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美范文

时间:2023-03-03 16:40:24

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1篇

关键词:班级 教师 传递美

班级就好似一个小国家,要确保班级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协调发展,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学生间自觉地流动着一股奋发向上的正能量。美言、美行作为弘扬班级正确价值观的先导者,其不仅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播洒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道德种子。因此,教师在班级的管理中,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使学生全身心地浸润在“美”的学习环境中,感受美、探索美、体验美,争做班级中的“最美红领巾”。

一、发现美:美在你身边,传播正能量

(一)以“发现美”的心境,挖掘身边的美

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他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用“发现美”的心境去聆听这世界中的切切私语,学生就会发现美的细节、美的精神在这个小小的班级里是无处不在的。那么如何炼就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火眼金睛呢?

1、定期开展“发现美”的主题班会活动

班会课既是加强师生间情感沟通的良好机会,也是强化德育、渗透文明的特殊课堂。教师应充分发挥班会课的娱乐、教育以及引导等功能,通过开展以“发现・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倡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教师可以设置以下环节:(1)讨论:谈一谈在你心目中“美”的定义;并从定义出发,说一说你身边最美的事或人?(2)演讲:开展以“发现・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挖掘班级里最美的人和事。

2、定期评比“最美红领巾”

小学生尤为渴望受到老师或其他学生的肯定和赞扬,对于他们来说,一句鼓励的话往往比过多的责难来得更有效。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心理,以定期评比“最美红领巾”的形式使学生自觉地关注生活中的“美”,久而久之,便能在班级群体间形成积极向上的力量和传递正能量的无形链条。

(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发现生活中别样的美

1、学困生身上的美

小学生思维非常简单,有时候一个人“好不好”或“美不美”,仅从学习成绩好坏来判定。而正因为如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通常被戴上所有褒义词的皇冠,学困生只能品尝到贬义词的滋味。久而久之,在这样的环境下,学困生不仅对学习失去自信心,而且也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其他表现好的学生。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要时常引导学生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一些美好品德,并不吝惜赞美之词,尽可能地以鼓励之言来表扬他们。

2、自己身上的美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看到别人身上的东西往往比看到自己身上的东西要来得难得多。同样,当目光一直关注别人身上的美,自己身上的美就容易被忽视。与发现别人身上的美一样重要的是,学会看到自己的精彩之处,敢于为自己的美点赞。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发现他人之美时,要善于时刻转换学生观察的角度,使他们能够时刻审问自己:我是否也能做到这一点?我是否也具有这样的品格?

二、创造美:播洒爱的种子,让“美”开出灿烂之花

(一)关心身边小事,以己之力诠释大爱

细小之中尽显美丽,学生不能像奥运健儿为国争光,也不似“最美教师”邓丽可以坚持在乡村教学,但是点滴的微小之事也足可以让学生身上的美丽发光,让他们的小爱汇聚成大爱。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关心身边的小事,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小事中创造美、体验美。

1、感知父母恩情

“知恩”、“感恩”是现代文明中最为闪亮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美的一点。以己之心来感知父母养育之艰辛、以己之力来回报父母的恩情既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他们应该弘扬的品德。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为学生创造感恩父母、传承美德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能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感知情之深、爱之浓。如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等平台,搭建家校群,学生、家长、教师可以在固定时间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进行沟通。

2、营造浓情之班级氛围

群体间所流动的温情往往源自于“美”,一个迎面微笑、一声招呼都能成为学生间最美好的记忆。浓情的班级氛围既来自于温馨的教室环境,又生于每一个个体的心理环境。从教室环境来看,班徽、班规等都处处凝聚着“美”的结晶,一个能体现班级之“美”的班徽能够使学生每天心旷神怡,而科学、合理且鼓励学生向美的班规则为他们提供了正确的行为准则,对于激发美、创造美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从心理环境来看,群体间自发形成的凝聚力、美好感以及和谐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境,有利于美的传递。因此,教师要格外注重班级和谐氛围的形成,一方面要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利用班徽、班规、黑板报等设计传达心灵美、言行美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融入学生生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开展主题活动,传递美之精神

相较于苦口婆心地教导,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德育不仅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且还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对于美具体内涵的延伸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时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巧妙设置形式多样的以“创造・美”为主题的课外活动,使学生于嬉笑、游戏中创造美,于娱乐、活动参与中体验美。

如亲子运动会在沿承一年一度运动会精神的基础上,融入“亲子”元素,这样不仅可以弘扬以拼搏、进取为内涵的运动精神,而且还可以增进父子、母子之间的情感。

三、感悟美:美由心生,让心成为传递美的原动力

(一)用心去认识美

“美”不仅仅是眼睛的一种客观反映,更是心灵在愉悦感知中所获得的共鸣。唯有用心去认识、观察美,学生才能领悟其中的深层意蕴。而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对美的认识都是从外表开始,由于他们生活阅历有限,他们往往无法用心去感悟美。因此,教师要注意解剖美言、美行下的美之所在,使学生懂得美不仅仅只表现为外在,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美以及美在哪里,培养他们用心去认识、观察、感悟美。

(二)用心感受美的意义

美就像是酒酿的芬芳,随微风在空气中慢慢荡漾;美就像春日里的一阵细雨,潜入夜而浸润泥土。美,它悄然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绽放于每一个学生的脸上,它有如催化剂般加快学生、师生、父母孩子间情感的化学反映,它有如和煦阳光,持续不断地传递明媚与温暖。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发现美、创造美和感悟美的过程中编织“美”的网,使学生沐浴在美的光彩下,成长于美的摇篮里,从而使他们并自觉地参与到探索美、体验美的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晓娟.小学班级管理[J].快乐阅读.2011(26) .

[2] 周吉梅.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34) .

[3] 于英新.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惩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

[4] 王倩.基于班级生活的小学生班级意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

[5] 杨欣.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3 .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活;数学;美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时它又服务于生活。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只感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居住环境越来越美,越来越舒心。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会认识到这些与数学有关。数学家克莱因曾经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具有对称性、比例性、和谐性、简单性、顺序性等美的特征。

一、数学的简单美

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跟数字打交道,纷繁复杂的数是由非常简单的十个数字构成,即0到9这10个数字,构筑起一个无限真与美的王国。这简直太神奇了。数学,就是一个人造的宇宙。

二、几何图形的对称美

蜜蜂的蜂窝构造非常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蜂房由无数个大小相同的房孔组成,房孔都是正六角形,每个房孔都被其它房孔包围,两个房孔之间只隔着一堵蜡制的墙。令人惊讶的是,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而是尖的。这个底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有人测量过菱形的角度,两个钝角都是109°28′而两个锐角都是70°32′。令人叫绝的是,世界上所有蜜蜂的蜂窝都是按照这个统一的角度和模式建造的。

蜂房的结构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经过对蜂房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相邻的房孔共用一堵墙和一个孔底,非常节省建筑材料;房孔是正六边形,蜜蜂的身体基本上是圆柱形,蜂在房孔内既不会有多余的空间又不感到拥挤。

蜂窝的结构给航天器设计师们很大启示,他们在研制时,采用了蜂窝结构:先用金属制造成蜂窝,然后再用两块金属板把它夹起来就成了蜂窝结构。这种蜂窝结构强度很高,重量又很轻,还有益于隔音和隔热。因此,现在的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在内部大量采用蜂窝结构,卫星的外壳也几乎全部是蜂窝结构。因此,这些航天器又统称为“蜂窝式航天器”。蜜蜂建造的蜂窝都是正六边形的。

另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成了造型艺术、建筑美学的基础。雪花的对称性就是大自然的杰作,它的形状,也是正六角形。多美的结构啊,线条流畅、美丽大方而且牢固结实。晶体的平面对称极为精巧,并由此内含着深刻的物理性质。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实际中,小到衣物装饰、首饰、生活用品,大到房屋建筑(比如屋顶、窗格、地面、雕梁、画栋等),几乎到处都有美丽的对称图形装饰,古代皇宫中壁画的边饰、项光和藻井,都含有极为壮丽的对称美。

现在,我们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宜居城市等等。街道两旁门面房的门头、楼房外的亮化设施,全部都是统一的矩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矩形既简单又对称,所以很美观。

三、数学的曲线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拥有比较快捷的交通工具――电动车、摩托车、汽车,为什么当我们选择车型的时候都喜欢新款?这是因为新款车不仅性能好,而且大多都采用了流线型的设计,看到它会使我们眼前一亮,会被它的美所吸引,心中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许多。除此之外,我们的日用品、家居装饰等许多都是曲线型或曲面型的。物体的轮廓凡是由曲线构成的都非常优美。曲线不仅有柔和流畅的外形,还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它是圆的一部分,圆――完美无缺,普天公认。螺旋线蜿蜒伸展,暗示着某种人生真谛;渐近线欲达而不能,激起人们不懈地追求。我们所看到的河面上的“九曲桥”、“拱型桥”等,为什么不是既省时又省力地笔直地延伸到河对面?这主要为的是它不仅符合力学原理,而且具有观赏价值。人造卫星、行星、彗星等依据运动速度的不同而顺从地运行在圆、椭圆、抛物线及双曲线的轨道中。

四、比例美――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我们中国故宫的构图就融入了黄金分割的匠心;另外,无论是巴黎的圣母院还是埃及的金字塔,或者是近世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都有与0.618有关的数据;大多数门窗的宽长之比也是0.618。舞台上司仪的最佳位置并不是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侧,以站在舞台长度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最美观,声音传播的最好。一个人腿长与身高的比例接近0.618:1,看上去就会显得修长挺拔,身材最优美。可是大多数人的腿短了几公分,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女性朋友喜欢用穿高跟鞋来弥补这一缺陷,而芭蕾舞演员则在翩翩起舞时,不时地踮起脚尖。除此之外,黄金分割在医学、武器装备、战术布阵、优选法等方面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五、数学的和谐美

众所周知,圆的周长公式是C=2R,在这里,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有着异常简洁、和谐的关系,通过一个神奇的数把它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个公式最精致、最完美,难怪人们用“圆满”比喻十全十美。

总之,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数学美枚不胜举,这些不仅使我们在观赏美、体验美、愉悦心情的同时,也能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节约时间和能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萍.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美――《黄金分割》教学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4(2).

[2] 王桂凤.发现生活中的数学[J].职业,2014(4).

[3] 熊文乐.浅谈怎样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4).

[4] 刘福明,李玉萍.“生活中的数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3).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3篇

那么,0.618美的比例对于我们生活之美有何启迪呢?

黄金分割与“处世”之美。现代社会,可谓是五光十色,诱惑多多。现代人往往是追求之高、目标广泛。那么,在人生目标高低之间就有一个“度”,取个0.618如何?0.618的人生处世态度应是有意无意之间。即避开“有意”和“无意”、“自觉”和“不自觉”之间的两个极端。人生的目标大小,就俗;太大就空。比如你在走仕途人生时,官不能当太小,太小了,别人瞧不起,说你没本事,不进步;也不能像某些人那样,不顾一切地削尖脑袋,苦苦钻营地往大当。这样的官当得太大了,势必奴颜媚骨,装腔作势,假话连篇,布阵设套,风险重重,甚至损人利己,祸害百姓,贪污受贿,毁于一旦。比如你在走商场人生时,钱不能挣得太少,太少或亏本难以养家糊口;钱也不能挣得太多,太多了就会生邪,甚至被贼盯上,被绑匪瞄准,被毒贩子诱到“下水道”里。所以,必须把握一个“度”字,恪遵“黄金点”。如坡先生所说,“以出世的态度人世”,才显示出人生态度之美。

黄金分割与“处人”之美。人一生中所处的人际关系很多、很杂,最为广泛。其中最为密切,又是最重要、最长久的莫过于夫妻关系了。当你走上爱情之路时,不能爱得太浅。爱得太浅不是真爱,品尝不到真爱的甜蜜,甚至会脚踏两只船,身许多个人,玷污爱情。也不能爱得太深。爱得太深容易失控,失去自我,诚惶诚恐,笨手笨脚,魅力皆无。对方不但不领你的情,反而会讨厌你、嫌弃你,进而离开你、抛弃你。某作家有句名言:“只谈结构,不谈爱情。爱情缥缈,结构实在。”“结构”才是婚姻美满、长久的基础。一般来说,夫妻各自的外在、内在、功能、收入等都应有一个大致的“量化”。综合起来看,那种3:7(7:3)甚至2:8(8:2)的家庭,如今离婚的多。5:5呢?两人旗鼓相当总算平衡了吧?但又有新的问题――谁让谁?针锋相对,也不易和谐。所以,3:7或5:5都不是婚姻家庭的稳定结构。又该是0.618了,即6:4(4:6)是较稳定的比例。由于0.618数量之美、结构之美的比例,才产生了许多金婚、银婚的人生婚姻之美。

黄金分割与“处事”之美。为人处事,本该求个真诚。把握好“量”的分寸,大概以0.618黄金律为准绳,才能显示出处事之美。然而,太真诚了,满腹心机的谦谦君子反而会不相信你,甚至窃笑你太傻,太口无遮拦,太没城府。比如开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了容易出车祸,太慢了肯定耗油又耗时。读书不能太少,也不宜读得太杂、太滥。读得太少没学问无见识,读得太杂、太滥又可能迂腐、木讷,成了十足的书呆子……所以,必须把握一个“度”字。反之,许多人本来有理,却不懂“节制”,硬要做到“九分九”、“百分百”。事情做过了头,往往有理变成了无理,反胜为败。办事走极端,好事也办不好。这就是“有理”为真,“有利”为善,“有节”为美。不难发现,黄金分割律的社会学意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学说,有其一致之处。“中庸”者既非过度,又非不足,而是“适中”。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此思维方式的“中庸”,区别于政治上暧昧和无原则的调和折衷外,有可取之处。“真理在中间”,说明我们思维方式上不走极端,不搞偏激,就不会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了。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日常生活;风景

美是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艺术,但美与不美却要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尤其是在这个充斥着名牌、奢侈品和各种“凤姐”、“伪娘”、“小月月”现象以及攀比风的时代,我们怎样独善其身,于“乱世”中发现生活之美呢?其实美已于无形之中渗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了。

朱光潜老先生说过: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而言行风采正要与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的,美满的生命史渗透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美!当然这种生活中的美是多种多样的,或于无形中展现,或于有形中突出!所需要的,莫过于人们感受美的心灵,认知美的觉悟,发现美的眼睛,学习美的精神,培养美的意识,美是无处不在的!

现代匈牙利美学家卢卡奇并不是第一个关注日常生活的人,但是他指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态度即是每个人活动的起点,也是每个人活动的终点,意味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来源于日常生活,也无不为了日常生活。以此出发,对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我不得不说: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今时终入寻常百姓家!审美本来就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当你真正感受生活中的美,你才会发现审美的本真!

如果我们改变自己的审美态度,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去审视,那么我们会发现,一百多年前,别林斯基说的,生活就是美,在今天的确有他的现实意义。人们喜欢走进街道,因为他们喜欢她的美!他们喜欢生活带给他们的那一份惬意之美,和谐之美!人们喜欢看街头各种出款的新服饰,人们喜欢琢磨商场各种奇异的妆饰!因为它们代表着时代的潮流,象征的生活的变化,书写着世界的一种美!这种美于无形中现有形!这种美是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审视到得!

还有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目、仪式。它在召唤参与并创造的同时,也把人吸引到广场、市场。广场彩旗飘飘、车水马龙、万人攒动,置身其中,犹如水中游鱼自由自在。在商场也一样,表演和观看使人一方面变得更加形象化,一方面又目不暇接。他是你眼中的风景,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人们互为风景,展现苗条的身型,有人的面孔、时尚的衣物。恰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妆饰了别人的梦。多么美的景色,诗中所写之景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这首诗歌以第二人称写,每个读者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把生活之美诠释地淋漓致尽!

自然之美也是生活之美的一大体现,一花一草一世界,一沙一石一乾坤,浩瀚烟雨,滚滚乾坤,高山流水,湛蓝苍穹。风景无限,魅力无极。已是流苏风华之美,怎不吸引人“浪迹天涯”寻求这一份美之盛宴!这份美出于自然,存于生活!正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寻觅的事物!这就到了体验我们日常生活感受美的智慧的时刻了!生活本来就是一本关于美的读物!只要你细细品味,便会受益匪浅!

总之,日常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已经成为这个社会当中最主流,最强有力的文化建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唤醒着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发现美丽,创造并体验审美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朱光潜 《谈美》金城出版社出版 2006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5篇

我在学校读书。每天早晨,每当我走到学校门口,琅琅的读书声总会传进我的耳朵。伴着读书声走进教室,拿出一些经典诵读的书,加入读书的行列。老师在讲台前,指导着我们,并不时提醒我们注一下音,就这样一直读下去,直到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响起......

下课了,孩子们涌出教室,跑向走廊,奔向操场。同学们追着、跑着、叫着,各种声音混成一片,组成了一首校园交响曲。

中午过去了,迎来了阳光明媚的下午。来到学校,同学们不约而同的掏出书本,尽情汲取书中的养分,每个同学都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书中奇妙的世界。

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古诗词诵读,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放声齐诵,那声音,忽高忽低,忽扬忽抑,忽急忽缓,美妙至极。那雄浑磅礴的声音,如万马齐鸣,如天仙奏乐。

放学了,同学们一个个向老师告别。结束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同学们欢笑着奔向远方。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6篇

上学的路每个人都走过不知多少次了,但又有多少人去细细的体会这一段美丽的时刻呢?春天的降临,给上学的路添加了几分生机。路旁的树和那绿油油的田野你再也熟悉不过了,它们是多么的美丽呀!沿着路走,路旁一排排整齐的树木,投下了一个个俏丽的影儿。田野里长了一簇簇野花,像五颜六色的花环把田野衬托的更加美丽无比!

我捕捉到:夜空,好美!

在夜晚看夜空,我觉得好美!在夏夜里,我坐在院子里,望着那星群密布的天空。看着看着,觉得星星对我充满了感情,像顽皮的小孩子,在稚气地、执著地注视着人间,仿佛用那明亮的眸子讲述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

我捕捉到:枫叶,好美!

秋风阵阵,落叶飞舞,枫树上绿色的手掌此刻早已变成了红色。忽然一片树叶落在我的手心中,把我的思绪从记忆的长河中唤醒。啊!枫叶,好美呀!

我捕捉到:雪花,好美!

隆冬季节,下起了雪。雪花,你是一群群展翅纷飞的玉蝴蝶;雪花,你是来自上苍的天使,把洁白洒向人间;雪花,你是湛蓝天幕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星;雪花,你是为冬天跳出第一支舞蹈的舞蹈家。我伸出双手接住了一片雪花,想细细地观察。但不知怎么的?小雪花像怕我一样,一落入我的手中,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再也找不到了。再看看窗外,它还在翩翩起舞,真的好美!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摄影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互促进

中等职业学校肩负培养未来经济建设一线主力军的重任,而面对如今社会竞争的压力,要求毕业生有更出众的能力。因而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学校学生的重要任务。同时,培养学生拥有将来立足社会的资质也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我认为,如果能将“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环节紧密结合,从中找到二者共融点,使它们能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那么,完成和达到之前提到的学生任务和学校目标也就会事半功倍了。

校园文化是一片天空,包罗万象,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作为基础学科之一,语文与校园文化更是密不可分的。“摄影文化”虽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但摄影是一般学生都能在日常生活中轻易完成的行为。将摄影文化发散开来,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听、说、读、写、思才华的平台,营造一个个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精神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需要丰富的文化底蕴作支撑;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多彩的思维载体作保证。因此,摄影活动和语文教学是可以完美地结合并相互促进的。

一、语文教学内容应注重人文教育,为摄影活动提供精神基础

语文课堂犹如剧本,学生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通过体验感悟又将这样的感彩带到了现实生活中去,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而语文也起到了沉淀丰富人文魅力的作用。而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以人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诉求,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应注重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比如在文言文的授课过程中安排“感悟和品味”的环节,让学生在理解重点语句的基础上去感悟人生哲理,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等,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培养人文精神,以终身受益。

而摄影是一项看似简单却要求颇高的艺术,它要求摄影者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这也是拍摄出好作品的基础条件。端起相机,快门一阵乱按,不可能拍出赏心悦目且有深刻意蕴的作品,只有在拍摄前仔细体察身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才可能产生精妙的灵感而获得令人称道的作品。记得有一次社团活动,我布置给每位社团成员一个任务:在学校范围内取景,选择人、物或事,自选角度拍摄一张能体现出“感恩”韵味的作品,一周后上交。在新一周的社团活动时,大家纷纷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展示,结果差距显而易见:有的学生拍摄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静止的照片却让人仿佛看到创作照片时刻的整个感人事件,如在食堂勤工俭学的孩子满头大汗地收拾餐桌上的残羹冷炙、教室里为受伤的同学进行包扎等;而有些学生的作品却让人费解,左思右想也找不到和“感恩”的联系。我认为这便是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差距所产生的后果,人文精神是摄影活动的精神基础,而这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领会的,它需要平时的积累和训练,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从各篇文章或者相关语句中去感受人文精神。如此,在摄影实践前才会正确去品味创作的主题,才能抓住能体现主旨的关键景物。

因此,语文教学内容注重人文教育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任务,一方面能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文学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诸如摄影活动等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少走弯路,赢在起跑线上。

二、摄影活动对语文综合能力的推动作用

将摄影文化发散开来,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听、说、读、写、思等才华的平台,营造一个个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精神文化氛围,让摄影活动对语文综合能力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平时的摄影社团活动中,除了户外拍摄实践课程,我还会将爱好摄影的同学组织起来,安排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摄影理论知识的培训和摄影作品的评讲和解析。而这一系列的培训和解析,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语文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高低主要从掌握语文的工具性的情况中得到体现。前面说过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文性,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相比较,工具性是基本的,语文这工具掌握得不好,人文性的理想目标就难于实现;人文性对工具性有导引作用,否则,大分量的语文作业,会残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说人文性是锦上添花,那么工具性便是雪中送炭了。而在语文课堂之外,摄影活动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能讲出自己创作作品的想法和构思,以类似于演讲的形式把观点表述出来,而其他学生则要认真听讲,并对社友的表述做出相应的点评。社员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要为其他社友讲述自己是如何为作品的主题定位的,为何选取图片中的素材,有什么特定的含义以及如何评价自己的创作等。一方面要能够理解听到的内容,包括表面意思和背后隐含的意思;另一方面要能够流畅表达自己的意思,包括语言的清晰流畅和语意的明白清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抓住社员对摄影感兴趣的这一共同点,还可以借助摄影活动的平台来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题好一半文”,摄影作品也是如此。为自己的作品配上一个精彩的标题,可以令作品更引人入胜。这就要求学生将平时语文教学中所积累的归纳、概括等基本能力发挥出来,写出的标题要多读多悟,并和社友交流讨论,这样在无形中,摄影活动和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口语交际训练产生了交集。

通过将摄影活动和语文教学联合起来的活动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练就真才实学。可谓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综上,开展各种校园文化建设在如今的校园内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校园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校园的精神积淀,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在全面提倡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程度已和传统的课堂教育并驾齐驱,并且是不可替代的校园瑰宝,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摄影社团校园文化建设与语文教学便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结合,成为一个共同体,有效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注重人文教育的特性,为摄影活动提供精神基础,而摄影活动对语文综合能力的推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语文学习与摄影生活成为一个统一体,学生按下快门的瞬间,也定格了生活中的语文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陶冶了美的情操,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登明.构建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无锡职业技术,2007.

[2]王萍.构建有职业特色的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国科技博览,2009.

[3]黄奕铭,兰金凤,王军武.照相机,2009(11).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8篇

一、引领幼儿在生活环境中发现与表现美

良好的幼儿教育应是充分利用幼儿生活的价值和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幼儿在生活中扩展、迁移和巩固已有经验。我园环境优美,小桥流水、假山小景、绿树草地……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尽情玩耍、快乐游戏,每天餐后的散步环节,孩子们都喜欢围在小池塘边召唤小鱼、寻找可爱的小生命。每年春天,可爱的小蝌蚪就会在池中游来游去,一阵风吹来,几片桃花瓣和树叶飘落池塘中,小蝌蚪围着花瓣和树叶游呀游……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与快乐,老师们被眼前的这种美所感动着,于是在我们小班艺术活动“可爱的小蝌蚪”中增加了这样一个环节:提供水粉颜料,请幼儿把拾捡来的树叶拓印在纸上,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点上几片粉色的“花瓣”。这时的画纸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小池塘”,孩子们通过细致的观察,“请来”的小蝌蚪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个黑点一条线地表现,这时幼儿笔下的小蝌蚪是富有生命力的,有的摆动着小尾巴一个跟着一个排着队,有的围着树叶和花瓣跳起了圆圈舞,有的好朋友见面碰碰大脑袋……画面表现大胆、自然、率真而有趣。

每个季节里,幼儿园都会有不同的花儿竞相开放,春天里的绣球花、夏天里火红的石榴、金秋时节丹桂飘香……端午节前,小花园里的端午槿花如期盛开,大大的叶子、色彩渐变的花瓣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这是什么花?”当孩子们知道端午槿有趣的故事时,兴趣越发浓厚。在细致地观察了花儿和叶子的特点之后(形状、颜色等),考虑到中班和大班的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艺术表现水平,我们分别用油画棒、水粉等材料进行现场写生活动,以此来表现他们眼中美丽的端午槿,孩子们大胆而快乐地表现对美的感受,画面率真而自然。

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着、欣赏着、感受着……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孩子们就是这样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着我们的生活。

二、将艺术活动与幼儿生活中熟悉和喜欢的物品有机结合,让美从孩子中来,再回到孩子的生活中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幼儿是充满灵性的,他们对自己熟悉和喜爱的物品感觉亲切,容易激发起创作的欲望。一天,大班的一位小朋友穿了一件手绘的T恤,小伙伴们主动和老师商量:“老师,我们也会自己设计T恤,让我们试试吧”。看到孩子们那自信的眼神和跃跃欲试的样子,美术创意活动“多彩的T恤”产生了。看着在节日的舞台上孩子们穿着自己设计绘制的T恤自信而大胆地表演,那种美真实地写在孩子们的脸上。

生活中,为幼儿所关注的事物无处不在,一把小小的透明伞、普通的草帽,在废旧的大型积木上作画,在收集来的鞋盒上、羽毛球筒上、小卷纸筒上大显身手,幼儿用灵巧的小手装饰着、创意着……最后,这些生活中最普通的、最不起眼的物品成了他们自由挥洒的载体,经过了孩子们“神奇之手”的创作,再把这些美的事物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中、幼儿的活动之中,让幼儿园变得更加生机盎然,让孩子们的生活与游戏更加多姿多彩。

我园各年龄段的美术创意活动内容新颖、形式有趣,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利用幼儿熟悉和喜爱的物品作为美术活动的载体,鼓励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三、捕捉幼儿游戏中的“趣”与“美”,将美术活动与幼儿生活中的游戏互为融合渗透

儿童心理学家黄翼认为“儿童的绘画和美术家的绘画不同,并不是狭义的美术,而是一种游戏”。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是放松的、率真的、全身心投入的,我园小班的很多美术活动都是在游戏中生成开展。比如:“老鹰捉小鸡”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在平日户外游戏中孩子们经常玩这个游戏,由于幼儿在游戏中有了亲身体验,我们在艺术活动“老鹰捉小鸡”中发现孩子们绘画时的情感是无障碍的、是快乐的,线条流畅画面也特别生动有趣。在角色游戏“香香面馆”开展过程中,老师提供了大厨师的帽子,长长的白毛线当做“面条”、围裙等,孩子们戴上高高的大厨帽、系上围裙,用力而认真地甩拉面条,那股劲儿一点也不比真正的拉面大师傅差,幼儿尽情地游戏着……有了真实的感受、模拟的情景,幼儿的作品栩栩如生,充满童趣。

幼儿在游戏中找到了灵感,游戏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了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9篇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发现缺少美的眼睛”

题记

上学了,一本本厚厚的教科书和古今的书籍让我大大开阔了视野,对美的理解也随之有了转变。“大漠孤雁直,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壮阔的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是生命的崇高与坚贞之美:“举头望明月,疑是地上霜“是远在他乡的游子思乡之美。这些一切的一切让我对美的阐述有了大致的框架。

于是,我又重新审视了周围的一切,试着来发现生活中美的所在。仔细想想生活并没有什么美。昨天早上因作业不认真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今天又因为英语测试分打少了被叫到了办公室。哎!自己也常常为这些事焦虑不安,更别提生活之美了。简直不可理喻,但是我并不相信生活中没有美。我坐在石椅静默着。

我视角的余光注意到了对面的那家店。里面摆放着电视,电视很普通,但是电视里播放着极为普通公益广告。一个残疾的女孩顶着身体的压力和一群人开心快乐的做游戏。我的视觉终于让我恍然大悟。这也就是一到靓丽的风景线啊!

一个人把地上的纸屑拾起来是美:扶老奶奶过马路是美:输血车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不也是美吗?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10篇

在小学美术《现代建筑》这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提高对现代建筑的认识和理念,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现代建筑,能够领悟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受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美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现代建筑,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善于仔细观察生活,并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案例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三个环节较为关键:第一,课堂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赏析不同建筑的图片,并将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进行对比,以水立方为例总结出现代建筑的特点。第二,让学生联系这些建筑的特点,联想自己旅游经历中哪些建筑也有类似的特点。第三,让学生动手实践,把自己认为心中美的建筑用工具进行制作。

案例一:

师:同学们,这张图片上的建筑你们认识吗?(PPT展示)

生:认识!是水立方。

师:那你们知道水立方这个建筑是做什么用的吗?

生:水立方是奥运会的比赛场馆,也是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建筑之一。

师:那在同学们眼里,水立方建筑有什么特点吗?

生1:它的外形很好看。

生2:它的结构很新颖。

……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水立方作为现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具备了现代建筑的特点。首先是新材料,水立方的使用了形似水泡的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膜是一N透明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其次是新技术,水立方使用了防雷设计、方阵设计,经济美观又可靠。还有新结构,水立方采用了建筑学、力学等知识,运用了膜结构。最后是新造型,水立方运用中国天圆地方的理念,将水立方的整体建设成一个立方体。(板书: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造型)

案例分析: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展示水立方的图片,并与学生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对水立方的建筑特点进行讨论,进而通过水立方总结出现代建筑的特点。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课堂的互动,还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掌握了现代建筑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了现代人对美的追求。

案例二:

师:在上面一个环节,我们了解了现代建筑具有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造型的特点。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们在旅游时,有没有遇到一些有名的建筑,让你觉得印象深刻?它们是否也具有现代建筑的这些特点?

生:老师前面讲到了水立方,我还去过鸟巢,鸟巢运用了新材料,这是一种强度非常好的钢材。正因为这个钢材强度好,鸟巢才可以搭建出这么漂亮的外观。

师:这名学生说得非常对。鸟巢运用了Q460钢,这种钢材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是现代建筑的一种新型材料。

生:我去过台北的101大楼,这个建筑以前曾经是世界第一高楼。101大楼很漂亮,很壮观,运用了新技术,它的抗震和抗风性能非常好。

师:我们都知道,台湾处在地震带上。因此,在台湾建设这么高的大楼一定要有抗震的设计。在101大楼上运用了调制阻尼器,不仅有良好的抗震效果,还可以避免高空台风的吹拂。

生:我见过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晚上夜景真的非常美,整个建筑的圆柱体、球体非常多,结构非常漂亮,在电视塔上向下看,可以看到上海夜景,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师: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也是现代建筑的有力代表,它选择了东方人喜欢的园体作为建筑的主要线条,是现代科技与东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

案例分析: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结合现代建筑的特点,思考其他建筑哪些具备这些特点。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将脑海中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搜罗和整理,并结合课堂新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练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新学的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案例三:

师:前面我们了解了现代建筑的特点,也讨论了你们见过的一些现代建筑。那么同学们,你们心中具有美感的现代建筑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1:我喜欢有一些科技元素在里面的。

生2:我喜欢颜色时尚的现代建筑。

生3:我们家附近有一个现代建筑,造型很新颖,很酷炫。

……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大家都准备了一些建筑部件,还有一些木棒、牙签等材料。下面我们就以组为单位,用这些材料做出你们心中认为最美的建筑。

案例分析: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发现美,还要让学生欣赏美,进而让学生创造美,这样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才能起到作用。在这个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更多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学案例反思】

上一篇:秋天的散文范文 下一篇:张爱玲散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