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8:53:22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命,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保护生命的技能。例如在学习《海陆变迁》时,联系中国实际,引导学生想象: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学生分组讨论地震发生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其次,各组交流讨论的结果;最后,我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想到的措施,使学生明白哪些措施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同时也使学生深刻理解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如学习《中国的水资源》时,我是这样小结的:水是生命之源,但水又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无数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因此,同学们尽量不要去河流、湖泊中游泳;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美好未来!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培养了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和观念,也培养了学生保护生命的技能和方法。

二、抓住有利时机,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习惯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一个人的事业、生活一帆风顺,芝麻开花——节节高。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上第一节课时,我就宣读了地理课的要求。在此后的地理课上,我不仅重视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表扬表现良好的同学,而对表现比较差的同学进行惩戒教育,树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表扬或惩戒,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崇高理想

理想是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培养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用崇高的理想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地理教师责无旁贷。在地理课上,我经常用张海迪等人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逐步形成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奉献社会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同时引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奉献社会、报效祖国。课堂教学中,名人的先进事迹和名人名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学生的未来保驾护航。

四、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

生命教育的手段是教育,实质还是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目的。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例如,在学习《西北地区》时,学生先了解了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概况:位于西北内陆,山脉众多;我见机提出问题“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位于西北内陆,又有山脉阻挡,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比较干旱;”接着我又提出问题“这样的气候对河流、植被有哪些影响?”学生回答:“由于降水少,河流、湖泊数量少、水量小;自东向西随着降水的减少,植被由草原演变为荒漠草原、荒漠;”最后我又提出问题:“这样的气候和河流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由于降水少,农业多分布在地表水相对丰富的地方,如山麓、塔里木河沿岸,发展绿洲农业”。

又如:在学习《青藏地区》时,引导学生按照上节课的学习,分析青藏地区海拔高对本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高,可推出很多:一、可推出本地区气温低、多冰川,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二可推出本地区冬寒夏凉,无霜期短,所以热量条件差,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种植青稞,饲养牦牛等;三可推出本地区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四可推出本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由三、四可推出本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农作物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高。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层层推进的分析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真正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生命教育的手段是教育,实质还是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目的。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懂得了礼貌待人的重要性,逐步学会了与人交往,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六、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性是地理课程的性质之一,因此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建议:一方面,立足校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提倡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地理知识的乐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命教育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去实践。只有这样,生命教育之树才会长青,中国才会不断进步。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一)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生命教育教学之间存在着教育理念上的共同性。生命教育教学的本质在于坚持人本理念,同时还体现为引导生命、提升生命。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其宗旨在于以生为本,通过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塑造人、完善人和发展人。对于生命教育教学而言,从认识人的自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生命教育探究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戴世琴生命特征着手,让高校学生在生命的体验过程中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把握生命的意义,以此来认识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以及生命与他人和生命与社会,其中还包括从关爱个体生命到关爱自然、他人和社会,使生命个体在命意义实现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质量和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于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生命内在需求、成长规律,积极引导他们认识个体价值及其个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在优化和发展个体生命中不断构建美好社会,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虽然所走的路径和采取的手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二者的出发点、落脚点等,均为生命个体,即具有教育理念层面的一致性,所以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可行性得以体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二者之间具有相通内容。在高校生命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生命价值教育以及生命历程教育之中。当前,高校出现大学生做事漠视,甚至践踏生命等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因素就是他们对生活、生命的意义丧失信心。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出现漠视生命现象,最为重要的就是积极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正如马克思所言,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生命仅有一次,人类生活的意义在于使生命活得更有价值。

二、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笔者认为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借鉴生命教育理念,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以高校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但因为受到传统教育教学体制和教育观念等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模式,因此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等都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于生命教育而言,其主要思想强调的是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尤其是生命健康和全面成长,重点在于生命经验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有效地实现,同时还确立了生命中心主义教育观,从而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生命在教学中的工具性,突出生命的目的性和整体性。第一,基于生命教学思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生命教育过程中,其思想观念中强调的是人的生命是包括情感、认知和意志在内的统一整体,同时也是具有创造性主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应重点着眼于当前高校学生整体发展,使学生在心灵、心智等层面得以发展,从而使他们成为平衡、效率以及成熟和快乐的个体。通过生命教育思想的借鉴,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目的的实现,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地认识到人是生而平等的、生命是可贵的,从而使学生能够敬畏、尊重和爱护生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生命,体现生命的价值。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热情,使他们的心灵能够逐渐成熟起来,这对学生的生命健康及个体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借鉴生命教育教学思想,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多元化。在高校生命教育实践中,所强调或者秉承的是生命化内容、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密切相连。通过借鉴生命教育思想,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多元化发展,并且有效地促进教学内容的生命化发展。教学内容向着生命化方向发展,即教育教学过程中,其内容与大学生的生命经验,甚至整个人类群体以及生命经验密切相连。为了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更加的丰富和细化,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将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命经验结合在一起,传承人类文化,反映生命生存以及发展要求。第三,借鉴生命教育教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生命教育思想的借鉴,主要倡导的是个性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同时这也是当前国内现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方法多样化的具体体现。据调查,由于我国高校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中,上述教育教学方法的作用还未真正地发挥出来,无法有效解决教学工具化以及知识化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观,同时在不断地创新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自我教育、个性化教育。

(二)契合人本教育理念,确保生命教育观的科学合理化。从本质上来讲,生命教育即主体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全人”教育;实践中,教育的本质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塑造健全的学生人格,课堂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促进生命发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忽略了学生发展中的内在需求,甚至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因此课堂教学难见成效。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应当坚持“人本”理念,尊重和体现当代高校学生的生命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教育重知识、重科技的现象,重视对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培养、对生活的体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让广大学生认识到为何而活,而不是只局限于传统的机械性地对知识的学习。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立足实际,将生命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作用,加强人性化教育和人文关怀;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加强沟通、谈心,并且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动向、喜欢在课堂上扩展哪方面的知识等,从而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对生命的价值更为直接和深刻的认知与体会。

(三)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明确生命教育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根本的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说到底就是研究生命教育的真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以及生命情感,对学生文明生活素样的形成意义重大。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生命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基础生命教育教学,重新审视和珍视生命。从生命观层面来看,笔者认为生命观就是活着的理性状态,也是一个人得以生存的基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全方位渗透去理解人的生与死,理解生命历程中各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和现实,可以使高校学生能够真正地去尊重生命、对生命敬畏;当挫折出现时,一定要勇敢面对,并且使学生能够尊重生命。二是加强精神层面的生命教育,即欣赏、感悟和享受生命。对于个体而言,活着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应当有意义地活着,要活出自己的价值。正如冯建军所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追求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只有实现该目标,才能使个体的生命价值真正得以实现,成为独立、自由以及有尊严的价值主体。通过该种方式,才能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效能感,使学生同一性更加的清晰,对生命价值的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自觉追求美好人生,全面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如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时,可选择典型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着重讲解在硝烟战场上的舍小我、爱大我的精神;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播放相关视频,通过真实场景再现的教学方法,渲染生命的意识,让学生切身体悟到革命前辈们的生命意义以及生命价值,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情感层面的熏陶,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总之,生命教育的价值在于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重新认识和珍爱生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生命,这对促进高校学生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作用重大。当前高校生命教育过程中,主要包含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对生命责任的承载等教育,通过对高校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训练生存能力和感悟生命价值,促进高校学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命;生命教育;死亡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自杀、杀人、虐杀动物等残害生命现象的频现,各界对生命的关注日益加强。在教育界,生命教育已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近些年来,生命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对照港台以及西方,当前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仍有许多问题与不足。

一、生命教育的诸多理论问题尚待达成共识

回顾以往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国内,生命教育的诸多理论问题尚处于争议阶段,甚至在一些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

(一)对生命教育中“生命”的界定不统一

我国理论界在“生命”基本概念的界定上存在分歧。在进行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时,大部分研究者都是从“人之生命”的视角出发,对生命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和研究。如:张美云在其博士论文《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中讲到“在对生命作界定时,应该将其限定在‘人的生命’这一范畴之内”。冯建军博士在《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一文中也说:“生命是什么?对教育来说,就是人,是具体的、现实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个体,是以人的方式展现的‘人’,而非是展现‘物性’或‘工具’的‘人’”。郑晓江教授则认为:“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但也有不少研究者表达了不同观点。如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刘文霞等则认为:“仅从‘人之生命’的角度去定位生命教育,那么试图解决教育异化生命的现象就是不全面的、有失偏颇的。……应该将‘大生命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包括一切生物界的生命,即人之生命与自然环境中一切动物、植物都有其存在价值”。而复旦大学卞卓雯在其硕士论文《生命教育:困境与重建》中也指出生命教育中“生命”的内涵,不应仅仅指人的狭义生命,而应是广义上的包括动植物在内的所有生命,甚至包括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生命的内涵应该是大生命的概念。

“生命”是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基本概念,决定了开展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和实施生命教育的目的。因此,对基本概念的科学界定是当前生命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二)在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尚没有理顺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和单一生命教育课程的关系

张美云在《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一文中指出:“尽管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有自己的长处,是比较理想的课程形式,但由于课程改革的基本框架已经定型和的课程周期性及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要求,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实施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的条件,所以单一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就非常必要”。而冯建军在其《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一文中也指出“生命教育不应该只是学科渗透式的,而应该独立设置课程;生命教育课程不应该以知识逻辑组织,而应该以活动来组织,成为综合活动课程”。他指出了生命教育课程独立设置的必要性,但是同时又指出生命教育课程应该成为综合活动课程。既然是综合活动课程,肯定会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生命教育课程又如何区分于渗透式课程,二者孰轻孰重我们不得而知。而王文伦在《生命教育的功能定位与实施形态》一文中则指出:“因为学生课时有限,以学科教学为载体的渗透式实施是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诸多专家学者观点各异,我们不知渗透性生命教育课程与单一生命教育课程究竟是何种关系,生命教育课程设置应该依据哪一个理论?

理论界对渗透性课程和单一课程关系的模糊,对生命教育课程设置的争议,致使教育界的课程实践者往往模棱两可,摇摆不定。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改革难以找到坚实的理论支撑。因此,理顺二者间的关系也是今后生命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死亡教育研究的不足

未知死,焉知生。在美国和我国港台地区,死亡教育已经成为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死亡教育的开展和研究丰富而具体。而在我国大陆,由于对死亡的回避和禁忌等文化的影响,甚至学术研究也比较回避死亡教育这个主题。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篇名”“死亡教育”为搜索条件,共搜索到死亡教育论文123篇(2003至2011年10月),其中2011年论文11篇,篇名中包含“死亡教育”的文章4篇,2010年论文25篇,篇名中包含“死亡教育”的论文21篇,2009年论文中篇名中包含“死亡教育”的论文15篇……。已有的死亡教育论文绝大部分都发表在核心期刊以外的普通期刊,核心期刊刊发的数量极少(2003年以来,篇名中含“死亡教育”的核心期刊论文共12篇,篇名中包含“生死教育”的核心期刊论文共8篇)。同期,笔者以“篇名”“生命教育”为搜索条件,共搜索到论文3766篇(2003至2011年10月10日)。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14篇。可见,相对于生命教育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对死亡教育的研究严重不足。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无法回避的自然规律。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所谓“向死而生”,只有直面死亡,才能更深刻地思考生命。回避和禁忌死亡与死亡教育的做法都是不科学、不明智的,是对生命规律的无视,无助于人类对生命的深层次认识和省思。死亡教育在美国早已经普遍进入大、中小学课堂,在我国港台地区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因此,为尽快解决当前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自杀、杀人、伤害生命等问题,在我国大陆大力开展死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二、生命教育实践研究的不足

(一)生命教育实践研究初获成果,但仍需深入拓展

和生命教育理论研究热热闹闹的“繁荣”景象相比,近几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刚刚起步,虽初获成果,但深层次的生命教育实践研究和推进步履维艰。相对来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实践研究开展较早,如福建的张文质以及河南的刘济良等生命教育专家已经开展了生命教育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关系方面的实践研究与探索,并已经逐步影响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全国范围来看,已有少数省和地区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也有少数学校举行了一些具体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但总体上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地方往往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而高等教育阶段的实践研究才刚刚开始,这方面的理论思辨仅有少量,如冯建军教授发表于2010年的《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路晓军发表于2010年的《生命教育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实践探索》。很明显,关于生命教育实践的思索仍然不足。生命教育课程也在部分高校以通识教育课的形式得以开展,但不难看出,生命教育课程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中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依然处于边缘地位,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实践都有待大力推进和拓展。

(二)生命教育实践研究在内容和形式上还很单薄,不够深入,也不够丰富和具体

关于生命教育实践开展的具体载体来说,现有的研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探索生命教育实践的具体途径和形式;学生的生命情感、生命价值教育方法等。但这几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相对笼统的,没有深入到每一个层面的丰富、具体的研究,对生命教育实践途径和形式的研究也是理论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但实际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得以推行。仅有冯建军教授、郑晓江教授等少数人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大部分还都是集中在生命教育实践问题的理性思辨上,缺乏进一步的行动研究。而生命教育实践的实施更是刚刚开始,仍面临着传统观念的阻力,推进艰难。生命教育实践研究的不足在于生命教育实践推进的步履维艰。要开展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就必须大力推进和深入拓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开展生命教育的行动研究,通过生命教育的实践解决青少年的实际问题,在行动中反思经验教训,进而用总结来的经验进一步指导生命教育的实践。

(三)生命教育研究视角与方法需要进一步拓展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根据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在生命教育的研究上,大陆已有的研究主要采取的是文献法,大都以理性思辨的形式进行综述性的论述,质的研究方法使用不足,叙事研究和个案研究较少,更缺乏行动研究。也有一些实证的研究,但大多都是调查研究,使用方法较单一,缺乏多方法并用的研究。

从研究的视角来看,现有的大部分生命教育研究都是从教育学、哲学的视角展开,或者和思想政治、德育、体育等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新视角的研究较少。虽然也有少数学者采取多学科的视角来进行生命教育研究,如临沂大学的刘恩允以生态学的视角研究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的唐彰新等从新生物学的视角研究生命教育的问题,长春医专的张丽颖、赵丹妮将叙事心理治疗的方法与生命教育的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研究。但以新视角进行生命教育研究的文章仍然较少,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从多学科角度进行生命教育研究,才能有创新、有突破。

参考文献:

[1] 张美云.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6,(3).

[2] 冯建军.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1).

[3] 王文伦.生命教育的功能定位与实施形态[J].当代教育科学,2010,(6).

[4] 刘文霞.对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5] 冯建军.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J].教育研究,2006,(3).

[6] 路晓军.生命教育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7]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Z].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8] 卞卓雯.生命教育:困境与重建[Z].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9] 刘恩允.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观调查研究――以山东省为例[C].首届大学生生命教育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

[10] 张丽颖,赵丹妮.用生命化的方法进行生命教育―叙事治疗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应用[C].首届大学生生命教育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高度紧张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自杀等无视生命、虐待生命的现象有所增多,教育学生体悟生命、珍视生命日渐重要。在香港和台湾生命教育影响下,内地20世纪末对生命教育内涵、价值取向、理论基础、自身理论建设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生命教育热潮。认真总结与反思内地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今后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7]郭成等.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09-122.?

[8]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8.?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价值 生命教育

我国的生命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快速发展了好多年,由最初的主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健康的教育逐步向更高层次追寻生命本质意义的教育探索。但在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我国的生命教育依然显得很薄弱。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大学生自杀、自残事件不时现身媒体。关注生命,进行生命教育便成为现代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

1 现阶段国内外生命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生命教育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国家,80年代范围逐渐扩大,到90年代在台湾深入发展,进入21世纪,生命教育已成为遍及全球各地的学科。国内外生命教育的现有研究在具体意义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提倡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价值追求,学校教育不应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应该是促进和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和发展;二是提倡生命教育是一种包括安全教育、信仰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等教育实践;还有的强调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目的,最本质的意义是在教育人们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可贵,实现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从而让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社会建立美好和谐的关系。虽然各自强调的重点不一样,但是目的是一样:即让人活的更自我,达到一种全面自由发展的生命终极状态。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人类对生命物理机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在人文领域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也越老越多,这些研究都为本论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尽管如此,但是国内外多是把生命教育的研究侧重于中小学之前的安全教育。而对于大学生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关注的较少,大学生有着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环境。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校园事件频发的时期,更多的去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显得很有实际意义。

2 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切入点

第一,生命教育缺乏一定理论体系的支撑。由于生命教育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和模式。虽然有的学者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具体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其尺度依然比较局限,没有脱离以前安全教育的影响,并且所针对的人群很狭窄,说服力不是很强。虽然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却又停留在实验报告、研讨会论文集、甚至谈话对话集的肤浅层面;虽然这些成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生命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由于缺乏深刻性、系统性,所以未能发挥指点迷津的作用。所以,我们应一方面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生命教育的有关研究成果,来构建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系;另一方面可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更形象更贴切地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对生命教育的内容、方法、环境进行理论上的全方位探索。

第二,生命教育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没有切实可行的实际教学模式,也没有比较有效的案例分析。不少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理论性很强,缺乏现实的操作性,指导意义不是很大。在高校大力提倡学生生命教育的同时,也没有真正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缺乏切身学生实际的实践操作。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课程体系和统一的教学计划,在校园文化中也难以见到对生命观有正确引导的内容和安排。在家庭、社会中更难看见生命教育的实施。

3 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途径分析

第一,真正认知生命,确立生命教育理念。确立生命教育理念的前提是我们要对生命有深刻认识。如何才能更真实的认识自己的生命,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做: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生命的存在意识,生命存在具有基础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逆性,要将保持生命的存在作为人类活动的第一原则。其次还要认识到生命的存在只是人的存在的基础,而绝非是人存在的最终目的,生命的存在还应该体现出它的社会价值,还应该以其创造性去成就生命的意义。生命作为人的存在的物质载体,是人生存和实现人生价值及意义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有关人的论述将是空谈。所以,人不仅是生命本体的存在,更意味着生命精神意义层面的存在。这是教育工作者进行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树立起真正的生命教育理念,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当下生活和经验世界,不仅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本体所拥有的基本意义和尊严,最大意义的理解生命价值和意义以及生命精神的意义,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第二,建设具有生命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具有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保证。生命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思想理论课的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等的作用,使之形成一支生命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并确保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之间有效的协作和配合。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相依存又完全独立的生命个体,教师和学生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在互相的交往过程中来实现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一个自身缺乏正确生命教育观的教师不可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心灵上的沟通,即使在课堂上对生命知识是多么的口若悬河,而学生课下依旧我行我素,这种知行不一的现象最终使得生命教育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构建生命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建设生命教育学科体系,首先要加强生命教育的课程建设和理论研究。生命教育是一门课程,但又绝不仅是一门课程,它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位”的价值追求。它既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所有教育的终极目标,因为所有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是为促进生命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开展的。建设生命教育学科体系,设置生命教育课程,进行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基础和载体。生命教育课程应该融入关于生命、生命价值的知识,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突出个性化和多样化。应该配以专门的生命教育教材,把生命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落实到大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去,让大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更加科学系统地了解生命,明确生命的责任、意义和价值。当然,理论是长期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加强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推动生命教育的开展,让大学生在生命教育中丰富自己的生命涵养,拥有正确的生命认识和态度。

第四,开展生命实践活动,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教育本身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实际行动的教育感化。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是绝大多数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语言。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多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多尝试生命的活动带来的实际感受。观看优秀的人生题材影片,关爱老年人,献血,看望生病的朋友,这些都是很简单却很实际的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从课堂拿到生活中去感悟,在生活中去感受生命价值。在这个领域很有教育意义的临终关怀可以很好的解释生命的存在意义,人的生命在拥有时,我们很少感到珍惜,也很少感受的生命的力量,而只要在特地的情景下才能使我们感受到真实生命存在的意义,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渴望,活出有价值,有希望,有朝气的人生。

4 结束语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这一代的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他们承担了太多的社会压力,多关心当代大学生是每一位从事教育行业的人的职责,大学生生命教育正是基于现实的需求,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心理特点、性格脉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进一步深化对生命本质意义的认识,拓展生命真正的内涵,让学生珍惜生命的同时努力追寻生命更高层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0.

[2]文雪.生命教育论[J].山东教育科研,2002(9).

[3]万玉.关注生命[D].开封:河南大学,2003.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5]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的关注越来越强烈,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实施的呼声也越来越强。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梳理、整合,把人本主义理念作为理论支撑,贯彻到大学生体验式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中,为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开设与实施提供参考,更好促进大学生对生命的关注与珍惜,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

人本主义;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从哲学实现以探索人的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后,人以及人的生命就成为一个值得永久探寻的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放弃生命自杀,关注生命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旋律,生命教育课程也在一些地区出现。那么,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也应该相应的成为关注的要点。在本文中,生命教育课程主要涉及单一性的课程,它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编制为专门的课程。生命教育课程的形式呈现两种类型:学科形式的生命教育课程和以活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课程。而生命教育课程的对象是人,内容是与生命相联系的,人即生命,是能动性的,那么以活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课程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人本主义理论的内涵正好符合了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要求,即产生了“人本主义视野下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主题。在人的一生有几个成长的年龄阶段,大学是一个人从金字塔迈进社会的过渡阶段,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转折的阶段,所以本文研究主题是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研究。

2概念研究

人本主义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反对行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他们认为人的潜能和价值的问题,强调人的内心的重要性和人的能动主动性,开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实施的基础是生命教育课程设计。高校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体验为主,以活动为组织要素,主要涉及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它是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关于体验的研究

关于体验的研究,在教育学领域,“体验”最初来源于杜威的“经验学习”,他认为世界不是物质和精神的,而是经验的。在我国代表人物有蔡元培、陶行知等。近年来,教育的体验问题获得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张楚廷认为人的良好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必须经过体验才能达到人的心灵深处,才能内化为个人的真正的品质。

3.2关于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

国内外对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已经达到完善的地步,现在已经到了关注生命教育实践层面的研究,尤其是关于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

3.2.1大陆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研究现状

开设大学生命教育课程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呼吁阶段,真正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高校很少。而大陆大学生生命教育一般以渗透式进行展开,主要通过专题讲座,而专门单一性的生命教育课程很少。并有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生知识思想比较成熟,没必要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只采取渗透式的引导即可。但是从南京师范大学选修博雅课的一科“性科学与人”状况来看,犹如“争夺战”的选课状况恰恰说明了我国大陆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非常必要。杨春雷与吕辛在《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中提出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综合型生命教育课、讲座、体验式生命教育课,并对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内容进行构建。李道友主要是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吴仁英主要介绍了台湾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特色,主要以体验式课程为主。

3.2.2台湾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研究现状

台湾的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是围绕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生命教育实施三大方面进行研究。如彰化师范大学在1995年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学分为两分,同时,在通识教育课“人生哲学”中加入“临终关怀”与“防治自杀”,共计4小时课程;吴凤技术学院在2005年专门开设“关爱生命”的课程。而台湾著名的南华大学是第一所设立生死研究所的大学,招收不同层次的学生,课程设计以生死学为核心。

3.2.3国外学者主要研究现状

没有查到国外的相关参考文献资料,无法对国外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进行研究。

3.3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因缺少国外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资料,以下主要对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张美云在《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中,认为一时的生命课程比较适合,并对单一式生命课程从课程设计主体、课程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并指出了组织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时应遵循的原则。李映泉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定位及设计探析》中,认为课程设计主要以生命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为课程设计内容和目标。刘小梅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首先论述了关于课程体系的设计的意义、遵循的原则,然后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中涉及了设置独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开发渗透式的生命教育课程,拓展实践性生命教育课程及建设网络生命教育课程。闫守轩、李秀梅在《华特士生命教育课程设计及其启示》中首先阐述了华特士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华特士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最后在启示中指出要以单一主题安排各种学科课程,使所有的学科相辅相成,可以帮助学生专注于当下的学习,取得真正的进步。

3.4关于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在相关文献查阅中发现,关于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有一些文章。李秀梅在《华特士生命教育课程设计及其启示》中,强调体验在把握人之生命中的重要地位。春雷与吕辛在《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中也主张要以活动体验教育课程为主。沈丽丽在《大学生体验是生命教育模式探析》中首先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及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然后对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过程进行案例分析。辛继湘在其博士论文《体验教学研究》中,首先对体验及体验教学的内涵及其历史渊源进行探讨,然后追寻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其中也涉及了人本主义心理,但是并没有涉及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体验式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有关的文献很少,仅有张美云《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一篇,在文中她认为开展单一式的体验活动性的生命教育课程非常的重要,其中也涉及了对单一式生命教育课程的主题设计和设计过程。

4结语

从以上的相关分析来看,生命教育起源于国外,但是缺乏国外相关生命教育课程研究的资料,无法进行探究。生命教育及其课程在台湾发展的比较完善,而在大陆主要集中在生命教育内涵、目标、内容、现实价值等理论层面,“对于生命教育课程主要集中于操作性质的课程模式的构建与课程实施成效的验证,或者直指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在分析当前困境的基础上找寻针对性地解决策略”。[4]而在实施的理论层面,尤其是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的理论支撑较少,关于活动性的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详尽设计也没有。大学生体验式的生命教育课程是以活动性内容为主,它的实施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有比较精细全面的关于活动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保证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作者:徐艺佳 单位:钦州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方.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72,73.

[2]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14.

[3]吴仁英.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特色及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14-117.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生专题研讨会 大学生 生命教育

近几年,大学生自杀、杀人、伤害动物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从中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同时,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发展和各种文化的传播,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多元,导致大学生极容易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产生对生命价值的迷茫,失去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尤为重要。

1 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途径研究现状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1]自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引入我国,中国大陆地区近几年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2002年5月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该校组织的一场“生命智慧――如何善待和开发仅一次属于你的生命”的大型讲座,这是国内首场生命教育大型讲座。2004年3月我国第一个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系统课程,正式在北京中加学校开设。200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内地第一部“生命教育”专业教材――《生命教育》,针对小学生、初中生设计了“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宇宙”四大模块。[2]由此可见,生命教育理念被引入我国后,主要在中小学推行,并以学科教学的形式开展,但是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及相关研究直到最近十几年才开始,因此有许多问题亟待深入地探讨。

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发现,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丰富,但是有关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相对较为匮乏,主要依托学科教学渗透、专题教育、课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等形式开展生命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推进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创新教育形式,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

2 学生专题研讨会的特点以及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适用性

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五年一轮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学生专题研讨会,对在校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核,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考察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3]具体而言,学生专题研讨会就是学生个体针对某个主题通过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现身说法、小组交流等方式,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运用、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的目的。

专题研讨会这种教育方式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相比,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强调学生在受教育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一改往日传道授业的教育者身份,转换为引导者和激励者,在专题研讨会中对学生在资料搜集、成果展示等研讨方法上的引导。因此,它可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形式应用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另外,以人为中心理论认为,个体具有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只要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他们就能产生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形成积极的行为。专题研讨会中搜集资料、小组交流恰好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成长、榜样学习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不仅能够懂得生命的珍贵,还会思考如何更好的活着,深刻的理解生命的意义。因此,专题研讨会适用于大学生生命教育。

3 依托学生专题研讨会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9月-2012年7月期间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学生专题研讨会。它在实施过程中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做到了层层深入,实现了全员教育。

①生命教育专题研讨会分为四个阶段,依据大学生心理特点设置主题,四个阶段的主题依次为:了解生命、认知自我、学会管理自己;尊重生命、善待他人、创造和谐人际;健康心态、直面挫折、开启灿烂人生;感恩父母、奉献社会、提升生命价值。为了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每学期开展一个阶段的专题研讨。

②每阶段的生命教育学生专题研讨会分班级、系、学院三个步骤开展,即第一步:首先,在班级内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学生专题研讨会的基本知识、论文写作格式和中英文摘要的撰写方法、英语翻译技巧、研讨会发言技巧和形体语言、个人礼仪和普通话练习。其次,要求班级所有学生查阅生命教育主题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班主任老师跟班组织指导和鼓励学生,在训练和培训过程中,注意发挥骨干学生的带头和榜样示范作用。最后,在班内进行以组为单位的专题研讨比赛,评出优胜组和参加系专题研讨比赛最佳选手。第二步:各系以班级为单位分组,各个班级抽选优秀选手进行本系专题研讨比赛,并评出优胜班级和参加学院专题研讨最佳选手。第三步:以系为单位分组,进行学院专题研讨比赛,评出优胜系。开展班、系、学院专题研讨比赛的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代训,即以比赛为平台,促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交流、教师指导等方式学习如何管理自我、如何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以及如何提升生命价值,从而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通过代表队选手的现场发言、现身说法,以及评委老师的点评和启发,实现对全员学生在了解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

4 依托学生专题研讨会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效果评估

4.1 生命教育主题学生专题研讨会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目前,国内很多高职大专学生实行2+1的教学模式,即大专学生前两年为在校学习阶段,第三年为离校实习阶段。为了使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与学院教学工作相配合,同时将生命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在学生两年在校生活期间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全员生命教育。在整个专题研讨会中,提高了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交流、合作协调、运用多媒体技术、探索创新的能力;同时在生命教育专题研讨自我学习、老师引导、小组交流和评委老师启发等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直面挫折的能力等,进而引导学生了解生命、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4.2 生命教育主题学生专题研讨会创新了大学生生命教育途径和模式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它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借鉴学生专题研讨会的优势,将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学生专题研讨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专题研讨的教育形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了学生生命教育的新途径。另一方面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大学生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挫折应对、感恩培养等心理健康内容融合到生命教育中,丰富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另外,将生命教育专题研讨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做到层层深入,不仅实现全员生命教育,同时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程教育,积极探索了生命教育新模式,将生命教育的“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不仅关注生命,同时注重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通过为期两年的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我院从学院领导到基层学生管理人员都充分认识到专题研讨会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是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活动中,为将生命教育落实到实处,加强专题研讨会的督导,及时纠正片面追求效果导致专题研讨论文辞藻过分华丽的问题,避免了专题研讨会流于形式。总之,生命教育以教育大学生珍惜生命和实现生命价值为其目标,高校作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承担者,必须努力创造条件使生命教育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郝秀君,金卫东.西方生命教育课程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及其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2]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26.

[3]韩开绯.专题研讨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09(2):153.

基金项目:唐山市社科联课题项目,课题编号:TSSKL2013-139。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命观生命教育 大学生

生命观(View of Life),是人类对自然界生命物体(也包括人类自身生命)的一种认识,它不仅指生命主体能认识生命本身的性质,还包括生命主体对生命应有价值的把握和判断,一直是东西方学者不断关注和研究的一个主题。

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代表着青年的主流和方向,关系着社会的文明和国家的未来,承载着社会的重托和期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明文规定将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其重要性。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随机调查了300名在校大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264份,回收率为88%。

(二)测量工具

研究选用林雪编制的《大学生生命控制感问卷》、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潘美姬编制的《当代大学生生命观及生命教育调查问卷》进行测量,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

1.对待生命的态度。95.1%的同学选择“会珍爱自己的生命”,有62.1%的同学选择“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奋斗目标”,有60.6%的人认为“人生什么都可以舍弃,只有生命不能”,有82.2%的人认为自己“一定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人生目标。45.5%的同学在“是否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的项目上做肯定回答,有10.2%的同学做否定回答,有43.9%的同学选择“不确定”。

3.生命责任感。58%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责任的人。并且有53.8%的同学在非典时期情境选择的题目上回答“我也会做,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4.对死亡与自杀的态度。56.4%的同学认为“死亡是必然要发生的”,有27.3%的同学“从不或很少考虑死亡的问题”,有84.5%的同学认为“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有79.9%的同学认为“自杀是漠视生命的表现”,有51.9%的同学遇到挫折后会“很快振作起来,找出原因并解决”。

5.有关生命的知识来源。最主要的来源是社会传媒,接下来依次是学校、家庭和朋友。84.5%的同学认为“需要了解有关生命方面的知识”。

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在“当遭遇火灾、溺水,车祸等一些紧急事件时,你是否具备基本的自救和他救能力”项目上,仅有22.3%的人选择“是”。

(二)应对方式与生命控制感

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得分(M=25.1)高于消极应对方式(M=9.9)。

大学生生命控制感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考察生命控制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生命控制感的总分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同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生命控制感水平越高的大学生面对生活问题时,越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控制感水平低的大学生则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从各个维度上看,除变化接纳和苦难接纳之外,其余各个维度与两种应对方式均呈极其显著的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也显示,生命控制感的总分能够很好地预测积极应对方式。

注:在0.01水半上显著相关

三、研究结论与教育对策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主流是积极的、乐观的,应对方式也多是积极的,且应对方式能够很好地由高生命控制感水平预测。

(二)教育策略

家庭和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舆论生死观引导不力等多方原因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生死困惑的现状。对于专门接受学校教育的大学生,在学校中开展系统、专门的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的有效途径。

转变观念,全面理解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首先要完善对生命的理解。不仅包含生命的基本内涵,还包括对人生目标的正确定位、对应对挫折的态度、对死亡的看法和对幸福的感受等等。教育工作者要首先转变自己的生命观念,营造不回避死亡、坦然面对的良好学校氛围。

教学渗透,树立理性观念。能够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自然是实现生命教育的理想途径,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总量等内容都还处于探索之中,因此,在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渗透生命观教育的内容,使同学们树立理性的生死观,实现自我价值。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夯实学校生命教育的课程基础。

四、总结

生命是有限的,也正是如此,才使得人们能够在有限的生命历程内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目前大学校园内呈现出的各种生命意义缺失与人生困惑的现象不断地提示我们,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必要且亟需,只有以生命教育为起点,感恩教育、成才教育和挫折教育等才有其实现的根基,只有以生命教育为起点,大学教育才能实现其应有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美姬,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2]林雪,大学生生命控制感、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3]田秋莹,加强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思考,青年科学,2009,(9):184―185.

[4]王志华,李建伟,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探究,教育学报,2009,(8):-89―94.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论;研究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7]郭成等.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09-122.

[8]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8.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生命美育;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着女性生存危机,面对恋爱、婚姻、家庭和事业等诸多问题时,长期处于边缘地带的女性常被社会潮流和传媒文化所左右和驱使,陷入迷茫。高校,作为知识女性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关键场域,必须承担起正确引导的职责。但由于高校生命教育、女性教育等的缺失,当女大学生脱离象牙塔走向社会面对一系列问题时,极易处于认知的困境中。如何弥补这些缺失,解决这些问题,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民族身份的特性,她们往往处于边缘的边缘,面对更加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何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弥补教育缺失带来的遗憾?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下面的论述将呈现在以云南本土女大学生为分析研究对象,利用云南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实施生命美育的思考。希望这些思考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大学生生命美育构建有所启发。

在针对云南本土女大学生的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利用云南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更易帮助本土女大学生建立起完善的人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事业观;更易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现象,去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去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脆弱与无助。究其原因主要可总结为三点:

首先,上世纪80年代大量涌现的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思辨性以及广泛的社会生活特色,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切入材料,利于女大学生由感性体悟升华到理性思辨。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自上世纪80年代涌现浪潮,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创作类型不断丰富,创作影响不断在业界扩大,已涌现不少代表之作。比如景宜(白族)《谁有美丽的红指甲》获得“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董秀英(哈尼族)《最后的微笑》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二等奖”,白山(回族)《血线――滇缅公路纪实》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作品集奖”,黄玲《李乔评传》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一等奖”,袁智中《最后一封情书》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新人新作奖”。这些优秀的作品体现了女性的感性表现方式,情感强烈、感受细腻、视听灵敏、思维具象,是女性解放自身和建构自我的体现。

其次,由于民族身份认同和女性身份认同的影响,云南本土女大学生更容易从云南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中自主吸取所需养料,通过独立思考,渐渐走向健全的审美的人。比如云南本土女大学生在阅读体验纳西族女作家和晓梅的作品《女人是蜜》时,会了解纳有文化“情死”,以全新的角度思考“情死”,思考女性生命的本质,思考女性在爱情中所付出的代价。

在体验感悟具体作品的过程中云南本土女大学生会培养建立起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拥有自由的超越精神,炽热的理想追求。当她们在阅读黄雁(哈尼族)《胯门》时,会对哈尼族传统婚俗“钻胯门”有新的审视和切入,唤起她们对女性生命本质的思考,这是传统文化对哈尼族妇女生命的沉重压抑。女大学生们往往在阅读体悟之后,会不由自主的思考如何在现有的可贵的条件下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保有自己的自由精神。

最后,关注和研究云南女性文学及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学者也越来越多,研究成果涵盖文学史的梳理,如黄玲的学术论文《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创作与发展》和专著《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也有针对个别创作者的研究,如李松的硕士论文《云南女性文学视野中的景宜作品研究》。研究中既有对其现代意识、民族意识和女性意识的肯定,也有对其主题、表述和思想中存在的局限性的分析,如张直心的学术论文《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论略》。这些研究,可为高校展开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相关的生命审美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也可引导本土女大学生独立思考“生与死”这一生命本质问题,使她们“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以敬畏的心情善待一切生命,以负责的态度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那么,如何将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有效运用于本土女大学生的生命美育中呢?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构建:

首先,在生命美育视野下对当代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进行梳理研究。可从以下三点切入:

1、分析其所具有的审美特性,在审美品悟中实施潜移默化的美育影响。七彩云南为生活在此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各民族彼此依存、彼此融会的同时展现着自己文化中蕴含的可供人们欣赏、借鉴的东西。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就以不同的姿态展现出多彩之美,“各美其美”。作品中会展现独特的民族风情、地域风貌,而这些是深蕴于本土女大学生生命中的养料,她们对此的审美共鸣不需要施加任何外在的引导,这将实现审美教育的于自由中给予自由的境界。

2、分析其具有的性别属性,在性别身份的认同上树立“双性和谐”的性别观。性别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在自我言说、自我表现时,其作品鲜明的体现了各民族妇女的生活、情感和心灵,是女性的感性表现方式,是女性解放自身和建构自我的体现。这对帮助云南本土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爱情、婚姻和事业的观念;帮助云南本土女大学生树立完善的性别观念,树立“双性和谐”的观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分析其具有的民族属性,通过民族身份认同落实生命美育。在云南这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地方,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大学的身上流动的民族血液使他们心灵深处对母族文化有着倾斜和回归的渴望。他们在母族文化和汉文化的边缘游走,努力寻找着心灵的平衡。当他们看到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的作品时,会在无意识间调动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心灵深处与生俱来的东西会被唤醒。所以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文本中的人物故事、情感,更容易与文本传达的作家的生命体悟产生共鸣,更容易沉静下来反思民族叙事语言、民族历史和文化,实现对民族身份的超越。最终认识生命的脆弱与无助、伟大与崇高,于生命中获得“生命”。

其次,构建利用当代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进行生命美育的有效途径。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赏析课程可作为生命教育的融合课程,增加生命教育类通识课程的样式,实现跨学科生命教育系列课程的设计或者多学科渗透的生命教育体系。这是对生命教育资源新的探索和挖掘。建议可从以下四种方法着手:1、“案例教学法”:在入学教育中可以开列阅读书单下发给新生,并提供生命教育理论下的作品导读资料。2、“专题讲授法”:在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程,课程以专题研究形式开设,重点在于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3、“读书讨论法”:举办课外活动。如举办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的读书征文活动;鼓励女大学生从事文学创作,并在创作中凸显生命审美意识。4、“影视欣赏法”:在课堂、课外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影视作品,营造校园环境氛围,让学生自主思考、感知和体验生命。

综上,在生命审美教育理论支撑下,融汇民族教育和性别教育的相关理论,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综合运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大学生的培养中,实现了跨学科理论的融汇及理论交叉运用的有效实践。这样的实践应该也适用于的云南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性别教育、审美教育和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曾云莺、王东红:《后现代教育观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01;

[2]汤丽芳:《近20年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研究述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1;

[3]黄玲:《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上一篇:德育功能论文范文 下一篇:艺术考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