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06:56:15

社会主义法制论文

社会主义法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制法治发展

有学者言:“法治是一个历史课题,也是一个悠久民族的群体性的文化选择课题,除了历史和文化自身的答案以外,任何欲进行书斋作业的‘学术定位’的企图都是虚妄的。”①那么,如何对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情况作以反思,更非易事。本文仅以中国的法制建设为主体或参照对此进行尝试,或许离目标接近了一步。

一、法制与法治

“法制”一词,古已有之。但对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在我国,“法制”的用法首见于《礼记•月令》:“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惧罪邪。”此处所谓法制,乃指国法、或典章制度,强调法律制度的形式意义。也就是说,任何法律制度,只要是国家(或官府)创造的,即使是酷法、恶法,或专横之法,也属法制,具有一律遵守的效力。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法制不过是人治之下的一种法律统治形式。这种人治之下的法制(“专制的法制”),与近以民主制度为基础的法制(“民主的法制”)有着根本的区别。“近代意义的法制概念及思想,是由西方学者创立的。它强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严格执行和遵守的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学界对“法制”这一概念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基本观点有三种:“一种是从静态的角度,把法制解释为‘法律制度’;一种从动态的角度,把法制解释为严格遵守执行和遵守法律与制度,依法进行活动的一种方式,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统一体;一种则简化为依法办事的原则,即一定阶级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并严格按照法律进行国家管理的原则。”③从的发展趋势来看,许多学者趋于赞同从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将其定义为,“所谓法制,是一国法律制度的总和,它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的合法性原则、制度、程序和过程。”④至于资产阶级思想家、法学家对法制的含义的解释,都是和他们各自的政治主张密切联系的,如有的主张君主立宪制,有的主张三权分立制,有的主张民主共和制,有的主张“议会至上”,有的主张自由,有的主张福利国家等等,不一而足。那么,对社会主义法制如何界定?学界的观点基本一致,社会主义法制即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民意志的法律和制度的总称,是社会主义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各环节的统一,核心是依法办事。其基本要求为“十六字方针”,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主义法制是与社会主义民主紧密相关的。

法治,是一个复杂的法律概念。在西方学说史上,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322)最早论述法治问题。他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的良好的法律。”⑤近代以来,随着自由、平等、人权等人文主义精神的弘扬,人们重在原则和制度层面上讨论法治问题,而把法治的核心归结为“依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其内容大体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在法律之下;法律公开;依法行政;司法独立;保障权利和自由;实行正当程序。二战以后,在国际上,法治的思想和原则又有了新的发展。1959年在印度召开的“国际法学家会议”通过的《德里宣言》强调了三项原则,即立法保持“人类尊严”,防止权力滥用、司法独立和律师自由。可以看出,法制包含两个部分,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是两者的统一体。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形式意义的法治应当体现法治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实质意义的法治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两者不可或缺。其是与人治相对的一个概念。综观法治一词的使用状况,其具有如下意义:它是运用法律治国的方式、依法办事的社会状态、一种价值取向或一种政治制度。因此,社会主义法治应表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依法治国的原则和方略,即与人治相对的治国的、原则、制度和。”⑥其基本内容包括:“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机构改革;完善民主监督制度。”⑦

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历史追溯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在资产阶级统治基础之上形成的,“废除旧法和对旧法的批判继承,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辩证。”⑧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法制”被确定被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之一。⑨然而,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停滞和落后,同时也导致“特权”的急剧膨胀。“在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削弱党的领导”⑩之后,从斯大林时代“人民公仆”的蜕变到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以及最终被叶利钦窃国期间,其法制建设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人治”色彩,法制的原则无力对权力进行制约,社会主义的民主在前苏联被葬送掉。中国的法制现代化道路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法制建设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法制建设时期”。11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和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的法制粗略模式或宏观轮廓予以确立,并形成了基本格局。随之,1957年“反右运动”,停止了继续完善新法制模式的努力,从而宣告了法制大转换的结束,接踵而来的是法制近十年的停滞和大滑坡。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十年法制建设的总纲领和总目标才得以确立。同时,形成了以多样化的法律价值、法律的主导性和法律的至上权威为特征的党的法治观。12

三、社会主义法治——法制现代化

“社会主义法治”概念的形成和理论探索有着较为漫长的过程,其既体现了我党的孜孜实践,又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1.社会主义法治概念的提出:早在1949年1月,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谢觉哉同志就在司法训练班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要资产阶级的法治,我们需要我们的法治。”13然而,其对法治的进一步内涵并未申明。

2.从同志到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治思想的异同和发展。

同志曾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从他早年的“民本”思想,到他晚年的“群治”思想等,“人民”是他一生全部政治思想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他民主观的核心内容。1957年后其群治思想为主的,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为重要方式和手段的“大民主”运动,在“”中发展到极端,使“”既革“文化命”,又革“民主命”,还革“法制命”的大灾难,忽视了民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以及它作为一种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一个目标性机制的重大作用,仅把其当作一种手段。14由于这些思想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1978年以前在“现代性”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1978年以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主要的理论指导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坚持了的人民民主理论,赋予了民主以极高的地位和价值,鲜明地指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论断,并有效解决和恢复了民主应有的价值和地位,“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5在邓小平的“民主立国论”和“法制权威论”16的民主法治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此后,对宪法进行了多次修正,并出台了大量刑事、民事、经济的法律法规,立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政府机构不断进行机构调整,司法机关不断加强法律的监督工作,使得公民的权利意识得以觉醒,对权力的制约、制衡得到初步的加强。

3.十五大“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实践

邓小平同志找到了“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法治道路,但如何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一时代的使命和艰巨任务,历史的落在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及全国人民的身上。1997年7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于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予以确定。“将‘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历史转变”。17这预示者:中国将依靠政府的推进,辅之以社会(民间)的力量,走向法制化(法治化)的道路。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从传统法制到现代化法制的发展过程,其具有下列特征:以非人格化的权威及规则否定人格化的权威,法律规则的肯定性、明确性和普遍性,法律规则的连续性、稳定性,法律体系的完备和统一,法律职业的中立性,司法过程的公开性、程序性。从现代法制的价值合理性及价值标准来看,具有:维护自由、平等、正义,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公共权力和个体权利的平衡。18社会主义法治的推进也应以法制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为依托,在对“传统性”和“西化”的突破上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四、从法制到法治——性的飞跃

(一)性向传统的突破。

主义法治建设在某些程度上要依托本土的法制传统。在我国历史中,一直未出现以商品为基础的社会形态,长达数千年的封建法制的“专制”,使人民从心理上疏远了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词语。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虽然主张走法治之路,但终是自觉不自觉的蒙上“人治”的色彩,的十年浩劫,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打上了值得警示和反思的烙印。然而,近二十年的法制建设为“法制”向“法治”的跨越准备了基本备件,如法制体系的基本形成,公民法治意识的增强,法学界在立法中的广泛参与,国家领导人思想的大转变等等。

1.对“人治”之彻底否定

“人治,指的是主要依靠一个或一批权威人士来推行的。”19人治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强人政治。在统治者足够强大的时候,其统治的社会可能是一种有序、安定的社会。然而,再强大的人也有不强大的时候,再聪明智慧的人也有糊涂失策的时候。因此,一治一乱是人治造成的必然结果。由于“法制”侧重于静态制度的描述,虽然也有动态的内涵,但其终未排斥人治的成分。所以,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中,出现了领导人意志的绝对权威,而造成众所周知的许多恶果。“法制”与“法治”虽一词之差,但其从根本上否定了“人治”,在国家的治理方式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对“德治”的重新定位。

“所谓德治,指的是主要依靠统治者品德的力,良好的社会教化及爱利民众的政策而推行的政治。”20德治是一种柔性的治国方略:它建立在一套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伦理和道德规范也是柔性的、劝导性的;其维系手段也是柔性的,即主要依靠社会、风俗环境熏陶、道德榜样感染、社会舆论及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和内在信念加以推行。而法治则是一种刚性的治国方略:法律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不允许逾越的,因而是刚性的;其推行的方式和手段靠的是外在的强制,也是刚性的。可以看出,法治与德治作为两中不同的社会治理方略,各有其特点。

在我国,“德治”思想有着深厚的人文背景。孔孟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其本质要求统治者要爱人,方能使国家大治。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的方略后,同志紧接着又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将“德治”与‘法治’联系在一起,两种治国方略并用,以“法治”为主,以“德治”为辅。这既是对“德治”新形势下的重新定位,同时也是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从“法制”到“法治”的又一突破。

3.对党的领导方式的显著调整。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无从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然而,在国家的政权得以稳固以后,如果将党的地位再置于法律之上,那么难免会出现唯党的意志是从的局面,长官意志将成为最终的权威,发展的结果是党内部的严重腐化,苏共的发展结果便是最有力的佐证。强调“法治”,并不是否定党的领导地位,国家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但是,党仍然须作为一般的政治团体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活动。邓小平同志曾说:“美国有个尼克松,日本有个田中,都得上法庭,为什么我们的领导人不能上法庭呢?党组织也不能因为自己是执政党就把自己置于法律之外,否则,社会之中就存在一个不受国家法律约束的特殊集团,社会主义的法制也就荡然无存了。”21由此看出,邓小平同志肯定了法律的最高权威,法治核心之一的法律至上原则。这可以看作是邓小平中“民主法治”思想对我党领导方式的显著调整。的十年是唯党意志的十年,甚至出现了更换国家领导人也不经法定的任免程序的情况。如果在“法治”的建设中,没有对党的领导方式进行明确界定,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或许又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二)现代化向“西化”的突破。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的法治产生于近代西方文明,是人类走出蒙昧迈入文明的创造物,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然而,中国由于先天的缺陷,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的法治。美国学者昂格尔认为,法治产生于西方而非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形成现代型法的秩序的历史条件——集团的多元主义、法理论及其超越性宗教的基础。22因而,中国形成了主要表现为行政命令方式的官僚法(管理型法),而西方形成了自主、普遍适用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尽管在中国文明形态中,我们也会发现导致了多元集团产生,导致某种超验的世界观的社会变化。但是,这两种因素并未结合在一起,也没有通过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现代法治。23因为在传统的中国,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意义的是社会和谐,这也是支配人们思想的全部观念,然而,奠基于封建等级身份观念上的社会却无论如何形成不了现代法治的法律至上的神圣观念,因为严格来说它不是实在的规则与准则,而是模范行为的模式。24所以,尽管中国也曾有诸如儒家和法家等关于人、社会和法律的一系列观点,比如儒家主张符合伦理典范的习惯礼议,法家主张官僚政府以及强制执行官僚法,但双方确实从某种不言而喻的共同(礼仪)前提出发进行论证的,而这些前提根本不允许他们捍卫甚至承认现代法治原则。25传统中国的流行做法完全是以家长方式处理事务。26法律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工具色彩和官僚政治色彩。因而,中国产生不了现代意义的法治,也确实不需要现代意义的法治。27

社会主义法治在中国传统的背景条件即如上所述,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型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即在法制现代化发展中,既体现对西治文明的继承,又在本土条件下,完成了质的飞跃。

1.对资产阶级现代法治思想的移植。

现代法治思想根源于西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能完全排除“西化”的倾向。在以“法制”为主旨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基本是排斥“西方”的,仅将其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层面,而未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治国状态。在“法制”向“法治”的转型中,法学界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法治”思想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社会主义法治在某些方面移植了西方的现代化法治思想。譬如,著名的法学理论家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的思想中蕴含着许多现代化法治的理性的东西,其“人民”、“法律至上”、“社会契约”、“权力制约”等主张包含着相当的合理内核,其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文化财富,社会主义法治应当对其优秀的成分加以承继,并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扬弃。由于西方法学家和社会实践者的合力,使得西方的法治思想具有了取得广泛认同的基本内涵,而这种以民主为基础的法治思想正是社会主义进行法治建设所不可或缺。

2.结合本国实际的重新定位。

“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化,属于‘非西方后发展社会——国家的法制现代化’,是由外部刺激引发或外部力量直接促成的传导性的社会变迁过程。这样的法律变迁有一个很大的落差,即我们不是在西方文明方兴未艾之际来实现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法治化,而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已经高度发达,以至于出现某种弊端和危机,并开始向后工业文明过渡之时才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28这样,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面临着本土化和国际化(以西化为主要特征)等诸多因素影响,从“法制”到“法治”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重构自身法治文明的要求,同时,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在接受先进法治文明之后,结合本国实际进行再定位。

⑴社会主义法治的社会基础。“大家普遍认为,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基础,民主政治是法治的政治基础,理性文化是法治的文化基础。”29由于“中国领导倡导的国家社会主义法治融入了下列因素: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并且市场的成分在逐步增加,但较之其他经济制度,国有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在对人权的理解上强调稳定,主张集体权利优于个人权利,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权利。”可以看出,其社会基础包含如下因素:

a.“市场经济是法治社会的基础性推进力量。1987年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终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而且在实践中有了显著成效,这是法治社会形成、发展的最具基础性、广泛性、深刻性和现代性的强大动力源泉。”31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有力政治保障。没有中共的领导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其仍然是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协商合作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基础。

c.中西人文精神的合璧:重构法治的精神基础。同志曾在五十年前说过,“被束缚的个性如得不到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32这启示我们:包括社会主义法治在内的一切制度都是以彻底解放人作为最高宗旨的,也表明了社会主义法治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相依相生的关系。黑格尔也说:“历史对一个民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靠了历史,才能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法律、礼节、风格和事功上的发展历程,法律所表现的风格、礼节和设备,在本质上是民族生存的永久的东西。”33社会主义中国在法制建设中,在反思自身历史的同时,在人文精神方面,应吸取西方之长,以补己之短,达到精神文化及理性文化的交融。

2.社会主义法治的标准和要求。总体而言,要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使法律成为治理社会的主要手段,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从立法上讲,建立民主合理的立法秩序,立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建构一个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行政执法讲,政府要依法行政,尊重民权,接受监督;从司法讲,要保证司法独立,确保司法公正。从法律文化上讲,要有先进的法学理论,公民要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最核心的是:

a.法律至上原则。法律至上,即为“任何个人与法律相比,法律都具有更高的权威。”34其构成包括“内在品质要件:公民权利神圣和外在形式要件:规则至上。”35法律至上原则是内在品质要件和外在形式要件的统一。有学者更指出: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比法律的实质合理性更重要,奉行严格规则主义应是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36所以,法律至上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理应置于首要位置。所有符合人民共同利益,符合宪法精神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党派、社会组织都必须接受法律法规约束,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与个人。

b.权力制约原则。在国家机关之间建立分权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权力制约的理论不能不深入并吸取其合理的因素,“邓小平同志说: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同志讲过,这样的事件在英、美、法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邓小平同志一方面讲了我们不搞西方‘三权分立’那一套,另一方面也讲了党权与政权要分开。权力不宜过分集中。”37无论是、,还是广西玉林四个市委书记“前腐后继”,从制度上看无不是因为权力太大,没有制约机制造成的。所以,在“法制”向“法治”的转型中,应该对权力的监督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

c.司法独立原则。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的共同特征。其含义是赋予法官以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的独立的自由裁判权。在“法制”的背景条件下,虽然赋予司法机关以独立的地位,但实际上司法机关成为其他国家机关的附庸,在人事任免、财政制约的情况下,司法机关的职能无法依法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其他国家机关的特权思想。在“法治”的背景下,应当建立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司法制度,同时,对一切由法官说了算的职权主义司法制度依法进行监督,防止司法专横。

从终极意义上讲,作为一种表征进步与文明的治国方略的法治,既是一种理想,也是一个过程,并无所谓好坏良莠之分,唯一有所区别的只是我们践行的差异。由于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是一个渐进行的发展历程,既要革除人治意识的心理障碍,又要结合社会的广泛参与,革除人治意识的心理障碍、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的增强等仍有一个时间的期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也为以后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在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下的法治进程会有序展开。

及注释:

①《从法制到法治》程燎原,出版社2000版

②④《法•宪法》舒国滢、周叶中编审法律出版社2001版

第95、102页

③《法理学》李龙主编武汉大学1996年版第214页、第239-240页

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学》商务出版社1983年版第199页

⑥《法理学》葛洪义主编政法大学1999年版第258页

⑦《法理学》蒋晓伟主编同济大学1999年版第266-269页

⑧⑨《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6-517页

⑩《苏共亡党十年祭》黄苇町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02年第3期第95页

1114《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家》刘作翔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第138-145

12《法治论》王人博程燎原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第2版第292-294页

13《二十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夏禹龙、顾肖融主编重庆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2页

152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332页

16《略论中国法制化的指导》沈晶载于《行政与法》2002年第1期第25页

1718《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法理学》张文显载于《法商》2001年第1期第35-36

1920《论作为治国方略的德治》焦国成载于《中哦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6

22232425《现代中的法律》(中译本)[美]昂格尔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86、96页

26《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译本[美]高道蕴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导言

27《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治》杜宴林原载《法制与社会》(长春)转引在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4期第27页

29《中国法治与行政立法改革》[美]裴文睿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5期第139页

31《我国法治社会形成中的主要因素》刘瀚原载于《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转引在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2期第22页

33《》黑格尔著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34《中国法制改革学术讨论会发言摘要》王利明载于《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第12页

35《论法律至上原则的构成要件》载于《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48页

36《“法律至上”论断》谢晖载于《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第3页

社会主义法制论文范文第2篇

理念是指信念、思想和观念。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一定的法治理念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所决定,一旦形成,便相对固化于人们的思想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持久性,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表现为什么样的立法、执法及守法行为。因此可以说,法治理念是法治活动的灵魂,决定着法治行为及法治效果。另一方面,法治理念的形成和树立又具有长期性、不稳定性,需要全体政法干警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与时俱进。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

中央政法委决定20__年对全体政法干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政法干警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治本之策,是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时代要求,这一理念的提出具有复杂而特殊的历史背景。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日趋复杂多样,改革攻坚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国民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经济、科技、国防实力显著提高,民族凝聚力明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综合竞争力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和理念不断产生,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领域里也难以避免地受到西方法律文化和法治思想的冲击,导致一些政法干警、检察干警的执法思想、执法观念产生混乱,执法工作出现偏差,尤其在执法层面,执法不公、执法不文明、执法不严格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和阻滞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

从国际形势看,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影响我国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加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总体来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当今时代不变的主流,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时期,世界局势总体保持和平,我国周边局势比较平稳,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快速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二、为什么要开展业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时代的需要。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时期,必然要对政法机关提出新的要求,政法队伍、政法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就必须有一个科学、明确、符合时代需要的执法指导思想,因此说,中央在政法系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十分必要、非常及时的战略举措。

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各种经济成份不断出现,使经济实体呈现多元化,必然导致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利益也同时也发生着变化,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发生,使处在快速变化阶段的司法工作者有时不知如何面对,司法执法相对滞后的情况比较突出,如何有效服务、怎样服务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因此,这种客观发展要求司法机关在执法办案中要体现出公平、正义,维护各个阶层群众的合法权益,这也要求政法机关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的法治理念。

稳定的需要。中国要发展、要富强、要崛起、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因素还大量存在,改革和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有的甚至引发。社会管理、经济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极易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甚至导致严重刑事犯罪高发。而担负维稳重任的政法机关,就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使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法治理念。

法制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司法体制等上层建筑的改革和调整也必将提上日程。这些体制、制度的改革和调整,包括司法制度、执法机制怎么改、如何改,如何才能适应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需求,也需要我们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认识。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首先要对我国国体政体加以明确,即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西方国家法治理念的根本的区别。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当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相适应,其中也包括对各国现代法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融合,但决不能盲目移植和照搬西方国家法治理念和民主政治模式。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键是要坚持我们的国体和政体 ,坚持人民民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

执法的需要。在建设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日益增强,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我们政法队伍、检察队伍在执法中存在的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的现象,甚至执法犯法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上述行为的背后存在着不合时宜的执法观念急需纠正,混乱的执法思想需要澄清,不适应新形势的执法思想迫切需要得到改变。

对此,我们一方面要用好这个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面对新形势,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必须主动应对新挑战,积极适应新要求,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能力、公正执法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些,必须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政法干警头脑,也就是说,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政法工作。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四、怎样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在政法战线开展的一场深刻的社会主义法治理想信念的思想教育,要开展好这场学习教育活动,就必须做到:学习认识阶段“五个明确”,对照检查阶段“五个结合”,整改提高阶段“五个与时俱进、五个保持不变”。

(一)检察实践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做到学习认识“五个明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要理解和掌握上述重要思想就必须做到“五个明确”。

1、明确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进行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让执法者树立和形成遵守法律并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案的自觉意识,通过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实现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法治”是迄今人类社会探索治理国家的最合理模式。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完成了了我党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依法执政,把依法治国理念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2、明确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一切执法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者,在执法实践中要体现执法本质,体现执法为民的宗旨,要时刻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就要求我们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要和蔼,要急为人民群众所急,想为人民群众所想,要依靠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执法中尊重保护人权,防止和杜绝乱作为和不作为。

3、明确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价值是经济学的概念,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用在这里讲就是比喻执法要围绕着公平和正义进行,公平和正义是法治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或中心,法治就无从谈起。我国法律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同的人犯同样的罪,要受到同样的处罚,有罪的不追究,无罪的反受“追究”,合法的利益受到保护,不合法的利益也受到“保护”,这就不能体现公平正义。法律是最讲公平的,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提前公布于世,人人都明白,谁触犯就追究谁,理所应当,这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道理,不依法办事,不严格执法,违法不纠,就不能体现法律的威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要求就无法体现。

4、明确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法治的大局就是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执法者的工作就是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大局,现阶段就是服务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总之就是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为此每一个政法干警都要胸怀全局、立足本职、正确履职、努力工作,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服务大局与严格履职的关系,大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

5、明确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是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的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本文权属文秘港:]的基本方略。

司法机关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党的领导与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和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都是宪法规定的原则,都是保障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要坚决纠正把党委督促依法公正处理案件等同于干涉司法活动的错误认识,更要坚决防止借口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抵制和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领法学舆论阵地,坚决反对打着依法治国、“司法独立”的幌子否定党的领导,其次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第三自觉服从党对政法工作领导和监督,做到令行禁止。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要与检察实践紧密联系,做到对照检查“五个结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理论指导,同时也与政法工作、检察实践密不可分。通过学习统一了认识,增强了理解,明确了内涵,关键还要与我们的检察实践相结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办案,实践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的,就要下功夫去改正它,哪些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差距的,就要认真去弥补它,在这个过程中检察工作、检察干警要做到“五个结合”。即一要与履行检察监督职责相结合;二要与“规促”专项整改活动相结合;三要与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四要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五要与“双创”活动相结合。

(三)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取得长效,做到整改提高“五个与时俱进、五个保持不变”

具体讲就是要在检察实践的整改阶段中做到“五个与时俱进、五个保持不变”。即执法观念和执法策略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保持不变;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必须与时俱进,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始终保持不变;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必须与时俱进,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始终保持不变;检察机关是履行职能 的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始终保持不变;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必须与时俱进,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始终保持不变。

社会主义法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刘少奇;法制思想;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1)01-0092-06

一、研究概况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后,刘少奇研究工作才逐步展开,刘少奇法制思想的研究则起步稍晚,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但真正开始学术研究,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纪念刘少奇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召开以后,刘少奇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相应地,刘少奇法制思想引起了学术界的一定关注,出现了较为可喜的局面。1996年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学术界、理论界在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深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通过网络和翻阅大量报刊,搜集到公开发表的有关刘少奇法制思想的资料,据不完全统计,13年间(1996-2009),有关刘少奇法制思想的论文约30篇,其中以张英忠的《刘少奇民主法制思想永放光辉》和韩亚光的《刘少奇法制思想探析》等为代表;专著有《探寻法的现代精神――刘少奇的法思想与法实践》(赵明著)、《刘少奇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董一冰著)、《刘少奇与中国社会主义》(吴东华著)等;论文集有《刘少奇与新中国》等;原始文献《刘少奇年谱》、《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刘少奇自述》的出版为刘少奇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史料。现尝试将学术界论及的有关问题加以归纳、评述,供大家批评、指正。

二、研究论及的主要问题

学术界和理论界主要围绕刘少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典性著作,从不同角度切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术研究。纵观学术界13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肯定了刘少奇法制思想的历史贡献

“少奇同志为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系统地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这一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至今仍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论者不但对刘少奇担任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问及其前后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考察和梳理,而且对刘少奇关于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给予了较高评价。王汉斌通过考察,指出刘少奇“在党和国家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数论者通过对大量史料进行梳理和总结,充分肯定了刘少奇在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所做的开拓性或历史性贡献。曾庆雄认为这种开拓性表现在:第一,通过决议,加快立法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工作的需要;第二,刘少奇特别注重人大的监督工作;第三,率先建立人大代表视察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这个新事物,同样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刘少奇不仅在理论上论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而且在实践上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施行付出巨大的心血。论者通过考察刘少奇在起草宪法、指导选举、宣传和阐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方面的工作,对刘少奇的贡献做了肯定性的评价。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法制建设的基础和根本

论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不仅是刘少奇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重要方面,而且“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和根本”。

1.一个有伟大功效的制度

刘少奇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正是建立在其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的深厚基础之上,才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有伟大功效的制度”,具有任何旧的议会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优越性表现在哪里?刘少奇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最便于群众参加管理的政治形式;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

2.不断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在我国确立的历史还不长,各项制度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亦是如此。

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论者认为,刘少奇非常注重选举的实质而不是偏重于选举的形式,“我们首先注重的不是这一套选举的形式,而是它的实质,就是说,要使人民,主要使劳动人民真能选举他们所乐意选举的人去代表自己,并要代表能忠实地把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反映到政府中去”。刘少奇较早地注意到了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如果不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就有脱离人民群众,起不到反映人民意愿、监督政府执行人民意志的可能。论者认为“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其现实针对性。”

有效的监督是完善和巩固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环节。早在延安时期,就提醒我们,要想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窠臼,必须依靠人民民主监督。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基础上,论者认为刘少奇明确提出了加强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监督的思想。“好的干部如果没有经常的监督也可能变坏。因此,对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应实行监督。除了广大人民的监督以外,还必须加强各级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认真实行国家的监督。”论者还进一步概括了刘少奇监督思想的内容,包括党的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上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监督机关监督等。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法制建设的正确方向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刘少奇不仅较早地关注和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思想,“而且许多内容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政法工作更是刚刚起步。在千头万绪中,刘少奇高瞻远瞩,紧紧抓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政法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是一大理论贡献。

1.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做好政法工作的前提

刘少奇认为只有正确区分,才能正确处理。而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刘少奇为此提出了机关同时也应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关的重要思想,论者对此看法一致。公检法“这三个机关对敌人是机关,对人民来说,要成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关”。论者指出,刘少奇强调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两类不同的矛盾,对敌我矛盾采取的方法,对人民内部矛盾采取民主的方法。这就为从根本上防止发生错误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中国的执法和司法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此外,一些论者还通过文献考察,指出刘少奇“首次提出了两类矛盾的思想和人

民内部矛盾的概念”。

2.倾注心血,全力参与领导调整政法工作

论者通过考察刘少奇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政法调整工作,专门对刘少奇法制建设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掘。1958年“”后,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政法工作出现了不少偏差。为了克服“”造成的困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刘少奇对政法工作的偏差做了认真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这几年的政法工作,就问题方面来说,总的经验教训是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主要是误我为敌,打击面过宽。……没有把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清楚地、严格地、细致地区分开来。同时,又没有严格区分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两种不同的方法。……要强调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论者认为刘少奇在这一时期所做出的思考,对政法战线的纠偏和调整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历史地看,刘少奇对政法工作的调整倾注了更大的心血和精力,尤其是指导中央政法小组起草《关于一九五八年以来政法工作的总结报告》等文件。论者无不遗憾地指出,这一指导性文件本来能够有力地推动政法工作的调整,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被搁置了。

(四)完善立法是法制建设的前提条件

依法治国的过程,首先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而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备,立法是前提条件和基础。论者指出,刘少奇首次提出了把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随着主要矛盾的改变,国家工作中面临的迫切任务也要随之调整。“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作为第一任委员长,他所面对的是全新的、开创性的事业”,担负着全面领导新中国立法工作的重任。

1.参与领导制订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开始了大规模的法律创制。1954年刘少奇参与领导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论者运用新的史料,详细考察了刘少奇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酝酿、起草直至通过等各个环节中所做的工作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新近披露的史料表明,刘少奇亲自对宪法草案进行过3次修改,发现3次修改共加写和改写44处,涉及条文22处。论者认为:“完全可以说这些修改是重要的修改,是刘少奇对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订所作的重要贡献。”刘少奇还参与制定了一些配套的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等。比如,从一届人大闭幕到二届人大召开这4年多时间里,“他先后主持召开了5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和109次常委会会议,其中包括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视察制度,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作用”。1954年宪法的制订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型,形成社会主义的经济生活架构创造了新的法律基础,它使得逐步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成了可能和必须。刘少奇卓有成效地参与领导了新中国初期的立法工作,“对新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高度重视宪法的权威

刘少奇高度重视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和权威。“是解决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唯一途径。刘少奇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本源。”刘少奇强调宪法作为我国的国家根本法,指出“宪法是全体人民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的”。论者认为刘少奇重视以宪法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没有宪法的这种地位和权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无从谈起。

(五)公正司法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享受权利的重要保障,是司法机关工作的生命线,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法制建设的成败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论者认为,刘少奇对公检法机关真正做到司法公正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对策。

1.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独立审判原则,只服从法律。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也是刘少奇的一贯主张。“不要提政法机关绝对服从各级党委领导。……应该服从法律、服从中央的政策。”这些思想对于处理好党与政法机关关系有重要指导作用。此外,论者还考察了刘少奇对处理公检法自身关系的思想。“我们的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严格地遵守法律,而我们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必须贯彻执行法制方面的分工负责和互相制约的制度。”这一思想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理论渊源之一,对于保证公、检、法三机关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发挥集体力量和智慧具有重要意义。论者进一步指出,它澄清了当时存在的对法制的错误认识,使大家初步了解了公检法机关不仅是的工具,而且还保护人民的利益。

重视司法机关及队伍建设。为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和有关政策,保卫国家建设事业不受破坏,司法机关建设必须加强。刘少奇重视司法机关建设的思想,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段时间司法机关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保障了司法机关的廉政建设,“为依法治国的实施开了一个好头”。除了司法机关建设外,论者指出刘少奇非常关心和支持司法队伍建设。刘少奇明确指出健全法制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他要求司法人员不仅要懂得更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而且要重视业务学习,尤其要注意学习法律,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论者认为,刘少奇为司法机关严格执法,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树立了典范。闻名全国的“刘桂阳案”就是他亲自过问并得到妥善处理的典型案例。除此之外,还有“饲养员破坏耕牛案”的纠正。刘少奇对这些案子的指示,充满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政法干部教育很深。刘少奇要求司法人员不要回避矛盾、掩盖错误、逃避责任,而应当挺身而出,维护真理,维护法律尊严,做到凡属冤案,予以昭雪;凡属于假案,予以;凡属于错案,予以纠正。用改正错误的实际行动,为法立信,取信于民。

(六)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是法制建设的必要条件

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强制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然而仅有国家强制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重视全体人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力求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

1.反对特权,切实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国家一条重要的法制原则。任何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没有超出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和组织。刘少奇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地位,决不应当使党员在国家生活中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只是使他们必须担负更大的责任。”1962年刘少奇严肃批评一些单位有法不依,违法乱纪的错误行为,“有的单位还自己搞拘留、搞劳改,这是非法的,不允许的。此外,有的党政负责人,随便批准捕人,根本不要公安局、检察院这一套。甚至有的公社、工厂、工地也随便捕人。这种破坏法制的行为,必须坚决制

止”。论者认为,这些论述是刘少奇要求坚决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弘扬法治精神、反对封建特权的真实体现。刘少奇还强调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在遵守宪法和法律中起模范作用。早在1954年刘少奇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必须在遵守宪法和一切其他法律中起模范作用。”论者指出刘少奇的这一论述,是有关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早论述之一,是刘少奇反对特权的法治精神的延伸。

2.加强守法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需要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论者指出,刘少奇提出了健全法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全体人民中间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刘少奇认为我们的国家机关也是教育机关,公检法部门是工具,同时还必须承担起法制教育的任务。

论者还尝试对刘少奇法制思想的内容进行理论概括,认为其关于法制的科学思想,从内容上来看比较全面,许多地方论述得很深刻或比较深刻,已经触及了法制建设的根本。论者还对其法制思想没有实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原因得到如下启示:第一,深化和拓展对社会主义法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第二,提升和强化对社会主义法制重要性的认识,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法制建设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中心问题、难点问题;第三,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四,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第五,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中培育法制精神。

(七)刘少奇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几对关系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尤其是在有几千年封建文化影响的中国进行法制建设,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除了做好上述谈到的方面外,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论者一致认为,将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与法制思想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是刘少奇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刘少奇精辟地论述了民主和法制不可分割的关系,并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倾注了大量心血。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制建立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之上,在整个立法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民主的有力保障。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等途径和形式,参与制定法律和法令,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社会主义的立法,是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民主的立法。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既需要人民和政府、群众和领导自觉遵守民主的原则,同时也必须用强制的手段对于那些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侵害人民民利的行为进行惩治,从而保障民主顺利进行。刘少奇不仅强调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的实现要靠法制保护,而且要求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切实贯彻民主原则。刘少奇注重保障公民的民利,认为遵守法律和民利得以实现是相一致的。刘少奇的上述思想在实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仍有现实意义。

2.党、政府与法制的关系

坚持党对法制建设的领导。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中国法制新时代的开启。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1954年宪法的制定和中共的召开,又为新时代的正规化建设奠定了第一块坚定的基石。这一切以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创立和发展,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党对社会主义法制的领导主要表现在:在立法方面,即国家法制的制定是以党的政策为依据的,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并不就是一回事;在司法方面,检查、督促一切国家机关,包括公、检、法严格依法办事,严格遵守法律,不许有任何违反。论者指出,刘少奇认为党对法制工作的领导是政治上思想上的领导,绝不意味着以党代法、以党代政。实际上,党委包办司法工作,就会使党陷入日常事务之中,忽略大方向上对法制工作的领导,这样既削弱了党的领导,又不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学术界对刘少奇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研究,从反对法律虚无主义,重视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建立国家的法制,到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模范守法,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和保证司法公正,再到加强法律监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司法干部队伍等都有所涉及。但实事求是地讲,与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党建思想等的研究相比,其法制思想的研究还很不够。纵观13年来的研究,我们至少可以看到这些成果,从数量上来看,一般总结、归纳性文章多,理论、学术研究性文章少;、应时而作多,长期深入研究少,文章大多集中发表在1998年和2008年前后,即刘少奇诞辰100周年和110周年前后,就是证明。下面谈一下笔者的粗浅想法,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两点不足

1.研究思路不够开阔,重复研究太多。论者多是着重对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表过的主张、意见以及做出的指示进行梳理,总结其对法制建设的重要贡献。而多数论者往往又是对同一个材料或重要论述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阐释,重复研究,缺乏新意,费时又费力。

2.研究深度不够。目前学术界对刘少奇法制思想的一些理论观点尚缺乏深入研究,如刘少奇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内涵厘定不清,对其法制思想的整体性研究不够,对其法制思想的特点缺乏认识等。已中,论者们曾分别论述了刘少奇在法制建设中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只是提及或梳理,遗憾的是并未做深入研究。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少之又少。这种研究状况,与刘少奇的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是不相称的,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也是不相适应的。

(二)几点思考

首先,要引起学术界对刘少奇这一课题研究的认识和重视。同时,进一步发掘新的史料和有价值的文献(如《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等的出版),进行深入研究,使刘少奇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其次,加强现实意义的研究。刘少奇法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文明属性,当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法制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实有必要。将刘少奇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与依法治国、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等时代课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增强时代感。

再次,加强比较研究,拓宽研究领域。大多数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统一法,虽然推动了刘少奇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缺陷和遗憾,较为单调的研究方法难以突出这一思想的独特性和科学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把刘少奇与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方面的思想加以比较,比如:刘少奇与董必武法制思想的比较研究;刘少奇与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比较研究等,从中找出刘少奇法制思想的独到之处,正确认识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把刘少奇关于法制的思想引向深处,这应该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社会主义法制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明确社会主体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传承和交接、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基本守则的制定、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舆论监督和民意调查等几大问题。

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点、最大的优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大进步。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以此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一、政治文明建设要着重解决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问题

民主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邓小平曾经反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联系,这是由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主人这一本质所决定的。我们已经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了与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共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方面的其他一些改革。现在党中央又提出了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可见这种民主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又是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密切相联系的,所以党中央又提出了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怎样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政治权力的传承交接问题应当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治文明建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有关政治权力传承交接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邓小平在总结“”十年浩劫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的特权现象,并具体地分析了这些现象的种种表现和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都涉及到政治权力的传承交接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应该提到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加以解决,进一步加强民主化、法制化和程序化,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制定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守则

进行政治文明建设,免不了要涉及政治伦理问题。对于当政者、掌权者,除了一般的为人之道外,还应当提出更严格的、更有针对性的政治伦理要求,这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是一项重要内容。

为政者的诚信应当成为第一要务。瞒上欺下、搞数字政绩、报喜不报忧,尔虞我诈、妒能嫉贤者不配当领导者。

为人正派、公正是为政者的必备条件,对人对事都应秉公办事。对近者亲远者疏,对敢于监督揭发自己者怀恨打击报复者也不配当领导。为政者是人民的公仆,执政为民是对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贪赃枉法、者不但不能当政,而且应当受到严厉的制裁。

为政者必须勤政爱民。吃喝玩乐、腐化堕落,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者,不能当领导。

为政者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己宽对人严者,不配当领导。贿选拉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要严肃查处,绝不能让其坏了政风政纪。

与黑社会相勾结,充当保护伞,称霸一方,危害百姓者,应当坚决制裁,决不手软。

小肚鸡肠,大事不闻不问;遇有责任互相推诿、上推下卸,遇有权利互相争夺、各不相让,不能团结共事者,不能为官。这里提到的有些问题超出了伦理道德的范畴,但是对于为政者、掌权者先作为政治伦理的要求提出,如果触犯了刑律,当按法律加以制裁。

四、政治制度文明建设要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项制度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但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且政治制度的文明建设,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项制度的文明建设也要协调发展,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革,但相对比较滞后。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五、加强舆论监督与民意调查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还要加强舆论监督,建立畅通的民情民意的采集、公示、反馈机制。

一些分子并不太害怕群众监督,因为他们手中有权。但是,他们却非常害怕舆论监督,他们的腐败行为一旦在媒体上曝光,就很难逃过党纪国法的惩处。所以,舆论监督是防腐倡廉的一个重要武器。当然舆论的作用还不仅仅限于此,它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得到落实的好助手。

现在,我国还未出台新闻法、出版法,对媒体的管理还停留在政策管理的层次,还未上升到法律管理。怎样在媒体的责任与权利之间求得平衡,既能体现宪法中的有关新闻、出版、言论自由的原则,给媒体以法律的保护,又能体现媒体自身的责任,加强自律、责任意识,在媒体违规违法时可依法制裁,是有不小的难度,但总可以通过借鉴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来加以解决的。

与舆论监督紧密联系的还有一个舆情即民情民意的采集、公示、反馈机制的建设问题。这种机制我国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还不是很健全、很规范、很畅通、很有影响力。在我国早已有党、政领导机关接待上访的机制,解决了不少问题,但这还只能被动地接受送上门来的信息,还缺少可以主动设置议题,包括就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重要的人事任免、各级干部的考核等重要事项主动地征询人民群众意见的机制。现在已经出现了某些民调机构,某些媒体上也出现了一些民意、民调的内容,某些党政机关也采取了一些调查民意的措施,但毕竟还只是一些雏型,很不规范、也缺少影响力,急须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促进和规范,使之成为独立的、规范的、透明度高的、公开公正的民调机制,使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成为我们党和政府依法治党治国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社会主义法制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领导;依法办事; 社会主义法制;

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是依法办事、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用法、遇事找法的法治环境,让我们的祖国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行和坚持依法办事,领导要带头依法办事。①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领导是群众的表率,领导带头依法办事,既是我们的领导做好工作,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带领广大群众学法、用法和自觉遵守法律的需要。②但是,当前我们的一些领导依法办事的意识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乱纪的现象仍然存在,极少数人无视法律的权威,知法犯法,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办事,关键在于我们的领导,特别是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增强领导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就更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③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新的情况不断出现,新的矛盾不断产生。对此,我们必须坚持与进俱进,开拓创新,紧随形势变化,更新意识,创新机制,强化队伍,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才能有效履行新时期赋予的职责。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是。从目前我们的领导状况来看,个别领导不适应这个要求。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一些领导法律意识不够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都有待提高。特别是少数领导“以权代法”的意识还很浓厚,阻碍了依法办事的进行。有的人甚至以身试法,无视国家法律,,贪污受贿,腐败堕落。

领导中产生腐败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这些领导法律观念意识淡薄,有的一知半解,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已构成违法犯罪。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素质的高低是实现依法办事、国家长治久安的决定因素.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更需要领导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否则,即使暂时做出成绩最终还是要裁跟头的。

领导要带头依法办事,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觉性,去掉盲目性。从当前领导队伍的情况来看,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钱与法、权与法的关系。

当前在一些领导中,对钱与法、权与法确实存在着模糊认识,认为有钱就有一切,有权就有一切。他们把金钱看成是至高无上的法宝,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了钱,就算犯法也不怕。有这些错误思想的人,置法律于度外,一心只想抓权抓钱,贪图自己的安逸享受。这些人一旦掌了权,就,搞钱权交易。他们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能换钱的先换钱,⑤能享乐的先享乐。说什么“不玩不乐,一生白过”,“人生能有几回乐,何不潇洒过一回”。他们为了钱不顾集体、国家和他人利益,超越法律界限,投机取巧发横财他们甚至不择手段拉关系走后门,寻找靠山,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骗官。极少数人还错误地认为“权力是硬的,法律是活的”,“有了权就可以改变法律”,因而,他们敢于以身试法,贪脏枉法,什么道德、良心、人格、法律都不顾,胆敢为犯罪分子当保护伞。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不管谁犯了法,都要由执法关依法侦查、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法律是一架天平,是公平的化身,只有公正执法,才能彻底解决搞特权的违法乱纪的问题,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如果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干扰法律的实施,或者利用执法的便利违法违纪;就是一种腐败的行为。我们的领导,一定要坚决抵制那种认为钱大于法、权力大于法的错误思想,同腐败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奉公守法,无私执法,为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作出贡献。

二、政策与法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我国的政策和法律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因此政策和法律有着密切关系。政策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法律是实行政策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障。要保证党和国家的政策得到正确贯彻执行,就要领导依法办事。在经济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歪门邪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违反法纪和政策的种种对策,有很多。领导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无论是不是党员,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对于领导来说,更应该依法办事。奠定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国家的政策。”可见,维护法律和贯彻国家的政策是一致的。搞歪门邪道,很大程度上是领导不能依法办事有关。对违法乱纪现象不是视而不见,闻而不管,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或者是以罚代法,滋长了过分容忍、优柔寡断、畏难手软、息事宁人的情绪,甚至保护了一些坏人。

三、领导与群众的关系。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期,提高领导法律素质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前提和基础,提高领导法律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又取决于领导的素质的高低。现在存在的主要同题是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在实践中不断完备和发展,领导是群众的表率,提高领导的法律素质,这不仅是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用法和自觉遵守法律的需要。如果自身不正,如何能正人呢?我们有的领导嘴里讲依法办事,但是做的是另一套,搞钱权交易,,违法乱纪,就算你平时讲得再动听,群众也不会买你的账。这样的领导不但不能带领群众学法守法,而且损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如果,我们的领导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依法办事就有了可靠保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坚决有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取得成功。

提高全体领导的法律素质,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我们要作长期的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正确处理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做到领导依法办事也不可能一墩而就的。因此,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我们各级领导要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法、用法、守法,真正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一切事务,不断推动依法办事的完善和发展。只要我们全体领导都带头依法办事,我们领导队伍整体法律意识素质就会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也会随之提高,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就会取得更大进步,我们的各项工作就能做得更好。

注解

①《加强法制化管理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福建法学》2000年03期

②《张福森在第五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3-21

③《1.如何增强领导干部法律意识,》 提高行政.doc - 如何增强领导干部...韩健 2010-3-22

④《刍议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不断提升工作水平》2004-11-05

⑤《浅析贿赂犯罪_法学理论论文》_法律论文__706 - 豆丁网2008-2-4

⑥《怎样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豆丁网2012-9-4

⑦《论邓小平新时期对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期刊论文]《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汪风涛 等

⑧《对资阳市棉麻土产果品公司职工经历内容的评论摘录:》_海玲语录_新浪...2009-03-24 22

⑨《邓小平的团结观论》[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邓磊 等

⑩《当今中国腐败的七大根源》《社会科学报》2009年第349期总1149期..

B11《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论述研究》――戴立兴2009-3-36

B12《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具有两重意义》――《楚天主人》1995年03期

B13《江民:高小平理大旗,把建有色社主事全面推向二十一世――在中共第十五次全代表大上的告》《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1997年9月12日)

参考文献:

[1]《论邓小平新时期对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期刊论文]《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汪风涛 等

[2]《邓小平的团结观论》[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邓磊 等

[3]《邓小腐思想初探》[期刊论文]《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曹俊伟 等

[4]《当今中国腐败的七大根源》《社会科学报》2009年第349期总1149期..

[5]《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论述研究》――戴立兴2009-3-36

[6]《浅析贿赂犯罪_法学理论论文》_法律论文__706 - 豆丁网2008-2-4

社会主义法制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新课程提出了街要来,在高中政治课中进行法制教育,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有关法制教育走进高中政治课堂要教育学生树立四个观念,提出了本人的一些初步看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政治课教学重视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法律及其制度的统称,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法律规范是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违反道德原则和纪律规定不一定违法犯罪,但违法犯罪必然违反道德原则和纪律规定。对高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重要的是要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

1教育学生树立“学法守法”观念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剥削阶级作为1个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有时甚至很激烈;国际、国内的各种敌对势力还在对我国进行各种破坏;形形的腐朽思想的影响还存在;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也在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党风不正,社会风气不正,以至刑事犯罪等均较严重,高中学生犯罪年龄趋向低龄化,犯罪行为触目惊心。从内因来看,十五、六岁的时期,生理和心理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物欲的增长与经济来源的不足、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与道德法纪观念淡薄等矛盾。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和教师忽视对这些矛盾进行正确的导,有的学生因而走卜违法犯罪的歧途。要引导这些矛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需要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懂得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努力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将“学法”纳入自己的日常学习范围,坚持经常学习;树立守法的观念,初步懂得依法办事的道理;确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荣辱观。

2教育学生树立“.法律责任”观念

高中学生从家庭、学校、社区逐步走向社会,活动范围愈来愈大,所处理的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愈来愈复杂,许多间题己经不能只靠道德和法律约束,而是要求按照法制观念和运用法律规范进行处理。特别是高中学生在进人中学阶段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需要确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观念,而且在实际上也逐步进入全面“承担法律责任和义务”的阶段。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些基本要求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法制保障。教育中学生树立基本的法制观念,要求他们做到“有法必依”,引导他们从法制高度明确是非、规范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是“法律责任”。如在学习《对人民负责》这一内容时,要注意必要用全面的事实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们的政府,学会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让学生现代法治观和正确权力观。让学生以了解政府、评议政府和感受政府的作为为途径,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社会生活。

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对法律问题说出自己的某种看法。这些问题一般都是与学生有着密切关系的道德方面的问题,比如个人的理想、信念、志向、情感、忧虑等等;或者是爱情、婚姻、友谊、性、职业、工作等等。对学生的价值观有重大影响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吸毒、自杀、战争、罢工、种族主义、言论自由等等,也是学生发表看法、表达观点的领域。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可以是与教师交谈。

3教育学生树立“权利和义务”观念

与社会主义法律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观念,是“法律意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尽的责任。一个人不仅要按道德和纪律行事,而且要按法律规范行事。依法办事,就能受到法律保护,事情才能办得顺利。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应逐步树立同社会主义法律规定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观念。要引导他们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规定既是义务同时又是权利。如:在教《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时,要让学生正确理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分析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从而体会社会七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定坚持人民民主的立场。

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生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既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他们的义务。要帮助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都是有条件的、受限制的,没有条件且不受限制的权利和义务是没有的;对个人权利和义务的限制,正是对他人权利和义务的尊重,是对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尊重;不受限制的权利必然造成许多危害,甚至走向反面,导致犯罪。

4教育学生树立“护法”观念

护法是指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培养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的自觉胜 ,敢于同违法现象作斗争,树立“护法”观念,这是确立法律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整个社会有机体要正常运行,不仅需要每个人履行法定义务、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而且要敢于同违犯法律的现象作斗争。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现在违法现象还比较严重。凡是违法行为都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同违法现象作斗争,才能打击、威慑犯罪分子,保护人民利益。如教学《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介绍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使学生掌握解决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使消费者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和守法。

社会主义法制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新课程提出了街要来,在高中政治课中进行法制教育,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有关法制教育走进高中政治课堂要教育学生树立四个观念,提出了本人的一些初步看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政治课教学重视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法律及其制度的统称,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法律规范是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违反道德原则和纪律规定不一定违法犯罪,但违法犯罪必然违反道德原则和纪律规定。对高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重要的是要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

1教育学生树立“学法守法”观念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剥削阶级作为1个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有时甚至很激烈;国际、国内的各种敌对势力还在对我国进行各种破坏;形形的腐朽思想的影响还存在;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也在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党风不正,社会风气不正,以至刑事犯罪等均较严重,高中学生犯罪年龄趋向低龄化,犯罪行为触目惊心。从内因来看,十五、六岁的时期,生理和心理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物欲的增长与经济来源的不足、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与道德法纪观念淡薄等矛盾。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和教师忽视对这些矛盾进行正确的导,有的学生因而走卜违法犯罪的歧途。要引导这些矛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需要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懂得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努力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将“学法”纳入自己的日常学习范围,坚持经常学习;树立守法的观念,初步懂得依法办事的道理;确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荣辱观。

2教育学生树立“.法律责任”观念

高中学生从家庭、学校、社区逐步走向社会,活动范围愈来愈大,所处理的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愈来愈复杂,许多间题己经不能只靠道德和法律约束,而是要求按照法制观念和运用法律规范进行处理。特别是高中学生在进人中学阶段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需要确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观念,而且在实际上也逐步进入全面“承担法律责任和义务”的阶段。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些基本要求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法制保障。教育中学生树立基本的法制观念,要求他们做到“有法必依”,引导他们从法制高度明确是非、规范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是“法律责任”。如在学习《对人民负责》这一内容时,要注意必要用全面的事实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们的政府,学会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让学生现代法治观和正确权力观。让学生以了解政府、评议政府和感受政府的作为为途径,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社会生活。

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对法律问题说出自己的某种看法。这些问题一般都是与学生有着密切关系的道德方面的问题,比如个人的理想、信念、志向、情感、忧虑等等;或者是爱情、婚姻、友谊、性、职业、工作等等。对学生的价值观有重大影响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吸毒、自杀、战争、罢工、种族主义、言论自由等等,也是学生发表看法、表达观点的领域。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可以是与教师交谈。

3教育学生树立“权利和义务”观念

与社会主义法律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观念,是“法律意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尽的责任。一个人不仅要按道德和纪律行事,而且要按法律规范行事。依法办事,就能受到法律保护,事情才能办得顺利。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应逐步树立同社会主义法律规定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观念。要引导他们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规定既是义务同时又是权利。如:在教《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时,要让学生正确理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分析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从而体会社会七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定坚持人民民主的立场。

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生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既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他们的义务。要帮助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都是有条件的、受限制的,没有条件且不受限制的权利和义务是没有的;对个人权利和义务的限制,正是对他人权利和义务的尊重,是对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尊重;不受限制的权利必然造成许多危害,甚至走向反面,导致犯罪。

4教育学生树立“护法”观念

护法是指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培养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的自觉胜,敢于同违法现象作斗争,树立“护法”观念,这是确立法律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整个社会有机体要正常运行,不仅需要每个人履行法定义务、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而且要敢于同违犯法律的现象作斗争。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现在违法现象还比较严重。凡是违法行为都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同违法现象作斗争,才能打击、威慑犯罪分子,保护人民利益。如教学《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介绍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使学生掌握解决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使消费者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和守法。

社会主义法制论文范文第8篇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现阶段主要观点认为高校法制教育不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是全面的法律意识教育,属于德育范畴。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列为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但实践中对这个问题还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有其独立性,不应从属于道德教育。[1]张晓敏认为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应当还高校非法学专业的法制教育之独立性地位。[2](2)法制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刘颖认为法制教育确定了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推动了公民教育的发展与实践,是公民教育行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主要是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4](2)高校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知法、守法、护法的大学生,这是我国高校法制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培养的前提和关键。[5](3)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6](4)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应当是人的全面发展。[7](5)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并帮助其树立法律信仰。[8]还有论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9]高校法制教育的体系与内容研究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体系构建研究。代表性观点有:韩世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当是兼容“意识”、“知识”和“行为”于一体的法律素质构建,其教育的真正发挥必须依赖一套健全完善的实现结合机制。[10]黄青燕认为应当建立法制教育的衔接机制,实现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课程教育与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11]高校法制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体现于“基础”课程之中。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内容要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核心地位。黄文艺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应致力于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维习惯,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增强依法办事能力。[12](2)应当调整法制教育相关教学内容。沈蓉等认为增加有关经济法内容的教学应当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客观要求,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新经济形势下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13](3)完善“基础”课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构建实用型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系。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应当能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还要能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14]

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原因研究

在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原因的探讨方面,许多学者都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进行研究。1.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颜素珍等对南京地区的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15]郭先根认为,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缺乏领导组织机构和合理规划,法制教育课程尚未作为一门必修课正式列入教学大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持续存在。[16]孙勉认为各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视道德教育,而忽视法制教育,表现为重劝导轻约束、重自律轻他律、重扬善轻抑恶,其直接后果是“站得高、行得低,说得多、做得少,口气大、效果小”。[17]2.大学生法治信仰的缺失。一些研究者通过深入实地的调研,结合调研数据深刻剖析了当代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困境及其根源。如谢山河、黄章华主持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18]张雪芹对转型期大学生法治信仰的调查。[19]王美君以武汉市非法律专业大学生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从基本情况、法律认知、法律服从及运用、法律权利意识、法律心理以及法治教育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大学生在法律意识上的共性特点进行了总结。[20]王西阁认为受传统法文化的影响,法律工具主义思想很难内化为主体对法的动力,传统“无讼”思想也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对法律的轻视。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法制教育单一的途径和高校学生管理行政色彩过浓以及社会现实支持的欠缺都有碍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形成。[21]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径是学界研究最多的问题。具代表性的观点有:1.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在学界已形成共识。陈大文认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理论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22]余国政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客观基础,并从教育观念的变革、课程改革、教师素质结构的改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先德教”和“后法教”分层的教育等四方面来实现两者的融合进行了探讨。[23]2.不断创新高校法制教育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比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的开展。黄文艺认为除了法制教育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之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24]王康康、徐延平认为,应当利用主流传媒对大学生进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大学课堂,发挥课堂教学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环境,将无声的熏陶与有声的教育相结合;走出校园,开辟第二课堂。[25]3.开展比较研究,借鉴国外法制教育的经验。李俊杰比较研究了中美两国法制教育,认为在理论上可以借鉴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实践上值得借鉴的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等经验。[26]车雷研究了英国的学校法制教育,认为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于与公民身份密切相关的法律,强调公民意识的养成;法制教育能够有效利用社会法律资源,为学生提供富有意义的实践教学机会,极富启示作用。[27]4.紧跟中国法治进程,及时调整更新教材内容。“05”方案之后“,基础”课教材经过几次修订,对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有所完善,使理论更加联系实际,贴近学生。陈大文认为,“基础”课教学应当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内部关系,正确认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8]5.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径应当体现人文精神。林国强认为,法治信仰的培育方式应当注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29]蒲鸿志认为青少年法制教育面临人文精神缺失的困境,忽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导致法制教育的功利化。法制教育方法的人文向度是一种创新,强调沟通、感悟、互动和体验。[30]6.重视法制教育网络化的研究和实践,主张利用网络这个新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弥补传统法制教育的缺陷。任莉莎在硕士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增强我国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并提出从三个不同的层面着手探索增强实效性的具体途径。[31]7.优化校园法制环境,营造校园法治氛围,突出高校管理中的法治取向。黄蔡芹认为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言行能产生强烈的致导作用,优化学校法制环境能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起到潜态的影响作用,提出了校务公开制度、学代会制度等途径。[32]王西阁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人治色彩浓厚、行政化趋向严重的现象,对法制教育产生不良影响。高校管理必须秉承法律至上、权利本位、民主自由等法治精神,依法治校,实现高校管理的法治化。要健全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大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等。[33]张庆旭则从诉讼法学的角度专门研究了高校学生处分申诉制度的修正与完善,为保障学生权利、实现校园法治提供了有益参考。[34]

高校法制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研究

高校法制教育原则,是在实施法制教育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这方面的观点主要有:(1)法制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纪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5](2)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应在教学中贯彻三项基本教学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36]应坚持以教材体系为基础,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关联性与差距性相统一的原则;知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37](3)法制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8]关于高校法制教育规律的研究,许多论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王国桢探讨了大学生法制观教育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小学法制教育与大学法制教育的衔接机制;大学生法制观教育与社会法制宣传教育的互动机制;以及高校教育机制。[39]高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和实效性研究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很多学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具有明显的德育功能,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等功能。李璐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基础课”新课程法制教育功能主要有发挥理论、规范向实践的转化功能;扩大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40]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陈大文认为如何提高课程整合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是目前迫切需要化解的难题,需要教育者们深刻理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正确认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41]简要评论近五年高校法制教育研究成就显著。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日益为学界所重视,研究的内容更多更广泛,研究课题更加务实。每年都有一些研究生论文以法制教育为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多样化,突出实证研究。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多样化趋势,尤其重要的是近年来研究者更多地重视使用问卷、数量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很多研究者对高校法制教育现状、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调查,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研究内容呈现专门化趋势,比较研究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跨学科研究的学者。开展高校法制教育研究工作的主要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但近年来也有一些其他专业背景的学者开始研究高校法制教育,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跨学科的研究对拓展高校法制教育研究的视野和理论深度非常有利。但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囿于学科限制,大多数研究法制教育的学者都没有系统的法学理论的学习研究经验,导致研究视野狭窄,研究角度片面,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不足,理论深度不够,研究成果的实效性不强。

社会主义法制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应当科学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不同遗产的性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取舍,将其中合理因素加以继承和改造,为现代的法制建设服务,实现传统法律文化自身的现代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法律文化遗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包括实现法制现代化。而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要求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如何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传统法律文化的阻碍因素化为积极力量,为现代法制建设服务,应当成为认真面对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概述

武树臣先生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一书中指出,所谓“‘法律文化’,是以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总体精神(法统)和宏观样式(法体)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领域”[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统称,是从上古时起至清末为止,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上的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法律文化,有着其独特而鲜明的特点。

(一)“礼法合一”“、诸法合体”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德主刑辅”的原则不断得到强化,最后形成了“诸法合体”“、礼法合一”的法律思想。首先,礼是社会的主要调整手段,被作为治国之道,而法只能成为礼的补充手段;其次“,诸法合一”,公法与私法不分,诉讼法与实体法不分,过分强调刑法与刑罚的作用,法律在这里只是被作为统治者镇压百姓的工具和礼的载体。

(二)国家本位、义务本位

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治主义色彩,主要表现便是在权力与法律的关系上,强调权力大于法律,皇权至上。在立法上法自君出,君主是最高的法律渊源,法律是皇权的附属品。行政与司法不分,行政长官兼有司法权,司法机关缺乏独立性。封建统治者们只注重人们的社会义务,而忽视个人的权利,个体成员的权利受到社会、家族等因素的抑制。

二、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我国法律文化和世界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它却没有得到科学公正的待遇。对其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是把它渲染为中华民族的国粹精华;另一种则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是不对的,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制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必须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制之间是必然会存在冲突的。首先传统法律文化是产生在落后封闭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文化形态;而现代法律文化则是在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次,两者体现了不同社会的价值取向。传统中国社会权力至上,国家本位,义务本位,忽视个人权利;现代社会人人平等,民众的权利意识很强,强调权利本位。这两种法律文化植根于不同的土壤,所以传统法律文化难免会显得格格不入,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抑制当代中国法制变革的消极因素。

另一方面,应当明确传统法律文化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人类历史的积累和沉淀,深刻地影响着广大中国人的法律心理与行为,制约着他们的法律态度及其对法律的认同感。公丕祥教授指出“:缺乏世代相传的民族法律文化心理的支持与认同,无论现行社会秩序受到现行法律规则的怎样强化,它也是脆弱的不稳固的。[2]”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法律文化,更不能割断传统,要注意从我国的传统中发掘积极因素,使传统发生创造性转换,因为“自由、理性、法治与民主不能经由打倒传统而获得,只能在传统经由创造的转化而逐渐获得。[3]”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历史作为遗产,它的价值不是现代人回到历史中去,而是为现代人开创新的历史提供营养和动力。”对于走向现代法治社会的中国来说,只有协调好法制转型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使传统法律文化发生现代转型,才能为实现法治现代化,建设法制国家奠定基础。

(一)体现“民本主义”思想,重视发挥人的价值

“民本主义”思想源于儒家“民为邦本,本固邦守”的思想。其基本特征是“重民”,强调统治者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爱民”“、敬德保民”、“博施于民”。“民本主义”体现在法律领域,就是要求无论立法还是司法都要以民为本。大家所熟知的秉公办案的包拯主张“:民者,国之本也”,立法应当以利民为本。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在我国时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是值得借鉴实施的。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是以确认、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的。我们的法律实践活动必须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努力实践“司法为民”“、立法为民”“、执法为民”的宗旨。只有真正倾听群众心声、实现群众利益后才可能使广大群众相信法制的力量,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和尊严;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将这一原则贯彻落实到立法、司法、执法过程中去,才可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稳步前进。

(二)推行“礼法并重”,强调道德教化作用

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儒家“德主刑辅”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一思想认为单纯使用强制性的刑罚只能使人一时不敢犯罪,是治标之举;而通过道德的教育作用,增强人性中“善”的东西,可以使人对犯罪萌生羞耻感而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才是治本的方法。

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人们的道德水平却不断下滑,人们开始对依法治国产生怀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2001年1月,同志正式提出了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增强道德约束力,将法律建立在民族的伦理道德之上,才能缓解道德和法律的对立局面,以礼法的互动来保证国家的法制建设的正常发展。

(三)追求“和谐社会”,维系和睦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社会强调“三纲五常“”亲亲尊尊”,追求“和谐”社会氛围,反映在司法活动中就是要求根绝诉讼、以调解来解决民众纠纷。儒家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只要克制自身的欲望,互相忍让,就不会发生纠纷,所有人都应当以和为贵。“无讼”是司法审判的目的,是士大夫阶层的终极理想。尽管当时的“息讼”、“贱讼”思想导致对当事人权益的忽视,但是这种注重调解的传统在缓和社会矛盾、保护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维护社会的整体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现在的司法实践尤其是民事审判中,调解依旧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法院调解原则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被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经验”。通过基层组织、法院等主体进行调解解决纠纷,不仅可以维护当事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还可以减轻司法机关的压力,节省诉讼资源。应该说这种重视调解的优良传统对安定社会、维护团结所做出的贡献是任何其他法律制度都难以比拟的。新晨

(四)探索“混合法型”,适应法系融合趋势

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法律实践活动,探索和总结出了独具特色的“混合法”样式。所谓“混合法”是指成文法和判例法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即“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在司法审判中,对于有法律明文规定的,依照法律进行审理判决。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则适用以往的判例或者按照统治者的意思判决。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制定成文法典,它对于维护全国立法、司法的统一,规范全体臣民的行为,明确行为准则方面是有巨大作用的。但是由于社会生活发展迅速,成文法典又不可能包罗万象,难免会出现法律与现实生活脱轨的现象,这时“判例法“便可弥补“成文法”之不足。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法律实践活动的结晶“,混合法”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过程中,应当好好总结判例法的丰富实践和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在现有法律模式基础上重新构建“混合法”的科学样式,让“判例法”在今天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结语

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而且对世界法律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型成为必然。因此在面向未来构造现代法律制度的同时,不能放弃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应在扬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参考文献:

[1]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社会主义法制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政府诚信法制法治

引言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利益格局和各种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诚信问题不断涌现,而且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也不断促成和激化我国政府诚信问题。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目标和新要求,党中央及时提出要重视抓好“强化和提升政府诚信、创新社会管理、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这三项重点工作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核心是强化和提升政府诚信。如何正确、及时有效地强化和提升政府诚信,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 政府诚信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政府诚信是指政府管理机关对法定权力和职责的正确履行程度,政府管理部门在自身能力的限度内的践约状态,包括政府管理部门的科学民主程度、政府管理部门行政的依法程度、政府管理部门作为公共权力代表的公正程度、政府官员的公信力等。政府诚信是政府自身存在的根本,也是社会诚信的核心。一方面,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石,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良性运行具有主导责任;另一方面,政府的诚信度关系到公共责任和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政府失信于民,就是一种对公共责任的破坏和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其结果必然导致政府威望的丧失与社会动乱的出现。

当前,政府诚信对我国社会的重要性:

1、政府诚信是政府政治合法性的必要条件。政府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同时又是政策、制度的执行者,这就要求政府有较高的诚信度。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政无信必垮。这充分体现了政府诚信对于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作用。

2、政府诚信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政府失信会导致社会公众信心不足、信任丧失,从而导致社会的普遍失信。

3、政府诚信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导。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诚信建设好,国家的方针政策就会取得人民的信任,会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会进一步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4、政府诚信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法治政府必须做到以下要求:一是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性;二是规则必须公布;三是任何一项规则不能溯及既往;四是规则必须明确被人理解;五是规则本身不能互相矛盾;六是规则本身必须规定人们力所能及的事;七是规则必须具有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八是官方行为与所颁布的规则相一致。以上法治政府的要求体现的无非就是对政府的诚信要求。在现代社会,一个诚信的政府必然是法治先行,而一个法治政府必然是诚信政府。

二、当前我国政府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利益差距显著增长

中国虽然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高增长和大幅度减少贫困,但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发展趋势。它远远超过历届中国政府的改革政策设想,也超过了世界银行早期对中国的预期。

在中国社会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成员利益诉求的普遍化、多样化、复杂化,出现了利益矛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部门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差别程度扩大 ,这些差别的核心是贫富差距的拉大。贫富分化持续加大,收入分配矛盾突出,既清楚地表现出利益关系的冲突、利益矛盾的实质。随着经济收入差别的形成,社会财富与发展机会越来越向少数人手中积聚,社会群体形成分化,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没有得到切实保障

相关资料显示,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直接相关领域,如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等问题引发的政府诚信问题明显增多。这些问题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产生了不利影响。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权利屡受侵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力量对比上,无论是在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上还是在利用社会机会的能力上都存在极大的差别。

3、私人领域的人生价值观向社会公共规范领域渗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也开始在一些人中流行起来,成为某些个人的人生价值观。权力与市场的结合使得这种价值观逐步入侵到社会公共领域,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为了自己的特殊利益往往会对社会公共利益形成侵犯。

(二)原因分析

1、法治意识淡漠。政府官员法治意识淡漠,在不少情况下,领导意志高于法律意志,主观性、随意性较强,领导者随意改变规则、越权行事的情况时有发生,依法行政尚未成为政府施政的准绳。政府官员未能真正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行政决策、行政行为严重脱离实际,必然失信于民。

2、法律地位的不平等。我国的政府官员只注重对上级负责,缺乏对下负责、对社会负责。没有严格的、切实可行的政府官员责任制度,政府、法人、自然人的地位不平等。法人、自然人违反了政府的有关规定,政府有权予以惩罚和追究法律责任;反之,政府违反了法律、分割了公民、法人的正当权益,甚至给他们造成巨大损失,政府的相关责任人却得不到有效的法律追究和惩罚。

三、以法治为核心建构政府诚信的主要措施

从法和法治的角度来考虑,强化和提升政府诚信,必须弘扬法治精神,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建立并以法律保障公平的制度、机制、环境、条件和发展机会。为此,尤其需要重视以下的主要措施:

(一)以公平的正义为原则,正确定位政府角色

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必须强化和提升政府的依法行政,加强对种种权力的监督。完善对各种权力的监督机制,是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人民群众是权力监督的主体,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是保证依法行政的基础。

通过监督机制,约束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对权力的任意行使,防止政府官员的腐败。政府管理公共产品、自然垄断和外部经济的手段主要应通过制订有关的各种规则,而不是政府随心所欲地直接干预。

(二)建立社会信任机制

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是信任,信任又靠强力维持是不能长久的。因此,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扩大基层民主,需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体制民主监督,充分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向前发展。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建设抓好了,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的治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涉及政府诚信问题的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和消极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建设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目前,各级政府及其官员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维护宪法尊严和保证宪法实施,维护国家政令和法制统一,是一个重大政治原则问题。各级政府及其官员都要从自身做起,带头维护国家的政令和法制统一,自觉反对和防止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

(三)建立社会缓和机制

社会转型期不可能没有矛盾和冲突,关键在于要将社会冲突控制在社会容忍的范围内,使它不能威胁社会结构的总体稳定。

1、 “社会缓和机制”是“冲突”与“秩序”的统一。只有抽象的社会缓和机制,而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制度建构,冲突与矛盾会引发社会动荡。社会缓和机制必须建立在我国法律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适合国情的具体法律规制的模式。同时,严格规定社会缓和机制的程序,防止政治性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以合法的社会缓和机制形式争取相应的权益。

2、主体限定。社会缓和机制的建立前提是不损害社会和公共秩序,公务员、军事人员以及公共服务行业人员应做特殊限制。因为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其不满可通过其他渠道予以缓解,而不得形成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把公平正义作为政府诚信良序建构的基石,既作为和谐社会良序建构的原则,也贯穿在和谐社会秩序的各种具体措施、路径中。只有这样,各级政府才能正确运用法律手段,妥善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解决好人民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强化和提高政府诚信。

参考文献

[1] 魏昕、博阳:诚信危机――透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 康志杰、胡军:诚信――传统意义与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 王振华:政府诚信问题的经济学透析――产生原因、社会效应和防治对策,2004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 鄂振辉:我国政府诚信问题初探,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增刊. [5]孙福花:我国基层政府诚信问题研究,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硕士论文.

[6]贵:论先秦时期“公平”和“诚信”经济伦理原则,黑龙江省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7] 孙国华、方林:公平正义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则,来源:爱思想网,2012年4月25日.

[8] 贾京霖:和谐社会进程中政府诚信问题研究,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上一篇:医学法律论文范文 下一篇:施工机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