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城乡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5 05:13:11

社会实践城乡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城乡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中国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从 吃大锅饭的社会走到了一个开放、发展、充满竟争的社会,同时也带来了开放社会中所固有的矛盾,广大人民群众已明显感觉和意识到了贫富差距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着较多类型的贫富差距。主要有城乡贫富差距、东西贫富差距、群众性贫富差距、政策性贫富差距等。其中城乡贫富差距是一个综合性的贫富差距。它综合地反映出我国贫富差距的深层次原因。

现在,我将从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表现、原因、解决方法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实践调查报告结果。

城乡贫富差距的原因:

首要的原因是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分配制度、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监督制度几个方面。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的分配机制,虽然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但由于城乡空间地域在市场化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城镇居民从中受益较多而农村居民从中受益不大,结果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我国实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目前税制不规范,个人所得税难以发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低。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得我国不断拉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剧;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相对滞后,许多非市场因素在发挥作用,导致各种违法行为、非法获取暴利的活动以及寻租行为的出现,形成非法收入。这些非法收入,破坏了正常的分配关系, 这也成为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是政策性因素。政策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城市偏向和政策上的财富分配不平等。政府在执行就业、资金投入、财政税收政策、教育及各种医疗社保和其他福利待遇等方面实行城乡分治,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的政策,为促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而以牺牲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为代价,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同时,农民承担的负担有增无减,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有升无降,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分析了城乡贫富差距的表现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后,我想谈谈解决贫富差距的方法。

我认为解决贫富差距的方法有以下一些:首先,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为农民建立起市场中心和交流中心,加快信息流通。因为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城乡分割,无疑也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在科技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上的差距,形成信息时代的两种公民,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支撑起来的将是一个是衡的社会。其次,在政策上应积极保护农业,扩大农业投资。我国现阶段,农民几乎不能享受到国家政策上的什么优点,农业没有特殊性可言。因此也很难会有特殊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有一些大量的投资。再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调节城市居民的高收入,农民收入增加,才能真正把农民、农业、农村中蕴藏的巨大潜力焕发出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才能真正使中国稳定,政通人和;只有农民增加收入,减轻负担,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发挥民族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应该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教育,在农村中建立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学习班,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

社会实践城乡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一、活动主题 :服务三农发展 建设美好家园

二、活动内容 :今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服务新三农,建设新家园为主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引导青年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突出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等内容,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研、科技支农、农村支教扶贫、文化下乡、医疗服务、走访校友等活动。

三、 活动组织

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继续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点面结合”的工作格局进行。

(一)点上的活动:组织综合服务队和专题社会实践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志愿服务团

(1)组队方式:由院团学工作部统一协调,在大学生艺术团、家电维修与电子制作协会、化生系中抽调同学,由带队教师带队,组成楚雄师范学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志愿服务团。

(2) 活动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科技兴农宣传;文化文艺宣传;义务家电维修;办公网络维护;专题社会调研。

(3)活动地点:楚雄各县乡

2、专题社会调查小分队

由系(院)、部教师提出可行性方案,申报调查研究项目,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由相关专业教师带队,以专题形式深入基层进行社会调研活动。

3、“心牵百姓、情系三农”主题调研活动。组织大学生深入乡镇和农村进行调研,了解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突出成就,总结新农村建设中的宝***贵经验,宣传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典型;通过实地考察分析“三农问题”产生的症结和根源,搜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可供相关部门参考的调研报告;切实关注城市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现状,呼吁社会各界关爱农民工群体,帮助解决农民工群体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4、“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主题调研活动。

组织大学生结合我校办学目标和特色,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等问题,通过寻访校友、问卷调查、座谈会、网上建言等途径,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我校人才培养献计献策。

5、“绿色世博,低碳生活”宣传调查实践小分队

围绕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在我州不同类型

的大、中、小城镇中开展“世博”宣讲调查实践活动,可组织大学

生通过宣传绿色世博,倡导低碳生活,呼吁更多的人关心和爱护环境,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环保事业。

6、志愿者”爱心助学”小分队

在全院范围招募素质过硬的青年志愿者走进贫困社区,分别在楚雄市万家坝社区,东兴社区,进行义务家教爱心助学对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少年儿童进行课外辅导,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特别是单亲,特困家庭子女的辅导。

7、动感地带暑期助学计划小分队

由院团学工作部在全院范围内公开招募65名同学,组成动感地带“橙人行动”暑期助学计划小分队,参加服务厅岗位体验和市场调查和营销策划的勤工助学活动。

(二)面上的活动:

面上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各系(院)根据学院的要求,结合本系院专业的特点和实际进行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由各系(院)在所给范围内确定。根据学院社会实践学分的相关要求,活动结束后,每名学生提交一篇社会调查报告。具体调

查方向及选题由各系(院)结合本系(院)人才培养定位在所给选题范围内确定。 选题附后

四、活动时间

1、服务团队员报名、专题调研项目申报:7月5日前;

2、组队情况和专题调研项目评审结果通报:7月10日前在校园网等处予以公布;

3、服务地考查、前期准备、服务团队员培训等:7月10日——7月14日;

5、各团队总结:8月22日—30日;

(需提交电子版和纸质材料各一份)

7、总结表彰:9月。学院召开总结表彰会,对先进团队、先进个人、优秀调查报告给予表彰奖励。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系(院)要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认真制定好本系(院)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结合各自的学科专业特点,注重创新,突出亮点,体现特色,努力增强社会影响力。

2、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3、扩大覆盖,注重建设

要切实重视机制建设,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阵地化、长期化。

4、注重培训,力求实效

活动前,各系(院)和各实践团队、小分队要加强培训,帮助实践队员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上做好准备。尤其是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培训,引导学生撰写高质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5、加强教育,确保安全

要加强社会实践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对社会实践要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师生安全有效地参加社会实践。

2、2012年暑期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2012年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关专题

2、当代大学生德性、思想性、创新型建设调研专题

3、结合大学生就业见习,深入推进“见习2010”实践行动专题

4、寻访校友活动专题

5、回访母校活动专题

6、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市场调研活动专题

7、西部志愿服务和情系灾区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专题

8、结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如:金融危机、公共卫生安全、医疗卫生改革等开展的特色实践活动专题

9、自主创业实践

10、其它:如哲学类、经济类、社会学类、教育类、管理类等。各种类别需结合当地实际、所学专业撰写

社会实践城乡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政课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85-02

一、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育人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都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要加强与突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着重强调:要“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提出:“要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是旨在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需求,因此,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环节中更应是举足轻重,但目前在实践教学上却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在观念上不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与内容;实践教学的场所有限、模式老套;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的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这一切都使“思政课”课没有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更谈不上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此种现状,在思政课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后,我院本着“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提高能力、拓展素质”的原则,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及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二、实践教学的运作

(一)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涉及诸多形式:如课内与课外的实践结合、校内与校外实践的进行、根据系部要求不同还有可能进行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与此同时,实践课的展开也涉及到学院许多部门的协同合作,而在“思政”课总学时缩减的同时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

首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外,组成以分管院长为负责人及以“思政课”教学团队为主体,学生处、团委参与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院的“思政课”实践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审核学分。

其次,我院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将社会实践教学规定为“思政课”教学的必修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并明确和细化了考核制度、约束与激励机制,使之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最后,把实践教学工作融入到学院的德育工作体系中去,“思政课”教师队伍与学院党团组织工作者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密切协作,把实践活动推向深入:“思政课”教师至少担任一个学生社团的辅导教师;担任一个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从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劳动审美教育等各方面全面参与,每期至少为该系组织大型活动两次以上。

(二)努力构建实践教学立体教学模式

“思政课”实践教学坚持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坚持近程与远程相结合,以近程为主;坚持全员参与与选择性实施相结合;坚持思政课部集中组织与任课教师分散组织相结合,并辅之以与学校团委、党委宣传部、学生社团联合组织。

推行立体教学模式是学院贯彻落实教社政[2004]13号、教社政[2005]5号文件的重大举措,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使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全过程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法治意识有着重要意义。在实践教学中,我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把基本理论与生涯发展规划、职业素质培养、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努力建构“全员参与,一个原则、两种能力、三项结合、重点突破、综合创新,全面发展。”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到教学内容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最终达到教育的效果。

所谓“全员参与”,指的是全院所有学生必须参与,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参与,我们将学生社会实践列入成绩考核体系,并占总分的40%。实践表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之高,每位学生都按照要求努力地完成从文献阅读到撰写调查报告各项工作。

所谓“一个原则”,就是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全面贯彻“学生是实践教学主体”的原则。从实践小组的分组、组长的推选、调研报告的选题、调查问卷的设计到整个调研流程,指导教师只作理论上的引导、方法上的传授,让学生做到独立思考、自主选题、自行操作、自主完成,真正在实践中获得能力的全面锻炼。实践表明,各个小组的成员兴趣一致;组长认真负责;选题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问卷设计科学;调研报告也具有一定水平。学生们在本项实践教学中自身各方面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

所谓“两种能力”,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置身于家乡、社区或工厂,把视野投向社会,了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广泛地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并进一步设计研究方案、问卷调查等项内容。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提出解决的办法。

所谓“三项结合”,是指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思政课”课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它的实效性,即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思想,更要促进学生产生思想,所以,通过课堂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从重理论灌输的教学观念转变为重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观念;同时“思政课”实践教学借助校园环境的载体,通过特定的人文活动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引导学生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活动中继承、培育、积淀和创新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指导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协调与管理,从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作风;与此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促使他们在社会大环境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所谓“重点突破”,是指重点开发课堂内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尤其是当前在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存在诸考虑因素(如学生的安全问题、经费问题、学生的组织问题等)的情景下,重点开发校内实践更加具有可行性。在此以 “实践二:我国城乡“和谐社会”建设情况调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教学模块相对应)为例来做一说明怎样突破课堂实践教学。

首先明晰实践目标:

1、通过实地调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谐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的迫切需要。

2、让学生切身感受今天的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同时学会用辩证与发展的观点分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通过本次社会调查提高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或采访提纲的能力;

4、增强材料分析组织能力与调查报告的写作能力。

其次了解主要支撑知识点:

1、了解和谐社会建设提出的时代前景;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总体要求、目标;

3、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及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再次,教师进行实践指导:

1、以5~10人一组就某一主题(如新农村建设、农村教育、大学生就业、收入根本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的改进、医疗卫生的变化等)完成调研提纲上交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就学生提交的大纲提出意见和建议。

2、学生围绕所确定的选题并根据大纲要求设计调查问卷并展开实地调研,注意记录调研佐证材料,如访谈录音、照片、书面记录、索取的文件资料等,以备任课老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务处抽查。

3、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理论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透过你正在进行的关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情况调查的视角,认为目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有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你是怎么认识的?我们的党目前正在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4、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论教学中,通过展开“谈谈在调查中你认为哪些方面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讨论进一步掌握学生调查的动态基本情况,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调查紧密结合。

5、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现状,提练观点,完成调查报告。

第四、给出实践建议:

1、针对家乡的发展变化、各行各业取得的新进展,涌现的典型性人物,人们衣、食、住、行及思想观念的转变等情况,自拟题目,展开调研。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采访历经变迁的人物、或座谈等形式展开调查,以取得的建设成就为基调,通过描述变迁过程,分析变迁原因,完成调研报告。

2、特别建议学生从自己的专业特色出发围绕专业领域展开调研,反映我国在农业、林业、农水工程、农业机械、园艺业、畜牧业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以体现我们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专业服务的特色。

最后,上交实践成果:

1、课内讨论环节做为学生平时成绩表现给以考核;

2、小组完成的调研提纲与调查问卷;(备查)

3、实地调查的社会实践日志;

4、每人一篇调查报告。

通过以上实例,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紧密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逐步形成开放型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思维,培养了质辩与思辩能力,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通过这样的尝试,着力营造充满创新精神的、开放式的课堂,使读(原著、辅导材料)、听(专题讲座、报告)、讲(系统讲课)、谈(讨论、交流)、看(录像)、赛(知识大赛)、走(社会实践、调研)、写(调查报告、读书心得、学术论文)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⑴所谓“综合创新”,是指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为开展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校内实践提供创新平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校院实践教学,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是引导学生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有效形式,其基本要求是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学生业余活动,开展与思想政治政理论教学相关活动。⑵例如组织广告专业的学生设计校园文化形象,道路及景区的命名及校园整洁维护的宣传标语,在“思品”课中的“讲文明”与“概论”课中的“和谐社会”章节中都可以把这些内容反映出来。并充分利用各种社团做为媒介,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践桥梁,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思,进而把思想外化为自己的言行达到全方位发展的效果。

三、实践课改革面临的挑战

我院这次实践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就学生主体而言:学生的自主能力、组织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主修主体是刚进入新校院的大一新生,对环境相对较陌生,学习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中学时代,其突出表现是依懒老师,愿意被动地接受知识点,而不愿自己动力手动脑去思辩问题,同时,低年级基础课程较多,学习任务过重,而“思政课”实践课程改革后一系列的实践环节需要学生付出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学生面临着时间上的冲突。

2、就教师主体而言:教师工作量过大。由于“思政”课是大班上课,一个大班的任课老师要指导10个左右的社会实践小组,以调查报告为例,从审阅学生的文献、审定学生选题、调研大纲、调查问卷到调查报告的三稿审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此外,要答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出的问题,而许多问题是超过老师本人的专业范畴的,这样一来知识结构的缺陷性迫切要求教师必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而且要有较深的伦理素养以及较强的法治意识。

3、就学院主体而言:需要各部门协同一致的密切配合。要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则需要各部门明确各自的任务,公共课部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责任单位,需要大力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要做好社会实践、德育活动的指导工作;学保处、团委要与思政课教师团队配合发挥他们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各系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而这一系列的需求都要求各部门抛弃成见,整合资源,从财力、人力、物力给予公共课部帮助,力争将我院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成为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的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杨美成. 实践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6―108.

社会实践城乡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00字一

假期来了,我还能像以前一样来挥霍自己的时间吗?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来到了无锡市鸿运砖瓦机械厂,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

其实,上次的社会实践我也是在这一家厂中工作。上一次,我的工作是电脑资料输入,这一次的工作也有资料输入这一块。

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满6个小时,输入一些厂里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很琐碎,也有很多关于数字的部分,所以我需要十二万分的小心,深怕少输入一个零或者一个小数点,影响到其他。这份工作虽然简单,但是需要耐心和耐力。我坐在椅子上,小心翼翼地比对着资料,神经紧张,致使每天结束工作后就腰酸背疼。一开始,我神经紧张,但后来一些同事阿姨告诉我说,不用这样,只要小心一点就好了,厂里还有负责核对资料的人员,最后结果一定是对的。于是,我稍稍安心了一些,但是还是不愿我负责的资料出现太多的纰漏,所以依旧仔细地工作,而我也锻炼出了非比寻常的坐功,拥有了比以前好的耐心与毅力。

这次的工作,除了资料输入这一块之外,还需要送资料。会有同事阿姨把资料交给我,然后告诉我要把资料送到哪里去。要送的地点有近有远,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而要送的资料也是有厚有薄。也许是看我还是个学生的缘故,非常厚重的资料和非常偏远的地区没有轮到我的,不知道是担心我还是担心资料,呵呵呵!这个送资料的任务锻炼了我的问路技术,每次只要不认识路,我就会文附近的路人,一个个问,知道我明白地到达目的地为止。有时资料比较重,让我的手臂酸得不得了,但是没办法,这是工作。这个工作也让我学到了一些东西,比如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比如让我更加清楚家乡的主要公路的名称与各自的公交车,我相信以后在家附近再也不会迷路了。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把我的皮肤晒黑了,这么黑的我可能同学都要认不出来了,幸好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还可以养白回来。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00字二

中国的农村长久以来似乎就是贫穷的代名词,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改变农村旧貌已经是刻不容缓。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成为农村发展的新思路。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小组奔赴中国新农村的典范奉化滕头村。

村口结合风能与太阳能的路灯,大大的排污管道,干净的河流,少有杂质的空气,悠然的村民和谐是这个村子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在滕头村,我们体会到了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城市最佳实践区、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世博会全球唯一入选的乡村案例的风采。

只要你一进滕头村部级农业示范园区,但见绿树成荫,花果相间,游人如织,在大棚里,游客们也被无土栽培的植物深深吸引,农家乐风俗馆还有脚踏水车、木桶提水让人体验田园的情趣。野鸭在环村河里三五成群,尽情嬉戏,广场上人鸽共舞,河道内鱼翔浅底,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象。

在滕头村文化展馆的一面墙上滕头精神四个红色的大字很是醒目,滕头人就是以艰苦创业,永不满足,两手过硬,一犁耕到头的精神,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

不同于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广人稀,滕头村的面积很小,全村仅有2平公里。但这个小块头的生产效率惊人,2009年,全村实现GDP6。09亿元,社会总产值高达40。21亿元,人均纯收入约为24000元。

然而,对城市向往的野心是随着经济的好转才蓬来的。在那之前,滕头人并无这样的底气。时光倒回到50年前,那时的滕头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相当落后,当时有民谣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村,年轻后生打光棍。

彼时的滕头村田地高低不平,且分割混乱,旱涝交替。时,全村竟没有一人够得上地主标准。

从1965年起,滕头为了彻底摆脱贫困,前后用15年时间,投入43万劳动工日,硬是将1200多块高低不平的靠天田改造成了大小划一、走向一致的吨粮田,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还为国家提供商品粮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滕头又以敏锐的发展眼光,积极实施工业兴村战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目前,滕我们小组认为滕头村致富的重要关键点是发展了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也在于此,然而这一点在目前我国的农村是不足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制约了我国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呢?我们提出了耕地少,肥力差;小规模分散经营;农业灌溉条件差;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机械化差;农业适用技术推广难;农业物资供应难;农民素质差,特别是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低7点问题,有一半的人支持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机械化差这一观点。在我国农村的机械化程度低是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在较落后的西南地区甚至还有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存在。如何提高农村生产方式的机械化程度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之一。再看滕头村民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致力于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效益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市场化操作、科技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集生产、科研、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的效益提高、功能拓展,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然而像滕头村这样的农村在我国毕竟是在少数,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已经不仅是城市之间就是同个城市的不同乡镇都有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必须要我们注意的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扶贫开发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在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加大资金和项目扶持;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和医疗条件;加大农村道路、农田、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这4个方面选择的人数基本相近。对于新农村的建设从提出到现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但是大家对于这一政策的感觉是落实不够,口号太多,可见在建设新农村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滕头村作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新农村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周边乃至全国的乡村共同致富,我们认为可以将滕头村的发展形式作为一种模式,在一些情况与滕头差不多的地方推广。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很关注如何发展新农村,如何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所以我们将自己完完全全地投入到这样一次实践调查中去,最大程度地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00字三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09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

毛概实践报告总结(2) 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封面、封底等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5)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不给予补考机会。

8、对于未参加实践活动、未提交调查报告的学生,按旷考处理并参加下一届重修。

六、参考选题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参考选题如下:

1、科学发展观与我的家乡建设。

2、对你居住地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和认识情况的调查。

3、当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4、对你居住地农村或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5、对你居住地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6、对你居住地企业以人为本理念贯彻情况的调查。

7、当地如何发展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8、当地如何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9、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0、当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11、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1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调研。

13、新形势下当地低收入群众生活保障问题的调研。

14、当地政府在正确处理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采取了哪些基本措施?

15、家电下乡情况调研。

16、当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哪些重大举措?

17、调查分析某个村镇(社区)构建和谐村镇(社区)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8、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色变化。

19、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20、调查所在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21、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鉴赏水平、趋势等)

社会实践城乡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XX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封面、封底等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3)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4)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5)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不给予补考机会。

8、对于未参加实践活动、未提交调查报告的学生,按旷考处理并参加下一届重修。

六、参考选题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参考选题如下:

1、科学发展观与我的家乡建设。

2、对你居住地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和认识情况的调查。

3、当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4、对你居住地农村或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5、对你居住地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6、对你居住地企业以人为本理念贯彻情况的调查。

7、当地如何发展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8、当地如何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9、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0、当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11、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1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调研。

13、新形势下当地低收入群众生活保障问题的调研。

14、当地政府在正确处理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采取了哪些基本措施?

15、家电下乡情况调研。

16、当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哪些重大举措?

17、调查分析某个村镇(社区)构建和谐村镇(社区)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8、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色变化。

19、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20、调查所在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21、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鉴赏水平、趋势等)

22、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构成变化的过程和现状。

23、当地如何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

24、当地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

25、对你居住地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的调查。

26、调查当地耕地保护情况(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

27、对当地农村的医疗合作制度调查。(参与方式、建立情况、运行情况)

28、对所在地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

29、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服务职能等)

30、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31、你所在的村镇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带动效果调查。

32、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

3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34、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队伍情况调查。(机构的数量、经费来源、科技人才数量、结构、工资水平等)

35、当地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调查。

36、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37、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或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调查。(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等情况)

38、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解决思路调查。

39、80后员工的职业特点及有效管理

40、80后农民工职业需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41、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状况调查。(中介机构、社会劳动就业保障局等)

42、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43、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44、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失学率、辍学率情况调查。

45、当地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调查。(现状及改造)

46、当地农村师资水平及工资待遇情况调查。

47、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48、当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

49、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

50、对你所居住地的文化建设设施(社区或农村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国家投资、规模等)的调查。

51、对你所居住地民间文化社团(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文学、摄影、戏剧等)的调查。

52、对你所居住地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情况的调查(数量、服务内容、典型事例、群众反映等)。

53、对你所居住地居民健身情况(人数、频率、设施数量、群众反映等)的调查。

54、本村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特色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潜力评估。

55、农村环境污染类型和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情况调查。

56、你所居住地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改善情况调查。

57、你所在居住地人口素质情况调查。

58、调查你家乡的公民对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情况。(比如:选举方式、对选举的态度、参加情况、当选人员情况等方面。)

59、你所在居住地居民的情况调查。(包括信仰哪些宗教、比例如何、信仰程度、信仰内容等)

60、调查你家乡乡镇机构改革情况(人员构成情况、工资发放情况、办事效率情况)

61、调查村民和村干部发生矛盾(比如,土地承包过程、宅基地发放、提留征收、教育经费、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解决的途径

62、调查当地公民权利保障情况(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63、调查你所在地的厂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职工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4、调查当地村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老百姓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5、你所居住地的基层自治组织(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情况的调查。(产生、成员构成情况、有哪些职责、作用、重大事情的决定、是否定期召开代表大会?了解基层自治组织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

66、当地法院制度建设情况调查(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巡回审判、简易程序使用等)

67、当地群众打官司诉讼费用情况调查(诉讼费用收取、支付律师费用、仲裁收费、诉讼费的减免等)

68、当地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情况调查(最关注哪些方面的法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身边法律遵守情况)

69、家乡家庭收入情况调查。(家庭收入有哪些、基本的收入、家庭成员中收入高和收入低的差距)

70、当地工资情况调查。(最低工资制度标准、当地收入高的职业、中等收入水平、农民增收减负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71、当地社会保障体系调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机构)

72、当地养老情况调查(养老方式、养老院建设、老年生活状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73、调查当地对困难群众救助情况(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74、当地社会福利情况调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

75、当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情况调查。(涉及的范围、执行情况、改进方面)

76、当地城镇职工住房情况调查。(居住面积、购房的承受力、困难、希望和要求)

77、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78、城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方面的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等)

79、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0、对你居住地(城镇)房价及销售情况的调查。

81、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2、关于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调查。(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的建立、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急预案体系的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加强,公共参与自救能力的提高,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整体联动的实现程度等)

83、关于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制的调查。(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教育、关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健全和完善;关于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的责任制到位情况等)

84、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调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整治社会治安、扫除黄、赌、毒;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加强对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的关心教育,强化吸毒人员感化和管理,改进刑事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院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政法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等)

85、家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

86、当地中小学生暑假学习及生活状况调查。

87、当地社会教育机构运行及管理情况调查。

88、调查当地如何运用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为指导、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89、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90、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有哪些举措。

91、农民对科技致富的认识、态度和投入程度如何。

92、当地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

93、当地政府在带动农民科技致富方面的有哪些措施。

94、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惠农政策(如种粮补贴、养猪补贴等)的落实情况调查。

95、当地企业发展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96、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97、企业员工的住房、工资待遇情况如何。

98、企业员工的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险状况如何。

99、对你居住地人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调查。

100、对你居住地促进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情况的调查。

六、时间安排:

社会实践城乡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暑假期间,为响应院团号召,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一行5人前往平顶山市鲁山县团城乡开展了为期一周(2012年7月15日至7月21日)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前期准备阶段,我从图书馆、网上等各种渠道收集必要的资料,并认真地查阅、整理资料,为拟定调查问卷和宣讲材料作准备。我积极组织成员讨论、检查并修改调查问卷和宣讲材料。为了做好宣传工作,我积极地参加每一次学院召开的有关实践小分队宣传工作相关事项的会议以及领队老师对班级进行的指导会议,认真做好笔记,把相关的要求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时地通知队员。

在实践地mm平顶山市鲁山县团城乡为期一周的实践中,我服从团队的整体计划和安排,在生活中,与队员相互体谅、相互照顾。在进入当地的村庄进行实地调查时,我与小组队员一起,克服气候、语言沟通障碍等各种困难,走家串户,与当地村民友好交流,认真地完成调查任务。在每晚的小组总结座谈会议上,我们认真讨论,并及时作好笔记,积极发言提问、回答相关问题等。每天,及时地做好总结工作和写下实习日志,以及构思宣传报道,配合做好宣传工作。

实践的后期工作主要是媒体宣传和调查总报告的撰写。为了做好实践的后期宣传,我和负责宣传工作的同学,在学校放假后继续留校数日,赶写宣传报道。在假期里,又继续对调查中所有的数据、笔记、访谈、相片等资料进行统一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分析、整理调查总数据,查阅相关文献,制作图表、表格等,花了大量时间,终于完成了调查报告的初稿。又与同学继续讨论、修改,向老师请教,为最终完成调查总报告继续努力。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因为认真,所以投入;因为投入,所以得到很多;因为得到,所以快乐hh我为曾经经历过这次实践而感到骄傲。

实践体会:

社会实践体会:

人的一生中,学校并不是真正永远的学校,而真正的学校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一周,对于人生而言,也许并不漫长,但对我而言,这一周宛却如人生之路上的一串珍珠。这些天来,虽然付出了不少汗水,也感觉有些辛苦,但从中我们四个人的意志力得到了不小的磨练。我开始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希望我们能为社会点燃科学的圣火,我们也真正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正涵义。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社会实践城乡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像焦德武和他的团队成员一样,2005年暑假,在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南、华中、华南地区,总共有12支全部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调研团,行走在各地城乡,根据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所感,根据扎扎实实的访问和调查数据,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和考察方式,并以大学生的身份向决策部门和专家学者提供自己对于所调研专题的政策思考。

适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2006年1月,本期选载了华南理工大学调研团队关于湖北钟祥市石牌镇锐费改革的调研报告,其报告全文和其余团队的报告请读者登录《南风窗》网站www.省略阅读。

“调研中国”作为本刊在2005年纪念创刊20周年推出的重要公益活动,其诞生是由于两件事情的启发。“一个是福建3名女中学生自费调查,另一个是南京大学组织了一批大学生到安徽农村调查,他们的调查报告最后刊发在《南风窗》上,题为《一群大学生眼里的农村原生态――安徽农民秋收报告》,这两件事在社会上反响热烈。”本刊社长陈中说,“资助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鼓励他们走出校园,更深入地接触社会,对转型期的中国有更理性的认识。这符合杂志20年来所秉承并倡导的‘深入关注中国社会成长’的理念。”

于是,举办“促进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现实的深入接触和思考”的“调研中国”活动得以推出。首届“调研中国”活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热烈反响,杂志社共收到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的550份调研课题的申请。用总编辑陈菊红的说法,其中大部分调研课题敏感地触及了三农、教育公平、医疗改革、城市扩建、房价政策、环境保护等近几年社会和媒体持续关注的课题。

在综合考虑题目、调研方法、团队组成,以及时间、经费安排等方面因素后,最终有10所学校的12支团队入选。从仲夏到初冬,经历了实地调查、撰写报告和举办校园报告会,12支团队历时7个月顺利完成了首届“调研中国――《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

“虽然调研本身是有一定学术规则的,由于时间短,人员少以及选点条件等因素,大学生不一定在每个环节上都能把握好。调研最后的结果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理论价值,我们认为这不是最重要的。活动的初衷恰恰在于调研的过程本身――只要大学生能够走出校门,深入中国社会的肌理,接触到原生态的社会现实,引发更多的人严肃而负责的思考,并使这种思考能持续下去,这就达到‘调研中国’的目的。” 陈中说。

社会实践城乡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类课程;城乡规划;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181-03

一、现代城乡规划思想的社会学渊源

现代城乡规划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种种城市问题和矛盾的一种回应。诸如英国着力于解决住房问题、德国致力于解决城市扩展、美国的重心则是城市的美化方面等。虽然各个国家在城乡规划实践活动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不得不说,现代城乡规划的萌生与工业化、城市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城乡规划诞生”这样一种线性过程。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性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工业本身除了牟利的动机之外,从19世纪开始就成为促成城镇化的积极因素和巨大推动力。在这场技术革命当中,煤炭成为了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铁路的修建使工业企业选址脱离原材料产地成为可能,城市逐渐成为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之地,与此同时,空气污染、公共卫生问题、住房问题特别是贫民窟的出现,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针对英国大城市的弊端,艾比尼泽・霍华德1898年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表达了一个社会学家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书中试图通过开展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来解决城市问题,为此,他构建了一个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田园城市模式。20世纪初,围绕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学派对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逐渐与城市研究出现了交集,为后来的都市社会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英国社会学家格迪斯注意到工业革命、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为城乡规划是社会改革的重要手段,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把城市放到区域的层面上进行分析,注重社会因素对城乡规划的影响。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催生了城乡规划思想的发展。在当今全球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城市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如何有效解决城市社会问题,不仅是社会学家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城乡规划理论发展的动力之一。

二、现代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现状

城市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虽然西方现代城乡规划诞生于建筑学,城乡规划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实用型的技术科学。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也促进了城乡规划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城乡规划作为一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政策性特点的工作,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涉及的学科不断增多,逐渐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围相互交叉,研究内容相互渗透,研究方法相互借鉴,学科多元化趋势日渐凸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增加了“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在此之前,城乡规划与设计仅仅是建筑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其他研究方向诸如区域发展与规划、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等均在其他学科中覆盖。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设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目前,设有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数量日渐增多,这些高校主要依托于建筑学、地理学和园林成立和发展城乡规划专业。与此同时,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也在不断改革和变化。从目前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来看,主干课程仍然大多是以设计、工程技术类为主,由于受办学历史和专业特色的影响,一些学校增设了社会经济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相关课程。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城乡问题的研究深入,国家也开始注重城乡规划教育中的社会经济和人文方面的教育,从2000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始开展一年一度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作业交流评优活动,社会调查逐渐成为城乡规划课程教学中增加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的定位与设置

传统的城乡规划认为空间问题是城乡规划学科的核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形态的规划已不能解决城镇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城乡规划应当从其他学科中吸收相关的理论来充实城乡规划学的发展和实践,同时,具备一定的社会学、经济学理论背景的城乡规划人才越来越符合市场的需求。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来看,专业的城乡规划设计人才必须具备具有对城市复杂环境的整体认识和思考,特别是对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宏观分析与把握。《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城乡规划专业》中提到城乡规划社会调查教学任务的课程有“城市社会学”、“城乡规划系统工程学”、“城市研究专题”、“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规划设计与综合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以上课程均明确提出了规划专业应以城乡规划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为教学内容的要求。社会调查作为城乡规划方法论的内容之一,在实践环节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基础性作用和对规划实践的科学性的影响。因此,将城乡规划社会类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社会类课程既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又要加强城乡规划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学生通过对城乡规划社会类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城市,也为科学规划城市奠定基础。

依托于风景园林设立的城乡规划专业比较偏向于物质形态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社会学相关课程的学习,重设计,轻调查,因此,如何在以工科为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中建立社会类课程的特色教学内容成为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融合在理论、实践、应用环节的教学中去。建立从“理论―实践―应用”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梳理相关高校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城市社会类课程理论环节的课程应当包括城市社会学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门课程,分别作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城乡规划和设计调查报告,作为专业实践和实习的一部分。应用环节的内容包含在毕业设计前期调查分析部分中,作为考核毕业设计的标准之一。围绕理论―实践―应用这条主线,笔者在城乡规划四年制课程教学环节中设置了不同阶段的相关课程和阶段目标,如表1所示。

四、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类课程教学探索

针对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现状,适应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设立,教学内容选择,考核方式和实践教学进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城乡规划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扎实的设计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对城乡复杂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因此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和发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并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并能够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方法在具体的城乡规划和设计实践工作中加以应用。

2.社会热点导入式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是课程体系的支撑,教材在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它的作用在于系统、简明地叙述和解释基本知识和理论。但社会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速度,就出现了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或联系不密切的情况。理论落后于实践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就是将社会热点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从专业角度去解决问题。例如我国城市规划目前的热点诸如海绵城市、多规融合、存量规划等,这些都是城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革,和社会发展和城市问题密切相关。城乡规划如何来面对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专业热点导入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热点的背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社会热点导入式的教学内容必将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3.建立有效衔接的课程关联的教学模式。社会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包括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发展,将社会学延伸到城乡规划发展的历史中去,在理论教学内容上主动关联到其他课程的内容上去,比如城市发展史、城市总体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等课程相关内容。另外,在教学安排上,合理安排各课程教学顺序,城市社会学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门课的理论学习安排在大二阶段,城乡规划和设计调查报告安排在专业实习或实践内容中去,安排在大三阶段,作为应用环节的毕业设计前期调查分析结合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四阶段安排。

4.建立教学―实践―应用三维一体式的联动教学方法。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社会学课程理论性较强,与城乡规划偏重实践有些偏离,事实上城乡规划和设计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城市现象和城市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读,社会类课程恰巧弥补了这一点。因此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应当强调教授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任何一个理论的诞生都是依托于特定时代背景之下,因此,笔者认为在理论教学环节,应当打破传统的理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思维穿越到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历史为坐标,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解读理论,最终任何一个伟大理论的诞生都成为了一种历史必然,也就是一种历史定位的方法,这样学生对理论的认知更深入、更全面。另外,通过案例讨论,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深化理论学习。实践环节中,建立城市社会实践调查平台,将社会实践调查和专业实习与关联课程结合起来,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社会实践调查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串联起来,建立从教学―实践―应用的三维一体式的联动教学方法。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课程内的实践环节。第二,专业实习环节,如城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第三,毕业设计环节。通过以上三环节的教学,从课程练习到实践应用,形成课程实践教学主线,在实践教学的考核过程中,通过举行评优活动,特别是与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的城乡规划专业本课程作业(规划设计、调查报告)交流评优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结语

基于对城乡规划思想发展的社会学渊源的思考,认为城乡规划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公共政策的属性日渐凸显。同时城乡规划学科地位的提升也赋予了城乡规划更大的社会责任,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类学科的交流与融合,目前四年制城乡规划教育重视设计能力培养,缺少对社会学方法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锻炼,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方法应当是一种有结构的多学科方法,城乡规划教育也应当是跨学科的交流与整合,因此,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类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如何将社会类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和衔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曹康,西方现代城乡规划简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彭震伟.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经济类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

社会实践城乡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残疾人;实践教学;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S2-019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残疾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传统教育体系的资源对于残疾人而言显得很遥远。为充分了解残疾学员在接受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难点,上海开放大学普陀分校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重点选取一部分残疾学员开展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以期找出一条适合残疾人的开放教育实践教学之路,为今后大量招收残疾学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残疾人实践教学的探索

(一)实践教学环节的选取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指出:从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教学环境方面出发,实践教学“是指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多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艺,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通常在实验室、实习场所等一定的职业活动情境下进行,作业是按专业或工种的需要设计的。”通过对残疾类型、性别、年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本研究选取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7名残疾学员,指导其开展社会调查实践。这7名学员中男生4名,女生3名;多重重度残疾(必须借助轮椅出行)2名,男女各1名;重度视力障碍3名,男生2名,女生1名;听力障碍1名,为男生;肢体残疾1名,为女生。除了2名多重重度残疾学员待业在家,其余5名学员均在各街道镇担任助残员工作。

(二)开展残疾人实践教学的尝试

1.研讨残疾人实践教学与健全人实践教学的区别为了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开始之前,课题组专门就残疾人实践教学与健全人实践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研讨,目的在于统一认识、统一思想,让参与指导的教师首先从理念上高度重视针对残疾学员的实践指导工作,并提前预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难点,做到有预案、有方法。通过研讨,课题组成员认为在实践中残疾学员可能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与健全学员相比,残疾学员对社会调查的畏难情绪可能会比较大,依赖心理也会比较强。从残疾学员的成长经历来看,受到生理方面的限制,他们的生活圈子相对狭隘。一直属于弱势群体之中,使他们经常扮演着被同情、被帮助的角色。因此,在社会调查工作开始之前就要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主动地完成调查工作。第二,所选残疾学员的工作经验欠缺,个别重度残疾学员几乎没有过工作的经历,大多有工作经历的也只限于助残员这一领域,结合生理残疾这一因素,首先让他们的社会调查选题方向变得非常狭窄。在这一点上一定要有别于健全学员的指导方式,采取因人而异的指导方针。第三,社会调查的教学目标是让学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由于大多数学员从事的是残联方面的工作,他们面对的工作对象也都是残疾人,因此,课题组决定将调查的大方向确定为与残疾人有关的一些公共设施情况的调查,如无障碍通道的情况等。2.分析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个别化实践方案在充分统一认识的基础之上,指导老师着手逐一研究每位学员的具体情况,针对每个学员提出至少2种调查方案,然后再专门召开动员会,将方案提出与他们共同探讨,找出最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例如,对于2名坐轮椅的学员,由于他们没有工作,活动范围可能受到生理障碍的限制。因此,从他们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议他们调查自己生活中经常会去的公共场所,如商圈、公共事业服务单位等,或者家庭所在小区的无障碍设施情况。而其他学员则根据自己的工作或者自身的残疾特点确定适合他们调查的方向或目标。3.提前组织学员学习无障碍设计规范要调查相关的无障碍设施情况,必须依据一定的国家规范。经过了解,虽然所有学员都是残疾人,但他们对于无障碍设施的规范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这样即使确定了调查的方向,调查行为也只能是盲目的、无序的。因此,在确定了调查题目之后,指导老师组织学员学习了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2年3月30日联合,2012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设计规范》。根据每个人的具体选题方向重点学习其中的有关规定,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等部分。让学员在调查中做到“眼中有目标,心中有标准”。

二、问题与反思

(一)学生调查报告质量的探讨

经过前期认真的准备及充分的实际调查,最后7名学员均按时完成了调查报告。2名学员的调查内容与他们的工作有关,其余5名学员针对无障碍设施进行了不同方面的调查,撰写了5篇内容翔实的调查报告。这些调查报告结论真实可靠。由于调查者本身是残疾人,在调查时不仅根据国家规范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更重要的是作为使用者去亲身体验这些设施设计是否规范、是否符合需要、使用是否便捷、是否存在其他不合理现象等等。因此,调查的结论比一般健全人进行的调查更具说服力,发现的问题也更能为有关部门改善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

(二)学员反映及教师感受

通过此次实践探索,学员们普遍反映经过这次调查报告感到“温故知新”,对以前所学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2名学生从事社区居委工作,调查内容结合其工作实践,对其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另外5名学生或没有工作,或工作内容无法开展调查,他们的调查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对周边社区无障碍设施开展调研,促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也为其他残疾人提供了便利信息。对指导教师而言,此次专门针对残疾人的实践指导活动也让他们受益匪浅。首先,残疾学员对待调查的认真态度让教师们惊叹不已。有学员在动员会后第二天就开始了调查,虽因准备不足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种热情让教师们感受到了教学的成就感。其次,站在残疾学员的角度上为他们考虑调查的选题,以及和他们一起学习相关的无障碍设计规范,也让教师们充分意识到了残疾人教育的意义。“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由残疾人自己主动担负起让社会重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问题,让他们不再以弱势群体的姿态被动地等待社会的援助,这才是教育所应达到的最高目标。

(三)实践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与健全学员共同存在的问题(1)不能充分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对所学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他们并不关心,抱着好听就听的态度。实践教学对他们来说也并没有特殊的意义,除了不需在课堂听课之外,他们在意的就是如何应付调查报告。因此,他们更珍惜学习的机会。但由于他们学习基础差,也无法对实践活动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学员的学习动机就无法被有效地激发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投入到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性。(2)对实践活动存在畏难情绪目前,围绕着如何为残疾学员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已经有了很多的经验与探索,但开放大学一直以来存在的实践教学环节难题同样也摆在了教育者面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远程教育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矛盾;学员数量多,而实践教学师资相对不足;实践教学指导过程相对具体和个性化的问题;学生能力差异较大;学生较为分散,而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集中开展;学生在岗工作与脱产实践之间也存在矛盾。2.残疾学员在实践教学中出现的独特问题(1)残疾类型影响学员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目前开大的残疾学员主要分为肢体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以及多重障碍等几种类型,其中肢体障碍和视力障碍居多。肢体障碍尤其是下肢障碍学员虽然平时不需要借助器械出行,但在爬楼梯等活动时会显得很吃力。如果实践活动场所没有电梯会给他们带来困难,而上肢障碍则相对局限较小。因此,根据不同的残疾类型需要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形式与内容,避免因他们的残疾特点而影响他们实践活动的开展。当然,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特性,让他们以与健全人不同的体会与感受开展适合他们特点的实践活动,这样既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又能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对残疾人有益的活动中去。(2)是否在岗影响残疾学员的实践形式与内容开大普陀分校的残疾学员绝大多数为区残联聘用的街道镇助残员,个别人没有工作。在岗残疾学员的调查实践活动可以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能获得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因此,他们的实践活动基本与残疾事业或民政工作有关,比如残疾人社会保障、独居老人、社区无障碍设施情况等。对于不在岗,甚至从未有过工作经验的学员来说,开展实践活动则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由于残疾程度比较严重,导致行动不便,且出现残疾时年龄很小,家庭经济条件也一般。

三、对今后实践教学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前期理论教学工作

实践教学环节是让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运用,以获得感性认识,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工作。在针对学员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时,通常会发现学员在前期学过的一些社会调查理论知识已经基本淡忘。因此,建议在前期的理论教学工作环节就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后期可能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员提前在心中预演一遍社会调查。尤其是社会实践常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提前强调一下,使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时能迅速将储备知识调动出来,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指导教师培训

开大开展残疾人教育的时间尚短,几乎所有的指导老师以前都没有过残疾人教学经历。在经过几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探索之后,很快就面临着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这又是与课堂教学差异很大的新挑战。如果完全依靠指导老师自发自觉地摸索出一条路,不仅费时费力,甚至还会走弯路。因此,对有关指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十分有必要。

(三)加强实践教学对残疾学员职业胜任力的指导性

普陀分校的残疾学员大多数都属于区残联的助残员,其他个别残疾人虽然有工作,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所受训练有限,从事的工作一般都是简单的工作。因此,除了在专业设置上要考虑残疾学员的身心特点,还更应该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让学员能在工作当中大展身手,提升他们的职业胜任力,体现自身的价值,让他们有机会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有新的突破。

(四)加强残疾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指导实践活动时,课题组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残疾学员对自己的实践活动严重缺乏自信,几乎每走一步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首肯和认可才放心,更有个别学员直接提出希望老师给出具体的指导指示,他们愿意按部就班地照做,不想自己提出计划或设想。如果这种心理状况得不到改善,即使残疾学员能按时完成任务,按时毕业拿到文凭,也无法对他们的工作生活起到任何积极的影响。开大教育并不只是弥补文凭的不足,也应该遵循教育的规律,体现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刘志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3]方伟军,沈晓敏.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性教学开展的对策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6(3):53.

社会实践城乡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在“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到来之际,总书记到我校视察。总书记在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提出“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的殷切期望。要求我们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要求同学们到基层一线去经受锻炼、发挥才干。按照团中央、北京团市委的统一部署,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紧密结合建国六十周年和“”九十周年契机,结合我校自身学科特点和发展历程,特制订我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主题

扬五四精神.促动医科技

二、活动目的与任务

结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契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践活动中的意义,充分发挥自身科技文化优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担负起振兴“三农”的历史使命,明确责任,为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将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三大功能与促进学生创业就业紧密结合,通过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我院分团委特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要求:实践活动围绕动医专业相关问题开展一系列专业实习、专业调研等主题活动,帮助同学认识“三农”,了解专业。

三、组织领导

动物医学院成立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立波

副组长:沈建忠吴文学

组员:王晓玲张海燕牛金刚孙丹各班级辅导员

活动报名表及项目书请于6月10日下午五点半前发到邮箱主题注明“暑期社会实践”及队长联系方式。

四、实践内容

(一)必做内容

在实践过程中,除做专业实习类的团队以外,其余团队在完成各自申报实践内容外,还要完成以下内容:

1、建国六十周年专题调研

1949年,世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沧海桑田,日新月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瞬息变换之间,中国的变化已超越此前千年。中国农村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祖国各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感受这些变化,我们将设计与建国六十周年相关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各团队,要求每支队伍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实践结束后选择60个村庄档案编辑成册。

2、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搜集及分析

广大同学在暑假期间结合专业特长和个人兴趣,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问题,先进的人物和典型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开展的典型工作及典型人物层出不穷,对这些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剖析,根据团委具体安排撰写事迹材料,筹备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库,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考。

3、科学发展观知识、中央文件一号文件等宣讲

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以及“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主要原则等内容的宣讲。

宣讲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及近五年来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国家其他的惠农政策,主要对象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使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同时调研基层政府贯彻和落实一号文件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情况,了解农民群众对中央一号文件的认识程度,了解农民群众对国家政策的反映。

(二)选做内容

1、专业实习

结合动医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实习活动。鼓励同学组队联系畜牧兽医行业相关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到工作的一线开展内容丰富的实践,认真学习、了解畜禽等疫病防治、繁育饲养、科学管理等知识和技术,增强同学对兽医行业模式、能力需求等方面的认知,进一步拓展同学知识面,巩固专业学习知识。

2、专题调研

鼓励广大同学在暑假期间结合专业特长和个人兴趣,就当前我国地方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动物食品卫生状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事迹和发展地方畜牧兽医科技的典型企业或个人等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

3、送教下乡

组织师生深入师资力量薄弱的贫困地区为中小学教师开展网络、英语、音乐、美术和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第2页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有关培训,帮助中小学教师扩大知识面,提高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举办中小学生文化辅导班,为中小学生辅导功课,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实施素质教育。

4、送书下乡

通过多种渠道送实用科普图书下乡,主要筹集适应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需求的科技文化图书以及打工维权图书,在加强原有乡镇青年科技图书站的建设基础上,继续援建一批乡村图书站,在一些乡镇特别是一些贫困乡镇协助建立科技读报栏,丰富和提高农村青年的知识文化水平,促进农业实用科技的推广。

5、环保科普知识宣传

结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考察农村生态环境,宣讲环保科普知识。积极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发挥我校同学的专业优势,以团队的形式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保观念,推动节能减排生活方式。通过植绿护绿,治理环境污染,同时通过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举办环保讲演,在基层宣传倡导环保观念,参与各种治理环境污染的工作和活动。

五、组织形式

(一)、团队层面

1、“以院为主,校院结合”的社会实践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水平,扩大活动规模,增进活动影响力,使得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暑期社会实践的队伍中来并得到锻炼与提高,我校实施“以院为主,校院结合”的社会实践管理办法。院级团队由各学院分团委直接招募,每个学院可向校团委推荐1-2支重点团队,其余重点团队由社团申报和校团委自行招募。经组委会统一面试后确定最终资助团队。重点团队约为60支,重点向革命老区倾斜,甲型h1n1流感高发地区不予以考虑。

2、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手段

为了科学合理的组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采用项目化的运作方式组织实施。项目内容分为已设定项目和自选项目,所有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需选定题目确定课题主持人和参加人,向学校暑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申报项目,所有申报项目必须有指导老师,根据项目的预计影响和成果以及组织方式,由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最终资助对象和经费。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各实践团队和个人运用所学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新问题,总结概括新经验,以小见大,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社会实践团队在活动结束时,要撰写好以所选课题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未参加社会实践团队的其他志愿者也要带着课题参加社会实践,并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3、组队原则

(1)团队一般由5-8人组成,对于地方有重大需求,队伍精干,有重大服务与调研内容的可以组成10人左右队伍;

(2)团队队长要求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对拟选择实践地点经济、社会、人文状况熟知,具有较强沟通协调组织管理能力;

(3)根据地方需求,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招募队员,鼓励有硕士、博士参加实践团队;队员中必须配有文字能力强、摄影技术好的同学参加,可以考虑从学生记者团、挚友社、曲辰网、广播台等各大学生媒体招募队员;

(4)实践团队一般应有一名以上指导教师,鼓励指导老师随队并给予深入指导,对实践内容、方法、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指导;

(5)一些学生社团组队开展的特殊社会实践,需高标准严要求进行,不适用以上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4、实践地点选择

(1)实践地必须愿意且能够接待我校社会实践团队并尽可能提供简单住宿条件;

(2)鼓励到我校社会实践基地或曾经走访过的地方(在投标书中请注明我校曾在何时在该地实践以及和实践地的基本合作情况);

(3)能够确保实践人员人身安全,社会环境较好;

(4)对科学技术有迫切需求,能够积极主动配合社会实践;

(5)与体育、教育等相关社团组队需高标准严要求进行,不适用以上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二)、08级同学社会实践组织形式:

1、以个人返乡调查为主,学校通过学院发放个人返乡调查问卷。

2、确定几个与动医专业相关的课题,实行课题招募,08级同学可自由挑选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社会实践,按时将图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撰写并提交课题实践报告。其他事项待通知。

3、08级同学也可以作为实践小分队成员参与到暑期实践中。

六、经费来源

为了保证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过程中来,暑期社会实践经费来源分为四部分,分别是:

1、学校提供部分经费;视项目申报、专家测评、媒体报道、地方反馈及作品上交以及作品质量情况分级审定支持金额。

校级重点团队出发前发放审定活动经费的50%;实践总结阶段,发放剩余支持经费;根据各队表现情况,总的支持经费可能在审批经费基础上有所增减,一般合计支持额度为审批经费的60%~120%。经费支持额度上限为元/队,对于地方有重大需求,队伍精干,有重大服务与调研内容的队伍活动经费协商后确定。

2、学院提供部分经费,具体提供经费金额根据上报团队等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3、团队自行争取赞助;

4、队员自负部分费用;

实践要求:

确定中标小分队以后,各中标小分队需着手准备。在此阶段,各小分队须上交的书面材料有:

1、实践团队任务协议书;

2、所有已签字的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

3、政府或单位邀请函;

4、投标书整改后纸质版本和电子版。

实践成果:

各小分队须按时返校,需各小分队上交的材料与物品有:

1、数码照片不少于20张,照片应尽可能涵盖所有实践内容,对照片内容进行简短说明;

2、社会实践小分队须提交至少一份专题调查报告(不少于4000字);

3、小队日记,个人实践论文,实践随笔;

4、正规发票、交通票据。

七、工作要求

1、鼓励我院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动物医学专业相关知识的宣传,展示动医学院的特色与风采;

2、在实践过程中要把实践人员人身安全随时放在第一的位置,确保社会实践工作顺利进行;

3、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讲奉献,办实事,办好事,争取办一件办成一件并取得实效;

4、参加社会实践者一定要讲收获。在实践中要注重学用结合,认真思考和及时总结;

5、参加社会实践成员一定要注意对经费的合理、节约使用。

八、日程安排

6月5日-6月7日组建动物医学院社会实践工作组

6月8日动物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方案

6月8日-6月10日社会实践正式报名,准备面试资料

6月11日各团队队长晚七点院会议室面试

上一篇:改革开放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城乡社会保障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