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范文

时间:2023-02-27 01:56:56

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范文第1篇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徐建华

可持续发展公理破缺与修正的理论探讨 杨多贵,牛文元

中国塔里木流域灌排环保工程的制度研究 李友生,朱晶

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厉伟

增强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是时代呼吁 盛世兰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对策 张国

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综合思考 王闰平,高志强

加强政府对城市生态经济管理 冯彦辉

江苏小城镇发展中的用地问题及对策 余庆年

建立榆林地区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探讨 张振中

巴中县池园农业模式初探 李祥妹

西双版纳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后的思考 查贵生

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王继权

河川环保治理的持续运营及经济反哺--对成都府南河上游流域开发生态旅游的思考 于代松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刘红

生态文明史观的演进与可持续发展 单保庆,李贵宝,尹澄清,辛小平

消费模式的演替 张长元

臭氧层空洞形成和保护的新观点与新技术 阮美勤

洱海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谢立鹤,董云仙

西部地区草地资源的生态效益及其利用保护 赵英伟,刘黎明

楚雄市生态环境问题剖析 王晖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理论探索 余兴厚

生态住宅的新理念 孙敬水

人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模型研究 王奇,叶文虎

湿地功能及生态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童春富,陆健健,何文珊,朱晓君,吴玲玲

论环境审计与生态经济的关系 郭宪英

云南异地移民扶贫开发的类型分析 王娟,程小放,欧阳书品,童成清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伦理观 黄勇

人类的合作是克服生态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 钱箭星

我国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对策与实践 王桂华,周中平

浅议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哲学观 赵学坤,杨桂朋

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万莉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开发黄河三角洲 刘东斌,黄秉杰,张继成

江西省婺源县发展生态经济案例分析 吴易明

星云湖湖滨带生态建设与水生植被恢复研究 侯长定,李文明,胡耀辉,潘继征

创建东莞绿色国际制造业中心城市的构想 钟晓青,司寰,黄卓

西部农业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途径 雷海章

大力开发植物纤维餐饮具产品 王忠涛,池延斌,巨建涛,陈伟,李福根

我国农产品实施绿色营销的思路 曾路,许安心,李勇泉,陈良珠

中国南海发展滨海生态旅游的思考 张莉

导游:旅游文化的传播者 肖光明

三年前一个地球已不够 王俊鸣

藏羚羊繁育和迁徙路线基本没变 尕玛多吉

投资自然保护将有丰厚回报 于方

地球深处水量5倍于海洋 王志新

2003中国水势 李光华

我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区划

我国洪水灾害种类

洪灾:人类社会持续的风险

洪水保险陷入“泥潭”

德、法、荷三国的防洪减灾 邓坚,富曾慈,邱瑞田,尚全民

城市污泥可制节能砖

沼气能源生态前景好

太阳能有望成为发展中国家能源新动

纳米新型空气净化产品问世

芬兰利用废玻璃生产新型建材

新技术可将垃圾油变为生物柴油

江苏研制移动生态厕所

新型过滤装置“空调口罩”可净化室内空气

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中国报告 金铭

用人工草皮种粮食 沈晓天

往“油”箱里扔石头 王壮凌

将设计进行到底——由工业废弃物到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王立端

“江南”考察记 吴鹏举

古朴清新的维也纳森林 壮凌

克氏原螯虾入侵洞庭湖 丁文杰

世界经济论坛和联合国环境署发出保护水资源倡议 丁喜刚,梁业倩

葡萄牙首次推出生态产品优惠信贷 李佳

三峡蓄水后川江泥沙主要淤积在哪里? 禾苗

珠江三角洲城市节水减污措施的经济分析

区域工业发展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工业经济增长与主要经济指标作用机制的量化分析 ——经济指标系统自组织模型研究

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发展模式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选择

论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与制度设计

"民工荒"问题研究综述

企业家生态位的错位与选择

综述计算我国旅游舒适气候的特吉旺法

论生态旅游发展的持续性与利益化的制衡

构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经济圈的理论、对策与思路

苏州市环太湖地区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探讨

黔中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目标与生态旅游对策

城市群旅游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对策的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新型工业化时期旅游产业定位与管理创新研究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

论如何建立饭店绿色管理的保障体系

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投资与专利保护

黄河三角洲地区高效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综述

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研究综述

制造系统绿色化转向研究

生态经济范文第2篇

1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与外省趋同,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青海地域辽阔,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中藏药生产基地,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二者是相辅相成、水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加大力度,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这对保护生态,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生态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生态化;管理技术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可以说,中国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能源需求量的高速增长,生态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使得我国主要靠能源和原材料等硬资源投入的低技术附加值和低管理附加值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的集约化转型已是势在必行。要达成集约化的目标就要促进技术的革新。这里所说的技术革新不仅指的是工艺技术的革新,也包括管理技术的革新。技术革新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产业由低端向高端游移,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技术革新可以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所谓经济生态化发展是指通过生态理念的渗透使经济系统具有生态功能从而使经济逐步演进为生态型经济的一个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和原料的附加值比重,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管理附加值,减轻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有学者曾计算,如果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企业也能按照硅谷半导体技术的跳跃性发展(集成电路发展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速度和集成度提高1倍,价格降低一半)的话,那么汽车将以超音速的速度行驶,而且每一万里耗油将不到1盎司燃料,购买成本将不到25美分。[1]。摩尔定律表明,技术创新可以使产业显现出相对传统低技术产业的生态化特征。同时,技术创新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比如,生产1000吨玻璃纤维所需能源只有生产1吨铜的5%,但后者却能比前者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技术创新节约了资源,加强了产品功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使得单位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破坏程度日益减小,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因此,技术创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能源替代和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处在工业化过程之中的国家。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传统产业的弱化来促进经济的生态化发展,而必须走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道路。这一点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在重视程度上,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对工艺技术创新青睐有加,而忽视了管理技术创新对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大作用。

管理手段技术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现代信息手段对管理方式的重构。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在各产业大规模推广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的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虚拟制造”,通过系统整和可以大量节约包括能源、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源,实现运营成本的下降,促进经济生态化的进程。农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利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品种培育、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服务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降低沟通成本,增加产业附加值。

管理结构技术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和生态技术的运用来实现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改变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来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生态最优化。

从产业生态学的角度看,在人类构筑的经济系统中,三次产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总称),特别是工业,扮演着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角色。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作为生产者主体的工业企业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但同时也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直接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威胁了人类的生存。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究其根本原因是产业系统中的分解者的缺失。因此,大力培育“产业分解者”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我国来说,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是一件需要实实在在去做并且需要做好的事情。在消费层面上,国家应加大环境宣传的力度,培养公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提高公民的环保素养;在产品制造层面上,要用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全程绿色生产,对绿色生产行为给予奖励,对黑色生产行为给予惩罚。国家要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优化制造技术,建立更科学的运销体系,减少产品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促进报废产品的再循环。[3]管理结构技术生态化创新的进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对经济产业全面变革的过程。在工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副产品再循环。生态工业园是工业生态化的主要途径。生态工业园的企业以企业间的工业化代谢和共生关系为纽带,以掌握关键资源的企业核心,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投入或原料,建立产业链。这样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企业来说,企业的治污费用降低了,也就是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自然也可以相应的提高。对社会来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变小了;在农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发展生态农业就是发展以节地节水、再生能源、良种推广、提高单产为核心的农业发展体系。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就是要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化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可以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为出口时规避“绿色贸易壁垒”作好准备;规模化经营则有利于农业科技的大面积应用和农业信息化的快速推广;在第三产业领域,生态化创新主要表现在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加强绿色服务上。深入推行商品的绿色标识制度,激发公民的绿色消费热情;宣传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适度消费理念,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重视消费品的回收、交换,对第三产业产生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是第三产业管理生态化创新的主要途径。

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产业的融合,而产业的融合将带动新兴的交叉产业的发展,交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我国就业人口的增长。尤其是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的产业。近年来,生态环保企业在世界上已经得到高度发展,已有数百万人为此工作,大量的环保产品进入国际贸易,据估计目前每年起码有5000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额,而中国的环保产品,估计年生产不过40-60亿美元。与国外比较,我国在环保产业的发展上尚有很大差距,在环保工业技术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环保生产的种类和规模很不令人满意。大力扶植生态环保产业,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产业集团,规范环保产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对经济的生态化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同制造业比较,第三产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是一种比较环保的产业。第三产业充分发展可以改善经济生态化的状况。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第三产业是作为一个服务和配套的行业而发展的,对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第三产业开始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

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上讲,一国工业化进程,一般有一个先“重工业化”,再“高加工度化”,再“技术集约化”,最后“经济服务化”的“由硬到软”的趋势。这意味着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发展第三产业要受到本国所处的工业化进程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只能顺应其自然发展进程,对我国来说尤其如此。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还很不充分。比如拿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印度比较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据统计,2004年工业在印度GDP中所占比重只在27%左右,而服务业已占到52%。而同期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2.9%,第三产业只占31.9%。这样的数据导致了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高于印度,为印度的1.3倍左右。

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不利于经济结构的生态化发展,已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能源过度消耗等不良后果。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已经影响到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比如,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已经造成了我国工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大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发展第三产业,就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步伐,健全第三产业的发展机制;就要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以满足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集群效应;就要促进第三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动第三产业向高效率、智能化、管理科学的方向发展;就要优化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着重发展金融服务、创意产业、IT服务业等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管理技术的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技术创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社会价值。促进管理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向生态化、节约化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国人应全力进取,共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滨.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15

[2]万劲波,阎华.以信息化和生态化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2002(6).14

生态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特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

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特点决定了促进青海经济发展不仅对本地,而且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必要从青海实际出发,对青海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1 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与外省趋同,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青海地域辽阔,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中藏药生产基地,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 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二者是相辅相成、水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加大力度,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这对保护生态,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青海发展循环经济,主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规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环境;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以矿产循环发展为突破口,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保护与开发并重,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废物回收利用,积极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突出重点,加快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参考文献:

生态经济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一、来源及含义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三)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四)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二)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CO2)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生态经济范文第6篇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地区近东位置,中国地质地貌“南北中轴”的北段,处在黄河中上游及黄土高原与沙漠的过渡度地带,中国自然区划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汇区域,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十一五”初期,宁夏主体功能区划已经基本完成。据米文宝等[2]的研究,宁夏以县域为单位可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两大类。其中限制开发区又可细分为限制开发农业区和限制开发生态区两类。限制开发农业区包括永宁、贺兰、平罗和中宁4县,面积9278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3.97%。2010年人口为101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5.95%,GDP为266亿元,占全区的15.75%。由于该区域的农业基础条件较好,而综合发展水平只达到全区的平均水平,是宁夏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限制开发生态区包括红寺堡、盐池、同心、海原、西吉、隆德、泾源和彭阳8个行政单元,面积33641km2,占全区总面积的50.66%。2010年,人口为194万,占全区总数的30.69%,GDP为149亿元,仅占全区的8.52%。限制开发生态区主要涵盖宁夏南部山区的大部,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水土资源组合严重失调,其主体功能是进行生态的保育和恢复。

2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指标选择与分类本着科学性、可比性、差异性和用尽可能少的指标来最大限度表征区域生态经济位的原则,参照白洁[16]、孟德友等[17]的研究,从众多的指标中筛选24个指标分成3个系列因子,县域生态经济位由社会、经济和环境这3大因子及各因子所包含的指标组成(表1)。2.2数据来源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按表1中所列指标体系,从《宁夏统计年鉴》中直接查找获得和计算得到宁夏限制开发区县域生态经济位评价原始指标数据。在对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即无量纲化)处理时,对系统发展呈正相关的指标采用公式X=Xi/Xmax进行标准化;对系统发展呈负相关的指标采用公式X=Xmin/Xi进行标准化。其中,X为各指标的标准化值,Xi为描述县域生态经济位的i个指标[21]。2.3单因子生态位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经济系统的态,是生态经济系统过去积累的结果;二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势(生态经济系统的现实影响力和支配力)。单个因子的生态位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Ni=(S+AiPi)/∑ni=1(Sj+AjPj)(1)式中:i,j=1,2,…,n;Ni———i县的生态位;Si———i县的态;Pi———i县的势;Sj———j县的态;Pj———j县的势;Ai,Aj———量纲转换系数;Si+AiPi———绝对生态位。在整个计算过程中都以1a为时间尺度,即量纲转换系数为1a[21]。2.4生态经济位生态经济位的定量评价,本文采用如下公式:Mij=∑ni=1Nij/N(2)式中:Mij———生态经济位;Nij———单个因子的生态位(即社会生态位、经济生态位和环境生态位);n———因子的个数;j———城市个数[21]。

3结果与分析

将所列指标各数据的初始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代入公式(1)和(2)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3。(1)生态经济位各县区两个年份均表现出混沌无序状态,生态经济位整体偏低且相差不大,表现为原始均衡型。各县区生态经济位标准差由2005年的0.0148增长为0.0154,涨幅不大。数值和标准差可以反映出各县区的生态经济位比较均衡,说明各县区发展体系和模式比较雷同,各县区基本相近的生态位必然导致区域内部激烈的低水平竞争,县区间的产业结构相似性很高,互补性不强,产业链延伸不够,客观上对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进化升级起着延缓作用,对各县区发展不利。(2)生态经济位2010年较2005年出现增长的有红寺堡等5县,其余7县全部为下降状态。永宁、贺兰、平罗和中宁4县,由于环境生态位的大幅下降,从而导致生态经济位降低;隆德和海原由于社会和环境生态位均呈下降趋势,且得分很低,从而导致生态经济位降低;盐池和彭阳由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位均处于上升状态,因而其生态经济位长幅较大;西吉和红寺堡由于社会和环境生态位处于增长状态,其生态经济位也出现了增长。生态经济位涨幅最大的是盐池和红寺堡,分别为0.0141和0.0110;降幅最大的是海原县为0.0101。盐池县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位都很高,且都处于增长状态,说明盐池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很健康;2005年由于红寺堡区成立不久,各项事业属于起步阶段,因而其得分仅为0.068,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其各项事业已步入正轨,所以其涨幅很大。海原由于工业三废排放量猛增,但经济实力增长不大,同时社会生态位也出现了下降,导致其生态经济位降幅很大。(3)社会生态位2010年较2005年增长的有平罗等8县,其余4县为下降。整个限制开发区的社会生态位相差不大,除盐池县一枝独秀外,其余都比较低(特别是海原、西吉、同心和红寺堡)说明宁夏限制开发区的社会事业普遍落后,社会事业的发展应当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盐池县由于地广人稀、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医疗卫生事业发达,其社会生态位最高;海原、西吉、同心和红寺堡4县区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又十分落后,因而其社会生态位最低。同心、西吉、海原和泾源应当着力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增加生态移民数量,减轻人口压力;红寺堡、同心、西吉、泾源和海原等中南部县区文盲率还很高,教育、文化事业需要着力提升;红寺堡、海原、贺兰和永宁等县区还应当在医疗卫生事业上下功夫。(4)经济生态位两个时段变化不大,呈现明显的两级分化。贺兰、平罗、永宁、中宁和盐池经济生态位都接近或超过了0.1;其余7县区则集中在0.06左右。前5县经济相对发达,GDP高、增幅快、产业结构合理、人均粮食产量、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及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都高出后者一大截,所以导致了经济生态位的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也与宁夏川区与南部山区经济的两级分化局面相吻合。泾源、隆德、红寺堡、海原等中南部县区应当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符合限制开发区主体功能定位的商贸、旅游等产业;国家和政府也应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后续补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环境生态位由2005年的盐池县摇摇领先变为2010年的红寺堡、盐池、泾源、彭阳、同心、隆德与其余6县两级分化的格局,2010年较2005年出现增长的有红寺堡、盐池等5县,其余7县为下降。新世纪以来,得益于国家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宁夏中南部大量的坡耕地被退耕,前述6县主要位于宁夏中南部地区,这几县是宁夏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主战场,同时由于生态移民,大量人口被迁往宁夏沿黄地区,使这里的人口压力降低,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同时,由于这几县工业三废排放量锐减,治污措施从无到有,能耗也大幅度降低,从而导致了环境生态位的上升。其余6县虽然能耗也有所下降,治污能力也有所提高,但由于工业三废排放量增长很快,所以整个生态经济位出现了下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工业三废的排放必不可少,但平罗、中宁、贺兰、永宁等经济较发达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环境保护,相应的配套治污措施一定要跟上,要进一步降低能耗,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4结论

研究表明宁夏限制开发区县域生态经济系统整体上都是非常不健康的,对周围资源的利用范围很窄,辐射影响十分有限,除盐池县相对较好外,其余县区都存在发展的瓶颈。永宁、贺兰、平罗和中宁4个限制开发农业县在今后发展中应着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泾源、彭阳和隆德3县应当在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着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保障六盘山的生态屏障功能;海原、同心、西吉和红寺堡应当全面改善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经济位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对欠发达县域生态经济位进行定量分析,尤其在指标选取、体系构建等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本反映出了宁夏限制开发区县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方面,它的生态经济位是可以通过人为修复而不断改善的,人们可以通过对生态经济系统柔性化的产业和制度构建,获得一个物质丰富、环境平衡、制度文明、永续发展的理想环境,从而实现宁夏限制开发区生态经济位的改善和提高。

生态经济范文第7篇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前提和财富源泉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方能进行。”因此,“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即是说,任何生产力都是以一定的自然条件即环境为前提的,离开了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前提的思想是清晰明确的。

与此同时,通过劳动过程的精准描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 自然界和劳动一起构成财富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表现”恩格斯更加明确地指出:“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

(二)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人类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只有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可以减少和避免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指出:“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耗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马克思强调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在于说明自然界同人本身的联系,在于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能否定自然界更不能独立于自然而存在。因此,马克思把自然界当作是人的身体的延伸,这是极富有见地的理论,在价值取向上就是说自然界对人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的结构的一部分,不容忽视,不容损害。人类保护自然界和顺应自然规律正确利用自然界,就是保障人的生存,就是在积极生产人自己的活动的机能。显然,马克思关于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观点,包含了生态学的哲学思考,极具意义。

(三)“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思想

“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揭示的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质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人道主义”。由于“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要将自己的实践活动根植于自然系统中。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那种将自然界看作敌人,而采取一味斗争的态度,与自然界“和解”的态度,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从而使各种环境问题就能得以缓解。

二、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误区

生态经济强调生态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效益, 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活动的载体, 又是生产要素, 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经济强调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并重, 在利用时抓环境保护, 力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保护在发展中动态平衡。总之, 生态经济是生态和经济并重、双赢的经济形式, 而不仅仅以其中之一为目标。我国一些地方却不是这样来看待生态经济的, 归纳起来有两类错误的行为, 以生态换经济的行为和以经济换生态的行为。

一类是许多地方本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山清水秀, 空气清洁, 树木繁茂, 资源丰富, 但是在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的政策下, 资源被过度开发, 空气和水被污染, 人为的痕迹破坏了自然的风光。

另一类则是该地方本来没有可以作为旅游的生态环境, 但是地方出于某种考虑, 而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生态旅游景点。对这类行为, 我们应该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如果发展生态旅游的投入能够以收益的形式回收, 那么我们不妨将这种行为看作一种投资, 该投资以产业的形式存在, 并且是盈利的, 那么我们可以支持这种投资。如果非但没有盈利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则应该寻找更好的经济、环境双赢的经济活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和支撑点, 并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综合考虑, 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全民生态经济教育,更好为和谐社会服务

生态经济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态环境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 和经济系统的性质及规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关系,认识生态环境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克服对生态环境冷漠无知的态度,确认与自然协调发展新观念的教育活动。

1.协调的自然观。全球都市化正在改变人类的物质和社会生活环境,加快全球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诸如,人均耕地面积的锐减,水资源的日益紧张等问题使人们感到了资源所带来的压力。人类应确认生物和环境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权利和地位,从而自觉地善待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最主要的是改变自己的主体性立场。必须把人类自身的利益看作是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放弃孤立地、主观地对待人类权利的态度。

2.适度的消费观。在当今,一些人把所消费掉的东西多少,消费水平的高低,看成是事业成败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志,人变成了消费机器。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极其不正确的。人类应该树立“全面的需求”与“适可而止的消费”的观念,在维持和延续环境资源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消费。在生活方式方面要走生态道路;树立生态消费的新思路;包括在能源消耗、交通方式的选择、日常生活消费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要避免浪费。

3.持续的发展观。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浪潮。但在后期,这种发展观及其实践模式受到来自经济发展自身的严峻挑战。从70年代起,社会发展的概念进入一个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深刻,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三点: 一是整体发展,即把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矛盾或利益加以整合,使之协调发展;二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确保子孙后代的发展;三是公平发展,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公平。

4.综合的效益观。以森林为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利用自身的群体效应,对环境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具有三大效益,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三大效益中,生态效益越来越重要,经济效益在林业中一般而言已不再占优势地位。人们必须深刻领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内涵,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林业持续发展。

总之, 人类社会应当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来指导经济, 走生态经济的道路。在保护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维持生态潜力的基础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生态经济范文第8篇

【生态旅游定义经济意义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再定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非凡顾问、墨西哥专家Ceballos-Lascurain(1996)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探究和实践。Hetzer认为所谓"生态上的旅游"应具备四个内涵摘要:环境冲击最小化(minimumenvironmentalimpacts)、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冲击最小化(minimumculturalimpacts)、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maximumeconomicbenefitstohostcountry)、以及游客满足最大化(maximumrecreationsatisfaction)(Miller,1993)。

Ziffer(1989)从当地社会参和出发,认为生态旅游隐含了地方社区参和观光发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发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区能适当地行销、设定旅游规范和产业经营规范,以及合理取得财务来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区的资源和环境品质。

世界银行环境保护署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摘要:"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山禾,2004)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山禾,2004)是摘要:"提供保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熟悉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摘要: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和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探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索、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探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马聪玲,2002)。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如"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摘要:"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义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定义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有关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摘要:

一、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和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摘要: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探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摘要: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定和注重新问题的探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探究。

二、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探索

从以上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旅游资源和景观环境,人文资源紧密相关。早在二十世纪

五、六十年代,英国地理学者Kirk(1951)即指出摘要:在被人类感知之时,环境被赋予了外形、内聚力和意义的整体,一旦意义被赋予后,便会代代相传(Johnston,1986)。近期探究指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里,除了早期CarlO.Sauer(1925)所关注的物质面向之外,尚存在其它不同异义,例如象征(symbolic)或美学面向等隐喻的景观概念陆续被学者们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在景观描绘及意义赋予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不同的定位,并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而具有选择性对景观观赏行为作出分析。景观是人类周遭可见的实体环境,也是一种可以提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因此它提供的利用功能就成为人类保护它的理由,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经济意义。

(一)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作为一种资源从架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论是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长",或随成长而来的并发症(冲击),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物质循环是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岩石圈所含的物质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为物理变化最具抗拒性,换句话说,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马斯洛(Maslow,1968;1971)提出的人类需求层级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无疑的这是真善美的境界。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feeling),而使他感觉幸福(Senseofwell-being),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experience)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强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乐。除了这些身心所获得的感受之外,同时也获得知识、记忆、价值、态度、信仰、感动、欲望、情调等内心的成长。这些感受的获得正是情意教学的目标,也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再者,旅游资源所提供自然实习是大众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好教材和教学环境,也是对书本教材的有益补充。最后,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征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假如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功能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四)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大自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泉源,提供科学探究的环境。无论是生物科学﹑自然科学﹑或是工程科学都可从自然中找出法则。同时,旅游资源提供了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的探究场所。由于无限制地不当开发及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生态旅游将有助于集水资源保护、生物的保护、人文形态的保护﹑历史和古迹的保护﹑原始环境的保护﹑游览观光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等。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难,而成为安宁的自然环境。

(五)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体现为三个方面摘要:直接、间接和交叉影响。直接影响反映在单个旅游者会由于生态旅游环境和行为支出增加,而间接影响体现为提高其它的旅游消费行为,交叉影响是生态旅游带来的诸如"口碑效应"等潜在影响。生态旅游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观能够不断地促进区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可以使社会分工达到合理化,扩大社会就业机会。正如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秘书长艾杜阿尔多·佩德罗斯在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2004)上指出的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旅游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凡是在就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尤为显著。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腾认为,私有企业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除盈利外,还要保护环境,取得社区的支持。同时,厄瓜多尔学者奥斯瓦尔多·马吉奥探究得出一颗50年古树发挥生产氧气、清理污染、保持水土流失、为动物构建家园等功能,其价值为19万美元的结论。可见,生态旅游构筑的价值链不仅仅是现实经济意义上的,也是潜在的,长期的(聂晓民,2004)。

三、结论

探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和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生态经济范文第9篇

(一)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6%。万峰湖周边正是黔、滇、桂三省(区)石漠化连片区。(二)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曲靖、文山州、黔西南、百色正是国家主攻的贫困区域。(三)各种污染源对万峰湖生态环境的破坏。南盘江流域周边至少有七种污染源。一是来自企业的污染,虽然库区周边经济明显滞后于其他地区,但对库区水资源影响甚重,如化肥厂、水泥厂、电冶厂、化工厂和整日挖山施工等,使之周围烟雾、粉尘较大,大气污染严重;二是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染,生活垃圾和生产污水,该流域的若干市县目前建立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有限,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南盘江流域;三是肥料和农药的污染;四是养殖业污染;五是船舶的污染;六是因自然灾害漂浮物的污染;七是有毒危险品运输污染。(四)万峰湖区域大旱的警示。近几年因100年不遇的大旱,万峰湖水位大幅度下降,南盘江流域几十万人面临饮水困难,大旱必有大涝。黔、滇、桂三省(区)际结合部的万峰湖区域既是山区、老区、经济落后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该区域资源丰富,有以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煤炭资源、生物资源、有色金属资源等为代表的多类资源,且资源组合良好,具有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但是由于三省(区)市(州)界线的分割,经济发展的差异和资源开发的差别,加之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规划,从而严重影响了万峰湖区域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区域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以及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淡水是21世纪最紧缺的资源。构建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事关珠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对我国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由于众多原因,万峰湖区域发展目前仍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亟需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大项目的优化配置和政策的支持力度,强力推进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建设。构建以曲靖、文山、黔西南、百色为主导的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将有效地化解黔、滇、桂三省(区)际结合部共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两大边界冲突问题,实现省际结合部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创建资源互补、产业互联、市场互通、经济互惠的共赢、多赢局面。

二、构建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的基础条件

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主要包括云南省的文山州、曲靖市,贵州省的黔西南州,广西自治区的百色市。万峰湖区域无论是地理气候、人文传统,还是资源分布、交通格局、产业基础,都具有同质性。应按照“生态优先、综合治理、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将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走生态发展之路,统筹处理协作圈内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万峰湖区域正处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特征,以及该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选择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的资源型产业结构是黔、滇、桂三省(区)际结合部万峰湖区域各州市的必然选择。万峰湖区域各州市主导产业间关联互补作用较强,特别是矿产业与能源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强,矿产的开采和加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产业就是工业发展的命脉。产业合作发展关系到边界区域四州市的整体利益,产业合作已经成为四州市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顺应万峰湖区域各州市发展的需要,早在2005年黔西南州就提出构建南昆经济走廊煤电铝生态工业基地的区域合作倡议,倡议得到三省(区)四州市的积极响应,从此拉开了黔、滇、桂三省(区)际结合部的万峰湖区域四州市产业合作发展的序幕。(二)万峰湖区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黔西南州居住着布依、苗、彝、回、汉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45.6%;百色市有壮、汉、瑶、苗、彝、回、仡佬7个主要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7%;文山州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等1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8.4%;曲靖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7.6%,但少数民族个数却不少,有彝族、回族、壮族、布依族、苗族、瑶族、水族等。该区在几千年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个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该区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各民族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涵容、彼此依存、不可分离。各民族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相同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各民族之间必然产生相同、相近和相似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习俗。由于该区文化形成发展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积淀,长期以来本区文化的延续性和融合性较强。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的闭锁性,使得外来文化很难改变原有的文化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各民族间的同质性和亲和力;另一方面,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在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存,共同发展的牢不可破的民族友情。在目前经济要素配置不优的状况下,文化成为万峰湖区域经济和城镇空间组织的纽带,因此,地域文化成为构建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的“文脉”。(三)万峰湖区域为喀斯特生态群,自然旅游资源总体趋同。四州市“山同脉,水同源”,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同脉共生。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开发条件较好,已建和在建的有国家重点水电工程鲁布格、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等一批座界河大中型水电站。黔西南州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发电量达1,000万千瓦以上,年原煤产量已突破2,000万吨,黄金远景储量达1,000吨以上,被中国黄金协会誉为“中国金州”。曲靖市水能资源可开发利用300.31万千瓦,已开发利用135.46万千瓦,已发现47种矿产资源,总储量354.7亿吨。煤炭远景储量270亿吨,占全省的56%,占云南全省总储量的36%。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水能资源可开发量176万千瓦,已开发利用的水电装机容量为45.87万千瓦,境内优质铝土矿储量为3,385万吨,具有规模开发潜力。百色市已探明矿产有57种,是我国十大有色金属矿区之一。其中铝土矿已探明储量7.8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以上,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煤的储量在4.5亿吨以上,现已成为广西产煤的主要基地。百色市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达500万千瓦以上,已开发利用近400万千瓦,优势矿产资源是铝土矿,铝土矿探明储量达7.5亿吨,百色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该生态经济协作圈的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共生性特征明显,互补性强,颇具规模开发潜力。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万峰湖区域“山同脉,水同源”,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同脉共生,为构建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提供了系统的物质条件。(四)现有的产业合作———从加工制造到旅游业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万峰湖区域已基本建成大交通运输网络,已基本构成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理空间。可否考虑建立共同的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共同开发物流市场。共同建设以货物集散、仓储、运输、配送为主的现代化、开放式和多功能的综合物流园区,共同建设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物流电子数据的普及和应用,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积极推广现代物流技术,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五)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依托万峰湖及周边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等,加强旅游产业合作,构架万峰湖生态旅游网络。一是加强旅游规划合作,坚持规划优先,突出重点和特色,联合规划旅游资源和景区景点,共同策划和推广环万峰湖精品旅游线路,并与当地规划有机衔接。二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壮大旅游产业基础。三是构建协作圈内无障碍旅游,推进协作圈内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客源互动、旅游产业同兴。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的建立使资源互补性得到加强、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三、构建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的价值取向

(一)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的建立,使合作的多方都面临着共同的发展机遇,存在着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竞争的态势。这是共享发展机遇,是创造更多发展成果的现实选择;是有效避免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促进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最佳选择。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的四州市经济基础相近、发展水平相近、发展需求相近,势必在机会、资源、政策、行动上进行激烈竞争。相似性竞争,势必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不利于区域后发优势的形成。而加强协调与合作,则有利于充分发挥构建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的重要作用。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可共同分享区域经济合作的收益,共同抵御来自市场的各种冲击,共同营造稳定和充满活力的周边经济环境。(二)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是达到互利双赢,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共同选择。圈内四州市具有开展区域经贸合作的地缘、市场、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优势,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消费水平等相似。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有利于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整合开发优势资源,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产业布局;有利于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改造和提升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有利于加快黔、滇、桂三省(区)际结合部的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和基础设施对接,拓展合作领域和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更多的贸易创造效应和投资乘数效应。(三)构建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合作机制。区域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这就必须建立四州市政府合作机制。政府合作机制的建立,要突破单位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确立协作圈公共管理的新思维。在此基础上,政府间共商协作圈内区域市场的构建途径,以制度性的合作规则来保证整体发展所达成的共识,形成协作圈内共同遵守的公约,以强化地方政府调控政策的规范与协调。政府合作机制的主要方式,一是学习交流。不定期组织学习团、交流团到对方省(区)进行参观、访问、学习、交流等增进了解和共识,寻求互利合作的重要渠道。二是论坛和合作洽谈会,建立“三方四州市”对话机制。促进政府间的合作,使黔西南州可以通过北部湾经济区“借船出海”,也可以通过云南走向印度洋和大西洋,拓展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实现共同发展。三是信息共享。利用圈内已有的信息化设施,建立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圈内综合信息交流系统,促进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信息互动与合作。四是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制。通过“三方四州市”联席会议制度,着重协商关于协作圈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确定协作圈内合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领域,达成的共识作为推进协作圈经济合作的指导性文件。(四)将构建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从珠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视角、从三省(区)结合部区域生态经济协作发展的视角,由国务院牵头,协调三省(区),按照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原则,共同编制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圈内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保护一体化和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加强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并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大力发展以资源高效合理利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化城镇,并建立环万峰湖旅游战略联盟,发展有高原湖泊特色的生态旅游业。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主要是实施“绿色生态万峰湖工程”,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污水达标排放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及湿地保护工程。形成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的长效机制。加强立法,制定和完善加强环万峰湖保护治理、促进经济开发等方面的法规;制定新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分行业制定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生态保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生态经济范文第10篇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中,自然观,在今天更确切地来说应该叫生态观,同样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那么自然观就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钥匙。具体来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自然界的先在性、决定性。马克思主义是唯物辩证法,非常强调物质对意识的第一性,同理,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也非常强调自然的第一性、独立性。第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主观能动性。人类从自然界进化而来,在长期的从自然走来的过程中,人区别于动物的明显标志便是认识自然、运用自然,进而改造自然。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容轻视,同样,这种能动性也不能片面地夸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我们无法完整、准确地乃至于客观地把握,就是人类行为对自然的较为近期的影响,我们也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把握。一方面,这是一个主观真理逐渐向客观真理靠近的过程;另一方面,主观与客观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合一”的境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天人合一”不是马克思主义认为的人类能够达到的高度。第三,社会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之处在于“联合起来的个人,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在这里,人类的本质特征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也迫切地要求在应对全球生态社会危机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乃至于不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实施绿色新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深刻内涵。总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整个世界的历史就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自然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先在性、客体性。人与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人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制于自然,依赖于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将自身融入自然或以自然充实自身。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又是主体。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对自然改造中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把人的意志力量绝对化,而是为了把人的意志力量严格限制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前提之下。生态系统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自然异化产生的生态问题是人类一手造成的。生态系统的调控,首先是对人类行为的调控。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并不意味着人这个主体掌握自然的控制权。相反,人类必须服从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章中,天才般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节约问题。在这里,抛开生产的目的,分析了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特别是对生产排泄物的利用、生产排泄物的减少,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此外,对消费排泄物的重视,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前瞻性。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的社会化集聚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和工人,从而产生了生产条件的节约,同理,生产的社会化使得生产的排泄物能够得到规模化的运用,甚至于人口的大量集中使得消费排泄物的利用也非常可观。当然,马克思指出,这种运用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否则,也会出现消费对环境的破坏。正如马克思在该章指出:“消费排泄物对农业来说最为重要。在利用这种排泄物发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用来污染泰晤士河。”[2]由此可见,虽然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距今天已有160余年,但是其思想中倡导的生产生活排泄物再利用却高度切合循环经济的“三R”原则,特别是再循环和再利用的节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思想

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遵循着内在的循环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资本主义大生产对土地肥力的滥用,加上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的城镇化,使得大量取之于土地和自然的物质不能回到土地和自然,“物质变换的裂缝”造成了严重的自然危机、生态危机,进而引发社会危机。而这一切,在非马克思主义看来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看到的却还有人与人的关系,要调整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使得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无愧于人类的伟大,就需要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革命。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落脚点。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思维方式的整体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通过社会组织的中介才会发生相互影响。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自然界的影响纳入考虑的范围,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运行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显著特点。

(二)价值论维度的协调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当时的两种主要观点:一是地理环境决定论,它主要强调地理环境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而不注意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二是人统治自然的思想。马克思意识到,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于“合理调节”和“协调控制”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人类生存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协调,达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让经济发展在绿色的大道上幸福地前进。

(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展现在人面前的自然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三、结论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思想,既有方法论的启示,也有具体的绿色发展观念。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和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科学、全面、深刻的继承和发展,对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海南考察时,明确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与马克思高度重视自然生态的思想如出一辙,而“联合起来的个人”,能更有效地克服单个个人、地区和国家的局限,在更大的范围和层次开展环境合作治理,实施绿色新政,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社会危机。

上一篇:基层文化范文 下一篇:文学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