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2 06:04:03

生育文化

生育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先民;生育字;生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89-0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而对于表音兼表意体系的汉字来说,其不仅记录了形音义,而且也隐含了先民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生育作为古代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延续的基本保证。在上古时期,由于生产的落后、物质的匮乏、频繁的战争使得人口消耗极大,而一个部族人口的多寡,是衡量该部族力量强弱的重要指标。因此对人的重视,对生育的渴求构成了先民极为浓厚的乞育意识。甲骨卜辞中就有不少关于怀孕、分娩的记录。以下便就人体的整个生育过程来谈谈先民对人类生育问题的认识。

一、生育的观念

先民养儿育女的方式和生育观念,通过汉字符号得到充分的体现。先谈谈生育之事在先民中的重要性。“己卯卜,贞,九父乙,妇好生保。”(珠・五二四)“生保”即保佑能生育,可见生育之事是一件颇为重要的事情。

卜辞中还有许多询问王妃生男生女的记载,如:“甲申卜, 贞:妇好娩,(嘉)王占曰:其唯丁娩,其唯庚娩,弘吉。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唯女。”这是专为妇好何时分娩而占卜的,由此片可约看出当时的重男轻女观念:生子则曰嘉,弘吉;生女则曰不嘉。

二、怀孕现象

(一)“身”,甲骨文写作,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文从人而隆其腹,象人有身之形,当是身之象形初字。”甲骨文的另一款更为形象,中间增添一点,更象一个妇女怀有身孕的样子。

(二)“孕”。意同“身”,甲骨文写作,腹中有一子。《庄子・天运》:“民妇孕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由于众多事物的生发与怀胎而后生育类似,所以“孕育”一词又用来比喻旧事物中有新事物的萌生、发育。

卜辞中有许多关于有王妃怀身孕的记载。“贞,有身,御。”(乙七五六八)“贞,御疾身于父乙。”(乙六三四四)前条卜辞说,经贞卜,王妇有了身孕,举行祭祀,向祖先的亡灵报喜;后条卜辞说:王妇有了身孕,且患了疾病,因而举行祭祀,告之于父乙之亡灵,祈求攘除灾祸,保佑平安。

(三)“妊”。甲骨文写作。《说文・女部》:“孕也,从女从壬,壬亦声。”“壬”甲骨文写做。说文称“象物出地挺生也;象人妊之形”所以“壬”的本义是破土而出的植物苗,古人在“壬”旁加个女,显然是要想指怀孕的女子站着时腹部凸出,腰部挺直的样子。此字释义存在争议,商承祚认为“妊殆与鹜谊。许君训孕,非其初矣。”(《类编》十二卷三叶)李孝定赞同商承祚说法,“妊之朔谊为姓氏,以声同,遂用为怀妊字。”

三、胎儿的生长发育

(一)“S”。胎儿在母亲腹中的生长发育是渐进的,初始阶段就是“S”。古人认为,“丕”字即指花的蓓蕾,“不”下的一横是指花萼的部位, “丕”代表了种子开始生成的地方。《说文・肉部》:“S,妇孕一月也。”《文子》:“一月而膏,二月血脉,三月而S,四月而胎。”“S”究竟指怀孕几月,众说乖异。但指怀孕初期,还是很明确的。

(二)“胎”。《说文・肉部》:“妇孕三月也。”此字各本也有乖异,《一切经音义》两引皆作二月。《淮南子・精神训》:“一月而膏,二月而],三月而胎。”《文子》:“四月而胎。”

(三)“娠”。甲骨文作“”《说文・女部》:“娠,女妊身动也。从女辰声。”古人认为胎动是婴儿出生前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辰”字甲骨文作,《说文》作“三月胎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物皆生。”郭沫若等则认为辰为农具,“辰与蜃在古当是一字,蜃字从虫,例当后起……余以为辰实古之耕器。其作贝壳形者,盖蜃器也……”从“辰”之字大多与农事有关,辰表声,我认为可能也有取其农具“动”的一面,表声兼表义,且在古代农事与生育都很重要,把二者结合或许有一定道理。至于“娠”究竟指怀孕几个月,《淮南子・精神训》、《文子》皆曰“八月而动”,可见“娠”大概指怀孕后期八、九月的样子。

四、婴儿的生产

(一)“毓”。妊娠十月后,就要生产,孩子从母体中出来的样子,甲骨文写作以女人臀下出倒子会意,字左边像一位妇女,右边象一个头朝下的孩子,周围三个点表示生“子”时流下的血水,所以指女子生产。小篆作,左边是个“每”(母)字,不过倒“子”移到了右上角,血水的遗迹变成了弯弯曲曲颇似头发的三根线条。到了后世,“毓”字的“生育”义就被“育”字所代替,“毓”就多作人名字来使用了。

(二)“包”。小篆作,《说文・包部》:“象人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于已为夫妇。”段玉裁注:“包,也。”《说文・勹部》:“勹,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凡勹之属皆从勹。”勹象其中。可见“巳”字的本义应为腹中胎儿。于母腹成长的胎儿叫巳,在襁褓的小儿叫子。“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于已为夫妇”反映了当时的优生观念,指出男女年龄与生育质量也有一定内在联系。古人认为男三十岁、女二十岁是生育最佳年龄。《周礼・地官》记载:“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是为夫妇也。”

(三)甲骨文字诂林2152此字释义存有较大争议,孙诒让释“a”,陈帮怀释“m”,郭沫若释“”,唐兰释“冥”。持“冥”和“娩”说的学者居多,现择取一家之说:关于之为“娩”,为“”,夏渌先生有个解释:“字上从'入'(腿)即产妇的下肢,口(丁、顶的象形字)代表顺产婴儿头先降生,‘’为助产保姆接生的双手,实是一副分娩的简笔写实画。”由此可知,“娩”字初文作,金文作,篆作,隶定作“免”。

五、婴儿的哺乳

(一)“字”。甲骨文有“文”无“字”,金文“字”作。《说文》曰:“乳也。淖釉阱蚕拢子亦。”可见“字”的本义是妇女生子:以“子”代表婴儿,置之室内(宀),表示妇女分娩得子而哺乳。古书中的许多“字”,都专指妇女生育之事,如《易・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女子要生育,首先得许配于人、出嫁,故“字”可引申为许配。“待字闺中”、“字人”等指的便是女子出嫁一事。至于后来专指文字,古人说:“字者,言孽乳而浸多也”,即字是在象形、指事的“文”基础上孽乳出来的。

(二)“孔”。金文作,很象母亲哺乳孩子的样子。《说文・]部》:“通也。从]从子。],请子之候鸟也。]至而得子,嘉美之也。”“子”与“]”的组合表示乳意。“乳”字较“孔”字多了一个“爪”,其实含义相同。“乳”字甲骨文作,《说文》:“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不妥,“乳”字之甲骨文就象一个母亲面朝左而跪坐着,两手环抱一个娃娃进行哺乳,乳的本义应为喂奶,生子只能算是其引申义。

(三)“母”,甲骨文作,小篆作。其甲骨文字形是女子胸部加两点,以突出怀孕、哺乳期间,母亲膨大之意。《说文解字・女部》:“牧也。从女,象子形。一曰象乳子也。”由此可见,母的社会职能主要在于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

以上就古代生育字介绍了大略的生育情况,从怀孕的现象,胎儿的生长发育,婴儿的生产哺乳等几个角度出发,并涉及了一些先民的生育观念,展示了先民对于生育之事的看法,使我们能够对古代生育之事做一些粗浅的了解,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何九盈.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申红玲.中的妊娠生理及胚胎学知识[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1).

生育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育文化;生育率;新型

生育率的变动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生育文化的直接影响。相较于经济发展水平这一影响生育率高低的最终因素,生育文化对生育行为有更直接的影响,生育率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育文化的作用。

一、生育文化的内涵

学术界对生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阐述较多,共同赞同的定义是生育文化是人类生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文化特征,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所形成的对待生育活动的一套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价值标准以及行为规范等。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层很重要的思想,首先,把文化界定为一种观念形态,把文化看做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生育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其次,生育文化是在生育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和相应的规范制度,这就将生育文化和其他文化区别开来。最后,指出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等都属于生育文化的范畴,确定了生育文化的范围。

二、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

在影响生育率的诸多因素中,生育文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考察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作用可以采取多种指标,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数据的可靠性,我们采用贫困带各县生育率和超生罚款情况的指标,并与张家口的10个贫困县县域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凸显不同县域不同的生育文化对本地区生育率的影响。根据六普数据可知,河北省县域生育水平为38.81‰,张家口这10个贫困县的妇女生育率为28.122‰,明显低于河北省县域的平均水平。张家口贫困县的生育率普遍较低,其中蔚县相交于其他县来说生育水平最高为37.376‰。张家口10贫困县均属于农村二胎政策覆盖范围,生育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这些地区政策内和政策外生育的差异,生育文化的不同也是影响这个地区生育率差异的重要原因。

根据张家口市各县调查数据统计我们发现,此地区农村出现超生情况的家庭很少,不仅如此,许多符合国家生育政策,满足生育间隔条件可以生育二胎的家庭也不再生育,甚至第一胎是女孩的家庭,也放弃生育二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来自经济的压力,坝上贫困县的家庭收入水平低,养育子女的花费大;另一方面是坝上县的生育文化,在坝上一些地方人们普遍认为生孩子会影响到他们原本较清闲的生活,人们早已形成了这种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文化。

生育率高的县,计划外生育情况也多。我们对贫困县超生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生罚款比例较高的县和生育率较高的县具有一致性,生育率高的县罚款比例也高。张家口10个贫困县中,蔚县的生育率最高为37.376‰,罚款比例也是最高的为17.33%。根据调研,蔚县地区生育二孩的现象比较普遍,大多数家庭的生育意愿为儿女双全。这种生育文化的影响深刻,甚至是不在生育二胎政策范围内的公职人员,同样受本地区儿女双全等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生育二胎。还有部分人们对儿女双全的生育文化产生从众心理和示范效应,也是本地区生育率和超生罚款率高的原因。在生育问题上,人们受本地区生育文化的影响,内部的生育文化氛围就决定了人们的生育行为。同一地区中的人们,在生育意愿、对孩子的性别偏好等方面往往是一致的。因此,有什么样的生育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生育行为,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比经济水平更直接。

三、加速实现新型生育文化

针对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张家口10贫困县受生育文化的影响生育率较其他地区来说较低,这和本地区人们“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念密不可分。然而10贫困县中蔚县的生育率和超生罚款率和其他9县相比都比较高,本地区的生育观念仍受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从而可以看出不同的生育文化影响不同地域的生育率水平,生育文化比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影响更直接。虽然说传统生育文化已基本转变为新型生育文化,但是我们仍不可低估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传统生育文化观念仍然顽强的存在人们的意识中。

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生育意愿和生育政策之间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应全方位的营造适宜生育文化变迁的环境,采取一些当地人容易接受的方法,努力挖掘传统习俗中积极的因素,使之与生育政策相结合,建立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生育观念的新习俗。

参考文献:

生育文化范文第3篇

一、生育文化的价值需求

1.生育文化的人生观。徐庄村是一个单姓村,村子里徐姓人家占了96%,其余姓氏不是迁徙过来的就是入赘的,村子的中央建立有徐氏祠堂,8年前祠堂重新修葺,并进行了家谱的修订。家谱修订时村干部调查了其他的支脉,完整的记录了徐氏子孙的繁衍生息。村民普遍认为繁衍子嗣开枝散叶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儿子的家庭称之为“绝户头”,被认为是作孽受到的惩罚,家族和自己没有积德,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莫过于此。“孩子将来还可以延续自己的人生之梦,自己没有创造的价值寄托于子孙。”一个人即使家产万贯,富贵缠身,没有子嗣的遗憾和不安会始终萦绕着他。人生不如他的人坚信满堂的儿孙将来超越他不是难事。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前三十年看父养子,后三十年看子养父”。人生晚年的荣耀只能拜托子孙。

2.女儿不是传后人。“姑娘是一门客”是村民的普遍认同。女儿再优秀将来也是别人家的人,女儿在一定程度上地位是不如儿媳妇的,儿媳妇是家庭的少主人,是可以进徐氏祠堂的。当地传统的婚礼上,儿女拜别父母踏进婚车之前全家都会忍不住流泪的,某种意义上嫁姑娘不是一件喜事,因为家里是“去人”不是“添人”。村民盖房子建院落都是村委会按照儿子的数量批准的,家里有儿子村委会就得给予一块宅基地,将来房产院落是不会传给女儿的,承包责任田女儿出嫁后村委会就会收回,儿媳妇过门村委会必须分地给这个家庭。相应女儿的抚养义务没有硬性的要求。整个村子虽说都是一个大的宗族,但是将近3000人的大村已经衍生出了许多大的家族,每一个家族都有一个祖坟,每年春节大年初一都要上坟。女儿将来不会入祖坟的,儿媳妇是自家人,自不待言。

3.“有男有女”,儿女双全。这个村庄现在大的家族有好几个,10多个大家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0%,60年代出生的直系家庭中兄弟姊妹5~6个的很平常,当初计划经济的生产队生产方式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很大的,重生轻养在生活水平低下的时期是无奈的选择。如今优生优育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不能附加少生的条件。现在80年代出生的一代家庭中独生子身份的比例只有1%不到,一般都是2~3个。“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只能建立在当地“有男有女”的基础上,没有儿子的家庭绝对不会认为男女一样。村民优生优育的“文化边际性”是一个传宗接代的男孩。

二、生育文化的现实性需求

1.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需求。60年代出生即将做公婆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兄弟姊妹成行成队是寻常现象。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以来虽说在当地没有完成“只生一个”的任务,但子女的数量明显减少。习惯热闹的心理不愿意自己的晚年孤独凄凉,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应该被剥夺。比起他们的年代现在孩子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只生一个”他们内心是无法接受的。调查的50户村民中37户觉得只生一个孩子将来有事没有至亲的帮助岂不是太惨了。晚年看到孩子一个人打拼心里总是“忧得慌”,如果孩子不能在身边尽孝,老两口的晚年岂不是太凄凉。现在当地儿子结婚之后都是和父母同住,组建父系的扩大式家庭。这种居住模式公婆对儿媳的要求不仅是要生儿子还要生女儿,追求儿女双全。婚后从夫居住组建的这种家庭多生、重视生子的传统会很浓厚。

2.人生价值的追求。人活一世总要参加劳动,创造价值,村民的最高追求就是“人旺财旺”。在村子里调查的时候总是听村民讲谁家就是人旺,儿子就是多,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或者谁家财旺就是不旺人,家里人灾病不断,麻烦得很。没有儿子的家庭肯定不是人旺,在人们看来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还不知道将来谁的命好,谁的福气大呢,所以在无法或者不想预想未来的时候首先将人生价值定位在“人旺”。万事开头难,先要增添人丁。一个人的生存价值不在于享乐在于奉献。现在村子的主人是60前后出生的人,他们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多数人在饥荒的时候都去抢过粮食,要过饭,饥肠辘辘负重劳动的生活也经历过。现在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很满意,田地的耕种可以保证口粮,就近打工补贴家用绰绰有余,生活相比以前很“奢侈”。创造的所有价值都是为“人”服务,没有子嗣再多的钱为谁服务,生活的动力都没有了,起早贪黑的辛劳没有了精神寄托。

3.家族势力的显现与日常生活。宗族是与地方社会相结合,以族产为基础的继嗣团体,共祖系谱关系不是宗族的必要条件,公共祠堂才是宗族关系的纽带。家族构成了农村社会的权利文化网络。徐庄村拥有公共的祠堂,但是作为宗族社会基础的族产和生产互助功能均以消失,现在的家族已经是分化出来的小集团,血缘和亲属关系成为现在家族整合的纽带。家族现在的功能只是计划经济解体,村民脱离生产队以后为了寻求归属感,实现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村庄现在的政治、经济几乎都离不开家族的力量,全村大部分人都归属10多个大的家族,家族势力在这里表现的十分明显,尤其是政治方面。从村委会干部9年前民选以来,候选人必须经过大家族的认可才有当选的机会,当选的村干部也只有依靠大家族的协助才能妥善处理村委的工作,村民自治与家族管理无异。村民的人际关系网和交际圈还没有完全突破熟人社会的家族圈。近10年左右的时间,这个村庄以势压人的现象逐渐增多,从最开始的每年2~3件,到现在的平均每年9件,大部分的纠纷都与盖房子有关。这个村子地处新乡市和焦作市中间的城际公路北边,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极力追求居住条件,房子的设计布局以及装潢越来越现代化。建房过程中邻里矛盾经常发生甚至演化为斗殴,处理结果只能是势单力薄、独门小户的人家忍辱屈服。每逢于此,众人只能感叹“人多就是好”。村落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增加了村民对“人”的需求。

三、思考与分析

1.这个村庄的位置紧挨着县城的西边,距离最近的城市新乡市也只有40分钟的车程,但是这里和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抚育孩子的成本骤然增加,不可同日而语。生两个儿子对相距不远的新乡市民来说无异于噩耗,这里就不一样了,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后村民更愿意多要孩子,2~3个孩子不算多。主要原因就是历尽艰辛的父母觉得现在生活好了,孩子少了,抚养成人一点问题都没有。多一个孩子只是多修建一座房子,结婚娶媳妇,多出10万元的开销,并不算太多。这里田地的耕种基本机械化,责任田每人9分地,播种和收获都很省事,剩下的时间就近打工,如果女的身体素质好也会打工。这里是一个建筑大县,打工的机会很多,女的在建筑工地上打小工按照一年出工6个月算收入就有1万多元,男的一年平均3万。多一个儿子就是多干两年而已,多一个女儿成本更低。

2.村民多生一个孩子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于城市,就是没有把教育的成本纳入进来。其中的缘由是对孩子教育的大量投入预期效果驾驭不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困难,加重了父母的忧虑;此外这里的村民只要勤劳没有学历生活水平照样可以位列农村的中上等水平,他们宁愿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建新房改善居住环境。

3.村民谋求政治、经济地位的途径许多时候只能依靠法律之外的方式,扩展家族势力,缔造家族的人际关系网无疑是收益最有保障的选择。在保证孩子基本成长质量的同时,数量增加1~2个,“增值效益”(人多就是好)是明显的。社会发育程度的提高让他们觉得将来孩子差不到哪里去,如果孩子争气有“成色”(出息),当初的选择就很英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村民自治的不完善,村民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诉求就只能选择最保守的路径。

生育文化范文第4篇

即尚未诞生儿女前的求取习俗。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新婚不满一年的新人求子。如旧时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晚,乾县一带普遍流行要子习俗。当晚,新婚不足一年的媳妇婆家要备好应用食品,供奉娘娘神像或牌位于新房桌上。然后由福寿双全、多子多孙的两位老太婆,扮演成一对“老俩口”,怀抱事先做好的布娃娃,点明香烛,双双跪地,口唱《求子歌》,祈求新娘早生贵子。经过一番打趣耍笑后,“老俩口”便把布娃娃塞在新媳妇怀里,旁观者硬推扯着新媳妇向神位纳头跪拜,再把布娃娃取出来放在炕上的被窝里,大家这才欢笑散去。主家设宴款待两位老太婆。此俗全由妇女们操办,表示妇女在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责任。

二、分娩习俗

(一)生育礼俗

在人生礼仪中,生儿育女是家庭和家族中的一件大事。陕西农村妇女怀孕叫“有喜”,生子叫“添喜”,乾县一带把产妇叫“月婆”,把婴儿叫“月子娃”;陕南把产妇叫“月母子”。临近产期,孙子辈闹讨“喝喜”酒。在女儿临产当月的初二、三,女方亲娘要携带大烙饼(锅盔)和小孩裹肚,住到女儿家服侍。一般进门先不打招呼,而要直奔灶房,将大饼扣压在锅盖上,用拳头击破,将裹肚从女儿住房的窗口抛进去,再进屋捡起来压在席底,称为打锅,意在祈求生产顺利和母子平安。产妇坐月子都有约定俗成的礼仪。当地人叫坐月子或临床,按习惯其丈夫不能随意出入产房,接生要由接生婆担当。但孩子出生后,讲究丈夫要陪夜,以保护母子平安。胞衣或者深埋于大树之下,或者放在住所的上方位置(地下),总之不能让人随便偷去吃掉。因孩子胞衣,特别是头胎胞衣,是很富营养的,故忌人拿去。

(二)诞生礼俗

1.报喜

产妇分娩后,父母首先要记住婴儿诞生的时辰,一两天之内,丈夫首先要向娘家报喜。旧日报喜时生男生女还有区别,如在渭南地区,报喜时带酒一壶,上拴红绳为生男,拴红绸为生女。女婿临走时,娘家用红布包几个圆形烙饼(托托馍),象征“给婴儿带奶粮”。

2.三朝礼

婴儿出生后三天,外家备黄酒、挂面,让产妇食用,为婴儿“下奶”,并给婴儿一件布衫叫“蜕毛衫”,祈盼穿上蜕毛衫,便早日蜕掉胎毛。凡生了子女三天以后,娘家都要拿上烙饼、挂面、鸡蛋等物,前去看望,称为“送汤”。表示对女儿的祝福和关怀。三朝礼始于唐代,所谓“三朝与儿落脐炙囱”,指婆婆或接生婆要检视婴儿脐带剪痕,为婴儿洗澡换衣,所以陕南等地叫“洗三”。陕南汉中一带,娘家在第7天要送“月月米”;即一斗米和一些鲜菜,当地民谚说“添喜进口,增粮满斗”,“月母子吃了娘家粮,孩子不把舅舅忘”。媳妇产后十天,娘家、婆家的所有亲戚要给产妇送小米、挂面、鸡蛋、红白糖等,称“看月婆”。而多数地方每当婴儿降生,婆家要当即通知媳妇娘家,次日娘家要送来红糖、醪糟、鹿角等,以利于下奶。农村中人缘好些的,村里人要先抱主人家的柴禾放在家门口烧,名叫烧娃。这时主家人要捧着烟酒糖果出来招待大家,就地设宴。也有人给降生婴儿的祖父、祖母脸上抹上锅底黑墨或添上朱红色,既表示祝贺,也图个热闹。十五天时,娘家要携带鸡蛋、挂面、饦饦馍再次看望,称“看半月”。

3.贺诞习俗

(1)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月叫“满月”。满月即弥月之喜,礼仪更隆。重旬邑人对婴儿“满月”十分重视,因新生婴儿给年轻的父母和年老的祖父母带来了欣慰和希望,大家心中高兴,借此庆贺、热闹一番。满月是生辰纪念中最隆重的喜庆日子,过满月前几天,主家就开始筹备酒席。来贺喜者要带一身小孩衣物或二尺花布作为礼物,婴儿的外婆所带礼物最为贵重,一般有衣物、鞋帽、兜蓬、被褥,从头到脚要齐全。除衣物外,还要烙十个干粮,南塬土桥一带兴囫囵,意为圈住婴儿。此举就叫“过满月”,旧时叫“喝喜酒”。渭南一带娘家要送虎形馍,希望婴儿健康成长;宝鸡一带娘家要送“曲连馍”,就是大小不一,中间空的圆形蒸馍,祝愿婴儿长大后生活美满。舅家送的曲连馍特别大,扶着婴儿从中间通过,祝愿婴儿平安度过难关,顺利成长。淳化人讲究礼重舅家,要求舅家给孩子带上自做的青蛙图案花裹肚,从头到脚的衣帽鞋袜一应俱全,还要给婴儿母亲带上珍贵礼品,以表示娘家人对女儿、外孙的关怀,取其大吉大利之意。这天中午还要备香裱,由婆婆抱上婴儿,点烛燃香,婴儿母叩头下拜,敬灶神,许心愿。同时要给婴儿取名字、穿新衣、理胎发、留照片。这一天,宾主无分叔侄、爷孙,任意开玩笑、嬉戏;谁都可以给爷爷、婆婆脸上抹红抹黑,这叫“挂红”。此举最有趣,有时,一个“突袭”,爷爷或婆婆被抹成“关公”或桃花脸,会逗得满堂哄笑。经常是爷爷刚洗完脸,又会被抹红,有的人干脆花着脸不洗,任其笑闹。并有为“爷爷辈抹花脸”之戏,谓之“抹些黑,不吃亏;抹些红,不受穷。”意在预祝吉祥。酒饭罢,众宾客要观看孩子,并送“见面礼”,多则10元20元,少则3角5角。

(2)撞干爹

婴儿满月后要剃头、换衣,当日十二时,父母抱着婴儿出门去“撞喜”。如遇到第一个人是成年男子,就拜他为“干大”(关中称爹为“大”);碰到成年妇女,就拜为“干妈”;碰到老汉拜“干爷”;碰到老妇拜为“干婆”。碰到的第一个人,不问生熟或穷富都拜认,并请到家里坐客。3日后再备礼品,抱上婴儿登门拜访。被拜者设酒款待亲家,并赠给婴儿衣帽等礼品。从此两家结为亲家,逢年过节礼尚往来。拜干亲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祝愿和厚爱,民间相信“双爹双娘,福大命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3)挪窝窝孩子满月后,母亲要抱上婴儿去娘家住几日,称为“挪窝窝”。秦都区渭河南一般将婴儿第一次去舅家叫移窝。去前先给孩子抹点锅墨,住上8天,最长9天,不能过10天,但也不得少于3天。由舅家回来时,给孩子脸上抹点白粉或白面,意为黑娃变成白娃,得到了舅家人承认。此外舅家人要给婴儿一个铜钱,用一截细红线绳拴住,套在孩子脖颈上。

4.戴项圈与赎身

旧时孩子满月后,家长给拴戴上项圈,到神像前许愿,祈使保佑。长命锁多为银质,上镌“长命富贵”四字。上坠长命锁,小孩要一直戴到13岁后,再到当初保命的神像前取下,称为“赎身”。这种风俗50年代渐渐消逝。过去,还兴送长命富贵的项圈。

三、过岁

当孩子满百日时称百岁,寓意祝贺婴儿长命。满周岁时,举行的礼节叫周岁或抓周。一般在桌子上放些纸、笔、书、算盘、脂粉、纸制的生产工具等,看孩子抓住什么,以预测其将来的志向。现亦讲究合影留念。过岁,婴儿出生至12岁,每年逢生日称为“过岁”,吃长面条以示关怀。过岁者懂事后,在饭前给年长者磕头。拜认的干大干妈,每岁必有贺礼。12岁时在十字路口“卸索子”。

四、过关

在农村流传过关习俗已很早了。多为在老人做寿棺时,左邻右舍为那些爱闹小毛病的孩子讨吉免灾的一种习俗。具体的形式是:一个人将小孩托在手中,从未上底的木椁里直贯下去,下面一个人接住后又从外边交给上边的人,如此反复三次,同时要对唱三遍《过关谣》。凡是给孩子过关的主家,都要专门给木匠师傅提上烟酒,送些赏钱,以讨取吉祥如意。

五、还愿

也叫赎身。孩子满月时,为了使孩子平安生长,就要给灶神许下一个愿,如9岁送一只鸡,12岁送一头猪之类,求神保佑。孩子长到12岁时,标志着孩子由童年进入少年,舅家每年的送灯礼节就结束了,这叫做完灯。旧时认为孩子从那个娘娘庙祈要的,就是那个娘娘庙的神灵撒下的,要购买一个银项圈在脖子上,俗称锁锁。要是满月时碰有干大,就要沿门讨要百家钱,托百家众人之福,把孩子牢牢拴住,乖乖长大。同时,还要特意做两个小巧玲珑的红口袋,吊在项圈上。一个封底,一个无底。意思是说孩子将来听到好话,装进有底的口袋记下;听到坏话,就装进无底的口袋漏掉。家境贫寒的要做红布项圈,用红线打结为记,每岁结上加一枚线,12岁完灯时开锁取之,以示孩子成人,要在娘娘庙或灶神前磕头谢恩,故称赎身。

六、产房禁忌

妇女分娩后,通常在产房门上挂一红布条,表示一月内忌讳生人人内。特别是孕妇、寡妇、带孝的人,怕他们带来不祥,使产妇断了奶水。其次,忌讳带铜、铁金属器皿进入产房,忌讳把产房内的东西外借。在坐月子期间,产房忌阴、潮、冷,产妇忌吃生、冷食品。

七、由关中生育习俗所反映的生育文化

首先,严重的封建迷信色彩。民俗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民间风俗习惯上的集中反映,某一种习俗形成后,往往会代代相传,不断地继承下来,这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性,我国传统的生育习俗具有鲜明地封建迷信特征,如祈福、驱邪等。虽然人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好的,祈祥求福,去病辟邪,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平安的长大,但是有些形式或操作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人们心理的反映;因此也只能作为文化的形式而存在,但这种文化正逐渐被现代科学文明的方式所取代。其次,具有明显的传承性与地方特色。传承是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文化因传承而扬弃,而发展壮大。关中民间生育习俗是关中传统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关中民间对生育的高度重视,具有明显的传承性与地方特色。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与积极意义。

生育文化范文第5篇

“生生之德”的基本理念

中国在历史上是个崇尚生育的国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子绝孙乃奇耻大辱。其生育文化理念来自于“生生”的思想,即《周易》中的“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里的“生生”指生命产生于天地阴阳相交,宇宙万物是一种生动活泼、生生不息的连续过程,也就是说,宇宙的根本就是“生”。大而言之,人类依靠生育繁衍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微观上来看,生育能延续父母祖先的生命,使家族绵延不断,即“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俗语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老有所养”、“养老送终”也是生育子女的一个重要目的。另外,在生产力低下的中国封建社会,“一夫不耕,必有饥者;一女不织,必有寒者”,在社会保障系数很低的情况下,最靠得住的还是多养孩子。中国古代道学家在夫妻前必祷告发誓:“为后也,非为色也。”毕,再赌咒一遍。性与生育,婚姻与传宗接代,在这里被完全地划上了等号,与婚姻皆为“制造”后代。尽管如此,比较而言,原始生育文化转向传统生育文化仍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因为原始的生育文化对两性结合、生育几乎没有任何限制,长期处于一种原始的杂交、混乱的蒙昧状态,更别提限制生育子女的数量和教养子女了。

为了“生生”,人们开始祈求生殖神的赐予。

生殖崇拜

为求得子嗣兴旺,人们对与生殖有关的所有物象均加以崇拜,于是有了生殖崇拜。在远古时代就产生了生殖崇拜,成为原始生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到了封建社会,传统生育文化对生殖崇拜又加以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源头。许多出土文物和岩画仍保留着生殖崇拜的遗迹,生殖崇拜留下的习俗与遗迹广泛存在于民间节日与宗教生活中。时至今天,的勒布门巴族还有崇拜“屋脊神”的风俗,在木楼门楣上方屋檐下、山墙中柱顶端与伸出房外的屋脊梁木交接处,都悬挂着一个比较大而醒目的木雕男性生殖器,以防“奴”、“离”、“闻”等女鬼侵扰住宅,让屋脊神来镇邪驱祟,求得平安。

生殖崇拜经历了一个由女阴崇拜向男根崇拜的过程。女阴崇拜源于母系氏族时代或更早,那时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女性是最受尊重的。在原始初民的直观感受中,人类的生殖繁衍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是女性,所以,生殖崇拜最早表现为女阴崇拜。直到现在,有的民族还供奉着石制的、泥制的、陶制的女性生殖器模拟物;还有的民族将女阴的图案刻在木器、陶器或石壁上,来表达对生殖之神的敬仰。在我国,女阴象征物颇多,以地、月亮、溪谷为女性的性器官而加以崇拜。与女性崇拜有关的物象还有很多,诸如葫芦、竹子、柳柏、石榴、水井、湖泊、鱼、蛙等等。女性生殖力被赋予了伟大而神秘的“生生不息”的自然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母系氏族社会逐步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家庭逐步由母权转化为父权,女阴崇拜逐渐转化为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即男根崇拜。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了男性生殖器的模拟物,即所谓“祖”。汉代以后,演变为房中工具,通常被称为“触器”、“角先生”等。水绕山转,与以幽水象征女阴截然不同,男根模型最终选择了阻山为代表的一些质地坚硬而又凸出的物象。男根崇拜与女阴崇拜一样,都是宣扬了人类对繁衍种裔的一种渴望。在中国传统生育文化中,也明显地继承沿袭了生殖崇拜演变中重男轻女的文化因子。

“早、多,男”的生育特征

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生殖崇拜文化逐步向传统生育文化发展,进入封建社会之后,便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生育文化。传统生育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早、多、男”的生育价值体系。

早婚早育。早婚早育、早生贵子在封建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心态,此风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据有关资料调查,当时女性初婚年龄在15岁到19岁的占66%,男性占51%。

早婚早育观念的产生是鼓励早婚早育、多生多育人口政策影响的结果。在古代社会,地广人稀,有了封疆,还必须有人民。人多则势众,所以历代统治者无不鼓励百姓早生子女,以求劳动力的增加和兵源的充足。历史可考的最早规定婚龄的是春秋时代的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为打败吴国实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方针。为了生聚,规定“女子十七岁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汉朝时女子15岁即可出嫁;唐朝贞观年间规定男20岁、女15岁即可成婚;宋朝规定男16岁、女14岁即可成婚;明朝洪武令和清朝通礼中的规定与宋朝相同。中华民国时期政府的民法规定,男18岁、女16岁即可结婚。而北周武帝时期和唐朝开元年间政府规定男15岁、女13岁以上就应该结婚,应是中国历史上最低的法定婚龄。

高出生。在生育孩子的数量上,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是家庭追求多子多孙、多子多福;国家追求人口众多,提倡多生多育。中国古代把“五子登科”、“五男二女”视为理想的生育数量。历代君主也往往是生育能力强的人,如唐代的李世民、明代的朱元璋、元代的成吉思汗、清代的康熙等。高出生往往形成了大家族,如《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贾家“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史家“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王家“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皆在籍”;薛家“紫微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每房都有数人,无怪乎“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在古代,人们提倡家族几代同居。如江州义门陈氏,唐宋年间聚族同居形成大家庭,同锅共灶,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谐生活数百年,鼎盛时人口达3900余口,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合居最长、人口最多的大家庭,多次受到政府旌表。宋太宗赵光义曾赠联:“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几代同居,儿孙满堂,被视为福寿双全的典范。

中国长期落后的自然经济必然要求多子多孙,男耕女织的小农生产方式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很大的,多生一个子女,就多一个劳动力。对于家族来说,多子多孙、人丁兴旺既能使祖宗的香火延续,又能扩充本家族的势力,使本家族免受外人的欺侮。反哺式的养老方式也强化了“多子多福”观念,子女多意味着养老保险系数高。再者,古代婴儿死亡率较现在高5~10倍,因此只有通过多生多育来维护家庭地位、劳动力和兵力。

重男轻女。重生男、轻生女,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产生了,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此后的几千年,人们普遍以生男为荣,以生女为耻。《韩非子・六反》上指出当时战国时期世俗就是“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溺杀女耍这种恶习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曾长期流行。传统观念认为,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纽带,女儿是别家的人,民间流传“大麦不能当正粮,女儿不能养爹娘”、“十八个仙女抵不上一个驼背儿子”等俗语。

直到现在,我国许多人还是生男孩则喜,生女孩则愁,甚至生前搞性别鉴定,如是男孩则生,如是女孩则流产。

生育文化范文第6篇

通过生育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各种服务措施,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学知识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生殖保健意识明显增强;生育权利、避孕节育措施知情权和选择权能够得到保障,避孕节育措施得到及时有效落实,减少了计划外怀孕,补救手术明显减少,有效保护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为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加强生育文化建设,能够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由重数量、轻质量向轻数量、重质量转变,从而为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生育文化建设对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生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生育观念的转变,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是新型生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型生育文化理论体系的核心。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是要将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到科学、文明、进步的基点上来,走出“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误区,树立实行计划生育的主人翁地位;树立生育权力平等观念,激发育龄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逐步实现提升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标。

传统生育文化对大理州解决人口问题的影响

生育文化具有群体性、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传统的生育文化滞后性与先进性并存,而且,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导致传统生育文化的解构难度大,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面临很多问题,并会影响到大理州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1、传统生育观念影响较深,制约了新型生育观念的确立。生育观念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具有决定意义。因为它包含的有关生育的价值理想,是人们对于生育的追求信念,很难随外界环境的变动而改变。大理州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以白族为主、多民族聚居,12个县市中有9个贫困县。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绝大多数人的观念十分落后,特别是生育观念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最为深刻。一是“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把生儿育女看成是家庭和个人的私事,生孩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家庭和家族的传宗接代,顶门立户,接替香火,继承财产等,产生了没有儿子就绝了后和与之相伴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二是“多子多福”的观念影响很大。大理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山区、半山区,主要是依靠增加劳动力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多子就会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影响至深。三是早婚早育。因为只有早婚才会多子,才会人丁兴旺。在落后的山区早婚早育现象较为突出。四是“养儿防老”的观念较为突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理州农村的福利事业发展不快,解决老有所养不是更多地依靠社会,而主要是靠家庭和子女。2、落后的习俗文化影响深远持久,新习俗文化的建构任重道远。大理州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育习俗,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婚嫁仪式、求子仪式等,而其中一些落后的习俗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一是婚事大操大办。以家族需要为重,强调婚姻门当户对,忽略了男女双方的感情需要,婚姻的目的是生子,生育的目的就是传宗接代、保持家族的香火不断。于是,大操大办婚事被视为家族的大事,连续几天的仪式不仅带来很大的浪费,而且让新人筋疲力尽。二是生孩子和育婴习俗还相对滞后。生孩子的禁忌很多,孩子生下以后,一般多由家庭中的老人看管,更多地注重孩子的吃喝、冷暖。3、婚育制度文化不健全,导致婚育文化缺少支撑。1982年,党的“十二大”就把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2001年颁布《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但是,由于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才普遍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因此,相关的制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一是相关的制度还不完备。主要是对生殖健康、性病、艾滋病、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宣传缺乏法律界定和法律依据,这既限制了新型生育文化的发展,又容易带来相关工作的随意性和文化市场的混乱。二是激励和惩戒的机制不健全,突出体现在奖优免补政策的不完善。《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赋予20多个部门相关职责,对相关部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由于涉及的职能部门过多,操作上相互掣肘,影响了工作的完成;加之奖优免补政策覆盖面狭窄,利益导向机制短时难以发挥作用。

整合传统生育文化,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统筹解决大理州人口问题的对策

生育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育文化; 湖湘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R715.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94-03

一、生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生育文化的内涵

所谓生育文化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生育观念文化与建立在一定科技发展水平之上的生育科学文化的合称[1]。显然,生育文化包括:(1)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建立在生育主体价值判断基础上的生育观念;(2)属于生育科学范畴,含与生育相关的知识、技术、工具、设备、手段等,其内容包括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人工生殖等。

生育观念包括三方面的认识:一是对生育目的和意义的看法,也就是对孩子效用的认识;二是生育意愿,指生育的性别取向、对生育子女数量的期望、对子女素质的期望;三是生育时间和方式的选择。生育观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1)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是对生育观念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生产方式的变迁是生育观念转变的终极原因;(2)制度与组织因素,包括对生育起影响或控制作用的社会、经济、婚姻家庭、政治法律等制度,宗族、家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组织。其中,婚姻家庭制度、宗族和家庭组织与生育的关系最为密切;(3)精神文化因素,包括影响生育意愿与行为的信仰、心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规范、舆论评价等;(4)生育科学因素,与生育观念共同构成生育文化总体的生育科学本身是影响生育观念的重要因素,例如,避孕节育技术所带来的对受孕的随意控制,生殖保健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都曾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更是影响人们婚姻家庭生育观念的潜在的巨大因素。

(二)生育文化的特征

由于生育文化受到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它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因此,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环境,其生育文化的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

1.我国传统生育文化的特征

我国传统生育文化是指形成并存续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生育文化类型。其特征表现为:(1)生育认识上,由于生育具有社会、经济、精神等多方面的显著效用,生儿育女,尤其是生育男孩被视为人生第一位的重大使命;意愿上,早婚早育,追求多、男,重男轻女,其中,追求多、男是传统生育观念的根本特征;方式上,抚养、教育局限在宗教内部,极少的婚外生育。(2)生育科学方面,对生殖规律一无所知,生育知识贫乏,怀孕、分娩、母婴健康皆顺其自然,主要取决于自然的机遇,这是由传统社会生育科学的极端落后决定的。

2.现代生育文化的特征

现代生育文化是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生育文化类型。现代社会的经济、社会因素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人口数量,则需要由社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实行合适的人口政策,力求达到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优人口规模。数量调控、无性别偏好、优生优育应成为现代生育文化的根本特征。传统生育文化重点在于生,而现代生育文化关键在于育。

现今西方生育文化的特征体现为:获取心理和感情上的满足是生育的主要目的;接力模式,即父母抚养子女,子女对父母没有抚养责任的模式;数量上的少育与相当数量的自愿不育;发达的托幼组织、较多的单亲抚育;基本无性别偏好;避孕节育普及,生育健康水平很高。

我国20世纪70年代推行的计划生育大大加速了我国传统生育文化向现代生育文化的转变过程,生育数量已降到很低的水平,1992年全国平均TFR为2.0,已低于更替水平。随着经济、生育科学的发展,避孕节育知识的普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适应发展的数量调控、优生优育的现代生育文化特征。

二、湖湘文化特征及其对生育文化的影响

湖湘文化和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等一样是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中的一种,指广泛存在于湖南各族人民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民风、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科学文化等的总和。湖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湖南人认同天道变化无常的道理和不屈的奋斗与抗争精神。湖南的地形东西南三面环山,对北敞开。冬季,凛冽的西伯利亚寒潮滚滚南下,长驱直入湖南全境,达南岭脚下郴州永州一线,被阻于南岭。夏季,南方的阳光烈日加上湘北洞庭湖大水面的蒸发,使三湘大地热气郁积而不得散发,致使盛夏酷暑可达41℃,夜晚气温仍高达33℃。春秋两季,三湘大地时而受西北的冷锋控制,时而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故气候多变,时晴时雨,骤冷骤热。因此,号称鱼米之乡的湖南,自古却属于居住条件恶劣的荒蛮之地。汉代以后,湖南逐步开发,虽然成了鱼米之乡和粮仓,但三湘人民祖祖辈辈所感受到的气候的恶劣与变化无常,培养了湖南人对天道无常变化的疑问、适应和反抗精神。费孝通曾指出,中国传统的生育伦理观念是小农经济的产物。生育观念中的“养儿防老”是小农经济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男婚女嫁则体现了小农经济中的劳动力转让。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人口多,特别是男性人口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是一种薄型平面垦殖,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不断追加劳动力投入。因此,客观上,小农经济对劳动力,从而对生育行为有着源源不断的需求。从家庭本身来说,在代际交换中,父母有培养子女长大成人的义务,而子女则有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父母有维持和保护家庭财产并分配给儿子的义务,而儿子则有继承家庭财产的义务;等等,所有子辈所需担负的责任只有儿子才能承担,女儿则因外嫁而不负责任或负很少的责任。因此,父辈倾向于生育儿子。一个儿子在死亡率很高的古代社会是不保险的,一旦夭折,就可能意味着没人养老送终、没有人继承遗产等,因而多生育儿子是必要的,而多生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或途径。湖南古时恶劣和变化无常的气候,使人们易于产生对天道的疑问、适应和反抗精神,在这样的湖湘文化背景下,以“多、男生育”为特征的传统生育价值观念得到了强化。即便是现在,这种反抗精神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无疑产生一定的阻力。

古时移民对湖湘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湖南自古为南北兵家首征之地,元代初年及明末清初,湖湘大地遭受战火多次蹂躏,土著族十室九空。元代和清代有两次在中央政府鼓励和安排下的大规模移民,移民主要来自江浙、江西和四川等地,湖南省境内有多达45种方言,如湘乡新化、常德湘西、衡阳、平浏、澧陵等方言。移民的进入给湖湘文化提供了厚实多元的基础。近代有人论说,湖南之所以名人辈出,盖因湖南是移民省的缘故。这种移民文化也体现在湖湘文化特性中的包容并蓄方面,其经世致用的核心决定了它是一个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的文化,因而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特征。湖南既是南北交通的要冲,又是东西往来的枢纽,在这种交往比较便利的地方生长起来的湖湘文化必然带有开放性特征。尤其是两晋以后,南方经济不断发展,加上中原地区战火不断,迫使中原人纷纷南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速南移,湖南的地理位置在全国的地理格局中日益重要,近代以来更加明显。伴随着近代中国三次留学高潮的出现,湖南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走出湖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到日本、欧美等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学习、译介和传播西方文化;同时,西方文化大量地涌入湖南,与湖湘文化碰撞、融合。湖南人士一直所倡导的“经世致用”原则,实际上已经成为湖湘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理论基础。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坚持经世致用原则的学者或文化流派是易于接纳异域或外来先进文化的,也会采取相当主动的态度与其沟通、交流与合作,以修正和完善自我,即具有一定的开放精神。湖湘文化自形成之日起,就以经世致用为最高准则。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宏、张不仅以其学术思想精湛称于世人,更以坚持经世致用原则而卓然孓立。胡宏在运用体用、致知力行等范畴对通经与致用的关系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致用”必须从关心现实的实际政治、经济、生产活动出发。张在岳麓书院办学时,曾明确宣称办学宗旨就是为“造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进入清代,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和光大[2]。湖湘文化中的开放性,使人们易于接受新事物、转变旧观念。生育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最关键的是观念的转变。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在建国以后即已开始发生转变,其表现是小农经济基础的摧毁、家族制度和宗法组织的废除。但生育观念没有明显转变,生育行为表现为一种自发的状态,这种自发生育在舆论导向和政策倾向的作用下演化为50、60年代的高生育率和快速的人口增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放性的湖湘文化有利于现代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现代生育文化的建立。

三、新型湖湘生育文化建设途径选择

湖南的人口控制虽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仍未实现生育文化的变迁,其难点就在于,由于农村特殊的社区环境给没有男孩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广大农村地区还盛行强烈的性别偏好。另外,新型生育文化的一些内容与传统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存在矛盾,使文化认同难以实现,进而阻碍着生育文化的变迁。作为湖湘文化的一部分,湖湘生育文化的建设应发挥湖湘文化的优势,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建设。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变社区环境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生产方式是自然经济的,与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之间没有重大差别。在这样的家庭经营条件下,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力,其数量较质量而言仍更为重要,从而促使农民们为发家致富而追求多育。农民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自然下降只有在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包括农村生产力发展到相当水平、市场化取得长足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后才会实现,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社区环境对生育文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社区环境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姿多彩的,特别是乡村和城市,其社区环境的差别就更大了[3]。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有利于消除来自农村社区的文化压力,从而可以促进生育文化变迁的实现。因此,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社区环境的改变。

(二)充分发挥湖南教育的优势,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人的文化素质高低对先进生育文化的接受程度是有影响的。人口文化素质高的群体易接受先进的、科学的生育文化。在北京、上海等人口文化素质较高地区,妇女总和生育率不到1%,而在贫困山区、边远地区,妇女总和生育率超过2%。因此,要实现生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和进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必须从提高人口文化素质这个根本问题抓起。而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是教育。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等手段,可使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提高文化素养,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湖南的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地位,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提高区域内人口文化素质。人口素质的提高,为我们通过教育改造生育文化提供了可能性。生育文化的变迁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其中内部因素处于主导地位,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内部因素的作用方向。例如,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们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认识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生育问题,这种认知的提高必然会直接影响到生育文化的变迁。

(三)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生育主体对人口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政府在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时,不仅要依靠行政强制力,还要靠大量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引导生育主体对当前人口生育政策的理解和支持。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务实有效的活动,搞好政策宣传。若政策宣传引导不到位,就不会得到生育主体及家庭对生育控制政策的理解、支持与采纳,相反会引起生育主体对生育控制政策的抵触,即使靠强硬的行政控制,工作效果也不会长久的保持,甚至导致生育主体无视生育政策的存在,做出违背政策的生育选择。所以,要重新审视计划生育工作,探索建设与时俱进的新型生育文化,充分运用生育文化的内控作用机制,引导生育主体从根本上理解支持计划生育政策,主动摈弃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树立新型婚育观念,使生育意愿自觉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一致,为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 从培养社会公德入手,营造新型湖湘生育文化的氛围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公民社会公德培养的过程中,注意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融合进去,提倡遵循国家现行的生育政策,提倡夫妻和睦、敬老爱幼等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形成男女平等、少生快富、晚婚晚育的科学文明的现代婚育观、家庭观、养老观,增强全民人口控制意识和生育道德修养,使公民清楚地认识到,遵守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有利于自己还有利于国家,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一环,从而真正能从思想意识上自觉地接受新型生育文化的规范,自觉追求新道德,自觉地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传播普遍化、大众化所构成的浓厚氛围,就会影响生育主体根据价值标准和行为取向调整决定自己的生育行为。

参考文献:

[1] 赵文琛.论生育文化[J].人口研究,2001,(6):70-72.

[2] 王耀中,李金龙.论湖湘文化的开放性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02,(4):105-107.

[3] 胡厚翠.关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经济,2009,(6).

[4] 郭曼东.论生育文化和生育文明[J].人口学刊,2007,(3).

生育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型生育文化

1 传统的生育文化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生育承载了过多的责任和重压: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养儿防老,一直是我国传统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家庭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直到今天,仍然根深蒂固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之中,左右着人们的生育行为。

1.1重视繁衍,崇尚早婚多育,以能够为家庭尽快增加劳动力,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等传统观念也广为流行,子女成为私有财产。人类早期因生存环境恶劣,死亡率高,需要用高生育率加以补偿,形成了早生早育和多育的生育文化。并且,传统的小农经济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 在历代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劳动力就是生产的决定因素,反映在生育文化上就是重人口增殖,农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劳动力尤其是男性劳动力是家庭经济的基本来源和养老的保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一直是中国国家治理的主导思想和历代思想家的主流思想。

1.2男尊女卑。男女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平等,男性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妇女处于依附的地位。

2 营造和传播的新型生育文化

新型生育文化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它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2.1生育政策的人性化。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来,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包括成文及不成文的生育制度、组织机构等。将计划生育纳入国家《宪法》和《婚姻法》,建立了全国各级计划生育常设机构,建成了以政府行政为主导、以民间组织 (计生协会、人口学会、性学会)为辅助的规模庞大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系统。使计划生育工作有法可依,也更加人性化。1992年出台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转变工作思路,由传统的以行政制约为主逐渐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为了满足人们生育方面的需求,国家在人们的优生优育、生殖健康、节育方法上进行科技攻关、出台政策,规定相关服务部门开展服务,多角度营造社会化传播氛围,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2习俗层面的变化。

经历漫长的历史岁月,每一个民族和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有关生育的习俗,生育文化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和习俗各方面,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作用的结果,表现为生育愿望、性别态度和社会价值取向。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尊女卑”、“三纲五常”,左右着人们的生育观,重男轻女思想成为封建文化禁固女性发展的枷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育行为。如中国广大农村婚嫁仪式、求子仪式等。这些习俗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开展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移风易俗的活动,为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建立拉开了序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划生育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摆脱了旧生育习俗、婚嫁习俗的束缚。

3 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转变婚育观念是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而婚育观念的现代化程度最终也决定了新型生育文化的层次,一种文化形态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当中,才是巩固和成熟的。要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就必须以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为着力点,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创新活动载体,搞活宣传倡导。调整计划生育宣传方式,改变教育方法,突破主要靠标语、传单宣传的简单呆板的宣传形式,开展群众性人口计生歌曲原创、演唱评选活动。创作出一首首反映时展、社会变化、计生成果,歌唱祖国、赞美家乡、咏颂青春、关爱女孩、忧患地球、咏叹生命的歌曲。开展创新人口文化传播的形式、模式,增强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在全社会创造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创作、演唱、传播的链条,使宣传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无限丰富性得到充分展示。

3.2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营造传播新型的生育文化必须促进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联合国将“促进两性平等,赋予妇女权利”作为千年发展目标之一,促进男女平等必须实行政治平等,大力宣传《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母婴保健法》等有关男女平等及妇女权益的规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女性,形成女性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男女平等必须实行经济地位平等,建立完善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分配制度和利益导向制度,保障女性劳动权利、入学权利、分配权利,纠正性别岐视等社会问题,提高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 关注女性愈来愈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话题。国家人口计生委做出关爱女孩的部署,提出了关爱女孩的发展目标。开展关爱女孩主题活动,把母亲健康,女孩成长作为重点,传播文明、健康的婚育观念,为女性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保护女性的身心健康。建 立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的利益机制,维护女孩的合法权益,推进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促进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引导群众婚育观的转变。通过建立落实有利于妇女及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和保障机制,帮助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户解决教育、培训、技术方面的困难,促进女性平等发展。计划生育法律制度虽不属于狭义生育文化的范畴,但对破除传统生育观念和生成新的生育观念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严格的生育政策和管理措施,会逐渐增强人们对计划生育的认同感,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3.3创新、完善新型的生育文化。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服务,进行面对面的咨询与交流,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让人们通过切身感受和体验,主动要求掌握新知识,用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代替旧的婚育观念,是先进文化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一系列科学技术、新成果的应用,如婚前体检、孕前保健、产前诊断、避孕节育等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生育领域,不仅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殖健康水平,而且阻断了不良遗传因素在后代人群的蔓延,不断提高了出生人口的素质。从而对从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育文化范文第9篇

金秋朝阳、国策新风送爽,金台广场、文明法规弘扬。

23年前,中共中央发出《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一封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23年来,朝阳区众多群众响应党的号召实行计划生育,舍小家利益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形成了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2003年9月1日,《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标志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走向依法行政的轨道。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一周年及《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正式实施,朝阳区计划生育委员会筹办了这台以《执手文明与法同行》文艺晚会,晚会举办得到了呼家楼办事处、朝阳文化馆以及节目选送街乡单位的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今天参加演出的节目,是由各街、乡举办的文化演出中精选而来的,大多都是国家、北京市文化演出获奖节目,下面请首先欣赏西班牙风格热舞,演出人员:

激昂的乐曲,奔放的舞蹈,让我们领略拉丁民族风情和西班牙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改革开放让中国认识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国门开,五洲朋友请进来,增进了解促团结,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请欣赏由左家庄街道计生干部王娟演唱的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身体健康,才能茁壮成长,长大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请欣赏由潘家园街道选送的独舞《拍球舞》该节目曾获全国少年艺术风采银奖。

芭啦芭啦舞蹈起源于日本,流行于2001年。芭啦芭啦是形容在日本樱花开放时节樱花缤纷落地的情景。舞蹈演员主要以手的形态进行表现,同时以活泼欢快的形体表演,表现出樱花时节朵朵花蕊含苞怒放的动人景象。也预示朝阳区生育文化之花节将百花怒放,争奇斗艳。

参加次此演出的全体演员来自全国不同的省、市,她们是朝阳区外来青年形象的代表,她们为朝阳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请欣赏由机场街道选送的集体舞《芭啦芭啦舞》。

手风琴是西洋乐器,《打虎上山》是中国国萃京剧片段,中西合璧,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请欣赏由左家庄街道选送的手风琴独奏《打虎上山》,该节目曾获2002年手风琴大赛二等奖。

一张张清纯可爱的笑脸,婀娜的身姿,有谁知道她们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女子特警队的队员。

接受祖国的挑选,把花季的年龄交给祖国、交给枯燥的训练场是她们无悔的选择。请大家一睹她们的风采。

川剧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变脸是川剧艺术中的绝技,脸谱在不断地变化,但演员的形象不变,正如计划生育工作一样,新时期、新任务、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都有所改变,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变。请欣赏川剧《变脸》。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中非人民情同兄弟。今天,跨洋渡海的乌干达、布隆迪的非洲朋友为我们带来了他们对中国人民深情厚意。请欣赏由崔各庄乡选送的钢鼓乐《大约在冬季》由那它比乐队演奏。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

生育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口文化;生育文化;建设

人口问题说到底是个发展问题,计划生育工作实际上是个文化建设问题,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根本任务不仅是控制人口过快过多地增长,而且是要建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自身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涵的现代人口文化,以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为价值取向的新型生育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指导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中国特色的先进人口文化又是引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旗帜。对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计生工作也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大力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双进”、“双建”活动,在“建”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下工夫,围绕“需”字搞服务,落脚“实”字看成效,充分运用和依靠文化的力量,弘扬先进的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问题的提出

(一)人口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地位作用

1.人口文化概念。简单地说,是关于人口繁衍的文化。具体地说,是人类对自身再生产过程中的生育、抚育、养老、婚姻、家庭、迁移等问题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是对人口自身发展、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内在规律的认知和实践的成果。

2.人口文化内容。人口文化包括性别文化、婚姻文化、家庭文化、生育文化、养育文化、养老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因素既影响着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也影响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人口文化变迁。人口文化的演变伴随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变迁。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时期,人口文化根植于农耕文化、村落文化、家族文化,形成了诸如男尊女卑、多子多福、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传宗接代、承继祖业等为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习俗,对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口增殖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特有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呈急剧增长态势,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关于人口问题的一些传统思想认识、观念习俗、政策制度等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已不相适应,因此,迫切需要建设先进人口文化,从根本上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4.先进人口文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自身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涵,建设先进人口文化,着眼于从观念习俗、制度规范等层面,倡导推进少生优育、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家庭美德、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等等,促进人口数量、素质、结构自身各要素之间相协调,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建设先进人口文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具体实践。

(二)生育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地位作用

1.生育文化内涵。生育文化主要指人们在生育及其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等。生育是影响人口自身发展的核心要素,生育文化是人口文化的核心内容,婚育观念是生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生育文化因其产生的背景、核心价值观不同,可以分为传统生育文化、新型生育文化。

2.传统生育文化。主要是以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以农耕文化、村落文化、家族文化为背景形成的。它以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传统婚育观念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社会习俗和典章制度。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尊女卑的等级秩序、传统家庭的孝道、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形成了最具典型意义的传统生育文化。传统生育文化不仅曾经对发展农耕经济、维护封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乡风民俗、社会舆论、家庭观念以及人们的生育行为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有着强大的惯性作用。

3.新型生育文化。新型生育文化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城市化进程、现代化建设为基础,以现代工业文明、都市文化为背景而形成的,它以晚婚晚育、少生优育、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为价值取向,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道德、新风尚、新制度。

4.新型生育文化的地位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城乡差距的缩小,都为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几十年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在婚育领域里掀起了一场移风易俗的思想革命,加快了传统生育文化向新型生育文化转变的进程,群众婚育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

总之,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历史进程。当前中西方国家生育水平的差异,计划生育工作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最根本的是婚育观念的差距,是生育文化的差距。我们必须认识到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通过经济、政治、法律、宣传、教育、科技等多种手段综合施治、共同推进。

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城乡差异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是最基本的基层工作、群众工作、思想工作,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建设先进人口文化和新型生育文化,转变群众传统的婚育观念,是从文化建设的高度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

在城市,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高,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先进人口文化和新型生育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生男生女都一样”正逐步被人们接受,人们甚至认为“生个儿子是名气,生个闺女是福气”。在农村,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加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一些重男轻女的婚嫁丧葬习俗比较盛行,相当一部分人还是遵循传统婚育观念,还是重男轻女,讲究传宗接代。

(二)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历史的、地理的,也有工作上的,但根本上还是文化意识上的问题。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人口计生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传统文化、村落文化、家族文化发生了重大变革,形成了以少生为荣、以子女成才为荣、以生活水平提高为荣的新型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群众婚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从众心理。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与东部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受几千年来形成的农耕文化、村落文化、家族文化的影响,群众早婚早育、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多数群众还是一种落后的攀比心理,不仅影响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也影响经济发展。

(三)城市生育文化建设要以社区文化建设为切入点

社区文化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社区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公众制度、文化环境等等,其中,价值观是社区文化的核心。要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纳入社区文化建设,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促进社区居民形成有利于落实基本国策、有利于子女成才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不断提高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构建以现代婚育观念为重要内容的社区价值观。同时,要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大格局,明确责任主体,不断强化社区、单位的计生管理责任。

(四)农村生育文化建设要以制定村规民约为主要路径

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必须切实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制定村规民约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强化基层基础的重要途径。要从文化的层面去认识村规民约的修订工作,把修订工作看作宣传教育的过程、倡导婚育文明的过程和群众自我教育的过程,克服把修订工作仅看作是一项工作任务的思想。在修订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以破除旧观念、改革旧风俗、促进男女平等为主线,促进宣传教育、移风易俗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促进鼓励与制约并举、政府与集体经济互动、民生普惠与计生优惠相衔接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落实和健全完善;促进村居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要发挥计生协会网络优势,在村规民约的起草、讨论等各环节中,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逐条逐款征求群众意见,把修订过程切实变成深化宣传教育、变革思想观念的文化建设过程。

三、依托人口文化载体,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一)依托规范化服务站建设,净化新型生育文化环境

为做好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需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全面加强山东省各地县、乡两级及所辖的社区、村三级生育文化宣传阵地建设。一是按照“高起点、全方位、高质量”的原则,依据国家和山东省规范化服务站和县“六统一”(环境建设统一、形象标示统一、人员配备统一、科室设置统一、设备配备统一、用房面积统一)标准要求,建立以服务站为依托的人口文化阵地。在站内设置计生政策法律法规、工作服务流程等宣传知识版面,进行服务公开和接受群众监督。在室内设置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和温馨用语。综合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咨询室、人口学校、宣教室、电子化教学设备齐全,真正为育龄群众搭建起了功能完备、设施优良的人口文化宣传服务大平台。二是依托社区建设,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融入其中,以社区建设为契机,实施“一名高素质的计生网长,一处高标准的计划生育办公场所、一个高标准宣传教育阵地”的“三个一”工程,从而形成社区生育文化有人抓、社区文化活动有场所、社区宣传教育有内容的生育文化管理体系。三是依托新农村建设,规范生育文化宣传阵地和内容。在各社区、村积极开展 “五个一” 即:“一个人口文化宣传栏、一个人口计生公开栏、一条计划生育宣传街、一个人口文化书屋、一个人口文化大院”创建活动,使新型生育文化无处不在,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使他们很自然地置身于浓厚的人口文化宣传舆论氛围中。

(二)依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打造新型生育文化平台

群众的需求就是服务的方向,群众的满意就是服务的宗旨。山东省紧紧抓住广大群众渴求知识、期盼健康幸福的心理,围绕“需”字搞服务。一是在各村深入开展温馨服务“五到家”活动,一是发放“一袋”,送婚育知识到家。将装有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国情国策、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知识内容的宣传手册送到育龄群众家中。二是计生干部入户,送咨询服务到家。村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入户上门,面对面解答群众在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知识需求。三是配备一箱,送避孕药具到家。乡镇、办事处计生办统一为村(社区)配发了药具箱,村专干在入户发送药具的同时,面对面解答群众对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等知识的需求。四是技术人员上门,送技术服务到家。五是开展针对性宣传,将思想工作做到家。村干部及时与育龄群众见面,通过算对比帐就、介绍少生快富典型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三)依托优惠政策落实,促进婚育观念转变

近年来,全省各级人口计生系统要求,在“实”字上看成效。全面落实奖励、优惠、优先、扶持、救助和保障“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广大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一是落实奖励政策。全面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晚婚晚育费;对自愿放弃二孩生育指标的夫妻,给予数额不等的一次性奖励。二是落实优惠政策。在农村独生子女在县级范围内中考升高中降低分数录取。三是落实优先政策。对不宜量化指标的民政、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在发放社会救济金、办理营业执照、税收、贷款等方面,优先向计生家庭户倾斜。四是落实奖励扶助政策,截止目前,已落实奖励扶助对象100多万人,四是对计生困难家庭、特别困难家庭实施500元至15000元不等的困难救助,以“少生快富”工程为载体,积极帮助计生家庭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五是完善保障机制。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加发5%退休金、落实独生子女“两全”保险、兴建老年公寓等多种形式,解决计划生育家庭户的生活困难,消除生育女孩家庭户后顾之忧。

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1.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在工作思路上由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转变;在工作方法上逐步由过去行政命令、被动开展工作到引导人们自觉响应国策号召、少生优生的转变,这是新型生育文化引导发挥的巨大作用。

2.实现了群众新型生育观念的显著转变。广大群众逐步由“早婚早育、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旧传统婚育观念向“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致富防老”的新型生育观念转变,全省各地独生子女家庭不仅逐年扩大,而且主动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的也大有人在。

3.满足了广大育龄群众知识需求。通过多形式的宣传,将群众的兴奋点转移到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培养教育子女、发家致富奔小康上来,极大地满足了群众求知、求乐、求富、求健康的需求,对创造社会和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4.树立了广大计生干部的良好形象。广大计生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以亲情化宣传和服务开展工作,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了干群关系,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工作形象。

5.进一步促进了全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通过新型生育文化活动建设活动的开展,非法生育的比率逐年下降,平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在10‰和5‰左右,人口结构在一定范围内趋向合理。

五、对今后进一步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转变婚育观念是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婚育观念的转变程度决定新型生育文化的层次,一种文化形态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当中,才能巩固和成熟。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彻底转变,要以中国特色的先进人口文化引领新型生育文化,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化和强化。

1.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力求宣传面的广泛覆盖。活动中,要在进的形式、进的途径、进的方法、进的载体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商讨,积极探索进社区、进村庄、进单位、进楼院、进商场、进学校、进家庭、进田间地头、进工厂车间等等,推行直面宣传、走访谈心、讨论引导等多种形式,把婚育新风积极地传播、影响、服务到群众当中去,强化辐射式宣传、渗透式宣传的效应。

2.深化群众自治,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贴近群众需求、贴近部门职能、贴近本地实际的原则,为育龄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等多方面的服务,实现宣传教育、少生优生、转变观念、勤劳致富的良性循环。

3.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构建文明生育“一盘棋”格局。流动人口结构复杂、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重男轻女”、“养儿防老”旧的婚育观念在很多外来人口头脑中根深蒂固。近年来,从出现的计划外怀孕和生育个案分析情况来看,多发生在流动人口中。因此,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注重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寓管理于宣传和服务之中,让流动人口听得进去、接受得了,把工作做到心坎上,对赢得群众支持、避免违法生育行为尤为重要。

4.强化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引导新型婚育观念转变。各级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使群众真正享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给她们带来的实惠,解除后顾之忧,引导、激励群众婚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

参考文献:

[1]王秀银.人口控制比较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2]李翰章.人口与计划生育1999年论文集[C].山东新闻出版社,1999.

[3]张二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评估报告集[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

[4]杨华.21世纪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对策建议[J].改革与战略,2002(06).

[5]丁传英.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汇编[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6]刘成明.人口城镇化的历史与现状之分析及未来构想[J].青海民族研究,2005(02).

[7]于学军.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咨询问答[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8]王军民.山东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

[9]班开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律探索[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0]白春礼.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

[11]盖国强.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上一篇:用电工程范文 下一篇:项目化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