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8:14:04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实验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现象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的设计运用了知识可视化理论和探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设计成现场实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验内容,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心理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这种方式能够精准地传递信息,使心理学理论具现化,并能激发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社会心理现象的兴趣。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是按照循序渐进、分段目标原则,构建出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依次为基础实验、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分别对应培养学生的研究素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整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心理学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设计为避免人文社科实践类课程缺乏监管考核,流于形式的不足,采用了课堂实践和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并纳入最后的成绩考核中。课堂实践教学依据项目式教学理论,安排学生有序进行项目选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和项目评价与考核等步骤来完成整个实践教学内容;课后实践是指社会观摩和社会实践,例如到监狱、戒毒机构、医院、社区、中小学进行社会调研和社会义工实践,提高学生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论

1.知识可视化理论。

知识可视化于2004年由国外学者EplerMJ和BurkardRA提出,是指抽象复杂知识或程序性知识(如,技能学习)的构建和传达可以采用图形、图像等可视性手段达成。知识可视化的直观性、发散性等特点,不仅能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学习兴趣以及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帮助。知识可视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幼儿看图学数字、高中几何画的草稿图、地理中的色彩表示法、多媒体教学、思维导图等等,都是知识可视化的表现形式。

2.探究性学习理论。

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提出探究性学习观点,指出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为体验情境、产生问题、提出假设、作出推论、试验并验证。美国著名教育家施瓦布建议,在介绍正规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学生到实验室里做实验,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知识。为了使探究性学习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老师要搭建共同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进行充分而深入的探究交流和知识共享,还要让学生得到权威(专家教师或者书籍资料)必要的指导。

3.项目式教学(PBL)理论。

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组成小组,通过他人(同伴或教师)的协助或指导,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中体验、在探索中创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式教学一般可分为选择项目主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项目评价与反思等几个阶段。从这几个阶段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主完成。因此,PBL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创新精神。

三、双实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管静、万义平在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中,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保证、三个结合、四个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方案。“一个目标”是培养财务管理应用能力。“两个保证”一是实践计划保证,二是实践教材保证。“三个结合”是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科学建构双实教学体系,就要提出针对性的双实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双实教学计划,策略落实双实教学安排,多渠道提供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1.双实教学目标。

教学总体目标是科学系统地构建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心理学人才;教学子目标是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和实践的整合;促进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问题实际能力的提高;提高心理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将子目标细化明确,我们编制了具体的社会心理学课程技能项目清单。在设计编写该实验实践类技能项目清单时,遵循了“两性一论”原则,“两性”是指一方面要掌握研究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掌握将社会心理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技能,“一论”是指技能条目的设计要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为基础。

2.双实教学安排。

国外大学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都在时间上有明确规定。比如英国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实习占全部课时的50%;美国社会工作硕士生两年课程中每周有三天到机构实习、两天在校内上课,实习时间超过50%。我国教育部规定大学本科生四年期间实践与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年,多数学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3左右,个别专业比如艺术类专业可以达50%。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经验,双实教学时间大概占整个课程教学时间的50%,考核占40%。教学安排如下图,按照问题导入—理论探讨—心理实验、社会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问题导入部分是让学生在开课阶段初期集中地提出并在其后随时提出有关社会心理的实际问题,结合于讲授教材的有关章节,准备相关案例分析。正式上课时,结合案例以及近期新闻和社会热点,作为引入。并在学生讨论后,对案例和事件进行深入评论,将实际联系到本堂课程的知识理论。通过这种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的做法,达到有的放矢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增强学习兴趣。理论探讨部分以教师讲授展示为主,向学生系统传授经典的社会心理概念、实验、理论和前沿进展,为全员参与的形式;采用课前社会心理学前沿报告、小组讨论促使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和深入分析,丰富相关知识的支架,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理论解释现实话题,促进社会心理学知识向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转化,并且能够形成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同时,双实教学改革还丰富了教学手段,引入课前社会新闻心理评析、小组讨论、社会心理学实验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观摩学习、自我分析报告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前三种方法针对课程实验,侧重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和深入理解;后四种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于社会心理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自我心态的调节。

3.双实教学模式的评价反馈。

对双实教学模式的评价及反馈是调整完善教改模式、确保其良性运行的关键,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改思路、修订教学计划、健全教学手段,才能保障社会心理学教改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对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及反馈可以从四种渠道收集信息,即社会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专家对双实教学的评价、学生对双实教学的评价。社会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包括社会对学校和学生实践活动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对学生实践态度的评价,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实战能力的具体评价;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评价,以及实践内容对学生的适宜程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专家对双实教学的评价是指学校从事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专家组织对教学改革的评价,包括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分配是否合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等;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评价是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效果评价,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等。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课程内容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35-02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科学的基础性分支学科之一,它在心理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社会心理学课程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核心议题是个体如何受到他们现实的、想象的与隐含的存在所影响,内容涉及自我、人际关系、群体与社会等层面,思考人作为社会存在的行动与思维规律,其不但对于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培养合格公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将社会心理学列为通识课程。然而,我国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在内容体系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应以理论本土化、适应社会需要、实验独立设课为主要方向而展开改革,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一、当前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落后,未能及时反映国际主流研究的新内容

仅就美国而言,专业社会心理学期刊就有20多种,此外能够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刊数以百计。以美国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报》(JPSP)为例,从1965年至2000年期间就有7277篇。而我国高校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依然以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美国经典研究成果为主要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国际主流社会心理学研究水平,能够反映的20年80年代以来的新内容很少,更遑论最新研究进展。如“微观理论”是二战后社会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是,能够在现有教材中所反映出来的依然只有“挫折―侵犯理论”、“期望理论”、“激励双因素理论”等较少内容。

(二)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

自1978年学科恢复以来,中国人已经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学术自信等方面的原因,敢于把这些研究成果编入教科书的极少。目前除“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等极少数理论外,几乎都未进入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之中,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与热情。

(三)课程内容体系教学重心失当

当前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于理论建构过程的探讨,也没有分析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对于描述、解释中国人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适用性问题。西方社会心理学自形成期以来,积累了日益繁芜的知识成果,单单描述这些成果就已经需要大量篇章才能完成。因此,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往往没有办法细致探讨理论的建构过程。而且更大问题是,当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在被引述的时候,通常是作为全人类(自然包括中国人)行为的共性而得以尊崇,而文化心理学指出:文化与情境对于人类的心理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即使在美国,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外在效度也经常受到质疑,它甚至被称为“美国白人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学”,而在遥远的中国课堂上,很多结论却作为关于人类行为的“真理”来传输给学习者。

(四)由于课程内容体系过于繁杂,经常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目前最为畅销的国内教科书通常包括16至18个章节,而且随着版次的增加教材也越来越厚,动辄四五十万字甚至70多万字,而社会心理学的授课时数通常为54课时,即使教师对某些教材内容点到为止,也很有可能无法完成全部章节的讲授。

(五)缺乏统一的学科范式与贯穿整个学科的学科主线

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松散,与普通心理学课程相比,其知识成果远不成系统,社会学取向与心理学取向之争使得有些章节具体而微观,有的章节抽象而又宏观。学生们经常反映缺乏学习主线、对内容记忆的难度较高等问题。国外教材通过划分研究层次并在每一层次内以问题为主导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国内尚未广泛接受这种方法,对于课堂内容体系的编排仍处于缓慢的探索阶段。

二、改革目标与预期效果

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要服务于高校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科学教育的最普遍形式,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社会心理学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授课经验的丰富与积累,可以有针对性地思考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问题,其改革目标与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往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对自身、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往往有一定局限,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认识能力。

二是提高大学生的研究能力。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尚有许多空白点,有许多领域可供学生加以探索,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不能以全面包容已有知识为目标,而是要引导、鼓励学生去探索,并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也应面对这一重要课题,从自己的专业特色出发,让学生更加了解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独特属性、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应该如何适应与改造社会等问题。

三、改革思路

(一)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为导向改革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应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而素质教育最终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专业人才。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往往是“宽口径”的,所谓的“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往往有着多重内涵。

首先,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更加了解自身、了解他人、了解社会,能够妥善处理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设计出既有科学价值又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方案。

其次,要有助于学生社会能力的形成。社会能力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交往和协调的能力,调整、控制和改变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的总和,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社会组织能力等方面。社会心理学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人才为最终目标。

(二)走本土化之路

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必须要根植于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实践的详细考查基础上。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属性,这是其社会心理与行为存在共性的自然基础,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文化与社会情境的影响,中国人必然有不同于欧美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如果不加鉴别地将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作为解释中国人行为的普

遍真理的话,那么,必然会导致滥用与误用的情况发生。

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当以西方学者所提出的普遍性问题作为授课框架,在具体内容上重视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但对其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即使它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人某些日常生活现象(如“基本归因错误”),存疑的态度和提出验证的设计方案还是必不可少的。

走本土化道路不是要求学者另外提出一套完全本土的概念,然后据此设计出不同于国际主流的“纯中国化的社会心理学”。而是在国际主流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命题下,探讨与发现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与外国人相比具有哪些共性特征和独特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积累、提炼日常生活中各种相关的规律现象,最好是在未讲解相关理论之前就让他们首先提出自己的解释理论或假设,然后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来对比自己的解释与经典解释之间的异同,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验证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去观察其有效性和适用范围。这一过程有助于学习者进一步发现已有理论的空白点,发现有价值的社会心理学议题。

(三)进行社会心理学实验独立设课的尝试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可以探索社会心理学实验独立设课的可行性。当前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中对实验过程有所忽视,而实验法等实证方法的引入却是奠定本学科科学地位、促进其高速发展的基础。社会心理学理论具有反身性,它不独立于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之外,它们的传播会导致相关心理与行为发生变化,因此,理论知识不是永远有效与全世界通用的,理论知识的获得思路与方法才更加重要。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由知识的介绍转向知识的获得。

实验独立设课的益处在于:一是实验课的安排更加灵活。需要时可以在相关课程之后,随即让学生们进行验证性实验;也可以安排在相关课程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对比经典实验过程来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二是社会心理学实验独立设课不需要太多的学时,关键在于启发性。只要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即可,如此可以有效地补充基础心理学实验。在独立的实验课时中,验证性实验与自主设计实验可各占一半。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原版教材;双语教学;社会心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03-02

双语教学是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之一是通过引用外文原版教材,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二是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动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优秀教材的选用既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关系到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原版教材由于内容更新快、知识呈现形式丰富生动、语言地道等原因逐渐成为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首选。

我国高校心理学教育开展较晚,但是心理学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却日益彰显,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心理学人才已成为心理学专业的重要教育目标。但是由于我国国内心理学研究水平及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不足,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材中多是反映国外研究成果的内容,社会心理学更是如此。相对于国内传统教材更新速度较慢、说教性强等特点,选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将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了解心理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等。因此,我们选取社会心理学作为试点开展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并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摸索出一定经验。

一、教材选择

教材既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高质量教材的选择更是关系到双语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之一[1]。我校社会心理学开课所选用的英文原版教材《Social Psychology》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 G.Myers主编,在美国有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学系都采用这本书作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的主讲教材。这本教材已成为美国心理学教科书同类教材的一个标尺,其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的风格是其精华所在。同时,它丰富多彩的插图和插话以及崇尚实证、言而有据的表达风格使其成为同类教材的佼佼者。

David G.Myers开篇以单独的一章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随后的部分则围绕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展开,分成第一至第四编(共16章)。为便于阅读,每一章由3~4节组成。每一章以预览开始,以概要结束,便于学生掌握章节的结构及核心概念。同时,教材内容呈现形式灵活多样,采用了大量的插图、观点聚焦、图表等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该书2008年新版中500多处新的引用和举例则关注到了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从而有助于专业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发现自身的学习兴趣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聚焦专栏和联系社会等内容则重点关注当前发生的事件和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些结构的设置,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二、师资队伍

使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是对授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极大挑战。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更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力水平和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双语教学的教案准备、相关辅助资料收集和授课计划的安排都要求授课教师投入相当的精力,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由于原版教材在内容安排、案例介绍和知识点的组织等方面与国内教材存在极大差异,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也要及时转变思路,改变既往生搬硬套的刻板的授课方式,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教师之间更应该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相互听课、集体备课等,从而取长补短,交流经验,以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校社会心理学的授课教师皆为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担任。年轻教师的特点是精力充沛,思想灵活,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能较好地接受新知识、新方法,能够做到教学相长,既锻炼了自身,提高了专业素质,也做到了与学生的较好沟通,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国外教材的普遍特点是知识难度不高,但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并且善于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引用、观点聚集等形式阐述、论证理论。我们所选用的David G.Myers的《Social Psychology》书中多达几千处的研究成果引用既体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原版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多样,涵盖了丰富的插图、说明性图表及插入性专栏等内容,与国内系统化、条理性的知识介绍方式有较大差别。因此,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表现形式,开展多样的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等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在社会心理学的试点授课过程中,无论是课堂上的集体讨论、小组讨论,还是安排学生的课后讨论、资料查阅及完成论文,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及对本门专业课程学习的强烈兴趣,尤其对英文教材中出现的较多案例介绍,均表现出强烈的阅读兴趣。由此,通过本次课程学习,极大地调动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专业学习的信心。同时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课后学习的内容非常多,而英文原版教材丰富翔实的案例,对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习主动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因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较大,对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要求较高,因而更宜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促进双语教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原版教材的内容表达方式、内容结构具有形式多样、例证丰富的特点,因此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CAI课件等载体,将图像、文字、声音等结合起来,活跃课题气氛;把学生之间的主题讨论与教师对难点的讲解释疑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出声朗读并翻译、用英语进行讨论、发言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的发展[4]。目前,社会心理学的双语教学采用中英文兼顾的形式,在课堂授课的初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接受能力,教师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比较多地注意讲解内容的安排、课题的进度安排,及时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地完成了教学计划。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对新教材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教师适时地增加难度,学生参与内容逐渐增多,并且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在社会心理授课过程中加入实验内容,划分小组后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和教师总体把关等过程,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研究中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好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

随着现代高校教育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百分制闭卷考试的一站式考试模式也正逐渐被口试、半开卷式及综合性考试模式所取代。双语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也决定了考试形式可以采取更客观、更有效的考核形式。

由于原版英文教材内容的设置形式与国内传统教材的差异较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把学生平时的表现纳入最终的考试成绩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开展课堂提问、专题讨论、小论文书写和主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多种表现予以效果评定记录。学期结束,结合最后的笔试成绩,综合形成学生的期末成绩。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与质量的评定,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取教学信息与教学效果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学生及时总结,加深印象,巩固知识掌握。综合性的考核评定方式更客观、更公开,对避免学生形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刻板学习模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积极的作用[1]。

在试点教学过程中,《Social Psychology》学期结束的考核方式就采用了综合评定的方式,既兼顾了学生在平时课堂回答问题、讨论时的表现,又把学生完成的论文、实验设计及实施等方面的成绩纳入到最后总评成绩中,最后,汇总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形成学生本学科的最后成绩。

五、存在问题

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更需要学校各方面政策的倾斜与支持。优秀原版教材的选用与有效利用更是对师资队伍、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近几年的社会心理学的试点教学,在收获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原版教材内容的理解等方面。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外文教材内容所涉及的案例、准则与我国实际国情及标准、准则之间的差异。二是学生英语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原版教材的双语授课内容、授课形式等方面的接受能力也就出现一定差异。

总之,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目前虽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它必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大影响,成为现代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阴洪杰,张帆.高等学校双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2]梁文艳.双语教学中使用原版教材开展教学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7,(6).

[3]李香玲.普通心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4]冯晨昱,李桂山.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

基金项目:滨州医学院教学课题(210841)。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就是集中到某一时间段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此学期结束后再进行统一的考试,当考试结束后这期的课程也随之结束。这种教学方式为学模式,然而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各大高校的教学,更便于管理和学习。笔者认为传统的社会心理教学模式并非适合我国高校及人才培养。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传统教学模式仅仅是根据教学进度来教授教学理论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让学生更好的把理论与事件相结合。因此,我们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加入实践的环节,使学生们能从实践中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的本质从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对现在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改革,将其分为三个教学时间段:第一段时间段主要讲授电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最主要的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方法研究、和得出的理论成果;明确指出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并给出自己对社会心理学的建议和看法,最后做出第二阶段的学习安排和课程。第二时间段为学生在实践中做出更好课题与理论基础相结合,学生就自己选择的课程题目而进行操作研究,并完成高品质的研究报告来提交给教师;第三时间段为课上讨论,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展开自己的讨论并与同学教师们互相探讨,得出进一步的结果,也同样可以以辩论的方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可使有些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后续研究,并在基础的报告上提升更高质量的论文。

二、改革学习方法与课堂学习模式

1、课堂讲授与互相讨论相融合

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最为主要、最为经典的学习方法就是讲授法,教师用语言向学生们传授传统的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方法更精准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的同时,教师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从而能进行课堂讨论。进行讨论前,教师应给学生们一个明确的讨论课题,让学生们有明确的目标,而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位同学参与进来发表个人的见解,围绕中心话题,在全部同学讨论结束后得出总结,简短概括出从讨论中得出的结论,把理论知识与讨论的结果相融合得出最终的结论,如有些问题不明了,学生还可通过课后时间来搜集研究课题,对于不爱发言、内向的学生,老师应及时给予启发鼓励,而且要有根据的发表言论,最后得出更全面的总结,通过这样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们能更深入的学习到知识,并能很好的运用到接下来的学习当中。

2、以典型事例进行讨论

电大社会心理学研究被分为三个领域,几乎涵盖了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多数问题,这三个领域分为个体、人际、团体。电大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关系密切,在进行传统的授教中,可以结合个人的亲身经历来进行更好的讨论,这样得出的效果也会比单一的传统授教更为能让人理解透彻。不但如此,还可以能让学生们联系到生活,又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到讨论当中,觉得电大的社会心理学对平时的日常生活有用,可以有效的与身边发生的事情相结合并解释。3、学生扮演角色,充分深入探讨在电大的《社会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应使学生充分的体现在学习的主体部分,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有很多的理论知识单纯的教授,并不容易被学生接受,通过扮演角色,即能使学生有更高的兴趣,又能使这种学习方式更能让学生们接受,从玩中学习,注意力也会更加的集中,从轻松中学习,从乐趣中学习,还能从不同的角色中体验不同的人物关系,能结合自己扮演的角色和之前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更深入的探讨进来,在后期的作业中学生们也会积极的参与进来收到比较好的课堂效果。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

对于研究型教学模式学生会很容易去接受,学生通过课堂的讨论与研究能更好的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1、以组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为主要目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型教学是以学生和小组联系在一起来进行讨论的学习,具体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来分为若干组,每个小组分为几个人,然后任课的教师把任务分别布置到每个不同的小组当中,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课题来进行相应的讨论,结合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进行讨论研究,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得出高质量的报告,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给学生们相应的解答,让学生们加强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深入的去记忆,小组同学在一起学习也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相互学习、彼此帮助,通过这种互帮互助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这种研究型学习局面。

2、引导性学习:强化自我认知能力

研究型教学并不是完全否定了直接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直接讲授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上述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因为基础知识主要是以教师讲授给学生,学生以自主学习认知为主,所以研究新的学习方法就成了学者们首要任务,引导性学习也称为启发性学习,而这种学习方式正符合这一要求。认知的训练可包括基础认知和创新认知。基本认知训练要求学生自身应掌握逻辑与思维的法则,学会合理的运用逻辑,从而更理性的思考问题。教师在电大的社会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和社会关心的问题当中提出研究的主题,集体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辩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细心倾听,充分的去了解学生思考的方式和思维方式,辩论后教师要对其进行点评。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更好的认清某些问题,比如学生自身的武断,仅从个人偏见去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自身经常出现的尝试性错误。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属于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范畴。影响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由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组成,文章通过对内外两方面的分析研究,达到深入认识成人学习的作用。

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存在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人的心理发展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的外部表现——各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变化,还有人的心理需求水平及个体心理整体结构和整体性特征——个性的形成与变化”。①也就是说,分析成人学习的心理保障应从个体内部的认知发生、动机作用、情绪以及外部世界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加以展开。

一、个体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影响个体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老化,“在成年期的发展中,老化是最明显且最突出的发展现象,也是影响成人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②心理老化相比生理老化而言,更具有根本的意义。个体对老化的知觉水平决定了后者对成人发展和学习的作用程度。在成人学习中,心理老化的积极意义主要通过认知、情绪以及动机等内部因素展开。

(一)认知能力

认知对于成人学习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成人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由此得出成人发展和学习的可能性会缺失的结论。就感知能力的研究而言,总体来说,成人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成人晚期,由于成人生理老化引起视力、听力、嗅味觉能力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摄入量以及信息的加工处理速度等。而关于成人记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一般意义上,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反证。进入成年后,“成人的机械识记的减退幅度较大,而且开始减退年龄也较早;理解识记减退的幅度较小,减退的年龄较晚;总体而言成人在机械识记方面不如青少年,而意义识记则超过青少年。”③实验研究表明,成人倾向于有意义地学习,即运用已有经验与知识保持和再现新材料信息。在此意义上,对于成人而言,如果没有生理障碍,学习能力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一般而言,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它是关于智力的理论。自从桑代克对成人学习的心理论证后,应该说成人智力的研究伴随成人学习过程研究的始终。韦克斯勒、卡特尔、沙伊、阿纳尼叶夫等人进一步深化了此领域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智力理论是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和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卡特尔提出的晶体智力以积累经验或获取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学习或训练获得的,有效地论证了成人学习的合法性。而沙伊则从皮亚杰智力适应的前提出发,提出智力下降在60岁后才逐步明显。这一系列研究有效地反驳了成人乏能论、成人大儿童论等错误观念。成人认知能力对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成人认知规律的有效认识,可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成人教学、成人课程、教材以及成人教育目的的有效性和科学化。

(二)情绪因素

成人情绪问题是比较低级的情感形式,它往往由外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整合作用而成,是成人特性的表征。影响成人学习的情绪也是多元的,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反应。成人学习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霍尔认为,成年初期的情绪由青年期的“疾风怒涛”,逐步过渡到“相对平稳,定型化”。而到成年中期,成人能够依据情境体验具体地权衡、调节、判断或压抑自己的情绪,由于生理上的更年期、疾病、老化、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成年中期易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障碍,此时,学习活动更应关注对危机的克服。进入成人晚期后,随着老人的退休,其情绪更具有个性化特色,从共性上看,老年期情绪更多地以情绪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年学习和老年教育更多地应关注老年人的情绪、态度的调整。当前,针对成人的教学、考试,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教育存在普教化倾向,忽略了成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导致了成人对学习焦虑、恐惧、厌恶等情绪。

(三)动机因素

目前,有关成人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类型研究多着眼于社会因素的规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学习理论有米勒的势力场分析论、霍尔的学习取向模式、鲁滨逊的期待价量模式、布谢尔的一致模式、塔夫的预期效益论和克罗丝的连锁反应模式等,这些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社会因素与成人个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又有自身不同的侧重点。如米勒强调社会阶级或成人社会职责的变化产生的学习动机需求;鲁滨逊关注学习动机的强度和变化;克罗丝分析了影响成人学习的有关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成人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具体的运作机制,可划分为动机的产生、动机保持与强化以及动机归因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并非一次性终结的,而是在循环往复地发生作用。其中具体到动机的产生而言,由于成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上将持续一生,诸如社会职责的履行、工作训练、社会变迁、突发事件等都能诱发出一定的需求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各类相关社会因素经过成人认知加工,产生动机需求,由此进入下一过程。动机产生后,多方面的成人学习障碍问题——最根本的是对学习需求的认知问题——制约了成人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也就出现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强度问题,它是利弊因素在成人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转向学习动机的归因问题,也就是成人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内部的积极努力、能力的结果、外部的好运、机遇的归因等都可以产生继续积极学习的动机,反之,则会阻碍成人继续学习,使得已有的经验变为不利的消极因素。对动机作用机制的正确认识,一方面,可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成人学习的目标取向提供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能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提供若干思路。

二、社会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成人个体内部与成人学习心理具有生态环境的保障意义,是复杂的集合体,具有多样、多元性,也成为当前成人社会心理学者研究的热点。成人学习行为是自我动机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成人学习需求来自于生活环境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氛围。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使其形成一个合理的作用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期望、社会群体和教师心理。

(一)社会期望

成人学习相对儿童学习而言,具有更多的社会规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成人学习具有道德价值的功能,尤其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已经被作为成人的一种生存的基本权利,学习是一把生存的钥匙。社会的价值观念要求成人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来自企业、职业领域的科学论证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理论表明,成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生产的高效益和产品的高质量,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成人学习的认可;另一方面,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文主义的回归,导致成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和学习上升为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两方面的整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期望。心理学对成人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社会对成人发展与学习的高期望值基础上,每一个具体阶段都规定了一定的发展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的积极期望具有规范和制约成人学习的功能。因此,有效的社会期望能够促进成人学习的顺利展开,这一作用形式尤其适用于社区教育。

(二)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对于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成人学习本质上属于社会行为,学习场所主要在群体组织中,相对于儿童学习而言,学习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性。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界定为“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学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群”。④这里讨论的是成人群体。社会环境中群体是多样的,依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库的划分,群体分为首属群体以及后续研究者提出的次属群体。前者指单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成人朋友群体等,是建立在自然的人际交往基础上的;后者则是针对前者提出的按照一定的规范建立的,有明确的社会结构的群体,如工厂、学校、单位组织等,是成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成人个体从这个群体中获得角色地位、社会身份以及自我概念等,这一类群体往往成为大规模成人学习的发动者。就群体形成过程而言,群体建立组织化的结构是以社会影响的有效性为前提来预设的,群体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的“人群聚合体”演化发展而来的,而所谓聚合体是指偶然聚合的人群,它们往往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依存关系或隶属感,也不存在结构化和社会角色分化的问题。随后群体基于共同的目的、隶属需求、压力情境以及群体的工具价值等形成有组织的结构化群体。群体中存在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等作用形式,群体的文化、知识资源等通过传播、交流、讨论等形式便具有教育和学习的意义。而且群体思维、群体的凝聚力、心理气氛、士气以及态度倾向等对成人的学习具有规范引导作用,因为研究表明,群体中成人之间存在阶级、阶层纬度的隶属关系、强势因素与弱势因素的制约关系以及同辈群体的融合关系等,出现了从众、服从、依从以及群体极化等社会心理现象,最终群体实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两大类功能。社会性的大规模学习、培训行为,尤其是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由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社会转型引发的学习需求等,都应该是这一意义上的功能结果。群体中的交友小组、讨论小组、学习小组等形式正是依靠成人互学实现的教育功能,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消极意义和因素的预防和排除。

(三)教师心理

教师心理主要研究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与特征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就成人教师而言,他们的社会角色从神坛上走向了成人学习者,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把成人教师的形象描绘为“作为艺术家的角色、作为促进者的角色、作为批评分析家的角色以及作为学习者的角色”。成人教师与学员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平等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探索的伙伴关系。成人学习者的独特规定性制约了成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行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性,同时也不能遮蔽教师自身的心理特征。当前,成人教师多是专职与兼职教师的混合体。叶忠海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国成人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教师与公共教师的比重结构不合理,这导致了成人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不利于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成人教师的心理素养向来是研究工作者或机构关注的焦点,因为成人教师的个性素质对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优秀的成人教师有比较敏锐的教育机智,能够认可成人学习者的体验、特性,尊重成人学习者的人格、热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学技能,能够使“成人学习者学习动机‘内在爆发’,学习气氛‘和谐高涨’,学习过程‘有效控制’,学习意义‘不断发现’”。⑤

[注释]

①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3-31.

②董守文,等.成人学习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126-128.

③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237-241.

④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9-65.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属于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范畴。影响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由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组成,文章通过对内外两方面的分析研究,达到深入认识成人学习的作用。

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存在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人的心理发展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的外部表现——各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变化,还有人的心理需求水平及个体心理整体结构和整体性特征——个性的形成与变化”。①也就是说,分析成人学习的心理保障应从个体内部的认知发生、动机作用、情绪以及外部世界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加以展开。

一、个体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影响个体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老化,“在成年期的发展中,老化是最明显且最突出的发展现象,也是影响成人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②心理老化相比生理老化而言,更具有根本的意义。个体对老化的知觉水平决定了后者对成人发展和学习的作用程度。在成人学习中,心理老化的积极意义主要通过认知、情绪以及动机等内部因素展开。

(一)认知能力

认知对于成人学习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成人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由此得出成人发展和学习的可能性会缺失的结论。就感知能力的研究而言,总体来说,成人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成人晚期,由于成人生理老化引起视力、听力、嗅味觉能力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摄入量以及信息的加工处理速度等。而关于成人记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一般意义上,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反证。进入成年后,“成人的机械识记的减退幅度较大,而且开始减退年龄也较早;理解识记减退的幅度较小,减退的年龄较晚;总体而言成人在机械识记方面不如青少年,而意义识记则超过青少年。”③实验研究表明,成人倾向于有意义地学习,即运用已有经验与知识保持和再现新材料信息。在此意义上,对于成人而言,如果没有生理障碍,学习能力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一般而言,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它是关于智力的理论。自从桑代克对成人学习的心理论证后,应该说成人智力的研究伴随成人学习过程研究的始终。韦克斯勒、卡特尔、沙伊、阿纳尼叶夫等人进一步深化了此领域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智力理论是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和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卡特尔提出的晶体智力以积累经验或获取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学习或训练获得的,有效地论证了成人学习的合法性。而沙伊则从皮亚杰智力适应的前提出发,提出智力下降在60岁后才逐步明显。这一系列研究有效地反驳了成人乏能论、成人大儿童论等错误观念。成人认知能力对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成人认知规律的有效认识,可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成人教学、成人课程、教材以及成人教育目的的有效性和科学化。

(二)情绪因素

成人情绪问题是比较低级的情感形式,它往往由外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整合作用而成,是成人特性的表征。影响成人学习的情绪也是多元的,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反应。成人学习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霍尔认为,成年初期的情绪由青年期的“疾风怒涛”,逐步过渡到“相对平稳,定型化”。而到成年中期,成人能够依据情境体验具体地权衡、调节、判断或压抑自己的情绪,由于生理上的更年期、疾病、老化、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成年中期易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障碍,此时,学习活动更应关注对危机的克服。进入成人晚期后,随着老人的退休,其情绪更具有个性化特色,从共性上看,老年期情绪更多地以情绪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年学习和老年教育更多地应关注老年人的情绪、态度的调整。当前,针对成人的教学、考试,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教育存在普教化倾向,忽略了成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导致了成人对学习焦虑、恐惧、厌恶等情绪。

(三)动机因素

目前,有关成人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类型研究多着眼于社会因素的规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学习理论有米勒的势力场分析论、霍尔的学习取向模式、鲁滨逊的期待价量模式、布谢尔的一致模式、塔夫的预期效益论和克罗丝的连锁反应模式等,这些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社会因素与成人个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又有自身不同的侧重点。如米勒强调社会阶级或成人社会职责的变化产生的学习动机需求;鲁滨逊关注学习动机的强度和变化;克罗丝分析了影响成人学习的有关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成人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具体的运作机制,可划分为动机的产生、动机保持与强化以及动机归因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并非一次性终结的,而是在循环往复地发生作用。其中具体到动机的产生而言,由于成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上将持续一生,诸如社会职责的履行、工作训练、社会变迁、突发事件等都能诱发出一定的需求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各类相关社会因素经过成人认知加工,产生动机需求,由此进入下一过程。动机产生后,多方面的成人学习障碍问题——最根本的是对学习需求的认知问题——制约了成人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也就出现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强度问题,它是利弊因素在成人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转向学习动机的归因问题,也就是成人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内部的积极努力、能力的结果、外部的好运、机遇的归因等都可以产生继续积极学习的动机,反之,则会阻碍成人继续学习,使得已有的经验变为不利的消极因素。对动机作用机制的正确认识,一方面,可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成人学习的目标取向提供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能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提供若干思路。

二、社会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成人个体内部与成人学习心理具有生态环境的保障意义,是复杂的集合体,具有多样、多元性,也成为当前成人社会心理学者研究的热点。成人学习行为是自我动机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成人学习需求来自于生活环境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氛围。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使其形成一个合理的作用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期望、社会群体和教师心理。

(一)社会期望

成人学习相对儿童学习而言,具有更多的社会规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成人学习具有道德价值的功能,尤其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已经被作为成人的一种生存的基本权利,学习是一把生存的钥匙。社会的价值观念要求成人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来自企业、职业领域的科学论证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理论表明,成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生产的高效益和产品的高质量,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成人学习的认可;另一方面,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文主义的回归,导致成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和学习上升为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两方面的整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期望。心理学对成人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社会对成人发展与学习的高期望值基础上,每一个具体阶段都规定了一定的发展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的积极期望具有规范和制约成人学习的功能。因此,有效的社会期望能够促进成人学习的顺利展开,这一作用形式尤其适用于社区教育。

(二)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对于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成人学习本质上属于社会行为,学习场所主要在群体组织中,相对于儿童学习而言,学习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性。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界定为“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学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群”。④这里讨论的是成人群体。社会环境中群体是多样的,依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库的划分,群体分为首属群体以及后续研究者提出的次属群体。前者指单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成人朋友群体等,是建立在自然的人际交往基础上的;后者则是针对前者提出的按照一定的规范建立的,有明确的社会结构的群体,如工厂、学校、单位组织等,是成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成人个体从这个群体中获得角色地位、社会身份以及自我概念等,这一类群体往往成为大规模成人学习的发动者。就群体形成过程而言,群体建立组织化的结构是以社会影响的有效性为前提来预设的,群体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的“人群聚合体”演化发展而来的,而所谓聚合体是指偶然聚合的人群,它们往往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依存关系或隶属感,也不存在结构化和社会角色分化的问题。随后群体基于共同的目的、隶属需求、压力情境以及群体的工具价值等形成有组织的结构化群体。群体中存在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等作用形式,群体的文化、知识资源等通过传播、交流、讨论等形式便具有教育和学习的意义。而且群体思维、群体的凝聚力、心理气氛、士气以及态度倾向等对成人的学习具有规范引导作用,因为研究表明,群体中成人之间存在阶级、阶层纬度的隶属关系、强势因素与弱势因素的制约关系以及同辈群体的融合关系等,出现了从众、服从、依从以及群体极化等社会心理现象,最终群体实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两大类功能。社会性的大规模学习、培训行为,尤其是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由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社会转型引发的学习需求等,都应该是这一意义上的功能结果。群体中的交友小组、讨论小组、学习小组等形式正是依靠成人互学实现的教育功能,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消极意义和因素的预防和排除。

(三)教师心理

教师心理主要研究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与特征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就成人教师而言,他们的社会角色从神坛上走向了成人学习者,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把成人教师的形象描绘为“作为艺术家的角色、作为促进者的角色、作为批评分析家的角色以及作为学习者的角色”。成人教师与学员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平等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探索的伙伴关系。成人学习者的独特规定性制约了成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行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性,同时也不能遮蔽教师自身的心理特征。当前,成人教师多是专职与兼职教师的混合体。叶忠海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国成人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教师与公共教师的比重结构不合理,这导致了成人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不利于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成人教师的心理素养向来是研究工作者或机构关注的焦点,因为成人教师的个性素质对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优秀的成人教师有比较敏锐的教育机智,能够认可成人学习者的体验、特性,尊重成人学习者的人格、热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学技能,能够使“成人学习者学习动机‘内在爆发’,学习气氛‘和谐高涨’,学习过程‘有效控制’,学习意义‘不断发现’”。⑤

[注释]

①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3-31.

②董守文,等.成人学习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126-128.

③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237-241.

④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9-65.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07-04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任。[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的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据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示,2013年,研究生招生61.14万人,其中,硕士生招生54.09万人;在学研究生179.40万人,其中,在学硕士生149.57万人;毕业研究生51.36万人,其中,毕业硕士生46.05万人。[2]研究生规模的壮大,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同时,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必然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以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就成为大势所趋。

二、培养方案及其重要性

一般而言,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从招生录取到课程学习、开题再到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位等多个环节。在所有的环节中,培养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机构为了使研究生培养工作符合培养目标,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制定的教学计划。[3]高校能否根据学科发展的现状以及本校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制订并实施培养方案,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本文选取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12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发现各个高校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三、对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

(一)关于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目标是对教育所培养人才素质结构的一种理想,是教育宗旨、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与归宿,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基本环节有着根本的制约作用。[4]最新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对于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这样界定的:培养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专门人才。其具体规格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具有较系统的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心理实验、心理测量、问卷调查等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

2.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心理学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独立查阅和较为系统地分析外文专业文献。

4.具有专业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能准确地分析、阐释所从事心理学专业的问题。

5.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应用的工作。[5]

比较12所高校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高校都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的要求,制订了心理学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有些高校在具体要求中有所增加,例如增加了公民道德素养以及身心健康方面的内容。

在学制与学分要求方面,12所高校的基本学制均为3年,根据具体的情况实行弹性学制,对于延迟毕业的,5所高校规定最长培养年限为4年,另外7所高校规定最长培养年限为5年;对于提前毕业的,7所高校规定达到相关要求可提前1年毕业,1所高校(江西师范大学)可提前半年毕业,另外4所高校未提及此项。

12所高校的学分在25分~39分之间,均由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组成。

(二)关于研究方向的设置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将心理学分为13个学科方向:基础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法律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而国内高校所设置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将这些方向整合在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以及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中。另外,华南师范大学还开设了计量心理学这一二级学科,这在国内高校心理学培养方向设置上还是比较少见的。

进一步来分析,12所高校中,11所高校的二级学科下都有具体明确的研究方向,只有东北师范大学的培养和研究方向仅仅分为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11所高校的研究方向设置情况如表1、表2、表3所示。

由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不同高校在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的数量上面存在差别,从2个~10个不等。以上所有方向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心理学13个分类中的11个分类相吻合,其中工程心理学和军事心理学未能涉及。这可能跟我们所选取的高校性质是师范高校有关,而工程心理学一般是工科高校(如浙江大学)的研究方向,而军事心理学则是军事高校的研究方向。从表1、表2可以看出,在基础心理学专业中,认知神经科学和基础心理学方向占有重要比重,分别为42.86%和28.57%;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中,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学(36.36%)、发展心理学(29.09%)和认知神经科学(16.36%)居于前三位。这样的方向设置不仅体现了基础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本专业的学科性质,更表明对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探索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取向,这与靳宇倡等人对于西方心理学论文分布[6]的分析结果一致。21世纪被世界科学界公认为是生物科学、脑科学的时代。[7]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把认知、行为研究与基因、分子、生理生化、脑、计算机建模和数学建模等技术和方法相结合,这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8]此外,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从表3中可以看出,应用心理学专业中,临床与咨询心理学(35.56%)、管理心理学(33.33%)和社会心理学(15.56%)居于前三位,这说明心理学在此三个方向上应用广泛,而在体育运动、工程及军事方面没有涉及,在法律方面的应用也有待加强。

(三)关于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的作用。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把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作为根本依据。[9]比较12所高校的研究生课程,从课程安排时间上来说,有10所高校将必修课程安排在前3个学期,少数选修课程安排在第4学期,而东北师范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将所有课程安排在前4个学期。这样的课程安排有助于研究生后半段论文的撰写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具体的课程设置,我们可以从公共必修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选修课4个方面来分析。

1.公共必修课

在公共必修课中,12所高校均开设有政治课程和外国语课程,另外有两所高校(华东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开设了计算机课程,1所高校(南京师范大学)在学位基础课程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3所高校(华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其他高校未开设计算机与专业外语课程,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其许多实验设计需借助于计算机程序(如E-prime),而一些统计软件(如SPSS)也为心理学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因此,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来为心理学研究服务,是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必备的能力。除了此外,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其对于外国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吸收,不仅有助于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还有助于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丰富自己的学术研究。其中,本专业英语的掌握可以帮助研究生快速获取资料,培养其运用一手资料的能力。12所高校中仅有3所高校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说明此类课程的设置还有待加强。

2.学位基础课

在学位基础课中,12所高校的开设数量从2门~5门不等。上海师范大学的学位基础课在三个专业方面均不同,不具可比性,因此对学位基础课的分析只涉及11所高校。

尽管课程设置有所不同,但从表4可以看出,11所高校中有9所(81.82%)开设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这说明绝大多数高校注重方法的培养。此外,6所高校开设了心理学进展方面的课程,这说明其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注重学科的发展性。此外,心理学基础和心理统计课程也占据了较大比重,分别为36.36%和45.45%。以上均说明高校在学位基础课的开设方面,既重视理论课程,又注重方法课程,这有助于高校培养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

值得关注的是,开设实验设计课程的高校仅有两所。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与社会的交叉学科,其自然学科的属性使其在许多研究上需要运用到实验设计,一个巧妙的实验设计可以发掘出现象中隐藏的内在本质,而从以上数据来看,高校对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3.学位方向课

学位方向课是指不同研究方向开设的学位课程。由于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的学位方向课因方向不同而不同,故不具有可比性,因此该方面的分析只针对另外10所高校。

比较10所高校的基础心理学方向的学位课设置,如表5所示。

我们发现有9所高校开设有关认知的课程(主要有认知神经科学与认知心理学两大类),5所高校开设基础心理学类课程,这与前文中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课程的设置符合方向的设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的学位课的设置主要还是集中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两大块。其中,开设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有9所高校,开设教育心理学的有5所高校,符合此方向的性质。在应用心理学中,开设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方面课程的均分别有7所高校,前者是由应用心理学的性质决定的,而后者反映了应用心理学的主要应用范围。

从课程的数量和灵活性来看,大多数高校开设固定的2门~6门学位方向课,而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则让研究生从3门~11门专业课中自主选择2门~3门进行学习,这大大增加了研究生的主动性以及课程的灵活性。

此外,通过对于课程名称的分析发现,不同于学位基础课,学位方向课多以专题展开,如基础心理学专题研究、发展心理学专题研究、应用心理学专题研究、认知与人格研究专题、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专题等,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体现了学位方向课范围的广泛与全面,另一方面体现了硕士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培养方式。

4.选修课

12所高校均开设专业选修课,另外有4所高校(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开设公共选修课。10所高校的专业选修课依据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江西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的专业选修课不存在专业上的差异。

(四)关于培养方式与毕业要求

经过文本分析我们发现,各校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的模式,将专业学习、学位论文写作与教学实践三方面有机结合。6所高校要求研究生入学一段时间内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并据此安排自己的研究生学习。

1.学位论文和其他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和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在研究生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纵观12所高校学位论文的要求,对于选题均要求创新,且具备较强的理论或者实践意义;8所高校要求研究生是第3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另外4所高校要求在第4学期末提交;论文的写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个别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明确提出论文字数不得少于3万字,其他高校未在此类培养方案中涉及字数要求。此外,论文均需要答辩,答辩时需有外校专家参与,不合格者需经过3个~6个月方能重新答辩。

此外,9所高校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作为第二作者)在学术期刊上至少1篇,另外3所高校(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没有此项要求。

2.实践环节

绝大多数高校的实践环节包括学术活动和教学实践两个环节,学术活动主要有参加学术讲座并撰写报告、参加学术会议以及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对于研究生参与学术讲座的数量,从5场~30场不等。教学实践主要是针对本科生的授予课程、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及指导论文等,要求20学时左右或者3个月。

四、结论与建议

(一)简短的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存在以下特征:培养目标设置合理,多实行弹性学制;研究方向多样化,紧密结合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需求;课程体系灵活丰富,注重方法与技能训练;培养方式实行两结合制,发挥导师组集体智慧;注重全面素质提升,理论教学、论文写作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这样的培养特征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时也符合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第一,专业研究方向的设置存在着失衡,过于重视学科前沿方向,而对某些经典的研究领域则关注不够;第二,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忽视计算机、专业外语和实验设计等方法技能的重要性;第三,培养方式趋同,鲜有本校特色。

(二)未来修订与完善的建议

针对以上特点,高校的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做到以下几点:专业方向的设置需要做到学术前沿与社会需求的统一;课程体系方面应既重视专业知识,又重视研究方法,注重应用性课程的设置;各个高校应注重本校专业特色的建设与完善,突出本校专业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结合自身优势和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的规律,形成有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Z].2013-07-12.

[2] 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2014-07-04.

[3] 周彬,王子成.浅谈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的有效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23-27.

[4]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编).高等教育轮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5][8]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一级学科简介和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心理学)[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靳宇倡,秦启文.近五年西方心理学重要期刊简评[J].心理科学,2011(4):1017-1023.

[7] 翟学伟,耿柳娜.中国心理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CSSCI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0-73.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属于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范畴。影响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由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组成,文章通过对内外两方面的分析探究,达到深入熟悉成人学习的功能。

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存在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征。“人的心理发展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的外部表现——各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变化,还有人的心理需求水平及个体心理整体结构和整体性特征——个性的形成和变化”。①也就是说,分析成人学习的心理保障应从个体内部的认知发生、动机功能、情绪以及外部世界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加以展开。

一、个体心理因素和成人学习

影响个体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老化,“在成年期的发展中,老化是最明显且最突出的发展现象,也是影响成人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②心理老化相比生理老化而言,更具有根本的意义。个体对老化的知觉水平决定了后者对成人发展和学习的功能程度。在成人学习中,心理老化的积极意义主要通过认知、情绪以及动机等内部因素展开。

(一)认知能力

认知对于成人学习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成人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由此得出成人发展和学习的可能性会缺失的结论。就感知能力的探究而言,总体来说,成人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成人晚期,由于成人生理老化引起视力、听力、嗅味觉能力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摄入量以及信息的加工处理速度等。而有关成人记忆的新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一般意义上,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反证。进入成年后,“成人的机械识记的减退幅度较大,而且开始减退年龄也较早;理解识记减退的幅度较小,减退的年龄较晚;总体而言成人在机械识记方面不如青少年,而意义识记则超过青少年。”③实验探究表明,成人倾向于有意义地学习,即运用已有经验和知识保持和再现新材料信息。在此意义上,对于成人而言,假如没有生理障碍,学习能力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一般而言,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它是有关智力的理论。自从桑代克对成人学习的心理论证后,应该说成人智力的探究伴随成人学习过程探究的始终。韦克斯勒、卡特尔、沙伊、阿纳尼叶夫等人进一步深化了此领域的探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智力理论是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和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卡特尔提出的晶体智力以积累经验或获取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获得的,有效地论证了成人学习的合法性。而沙伊则从皮亚杰智力适应的前提出发,提出智力下降在60岁后才逐步明显。这一系列探究有效地反驳了成人乏能论、成人大儿童论等错误观念。成人认知能力对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成人认知规律的有效熟悉,可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成人教学、成人课程、教材以及成人教育目的的有效性和科学化。

(二)情绪因素

成人情绪新问题是比较低级的情感形式,它往往由外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整合功能而成,是成人特性的表征。影响成人学习的情绪也是多元的,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反应。成人学习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霍尔认为,成年初期的情绪由青年期的“疾风怒涛”,逐步过渡到“相对平稳,定型化”。而到成年中期,成人能够依据情境体验具体地权衡、调节、判定或压抑自己的情绪,由于生理上的更年期、疾病、老化、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成年中期易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障碍,此时,学习活动更应关注对危机的克服。进入成人晚期后,随着老人的退休,其情绪更具有个性化特色,从共性上看,老年期情绪更多地以情绪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年学习和老年教育更多地应关注老年人的情绪、态度的调整。当前,针对成人的教学、考试,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教育存在普教化倾向,忽略了成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导致了成人对学习焦虑、惧怕、厌恶等情绪。

(三)动机因素

目前,有关成人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类型探究多着眼于社会因素的规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学习理论有米勒的势力场分析论、霍尔的学习取向模式、鲁滨逊的期待价量模式、布谢尔的一致模式、塔夫的预期效益论和克罗丝的连锁反应模式等,这些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社会因素和成人个体的相互功能关系,但又有自身不同的侧重点。如米勒强调社会阶级或成人社会职责的变化产生的学习动机需求;鲁滨逊关注学习动机的强度和变化;克罗丝分析了影响成人学习的有关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成人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具体的运作机制,可划分为动机的产生、动机保持和强化以及动机归因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并非一次性终结的,而是在循环往复地发生功能。其中具体到动机的产生而言,由于成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上将持续一生,诸如社会职责的履行、工作练习、社会变迁、突发事件等都能诱发出一定的需求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各类相关社会因素经过成人认知加工,产生动机需求,由此进入下一过程。动机产生后,多方面的成人学习障碍新问题——最根本的是对学习需求的认知新问题——制约了成人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也就出现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强度新问题,它是利弊因素在成人认知过程中相互功能的结果。最后转向学习动机的归因新问题,也就是成人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价值判定新问题,内部的积极努力、能力的结果、外部的好运、机遇的归因等都可以产生继续积极学习的动机,反之,则会阻碍成人继续学习,使得已有的经验变为不利的消极因素。对动机功能机制的正确熟悉,一方面,可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成人学习的目标取向提供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能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提供若干思路。

二、社会心理因素和成人学习

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成人个体内部和成人学习心理具有生态环境的保障意义,是复杂的集合体,具有多样、多元性,也成为当前成人社会心理学者探究的热点。成人学习行为是自我动机和外界环境交互功能的产物,成人学习需求来自于生活环境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氛围。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使其形成一个合理的功能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期望、社会群体和教师心理。

(一)社会期望

成人学习相对儿童学习而言,具有更多的社会规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成人学习具有道德价值的功能,尤其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已经被作为成人的一种生存的基本权利,学习是一把生存的钥匙。社会的价值观念要求成人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来自企业、职业领域的科学论证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理论表明,成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生产的高效益和产品的高质量,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成人学习的认可;另一方面,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文主义的回归,导致成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和学习上升为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两方面的整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期望。心理学对成人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探究大多建立在社会对成人发展和学习的高期望值基础上,每一个具体阶段都规定了一定的发展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的积极期望具有规范和制约成人学习的功能。因此,有效的社会期望能够促进成人学习的顺利展开,这一功能形式尤其适用于社区教育。

(二)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对于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成人学习本质上属于社会行为,学习场所主要在群体组织中,相对于儿童学习而言,学习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性。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界定为“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功能,心理学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群”。④这里讨论的是成人群体。社会环境中群体是多样的,依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库的划分,群体分为首属群体以及后续探究者提出的次属群体。前者指单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和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成人朋友群体等,是建立在自然的人际交往基础上的;后者则是针对前者提出的按照一定的规范建立的,有明确的社会结构的群体,如工厂、学校、单位组织等,是成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成人个体从这个群体中获得角色地位、社会身份以及自我概念等,这一类群体往往成为大规模成人学习的发动者。就群体形成过程而言,群体建立组织化的结构是以社会影响的有效性为前提来预设的,群体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的“人群聚合体”演化发展而来的,而所谓聚合体是指偶然聚合的人群,它们往往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依存关系或隶属感,也不存在结构化和社会角色分化的新问题。随后群体基于共同的目的、隶属需求、压力情境以及群体的工具价值等形成有组织的结构化群体。群体中存在个体和群体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和个体的互动关系等功能形式,群体的文化、知识资源等通过传播、交流、讨论等形式便具有教育和学习的意义。而且群体思维、群体的凝聚力、心理气氛、士气以及态度倾向等对成人的学习具有规范引导功能,因为探究表明,群体中成人之间存在阶级、阶层纬度的隶属关系、强势因素和弱势因素的制约关系以及同辈群体的融合关系等,出现了从众、服从、依从以及群体极化等社会心理现象,最终群体实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两大类功能。社会性的大规模学习、培训行为,尤其是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由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社会转型引发的学习需求等,都应该是这一意义上的功能结果。群体中的交友小组、讨论小组、学习小组等形式正是依靠成人互学实现的教育功能,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消极意义和因素的预防和排除。

(三)教师心理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内卷化;想象力;行动力;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4)01-0019-04

1.心理学与内卷化

“心理学与内卷化”这个标题,是由“内卷化”一词生发出来的。内卷化(Involution)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在其所著《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一书中提出来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末,吉尔兹来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开展田野调查,当地静谧的田园风光令人心动。如果是一位旅游者,很可能会沉醉其中,但吉尔兹作为一个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从静谧中读出了静止,并用内卷化一词来描述这种状况。

内卷化也译为“过密化”,指的是“向内的精致化”,缺乏突变式发展,只有渐进式增长,是某个层次上的自我重复。这个词汇,很快被运用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例如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西方汉学家,就曾用这个词汇描述中国历史上某些阶段的发展状况。与汉唐的恢宏气象相比,宋明的内在精致似乎就是内卷化的表现。

这类感受其实前人也有,只不过没有用内卷化这个词称呼罢了。鲁迅曾写有《看镜有感》一篇短文,其中谈到:

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缛节以及唠叨的碎话。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讳一般,豁达闳大之风消歇净尽了。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鲁迅全集》,2005,p,209)

用内卷化的概念来看心理学,是不是也有此类现象?现在心理学的仪器设备越来越高端、研究课题越来越精细、综述数据越来越好看,但是在很多时候只是某个层次上的自我重复。心理学关注的话题与国计民生颇有些距离,与其它学科领域也没有多少交集,其状态也许可用“自娱自乐”来形容(钟年,彭凯平,2010,pp,2-3)。或许不仅仅是心理学,现在许多学科都有类似内卷化的现象。

曾有人用中央电视台记者到陕北采访一个放羊男孩的一段经典对话作为内卷化的例子。记者问:“为什么要放羊?”放羊的男孩回答:“为了卖钱。”问:“卖钱做什么?”答:“娶媳妇。”问:“娶媳妇做什么呢?”答:“生孩子。”问:“生孩子为什么?”答:“放羊。”

我们试着把这段话改造一下。如果有人问心理学家(也许还包括其它学科的专家):“为什么要做科研?”心理学家回答:“为了发论文啊。”问:“发论什么?”答:“当教授。”问:“当教授做什么呢?”答:“就有钱买仪器啊。”问:“买仪器为什么?”答:“可以做更多科研、发更多论文。”这是不是某种形式的内卷化呢?2想象力

想象力的话题受到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的启发。米尔斯在1959年出版了《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该书现在是社会学系师生的必读书。书中米尔斯对社会科学的发展作了批判性反思,指出研究中的各种偏向,也发出了对未来的召唤。米尔斯写道:

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够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我想要描述的正是这种品质,它可能会被记者和学者、艺术家和公众、科学家和编辑们所逐渐期待,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C・赖特・米尔斯,2001,p,3)。

借用米尔斯的说法和思路,对照目前的心理学,其想象力如何呢?记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还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读本科,有次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来讲座,那是我第一次见费先生,对他带有江苏吴江口音的普通话还听不太习惯,但先生开场的话我听懂了。费先生开口称心理学是“大哥”,说社会学是“小弟”,因为那时心理学还有些队伍,而费先生受命恢复社会学时却发现自己是“光杆司令”。不过三十来年的光景,如今“小弟”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早超过了“大哥”,究其原委,恐怕恰与想象力不无关联。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某年新年,费孝通先生询问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师生,问他们在想些什么问题,大家七嘴八舌做了回答。费先生听后说:“你们还不如我这个老头子啊!你们想的都是地上的事情,我现在想的是天上的事情。”初听此言,或许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熟悉费先生的人知道,他讲的正是学者应该具有的想象力。早在改革开放之初,费先生回家乡调研,就写出《小城镇大问题》(费孝通,1984)这样的作品,当今城镇化问题的提出,让人不得不佩服费先生三十年前的远见卓识。

回到心理学,其想象力可以从哪里来?也许相邻学科可助一臂之力。

我们可以提到人类学。从某种意义上看,人类学是一门研究空间的学问。世界上各个地区的文化、各个族群的文化,都能进入人类学研究者的视域。人类学提示的是多样性,尤其是文化的多样性。人类学家通过田野调查(fieldwork),用民族志(eth-nography)向人们展示这多样性。人类的自我认识是很难的,这种跨文化的比较让我们获得自知之明。人类学家曾写出《人镜》这样的书,指出不同的文化就像一面面镜子,将人类的完整形貌呈现出来。空间感的获得能让人有宽广的视野,这当然有助于提升想象力。

还可以提到历史学。如果说人类学是一门研究空间的学问,则历史学就是一门研究时间的学问。历史也是镜鉴,中国人应该更明白这个道理,因为我们的前辈编写过《资治通鉴》这样的大书。好多事情在当时是难以看清的,因为现场往往是混乱的。历史学家倡导“长时段”,由此获得的时间感可让人有长远的眼光,这也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不得不承认,心理学是一门较为缺乏时间感的学科,我们有发展心理学,但那仅仅是针对个体几十年的生命历程而言。学好任何一门学科,三门课是最基本的:概论、历史、方法。但在如今的心理学系,心理学史的课程已经变得可有可无,我国大部分心理系是没有心理学史专任老师的。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国,有浩如烟海的传承典籍,由于心理学界缺乏相应的人才而未能善加利用。

最后要提到哲学。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相对于具体学科是一门概括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哲学家告诉我们,哲学的功能起码体现在四个方面(童鹰,2005,pp,24-32):世界图景的建构与导向、价值规范的建构与导向、思维范式的建构与导向、形上境界的建构与导向。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的任务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他将人生的境界划分为四个层面――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哲学可以帮助人们达到这个境界(冯友兰,1985,pp,389-391)。不难看出,境界的不同,想象力当然不在一个水平上。

心理学的前辈还是有一些想象力的。例如詹姆斯(W.James),例如弗洛伊德(S.Freud),包括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W.Wundt)。冯特借鉴生理学方法用实验来研究人类的基础心理活动,奠定了心理学主流发展方向,但他晚年却花费了二十年时间撰写了厚达十卷的《民族心理学》,讨论了更宏阔的人类心理话题,为日后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心理学、艺术心理学、宗教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开辟了空间。被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也曾在1948年出版一本长篇小说《沃尔登第二(WMden Two)》,描述了一个按照科学方法设计的乌托邦社会(J.A.舍伦伯格,1987,pp,99-100)。这本书出版后即一纸风行,为斯金纳赢得大量读者,也让他在美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心理学家。

3.行动力

南宋大诗人陆游写过一首著名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用这首诗告诉他的孩子,行动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行动力涉及观念、能力、品质,应当承认,心理学是有行动力的。在心理学中,应用心理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包含着难以尽数的分支。心理学中曾有机能(功能)主义,所谓机能、功能,就是用处,就是讲应用。心理学中也有行动理论,例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的行动论。勒温从来不把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他的口头禅是:“没有比好的理论更实际的了。”(J.A.舍伦伯格,1987,p.70)“终其一牛,勒温始终致力于将心理学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戴维・霍瑟萨尔,2011,p.204)其实,不仅仅是心理学,整个科学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让人类生活的更美好。

然而,心理学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心理学的应用渗透到许多领域,这些领域也有其它学科的应用实践,很多时候,心理学的影响力不见得更大。例如,在管理领域、教育领域、沟通领域、社区领域等,心理学的作用似乎不如管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即便是在心理学内部,应用实践的价值也常常受到质疑。我国有不同的心理学组织,每年会有不同的心理学会议,有偏向应用方面的,有较为远离应用方面的,这两方而很少声气相通、彼此闻问。于是,我们知行有分殊,人员也有分隔,不同的人马“大路朝天你我各走一边”。这种状况,一方面不利于心理学界的团结协作,另一方面更不利于心理学的长足发展。

其实,大家没有必要各自以专家内行自居,相互看不上对方。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看不起人民群众。以心理学中的智力研究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心理学家、智力三元论的创始人斯腾伯格(R.J.Sternberg)曾调查140位智力研究者和476位行外人士(普通大众),看他们对智力概念的意见。行外人的意见有与心理学家符合的,同时也有差异。例如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按顺序包括语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用能力;行外人认为智力按顺序包括涉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语文能力、社会能力。“尤其引起心理学家特别注意的是,行外人所表示的某些不同于心理学专家的看法中,居然是智力理论中最新也最进步的观念。”(张春兴,2005,p,299)

又如幸福。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幸福问题成了学术界的新宠,幸福书、幸福课在社会上也十分流行。幸福也成了政客的热门词,在政府主导的幸福风潮巾,各个地区、各行各业也都以幸福为标榜。2013年国庆前后CCTV记者关于“你幸福吗”的采访,更改变了人们问候语的方式――以前人们见面问“吃了吗”,现在见面问“你幸福吗”。热捧者称幸福是我们时代的新鲜话题,但不要忘记,在民间,老百姓一直没有忘记幸福,绵延千百年的许多习俗(例如在门上贴“福”字)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作为一门学科,心理学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学科越发达,意味着学科的责任越大。正如人的心理难以纯粹一样,心理学家亦非与世隔绝。科学讲求中立,但科学家是有感情的。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迈尔斯(D.Myers)在他那本流行极广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专门提到社会心理学应该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和“温暖的人性”。(戴维・迈尔斯,2006,前言)所以,心理学可以有温度,也应该有温度!

最近一个世纪里,许多学科有过转向,例如哲学转向。心理学可以有转向吗?我们认为也可以有。心理学可以面向社区,发展社区的心理学;心理学可以面向生活,发展生活的心理学;心理学可以面向民众,发展民众的心理学。2008年5月,当我们几位同道发起建立“心理学与中国发展论坛”时,我提出过“迈向人民的心理学”(钟年,2010),就是对心理学的这种期许。一门学科,应该不沉溺于自我小利而放眼于人民大义。胸怀博大了,天地自会宽阔。行动起来,当你去关切人民,人民就会关切你。

4.抬头与埋头

有句老话,叫做“不能光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所以,要想车前行并行进在正确的轨道上,埋头抬头都是必须的,而南辕北辙的寓言传递的道理,讲的是很多时候抬头尤为关键。当代还有句广告语:“心动不如行动。”说的是心动与行动都很重要,但如果不行动,那“心动”也就自动了。其实,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无论是抬头与埋头,还是心动与行动,都不必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

上述问题,可以看成是知和行的问题。中国人曾倡导“知行合一”的观念。王阳明最早提出知行合一,其言论见其弟子记录整理的《传习录》。依他的想法,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其次,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被称为“全能大儒”,盖因其在知行两方面皆建树卓著、人所不及。

近代以来,面对“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在知行方面展开了坚持不懈的有益探索。的《实践论》人所熟知,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实践论》的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选集》,1991,p.282)。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梁漱溟先生,同样推重实践的价值,同时在实践中发展着他的思想。费孝通先生一辈子重视到实际中调查研究,他认为“志在富民”是其终生追求,他曾将自己晚年的文集命名为《行行重行行》(费孝通,1992)。费先生对自己从事的学科的认识是这样的:

这门学科的目的……应当是使广大人民对自己的社会具有充分的知识,能按照客观存在的社会来安排他们的集体生活,去实现他们不断发展的主观愿望。(费孝通,1980)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言谈,善于行动。”我们这里讨论心理学的想象力与行动力,都是人类智慧的果实。宋代大儒朱熹写过一首颇富哲理的《观书有感》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研究综述

当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问题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研究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问题就先要对当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现状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和分析。接下来,本文将从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进行论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查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并且论及到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文章,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梳理后,我认为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学界对本课题的研究:

⒈对心态的定义。翟云翔认为:“心态是心理态度的简称,是人们各种心理品质的具体表现,包括意识、气质、兴趣、观念、情感等等。”[1]赵卫川:“心态是心理态度的简称, 是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具体体现。它是人的意识、观念、动机、情感、气质、兴趣等心理素质的某种体现。”[2]张建勇指出:“心态就是由当前事物和过去经验引起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在特定时间内的综合表现。”[3]

⒉对良好心态的定义和内容。廖石美认为良好心态:“指对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作出积极性、建设性的心理反应。”[4]邱镛妃认为良好心态:“是一种正向、乐观、平和、进取的心态”。[5]良好心态的内容,翟云翔认为“良好心态包括的内容有:学习心态、乐观心态、从容心态、宽容心态、坚持心态、感恩心态等。”[6]

⒊良好心态的作用。翟云翔指出良好心态“使人乐观、向上、热情、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7]邱镛妃认为拥有良好心态的人“总是从积极角度平和地看待客观现实,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遇到不幸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不会怨天尤人,反而能从不利的事件中看到有利的一面。”[8]

⒋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因素。翟云翔认为有两个因素,“恋爱因素和学习心态因素”。[9]赵卫川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环境因子,指出了三大因子“1.社会进步的大环境带来的挑战,2. 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带来的压力,3.不同家庭生活条件带来的影响”。[10]

⒌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胡宇南,罗映光指出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1,有利于维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2,是树立大学生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前提,3,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赵卫川认为重视对良好心态的理解,对于“加强对莘莘学子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就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感情与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始终保持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就显得非常重要。”[12]邱镛妃“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大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3]

⒍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对策建议机制。谭金蓉指出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构建大学生心态追踪调查与调控机制。第二,培养大学生基于能力的自我效能感。第三,形成以行动为主导的应对方式。第四,建立积极心态培训机制。”[14]高阳,马宁指出要“(一)制定并实施培养计划。(二)加强阳光教育。(三)关键的问题。”[15]翟云翔认为“(一)良好恋爱心态的培养。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2.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之间的关系,3.学会理性控制。(二)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1.学习投入,2.学习调整,3.学习积累。(三)良好学习风气的培养。”[16]李俊芝“(一)积极引导和教育。(二)建构多维度的社会支持系统。(三)让大学生掌握自我调节心态的方法。”[17]构建大学生积极心态培养机制,邱镛妃认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高等学校大学生积极心态培养长效机制,包括教育机制、环境机制和评价机制”。[18]

⒎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路径。谢丽丽主张“(一)注重自我调节,培育健康的思维方式、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二)注重思想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三)注重模式创新,引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主体意识。(四)注重形成合力,构筑高校与家庭、社会培育一体化环境。(五)注重机制创新,建立大学生心态失衡监测预警机制。”[19]赵卫川探索了其有效途径,指出“1. 培养积极的心态,2. 培养忠诚的心态,3. 建立谦虚待人的态度,4. 培养感恩的心态,5. 培养同理心态。”[20]以某种方式,方法来培育,马积德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以做平凡事,做平凡人,走平凡路为渠道,通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来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21]

二、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国外对于心态问题的研究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心态史学,文化学等都会关注的,并且国外学者更多是应用多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去从事心态问题研究。其中对于研究心态问题有代表性的有社会心理学,西方心态史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社会心理现象和群体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中的分支。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对社会表象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反应。那么,个体和群体的某些个心态问题也是对社会表象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某种反应,因此就可以说,社会心理学是将个体和群体的心态问题当做心理问题去研究的。西方心态史学是西方将历史学知识科学和心理学知识科学融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西方心态史学有双重含意“第一,方法论的含义,即心态史学是运用心理分析手段考察历史上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第二,理论思维的含意,即心态史学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历史活动的一种认识方式,它重视历史上各种类型人物的欲望、动机和价值观念,重视历史上各种社会集团、各种阶层的精神风貌,重视平静年代人们的精神活动和激荡岁月中人们的精神变化,重视上述这些因素对历史进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2]西方心态史学对于心态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时期从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直接去研究探讨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却是将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渗透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之中。从内容来看,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渐丰富,包括了“如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权教育、现代人消费观念教育、国际和平与理解,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品德与素质教育等。”[23]从途径上看,“西方国家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共同点;以学校为中心,形成呈辐射状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的全方位教育网络。”[24]例如不仅“美国和西欧高校内严整的学生工作机构”,[25]并且往往还“通过职业咨询、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26]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去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心态。从方法上看,国外高校注重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来施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理论教育,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及环境感染熏陶教育,如调查与社会服务,课堂教学与各种校园活动等。”[27]正是通过这些既丰富,又“隐蔽”和“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潜在地,历时弥久地养成大学生们良好的意识,态度,情感,观念,动机,兴趣等,至此培育出大学生们的良好心态。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国内关于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书籍,大多是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思维科学,医学等学科视角去研究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问题;至今国内尚无一部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研究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书籍。

国内在这方面的期刊文章包括学位论文的数目并不多,查找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且对这些期刊文章进行梳理和归纳后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心态的研究,重要期刊文献总共有七篇。在这七篇重要期刊文献中研究社会心态的就有五篇。从时间上看,这七篇重要期刊文献多是集中在最近的三、四年时间内发表出来的。说明近三、四年来学界对心态问题的研究有了一定成果。从内容上看,研究最多的就是社会心态。在重要期刊文献中有五篇都是研究社会心态的,有四篇都是研究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研究有从不同时代,不同视域,不同角度进行的。并且指出了培育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实途径,这些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研究对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和启示。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至今从未对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做过理论上的研究,但实际上,却是已经做了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之事。国外高校中设置课程中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外,高校拥有系统的开展学生工作的工作机构,再者,已经形成了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都彼此协同作用,这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手”;在国外“但社会生活中处处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8],这是“看不见的手”;正是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交互作用来养成和塑造大学生们的情感,兴趣,动机,意识,观念等构成心态的各个要素,去培养大学生们的良好心态。

总体来看,对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国内外文献资料,都有着其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这些都为我的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提供了理论研究上的出发点和立脚点。(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6][7][9][16]翟云翔.高职高专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J].大众文化,2014(15).

[2] [10][12][20]赵卫川.试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

[3] 张建勇.大学生心态的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6(6).

[4] 廖石美.谈中职生积极心态的培养[J].生活教育,2014(S2).

[5] [8][13][18]邱镛妃.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机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6):691―694.

[11] 胡宇南,罗映光.略论当代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14] 谭金蓉.大学生的心态状况调查及其积极心态培养对策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15] 高阳,马宁.当代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养[J].高教学刊,2015(1).

[17] 李俊芝.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和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0).

[19] 谢丽丽.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和谐心态培育研究[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4).

[21] 马积德.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职生良好心态[J].职业,2015(1).

[22] 彭卫.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23] [25][27]王志华.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2(17).

[24] [26]朱楠楠,冯桂梅.浅谈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群文天地,2012(4).

上一篇: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小学生心理咨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