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

时间:2023-03-15 02:59: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014-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议题,它对国家和民族,每一民众个体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而发展和完善,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向心力所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与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也在逐步走向深入。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工作,成果丰硕,通过网络数据库和党报党刊的文献搜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论文有10万余篇,著作12部。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研究。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

理论层面的论述与研究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党的重要会议、文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二是学界结合党的要求进行的更深入、更细微的探讨。

第一,党的重要会议、文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党的重要会议、文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系统的阐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从理论阐述到引领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体现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与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各族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作出了说明,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08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012年,党的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学界的理论探讨主要是深化党纲的纲领性论述,让党的纲领性论述与各个领域能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以下主要从概念辨析、结构层次、历史逻辑等方面来展开。

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体系的研究。从价值——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逻辑构建进行了纵向的探讨,像剥皮一样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对概念体系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硕士、博士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和重大课题项目成果中体现。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出发,凝练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早在2007年,戴木才等人就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二十四字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界的研究为党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进一步明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层次。根据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的论述,学界从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层面做了深入剖析,从指导思想、理念信息、精神文化与社会道德等角度,论述灵魂地位、导向作用,主体地位、目标作用,精髓地位、动力作用,基础地位、规范作用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层次显得更加完整。

进一步探析了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的深度结合。探寻了马克思、恩格斯等导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相关论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理论根基。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根据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发展状况,结合、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方面的论述,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和与时代共同发展的逻辑规律。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用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用研究成果颇多,主要沿着“问题—对策”模式,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思潮、党建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笔者所查阅的文献中,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特别多,应与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人员主要是高校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二是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同时在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系、运行机制、学生的心理接受机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总体上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还显得比较笼统,细化的程度不够,结合具体层次、具体专业的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不多,其中从高职学生层面做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部分也比较笼统,或更多的只是冠了一个“高职”的名,实质上还是所有大学生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职教育、高职院校、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程度不够,高职特色不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主要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理论依据、现实困难与实现路径的思路,结合其他学科领域或专业视角开展研究,如传播学中的传播理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互联网的使用等。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在党建方面,主要是从党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展望

1.紧密结合行业领域,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深度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将全面进入体系性研究的时代,将以课题项目为载体,与具体的行业领域结合更为紧密,论述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并将理论研究指导该行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好地融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就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而言,也将会更加紧密地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高职院校特点、学生所将从事的行业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来进行。

2.评估评价体系研究将会更加受到重视

就目前众多的研究成果而言,评估评价体系研究几乎是凤毛麟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还是在于其实效性,若无实效性,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实践都无任何意义,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评估、评价研究将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5

[4]中央纪委办公厅、中央纪委研究室.党的十反腐倡廉学习辅导[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6]石书臣、徐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层次性及其把握[J].云南社会科学,2011(2)

[7]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8]廖小平.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探索[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9]徐腾、双传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探索与认识[J].南京社会科学,2013(4)

[10]卢玉、张英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机制优化的对策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11]宁晓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新生代农民工影响力研究[J].求实,201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学生;认同;价值观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概念剖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1、价值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属于关系范畴, 马克思曾经这样表述:“‘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可见,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同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而观念则是打开对价值观认识的钥匙:“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我们可以说,价值观就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看法和观点。

2、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核心,与主体的需要相联系,具体来说由经济基础决定。在一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被称为核心价值观。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3]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区别与联系,共同构成了逻辑严密的价值体系。

(二)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内涵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的实现过程中,高校学生群体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他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群体和重要力量。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其在价值观选择和评判过程中对这一体系产生的情感归属,从而自觉付诸行动的过程。具体有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内容和步骤。认知认同是高校学生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过程;情感认同是高校学生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内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的过程;行为认同是高校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外化为自己的行为的过程,是衡量高校学生对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高校学生思想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积累完善起来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对高校学生更是发挥着导向和凝聚的重要作用。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4]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高校无疑扮演者重要角色,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学生中实现认同承担着重大责任。第三,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当前,高校学生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在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利于学生端正价值观,理性成长,实现自身价值。

二、沧州市部分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

(一)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

本论文的问卷的发放对象是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校学生。问卷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样本的基本背景,内容包括对象性别、所在学校、政治面貌、年级、专业背景等个人基本资料。第二部分是问卷的基本问题,一共有30道题目,其中包括29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这部分题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为提问要点,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展开调查。问卷设计结合了客观情况,具有一定科学性、可信性和有效性。

(二)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结果分析

1、积极因素

首先,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总体状况良好。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认同。在调查中,有92%的同学表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了解程度较高,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情感认同情况良好。其次,多数高校学生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调查中,有87.3%的学生大学期间参加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等志愿服务组织”时,有97.8%的同学表示非常乐意参加志愿活动。第三,高校思政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方面起主渠道作用。调查结果显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教育主题的思政课受到越来越多学生欢迎。

2、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调查中,各高校的学生中都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广度和深度上的缺失。例如:有些同学不熟悉甚至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有些同学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了解不全面;能够完整回忆和准确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7%。其次,各高校学生都不同程度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观与客观上的情感淡漠。在访问调查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冷漠”、“迷茫”、“自我”的态度,更有极少学生对访问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情况存在。最后,各高校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行脱节情况。例如,对于诚信的看法,有81.0%的人认为诚信是为人之本,可是却有60.7%的人有过失信行为;当被问及改革开放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否重要时,有58.6%和31.3%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但当被问及是否经常参加创新互动时,却只有6.3%和23.5%选择了经常参加。

3、归因分析

首先,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涌动对高校学生存在巨大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愈见明显,经济发展机遇增加的同时,社会与文化领域的负面影响加剧。尤其是以某些国家文化渗透为标志,西方一些落后价值观对年轻的高校学生产生影响,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使我国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教育效果弱化,更严重的是在一些学生身上出现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弱化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主体成单向灌输状态,不利于受众的高校学生接受,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阵地。理论传播固然有准确、直接传播知识的优点,但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的前提之下,理论课教育也可能走上负面的道路。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极其重视主动选择。社会开放和网络普及使他们的视野无限开放。单纯的理论说教与他们期望的方式相去甚远,如果课堂教学方法上不注意,枯燥说教的方式更会让学生有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

最后,受众成员自身产生的极大的差异性,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整体积极向上的高校学生群体中,也有部分学生缺乏正确价值观,忽略集体和他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处理事务。另外,高校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丰富敏感,自我意识凸显,自尊心极强但心智和情绪不稳定,容易缺乏辨别和选择的能力。

三、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对策研究

(一)关注受众学生特点,提高知识传播的针对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得到有效传播,方法至关重要。适应受众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今天的高校学生,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灌输,“也要对现实社会中所出现的负面现象进行更为理性的分析和评价,避免大学生思考问题过程中走片面化、极端化的路子”[5],让学生提高认识事物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具体来说,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新生,教育重点应放在帮助其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深入学生中间,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产生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对待二年级学生,要在其专业知识牢固掌握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器素质。在政治理论教学中,要调整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用理论知识剖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对待毕业生,要侧重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培养其职业观和就业观,偏重指导学生步入社会,实现良好的自我定位。

(二)进一步重视课堂教学,巩固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学生对于“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渠道”问题中,有95.4%的同学是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的途径。同学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渠道,有效渠道。因此,课堂教学仍然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主要阵地。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灌输的性质”。 [6]根据这一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定的理论讲解。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讲解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丰富知识容量,从受众学生的角度研究和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结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增强教育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最终落脚点仍然是指导实践。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题中之义。结合高校具体实践,可以着重开展一下几种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例如:假期社会实践,由思政理论课教师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组织或学生自发的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也可采用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如教学专题,教学录像,知识辩论,先进典型报告等。这种方法不但便于在学校集中开展,也丰富的教学形式,受到学生的好评。另外,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校外办学力量,依托学生专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专业上得以锻炼,业务上得以提高,品德上有所磨练,心灵上有所收获。

(四)注重网络传播渠道 提升教学综合影响力

网络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高校学生直接或间接受到网络影响的比例几乎达到百分之百。高校学生在成为网络使用者的同时,更是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兼具受众和主体两个身份。因此,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网络交互活动,可以有效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利用网络传播可以把视频,图像,声音剪辑在一起,增强了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得学生更喜爱更容易接受。在实践中,QQ兴趣群,论坛和微博平台,都成为了学生喜爱造访的网络地址,起到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作用。

(五)增强师生互信对话,形成教育教学新模式

基于高校学生的受众角度,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最佳途径,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尤其应当以身作则,与学生互信沟通,建立良好的对话模式,才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促进认同。讨论式教学就是这样一种可以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讨论式教学中能将困扰自己的社会问题和人生疑问阐述出来,教师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更高要求则是实现言传与身教的统一。教师必须率先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去影响教育学生,教育学生。可见,教育者要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敬佩,更好的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2.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1)

[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人问题的决定[N].人民曰报,2011-10-26: (1).

[5]陈必平.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56.

[6]Barry Chazzan.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Moral Education[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5:85.

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课题批准号:20134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实现

[作者简介]王新刚,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河南

焦作454003

[中图分类号]D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2)01-0039-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提出了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任务,就是要建设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那么,如何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原则追问:传播理性思考

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实现的基本规范和依据,对于传播实现的具体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现实关照意义。第一,人本原则。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要以人们现有的价值信仰现状为根本出发点,建构和营造有效传播的氛围和情境,按照人们的心理接受规律,探索多种传播途径,以达到被人们接受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有效实现要以人们价值信仰现状为出发点,针对人们的价值信仰现状及其外在表现提出相应路径和措施。人们的价值信仰的目标是传播活动及其有效实现的重要依据,人们价值信仰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有其长远的目标和当前短期的目标,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要与人们价值信仰的目标方向相一致,与传播的步骤相吻合,与传播的条件相适应。另外,人们的价值信仰进步与否是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实现有效性的重要标准。第二,主导原则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形成对人们思想意识的主流导向。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自由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民族主义思潮以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流派对于人们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西方的众多社会思潮以多层次、多样化的融合方式出现并迅速向我国传播,它们突破了作为一种学术思想存在于“形而上”的知识阶层中的局限,它们在现代信息传媒的影响下,不断促进“价值观念的变化正在加速,并向全世界扩展”。所以,只有加强我国革命和建设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思潮的主导地位,才能正确地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有效性的实现要求各个环节要协调进行。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认为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活动的完成取决于其机构之间的一致性,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也取决于生产者、传播者、传播途径等各方面的协调。

二、核心途径:主渠道教育

与科学的世界观不可能自发的形成一样,人们的科学的价值观也需要经过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和各种思潮的批判鉴别中,才能得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实现的主要途径就是对人们进行教育,利用完善的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

培养人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析不同社会思潮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柄尺度,它可以度量各种社会思潮有没有价值或者价值的大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就是要人们掌握这个工具,有效地改造和批判各种社会思潮,教育就是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一是必须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柄利刃,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灵活地看待和分析我国的各种社会现象,把握其产生的根源和它存在的意义,这样便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都有其产生的根源和代表的利益集团,用马克思主义可以透彻地看到它的存在和发展。二是必须客观地对待社会上已经存在的社会思潮。这种社会思潮不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引导人们客观地分析,而不能单纯地压制、回避等。三是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教育。用自己已有的武器对不同性质的社会思潮进行批判。只有在真正的实践中才能锻炼出认识社会思潮分析社会思潮的能力。

研究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接受机制,促进科学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形成、发展规律,特别是人们的接受规律。接受活动受接受的动力系统、接受的图式系统和接受的调控系统三个功能性系统的制约。需求和偏好是接受活动的动力,决定着接受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原有的知识架构对客观信息起着选择和整合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接受的质量;而情感和意志则有效地调控着接受活动的顺利进行。一是要了解人们的客观需要,帮助其建立广泛而合理的需求体系。现实中的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个体的需要和社会的存在的差异是其不断前进的动力。在这个差异中形成对未来生活和世界的向往与追求。科学价值观的真理性可以使其顺利地掌握群众,促使人们对科学价值观的接受。但同时,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也为不同社会思潮入主提供了机会,需要加强引导。二是帮助人们建立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知识架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和接受图式,只有清楚中国的革命史和国情,才能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而深远的社会价值,才能真正地接受,并主动排斥其它各种社会思潮。三是引导人们形成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境、高尚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它们对于人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心理保障。同时,还要因人因地而宜,整合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选择和创设合理的接受情境。

三、制度保障:制度规范建设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长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我国市场经济形态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交往状态,决定了只有不断地完善和加强社会各个层次的制度建设。才能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有效地传播。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运行目标,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为资源分配和经济运行的主要调节手段的一种经济形式,它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这样使得精神文化的追求相对滞后,“道德”、“理想”和“信仰”等先进的文化多以工具理性的形式出现。市场经济使传统日常社会中的紧密关系变成了以非人格性的市场互动为基础的交

往方式的陌生人关系,在这个社会里,人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等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伦理道德失去了时代现实土壤。缺乏了关照现实的理论魄力。新旧经济体制和道德秩序会发生激烈的碰撞,造成社会政治道德秩序失衡。只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理性的地位,加强和完善各个层次的社会制度,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

首先,健全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法律法规。要积极推动立法进程,把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的权威来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法律法规是更高层次的具有一定强制约束力行为规范,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健全细化现有的先进精神文化生产的制度政策,另一方面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建立新的政策制度,使各方面的政策制度都要自觉地鼓励和引导人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制度。保证传播制度的“奖先罚后”的运行机制,从利益的层面鼓励具有先进政治文化和政治信仰的人们;完善传播制度的评价机制,通过制度评价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舆论对个体行为进行善恶评价,引导和鼓励人们自觉追求先进文化;完善传播制度的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等方式,营造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氛围。第三,健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管理体制和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多是以成文的形式规定的被社会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则,不同的行业或者部门都有其行为规范,如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要完善这些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第四,形成富有科学价值观的民风民俗。民风民俗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动体现,它反映了民族的文化心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它们有多种表现方式。但多以规范化的礼仪方式得以展现。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健全一批新的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礼仪的基本内容,不断增强人们的认同感。

四、文化氛围:精神产品开发

“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为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和行为方式,对推进和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开发,要服务于社会和人们,融入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高水平的作品向人们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把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使精神文化产品既生动活泼,又能够蕴含正确的价值导向。使人们在享受精神消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通过多种形式蕴含在精神文化产品之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从创作思想、创作选题等方面不断加大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一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诚信文化。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博大厚重的文明凝结成了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形成了文化基因和运行的精神土壤,精神文化产品要不断地挖掘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财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服务。二是精神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性,丰富其时代内涵。建设能够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文化,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精神文化产品。三是精神文化建设要增强兼容性,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在对国外的精神文化的比较鉴别中。形成蕴含和传播先进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

五、舆论保障:先进舆论强势打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4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传入中国以后,实现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有机结合。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从国家角度说,每个社会成员应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体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四个词八个字概括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面对现今纷乱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要坚定爱国主义信念,众志成城,脚踏实地的努力发展生产,让社会主义体制在风与火中得到升华和完善,社会更加稳定使我们早一步实现我们的理想。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和外界的接触也越来越多,虽然我们小心谨慎,但还是有一部分人被腐朽的资本主义思想所腐蚀,影响了现在的年轻一代,于是有很多人的信念动摇了,接着就开始迷茫了,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了。而刚好这个时候,总书记提出坚持“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给世人带来了指明灯,指导那些迷茫的人们重新找准方向,坚定他们的信仰,摆脱资本主义的毒害。因此,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那么,我们怎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

首先,应当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纳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打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要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进一步把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相融合,为全民族团结一致、和睦相处提供更为牢固的精神纽带。

其次,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和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党员干部的言行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决策者,青少年的价值追求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的精神走向,因此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要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再次,核心价值体系规定着政策、法规的性质和方向,而具体政策、法规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因此,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防止出现具体政策与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的现象。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

此外,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于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我们要用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用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文化工程。它不但关乎我们的生存发展,也关乎整个民族的综合品味,不但关乎我们眼前的软实力,也关乎我们长远的硬实力,不但关乎在激烈竞争中我们的国际地位,更关乎在未来岁月里中华民族对全人类能否有像样的文化贡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国之魂;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是继2006年10 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2007 年10 月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之后,党中央再次作出的一个新论断新阐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和前进方向,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会《决定》突出强调的一个重点。

一、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体系则是民族精神支柱的核心。没有正确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就没有文化的觉醒和复兴,民族复兴也就是一句空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精神,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走向,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进行的。只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保证当代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引领社会思潮。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多么不同,不管社会思想多么复杂,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我国社会正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改革的攻坚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已经大大增强。从国际上看,近年来一些国家所经历的“”表明,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如何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变动中聚力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落实好“铸造灵魂、突出主题、把握精髓、打牢基础”的要求,才能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国家兴盛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把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上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国家发展凝聚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体系形态表现出来的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的有机统一体,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精神内核,是兴国之魂。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战争与革命”的岁月,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领导人民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和平与发展”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共产主义只有在它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当代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这样的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创造美好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等,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又逐步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表现为一种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担当精神。在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避免“全盘西化”引发社会动荡;开发和展示时代精神有助于跟上时代步伐,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构筑的精神家园中,社会主义才能生根开花结果,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近年来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亟须建立完善的道德规范体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地指出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为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提供基本道德规范的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激励越来越多的人们向更高层次提升道德境界,促进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形成知荣辱、讲道德、守法纪、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三、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们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以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潜移默化的方式,加强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全过程,贯穿各领域,实现大众化,构筑起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基石。

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下转第30页)(上接第17页)值体系的学习宣传教育。通过学习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更进一步的科学的认识。通过亿万群众思想道德上的清醒与坚定,保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并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自己的言行、科学分辨不同社会思潮、坚决抵御各种错误倾向。

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针对一些领域、一些部门事实上存在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容易出现的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倾向,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关注眼前得失、不注重长久发展的现象,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落到实处,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把理想信仰和思想道德建设状况作为衡量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成效的基本依据,把科学理论武装、理想信仰培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文化建设、教育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核心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文化建设中把握正确方向,升华品德情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的统一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规范。

四是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克服简单化、教条化、片面化倾向,实现科学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宣传教育的政治层面与价值层面的结合、理论话语与大众话语的结合、输出导向与接受导向的结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水平,用人民群众听得懂、愿接受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赢得越来越多的受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处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价值观、、民族文化认同等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制度层面上升到价值观层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整表述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贯推行的精神思想道德体系,从的“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四项基本原则、“两个文明”、“四有新人”,再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基础是一贯相承的,是有合理的生存土壤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制度层面上升到价值观层面,是一大进步。借用M.S.李普塞的一个说法:“效率主要是一种手段,而合法性却提供价值判断。社会群体鉴别一个政治制度是否合法的依据,是看它的价值取向如何和他们的相吻合。”紧接着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列出了7个导致20世纪中期西方社会政治制度丧失合法性的因素:失业的存在,议会妨碍政府的有效运行,私人暴力增长,工业与农业的二元对立,民族矛盾与部落矛盾,知识分子异化,战争失败带来的屈辱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李普塞的吻合指的是国家行为与国家所倡导的价值观的吻合。换句话说,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单单是靠社会存在的舆论来确立,更要靠国家行为来确立。资本主义国家在随后的发展中,一系列的国家行为导致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他们所提倡的自由、平等与实际的剥削、压迫相互矛盾,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就受到不断的挑战和攻击,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连续受到质疑。但是,随着福利主义时代的到来,国家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凝聚力和公民认同感越来越强烈,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又逐渐与国家行为相统一,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文化矛盾不再尖锐。

从这个角度来反观我们的社会,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身的合法性与正义性是无可置疑的,并且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这样的一个价值观与我们党一贯的行为方式是互相吻合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普适性。

中国共产党依据《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并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在当前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正面引导力量,我们可以看到众多诸如感动中国的人和事的存在,指引社会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其合理性与现实性是其继续存在下去的基础。

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

在整个以经济指标为衡量社会发展对象的进程中,精神文化的要求自然会缩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重新平衡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来补充原有的国家发展模式与行为的不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使这些文化理念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样,也具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首先必须是社会主义的,再次“中国特色的”更是点睛之笔。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国家行为模式的分裂导致人的异化和文明危机不断发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克服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对人的发展的束缚。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得以形成,其本质就是人的彻底解放,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呼应了儒家“和”思想中“天人合一”,“天地和谐”,更值得我们欣喜的是,科学发展观已经进入到真正贯彻落实的阶段。从表面看,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只是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方针政策,但实际上却包含了国家价值观的复兴,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与国家行为像契合。同时,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了机制上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上提出的重要价值取向,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文化作为软实力,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按理来讲,文化全球化,即意味着多种文化形式并存,相互借鉴和吸收,共同发展。但今日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化,其实质就是全球文化的资本主义化,或称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化。西方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与中国相距甚远,甚至完全对立。虽然人权、平等、民主、自由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在资本主义那里得到了强调并不同程度的得以实现,但是社会主义也同样在追求着这些价值观并更加普遍、广泛地实现这些价值观。社会主义追求的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是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的价值原则。这也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矛盾冲突更加强烈的根本所在。与西方欧美国家相比,中国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当各种西方文化不断充斥着东方市场时,东方文化却很难进入西方社会的主流。面对全球化的迅速渗入,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意识形态的最高指导。

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存在着诸如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导致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产生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努力消除不和谐的因素和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负面思想,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邓小平文选》[M](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3]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7篇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一、这是中国人民长期艰难探索而作出的正确选择

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核心价值体系,任何一种社会精神文化的指导和中枢,都是由其主流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就有多种核心价值体系成分的存在。在这多种核心价值体系成分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占有主导地位的主流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和权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对整个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层面,产生一种教育和规范作用,起到稳定政治、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近代中国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以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对各种学说、各种救国方案的反复比较和缜密思考之后,终于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二、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

核心价值体系是经济、政治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同时又对经济、政治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一个社会的主流核心价值体系,从来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行动指南,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坚持我国的国体、政体,才能坚持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巩固、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事关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上的统一,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对现实社会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具说服力的批判,深刻阐明了人类苦难和不平等的社会根源。马克思主义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理论品格适合当时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历史需求。*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一样,保持着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造成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三、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决定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意识从来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反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民从根本上达到团结统一的思想政治基础,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唯一正确的思想武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和指导。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行动指南,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形态。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指导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

四、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成功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自*世纪初传入中国以后,实现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中国的具体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得到空前发展。*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一个执政党若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为它严格以事实为依据,深刻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迷失方向。

五、这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同利益群体形成,人们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新思想、新观念大量涌现,整个思想领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动态化的显著特征。在众多价值取向和社会思想中,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13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统一起来,能够指引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沿着正确航向胜利前进,能够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因此,首先要向广大干部群众讲清楚,我们的一切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我们所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所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一定能够及时正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和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要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进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和理论导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增强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前所未有,人们的思想活动日趋活跃前所未有,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前所未有。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对此,我们应该高度警惕,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引导广大理论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判断事物,指导工作,增强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

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理论工作的生命,这是由理论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当代社会,科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把握引导得好,可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对人民的事业起重大促进作用,把握引导得不好,就可能涣散人心、激化矛盾、干扰大局、影响稳定,给事业带来不利影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的崇高社会责任,也是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定自觉地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立足于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牢牢掌握宣传舆论工作的主动权;要广泛深入宣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必须使马克思主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是为解除群众头脑中的各种疑惑,回答群众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因此,必须努力克服理论与实际脱节、与群众脱节的现象,坚持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它成为群众愿意接受、听得明白、能够把握的理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说服群众,拥有群众。

三、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套植根于该民族社会成员意识深处、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调节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观念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人民的主心骨。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礼义廉耻是古代中国的纲常,从礼义廉耻,到后来形成的“三纲五常”,逐渐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但对于维护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否认的历史性作用。

纵观历史、放眼世界,任何国家在任何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只不过内涵有所不同。比如,英国以“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团结”的核心价值观统领其经济社会发展,使其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基础上得以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二战后的德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德意志民族具有一种崇尚理性、勇于反思、尊重知识、严谨认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灾难之后,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可能经受得住灾难和风险的考验,就不可能有长期稳定的发展,更不可能在世界舞台上有所作为。

我们党历来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革命时期,我们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时期,我们形成了雷锋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时期,我们形成了改革创新精神、抗洪抢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不仅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而且从国家治理的高度,阐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他在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就在于我们有这些伟大精神的支撑,就是因为我们党在不同时期都把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种价值体系都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是特定阶级利益的反映。“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所以才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消解的对象。其重要手法之一,就是用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和多党制等所谓的“普世价值”来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特定民族和社会的价值观,都是本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在形成和确立的。脱离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普世价值”所谓只是一种思维中的虚构,现实世界中难觅其踪。我们不能无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现实条件,生搬硬套地把西方理论、观念、模式和思想话语作为标准,来规制中国实际。这是事关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绝不能掉以轻心。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世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领我们发展壮大,关键就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在实践中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

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推进社会不断向前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又指导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推动观念体系与社会实践的双向运动中,我们尤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共处于一个社会有机体中。只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出现“海纳百川”的景象。但必须明确的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绝不意味着对错误思潮放任自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的主导地位绝不能动摇。一方面,对于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错误思潮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正面引导、以理服人,在最大限度扩大共识上取得最佳社会效果。总之,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成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9页)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在通俗化、大众化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主动采取的精神形式。

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一经形成便永恒不变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实践无止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要根据实践的发展,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牢固的精神支撑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

信仰作为人对自身生活意义的深层次反思和终极价值目标的追求,是构建、把握理想信念的精神机制,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并依靠信仰而生活。因此信仰对人类精神、心态、行为有着根本性的引导意义。是否坚定科学信仰是全人类都在关注的问题。目前,由于国际共产主义力量的削弱,国内不和谐现象、多元文化的碰撞与挤压,加上由“经济人”效应导致的信仰物化、信仰冲突、信仰缺失等种种社会不良现象,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强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为培育公民社会主义信念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一、信仰是价值观念的灵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而价值观念的灵魂则是信仰。“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1]价值观念是人的观念的一种,是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的系统。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并发生作用是人们在长期的价值实践中不断地积累价值经验和知识的结果,是主题、人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在李德顺看来,价值观念的来源和本质是“人的灵魂的自我形象”。所以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也就是他的深层精神面貌,决定人的深层面貌的不可能是人的某种知识观等,而只能是“人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的历史方位感”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同等功能的信仰。

信仰就是人们对人生以及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起源、存在、性质、意义、归宿等重大问题的认定和确认,并以此形成人们的最高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对于终极价值的理解和追求形成特定的终极价值观念。正是信仰的终极性,使得信仰居于价值观念系统的核心地位。价值观念是人类价值意识的观念形式。从观念形态的抽象水平和系统程度上,人们认为价值观念大体可以包括信念、信仰、理想和目标等几种形态。为了说明信仰是价值观念的灵魂,就要分析信仰、信念、理想三者的关系。

信念,即人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抱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信念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实际地体验了怎样想和怎样做才有益、有效的基础上,自然地形成的一些思考和行动的模式。当他人的一定总体性、普遍性的观念和态度确立时,信念就成为信仰。

信仰,是人们关于普遍、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一方面,信仰是一种信念,具有信念的基本特征,即对于某些尚未被实现和证实的客观状态、观念等的确信。正像信仰和信念都有“信”一样,不相信的东西当然不会成为信仰对象,另一方面,并不是任何信念都成为信仰,信仰是信念的一种特殊的、强化的高级形式。就像“仰”和“念”两个字的不同一样,信念只是一种意念,信仰则是一个整体性的精神姿态、一种综合的精神活动。只有关于极高或最高价值的信念才能够成为信仰。因此,信仰的实际功能强于信念的功能。

理想,是价值意识的最高范畴。它是以一定的信念和信仰为基础的价值目标体系,这种目标体系以关于未来的实际形象为标志,它为人的思想和活动及其结果提供着自觉的典范或“样板”。从内容上看,理想是信仰中最高(或极高)价值目标的具体形象,从形式上看,理想是知识逻辑和情感、愿望、目的等的统一,是对现实的反映和对未来的价值预测、价值导向的统一。理想的形成和对理想的把握与持有靠的是信仰。因为,信仰本身不仅具有理想所具有的目标性意义,而且它是理想所不具有的一种人类把握和持有知识以外的特别是关于未来的精神机制。信仰依靠它的终极性,能够将现实与未来联系起来并从中获得动力的功能而占据价值系统的鳌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内化为国民信仰

价值观念作为对价值意识的积淀,往往成为意识中深层的心理结构,从而升华为信仰。信仰以浓缩的形式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反映着主体的基本价值观念。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存在和精神生活的本质形式之一,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内在条件之一。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信仰是全部价值追求的指向机制、定向机制、导向机制,人类的精神生活中不能没有信仰。重建信仰是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央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就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转型期间重建信仰联系起来了。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多元价值观念的有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就是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引领和调解。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思想与信仰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意识形态的旗帜,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长期信奉的理论。因此要与信仰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必须要和信仰联系在一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是和信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属于道德的范畴,更要与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人人都信仰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社会才能和谐。这四个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能为广大人民深刻地理解和接受,就可能升华为全社会的信仰。

“法制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只有被信仰,才不至于形同虚设。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成为信仰,才能为社会转型期间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精神家园。从价值论角度阐释,认为信仰是“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的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3]。信仰在人们的全部精神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价值观念中的最高形态,确定了价值世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意义,成为了人类价值活动的向导和价值选择的依据。无论是当代中国具有转型期特点的信仰危机还是世界范围内主要以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特征的信仰危机,其本质都是人类价值活动中的选择冲突。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成为信仰,才能为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精神动力。信仰既是基于现实又是对现实的超越。这种基于现实与超越现实之间的张力就以动机的形式外化并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共同的信仰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上的凝聚力。共同的信仰是一个阶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员团结起来的精神基础、精神动力。有了共同的信仰,就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评价标准,就可以使人们在行动上向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奋斗。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国民信仰的几点建议

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价值观念的反思、变革和冲突,正日益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时代性的突出问题。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也必然包含和预示着价值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发展,要求建立起一套与之相应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系,并将其内化为公民的共同信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各项建设。

首先,信仰的形成并不神秘,都有其后天形成的实践机制。列宁指出,在“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要以自己的行动来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存在着“作为规定的主体的存在中所具有的对自己的确信,就是对自己的现实性和世界的非现实性的确信”[4]。人们的信仰是离不开现实和实践的。心里想的和口头上说的,如果没有现实的东西不断地加以证实和强化,就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仰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兴旺,取得的一系列的成绩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信仰的最坚实和宽广的本体论基础,但是在实践中展开的现实总是具体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践也不断将其消极的方面显现出来,要做到巩固信仰就要依靠群众共同努力,不断地在前进过程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增强信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信仰来确立,就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合理性中展开。

其次,要加强信仰的科学化建设。信仰也有科学与不科学、合理与不合理之分。错误的违背科学的信仰会造成人生道路上的根本方向性的错误。自觉地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科学为确立个人信仰为基础,是形成正确信仰的根本保证。人类最好、最有效的信仰只能来自科学、依靠科学,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因此,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不能抽象化、口号化、简单化和庸俗化,否则就会导致理论与现实脱节。要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全人民,教育和引导人们深刻地理解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同时我们不要不断地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和创新,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地“和自己时代的现实接触并相互作用”[5]。

最后,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信仰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重视意识形态对人的行为的整合功能。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实践社会信仰控制的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从主观环境上令歪门邪道无机可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气;尊重信仰多元化,面对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不断强化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认可的共享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从而使人们在内在观念的支配下自觉地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对任何社会、国家和执政党来说都是适用的。

参考文献:

[1]袁贵仁.袁贵仁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

[2]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极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4]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10篇

不可否认,文艺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的发展是不相同的。

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无产阶级的文艺只有同封建主义的文艺、资产阶级的文艺进行激烈的斗争,才能生存和发展。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就深刻地比较了无产阶级的文艺与资产阶级的文艺,要求用真正自由的、公开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去对抗伪装自由的、事实上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列宁指出:“在以金钱势力为基础的社会中,在广大劳动者一贫如洗而一小撮富人过着寄生生活的社会中,不可能有实际的和真正的‘自由’。”在这个基础上,列宁深刻地指出了资产阶级的文艺的实质,认为“生活在社会中却要离开社会而自由,这是不可能的。资产阶级的作家、画家和女演员的自由,不过是他们依赖钱袋、依赖收买和依赖豢养的一种假面具(或一种伪装)罢了。”列宁在严格地区分伪装自由的写作与真正自由的写作、公开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与伪装自由的、事实上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的基础上,认为真正自由的写作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因此,这种真正自由的、公开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不但是进步的,也是纯粹的。

而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的文艺就不是单一的,而是进步文艺与落后文艺、健康文艺与腐朽文艺同时并存。这种社会主义的文艺在发展过程中既会出现堕落文艺,也会出现异质文艺。因此,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既是百花齐放的文艺,又是多样化的文艺。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既包容多样,也尊重差异。

不过,文艺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的发展这种不同绝不像有人所认为的那样,即当前中国,“人们变得日益务实以后,一个社会日益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建设、经济活动上而不是集中在政治动荡、政治变革和寻找新的救国救民的意识形态上的时候,对文学的热度会降温。”这是一种将文艺逐出意识形态领域的论调。这种论调认为,从总体来说,和平时期我们的文艺工作更侧重于满足于人民的精神需要,而不是侧重于把大家都鼓动起来去跟谁斗。“一般地讲文艺有三个作用:认识的作用、教育的作用、审美的作用。在和平时期,它审美的作用、娱乐的作用就比平常突出,过去叫做歌舞升平。如果我们追求的是安定团结,就要创造一个歌舞升平的局面,就不能把歌舞里面搞得火药味十足,好像不知道还要跟谁斗一场。”这种片面强调文艺的审美作用和娱乐作用的论调极大地助长了当前文艺在娱乐上的畸形发展,瓦解了文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这种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论人类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时指出,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出现在统治阶级中间,“因为在这个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而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谋生的主要泉源),而另一些人对于这些思想和幻想则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他们准备接受这些幻想和思想,因为在实际中他们是该阶级的积极成员,他们很少有时间来编造关于自身的幻想和思想。”不但统治阶级需要这种关于自身的思想和幻想的编造,其他阶级也需要。而文艺也积极参与了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和思想的编造。否定文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这种地位和作用,无疑是对文艺的贬低。当前,我们提出了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而文艺作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不是片面地强调发展文艺的审美作用和娱乐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既包容多样也尊重差异的文艺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进步与落后的分别,甚至还会出现异己的文艺。因此,这种多样化的文艺如果放任自流,各行其是,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就会迷失前进方向。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这种变化,邓小平提出了进步文艺工作者这个崭新的概念。邓小平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邓小平不但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过程中存在进步与落后的分别,而且正确地规定了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可以说,这是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深刻认识。在《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地提出了进步文艺这个概念。这种进步文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前进方向。当前,进步文艺就是那些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艺作品。

对这种进步文艺进行了科学的界定。首先,确定了进步文艺的内容和性质。指出:“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存在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中。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是文艺创作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才能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优秀作品。”而“关注人民命运,赞颂人民奋斗,激励人民前进,是我国进步文艺的优秀传统,必须始终坚持和大力发扬。”其次,确定了进步文艺的功能和作用。指出:“进步文艺,刻写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昭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深深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风尚。”最后,确定了进步文艺的判断标准。而我们判断一定社会形态的艺术的进步,则主要看它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那些把握整个历史运动的艺术。因为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认识到了整个历史运动,“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是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的,并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所以,巴尔扎克得到了恩格斯的高度肯定。恩格斯在《致玛・哈克纳斯》中认为巴尔扎克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艺术不仅要把握整个历史运动,而且要在把握整个历史运动的基础上积极肯定未来的真正的人。别林斯基在《给果戈理的一份信》中指出:“在这社会中,新生的力量沸腾着,要冲出来,但被沉重的压迫紧压着,找不到出路,结果只引起了阴郁、苦闷、冷淡。只有在文学里面,不顾鞑靼式的审查制度,还显示出生命和进步的运动。这便是为什么作家的称号在我们这儿受人尊敬,为什么即使是辁才小慧的人,在我们这儿也很容易获得文学上的成功的原故。诗人的头衔,文学家的称号,在我们这儿早已使灿烂的肩章和多彩的制服黯然失色了。这便是为什么特别在我们这儿,每一个拥有所谓自由倾向的人,纵然才能如何贫弱,都受到普遍的注意,为什么诚意或非诚意地献身于正教、专制政治、国粹主义的伟大才能,声名迅速地在衰落的原故。”1846年12月,果戈理出版了反动的《与友人书信选集》。在这本书中,果戈理一方面否定了他以前所写的一系列优秀作品,认为那些作品毫无用处;另一方面极力宣扬基督教的顺从与虔敬,拥护农奴制和专制制度,歌颂沙皇和教会。别林斯基在《给果戈理的一封信》中愤怒地指出:“一位伟大的作家,曾经藉优美绝伦,无限真诚的作品,如此强有力地促进俄国的自觉,使她能够像在镜子里一样地看到自己,――这位作家,现在却出版了这样的一本书,凭着基督和教会之名,教导野蛮的地主榨取农民更多的血汗,更厉害地辱骂他们……这难道不会叫我愤怒吗?”别林斯基认为不管怎么样,果戈理的《与友人书信选集》绝不会成功,不久就将被人忘却。而一些与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艺术一般比较容易取得成功,那些与社会组织的骨胳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不成比例的艺术往往很难获得肯定。因此,指出:“只有与时代同步伐,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文艺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可见,所提出的这种进步文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而充分体现。因此,这种进步文艺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前进方向,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样化的文艺具有引领和整合作用。

上一篇:小康社会范文 下一篇:社会主义改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