、租税法体系、课征管理等则与租税法学的研究有所关连,亦不得忽视。

伍、代结论 :缺角的弥补与漫长的路途,两岸的共同努力!

相较于其它法学领域的蓬勃发展,例如民事法、刑事法等百年的历史,租税法学可为婴儿学步阶段,实在有赖于法学界多一份的乐情关怀,所幸,从前述的相关研究导览,读者可以得知目前台湾租税法学的发展,业已展开!但是,研究的路途可说漫长,许多课题有待填补,乃法律人将来得以努力的重点。

再者,中国大陆租税法学的研究现状,回顾过去到现在,展望未来,可以得知,虽然目前中国大陆的租税法学研究水平,与台湾相较,仍有一段距离,但是,其虚心的提出检讨改进,将扮演急起直追的关键角色,本文以为,台湾的租税法学研究,相较其它先进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还是存在有数量与质量两者的落差,中国大陆对本身租税法学的反省,当可为台湾研究者所借镜。

「注释

[1]关于财政法学,其基本概念,可参见,拙著「日本财政法的研究课题、法源及其基本原则之简介,德明学报第19期,2002年6月,页325到336……

[2]关于租税的基本概念,可参见,拙著「租税概念与特征之解析(上),税务旬刊1839期,2002年10月,页37以下;「租税概念与特征之解析(下),税务旬刊1848期,2003年1月 ,页34以下。

[3]参见,清永敬次「税法,ミネルウ゛ァ书房,1999年5版,页25.

[4]参见,陈清秀「税法总论,自版,页2.

[5]参见,松泽智「租税法基本原理-租税法はの谁ためにあるか,中央经济社,平成8年,页19.

[6]可参照,新井隆一「租税法学と关连学问领域‧序论,收录日本租税法学会(编)「租税法学关连学问领域,租税法研究第20号,有斐阁,1992年10月,页43.

[7]可参照,新井隆一「租税法学と关连学问领域‧序论,收录日本租税法学会(编)「租税法学关连学问领域,租税法研究第20号,有斐阁,1992年10月,页45.

[8]参见,北野弘久「新财政法学‧自治体财政学,劲草书房,1983年,页3以下;北野弘久「税法学の基本问题,成文堂,昭和52年,页5以下。

[9]参见,北野弘久「税法学の实践论的展开,劲草书房,1993年1版,页8.

[10]参见,葛克昌「两税合一之宪法观点,收录氏着「所得税与宪法,自版,1999年2月,初版,页110.

[11]参照,木村弘之亮「租税法学,税务经理协会,平成11年初版,页61.

[12]基本的说明,可参见,拙著「租税国理念与纳税者基本权保障,税务旬刊1824期,2002年5月,页26以下。

[13]引自,葛克昌「人民有依法律纳税的义务(下)——以大法官会议解释为中心,台大法学论丛第19卷第2期,民79年6月,页139到140.

[14]参见,葛克昌「两税合一之宪法观点,收录氏着「所得税与宪法,自版,1999年2月初版,页129.

[15]参见,黄源浩「税法上的类型化方法—以合宪性为中心,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6月,页7.

[16]关于纳税者权利的讨论,中文文献,可参阅,邓德倩「租税行政之程序保障—以租税确定程序为中心,中兴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1月,页22以下的说明。

[17]在讨论上,纳税者权是否可以归类于第三代人权,以目前手中资料(以日文宪法学专论、教科书为主),尚未得见,有待进一步再研究,本文此时未能有定论。

[18]参见,邓德倩「租税行政之程序保障—以租税确定程序为中心,中兴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1月,页22.

[19]相关文献,请参阅,北野弘久「现代税法讲义,法律文化社,1994年4月20日2订版1刷,页11到13.北野弘久「纳税者の权利,岩波书店,1985年4月2日7刷,页42以下。北野弘久「纳税者基本权论の展开,三省堂,1992年3月1刷该书。但是,日本学界,对于北野的见解的接纳,仍然停留在学者个人见解,似乎尚未形成学界一致的通说。 [20]可参见,北野弘久「纳税者の权利,岩波书店,1985年4月2日7刷,页42.

[21]参见,邓德倩「租税行政之程序保障—以租税确定程序为中心,中兴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1月,页23.

[22]引自,葛克昌「综合所得税属地主义之检讨与改制,收录氏着「所得税法与宪法,2003年2月(增订版),页314.

[23]参见,清永敬次

「税法,ミネルウ゛ァ书房,1999年5版,页26. [24]行政法,一般而言,有行政法总论,其包含了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行政组织与公务员法、行政作用法与行政救济法等四大部分,行政法各论则包罗万象,举凡内政、军政、地政、财政、经济、教育、人事……等皆是。

[25]参见,葛克昌「租税规避与法学方法—税法、民法与宪法,收录氏着「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月旦出版社,1996年4月,页14以下。

[26]参见,北野弘久「税法学の基本问题,成文堂,昭和52年,页11以下。

[27]对此的研究,可参见,廖敏良「论租税法律主义与法律保留原则之关系——以释字第二五七号解释为中心探讨,中正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该文。

[28]关于此课题的讨论,可参照,葛克昌「纳税人之程序基本权—行政程序法在税捐稽征程序的漏洞:陈清秀「行政程序法在税法上的运用;郑俊仁「行政程序法与税法之相关规定,均收于月旦法学第72期,2001年5月,页28以下。例如,行政程序法在税捐稽征法上的运用,则有许多疑惑有待解决,二者间若有竞合,其适用顺序,学说上有完整规定除外说、程序保障说之分,实则因为行政程序法立法后,台湾税捐稽征法却未能同步进行修正,不但割裂完整的行政程序的适用,且与其它的行政程序相较,原本税捐稽征程序应该适用更严格的程序保障,反而成为正当行政程序的最大漏洞。

[29]可参见,村上义弘「租税法理论と行政法理论の相违についての一考察,收录日本租税法学会(编)「租税法学关连学问领域,租税法研究第20号,有斐阁,1992年10月,页96以下。

[30]参见,清永敬次「税法,ミネルウ゛ァ书房,1999年5版,页26.

[31]例如,租税的课税要件对于公司法上企业在选择其行为时必然会有影响,进言之,如企业型态的选择、公司的业务营运、资金的运用与调度……等,均属之,参见,江头宪治郎「租税法と会社法,收录日本租税法学会(编)「租税法学关连学问领域,租税法研究第20号,有斐阁,1992年10月,页48以下。

[32]参见,葛克昌「租税规避与法学方法—税法、民法与宪法,收录氏着「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月旦初版社,1996年4月,页15以下。

[33]参见,北野弘久「税法学の基本问题,成文堂,昭和52年,页18以下。

[34]例如,在德国称之的「经济观察法(「经济的实质课税原则),就经济观察法,在法制史的观察,则有以下的经过:1914帝国租税通则第四条「税法之解释,应斟酌其经济意义;1919德国租税通则(RAO)第四条「解释税法之际,须斟酌其立法目的、经济意义其情事发展;1934租税调整法(StAnpG)第一条第三项「税法之解释,应斟酌其经济意义;第一条第二项「课税要件认定时,依其相当者适用之;1977删除之。主要原因在于该规定容易引起误解且多此一举,误解在于经济意义为税法所独有,实际上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包括税法),本应在法律规范与案件是时间反复推敲,不当以经济意义简化此过程。惟奥地利租税通则第二十一条:「为公课法律问题判断时,应衡酌经济实际内含之方法为之,而不依其事实之表面形式仍保留该条文,并未如德国法上的删除作法。参见,葛克昌「租金管制与所得调整,收录氏着「所得税与宪法,自版,1999年2月初版,页271以下。

[35]可参见,加藤雅信‧岩崎政明「租税法学と民法学との对话—不当得利を接点として,收录日本租税法学会(编)「租税法学关连学问领域,租税法研究第20号,有斐阁,1992年10月,页64以下。

[36]可参见,贝冢启明「租税制度と财政学,收录日本租税法学会(编)「租税法学关连学问领域,租税法研究第20号,有斐阁,1992年10月,页60以下。

[37]财政学主要的内容在于讨论政府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又被称为「公共经济学,实为经济学的一环,参见,陈丹华「财政学,华立图书公司,1995年版,页5.其为研究政府因执行公共活动,对所需资产的取得、使用以及管理的一种科学,参见,李厚高「财政学,三民书局,1991年8版,页3到4.透过研究政府部门的运作并佐以经济学的分析,以全体社会福利极大化为最终目标,亦即一方面探讨政府的经济行为,另一方面是研究透过政府的力量使全体社会达到最适化。参见,陈丹华「财政学,华立图书公司,1995年版,页5.其中,在公共收入理论中,课税收入为重要的一环,经由对于租税的基本概念的讨论,延伸出租税理论及各种租税的制度分析,参见,陈丹华「财政学,华立图书公司,1995年版,页189以下。为其与租税相关的研究课题。另言之,财政学的税捐理论,乃是经由税捐满足公共财政需求为其课题,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利用各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讨论税捐的本质与作用,其机能与经济效果等。参见,陈清秀「税法总论,自版,页2.

[38]参见,陈丹华「财政学,华立图书公司,1995年版,页5.

[39]参见,李厚高「财政学,三民书局,1991年8版,页3到4.

[40]参见,陈丹华「财政学,华立图书公司,1995年版,页5.

[41]参见,陈丹华「财政学,华立图书公司,1995年版,页189以下。

[42]参见,陈清秀「税法总论,自版,页2.

[43]参见,清永敬次「税法,ミネルウ゛ァ书房,1999年5版,页27.

[44]租税法学与租税政策学乃是介于租税法与财政学间的一个新兴的领域,将租税制度之全体或者现行租税制度之个别问题,分别自法的观点、行政的观点、经济的观点等,将种种的观点为综合性的考量后,对关于现行制度的合理性进行检讨、提出解决的对策以及应该采用何种的政策等事项,为一探究,参见,金子宏「租税法,弘文堂,平成8年3月15日第5版2刷部分补正,页34.

[45]引自,刘家骏「会计学(一),自版,1983年6版,页1到2.

[46]参见,清永敬次「税法,ミネルウ゛ァ书房,1999年5版,页27.

[47]其余者,诸如:银行会计、政府会计、成本会计、分析会计、设计会计、

审计等等,参见,刘家骏「会计学(一),自版,1983年6版,页4到5. [48]参见,许崇源「税务会计,新陆书局,2000年2月1版,页3.

[49]参见,张进德「税务会计,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11初版,页4.

[50]参见,庄义雄「财务行政,三民书局,1997年再版,页19以下。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10篇

内容提要: 通过法律本身的“秘密”及其行业性质,包括各类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的细致描绘,卡夫卡“法制文学”提示了另类“法律历史主义”的概念,即社会基本有序时,完善法律运作最好通过职业内部化的协调,而非社会外部化的干预,其中“经济学”的价格调整为重要概念,应尽量避免“政治学”的怀疑质问。此意味着重视“缓慢”、“时间”。通过文学的基本分析和法学的深入探讨,借助卡夫卡“法制文学”的叙事平台,应重新理解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因为其对法律活动的有效展开,包括法治建设的健康推进,或许存有助益,亦为理解上述历史主义的关键。

一、问题和材料

在现代社会的一般生活行动中,如签订协议、买卖物品、与人结婚、出行旅游、朋友聚会、读书教书,我们是否会首先查阅法律规定?答案有二:第一,若涉及重要的财产问题,如金额较大,或涉及其他重要问题,如人身安全、特殊名誉,我们希望知道法律如何规定并希望法律提供指引;第二,如果与上述“重要”等无关,则无人关心法律如何规定,亦不会期待法律提供指引。当然,某些特殊场合,即使涉及上述“重要”,也许人们依然不关心法律如何规定,如特定社区的熟人、亲朋好友之间,人们依赖信任,预设了彼此行动较为安全、风险极低,且这些情况下因为历史记忆(信任结果不断被证实为可靠)或“羽毛须爱惜”的心理(缘于人际关系紧密而担忧信誉丧失),人们似乎更无理由关心。

如此,通常看,一般人的生活行动和法律的关系较少,若极端看,则一般人与法律几乎没有关系。也因此,不甚关心法律的外行人注定极为普遍。[1]

但通常不关心法律,普遍身为外行人,并不意味着对法律没有“态度”。经日常听说、官方宣传(如普法教育)、阅读文本(如小说杂志)和媒体影响(如新闻影视),一般人或外行人又总会对法律有所“印象”。特别当法律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主动干预社会时,与法律有关的信息则会通过另外一些渠道,如行政执法式的警察告知、审计提醒、税务稽查,“嵌入”一般人或外行人的思想。[2]于是,普通人的法律态度便自然形成。而一旦必须面对真实的法律,如涉讼或遭遇官方处罚,一个普通人则必会有所反应,其原有的法律态度也会发挥作用,和正式或法律人的法律态度相互交织、对抗,既有可能被后者征服,如信奉法律,也有可能强化自身,如质疑法律,或与后者互不认可。[3]而看到他人涉讼、遭遇官方处罚,一般普通人亦会有所反应,其原有的法律态度同样会发挥作用,或表达支持法律,或表达同情他人,或表现另外的复杂情形。也由此,一个问题浮现:如何看待普通人的法律态度?

对此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认识。

较为普遍的认识为:普通人毕竟外行,法律属于专业并且是保障社会有序的机制,故普通人的法律态度需遵从法律人。诸如法律权威、职业知识、特殊理性、权利守护等话语的盛行,包括普法运动,既为这种认识提供了支撑,也为其作出了脚注。细观察,即便一般看,这种认识也不独被大多数法律人所持有,某些普通人亦分享,如普通人有时说“要守法”、“法官作主”、“听法律专家的”……即为印证。[4]

另有一种认识为:普通人未必需遵从。以晚近“批判法学观点”的发展看,有人便主张应瓦解普通人与法律人之间的法律态度的等级对立;普通人不仅应独立,更应夺回法律态度的“领导权”,而且法律人需尊重普通人的法律态度,因为其具有真正的正当性。[5]后者认识甚至提出,许多普通人所常说的“要守法”、“法官作主”、“听法律专家的”,本身即为意识形态规训的结果,实为法律话语的诡计,亦应该受到揭露以使普通人重新获得解放。[6]而有时某些普通人,也赞同第二种认识,如在现实中激烈批评法律的活动过程,使用“曲解法律”、“判决荒谬”、“并非公正”等表述,以示法律人的法律态度绝无正确。[7]

就“如何看待普通人的法律态度”而言,上述两种认识,首先涉及一个实践的视角差异:“利益卷入法律过程中的人的视角”和“没有卷入的”。显然,如果未卷入,则一个人较多可能不太认可“外行”的独立、反抗,即较易相信法律人的法律态度(如果要求做出表态);[8]反之,如卷入而且法律人并不支持卷入者的利益,则一个人总是可能支持“外行”的独立、反抗(这有时便说明了“曲解法律”、“判决荒谬”、“并非公正”等表述使用的重要现实根由)。利益卷入存直接与间接之别。直接卷入容易理解,无需赘述。间接卷入在此常指潜在的可能,典型例子如看到某些审判,联想若自己涉讼将会怎样,将自己设想成潜在的可能涉案者,即潜在的利益卷入者,并感觉法律人可能不予支持(如果利益卷入并获得法律人支持,自然会信赖法律人的法律态度)。此外,利益是否卷入另有涵义,即法律人的行业本身也有利益问题,如行业存在的经济前提或行业收入。由此,利益是否卷入的视角差异,亦能从另一方面解释法律人的一般感受:普通人的法律态度需遵从法律人。因为,法律人受到遵从,实质上意味着法律的行业利益得以维护,及法律人在权力关系中的优势得以持续。当然,利益是否卷入不是问题的全部。无关利益,也可以各自主张不同的认识,如有些普通人未必卷入利益纷争,仅是旁观,仍然支持“外行”的独立、反抗认识,或自称“正义感使然”;而有些法律人如法学家,亦无 直接的法律利益,但反对“内行”认识,持上述“批判法学观点”。就此看,两种认识也可以在一般知识思考或“应然”思考(“社会责任”话语为特征)意义上提出。

但两种“如何看待普通人的法律态度”认识,无论基于利益驱动而主张,还是基于知识思考或“应然”思考而主张,均集中于“应如何”的概念,体现了浓重的价值取向,将法律活动中的实践对立欲望凸现出来,即要么诉求“法律人尊重普通人”,要么诉求“普通人服从法律人”。由此,两者均表达了不能妥协的激进主义立场:未遇尊重时,反抗;未遇服从时,强制。

不能否认,从法律历史看,激进主义的立场表达时而存在,法律或遭遇反抗或表现强制;利益及知识或“应然”设想的斗争,同样无法避免。然而法律历史,在另一侧面,这一侧面同样甚至更重要,也表现了自我舒缓,并非决绝;换言之,普通人的法律态度和法律人的法律态度被主动悬置,互不压抑,自行其是,或偶以默认、默许表现一种“体谅式理解”。概言之,法律制度有时在某些层面以无言的方式平缓运行,其中,没有利益及知识或“应然”设想的斗争。从社会更多呈现为平静、秩序而非纷争、混乱看,后者情形更普遍。因为,许多情况下,无论普通人还是法律人并未发觉关注对方“如何思考法律”颇重要,其典型情形即为普通人的“法律理解”常我行我素,法律人不置可否,似熟视无睹(当然,其违反法律另当别论),反之,普通人对法律人的“法律理解”亦然。

这意味着,普通人中,一种类似旁观者的“角色”更广泛,其话语特征表现为“法律是如此,但更重要的是生活”,或时而表现为更重视埃利希提到的“活法”,即社会一般行规,如工厂、学校、医院、市场的,[9]总括之,对法律表现为“不置可否”。这种角色,与遵从或质疑法律的角色形成鲜明对比,又似乎对法律秩序平缓运行的意义很重要。故无论以实践论,还是以思想论,前述两种针对普通人法律态度的对立认识必有盲点。依此来说,怎样看待普通人的法律态度,尤其是旁观者这类角色,需另外审视。

本文从卡夫卡的“法制文学”进入,展开讨论。

作为界定,“法制文学”在此指直接、明显涉及法律活动或基本围绕其展开的文学作品。与本文相关,其主要为卡夫卡的《审判》(又译《诉讼》)、《关于法律的问题》和《辩护人》。《审判》以故事叙述为主,其情节大致如下:

约瑟夫·K遭遇有罪,后不断试图证明清白。诉讼过程中,K始终不理解法律程序,感到茫然,亦时有无所用心听凭其便,而法律活动者则依以往进行审判。其他人物,除K的叔叔外,大体表达了“K很可能有罪”或“不置可否”的看法,而“不置可否”更普遍。最后,K被司法人员带走处死,K既无奈也无反抗。

《关于法律的问题》和《辩护人》颇像议论文,但仍然被普遍认为是“小说”。[10]其中主要表达:(一)法律是种少数“贵族”的活动,多数人并不关心;(二)对普通人而言,法律总是不易理解,可称为“秘密”;(三)普通人不懂法律,有时是种痛苦,但仅仅有时;(四)普通人抗拒“秘密”的“贵族”法律常无意义;(五)社会基本有序时应假设法律活动大体上公正。[11]

所以从卡夫卡的“法制文学”进人,展开讨论,是因为细阅读,《审判》、《关于法律的问题》和《辩护人》三者逻辑一以贯之,既无赞扬法律的意思,也无贬低法律的企图,[12]总体上仅希望将现实中的一种社会悖论予以提示:法律人必须迎接普通人的质问,但经由社会分工演化而成的法律行规历史,又必须压抑质问,因为,法律总要运作,质问者亦无法离开法律的惠助;[13]或者,即使面对、遭遇法律干预,以旁观心态为表现,未必质问或质疑,这种普通人法律态度对社会秩序的意义更重要。[14]显然,卡夫卡的“法制文学”切开了“如何看待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的一个思路,提示未必要么诉求“法律人尊重普通人”,要么诉求“普通人服从法律人”。从其进入,分析也许推陈出新,于实践更有益。

从这一“文学”进入另有技术上的理由。第一,卡夫卡为法律科班出身,获法律博士学位并曾深入研究法律,此为其文学写作提供了法律涵义的素养支持;[15]第二,卡夫卡的职业一直与法律有关,从未间断,[16]其另外“常阅读布拉格报纸中法律汇编以了解法律趋势”,[17]此赋予其文学写作以丰富的法律实践背景;第三,卡夫卡的叙述风格极具“法律活动”印记,即设问、寻答、辨析、证明,并且反复推进、循序深入,最后决断,[18]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对话,而这些对话大部分又都是辩论……它们像是侦探小说中的行动”,[19]同时,其作品中的具体法律制度内容,如波斯纳所言,“忠实再现了奥匈帝国刑事程序的很多细节”,[20]所有这些,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文本模型便利;第四,其文学作品细腻、写实,虽然整体上故事最终结局有时易引发某些争议,[21]但具体情节合乎常理且没有斧凿痕迹,与广泛的人们社会生活经验非常吻合,[22]这和法律运作的现实社会背景相互映照,可资参鉴;第五,对应本文主题而言,其特点之一,在于着力描绘了关于法律活动的两类人,即少数内行和多数外行,并且细致描绘后者如何感受前者。上述五个理由,表明从中获取法学思考资源是乐观的,同时意味着从中获取法学实践素材可具有社会调查、观察的类似甚或更深入的依据价值。其核心一点是:因为法律化的丰富写实、合理经验,使从中挖掘新的法学理论得以可能,如果我们的确认为法学新理论的衍生点之一是实践细节本身。

卡夫卡的“法制文学”,相对其他大多数作家以法律活动为题材的文学,又一优点在于具体性描绘和一般性陈述相得益彰。这里意思是,《审判》虽然为具体描绘、故事叙述,但时有表达“理论观念”,带概括点睛之意,如“打官司总是两败俱伤”,[23]“对任何事情的正确理解和误解并不是完全彼此排斥的”[24]……而《关于法律的问题》和《辩护人》,则更明显地概括理论思考,使文学意向尤为清晰。如此,有利于避免,在纯粹小说具体描绘中思考易出现的“主旨揣测”问题(文学作品的理解常见仁见智)。也由此,从中深入讨论一般的法学问题更稳健,可大致避免自说自话。

同样重要的是,卡夫卡的“法制文学”为卡夫卡文学创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凡阅读或研究其文学总会提到体现其“法制文学”主旨的《审判》,[25]而其文学创作的成就为世界公认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26]这意味着,卡夫卡构筑的法律世界,广为人知并具备持久的阅读价值,进而可说,将其作为样本并从中研究法学问题,不失潜在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事实上,如有学者提到的,“在涉及亲属法、全球化、国际主义、批判法律研究、法理学、移民、劳资关系的学术论文中,卡夫卡与法律有关的作品一直被引用”。[27]

运用卡夫卡“法制文学”集中讨论普通人的法律态度,已有法律学者作出努力。但努力主要涉及如下观点:第一,法律人应关注普通人对法律的迷惘;第二,法律人与普通人的交流是重要的。[28]其努力更侧重法律人的社会公共伦理意向,即提示公权力的社会关怀颇为必要,未涉及本文主题:怎样看待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及这种“旁观”对法律活动有何意义?故本 文思考是不同方向的推进。

关于卡夫卡的文学,特别是上述作品,文学界已多有探讨。探讨主要涉及了叙事风格、流派归属、创作意向、写作立场和背后的各种主义,观点十分丰富,亦强调了其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的深刻揭发,同时,提到了普通人面对法律制度的无奈。[29]但因为主要是文学性的思考,故这些探讨没有、也不太可能展开法学的深入辨析,以对普通人的“旁观式”法律态度展开反思,进一步,这些探讨对本文主题研究的意义是有限的。然而,几乎相当一部分的文学评论承认,以《审判》为标志的卡夫卡“法制文学”作品,在细节层面上写实丰富、经验合理,[30]这又为本文的“‘文学’进入的技术理由”做出了佐证,从而使本文的法学推进更加可行。

结合文学作品讨论法学问题一直受到批评,此为旧话。法律与文学的学者已多有回应,并且理由充分,[31]本文不欲费笔墨。只需再次强调,重要的是能否言之成理,富有启发,利于实践。不应先验预设一种讨论无法推出有意义、价值的思考。

再补充一点。因为是“法律与文学”的讨论,故文学辨析不可偏废。本文将既简要梳理文学问题又深入探究法学问题,并在简要文学理解和深入法学理解之间建立逻辑通道。所以如此,缘于目标是法学,重点亦为法学,而且借助文学中共识性知识提示文学理解以推进法学理解,亦为稳妥之举。本文使文学为法学服务,并使文学成为法学的思想激发之一。

二、作为“长久秘密”的法律

在卡夫卡“法制文学”中,最吸引人、最被人们提到也最被重视的是一则寓言—“法的门前”。[32]其曾独立成篇,后融进《审判》第九章,颇为具有象征意义。寓言提到:

一乡下人来到法院门前,要求进去,但法院门警称不能立即进去,以后则可以。乡下人设想,每个人均应可以进入法院,因为这是法院,但事与愿违。乡下人在法院门边坐等多年并时而试图进入,不成功。待生命行将终结,乡下人问门警,人人拼命要进法院,为何许久以来只有我一人要求进去?门警回答,除你一人别人不得进入,因为法院大门只为你打开,但现在对你也需要关闭。[33]

《审判》中,这则寓言是人物之一神甫对K所述。当时,K被检察方,法院已开始审理,其深感迷惘并想了解有关自己的审判究竟缘何、会怎样,但始终不能获得明确答案;最后临死,仍不知道从未进人的“最高法院又究竟在哪里”。[34]对照而言,此寓言中的乡下人和K,相互影射,命运亦类似。法律对于他们—普通人,有如远处灯塔可见不可及。更重要的,法律总承诺为外行人提供法律的解决方案,但如何解决则不得而知,似乎也无需外行人明白。此即为寓言中的“不能进入法院”。当然,作为普通人,无论乡下人还是K,均有了解法律活动的欲望,或因为法律纠纷或因为涉讼,但寓言及《审判》故事亦暗示其为数不多。

卡夫卡“法制文学”的主要叙述目标之一,在于展示卡夫卡自命名的“秘密”:关于法律、法院活动的“秘密”。《审判》会交待许多表象,如外行人不易理解的法院调查、询问的程序,另有外行人困惑的法院人员如何帮助当事人而又表现冷漠,如何敬业而又低效(甚至看似荒唐,如法院人员存有色情书籍[35]),[36]再如,颇有象征和隐喻的,K第一次接受审讯,需穿过许多复杂迷宫式的街道和楼梯,才进入又似迷宫的审判现场,遇到迷宫式的审问[37]……但为何如此,不作解释。《辩护人》则对这些表象作出延伸补充:审判注定涉及广泛,其调查过程“像看不见的小老鼠,能穿过最小的间隙,穿过辩护人的大腿缝”;[38]故外行人需找寻“许许多多的辩护人,需要最好的辩护人。一个紧连一个,筑成活生生的一道墙”。[39]而找寻辩护人,有如“不停止上楼,阶梯永远不会完结,在你向上走的脚步下,梯子不断衍生”。[40]至于为何如此,亦不作解释。而《关于法律的问题》则直言概括:法律及法院活动,包括由其引发的外行人不得不持续找寻辩护人,是“一小群统治着我们的贵族的秘密”。[41]

“秘密”意味着,普通人和法律人之间,既存在相互诉求也存在相互疏远,而且这种关系无法改变也无需改变;普通人可能是“痛苦”的,但法律人未必“悠闲自得”,对“痛苦”坦然待之,仅是只得如此。其中也许包含了“自然”。

卡夫卡运用吸引人的叙述手段,层层剥离,通过非常符合日常经验的具体故事(主要是《审判》),和极易引人回想生活场景的微妙解说,令人信服地表达、推演“秘密”。显然,读者容易并不得不陷入“秘密”,在陷入之时体会并思考,而且受到想象激励,进一步打开“普通人法律态度和法律人法律态度之间的意义空间”。[42]读者会紧张甚至会窒息,对法律不解甚至抱怨,责其“养尊处优”,[43]但似乎又能不断发现新的“希望”:法律以平静自如的方式维护社会。[44]由此,读者会不断添加“为什么”、“事物发展何以如此”,来追问读者自己生存世界的同样“秘密”。[45]

两个问题在此是重要的。第一,“发现事实真相”;第二,“得知法律原意”。两者为法律运作的根本,亦涉及卡夫卡常描绘的法律活动的核心。一般情况下,普通人会“谦逊”称:“我不知真相”、“要听警察、法官(即专家)的”;“我不懂法律(法律的意思、原意)”、“要听律师、法官(即专家)的”。而一旦身陷法律活动,如处于《审判》主人公K的状态,或因为可能潜在牵涉自身(目前或未来),如发觉也许因类似缘由像K一样遭遇,普通人总会像K一样,“想要知道”(尽管并不必然)真相是什么、法律是什么。这意味着,普通人内心深处有时并不承认“只能隔行隔山”,相反,则是认定关于法律的“秘密”需要揭开。

但关于“事实真相”,除亲身经历者,其他人包括法律人只能凭借证据以论说。在很长历史时期,法律活动显然以证据为主要平台。证据认定,如现在法律业内通常所理解,并不在于如何对应“事实”,而在于如何相互印证以确信,经此建构法律断定的理由,[46]或用卡夫卡的话语言之,“判决根据调查而定”。[47]法律人的证据认定,也许需要普通人的认可,但事实上后者认可从未成为前者的必要条件。没有成为,也无需成为必要条件,缘于制度上法律人具有搜集证据的优势,凭借权力可获得更多的案情信息,其活动,甚至可不断四处渗透(像《辩护人》中所说的小老鼠,只要自认为必要、需要),而这些背后,还存在制度需求—应赋予法律人如此条件以确保社会的一般秩序。[48]此外,证据如何认定,在社会语境中,不仅不是“事实真理认知”问题,而且还是“惯习怎样形成”问题,其模式可说缘自默认、模仿、历练,需要传承以成定式,即法律人在历史实践中形成行业传统,具体言之则为“规矩”。[49]普通人所以普通,在证据方面,则因为缺乏法律惯习。故普通人的“事实真相”理解与法律人的“事实真相”认定,其对立难以化解。法律人坚持自己的意见有其根据。

再看“法律原意”。与“真相”问题类似,“原意”也是制度需求使然。法律人特别是司法者提出“法律原意”,宣布“法律如何”,并不因为如孟德斯鸠天真所想其原为“喉舌”,[50]切实转述了立法意思(除非可对照立法者的具体解释[51] ),而在于其被设定为“应予相信”。或如卡夫卡所说,对法律理解常会各异,“甚至阐释条文也已经成为法律了”,[52]但社会趋向“听从”法律人,尤其有最终决定权的。而从法律运作的便利看,“应予相信”的设定有其实用依据,即需要凭借权威终结关于法律含义的纠纷(法律人常是社会分工意义的权威),不能让分歧、争议无休止。此外,普通人是分散的,本身也可能形成多种意见,而在其中更难产生权威,此从侧面依然印证“应予相信” 设定的制度便利。法律人的“法律原意”意见,也存在“惯习”问题,与默认、模仿、历练相关,经传承以稳固并成一定的方式,典型例子如英语国家的遵循先例(在解释制定法方面)的演进,及欧陆国家的法律解释方法的接续。故普通人还会因此“劣势”,而法律人亦有“固执己见”的理由。[53]

此外,无论“事实真相”还是“法律原意”,虽然在普通人和法律人之间会有差异,但从较长甚至更长的历史视野看,可能彼此互换,即一定时期的普通人理解,也许变成后来法律人的理解(法律人主动接受),反之亦然。故法律人坚守自己的意见,仍从制度需求和制度便利说,还缘于实际的社会话语相互流动的历史化依据。也因此,法律人更常会自然认为,也有理由相信,自己意见虽不符合某些普通人的理解,但一定符合另些普通人的理解,即“总是符合一定的普通人的理解”。[54]

而更关键的,在于法律人的“事实真相”、“法律原意”的认定,需要中立,还需令人必须忍耐的时间,即不偏不倚及“耗费光阴”查清证据、仔细推敲法律文本,以求可靠;而“中立”、“时间”又是滋养法律人前述“惯习”的重要因素,即在稳重、缓慢中不得不“因循守旧”,由此表现卡夫卡强调的一个经验:“一般司法官确实具有难以相信的谨慎态度”。[55]故作为法律活动的“中立”、“时间”的替代概念,卡夫卡“法制文学”描述中的法律人“冷漠”、“低效”,是不能遗漏的关键词。

如此辨析,并非不同情诸如K等普通人的“事实真相”遭遇,排斥其法律意见,其意见可能“真实”,也许“正确”甚至“直接”、“高效”(迅即证明自我),并且有理由自我坚持;另如此辨析,也并非不同情诸如K等普通人向法律人投去的“不解”,甚至“抱怨”,这些同样可能“真实”,也许“正确”且亦有理由自我坚持。但法律人终究需要被侧重,即使被赋予了“秘密”,即使“秘密”无法揭开。而“事实真相”、“法律原意”等问题,及其“中立”、“时间”,均为“秘密”之关键,又为“秘密”之本身。寓言中的乡下人特别是类似《审判》中K的普通人,还有《辩护人》中不断寻找辩护人的当事人,自持理由时,不得不且应当面对这一“秘密”。

卡夫卡的问题因此变成:“秘密”是否无需也无法揭开?诸如《审判》中,外行人不易理解的法律人调查、询问的程序,使某些外行人困惑的法律人如何帮助当事人而又表现冷漠,如何敬业而又低效,特别如《辩护人》中的法律活动“像看不见的小老鼠,能穿过最小的间隙,穿过辩护人的大腿缝”,另有辩护人由此“梯子不断衍生”,在前面辨析的逻辑中,因此变成:它们是否实际恰为法律活动“秘密”的另一面?

显然,法律活动的“秘密”,在卡夫卡“法制文学”的叙述逻辑中,是理解旁观式普通人法律态度的一个重要前提。

三、作为行业的法律活动

发现事实真相及解释法律原意,不涉及“客观绝对正确”。但主体实践者,不论普通人还是法律人,总会“认为自己正确”。正因为认为自己正确,而“认为自己正确”也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如普通人促使法律人反省自己的意见,如法律人敦促普通人遵循普通人其实总乐意接受的秩序,故法律态度的对立有时持续。这在法律人一方尤为明显。不难觉察,与其“行业观念”密切相关,法律人特别如此,如认为本身体现专业、所作所为属职业行动;普通人则时常也默认“行业”的社会分类(社会分工所致),如默认“法律专业”,即使普通人在法律态度的对立中并不轻易放弃。于是,需要注意“行业”概念。

形成“行业”,意味着具有特定群体之规,涉及行动、语言、态度、伦理等。而在卡夫卡“法制文学”中,基于具体描述的叙述策略,可看到与之相关的系列化行动、语言,及同样系列化但备受争议的态度、伦理等。

《审判》中,针对嫌犯K,法院看守依时依地点约束、指示K的行动,既不粗暴也无体谅,如同“机械”的活动者。[56]法院听差和办事员,及一名检察官,冷静应对K对法院活动的各种指摘,“不卑不亢”地照章办事,适时明确表示:“一般来说,我们审理案件是没有偏见的”,[57]“只要你不妨碍我……你想怎样留意你的案件的进展,都请便”。[58]这些是行动例子。而在和K的对话中,一名督察员自然地说出“这是我的职责”,尽管K不解“是何职责”。[59]当初次审判时,K因不明何缘被讯而极为抱怨,甚至痛斥法庭,但一名检察官平静地说:“……今天你亲自错过了一切的机会,侦讯总是给被告以各种机会的”。[60]这些是语言的例子。上述例子甚至使K明白:任何人都同意控诉并非随便之举;控方一旦,总会坚信被告有罪。[61]

而作为备受争议的态度、伦理等例子,可注意,尽管有法院职员(一名女职员)为K提供必要帮助,指点迷津,甚至“搀扶”(使K觉得倒是自己日后应做善事),[62]同时,另有法院内的检察官在撰写K材料时,通宵达旦,颇为认真,堪称敬业[63]……但法院中相当一些职员时常表现“冷漠”,或具体说“无视”K的冤诉。[64]对于法律人的态度、伦理等,《审判》通过一名法院职员口吻概括:“……我们中间,谁都不是狠心的人,我们倒是乐于帮助每个人的,可是作为法院的官员,很容易叫人看来是狠心的,不想帮助别人”。[65]这在表明,作为行规的态度、伦理,与普通人的理解总有差距。

卡夫卡指出,作为行规,法院存在等级,除了法律明确规定,下级总是不明上级的办案细节过程,各自权限清晰,仿佛下级只能猜想上级来摸索自己的工作目标;[66]司法机构似乎始终处于微妙平衡状态,如有人试图改变,则其风险是失去立足点,“跌得粉身碎骨”。[67]这个机构只需要内部微调,但又可以恢复原状,甚至“更顽固,更残酷,更无情”。[68]卡夫卡的意识是,虽然每个与法律发生关系的普通人都愿法院符合自己的想象与期待,但他们和法律人之间“误解”的逻辑,绝对不可动摇;[69]“几乎每个被告,包括极普通的人,都在最初就抱有改进司法的满腔热情,结果往往都是浪费时间与精力”,[70]如此看,“唯一聪明的办法就是适应现行环境”。[71]

运用近乎白描的现象还原,及人物矛盾的复杂塑造,当然还有令人警醒的判断提示,卡夫卡将法律一种常被忽略的过程—行规运行,文学化地再现。所谓“文学化”,如文学鉴赏理论常认为的,即在于引人不断期待深入阅读,进而驻足疑惑,使读者感受一种“真实”及其“复杂”时,触发其心灵焦灼,觉察一种重要。[72]

其实,通过行规看“行业”,“少数”(相对整体社会人数)的概念自然凸现,而“少数”有时又为“贵族”。此为关键。

首先,形成行业,行业中人必须构筑“栏栅”。所谓“栏栅”,是将不具备同样或同等行动、语言、态度、伦理(当然是职业伦理)的人排斥在外。因为,缺乏内部的共同性(至少相似性)会使职业运作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形成职业。而排斥,本身亦为职业生存之机制,否则当人人均能从事被称为的“一项职业活动”时,职业本身便不存在了,职业中人则亦失去收取“经济支撑”的正当性(自然首先是可能性)。此外,“栏栅”意味着“准入”,准入需要成本。外人并非不能成为职业人,但必须付出成本。故职业群体注定需要“栏栅”,而一个行业注定无法成为“全民事业”。

其次,形成行业,需要行业参加者的不断继承以形成传统。而继承或说追随,既依赖后来参加者的努力和坚持,又依赖内部原有者的认可。“认可”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同样是经济学的,其需要限定群体范围,不能无限扩展,否则行业利益随即消失。由此可见,一个行业仍无法成为“全民事业”。

作为行业的法律,当然无法摆脱这些特征。尽管法律要求公开性、明确性,并且法院的判决书等也需外人明白理解,此即表达人人均可理解法律是怎样的,但其依然不意味着“法律行业”的“秘密”可以揭开。法律群体的行业,与法律对外的表达,是不同的概念,如同文学群体的行业对外人而言不易理解,但文学作品总是为人易读(通常来说)。此外,进入近现代,法律秉持“现代性”发展,尤其伴随国家现代性的欲望,如民族国家的统一强盛、对外更易获得生存赢得竞争(卡夫卡所在时代—20世纪初期—即表现民族国家有此渴望),“普法”推广亟需深入,而即使如此,亦不意味着“法律行业”的“秘密”可转化为“公共知识”,及“公共力量”,或演化为“全 民法治事业”的思想内容。法律可协助国家的政治,但其以“技术含量”为协助的资本,并以“技术含量”得以功能挥发;普通人对法律,因其“技术”,更多情况下只能以听从而非“掌握”的方式,融入法律/国家的现代性进程。[73]故卡夫卡的“法制文学”提醒注意一个观念:法律的象征本为“贵族”。卡夫卡说,“我们的法律并非人人清楚”,其属“贵族”,但此“自然有其明智之处”。[74]

在此,包含“秘密”的法律行业性质,在卡夫卡“法制文学”的逻辑中,是理解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的又一重要前提。

四、对法律“沉默”的普通人

知悉法律的“秘密”,其行业性质,则可逐渐理解为何普通人对法律更易产生类似“不置可否”的态度,即仿佛身为旁观者。“秘密”加之行业特点,势必增加普通人的理解成本或成为其理解的障碍。对多数人而言,如未卷入法律纠纷或活动,亦没有潜在的卷入可能,或未试图成为法律人群体的一分子,通常不甚可能对法律付出理解成本。毕竟,成本付出意味着期待收益,而多数人总是更期待在法律之外的其他方面有所收益。如此,未付出亦未有期待,多数的普通人对法律“沉默”为情理之中。

但此为问题的一方面。所以“沉默”,另有其他缘故,其同样重要。

再看卡夫卡的“法制文学”。其中,K作为角色有两个层面:首先作为普通人其质疑法律,认为自己冤屈,此自然为主要;其次作为普通人其对法律不置可否,“任凭法律行事”。细言之,身处审判过程中的K不断想知道,为何从自己角度看没有任何理由却被,为何存冤却无人理解,特别是法律人,同时,为何自己根本无法理解法院的所作所为,其有时秩序井然、一丝不苟,而自己最后死时面对行刑的警察,也似乎听凭其便,默许这是执行法律。[75]这本身一方面表明其质疑法律,并带有抱怨之意,另一方面却表明其以普通人的法律态度为感受,将法律视为“行业秘密”。

更重要的,故事中的大多数人,则以“对法律不置可否”的态度出现,表达了颇为典型、人人熟知的一种普通人法律态度—沉默,尽管偶尔其如K一样,质疑法律。

比如,K的房东格鲁巴赫太太对K的逮捕,明确表示,“说起这种逮捕—它倒使我觉得有点深奥……它使我觉得有点玄,这种感觉,我懂不了,不过,好在我也不必去懂它”;[76]与K长期有情人关系的爱莎,K自己承认其如知道诉讼,“也不会费神来想它”;[77]而与K颇有暧昧关系的丽尼,明知K卷入诉讼,但除缠绵说情外依然不关心案情到底如何,实为不置可否。[78]再如,K所遇见的一位专为法官画像的画家,一方面说,最高法院权力运作至关重要,但无兴趣了解,[79]另一方面颇为法学经典、类似法律现实主义地提到,“我必须区别这两件事情:法律规定的是什么,我从个人经历中所发现的又是什么……我的经验跟法典的规定正好相反”,[80]并十分强调诉讼中接触、笼络法官非常重要,[81]其核心意识即为对法律不置可否,而对其他“行规”则十分重视。当然,大多数普通人,除表现“不置可否”,有时也认为司法绝非随便,[82]这是默认。

从文学看,K心灵的鸣冤驱动和思想的秩序默许彼此矛盾交织的描绘,特别是多数人旁观态度的多样描绘,所有这些,与其他冤案作品的主人公全身心证明自我无罪及大多数人认其蒙冤的描绘,对比而言,同样具有吸引人的探讨价值。现有文学评论的确已提到了这点。[83]冤案发生及伸冤过程,尤其主人公的悲愤抗争,及主人公和大多数人对法律秩序(包括制度和司法者行为)的极度失望,是人们熟悉的冤案作品的叙事模式,其可使情节曲折复杂、过程跌宕起伏,使主人公内心饱含洗刷冤屈、企盼昭雪,大多数人饱含同情和无奈,进一步,能使读者感染、激愤甚或深思,同时,亦符合本文开始部分提到的利益直接或间接卷入法律活动后普通人有时易产生质疑法律的态度的逻辑。而卡夫卡式的矛盾展现,特别是卡夫卡式沉默的“大多数人旁观态度”,同样不乏另类深思的激励。

这样讨论,是因为,以文学鉴赏看,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的有节奏展开,不断推进,典型如K(其利益已直接卷入法律活动,心怀冤屈,但不满质疑法律时仍会表现旁观式的普通人法律观),及大多数人物多种旁观的持续呈现,另由此浮现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即便可称为人之“惰性”的众生相,依然易诱使读者开阔视野、审察多面、深入追究,以求人性文化和社会秩序的另种意义的深层理解,形成共鸣。文学鉴赏的一般理论已认为,文学叙事展现的人、社会的复杂性显然对读者具有吸引意义。[84]这样讨论,另因为,读者有时会相信,人(当然包括读者自己)内心世界颇为丰富,因种种缘故始终是复杂的,社会中多数人亦为经济理性化的,常试图避免卷入与己无关的他者困局,而所有这些,缘于人的欲望、情绪、思想和追求的多面,特别是许多人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及人生存其中的世界颇为丰富,始终复杂,既有序又无序,存协调亦存冲突。读者有时愿意思考所有这些何以如此。关于文学鉴赏的心理,文学鉴赏理论便常认为读者有时存在“认同需求”。[85]

由此进一步,可发觉,卡夫卡用交互映射的方式,将K自己旁观式的普通人法律态度和大多数人旁观式的普通人法律态度,结合起来以作展现,以K感受为中心点向周边大多数人扩散,强化读者对大多数人旁观式的普通人法律态度的认识,又以周边大多数人旁观式的普通人法律态度衬托K的意识表现,证明“大多数人”的概念甚至可包括深陷诉讼中的任何个人,使读者相信,旁观式普通人法律态度的自然、普遍。

在此,一个问题逐渐浮现并需深入讨论:普通人特别是其中大多数,除对法律“秘密”和行业性质的理解成本颇高外,缘于其他原因,或许并未想到、关心法律的“秘密”或行业的性质,其甚至终身未和法律发生联系,或如埃利希所言,命运仅和各种日常规矩相互纠缠。[86]其他原因可能涉及两个现象。

第一,大多数人的生活态度及惯习。一般说,人们总沿着自己感觉、设想的生活路线平常缓进。个人当然会有重要的境遇,但“重要”一方面以自己认定为标准,偶尔参考他人意见,另一方面常和法律无关,如经济萧条中的失业、生活动荡中的失恋,或突如其来的亲人离去、曲终人散的朋友远走……此外,正像本文开始提到的,如无必要,甚至即使“重要”,个人常会在自己行动实践与法律之间划清界线。对个人,日常安排最符合人生的逻辑,亦为长久的生活逻辑。惊天动地或大起大落,总和平常化的个人没有更多联系。由此,大多数人总存坦然的生活态度及日复一日的惯习。

第二,信息获得有限。当发生事件时,除直接目击、听见、接触的现场者,人们要么毫不知情要么逐步获得信息。在逐步获得信息时,通常论,因信息获得的途径有限,间接听读几乎为最主要的方式,故普通人获得的信息自然零散。尽管可看到,间接获得信息后依然有人可能发表意见,或赞扬或谴责,或分析或评价,以标明立场试图干预,但就大多数人而言,最常见的则是“不置可否”。大多数人所以如此,一方面因为其更关注自己的事务,另一方面因为,其常清晰知道自己获得的信息总是“部分”的,甚至“不太可靠”。这意味着,“不置可否”、“沉默”,或即使知道事件发生,如K的诉讼,大多数人依然继续自己的生活态度及惯习,有其信息不完全的理由。

生活态度及惯习,同样重要的信息获得有限,是理解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的又~关键。总体看,遵循既有的生活态度和惯习,最易使个人的日常活动和愿望实现(非过于理想化的愿望)降低成本,因为,其减少了与他人或社会的隔阂及摩擦,亦最大限度地弱化了可能的阻碍,如俗语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而信息获得有限,某种程度上,恰有益于这种成本降低。一般情况下,正是缘于不知道是什么、会发生什么、结果会怎样,普通人才会基于经验而作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旁观,其属最有利于己方的行动策略,减少了社会接触进而减少了隔阂、摩擦或阻碍。换言之,信息获得有限会使正常的普通人小心翼翼,进而避免行动成本的增加。当然,有时所得信息颇为丰富,个人亦不敢轻举妄动,但细究之,此时实际上是信息过于复杂甚或矛盾,扑朔迷离,其属另外意义的“信息获得有限”。

就此看,大多数人总是遵循既有的生活态度和惯习,并总是信息获得有限,故对法律活动容易呈现“旁观”,视其与己而 言“不重要”。而利益直接卷入法律活动的个人,典型如K,及间接或潜在卷入者,典型如寓言中的乡下人,其在某些层面亦为大多数的一员,故即使卷入,依然可能带有大多数人的一般性遗迹。实际上,卡夫卡通过各类人物的言谈话语及行动,如格鲁巴赫太太、爱莎、丽尼和画家的,包括主人公K,非常敏锐地将这些最一般的常人生活逻辑细密铺开,并将信息不完全的制约迂回展示。

但其更敏锐之处,在于将此逻辑、制约和法律活动对照起来,使其并行,引导读者反思对照而来的含义、并行产生的意义:

法律是“秘密”,亦为“贵族”的活动,其和行业紧密相连,但“秘密”及“贵族”的涵义又缘于常人的生活逻辑—遵循既有的生活态度和惯习,还有信息获得有限。在这种逻辑中,同时,在信息不完全且不可能完全的结构中,“秘密”问题包括行业问题,再次获得了深入论证。由此引申的结论,是当想到法律的“秘密”、行业时,我们亦应想到常人的生活逻辑,其获得信息的有限,反之亦然。进一步,如我们读者是正常的普通人,是否同样像卡夫卡“法制文学”中的人物,易遵循既有的生活态度和惯习,遭遇信息获得有限?如此,面对法律活动是否同样易“旁观”?

换言之,遵循既有的生活态度和惯习,及信息获得有限,与前述法律“秘密”和行业性质,存在辩证关系。这里的意思是,发现“秘密”,体会了“隔行隔山”,更易遵循原有的生活态度和惯习,知悉自己的信息有限;反之,常遵循原有的生活态度和惯习,信息获得有限,更会觉得“秘密”、“隔行隔山”。

如此,我们势必需重温前文中的一个概念:难以存在法治的“全民事业”。

五、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的意义

普通人的法律态度中,不置可否、旁观及默认是一类,与本文开始提到的遵从或对抗颇为有别。本文一再提到这类法律态度甚为普遍,而经卡夫卡的“法制文学”更凸现出来,引人注目。那么,其对法律活动意味着什么,应怎样看待?

《审判》交待了一个重要背景:“K生活在一个有正式宪法的国家中,人人太平无事,一切法律都有效力”。[87]而《审判》中关于法律活动颇有序的具体文本证据另有:看管K的两个看守因向K索要衣物,被认为违反规定,受到检察官的处罚;[88]即使常被评论者诟病的司法程序拖沓,《审判》也交待了“法律规定”理由。[89]《关于法律的问题》亦提到,“如果我们假设法院办事草率不公,那么我们根本就活不下去”。[90]卡夫卡的深层意蕴在于提示一个洞见:多数普通人的不置可否、旁观、沉默,或许恰为法律秩序得以运行、社会秩序得以保障的一个有益条件。

对此可作三点分析。

第一,多数普通人持不置可否、旁观、沉默的态度时,或许有利于法律活动的有效展开。《审判》开篇提到,一个早晨不知何故K被逮捕了,且故事结尾,K被处死并无理由交待。[91]此似乎预示冤案。但卡夫卡的故事叙述使旁人处于根本不知实情的位置,无法判断K究竟如何作为了,及在K身上所发生的一切“诉讼故事”是对是错。显然,不知实情,亦无法把握法律活动的行业性质,且不能证明旁观视野中的证据见解和法律意见是正确的,质疑甚至干预已展开的法律活动便有问题,并易妨碍法律活动的有效进行。遵从亦有问题,因为,遵从的前提依然是已知,如不知道实际对错便有助纣为虐的可能,进而从另一角度损害法律活动。[92]而现实状况,的确普遍是旁人不知实情。

第二,多数普通人不置可否、旁观、沉默,且行动不违反法律规定,某种角度看,与法律秩序便是互补的,对社会秩序亦极可能不存在负面影响。在此,因为法律并不意在处理社会所有方面的关系事务(如怎样恋爱、如何交友、怎样娱乐、如何互助,怎样饮食、如何健身,法律即无意处理),没能力也无物质基础,同时并无必要处理,设计之初即意在调整某些关系事务(当然是重要的关系事务)。此外,其亦希望其他社会控制方式,如行政、经济、道德、政治的,同样发挥某些作用,彼此协作,这种作用发挥和彼此协作对社会更有益(即便崇尚“法治社会”的概念,认定法律的控制或法治应为根本或基础)。故不置可否、旁观、沉默的态度,是对法律秩序和其他社会控制方式的较特殊但又普遍的主观维护。卡夫卡深入描绘法律的“秘密”、行业性质,同时展现故事中人际关系及社会秩序的有条不紊,使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相得益彰,显然,这将多数人普通人不置可否、旁观、沉默的态度和现实社会平稳状态的内在逻辑联系,以读者难以质疑又需深思的方式,揭示出来。多数普通人旁观式的法律态度的确是消极的,但又“积极”。

第三,不置可否、旁观、沉默越多,霍姆斯式“坏人”利用法律的可能性越少(当然,遵从或质疑不意味着此可能性越多)。霍姆斯曾断定,期待社会中道德式的守法自觉有些幼稚,倒是坏人利用法律常见。其意在强调,从坏人的角度理解法律更真实,因为人总是利己的。[93]以霍姆斯思路论,社会中经济理性化的选择常使卷入法律活动中的个人变得尝试“利用”,而非“虔诚”。霍姆斯的判断残酷,但不乏些许“诚恳”。当然能发现,法律规定有时赋予人们选择的权利,如选择诉讼管辖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此似乎暗示法律并不拒绝霍姆斯式的“被利用”,但法律初衷,必定不希望成为被“坏人”利用的工具(即使此“坏人”应定义为经济理性化的主体),相反,最期待被“虔诚”的对待。如此,多数普通人旁观式的态度,实与法律初衷存在微妙的些许默契,如果我们一般相信,“虔诚”常为困难的。其实,卡夫卡的文学人物中,不乏“利用”者,其亦偏贬义地予以塑造,略加“讽喻”。[94]卡夫卡暗示了一个结构期待:对社会秩序而言,旁观者应多于利用者。

这样分析问题,如此理解卡夫卡式的“法制文学”,特别是其中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或许让热情的现代法治话语论颇感失望。现代法治话语,甚希望全民参与法律制度建设,昌明法治意识及权利观念,设想通过权力相互制约及权利制约权力,以实现公民社会平稳或社会整体变革的方案。此话语的逻辑显然不认同不置可否、旁观、默认的普通人法律态度。当出现K这样的诉讼活动,及《寓言》中乡下人面对法院大门,或其他法律纠纷和现象时,在现代法治话语的逻辑中,“正确答案”是应积极观察、讨论、评价,以从法律人活动中受到教育或监督、纠正其活动的失误。

本文不认为现代法治话语属于纯粹的“乌托邦”。作为行业,首先作为法律人的一项事业,提出法治建设的理想以推进社会治理,或带动社会实现整体转型,对每个人及其权利均直接或间接有益,对社会公权力运作的制约意义同样正面,其理由众所周知,无需重复,尤其当如今社会已进人理性需求、程序期待颇旺盛的时代。但亦如众所周知,无需重复,对现代法治建设的理想和实施已多有争论,当有人支持时,亦有人指出了许多需正视的问题与纠结,如语境条件的限制、法律职业利益的变相扩张,其理由同样重要。

而争论中,现代法治话语不断讲述“普通人应遵从法律人”的故事,异议论不断念诵“法律人需被质疑或反抗”的图说,惟独“怎样看待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的问题被遗忘了。本文想指出,卡夫卡的“法制文学”,其实从另一角度拓展了上述争论的逻辑空间,更准确说,辟出了颇冷静又现实、且为人易忽略的他者思路。其对法律“秘密”和行业性质的深刻描绘,将旁观式普通人法律态度,特别是其与法律活动、社会秩序的互补关系,通过细致缜密的文学策略展现出来,使人们再次重回现实的社会场景,以思考上述争论中的理论盲点:怎样看待普通人的“旁观式”法律态度。

如推进思考,针对“怎样看待”则会走向如下结论:

首先,需平静对待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一方面因为的确难以改变大多数,其行动逻辑总是自然、普遍的,另一方面如前提示,因为其对法律活动和社会秩序不无益处。当法律成为职业、专业、术业,且自我日益深化完备,充满独特理性和技艺,则善待普通人的旁观选择,或许更益于法律人的事业,使法律活动的展开更顺利,惠及社会秩序。换言之,其虽不合现代法治话语的战略,却对现代法治的建设存在“另辟蹊径”的重要维护意义,即让这种建设更稳健、不受外行影响地在职业、专业、术业的基础上推进,以利社会。

其次,平静对待普通人的旁观选择,或许意味着减轻普通人原本不愿增加的意识形态负担。通常看,凡涉及社会分工而来的职业、专业及术业,除非卷入其中、热衷其爱,所需思想储备及知识背负总是被选择的,而选择亦为普通人基本权 利之一。允诺普通人的旁观,在“应然”的价值层面上,等于尊重普通人选择自认为更重要的思想储备及知识背负。另如果认为,随社会分工细化的展开,有条不紊的各尽所能各司其职颇重要,则允诺亦为合乎逻辑的一个“应然”目标。

再次,善待普通人的旁观选择,或许可抑制意识形态输送背后的过度利益欲望。现代法社会学已发现,法治建设固然能益于社会且推进社会发展,但因社会分工及职业利益的逻辑,背后不免存在一个群体更获益的问题,即法律职业群体收益颇丰,如法律方式解决纠纷愈广泛则法律人的收入及地位愈可观。[95]故关于法律制度及法治的话语,存在保护、推动职业利益的一面。利益当然有其正当的,社会受益的一个成本便是某个职业群体获得收益,但此收益亦应有边界,不能过度或过分。当社会并不需要且无能力全面以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时,竭力倡导之便有过分增加职业利益之嫌,失却正当性。

概言之,针对法律活动,卡夫卡“法制文学”蕴含的思路,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法治建设主动性话语和任凭社会自我缓慢实现法治及其他类似话语的争论。此思路强调了法律秩序有效、有益运行的另外条件—普通人的某种法律态度,还预示了更宏观的社会秩序、正义和收益有效有益配置的另外方式。

六、“历史主义”的结语

卡夫卡深谙法律活动,且用层层剥离并富疑问诱惑的文学手段,将法学问题逐步映衬。而本文通过法律“秘密”、行业性质、普通人的行动逻辑,及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的意义,另借助文学简要分析支持法学深入分析的方式,讨论其中启示。作为结语,本文想进一步指出,卡夫卡的“法制文学”整体可归纳为一种“历史主义”,需从法学角度再予推进。

这种“历史主义”提示,作为社会分工结果(亦作为政治权力配置衍生结果)的法律职业或事业,从事法律活动并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时,自然存在某些瑕疵甚或失误。任何职业或事业欲使他者受益,亦会带来某些负面遗憾,轻者如外行误解或误读,重者如外行遭遇内行过分的利益盘剥。但如期待职业或事业活动机制不断完善,则完善的实现却应是内部化的,而非外部化,即不应通过社会外行人的监督、批评、指责、提议来实现进步,而应通过职业或事业内部的努力以自我协调。这意味着,渐进的“历史”、“时间”是重要的概念。此不仅因为法律“秘密”、行业性质,外行没有内行知识时纠正内行错误本身便存在逻辑悖谬,还因为,法律职业或事业命运的积极调整或失误矫正,最好是“经济学”的,而非“政治学”,只要法律活动总体上给社会带来福祉。

所谓“经济学”,意指法律活动有时不使普通人满意,普通人便会另寻他路,或远离或躲避,如此以削弱法律活动的“供给”,或增加了法律职业或事业“对外服务以获得行业收益”的机会成本,从而提醒法律人校正自我。而“政治学”,意指法律活动有时不使普通人满意,普通人则以监督、批评、指责为手段,极端情况下逐步实现“革命”。显然,“经济学”的路线中,“质疑式”普通人法律态度和“旁观式”普通人法律态度可并存,其中关键词为“选择”,而“政治学”的路线中,“质疑式”普通人法律态度极普遍甚至是全部,其中关键词为“参与”。

“经济学”路线不排斥质疑,甚至些许欢迎,但仅以质疑能提高法律职业或事业的服务机会成本的添附为意义。因为,以社会整体有序为前提,“经济学”路线相信:法律职业或事业中的法律人,本身会认识服务机会成本的重要,进一步,在法律运作和普通人的法律质疑之间形成“经济学”的平衡;相反,如过于支持普通人的法律质疑,等于试图消灭法律职业或事业以“降低服务机会成本”的方式调整自我弊端的可能。“政治学”路线则完全拥抱质疑。这种路线的逻辑中及从历史看,质疑常受重视,而质疑本身亦导致吸纳甚至规训旁观,以主人翁的姿态抹煞职业者和普通人之间的“专业知识”界线,期待全民化的集体接班仪式,即“激进的社会整体革命”。

因此,卡夫卡的“历史主义”尝试建议:当社会整体有序时,“经济学”的价格调整或许优于“政治学”的秩序;因为,前者的社会变迁成本可能低于后者,且较契合法律制度本身“保守”的特质。其中逻辑基础,便是认真识别普通人的不置可否、默认或旁观的法律态度,并理解其意义。

在此涉及另三个问题。

其一,如果法律活动出现明显的腐败,即不仅普通人认为错谬,而且法律人亦承认,普通人质疑显然是正确的,旁观态度则应否定。但社会整体有序时,此通常个别。卡夫卡的“法制文学”已暗含了这一理解。

其二,当社会权力配置以法律活动为核心,特别是以司法活动为权力运作的终局,即所谓法治并让司法独立被崇尚,可能会使人们认为法律活动尤其是司法活动的错谬,无法期待自我矫正,犹如人们在法国大革命前看到的“巴列门”(当时法国最高法院,其甚为专断),[96]亦如人们熟知的一个原理: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较困难(孟德斯鸠式权力制约逻辑的根据之一)。因此,“政治学”的路线无法回避。但这种担心亦为过虑。“经济学”的社会调整依然会出现,因为,即使是法治,也同样存在人们可选择其他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如重启民间法则的适用,[97]使法律职业或事业的服务机会成本增加。如此意味着,并不必然只存在“政治学”的选项。

其三,卡夫卡的“历史主义”和历史法学派的历史主义存在区别。后者是现代性的信徒,即期待法律前进,具有历史目标,仅主张缓慢、待条件成熟而已。[98]前者没有现代性的痕迹,即并未期待法律前进,亦无历史目标。此外,历史法学派侧重了外在行动化的习惯法,卡夫卡却以内在主观化的普通法律认识为要义。两者均重视“历史”、“时间”的概念,无“整体革命”的冲动,但却以不同的社会冀望方案等待未来。这种区别,则缘于思路上是否深入洞察普通人的“旁观式”法律态度。

上一篇:审计风险及防范论文范文 下一篇:审计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