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灾难范文

时间:2023-03-22 11:58:37

生态灾难

生态灾难范文第1篇

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真正经历过的崩溃时期,大部分的情况是政权解体以后,社会上立起形形的山头,拉起大大小小的杆子,虽然打着各种名号,但本质上都是一些军阀土匪。那些小土匪之间互相征战,打来打去,打到最后打出一个大土匪,他就登基做皇帝,就成了正统。刘邦、朱元璋那样的流氓、偷牛盗狗之辈,一当上皇帝也就神圣了,就成了历史上的头面人物。圣旨一下,威震四方。那以后社会就重新恢复法律和秩序。他们再重新把老百姓拢到一块儿,还是一个社会。无非是倒退了一些年,人口死亡一批。但是没关系,再继续发展就是了。

过去之所以能这样,就是因为最终有一个生态底座托着,如果是人满为患,个个都活不下去,土匪们还打什么呀?哪还有东西供他们抢?扩大地盘不也是多余和自找负担吗?但是在本世纪中叶以前,中国人口最多也就四亿五千万。大部分时间不超过二、三亿人。也就是只相当于今天中国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那时中国的领土不比现在小。

何况那时的生态状况比现在要好得多。以蒙古草原为例,牧民说,也就是三十年前,他们放牧的时候,最怕的就是牛羊钻到草里头找不到。草太高了,牛钻进去外面就看不着了。那让我想起“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可现在呢?一个兔子跑过去――别说兔子,就是一个耗子跑过草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啊!草就那么一点儿高,稀稀拉拉。草原人回忆三十年前的时期,小学生每天早晨骑马上学的时候,靴子上都要被露水打湿。小学生个头小,腿短,脚只伸到马肚子。那就是说草原上的草还有马肚子那样高。现在早上骑马;露水能打湿的顶多是马蹄子。

我夏天开车去内蒙,走了几个盟,途经很多个旗。真正能保留一些原来生态面貌的,只剩内蒙和蒙古的国境线一带。的确,在那里才能体会什么是真正的自然生态。用体会这个词是准确的。脚踏上那儿的草地,就会感到踩在厚厚的一堆活的物质上。你要是在你踩下的那个脚印上观察,那一个脚印的面积我觉得有上百种植物和昆虫。那么多不同的物种纠缠在一起,又密又厚,几乎就没有重样的。有些蕨类、灌木什么的,是要上百年时间才能形成它们的根系的。什么叫生物多样化啊?那就是。那是在几百年的自然状态中生长起来的。看着那样的环境,你真是会切身地感受对它的破坏是什么样的罪孽。

可是现在,能保持那样生态的仅仅是沿着国境线的窄窄一条。稍微往中国内地走一点,就看到大片大片的草原被开垦成耕地种上了庄稼。草原的面貌立刻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样子。上面覆盖的植物变成了单一物种,或是麦子,或是油菜,看上去显得整齐、单纯,毛茸茸一片,颜色全是一样的。那儿的土地非常肥沃,庄稼长得特别好。但草原上千年时间里形成的腐殖质只有一尺多厚,开垦者先是一把火一烧,把需要百年才能长成的植被烧得干干净净。然后把腐殖质犁开,土肥得只需要撒种,别的什么都不用管,秋天肯定大丰收。但甜头就是三年,三年以后就是苦果。一尺厚的腐殖质下面都是沙子,破坏了原来的植被和根系,失去了固定,再加上犁来翻去,表面那层土松得不得了,草原上的大风一吹,土就吹跑了,沙子就暴露出来,那就是通常所说的沙化。

除了风,还有夏天的雨水冲刷。所有那些有坡度的地方,只要是被开垦的,你就可以看到成千上万吨的泥土在坡下堆成的稀泥滩。那都是最肥沃的土啊!那不是仅仅一个水土流失就能概括的,那流失的是珍宝,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命根啊!可是只要是没被开垦的地方,坡度不管怎么大,雨水怎么猛,流下来的水都是清清亮亮,一点土都不带。你不能不感叹,大自然自身的安排是那样奇妙与合理。

看到那些大片大片被开垦的草原,我想到有些文人学者自豪地说我们用全球5%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7%的人口,我们活得很好,我们现在粮食多得吃不了!也许没错,这些年粮食过剩,但粮食是怎么来的?以眼前那丰饶的草原变成沙漠为代价打出来的粮食,不都是堆在粮仓,可以向世界证明“中国粮食吃不了”的实证吗?然而这种的“粮食吃不了”,意味的只能是将来要有更多的“粮食不够吃”。当然不能说政府是有意做的,政府反复地禁令不许开垦草原,但为什么就是有人不停地开垦?既然政府1993年和1996年两次把粮食收购价提高了105%,那种撒下种就只管丰收的草原自然就成了逐利者眼中的肥肉。那都是一些大户,有雄厚的资金,一开就是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他们有的是办法。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花钱,给官员们一些好处,再给下面那些管事的机构来点甜头。既然都是以利为先,只要有足够的利,就能一路绿灯。下面那些管事的基层机构,乡里区里,财政收入没有来源,你上级让他们自己创收,他们的奖金福利都得自己搞,如果来一个人说我开多少土地,每年交你几万块钱,几万块钱对他们就是一个大数啊。他们知道,那都是荒山僻野,上边的人根本看不到。就是偶然看到了,圆活圆活也就过去了。就是这样。

千年形成的草原,只开垦一年就被毁掉,随后就既没有农田,也没有草原,而只剩沙漠。那沙漠还不是原地不动,它要蔓延,它注定要以沙进人退的结局惩罚人。

接着说我的内蒙之行,那是有象征性的。从那些正在被开垦的草原再往内地方向走,用不了多远就可以看到几年后那些正在开垦的地区将要变成的模样。那些地方当年也都是内蒙草原,是牧区,都是我见到的那种一个脚印里有上百种生物的生态,然而现在只有光秃秃的山坡,露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到处是沙丘,几脚踩下去都不一定踩得着一根草。接着往内地走,到了人类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原来也一样是游牧的蒙古人的地盘,现在全部被初期工业化了,蒙古人早被挤得都迁移到边境地区去了。那里有一些水利设施,有一些农田,还有一些人工林带,大概是“三北”防护林――那个被捧上天的绿化工程。但那真的能改变生态吗?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夸它有多大作用,可是当你真的以对比的眼光审视它的时候,那不过是一些孤零零的树,刷子一般地在那儿立着。树种是单一的,树下光秃秃。周围耕地种的是一些适合人类食用的单一作物,除此以外就是沙子。那难道能和一脚可以踩到上百种生物的生态相提并论吗?

中国的生态状况怎么样,每个人从自己生活的局部都可以感受得很清楚。我在内蒙所见是有代表性的。内蒙应该算是中国仅存不多的生态好的地方,它的状况如此,别的地方可想而知。而且我刚描述的生态变化系列,囊括在几百公里的行程内,一览无余,就像一个天然的展览馆一样。它可以说明整个中国,过去的生态是什么样,怎么破坏了它,而它的惩罚又是什么。

人口乘欲望――中国的死结

现在连黄河都干了,那可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咱不说迷信的预兆,至少它足以表明中国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程度。仔细想一想,咱们这块土地上,茂密的森林还有多少,干净的河流还有多少?林子里还有几只动

物,河里还有几条鱼?在中国,你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所有有活物的地方,几乎都有人撅着屁股在那儿往外抠。我家旁边那条引水渠,一天到晚都有人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从那水里和水底的泥里往外弄,什么玩艺儿都给你弄出来,一点不落,然后不是吃就是卖。河边卖鱼的分门别类,已经没大鱼了,从几两重的到一指长的,那都是卖给人吃的。最后是一厘米长的小鱼崽子也要分堆卖,给那些养宠物的人喂猫或喂鸟。你说那水里还能有什么东西剩下吗?

内蒙国境线有一条国防公路,在宝格达山的森林里穿行,我开车走过那里时,亮着车灯走在窄窄的路上,暮色中不时看到野生动物穿过公路。有野猪,我从来没见过那么肥的大野猪,领着小野猪从路上穿过去;成群的鹿,穿过去了;狍子,穿过去了;闪着漂亮皮毛的狐狸,穿过去了。但是非常奇特的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向着一个方向,就是往外蒙古的方向跑。就是说,连动物都已经明白,只要一受到惊扰,就宁可穿过公路,暴露在你的灯光下,也要拼命地跑到对面国家去。蒙古160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 00多万。而这边是13亿人,都在琢磨着怎么把它们吃进肚子。之所以它们还敢到中国这边来一下,是因为那是边境线,一般的中国人不让去。而一旦有什么危险,它们一抬脚就能出国不回了。

中国的家文化为中国制造了太多的人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妻妾成群,中国女人因此都成了生育机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生态毁坏的账最终要算在家文化上,但是从这种家文化中生出的伦理,过去又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的作用。举一个小例子,我亲见过一老人按照老辈传下的方法吃鱼。鱼身红烧,头尾做汤,鱼内脏做成一盘可口小菜,就连鱼鳞都不扔,小火炖足后冷却的汤可以凝成冻,又多一道菜。撇出来的鱼鳞和吃剩的鱼刺鱼骨…道,用油炸酥后,下顿饭的下酒菜也有了。那种节俭让人看得目瞪口呆。你也就能理解,过去中国人对生态的消耗和索取是多么少。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西方个人主义中那种人定胜天的狂妄和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精神,而是天人合一、安贫乐道、知足者常乐那些在家文化中产生的伦理。所以,尽管家文化制造了过多的人口,如果一直维持传统伦理,几十个人的消耗不如西方一个人,也不是不能平衡。

怕的就是在已经制造出来这么多人口以后,约束人欲望的传统文化却就此解体,中国从此转上西方物质文明的轨道,每个人都以无限追求财富为目标,那就会把中国的生态环境迅速地推到毁灭境地。不幸的是,中国的这种转变现在已经完成,那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成果。无论现在的人怎么把生态灾难的原因往过去年代推,如当年的“大炼钢铁”砍光了不少树等等,但那时就连西方社会都还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如何能要求当时的人们懂得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综合考虑社会与生态的关系,应该同时考虑三个因素:人口、资源、欲望。如果人口少,人均资源自然多:如果欲望不同,人均资源的意义也不同。这三个因素,最人为的变量就是欲望。从生活经验可以知道,从穷变富,尤其是暴发,欲望是最为贪婪的。因为穷,穷怕了,对财富容易产生病态的渴望。因为穷,修养少,除了钱就很少能树立别的目标。终极关怀和道德伦理本来是对欲望的主要制约。问题是在中国,随着文化结构的解体,随着对“私”和“利”的调动,那种制约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中国人的欲望随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切向“钱”看。于是中国的状态,就变成了一个“最”:人口最多,人均资源最少,欲望最高。这实在是最可怕的一种状况,以最多的人口乘以最高的欲望,去吞吃;最少的资源,那将是一种什么后果呢?

古代的中国人也不是没有欲望,但是要看平均水平。贪心不足蛇吞象者过去只是少数,多数人是认“命”的;家文化的等级意识使多数人安于自己的位置,沉重的道德也在很多方面能够压抑住贪婪。然而那一切今天都不存在了。就像装魔鬼的瓶子突然打开,压抑千年的欲望一瞬间暴发。

可以说,这些年生态破坏的最大因素,是人们集体投入到追逐财富的行列。过去时代的农民,除了种公社的地,个人开荒是修正主义,搞副业是资:本主义,就连养只鸡都是资本主义尾巴。这一方面制造了广泛的贫困,另一方面也在无意中保护了生态免受太大破坏。改革让九亿农民焕发出了经济活力,允许他们为个人去追求财富,然而当初却不是通过推动城市化进程,而是继续保持种姓制度式的城乡壁垒,限制农民“离土不离乡”;只能在城市之外的广大农村去折腾。那种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让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能去掠夺生态和制造污染。结果是非常严重的,到处是破坏式的开矿、开荒、淘金、滥砍乱伐、过度放牧和过度捕捞、扒发菜、盗猎野生动物,同时千千万万的“乡镇企业”肆无忌惮地污染环境。当恶果已经形成,迫在眉睫的危害已经达到难以容忍的程度时,又回头限制农民,不许他们砍树、开荒、捕猎,关停并转他们的企业,但那已经是毫无用处了。致富的欲望一旦被调动起来,那就是出了瓶子的魔鬼,再收不回去了。何况政权对农村的控制能力大大地减弱。

然而什么是摆脱了贫穷呢?没有了等级意识,农村人比城市人,城市人比都市人,都市人比美国人。先不说真正达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时是否会满足,至少13亿中国人的欲望现在就是像美国人那样生活。那就意味着,我们要从人均600美元的中国现状迈步到人均25000美元的美国现状,跨过24400美元的空间。谁也不能说这不是合理的要求,平等是天赋人权,没有理由让中国人只能看着别人富有而自己贫穷。然而中国的生态提供这种可能吗?

1995年9月世界银行推出衡量国家财富的新算法,把自然资源计算在内,中国的人均财富只能排名世界第162(这个排名到1998年丝毫未变),是澳大利亚(排名第一)的1/126,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3,其中自然资本占的比例仅为3%(澳大利亚为71%),足以见中国人均资源的贫乏程度。且不说贪婪永无满足,即便像许多中国人宣称时的那样,只求达到今天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人计算,实现13亿中国人的美国梦,中国的资源总耗至少要扩大50倍。这组简单的数字告诉我们,不管我们觉得我们的要求怎么合理,都早已注定了很难有实现的可能。

怎么办?除非13亿中国人立刻集体把欲望降低到合理的水平,按照量体裁衣的古老智慧去安排生活,也许能走出一条真正的“中国特色”之路。然而失去了文化结构的支撑,一个丧失了终极关怀和价值体系的民族能够靠什么抑制欲望?而除了财富,又能找到什么去填充必不可少的人生意义呢?

生态灾难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灾难片;生态悖论;嬗变

一、引言

20世纪下半叶以降,人类在恣意享受技术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饱受技术之患。在名曰“后技术时代”的新世纪,技术的滥用和人类中心主义愈加激化人类与自然的对立,直接体现为频发的生态灾难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在自食技术理性恶果后渐次开始质疑与反思技术。在此时代背景下,受众对于生态电影的需求使美国生态电影的迅速发展和壮大成为可能。以华丽技术包装的灾难片作为美国生态电影受众最广的类型以更加迅猛的速度顺应市场需求席卷全球。尤其从本世纪伊始,《后天》《我是传奇》《2012》《阿凡达》《哥斯拉2014》等影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观影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观影,对美国生态灾难片的飞速发展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审视这个急速发展的过程,剥去歧义丛生的生态概念外衣,不难发现藏匿于华丽光影世界之后的多层生态悖论。

二、三层生态悖论

审视近十五年来美国生态灾难电影序列,可梳理出三条自我悖反的脉络。

(一)反生态叙事形式与生态叙事内容

主要体现在越来越依靠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以反生态的叙事形式拍摄的生态灾难片,但其电影叙事内容、主题关注等方面却向生态批评迁移。

(二)生态反思之主题与生态缺失之接受影片借重虚拟现实技术设置特效,带领观众体验日常生活中无法遭遇的各种惊心动魄的灾难意图引发观影者对于生态危机的关注和反思,然而过多的影像奇观消耗了电影蕴含的生态意识。谛视接受层面,过分强调技术、以反生态的形式呈现的生态批判主题因炫技而冲淡了生态和谐之内涵, 与意欲批判形成巨大反差。“消费的过程归同于反思的过程……走出影院后的观众,却往往只记得美轮美奂的感官效应。”[2]观影者在消费影视的极大刺激中早已无暇去进行生态反思,极大削弱了影片的生态号召力,造成接受层面上的生态缺失。

(三)生态主义中心世界观与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之对立

在生态理论认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以倡导生态系统个别生物的中心主义已经上升到关怀整个生态的理论价值。然而多数生态灾难影片在炫技之外仅存的些许人文关怀超越了整体生态理念的传递,把对人的观照置于整个生态系统之顶层。在影片进行生态叙事的铺陈中,最终战胜灾难的制胜法宝仍是人类的精神和情感,缺乏对非人生命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和注视。这也显示了美国生态灾难片在披着生态外衣宣扬人类中心主义,最终却与生态价值观南辕北辙的本质,造成运行在影片叙事内部的生态主义中心世界观与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的对立。

运行于美国生态灾难片中的三层悖论使其深层结构浮出水面,即披着华美的生态外衣却怀着反生态的本质。近十几年来的美国生态灾难片的发展可视为生态和反生态二元对立的相互抗衡和此消彼长的演进轨迹。

三、生态悖论之嬗变

此类型影片所蕴含的三层生态悖论在近十几年美国电影发展历程中的嬗变可从三个阶段加以阐述。

(一)人类中心主义生态阶段

本世纪初,《后天》借重高科技“类像”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暖化从而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时代。影片以生态视角反思人类往昔过分夸大“技术”,无节制向自然索取所造成的恶果,电影叙事情节在生态反思中得以铺陈:生态失衡引发危机―生态意识觉醒―和谐生态重建。生态灾难和人文情怀是影片两条并行叙事主线:生态灾难之第一主线贯穿于整部影片的始末,旨在展现“危机”之母题,构建技术理性恶化带来人类罹难的电影叙境,意图引发观影者生态反思;人文关怀之第二主线以气候学家杰克・霍尔教授的营救活动得以展开。影片两条主线实现导演艾默里奇在生态灾难情境下对于父子之情、男女之情的观照,最终战胜灾难实现家园重建的还是人类弥足珍贵的真情和精神。2008年,10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的电影特效团队凭借先进科技手段在《2012》中勾勒了人类灾难的极限,电影中视觉特效镜头多达1300多个,逼真地呈现了地震、海啸、岩浆、洪水等几乎人类电影史上所有的灾难。影片以杰克逊・克鲁斯特一家逃生历经种种遭遇,最终形成生命和家庭的救赎为叙事主线。

两部影片皆以先进技术为后盾进行灾难叙事,作为叙事助力的技术不断被“前置”,引发叙事主题和影片生态号召力的减弱,在影片叙事内部出现三层生态悖论。在这一阶段以生态主义中心世界观与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二者之间的对立尤显尖锐。审视这两部比较典型的生态灾难片,不难发现虽然影片渗透着生态反思,用技术放大人类滥用技术的恶果,但片尾拯救世界缓解生态灾难的不是整体生态和谐的力量,而是人性中的若干闪光点:勇敢、善良等。整个影片中仍然弥散着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人类才是自然和世界的主宰和拯救者,而忽略了与人类同等地位的其他非人类之存在与地位,违背生态伦理。在此阶段,美国生态灾难片试图用人文关怀的外衣来遮蔽甚至消解“异化的国家机器活政治关系,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国家形象和国家意识传播的文化氛围,在此背景下进而再探索生态问题” [3]。这一阶段的该类型影片看似具有生态审美意义,却实际上并没有担负起“探究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推动思想文化变革的使命” [4]。

(二)生态中心主义阶段

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之集中冲突体现于生态伦理观。生态中心主义之伦理观把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与稳定作为人类行为之最终目的和生态道德的终极尺度。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则把人类整体的生存利益作为生态道德行为终极目的和尺度。从 “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演进,是美国生态灾难片的飞跃,不但是对生态思想的哲学反思,也是其影像书写的表达内涵。弥散着“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电影将人与自然推到对立的两极,轻视甚或忽视人类以外的生命存在,形成了以人类为是的生态问题处理范式。作为詹姆斯・卡梅隆蛰伏12年的磨剑之作,《阿凡达》借助高新技术的成功介入毫无悬念地确立了卡氏电影作者的身份。该片是全球电影界划时代的作品,影片所采用的最新高科技手段,被誉为是电影界继声音、色彩后的“第三次革命”。作为一部生态电影,虽然内部也运行着三层生态悖论,但是生态关注已经开始投射到生态中心主义层面,将自然本身而非人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影片以主人公 “我”追忆往事展开叙事,讲述其从地球人到纳美人的转变,即“我”“渴望技术―接受技术―崇拜技术―怀疑技术―反思技术―反技术”的心理成长叙事过程,如此的叙事链条也正是卡氏生态思想的发展脉络体现。在梳理主人公技术观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体味其生态观的渐次形成和对生态伦理从无意到自觉的遵循和维护。影片中地球人对纳美人的意图掠夺是对美国殖民主义的映射,派地球人打入纳美人内部对其进行说服的叙事情节,更加把箭头直指美国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思想文化殖民渗透。卡氏在影片中似乎想告诉观影者,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类非主宰,作为人类他者的纳美人也是生态系统中平等的一员,任何对非人类的他者的歧视和侵害都应被强烈谴责。

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理论家帕索里尼在他重要的电影论文《诗的电影》一文中指出:一位电影导演必须首先创造他所需的词汇:选取他的拍摄对象,将其创造为自己的形象符号,而后反复才进入“美的创造”。然而,“电影不同于自然语言,电影语言是一种有理据的‘短路’符号,其能指约等于其所指”[5]。审视《阿凡达》电影的语言符号,我们不妨认为:影片中地球人类运用技术疯狂掠夺导致地球资源匮乏的情景正是现实中频临崩溃的生态系统之能指;纳美人正是未受科技腐蚀的原始人类之所指;潘多拉万物连接的所向披靡的巨大力量正是整体生态和谐之所指。通过电影符号,可以窥见卡氏生态哲学思想的飞跃:从人类为万物之主宰,人性之美拯救世界到整体生态平衡、万物平等的生态思考之演进。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影片中,当单纯的纳美人面对地球人高科技只能哭泣、四散而逃也似乎是卡氏对于生态文明线性发展的观照和反思。

《阿凡达》凭借极尽奢华的3D技术为观影者讲述一个渗透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故事,此时虽然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之对立不再是影片内部最为活跃的悖论。但是由于影片采用了最新先进的技术和强大技术团队,对于技术极尽奢华的追求致使这部生态电影在拍摄过程中比一般影片对环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破坏生态系统,即是:生态反思同时带来更多的生态危害。反生态形式与生态叙事之对立成为影片中更加活跃之元素。再者,被华丽技术所营造的影像奇观极大地刺激观影者的感官,使其无暇思考,无法在电影中进行精神探索和情感释放的审美需求。视觉冲击“前置”观影感受,致使电影生态主题传递的失败,因此就接受层面而言,电影极力宣扬的生态伦理便会被弱化,导致生态反思之主题与生态缺失之接受二者间的矛盾愈显突出。因此,在此阶段,以《阿凡达》以代表的美国生态灾难片镌刻前两层悖论之表征得以演进。

(三)敬畏自然力之阶段

2014年,均耗资约16亿美元的3D电影――《庞贝末日》与《哥斯拉2014》的相继上映,显示出美国生态灾难片步入对自然力敬畏之阶段。当亦正亦邪的怪兽哥斯拉拖着1082米高的身躯与穆托(MOTO)厮杀并最终将其杀死预示着美国生态灾难片似乎又落入一个线性轨迹,在经历了人类中心主义各种变体的狂飙和生态中心主义阶段的反思后,猝然跌入对不可掌握之自然力的敬畏和反思。相比投资2亿美元的《2012》和投资5亿美元的《阿凡达》,《哥斯拉2014》作为一部相对成本较低的生态灾难片,其内部运行的三层生态悖论的活跃程度开始渐次减缓,同前两阶段相比,呈现出三者皆弱化的新形态。

影片虽以3D形式上演,但部分镜头仍以2D形式呈现。镜头多为外景,很少使用绿幕,摄制组成员比以往的规模都要小,GGI是后期加上的元素。比《2012》《阿凡达》等生态灾难片相比,怪兽打斗场面主要发生在夜晚或以电视新闻播报形式出现,其制作过程较为环保,较能减轻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反生态的制作形式来进行生态叙事之悖论,第一层生态悖论得以弱化。

影片中哥斯拉所面临的劲敌为两只远古异兽――穆托。公穆托擅长高空袭击,母穆托体型异常巨大,钩形的前足可轻易击穿航母,二者皆具有释放强力电磁脉冲波的能力。在影片中,两只怪兽前往旧金山方面会合,沿途吸收核辐射和电,导致所经之处全部断电;它们扇动翅膀,人类灰飞烟灭;它们迈开脚步,人类无处可逃。穆托显然是自然报复之能指,是对人类滥用技术的谴责。影片中无时无刻不暗示1945年发生在日本的核爆炸,不断闪现的核废墟、核试验,数次出现的巨大而冷漠的冷却水塔都是对技术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影像书写。而藏身于大洋之底,打败穆托拯救世界的英雄――哥斯拉不再是非此即彼的敌或友,不再有善恶之概念,也非主观要帮助人类,它被赋予一种中立的特性,成为人类所处世界无所不在的一种庞大的自然力,代表着当人类妄图毁灭自然界而引发人类与自然对立继而异化后的一种奇妙的回复或曰平衡力。整部影片弥散着对于技术理性中价值理性的失衡导致技术异化从而引发生态困境的深刻反思和强烈谴责。当酒井博士反对美将军以暴制暴用核武器消灭穆托时出示珍藏的父亲遗物――怀表,并指出时间永远停留在1945年6月8点15分。这个细节直指美军彼时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铀弹,造成该市化为废墟,20多万人死伤,至今幸存者仍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该片多处也反射出人类以及其引以为豪的技术在自然报复力和平衡力面前的苍白。在俯拍镜头下,广袤宁静的田野与冒着浓烟、断裂的公路以及四处逃窜的人类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自然的宁静而神秘与人类的渺小而无力。当士兵们准备发射核弹消灭怪兽却遭遇无电,貌似强大的技术能指――核弹在面对代表自然报复力的穆托面前只能甘拜下风。影片满溢的生态主题并未因3D技术的施用而削弱了接受层面的生态寓意。审视影片,皆出现在夜晚的怪兽打斗模糊不清,点到为止的炫技并未完全牵引观影者的所有感知与思维,致使其在不甚清晰的3D打斗场面中不停找寻和思考。影片节约制作成本的初衷却留给了观影者进行生态审美反思的空间,增加了影片的生态接受。第二层悖论――生态反思之主题与生态缺失之接受的自相抵牾在此时得以缓解。

在影片中,当面对大自然之报复――穆托和自然之平衡力――哥斯拉,当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强大技术在无数炫目的“技术情景”的场面调度中失灵;当惊慌失措的人类以敬畏的眼神目送哥斯拉返回洋底,这不胜枚举的若干场景无疑在昭示其与过往人类中心主义的彻底决裂。但影片并未彻底走上对之相左的生态中心主义,而是转向对于神秘自然力的反思。然而这种所谓的自然界自我修复调节的神秘力量在本质上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认为这种对于神秘自然力的反思之迁移也是生态中心主义的近枝,而非此消彼长的对立面。纵观整部影片,仍以父子之情、夫妻之情等人类情感为叙事主线;或曰主题虽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但是叙事形式上人类仍然是中心。这种电影人潜意识存在并无意渗透于影片叙事情节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作为生态中心主义的近亲――对神秘自然力之崇拜,二者之间的抵牾,正是第三层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之悖论在此阶段的变体,且该悖论因整个影片充溢的对神秘自然力的思考和膜拜,呈现出一头较大的不平衡矛盾对立。

四、结语

在新世纪,生态电影作为未来电影的重要形式,灾难片又作为生态的主要类型不应再是媚俗的商业运作,也不会是脱离现实、自我封闭的纯粹艺术表现,而是在历经技术性、商业性和艺术性之后,走上一条回归自然之路,实现“电影产业和生态环境运动之比肩而行”[6]。当美国生态灾难片能够真正肩负起生态话语的历史职责,构建完整的新生态价值体系之时,也正是该类型影片所运行的三层悖论消弭之时。不幸的是,带着深刻文化霸权烙印的美国生态灾难片在一路高喊生态主义、万物平等时,堂而皇之地美国推进对他国的文化殖民,利用文化交流“逆差”实现文化侵略,使之凌驾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终极利益之上。美国生态灾难片如若不能直面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和对他国的文化侵略,即便积极主动充当生态领域中的电影先锋者,也始终无法真正肩负起生态历史责任、实现生态价值体系的重塑,最终只能在无法摆脱的生态悖论中纠结、回旋、消弭乃至被遗忘。

[基金项目]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学研究计划“十年来美国电影中技术悖论研究”(项目编号:12JK0279)。

[参考文献]

[1] 徐兆寿.生态电影的崛起 [J].文艺争鸣,2010(03).

[2] 李啸闻.生态危机下的中西方生态电影思考[J].当代电影,2011(02).

[3] 杭东.美国生态电影思考[J].中国电影市场,2014(01).

[4]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109.

[5]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09.

[6] Robin L Murray,Joseph K Heumann.Film & everyday ecodisasters[M].Londo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014:205.

[7] Zygmunt Bauman.Postmodern Ethics[M].WileyBlackwell,1993:187.

[8] Starosielski.Nicole Nature writes the screenplays:commercial wildlife films and ecological entertainment[A].Sean Cubitt,Salma Monani,Stephen Rust.Ecocinema theory and practice[C].London:Routledge,2012:189.

[9] 张成珊.谈电影的文学性[J].电影新作,1983(01).

[10]肖春艳.新世纪美国电影技术悖论现象溯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11] Mintz Steven,Roberts Randy,eds.Hollywood’s America[M].Oxfors: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10:8.

生态灾难范文第3篇

小水坝之灾

两位研究者比对了中国怒江支流上已经建设的31个小型水坝的环境影响,和计划建在怒江干流上的四个大型水坝的潜在影响。他们发现,在14类影响中,小型水坝有9类影响超过大型水坝。也就是说,小型水坝可能会对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带来比大型水坝更大的威胁。

其实,不单单是国外专家关注到了小水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威胁。国内知名环保专家、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这些年一直在我国进行生态环境破坏情况的有关调查,其中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他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调查中他发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尤其是西南等河流落差较大的一些省份,盲目修建小水坝、小水电给当地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灾难。

马军说,几十年来,我国很多地方一直鼓励发展小水电,但是很多小水电所建造的小型水坝一般都是采用“引流式”设计,它们通常需要建设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的引水渠,将绝大部分水流引至发电站,从而导致下游河道水量减少,大大影响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生态。虽然大部分引流式水电站最终都会将大部分水回送至下游河道,但中间段水量大幅减少已经成为现实,更为严重的是,在很多水量不太大的河流,河水全部被引流到了引水渠,在大雨时节以外,剩下的只是干涸的河床。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河流中的鱼类无法幸存,整个河流的生态也被彻底破坏。”马军表示。

更为严重的是,在很多落差较大的河流,水电开发常常采取梯级开发的方式,结果是河道被分割为多段,多段河流出现长时间干涸。

凯利·凯博勒和迪斯里·图罗斯在对怒江的一些支流进行调研时看到的也是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

小水坝危害被忽视

凯利·凯博勒指出,虽然大型水坝往往因不良的社会、环境与政治影响引发争议,但中国和很多其他国家当前的政策都鼓励发展小型水力发电行业。但小型水坝具有隐性的有害影响,尤其当这种影响通过多个坝址获得累积的时候。不过,这些影响并未被充分重视。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姜加虎对记者表示,河流是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如果河流的水长期干涸,其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姜加虎认为,这些年我国小水坝泛滥并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与政府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多年来,我国一直鼓励发展小水电,但是在科学布局、规划以及生态方面的关注并不够,因此在有的地方就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迪斯里·图罗斯认为,中国小型水坝项目缺乏监管,各项目间也缺乏交流,这使得小水坝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可通过多个坝址得以倍增和累积。他们建议,为了减轻小型水坝的有害影响,应对能源开发进行综合规划。

警惕大坝小坝叠加破坏

马军表示,小水坝数量众多,并且常常建在河流的上游,这些地方常常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的生态环境还极为敏感和脆弱,如果从建造数量的总体来看,小水坝在很多方面对生态的破坏比大坝更为严重具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他也表示,从某些角度来看,大坝所能够造成的一些影响依旧是小水坝不能比的。

“例如大坝常常移民众多,劳民伤财的规模远远大于小水坝,另外,小水坝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常常只局限于一个支流,对整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一般不会有毁灭性的后果,但是大坝的建设有时要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物种,极有可能会造成一个地方一些物种的彻底灭绝。”因此马军表示,也不能简单地说小水坝对生态的破坏比大水坝更为严重。

“其实,不管是建设小水坝,还是大水坝,都应该合理规划,做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充分评估,避免过度开发。”马军表示,唯有如此,才能尽量减轻水坝修建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破坏。

在我国大水坝和小水坝对生态的影响常常是叠加的。怒江就是一个典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流经中国、缅甸和泰国,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河流之一。目前,怒江流域已被大自然保护协会和保护国际基金会认定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怒江的部分流域还被指定为世界遗产地,保存着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生态灾难范文第4篇

石漠化问题由来已久,早在300年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中国西南岩溶地貌、岩溶石漠化就有描述。石漠化是与北方荒漠化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并列的中国三大土地退化问题之一。它主要在亚热带岩溶地区,由于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我国石漠化主要发生在以云贵高原为中心,北起秦岭山脉南麓,南至广西盆地,西至横断山脉,东抵罗霄山脉西侧的岩溶地区。行政范围涉及黔、滇、桂、湘、鄂、渝、川和粤八省(区、市)463县,国土面积达107.1万平方公里,岩溶面积达45.2万平方公里。

石漠化不是纯自然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紧密相关,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而引起的环境恶化、土地退化过程。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对土地的索取迅速加剧,林木砍伐、毁草开荒、过度放牧等等,让本已脆弱的植被环境遭受更严重的破坏,没有了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直至寸土不存,寸草不生。这也导致石漠化地区时常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另一方面,由于植被破坏和土壤流失后大量岩石,岩层漏水性强,地表贮水能力低,又极易引起缺水干旱。石漠化与水土严重流失已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的山穷、水枯、林衰、土瘦,给西南地区人们的生存亮起了红灯。石漠化地区日趋恶化的脆弱生态环境制约了西南地区的发展,石漠化地区的人口问题、生存问题、能源问题,成了不容回避的问题。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呈现的“石漠化”现象,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它还将使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许多地方不得不考虑“生态移民”。

近些年,石漠化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强调要加强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通过实现环境改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者的协调发展,即只有生态意识、生态工程、生态经济三者充分结合,提高一个地区或流域整体的经济实力,石漠化等环境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解决。目前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已在一些地区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的工作仍在路上。(编辑/夏冬)

生态灾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愤怒的葡萄》,生态灾难;“人类中心主义”;“美国梦”

一 引言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发表于1939年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奠定了斯坦贝克在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中地位。这部作品描写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贫苦的破产农民从风沙迷漫的俄克拉何马州平原流落到富庶的加利福尼亚州谷地的悲惨故事,小说饱含贫苦农民的愤怒,血泪与抗争,是美国3 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部史诗和社会文献。在小说中,斯坦贝克一如既往的表现出对于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的同情与愤怒,对于造成人民生存灾难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但是斯坦贝克也近乎无情地揭示造成农民困境的始作俑者是人类自己,并对人类滥用自然、对土地无情掠夺提出了尖锐批评,指出人类只有和土地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才可能找到幸福的伊甸园。

二 《愤怒的葡萄》与美国黑风暴

《愤怒的葡萄》中,造成主人公佃农汤姆,乔德一家背井离乡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大农场主的压迫和家乡俄克拉何马州连年干旱。俄克拉何马州恰好位于美国中西部大平原,大平原地区主要包括有蒙大拿、怀俄明、科罗拉多、新墨西哥、堪萨斯、俄克拉何马和德克萨斯等州,其土地面积约占美国本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土地广袤肥沃,曾是美国重要的农业区。但是,1930年开始这一地区自然生态坏境不断恶化,接连发生尘暴。而在1934年5月11日凌晨在这一地区更是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风暴。黑风暴一路洗劫,将肥沃的土壤表层刮走,露出贫瘠的沙质土层。黑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黑风暴的袭击给美国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原已遭受旱灾的小麦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当时美国谷物市场的波动,冲击经济的发展。千万俄克拉何马、德克萨斯、堪萨斯等州的农民流离失所,离乡背井。斯坦贝克随着俄州农民一路流浪到加利福尼亚,沿途所见令他震惊;同时,对自然有着深厚感情、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斯坦贝克禁不住表达出对于这场生态危机深深的忧愤。

在《愤怒的葡萄》小说开篇的第一章里,斯坦贝克就突出描写了俄克拉何马的干旱少雨、沙尘弥漫、庄稼尽毁的恶劣自然环境,表达了他的这种忧虑:

“在雨水冲成的沟渠中,尘土像流水似的直往下滚。土拨鼠和蚁狮一活动,尘土就像雪崩似的塌下来。……在车马往来、路面被车轮磨损和马蹄践踏的大路上,干结的泥块化成了尘埃。地面上的各种活动都会把尘土扬到空中;步行的人把薄薄的一层尘土扬到齐腰一般高,大车把它扬到篱笆顶端,汽车则在后面滚起一阵晨雾。这尘土很久才会落下来。”

“天空弥漫着尘土,愈来愈暗,风掠过大地,卷起尘土送往别处。风越刮越猛。预后干结的地面裂了开来,田野上的尘土飞扬到空中,形成一道一道灰色的烟雾。玉米迎风扑打着,发出了呼啦啦的干涩声响。最细的尘土现在已不落回大地,而是消失在逐渐变暗的天空中。夜里,风衣更快的速度掠过地面;它在玉米的根脚间灵巧地挖掘着,玉米用它软弱了的叶子与风搏斗,直到根部被猛掀猛撬的风刮松了,于是每一根茎杆都横倒在地上,标志着风向。”

在小说的第三、第四章及其它章节中,斯坦贝克又多次描写了俄州热浪滚滚、尘土飞扬、土地干涸贫瘠的自然景观。这些细致的描写不仅预示着农业的危机和农民未来破产流亡悲惨命运,也不禁引人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农民曾经的幸福家园变成令人无法生存的沙漠尘谷呢?这正是斯坦贝克借这部小说警示人们进行严肃反省与思考的生态环境命题。笔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和“美国梦”中物质至上的价值观正是导致这场空前灾难的思想文化根源。

三 大平原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

1 “人类中心主义”

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主张:人是宇宙的中心,“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是一切价值的尺度,自然及其它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有工具价值。”由于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人类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自然界只是被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垒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基督教神学认为“自然除了服务于人类之外,就没有别的理由存在。”深受“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影响的人类,更是从《圣经·创世纪》中找到为自己无情掠夺自然开脱辩护的佐证:

“神说:‘我们要照著我们的形像、按著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垒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

基督教神学没有认识到《创世纪》中所隐含的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而是将它错误的解读为人类是这个世界的管理者和支配者,因此自然只是为人类利益服务的附属品。这种误读成为了人类不计后果掠夺与破坏自然的许可证,更是成为了美国移民在长期的拓疆垦殖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宗教信念与文化价值。秉承这种价值与信念,那些在大平原垦殖拓荒的人们为了赚取更多地金钱,不断的耗竭着土地“你们也知道这土地越来越糟了。你们知道棉花对土地起了什么作用;它把土地弄坏了,吸干了地里的血”。“你们老种棉花,会把土地毁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人类对土地的破坏。一战大大刺激了国际市场对棉花和小麦的需求“只要打仗,棉花的价钱就会涨上天的”,美国政府更是积极鼓励农民和农场主种植棉花,以期获得巨额利润和建立“金元帝国”世界霸权。正是在这种疯狂的贪欲驱使下,小说主人公乔德一家和大平原上的农民、农场主们用近乎暴力的手段对土地进行着压榨“我们要趁着这地还没有完蛋之前,赶快种出棉花来。然后我们就把地卖掉。”这些农民的想法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映:人类时刻都以自然的支配着自居,无视土地的脆弱性,认为土地不过就是为人类获取利益的商品,废弃之如丢弃草芥。最终,由于开发者对土地资源的肆意滥垦,致使土壤风蚀严重,

土地肥力和抗侵蚀能力减弱。加之大平原地区主要依靠的是灌溉农业,连续不断的干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现象,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尘粒沙土被卷起,股股尘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风暴带,上万亩农田顷刻被毁。曾经沃野千里的大平原蜕变沙尘漫天的荒原,乔德和千万农民乐土梦想也旋即破灭。

2 “美国梦”之“土地和黄金的原始梦”

作为美国人的主要精神价值,“美国梦”一直被看作是一种能催人奋进的理想。但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理想为物质主义高度异化,导致“美国梦”变得腐朽浅薄。“美国梦”变成了对金钱无限追求的世俗梦想,断送了大平原上和谐的生态环境。

“美国梦”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家理想,即美国宪法保障公民拥有均等机会,从而使每一个美国人都可能通过自我奋斗获得成功;从狭义上讲,它指的是个人通过自我奋斗而获得成功的梦想。但伴随着美国国家的成长,“美国梦”逐渐演化成金钱财富的梦想。成功的标志就是财富的积累,一个人的物质财富积累越多,他就越成功。纵观美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物质欲望在不断地异化侵蚀着“美国梦”。

早期美国土地广袤而人口稀少,没有既定的法律和秩序。移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制定法则并都能获取大片肥沃的土地。通过个人努力、克己节俭,很多早期移民借助土地实现了“从破衣烂衫到腰缠万贯”的致富梦想。而随着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西部发现多处金矿,有些幸运儿开始因掘金而一夜暴富,这些“淘金潮”的传奇,推动了移民西进的浪潮,也为“美国梦”抹上了浓厚的金黄色彩,拨动着人们对财富渴望的神经。直到19世纪末,“美国梦”对普通的美国人而言就是对土地与黄金的原始梦想。

小说《愤怒的葡萄》中多次写到乔德一家和许多西迁的农民都憧憬在加州找到工作后,有了积蓄就在那儿买一块土地,从此过上富足的生活,告别家乡的穷苦日子因为“土地就意味着财富,意味着成功”。这其实就是以土地为核心的“美国梦”:只要获得新的土地,个人就有再次开始事业的机会。每个人生来就有权得到自己的土地并有权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作生息。

但是,美国人追逐“美国梦”之土地梦想过程中充满着艰辛与危险,勇敢的面对这些挑战。一方面培养了美国人的乐观精神,但另一方面却催化放大了拓荒者身上的野蛮与自私、贪婪与狭隘。乔德爷爷拒绝离开的“自己的土地”是他杀死印第安人后占有的,而富庶的加利福尼亚也是衣衫褴褛疯狂的美国人强行霸占的,“这些疯狂的、饿狼似的人,用枪守住了他们霸占的地方”。这种无法无天的强行占有使得农场主、农民的贪欲不断膨胀,“他们对钱的欲望越大,对土地的爱好就越淡薄”。这种贪欲不仅破坏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使人变得冷漠而缺乏同情心;也破坏了人和土地相濡以沫的关系。土地仅仅成为人们发财致富的工具和商品,人们失去了对土地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不再只等天一亮就到田地里去,不再天还不亮的时候就惊醒过来,倾听困倦的乌儿首先发出的吱吱喳喳的叫声和房屋四周清早的风声了”。早期“美国梦”之土地梦想中所憧憬的“拥有土地使农民独立、自尊并拥有社会地位;在劳作与自然的不断交流使他们生活幸福而又兼蓄美德”的高尚理想破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择手段、不计代价的金钱梦。这种充斥着金钱的物质主义腐蚀着“美国梦”,也腐蚀了大平原上人们的灵魂与追求。对金钱财富的贪欲和自私的占有欲最终使人们丧失了理智,对大平原上的土地进行了毁灭性的掠夺,并最终造成了良田尽毁,沙尘蔽日的生态灾难。而这正是斯坦贝克在小说《愤怒的葡萄》中对“美国梦”中物质主义至上的消极价值的尖锐批评,指出“只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而没有精神支撑的美国梦不是一个完美的梦想”,缺乏对土地敬畏与感恩之情的“土地梦”是注定遭到破灭的梦想。

四 结论

生态灾难范文第6篇

马尔代夫,一个印度洋上的小岛国,国土由26组珊瑚环礁、1200多个珊瑚岛组成,绵延长达900公里,平均海拔只有1.2米: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个天堂岛国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为此,政府不得不做出将旅游业的部分收入积累起来,用于到邻国购买新土地,以安置全国38.6万居民的决定。

在世界范围内,因全球变暖而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正日趋加剧:据统计,全球海平面平均高度比1870年高出20厘米。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60厘米。持续上升的海水首先给大洋上的小岛国拉响了警报。在前年召开的“巴厘岛会议”上,南太平洋岛国纽埃总理维维安无奈地表示,如果海平面按当前速度一直上升,一些南太平洋的岛国居民将在半个世纪内成为“海洋难民”,其中图瓦卢将成为第一个被海水淹没的国家。

中国作为半边临海的国家,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困扰。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其中上海为11.5厘米:据预测,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8.13厘米,到2050年,上海海平面将较1990年上升70厘米。以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为例,如果海平面上升65厘米,按照历史最高潮位推算,海水可淹没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和江苏沿岸13宁c的土地,也就是说,长三角富庶的多数城市都将面临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威胁,经济损失可达2372亿元人民币,受灾人口达2349万。

除上海外.还有很多沿海地区的城市和乡村面临着海水上涨的威胁:如: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村附近沿岸,在1996年到2007年的11年里先后后退了200多米,数十间房屋被毁,村民被迫三次搬迁: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螺寮村,到2005年,被海水淹没的土地达6300亩,其中100多户村民被迫迁移:

众所周知,海平面上升由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是温室效应所致,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是二氧化碳排放,而二氧化碳又大多为人类所释放:要想遏制海平面上升:“解铃还需系铃人”,人类只有靠自己救自己:所谓“救”,实际上就是严格约束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尽最大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阻止全球气温上升。

生态灾难范文第7篇

今年,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Greeneconomy:Doesitincludeyou?),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日常生活,以此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良性转变,从而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

近日公布的《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与绿色GDP指数》(CCGEI2012)中也提出,“绿色经济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方向”。这是自2007年以来的第6份年度报告,报告以2010年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为依据,对全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和绿色GDP指数进行全面核算测量。

在内地273个城市中,深圳超过海口成为全国资源环境效率最高的城市,每立方米水气创造的GDP为83.89元,是平均值的52倍。深圳、三亚、海口、厦门、广州、绥化、北京、惠州、丹东和温州排在前10位,中卫、伊春、大同、贵港、七台河、阜新、吕梁、安顺、长治、石嘴山排在最后10位。

相比之下,东南部地区的城市资源效率比较高,排在前10位的城市中,除了绥化,其余大部分都是东南部城市,其中多数是沿海城市,良好的经济结构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率和更低的资源消耗是它们的普遍特征。相反,排在最后10位的城市都是中西部城市,经济结构落后、资源效率低下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事实证明,随着中国10大产业振兴计划和10大区域振兴计划出台,包括化工、冶金等严重污染产业产能急剧扩张,高增长、高污染的工业不断强化,特别是随着西部地区全面承接东部产业,东部地区的污染产业大量向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加剧。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工业烟尘排放全国第一,工业污水排放排在全国第五,出现了许多“癌症村”;乌鲁木齐的空气质量全国最差,是全国生态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在全国4个主要污染指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新疆的污染指标还在上升。

盲目工业化和西部全面承接东部产业导致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国民健康可谓是一场灾难。以长江上游的重庆为例,重庆涪陵区数十平方公里都是化工厂,污水直接排到长江和乌江。重庆在长江上游,下游很多城市都以长江为取水口,直接涉及中下游几亿人口的饮水问题,生态后果难以预料。

一般而言,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或者从沿海转移到内陆的产业有两种:一种是没有市场的企业,在东部没有市场,转移到西部一样不会有市场,因为市场需求跟生产地没有太大关系;第二种是环境污染的企业,东部地区污染已经到了黑色的地步,转移到生态更加脆弱的西部地区,污染的后果将更为严重,会使中国的生态污染全面化。污染的企业本来就不应该建,在东部不应该建,在中西部更不应该建。

过去30年,中国把经济发展放在主要位置,自觉不自觉地把资源环境放在次要位置,从某个角度讲,经济奇迹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为代价的,工业经济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黑色能源,生产钢铁、汽车等黑色产品,排放污水、烟尘等黑色污染。

事实证明,“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径是一种重大的失误,这会导致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种发展模式在生态较好的东部地区难以为继,把它复制到生态更加脆弱的中西部地区更是难以为继。

我们的生态环境究竟污染到了何种程度?目前中国90%的地下水被污染,90%的耕地被污染,90%以上的城市被污染,我们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现在,我们饮用水标准低至三类水,而实际上人类应该饮用的是一类水,三类水只是喝了不死人,但绝不是说人类应该喝三类水。

对个人而言,健康永远是“1”,人们所拥有的财富是后面的“0”,没有了“1”,后面有再多的“0”也没用。同样道理,对国家而言生态环境是“1”,GDP等是“0”,如果生态污染了,再多的GDP也没有意义。如今,“产业转移”已经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那些能顺利转型的地区可以继续生存,而来不及转型的地区会像鄂尔多斯一样。

逻辑表明,“绿色经济”是唯一道路。“绿色经济”强调效率、和谐、可持续,在经济结构上要求农业是原生态的,工业是可循环的,服务业是可持续的,避免农业和工业的污染。

生态灾难范文第8篇

一、与词相遇――咬出文本“酸”之味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备课过程中,“品词”的问题一直萦绕着他,经过数月“煎熬”,终于挖出了一个五光十色、形态各异的词的贝壳―― “生态灾难”:

师:你们可以在这这词语上画个三角形。(板书:生态灾难)你们知道哪些生态灾难呢?

生:美国用珊瑚岛作实验,因为核污染,不能再生活。

生:太平洋上有一段“死亡之谷”,海面上有一种受污染而生出的藻类,让这一段失去了生命。

生:森林被伐,没有人住。

师:森林被伐,风沙漫天,水土流失,人们背井离乡。

生: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了酸雨的形成。

生:土地变成了沙漠。

师:沙漠肆虐,(指板书)不要小看了这四个字,再读一读,大声读。

然后补充《地球上的一天》,让学生再次读悟课文最后一段,要求是:

1.面对生态灾难,作者是怎样呼吁的?(读最后一段)

2.面对生态灾难,《时代周刊》是怎样呼吁的?(读最后一段)

3.面对生态灾难,我们又该做怎样呼吁呢?(读最后一段)

教学的成功,用王崧舟老师自己的话说――终于炮制出了一堂语文味十足的课来。“生态灾难”这一看似貌不惊人的词语,大有点石成金的味道。平平淡淡的四个字却写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全面忧患和震撼:一是调取积累以丰富信息,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某种生态灾难;二是展开想象以彰显形象,让学生说说随着生态灾难的降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三是拓展背景以激发感情,通过王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每天发生在地球上的污染数据,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四是奇特联想以强化语感,让学生说说读着“生态灾难”四个字,它们仿佛变成了什么?与词相遇,让文本的言与意牢牢地连在了一起。

二、与词相遇――嚼出文本“辣”之味

窦桂梅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任意毁坏”,第一次备课时,她以为学生没有亲眼所见,就准备了一段资料让学生体会“任意毁坏”:侵略者除了大肆抢劫外,被他们糟蹋了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衣物可没过膝盖。士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外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第二次再上的时候,有个学生在读了资料后提出,难道敌人只是扔绸缎?仅仅是砸碎大镜子?那些保存了2400多年的拿不走的奇珍异宝他们是怎么对待的呢?窦老师随即心动,趁机引导:“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还会怎么做?”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

生:对那些历史名画,他们给撕毁太可惜了。

生:还用炮轰大烛台。

生:用枪射击还不算,还用榔头捶青铜器。

生:还砸那些正的瓷器,太让人心疼了。

生:拿不了的就用斧子砍,比如上好的家具。

生:还有,会把那些字画摔在地上,然后再用脚踩。

生:最后,用大火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一个“任意毁坏”,被学生用“砸、摔、扔、踩、捶、砍、踢”等鲜活的动词,将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再现得淋漓尽致,强烈地表现了学生对英法联军的憎恨和对圆明园遭受的灾难的惋惜。这个“辣”味是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理解的,更是窦老师不断尝试、揣摩、更改的智慧所在,对我们的今后备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与词相遇――审视文本“苦”味

特级教师孙双金在《二泉映月》备课中抓住了“奇妙”一词进行了“苦”难的前后对比设计:

师:听泉声的时候,师父问小阿炳,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生齐声答:什么声音也没听到。

师:师父接着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会听到什么?

生:“奇妙的声音。”

师:奇妙是?

生:神奇、美妙。

师:啊,还能从流水中听到神奇美妙的声音,小阿炳多么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啊,像师父所说的那样听到奇妙的声音。一年过去了,二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十多年过去了,小阿炳长成了大阿炳。

齐读: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师:谁来读第四小节?阿炳来到二泉边,听到了什么?

齐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板书:叹息 哭泣 倾诉 呐喊

师:说阿炳听到了奇妙的声音了吗?哭泣声是美妙的吗?

师:为什么阿炳没有从流水声中听到奇妙的声音,反而听到哭泣声?难道师父说错了吗?阿炳还没有长大吗?拿起笔,把第三、第四找出关键词体会体会。(学生交流)

生:卖艺度日。(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生:双目失明。

期待的“奇妙”变成了苦难的生活,也正是这“苦”难的经历才成就了阿炳辉煌的《二泉映月》, 孙老师用他特有的思维引领着学生发现问题,走向深入。

四、与词相遇――吟咏文本“情”之味

孙双金老师在备课时,发觉众多老师关注的“绿”字并非本诗的诗眼,反复吟咏,发现“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诗人靠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说诗人离家久,更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说诗人思家切,但当下却不能还。“还”才是贯穿全诗的一条红线,把诗眼定在“还”字上,这首诗定位为抒情诗;诗眼定在“绿”字上,这首诗就成了写景诗了。显然这是一首写景抒情,思念家乡的诗,而不仅仅是描写江南春景的诗。诗眼抓准了,这首诗的基调就把准了,于是乎就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迎刃而解了。

生态灾难范文第9篇

一、生态危机意识在灾难片中的勃兴

(一)西方电影对灾难生态的关注

灾难片在无声电影时代就已经生成。早期的灾难片主要是以灾难为主题的纪实片和故事片为存在依附的,如《火灾》(1902)《火烧旧金山》(1936)。早期的灾难电影创作模式多为“灾难降临美国,民众生产自救,最终赢得胜利”,如《飞碟入侵地球》或者《当世界毁灭时》等。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核战争威胁的时代背景逐渐嵌入电影,银幕上充斥着各种遭遇核辐射的变形昆虫和怪物,如日本东宝映画1954年推出的《哥斯拉:怪兽之王》。

20世纪70年代是灾难电影的全盛时期,尤其是前五年时间。灾难片的制作又逐渐复苏,较有代表性的影片是《海神号遇难记》(1970)、《大地震》《火烧摩天楼》和《大白鲨》《日本沉没》。影片注重全明星阵容,耗巨资打造视觉效果,题材囊括各种灾难,使得这个类型片极大丰富。20世纪70年代末期,计算机及光学特效技术的突破赋予灾难片新的审美特质。1975年,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大白鲨》,以科幻的形式讲述了一群由于人工试验发生异化的大白鲨吃人的故事,批判了人类滥用科学技术给人类自身带来的苦果。《大白鲨》揭开了西方电影对生态问题的首次关注。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和新世纪以后,好莱坞凭借雄厚的资金和电脑特效技术,将灾难片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打造得越来越接近完美,如《龙卷风》《地火危城》《山崩地裂》。近年来,灾难片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中最具魅力的电影类型之一。

(二)生态灾难的影像书写

被称为是社会心态“风向标”的美国电影,其灾难片近年来更是热心于生态问题的表达, 以影像的方式与艺术虚构的方法关注那些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而引起的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灾难片以影像语言形式确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向人们传递生态意识与自审意识,用电影参与生态文明的传播。

在一个“媒介化社会”中,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电影能够运用特殊的感光媒质,直观而具象地反映世界。影视的视听语言缩小了受众文化背景差异、民族界限以及地域隔阂,以影像传播的方式传递当前的全球生态危机并传播生态伦理观念。生态电影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使教授文学与保护生物圈之间建立某种健康的联系。”生态类灾难电影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获得电影文本传达的生态意识,从而建构受众的现代生态观。“灾难电影表达了强烈的现代生态观念和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并且还凭借其广大的受众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观众实现着对现实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改良”②。灾难片用影像来书写或真切或夸张地呈现了现代工业社会存在的生态危机,表达对生态环境的忧思与关切,传达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理想生态价值理念。

(三)灾难片呈现的主要生态议题

莫・亚科沃将灾难片分为八类,即自然界的袭击、旅行灾难、城市崩塌、怪物、劫后幸存、战争、历史题材、喜剧性题材③。就生态危机而言,灾难片的生态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⒈天灾,即纯粹的自然灾害。灾难片还将人类社会投入一种毁灭性的自然灾祸中,从最早的《庞贝城的末日》描写的火山爆发,《飓风》《旧金山》大地震、《兰奇普尔的雨》《火山》,直到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山崩地裂》。

⒉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生态危机。在这一类灾难片中,生态环境恶化常常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是一种“人造风险”。全球气候变化的灾难,如《后天》《冰河世纪》《未来水世界》等。《后天》描绘了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巨变(如自由女神、艾菲尔铁塔、伦敦大笨钟都将被冻成冰柱),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时代的故事,其中,大自然与人构成了鲜明对立的两极,二者的冲突及共处构成了其基本主题。环境恶化、生活紊乱导致的病毒肆虐,如沃尔夫冈・佩特森执导的影片《蔓延》,他所讲述的就是一种罕见的病毒――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及各种器官迅速传播。

⒊生物技术或核子技术导致基因变异的灾难。这类影片以人类的生物科学技术的超越式发展导致生态灾难为构思基础, DNA技术成为灾难片所依赖的理论支点之一,如同DNA技术相关的《侏罗纪公园》《狂蟒之灾》《巨大的毒蜥》(1959)《大白鲨》(1975)。《侏罗纪公园》以非凡的想像力呈现了关于灾祸的预测和幻想,以实验室的神秘叵测表达对科学这匹无缰“野马”的担忧。灾难可能源于原子变体,如《它们!》与《末日的开始》中的巨型蚂蚁与蝗虫;或源于物种变异或放射性效应造成的灾难,如影片《哥斯拉》(1998)的开头,一次核爆实验的核辐射导致小蜥蜴变种,生成一个巨型怪物。

二、生态风险类灾难片兴盛的动因

生态灾难是美国灾难影片中最为钟情的题材之一。作为特殊艺术文本的灾难片,不但表达了电影人对地球生态的关切和深沉的忧患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文本本身所包含的生态意识通过观众作用于现实生态的强大能力。

(一)生态风险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

1949年美国学者福格特(William Vogt)在《生存之路》中,首次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变化称为“生态失衡”④。环境问题蕴含着巨大风险。贝克认为“风险社会是一种大灾变社会 (Ulrich Beck,1992:24),是一个“世界风险社会”。它反映了人类在对自己的发展模式和未来生存的命运重新思索。电影作品,无论是纪实类还是艺术虚构类,发挥其视听想象力对未来的生态风险或环境危机进行预测,以灾难为电影的叙事背景或直接挑战灾难,体现了对生态问题的关切。

(二)电影:环境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

风险是一种社会建构。不可见的生态环境风险,以及蕴涵其中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意义,常常要经由大众传媒的风险呈现与建构。影像作品可以形象、逼真地再现潜在的环境风险。

李・帕克(Lea J. Parker) 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传播系网页上将环保传播界定为“环境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到达受众”。环境传播涵盖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公共传播等等传播方式。于是,环境传播的研究集中到以人为主体、以媒介为手段、以环境为对象、以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议题上来⑤。这种生态文化需要大众传媒(报刊、广播影视等)的广泛传播。作为一种通俗剧电影类型,灾难片(Disaster film)以其形象的直观性与丰富的想象力,直接揭示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类灾难电影“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让观众看到他们过去没有见过的对象或事件,使之变得十分生动,能成为群众经验的一部分”⑥。

(三)生态灾难片契合了西方人的忧患意识与冒险心理

生态类灾难片充分展示了人类生命活动在当代面临空前威胁这样一种文化假设。灾难片是一双饱含忧郁的注视人类未来的眼睛。在美国人的整体社会意识中,从来不乏苦难记忆与忧患意识。电影里的毁灭,甚至灭绝的主题最吸引观众,这也是人类忧患意识最强有力的表现方式。灾难片在某种程度上联系着人类久远的历史与对未来前途的深切关注。也许,灾难片不如“逃生指南”那般有直接用场,却能恢复、培养和启发观众的想象力,对人类理解生态灾难以及自我救赎极具价值。灾难传达的悲伤与恐惧契合了观众的悲剧审美心理。观众在灾难幻景中一次次自我沉溺与抚慰,似乎契合了西方文化始终贯穿着宗教的救赎。

关注人与外部力量(自然、命运)的对峙与抗争是西方文化的主流精神,电影特技效果满足了西方人追求刺激的冒险心理。同时,灾难片还有着特定的社会心理功能。灾难片以出奇的视听效果再现地球上出现生灵涂炭、天翻地覆的灾难,同时也宣扬了人类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患难之德性与爱心。

灾难片之所以常演不衰、魅力常在,除了其题材所特有的看点如宏大的场面、强烈的视听效果、巨大的心理与现实的反差等形式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类影片往往包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灾难片的兴起是世界科技与文化思潮变革的结果,也是好莱坞迫于商业压力依循观众情绪的必然结果。

三、灾难片与生态文明的传播

传统发展观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失衡等风险来临,科学发展观则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实质是可持续发展,其核心要义是“生态文明”,即遵循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清洁生产、适度消费、民主决策的生态伦理规范。灾难片呈现或预测了生态危机,从反向的视角倡导了人类的生态文明。

(一)提倡善待自然与保护环境

沉重的生态灾难背后满蓄悲剧情蕴,包含着强烈的对生命的忧患和对自然的悲悯。生态灾难片的叙事模式是建立在人“统治”自然的隐喻关系上的。电影《后天》体现了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之思想根源的强烈批判,对人类肆意掠夺大自然的谴责以及对建构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的向往。

生态灾难片宣扬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普泛的生命美学。在灾难片中,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必须重新加以估价和定义。在《冰河世纪》中,完全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和各种动物融洽相处。它将人类的生命优先权适度地扩展到非人类生命中去,为非人类生物乃至环境提供无偏私的道德庇护,从而建立一种新的跨类的生命观和伦理价值观。

(二)主张清洁生产与适度消费

生态灾难在某种意义上是治疗人类自大症的清醒剂。过度膨胀的贪欲与工业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将人类引向技术的歧途,导致发展的环境悲剧。灾难片通过电影的视听语言让观众注意到自然的变化以及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恶果。

生态危机的背后是一个强大而又畸形的社会生态模式――受西方现代工业社会指引的消费主义思潮。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与获利赚钱的资本主义精神,加剧了人们对自然的掠夺,无暇顾及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灾难片中的许多反面人物都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忠实代表,迷失在以享乐为目的的消费主义文化中。与此同时,生态失衡也在不知不觉地向着人类的精神世界蔓延。

(三)倡导环境正义与决策民主

工业文明与自然的冲突贯穿于灾难片中,人们关注自然科学和生产资料层面的自然,忽视生态美学、生态伦理以及环境正义。除了好莱坞电影的虚构艺术作品之外,灾难片还包括那些关于灾难的纪录电影。纪录电影作为“社会运动”的重要传播方式,是约翰・泰格(John Tiger)所说的“意义的策略”、“文化的干预”,其目的是在面临重大危机和冲突时,重新巩固社会的团结和信念的结构。

电影针对环境利益分配不公的“环境正义”,主张在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各群体、代际、区域、族群、民族国家之间所应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对等(Peter S. Wenz,1988)。日本导演土本典昭针对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风险――水俣病,拍摄“水俣系列”共17部,表现患者斗争的情况,也奠定了他在日本电影史上不可动摇的位置。影像中的“受难图”,凸现了生态环境风险,唤起环保意识乃至公民意识,倡导环境公平与正义。

灾难片在夸张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讲述中表达其人文主义与生态伦理困惑,但不容忽视的是,灾难电影如果仅仅是一场喧嚣的视觉游戏,就有可能丧失其应有的文化意义。目前,灾难片的生态叙事还只是其商业使命之外的副产品。在环境科学与生态伦理日益发展之后,影视作品应以其独特的话语系统和人类自身清醒的使命感,自觉而郑重地参与到生态叙事的行列之中。

注释

①高莉敏:《“灾难片”引发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电影文学》,2007年第19期,第54页

②夏伟翔、傅宗洪:《论美国灾难影片中的生态意识》,《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第58页

③(美)莫・亚科沃:《地毯里的臭虫:论灾难片》,齐项译,《世界电影》,1990年第3期

④(美)威廉・福格特:《生存之路》,张子美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⑤王积龙、蒋晓丽:《什么是环境新闻学》,《江淮论坛》,2007年第2期,第92-第96页

⑥(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第258页

生态灾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星际穿越》;生态关怀;科幻电影

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人民凭借重工业的快速发展、高新科技的不断更新使得人类生活的物质环境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各社会的财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生态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由于近几年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不断加剧,生态污染、生态掠夺、生态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人类的正常健康生活,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开始用自己的方法宣传各自的生态观。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能够带给观众各类感官享受的现代艺术,渗透到现代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具有极强的文化传播性。基于全世界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以及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电影界出现了一批以生态为主题的电影――生态电影。生态电影旨在反映当今世界的各类生态问题,在电影中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的后果,以此来警醒人类,唤起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传播其生态观,此类代表多为科幻电影,科幻色彩为电影增添可能,为生态的变化提供合理性。

电影《星际穿越》是描写在生态遭到破坏、生存环境恶劣的背景下人类向太空寻求新出路的一部影片,主人公在黄沙漫漫、生态环境极其恶劣,人类生存出现危机的情况下背水一战,飞向太空寻找新的栖息地。主人公在太空中遭遇重重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在亲情的感召下,穿越时空将如何克服地球吸引力的方法通过密码传给了女儿,从而解决了人类移居太空的难题,拯救了人类。影片一上映就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得到了空前的好评,令观众们深思。《星际穿越》的成功与其所展现的生态观以及其所展现的生态视角是离不开的。

一、《星际穿越》中的自然生态

《星际穿越》开始部分便对影片的生态背景做了介绍。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幸存人类,通过照片以及自身回忆讲述了过去地球上恶劣的生态环境,经常出现的大规模的沙尘暴,空气中弥漫着黄沙,土壤不再利于植物生长,人们需要用布将自己的嘴巴堵住,以防风沙吸入肺部,越来越多的人患肺病死亡。而后,库珀一家的生活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在恶劣生活条件下的生活方式。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曾经是著名宇航员的库珀为了获取食物而放弃宇航员身份改做农民,致力于农业种植,以求能够提高农业产量,掌握更好的种植方法,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然而随着地球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大范围的农作物死亡,人们面临饥荒的威胁,再加上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越来越低,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地球人。影片中,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自然成为人类生存的敌人,自然生态从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到为人类生存制造困难,人类受到了恶化的生态带来的伤害,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这是库珀等人需要寻找新的生存出路的背景。

在影片《星际穿越》中,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成为对立的双方,人类因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导致自然生态遗弃人类,不断恶化,颠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空间。影片中虽然没有指出自然生态恶化的原因,没有追究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但从影片中内涵的信息以及结合现今实际生活中污染等方面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实际情况,不难看出生态灾难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引发了生态灾难,生态灾难的发生是必然的也是符合情理的。影片以人类的视角观察生态灾难,让观影者感受到生态灾难的可怕,同时也对观众起到一定的启示与警醒作用,暗示人类若不及时对现今的生态环境进行维护,则将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至此表达了影片《星际穿越》的生态关怀以及电影的生态观。

二、《星际穿越》中的人类活动

影片中的人类,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显得束手无策,面对死亡的威胁又十分无奈。人类认识到以往在科学技术上发展过快而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过错,甚至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选择抹杀人类的科技文明,篡改历史,将人类科学发展逐出人类文明等偏激行为。人类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只能要求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作为救世主,带着人类种族繁衍的希望到外太空去寻找新的出路。影片主角库珀作为英雄人物带领着相关科学家到外太空寻找希望,并历经千辛万苦,经历各种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最终由库珀发现了五维空间,并将能够解决将人类大规模转送到空间站问题的数据转交给女儿墨菲,使得人类能够在地球原有生态环境崩溃以前离开地球,继续生存下去。人类在经历了生死危机后能够在外太空继续生存,不免对以往的生存空间表示叹息。影片结局以人类亲情情感路线为主,年迈的墨菲见到了仍旧处于壮年的库珀,亲人之间团聚让人感动的同时也不免对人类以及库珀和墨菲父女的遭遇感到惋惜。影片最后,库珀驾驶飞船,带领着劫后重生的人类向布兰德博士所在的星球方向前进,寻找人类能够生存的下一个星球。人类的未来是充满未知的,但同时劫后重生的人类意识到生态破坏的教训,对生态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虽然地球曾经的遭遇成为历史,但历史带来的教训值得人类深思。

影片对于人类寻找新的生存出路方面,可以将影片所表达的人类情感分成以下三个时期:受难期、历险期以及劫后重生期。在受难期,人类的精神力量由于环境恶化的原因受到压制,在风沙漫天的环境中以往让人类大步向前的科学技术只能用于农业发展,人类种种反常的举动都能反映出人类在生态灾难来临时所表现出的彷徨、不知所措。影片的结局还是属于美好的,幸存下来的人类带着人类的文明与希望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去寻找出路,人类经历此生死劫难是人类对自身所犯下的过错的一种承担,被破坏的自然生态完全没有昔日能够与人类和平相处的温柔面孔,对人类的扼杀是无情的、冷酷的,这也是从现实出发揭示了生态环境被破坏后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处境,以此来对人类的行为活动起到警醒作用。

三、《星际穿越》中的矛盾与关系

作为灾难科幻片,《星际穿越》是近几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影片。影片在背景、颜色、情感以及主角所做出的选择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使得影片的内容更加丰富,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更加值得人深思。从生态意识角度出发来观看《星际穿越》,该片与以往的带有生态关怀类的电影不同,准确来说是选取的生态角度不同。以往的具有生态关怀类的科幻电影多是以人类作为灾难的主体,生态环境作为被动体被人类逼上了绝路。而在影片《星际穿越》中自然生态作为逼迫人类寻找新的生路的主体存在,冷酷无情的生态灾难刻画得恰到好处,故事情景中人类未来出路的寻找一度处于绝望时期,使得观众通过影片《星际穿越》对灾难类科幻片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影片《星际穿越》所采取的是一种反生态角度,这种背景设定技巧能够使得恶劣生态与人类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带给观众的情感冲击更为剧烈,相同的,为观众带来的警醒作用更加深入,因此说影片《星际穿越》所选取的生态视角是非常巧妙的。

另外,《星际穿越》中所选择的生态灾难主题为土地沙漠化,人类受到肺部疾病的威胁以及空气中的氧含量逐渐减少等,这种生态灾难的选择与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一致,符合人类现今所面临的生态背景,因此更加能取得观众的认同感。在现实社会中,人类面临地球资源逐渐枯竭、空气中含有大量粉尘等细小颗粒威胁人类的健康,很自然的,观众会将现实生活中的生态问题与影片中的生态背景相联系,从观影的方式正面面对生态破坏所带来的后果,并认识到如果不对生态环境做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影片中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灾难则可能在现实中导致人类走向毁灭的深渊。由此可见,影片《星际穿越》的生态观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在对人类行为导致的恶劣生态环境这一结果警醒的同时,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出批评。在影片的一开始,叙述影片生态背景时,恶劣的生态环境与影片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就是影片从反方向表达了影片的生态关怀,同时也指出了影片中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之间存在的各类矛盾与对立关系。

四、《星际穿越》的生态观

具有生态关怀元素的科幻电影一般都有明确的生态观,《星际穿越》也不例外。影片《星际穿越》所表达的生态观可以分为整体与局部两方面。从整体来看,影片从恶劣生态环境带给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问题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利益关系,土地不能种植农作物导致人类直接面临饥荒的威胁,而空气中越来越稀薄的氧气随时都能够剥夺人类呼吸氧气的权利,以此来反映出自然生态对人类生存所带来的影响。在现实中,人类的行为往往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这部影片所表现的生态观就是美好的自然生态所带给人类的好处,由此来告诫人类对自然生态保护与关心的重要性。

从影片的局部来看,《星际穿越》还表达了两种生态观,即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社会发展不顾生态环境的批评。影片中人类为了挽救自身舍弃人类的科学文明,企图在人类历史中否认科学的存在。在人类发展史中,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伤害,当这种伤害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爆发出惊人的生态危机。在影片中可见,人类舍弃了科学技术,人类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危机充满悔恨与谴责,为了延长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时间,人类选择了一种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以求减缓能源危机带来的生存危机。当然,人类的科学文明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在影片的结尾,人类通过科学文明寻找到了新的出路,可见影片的生态观并不是对人类科学技术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批评现今社会人类科学发展不顾生态环境,要求人类能够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兼顾保护生态环境,不要迷失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最终陷入影片中人类所陷入的生态危机。另一点,从影片中人类的表现还能够看出影片对社会发展不顾生态环境的批评,影片中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是人类对生态环境做出破坏后所面临的生态困境,告诫人类在注重社会发展的同时要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五、结语

影片《星际穿越》的背景是恶劣的生态环境限制了人类的生存,人类为了继续人类的文明与发展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可以说《星际穿越》的成功与影片表达出来的生态关怀是密不可分的,其生态观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让观众们意识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性。影片在警戒人类关心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人类的科学发展敲响了警钟,指明了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道路。《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所带来的生态意义不仅仅是对人类起到警醒而已,在影片中人类最初面临生态灾难的行为以及最后人类得以新生的途径,也告诫人们只有生态环境与科学技术和谐发展才能避免生态灾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石嵩.《星际穿越》:科幻电影的生态关怀[J].电影新作,2015(02).

[2] 许乐.《星际穿越》的物理基准和宇宙观设定[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01).

[3] 王杨.《星际穿越》:宏大叙事架构下的冲突与和解[J].电影评介,2015(04).

[4] 郑丹凤.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星际穿越》[J].电影文学,2015(01).

[5] 周日明.视觉奇观视域下的新世纪好莱坞科幻电影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6] 李雨谏.北大“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科幻电影研讨综述[J].电影艺术,2015(02).

上一篇:生态平衡范文 下一篇:生态厕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