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23:17:13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渗透;实施

目前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国家愈发注重对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并积极加强对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的生态环境教育方式是渗透式模式,在所有学科中都融入生态环境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教师应加强研究分析,合理运用,保证生态环境教育的有效渗透和实施。

一、生态环境教育在小学

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意义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特征[1]。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它能够在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环保意识,实现生态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的目的。

二、生态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策略

1.挖掘教材中生态环境教育资源

小学语文课程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的原因之一就是教材中包含了众多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基础。教师应对教材中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利用,在保证学生能够对课文中心思想等进行明确理解的同时,提升其生态环境意识。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甚至使生态环境意识深刻融入学生的思想体系中。教材中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如《小蝌蚪找妈妈》《鸟儿天堂》《猫》《坐井观天》《翠鸟》《小壁虎借尾巴》等,教师应充分挖掘,合理运用,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并意识到美好的环境需要人们的爱护。例如,在学习《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时,学生能够了解到,鳄鱼虽然凶猛,但是却能够与燕千鸟和平共处、相互帮助,从而对生态环境中的共生现象进行理解,并发现动物之间的美好友谊。

2.创设情境体验式教学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和插图都独具美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学生体验,从而激发其对生态环境的热爱之情。例如,在学习《小池塘》一课时,教师播放课件,为学生呈现清澈的池塘中,倒映出璀璨的星光和轻纱般白云的情境,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带领学生理解好词佳句,品味语言文字[2],使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体会美好的情景,并在阅读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有人想要破坏小池塘,同学们应该怎样做?”以此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欲望,提升生态环境意识。小学生十分热爱表演,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其融入情境之中,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例如,在学习《山中访友》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作者对文章中的自然景物的拟人化,设置山中情境,请一位学生扮演作者,再邀请多位学生扮演文章中的景物,根据自己的角色特征,与扮演作者的学生进行自由对话,使其充分感悟到生态环境的美好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

3.拓展生态环境教育渠道

教师应有意识地拓宽生态环境教育空间范畴,使其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为学生提供在实践中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机会,而不是仅将其局限在语文课文的教学中。例如,教师安排学生以“美丽的校园”为题目进行作文写作时,可以提前组织学生考察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地图,在考察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准确标出建筑名称,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景物,在作文中进行详细描写。这种方式既拓展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环境教育的渠道,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充分意识到校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总之,生态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渗透范围十分广泛,教师应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合理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参与体验,融入情境之中,感悟生态环境的美好,使其直观体会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提升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娟.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2014,(1):52—54.

[2]王元华.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赤子,2014,(3).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范文第2篇

一、主动将环保工作纳入供销综合改革相关工作

结合供销社综合改革相关工作要求,将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完成情况纳入检验供销综合改革成功与否标准之一,目前拟定的《市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及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支持社属农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企业积极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该项补助资金占补助专项资金的30%。”

二、在系统内全面开展“供销+创新+环境保护”行动,落实《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

依据“供销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原则,制订了“供销+创新+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下发各县(区)供销社。在全市供销系统内明确:至2018年3月底前各县(区)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或成立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全面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工作;2018年7月底前新建或规范提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00个。

三、及时召开系统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推进会,落实《空气质量突出问题整改推进总体方案》

市供销社联合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召集全市六县两区供销社分管安全和业务的副主任和9家烟花爆竹批发经营公司,紧急召开了供销系统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推进会。会上,组织学习《中心城区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方案》,并传达了市环保委办关于总体方案整改工作文件精神,市烟花爆竹流通协会负责人、烟花爆竹批发公司作了表态发言。会议明确要求:一是各县(区)供销社要配合当地公安和安监部门加强对烟花爆竹企业的管理;二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烟花爆竹安全和环保工作重要性认识;三是要制订措施,突出重点,配合做好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

四、提前部署、主动作为,联合进行农资市场专项检查,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范文第3篇

采撷的可能性在于民族生态文化的“生境血缘”。对其采撷尊重了民族文化与人类生产生活间的客观联系,回应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破解思想资源贫缺与实践乏力的需要。

(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蕴含于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精神信仰之中的生态智慧,衍生于人们在长时段生产生活中习得的经验,积淀于生命环境在时空中的变化,诠释了“人”对于生态系统之中“他者”的尊重与理解。1.人与自然的共生观共生的生态环境塑造了共生观念。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多为对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大的攫取型经济。各族人民在“采集渔猎经济、畜牧与农耕”等经济活动中,他们的“精神特征不在于它的逻辑而在于他对生命的情境。他对自己的观点既不是理论的也不是实际的,而是共生。在自然世界中,他们并未将自己放置于一个独特和优越的位置上。所有生命形态都具有亲缘关系”②。以生活于稻作文化区域的壮族为例。壮族先民通过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图腾信仰的精神路径,嫁接了同处生态系统中万物与人的亲缘关系,建立起共生秩序,以约束人类干预自然的尺度,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中“稻谷、鱼、猪、牛、马”等都各有“灵魂”。在共生状态中,诸物皆灵魂与肉体合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旦因人不当干预,将生境诸物的魂吓跑(驱赶)出肉体,将导致人面临生存危机。《布洛陀经诗•造火》中就有因人不当使用火,而致“王的三代祖宗不愿留,王的祖神不愿住”③的记载。共生平衡失调,“河鱼妖怪,稻谷妖怪,牛妖怪,银钱妖怪,首饰妖怪”④等人类生存条件恶化的灾难必会出现,最后只得在布洛陀⑤的指点下,当事人通过仪式展开忏悔,并收敛起干预自然的尺度,才使得生存环境中的诸神、祖先、诸物恢复至共生秩序,人方得安居乐业。同样,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原生宗教文化中也都广泛存在蕴含共生观的现象。如:傣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神林文化”、藏族的圣山圣湖崇拜、侗族的万物崇拜、布依族的图腾崇拜等,都表明各少数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在诸多禀赋共生智慧的文化内涵中,我们虽无法运用现代逻辑去理解其合理性。然而,无论禁忌是否符合现代人观念的“情”与“理”,它作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调控手段确实存在。“他们对待自然万物的方式与对待,都体现了一种共生道德情感,进而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和情感活动”⑥,并以此维系着人类与自然间的共生秩序,为人在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2.适度开发的发展观适度开发观阐述了人对大自然的“干预尺度”,它解决了人如何调和自身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智慧。为适应区域地理条件与生产力状况,“靠山吃山,靠林养林”成为生存于该时空中的少数民族人民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经济思维,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耕作技术。如:为不伤害土壤中植物根系,尽可能地采取粗放的免犁技术;为顺应不同植被的生态状况,对土地进行功能区划,实施差异化的耕作技术;为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行多时段土地轮歇制度等”①。以森林资源为例,“我国长江流域(26.69%)、黑龙江流域(24.82%)的森林蓄林资源占据了全国森林蓄积面积的51.51%”②,两江流域之所以有森林资源的大储量,除自然涵养外还同居住于该地的少数民族所秉承的适度开发理念分不开。例如:侗族有“爱护森林、植木造林、封山育林”的传统,至今还有很多侗寨仍旧保留着“儿孙林”③的习俗;云南富民彝族,认为竹林的生长兴衰象征民族的兴衰;怒江傈僳族多以禁止采伐的茶树、紫柚木等植物为氏族命名;蒙古族、赫哲族对所需保护的树种、草原有明确的要求,不许砍伐的种类甚至连树枝也不许采摘。可见,正因民族生态文化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做出了要求,才有效防止了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保持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和谐。

(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生态制度文化生态制度文化产生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实践,并通过意识干预与组织制度起到约束文化主体的作用。我国少数民族也正是通过这套制度文化的约束来保护生态环境。1.以习惯法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于日常生活与劳作过程中的习惯法,是少数民族人民用以保护自然资源的主要制度性内容。“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明文法之外,依据民间社会权威与社会组织,赋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总和”④。我国清代“嘉庆”至“咸同”年间的贵州布依族村寨便出现了《护林碑》。贵州兴义顶效的《护林碑》载道:“窃思天地之钟,诞生贤哲;山川之毓秀,代产英豪。是以惟岳降神,赖此外城之气所淤结而成。然山深,必因乎水茂;而人杰必赖以地灵。以此之故,众寨公议,近来因屋后放牲畜,草木因之催催,巍石成嶙峋,举目四顾,不甚叹息。于是齐集与岑性面议,办钱十千,木品与众永人为后代,于后代培植树木,禁止开挖”⑤。依碑文可见,村民已认识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并明文禁止开挖砍伐树木,并将种植树木作为一项社区规范确定下来。同样,纳西族在其原始经典教义《东巴经》中也同样蕴含了水资源保护的制度性内容。如:禁止向水中扔垃圾;禁止向河流中吐口水,禁止在水源地宰杀牲口,禁止在水源旁排便等。分布于黔、湘、桂的侗族《侗款》在自然资源确权方面有详细的规定:“屋架都有梁柱,楼上各有川枋,地面各有宅场。田塘土地,有青石作界线,白岩做界桩。山间的界石,插正不许搬移;林间的界槽,挖好不许乱刨。不许任何人,搬界石往东,移界线偏西。让得三分酒,让不得一寸土。山坡树林,按界管理,不许过界挖土,越界砍树。不许种上截,占下截,买坡脚土,谋山上草。你是你的,由你作主;别人是别人的,不能夺取。屋场、园地、田塘、禾晾,家家都有,各管各业,各用各的。”⑥自然资源产权的明确,解决了私有资源与共有资源产权不明、环境责任不清的问题,进而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制度性基础。2.有效的组织制度保障较为完善的组织制度保障了各项生态保护规则落于实处。首先,在组织领导上,由经社区民主推选出来的首领(组织)实施执事活动。如苗族“议榔”是苗族社会的基础组织形式。“议榔”最高权力机构是合款大会,大会由榔头、款首主持,制定“款约”,并选举产生各种执事首领。“款约”涉及到社会生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地区安全等诸多方面。至今“议榔”在苗寨中仍发挥着自律作用;其次,严肃惩罚措施。族人一旦被认定违反习惯法,将按照习惯法所规定的内容实施处罚。“黔南瑶族,以习惯法为准则,审判时由寨老召集族众,对违法者施以批评教育、请酒赔礼或惩罚示众;贵州水族则由‘三老四公’负责履行乡规村约的处罚权,对违反习惯法者给予惩罚”①;第三,以生态道德性施行制度内容教育。惩处是对身心的处罚,教育在于提升内心的意识。两者的有效结合为乡规民约秩序的运行提供了“道德”保障。“如壮族习惯法中的惩戒条约直接规定了,一旦触犯习惯法,当事人没有选择余地,仅有接受和服从。违法者不仅要受到条约规定的惩处,个人还将在未来生活中背上‘骂名’。在广西龙脊十三寨,对于违法者的‘游村’和鞭挞刑,不仅使违法者在身体上要接受处罚,还要在心理上接受其他村民的嘲讽、谩骂。”②同时,“在大部分甚至全体村民到场的情况下,对违反者实施惩处,以实例对村民进行现场教育”③。得益于上述生态管理意识与管理制度的存在,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才得以在“有形审判”与“无形教育”中获得塑型,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因此获得了保护。

二、采撷的意义

采撷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汲取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的基础单元框架。民族生态文化不仅为我们思考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政策提供基础性的依据,也凭借其生态智慧的共通性可为国内其他地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慧滋养。“我国地理空间是一个自西向东逐级下降的斜坡,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东连横断山脉,地势下降至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其间又有塔里木与四川等盆地。向东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和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三级阶梯落差,南北又达30个纬度,温度与湿度的差距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④在如此特殊地理环境中,生成了具有不同文化性格的民族单元,孕育出多样的民族文化。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人类福祉的发展旨愿,如其开展能够尊重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差异与历史生态文化,可克服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水土不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增强其信度与效度,真正满足符合区域人民的长远发展利益需要,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的。

(二)有益于贡献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现实环境问题并未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而消失,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发生如此状况的归因在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子系统追求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同一生态系统之中,生态保护在执行依据上出现了‘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剥离”⑤。文本法与实践法之间存在的沟壑,无疑会导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无力,致使生态环境状况恶化。事实上,文本法与实践法之间存在沟壑产生的原因,有着深刻的“现代化”背景。“现代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正处于在现代化过程中,这是文本法与实践法分离的重要原因”⑥。其一,因自然历史而形成的中国传统社区,社区内的规则往往是根据具体情景做出行动判断,其情境规则不以效率为协调指南,而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间的和谐为目标。如此的“情景化法规意识”(行为规范意识),距离依据西方文明法律制度设计而成的政策系统还有相当的距离;其二,当下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由外力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同样也是借以“现代化”的力量,将民族文化排除出去,继而选择了一条不顾区域历史传统文化,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预防与消解上述症结,需调整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从认识与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子系统入手,促成社会文化系统与生态系统实现衔接,并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法律制度建设困境提供解题路径。也因此,富含生态制度智慧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关照了特定时空下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其采撷于文本法与实践法沟壑的弥合是大有裨益的。

(三)有利于贡献生态文明本土理论建设一种理论建构的价值与其普世力密切相关,那些越是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论,往往也被认为是越有价值。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来说,诸如生态现代化等理论显然脱离不了其“源于西方、说明西方和未来西方”的印记,其理论关切的是西方“现代化”能否可以在生态环境危机背景下获得推进。然而,“影响社会科学理论普适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理论是否具有超越特定意识形态的属性以及理论研究所囊括的经验范围等,应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①“西方生态保护等理论在现代化取向、实证分析单位、路径分析、结果分析、对社会公正议题以及对于环境的定义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局限性。”②具有地域生态关怀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作为一种信念,是中华民族对本土发展方向的坚持,作为一种展望,是对外来文化体系兼容的乐观,作为一种路径,是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可为我国本土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输送智慧营养。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具有非常解释力的禀赋自我文化性格的理论作为支撑,也惟有如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可顺利实现。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壮族山歌 生态意识 民族经济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东盟经济贸易的不断扩展,使得当今广西民族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随之而来的经济负面效应也在深刻阻碍着广西民族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广西壮族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壮族是一个能歌善唱的民族,从生产劳动到婚丧嫁娶都充满着优美的山歌,壮族山歌几乎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生态视角综观内容丰富的壮族山歌,我们不仅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浓郁生态意识,还能感受到千百年来壮族百姓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通过对壮族山歌中自然生态意识的审视,挖掘并整合壮族山歌的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从文化的高度汲取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力量,为壮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壮族山歌中体现的自然生态意识

壮族在长期的稻作生产中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与大自然紧密相关的地方特色文化―“那文化”(即稻作文化)。即使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壮族百姓耕作、收获仍然与气候天象等自然环境紧密相联。随着稻作文化的不断发展,它对壮族山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敬畏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与大自然紧密相关的山歌应运而生,影响后人。

自然至上的生态意识观。壮族稻作文化是一种对大自然极具依赖性的传统文化,这就决定了其农业生产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自然规律须遵照,农事季节要记牢;生产跟着季节走,五谷丰登产量高。春雨惊春清谷天,不误农时闹田园;玉米花生须除草,早稻抢种莫迟延。夏满芒夏暑相连,田间管理要周全;防涝防虫抢双抢,插完晚稻在秋前。秋处露秋寒霜降,森林火灾要提防;冬种蔬菜效益好,要为明年翻两番”。①这首节令歌通俗易懂地唱出了壮族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这朗朗上口、好记易学的山歌表达了壮族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自然观察,表现了壮族人民勤劳俭朴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警醒世人只有严格恪守自然规律,才能顺利从事生产活动。

壮族先民对世间万物都很敬重,有的甚至奉若神灵。在壮族很多祭祀自然、神灵的节日里人们赶歌圩、唱山歌以祈求自然、神灵庇护,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壮族民间有“青蛙(又名蚂虫另)叫大雨到”之说,传说中青蛙是雷神之女,掌管风雨,不能得罪。而稻作生产十分依赖自然气候,讲究天时地利,因此壮族特别敬重青蛙,奉为神灵。人们唱《蚂虫另歌》、跳蚂虫另舞祈求蚂虫另庇佑。为了获得需求而使用祭奠祷告的语言,并施加以巫术来打动神灵而唱的祭祀山歌,虽然带有浓厚的迷信观念,但是却完整地表达了壮族百姓视万物生灵如珍宝,敬重自然的生态精神实质。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粮”,壮族村落选址必须依山傍水,与森林共存。在壮族的生态意识中,森林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几乎每一个壮族村落都有一片被认为有神灵依附的树林,村民对树林加以保护,禁止任何人在其周围大小便、扔污物,不许随意砍伐。每年人们都要在神树下欢歌起舞进行祭祀活动以表达祈祷神灵保佑的愿望。正是壮族对植物的自然崇拜蕴含了壮族人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

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认识观。农忙时节壮族人民对种苗进行优胜劣汰的挑选以保证收成更好,而壮族自古以来视自然天地、万物生灵为同类,能够情深意切地与万物平等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就流淌出了有情有义的原生态山歌:“手掌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你知我也知,无奈少地土。今日拔掉你,痛心又痛骨。县官也分家,皇帝还移位。思想世间事,莫论主人非。请你快离座,同我把家回。”这首选苗歌表达了壮族百姓内心对种苗的不舍,以风趣的歌调对它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它们讲述人世间的诸多无奈,把禾苗活生生的当作自己的同伴。这样的山歌传唱正说明了壮族人民对自然界的清醒认识,传达了壮族山歌所包含的对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浓郁自然生态意识。

“有牛来耕田,田里堆黄金;有牛来犁地,田里铺金银;人人勤耕种,岁岁乐丰登”②。由此可见,长时间的稻作生产使壮族人民与耕牛结成患苦患难的共同体,明白耕牛对于他们改造自然的重要性,所以壮族先民创造了极具生活气息的“脱轭节”以表达对牛的敬意。脱轭节这天牛不用耕作,人们要给牛和牛舍进行大清扫,并且拿五色糯米饭、腊肉等供品到牛舍前唱山歌:“牛轿业谋咧,牛轿业牟瓶;四月八到了,脱轭节到了;我把牛来敬,我把牛轭脱;让你喘口气,让你歇歇脚;吃口好料子,听我唱牛歌。……样样经过你的肩膀,人们吃早饭午餐都靠你出力;犁地黄牛犁,耙田水牛干;下雨你也去,刮风你也走;我们永远不忘你的功劳,牛!”③脱轭节表达了壮族人民呵护自然万物,真心珍爱劳动伙伴的情感;注重耕牛的日常护理和休养成就了劳作休息、同甘共苦、人畜相亲相爱般的兄弟情谊,这可以视为独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层次生态意义,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实践提供鲜活范例。

发展民族经济对壮族山歌自然生态意识的价值诉求

在推崇生态文明的今天,发展民族经济必须从文化的高度主动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壮族山歌蕴含着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思想,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壮民族地区以最小的生态破坏,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协调人与自然的现代冲突,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意义的参考标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价值追求。广西壮族地区受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形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依山而建,临水而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很强的生存方式正是壮族对于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依赖关系的真实反映,构成了壮族百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

对壮族百姓而言,世间万物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无上的,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人们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条件下,才能够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长久生存下去。这种原生态的自然价值观念虽然带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但它与当代民族经济发展普遍追求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目标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推进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站在壮族共同价值追求的层次上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奠定广西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这样才能引导和约束人们在处理经济与自然关系上的行为方式,实现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开发。

约束对自然生态破坏的行为规范。广西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后发展的西部地区,目前正处于赶追赶跑的跨越时期,经济发展的势头变得前所未有的迅猛。但应该客观地看到广西民族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对能源资源的无限索取和牺牲生态环境来追逐经济利益;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给经济相对落后的壮民族地区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追逐经济效益带来的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冲突也会日益加剧,这不利于壮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壮民族地区“美丽广西”的构建。

壮族人民以山歌传唱的方式推崇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态观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达人与自然相处的是非善恶标准,规定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行为准则。这种具有约束力的山歌,促使壮族人民更加懂得保护自然,使得壮民族地区深林茂密,古树丛生,环境宜人,生态优美,因此发展借鉴壮族山歌的这些行为规范,在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民族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责任。壮族山歌强调的自然生态意识所追求的是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向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使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和谐共进的状态。壮族百姓这样传唱山歌正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界的责任,而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山歌中所规定的责任,更多的是道德上的社会生态责任。广西支柱产业大多都是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比如钢铁、制糖、采矿、有色金属等;这些行业在使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导致资源环境状况加速恶化,雾霾、酸雨随之而来。这严峻的事实一再提醒我们,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并不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追求经济利益固然重要,但不要忘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需要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扬社会生态责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促进民族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呼吁生态文明的今天,为了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应构建“美丽广西”,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责任。

壮族山歌自然生态意识在民族经济中的传承

民族经济繁荣发展是民族地区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但是我们也看到以自然资源极端利用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壮族地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带来了强大冲击。因此,更科学更理性的发展民族经济理应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上立足于文化的高度,汲取地区民族力量,融合壮族生态价值观念。

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诸如制糖、造纸、汽车、有色金属等广西现有的支柱产业都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而且还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科学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对于广西而言,合理的生态经济体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进民族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民族生态经济建设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我们必须依托壮族独特的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发挥壮族山歌中有利于转变生态价值观念的因素,这不仅体现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更能够成为民族经济发展的思想凝聚力。

推进民族经济的生态建设,决不能片面的依赖科技创新和经费投入,要以建设“美丽广西”为战略规划的契机,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改革科学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资源依赖型产业,统筹规划区域生态资源,深入挖掘生态经济建设的社会文化问题,传承壮族山歌的自然生态意识,促进人们从思想上自觉改变生态行为,从而根本上转变民族经济增长方向,构建具有民族生态意识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

实现自然生态意识的制度建设。壮族山歌的自然生态意识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经验性的特点,因此不能够直接拿来当作壮族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现成良药,只有结合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把壮族山歌自然生态意识的意义性和民族经济建设的实践性相结合,才能准确解决壮族地区民族经济的现实困境。那么将壮族山歌文化的生态意识提高到制度规范建设的高度上来成为题中之义。

第一,加快建立健全自然生态思想方面的立法。将民族传统生态理念、原则以及价值取向纳入相关规章制度中,这不仅能够激发壮族人民对于民族传统自然生态思想的认同感,更能够引导人们将传统自然生态意识内化为个人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为,规范各种生态经济活动。

第二,加快制定促进环境保护,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修改不适应当前环境状况的法律法规,结合广西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根基,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第三,实现广西生态环境的监测监管立法,尤其针对工业污水处理、空气质量监测、工业噪音监管、工业设施运行等广西尤为突出的环境管理问题实施环境评估监管制度。

加强社会生态责任观意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经济发展总会或多或少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破坏,幻想不触碰自然环境来推动经济发展在现实社会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应该承担起自然生态保护的社会责任,尽最大努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民族经济,使人类的生存和经济与生态环境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社会生态责任承担的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公民三方,要以多种形式衔接他们的道德需求进行社会生态责任教育,使社会生态责任以实效性和新颖性融入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经济行为活动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责任舆论氛围。首先,政府作为领导机构和决策机关,必然要首当其冲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各级政府机关履行社会生态责任观最重要的是将所制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决策落到实处,并付诸实践。同时利用政府职能开展宣传工作,例如利用壮族“三月三”文化歌节的举办契机开展生态意识的宣传等。

其次,企业作为最大的自然改造者,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需要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生产技术,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塑造企业生态文化,通过人文交流方式提高社会生态责任观念。

最后,公民的社会生态责任承担主要依靠两方面:一是自身生态意识的自觉性,践行绿色文明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等。二是以公民聚居的社区也可举办壮族山歌生态意识主题文化活动宣扬社会生态责任观,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促进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结语

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坚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注重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从壮族古朴的山歌文化里汲取其所蕴含的自然生态观念,发展其生态保护的精神实质,为民族经济的生态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使广西的民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精神能够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形成“天人合一”的美好和谐局面。

(作者分别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②覃承勤:“搜集整理”,《民间文学》,1982年第4期。

③卢敏飞:“壮族‘牛魂节’,‘祭祖节’探因”,《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和谐平安创建为重点,以对口矿物质为手段,努力把三都镇浆里村建设为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和谐平安相统一的和谐平安示范村。

二、工作目标

按照“村庄零发案、村民零犯罪、事故零发生、矛盾零上交”的总体目标,达到以下创建目标:

1、无刑事和重大治安事件;

2、无破坏或污染环境的案(事)件;

3、无和非法宗教活动;

4、无涉黄、涉互、涉赌活动;

5、无非正常上访;

6、无;

7、无安全生产、交通、火灾事故。

三、组织领导

成立县粮食局综治挂点帮扶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综治办,负责帮扶创建工作有关具体事务的安排与协调,由涂平根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帮扶创建重点

1、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和谐平安创建宣传,培养村民生态保护意识,动员和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村民日常生活中去。

2、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指导浆里村村两委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重点化解村级重点工程项目土地征收、土地确权、林权纠纷、农民工权益保障等矛盾纠纷,妥善调处资源权属和环境侵权等事关绿色要素的民商纠纷,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3、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对不在学、无职业、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青少年群体进行动态排查,针对性加强教育管理,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4、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协助浆里村委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提高法律道德素质,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和正当渠道反映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工作安排

1、第一阶段(2014年1月—2月):制定方案阶段。完成帮扶创建实施方案制定,开展帮扶创建宣传,宣传综治挂点帮扶工作内容,营造良好帮扶创建氛围。

2、第二阶段(2014年3月—6月):创建落实阶段。根据浆里村村委和谐创建实际情况开展帮扶创建工作,落实有关帮扶创建工作措施。

3、第三阶段(2014年7月—10月)帮扶创建自查阶段。根据县综治委总体要求,开展自查,查找差距,弥补不足,整改提高。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范文第6篇

一、拓展工程建设思路,实现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建设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的水生态功能区,形成邯郸市水系各级河渠工程配套完善、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一是继续提升完善邯郸市生态水网“水网+路网+林网”的格局,2010年底前,使1200余km水网进一步完善,形成精品渠岸路338km,植树135万株,形成生态水网45km2,控制灌溉面积250万亩,恢复改善自流灌溉面积70万亩,将东部生态水网切实打造成一个运行安全高效、灌排渠系完善、渠岸路四通八达、林网郁郁葱葱的生态网络。二是完善闸坝拦蓄和分退水设施,整修险工险段,确保工程运行安全、调度灵活;对关键水利枢纽进行景观包装,构建生态亲水的水利风景休闲区;改建渠道闸涵桥梁,开发特色迥异的水利旅游;改造渠岸道路,发展观光林、经济林、用材林,满足游客驻足观赏需要。

二、转变经济发展理念,推动产业链条共同发展

1、建设高校农业带。恢复建设水网延伸渠系供水工程,辐射改善自流灌溉面积70万亩,促进东部水网沿线农业结构调整,形成4个各具特色的高校农业产业区。其中包括:高校园艺作物展示区、高校立体间套种值区、优质专用粮油生产区、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

2、发展景观旅游带。以水为媒,以水为点,以水为线,培育开发生态水网旅游精品观光项目。在生态水网沿线发展乡村游、山水游、风情休闲游、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等,挖掘丰富水文化,与水网水域景观及节点工程共同构筑“游、行、食、宿、娱”一条龙水利旅游服务,因地制宜的实施了九大旅游景观项目的开发和十大县城水景观工程。

三、理顺用水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

1、正确处理人和水的关系。理顺生态水网内部各部门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关系,形成一个责权明确、关系协调、运行有力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2、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规范用水秩序。落实和强化宏观上的总量控制,将总量指标逐级向下分配,明确各用水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完善计量和监控等支撑水权制度运行的硬件基础设施,实施统一调度,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建立起公平、规范的用水秩序。

3、推行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树立发展意识。通过转变用水方式,有粗放的水资源消耗方式向水资源节约循环、可持续利用方式转变,促进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调整用水布局,加强节水措施。利用灌区续建配套、末级渠系改造加强节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缩需水较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以降低用水量,大力提倡中水使用,依靠科技逐步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节水高效农业结构。

四、优化工程控制体系,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一是完善水网自动监测工程。在滏阳河马头、张庄桥、莲花口等6处;民有渠岳城枢纽、三里屯、钟楼寺、北张庄、杨桥等7处;高级渠渠首、赵王城等2处;团结渠(老漳河)西杜堡、赵寨、城关闸等3处;东风渠(老沙河)后固寨、小屯闸等2处共20个重点枢纽或断面,建设自动水位流量及水质监测设施。二是加快水生态工程建设步伐。通过九大旅游景观项目的开发和十大县城水景观工程,建成集供水、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亲水景观,营造出秀美的水环境,使县县见水、城城有湖,是水则清、有水皆活,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水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是提升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通过在1200多km的通水河渠进行长时间调蓄,利用水网加强生态调水、补水、年可补充地下水1.2亿m3,减缓地下水降速度,保护地下水生态环境。

五、建立防治保障体系,确保生态水网良性运行

1、建立多元化水资源保障。在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方面,实现由主要依靠自身资源向内外两种水资源并重转变。从主要依靠岳城、东武仕水库两大水源的现状,积极谋划,多方筹措,通过引江、引黄、卫河提水、利用中水、外调水等来丰富水源,逐步建立多元化水资源保障体系。

2、建立防控有力、应对及时的水污染防治体系。在水生态安全保障方面,实现由被动应对型向主动性预防型转变。结合邯郸市生态市建设,按照全市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协同环保部门组织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行动,按照既定的生态水网污染防治规划,加大督查和环保执法力度,确保生态水网水质达标。同时,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并加强监管,确保满负荷运行,提高速水处理率。对高耗、低效、治理不达标的污染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坚决予以关停整顿;对拒不治污且乱排的企业,按照相关法律从重处罚,保证生态水网用水安全。

六、更新工程建设理念,打造新时代水文化体系

邯郸市生态水网的综合开发在水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加强水利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注重水利文化的内涵,更新水利工程建设理念,提高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把水利工程当作文化精品来设计,并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将水系景观建设与沿岸历史文化景点串联起来,建立了以赵文化为底蕴,富有特色、灵活多变的邯郸生态水网文化体系。使水利工程及其管理区在发挥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成为旅游观光的理想景点、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水利环境的文化需求。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范文第7篇

常修泽介绍说,台湾和海南分别是祖国的第一和第二大岛,陆地面积台湾是3.6万平方公里,海南是3.4万平方公里:人口台湾2300万,海南845万。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和蒋经国先生,都有过利用好海南岛这张牌来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构想,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构想到今天未能如愿。

去年1月,常修泽应萧万长先生的邀请,到台北出席了“两岸经济发展愿景研讨会”,会上有台湾学者提出:海南与台湾在地理、气候、人文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两岛在经贸、文化合作领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海南岛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建立琼台更紧密经贸关系方面,两岸许多人士已经有了基本共识。

2001年在海南设立的博鳌亚洲论坛,是在中国举办的唯一的非官方、非赢利,定期定址的国际会议组织。常修泽认为,应当把博鳌亚洲论坛作为两岸会商的重要机制之一。他分析说,两岸今后的沟通、协商、交流,需要有相应的机制,虽然两岸目前已经建立了海协会和海基会的“两会”协商机制,但是,面对两岸经贸合作、政治协商、人民往来的新形势、新要求,两岸单一的协商机制显然已经不足以应对。最近,副主席江丙坤先生提出台湾在大陆设代表处,表明台湾方面也产生了增加两岸沟通渠道的意愿,但是两岸互设代表处,牵扯的方面比较多,需要一定的时日才能实现。因此,在现实条件下,可以利用现成的博鳌亚洲论坛,增加两岸协商管道。

历届博鳌亚洲论坛举办期间,萧万长都会率团参加,特别是在2008年年会举办期间,总书记会见了萧万长,使博鳌亚洲论坛在台湾政、商各界中,具有了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常修泽说,两岸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协商交流,不仅仅是利用一个会议,而是形成一种协商机制,因此,在时间上可以灵活,协商不一定是年会举办期间才进行,可以不定期开展,空间上也可以机动。

常修泽指出,海南可以在创建两岸共同市场方面发挥先行作用。他分析说,祖国大陆与台湾作为两个关税区,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进行合作,创建整体性的共同市场,从现实条件上看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可以先行选择大陆部分地区,作为创建两岸共同市场的实验区。海南是岛屿省,具有便利的物资和人员进出境监管条件:海南与台湾在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农业等领域,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和巨大的合作空间,因此,可以先行建立“琼台合作区”。

就琼台合作区的建设内涵,常修泽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首先是把海南美兰机场或三亚凤凰机场列入两岸直航的首批机场之一。台湾一向是海南重要的境外旅游客源地,海南还是台商和台湾人在大陆的主要聚居地区,两地人民往来频繁,目前,琼台两地婚姻占大陆涉台婚姻总数的近七分之一,因此,实现直航,可以把海南旅游资源与台湾旅游资源连接起来。

他建议,把环境保护和发展环保产业作为两地合作的重要内容。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的最大发展优势,两岸都非常关注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在海南环境保护方面,台湾方面有很多有益的经验、技术和做法,海南发展环保产业,也需要引进各方面资金包括台湾资金。因此,在琼台经贸合作中,应当打好环境保护和共同发展环保产业这张环保牌,拓展两岸合作空间。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范文第8篇

高考铃声散去还不到一个月,俄罗斯萨哈林州警方拘捕了在当地种菜的17名中国籍农民。原因是涉嫌在俄罗斯使用被禁止的危险化学杀虫剂、加快蔬菜生长和成熟的化学制品以及转基因种子。据悉,现场共查获300多公斤化学品和农药,以及20多公斤在俄中两国均被禁止使用的转基因种子。这些违禁品多数由中国走私到俄罗斯。尽管一部分化学品允许在俄使用,但由于菜农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不正确使用化学品后,蔬菜被测出农药残留量高出国家标准的数倍。

此前还有消息称,2月初,由于在例行土壤检测中发现化肥含量超标,中国籍土地承包者被俄滨海边疆区游击队城区法院处以1.584亿卢布(约合2925万元人民币)的罚款,以补偿生态损失。该农场签署的107公顷的土地租赁合同也被法院解除。

当被问及这样做的原因,这些人回答:“习惯了,大家在国内都是这么做的。”

的确,我们的农民已经对化肥农药形成了一种依赖。正如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周春江所说,中国农民遇到病虫害,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找当地植保人员和“植物医院”,而是先上农药店,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习惯,而且用药量不加节制,导致种出来的蔬菜越来越毒。我们已尝到了恶果。

不少出访的朋友都描述过俄国人默默排着长队,购买胡萝卜、洋葱的场景。俄罗斯地广人稀,有着极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中国菜农有精耕细作的传统,我们的“苹果洋葱”等产品,也曾是俄方消费者追捧的品牌。本来中国农民到那里去种菜是一件经济互补、双方受益的事情,为什么近年来时不时弄出让人揪心的动静?近年来,走出国门的农民以及农产品越来越多,在生态环境保护被列入国家安全的今天,过不了环保关,我国农业品牌,包括产品品牌和劳务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就难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其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来是提倡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查干湖捕鱼讲究限时限量;狩猎人在动物的繁殖季节不出动;围猎时抓到猎物,还将怀孕的母兽、幼崽,有时甚至选一两对年轻力壮的野生动物放生。老子主张“天人合一”,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都是在告诫人们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对自然越来越薄情,乱砍滥伐、破坏植被、污染耕地、过度开发,这些几近癫狂的掠夺性、破坏性生产经营方式,已经变成了比狠的竞赛。

胡适先生曾说过:“今日的世界便是我们的祖宗积的德、造的孽。”我们要为将来的子孙,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环保教育 有机渗透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保教育是贯彻这一国策的基础工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环保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目前的义务教育课程中尚未设立单门独科的环保课,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言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新形势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我经过五年的教学思考与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做到“渗于其中,寓于其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深入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潜在的环保素材

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含有对环保意识的体验和思考。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所选编的教材中,有一部分是涉及环保主题的课文,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来进行环保教育。这些课文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如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所选的《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和《喂――出来》5篇课文,主题是“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都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学习本单元,就可以直接将教材内容和环保教育“挂上钩”,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根本没有画蛇添足之嫌。并且,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本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而有些课文是隐性的,蕴含在其中的环保内容就像埋在地下的宝藏有待去挖掘。但只要深入地分析教材,同样能使教材间接地为环保教育服务。比如,七年级上册的《山中访友》,我在教学中侧重了环境意识的张扬,引导学生在学习自然景物描写中,品味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善待生命的美好感情,与自然和谐相处。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入侵者》同样是隐性的素材。在教这篇课文时,就要让学生知道,“生物入侵”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这同样是一个深刻的环保教育的主题。

二、利用教学途径,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环保教育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时机,巧妙地加以渗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领悟、体会,从而自觉地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和志愿者。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在导语中紧扣环保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怎样消逝的?它的消逝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怎样的恶果?造成这种恶果的是谁?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办?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时,让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拓展延伸中,我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你准备做些什么?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最后,我是这样小结课文的:这篇文章用历史的教训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人们,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环境保护。

在作文教学中,同样可以有机地渗透环保意识。学了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几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写读后感和环保小论文,结果有一部分学生对环保意识深有领悟。另外,还可以搜集有关环保题材的漫画或材料,让学生进行写作。在训练话题作文时,我就挖掘环保方面的话题让学生训练,如“绿色”、“感悟自然”等话题,引导学生从环保角度来写作。这样,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同时,也能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在设计练习时,也可以融入环保意识。比如学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后,学生了解到绿地沙化已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课后的作业设计就从环保的实践出发,引导学生以文本为基础,选择专题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作业中,可以联系自己掌握的历史、地理与科学学科的知识,做到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环保实践,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作业设计如下:

作业步骤:全班组建治沙委员会,分三大组,即指导组、情报组、攻坚组,明确研究范围。

指导组:对治理沙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进行考证,提出治理沙化的规划。

情报组:了解治理沙化的主要方式及所用的武器;考证在何处寻找所用的武器――水,汇报当前沙化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攻坚组:考证如何防备沙漠进攻,如何培植防护林,考证如何反攻为守,具体的实践策略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特长自由组成三对,集体研究讨论,可以利用课文知识,也可以利用学过的历史、地理与科学的知识,还可以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最后将研究结果与有关情况形成书面报告。然后,由四位学生组成治沙委员会审议组,三个小组派代表在班级活动上交流、评价。

又如学了《生物入侵者》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题练习:学了本文,我们知道了生物入侵者是什么?那么,结合实际,寻找我市内已经出现的“生物入侵者”,分析来源,寻求解决的办法,提出书面建议和办法。结果,大家一致地发现了“加拿大一支黄花”和“水葫芦”。这种创造性的练习和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可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还可以在练习中自觉地接受环保教育。

另外,在指导学生阅读训练时,可多采用一些以环保教育素材为主的科技类说明文,如《城市视觉污染》、《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人类》、《诱人的海洋能源》、《死海不死》、《秃鹰之死》、《气候的威力》等。通过这样的专题性训练,学生不仅能增强阅读能力,而且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教育的熏陶。

三、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而且要注重课外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内外结合,多渠道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让学生摘录教科书和其他图书,包括报纸杂志中有关环境描写的优美语句或语段;把影视广播引进课堂,记录有关环保方面的先进经验、典型事例、人物故事等;查工具书、网络下载有关环保知识等;走访、观察、采风、搜集民间谚语等;设计广告,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教学生整理学习札记和各种资料……每月进行归类整理,把关注环境教育的审美经验和科学眼光定位于信息整理和加工的习惯养成中,最后汇编成《环境手册》,由校图书馆保存,成为良好的熏陶学生的珍贵参考资料,也为环境的创生教育灌注了可持续的生机。

重视和利用有关环保主题的节庆,进行环保教育。如今有关环保的节日很多,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这些都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极佳时机,既迎合了人们的心理,又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因此,利用此效应,引导学生合理地开展活动,不仅能丰富节日内容,充实节日意义,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铸造人文品格。如“美化家园三月行”、“心系绿色广告设计”、建设“未来美好家园”、“保护母亲河――浦阳江”、建设“植绿护绿基地”、开展“家乡环境资源调查月”和“保护白塔湖湿地”征文活动等。

生态环境保护作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西畴;壮族;“?”崇拜;生态环境

一、文化背景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省连山、以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壮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群中的骆越、西瓯人。壮族是文山的土族民族,继承了百越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传统文化和精神信仰文化。在精神信仰方面主要是崇拜多神,而物质文化则是以稻作文化为主。几千年以来,从百越人再到我们现在的壮族居住的地理环境都是背靠山而居,水源在村头;村寨的左右两侧是他们最热爱的“那”(指壮族水田),形成依山傍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道自然景象。和谐的自然景象源于壮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敬畏和崇拜。

西畴县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中部偏南。地处东经104°22′~104°58′,北纬23°06′~23°3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县境。县人民政府距昆明市454公里,距州府驻地85公里。县境东西长63.6公里,南北宽59公里,总面积150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962.9米,最低海拔为645米。西畴属亚热带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雨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9℃。西畴是典型山区县,耕地土壤属微酸性(ph6.5以下)占24.2%,中性(ph6.5-7.5)占75.6%,碱性(ph7.5以上)占0.2%,宜种稻谷、玉米、麦类、薯类、花生、油菜、甘蔗、三七、烤烟等。西畴历史悠久,约四五万年前就有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西畴人”在县境内生息繁衍。明、清时期,广南部分壮族迁入西畴,主要居住在今兴街、莲花塘、鸡街、新马街等地,从此西畴壮族在地世代相传。

壮族是注重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民族。在原始时代,人们不能理解万物的发展规律,不能理解天灾疾病,便由心生“万物有灵”的观念,这种唯心主义的思维模式,至今壮民族仍然有保留。壮族在生活中崇拜多神,如天神、祖先、山神、树神、太阳神,并将这些神灵都附在古树上,把这些神灵统称为“?”神。“?”在壮语是森林、树林、山林的意思。每年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祭拜古树仪式,以求“?”神赐予我们年年风调雨顺,稻田里有好的收成;保护家园,保护人们世代平安。孩提时代就常听祖父说“有山才有树、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那’、有‘那’才有人”。在壮民族心里早把树林与水、水与稻、稻与人、人与森林和谐共处的共存模式,转化为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对大自然的崇拜以及。几千年来的生活模式,壮民族传承了“?”文化。

二、“祭?”仪式简述

调查发现,在大部分壮族村落,“?”崇拜至今仍然是很受重视的民族文化之一。壮族村寨每年都祭拜“?”神,祭拜的对象有树、有山、有水源各不相同,形式上也各有不同,但意义上都是对自然环境的崇拜。笔者家乡西畴县摩所村是一个壮族聚居的自然村寨,约53户,村民操壮语南部方言,自称“濮侬”。“祭?”是村寨最隆重的节日也最具特色。摩所村是以祭拜古树的形式来表示对“?”神的崇拜。这棵千年古树被封为“神树”,是世代壮族先民保护下来的一棵榕树,胸径688厘米,树冠覆盖地面2000多平方米,是今云南省最大的一棵树。

“祭?”是村寨里的头等大事,每年阴历三月的第一个鼠日(按当地赶集的算法及说法)就是“祭?”的日子。临近三月,村寨长老约定时间到老人厅商谈相关事宜。按照祖规,村寨长老由寨主姓氏中最年长的老人来担当,安排每年轮流抽出的两户人家来为祭拜仪式做前期准备。在祭拜活动的前一周,每户壮族村民会给负责做准备的人家一份钱购买食材,标准是参照各户拥有良田的比例来收,良田多则多收、少则少收,表现出壮民族的公平意识、和谐意识。这些钱主要用来购买家畜,有黑猪一头、公鸡和母鸡各一只。其次,各户妇女结伴到山上寻找一种稀有的植物,俗称火草(农历二三月生长得较茂盛),用于给糯米着色和添香。

活动当天,全村长老和各家男主人早上八点前往祭拜的古树下着手准备祭祀活动,各户男主人负责将祭祀用的牲口带到“神树”下宰杀,待成熟食,由几位长老把酒、肉、菜放在簸箕里端到树洞内进行祭拜。听祖父说,祭拜时只有长老才有资

格参加,且不能大声喧哗,以表示壮民族对神灵的崇拜,以及对祖先的尊敬。此时,妇女和儿童不允许到祭拜仪式现场,也不能外出做农活,更不能到古树附近闲逛,而是在家中负责做侬粑,侬粑是将糯米洗净后舂成米浆,然后把采摘的火草碾碎和米浆搅拌成均匀的糊状,用小火炕制而成,口味清香,糯而不腻。祭祀完成后,寨主和长老们会与各家男主人在神树下吃一顿饭,并将剩下的肉平均分给各户。

三、“?”崇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宗教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各种宗教和文化是由不同种群、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所创造的。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渗透到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解释各种现象、规范人们行为和丰富生活习俗等功能,是维系民族信仰和文化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壮族是以原始宗教为精神信仰的民族,原始宗教源于远古时代百越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和对人自身的思考,是由于认识的局限,对人、自然以及人与自然诸多问题的思考难以解答,而产生的困惑无助的神思遐想。从当代人类生态学的角度看,壮民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论证了原始宗教生态理论的表现和原则,经过对自然的崇拜来保护生态环境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是无依据的,但这个观念奠定了传统宗教的壮民族对大自然的敬畏,决定和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原始宗教生态伦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正如壮民族用对“?“的祭拜来寻求维护本民族的生态环境,规范人们不许盗砍乱伐、不许顺手牵羊的行为。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不是物,不是神,而是稻作民族的意识形态,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利因素,以致成为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凝聚力量。故宗教与生态环境是相关联的,宗教生态伦理直接引起了人们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关注;以保护生物生存环境、美化生活环境,与维护自然和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理念取得某种内在的一致。壮民族对山、水、树的崇拜,都是自然崇拜的表现形式,体现在自然物象的崇拜之中,相信万物有灵,并感激自然界赐给本民族生活资源。另外,还体现在动物崇拜之中。壮民族崇拜水牛,在村寨还建起牛王庙,人们认为水牛与壮民族是相依为命的,在耕作时水牛为人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力,所以人们崇拜她,以至于在生活中,壮民族的很多饰品都做成了牛角的形式等。壮族“?”崇拜论证了原始宗教生态伦理的原则及表现,宗教文化的传承使得壮族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沉淀到生产生活中,这样形成了以山、水、树、人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方式。

总之,人类一方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渴望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原始宗教生态伦理是值得参考的。

参考文献:

[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地方编纂委员会:《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志》(第一卷),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2] 王明富:《那文化探源—云南壮族稻作文化田野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

[3]王明富、江子扬(美)著:《壮族文化遗产及壮语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

[4]李锦芳:《侗台语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2年.

[5]肖显静:《环境与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环境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6]陈亮:《人与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

上一篇:环境监测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气环境保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