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保健范文

时间:2023-03-22 15:58:48

肾保健

肾保健范文第1篇

一、饮水

要求饮用水水质清洁,符合卫生标准。每日清晨醒后未起床之前,空腹饮1杯冷开水。最好是烧开1分钟后装在磁化杯中冷却的凉开水。科学实验表明。沸腾1分钟的水中含亚硝酸盐最少,冷却至20℃~25℃后,其分子密度、表面张力、粘滞度、导电率等物理参数接近于人体内细胞中的水分子,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渗透入细胞膜而被吸收利用。一夜睡眠后,空腹饮水,能稀释血液,促进新陈代谢,洗涤内部器官,刺激胃肠蠕动,有助于排泄大小便。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下列水源不宜饮用:①长时间煮沸后冷却的温水或凉水,久沸之水多含有致癌物(亚硝酸盐),饮这种水对人体有害。②装在热水瓶中已有数日的不新鲜的温开水。③烧开后冷却,再煮沸的水,特别是开水炉子里反复多次煮沸的水。④隔夜重煮的回炉水或未煮沸的半开水。⑤蒸饭锅中的剩余下脚水。

二、兜肾

《气功》杂志曾介绍过明代医学养生家汪昂的养生之道:“一擦一兜,左右换手,九九之功,真阳不走。戌亥二时,阴盛阳衰之候,一手兜外肾,一手擦脐下;左右换手,各八十一,半月固精,久而弥佳。”阅后,颇受启发。另据介绍,兜肾功有启动真阳、健肾固精之功效,能医治尿路不畅与前列腺肥大等症。于是即作试验、练习。具体手法与注意事项如下:

兜肾前,先洗净双手,剪去指甲,以免擦兜时划破皮肤。早(起床前)、晚(入睡前)于床上,仰卧,头安枕,全身放松,口目微闭,舌抵上腭。先用左手兜着外肾(阴囊与为外肾),拇指放置在根部的上边,其余四指在下,兜着阴囊,以四指兜动,力度要轻柔;右手从肚脐下到根沿直线往返搓擦。力度适中而均匀,不宜用力太大,否则会擦伤:左手兜,右手擦,两手同时进行,一往一返为一次,擦兜9×9=81次;然后,两手互换。再作81次。可行功一遍或两遍。北京时间19:00~21:00为戌时,21:00~23:00为亥时。黄昏过后,人体受到地球与太阳同向引力的合力作用,人体中的水分、气、血、津液等物质向脚部沉积,这时难以有较充足的气血供给头部,因而形成对脑的供氧量相对减少,所以人容易产生困倦。体力、智力、精神都要比白天差,这时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低潮期,阴盛阳衰,正气不压邪气,抵抗力下降。在戌亥两个时辰,人若进行一擦一兜。可以启动真阳,以补偿阴盛阳衰之体,从而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与健身效果。

本人按上述方法练之月余。便自觉排尿改善,双下肢消肿。练习百日后,诸恙悉愈,又重新感受到年轻时代排尿时的那种惬意。友人闻之,亦照练习,半月治愈尿频;健者练之,元阳充沛,体更壮。

饮水、兜肾治疗前列腺肥大、尿路不畅等症,极简至易,见效快。较其他治疗方法有许多优点。有洗涤内脏、利尿解毒、强壮元阳、脾肾双补、固秘元气。还兼补脑之效应。对心肾血管、消化、生殖、泌尿、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皆有调整作用。

饮水与兜肾作为单独的两种医疗保健方法,渊源流长,但是将此二法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医疗与保健,是一种创新。我等自疗后,收到了药物难以收到的治疗效果,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亦无任何痛苦与不良反应。

肾保健范文第2篇

流经肾脏的血液,随着年龄的老化,每年大约减少1%。从30~40岁开始,构成肾脏的大约100万个“肾单位”也在减少,这使老人的尿浓缩功能减低,也就是说,排出同样多的溶质和代谢废物,老人要排出更多的尿量,才能完成任务。因此,老人更要注意防止缺水,老人要保持每天每公斤体重30毫升水的摄入量。否则就有可能缺水,伤及肾脏。年轻时少吃一两餐饭可以不以为意,老人则不然,延误一餐饭,也有可能发生脱水。所以,哪怕是只为肾脏考虑,老人也要保持按时进餐的生活习惯。

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老人的常见病,都能影响肾。另一方面,肾脏有病,也能发生高血压。慢性肾衰竭老人,80%都有高血压。很多时候,究竟是高血压在前,还是肾病在前,已很难说清了,好在对治疗的影响已不是很大。现在,高血压不难发现,肾病却常较隐匿,因为老人患肾病,症状常不明显,还不典型。肾病患者常有浮肿,但老人的下肢浮肿未必是肾病所致,而可能是药物影响,或因站立或静坐时间过久。肾病患者往往夜尿增多,老人睡眠欠佳也会起夜,前列腺肥大时夜尿也会增多。所以肾脏情况如何,要由化验取证。

检验肾病常从血、尿着手。尿中发现蛋白,就是“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超过3.5克,提示肾小球病。医生常请病人送24小时尿去检查,这时要注意,早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小便是不要留的,从这以后每次解出的小便都要留在一个容器里,再加上第二天早晨起床后第一次解出的尿,就是一份完整的24小时尿标本了。

尿中含有葡萄糖,提示糖尿病,但也不尽然。有些人和某些情?(如怀孕)时,肾脏排糖的门槛(“肾糖阈”)减低,本来不致排出的糖也排出来了,但这不是糖尿病,因为他(她)的葡萄糖代谢能力还是正常的。糖尿病对肾的影响很大,可以引起糖尿病性肾病。现已查明,血糖增高是造成糖尿病性肾病的最重要原因。所以预防此病最重要的就是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老人的另一常见病高血压,在构成糖尿病性肾病上,究竟起何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它对糖尿病性肾病的发展至关重要则已肯定无疑。因此,除了要严格控制血糖,还要妥善控制高血压。此外,还有证据表明,抽烟和胆固醇增高也是促使糖尿病人发生肾病的诱因。

显微镜检查时,要先把尿液离心沉淀,取下面的沉渣检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从尿沉渣中发现红细胞、白细胞或管型,都是值得注意的改变,各有不同的病理意义。

临床医生常以血清肌酐来衡量肾功能。肌肉活动时产生一种酸性物质,称为肌酸。肌酸经肝处理即为肌酐,由于肾脏及时把肌酐排出,所以血中肌酐量保持在0.6~1.5毫克/100毫升。测定肾脏对肌酐的清除能力,可以反映肾功能。这时也需要留24小时尿液送检。

影像检查方面,最常用的是超声检查,因为它安全、方便、无痛苦,费用也较低。超声检查能反映肾脏大小、组织结构和肾内肿物,也能发现肾和输尿管、膀胱结石。但是检查结石的最好技术是计算机断层(CT)扫描,各种类型肾结石都能被发现。磁共振(MRI)除用于肾肿瘤外,对肾血管病如肾动脉狭窄的检?,也很敏感。不过检查肾动脉狭窄的最可靠方法是做肾动脉造影。肾动脉狭窄能引起很顽固的高血压,检查出来了,就能通过手术使高血压得到根治。所以肾动脉狭窄虽不多见,医生对它还是很重视的。

人到老年,肾功能都已降低,如再发生肾病,很容易陷于困境,进入晚期。这在过去是很难治疗的,现在则可作透析(“洗肾”)和移植(换肾)。肾移植虽是根治之道,但要找到配型合适的肾源,并非易事。同时老人年迈体衰,接受这样的手术和术后的严峻处理也很困难。所以透析不失为老人?期肾病的首选疗法。对此要持积极和乐观态度,不要因为年龄太大而轻言放弃。现在已有充分资料证明,即使已到耄耋之年,也能从透析受益。统计证实,这些接受透析治疗的老人,生命可望延续的时间,要比不做透析、只做一般治疗的老人长出3倍。透析要持续终生,费用不菲,个人是难以承受的。但是现在透析费用已列入医保,为很多老人解除了后顾之忧,这是政府在老人保健上的又一善举,也是我们深为感谢的。

肾保健范文第3篇

刘全军,国家高级灸疗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灸疗师职业培训师,北京大医堂养生机构首席灸疗师。现为职业灸疗师,灸道堂品牌创始人。

艾灸中有一种方法叫扶阳灸,可以说是保健灸的起源。第一个提出扶阳灸的人叫窦材,他是一个道医。道家的人讲究人的阳气要旺盛,“阳气若盛千年壮,阴气若强必毖伤”。阳气指的就是人的正气。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艾灸是用火灸的,会不会导致上火呢?不会。因为它扶的是“阳气”,而不是火。火是什么?是风、寒、暑、湿、燥、火的“火”,在中医属于六邪。人得病主要由三种原因引起,第一种是内因,就是咱们说的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志分别与五脏相对应。所以,情志的剧烈变动对内脏和身体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外因就是六邪了。六邪也叫阴气,所以“阴气若强必毙伤”。以为艾灸会导致上火的人就是把六邪中的“火”和艾灸中的“火”混淆了。艾灸的“火”是指人体的正气,就像我们所说的“三昧真火”,它跟外边的邪火是不一样的,是阳气。阳气也被称之为正气。阳气旺盛,正气就会足。而灸法就是通过振奋人体的阳气,进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抵御外界病邪的能力。所以艾灸以前起名字叫“扶阳灸”。

说到阳气和阴气,就涉及到我们经常提到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了。进入夏天正好是养阳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产生疑问,夏天阳气这么旺盛了,艾灸又是扶阳的,还能做吗?能做。夏天人的能力各方面功能展现出来比较张扬。春夏养阳“养”的是什么?就是不要让你张扬的这种阳气受到损伤,而不是说怎么让阳气生发的更好。夏天天地间的阳气最盛,温度最高,人们为了消暑喜欢吃一些冰激淋、喝一些冷饮,这样倒是一时痛快了,但却是对人体阳气的一种损耗,或者说是摧毁。同样秋冬养阴也是。秋冬慢慢凉了,可是人们往往喜欢开暖气,房间温度有时候能调到三十多度。这其实也是对人体阴气的一种伤害,是在消耗自己的阴液。而我们的所说的“养”,也就是努力将这种消耗降到最低。所以作为艾灸,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适合做。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节气灸。也就是每到节气的时候,用艾条灸一灸,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比平时要好。这个节气灸是非常玄妙的。比如在农村里边有种说法,叫“癞蛤蟆躲端午”。因为在很多地方,一到端午这天蛤蟆是见不着的。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就是因为这时候的天地之气对大自然有一种玄妙的影响。而我们做节气灸,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做保健灸时,可以选择每个月的两个节气的前后两三天灸一灸,那么春夏人的阳气就会生发开了,气血慢慢的充盈起来了。一些冬天沉积在身体里边的疾病,在夏天的时候进行灸治,叫冬病夏治,也叫三伏灸。你到冬天容易患的疾病,比如关节疼、风湿、咳嗽、哮喘等在春夏的时候灸一灸,或者三伏天的时候灸一灸,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秋冬的时候,可以对一些易在春夏犯的病进行艾灸调养。这就是人的正气和邪气与自然界的关系。

肾保健范文第4篇

许多服用过壮阳保健品的男性朋友,多数人的共同感受就是没有什么效果,甚至有些人轻则“上火”,重则病上加病。究其原因,固然有产品本身的问题,但是对“肾虚”和“补肾”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是重要原因。

中医学对肾的概念与西医学的肾是不同的。中医所讲的肾是包括肾脏在内的泌尿、生殖等器官,也涵盖了生殖、内分泌、免疫等功能在内,是一个很宽泛的医学概念。肾脏位于人体腰部,左右各一,呈蚕豆状,重约50~80克。中医学认为肾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主水液;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主命门火;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目前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都证明,肾的虚实盛衰与人体的呼吸功能、消化功能、生殖功能、新陈代谢,与骨、髓、脑、齿、发、腰、耳、大小便等生理功能都有密切的关联。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的全过程,其根源在于肾的盛衰。男人随年龄的增长,肾气会发生由盛转衰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人身体的隆盛和衰颓。《黄帝内经》中指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人的健康寿命的历程,就是肾由实到虚的历程。在临床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的肾虚多表现为多个全身症状;同样,补肾治疗的效果,也会出现全身症状的缓解改善。这些都从临床上反证出肾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中医认为,肾无实证。所以男人不是肾阳虚,就是肾阴虚,或者是肾阴阳俱虚。肾虚总是和男人的健康密切相连,成为男性健康的主题之一。

肾的机能衰退,体内其它脏腑也会随之受到影响。衰老到一定程度,人体器官就开始老化,具体表现为体能下降、行动迟缓、反应迟钝、肌肉松弛、皮肤皱纹增多,出现白发、老年斑等,病魔也开始时常侵扰。所以中年人十肾九虚,也就成了一种普遍规律。

那么,肾虚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经多年来临床观察结果发现,肾虚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腰膝酸痛,神疲力乏,失眠多梦;(2)手足不温,畏寒肢冷,骨骼疏松,咳嗽气短;(3)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贫血,小便无力,尿频便秘:(4)舌质胖大,苔白,脉沉:(5)低下,减退,以及前列腺肥大等。

大家可能会有这么一种体会,就是同样是肾虚,吃同一种补肾的药,有的人效果明显,有的人无效,有的人甚至病情加重。这是因为肾虚还分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等不同情况,因此治疗时也要根据不同的肾虚类型采用不同的治法和药物,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是一样的。下面是一个辨别肾虚类型的简易自我判断方法,有兴趣的读者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做一次自己的大夫。

肾虚类型的简易自我判断方法

肾虚共性表现

腰背酸痛、胫酸、膝软或足跟痛、发脱、齿摇、夜尿增多或尿余沥难尽、健忘、障碍、两尺脉弱。久病不愈三年以上者。

肾阴虚

主要表现: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裂或剥。

次要表现:眩晕、耳鸣、咽干舌燥、失眠、盗汗、遗精、便干尿赤、脉细数、面色憔悴或颧红。

肾阳虚

主要表现:畏寒、肢冷、水肿、舌淡或胖大有齿痕。

次要表现;面色晃白、便溏、小便清长、阳痿或、体乏、脉沉迟。

肾阴阳俱虚

肾虚共性证候任一项,并同时具备肾阴虚、肾阳虚任两项症状者。

要想预防肾虚,必须弄清楚男人肾虚的机理,大体原因有如下几种:

1.先天不足

先天不足是导致肾虚,尤其是儿科病症中肾虚的重要原因。“人之尘,先生精”,父母肾精不足,可致子女肾虚。临床上对于小儿遗尿、鸡胸、龟背等症,常采用补肾的治疗方法。此外,对一些成人的肾虚,有时也考虑到先天不足的影响。

2.衰老体弱

有专家对老年人内分泌腺体作过研究,发现中褐素颗粒的出现(提示功能的减低)与年龄有关,并多在60岁后出现。

3.房劳过度

中医历来重视房劳过度对肾的影响,认为是导致肾虚的重要因素。房劳过度、肾精流失过多,肾阴、肾阳因之亏损而致肾虚。有学者曾对125例随机抽样人群进行过肾虚辨证与性生活关系的分析,证实较频繁的人,其肾虚证的出现,远较他人为高。此外,还对50例已婚男性和50例未婚男性相同年龄组(30~35岁)进行了肾虚症统计,其阳性率分别为80.4%和30%,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

4.精神因素的影响

精神因素的影响,一是指人的太过,致使邪火妄动,损耗其阴,虽无,也可致肾虚;二是指人受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影响,精神受到了强烈刺激,而使肾精亏虚导致的肾虚。

5.久病及肾

各种慢性病随着病程的延长,肾虚证的出现也增多,所谓“久病及肾”。有的学者对病程在8年以上的120例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肝炎、慢性腹泻、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发现肾虚者占92%。补肾治疗后,有85%的病人均获不同程度的疗效,说明了久病及肾的规律性。

肾保健范文第5篇

第一式:辨微音

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端坐椅子上,双手自然放在两侧大腿上。全身放松,双眼闭合,用耳朵去聆听周围的细小声音。刚开始会觉得四周安静无声,练习日久后感觉能听到心跳,甚至血液流动的声音以及周围一些细微的声音。每次2分钟,有利于打通耳脉,使得听力敏锐。

第二式:击高骨

习练时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孔,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高骨(后脑部骨头突出的地方,即枕骨最高处)60下,每天17~19点是肾气充盛之时,此时习练效果最好,可达到调补肾元、强本固肾、提高听力之效。

第三式:提耳尖

耳尖周围分布着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的支脉,提拉耳尖可刺激这些经脉的经气,调节耳部的气血。拇指、食指夹捏双耳尖(耳廓最高点)向上提、揪,反复15~20次,感到耳朵发热发红为宜。

第四式: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在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发热,每次约 1分钟。此法可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并对胸闷、头痛、头昏有一定疗效。

第五式:捏耳垂

耳垂部血管丰富,揉捏耳垂可促使耳脉通畅,耳脉通则听力健。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揉捏双耳垂2分钟左右,力度要稍重,感觉微痛为宜。

第六式:抖耳道

先用右手食指插入右侧耳道内,上下快速抖动30次;然后用左手食指插入左侧耳道内,上下快速抖动30次。抖动耳道具有通经络、调气血、开耳窍、益肾气等多种养生保健效果。做此动作时,注意剪短食指指甲以防损伤耳道。

第七式:擦耳廓

用双手掌由后向前擦耳廓,再向后摩擦耳廓,如此反复30次。擦耳廓能激活免疫系统,起到扶助正气、暖肾培元、防止听力下降的作用。

第八式:压耳屏

双手对搓20次,掌心发热后屏住呼吸,用双手食指向内按压耳屏,使之闭住耳孔,如此反复15次。需要注意,压耳屏时不能呼吸,如此才能改变耳内的压力,促进气血运行、经络疏通。

第九式:敲耳背

耳背分布有大约60个穴位,用食指敲打耳背,每次24下,每天2次,可增强听力系统功能。

第十式:刺翳风

肾保健范文第6篇

“中医认为,妇女以血为本。”血是女人的本钱,守得一份血,就留住一份青春,但因女性的特殊生理,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让女性一生中“数伤于血”,因而往往“有余于气,不足于血”。面色萎黄或淡白、头晕眼花、四肢麻痹、心悸失眠、皮肤淤斑、舌质淡、例假有问题等,都是血病的特征。

既然女性以血为本但“血常不足”,故平日应注重对血的补养。女性补血应遵循“药补不如食补,依体质特性进补”的原则,注重饮食调理、以食养血,并尽量选择药食两用的食品来养血补血。同时提醒女性一定要注意:不可一概以药、膏进补,以防无端变生他疾。

充实肾精、呵护卵巢

另一方面,肾为妇女之根。通常人们以为只有男性才需要补肾,其实不然,女性生理过程无不与肾相关。根据中医的理论,肾藏精、精化气,肾之精气是维持女性机体阴阳平衡的根源,“精”,泛指人体一切营养物质,它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生殖、衰老过程,所以保持肾精充实,延缓肾精的自然衰减限期,是减慢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方面。面色晦暗、眼眶黧黑、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痛、五心烦热、夜尿频数、脱发、舌质红体瘦或舌暗淡体厚等,往往是肾病的外在特征。

事实上,女性补肾相当于呵护卵巢。从中医的角度,卵巢储备功能在女性35岁加速衰退,38岁时明显迅速减退,故而注重肾的保养就是助卵护巢。但与此同时,女性一定不要滥用补肾壮阳药物和膏方,以免适得其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一些温润之类的补品。

推荐的养血补血食物包括:桂圆、荔枝、大枣、赤豆、红花生、山药、莲肉等。助卵护巢之品包括:石斛、莲肉、首乌、山药、桑葚、菟丝子、甲鱼、墨鱼、核桃、黑芝麻、河虾、鸽肉、鹌鹑肉及蛋、黄豆、黑豆等。

绝经期如何养生防病?

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表现主要为以下一种或者几种:感觉障碍、易发脾气、失眠郁闷、月经逐渐减少或来潮时间不规则、潮热出汗、心慌焦虑、易激动、疲乏无力、多疑、头晕目眩等。

可用3招帮助女性安度更年期:①保持心理平衡。此时女性的心理比较脆弱,首先自身要正确看待更年期这个时期。像花开花落,万物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绝经并不是世界末日,只是说生命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了。此时家人要多给予呵护关注。调整好人际关系,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活工作。②健康饮食,合理搭配营养。此时的女性钙质流失严重,因此此时的饮食应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另外更年期女性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因此饮食应清淡、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低盐等。③合理适当地运动。此时多参加一些广场舞、舞剑、太极等机体户外运动,不仅使得心情愉快,身体活跃起来。多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还可以预防钙质流失、骨质疏松。

特别提醒:服用六味地黄丸,须遵医嘱

肾保健范文第7篇

为川续断科植物细叶萝苓草的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微苦,温;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壮阳,收涩固脱。主治阳痿,遗精,白带过多,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或炖肉食。外用:捣敷。

刺梨根

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酸、涩,平;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涩精止带。主治遗精、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克。

苦爹

为豆科植物苦参的根。

【性保健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涩精止遗。主治阴痒,阴疮湿痒,赤白带下,梦遗滑精,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服。玄参为之使,恶贝母、漏芦、菟丝子,反藜芦。

虎尾轮根

为豆科植物猫尾射的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苦、涩,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滋养肝肾,固精止遗。主治肾虚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或研末服。

昆明鸡血藤

为豆科植物昆明鸡血藤的茎。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苦,温;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通经活络,行血补血,暖腰补肾,涩精止遗。主治白浊、带下、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鲜者30~60克;或浸酒。

知母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苦,微辛,寒;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滋阴降火,养肾固精。主治肾阴不足,虚火妄动所致之遗精,阳痿或易举易痿,淋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克:或入丸散。

糨笔头

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幼枝尖端。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苦、涩,温;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行经络,止茎痛,涩。主治淋病、茎中疼痛、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克;或磨汁。外用:捣敷。

金丝带

为松萝科植物绿树发的丝状体。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苦,平;入肝、脾、肾经。

【性保健功效】行血镇静,健脾固脱,补益肝肾,壮振阳道。主治腰膝酸软、子宫脱垂、白带、阳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

金樱根

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根或根皮。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酸、涩,温;入肝、脾、肾经。

【性保健功效】固脱涩精。主治遗精滑泄、子宫脱垂、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克。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夜关门

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苦、辛,凉;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肝肾,涩,止带浊。主治遗精、白浊、白带、疝气、阴囊肿痛、慢性前列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鲜者30~60克。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定经草

为玄参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微苦,凉;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清热,通淋,除浊,止带,固精。主治遗精、淋病、白浊、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狗脊

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茎。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苦、甘,温;入心、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肝肾,强腰膝,壮阳道,涩。主治肝肾,阳气衰弱,腰膝酸痛,阳事不举,遗精滑泄,精清量少,白带白浊,阴寒茎冷,淡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宜忌】萆藓为之使,恶败酱。

兔耳草

为兰科植物龙头兰的块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微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温肾壮阳。主治肾虚腰酸、阳痿、遗精、滑精、寒疝。

泽泻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咸、酸,寒;入肾、脾经。

【性保健功效】利水,渗湿,泄热,补虚损,起阴气,止泄精。主治淋病、白浊、带下、疝痛、阴间汗出、肾虚精自出。

【用法用量】煎汤,5~15克;或入丸散。

柘木白皮

为桑科植物柘树去掉栓皮的树皮或根皮。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苦,平;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固精。主治腰肾冷,梦交泄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克。外用:捣敷。

茴 香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甘,温;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温肾散寒,回阳暖阴,行气止痛。主治寒疝气痛,肿痛,阴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50~100克;捣汁或炖肉食。

茯苓

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淡,温;入心、肾、脾、肺经。

【性保健功效】渗利水湿,宁心安神,温肾暖命。主治元阳虚惫,精气不固,小便白浊,梦遗频泄,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常湿、久无子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或入丸散。

肾保健范文第8篇

【食理】:中医药认为人乳性味甘,平;入心、肺、胃经。

【性保健功效】:热服补益五脏,益智填精。

【食效】:《随息居饮食谱》认为它“补血,充液填精,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机关,壮胃养脾,聪明耳目。”

山羊肉

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肉。

【食理】:中医药认为山羊肉性味辛、甘,热;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助阳。主治虚劳内伤,腰脊酸软,阳痿不举,精寒清冷,淋浊带下,血冷不育,阴中不温。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牛奶

【食理】:中医药认为牛乳性味甘,微寒,无毒;入心、肺二经。

【性保健功效】:补虚益胃,生津润肤。煮沸作饮,补虚损。虚劳羸弱者宜用。

【食效】:《名医别录》:“补虚羸,止渴下气。《千金要方》:“补益劳损,老人煮粥甚宜。”《食疗本草》:“老人煮食有益,入姜、葱,补劳。

牛髓

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

【食理】:中医药认为牛髓性味甘,温;入心、脾二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填髓,补虚润肺。煎汤或制膏强壮体魄,改善。

【食效】:《神农本草经》:“补中,填骨髓,久服增年。”《名医别录》:“安五脏,平三焦,续绝伤,益气力。”《本草纲目》:“润肺补肾。”

牛鞭

牛鞭为黄牛、水牛的和。

【食理】:中医药认为牛鞭性味甘,温。

【性保健功效】:补肾壮阳,按中医以脏补脏的理论常食可以提高,改善障碍。

【食效】:《本草纲目》:“妇人漏下赤白,无子。”

白马

为马科动物马的雄性外生殖器。

【食理】:中医药认为白马性味甘、咸,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益气,壮阳起痿,固精止遗。主治阳痿精衰,虚弱驳瘦,遗精滑泄,阴中不温,久无子嗣。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羊肉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肉。

【食理】:中医药认为羊肉性味甘,温;入心、肾经。

【性保健功效】:益气补虚,温肾壮阳。主治肾虚腰膝酸软,虚劳羸弱,阳痿遗精,阴中寒冷,寒疝阴痛。

【宜忌】:外感时邪,或内有宿邪者忌服。

【食效】:《别录》:“主缓中,治乳余疾,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千金・食治》:“主暖中止痛,利产妇。”“头肉:宅风眩瘦疾,小儿惊痫,丈夫五劳七伤。”《日华子本草》:“开胃肥健。”“头肉:治骨蒸、脑热、头眩,明目。”《日用本草》:“治腰膝羸弱。壮筋骨,厚肠厚。”

羊肾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肾脏。

【食理】:中医药认为羊肾性味甘,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气,益精髓,壮阳道,起阴痿。主治肾虚劳损,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阴中不温,白带白浊。

羊骨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骼。

【食理】:中医药认为其性味甘、咸,平;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强骨,固精止遗。治肾虚腰酸,虚劳殁胀,遗精白浊,带下阴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煅存性入丸、散。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宜忌】:素有热者不可食服。

羊奶

【食理】:中医药认为羊乳性味甘、温,无毒。

【性保健功效】:滋阴养胃,补肾益精。煮服可补益精血。体弱羸瘦、老人虚寒宜用。

【食效】:《名医别录》:“补虚冷虚乏。”《药性本草》:“疗虚劳,益精气、补肺、肾气,和小肠气,合脂什羹食,补肾虚及男女中风。”《食疗本草》:“补肺肾气,和小肠,亦主消渴,治虚劳。益精气,合脂作羹食,补肾虚。”

羊外肾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

【食理】:中医药认为羊外肾性味甘、咸,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益精,壮阳起痿。主治肾虚腰痛,遗精,阳痿不举,房劳内伤,肿痛,阴中冷凉,茎头不温,带下,疝气疼痛。

羊蹄肉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蹄的肉。

【食理】:中医药认为羊蹄肉性味甘,平;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益精。主治肾虚劳损,清冷及量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

狗肉

为犬科动物狗的肉。

【食理】:中医药认为狗肉性味咸、酸,热,无毒;入脾、胃、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中益气,温肾助阳。熟食或煮汤有补肾气、暖腰膝、暖下元的功效。阳痿、滑精者宜食。

【宜忌】:热病后忌服。

【食效】:《名医别录》:“主安五脏,补绝伤。”《日华本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本草纲目》:“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罗氏会约医镜》:“入脾肾二经,补虚寒,长阳气。”《饮膳正要》:“安五脏,补绝伤,助阳道,补血脉,厚胃,实下焦,填精髓。”《本经逢原》:“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食物本草会纂》:“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宜肾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补五劳七伤。食犬不可去血,则力少不宜人。”

狗鞭

为黄狗的和。

【食理】:中医药认为狗鞭性味甘、咸,温,无毒。

【性保健功效】:补肾壮阳。治肾阳虚所致的阳痿。熟食或浸酒治阳痿、遗精、等症。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用。

【食效】:《神农本草经》:“治绝阳及妇人阴痿。”《食疗本草》:“牡狗:补髓。”《日华本草》:“补精髓。”《普济方》:“狗,味酸乎无毒。主伤中,丈夫附痿不起。宜肾安五脏。补绝伤劳损: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新刻食鉴本草》:“治劳伤阴痿不起,令强大有子,除女人带下十二疾。”

为马科动物驴的雄性外生殖器。

【食理】:中医药认为驴性味甘、咸,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有补肾壮阳,益精起痿。主治阳痿不举,肾囊不温,阴中寒冷,冷淡。

猪肉

【食理】:中医药认为其性味甘、咸,平;入脾、胃、肾经。

【性保健功效】:滋补肾阴,滋养肝血。

【食效】:《本草纲目拾遗》:“补肾气虚竭。”《备急千金要方》:“宜肾,补肾气虚竭。”《本草从新》:“疗肾气虚竭,食之润肠胃,生。”《随息居饮食谱》:“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起虺羸。”

猪肾

【食理】:中医药认为猪肾性味咸,凉,无毒。

【性保健功效】:补肾养阴。煮食煎汤治肾虚腰痛、遗精、盗汗等症。

【食效】:《名医别录》:“补膀胱水脏,暖腰膝,治耳聋。”《日华本草》:“补虚壮气。”“虽补肾,而久食令人少子。”《本草纲目》:“肾有虚热者,宜食之;若肾气虚寒者,非所宜矣。”《随息居饮食谱》:“久食,令人伤肾。”

猪蹄

【食理】:中医药认为猪蹄性味甘、咸,平;入胃经。

【性保健功效】:补血,通乳。

【食效】:《随息居饮食谱》:“填肾精而健腰脚,滋胃液以滑皮肤。”

猪脬

为猪科动物猪的膀胱。

【食理】:中医药认为猪脬性味甘咸,寒;入膀胱、肾经。

【性保健功效】:清热除湿,收敛止遗。主治梦中遗溺,疝气坠痛,阴囊湿痒,玉茎生疮。

【用法用量】:内服:煮、炙食,或焙干入丸散。

豚卵

为猪科动物猪的。

【食理】:中医药认为豚卵性味甘咸,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有补肾纳气,壮阳振茎。主治疝气,阳痿,茎中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2个。

鹿肉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的肉。

【食理】:中医药认为鹿肉性味甘苦,温;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五脏,强气力,助命火,壮肾阳,益精血。主治虚羸瘦弱,阳痿遗精,带下白浊等。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煎汤或熬膏。外用:捣敷。

【食效】:《别录》:“补中,强五脏,益气力。生者疗口癖。”《食疗本草》:“补虚羸瘦弱,利五脏,调血脉。”《纲目》:“养血,治产后风虚邪僻。”《医林纂要》:“补脾胃,益气血,补助命火,壮阳遗精,暖腰脊。”《随息居饮食谱》:“强筋骨。”

鹿血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的血。

【食理】:中医药认为鹿血性味甘咸,热;入肺、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精血,益营气,壮肾阳,起阴痿。主治阴痿,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3~5克。

【食效】:《千金・食治》:“生血。治痈肿。”《唐本草》:“主狂犬伤,鼻衄,折伤,阴痿,补虚,止腰痛。”《日华本草》:“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带下,和酒服之良。”《日用本草》:“补阴,益营气。”汪颖《食物本草》:“诸气痛欲危者,饮之。”《本草纲目》:“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医林纂要》:“行血祛瘀,续绝除伤,与山羊血同而性较中和。”

鹿尾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尾巴。

【食理】:中医药认为鹿尾性味甘咸,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暖腰。益肾精,壮阳道。主治腰痛,阳痿,遗精,,妇人白带,淡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克,或入丸剂。

【宜忌】:阳盛有热者忌服。

鹿肾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性外生殖器。

【食理】:中医药认为鹿肾性味咸辛,入肝、肾、膀胱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益精,壮阳起痿。主治虚劳,腰膝酸痛,阳事不举,遗精,白带淋浊,宫寒不孕,慢性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克;煮食,熬膏,或入丸散。

鹿筋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四肢的筋。

【食理】:中医药认为鹿筋性味微咸,温;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温肾阳,壮阳道,强筋骨。主治阳痿遗精,腰膝无力,宫寒不孕,阴中寒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30~120克。

鹿髓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髓或脊髓。

【食理】:中医药认为鹿髓性味甘,温;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生精益髓,补阳壮茎。主治虚劳赢弱,阳痿不举,遗精滑泄,淡漠,宫寒无子等。

【用法用量】:内服:熬膏,酒煮或入丸剂。

鹿胎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胎兽及胎盘。

【食理】:中医药认为鹿胎性味甘咸,温;入肝、肾、心经。

【性保健功效】:有补虚生精,益肾壮阳。主治虚劳赢瘦,精血不足,阳痿,茎寒阴冷,遗精带下,宫寒不孕的性保健功效。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5~15克;鲜者可煮汁熬膏。

紫河车

为健康产妇的胎盘。

【食理】:中医药认为紫河车性味甘咸,温;入心、肝、脾、肾经。

【性保健功效】:有益气养血,益精温肾,收敛固涩。主治虚劳羸瘦,劳热骨蒸,遗精阳痿,久无子嗣的性保健功效。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5克;或入丸散,或炖食。

獐骨

为鹿科动物獐的骨。

【食理】:中医药认为獐骨性味甘,微温,无毒。

【性保健功效】:《名医别录》:“治虚损泄精。”《日华本草》:“益精髓,悦颜色。”《本草纲目》:“酿酒,有补下之功。”《新刻食鉴本草》:“补虚损泄精,酿酒有补下之功。”

麋肉

为鹿科动物麋鹿的肉。

【食理】:中医药认为鹿肉性味甘,温;入脾、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中益气,益肾强精,振壮阳道。主治阳事不举,遗精,阴中寒冷,带下等。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宜忌】:不可与虾、生菜、果实合食。

肾保健范文第9篇

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或无梗五加、刺五加、轮伞五加等的根皮。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甘、苦,温;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养肝肾,益精填髓,起阳去痿,活血化淤。主治男士阳痿、阴囊湿疹、囊下湿,妇人阴痒,以及疥疮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宜忌】远志为之使。畏蛇皮、玄参。

无爷藤

为樟科植物无根藤的全草。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苦,寒;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湿。主治梦遗、阴囊肿大、带下白浊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鲜者30~60克。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无名木皮

为漆树科植物无名木的树皮。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热;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温肾壮阳。主治肾虚阳痿,阴囊湿痒。

【用法用量】内服:10~15克。外用:煎水熏洗。

巴戟天

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甘,温;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温肾阳,壮阳道,固。主治虚赢、阳道不举、梦交泄精、遗精、宫寒不孕、阴中不温、白浊带下、淡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浸酒或熬膏。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服。覆盆子为之使,恶朝生、雷丸、丹参。

双参

为川续断科植物大花囊苞花的块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苦,平;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益肾补气,养血固精,壮阳起痿。主治肾虚腰痛,遗精阳痿,久无子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或炖肉食。

【宜忌】孕妇忌服。

长筒马先蒿

为玄参科植物长筒马先蒿的花。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涩,寒;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清热除湿,涩精止遗的性保健功效。主治带下、白浊、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

水杨梅

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的全草。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虚益肾,壮阳固精。主治肾亏体虚、阳痿遗精、阴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外用:捣敷。

石楠叶

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干燥叶。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苦、辛,平;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润肾补肝,壮命门火。主治阳痿、滑精、宫寒不孕、阴中寒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仙茅

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茎。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甘、咸,温,有毒;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温肾阳,填精髓,壮阳道,起阴痿。主治阳痿不举,清冷,阴中寒凉,白浊带下,梦交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白果根

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益气,涩精止遗。主治遗精滑泄、白带。

上一篇:保健饮料范文 下一篇:幼儿保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