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范文

时间:2023-02-25 14:49:46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范文第1篇

决定企业盈亏的最直接因素一是产品的价格二是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的高低是不依企业意志为转移的,除少数垄断行业外,一般情况下企业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因此,能否取得成本优势就成了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鞍钢附属企业公司是改革开放初期适应大批回城下乡青年就业安置的需要成立的集团型厂办集体企业,主要从事钢材深加工、工业性作业、为钢铁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等传统产业的生产。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这样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老企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在对外招投标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产品缺乏成本优势,往往因为几元钱的价格之差就与大量合同失之交臂。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成本管理这个老话题成为全公司上下亟待解决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新课题。为此,我厂从加强生产成本管理、规范生产成本核算入手,着力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基础管理和消耗控制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从企业实际出发,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生产成本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我们把加强生产成本管理、规范生产成本核算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业务之一,列入了全公司的重点工作议程。按照科学规范和从严管理、细化管理的要求,对各生产单位成本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首先对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必要的整顿,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细化管理内容、强化控制措施。将生产成本的分析、预测和生产成本的预算管理纳入各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范围,对主要产品和重点生产项目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与核算,力求使每一项成本费用都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成本核算及时准确,真实反映每一项产品和生产(作业)项目的物资消耗及成本费用的真实水平。

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消耗、压缩生产费用,提高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把降低单位成本或百元产值的成本费用率,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列入各业务部门及各岗位主要职责。在积极推进加强生产成本管理、规范生产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从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的角度,着力抓好经营管理方式转变这一关键环节,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注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建立健全与本单位生产特点相适应、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生产成本管理体系

生产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贯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单纯依靠个别部门和少数人抓难以取得实效。首先,要求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始终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对广大职工普遍开展增收节支降耗教育活动,树立全员节约意识,发动全体职工共同参与。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进行必要的整合,建立强有力的成本管理工作体系。其中包括组织领导体系、生产成本预算管理体系、物资消耗与成本费用控制体系、成本信息的采集传递及信息反馈体系、成本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日常管理制度和具体工作规范。重点解决好生产消耗及费用控制关键环节的管理缺位问题。

(二)大力推进管理方式的转变,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实现生产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针对一些基层单位存在的以包代管、成本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消耗记录不规范等现象,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把生产成本的管理与消耗控制切实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杜绝在收入实现后倒装成本、人为调整消耗指标的错误做法,严格按预算和定额控制消耗、按目标压缩成本,注意从根本上解决物资消耗的粗放管理现象。强化生产成本的流程管理和过程控制,对每一项成本管理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设计,把车间、厂部及各职能部门的成本管理工作统一衔接起来,明确分工,落实成本管理流程各环节的日常工作责任,做到每个部门(车间)都有明确的职责、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指标、每项成本消耗都在严格控制之中。通过考核促进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建立增收节支降耗持续深入开展的长效机制。

(三)贯彻生产成本三级管理责任制

公司对各单位的生产成本管理负总责,公司计财部、生产安全部、销售管理部、组织人事部、技术部等业务部室按分工分别对全公司的成本核算、成本预算、物资(含能源动力)消耗、人工成本、定额管理等负责。分口对生产成本的业务管理实施监督、指导与考核。按照统一核算、分级管理的原则,把降低成本、压缩费用的目标列入各单位的主要考核指标。明确各基层单位厂长(经理)是本单位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成本管理及成本指标负全责。财务负责人、生产厂长等分管领导对日常成本核算及定额管理、消耗控制等负主要责任。财会、生产、劳资、供应、技术、设备等部门负责人,对成本核算、原燃材料消耗、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控制以及生产成本指标负直接管理责任。车间(工段)是生产成本预算和消耗定额的具体执行部门,车间主任和工段长对工序成本负直接责任,将物资消耗和成本费用水平的高低与基层企业的工资总额及各级管理人员、现场工人的收入直接挂钩。

二、加强生产过程的物资管理与消耗控制

各种原燃材料的消耗是生产成本的主体,杜绝浪费、合理控制消耗是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强化原燃材料消耗的计划管理和过程控制

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全部纳入计划管理范围,实行年预算月计划管理。月份消耗计划是执行计划,根据月份产品品种、产量计划及单位消耗定额制订。车间按月消耗计划办理领料手续并负责投料控制。每个生产车间都建立材料领用消耗台账,并责成专人逐日或按生产批次对领、投料情况进行登记。每一笔投料都必须按规定的方式进行计量并在当班生产记录(或工作票)上做好记录。每月月末车间根据消耗台账出具月份消耗报表。采购部门依据消耗计划并综合考虑库存情况和资金条件,制订月份采购计划。

(二)严格出入库管理,杜绝物资领用的不规范现象

对物资的出入库业务实行流程化管理。要求物资的领用和出入库必须完备手续,规范填写、及时传递各种单据,杜绝压票现象,确保单账相符账实相符。所有出入库物资都必须按法定计量单位或公允的方式进行计量,为准确核算生产成本,及时反映各车间、各种产品的消耗创造必要条件。外委加工的材料和零部件,在外委加工完成后用于储备或延后使用的,将外委加工费计入材料和零部件成本,登入实物保管明细台账,重新办理入库。财会部门在存货总分类账户的库存材料科目项下设立“外委加工材料和零部件”三级明细科目,专门用于核算此类业务,以保证生产成本数据的准确完整。

(三)加强残次品及边角料的管理和剩余原材料(备品备件)的退库管理

对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生的残次品或在入库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时查明原因并在车间(工段)当班生产记录上据实登记。人为因素造成的移交有关部门实施责任追究或问责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一次使用产生的边角料必须办理缴库手续,由供应部门统一回收集中存放。建立边角料实物台账,对回收的边角料进行分捡按类别登记上账。其中有利用价值的在二次领用时按正常程序办理出库手续,没有再利用价值的边角料由厂部统一处理。涉及对外转让的必须规范操作,正常办理检斤出库手续。对车间已经领出,因故没有耗用的原材料或其他剩余物资,均及时办理退库手续。退库物资的再领用必须列入物资消耗计划。隐瞒藏匿剩余物资,应退库不退库私自处理的,按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予以严格查处。

(四)不断深化细化定额管理,严格按定额组织生产

公司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定额管理办法,规定下属企业可直接选用同行业先进定额标准,或选用本企业最佳平均单耗水平作为初始定额标准,也可综合采用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经验确定法等方法予以测定。各种物资的消耗定额每年修订一次,通过修订剔除不合理因素,使其不断趋向先进合理。新产品新项目在投产准备阶段就落实定额管理措施,先采取理论计算扣除合理损耗的方法制定初始消耗定额,初始消耗定额的试行期限一般不超过半年,在试行期限内随生产工艺的调整优化及时进行修改。

(五)坚持月盘点制度和月物资消耗分析考核制度

车间主任、工段长亲自掌握各项产品的消耗指标和当班的投料控制,并对原材料的正确使用负责。车间材料员对领用材料物资的维护保管及消耗台账的日常登记、实物发放负责。依据消耗台账对各班组的实际消耗量、结存量进行核对,按生产批次(单件生产的按件)及时统计计算该批(件)产品的消耗。如有剩余材料和边角料,及时登记办理退库或缴库手续。

每月月末由各单位财务负责人牵头、分管生产和供应的厂级领导参加,组织供应、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及车间对全厂结存物资进行盘点。根据盘点检查结果由供应部门出具盘点表和当月物资消耗分析考核材料。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由相关部门进行月份绩效考核。针对月盘点检查出的问题,按业务分工逐一落实整改措施和部门责任、列入次月成本管理考核内容。

三、细化制造费用管理,落实具体控制措施

制造费用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日常控制,我们将制造费用分解成了16个具体指标,即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交通补贴与通勤费、折旧、燃料动力费(水、电、蒸汽、燃料)、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劳保用品、防暑降温费、保健费)、车辆养路费、低值易耗品、修理费、厂内运输费、设计资料费、化验检验费、租赁费、车间取暖费、其他间接费支出。按业务属性归口由各部门实行分类管理、分项控制。

(一)生产车间发生的燃料动力费(水、电、蒸汽、燃料)、机物料消耗、厂内运输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等,日常管理与控制由生产(设备)部门负责,化验检验费的管理与控制由技术质量部门负责

车间管理人员和车间非生产人员的工资费用由劳动工资部门负责管理,根据月份生产成本指标完成情况和成本指标完成情况核发。

财会部门对各单位及各车间的折旧费、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交通补贴与通勤费、车辆养路费、设计资料费、租赁费、车间取暖费、其他间接费支出实行限额控制,同时负责制造费用的会计核算与总额控制。

(二)完善部门职能,充分发挥专业管理系统的作用

充分发挥专业管理系统的作用,是落实生产成本三级管理责任制、保证日常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强化基层财会、生产、供应、销售、劳资、设备等部门的成本管理职能,树立其成本控制权威。对车间现场的能源机物料消耗实行量化控制,负责费用消耗定额的制定以及制造费用年月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考核。有关业务部门设立专人负责车间现场能源机物料消耗的日常监控以及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向本单位财会部门和公司主管部门报送费用消耗资料。基层单位每月召开一次成本管理专题分析会,总结月份原材料消耗及制造费用各项目指标完成情况,安排次月工作任务和目标。

四、认真抓好直接人工费的规范管理与合理控制

直接人工是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直接人工费的管理与控制,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可以相对降低生产成本,也是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在推进加强生产成本管理、规范生产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全公司自下而上,对生产岗位设置及劳动定员进行了重新核定,对生产一线岗位进行了优化配置。在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彻底摒弃过去安置型做法,贯彻效率优先原则,力求做到人员精干、布局合理,定员和生产规模相适应。主体生产车间、主要生产岗位全面实行竞争上岗,通过优胜劣汰把本企业的技术业务骨干充实到生产一线,在主体生产车间要做到不养一个闲人,没有一个懒人。

全面推行劳动定额管理,完善人工费量化考核标准。劳动定额是事先制订的人工成本摊销标准和劳动效率考核标准,也是合理分配工资、准确核算人工成本的依据。特别强调,凡是生产作业量可计算的生产环节和生产岗位都实行劳动定额管理,劳动定额的制定和执行要有客观可比性与可核查性。

针对一些单位工资分配与生产成本和劳动成果挂钩不够直接,人工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普遍偏高等问题,我们将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将个人收入与生产成本和劳动效率直接挂钩,引导广大职工人人关心节支降耗,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来增加个人收入、相对降低成本中的人工费比例。凡是能够按量考核的生产岗位,都争取实行计件工资制,在完成劳动定额的基础上,按产量和生产作业记录(或工时记录)中登记的每一生产工人完成的实际工作量乘以单位工资含量(计件单价)计算个人计件工资;对连续作业、需要多人协作配合完成的生产加工任务,实行集体计件工资制,按集体完成的产量和作业量及额定的人工费标准计提工资,再根据每个人的技能和贡献进行分配。对降低生产成本作出直接贡献的,按节约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节约奖,与计件工资一并计入职工应发工资,增强每个职工对完成任务、降低成本的责任性。

五、规范生产成本核算,提高成本信息质量

生产成本信息是否完整准确,是一个企业成本综合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正确评价成本管理各环节工作的主要依据。采购供应、生产组织、原燃材料消耗、设备的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等最终都要反映到产品成本上。在抓好生产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全面提高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水平,是企业领导尤其是广大财会人员的重要职责。成本核算作为会计核算的重点内容和企业管理的核心业务,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又很复杂的工作。国家颁布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税法对生产成本的列支范围、核算的程序方法、费用摊销方式等都有明确规定。我们要求各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这些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成本核算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强制规范,以保证成本核算质量。重点把握并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生产成本核算的对象、原则及要求

以产品定价为目的,就要以产品的全部成本和单位综合成本为核算对象,生产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反映生产环节的消耗水平,为加强生产过程的消耗管理与控制提供依据。因此生产成本核算的对象是产品的制造成本,范围只限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即管理费、销售费、财务费是直接生产过程之外发生的成本费用,不属于生产成本核算范围。我们强调,在成本核算时坚持贯彻合法性原则,成本列支范围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坚持贯彻可靠性原则,对各部门及各工艺环节提供的成本数据进行认真审核,保证采用的成本数据真实可靠、与客观实际相符;坚持贯彻分期核算原则,生产成本的核算期应与会计的核算期间相一致逐期进行,真实反映某种产品(作业)一定期间的生产成本;坚持贯彻配比原则,做到收入与成本费用相对应;坚持贯彻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生产中消耗的原燃材料、动力等按实际成本计价;坚持贯彻一致性原则,各期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必须规范统一,保证各期生产成本核算的口径一致、方法连贯、相互可比;坚持贯彻重要性原则,在核算中对生产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重点关注力求精确,对次要的琐碎项目则从简处理,以利提高效率,减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二)正确把握不同生产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式

产品(作业)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特点及产品类型不同成本核算方式也不同。把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本企业的生产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合理确定成本核算的适用方式,正确选择核算方法是保证核算质量的前提。一些基层单位由于生产波动性较大,生产组织形式往往不够稳定,成本管理不规范,成本核算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在深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各单位生产工艺的不同特点,将全公司主要生产经营项目大体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装配式生产,二是连续式生产,三是工程、工业性作业、修理修配服务等生产类型。针对不同生产类型,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生产成本管理流程和生产成本核算方式,要求各单位在对原有生产项目进行必要的梳理,然后对号入座,选用与本单位生产特点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从根本上扭转了生产成本不规范不统一的状况。

(三)认真把握成本核算要素,确保成本核算过程规范

无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类型,其成本核算的组成要素基本上是一致的。具体内容包括: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项目及成本明细账的设置、生产费用的归集及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分配标准、在产成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划分、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计算等。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成本核算就不可能正常进行,结果也不可能准确。在规范生产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成本核算组成要素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各单位对原有成本核算工作进行认真的检查,凡是工作缺项的都要完善起来,凡是不规范的都要尽快规范,切实做到成本核算程序规范过程完整。各种核算方法虽然适用的具体生产类型不同,但都是建立在成本核算的组成要素之上,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成本核算对象、生产费用的归集及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的确定、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划分等四个方面有所不同。其中正确选择成本核算对象是搞好成本核算的核心环节,成本核算对象是指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生产费用的各个对象,是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分配生产费用和计算生产成本的基本依据。由于成本核算对象是成本承担者,从一般意义上讲,成本计算的对象最终总是产品。为了满足中间控制需要,适应不同生产特点和管理目的,具体成本核算对象往往不同。单件或成批生产的装配式产品,生产是按订单或批别组织的,要求计算每张订单或每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的订单或批别就是其成本核算对象。在大批大量连续生产方式下,每道工序都有半成品,如果需要对工序成本进行考核,就要以每道工序的半成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没有中间工序或没有半成品(或虽然有半成品和在产品,但数量不大价值也比较低)的连续生产,就应考虑把产成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就我公司多数单位而言,一般把每种产品或每批产品或某一订单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按对象计算生产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对于某些规格不同,但性能、结构、工艺过程和耗用原材料基本相同的产品,将其并为一类,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规格产品的成本;生产量很小的次要产品(作业)或零星产品(作业)也可以合并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计算其总成本然后再按一定比例确定各单项成本。实物量难以计量的生产项目,其单位成本可以按百元产值成本的方式计算。在具体操作时,首先划清主要产品(项目)和次要产品(项目)的界限,从产品(项目)的工艺特点和生产组织方式出发,合理确定本单位生产成本核算对象。在确定不同生产项目的具体成本核算对象时,要防止一刀切,注意针对性和适用性,按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分别设置成本明细账、确定相应的成本分配方式和计算程序。

(四)正确选择会计方法,提高成本核算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与产品类型、生产方式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成本核算对象作为成本核算的核心,是由产品类型、生产方式和管理需要决定的,所有成本核算业务都要围绕成本核算对象展开。成本核算对象不同,具体核算方法就不同。根据不同生产类型及方式,为了便于公司实施统一管理,我们确定了成本核算的三种主要方法:一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的品种法;二是以产品批次为成本核算对象的分批法;三是以产品生产步骤(或工序)为成本核算对象的分步法。要求各单位从本单位生产特点和强化成本管理的需要出发,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中选用或组合选用最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于生产类型不同,需要有多种成本核算对象的单位,允许同时选用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对于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生产项目,如煤化工产品则采用分类法等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计算成本。在选用生产成本具体核算方法时,要分门别类制定具体操作方案和实施细则,以增强适用性与可操作性,形成一套稳定的日常管理模式与成本核算运行方式,以利这项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五)抓好日常基础管理,确保成本核算资料完整准确

生产成本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炭 生产成本 机制

山西陵川崇安苏村煤业有限公司前身为陵川县苏村煤矿,本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煤矿,然而,在煤炭资源整合的大背景下,在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的战略指导下,该煤矿经受住了考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苏村煤业自身情况来看,通过提高煤炭价格来提高经济效益的余地和潜力相对较小,实施做强做大的发展战略固然是有效的途径,但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仍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根本的途径。

1.加强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管理上的应用,降低原煤成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得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的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一是煤炭企业应加强技术进步和生产管理,力求技术经济合理,做好开采前的地质勘测工作。精确的地质资料是降低成本的首要环节,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的关键,是避免决策失误,减少无效进尺降低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前提,二是树立技术服从于成本的价值观念。把先进合理可行的采煤工艺和技术运用到降低成本中去,并且要因地制宜地提高机械化程度。这是集约化生产之路,是高产高效的必然要求,使技术与成本有机结合,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技术控制是成本控制的起点,在煤矿生产安全和高效的原则下,必须不断地改进和更新生产工艺技术,加大科技的投入。改变以往传统的生产工艺,逐步建立一套技术科学、经济高效、管理精细的采煤技术体系,从源头上,摒弃一些造成人、财、物极大浪费的生产工艺环节,改变以往只注重成本控制,不注重技术投入的观念。

2.加强职工培训教育,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素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存在着一种认识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各生产部门、区队、班组的职工只把自己看作是生产者,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矿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从而导致职工成本控制意识淡漠,井下材料浪费现象严重,职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因此,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教育。首先,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矿区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煤矿成本降低的潜力和意义,每个人都能够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其次实行资金本领用材料计划,各单位要根据计划产量确定需求计划,只能在计划额度内领用材料,对于超额领料、临时用料及大宗材料,必须提出用料计划,经矿财务科审批后,在经矿长审批,方可领用。成本控制必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煤炭企业一方面要严格考核,另一方面实行彻底的成本否决权。真正体现奖罚分明、按劳取酬的工资分配原则。

3.加强企业内部材料消耗管理,努力节能降耗

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则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要降低生产成本,就要从各个方面节支降耗,加强企业内部材料消耗管理。首先,要严把材料的采购关。对材料特别是大型材料、主要设备配件等要从严控制。其次,严把新材料的投入关。要树立集约经营的新观念,对支护材料、大型材料的投入从严控制,要加强对现场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变事后算账为生产过程中的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再次,严格用电管理。电力消耗大是煤炭企业的一大特点,电力消耗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要加强用电管理落实到人,使综合电耗在成本占有中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四是大搞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根据煤矿生产特点,在材料消耗方面,除火药、雷管是一次性消耗外,能够周转使用的材料较多,回收费用的潜力很大,特别是准备巷道使用的工字钢、铁轨、管道等大都可以回收复用。五是大力进行自制加工。根据煤矿现有的技术能力和加工条件,努力进行自制加工,如铁鞋、托滚、滑子、链子等待,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自制加工,减少外委购买。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对影响成本的其它因素也要综合考虑,严格控制各项非生产性开支,尽力压缩管理费用等,从严从细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4.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机制

新形势下,企业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保持企业在新形势下持续平稳发展的良好局面,就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实施经营管理的创新。对于煤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寻求一条符合实际的经营管理策略。形成以财务科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以企管科为中心的成本考评,以材管科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三个中心体系,建立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形成以目标责任制为基础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一个机制,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始终做到管理严细化、控制精确化、考核钢性化。任何一种成本管理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要以发展的观点去研究降低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的对策,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秦中甫.应用作业成本管理加强煤炭成本控制.煤炭经济研究,2005,(5)

[2]段矿生.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转变方向[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3]幸有文.试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与技术管理的结合[J].煤矿开采,2002,(3)

生产成本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成本

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4-00-0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由来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基础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会计上几乎没有折旧概念,此后,由于大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长期资产的概念,并要求区分“资本”和“收益”,因此而确立了折旧费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费用。折旧概念的产生是企业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的重要标志,其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以及体现这一制度要求的配比原则。按照配比原则,固定资产的成本不仅仅是为取得当期收入而发生的成本,也是为取得以后各项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即固定资产是为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自然与收入相配比。

二、 固定成本特点

折旧作为固定成本有其特点,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征在于它在一定时间范围和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维持不变,但是,相对于单位业务量而言,单位业务量所分摊(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向变动。

固定成本通常可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折旧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中包含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造成生产成本不同期间波动很大。

举例如下:

两条铝塑管生产线原值360万元,依据规定10年计提折旧,生产铝塑管。因季节性原因,1-3月停用或产量很少。

分析:1、4月份单位成本达到645数额很大的原因就是折旧的发生,而产销量很小,说明1-4月份设备的闲置。2、5、6、7月份单位成本减少幅度很大的原因是产销量的增加。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单位成本的波动,重要原因之一是1-3月季节性停产,而三个月的折旧作为固定成本仍然要计入产品成本,随着销售成本而收回。另外可以看出,产量越大,单位成本越小,单位成本所分担的折旧越小,也就体现了本量利分析的必要性。

四、计算单位成本的意义: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成本的波动状况,从而分析波动原因,也就是说产销量越大,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越小,单位成本才能越小,正体现了本量利分析的必要性。

本量利的运用:从全年角度看,折旧计入产品是无差异的,从月份看,就存在波动,而这种波动恰恰反映出本量利的变化。正是由于折旧等固定成本的存在,才引出保本销售量。

公式: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依据上例,假设销售单价为6元/米,单位变动成本为3元./米,那么计算当年度保本销售量为:(假设除折旧外无其他固定费用)

360000/(6-3)=120000米

即当年销售量达到120000米时,才能收回固定成本;销售量超过120000米时,收回变动成本后既是税前利润。比如,销量为150000米,那么税前利润为(150000-120000)*(6-3)=90000元。

2.计算单位成本的缺陷

与销售价格存在脱节。销售价格的定价首先根据市场,另外预算成本是定价依据,但从单位生产成本的计算往往偏离销售价格很多。由于不同时期产量的不同,造成生产成本不同,由于折旧等固定成本的存在,单位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不同。假设每个时期的固定成本是相同的,因为产销量的变化引起成本的波动,引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进行成本分析。

假设每期固定成本相同,每月80000元,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DOL=S-C/S-C-F

S――营业额

C――变动成本总额

F――固定成本总额

经营杠杆系数

DOL4月=500*(6-3)/500*(6-3)-80000=-0.19

DOL5月=20000*(6-3)/20000*(6-3)-80000=-3

DOL6月=103000*(6-3)/103000*(6-3)-80000=1.35

DOL7月=58000*(6-3)/58000*(6-3)-80000=1.85

生产成本范文第4篇

烤烟是××乡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骨干产业,目前全乡每年的烤烟产量、产值均位居保山市第二位、隆阳区首位(约占40%左右)。××乡自1985年在乌马、下坝村试种烤烟38亩成功以来,1990年发展至10000亩左右;2000年以来至今全乡每年至少有23个行政村种烟,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0——25000亩左右,烟农收入3000万元以上,为乡级财政创税600万元以上,其中2005年创税突破1000万元。20*年全乡种植烤烟21986亩,收购烟叶310万公斤,烟农交售烟叶产值总3017.132616万元,创税603.4万元。20*年全乡共收购烟叶300.91646万公斤,完成合同量的86.72%,未完成合同量46.*354万公斤,产值4106.04万元,比20*年增加1*8.91万元,增长36.09%,创税8212.*万元,均价13.65元/公斤,比20*年增加3.92元/公斤,种烟户均收入7439元/户,亩产值1662.36元/亩。今后五年,××乡烤烟种植面积将稳定在25000——30000亩,烟农收入可达4000万元以上,创税800万元以上。

二、烤烟生产成本情况及成本较高的原因

烤烟生产投入由两方面构成,一是物资投入,二是劳动力投入。烟草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生产物资进行分补贴,由于各县市生产水平、生产方式不同,各县市补贴方向略有不同,但补贴标准相同;烟农则投入全部劳动力和大部分物资。近年来受投入增加、物价上涨,劳动力大量转移等情况的影响,生产成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下是我乡20*年和20*年两年烤烟生产成本的调查情况:

1、烤烟用肥料费提高。20*年烤烟用肥料费为218.64元/亩,比上年增加36.64元,增幅达20.13%。

2、烤烟用燃料动力费增加。近年来,煤、柴油等燃料价格持续上涨,加之密集型烤房耗电量增大,因此亩均燃料动力费增加。20*年煤费为437.5元/吨,比上年增加了112.5元,增幅34.61%。每吨煤可以烘烤1.2亩的烤烟,也就是说在烘烤过程中每亩烤烟增加燃煤费用93.75元。

3、租赁作业费增加。20*年亩均租赁作业费34.70元,比上年增加2.66元,增幅8.30%。租赁作业费增加主要是机械作业费和畜力费增加所致。因柴油价格上涨,耕地、起垄、运输费用增加,20*年亩均机械作业费2.48元,比上年增加2.13元,增幅达6*.57%;同时,受我乡山地地形限制,加之机械作业价格不断增高,大部分烟农仍普遍使用牲畜耕地等,致使畜力费也不同程度增加,20*年全乡亩均畜力费32.22元,比上年增加0.77元,增幅2.45%。

4、固定资产折旧费增加。20*年亩均固定资产折旧费24.75元,比上年增加2.96元,增幅13.58%。各级烟草部门为提高烤烟质量,一方面积极鼓励农户对自有的旧烤房进行改造,另一方面在部分烟叶主产区投入资金大力推广密集型烤房建设,改造后的烤房和新型烤房科技含量增高,节约了燃料,但增加了烤房投资,推动固定资产折旧费增加。

5、农药费用增加。20*年烤烟亩均使用农药65元,比上一年增加10元,增幅达到18.18%。

6、育苗费用增加。近年来我乡全面实行漂浮育苗,少数村还搞起了集中育苗或商品化育苗,育苗过程中,公司提供种子、基质土、营养液、拱架等材料,农户则提供全部劳动力和其他材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村里以50元左右/每亩的价格收取育苗保证金,进行育苗。

7、人工成本上升。20*年烤烟亩均人工成本397.21元,比上年增加22.10元,增幅5.89%。近年来,我乡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务农劳动力资源偏紧,种烟劳动力普遍缺乏,特别是懂得烤烟种植、烘烤技术的劳动力减少,加上消费物价上涨,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收入提高,造成种烟雇工价格上升。

8、其他成本费用也有所增加。针对我乡各种烟村所处第一环境不同,在一些方面还要重新投入成本,例如党麻村,由于缺水,浇灌烤烟的水要靠提水仗抽,电费为1.25元/每度,每年种烟至少要1000多度电;铺门前村,由于缺水利用自来水浇灌,水2.5元/每方,每年至少要600多方水。

三、解决成本高、收入低问题的意见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解决成本高、收入低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议多使用农家肥降低化肥的用量。

2、彻底推行商品化供苗,减少烟农在育苗、管理过程中投入的劳力。

3、更改烘烤设备,提高烘烤效率,减少烘烤过程中的能源损耗。

4、强化烟农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烟农的种烟生产技术水平,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种烟积极性,保持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5、技术员要加强指导,烟草部门应继续为烟农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在价格上使烟农得到最大的实惠,降低成本;技术人员要包村到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严格落实《保山地方综合标准》提高农药、化肥的使用率。

6、培养专业的施肥、烘烤技术队伍,免除烟农施肥、采摘烘烤过程。

7、加快扶持推行农机的使用,实现耕地、起垄、盖膜一体化。

8、加大对基础实施建设的投入,增强抗风险能力。一方面应加大对烟田基础实施建设的投入,改造低产田,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区;另一方面应增加科技含量,大力推广科技兴烟技术,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烟农收入。

9、加大扶持指导力度。一是积极扶持,加大优惠政策和科技投入,使烟农增产增收。继续保留并适度增加各种补贴,在资金、物资上进一步实行倾斜政策,对专用肥、专用膜等物资的供应继续实行优惠,保证烟农实际种烟成本不提高,不因农资价格的波动而受很大影响。

生产成本范文第5篇

养羊场成本核算就是对羊场生产羔羊、架子羊、肉羊、淘汰羊、羊毛、羊粪产品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总和进行计算,得到每长1千克羊肉需要多少成本,或者每出生1只羔羊需要多少成本,即养羊生产成本。

一、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在进行生产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分析成本构成的各项消耗数量及其增减变化的原因,寻找如何降低成本的途径。在增加生产量的同时不断地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羊场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方法,尤其在目前单位养殖效益逐年下滑的情况下,只有规模化养殖才能够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1.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包括购买种公羊和基础母羊、死淘羊只、饲草料、人工授精、保健药物、水电和低值易耗品(扫帚、铁锨)等的费用,其中饲草料费用包括草料、精料的购入成本、运费和加工费用等。

2.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包括饲养管理费用,技术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办公费用,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费用等。

通过计算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并对核算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方案,是提高养殖效益和加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养羊成本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1. 羔羊、育肥羊的成本

养羊经济效益体现在羔羊、育肥羊、淘汰羊、种羊、羊毛、羊粪的销售上,其中羔羊是销售、流通的主体,羊场都是对羔羊进行育肥或作为后备种羊进行生产的,所以核算出羔羊饲养成本是羊场生产成本核算的关键点。

①羔羊成本。羔羊外购或者自繁自养分摊的成本除以当年成活羔羊数,即得出每只羔羊的成本。羔羊成本构成如下:一是种羊的折旧分摊。一般种公羊和基础母羊在购买和淘汰卖出时的差价就是种羊的折旧费用,这些费用按母羊5年饲养期产活羔20只进行分摊;采用人工授精的,种公羊折旧费用还要分摊一部分到受配母羊身上。二是种羊饲养费用分摊。种公羊和基础母羊的饲草料、保健药物、淘汰死亡、办公开支等按发生的实际费用相加,这些费用要分摊在所产活羔和人工授精的母羊身上。三是补饲成本。羔羊断奶前要进行补饲以减少断奶应激,补饲成本包括饲料费用和舔砖费用。

②育肥羊成本。羊场一般在利用自繁自育的羔羊进行育肥的基础上,还要大量收购架子羊、育成羊、淘汰羊并对其进行2~3个月的短期育肥。育肥期间产生的各种费用加上羔羊成本或育肥羊购入成本就是育肥羊的成本。

2. 饲草料费

把当年所消耗的饲草料实际使用量,与购买价格相乘即得出总费用。规模养殖时,饲草料费用占养羊生产成本的60%~70%。

3. 人工费用

对于规模羊场、种羊场来说,人工费用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分摊到每只羊身上。人工费用除以饲养量即每只羊应摊费用。一般圈养200只羊需要1个饲养员。

4. 折旧和维修费

将固定资产如办公室、圈舍、饲草料加工设备的购入价格除以使用年限,再除以当年饲养量,即每只羊应摊的折旧费用;每年设备的维修费用除以当年饲养量,即每只羊应摊的维修费用。

5. 贷款利息

贷款利息是规模羊场、种羊场必须开支项目,将投入生产的贷款按照贷款时间计算出利息,再除以饲养量,即每只羊应摊的费用。

6. 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包括保健费、死淘费、办公费、杂交改良费等间接费用。此费用越低,养羊经济效益越高。

三、影响羊场效益的因素分析

影响羊场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作为羊场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生产管理中各个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生产方案,合理配置资源。

1. 羔羊成本

基础母羊繁殖率、分娩率和种公羊的遗传因素决定了羔羊的生产性能,只有提高羔羊成活率才能降低羊场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育肥成本

育肥阶段的饲料成本占养羊总成本的比例最大,也最有挖掘潜力。料肉比是影响该阶段成本高低最显著的因素。影响料肉比的因素有品种、遗传潜力、生长速度、营养水平、健康状况、饲养环境、饲草料配方、饲养管理技术等,以上各个因素在不同羊场的影响程度有差异,但实际生产中发现大多都有挖掘潜力。

3. 保健费用

羊场医药费用开支少,死淘率低就说明管理措施到位。种羊和羔羊是保健的核心群体。羊场普遍都把消毒和疫苗作为保健的关键点来抓。生产中,保健费用一般占总生产成本的2%~5%,其中各个项目投入占保健费用的参考比例是疫苗26%,消毒15%,中草药等保健40%,治疗费15%,其他4%。

4. 人员

从业人员的责任心除了来自于自身素质,还来自于管理人员对职工积极性的调动。目前,提高工资福利和生活条件,组织技术培训和提高领导素质等都会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其责任心,从而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做到节能增效。

5. 其他

能否建立合理物资保管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引种,繁殖,疫苗和兽药采购与使用,疾病治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生产记录是否全面、准确,决定能否规避风险、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作社、畜牧局、屠宰加工企业等单位来获得生产建设项目的多少,决定了采购、建设、生产成本能否降低,销售价格能否提高,养殖风险能否降低。

四、如何提高经营水平

不断到其他羊场学习经验,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不断根据现有的饲草料做饲料配方对比试验,尽可能提高料肉比;建立财会账目或简单台账,为成本核算分析提供依据,从而使羊场管理到位;紧紧抓住扶持政策,扩大融资渠道,增加投入来减少人员工资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与龙头企业紧密联系,在资金、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获得企业的全程服务,通过订单使生产走向产业化。

生产成本范文第6篇

渐完善。一个企业想要想获得利益,取得长久发展,就必须做好成本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于当代企业来说,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企业不断努力创新,寻找一个适合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以确保企业能够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代企业生产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对策。

关键词:企业;生产成本;产品;管理理念;科学体系;机制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我国的经济市场发展脚步正在逐步的加快,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那么就必须要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想要获得永久的竞争,能够立足发展的步伐,应该采取三种有效的发展战略,能够有效地巩固企业自身全面的发展优势,其中成本领先战略在三种战略当中是最为基本的竞争战略,然而想要更好地开展成本领先战略,那么前提条件首先就是需要在企业当中做好成本管理。由此,企业能够有效地运行成本领先战略最佳的途径就是针对生产成本管理做进一步有效的加强,下文主要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作出了论述。

一、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特点

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它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始终带有一定的波动,而非稳定不变的;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必须经过使用多层次的工艺才能够得到,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笔很大的费用;企业生产准备工作十分的复杂和繁重,产生的费用也十分巨大,生产准备阶段不会产生产品实体; 而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设备都是属于可多次使用的物资,并且其生产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废旧再利用的潜力较大,因此也决定了企业成本管理的可操作空间幅度较大。

另外,企业的生产也很艰难,当前的市场供应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营销,这样就让很多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时把工作重心投入到保证产品的质量方面。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也涉及到很多的技术作业,这就让产品生产的安全问题逐渐突出,由于企业自身的性质特点也决定了在产品在进行加工经营时,必须要确保安全生产,同时处理好对环境的善后治理工作,这样也会增加一部分生产成本,影响到成本管理工作。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衔接不紧密。

现在的很多行业都是一个投入高、效益低的行业,而生产型企业是属于资金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企业的管理属于粗放型,管理人员观念相对比较落后,通常是将重点都放在了产品的生产管理上,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产品产量,对于成本管理却不是很看重,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相对薄弱。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成本管理就是财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其他部门和其他人员并不需要负责,而在生产企业中有很多管理人员根本没有成本管理经验,从而导致了生产和成本管理脱节,造成了生产部门只管生产,管理部门只管控钱的矛盾。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成本管理和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的结合。

( 二)产品在生产过程的特点也让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比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条件、工艺、设备机械化程度等等,在众多影响产品生产成本的因素之中,生产条件和工艺这两方面的因素对其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生产条件的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产品生产过程中成本的波动幅度,给企业成本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增加了成本管理的不确定性。

( 三)企业成本管理的手段落后。

一方面,虽然我国很多企业都在积极的建立起身的成本预测、控制、考核的综合管理体系,但是却依旧简单的停留在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工作上。企业成本管理措施上依旧是事后的核算较多,很多企业通常是在结算时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而在事前很少进行控制和协调。另外,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没有科学的预测分析决策手段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企业进行成本的管理控制工作中,必须要注意成本的核算和结算工作,它们对于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性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其中一方出现了薄弱环节,势必会耽误企业的正常经营。而我国很多企业一般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消耗没有进行验收工作,这样就造成了成本管理工作中对物料的核算不细致,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有效进行。所以,我们需要有力的创新以及进一步的完善成本管理理念,从过去的传统理念中走出来,找寻适应现代企业在社会全面发展的管理理念。

( 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

这一问题存在于我国很多企业之中。在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不仅仅要对产品生产环节进行有效控制,还必须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成本进行管理。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只抓住了以预算为核心的成本控制,而忽略了成本与安全、质量与成本、技术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这就导致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常常出现漏洞,影响到成本管理工作的效果。

三、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

( 一) 树立积极的成本管理理念

企业应该树立起牢固的成本管理理念来加强生产成本管理工作。而要树立积极的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必须要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上,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全面系统的分析企业当前的环境和未来发展的价值链,为了让企业能够得以长远的生存发展,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避免急于追求眼前利益,而应该考虑到企业长远的成本控制,因此,树立积极的成本管理理念也是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 二) 构建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时,要做到从横向到纵向的成本管理,适时控制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同时,企业的管理部门应该组成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并且从小组中选出特定的成本核算人员,以便让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这样不仅可以让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的执行力度得到加强,并且可以让企业的成本调查及评估工作更加准确可靠。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 三) 制定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生产项目的情况进行以责任为主的成本核算。另外,企业还可以对成本指标进行分解,这样可以让责任体系得到有效落实,也能够提高企业员工对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制定一些激励约束机制,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材料超标投入或降本现象,都有硬性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员工的降本增效意识得到了增强,工程材料预算和计划的准确性也相应得到提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着重要作用。

( 四) 加强成本的预测和决策工作

企业应该对产品市场的变动情况有一定的掌握,并根据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作出全面分析,找出最佳的应对措施。此外,企业还可以定期对产品市场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仔细研究,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

四、结语

总之,企业的成本管理任务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调动企业每一个部门的人员都积极的参与进来,希望员工能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做好每一个环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不断创新成本管理理念,努力寻求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和途径,使成本管理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代企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政.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经济师;2006.

[2]欧阳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

生产成本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产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一句名言:“企业家只要做两件事,第一增加收入,第二控制成本”。如何减少耗费,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效益,是企业经营者绞尽脑汁研究的重要课题。降低成本就要进行成本控制,要了解成本控制的关键,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正确地执行成本控制管理,才能更有效地创造利润。而在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在于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本文中所要解决的是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的问题。

一、产品成本控制策略优化分析

1.产品生产成本控制问题

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管理中的问题及分析:

(1)材料成本控制缺陷

随着现在的物价上涨,原材料成本也比以前高出很多,而且我们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没有原材料上涨的幅度大,这就导致我们的利润一直在缩水,然后管理人员就考虑用有点瑕疵的材料代替之前的优质材料。这样就欺骗了客户,对企业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对于小企业,仓库的管理人员只有一个,而且材料品种又多,登记的也就不是很清晰。我们是每个月进行一次盘点,但是账实并不相符,不是盘盈就是盘亏,这样让我的感觉是每个月的盘点都变得毫无意思。在领料用料环节上,生产人员不需要经过审批,可以直接去向仓管人员拿,只要在仓管人员那登记就好了,这样导致我们的材料浪费非常严重。

(2)人工成本控制缺陷

车间生产人员在生产产品时也没有很明确的分工,例如中威公司是按订单来生产产品的,这样交货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批订单下来,车间投入生产,没有明确谁负责哪个环节,基本上谁有空就去生产,这样对于学习的人来说是利大于弊,可是这样分工不明确导致每个人都没有长处,都是这个会一点,那个会一点,并没有专攻于什么,这样培养不出专业人员,也会影响产品的完工程度,人工成本也会提高。

会计在核算工资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每天的考勤表,我们并看不到工人请假的具体情况,公司里工人工资,很多都是按月计算工资(按月计算工资就是每个月的工资是固定的),包括车间的管理人员,这样对我们会计来说在计算工资时很简单,但是理论上来讲这并不合理,每天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工人就很容易浑水摸鱼。工作态度懒散,不能及时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这样导致工人领的工资和生产完成率并不能成正比。

(3)直接、间接费用的控制

对于加工制造企业来说,机器的加工操作发生的成本是很大的,包括一些电费跟一些磨损产生的间接费用。通过观察:发现由于某些员工工作的失误,经常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忘记把一些小型工具以及一些小型设备的电源关掉,久而久之,也造成了车间每月电费的成本增加。

车间的机器都是24小时永无休止的运作着的,本来机器的

损耗就很大,但是工人在平时操作时并不保养维护他,机器设备有了故障也不分析主观的原因,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坏了有零件就换上去,没有就等师傅来修,这样势必造成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

2.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策略优化

(1)材料成本控制优化

规范行为,加强材料领用管理,做好材料领用的事中控制,对材料领取、使用加强管理,要采取查看领料单及现场查看相结合的办法,重点从材料是否超范围、材料收发存记录是否规范、对公私两用物品的领用管理是否严格、各部门领用的材料是否及时使用、是否存在小库存等方面进行管理。加强材料使用管理工作考核。主要从管理创新、节能降耗、定额消耗执行是否到位、查出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等方面进行考核,目的是减少材料的损失和浪费,发挥修旧利废作用,仓管人员应该对每样材料产品登记清楚。因此,我建议先把各种产品按不同种类分类,然后再在同一个品种的产品中按不同型号放置,这样就方便盘点工作。然后在工人要领用材料时一定要经过管理人员的签字,方可领用,这样也可以避免材料浪费。

(2)人工成本控制优化

车间生产人员虽然并不是很多,但是对每个工人进行分工,这个是必要的,也是必须要执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一道工序,这样生产起来也会有条不紊,但是毕竟也是个小公司,有时哪个工序需要人的话也可以去别的工序帮下忙,要定时地对公司生产工人进行培训、考核以确保工人的技术成熟,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也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而且必要时也可以让个别员工去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

(3)直接、间接费用控制优化

针对于电费的浪费和机器的损耗归根结底还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因为人的因素对生产率有十分深刻的影响,生产过程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各生产要素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人起作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要求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和技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归根结底决定于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的提高。因此,公司要不断地创造机会给员工定期地进行岗位培训。通过各方面的培训,增加员工的节约意识观念。

二、设计总结评价

本优化方案将产品生成本控制优化设计

通过新方案进行了说明,在原有存在的问题上更加详细地要求了各个部门及员工应该明确的方向。其优点体现在:首先,使控制成本的方法更加的细化了,对各部门工作任务有了明确的方向。对存在的问题采用好的解决办法。加强了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其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异议时,能够分清责任,有利于产成品生产成本的正确核算。

但本优化方案也存在不足之处,那就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大了各个部门的工作量,手续变得繁琐了,加大了管理的幅度。

然而从总体上来说,这个设计在整个生产成本控制中,加大了监督的力度,完善了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方法,在总体上降低了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利大于弊的,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孙琦红.浅谈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时代经贸,2008(118).

[2]王妍,张涛,徐若鸿.控制成本的100种方法.中国经济出

版社,2009(7):1.

[3]祖林.全面生产成本削减实战.1版.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09.

[4]田长路.成本战争.1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11.

生产成本范文第8篇

我国蔬菜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蔬菜市场,虽然我国蔬菜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整体在不断增强,但我国蔬菜产业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制约了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企业还无法提供成本核算的具体资料。对蔬菜的生产成本研究较少,与实际结合的蔬菜的成本核算的具体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对蔬菜生产成本核算的操作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规范,因此本文运用制造成本法对蔬菜生产成本核算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

蔬菜;生产成本;核算

一、蔬菜生产成本核算概述

1.农产品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按照其构成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完全成本和制造成本两种。因此核算生产成本的方法也有完全生产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成本是企业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仅仅扣除销售费用而计算来的一种产品生产成本。而在制造成本法下,成本是企业以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全部间接费用为基础,根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而计算出来的一种产品生产成本。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之内。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现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同时都规定了成本核算必须使用制造成本法,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农业企业一律采用制造成本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因此无论是农业企业还是种植大户以及家庭农场和农户都可以参照制造成本法进行生产成本的核算,统一口径以便进行生产成本的比较分析。

2.蔬菜生产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举办奥运会是赔钱的工程,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花掉90亿美元之巨,致使1984申请举办奥运会时,只有美国洛杉矶一个城市申办。美国洛杉矶举办这次奥运会给了成本管理一个展示的机会,成本管理给了世界一个警醒,将奥运会由一个赔钱的工程演变成盈利的工程。洛杉矶实施成本管理并没有运用很复杂的方法,一个是招募志愿者从而降低人工成本,二是拍卖用品使用权降低相关物品成本。结果,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不仅没有亏空,然而节余两亿多美元。从这届奥运会之后的各界奥运会都实现了盈利。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收入达到了205亿,支出为193.43亿,盈利超过十亿。成本管理确实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我们可以通过正确核算农产品生产成本,从而能更好的对蔬菜成本进行控制从而降低总成本及单位生产成本。

二、蔬菜生产成本核算现状

目前,蔬菜生产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由于蔬菜品种众多及生产周期不一致等特点,导致蔬菜成本核算对象及计算期混乱。其次是,在实务中,很多农业企业及农户都忽略了人工费用的核算,实际上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人工费用占很大的比例,家庭用工也应该按照市场用工折价。再次是,对于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单一。最后,多数农业企业成本核算时不能提供具体的成本核算资料,以至于不能准确的计算出各种蔬菜的生产成本。

三、蔬菜生产成本核算的完善

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计算期

蔬菜的生产具有季节性强、生长周期长、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的特点,因此蔬菜的成本计算期应与生产周期一致,在产品产出的月份计算其成本。蔬菜的种类非常多,为了正确核算蔬菜成本,应根据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的重点对象,采用品种法和分批法相结合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于主要种植作物按照品种法和分批法相结合进行核算,对于一些次要的种植作物可以合并计算其成本,从而简化会计核算手续。农业企业的生产往往是不断进行的,对于不同的蔬菜品种应确定不同的成本计算期。一般情况,一年一次生或几次生的蔬菜,在收货该蔬菜的月份计算该种蔬菜的生产成本。

2.完善蔬菜生产成本核算项目

蔬菜的生产成本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直接材料指蔬菜生产中耗用的农用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其他直接费用,指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能对象化的费用,包括机械作业费和灌溉费。机械作业费可以根据作业时间作为分配比例分配到每种蔬菜的成本中。间接费用指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除期间费用以外不能对象化的费用。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一般的肥料、农药费、灌溉肥、供热费、保险费,以及不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人工费用等。期间费用也不能对象化,但是制造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不记入到产品成本,而抵减本年利润的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3.完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费用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没有其具体的指向,而成本则是对费用的归类,有其具体的指向,所以,可以说,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实际上就是计算产品成本的过程。在进行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时,进行共同费用的分配时都按照各种品种的种植面积进行分配,然而从会计角度,有些共同费用按照种植面积作为分配比例不合理,例如租赁作业费可能作业时间相差较大,那么就应该按照作业时间来进行分配,有的可以按照产品的产量等方法分配。其次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在进行调查时全都按照10%的折旧率计算,但是农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有具体的规定,那么就应该按照规定的折旧年限进行核算,而不是采用统一的折旧率。2013年,我国颁布《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其中对农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有相关规定,指出农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对于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具体办法,在制度的第四十条指出:“农业企业应当比照制造企业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可见,对于农业企业核算农产品具体方法,我国还未有具体规定,介于农产品种类繁多、生命特性等原因,导致农产品成本核算较为复杂,在这种前提下,应完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农业产品成本的归集、分配和结转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对农业企业做一个指导及规范的作用,以更好的按照规范对农产品进行核算,控制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建立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反映企业生产管理和经济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它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成本管理,开展经济核算和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完整的原始记录,准确及时地记录和整理原始材料是开展产品成本核算的前提,在做好生产经营档案的基础上,在日常的生产中,随时记录发生的费用,为了搞好成本核算打下良好基础。

四、讨论

由于蔬菜核算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操作规范,种植业成本核算领域的研究随着农产品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外界环境不断变化,该篇文章的研究仅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会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乔宏 虞丹婷 袁亚杰 崔若天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课题名称:

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课题号:154576480。

参考文献:

[1]吴江虹.对农产品成本核算的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2,(12):398-400.

[2]赵海侠.浅谈蔬菜生产成本核算[J].中国农业会计,2014,(08):14-15.

生产成本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产品生产; 生产成本; 碳排放; 计量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有清晰的政策目标并传递成价格信号,促使企业积极融入到低碳经济的框架中来,长期的政策目标也可以给企业以信号和坚持低碳模式的信心,而政策的制定必须要以标准为依据。发展低碳经济,既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入手,转变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也要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即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中寻求节能途径。

本文拟从产品的生产环节寻求其碳排放的计量,从而为政府对各企业产品的监管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产品生产环节的碳排放,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研究投入原料到产成品产出过程中能源的耗费;二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本文仅就第一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计量产品生产成本碳排放的基本原则

(一)现行成本会计理论坚持不变

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成本的正确核算和控制是企业提高利润必不可少的环节。现行成本会计理论中产品成本计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成本的信息,成本信息不仅有利于改善经营决策和实施成本控制,同时也是会计核算计量利润所必需的环节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要通过对产品生产环节的碳排放进行计量,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但绝对不能因此而损害成本会计的原有目标,损害各利益相关者对成本信息的需求。因此,研究产品生产成本的碳排放,必须坚持现行成本会计理论不变,其本质是要把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内容和种类进行扩展。

(二)成本效益原则

为了对产品生产过程的能源耗费进行统计和计量,必须研究产品成本核算过程中的会计信息提供问题,即产品成本核算指标的设计问题。设计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品成本核算指标,既要满足传统经济模式下企业管理层对于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要求,又要满足低碳经济模式下企业管理层及政府关于产品生产碳排放评价的需要。那么,既不改变成本会计的现行理论和方法,又能较科学地计量产品生产的碳排放程度,则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并且,企业不需要专设碳排放计量的人员和岗位,改变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显然也符合会计上的“成本―效益”原则。

二、计量产品生产成本碳排放的基本思路

(一)观察产品的生产成本构成

按照我国目前的“制造成本法”理论,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在核算过程中成本项目采用的是按照经济用途的分类:1.直接材料,指加工后直接构成产品实体或主要部分的原料、主要材料与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2.直接人工,指为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需要向相关职工支付的职工薪酬。3.制造费用,指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那些除了直接材料及直接人工以外的各种费用,具体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在现行的成本核算全程,“生产成本”各级账户都是以上述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组织核算,因此,通过现行的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就单位产品而言,得到的产品成本结构信息仅是经济用途的结构,企业管理人员据此计算产品成本的构成比率,并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成本分析,从而进行成本控制。

(二)设计“生产成本”账户的专栏

为了满足碳排放计量的要求,对产品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成本类账户的专栏必须重新设计。首先设计“生产成本”账户的专栏。一般来说,产品生产过程的能源耗费主要体现在对水、电、气等的消耗。电、气等能源的耗费导致碳的排放,而水的加工也要耗费电,同样会引起碳排放问题。这些耗费在传统成本核算过程一部分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专栏,另一部分则与其他间接费用一起在期末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的“制造费用”专栏。因此,为了便于对产品生产的能源耗费进行计量和评价,需要对产品生产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生产成本”账户的专栏重新梳理,设置如下:1.碳能源费用,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引起CO2排放的能源的费用。比如水、电、气等。2.直接材料,指加工后直接构成产品实体或主要部分的原料、主要材料与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扣除含碳能源费用的部分。3.直接人工。4.制造费用。这里的制造费用内容应从传统的“制造费用”内容中扣除掉“碳能源费用”,从而把产品成本中的“碳能源费用”全部归集在“生产成本――碳能源费用”专栏下,明确清晰地进行计量。

(三)设计“制造费用”账户的专栏

和“生产成本”账户一样,在“制造费用”账户中也要开辟出“碳能源费用”专栏,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无法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账户的间接费用所含的“碳能源费用”进行汇总。期末在分配制造费用时,应注意:1.“制造费用”账户的“碳能源费用”专栏,归集了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引起CO2排放的能源的费用。2.对于“制造费用”账户中归集的“碳能源费用”,要单独进行分配,分配后结转入“生产成本”账户中的“碳能源费用”专栏,分配的方法和标准要按照受益性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3.“制造费用”的其他费用归集与分配按照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使用的主要会计科目是“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其他有关成本核算的程序比如生产费用在期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仍然按照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四)关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说明

在现行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专门从事供水、供电、供气的生产单位发生的所有费用都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归集和核算,期末计算水、电、气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采用一定的标准,在接受产品的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转入各受益对象的成本费用账户。对于单一提供水、电、气的生产单位来说,它们所发生的费用都是“碳能源费用”。因此,不需要进行专门的专栏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用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等。不同的是,为了归集产品成本中的“碳能源费用”,在计算出各受益对象应承担的水、电、气费用进行账务处理时,要把分配给“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的费用计入各产品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碳能源费用”专栏。对于不是单一提供水、电等资源的辅助生产费用,比如提供自制工具和模具、自制材料和包装物的辅助生产单位费用的归集,则参照上述所陈述的主要产品的费用归集方法进行核算,主要是在各核算环节为“碳能源费用”开设专栏,从而有效、可靠地计量产品生产环节碳的排放。

(五)计量产品生产成本碳排放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专栏的重新梳理,计算得到的完工产品的总成本构成将会如下列示:碳排放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根据以上探讨,对产品生产环节的“碳能源费用”计量的基本思路如图1。

三、产品生产碳排放计量的重要意义

1.产品生产碳排放的计量是提高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企业产品生产的碳排放进行监测,摸清其碳排放程度,可使企业获得明确的信息,企业管理者可以进行成本构成分析,及时了解企业产品的能源耗费程度,改善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指导产品生产提供依据,提高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2.产品生产碳排放指标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数据基础。产品生产碳排放的统计指标可以为我国“低碳产品”的认证提供数据资料,政府可以设定明确的碳排放上限,从而针对有关“低碳产品”实施一些鼓励政策,比如: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

3.产品生产碳排放指标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对企业产品生产的碳排放进行统计,并依据其进行政策限制,必将使企业及地方政府关注这一问题并采取低碳技术等降低其产品生产碳排放,为我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395-408.

[2] 谢晓峰.“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影响和意义[J].会计师,2010(2):18-19.

[3] 周志方,肖序.国际碳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9,23(11):92-95.

生产成本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煤炭;生产成本;测算方法

1 基于经济计量技术的成本测算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基于历史经验数据推算形成。该方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经济计量手段,具备了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基本思路为:以矿井历史数据为基础,形成一个“绩效-成本”预算的基本判别函数(相当于一个成本函数),将过去的支出趋势延伸至下一年度,由此形成传统预算成本。对于各矿井新增项目采取零基预算,并分别给予传统预算成本和零基预算成本赋予一定的权重,最后将两者进行加总。

具体步骤是:首先对矿井进行分类。采集平煤股份各矿井的产量、掘进尺和成本等信息,并用相应之母表示,各矿井总产量Q,单位是吨;各矿井掘进尺L,单位是米;各矿井总成本C,单位是元。

由于矿井所处成长时期不同,且矿井之间存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工效的差异,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成本函数。按照矿井成长时期进行基本分类,可分为成熟期矿井、衰退期矿井、整合期矿井。其中成熟期矿井生产技术装备较好,管理水平较高,该类矿井有一矿M1、二矿M2、四矿M3、五矿M5、六矿M6、八矿M8、十矿M10、十一矿M11、十二矿M12和十三矿M13;衰退期矿井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与成熟期矿井具有基本相似的特征,但是资源枯竭而进入衰退期,该类矿井有三矿M3、七矿M7、九矿M9、朝川矿M10;整合期矿井是平煤股份从地方中小型矿井整合的矿井,主要为多井煤矿,该类矿井为有平禹煤电MPY、梨园矿MLY、天力公司MTL和瑞平煤电MRP。

表1 各矿井数据分类表

其次对数据有效性进行检验。以2008年平煤股份10个矿井的成本、产量和工效为变量,并将其标准化处理(按照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软件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分为两类,计算结果表明,序列都是平稳的,满足经典计量经济学的要求,计量经济分析有效。然后根据矿井分类,选取不同的面板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得出各矿井的区段成本函数。

表2 矿井的成本趋势模型

2 基于生产环节的成本测算方法

基本思路是:根据煤矿生产作业的专业分工和管理部门设置特点,将矿井生产环节划分为采煤、开掘、机运、通风、洗选以及后勤保障,以及在上述环节中需要投入能够专项费用类别--电力费用,折旧、维简、安全生产管理,安全专项,其他分摊等内容,并由此构成煤炭生产成本链(如图所示)。

上图矿井生产成本链中,各生产环节及其涵义如下:(1)采煤环节包括:采煤生产区队以及直接服务采煤区队的技术管理部门、维修工厂、生产准备队,其成本构成包括:生产材料费、设备租赁费用、工资薪酬。(2)开掘环节包括:开掘生产区队以及直接服务开掘区队的技术管理部门、维修工厂、生产准备队,其成本构成包括:生产材料费、设备租赁费用、工资薪酬。(3)机运环节包括:机运生产区队以及直接服务机运区队的技术管理部门、维修工厂、生产准备队,其成本构成包括:生产材料费、设备租赁费用、工资薪酬。(4)通风环节包括:通风、防突区队以及直接服务通风、防突区队的技术管理部门、生产准备队,其成本构成包括:生产材料费、设备租赁费用、工资薪酬。(5)后勤保障环节包括:矿井管理、生产调度、后勤供应、技术研发等,其成本构成包括矿井其他成本以外的成本。

各项目类别的涵义如下:(1)电力是指矿井生产与地面服务总耗电量及其总费用;(2)折旧、维简及安全生产类别是指矿井设备、设施等折旧,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及安全生产管理费用;(3)安全专项是指矿井生产的重大安全专项费用;(4)矿井其他费用分摊――离退休工资及其人工费用、其他材料费用。

若矿井有多煤组同时生产且各煤组生产效率又加大差异情况下,对上述指标进行分煤层组统计测算,并对同时服务的煤层组的成本按照一定原则进行分摊。

生产成本在各煤层组分摊的原则为:(1)服务多煤层的人员工资薪酬成本采用岗位分摊,比如,直接管理人员、维修工厂、生产预备队的人数按照服务采区的月头面数分解,再按照人数分解工资薪酬;(2)服务多煤层组的材料费用成本采用各采掘头面的直接产出量比例进行分摊;(3)电力费用成本采用各采掘头面的直接产出量比例进行分摊;(4)设备租赁费用按照电费分摊。

具体测算步骤为:矿井煤层成本测算采区自下而上的统计及分摊方法测算。其基本步骤:第一步、调研统计一个时期各生产环节工作地点、产量及进尺、材料费用、租赁费用、工作人数、工资薪酬,电力消耗及电力费用、工程用途、工程专项费用等原始基础数据。第二步、将矿井产量及掘进进尺、人数分解到不同煤组,工程费用分解到各个煤组及各个生产环节。第三步、测算矿井平均成本及各煤组平均成本。第四步、测算矿井各环节的平均成本分解量,确定矿井生产成本控制的重点。

3 主要结论

3.1 以矿井的煤炭产量和生产工效为变量建立矿井类别识别模型,对矿井聚类分析,平煤股份矿井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别:I、II、III、Ⅳ类。同类矿井具有类似的成本-产出关系。

3.2 以每类矿井的成本为目标变量,产量、总进尺为解释变量,通过协整和稳定性检验,构建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形成了矿井成本测度的历史趋势,并以此趋势作为下一年度计划的预算成本。

3.3 不同的矿井有不同的成本函数,从投入产出角度说明不同类矿井在地质赋存条件、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3.4 同一类别的矿井有相似的成本函数,具有相似的生产技术管理特点。其中,分公司矿井成本函数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3.5 平均成本函数为产量的减函数矿井,说明该类矿井处于上升时期或者成熟期,矿井边际成本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点;平均成本函数为产量的增函数的矿井,说明该类矿井处于衰退期,矿井具有的边际报酬递减特点。

参考文献

[1]刘桂芝.关于煤炭企业工会工作管理问题的探讨[J].吉林高校出版社,1995.

[2]王俊.做好煤矿安全要点的落实工作[J].情报论坛,2001(2).

上一篇:工业废气范文 下一篇:污水处理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