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8:02:26

设计方法论文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1篇

文艺学研究方法论作为一门个别学科,既有与其他科学知识体系相同之点,又有自身质的规定性。

就人类的科学知识体系来说,“一般都由经验要素、理论要素和结构要素构成”[②],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知识体系也离不开这三个要素。作为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经验要素,主要是文学工作者通过审美体验而得到的关于一切文学现象的经验材料,它构成本学科的基石。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要素则产生于对经验材料的抽象,它表现为本学科的特定概念和范畴,构成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结构要素则是作为方法论的原则从文艺学知识整体性中升华出来的,用以揭示文艺学的内容、属性和规律的手段和方式。因此知识体系的结构要素就是方法论。

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结构要素与理论要素和经验要素不同,它不是明显存在,而是蕴含在其他要素之中。从形式上看,它不是形,不实在,似乎无法抽象出来,构成独立的研究对象。其实在考察了文艺学研究的历史之后,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文艺学流派林立,学说繁杂,分支众多。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的根源之一,就在于各流派方法论的不同。柏拉图以“直观的甚至神秘的哲学思辨方法”开创了哲学美学(其中也包括文艺学)。亚里士多德以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演绎法建立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影响了西欧文坛两千多年。19世纪泰纳以社会学方法建立了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19世纪末叶德国美学家费希纳运用心理学实验方法创立了实验美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西方出现的精神分析、语义分析美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等,无不与它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逻辑起点有关。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方法论的确立,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学派的崛起”。[③]

为什么方法论能够成为流派的标志?这是因为结构要素是一定文艺学流派的叙述原则,是文艺学内容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联系的方式。当代科学表明,系统是要素与要素之间关系的集合,确定一个系统的质由要素和要素连接的方式——结构所决定。因此结构要素就能确定流派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体系的结构要素虽不具形,只要有客观性,有独立的价值,我们就能够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将它抽象出来,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建立一门崭新的学科,与文艺学的其他门类,如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并列。因此,文艺学的结构要素——方法完全能够成为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二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内容

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内容包括本学科的指导思想,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学科根据,各层次研究方法的特征、功能、价值以及它们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

三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思想

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世界观,为文艺学研究方法论提供原则、出发点和理论基础,集中表现在本体论问题上。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指出:“美学观念上的不同,只是整个思想方法的哲学基础不同的结果。”[④]哲学基础决定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又制约和影响研究方法。历史上各文艺学流派所采用的方法,无不与其奉行的哲学有关。泰纳的社会历史方法出自实证主义;风靡一时的接受美学,其思想渊源是现代阐释学,其理论动力导源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18和19世纪发展起来的历史归纳法,与旧唯物主义机械论有关;现象描述法是18世纪经验主义哲学的产物;精神分析法导源于弗洛伊德心理学,直接与非理性哲学相联系,如此等等,都说明了方法论与哲学世界观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探寻方法的时候,切记一切研究方法手段、认识工具都是从“研究文学本体的成功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那种拘泥于封闭的先验框架里作抽象思辨而产生的方法”,是没有活力的。

我们说哲学的世界观指导和制约研究方法,并不等于代替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文艺学这门科学的方法论同一般的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不同的地方,不仅在于它把初始的哲学原则具体化了,而且[⑤]在于它包括了特殊的方法”。[⑥]文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个别学科,有适应自己对象特点的个别学科的研究方法,还有从其他学科移植过来的研究方法,这些都是辩证唯物主义所代替不了的。

四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分类

文艺学方法论是“诸种研究方法的手段的学说化的理论”,它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面对如此众多的研究方法,如何确定它们的层次地位,这涉及到分类标准问题。到目前为止,分类标准不一,有的则从历史角度,有的从功能价值角度,有的从适应的普遍性范围及程度的角度。从功能价值与适应范围及程度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4个层次:

(一)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处于方法论系统的最高层次,它适应一切科学,“表现为一种思维定势和原则,对文艺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有规定作用”。[⑦]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指出:“美学观念上的不同,只是整个思想方法的哲学基础不同的结果。”[⑧]哲学基础决定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又制约和影响研究方法。历史上形成的各种方法都与其奉行的哲学有关。比如泰纳的社会历史方法之于实证主义哲学;接受美学之于现代阐释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历史归纳之于机械唯物主义;现象描述法之于18世纪的经验主义哲学;精神分析方法之于非理性哲学等等,都被某种哲学所设定,都与其相应的哲学遥相呼应。但是方法论有其相对独立性,并不与哲学等同划一。哲学对方法论的作用只表现为一种指导和制约的作用,绝不能取而代之,它必须通过个别学科的研究方法加以具体化,才能够与各研究方法同文共轨、同条共贯、行之有效。钱学森同志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方法、各门学科的具体方法之间的关系做过精辟的分析。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指导各门学科,但这种指导既不是取而代之,又不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是通过一般研究方法这个中介起作用。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自然辩证法去指导、联系自然科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联系社会科学;通过数学哲学指导联系数学科学;通过系统论方法去指导联系系统科学;通过认识论去指导联系思维科学;通过人天观去指导联系人体科学;通过军事哲学去指导联系军事科学;通过美学去指导联系文艺理论;通过社会论去指导和联系行为科学。一般研究方法“可以使低层次的具体科学方法论得到拓展、深化和提高,进一步密切相互之间更广阔、更多方面的联系,又有可能使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方法论充实、丰富和发展”[⑨]。同时保证了哲学方法论指导作用的正确实施。

总之,各种研究方法离不开特定的哲学原则的指导与制约,又不能为它所代替。正确的哲学原则确保各种方法的先进性、合理性,先进的科学方法又可以深化、丰富一定的哲学。我们切不可将哲学方法与其他方法对立起来。其实,任何“对立”的做法在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二)一般研究方法

一般研究方法是能为多种学科所采用,处于中介环节的研究方法。它处于方法论系统的第二层次,主要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逻辑思维方法。

(三)特殊研究方法

特殊研究方法亦称具体方法。它是某一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或者是某一学科从某种角度的研究方法。特殊方法取决于该门学科对象的特殊性,表现为“对文学的切入视角,一般都成为特定的文学流派”[⑩]。特殊研究方法包括:运用于美学的美学方法;由文学心理学派生的文艺心理学方法;由文学信息属性衍生出来的符号学方法、语义学方法;由文艺价值分化出来的艺术价值方法;由读者所决定的接受美学方法等等。

(四)具体的研究手段

具体的研究手段严格说不属于方法,而是组织加工材料的科学方式、技术措施,是属于方法论的工艺部分,或者是科学本身的研究手段。具体的研究手段能为不同方法论的流派共同运用。比如定量和定性、观察和实验、调查、统计、模式化、比较法等等。

上述划分是就整个方法论的结构体系而言。文艺学的方法论体系的划分在参照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又有其独特性。

文艺学研究方法与文艺研究的对象有紧密的关系,特定的研究对象要求特定的研究方法。从文艺学研究的历史看,流派林立、方法纷呈,似乎无迹可迹,但用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的“作品、艺术家、宇宙、读者”四要素论来衡量,发现各种方法的产生都与研究对象的转移有关。而对象的转移,无论是按照下列哪种模式,如艾布拉姆斯的模式,刘若愚的模式,或叶维廉的图式(图缺),都无法超出“作品、作家、读者和宇宙”四个重心。所以以作家为重心的研究,就诞生诸如传记研究方法、各种文艺心理学方法(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荣格的原型研究方法等);以作品为本体的研究,就产生了诸如符号学方法、形式主义方法、新批评方法、结构主义方法、叙述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等等;以读者为研究重心相应出现了文艺现象学方法、文艺阐释学方法、接受美学方法等等;以宇宙和社会为中心的研究形成了社会历史方法、社会学方法、新历史主义方法、解构主义文化美学方法、文化学方法等等。

文艺研究方法本身多姿多彩、丰富多样,像天上的星河灿烂,但又都遵循宇宙原动力,星罗棋布,各在其位,各行其职。文艺学研究方法随文学艺术大系统中子系统的不断被发现、被认识,必将呈现出一幅立体多样、变化无穷的动态发展景观。

[①]陈晋:《文艺学方法的一些基本问题辨析》,《语文导报》,1985

[②]李武:《社会学的方法论与社会学的发展》,《新华文摘》,1985年第3期

[③]陆海林:《方法论放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7卷,第44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④][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上卷,第167页,三联书店,1958

[⑤][苏]布什明:《文学的方法论问题》,《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⑥][苏]布什明:《文学的方法论问题》,《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⑦]陈晋:《文艺学方法的一些基本问题辨析》,《语文导报》,1985

[⑧]《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上卷,第167页,三联书店,1958

[⑨]陆梅林:《方法论放谈》,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7卷,第68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设计色彩艺术设计表现方法

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与产品设计、包装中色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与设计产品造型、图案纹样、材料加工一样,是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不同的产品设计本身就包括了不同色彩的设计。而设计色彩与绘画写生色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绘画写生色彩是以光照作用下产生的色彩变化为主、对表现物体瞬间引起变化的色彩进行敏锐的捕捉,真实地再现自然物象,绘画者的科学认识与观察是表现写生色彩的正确方式。设计色彩则以绘画写生色彩为基础,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运用色彩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表现物体之空间,它更注重和强调物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的对比协调关系,培养设计者表现色彩的能力。绘画色彩是感性的、客观的、空间的、真实的,而设计色彩则是理性的、主观的、平面的。这就要求进行色彩学习时,要有侧重地做写生练习。设计色彩将视觉中观察到的色彩经过有目的地筛选、梳理、提炼、变化体现出来。设计色彩是绘画写生色彩与设计用色之间结合的桥梁,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及表现能力为主旨,经过绘画写生色彩训练,在具备正确观察和认识色彩的前提下,进入设计色彩表现方法的学习是从事艺术设计色彩的必经之路。

一、设计色彩的特征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一门基础课程,它对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如广告、插图、标志、设计、建筑外观、服装设计有着重要作用。它在美化生活、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提供了精神上的享受,因此色彩的协调与正确运用是产品成功走向市场的保证。正是由于色彩的特殊性,在绘画写生色彩中可以有个人喜好来运用和表现色彩,而在设计色彩中则不允许有明显的个人偏好。当人的审美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时,设计色彩也在随着时代而不断创新,并要符合时代性与环境、地域等不同的审美要求。同时强调以实用为前提,注重大众接受为目的,其要求色彩效果明确、清晰、单纯。设计色彩在绘画写生色彩的基础上通过高度概括、提炼、归纳等手段,夸张变化地表现出来。它不受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的影响,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满足于自然中客观变化的色彩,而要灵活地调配出比现实生活更理想的色彩,表现出更高境界的色彩。这就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控制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个人审美艺术修养。

二、设计色彩的配色

艺术设计作品的造型以写实和变形为主。写实是指比较真实地反映生活中的物象特征;变形是在不背离物象的基础特征以及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设计者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感受对物象进行概括、简化,改变其表现物象的外在形式,将“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它是对自然物象“形”的美化过程。“变形”是依据不同对象特征所进行的变形,是自然物象的升华。“写实”与“变形”二者是相互联系的。视觉的需要促使着形的变化,有韵味、意味、趣味的“变形”也满足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而设计色彩主要以表现平面、单纯、秩序的形式为了。在艺术设计中出现的形象,无论是二维形象还是三维形象,在构图上都处于平面状态;而物象色彩多采用单纯的颜色,使形象具有审美感染力和表现力,形成画面效果所具有的秩序感、韵律感、节奏感。这些形式设计者一般采用重复、渐变、放射、对比、统一等法则来体现,最终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设计色彩配色原理,艺术设备者设计色彩时在颜色选择上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只选几个颜色,甚至用一种颜色来表现。设计色彩作品之所以打动人,不在于色彩是否强烈,而是色彩的丰富变化上。即使用一种颜色通过黑、白、灰变化其明度或纯度,作出等级色组成的画面,使画面效果产生秩序感、节奏感。设计色彩的配色,要求色彩的形式和内容应该冷暖对比协调统一,通过形与色的结合来实现色彩传递和表达感情的目的。不同表现主题具有不同的韵律,不同的色调可以给人不同的美感。设计色彩的调和方法主要包括同类色调配、类似色调配、邻近色调配、对比色调配、互补色调配等。

三、设计色彩的表现方法

1.变换环境、物象引起的色彩变化学习:任何物体的色彩面貌呈现都是与周围色彩比较的结果,它是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综合体现。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直接而生动地认识局部与整体色彩的关系,从中发现并掌握一些变化规律与表现形式,为日后理性地运用色彩语言表达设计思想奠定有力的基础。要求对一组静物进行写实色彩写生,然后变换静物组合。如:a.变换光源色(由日光变为白炽灯等);b.变换少量物体;c.变换和拆除静物组合的部分衬布等,使该组静物产生局部变化。最后将前后几张作品对照,从中感悟局部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整体色彩变化。在此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对色彩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把握,以及自由运用色彩语言的能力,可以继续进行色彩组合默写训练、变调训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设计色彩知识。2.色彩归纳表现:通过掌握对自然色彩的分析、概括与提炼,从中了解如何将画面由三维向二维方向转化的方法,了解由写实表现形式向设计表现形式转化的过程。也便于更加理性地用色,为日后走向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在写实的基础上,对同一景物、风景、花卉进行色彩归纳,并进行概括和提炼的实践。由于客观物象的色彩千变万化,因此在做这一练习时,先画一幅写实性色彩作业,然后再完成两幅不同处理方法的归纳色彩写生作业。色彩归纳训练,是沟通写实与装饰色彩画法的有效措施。归纳色彩写生同样重视色彩感受中的第一印象,只是更进一步地表现对象色彩的本质特征。其表现形式的不同之处是,归纳色彩写生是在排除了光色影响下的色彩作去伪存真的处理,有意识地追求平面化的画面效果。

归纳色彩写生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在保持原有光色关系的基础上,将几种邻近距离范围内的近似色都转化成它们的平均值色,以平均值来代替它们,尽量以平涂式处理,但并不是将对象单纯地用固有色来代替。二是在保持写生物象色调特征下,加强对色彩的主观处理,作必要而适度的夸张,如加强色线的曲直对比、色彩分布的疏密对比等。丰富的景物组合适宜作为写生对象,处理画面的方法除以平涂色块,还可以勾线填色,或对局部进行繁化处理等。同时还应注意色块之间的着色边线必须肯定、明确,颜色在色块内一般不能渐变、渗化等变化。

3.色彩的装饰性表现:要求这一环节是继“色彩的归纳训练”之后的又一个培养具备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表达手段的重要命题,它分别以风景、花卉、人物为对象进行装饰色彩的技法练习。以主观性为主,以美化画面为核心,运用归纳、变色、象征等表现手法,讲究色彩自身的韵律效果。装饰性色彩表现是印象派和现代画派画家常用的手法,如高更、劳特里克等。练习应循序渐进,由归纳写生开始过渡,在色彩归纳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强调其装饰性,将形体与色块较大程度地整化。第二步可以尝试“限制用色”的方法,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只用数种色彩根据不同搭配形式,产生各种不同的色彩样式。第三步“借用色彩”,吸收古今中外优秀装饰作品的手法,尤其是装饰绘画和图案设计的主要手法。与色彩同样重要的还有体现色彩效应的描绘手法如色点缀,勾线描边、渐变、间隔色块等可以增强画面色彩的丰富性与装饰性,使画面色彩呈现出循序感,从而色彩效果达到调和。

4.色彩抽象化表现。要求摆脱视觉对形象直接识别的依赖性,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是设计表达手段的重要环节。使形象与色彩取之自然,逐渐脱离自然,最终又作用于自然。使色彩与形式具有暗示、象征、传递意念的功能。通过一些命题设计(如:激越、和谐、生命等进行锻炼)来完成。学生由于自己的经历、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等因素导致命题对其有着不同的心理响应,在进行抽象练习时,根据个人的理解不以任何具体形象为装饰的对象,而运用单纯的点、线、面作为表现的形象,来组成作品的面貌。

5.色彩肌理效果表现。要求选择归纳、装饰、抽象中的一幅作品,在不改变其形的前提下,进行肌理效果的处理。如将水粉纸更换为木板,颜料中加入沙子、木屑、碎玻璃粒、石膏粉等方法以取得很好的质感效果,用油画在画面上运用拓印、渲染、磨擦等技法,使画面达到新的境地。

通过对绘画写生色彩、设计色彩特征的认识,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练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绘画写生色彩的科学观察认识到主观理性地归纳设计色彩。从而培养学生理解与把握色彩、生动表现设计色彩的能力水平,使其掌握不同设计色彩方法在今后从事的不同艺术设计领域中发挥作用,为将来从事的艺术专业正确地使用色彩、设计色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健亲.色彩.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

[2]马也.色彩基础.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

[3]席跃良.色彩与设计色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3篇

在课程最前面,往往会有绪论这个部分。这个部分是对课程重要性的一个阐述和讲解,并着重介绍这门课程的主要的研究内容。要将机器中经常用到的结构和零件的组成和特点等都指出,讲解机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原理。所以,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的时候,要采用新颖大胆的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包括多媒体、绘画等,将产品的参数、特点都表现出来。这样一来,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教师要注重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把关

由于机械设计的基础课程内容很多,需要记忆和背诵很多有关的公式、参数等,而且还要求学生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学生的有关课时却在不断地减少,这就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教师将课堂变得精简充实,丰富多彩。这里说的精简,不是说对教学内容进行剪切,减少教学内容,而是指将教学内容进行浓缩,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用更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内容。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还有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尽量做到针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最适合的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课前,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先进行一个课前预习,要了解和掌握本章课程的课程要求,然后,有选择地选取重点内容,进行重点突破。从表面上看,教材的内容是零散孤立的,但是,实际上,教材内容是联系的。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把联系教材内容的那条线整理出来,不必按照章节的顺序进行授课,而是要使得教学的效率实现最大化。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做到成竹在胸,语言要简明扼要,不要废话,不要长篇累牍地宣讲。

三、要和学生积极互动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起到的是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课程学习,这才是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相互学习。只有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才能做到这一点。要改变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教学的进行

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具有很多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企及的优势。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传播大量的信息。其次,这一方式直观强烈,交互性强,课程进行之中,趣味性强,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因此,多媒体教学已经极其广泛地被运用到了现代的教学之中。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改革的实施和进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多媒体课件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定要注重实用性,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同时,要尽可能地具备一定的艺术性。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将艺术性变成了花里胡哨,凌乱不堪,这是不可取的。

五、做好总结和对比工作

基础设计这门课的每个章节的内容比较零散,所以,一定要做好总结归纳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书本内容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记忆。通过对每一个章节内容的总结和归纳,可以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的主要内容,这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比工作,就是将每个章节的内容在归纳整理之后,做好对比工作。通过对比,可以了解内容之间的差异,让学生更好地对所学内容的不同和相关性进行理解。这样,通过总结归纳和对比理解,学生可以在宏观的角度上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还可以在微观的程度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地掌握,这是很有益处的。总而言之,机械设计的基础教学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一定要对其重视起来,及时有效地解决好这门课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有利于时展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设计产品设计产品生态设计

设计活动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然而,工业化所引发的高消费、高能耗却违背了设计的根本目的。为了人类未来的生活可持续性,人们开始提倡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绿化环境。在设计界,更加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设计。美化环境、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成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有人称之为“循环再生”设计,表明设计不仅仅是为产品设计而设计,也要为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生存设计。生态设计的思想由此应运而生。

一、生态设计涵义

生态设计也称之为生命周期设计,即利用生态学的思想,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除了考虑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外,还要考虑产品的回收和处理,同时也要考虑到产品的经济性、功能性和审美等因素。在以往的现代意识驱动下,人们追求更新、更好、更高级的产品。产品的不断更新,以刺激消费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目标,追求人均占有的则富和能源,这些价值代表了现代化。在这种价值观念的驱使下,设计的产品往往寿命很短,不把产品的使用寿命放在第一位,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设计对环保所起的重要作用,与环境友好的生态设计成为关注的焦点,从重新发现简朴,节制复杂性,优先使用来源充分、易再生、对人类和环境无害的材料,设计寿命长的产品,在未来设计中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设计。

二、产品设计理念的演变历程

1.传统产品设计理念

产品设计是一个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的过程。传统的产品设计理念,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传统的产品设计一般包括产品功能需求分析、产品规格定义、设计方案实施、参考产品评价4个阶段。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市场消费需求、产品质量、成本、制造技术的可行性等,很少考虑节省能源、资源再生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产品绿色设计理念

为确保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旨在保护环境的“绿色”行动在世界各国纷纷兴起。“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等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产品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的设计意识、设计定位及设计方法等问题上,将生态意识、环境因素融入到整个设计理念中,即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产品生态设计理念

由于绿色设计的局限,现代意义上的生态设计成为设计时尚。这种设计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除了考虑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外,还考虑产品的回收与处理,以及产品的经济性、功能性和审美等因素,从而设计出对环境友好又能满足人的需求的产品。在具体实施上就是将工业生产过程比拟为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对系统的输入与产出进行综合平衡,而在这一平衡过程中需要进行整个寿命周期分析,即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从而设计出安全可靠且具有耐久性的产品。

三、产品生态设计的方法

1.注重材料的性能。在产品满足设计功能的前提下,在制造、使用过程中材料、能源消耗得越少越好,对环境影响越小越好。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空气的影响、水的消耗量和对水的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制造和使用时的发热和能量的消耗、废物再生可能性、使用寿命等等。德国标准研究所提出,与传统产品相比,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应当满足使用要求.在制造、应用和回收处理中需要较少的资源,对环境造成较少的负担。这就是说除了高性能质量外,生态产品还要求产品的生态质量,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态制造以及回收处理的生态化。

2.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材料。以来源充分自然生长的、对人体无害的、节省能源的材料来满足产品功能的需要,以最少的用料实现最佳的效果。TBMPS/2E微机的零部件百分之百可以回收重新利用,被称为绿色PC机。1994年德国公司Foron设计了无氟冰箱,它采用简单碳氢化合物物丙烷、丁烷作为制冷剂,首先使压缩机把它液化,然后让它汽化吸热,这种冰箱减少了70%的能耗,达到了既对环境无害又节约能源的双重功效。

四、我国企业如何开展产品生态设计

1.将产品生态设计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层次中。产品的生态设计涉及企业各个部门,最关键的是得到企业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只有将产品生态设计纳入企业战略管理层次中,才能真正提高产品环境绩效。主要原因是致力于长期的产品设计战略可以较早地发现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机会和威胁,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和企业竞争力。

2.注重企业内部合作。产品生态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产品设计部门是生态设计的关键,但采购部门选购材料,生产部门生产产品,营销部门最终销售产品,这些部门都对产品的环境绩效起着不同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应该重视生态设计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如研发部门提出的设计方案需要得到企业内部其他各个部门的认可并提出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设计的成功实施并切实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的环境绩效,提升企业的绿色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3.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必须考虑上游供应商的生态设计状况,与环境效益良好的供应商紧密合作,才能真正生产出环境效益良好的产品。同时,只有对产品进行生态设计,才能成为重视环境效益的下游企业的供应商。

我国企业可以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对于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对上游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估,并把结果集成到产品生态设计中,实现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改进产品的环境绩效,从而争取成为国外企业长期稳定的供应商。

参考文献:

[1]王庆斌.绿色包装之绿色设计[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1,(2):64-67.

[2]耿勇.生态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82-87.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5篇

1、城镇整体设计

三峡地域传统城镇空间形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簇群”式的整体构成。这种整体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①建筑组群自身形成整体;

②人工建设与山地、长江的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因此“簇群”式的城镇整体设计,是一种尊重环境,结合用地条件的生态设计方法。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新城镇设计中,将是发展与运用传统城镇设计方法,延续地方建筑文化的有效途径。

(1)一次性的城镇整体设计。

即充分参照现状用地指标状况与居民生活的需要,吸收传统城镇“簇群”式的整体构成,一次性的建构建筑群体之间有机的秩序,形成城镇的物质与景观印象。

(2)引导性的城镇整体设计。

即遵循城镇发展自然调节作用和建筑活动的再生长性,只做控制性重点设计,留出应有的空间,加以引导,达到所需空间形态。

三峡库区城镇迁建任务重,时间紧,城镇设计很难做到一步到位,因此,在城镇规划设计中,可以考虑用“人为规划”与“自然生长”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库区城镇对形态构成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有:地形、岸线、街道、重要建筑、轮廓线等,对其加以控制和把握,进行重点的设计,其它部分在人为的引导与管理下让其相对自然的生长,让居民参与设计,努力使方案更贴近当地文化和生活。

(3)结合气候和地势的城镇整体设计。

由于长江、太阳、高空气流、蒸发、山顶绿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垂直于河岸、掠过坡面、昼夜方向相反的河谷风。山地传统城镇中连绵不断,级级蔓延的梯道,不但是联系江与城的立体交通,而且是自然之道—风道。同时,跌落式的城镇空间形态满足了建筑对通风、光照的需求;另外,传统的城镇把山顶和后山作为风景区,对公园或背景山林加以保护与建设,起到了减灾防灾、丰富城镇景观、调节城镇小气候的作用。山地传统城镇中长江+梯道+城镇+山顶绿化所构筑的城镇自然空调系统,是适应地域气候特征与地理状况的城镇整体设计方法,在新城镇的规划设计中应加以继承和发展。

2、建筑设计

(1)结合地形地貌的设计。

三峡库区城镇大都建于临长江边的阶地上,用地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先民们在长期的建筑实践活动中,创造出许多结合地形地貌的建筑设计及营造方法。如筑台法、错层法、掉层法、跌落法、错跌法、悬挑法、吊脚及架空法、附崖法等。这些方法都有效地减少了对地形地貌及地层结构的破坏。

(2)传统建筑形态的继承与发展。

在长期的建筑创作与实践活动中,三峡库区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建筑形态。“跌落式建筑”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此类建筑与地形、地貌、气候、绿化等周边环境结合完美,满足了山地条件下建筑对光照、通风、能源、绿化等的要求,同时,使整个城镇富于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吊脚楼”是传统城镇对岸线处理的常见形式,它可以在常年洪水位之上,又能有效利用岸线,有利于结合地形,通风防湿,满足人们接近水面的生活习性。

3、广场设计

(1)突出个性特色的设计。

个性特色的创造要求对城镇广场的功能、地形、区位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在城镇空间环境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的分析,在符合区位特点、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文脉、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反复推敲,不断升华,使城镇广场既具地方、时代特色,又与居民生活紧密结合、有机交融。

(2)结合地形的设计。

三峡地区新城镇无法形成平坦的大面积城镇广场用地,为了减少广场建设对城镇地形地貌的破坏(甚至引发山地地质灾害),满足城镇现代化的要求以及人们多样生活的需要,其广场设计应利用好坡地,创造出灵活多样、层次丰富的现代城镇空间。

(3)尺度适宜的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要求一种内聚、安定、亲切的环境,所以,历史上许多好的城镇广场空间D与H的比值均大体在1~3之间。库区城镇规模一般不大,加之其城镇用地条件的紧张以及复杂的地形限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设计尺度宏大、壮观的广场,而是应依据广场的性质功能、周边建筑等确定适宜的尺度,否则,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增加新城建设的经济压力。

(4)多层次的绿化设计。

在广场绿化设计手法上,一方面,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气候、土壤、景观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相应乡土树种;其二,在绿化配置方式上,应采用群落式的植物配置,提倡生物多样性;其三,应充分考虑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其四,可利用山地城镇广场地形的高差变化,采用多种绿化方式(垂、爬、吊、挂等)构筑立体式的绿化景观,增加广场的空间层次。

4、滨水区设计

(1)利用并加强滨水的空气环流过程。

保护城镇江河两岸的溪沟、湿地,开放水面和植物群落,构成一个连接建成区与郊野的带状开放空间,把河谷风或郊外自然空气引入市区,改善城镇大气环境质量;把沿江绿带与城镇内部绿地系统组成完整网络;降低滨水区建筑密度或将一、二层架空,使滨水区空间与城镇内部空间通道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

(2)建立江河绿色廊道。

沿江河两岸控制足够宽度的绿带,在此控制带内严禁修建任何永久性的大体量建筑,并与郊野基质连用,从而保证河流水系作为生物过程的廊道功能;另外,可利用道路绿地、高压走廊、沟谷等防护绿地,线性公园绿地作为联系通道,把水系廊道绿地与其它城镇绿地构成完整的绿地网络。

(3)自然化的滨水植物设计。

植物的选择应以地方性的耐水性或水生植物为主;植物的配置应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注意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在水滨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建立多种野生生物栖息地等。

(4)生态驳岸的应用。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6篇

1.理论教学改革

(1)注重与相关专业知识衔接。“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与“测量学”、“路基路面工程”、“交通工程”等多门课程相关,应注意与这些课程的有机衔接。例如道路定线中涉及到“测量学”的知识,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测量基础;道路平面交叉、立体交叉设计中通行能力、交通量设计与“交通工程”紧密衔接,学生在进行道路平面交叉设计时,不仅要熟悉道路横断面构造设计,还应具备一定的交通知识,了解设计道路所在路网的交通流特性、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形式,尤其在分析交叉口的车道数和通行能力时,需要运用车头时距法来分析路段不同方向的通行能力,为道路拓宽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与“路基路面工程”中路面排水构造与布置密切联系,学生对于道路内部排水构造不了解,任课教师需要引入具体的路面排水构造,对于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区分详解,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这反映了土木工程各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任课教师首先应做到对各相关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

(2)注重知识点的前后呼应。路线的几何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点,道路的平、纵、横断面设计贯穿始终,无论在单条路线设计中,还是在多条道路平面交叉、立体交叉设计过程中,平面设计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纵断面要素(纵坡、坡长、竖曲线)、横断面(超高)、行车视距验证都是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方法和理论具有共通性,学生前期学习时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在后期遇到路线复杂交叉或不同设计方案时,就可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行车视距验证知识点较难,而行车视距在平、纵、横断面设计中都需要进行验证,虽然计算的公式不同,但是基本分析方法不变,教学过程中注重原理分析,抓住规律性的知识点加以引导,学生学习时就不再是一堆复杂的计算公式,而是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中,在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案例介绍如何利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寻求解决工程中出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例如讲解路线平、纵、横设计的内容,可以结合南疆道路修建具体工程实例学习,对比道路改建与原建过程中线形设计,结合道路平、纵、横施工图,有助于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能力,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路线几何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学生对于道路横断面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常出现疑惑,而教材中只给出了超高计算的相关公式,没有具体计算实例,学生在学习时觉得抽象难理解,在毕业设计中也经常出现问题。通过结合阿拉尔-阿克苏公路改建工程弯道平、纵、横设计图纸具体高程值讲解,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超高设计三个过程,从机械记忆变为理解贯通,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讲解平面交叉设计中通行能力计算和交叉口视距部分时,可以组织学生在阿拉尔市区主要交叉口路段进行交通量观测,结合具体路段的交通量分析交通流特性,每位学生都参与道路现场交通数据记录与计算分析,这种现场实践教学活动区别于严肃的课堂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的改革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课程教学除课堂教学外还应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施工实习等辅助教学环节。

(1)改革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上,设置了为期一周的路面课程设计,要求设计选题结合具体工程实际,结合城市新建、改建道路实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加深了学生路线设计的基本理论,熟悉并掌握路线平、纵、横断面设计的要点,培养学生熟悉应用道路线形设计规范和自学能力,同时可以提高用计算机绘图CAD技术的应用能力。

(2)补充实习环节。为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加了2个实践环节,分别设在第六学期末(为期五周)和第七学期初(为期四周)。这两次实习锻炼机会中,学生可以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在道路施工现场结合工程实际学习,进一步深化道路勘测设计的相关理论,同时弥补了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如2010届10位学生在实习期间参与了玉阿新公路旧路改建项目建设,熟悉了施工现场和图纸,动手参与测量路线复测等环节,白天进行路线复测,晚上对所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和复核路线与构筑物的标高,系统地学习了公路工程施工放样技术,学生吃苦耐劳和谦虚认真的态度赢得了施工现场人员的一致好评,也为全院学生树立了榜样。

(3)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应系统完成一定里程数的路线三维设计、路基路面设计及道路工程专题设计,选题应结合工程实际,学生通过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选题严格要求一人一题,每个学生完成至少3公里一级以上的道路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形成专业教师团队共同指导模式,同时建立合理的监控和管理体系,根据毕业设计手册详细分解设计任务(具体到半周),指导教师按时检查设计完成进度,保证毕业设计规范有序进行,取得较好的设计质量和效果,使学生顺利过渡到工作岗位。

二、结语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已开设多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改革,注重“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高,仍然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人性化;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一、目前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却只有40多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随着房地产的蓬勃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在居住小区中盛行,但这些园林景观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没有考虑到小区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

二、了解居住者的需求

当然,设计一个具有人性化空间的居住区首先必须了解居住者的行为需求,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是为人而创造的,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设计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A·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论,他认为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到精神,有着不同的层次:生理的需要一安全的需要一归属与爱的需要一自尊的需要一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以及人身安全、劳动安全等需要;爱与归属及自尊的需要是指人的心理需要,包话对社会交往、地位、传统、文化的需要;自我实现则是人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包括对生命的意义、自我的满足、个性风格的追求等等。当然,不同人需求的层次是不同的,并且这种需求随着时间、地点和场所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在居住环境建设中,必须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出发,使环境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安全性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表现在日常安全系统、防灾系统、防盗系统等方面。

(二)健康性

居住环境健康性指标包括空气、日照、噪声和环境民事行政等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居住环境空气要保持清新、自然,防止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的深度超标。同时,健康性还要求通向健康身心的设施、空间配套齐全,满足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

(三)舒适性

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创造使用的合理,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

(四)通达性

通达性保障着居住环境各种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达的可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实现多样需求的目标。通达空间的层次决定了通路的性质和等级。私密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低,交通性弱,通达性也小。

(五)识别性

居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居民要求所处的环境具有识别性,让居民分辨出自己的住宅以及自身在空间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方向,进而掌握环境的构成模式和组织规律,以便按不同时间和场合需要,以最佳的方式到达自己想去的位置,参加自己想参加的活动。强化识别性,需要赋予外部空间以视觉上鲜明的个性。

(六)领域性

居住环境不同于一般公共环境,它的领域性要求强烈,层次多样。美国学者斯卡·纽曼提出的这个空间概念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要求相适应的领域范围。他把居住环境归结为由公共性空间、半公共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四个层次组成的空间环境占有与控制的要求,认为领域在空间上是固定的,不随人的移动而移动。

(七)多样性

多样性的要求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龄、职业、喜好、修养、文化等要素而产生的,而且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空间的创造、设施的设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国造园艺术谓之“造园无格、借景有因”,说的就是无需固定的格局、法式,要因地制宜地将景观组织起来,各种景色皆可为我所用。

(八)和谐性

多样的外部环境各要素之间做到和谐统一,避免不同形式、风格、色彩的要素产生冲突和对立。同时,环境构成要素作为实体来构成空间,空间才是主角,各要素需要以环境和谐的整体利益限制自身不适宜的夸张表现,使各自的先后、主次、从属分明,共同构筑协调、统一的环境景观。

(九)连续性

在居住环境景观空间中,应注意居民在居住区内不同时间、空间、方位的视角和活动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景观设计,努力创造步移景异、延绵不断的效果,尤其要注重节奏、形式、色彩与空间的协调。

(十)文化性

居住环境的文化性体现在地方性和时代性当中。应当充分考虑传统生活方式的特点,寻找与现代居住空间环境的契合点,以不同的方式,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延续文化脉络。

(十一)生态性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引入自然界的山、水、绿化,模拟自然风光,也是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具有生态性的居住环境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感寄托,人与大自然共生共栖,才能体验到永恒的真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三、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故事的地方

当满足了环境的一些基本特征后,我们开始考虑何为人性化的居住区。当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人内在的体验,当设计师成为一个内在者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设计的对象具有功用和意义时,我们方可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那故事的地方。所以,进行景观设计时,作为设计者应做到:

1.认识人性。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爱采摘和捕获;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嘹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汀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2.阅读大地。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渎;大地也告诉我们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文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恨,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因此,阅读大地是在认识自然,而更重要的是认识人自己。

3.体验生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边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车,就不理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含义;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就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4.聆听故事。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时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不管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

5.寻回童年的记忆。童年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而且大多数人经历过相同的童趣。在设计里融入一些童年记忆的痕迹,让居住者忆起童年时光,这也是体现居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表现。

总而言之,营造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力求做到“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马涛.居住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图书馆学情报学 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

[分类号]G250

1 引言

研究方法的规范与创新,不仅是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保障,而且是学科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正如苏联著名科学家巴普诺夫所言: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成就前进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门学科的发展史也就是这门学科研究方法演进发展的历史,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来说也不例外。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的使用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采用文献调查和统计分析手段是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较为适当的方法,已陆续有一些相关成果发表。白崇远通过对1984~1994年《图书情报工作》论文的考察,发现理性思维法、概念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在图书情报领域居主导地位,其他研究方法的运用较少。华薇娜对中美两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表明,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主要存在重抽象、轻具体,重宏观、轻微观,多定性、少定量,多静态描述、少动态推测等问题,与美国以调查实验等实证研究法为主导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她对1984~1993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论文调查方法应用的研究进一步显示,我国期刊中运用调查研究方法的论文仅占1%~5%,且主要集中于藏书建设、读者工作、专题文献调查、情报需求与利用四个主题领域。王玉波等对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1990~1997年研究生论文的分析显示: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运用调查法、实验法的论文已有一定增加,但仍居于次要地位。此外,任全娥对2000~2001年两种图书馆学期刊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评析了图书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廖利文对1995~2007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运用实证研究法的83篇论文进行分析,总结了实证研究法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和特征。

以上这些调查研究,从不同程度拓展和深化了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应用状况的认识,也为类似研究提供了一些方法论上的启示。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研究或着重于研究法层面的统计分析,或集中于某种研究方法的运用领域及特征的考察,而没有考虑到研究方法体系的层次结构,未能深入到研究方法体系内部进行多层面的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为对象,对其中的研究方法进行多层面的调查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和反映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应用与发展的基本状况。之所以选择博士学位论文为分析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权威性,博士论文的选题都是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且要求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代表了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②严肃性,博士论文的完成历经了开题、中期检查到最后的论文答辩,每一环节都有导师的严格把关,相对其他形式的学术文献而言更为严谨;③信息可获得性,与其它类型的文献相比,博士论文写作比较规范,通常有详细的摘要和研究设计的章节,其中往往有作者对“研究方法”具体表述,为有关“研究方法”信息资料的获取提供了便利,避免因研究者的主观判断而造成研究误差。

2 研究方法

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收集资料,并对调查资料中的“研究方法”信息进行描述及统计,同时用理论分析法对其中的相关问题作深入剖析和阐释。研究设计如下:

2.1 资料收集

2010年1月,通过互联网对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分类检索(检索策略为“类名=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检索范围为全部),共检出论文103篇,并逐篇下载。同时,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作补充检索(检索策略为“学科专业=图书馆学”OR“学科专业=情报学”,此三个数据库没有关键词、分类、主题等检索途径),并下载每篇论文的详细文摘。将两次检索得到的资料合并,剔除重复的资料,得到图书情报学博士论文256篇。最后,对这些论文的文摘和研究设计章节进行阅读,对未注明“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的论文予以剔除,最终得到样本资料161篇。

2.2 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坚持以能深入反映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层次结构为基本原则。一般来说,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三个层次:①方法论,即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或哲学,包括基本的理论假定、研究取向、研究原则、研究逻辑、研究规则等。一门学科的方法论往往与哲学和学科理论有密切联系,也可进一步分为哲学层次的方法论、学科层次的方法论和原则层次的方法论。②研究方式或研究法,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各门学科常用的研究法可能有所不同,社会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法有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主要指实验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理性思维法、文献研究法、历史一比较法和文献计量法等。③具体方法与技术,是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方法、工具和手段。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量表测量、文献调研等资料收集的方法,统计分析、模拟法、功能分析、阶级分析、构造类型法等资料分析的方法以及抽样技术、指标设计、计算机辅助分析、资料整理等具体方法、技术或工具。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一般来说,方法论观点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或研究法的选择,而一定的研究方式或研究法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为此,在资料整理中,以单篇论文作为一个记录建立数据文件,每条记录不但包括了作者、论文标题、学科专业、培养单位等基本信息,而且还分层地摘录其中的方法论、研究法、具体方法与技术等“研究方法”信息。由于各论文作者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和表述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对“研究方法”资料的整理采取忠于原文作者的表达思路为基本原则。

2.3 资料分析

采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资料。

3 结果分析

3.1 方法论层面

一般而言,研究方法论作为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是科学研究特别是系统性研究的基本出

发点。但在调查的161篇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论文中,只有25篇论文包含了研究方法论的表述,仅占全部论文的15.5%,反映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者对方法论重视不够,方法论意识还比较淡薄。而从研究方法论的分布结构看,原则层面的方法论、学科层面的方法论、哲学层面的方法论分别占总数的64%、24%和12%。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方法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研究更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原则层面和学科层面的方法论。但也应注意到,学科层面的方法论比例仍然偏低,反映出可能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者的视野仍比较狭窄,对相关学科理论方法的吸收、借鉴还不够。

3.2 研究法层面

在调查的161篇博士论文中,有152篇说明了各自的研究法。由于各篇论文研究者陈述的研究法多数在1种以上,统计时首先把每种研究法出现1次计为l频次,然后把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法归为一类并计算其出现的频次,因此,研究法出现的总频次要远远大于研究论文的总篇次。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很多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者对什么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否有层次、有哪些层次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方法才真正算得上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法、如何规范地使用各种研究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还缺乏全面了解,因而导致在认识和使用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出现概念泛化、层次错位、表述不规范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把研究方法论当作研究法。例如实证研究属于研究中的一种方法论,它指导着研究者对研究法的选择,但本身并不是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方法论相应的研究法有调查法、实验法等,因此,把实证研究视作研究法是不妥当的。另外,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研究原则或研究取向当作研究法,把规范分析方法、人文科学方法等方法类型或研究视角当作研究法,把哲学方法这一最高层次的方法论视为研究法也不妥当。②把具体方法与技术当作研究法。具体方法与技术是那些仅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方法、工具和手段。例如在调查研究中,调查对象选取阶段会用到抽样方法,资料收集阶段会用到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资料分析阶段会用到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方法技术。如果把调查研究中各个阶段使用的具体方法与技术视为研究法,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在调查的博士论文中,有的作者就把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问法等资料收集的方法当作了研究法,或把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计算机辅助分析、sw0T分析等资料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当成了研究法。③把研究法等同于研究方法的全部。如有研究者把文献调查、演绎推理、实证研究、案例分析和因子分析都当作研究法,未能认识到研究方法的层次性,没有树立起研究方法是有一定思想基础、研究法和具体方法与技术相配套的整体意识。④把具体工作方法当作研究法。如把信息组织的方法、流程分析的方法、本体构建的方法、文献综述的方法、系统测试的方法等当作研究法。⑤语言表达概括、模糊、歧义,未能用规范的术语表述研究法。从表2可看出此类现象比较普遍,故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资料还可以看出,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研究法主要由以下五大类构成:①理性思维方法,包括科学抽象方法、归纳与演绎法、分析与综合法、逻辑分析法等理性思维方法;②一般科学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研究法等经验科学方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传统人文社科研究方法;③横断科学方法,包括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等;④图书情报学专门方法;⑤其他方法,包括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文化分析法、生态学方法、经济学方法、媒介传播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20余种。这五类研究法的频次之和依次分别为41次、179次、50次、8次、20余次,一般科学方法、理性思维方法、横断科学方法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主要的方法类型。

在这些研究法中,比较研究法(57次)、文献研究法(17次)、理性思维方法(41次)等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依然魅力不减,居主导地位;调查研究法(含网络调查法)(47次)、实验法(12次)、案例研究法(47次)等经验科学方法以及系统方法(21次)、数学方法(含以数学方法为基础的模型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29次)等横断科学方法异军突起,已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他相关研究方法如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文化分析法、生态学方法、经济学方法、媒介传播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新的研究法的急剧增加,使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特征,这对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和理论繁荣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具体方法与技术层面

在调查的161篇博士论文中,大多对“研究方法”的叙述比较笼统,没有论文对研究中各阶段使用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作出明确表述,说明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的层次性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对具体方法与技术层次还缺乏足够的关注。而多数研究者都把研究工作中各阶段使用的“具体方法与技术”当作了“研究法”。

4 问题讨论

上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论文在方法应用上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表现为方法论更趋多元化,研究法种类急剧增加,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这对丰富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视野、推动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理论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也应该注意到,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中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研究者的科学方法素养还不高,对什么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层次关系、如何规范地使用各种研究法等基本问题还缺乏充分了解,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概念泛化、层次错位、表述不规范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界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研究不够。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图书馆学情报学视为应用性社会科学,对应用性研究投入的力量比较多,对理论性的研究却比较忽视,而对研究方法、方法论的研究则更少,使图书馆学情报学至今都尚未建立起系统科学的方法体系。我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和专著,也很少能够看到具有严谨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者,以致业内学者于良芝认为,我国的专业论著更多地是建立在思索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按照环境习得的相关理论,在这样的学科环境中是很难熏陶、培养出严谨规范的研究者的。②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对研究方法的教学重视不够。研究方法是研究质量和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学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研究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例如,业内学者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印度等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考察表明,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专门的研究方法课程,并有明确的学分要求,对研究方法教学非常重视,然而在国内则正好相反。据对王知津教授等搜集到的我国25个情报学硕士点的430门课程的考察,25个硕士点均没有开设专门的研究方法课程,而是把研究方法的内容割裂开来,镶嵌在其他相关课程之中。如情报学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现代情报学研究方法论”,信息咨询与服务课程中的“信息咨询理论与方法”,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课程中的“信息管理研究方法”、“知识管理方法与技术”,竞争情报课程中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等。缺乏专门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方法知识,以致在方法运用中出现种种错误,影响了学术水平和研究质量的提升。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5M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172-03

1 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的两难现状

依托母体高校的教育资源,独立学院快速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然而,伴随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过分依赖母体资源、培养目标的同质化等,作为本科培养计划的最后一环,毕业论文成为问题的焦点。[1]

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及评价体系中,毕业论文是衡量高校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第一,毕业论文是获准毕业及取得学位的必要条件;第二,毕业论文写作与学术训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三,毕业论文也是培养结果的显性展示,是对学生专业素质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2]在专业检查和教学评估中,毕业论文一贯是重点反映的核心指标。

另外,近年来,迫于就业压力,毕业论文的时间被越来越多的挤占,到了大四,毕业生忙于考研、招聘及试用,根本没有精力在学业上投入,于是抄袭及拼凑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互联网更是加剧这一行为,论文质量可想而知。[3][4][5]面对就业和论文质量的压力,学校往往陷于两难境地,最终,保证就业率成为学校、学生及用人单位各方博弈的合理选择,毕业论文越来越背离原制度设计的初衷。

鉴于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教育主管希望严加管理、提高标准来达成论文的高质量,然而,这些并没有解决论文质量下降的趋势,反而由于评判标准过高,影响了对论文客观的评价,反过来加剧了毕业论文制度的僵化。持另一种观点的学者则提出取消毕业论文,这一种观点则得到公众的支持。然而,两极化的认知差异都没有把握问题的本质,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目前尚不具备取消毕业论文的前提条件,改革毕业论文制度,则成为必然之路。[6]

2 独立学院毕业论文问题的成因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只不过独立学院更加明显,多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加上本身的特殊身份,形成了目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的两难困境。

2.1 独立学院定位及毕业论文功能定位模糊

独立学院定位于“应用型”教育模式,然而,由于惯性以及各种资源的匮乏,大部分独立学院不得不过分依赖母体学校,在培养方案、培养层次及培养过程上,大部分学校办学定位模糊,仅仅是在低层次重复母体学校的办学特点,很难形成真正的差异化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基本全盘继承了“研究型”大学毕业论文制度及管理模式,没有针对“应用型”教育特点进行重新设计,过分强调毕业论文的学术价值,忽视毕业论文作为过程训练的基本功能,重“结果”轻“过程”,考核标准过高,混淆了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的根本区别,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2.2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缺乏,学术环境差

一直以来,中国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高等教育之前,学生几乎没有学术训练,这一环节本应由高等教育补上,然而,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缺乏足够的学术训练环节,仅靠毕业论文环节很难完成,这也是中国本科培养的通病。

对于公立大学,学术习惯的形成,尚可以依靠校园的学术氛围及高水平导师的影响,而独立学院教育资源稀缺,基本没有学术氛围,加上本身缺少师资,不得不依赖母体学校外聘教师,学生很难解决论文环节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十分困难,最终毕业论文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也就不难理解。

2.3 论文时间和就业季冲突,社会过分功利化导致片面的就业优先导向 论文的写作需要科学的工作态度、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反复的调查研究,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培养踏实的学风。然而整个社会过分功利化,与上述要求相差甚远。近几年来,就业问题成为一大难题,独立学院更是直接承接了这种压力,升学和就业事关前途大事,自然会舍论文而保就业,这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持续的就业高压下,保障就业成为高校的无奈选择,这既是政治任务,就业率更是影响高校的专业评估、学位审核,直接关乎高校招生计划等生存及发展。因此,高校普遍以就业为导向,加上用人单位不断提前的招聘计划,从而实质性地导致毕业论文成为形式。

2.4 不合理的教学评估制度和标准

总体来看,对独立学院的评估延续了公办本科院校的制度和标准,没有考虑到独立学院在办学条件及特色上的不平衡性,评判标准过高,脱离独立学院现实水平,以至于不得不依赖母体学校的资源才能达标,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得出客观的评价。

对独立学院论文的质量监控,要求同公办本科相同,忽视了独立学院的差异性,很难进行客观评价。以江苏省为例,每年抽检的毕业论文大约30%为基本合格(数据来源:省教育厅网站),抽检专家的评判结果往往和原答辩成绩很不一致,某些方面,过高的论文评判标准,势必会造成评判结果的混乱。

2.5 缺乏激励措施

在就业向和科研导向下的激励下,学生、指导教师及用人单位均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普遍放松了毕业论文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只求论文过关,造成论文过程有名无实。因此,如何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使导师付出的同时又能有严格激励和约束,这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

3 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的5M原则

近年来,围绕本科毕业论文的争议和质疑一直没有平息,是加强管理、提高标准,还是干脆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这种两极化的认识差异都没有从本质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无论从现有的教育制度还是从其本身的应然价值来看,毕业论文的地位尚无可替代,不能因噎废食。本文总结出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的5M原则,即多样化(Multiplicity)、适度化(Moderations)、方法论导向(Methodology)、学术道德(Morality)及模式化原则(Modelling)。

3.1 多样化原则

随着本科教育的多元化,单一及结果导向的毕业论文形式过于僵化,已经不适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全程培养的理念,在毕业论文的形式、内容、考核等方面进行多样化改革。第一,形式的多样化。基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既可以是传统的学位论文,也可以是学术文章、营销方案、项目设计等,使毕业论文模式从单一转向多样化。[7]第二,内容多样化。应鼓励学生跨专业选题,鼓励和实践相结合的选题。第三,时间多样化。适当放宽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安排,兼顾求职与写论文之间的矛盾,避免论文的形式化,适当妥协,灵活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 [7]。第四,考核标准多样化。鉴于论文答辩时间紧,流于形式,可以考虑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第五,程序多样化。允许部分学生推迟毕业论文,将毕业与学士学位分离,在规定时间内,学校给予学生若干机会,通过者可以补发学位证。

3.2 适度化原则

独立学院毕业论文,应坚持适度化原则,防止超越独立学院现实水平,提出过高要求,在论文选题、创新性及评判标准上,应该实事求是,适度要求。

第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着重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研究能力,在选题上,应提倡“小即是美”,即“小题目、大文章”,选题尽量要小,对研究的问题明确、细化,避免泛泛而谈。第二,本科毕业论文重在训练,不宜对论文的创新、独立见解或者实际应用价值提出过高的要求,对于本科论文,能够综合运用现有的理论分析具体问题,在某些侧面有所新意,即使是重现原研究结论,也可以是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第三,对于论证的过程,也不需要面面俱到,由于自身能力、经费及调查的范围有限,本科论文一般很难获取十分有效的取样数据,对于学术论文,有可能会影响结论的普遍性,对于本科论文,只要论证逻辑性正确就可以了。第四,论文评判应遵循适度原则,不宜和公办院校同等要求。

3.3 学术道德原则

学术道德是科研人员应该遵守的基本伦理和规范,作为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必须严格遵循基本的学术道德,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另外,作为训练,在具体指标上应区别对待,适当放宽。

从实际情况来看,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学术不端现象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拼接、伪造数据及注释失范等。毕业论文学术失范的原因既有学生本身主观的原因,也与学校缺少相关的训练有关,另外,评判标准过高也造成学术造假的行为。

3.4 方法论导向原则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教育漠视方法论的训练,一是因为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传统文化推崇观点而忽视论证过程的科学性;二是即使没有好的方法,结论也可以是正确的,所以基本没有方法论训练。

但是,事实证明,没有管理方法论的指导,毕业论文只能侧重于观点的整理而忽视逻辑分析与推导,难以形成逻辑体系,缺乏严谨的实证分析和数据支撑,整篇文章泛泛而谈。因此,经管类本科论文应该提倡方法论优先原则,一篇论文,如果能按照研究规范做出来,即使结论有瑕疵,也强过观点罗列的结论。

3.5 模块化原则

毕业论文是一个复杂的而且个性化很强的过程,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必须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基于目前的导师制度,仅靠若干次指导,基本无法达成目标,这就要求通过模式化,将论文的过程转化为若干模块,通过不同模块的解决方案,将导师从低层次指导上解放出来,真正的回归专业指导的本质。

首先,建立相应的论文课程模块,将论文格式、方法论、文献综述等共性的内容集中指导。其次,根据各专业毕业的不同,开设专业前沿、选题指南等专业指导课程模块。最后,制定详细的论文手册,根据不同论文的模式,制定不同的参考模板,使学生得到比较规范的训练。

4 基于5M原则的毕业论文改革思路

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系统构架、制度设计、评估、师资、基础资源、办学理念及强化过程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改革。

4.1 转变理念,以适度性原则还原毕业论文的本质

应该从理念上改变过去那种以合规化为主要目的制度,回归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还原论文学术训练的本质。作为训练,过程优先,抛弃过去那种统一化的考核机制,承认不同类型、层次高校之间的禀赋区别。

适度性原则还在于既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作用,又要防止过分拔高论文的功效,既不要指望论文阶段完全解决学生学术素养的问题,也要防止试图取消毕业论文的无所作为论。

4.2 兼顾不同利益主体,建立多样化、差异化的监管体系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对高校的监管和影响是决定性的,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与时俱进,转变监管思路,简化评估标准,使独立学院真正地拥有自主办学的权利,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论文的改革,针对多层次培养模式尝试论文多样化。建立多样化的监管体系,考虑独立学院在办学条件上的不平衡,实施分类检查。

当然,鉴于教育的特殊属性,多样化的监管体系,并非放松管制,而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考核标准,采取结果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监管原则,既考虑静态的结果,又考虑持续改善,将论文的监管看成动态的不断完善的一个环节。兼顾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论文评估专家组成上,改变过去以清一色名校博导为主的专家阵容,适当增加独立学院名额,实现评估专家的多样性,改善和现实脱离性。

4.3 方法论导向,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及合理的评价体系 取消过高的创新性与学术性要求,重构独立学院毕业论文写作的指标体系,使其符合独立学院实际,从结果导向逐步转向方法论导向,重在考查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受到的学术训练及方法。

进行论文的多样化改革,同时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否则,就会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混乱状况,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收集及综述、过程控制、答辩的形式等都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

4.4 持续进行教学改革,建立模块化的论文课程体系

毕业论文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建立一套贯穿大学教育过程,有机结合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社会实践及毕业实习的有机融合的论文体系。

改革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大学教育重理论、轻思维的模式,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创造能力。改革考核模式,尝试研究报告、课程论文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为毕业论文打下基础。建立配套的毕业论文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写作指导、文献查阅、管理方法论等通用模块和专业前沿、选题研究指南等系列专业课程模块,改变现有的过分依靠导师指导的情况,并通过系列的考核,有效控制论文的过程。

4.5 坚持规范性原则,抓好论文过程控制,真正提高论文质量 在现有环境下,更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论文的过程控制,严格过程管理,完善评价标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要坚持规范性原则,对于不能按照要求达标的论文,要严格处理,杜绝为了应付检查而随意制造数据。

4.6 转变单纯的就业导向,着眼长期的激励措施

社会各界都要转变就业导向下某些错误观念,打破急功近利的想法,还大学教育本来的轨迹。对于论文中的各种主体,要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及过程控制,以满足照顾多元化的利益诉求,立足长期激励,才能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真正的保证。

5 结 论

毕业论文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本科教育的多元化,就业的压力,毕业论文环节需要改革,本文总结出经管类毕业论文的5M原则,即多样化、适度化、方法论导向、学术道德及模块化原则,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应该能够找到一条适合独立学院的毕业论文之路。

参考文献:

[1]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2]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现代大学教育,2009(2):101-106.

[3]田春生.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9(4):63-67.

[4]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8,31(10):203-205.

[5]陈艳娇.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设计方案新构思[J].江苏高教,2011(5):93-94.

[6]徐海成,芮夕捷,马银波.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9):88-91,106.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翻译学;一致性;翻译标准

一、引言

十七世纪,现代西方科学始成雏形。自那以后,科学研究方法论指导下的科学研究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科学主义、自然主义、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等各种方法及研究模式被大量应用于现代物理学、现代化学、现代生物学、社会学等学科。客观、实证、科学的方法论使当代科学研究更接近事实真相和本质。受到西方科学研究的影响,国内各学科也都在致力于加强自身研究的方法论意识,积极促进科学研究方法与本学科研究的结合,比如教育学、应用语言学、市场研究都结合本学科的具体特点对方法论进行了探讨。基于此种情形,加强翻译研究的方法论探讨,推动译学研究的方法论建构已显得尤为刻不容缓。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作为方法论系统中重要的两类方法,以其充分的研究理据,严密的研究过程及科学的分析工具在社会学及各类人文学科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其在翻译研究中的状况如何?翻译研究者是否积极吸纳此二类完善的方法体系帮助自己开展翻译研究?笔者试图通过对定性和定量研究做理论及实践层面上的二维探索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本文全面回顾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起源、定义、所依存的哲学范式、表现形式、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等问题,并结合对山西理工大学顾玉萍的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的考察,探讨其在翻译研究中的比重、体现方式、对翻译研究的推动作用及其意义与不足。经过对定性研究与翻译研究的综合探讨,笔者发现翻译研究中的定性研究主要体现为“翻译教学”研究、“翻译史”研究和“文本分析”研究;而且伴随着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定性研究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体现其优势,帮助解决“何为译”“为何译”“译为何”等涉及翻译全貌的问题。

此外,本文对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发展演变做了细致入微的探讨,并通过其与定性研究的对比揭示其作为一种实证、客观、科学方法的本质。通过考察该毕业论文,笔者对当前定量研究在国内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做了描述,并分析了此种现象背后的生成原因。结合采用定量研究的实例,笔者还阐述了定量研究对于翻译研究的积极性及负面作用,进一步指出研究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与定性研究、理论研究等模式一道将翻译学各领域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设计的发展历程

定量和定性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一直没有间断。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粗略地区分为两个阶段:1)单一式设计阶段;2)混合式设计阶段(Tashakkori & Teddlie, 1998).

1.单一式设计阶段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在某个研究中,要么使用定量设计,要么使用定性设计。不过,有些研究在定量或定性设计中尽量运用多种手段来收集数据。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之为单一设计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定量设计研究处于优势,而定性研究处于边缘地位。定量研究之所以被广泛运用,主要是因为在20世纪定量研究在自然科学中去取得了巨大成功。社会科学为了证明其科学地位也效仿自然科学,它们试图对其研究的对象进行量化,建立两个或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当时,人们认为定量研究成果比语言叙述更具说服力。如果没有数字,人们就会怀疑其研究的科学性。

然而,到了60年代,定量设计开始遭到质疑,定性设计逐渐进入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许多社会科学家认为,社会现实不同于自然现实,简单地将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设计移植到社会科学里是不妥当的。显然,我们不能用研究自然物体(如岩石、树木)的方法去研究人类和人类社会。此外,自然科学家可以孤立地区研究自然物体,但社会科学家昨晚社会的一部分是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的。从60年代起,定量和定性问题的争论变得越来越激烈,两种设计的支持者都坚持各自的观点,强调自身的优势,毫不相让,所以,两类研究者所从事的研究要么是定量的,要么是定性的。

与定量研究方法的主流地位相比,定性研究一直处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边缘。80年代中期以来,围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孰优孰劣,展开了大量的对话和讨论,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研究者们认识到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不同的哲学基础。定量研究秉承实证主义的观点,认为客观世界可以独立存在于人的感知之外,研究者研究客观对象要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而定性研究认为,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取决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

(2)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定性研究旨在理解社会现象,比较注重参与者的观点,着眼于从整体上理解、诠释和深度挖掘被研究对象,而定量研究旨在确定被研究对象的关系、影响和因果,更多地注意个别变量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不关心整体的作用。

(3)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不同的研究路径。定量研究通常从既有的理论出发,提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问卷等工具收集经验证据来验证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突出的是对既有的理论验证或推广。而定性研究则没有理论在先,它是一个创立理论的过程,通过访谈和个案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挖掘和把握,从中概括出论题、论断或理论,本质上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Strauss 和 Corbin,1998)。

(4)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定性研究主要是叙述性的说明,通常用文字而不用数字或测量来描述被研究对象,研究比较灵活,通常包含了多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用数字或测量而不用文字来描述客观现象,主要通过数据来说明统计结果(Krathwohl, 1993:740)。

2.混合式设计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开始意识到这种谁优谁劣的无谓争论是没有结果的,两大阵营之间都作出了和好的姿态。他们认识到,世纪是复杂的,如果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想全面了解这个世界,那么定量设计和定性设计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他们认为这两种设计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彼此可以互补,而不是对立。定量设计可用于大范围的研究,这类研究模式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定量设计的研究结果应用性强。不足的是,定量研究通常过于简单化,生态信度差(生态信度是指研究结果可用于现实生活的程度。为了严格控制研究中没有调查的因素,定量研究通常在实验室里进行。因此,从实验室里获得的结果很难成功地运用于真实情景)。定性研究对现实世界能过做出比较真实的描述,能够展示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但定性研究耗时费力,研究结果的应用性不强(Cohen & Manion, 1991; Keeves & Sowden, 1992)。Marton 和Kendal 提倡两种设计的有机结合。他们说:社会科学家已经开始放弃了介于定性和定量数据之间的虚假选择;他们更关心两者之间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Cohen & Manion, 1991 :42)。Marton(1981)强调说,两种设计结合获得的结果往往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研究对象,与单一的设计方法相比,结果更可靠,信度更高。Markee(1994)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说:“在现实中,定性和定量研究互为补充,共同创造新知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再使用单一的研究设计,他们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设计。

三、翻译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及定量研究

1.该硕士论文的主要内容

对于翻译理论的贡献,严复于我国正如纽马克与英国,奈达于美国。尽管他们理论表述的角度不同,但其理论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所以,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翻译学,正确的方法应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合理部分。因此,该论文的作者主要通过对三者的翻译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中国翻译发展应遵循的合理的方向和方法。

这篇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论述了中西翻译理论进行比较的意义及其各自特点;第二章是对严复、奈达、纽马克重要翻译理论的介绍;第三章是该论文的核心部分,论述三者翻译理论的一致性,作者认为他们虽然在翻译理论的表述上各不相同,但一下三点是相同的:(1)都承认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2)为正确表达原文信息,必要时需要给便译文的形式;(3)译文必须重视接受者。而第四章进一步论述了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一致性;在第五章中,作者又回顾了我们近期翻译理论的发展及其发展模式;第六章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和概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该文章从第一章到第四章运用的都是定性研究的方法。由于该论文主要是就翻译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这就限定了该文章更多的是要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进行的。

2.定性研究在该论文中的体现

笔者在定性研究的目的、形式以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太原理工大学顾玉萍同学的硕士论文“严复、奈达、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一致性”这篇论文作了全面的调查,试图找出该论文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地方,以便总结出该方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意义和重要性。但遗憾的是,定量研究的方法在该文章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严复、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给予实质上的一致性,继而又细分各自的理论并做量化的比较,最后得出三者之间的翻译理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三者理论的区别更多程度上在于说法不同,侧重点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定性研究在这篇硕士论文中的重要性和其指导意义。该论文的作者认为,虽然中英文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不同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特点,但语言的共性大大超过语言的差异性,而且人们对翻译本质的功能的认识也是一致的,因此,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为说明这一点,该作者选择了作为中西方翻译理论家的代表的严复、奈达和纽马克,通过对他们翻译理论核心部分的介绍和比较,来探索他们翻译理论的一致性。在研究方法上,作者主要运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先是在性质上肯定了三者翻译理论的一致性,接着又详细比较三者的不同,最后得出结论,虽然三者的翻译理论在说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其本质主张是相通的而又一致的。

3.该论文研究方法的不足

纵观该论文我们不难看出,该文章虽脉络清晰,言之有理,但总感觉只有理论框架而没有实质的填充物做支撑。笔者认为问题主要在于该文章在研究方法上仅仅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而没有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的主流地位相比,定性研究一直处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边缘,因此,我们的研究要想有说服力,定量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结合对山西理工大学顾玉萍的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的考察,探讨其在翻译研究中的比重、体现方式、对翻译研究的推动作用及其意义与不足。在肯定其定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如果该论文若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法相结合可能会更有说服力,并能对中国翻译理论提出更为细致可行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Nida, E.A. Translating Meaning. San Diamas: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1982.

[2]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3]许钧(主编).《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4]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王佐良.“Two Early Translators Concerned”,《外语教学与

研究》,1981,1,PP1-12.

[6]谭载喜.《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7]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1999.

[8]林语堂.《论翻译》,《翻译研究论文集》(中国翻译工作

[9]林克难.“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中国翻译》第

上一篇:设计原则论文范文 下一篇:装置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