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范文

时间:2023-02-25 22:40:23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保险生态;产权制度;调节机制;法制环境

一、保险生态概念概述

根据保险业固有的运行规律、组成成分及本质属性,笔者将“保险生态”定义为:各种保险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及内部其他组织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复杂联系、有序竞争、良性协作的动态平衡系统。

基于以上定义,可进一步解析保险生态的基本特征:首先,保险生态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演进过程的动态系统;其二,保险生态的秩序结构是从竞争中形成的,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其三,保险生态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其四,保险生态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体系;最后,保险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力影响超过限度就会破坏保险生态平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一个有效的保险生态系统一定在保险环境、保险组织、调节机制这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态特征,对我国保险生态问题的研究也应从这三方面展开。

二、我国保险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保险生态中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权的制度性缺陷,阻碍和扭曲了保险生态组织的健康成长。

具体表现为:

1.产权不明晰。

模糊的产权将导致交易过程的磨擦和障碍,必然提高保险市场交易费用,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还会降低保险公司经营的积极性与创新的主动性。产权不清晰是目前国有保险公司竞争力不足、市场创新动力缺乏的根本原因。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保险机构尤其是国有公司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未完全形成符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运作模式,内控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长期低效运行。近年来,一些原国有独资公司经股份制改造与上市,股权结构有所改善,但国有产权仍占控制地位,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仍比较突出;而一些股份制公司虽较早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但主要股东多是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单一加上国有股东行使股权积极性的缺乏,使股份制保险公司同样存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

3.寻租腐败现象严重。

在我国,由于国有保险公司经理层的任职及薪酬与经营业绩无关,因此当两个目标冲突时,经理层将倾向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司利益最大化。国有保险公司产权主体的虚置,也使各种监督与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客观上鼓励了经理层的设租、寻租行为。

产权制度的上述缺陷,严重阻碍和扭曲了我国保险生态组织的健康成长:一是没有长期发展战略,短期行为居多,在规模和效益间左右徘徊;二是一些新进入市场的主体为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三是经营目的异化,不仅追求利润,更主要的是为了融资,由内部人控制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严重。

(二)违背市场规律的人为干预,破坏了保险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

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即“生态阈限”。与自然生态一样,保险生态的自调能力也是有限的。外力影响一旦超越了“生态阈限”,或完全取代自调机制,保险生态就会失衡。

1.保险主体批设的数量和速度超过了保险生态阈限。

2005年末,全国共有保险法人机构93家,其中保险集团公司6家,保险公司82家(包括外资公司40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5家)。一些新设机构为了生存,采取高回扣、高手续费等形式变相降价进行恶性竞争,使一些险种价格低于成本价,造成全行业经营效益、盈利水平的低下。截至2005年12月31日,保监会共批设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887家。其中,处于经营状态的1800家,2005年,保险中介业务收入共290.61亿元,累计亏损竞达775万元。

2.退出机制的缺失破坏了优胜劣汰法则。

只发“出生证”,不发“死亡证”的国家信用担保机制违背了优胜劣汰的规则,使得经营不善乃至严重资不抵债的保险机构无法及时退出市场,干扰了保险生态主体的“进化”,从而恶化了整个保险生态。

3.对资金运用的限制影响了保险主体的抗风险能力。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卷、金融债卷、买入返售、一定比例AA级以上企业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渠道的狭窄,使资金运用回报率低下,投资风险过于集中,对公司负债管理,产品创新,费率调整形成了不利影响,削弱了保险生态的抗风险能力。

4.保险监管体制的薄弱环节制约了保险生态的良性发展。

一是市场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不对称。我国保险市场准入机制相对健全,但对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无法继续生存的主体,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自我国全面恢复保险业务以来,至今尚无一家保险公司退出市场,整个保险市场一直处于只进不出的局面。

二是严格的经营行为监管与宽松的偿付能力监管不对称。从当前保险发达国家发展趋势看,许多国家逐步放松了对保险产品和费率的监管,更侧重于偿付能力监管。

三是强调规模的力度与强调效益的力度不对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险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得出保险潜力巨大的结论,属于认识误区。中国有8亿农民,他们生活刚达温饱,哪有多余的钱买保险。定位不准确,过分强调速度、夸大潜力,强调做大,忽略做强,必然是揠苗助长,人为破坏保险生态,后果难以想象。

四是强调社会管理职能与损失补偿职能不对称。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散风险和经济补偿或给付;社会管理只是一个派生职能。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保险公司以赢利为目的,如果过分强调社会管理职能而忽略基本职能,用行政的方法要求商业保险公司代替政府承担一些风险较大的业务,只会造成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影响保险生态的自然发展。

(三)外部环境的先天性缺陷,危害了保险生态的平衡和优化。

首先,在法律制度方面,我国有关保险机构的破产法规严重缺乏。保险企业和一般工商企业一样,也存在着经营失败,需要建立破产、清算、兼并、重组等法律程序。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法规,经营失败的保险机构迟迟得不到有效的处置,从而导致了社会风险越来越大,恶化了保险生态。

其次,在诚信环境方面,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以欺诈手段骗取赔款的案件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保险诈骗之风的蔓延,不仅使保险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也使保险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在市场环境方面,随着保险主体的过快增加,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不断加剧,保险已经偏离了大数法则的基本原理,演变成一种。有的地区企财险费率由千分之几降到了十万分之几,行政用车的费率折扣低至1.8折,市场环境呈现出恶化的趋势。

第四,在制度环境方面,在保险经营活动中,直接或间接的行政干预、执法不力等现象屡有发生,严重干扰了保险生态的自然发展。

三、改善我国保险生态的建议

改善保险生态,必须从我国保险业在生态组织、生态调节、生态环境这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采取多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改革产权制度,突出股东在保险生态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1.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

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入股,或发行股票公开上市等方式都可实现保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不是单纯主体形式上的改变,其目的是通过在产权主体间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只有借助于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监督与激励机制、健全的公司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分配机制,才能约束与激励保险公司各层人朝着与委托人利益一致的方向努力,提高国有产权的使用效率。

2.有序降低国有股份比例。

引入其他投资主体,形成对国有控股方的牵制,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产权主体虚置的问题,并利用其他投资主体的硬预算约束解决国有产权软预算约束的问题。有序、适当的降低国有股权比重,将从总体上提高国有产权主体人格化程度,以及在保护产权利益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完善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

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要强化保险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的职能,董事会成员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外部独立董事,实现对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约束和监督,最大限度保护股东和公司利益。

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首先,要建立充分竞争、公平有序的保险生态环境,减少行政干预,促进与维护公平竞争,引导保险市场向健康的市场结构转化;其次,建立充分竞争的经理人市场,对那些努力经营、以股东利益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并取得成功的经理人,通过人力资本价格的上升加以奖励,提高社会地位;相反,则给予惩罚。

(二)建立退出机制,促进保险主体的优胜劣汰。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严格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坚决淘汰经营不善、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公司,以激励其他从业主体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绩效,从而净化保险市场,防止行业性风险的整体爆发。

其次,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使经营失败的保险公司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和单位成本退出市场,如增资扩股、发行债券、兼并收购等方式,避免对社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将相关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最后,完善国内保险业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让保险保障基金能够充分发挥其实用性维护保障的作用,确保保单持有人的权益不受侵犯。

(三)培育高质量的市场主体,推动保险生态“物种”的进化。

1.允许各种资本进入保险市场。

允许更多的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保险市场。这些资本具有产权明晰、产权界定较国有产权充分的优点,允许其参股国有保险公司,可以改善国有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国有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经营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

2.大力发展保险中介公司。

首先,转变观念,逐步将应由保险中介承办的业务剥离出来,交由经纪公司、公估公司和公司开展,扩大保险中介发展空间;其次,充分发挥保险中介公司专业化优势,鼓励其更深入的参与投保企业风险管理,提升其在保险领域中的作用;最后,加强社会媒体宣传,提高保险中介公司的社会形象。

3.培育与完善再保险市场主体。

一是允许国内各保险集团出资,独资组建或与境外再保险公司、国内再保险机构合资成立专业再保险子公司;二是鼓励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投资组建再保险公司,从而逐步形成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序竞争的再保险市场。

4.丰富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

不同组织形式有各自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允许多种组织形式存在,不仅可扩大保险市场承保能力,提高保险业对经济与社会的渗透力,而且有助于提高保险从业主体的市场竞争能力、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使保险公司在充分竞争中进行市场创新。

(四)着眼风险控制,实现由行为监管向偿付能力监管的过渡。

必须实行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引导保险公司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努力提升风险控制能力、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业务科学管理能力、费用控制能力等;必须建立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经营风险的早期预警;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监管体制和科学的监管技术手段,并与中国保险市场特点相结合,从而形成符合国情的科学、有效、合理、适度的保险监管体制。

(五)拓宽投资渠道,提高对保险生态风险“滞后性”的抵御能力。

1.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企业债券与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

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将会逐渐走出低谷走向规范。近年来,证券投资基金已为保险资金带来了较为满意的回报。

2.放宽贷款渠道,允许保险公司开展不动产抵押贷款业务。

不动产建设周期长的投资特点与保险公司长期负债资金的特点刚好吻合,同时,因贷款利率比重定期随市场利率波动而调整,抵押贷款可帮助保险投资抵御通货膨胀风险,避免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因通货膨胀而受损失。抵押贷款业务具有以上安全性、收益性与长期性的特点,应成为今后国内保险公司主要投资领域之一。

3.允许保险资金进入股票一级市场和可转债市场。

我国股票一级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在5%左右,远高于银行存款水平。可转债因有债券利息保底,其所含期权又隐含着未来获利的机会,因此,股票一级市场与可转债市场都是比较适合保险资金投资的渠道。

4.允许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票二级市场。

随着保险公司投资技术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与人才储备的加强,可考虑允许保险资金以适宜比例进行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既扶持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积累投资经验。

5.允许保险公司以一定比例参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规模大,与保险公司长期负债的特点正相吻合,且有政府信用支撑,风险小而收益稳定。允许保险公司以一定比例的资金参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如电厂、高速公路、港口、石油储备等,可实现保险公司与政府的双赢。鉴于目前保险公司直接投资实业在中国还有一定的法律障碍,可先考虑保险公司定向发放债券或信托凭证的方式。

(六)健全法制体系,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修订《保险法》,为保险业构建良好的基本法律保障平台。切实解决阻碍保险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2.尽快建立保险法律适用的辅助机制。

建立保险法律适用的辅助机制,是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保险法律适用的辅助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对于正确运用《保险法》,规范保险业务经营和管理,改善保险业当前的法制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充分有效的运用相关法律法规。

除《保险法》外,保险经营与管理还要遵循国家其他法律法规。如《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等,这些重要法律的修改和变化,无疑对规范保险业的发展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4.加强法律理论与实务研究,解决普遍性的法律适用问题。

必须通过研究相关法律的理论及实务问题,促使各类保险法律关系主体正确适用法律,达到推动保险业务规范和发展的目的;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及时发现和总结法律适用中比较普遍的、争议较大的现象及新生的保险现象,通过与主管机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司法解释或指导意见,从而实现保险法制的持续完善。

5.尝试建立保险纠纷案件的协商、调解机制。

近些年保险纠纷诉讼案大幅增加、保险公司败诉的报道屡见报端,在消费者中形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对此,建议通过保险行业协会建立保险纠纷案件协商调解机制,例如,在行业协会下设立保险纠纷案件调解委员会,设计一种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自愿、对保险人适当强制的案件听证制度。通过该制度,充分发挥民间调解作用,减少保险纠纷案件及其所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从而为保险业发展创造更为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金融时报,2004;12

[2]王寿兵,吴峰,刘晶茹.产业生态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刘茂山.保险发展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张琳,曹龙骐.中国商业保险市场创新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生态平衡范文第2篇

生态系统正是由这样一张张“复杂的关系网”组成的。但是,不管生态系统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根据食物链将其成员分成三类:生产者(例如植物)、消费者(例如草食动物)和捕食者(例如肉食动物)。(此外,还有一类分解者,如细菌、腐食动物,在此不做考虑。)如果各个成员的数量基本维持不变,我们就可以说达到了生态平衡。这三类成员的数量多少又是互相牵制的:植物的数量取决于阳光、土壤、空气状况,但是也受到草食动物数量的影响;草食动物的数量同时受到它吃的植物数量和吃它的肉食动物数量的牵制;肉食动物的数量又受到它吃的草食动物数量的牵制。那么,在这些相互关系中,究竟哪一个是最主要的、起控制作用的?

这似乎是个简单的问题,然而至今却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在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下到上”模型,认为植物会使用“化学武器”对抗消费者,通过改变化学成分使植物变得难以消化或不可食用,而过度的消费也会降低植被的质量,从而限制消费者的数目,进而限制捕食者的数目;另一种是“从上到下”模型,认为捕食者控制着消费者的数目,从而限制了消费者对植物的过度消费。

哪一种观点正确呢?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并非难事。如果我们把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关的捕食者全部消灭,“从下到上”模型预言消费者的数量不会改变,因为它们的数量是由生产者控制的;“从上到下”模型则预言消费者的数量会膨胀,进而又会改变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然而这个实验设计虽然简单,却无法执行,我们不可能在实验室建立一个包括肉食动物的大型生态系统,法律和道德也不允许我们在野外有意消灭肉食动物来研究其后果。因此,这两个模型孰是孰非,难以验证。

幸运的是,大自然已为我们做了实验。1986年,委内瑞拉在加罗尼河谷建了一个大坝,造出了一个面积达4300平方千米的世界第七大人造湖——古里湖。数百座山峰变成了湖中的岛屿,面积有大有小,最小的不到0.1公顷,最大的大于150公顷。1993年和1994年,一个由美国、秘鲁、英国、印度、委内瑞拉、西班牙和加拿大生物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开始对其中12个彼此隔绝、面积不一的岛屿的植物群和动物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面积不同的岛屿的动、植物群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与附近的大陆相比,在大岛(大于150公顷)上,原有的物种基本上都保留着;在小岛(小于1公顷)和中岛(4公顷~12公顷)上,75%以上的脊椎动物灭绝了。小岛上的动物剩下了三类:食虫动物(蜘蛛、蜥蜴、蛙、鸟)、吃种子动物(鼠类)和草食动物(吼猴、鬣蜥、切叶蚁)。中岛上剩下的动物还多了犰狳、刺鼠,有的还有戴帽猴。在中岛和小岛上,脊椎动物的捕食者(美洲豹、美洲狮、鹰、蛇)基本或完全消失了,形成了一个捕食者被灭绝的生态系统。结果就像“从上到下”模型所预测的,消费者数量激增,中、小岛上的鼠类密度比大陆和大岛增加了35倍,鬣蜥增加了10倍,吼猴增加了30倍,而切叶蚁巢的密度大约是大陆的两个数量级。在小岛上,密集的草食动物彻底地破坏了植被,植物的密度不到大岛的一半,而且大部分植物物种都属于难以食用的藤本、灌木。按这种趋势,要不了多久,动植物的多样性就会从岛上消失,最终演变成物种单调的贫瘠的生态系统。这已有了先例:1913年在建巴拿马运河时也形成了一个人造湖——盖顿湖,到现在,湖中已有80余年历史的那些小岛就只剩下了贫瘠的生态系统。

由于肉食动物也能对人构成生命威胁,人们对它们有天生的厌恶和恐惧。在人们入侵一个生态系统时,肉食动物往往首当其冲,成为最早的牺牲品,多种肉食动物已被灭绝或成了濒危物种。在我们知道了肉食动物对生态平衡的重要调节作用之后,或许能使我们对它们更加宽容,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类似的大自然实验在中国也曾经有过,将来肯定也会发生。例如千岛湖就是因修建新安江水库而形成,而三峡大坝的建成。也将会形成许多新岛。我不知道中国的生物学家是否曾经做过类似的生态研究,像这种无须先进设备、又能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不应错过。

生态平衡范文第3篇

我对这位老伯很熟悉,所以没费什么劲就写出了一篇让他心花怒放的专访。然后又在封三上发表他的3幅书法作品,并配有短评。几天后,我去给他送清样,他非常高兴。我本来希望他能连做3期广告,没想到他开口就定下了一年的封底,先给6期的钱,余下的半年后一次到位。第一笔钱到账后,主编在全体会上狠狠地表扬了我一番,还说:“过去让大家去联系广告,有些同志说杂志知名度低,没有人愿意做,现在看来,还是工作没有做到家……”并宣布给我提成1000元。我本以为大家应该对我刮目相看,可是我却发现大家对我的态度微妙了起来。一天下午,我从外面办事回来,大家正在热火朝天地聊着什么,见我进门,突然都不说话了。我只听见小王说了一句“这个小姑娘不简单”。我看了看小王小王有些尴尬。

不久,去看望大学时的一位老师跟她说起了这事,老师提醒我不要破坏单位的“生态平衡”,别让大家因为我而产生不安全感。我当时年轻气盛,虽然一时觉得如坐针毡,但很快就又觉得自己作为新人,就是要给单位带来新气象。

后来,我又干了一件傻事。杂志社的废纸很多 落选的稿件、旧报日刊,隔段时间就要处理一次,每回都是一个姓马的老头上门来收。这事以前由高姐管,我来后卖破烂这种脏累活都由。这天,我在上班的路上看见一个收废纸的老头,就随口问他废纸多少钱一公斤。老头说一块。我想也没想就把他领到了办公室。见到高姐,我像立了大功似的,大声说:“高姐,咱把废纸卖给这老爷子吧!”高姐说:“咱从来都是卖给老马的。 我说,老马只给6毛,人家给一块。”高姐不再说什么,在一旁冷冷地看我收拾各处的废纸。

下午,主编来找昨天的报纸,高姐指着我说: “找她,她上午刚卖的报纸。”我清楚地记得,我上午专门把最近的报纸放到了柜子上。新报纸不能这么快就处理掉,这道理我懂。可是,我怎么找也找不到主编皱着眉走了,高姐满脸的幸灾乐祸。

杂志社的考勤制度执行得并不严格,特别是下午可以提前溜号。有一天我有事提前走了,第二天发现有人在考勤表上给我画了早退。考勤制度执行得虽然不严格,但只要画上了迟到,早退,就要被扣20元的工资。我心里很窝火,悄悄打听是谁干的,后来才知道是高姐。我到底哪里得罪了她,“明眼人”给我“指路”了:收废纸的老马,是高姐先生的远房亲戚,单位的破烂都是半卖半送给老马的。

这以后我表面上蔫儿了,可心里还是不服气一直努力工作尽量表现自己。见习期满,我要转正、定级了。单位开了“背靠背”会议,让大家评议。我本以为是走过场,可是没想到,会后主编严肃地找我谈话说大家不同意我转正,说要让我继续锻炼一年。我知道我没有办法再在这里待下去了。

生态平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平衡;经济平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2-008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业模式已无法在当代社会立足,以消耗大量产能,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工业生产已被淘汰。现代社会需要的经济是与生态环境密切联系、二者双赢的经济模式,因此,生态平衡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能保持经济状态的平衡就是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经济平衡中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交流或者说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中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必然有一定的联系,人类社会要学会维护经济平衡的同时保证生态的平衡。从本质上来看,人既是自然界的一员又是社会的一员,作为自然人必然要参与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活动,作为社会的人也必然会以自己的能量以经济活动或社会活动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经济平衡既要满足自然界的需要,也要满足人的需要,在两者中找到契合点。

一、生态经济平衡的相对性

现代社会总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为基本目的,它在要求经济发展平衡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生态的平衡。这两者相结合形成的平衡状态是一种有条件的平衡,这种条件是两者相互制约的条件,也是互为满足的条件;这种平衡也是在生物系统中不断运动状态下的平衡,从整体来看其基本态势是从不平衡逐渐走向平衡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经常面临生物的某种灾难,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太多不利于生态的平衡,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适当的保护,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生态自然保护区。在人类历史古老的历史上,动物曾对人类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活,人类同许多动物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人类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地位的确定后,人类要发展自己,实现更美好的生活,又需要对一些动物进行保护,以实现生态的平衡,进而实现生态经济的平衡。经济平衡受到生态平衡的制约,因此,生态经济平衡在通常的情况下,只能处于相对性,是一种动态性的平衡。

二、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

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又相互制约,共同成为社会发展的因素。首先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多追求经济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离不开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环境要保护其稳定的平衡状态也需要经济因素的支持,如一个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与维护,没有经济要素的支持,这个保护区也不会起到对动植物的保护作用。因此,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其次,生态平衡具有基础性作用。在这个平衡系统内,生态平衡是第一个层面的内容,经济平衡是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因为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主观行为,生态形为是大自然的客观行为。人类社会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以大自然的生态为依存条件,因此,生态平衡是先于经济平衡而存在,是经济平衡的自然性基础,经济平衡则是在生态平衡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果没有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经济平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能长久的维持下去。这已经被社会现实中的情况所证明。第三,经济平衡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的发展是以人的目的性为基准的,在生态经济平衡中,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平衡,它因此在平衡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人类社会的生活需要得到其相应的高度,不断追求经济的卓越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类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平衡关系,只重视自身的利益与自身的价值实现,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感受到生态系统失衡的危害性。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人类社会的主体地位,不能否定经济平衡的主导地位。人类认识了自然规律之后,会以其主动性的条件按其身的目的性去构建新的经济平衡,构建新的生态平衡。

三、生态经济不平衡的后果

生态经济不平衡通常都会由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现实社会中更重要的更为常见的是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一般由结构和功能变化引起,有时也会由环境污染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效益方面造成农牧产品产量下降,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也会给未来社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形成对资源环境的长期破坏。目前来看,影响生态经济不平衡的生态破坏主要是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的破坏,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重金属造成的污染。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的发展,矿山的开采等把污染物排放到周边地区,造成土地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污染物大自然会具有自身净化能力,但重金属如铅、汞等形成了富集效应,很难对其净化。二是大气污染。目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加上在北方冬季使用能源集中,形成了大气污染,造成了雾霾天气,直接影响到人与动物的健康。三是化肥农药等的污染。农民为了追求作物的高产,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形成了对农产品及土地的污染。这就容易形成对生物链各个环节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总之,由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破坏,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才会引起人们的足够的注意力,产生极大反应,最后共同抵制对环境的破坏,维护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科.中国县域经济转轨中的矛盾与成因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2.

[2]徐志勇.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问题[J].理论月刊,2003,3.

[3]门恩虎.论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J].经济纵横,2003,7.

[4]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孙正甲.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6,04.

生态平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平衡;生态危机;善待主义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064-02

人类对自然环境无节制、无理性的开发利用,滥采滥伐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系统平衡性,严重破坏了部分地区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从而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针对此种境况,我们必须重新确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应当把自然仅仅置于一个被奴役的地位,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该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活动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使自然与人类和睦相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生态平衡的基本理念

(一)生态平衡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生态平衡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生态系统发展到了相对成熟阶段的时候,其中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与环境之间、各个要素之间,环境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通过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使它们之间保持着一种高度协调一致的关系。换言之,即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间也处于相互协调的关系之中。在一定的时空界限内,系统内的输入和输出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系统自身具有自我恢复的功能。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状态。首先,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我们所说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实际上是处于非平衡状态中的稳态。其次,生态平衡是相对的,是在长时间的范围内形成的。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但从总体范围来看,生态系统是处于平衡的状态的。再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弹性。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的功能,能够自我调节和自我洁净。但是这种自我修复和调节的能力也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便不能够自动恢复。最后,生态系统的维护不单只是维护生态系统最初的稳定和谐的状态,还是指要在人类有目的有秩序的实践活动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建设一种更为合理的结构,实现最大化的生态效益。

(二)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很多,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人为的外部的原因,一是自然自身的内部的原因。其中,人为的原因占主导方面,是影响生态平衡最大的影响因素。人类为维护自身利益,追求经济利益,过度攫取森林资源,以致地表覆盖物大面积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沙尘暴等恶劣现象,进而导致了气候异常、物种消失、生态系统失衡等,打破了生态原有的结构。罗马俱乐部总裁奥尔利欧·佩奇指出:“自然界以其惊人的智慧发展了自我控制、自我调整,成为生命有机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的一种调节装置。这种特性给各种生态系统带来了显著的能力,使之能够排斥外来的污染物或异常物体。但在现代人们的压力下,在许多领域已经打乱了这种制约性。”[1]

二、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

(一)平衡是最好的状态

现代生态集大成者尤金·奥德姆认为,平衡是最好的状态。他于1981年提出了控制论和自然平衡对比的观点,把自然界看做是一系列成熟的或早期的平衡生态系统,这也使他十分坚决地支持保护土地,使之尽可能地接近于天然状态。

尤金·奥德姆坚持认为,所有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发展历程”——一种能够给整个自然界及各个单独的组成部分以总体方向的发展规划。它们的战略就是“在有效的能量供给和占优势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界限内,尽可能达到大而多样化的有机结构”。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处在两种状态之下,一是系统处于向理想目标发展的过程中;一是系统已完成完善过程,达到既定目标,这个目标也就是达到一种健康有序的状态。奥德姆坚信,每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或者是正在向既定目标发展,或者就是已经达到了健康有序的目标。每一生态系统所追求的目标无一例外地是要使系统内的各因素处于平衡有序的状态,也就是奥德姆所说的“体内平衡”。奥德姆认为“体内平衡”类似于人体自身系统的健康平衡,多种外部病毒感染因素不断侵犯身体,扰乱身体内部的平衡和谐,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困扰。但同时身体自身系统也会自我调节,产生抵抗因子,将这些进入身体的侵略者驱逐出去。同理,影响生态系统平衡性的一大因素即是外部因素扰乱,但这种干扰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始终总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点在波动的,就像经济学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样。一种健康正常状态总是处于无穷无尽但很成功的斗争中以保持着这一稳定点。

(二)大自然的惩罚

长久以来,人类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过分开发、掠夺资源,造成了资源无节制的浪费。人类具有发现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然而,人类在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却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客观条件对人类自身的限制约束作用,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全球生态危机严重,这恰恰表明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没有协调好自身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关系。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里的报复,不仅仅指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攻击破坏,更表现出了大自然在抵制人类无节制疯狂举动的主动性。当人类的行为超出了大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范围,自然界就会给予人类一定的报复和惩罚,阻碍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个人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环节的漏洞都会影响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协调。生态平衡关系着人类的整体利益,维系生态平衡就是在维系人类的利益。

三、构建善待主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平衡范文第6篇

回顾生态学思想发展历史,从吉尔波特•怀特到林奈、达尔文,再从赫克尔到尤金•奥德姆,生态学家一直提供着不同的自然模式,帮助人们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不同时期生态学家们所提供的模式不尽相同,达尔文展现的是一个充满尖牙利爪和血腥气的为生存而竞争的自然,克莱门茨描绘的则是一个经历了演替而最终达到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生命共同体[1],而尤金•奥德姆研究发现各个自然有机体组成生态系统,有能力调节自身能量从不平衡达到平衡。 一、尤金•奥德姆及其著作 尤金•奥德姆(EugeneP•Odum,1913-2002),当代著名的生态学家,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曾任职于佐治亚大学,美国生态学会主席。因其对生态学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泰勒生态学奖,这是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奖。 奥德姆在学业上走向成熟正是在环境保护主义刚刚兴起之时,他自己也变成了活跃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环境问题是广泛而复杂的,如此重要的问题需要宏伟的蓝图规划。生态学家必须向人们表明,地球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并分清是哪些东西决定这个整体是健康的或有病的,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霍华德•奥德姆,站出来提供了这种统一的理论。从某种程度来说,奥德姆兄弟从其父亲著名的区域社会学家霍华德•w.奥德姆那里继承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思想习惯和个人价值观,他们相信能够获得一种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而不是陷于过分狭隘的零碎分析,他们希望能看到和谐广泛存在,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出现和谐,而不是到处充斥着痛苦的、不相容的争斗。奥德姆最早认识到把能流应用于生态学原理的重要性,并使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同时向生态学家提供了一本治理这个地球的综合科学手册。特别是尤金•奥德姆编写的《生态学基础》,为该领域指明了方向,其第五版是奥德姆直到去世之前仍在修订的著作,某种意义上应该看做是他思想的最后定论[2]。这本著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逻辑性、概念、综合性和把数学当做世界通用语言加以运用均对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有影响的生态学教科书。 二、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基本观点 奥德姆把生态学看做是研究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整体性的科学,把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作为生态学第一定理,也即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学。奥德姆认为生态学研究必须形成统一的生态系统理论,并用数学、统计学术语精确描述,这样的研究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这种理论必须是整体性的,而不是简化的。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包含了研究层次和研究尺度两重含义,必须拓展研究层次和尺度,重视对整体特性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完全还原为部分特性,对各个部分的加和研究也不能得出整体特性[3]。通过集中精力研究生态系统,奥德姆相信该领域马上就能从分歧中达成统一,并能提出一致的理论说明。他解释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的基本机能单元,涉及一个既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包括一切有机体(例如“群落”)在内的单位,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便于能量的流动能在这个系统内达到具有非常明确特点的营养结构、生物的多样性和物质循环的目的。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对奥德姆以及这个词的发明者坦斯利来说,涉及的不仅仅是生物,它包括着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奥德姆的教材第一部分,也是最长的一部分,预见性地论及了生态系统及其所属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能量转换、生物地理化学的循环、人类群落、物种群体等。这部书写道,所有的自然万物都组成一种等级结构,位居顶端的是生态系统。只有理解了这最高一级结构,才能以最好的方法去理解地球是如何组成的。 奥德姆认为,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发展战略”———能够给整个自然界及各个单独的组成部分以总体方向的发展规划。当然,“战略”一词意味着生态系统也是能够为自己确定目标并能努力达到目标的有意识的存在,尽管奥德姆并不是很想突出这种结论,他只是认为生态系统跟有机物一样是自我调节发展的实体。它们的战略就是“在有效的能量供给和占优势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界限内,尽可能达到大而多样化的有机结构”[4]。他认为每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要么是正在向目标发展,要么就是已经达到了目标。这一战略是十分明白清楚、极易观测的,目标就是达到健康有序的状态,即他所说的“体内平衡”。 这种状态与18世纪的自然学家发现的永恒的自然界秩序不同,体内平衡就像人体的健康平衡,不断被各种感染打乱并导致各种疾病,但同时身体也通过组织抵抗驱逐入侵。同样,生态系统经常被扰乱,但始终围绕着一个稳定点进行波动。一种健康的正常状态总是处于无穷无尽但很成功的斗争中以保持着这一稳定点。同时,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的健康还要求系统内各种有机物之间达到互惠共引与协同合作状态。它们从起初紧张的互相竞争向更协同共生的关系方向发展,就像珊瑚礁一样。可以说,它们知道,要共同努力合作来控制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并使之成为越来越舒适的栖息地,这样最终才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免受干旱水涝、严冬酷暑、寒冷炎热的轮流重袭,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所需营养。换句话说,自然界的统一原则就是有机物明白要协同合作才能控制周边的自然界,以求最大的效率和互惠互利[5]。奥德姆把生态平衡定义为:“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者间的平衡”。这类定义指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因素,而且人们可以无需详细分析生态系统内众多组分之间的关系,只根据输入和输出就能判定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即所谓的“黑箱理论”。 三、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现实意义 奥德姆的生态平衡论思想对于现代生态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生态平衡问题一直是现代生态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对此生态学家们提出了众多的定义和表述,亦有许多争议。奥德姆描绘了“体内平衡”的生态系统平衡论范式,把整体性概念放在了生态学的中心地位,从而使整体性原理成为现代生态学的第一原理。同时,奥德姆的生态平衡论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把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能量说,为生态系统开辟了定量分析的研究新方法,提供了一个衡量和比较各种能量的共同尺度,找到了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流进行综合分析的统一标准,发展和丰富了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学[6]。同时,认为现代生态学是人与环境整体性的科学,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将人类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尝试提出许多跨领域的观念与理论,尤金•奥德姆认为,在自然界经历了大部分蛮荒时代之后,人类已经成为了最严重的干扰因素,因此他呼吁必须在政策上进行种种调整以规范人类的行为,这不仅描绘了人们对世界不同的理解图景,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p#分页标题#e# 现代生态思维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整合、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自然观的角度看,无序、多样性、暂时性、不稳定以及非线性关系开始成为生态学分析和研究的对象,生态学家从物理学的混沌理论中获得了理论支持。在混沌之后,又出现了复杂论。虽然生态学家强调变化的本质和各种干扰因素,努力摆脱过去的研究,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寻求秩序的梦想。复杂论试图寻找一种处在秩序与混沌边缘的平衡,划定混沌的界限与外延,这时平衡又开始作为一种广泛可能性而重新出现。 奥德姆的平衡论范式在对自然界简单性认识的基础上达到了一种对生态世界的透明认识,但混沌论、复杂论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思维方式,人们不再把自然界看成和谐与简单相统一,而是面对混沌的自然,探索自然的复杂性。尽管如此,不容置疑的是,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的理论与观念对后来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奥德姆兄弟眼中,生态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和谐的科学,在自然界中所发现的这种和谐,为一个更有生机的、协调和谐的人类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模式,其蕴含的知识和思想要点包含了自然环境保护的全部含义而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引导人们努力回复到近似于自然界最初的健康和稳定状态,一批生态学家也自觉承担起弥补“人在大陆上已经造成的失衡”的责任。可以说,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尤金•奥德姆生态思想的提出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生态平衡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平衡;渔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 X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71-1

1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有生命的生物与无生命的(非生物)环境,彼此是不可分隔的,他们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着。有生命的生物包括多种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无生命的(非生物)环境由水、热、光、土、空气和无机物等因子构成。它们之间并不是静止不动或孤立的,更不是偶然聚集在一起,而是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途径进行能量流动,形成营养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在自然界中各种成分有规则地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统一体。从营养关系的观点,生态系统具有两个成分,即自养成分和异养成分,通常彼此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部分的分隔。自养成分在其中固定光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建成复杂的物质占优势。异养成分在其中利用、重组和分解复杂的物质占优势。所以生态系统就是包括特定地区中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互相作用的统一体。

任何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无机物环境所组成的统一体都可以称为生态系统。一块草地,一片森林分别是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沙漠,一个池塘,一座山脉,也各自是一个生态系统。小的生态系统组成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的生态系统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由形形、丰富多彩的各种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巨大无比而精密的生态系统,即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类)和其生存环境的总体。

2 生物圈

根据环境特征和生物的栖息地,生物圈大致可分成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由于生物群落种类多,生态环境变化大,两者的结合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各级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等。虽然水域生态系统的面积较之陆地生态系统大,但其次级生态系统远不如陆地那样丰富多彩。另外随着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又产生了一类独特的生态系统,即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农村生态系统等。尽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多种多样,但根据它们摄取营养和能量的方式以及在能量流通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可分为三大类群,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属自养型,主要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的细菌。消费者属异养型,以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为营养来源,维持自己生命活动的异养型生物。分解者专门分解动植物尸体、残渣的异养微生物和某些原生动物以及小型土壤动物。)这三者和无生命成分在能量获得过程和物质循环中,各以独特的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依存,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紧密联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位。

3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当然,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很多,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互相联系的纽带,也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如果食物链出现了障碍,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各功能系统之间联系的中断,使能量停止流动,物质停止循环,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例如在水体中排放大量有机物废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需要溶解氧,浮游植物死后腐败也需要溶解氧,致使水体中溶解氧几乎等于零。腐败后的浮游植物体内的有毒物质污染了水体,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或逃遁,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对渔业生产和养殖业产生不利影响,间接给人类带来了危害。

4 渔业环境

凡是适宜于捕捞、养殖的水生经济动植物生长、繁殖、索饵、越冬的自然环境条件,可称为渔业环境。因为经济动植物与非生物性及生物环境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联系中的一个体系的改变必然引起另一体系的改变。

各种水产经济动植物所需的生存条件各自不同,各有其特定要求的环境条件。如有的栖息于海水,有的栖息于淡水,有的栖息于咸淡水交汇处;有的则需洄游,有的只能定居。各种水产经济动植物的每一个生存阶段,对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鱼、虾有索饵、产卵、越冬等各个生存阶段,需要洄游到适合于索饵、产卵、越冬环境条件的场所。说明它们在各个生存阶段对环境条件需求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在进行捕捞、养殖生产之前,首先要进行渔业环境的调查研究,以便摸清情况,选准适合于养殖的品种及研究形成渔场的条件,预测渔场中心的移动,进行渔业预报以及海洋环境的监测。

水产资源和渔业环境的自然条件均是渔业的资源,两者同样是渔业监督的保护对象。因此在保护经济动植物的繁殖、生长的同时,也要保护渔业环境的自然条件。要经常了解渔业环境,研究水域所能承受的污染负荷,以便保持水质的良好状态,促使渔业生产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生态平衡范文第8篇

【关键词】媒介生态平衡 “日报” “晚报” 城管问题

国内研究媒体生态系统的文章不少,但是分析媒介生态现象的文章却不多。中国学者更多地采用思辨式研究,本文运用了西方盛行的抽样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尝试了研究方法从偏重思辨、定性到偏重实证、定量的转型。

一、媒介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所谓媒介生态系统( media ecosystem),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人、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整体①。和生态系统一样,媒介生态系统内部需要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等过程来达到良性循环,并且当某一方面受到冲击时,媒介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自我适应、自我更新的能力来恢复平衡或者说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二、“日报”、“晚报”城管问题报道的比较分析

一提城管,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粗暴执法,在大众的心里,城管的执法方式令人非常不满。网络上太多关于城管的负面报道使得在一些地方和一些人那里城管的形象已经被妖魔化。由于执法手段不当,城管的形象差,由于形象差,再通过媒体的报道和网友愤怒的宣泄,城管的执法手段受到更多非议,如此往复恶性循环。这种主观看法超越了对现实的反映,成了一种误导。

但是翻开“日报”,我们看到的是一片完全不一样的艳阳天。这不禁让人想起网络上流传的一句笑话“看一条微博,要看七天的新闻联播才能治愈。”为什么不同的媒体对同一类社会现象的报道呈现这么大的反差呢?这种反差对于大众对社会的了解又有哪些影响呢?对此,笔者利用CNKI及各报纸电子网站收录的“日报”和”晚报”,选取了2009-2012年期间的“日报”和”晚报”文章各100篇,对于城管问题的报道内容进行了分类,如表1、表2所示:

笔者根据城管问题的报道内容对“日报”、“晚报”进行了分类,发现“日报”和“晚报”在塑造城管形象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报”用了将近一半的比重赞扬城管执法人员中的好榜样,居于第二位的是口号倡导类文章(22%),几乎没有详细报道城管和商贩暴力冲突过程的内容;而“晚报”中对的报道占到了64%。

(2)对于城管现象的评价,“日报”多是客观评价并提出改善建议,即使有批评城管的也是语言温和。“晚报”则多站在弱势群体的一边,对行为的批评言辞犀利。

(3)“日报”用部分比重文章肯定城管人员对城市环境建设的作用,“晚报”中却没有。

不同性质的报纸,其报道侧重不同的背后是价值取向的分歧。“日报”在中国是党报的代名词,“日报”做为中国的主流纸媒,担负着把握舆论走向的重要责任。而“晚报”属于生活类报刊,是一种商业报刊,其受众定位是普通老百姓,它的商业报刊身份要求其报道内容必须迎合受众才能获得利益。社会对弱者有种天然的同情心,”晚报”站在小贩立场,表达对弱者的关怀和支持,容易赢得受众的认可。

三、从城管报道谈媒介生态系统的冲突与平衡

对同一个问题的报道呈现“一边倒”的现象,势必是不合理的,这种报道也是不客观的。“日报”中口号类、倡导类文章较多,但是这些倡议只是表面的高屋建瓴,纸上谈兵,未能对缓解管贩矛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报道不能深入人心。“晚报”的亲民方针让“晚报”实现了民心和利益的双赢。“晚报”由于其商业报刊身份,很容易为了吸引眼球而加大暴力事件的报道量。尤其是在缺乏管制规范的互联网上,城管与商贩发生恶性暴力事件的消息更是数不胜数。对于城管被打的消息,网上一片“打得好!”“这种人不枪毙不足以平民愤”的嘘声。太多关于城管的负面报道使城管的形象妖魔化,使城管与商贩的对立关系更加尖锐,加剧了大众对城管这个职业的愤恨。

在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繁殖过快时,它的天敌也会增多,来抑制它的过度繁衍。一个物种如果数量突然减少时,它的天敌因为缺乏食物也会数量减少,这样就促成该物种安全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条件,使得它的数量有所提升。

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同样如此,“晚报”不合理的报道比重使城管的形象妖魔化,加剧了城管和商贩的矛盾,这时“日报”的正面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日报”对那些亲民执法的城管的赞扬,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城管都是靠暴力解决问题。那些描述有了城管以后城市环境变化的文章,提醒我们,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到他们执法手段上,而忽视他们对这个城市的贡献,因为有了他们,街道才更有秩序,上下班的交通才会更顺畅,城市才会更干净更美好。“日报”报道城管工作的辛苦与无奈,让人们放下对他们的仇恨,对他们的工作性质多一些理解。换句话说,是“晚报”的太多负面报道才催生了“日报”这么多的正面宣传报道。

而“日报”呈现一片表扬和肯定,会让公众产生质疑和反感,“晚报”对的揭露和痛斥,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引起了整个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广泛关注,大众舆论的力量对个别执法不当的城管人员起到了威慑的作用。监督提醒他们谨言慎行,在法律程序范围内行使执法权,执法时合理选择执法方式,避免强制执法造成对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伤害。

《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说天覆地载,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四时日月, 错行代明而不相悖。媒体对的抨击与对城管工作的支持是辩证法上的一对矛盾,它们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依存,唯有实现二者平衡才能在保证公民权利的同时维护良好的舆论环境。“日报”和“晚报”的报道呈各朝“一边倒”的情形,刚好使得媒介生态系统呈现相对平衡的一种态势。

城管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还是依赖我国法律政策的建立健全,任务虽紧迫,但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此过程中,媒体的报道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弱者的支持和同情还是对某些暴力执法分子的痛斥,亦或对城管人员工作的肯定,这三者博弈的基础就是在一个平衡的舆论环境里都能得到实现,都有各自的限度。对城管人员工作的肯定渗透着居民获得城市良好生活环境的权利,暴力执法行为相对个人的尊严和人身不受侵害的权利渗透着国家法律的尊严。对其中任何一项的破坏都会打破这个平衡,使得另外二者也不复存在。

四、合理配置使媒介生态更加和谐

“日报”的赞扬声和“晚报”的批评声相得益彰,使整个媒介生态系统呈现一种相对平衡,但这种平衡是相对的,也是脆弱的。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城管存在着极深的误解和仇恨,说明目前的报道侧重比重并没有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在对于城管问题的报道中,《人民日报》的报道是客观而全面。《人民日报》从城管制度的由来,造成目前城管与小贩矛盾冲突的原因等做了深入的分析,推出了《城管十问》系列报道。这里既包括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艰难的同情,对个别暴力执法城管的批评,更从我国的制度上揭示城管问题的成因。采用消息与评论组合系列报道,从多个方面剖析问题,让人们听到不只是一种声音,这是“日报”摘到宣传者帽子的一个有效措施。大众全面了解事情真相,而不是只听一家之言,误以为春暖花开或是天昏地暗,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日报”的可信度。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多,这个生态系统越复杂,也越稳定。同样,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多个声音的相映成辉,信息的流通量越大,媒介去伪存真的能力也会增强,媒介大环境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①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8(2)

(作者: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研究生)

生态平衡范文第9篇

中图分类号:P64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069-01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在瞬间发生着千变万化,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和方便迅捷,但也因此造成了自然资源过多消耗,从而引起生态失衡、环境破坏。农业与信息社会紧张的生活也使一些人心态失常,导致道德衰落,社会不稳。

关键词:科学技术;自然资源;生态;和谐社会

人们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但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认识尚缺乏深层次的研究,还没有彻底弄明白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无论是从理论方面看还是实践方面来研究,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大意义。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过去

社会发展到今,先后经历了五个社会,从古时的愚昧无知发展到现如今的文明时代。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具低下,几乎无法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人们经常处于饥饿状态;生产力与其说不发达,还不如说刚刚起步,科学还没有产生,而技术是最原始的刀耕火种,所用的工具是自然状态的石器。在此后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技术,而科学也伴随着技术而产生。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还处在利用一些最基本的手段,例如:利用铁制的工具对自然的改造,那时对自然的破坏较小,经过自然的自我调节最终能恢复,而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人们也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此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各个时期都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此来促进人们的生产,从而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而古代的老子和庄子反复告诫人们要依循自然界的动态节律,维护自然系统本身的和谐。他们坚决主张把自然界的自我循环过程及其形成的协调有序与和谐状态作为人类社会效法的理想状态。

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一定要合理地利用,绝不能危及后代人的生存权利,要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在对资源利用时,一定要考虑各方面因素,不能先利用后治理,一定要利用和治理相结合,使人们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时一定要想到各方面因素,考虑到利用资源后,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工作能使生态恢复平衡;否则,就不要盲目利用。在古代也有无限制利用资源,而不及后果利用,也没有采取适当的制止措施,以至后来的绿树丛林变成了可怕的荒漠,使人们再也无法生存,以致荒漠处人类的消失。例如楼兰古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古犹如此,何以当今此时理应为人们敲响警钟。

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就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例如周代严峻的生态保护“崇法令”规定:“填井毋伐木树,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不赦”。对随意毁屋、填井、砍树、猎杀动物的人处一级死刑,而且周代还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设置了“山虞(净管山木)”、“泽虞(净管湖沼)”等机构,较好的保护了当时的动植物资源。而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他采取严厉的立法和执法措施来实现这一目的,他提出“以时禁发”的思想,反对过度开发森林资源,以便使之得到永久利用。而现如今我国也有环境保护的规定,例如《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和《非法狩猎罪》等等。可见我国从古到今都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文,始终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最近几十年还掀起了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以防止水土流失,由此可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科学技术与农村的关系

在现如今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早已与科技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科技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人们的生活和科技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科技的每一项成功,最终都要用到人类的实践中,以此来检验它的利弊,在这里我仅以科技在农村的应用做简单的论述。在科技还不发达时人们种地都是以牛耕地来翻松土壤,用人工播种。在庄稼生长时,要实时的经常的锄草、松土壤,以使庄稼生长的更好;而现今种庄稼可以说是现如今的科技生产出的机器一条龙的服务,机器种,机器收割,还要使用现如今的科技生产出的化肥、农药,以使庄稼快速地生长。在使用这些成果时,确切的说,是为人们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别的职业来增加收入;但随之产生的一些影响也浮出了水面,使用机械时,排放的尾气造成了空气污染,而农药和化肥不但破坏了土壤的植被,也与水流入河流、湖泊造成了水质的污染,进而影响了水里的食物链,而人们饮用过此水,也会对人身体产生负作用,甚至危及生命。可见科技的作用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以便使大自然可以在自我调节的状态下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平衡。

现如今,我国提倡合理利用农村的剩余资源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本来这是件好事,可一旦农村的决策者缺乏科学意识,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就盲目地执行上级决定,以至最后劳民伤财,使人民苦中更苦。如沼气的出现,在农村,现如今可以说家家都有沼气,但真正懂其原理的没几个,甚至有些人连清理废渣和添加燃料都不会,相当部分人建成沼气就没用过,这既浪费了人力和物力,也使有些地方变成了陷阱,惠民政策的实施是要落实到实处,使人民切实感受到和享受到,而不是在口头上,更不是像沼气池这样。在农村普及某项科技来造福老百姓时,一定要让人民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并教会他们如何合理地使用并成立咨询处,如遇到不懂的可以随时解答,真正让人民感受到科技所带来的好处。

由以上可知,我们必须重新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世界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生态价值观,精神完善与环境美化相结合的生态实践观,建立生态伦理的基本道德准则,建立人类行为中的主要生态规范,以防止高新技术对环境的威胁和破坏。

三、建立生态平衡的和谐社会

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破坏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沙漠化,物种灭绝、水土流失等。20世纪80年代有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同时还包括水土流失,森林破坏,水资源污染等。可见,越是在科技发展的今天,破坏生态环境越厉害,我们要看到科技好的一面,也要充分认识到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认真反省,积极做有意义的行动,使我们的大自然在自净和人们的一起努力当中来度过这场灾难,恢复到往日的美好时期。

我们研究科技产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可能产生的弊端,不能为了一时的使用就盲目地不加思考地制造,等看到危害的后果时,也为时已晚。要时刻敲响警钟,为人类的共同幸福所着想,为维持生态平衡尽应有的作用。只要我们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为指导,吸收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用于结合各个地方的特殊条件,调动传统的思想资源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面向未来,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够成功的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来。为了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一定要合理地利用科技,为使我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生态平衡的和谐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自然辩证法概论》刘大椿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余正荣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生态平衡范文第10篇

人体气管黏膜表面长有纤毛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放大5000倍后看上去可谓“绿草如茵”(图1)。那一根根“细草”,排列整齐,纤细婀娜,随“风”摆动,是多么迷人啊!这是不是也像一片美丽的草原(每个细胞上有200多根纤毛,纤毛长度为6~7微米,每分钟摆动1000多次)。但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气管里(图2),那排列整齐的“细草”不见了,只剩下几根干枯的“草根”,美丽的“草原”变成了荒芜的“盐碱地”。

在自然界中,草原变成了沙漠,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在人体内,气管表面丧失纤毛的保护,健康同样岌岌可危。这是因为人在平静呼吸状态下,每天进出肺脏的气体约有10000升,从中得到所需氧气,排出废气。在吸入的气体中,难免会有灰尘或细菌,如果人体没有有效的保护机制,其结果是难以想象的。人体清除随空气进入肺内的有害物质、保护健康,靠的就是气道黏液纤毛排送系统,它是清除随呼吸进入体内垃圾的“清洁工”。

这里,让我们近距离地认识一下气道表面的黏液纤毛排送系统(图3)。气道的表层是黏液,担负着粘附外来异物的任务。第二层是浆液,在黏液与纤毛之间,起着的作用,使纤毛自由摆动,并防止黏液粘在纤毛上。第三层是气管黏膜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的纤毛,纤毛数量难以计数,并以每分钟上千次的频率向口腔的方向摆动,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把所有的外来异物连同黏液送到咽喉部,最后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

气道的黏液纤毛排送系统不停地“工作”,时刻保卫着人体的健康,有时也会遭到残酷的破环。一般受到轻度损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就能恢复如初,这多见于发生急性支气管炎等时。但是,如果长期反复损伤,情况就不妙了。这时细菌、病毒等有害的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在人体气道内繁殖,加剧气道黏膜的进一步损伤,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这也就是慢性支气管炎迁延不愈的原因。

上一篇:保护生态环境范文 下一篇:生态灾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