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16:53:25

生态风险论文

生态风险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经济转型生态风险现代性市场经济风险治理

[论文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科技无节制地运用、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度张扬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不完备性,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结构出现紊乱,生态功能不断减弱,引发了生态风险。为了有效地治理生态风险,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提高全民生态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地应对生态风险;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进行生态风险的全球治理。使全人类能共享生态发展成果。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会使社会呈现出不同状态,社会转型是其重要表现之一。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风险,其中生态风险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瓶颈。为了确保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风险的治理显得尤为必要。

一、经济转型与生态风险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转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表现在经济领域中就是经济转型,即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经济转型包括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两层含义。制度变迁一般是政治体制变革、社会制度改变导致的结果,而经济发展主要是指经济运作方式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转变。

经济转型是当今世界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

人类社会源于自然,人类的发展更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其中作为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经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好坏也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离不开生态发展的大背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经济体制顺利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提供有利的条件。而不良的生态环境却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经济转型的实现,最终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总体恶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离不开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社会经济发展中体制转变比较顺利、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比较科学时,就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相反,如果经济转型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就会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生态风险。

二、中国经济转型面临巨大的生态风险

中国的经济改革起始于1978年,并于1992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正式明确地提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可以说,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引起严重的生态风险。

(一)何谓生态风险

风险(risk)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可能面临的危机状态和灾难性危险。风险本身并不是“危险”(danger)和“灾难”(disaster),而是一种危险和灾难的可能性。风险可以区分为“外部风险”(externalrisk)和“被制造出来的风险”(manufacturedrisk)两种类型。“外部风险就是来自外部的因为传统或者自然的不变性和同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指的是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是指我们在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在全球化时代,人们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或称“人造风险”。

作为一种常见的风险,“生态风险(EcologicalRisk)就是生态系统及其成分所承受的风险。它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成分可能产生的不利作用,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由于它的潜伏期长,出现过程缓慢,不像金融风险那样明显突发,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和轻视。然而,生态风险一旦从潜能转变为现实压力,却极难防范和缓解。”一般来说,生态风险不是自然风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生态风险属于吉登斯所说的“人造风险”,“人类某些技术官僚的‘愚昧、狂妄、盲目的乐观’以及民众的从众心理和迷信是生态风险的源头。”

(二)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的表现

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进行的,全球化一方面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本身的艰巨性必然使这种转型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风险。其中,伴随经济发展过程所带来的生态不安全性会引发严重的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的产生是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恶化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一般来说,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另一类是由于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由于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并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中国既面临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要正确面对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向中新产生的问题。因此,我国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其表现在生态领域中就是我国的经济转型不但面临传统意义上的生态风险,同时还要面对新的、更大的风险。

生态风险的产生是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造成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越高,风险后果就越严重。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生态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系统运转不良,引起系统性风险。当前,由于森林资源和湿地面积的减少,会增加灾害性气候的风险,同时也会给生存繁衍于其中的动植物增加生存的风险;水污染和水体系统遭到破坏,会增加依赖水体生存发展的其它生物减少和灭绝的风险;草原面积减少,草场退化,会增加土地半荒漠、荒漠化和载畜量减少的风险;沙地植被减少、系统遭破坏,会增加沙漠化面积扩大和沙尘暴侵袭风险;农田作物生长环境遭破坏,会增加农产品质量、产量降低的风险;有毒有害固体、气体物质排放会增加人与其它生物的安全风险;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会加剧土地沙漠化、土地贫瘠、泥沙淤积库坝、河流、湖泊导致洪灾的风险。总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发展就会失衡,生态环境随之恶化,正常的生态结构被打破,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不畅,引发系统性生态风险。

第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系统功能减弱,产生功能性风险。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中国的发展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特别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很严重,近年来,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在不断增加,经济损失惨重;北方地区沙尘暴肆虐,旱灾不断发生。这一切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形成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给社会的稳定产生潜在的风险。人类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自然界可被利用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会变得越来越少,最终会导致资源的枯竭。这种状况不但影响国家的稳定,也给世界的和平发展形成巨大的挑战。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生态风险的成因分析

1.现代性与生态风险。现代性始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经过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发展完善,到20世纪中后期成为具有世界历史影响的行为制度和模式。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风险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度重视导致生态风险的产生。现代性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理性自身的冲突和分裂,理性被分裂为工具理性(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由于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分张扬,科学技术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严重的风险,使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成为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而这个“危险的世界”正是在人类不断地追求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分张扬致使生态风险出现。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人类对现代性的追求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张扬过程。主体性的张扬使人类摆脱了神的束缚,凸显了人在整个宇宙中的主体地位。但过度地张扬人的主体性有时会走向其反面,人类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大肆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土壤不断沙化、环境严重污染、气候逐渐恶化、生态正在失调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潜在的风险。

2.市场经济与生态风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还不完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作为主要的调节手段,具有灵活性、竞争性等优势,但由于其还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特点,使不同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为了自身利益,一方面,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地减少、矿藏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旱涝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在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不但危及到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态风险。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治理

当前,生态风险事件的频发已使风险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它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而且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为了使中国的经济能够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当前必须要加强对生态风险的治理。

(一)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

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从蒙昧无知的状态解放出来,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析和判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为此,我们必须建构新的启蒙——生态启蒙。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已经进入后果严重的世界风险社会,生态风险已经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其次,要看到科学技术的双面性,特别是要看到滥用科学技术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再次,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生态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设定一系列风险预警指数,并根据对这些指数的计算,及时向社会发出预警信号,使人们对生态风险有充分的准备,有效地防范风险。其次,建立生态风险分析系统。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定量和定性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生态风险分析系统得来的相关指数进行综合分析,为生态风险控制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再次,建立生态风险控制系统。由国家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合理分配政府、市场、民间机构、家庭及个人的生态风险管理责任,对生态风险加以控制,以期防范和化解生态风险。最后,建立生态风险补偿系统。要构建政府-社会保障机制、市场-商业保障机制、社会-家庭、社区、民间救助机制三位一体的、系统的、动态调整和迅速反馈的生态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地处理生态风险,及时补偿风险损失,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

(三)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主义者”认为,“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具有价值”,在内在价值上是平等的。自然界中非人类存在物与人一样,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要充分认识到自然界非人类存在物在整个生态系中的重要价值,人类与自然物之间具有密切的生态关联性。为此,我们要努力将这种平等原则转化为具体行动,善待自然,珍爱生态。同时,还要认识到,随着生态风险的不断扩张,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一问题,既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会影响下代人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四)进行生态风险的全球治理

生态风险论文范文第2篇

人、生产、环境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要素。人通过生产与环境产生能量交换并相互影响,而生产始于设计,也决定于设计,设计不仅提供生产的理念,也提供生产的方案。如果说生产是人与环境能量交换的中介,那么,这个中介的灵魂就是设计,设计对于人与环境的互动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对生态平衡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环境污染也从最初的局部问题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风险概念应该被确立,这一概念即是:由于工业产品设计所导致的产品从诞生到消亡的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可能性。其逻辑关系是:工业产品设计定义产品要素、决定生产工艺、指导销售策略、引导消费行为、影响生活方式,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基于以上问题,有必要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梳理,得出其系统、全面的生态环境风险,这将有利于调整设计策略或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将其生态环境损害消除或降至最低。这一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产品的选材阶段、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产品的运输与销售阶段、产品的使用与维护阶段以及废弃物阶段。

二、产品选材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是构成物质产品的基础,选材是工业产品设计的重要内容。选材,不仅关系到产品的物理性能、视觉感观、触觉感受,还直接关系到产品材料的获取及其加工工艺,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构成产品的材料来看,可大致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目前,在工业产品的用材中,天然材料主要是木材、皮革和稀有石材。天然材料在色泽、质地与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由于天然材料直接取材于自然环境之中,“来于尘土,归于尘土”,因此并不存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当某一天然材料的数量与质量发生变化时,对整体生态平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如树木被大量砍伐,会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链条断裂等恶果。另一方面,由于材料的稀缺性能够有效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商家对其趋之若鹜,因而,某些优质的天然材料就此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从生态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种损失将比前者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如果说,对天然材料的过度攫取其危害是显著的,那么人工材料,尤其是不可降解的人工材料的泛滥,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则是触目惊心的。人工材料建立在化学工业的基础上,人工材料之所以诞生,即是为了弥补天然材料在化学性质、物理性能、原料获取及加工成本等方面的劣势,然而,也正因如此造就了人造材料与自然环境的对立。人工材料泛滥所带来的环境损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其获取需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并产生废气和废水;2.难于或不能被自然降解,所形成的固体废弃物会对土壤、水体、生物造成直接或潜在威胁;3.回收利用的成本高昂,焚烧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物质加剧环境污染。对于产品设计中的选材要十分慎重,既要考虑成本因素,更要时刻以生态利益和环境安全为准绳,着眼于材料科学的进步,依照不同产品的性质和用途,选择最为适宜的材料,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应尽量减少构成产品的材料种类,降低其回收、利用的难度,将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降至最低。

三、生产制造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设计,确立工业产品的各项效果和技术指标,并通过选择和制定相应的生产工艺将其实现。具体来看,工业产品设计需要对产品的外观尺寸、造型、结构、材料、色彩、表面肌理等进行定义,生产和制造则是依照以上各方面的设计内容而展开的。众所周知,简化生产工艺能有效提升效率、压缩成本、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而减轻环境压力。一方面需要借助技术创新,如设备的创新,多轴联动机床、激光雕刻机、大型3D打印机的面世,使得以往复杂的工序得以简化并能够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再如材料的创新,记忆合金、纳米陶瓷、石墨烯等新材料相继出现,除具备优异的物理性能之外更能够简化产品结构和制造工序;但无论是新设备、新材料还是新工艺,都需要长期的研发和巨量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工业产品设计的优化,相较于技术创新,通过设计手段简化生产工艺将更加直接和高效。如在“绿色设计”理念指导下开展的简约设计(Minimalismdesign)、可调节设计、模块化设计、工艺简单化设计等,都能够极大地降低产品复杂程度,提升模具利用率并简化装配工序;此外,采用简洁的造型、单纯的材质、简单的结构,利用料本色、材料本身质地、暗线装饰等具体的设计手法也能够有效地简化生产工艺。诚然,复杂的生产工艺,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然而,以此为标榜并刻意为之,反映在设计上,即是复杂的造型和结构,繁复的装饰和材质的堆砌,虽能够造就一时的感官刺激,然而从长远来看却是难以持续的,从资源节约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可取的。研究生产制造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有利于工业产品设计向着“结构最简单、材料最俭省、造型最简练、表面最纯净”的方向发展,从而简化生产工艺,将生产制造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

四、运输与销售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运输与销售是产品转化为商品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不论是商家还是设计从业者,都对其高度重视。从设计角度来看,要保证运输与储存的便利、高效,以及促进销售,重点在于产品的包装,可以说,运输与销售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主要来源是产品的包装形式。首先来看运输阶段。从规模上来看,产品的运输无外乎两种,一是大批量的运输,如从工厂将产品运送至销售地,二是小批量或单品的运输,如从销售地运送至客户手中。无论是哪种形式,在运输过程中,对包装的核心要求是保证产品安全,即是保证产品免于因震动、撞击、挤压、受潮等因素的影响而使产品损坏或失效。为了保证产品安全,就必须采用更坚固的材料、更大的缓冲空间、更好的密封效果等,随之产品包装的质量更重、体积更大、耗材更多,但这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包装本身物料的浪费;二是运输效率的降低,而这也是运输阶段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部分。产品包装除保障产品安全之外,另一个重要使命便是增强展示效果,展示效果对产品的销售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产品在包装上煞费苦心。产品包装设计,为了增强展示效果,促进产品销售本无可厚非,在此要批判的是“过度包装”。所谓“过度”,即是包装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畴,如运用高档材质、复杂工艺、夸张的体量等,甚至在部分行业,包装的成本已经高过产品本身!其目的,无非是通过“过度”来追求更大的附加价值。如果说,过度包装的首要问题是对资源的浪费,那么更大的负面效应是对社会生态的破坏,因为这种包装形式营造奢侈消费,助长奢靡之风。研究产品的运输与销售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有利于产品包装向着轻量化、小型化、集约化、便于利用、易于再生的方向发展,这既是还原产品包装的本真,亦是对生态环境的责任。

五、使用与维护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业产品设计将定义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方式,是使产品具备物质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关键。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施动者是人,受动者是生态环境,连接两者的介质是产品,因此产品需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人的需求,二是环境的制约。满足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安全性和易用性(Usability)。产品的安全是基础,要求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易用是更高的要求,即是方便人们更好地去使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具备以下要素:可学习性、可记忆性、减少误操作、具备效率、令人满意。这既是工业产品设计所追求的“以人为本”,亦体现出目前产品设计的不足,而这种不足将会导致人在使用与维护产品时遇到诸多不便,甚至是危险,以至于对人身财产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要适应环境的制约,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产品的质量,二是产品的能耗。在这里,产品质量是指能否长期、稳定、高效地工作;而产品能耗是指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能环保。要满足上述要求,首先,需要通过设计为产品设定适当的功能范围,功能范围过窄,会使得产品功能单一,适应性不足;功能范围过大,会造成功能浪费、结构复杂、维护困难。其次,需要通过设计使产品具备优良的工作性能,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应用,材料运用、结构和工艺设计上。再次,需要通过设计使产品具备科学的使用功能,主要体现在高度协调的人机关系。研究产品的使用与维护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易用性,实现产品使用和维护的绿色高效。

六、废弃物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产品丧失物质功能和使用价值后成为废弃物,此阶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效应最为明显。现代设计强调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尤其是“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Design)的理念,提出设计应当使产品具备“从摇篮到摇篮”(CradletoCradle)的可持续性,即是希望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但要使产品具备这一属性,需要摆脱两方面的困境:一是材料的限制,二是观念的束缚。工业产品的用材绝大部分是人工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这类材料的共同特征是制造容易、回收困难,因而其成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尽管所谓“绿色材料”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现实是这种材料并未成为目前工业产品的主要用材,这里既有技术的因素、经济的因素,也有人们观念的因素。相对于突破材料的限制,观念的转变显得更加困难。首先,人们对于产品的态度普遍是“喜新厌旧”。产品生命周期的完结和产品代差的出现,是造成这一观念的客观因素,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产品推陈出新的频率越来高、间隔越来越短,刺激着人们的视听、调动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因此,许多产品被提前“终结生命”。其次,人作为视觉动物,总是被精美、华丽的事物所吸引,这一方面是由于上述事物拥有更夺目的特征,而更主要的因素是人们对物质的迷恋和财富的炫耀,反之,质朴、简单的事物很难成为市场的主流,实际上,这是植根于封建时代、发展于工业时代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当今的投射。再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缺乏主动延续产品生命和参与废弃物再利用的动机,人们已经习惯于购买和抛弃,而非维护和再造,因为前者意味着喜悦和简单,而后者意味着乏味和挑战。研究产品废弃物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即是对可持续这一命题的思考。可持续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可持续,还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以设计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并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是达成可持续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减少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七、结语

在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展的历史进程中,在提倡构建生态文明的当下,工业产品设计将摆脱以经济利益为至高追求,摒弃以刺激消费为最高宗旨,遏制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逐步还原到以提升全人类生活品质、增添幸福感、促成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局面的本真,这是时代赋予它的新的历史使命。

生态风险论文范文第3篇

这个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团队检索并阅读了自1980年1月到2014年5月被收录于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中,所有有关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论文,共计9333篇。统计结果显示: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影响的论文数量为451篇,未发现转基因安全性问题的论文占92.2%;有关转基因生态影响的论文数量为1074篇,未发现转基因安全性问题的论文占91.6%;有关转基因对生产影响,即对农民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影响的论文数量为1763篇,其中得出正影响的论文占92.5%。其余五千多篇论文为关于基因克隆等基础性研究,未涉及转基因安全性讨论。

划定标准严格

记者:你为何会选择研究SCI中关于转基因农作物的论文?通过检索SCI文献来研究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此前国内外是否有与之类似的研究?

胡瑞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界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之后,SCI论文引用数逐渐成为中国教育界、学术界衡量科研工作和评价人才的最主要指标,与研究人员个人待遇、奖励、经费分配、职称评定密切挂钩,甚至已经产生“唯SCI论”的现象。这种做法有失妥当,但不管怎么说,SCI论文受到如此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这些论文代表着人类最高的研究水平。类似的研究以前也有过,但无论文献的数量还是统计的时间跨度均未能超过此次研究。

记者:在关于转基因农作物的文献中,你如何划定某一篇论文的结论为证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或“不安全”?

胡瑞法:对于将哪些论文的结论划为支持转基因安全性或质疑转基因安全性,我们设定了严苛的标准。只有某一研究的结论显示,与传统作物相比,转基因农产品对生物或环境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我们才会判定其为“安全”。而一旦论文结论显示,转基因产品使生物或环境的某项指标产生了不利于安全的显著变化,即便这种变化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我们也会将其划为“不安全”或“有风险”类型。比如,有一项研究是涉及转基因产品对试验动物血小板影响程度。该研究结果发现,这种转基因农产品会造成试验动物血小板减少,但血小板减少后的数值仍在健康范围之内。我们也将这一论文划为证明转基因农产品“不安全”。

记者:从你的研究中,如何得出“转基因技术”受到了严格监督的结论?

胡瑞法:这种“严格”是相对于学术界对杂交等传统育种技术的看法而言的。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就开始关注转基因的安全性。自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伯格首次实现不同物种DNA重组开始,国际上该领域的一些最权威的分子生物学家(包括多位该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开始关注和研究其安全性,并且转基因技术安全问题的研究也始终是这一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我们的统计结果发现,从转基因产品的研发到应用,再到产业化,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均有不少监督、检验性,表明学界在这些领域均有较深研究和关注。而反观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等常规育种技术,则缺乏任何对其安全性评估的环节。

绝大多数认为转基因不安全的论文被否定

记者:根据你的研究,还有近10%的论文得出了转基因技术不安全的结论。这些论文的情况是怎样的?

胡瑞法:我们对所有得出“不安全”、“有风险”结论的论文进行了追踪,并分析其后续研究。结果发现,得出有关转基因技术不安全结论的论文一经发表,便立即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无数研究者会对实验的结果加以验证;但最终结果为,绝大多数认为转基因不安全的论文在极短的时间内,多则数月少则数天,便被会学术界所否定。

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所有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安全性问题的论文都被后续的研究发现其研究方法或材料存在错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篇这类研究得以“幸存”。

我们发现,最早得出转基因食品存在安全问题的研究是1996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巴西坚果转基因大豆引起食物过敏”事件。1994年1月,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科研人员将巴西坚果中的一种基因转入大豆中,以提高大豆中氨基酸含量,而这种大豆后来被发现可导致某些人群过敏。但此后研究发现,巴西坚果本身就含有这种过敏原,并非应用转基因技术的结果。

更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法国卡昂大学教授塞拉利尼(Seralini)2012年发表的有关大鼠长期喂食转基因玉米可致癌的文章影响甚广。但该文发表后一些学术团体纷纷发表声明对该文进行质疑,《Nature》等权威学术杂志也发表一系列文章证明其研究方法存在问题,无法判断得癌的原因是服用转基因玉米还是自然衰老。截至2012年12月左右,各种学术期刊刊发的指出该文数据、实验方法、统计错误和推理错误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最终,在2013年,相关论文被所发表的杂志撤稿。

不过,一些认为某些转基因农作物存在生态风险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比如,一些学者认为某些转基因作物的花粉可能会造成“基因漂移”,污染传统作物,有潜在生态风险。但后续研究证明这些影响可以通过立法或采用现代技术措施进行控制;即使存在风险,如果其收益远大于治理这些风险的成本,这些技术仍是可以被接受的。

生态风险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险社会;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城镇化

文章编号:2095-5960(2017)03-0101-10

中图分类号:F304.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我国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界定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三化同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党的十进一步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四化同步”,这些纲领性文件开启了我国以立体系统工程思维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征程。

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已然走过近40年的征程,“三农”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尤其是2004年以来连续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为涉农文件。可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靠天吃饭”现象层出不穷,农业风险尤为突出。农业现代化是当前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主流方案,从整体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上升趋势[1],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从局部来看,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2]。此外,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具有一定的“俱乐部趋同”①①“俱乐部趋同”效应,是指一些经济结构相似的经济体之间存在着经济趋同现象。 特征,随着时间积累,“俱乐部趋同”迹象有所缓解,但一直都存在“高水平垄断”现象[3]。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农业现代化特指农业由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以及推进这一过程的各种措施。农业现代化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含义是指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提升农业耕种效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把生产力严重不足的传统农业改造为既不损害环境质量又极具生产效率的现代农业的过程[4]。而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的比较与透视,可以发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指从低生产效率的传统农业转变为高生产效率的现代农业的过程,也指农业的经济特性从典型的家庭式自给自足转变为具备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的过程[5]。可以说,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变革或创新的过程,也是制度变革的过程[6]。

农业现代化内涵伴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具有时代特征;同时,它随着各地区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资源要素的差异性而出现区域发展的特性,又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具备融合性,既涵盖生产方面的改进与资源配置的持续优化,又包括上层制度的变化与适应[7]。关于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相关研究也较为系统和深入。因此,对国外农业现代化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利用CiteSpaceIII软件,对国外农业现代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及系统分析,从中整理出1929年以来国外农业现代化有关研究的研究路径、相关学科主题和研究热点,以期加深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发展的理解,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Web of Sciences(WOS)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WOS数据库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文献索引数据库产品。它收录全球9000多种权威性科学技术期刊,数据每周更新一次,信息资料翔实,几乎囊括当前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重要的是,其数据具有引文回溯功能,由此形成的参考文献网络是运用CiteSpaceⅢ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的基础。

为了更全面地检索到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相关文献,我们通过WOS数据库的高级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在WOS中的四个子库(SCI-EXPANDED、SSCI、A&HCI、CPCI-S、CPCI-SSH)中进行检索;主题(TS)检索方式为[(agricultu*)and(moderni*)];文献类型为文章、评论、会议论文和会议摘要(ARTICLE OR REVIEW OR PROCEEDINGS PAPER OR MEETING ABSTRACT)。基于此,我们一共检索出1497条文献记录,根据其出版时间,最早的一篇文献为1929年。本文便运用1929年~2015年的1497条文献数据进行后续的文献计量分析。

三、指标选择和计量分析

首先,利用WOS数据库自带的分析功能对农业现代化研究文献进行时间分布分析、国别分布分析、机构分布分析和期刊分布分析;其次,利用CiteSpaceⅢ软件的共被引分析、学科分类分析和关键字分析梳理出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演进路径、学科分类以及热点。我们所运用的CiteSpaceⅢ,是陈超美博士[8]开l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可用于科学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在信息可视化分析领域颇具影响力。本文运用CiteSpaceⅢ探寻农业现代化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前沿以及对应的知识基础,并基于此对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到相关分析图谱。透过共被引分析图谱和关键字分析图谱,可得到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关键节点文献。关键节点文献通过burst值和共被引频次综合衡量,一般而言,关键节点文献在共被引分析图谱中以较大节点显示,是农业现代化研究史上极具创新思想,开辟新研究方向的文献。二是研究热点。研究热点由关键字分析图谱得到,在关键字分析图谱中同样以较大的节点显示。

四、研究结果分析

现代社会风险问题愈演愈烈,农业风险尤为突出。在某种程度上,农业现代化是当前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缓释农业风险的主流方案。我们将通过WOS 数据库自带的时间、地区、机构、期刊分布分析功能对农业现代化文献进行研究,再利用CiteSpace Ⅲ软件的共被引分析、W科分析和关键字分析对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的研究路径、学科分类、研究热点等进行图谱分析。

(一)农业现代化文献的分布分析

1.时间分布

本文通过WOS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得到有关农业现代化研究相关文献,从1929年开始,到2016年3月17日截止。

由图1可清楚看出,1929年出现了第一篇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文章;1929―1966年,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文章寥寥无几,农业现代化研究处于沉寂期;1967年发文量出现了小幅增长,相关农业现代化的文献达到10篇;1968―1989年发文量相对平稳,基本维持在10篇以内;从1990年开始,论文数量超过10篇,呈振荡增长态势,一直到2006达到42篇;2007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并于2014年达到了最高值124篇。值得注意的是,1997―2015年,这18年的发文量高达1079篇,占总发文量(1497篇)的比率高达72.08%,平均来说,这几年发文量增速都比较高,显示出这十几年农业现代化研究的迅猛发展。其原因在于: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农业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农业的落后带来的社会影响也迅速攀升,累积的农业风险亟待缓释,同时,全球范围内的现代技术迅猛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近年来农业现代化研究文献日趋增多,农业现代化实践项目的开展亦趋增加。

2.地区分布

图2为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发文量居前十四的地区及各地区发文量占总文献数量的百分比。其中,美国的发文量位居第一,为297篇,占总量的19.84%;中国的发文量位居第二,为219篇,占总量的14.63%。这两个国家的发文量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显示出中美两国在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第三是英国,发文量为115篇,占比7.68%。其他国家(地区)的发文量都在百篇以内。经WOS数据库统计,全球共32个地区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发表了文献。发文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对农业风险治理的关注,而地区间农业发展程度的不同导致了对农业风险关注度的不同。

3.机构分布

从机构分布看,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前20位机构中(图3),欧洲的研究机构数量最多,有11个,由此可见,欧洲在农业现代化领域的研究实力遥遥领先。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瓦赫宁根大学,为19 篇;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紧随其后,发文量分别为17篇和13篇。此外,特别注意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发文量为11篇,位列第4名。这说明中国在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只有两个机构榜上有名,说明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当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型社会变迁和发展的高速转型期,其中农业风险尤高,中国学者对农业风险的关注度显著提高,但与农业风险治理成熟的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4.期刊分布

表1为刊载农业现代化相关文献期刊的前10位。前10位期刊刊文量总计178篇,仅占总论文数的12.63%,这说明农业现代化相关文献的刊载期刊相当分散。前3位期刊为乡村社会学 (SOCIOLOGIA RURALIS)、农民研究杂志(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和农村经济发展(ECONOMIC SCIENCE FOR RURAL DEVELOPMENT),刊文量分别为31篇、23篇、17篇。排在其后的期刊多为跨农业研究期刊,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现代化研究交叉发展特征明显,涉及多学科内容,所以相关文献发表在不同类型的期刊上。

(二)农业现代化研究演进路径分析

探究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演进路径可以加深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框架性认识。将由WOS数据库高级检索方式得到的文献(1497篇)导入CiteSpaceⅢ软件中,时间间隔(time slicing)锁定为4年,以“被引”(Cited Reference)方式运行软件,即可得到文献被引分析图谱(图4),此图谱由633个节点和535条连线组成,节点以时间关系排列。统计文献因被引频次越高而在文献被引分析图谱中以越大的节点显现,节点上不同颜色的圆圈代表不同的被引年份,圆圈的厚度与文献的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有关,中介中心度越高,圆圈越厚。

图4为农业现代化领域文献被引网络图谱。通过综合burst值和共被引频次的5篇关键节点文献的详细信息见表2。

代表研究前沿论文的引文作为研究前沿论文的知识基础,是研究前沿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之间的共被引关系可以体现农业现代化研究的发展脉络。经由共被引分析得到的5篇关键节点文献粗略代表了农业现代化研究的发展演进路径。

第一篇文献是由Held J[9]在1980年出版的《农业现代化:匈牙利的乡村转型》。作者认为,农村转型过程取决于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观念的转变。经农业集约化后,匈牙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农业增长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新形式。很多学者对匈牙利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Held J的著作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它提供了关于农业经济研究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各种方法。在对匈牙利农业进行简单介绍后,这本书以两系法―农业发展与农民运动分析了19世纪下半叶匈牙利农业生产现代化,并在最后一章汇总于农村改造的经济和社会政治方面。书中的七项研究试图遵循一条共同的路线,探究在不同时期的相同经济问题,但遗憾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个全面的图景。

第二篇文献是Price Roger[10]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法国的农业现代化:19世纪的交通网络与农业市场结构》。Price Roger教授认为,铁路网络降低了农产品运输成本,从而改变了法国农业市场结构。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铁路建设前阶段、铁路建设中阶段和铁路建设后阶段。在铁路建设前阶段,粮食流通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缓慢和昂贵的交通运输费用、粮食需求的非弹性流动和粮食库存的地域分散性。在这些情况下,协调匹配库存和流动需求是不可能的,本地价格的波动可能会产生不稳定的投机活动,而不受私人库存的影响,这非常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而在铁路建设后阶段,铁路和电报的完善降低了农产品运输成本,统一了法国农产品价格,使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这本著作的最后一节介绍了新的农业市场结构的发展,并总结了农民对变化的积极反应是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篇文献是Amann PH[11]在1990年出版的《法国西南部的农业现代化:比泽的玉米穗仓库》。这是一本充满了人文关怀并且逻辑缜密的著作,充满了对法国农民的同情。Amann PH教授认为探究农民和特定社区如何应对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政策、技术l展以及欧洲共同体等的压力与机遇,有重要意义。农民针对机械化农业和大规模农业的反应是一个包含了五个变量的函数:社区独特的农业资源,其以前的历史(最不重要的),两代农民之间的关系,移民的作用(来自北部的高地)以及整合分散小地块的程度。Amann认为,对于农业现代化造成的经济形势的改变,中小土地所有者比大地主更具有适应性。

第四篇文献是由Chaplin Joyce E[12]在1993年出版的《焦虑的追赶:在落后南部的农业创新和现代化》。Chaplin这本著作的贡献是双重的:她填补了关于南美农业研究的一个空白,此外,她打破了人们对经济发展的固定思维。她认为落后的南美并不是一个反现代化,缺少进步的地区,相反,由于启蒙思想的影响,那里的农民积极追求创新。但白人愿意接受的现代化只延伸到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接受现代化以使他们能够获得和维持对环境、劳动力和经济的控制。通过选择性地接受现代化思想并塑造它以适应特定的环境,南美白人设法保留奴隶制度。作者细致的研究、对启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南美自由人与奴隶行为的洞察,使这本著作极具说服力。

第五篇文献是Mcclelland P D[13]在1997年出版的《播种的现代性:美国第一次农业革命》。这篇文章总结了从古至今农业工具的演变,并详细分析了17世纪至19世纪中期农业工具创新。第一、二章节主要介绍了创新,接着解释了创新发生的原因。著作的主体部分对应于农业生产阶段:耕、耙、播种、收割、脱粒、培育和筛选。大多数章节都遵循一个相同的框架,包括每个阶段生产任务的讨论、从古至今农业生产技术的讨论以及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的讨论。作者用图表来解释特殊的创新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后续的创新来纠正问题。

通过对核心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业现代化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起,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8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成就进行分析,农业现代化的来源,政府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与行为研究等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更多的研究侧重于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测度、农业现代化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农业现代化与具体问题结合的研究等。农业作为典型的风险行业,其风险大致分为两类: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演进与农业风险的变化趋势高度相关。基于社会风险管理视角,农业现代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缓释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早期,农业现代化研究集中于解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于降低农业风险程度的比较;后期,基于缓释农业风险的考量,农业现代化研究集中于农业现代化的跨学科创新和农业风险与其他风险的多风险平衡治理。

(三)农业现代化研究学科领域分析

文献的学科领域是对文献研究方向的集中描述。通过分析统计文献数据的学科领域可以发现农业现代化领域当前研究的门类。运行CiteSpaceⅢ,与农业现代化领域相关的学科门类由于统计文献在具体学科门类的发文量高而在学科主题知识图谱中以较大的节点显现,我们得以清晰发现农业现代化领域当前研究的学科门类,即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大致方向。学科主题知识图谱(如图5所示)由97个节点和161条连线组成,节点的大小与相关学科的发文量有关,节点越大,发文量越高。

表3为与农业现代化研究相关的前10位学科门类。其中,在农业学科门类下的论文数量最多,说明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学科和重点;同时,在商业与经济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经济学学科门类下的发文量位居二、三、四位,说明这些领域的专家学者同样对农业现代化研究关注密切。公共管理、规划及发展、历史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发文量紧随其后,说明农业现代化研究跨学科特性明显。总的来说,农业现代化研究以农业为中心,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特征非常显著,并趋于纵深化和广泛化,逐渐渗透到不同的学科领域并日臻成熟完善。

(四)农业现代化研究热点分析

文献的关键词是对文献主题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描述。通过分析统计文献数据的关键字可以追踪农业现代化领域当前研究的热点。运行CiteSpaceⅢ,与热点相关的关键词会由于出现频次高而在关键词图谱中以较大的节点显现,我们得以清晰追踪农业现代化领域当前研究的热点。对显现出的关键词经过剔除无意义的词与合并同义词处理后,就生成了关键词聚类图谱(图6所示)。关键词聚类图谱由237个节点和274条连线组成,节点代表关键词,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相关关系。表4为将居于前10位的关键词整理所得。

对共现频次居前10位的关键词进行简单总结与挑选,当前农业现代化研究热点为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和城镇化。

1.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当中,如果片面追求生产的高效率和高效益,而置资源环境于不顾,那么即使农业现代化取得巨大的进展,也会由于严重的环境恶化与能源危机而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被视作是整个社会与自然环境构成的复杂系统中的行为矢量,该矢量方向就是国家或地区日趋合理和谐的发展方向[14]。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强调生产、经济和生态可持续性三者的有机统一,既提升生产效率以满足人类需要,又保证生态环境。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面,Stockle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包含食品的生产能力、食物的安全性、资源保护、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方面[15]。Nambiar等人根据农业营养平衡、作物产量、土壤质量、农业管理、农业环境质量、农业生物多样性、经济和社会方面以及农业净能量平衡等八类指标来定量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16]。

纵观农业发展史,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基调。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农业发展被称为“石油农业”,一般以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起点。而传统的机械化意味着高耗能,过度消耗资源。这样的方式极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也意味着“石油农业”难以为继。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约农业资源,美国之后着力发展农业保护性机械的使用和耕作技术的推广。由此,美国的农业现代化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精准农业道路。

2.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保护资源环境,同时实现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作为环境治理研究的主流理论最初是由德国学者Martin在1982年提出的[17]。之后,荷兰学者Gert Spaargaren和Arthur Mol发表了第一篇生态现代化的论文,系统阐述了现代化关系的适用性[18],完善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后续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态现代化的核心机制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19],不管是提高农业种植效率的技术进步,还是农业污染预防与治理的技术进步,都有助于环境保护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融合。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制度创新则主要强调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转变[19]。对于农业污染导致的环境治理,生态现代化理论主张政府对于污染的态度应该从应对型转变为预防型,为社会主体的污染预防管理提供激励和空间。市场力量应该成为政府在关于农业污染预防与治理方面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农业生态现代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即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使生态环境从现代化进程中脱离出来,对于农业自然资源进行永续利用或循环利用,保证森林覆盖面、水资源、土壤有机质等不受影响。农业生态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可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Urbanization):在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与农业现代化相关的城镇化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城镇化源于法文Urbanisation,后演变为Urbanization。城镇化指的是要素分布的结构由分散式向集中式渐变的过程[20]。城镇化起源于工业化的发展,其结构转换过程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非农产品需求增加,导致产业非农化,继而产生就业结构偏向非农化的现象,进而引起收入结构偏向非农化,最终导致人们的居住地由农村转向城市[20]。目前,国外学者就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之间的问题存在不同观点:其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应以城市为重点,当城镇化达到一定阶段,为了满足城市的需要,建立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21];其二,农业现代化应该以农村为中心,因地制宜,实现各地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在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求的前提下,为城市提供农产品,以此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平衡发展[22]。

总体而言,基于社会风险治理考量,当前农业现代化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农业风险与其他风险的多风险平衡治理,包括农业风险与自然风险、农业风险与经济风险的平衡治理。其主旨为在降低农业风险的同时,控制其他风险不加剧。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WOS 数据库收录的农业现代化领域的文献信息为数据来源,通过WOS 数据库自带的分析功能对农业现代化研究文献进行时间、地区、机构、期刊分析,然后利用CiteSpace Ⅲ软件对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的研究路径、学科分类、研究热点等进行图谱分析。

通过WOS 数据库自带的分析功能发现,从时间分布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业现代化研究发展缓慢;1990年至2007年,由于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农业现代化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前期知识积累引发质变,农业现代化研究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从地区分布看,全球共32个地区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发表过具有影响力的文献。其中,美国、中国的发文量分别位居第一、第二,表明中美两国在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从机构分布看,欧洲在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具备领先的实力,发表农业现代化文献最多的20个研究机构中,11个位于欧洲。通过对研究机构的深入分析,发文量最多的是瓦赫宁根大学,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紧随其后。就中国大陆而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分别位列第二名、第四名,表明我国在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只有两个机构榜上有名,也说明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从期刊分布看,农业现代化相关文献的刊载期刊相当分散,前3位期刊为SOCIOLOGIA RURALIS、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和ECONOMIC SCIENCE FOR RURAL DEVELOPMENT,排在其后的期刊多为跨农业研究期刊,表明农业现代化研究交叉发展特征明显,涉及多学科内容。

通过CiteSpaceⅢ软件文献共被引分析,就研究路径而言,早期的农业现代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80年代欧洲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成就进行分析,包括农业现代化的来源、政府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与行为研究等方面。进入21世纪,更多的研究侧重于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测度、农业现代化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农业现代化与具体问题结合的研究等。根据CiteSpaceⅢ软件的学科主题分析,就学科主题而言,农业现代化研究以农学为中心,跨学科、多领域相关的综合性研究特征较为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趋于纵深化和广泛化,渗透到不同的学科领域并日臻完善。就研究热点而言,根据CiteSpaceⅢ软件的关键词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当前的研究热点为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和城市化。

总体而言,本研究在方法论上参考本人的另一篇文献计量分析[23],具有一定可操作性,但在文献数据收集和处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WOS数据库虽包含了国际上大部分有影响力的文献,但并不能囊括所有;其次,虽用高级检索方式保证了统计文献的全面性,但主题检索特有的检索方式可能导致文献数据准确性存在些许偏差。本文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之后还需要通过专家访谈进一步确认验证,在之后的研究中,还需对这些缺陷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646-650.

[2]龙冬平,李同异,苗园园,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地理学报,2014,69(2):213-226.

[3]周迪,程慧平.中国产业结构水平的分布动态及其空间依赖[J].经济经纬,2015(4):79-84.

[4]傅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涵义与标准的理论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4-9.

[5]宣杏云.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透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3-8.

[6]陈孟平.农业现代化与制度创新[J].北京:北京社会科学.2001(3):55-62.

[7]毛飞,孔祥智.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态势和未来取向[J].改革,2012(10):9-21.

[8]陈超美,陈悦.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3) :401-421.

[9]Held J.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rural transformation in Hungary,1848-1975[M].Columb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

[10]Price R.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Franc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and Agricultural Market Structures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M].New York:Martin’s Press,1983.

[11]Lehning J R,Amann P H,Loubere L A.The Corncribs of Buzet:Modernizing Agriculture in the French Southwest [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12]Chaplin J E.An anxious pursuit:agricultural innovat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lower South,1730-1815[M].Noth Carolina: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3.

[13]Peter D McClelland.Sowing Modernity:America’s First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14]牛文元.可持m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9-14.

[15]Stockle,C.O.,Papendick,R.I.,Saxton,K.E.,et al.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J].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1994(9):45-50

[16]Nambiar,K.K.M.,GuPta,A.P.,Qinglin Fu et al.Biophysical,chemical and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for assess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the Chinese coastal zone[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1(87):209-214.

[17]郇庆治,马丁・耶内克.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175-179.

[18]Gert Spaargaren,Arthur P.J.Mol.Sociology,environment,and modernity: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s a theory of social change[J].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2,5(4):323-344.

[19]金书秦,Arthur P.J.Mol,Bettina Bluemling.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和展望[J].理论导刊,2011(7):59-62.

[20]赵宏海.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3:17-18.

[21]Don C Ok pala.Urban Agriculture a Complementary Strategy to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J].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2003(5):1-6.

[22]Stohr W B,D.R.Fraser Taylor.Development from above or below? the dialectics of regional plann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Wiley,1981,19(4):430-432.

生态风险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旅游开发既有收益,也有损失和风险,但国内各级政府和开发商往往夸大收益,强调效益,忽视风险与损失,更缺乏系统的损益

>> 关于旅游开发策划的初步探讨 区域旅游开发的风险评价及应对 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黔阳古城旅游开发模式初步探讨 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 旅游开发项目风险评价研究 傩文化的旅游开发探讨 论旅游开发的经济风险及其防范 旅游开发的冲击 海岛型森林旅游开发的探讨 金融支持云南边境旅游开发的探讨 赣南客家民居的旅游开发探讨 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社会意义探讨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评价 陕西工业旅游开发探讨 客家围屋旅游开发探讨 彭山县旅游开发探讨 鄂西修学旅游开发探讨 上饶美食旅游开发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基于“旅游平台模块理论”的历史街区旅游开发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旅游开发损益和风险评价的初步探讨 旅游开发损益和风险评价的初步探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旅游开发既有收益,也有损失和风险,但国内各级政府和开发商往往夸大收益,强调效益,忽视风险与损失,更缺乏系统的损益评价方法及风险评估办法。本文在论述了旅游开发损益评价和风险评估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白潭湖旅游开发规划实践,融合了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旅游开发损益评价的方法,讨论了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步骤。实践证明,对于任何旅游开发来说,风险分析和损益评估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关键词]旅游开发;损益;风险;白潭湖[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4―0045―04

生态风险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绿色信贷,可持续发展,环境风险管理论文本科论文毕业论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以往过度透支环境和能源的粗放发展模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资金是经济活动的血液,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社会资金融通枢纽的银行业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把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努力推进生态文明,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推出的“绿色信贷政策”,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确立环境准入门槛,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资金来源,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绿色信贷及绿色信贷产品

所谓绿色信贷,指的是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目的是引导资金和贷款流入促进国家环保事业的企业和机构,并从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适当抽离,从而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邓聿文,2007)。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绿色信贷规范是2006年7月重新修订的赤道原则,该原则适用于项目资本成本超过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的项目,这也将是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标准的蓝本。毕业论文

绿色信贷要求商业银行采取“三重底线”的方法管理其业务,即商业银行开展业务不仅要满足合作伙伴(客户、股东、员工、供货商、社会)的需要,同时还要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必须对社会以及生态环境负责。从国际经验来看,绿色信贷产品一般包括(UNEPFI,2007):

1.住房抵押贷款(homemortgage)。如花旗集团旗下的FannieMae于2004年针对中低收入顾客推出的结构化节能抵押产品(EnergyEfficientMortgage),将省电等节能指标纳入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分体系;再如英国联合金融服务社(CFS)自2000年推出生态家庭贷款(Eco-homeloan)以后,每年为所有房屋购买交易提供免费家用能源评估及二氧化碳抵销服务,仅2005年,就成功地抵销了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2.商业建筑贷款(commercialbuildingloan)。如美国新资源银行(NewResourceBank)向绿色项目中商业或多用居住单元提供0.125%的贷款折扣优惠;美国富国银行(WellsFargo)为LEED认证的节能商业建筑物提供第一抵押贷款和再融资,开发商不必为“绿色”商业建筑物支付初始的保险费。

3.房屋净值贷款(homeequityloan)。如花旗集团与夏普(Sharp)电气公司签订联合营销协议,向购置民用太阳能技术的客户提供便捷的融资;美洲银行则是根据环保房屋净值贷款申请人使用VISA卡消费金额,按一定比例捐献给环保非政府组织。毕业论文

4.汽车贷款(autoloan)。如加拿大VanCity银行的清洁空气汽车贷款(CleanAirAutoLoan),向所有低排放的车型提供优惠利率;再如澳大利亚MECU银行的goGreen汽车贷款,是世界公认的成功的绿色金融产品,也是澳大利亚第一个要求贷款者种树以吸收私家汽车排放的贷款,此项贷款产品自推出以来,该银行的车贷增长了45%。

5.运输贷款(FleetLoan)。如美洲银行的小企业管理快速贷款(SmallBusinessAdministrationExpressloans),以快速审批流程,向货车公司提供无抵押兼优惠条款,支持其投资节油技术,帮助其购买节油率达15%的SmartWay升级套装(SmartWayUpgradekits)。

6.绿色信用卡。如欧洲的Rabobank推出的气候信用卡(ClimateCreditCard),该银行每年按信用卡购买能源密集型产品或服务的金额捐献一定的比例给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再如英国巴克莱银行的信用卡(BarclayBreatheCard),向该卡用户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提供折扣及较低的借款利率,卡利润的50%用于世界范围内的碳减排项目。

7.项目融资(Projectfinancing)。对绿色项目给予贷款优惠,如爱尔兰银行对“转废为能项目(energy-from-wasteproject)”的融资,给予长达25年的贷款支持,只须与当地政府签订废物处理合同并承诺支持合同范围外废物的处理。

二、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已是大势所趋

1.推行绿色信贷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商业银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中介角色,决定了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地位(UNEP,1997;EuropeanCommissionDGXI,1998)。商业银行根据持续期、规模、剩余额度和风险等要素进行资金的配置,其高效的审贷体系使其在风险衡量和定价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因而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通过差异化定价引导资金投向有利于环保的产业、企业和项目,可有效地促进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为重点,使企业努力达到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而自觉地进行无害环境的实践,增强控制风险的能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行绿色信贷,进一步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毕业论文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也有利于商业银行摆脱过去长期困扰的贷款“呆账”、“死账”的阴影。

2.推行绿色信贷有助于商业银行管理环境风险。

据全球金融界估计,1970-1979年气候天灾水灾给金融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为500亿美元,1988-1997年更暴增为3000亿美元(UNEP,2000)。这些数据揭示,环境破坏不仅直接增加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甚至可能危及银行业的可持续经营和生存。在我国,“一些地区建设项目和企业的环境违法现象较为突出,因污染企业关停带来的信贷风险加大,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由于各国政府对企业污染环境责任的追究日益严格,银行业若不加强其环境风险管理,一旦发生给予贷款的企业发生污染事件时,不但影响银行的社会形象,也将损及其债权的收回。推行绿色信贷,把环境和社会责任标准融入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和监控,就为商业银行通过保险和衍生金融市场等转移环境风险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3.推行绿色信贷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推行包括绿色信贷在内的绿色金融服务(或产品)的收益具体表现在:扩大市场份额;利润增长;吸引顾客并获得顾客忠诚;高员工满意度及保留率;声誉收益(提升品牌形象);媒体的正面关注;环保意识和收益;获得更多的经营许可;巩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等(UNEPFI,2007)。实证研究亦表明,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推行绿色信贷有助于商业银行获得竞争优势。Feldmaneta1.(1997)、Schalteggeretal.(2000)、Repettoetal(2000)检验了企业环境管理投资与其金融利益相关者(如银行、保险公司、投资者)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企业的环境管理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可持续资产管理公司(SustainableAssetManagement,SAM)对58个产业的2006年可持续年报披露的可持续风险与机会进行分析亦支持了这一观点。SAM提出,商业银行从环境生态或社会议题的风险与机会(如气候变迁对企业的影响)作为切入点,将极大地增强竞争优势。

4.推行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益相关者环境关注的重要举措。

商业银行将环境因素纳入贷款决策,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政策和环保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来自利益相关者——如NGO、股东和员工的压力。例如,美国银行之所以成为最早考虑环境政策、特别是与信贷风险相关的环境政策的银行,是由于1980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全面环境响应、补偿和负债法案”(CERCLA,ComprehensiveEnvironmentalResponse,CompensationandLiabilityAct)。根据该法案,银行必须对客户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并支付修复成本。法案颁布实施以来,一些银行甚至因此而破产。

5.推行绿色信贷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的营运规范。

20世纪90年代早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计划项目(UnitedNationsEnvironmentalProgramFinanceInitiative,UNEPFI)就发表了银行业《金融业环境暨可持续发展宣言》(StatementbyFinancialInstitutionsonthe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强调要把环境因素纳入标准的风险评估流程的必要性。其主要目标就是要求银行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并且鼓励民间部门投资于有益环境的技术与服务。而世界银行集团的国际金融公司倡导的赤道原则(EquatorPrinciples)更是为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提供了一个框架,包括不同类型项目的风险分类,还列示了与环境评估流程、监控和后续指导相关的议题。目前,已有包括花旗、渣打、汇丰等在内的56家金融机构成为赤道原则金融机构(EquatorPrinciplesFinancialInstitutions,以下简称“EPFIs”),这些金融机构遍布全球,占全球项目融资市场的90%以上。

三、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内在要求

为应对信贷中可能面临的环境风险,商业银行将环境标准纳入其整体信贷战略及贷款项目评估之中,并发展出风险管理体系,强调客户的环境风险和银行责任,作为绿色信贷尽职调查(duediligence)的基础。相对于传统的贷款管理,绿色信贷管理的特殊之处或内在要求在于把环境与社会责任融入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贷款文化和贷款管理流程之中。

(一)实施绿色信贷要求商业银行制定相应的环境信贷政策

环境信贷政策通常由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制定,并作为银行员工及顾客的工具和指导信号长期存在。完善的环境信贷政策将有助于:①为员工及顾客提供商业银行关于环境风险及有关环境议题的清晰指南;②向员工及顾客阐明商业银行如何通过特定的程序、毕业论文承担哪些责任来实现其经营目标;③确保与环境风险相关的贷款以一贯且公平的方式承做;④为与环境风险相关的银行业绩的评价提供明晰的标准。

很显然,银行环境信贷政策应具有可操作性及成本效率,同时还应考虑环境风险敞口、人力资源限制和市场限制,并对以下问题作出回答:银行现有的贷款及投资组合在哪些领域暴露于环境风险之下?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贷款的风险敞口是否具有较大的差异?环境风险管理需要哪些人力资源、需要对他们进行哪些培训?银行环境信贷的主要竞争者有哪些?环境信贷产品价格及质量层面的竞争程度如何?环境风险调查及转移成本是否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竞争地位?哪些细分市场的顾客对交易成本的增加更为敏感?等等。

(二)实施绿色信贷要求商业银行进行环境及社会风险管理

一般而言,环境及社会风险可分为三类:①直接风险(directrisk),指的是银行因清理被其借款人污染土地所蒙受的直接法律责任(如借款人破产)。②间接风险(indirectrisk),反映了借款人的环境负债可能影响其偿付贷款能力而造成的风险。由于政府环境管制日益严格,企业必须在环保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满足政策要求,从而可能影响借款人的现金流继而影响其偿贷能力。如果贷款企业不遵守环保政策,就会面临罚款、支付治理成本、暂时或永久停业。③名誉风险,反映的是银行因与环境问题投资关联而遭受的名誉损失(Thompson,1998)。勿庸置疑,声誉与形象是银行最重要的“资产”,随着政府、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对银行信贷政策关注程度的日渐提高,银行在贷款项目环境风险审查上有失谨慎而导致的环境及社会影响将会对银行的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继而影响银行的市场价值和业务开展。

实践证明,有效的环境及社会风险管理有助于减少不良资产的数量继而改进银行的经营绩效。环境及社会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辨识、评价、控制、转移和监测环境及社会风险的过程,不仅适用于单笔贷款,而且适用于集合贷款和投资组合。其目的在于使可预见的环境风险敞口最小化的同时,对不可预见的环境风险提供足够的保护。商业银行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时,必须重点关注环境风险发生的概率、环境风险的级数(严重程度)、环境风险影响的持续期、环境风险的敏感性和不可逆转性、环境风险和收益的社会影响(即特定的环境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否有助于环境风险和收益的均衡分享)、是否符合相关立法特别是环保法的要求等因素。

环境及社会风险管理流程可分为环境及社会风险识别、环境及社会风险评估、环境风险控制及转移、环境风险监测等。相对于传统的贷款管理,绿色信贷管理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

1.贷款项目按环境与社会标准进行分类过滤。

根据赤道原则,贷款项目发起时,EPFIs应当参照IFC的环境与社会标准将贷款项目分为A、B、C三类,分别代表环境或社会层面的高、中、低风险。A级及B级的贷款申请者必须完成社会及环境评估,且在与当地利益相关者磋商后,须备妥环境管理企划书,说明如何减少或监测项目在环境与社会方面的风险。

商业银行在具体操作中,为了提高审贷效率,往往会结合具体情况,按贷款项目环境风险高低进行分类(如加拿大皇家银行将贷款划分为三类,参见表1),不同环境风险类别的授信项目,其风险识别和评估、内部研究及外部专家认证亦有所不同。如果贷款项目落入表内所列的范畴,则贷款申请将提交至地区分行或总行,视具体情况请外部咨询人员进行评估。对于I类项目,银行有选择地请外部专家进行环境风险评估;II类项目需请外部专家提出行业的具体风险;III类项目则需请资深外部专家对项目进行调查。

2.贷款项目进行环境及社会评估。

根据赤道原则,贷款项目的环境及社会评估应针对以下项目:社会及环境条件基准评估;更符合环保及社会责任的可行替代方案的考虑;东道国法律法规及适用的国际协定及协议的要求;人权和社会健康、安全及保障的保护(包括风险、影响及保障个人使用项目安全的管理);文化遗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变更自然或重要居住地或法定保护区域中的濒危物种与敏感性的生态系统);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使用(包括通过恰当的独立认证体系认证的可持续资源管理);危险物质的使用和管理;重大灾害评估与管理;劳工问题(包括四项核心劳工标准)、职业健康和安全;防火与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影响;土地的取得和非自愿安置;对社区和弱势群体的影响;对原住民及其特有文化体系和价值观的影响;现有项目、建议项目及未来预期项目累计影响;项目设计、评估及执行中受影响方的协商和参与;能源的有效生产、运输及使用;污染预防、减废、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与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商业银行根据这些项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贷款提交、贷款审批或贷款发放。图1为加拿大商业发展银行(BDC)的环境评估决策树。毕业论文

3.借助环境保险及金融衍生品转移贷款风险。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保险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为环境风险的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商业银行通常可以通过以下保险政策实施风险保护:一是要求顾客考察使其免于环境责任的保险;二是要求顾客以银行为受益人,购买环境责任险;三是以第一方保险将商业银行全部贷款组合的环境风险转移至保险公司;四是要求环境顾问掌握专业保险赔付知识。除保险市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亦为包括环境风险在内的信用风险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进行动态的环境风险监控。

由于在贷款持续期间或投资期间,环境风险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加之借款人有可能违反环保法规及贷款约定,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贷款的环境及社会风险进行动态监控。贷款环境风险监控对象包括单笔贷款和整体贷款组合,监控方法包括口头询问、信息披露以及对项目或场地的实地考察等。

四、我国银行业推行绿色信贷的相关举措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了环境蕴含的机遇和风险,以及银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上海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加合国环境署金融计划项目(UNEPFI);兴业银行因在能效融资产品开发和推广方面的优秀表现,荣获英国《金融时报》和国际金融公司联合举办的2007年度可持续银行奖评选活动中“年度可持续发展交易奖”,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中国商业银行。然而,也必须看到,尽管有关政府部门初步制定了绿色信贷的实施指导意见,但我国银行业在实施绿色信贷方面仍有待于更新知识、积累经验。特别是,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的环境恶化与个别地方政府官员腐败、法规执行不力、缺乏公众透明度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广绿色信贷,推动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的顺利推广、实施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为实施绿色信贷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国际经验来看,毕业论文商业银行要发展成为可持续银行一般需经过四个阶段:防御阶段、预防阶段、进攻阶段以及可持续银行阶段(Jeucken,2001)。我国商业银行绝大多数还处于防御阶段,对环境风险的认识还有待加强。而要从防御阶段逐步推进至可持续银行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至少要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做好准备:一是战略准备,要把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提升到银行的战略层面,确定环境目标,确立标竿和报告制度,明确决策者必要的沟通职能。二是政策准备,要结合实际制定商业银行的环境信贷政策,编制环境风险管理方案,用以指导信贷活动及其他业务。三是人才准备(包括内部人才准备和外部人才准备),由于环境风险评估的专业性强,我国商业银行能够担当此重任的内部人才并没有特别储备,因而需要加大引进此类人才的力度;外部人才准备则是需要对贷款项目环境及社会风险进行评估的外部咨询公司或行业环保专家。四是组织机构准备,从职能和公司治理方面为绿色信贷提供支持。Ganzi&Tanner(1997)调查显示,许多银行均设立了环境部门,并开发了环境友好产品,如英国合作金融服务(CFS)设立了道德政策部门(EthicalPolicyUnit),并赋予该部门业务否决权;再如瑞士信贷银行建立了环境执行委员会(EnvironmentalExecutiveBoard),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监督、记录绿色信贷业务,并就与环境相关的议题提出战略对策建议。五是产品准备,绿色信贷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融入环境及社会责任理念,而且要吸取传统信贷产品的成功经验,如弹性、友好度、便于个人管理、捆绑或低风险等等,这些特征均应成为绿色信贷产品设计的核心,唯其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

(二)商业银行与政府监管部门共同着力,构建绿色信贷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下,由于国资部门仍未完全实现公司化,股东本身对于长期利益以及短期利益的关注存在一定的矛盾。加之各银行均实行分行制,管理链条较长,且绩效考核体系以经济指标为主,并未将环保绩效纳入其中,因而不排除一些分行为了完成考核指标而无视总行关于实施绿色信贷要求的可能。2007年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显示,截至6月末,投向高耗能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占比为12.1%,六大主要高耗能行业累计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4.1%,均呈逐季加快趋势。基于这一背景,银行业内部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实施绿色信贷提供动力。在这里面,不仅要有对商业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贷款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和处罚的措施,而且还要有对切实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的政策。另外,绿色信贷评估涉及面广,评估成本高,更重要的是,从短期来看,银行对企业竖立绿色屏障时,也就意味着有可能丧失部分优质客源。然而,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政策要求支持对环境有益的项目,通常的办法就是降低利率、优惠贷款,加之从现有的经济利益角度来考量,绿色信贷所支持的项目,有相当一部分是经济效益并不太好的项目,如风电和垃圾发电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盈利。鉴于此,应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减免税收、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以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毕业论文

(三)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为绿色信贷的推行扫清地方保护主义障碍

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据,2003-2005年间,由于地方政府的纵容和袒护,全国70000宗环保违法案件仅有500件得到处理,仅为全部案件的0.71%(EconomyandLieberthal,2007)。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始终存在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以各种方式对银行进行信贷资源的争夺并试图转嫁改革成本。甚至于有些地方政府无视国家的环保政策,以各种名目、各种形式干预商业银行的业务,进而导致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扭曲。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部门行为的调整和约束、银行与各级政府的共识是信贷政策有效支持环境保护的首要前提。因此,我国中央政府有必要将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或是加大环保指标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比重,并以立法或规定等形式隔绝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干预。同时,可以考虑由中国人民银行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牵头,促成商业银行与各级地方政府就共同环保事项或流域性事务进行结盟或签署环保协议,形成书面契约约束。

(四)加强与环境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与互动,营造良好的绿色信贷实施环境

首先,环保部门应建立并完善环保信息库,毕业论文与金融部门形成信息沟通机制。商业银行可以借助环保部门的力量,加强贷款风险管理,补充银行信用信息数据库,强化“以法治贷”意识;同时,环保部门也可借助商业银行的力量,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严格信贷环保要求,促进污染减排。目前,我国环保政策和信息零散、缺乏统一管理与机制,加上环保专业性强,银行信息搜集成本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信贷的推行,因而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环保信息库。

其次,加强对全社会尤其是对顾客的绿色教育,帮助企业建立环境管理支持系统。Stegereta1.(2003)对中国企业的调查表明,企业经理人对环境保护态度淡漠,不仅是由于企业盈利要求的限制,而且源于企业缺乏环境管理支持体系、相关的技术信息、员工环保培训和教育等原因,从而导致商业银行效益直接或间接地受损。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可通过邀请具有传统信贷意识的企业和顾客参加“绿色”研讨会或产业论坛,以克服顾客的认知及知识障碍。例如,新资源银行(NRB)就敞开大门,邀请200位以上顾客学习何为LEED认证设施,并邀请传统开发商举办绿色建筑物研讨会,帮助他们了解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及成本节约效果(NRB,2007)。

生态风险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金融支持 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融资特征与融资需求

循环经济的多阶段和多层次决定了其对金融支持的多元化需求,循环经济融资的特点表现为:第一,资金的稀缺性。由于循环经济的高风险、高投入以及多样性等特点使得循环经济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存着金融风险、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专门的投融资机构对循环经济的投资一般是组合投资(包含多个项目,用成功项目的高回报补偿失败项目的损失)。一般社会资本出于安全性考虑,不会轻易地进入该领域。如果政府不能支持,银行不予以优惠,循环经济的融资就会出现严重的供给不足。第二,渠道的狭窄性。循环经济投资的多阶段特征导致对融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而目前,循环经济的融资渠道包括财政渠道和金融渠道,在中国循环经济投融资的资金主要靠财政注入,缺少社会财力的支持。甚至一些重大项目还要依靠国外贷款来解决。第三,技术的分阶段性,循环经济投资在其不同阶段的金融价值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五个阶段(种子阶段、导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的投融资的特点和其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资金需求量是随着阶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扩大的,其融资难度也是随阶段的深入而由难变易。

二、我国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障碍循环经济的有效实施

循环经济需要各环节主体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将其推行下去。在效率的基础上,一种制度安排能够使提供具有正效益的公共物品或产生正的外部性的供给者得到适当的补偿(因为这些正效益或正外部性无法在市场交易中自动反映),那才是可行的。但是,这并不表示政府可以取代市场,在某种意义上说,市场仍然是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作为纽带,将循环经济各环节的利益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没有损害自己(生产者/消费者)和他人的利益,并且公众的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同时也使各种资源使用更加趋于有效合理,达到帕累托最优。政府的作用则更多地表现为辅助和调节,因为政府供给的产品主要是制度,而制度是作为保障因素存在于生产函数之中发挥正效益的,制度要素和市场要素同时保障包括自然和环境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合理运用。循环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客观上就要求进行制度设计,降低交易费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在分类标准和运行、管理、考核体系没有建立,未对循环经济做出直接规定,配套法规、细则制定不及时,致使一些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缺乏高效、严格的执法措施,产权不清,交易费用偏高等问题比较突出,如:虽央行与国家环保总局达成了有关环境执法信息进入金融监管机构征信系统的协议,但协议仅约定环境执法信息进入系统,尚缺乏企业其他方面更具体、更完整的环保信息。如:各银行在企业贷款审核中都对环保审核作出了严格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无法掌握“两高”企业的环保达标及耗能指标等第一手资料,且很难从企业获取所需的完整的环保审批材料。因此,缺乏有效畅通的信息获取渠道,银行环保审核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各类征信系统和信用中介机构体系建设仍未完善,且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企业和社会公众信用意识淡薄,失信现象严重;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以及执法不力,容易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和纵容企业逃避债务。同时,我国的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缺失。同时,部分金融机构的管理章程、相关法律法规、担保基金的运作机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不配套现象,都无法对循环经济提供有效的避险机制。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各类资金难以快速有效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再加上整个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的金融生态体系,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导致金融机构介入的制度基础不足。

(二)国家投资不足,根据国外经验,污染治理的投资占GNP的比例达1%~1.5%时,环境污染恶化有可能得到基本控制

污染治理投资占GNP的2%~3%时,环境质量可以得到改善。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己达2%以上。尽管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家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多层次的金融市场,而且,近些年我国循环经济中环保投资总量也不断攀升,但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

(三)缺乏创新,由于循环经济产业的运营管理与传统产业的不同,金融供给模式需要根据循环经济的货币循环特点进行金融产品和信贷操作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企业对资源及其产品的利用实现了封闭或半封闭的链式管理,因此要求相应的资金亦应实现封闭运行管理或“链式”管理。然而,目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应模式除了个别对企业的专项政策信贷资金实行类似管理外,银行的产品基本是适于传统经济单程式的线性模式,缺乏适合循环经济风险特点的产品规划,容易导致诸多管理风险。同时,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和社会担保体系、项目投资收益与风险的不确定性,资金趋利避险性、社会信用不佳等因素极大地制约着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制度建议

(一)加大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GDP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600多亿增长到2008的30多万亿

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资源消耗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些都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国家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和管理措施来促进社会节能、节水、节节约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资源利用效率有了较大提高。实践看来,“十一五”上半期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扭转了“十五”以来持续上升的态势,出现了“双下降”的好局面。2006年、2007年、2008年万元GDP能耗分别下降了1.79%、3.66%和4.59%;2008年数据显示,我国物流园区数量已经发展到475个,动漫产业基地也有40多个。这些综合性或者产业性的工业园区(基地)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无不涵盖。2009年金融风暴时期国家更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果一个在政策扶持范围内的高科技企业,在早期风险投资融资难、无资产抵押银行融资难的时候入住园区,可以申请国家、市、园区不同科技口部门的各类资金,还可享受政府反税支持和获得各类政府资金,在危机时代应该成为企业融资的务实选择和趋势。同时,生态农业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例如:贵州省作为我国第一个循环经济示范点,西电东送的重要供给基地,在使用煤炭资源的同时,率先引入氯碱/硫酸钠法工艺技术,力争使燃煤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这个世界性难题率先在中国、在贵州得到破解,不仅意味着贵州将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这一大思路中率先破题,寻找到“十一五”期间贵州社会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而且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辽宁省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的法规和政策措施,建设一批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振兴老工业基地。山东省组织实施的“613工程”抓煤炭、建材、发电等6个重点行业,10个循环型企业,300个循环经济骨干企业。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应对危机的4万亿元振兴经济方案再次明确了方向,即把保增长、扩内需和调整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支持节能减排工程建设。这不仅助力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更会让循环经济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二)创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制度环境,我国在2006年,相关部门就了《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通知》,而在2009年4万亿投资的大背景下,国家现在也鼓励金融机构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支持

贵阳市颁布并实施了《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这一条例的颁布和施行,有利于规范政府、企业、公众等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行为,为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法制保障。贵阳循环经济法规的出台,说明这一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新模式,开始在我国推行。2007年8月26日,贵州省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首次提交审议《循环经济法(草案)》,该草案,以建立基本管理制度为核心,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相关制度安排。相信在未来几年我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创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制度环境。

(三)创新金融产品

在环境的恶化给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条件下,国外出现的“环境金融”把循环经济、金融创新放在一个有机的系统里,探讨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产品,目前常见的环境金融产品包括:绿色抵押等银行类环境金融产品、生态基金等基金类环境金融产品、巨灾债券(巨灾风险证券化)、天气衍生品和排放减少信用等金融衍生品。另外,风险投资这种创新金融工具,是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和技术成果快速转化最为有效的金融机制,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从科技开发到产品中试再到产品投产所需资金的比例是1:10:100,这种对资金逐步追加且长时间没有赢利的投资要求,使得传统资本对之“望而生畏”。风险投资通过其独特的运作方式满足了循环经济技术成果“转化”过程对资金的巨额需求。

参考文献:

[1]郭永冰.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8

[2]韩宁.构建中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的机制[J].中外企业家,2006;第2期

[3]王文军.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28~32

[4]王卉彤,陈保启.环境金融: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双赢路径[J].上海金融,2006;第06期

[5]王大珊.关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生态风险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APH;MATLAB;GIS;名山县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活动干预最强烈的生态系统,而农田生态系统环境评价是农田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保障手段,能够为农田生态系统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1-2]。本研究利用一系列监测实验仪器与方法在雅安名山县周边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环境监测站,监测水文指标、水化指标、生物结构指标[2]建立数据库,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等模型对农田生态环境安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价[3-4]。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研究区域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是四川盆地西南边缘(102°58′~103°23′E29°58′~30°16′N),海拔548~1456m,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5.4℃,年均降雨量在1200~1700mm。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4]、层次分析法[5]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6],采用MATLAB、SPSS软件对测试点的数据进行相应分析。

2 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评价模型建立

2.1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1)将“名山县农田生态环境安全”设为目标层,水文指标、水化指标、生物结构指标建立为准则层,土壤含水率、大气质量、土壤退化度、水体质量、土壤肥力、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植物多样性、无脊椎动物9个影响因素设为准则层[7]。2)按Saaty等建议[7],引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对重要性进行程度赋值。3)进行一致性的检验,一致性比例为C.R,当C.R

2.2 模糊综合评判确定安全等级

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步骤如下:

1)确定模糊评判因素集,设模糊评判因素集为U,则U={土壤含水率+大气质量+土壤退化度+水体质量+土壤肥力+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植物多样性+无脊椎动物},字母表示为U={u1+ u2・・・+ u9};2)确定因素集的权重向量,评判因素集的权重向量W,由2.1得知;3)确定每个因素的评语集,对各因素集中的每个元素按风险度划分成5个等级,安全、良好、敏感、风险、恶劣。则评语集为V={安全、良好、敏感、风险、恶劣};4)获得各个地区模糊矩阵,列出监测点模糊矩阵数据,同理可得其它模糊关系矩阵Ri(i=1,2…20)。5)经过MATLAB编程计算,获得归一化后的20个监测地点的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模糊评判集Yi=W.Ri,利用等级赋值法解模糊[7],即为对该的等级加权求平均值。等级赋值如下:环境安全赋值5、良好赋值4、敏感赋值3、风险赋值2、恶劣赋值1,值赋值矩阵为A=(5,4,3,2,1)。经过计算雅安名山县各地区的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等级值为Si=YiAT,得知等级值Si越大则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环境越安全,反之则越差。

2.3 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风险

规定风险度为Mi,按式Mi=5-Si(i=1,2…20)得到各个地区的农田生态环境的风险度值,农田生态环境越好则风险度越小。根据研究地区用GPS定位仪测定的地理坐标,可在ArcGIS9.0上生成农田生态系统风险分布图,以例为据,从而判定总体安全风险完成度,根据ArcGIS9.0所得分析结果,农田生态环境系统安全风险度达到风险级需要预警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6.55%,风险度为敏感级或敏感级以下的面积占总耕地面的83.45%。得出结论为,名山县农田生态系统环境总体较好,人类活动干预不明显,但是局部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环境较差。

3 结语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进行评价,克服了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安全影响因素中的水化指标、水文指标和生物结构指标相互之间复杂的影响和安全风险评级具有模糊性概念的问题。

利用MATLAB、SPSS和ArcGIS等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多角度处理分析,可较为立体、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环境风险状况,为深入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环境预警、应急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傅伯杰,刘世梁,马克明.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生态学报,2001,21(11):1885-1892.

[2]杨曾平,张杨珠.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7,21(2):137-139.

[3]温冰,康利荥,李建熹.沈阳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C]//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9卷),2013:3046-3050.

[4]方丽婷,张俊平,胡月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封开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179.

[5]付爱红,陈亚宁.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资源科学,2009,31(9):11-15.

[6]田帅,刘国东,倪福全.BP与GIS耦合的地下水水质综合分析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 2012, 30(2):38-42.

生态风险论文范文第9篇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书肖课题组与美国环保署合作在《环境与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和《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分别在线发表题为《北半球1990-2010年间颗粒物引起的早逝人数变化趋势》和《减少颗粒物冷却效应带来的意外收益》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1990-2010年间细颗粒物(PM 2.5)污染引起的北半球早逝人数变化趋势与排放归因,并发现PM 2.5除了直接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外,还会通过大气动力学过程,加剧不利扩散条件,进一步造成污染物浓度的提高和早逝人数的增加。颗粒物辐射效应会改变大气动力学过程,进而导致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和更大的健康损失。

规模化养猪场粪污排放对水体和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开展了耐药基因从养猪场到周边环境及农田蔬菜的传播和扩散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环境》。该研究不仅观察到耐药基因从污染源(养猪场)到受纳环境(蔬菜地和纳污河流)的扩散,也发现耐药基因进入环境后呈现出的多样化。在施用粪污的农田蔬菜中均发现了抗生素残留和耐药基因。这些蔬菜如果仅用家常清理办法处理,仍然不能将耐药基因的相对丰度降低到自然状态下的背景值(如对照蔬菜)。因此,通过食用此类蔬菜及饮用地表水源等途径而使人类暴露于抗生素耐药基因或抗生素的潜在风险。健康风险评估时应考虑通过食用蔬菜或饮用水等途径形成的耐药基因及抗生素的暴露风险。

高寒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贺金生课题组报道了高寒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水位降低和氮沉降的响应,并探讨了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背后的微生物学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是三江之源,亚洲的水塔。近年来高原经历的快速气候变化和日益增多的人为活动,导致了湿地水位的下降和氮沉降的增加,而这些变化可能极大地影响高寒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高寒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异质性,或局限于单种温室气体对环境变化(水位降低或氮沉降)的响应分析上。该研究首次探讨了全球变化对高寒湿地三种温室气体综合温暖效应的影响。

刈割对洞庭湖湿地植物芽库的影响

生态风险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稳健经营、控制风险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主旋律,是商业银行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逐步加快,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呈扩张趋势,外部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加速构建商业银行防范机制,已经成为我们亚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大幕已徐徐拉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是,使它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然而,我们面临的现实是:

1信用风险高。一是不良货款余额较大、准备金不足。据银监会披露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5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货款余额约I.71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约1.57万亿元不良货款存在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55亿元不良货款存在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于规模庞大的不良货款而言,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货款损失准备金不足,拨付覆盖率较低。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3年底,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在60%左右,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约在30%左右。二是资本充足率低(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截止目前,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建两家达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银监会硕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在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只有8家达到要求〔三是盈利能力差。2003年我国境内16家商业银行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0.23%,净资产收益率为7.29%,与关国、香港等金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银行业相比,盈利能力差距较大。

2、市场风险强一是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加之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导致了企业长期以来将间接融资作为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手段,经济发展对间接金融的依赖程度高。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企业外部融资来自商业银行货款的比重高达90%左右,债券、股票合计约10%。二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常态的信息不对称性、征信体系的不完善性、授信风险发生的滞后性,导致了商业银行吸收风险的过度集中。三是由于历史沿袭的体制和机制缺陷短期内难以根除,行政干预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

3.操作风险大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界定,金融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有两类:一是来自信息枝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各种灾难事件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二是源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金融机构对各种失误、欺作、越权或职业不道德行为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遭受的损失。从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暴露出的有关操作方面的问题看,源于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失效而引发的操作风险占了主体,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风险中的一个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管理层腐败、内部工作人员违规行为以及金融作骗其主要特点是:涉案金额大,社会影响恶劣;大部分案件发生在基层。

二、应采取的措施

1加快商业银行改革步伐。一是要在加快推动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理顺出资人、股东、董事、经理和其他利益相关人关系的基础上,清晰划定各方权责范围,严格考核、充分激励、翔实披霉、广泛监督、透明管理,努力构建内部的制衡与协调机制二是积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要建立集中化、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体系_在战略规划、营销、决策、信息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尝试集中化、扁平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明晰风险管理战略,加快实施资本约束风险资产管理,提升风险量化管理水平;加速业务流程整合,实现业务集中规范处理等。三是强化内控文化建设,促进全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业绩观和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加强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内控意识教育,强化检查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四是改革干部人事制度,选跨优秀的银行经理人。必须严格按照“选跨程序和规则、扩大视野范围、注重职业操守和职业能力、市场化薪酬”的原则,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上一篇:社会保险基金范文 下一篇:新媒体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