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审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23:17:54

社会审计论文

社会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审计质量;审计环境;对策

一、提高社会审计质量的意义

(一)审计质量是社会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按照一定的审计目的,对审计对象进行审查,从而实现准确评价审计目标的可能程度。审计质量越高,就越有可能接近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审计目标评价的准确程度。这时,审计监督职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反之,审计质量越低,就越没有可能做到准确评价审计目标。这时,审计监督职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审计质量是社会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审计质量是发挥社会审计监督作用的决定因素

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审计不仅要查错纠弊,反腐倡廉,解决或促进解决一些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而且要从更深层次评估和分析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提出意见或建议,服务于党政领导的宏观决策和管理。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水平。

(三)审计质量是衡量全部审计工作的最高标准

与实行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相适应,审计机关采取的一切举措、开展的全部工作,其最终落脚点就是为了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因此,衡量和评价内部审计各方面的工作尽管有不同的尺度和标准,如领导班子水平、干部思想和业务水平、机关管理水平等,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其审计质量是否符合审计规范和审计准则,是否达到审计目标的要求,是否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审计质量的高低因而也就成为评价和衡量全部审计工作的最终和最高的标准。

二、审计质量不高的原因及分析

审计质量就是指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作用的发挥水平。目前,社会审计的质量是社会上各阶层人士都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社会审计质量,因为涉及各种投资者而更引人注目。尽管近年来我国审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各界对审计质量客观性的质疑仍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审计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审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太少,尤其是对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业务流程、关联交易及其内控制度等未作审前调查,忽略了制定审计方案时的前置工作。如: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后,未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性复核;在编制审计方案前,对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未进行初步评估。审计方案过于简单,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内容不详细,分工不合理,对审计工作缺乏指导作用。对审计的目的不明确,对审计后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效果没有十分明晰的思路要求。审计计划不够科学,审计目标不够明确,工作计划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制定的审计方案脱离实际,操作指导性不强,审计重点不突出。

(二)审计责任感不强

一些审计人员的财会业务水平不高,对被审计单位财会人员利用会计手段作弊看不出、拿不准、识不破,必然会使其违法乱纪问题蒙混过关。另外,审计人员审计责任感不强,在审计中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淡化自己的职责,只求完成任务,不顾审计质量,加大了审计风险,降低了审计质量。

(三)对法律法规不熟悉

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对法律法规不熟悉的表现情形有:1.对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知其一,不知其二。2.对相关的行业规章及其政策规定平时不注重收集和学习,待审计中碰到问题后,有的回避疑点,轻易绕过,有的临时抱佛脚,现学现用。

(四)审计方法不当,定性不够准确

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缺乏严格规范,随意性比较大,运用不当或方法单一,抓不住审计重点,找不准问题隐藏的领域,泛泛而审,虽然下了功夫,费时又费力,但顾此失彼,审计做得不深、不透。审计综合分析不够透彻,审计意见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不高。审计方法实施得不够彻底,真实性审计质量不高,重大问题没有查深、查透。审计决定落实不够到位,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提高审计质量的措施

(一)规范审计工作程序

规范的核心是研究4个方面的问题:1.审计方案;2.审计证据;3.审计底稿;4.审计报告。审计方案的核心是审计调查。目前审计方案除本身存在问题外,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审计方案不符合实际,方案缺乏审计调查。要把审计调查作为制定审计方案的前提,任何一个审计项目都要先搞审计调查。审计底稿到底怎么写要好好研究,审计底稿是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也是防范道德风险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点必须抓住,这是对历史的一种责任。

(二)改进审计方法

1.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审前准备工作。安排审计准备工作,要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不能带有随意性。审计方案的内容要周全、详细,分工要明确、合理。审前培训工作要到位,要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审计目的、内容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对那些领导极为关注、群众十分关心的重点资金、重点工程以及救灾等专项资金进行全过程监督,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在重大审计项目的组织形式上,要积极探索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共同参与的审计方法。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探索效益审计新路子。3.审计与审计调查并重,审计查处问题和分析研究问题并重。运用审计调查手段,有利于提升审计水平,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改变就审计论审计的惯性思维方法,要形成以理性分析为核心的审计工作新观念,把分析、研究贯穿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把握总体情况,反映突出问题。

(三)加强审计管理

现代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管理与效益越来越重要,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所谓效益,简单地说,就是投入产出比。管理是为了提高效益。审计也要讲求审计效益。审计投入的是人力、财力,产出是维护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和促进国家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因此,审计管理十分重要,要通过加强审计管理来大力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在加强审计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审计管理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这已经成为制约审计质量和水平的瓶颈。

(四)重视内控评价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3个要素。经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努力和新会计法的威慑作用,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会计系统。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重点改善控制环境和增强控制程序的执行。任何企业的控制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应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法和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的方法;管理控制的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等。注册会计师应重视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和评价,真正发挥制度基础审计的优越性,笔者建议应尽快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准则。(五)改善审计环境

1.尽快改变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事务所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与事务所的风险予以割裂,巨大利益的驱动无法与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责任形成有机结合,加大了事务所的风险。为了提高事务所的抗风险能力,必须将注册会计师的无限责任纳入事务所的组织体制中。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结构,鼓励会计师事务所扩大发展规模。保证审计质量重要的一点是要把审计责任与注册会计师联系起来,这就要建立一个能够保持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之间以无限责任或连带责任为基础的利益约束机制,也就是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会计师事务所出资人的体制。把责任分解到注册会计师个人,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风险意识,从而提高注册会计师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压力和动力。

2.政府部门应为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执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是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其虚假报表,而是当发现问题的注册会计师或事务所持有不同意见时就会遭到更换。其原因在于有关政府部门参与其中,甚至有些地方政府部门直接指导、支持或者默认了造假。因此,政府部门应为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执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利于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公司股东大会决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聘任。注册会计师的作用是向投资者公开披露审计报告,作为沟通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同时是约束公司管理当局行为的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国有股东缺位问题,导致上市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股东大会往往流于形式。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与解聘实际上是由公司内部管理层来决定的。这种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致使会计师事务所不能代表所有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出具审计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注册会计师说“不”,就可能被解聘。事务所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忽视质量。因此,审计质量的提高决不是单靠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就能解决的,一个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

3.加大注册会计师行业执法力度。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处罚力度是提高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方面。要加强监督,依法从重处罚违法、违规行为,严惩做假。要加强对社会审计业务质量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社会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应主要通过提高审计服务的收费,激励会计师事务所付出与之收益对等的工作量与工作强度。同时,加大审计失败所应承担的责任,使提供低质量审计服务、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成为高风险、高代价的行为,从而引导注册会计师行业形成自觉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良性循环格局。1.提高审计收费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壮大和审计质量的提高。因此,国家应该考虑到审计业务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和审计责任,贯彻高风险高报酬的原则,适当提高行业审计收费标准,规范最低收费标准,加强对审计收费具体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禁止会计师事务所采用压价竞争的方法招揽和争抢业务,减少行业恶性竞争,使自立的注册会计师或事务所不至于在过低的审计收费的压力下,任意减少审计程序、节省审计成本而使审计质量受到损害。2.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之所以存在质量问题,关键就在于我国有关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过低以及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但是对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处罚原则是强调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忽略民事责任,这是与国际惯例不相符合的。我国应建立以民事责任为核心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体系,确立“民事在先,行政、刑事为辅,三管齐下”的注册会计师承责原则。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预期效果,促进社会审计质量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会金.新编企业财务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社会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社会审计风险的概念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民间审计或者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被审计单位委托,独立有偿的为社会各界单位提供专业化审计服务的活动。据国家公司法规定,我国上千万家上市公司和中小型企业的年度及中期财务报表都需要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后予以公布。由于社会审计的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使得社会审计风险发生概率不断提高。而目前,关于社会审计风险的定义国内外审计行业及国家机构都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中将社会审计风险解释为:“是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国外的《柯勒会计辞典》则将社会审计风险归纳的更为详细分为两点:已鉴证的财务报表实际上未能按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能性;在被审计单位或审计范围内存在重要错误,而未被审计觉察的可能性。国外社会审计风险的定义比国内的审计风险的定义更为严苛,我国国内侧重于审计报告的恰当性存在的审计风险,而国外则侧重于被审计单位内部财务状况是否存在错误的审计风险,后者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要求更为严格极易出现审计风险。

(二)社会审计的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体制中政府职能具有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行为,就需要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公允性进行检查,从而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审计能够协助政府进行职能转变,由依靠政府手段进行经济管理转变为依托市场环境(法律、法规、政策和审计)来进行间接管理。政府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审计报告来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及经营结果,从而间接对国家财经法规、法律和政策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中企业财会信息越发重要,不管是为了维护投资者、债权者还是领导者都需要加强社会审计,才能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内部制度管理、财会基础工作管理、税务管理以及咨询各项专业管理。

二、形成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外公布的审计报告频频出现问题,使得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面临审计风险。由于社会审计是以第三方身份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监督,产生审计风险的可能性比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更高。可见,对造成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不仅能够提高社会审计的审计效益,还能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能够更快的改善高社会审计风险的状况。

(一)审计环境不严谨,易造成审计风险我国审计环境是包括法律环境、规章制度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审计行业自身等四个方面。法律中关于社会审计及审计风险方面的内容过于粗泛,不够具体化、实际化,使得注册会计师及其审计人员失去法律判断标准,从而也就增加了审计的风险性。我国目前《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都有明确规定何种行为追究审计人员、审计双方、被审计单位等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但是该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和其他法律的衔接性。对于规章制度环境方面,也就是我国的会计准则本身存在漏洞,使得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的先决条件(以会计准则为依据)已经丧失,那么也就加剧了社会审计的风险。被审计单位依据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可行的财务操作手段,这样条件下势必会导致社会审计风险的增大。市场经济环境多元化、多变动、灵活性高等特点,使得被审计单位行为不稳定性、可靠性不高,那么极易造成审计人员无法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性反映和评价,从而提高了审计风险。CPA行业环境中对事务所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和事务所间不正当竞争的现象都严重影响到其审计质量,也就直接加大审计风险,在这种恶劣审计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都难以得到实现。

(二)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人员审计道德水平与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注册会计师审计道德水平与专业能力是作为审计行业自身环境中的一个关键、重要环节。随着社会审计的不断高速发展,使得事务所也呈现过于快的速度在发展,过快的速度使得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审计、会计等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国内事务所间相互竞争追求业务而相互压价,使得事务所及其会计师丧失审计独立性,甚至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危害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也就从而加剧了审计风险。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活动是具有高度专业性、技术性的活动,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而事务所些许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不够,对于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工作不够深度和广度必然会产生审计风险。

(三)被审计单位舞弊行为,审计方法本身存在问题被审计单位为了得到投资者或者金融企业的资金支持,而千方百计对本单位的财会活动和经营活动进行变动甚至出现舞弊行为,使得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审计过程中无法发现其故意、虚假行为,而出具不真实、不准确的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可能采取的舞弊手段为以假乱真的伪造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不利交易、记录虚假有利交易和有目的性的使用不适合的会计政策等,甚至有的单位采取与注册会计师或者事务所进行私下交易为其出具想要得到的审计报告,而使得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面临不同程度的审计风险和承担不同程度的法律责任。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过程中,会计师采取的审计方法可能存在本身缺陷,不适宜用于该被审计单位,这种会计师根据主观臆断性进行判断审计方法本身存在风险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程序和审计计划的有效执行。

三、防范社会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谨慎选择客户,降低事务所可能面临的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应该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业务特征、概况、审计目的、经营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于一些不合法、高审计风险的审计要求应该予以拒绝,从而有效的降低或抑制审计风险。事务所应该建立客户风险评估机制,从而谨慎选择审计单位,对于管理较好较规范、内控制度完善、历史情况良好的这些单位的审计风险较低,那么事务所就可以予以考虑来降低可能面临的审计风险。事务所谨慎选择客户能够促进其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对于具有高审计风险的客户集中较多审计资源和选择有效审计程序,从而有效的降低事务所可能面临的审计风险。

(二)完善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的相关审计环境我国有关独立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应该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发展状况进行实时调整、变动和配套,及时抑制不良的法律环境。法律法规应该加强对审计独立性的强制规定,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严厉法律惩戒,杜绝类似压低审计价格和各个事务所间不良竞争的行为,从而明确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企业单位审计公允性和真实性方面的法律责任。根据各方审计实践经验将会计规章制度环境中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从而能够加强企业或者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为审计环境和市场经济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行业应该配合法律、政府部门进行制定具体相关规范来完善行业协会审计环境,从根本上和源头来尽量降低审计风险。

(三)强化注册会计师风险预测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预测情况直接决定审计质量高低,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全体人员都应该对审计风险预测能力具有系统性的训练,对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建立职业道德考核制度。行业协会应该对全体审计人员进行专业能力、审计技能和道德培训并考核,严格和严肃行业审计纪律,对其审计能力和审计质量、审计责任进行结合,才能将审计人员培养成审计人才,也能从另一方面控制住审计风险。

四、总结

总之,社会审计在市场经济活动和监督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应该从各个方面来考虑社会审计在审计风险控制方面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改善审计风险,这样才能不断发挥社会审计的积极作用。

社会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体制中政府职能具有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行为,就需要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公允性进行检查,从而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审计能够协助政府进行职能转变,由依靠政府手段进行经济管理转变为依托市场环境(法律、法规、政策和审计)来进行间接管理。政府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审计报告来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及经营结果,从而间接对国家财经法规、法律和政策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中企业财会信息越发重要,不管是为了维护投资者、债权者还是领导者都需要加强社会审计,才能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内部制度管理、财会基础工作管理、税务管理以及咨询各项专业管理。

二、形成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外公布的审计报告频频出现问题,使得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面临审计风险。由于社会审计是以第三方身份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监督,产生审计风险的可能性比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更高。可见,对造成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不仅能够提高社会审计的审计效益,还能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能够更快的改善高社会审计风险的状况。

(一)审计环境不严谨,易造成审计风险

我国审计环境是包括法律环境、规章制度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审计行业自身等四个方面。法律中关于社会审计及审计风险方面的内容过于粗泛,不够具体化、实际化,使得注册会计师及其审计人员失去法律判断标准,从而也就增加了审计的风险性。我国目前《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都有明确规定何种行为追究审计人员、审计双方、被审计单位等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但是该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和其他法律的衔接性。对于规章制度环境方面,也就是我国的会计准则本身存在漏洞,使得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的先决条件(以会计准则为依据)已经丧失,那么也就加剧了社会审计的风险。被审计单位依据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可行的财务操作手段,这样条件下势必会导致社会审计风险的增大。市场经济环境多元化、多变动、灵活性高等特点,使得被审计单位行为不稳定性、可靠性不高,那么极易造成审计人员无法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性反映和评价,从而提高了审计风险。CPA行业环境中对事务所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和事务所间不正当竞争的现象都严重影响到其审计质量,也就直接加大审计风险,在这种恶劣审计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都难以得到实现。

(二)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人员审计道德水平与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注册会计师审计道德水平与专业能力是作为审计行业自身环境中的一个关键、重要环节。随着社会审计的不断高速发展,使得事务所也呈现过于快的速度在发展,过快的速度使得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审计、会计等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国内事务所间相互竞争追求业务而相互压价,使得事务所及其会计师丧失审计独立性,甚至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危害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也就从而加剧了审计风险。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活动是具有高度专业性、技术性的活动,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而事务所些许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不够,对于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工作不够深度和广度必然会产生审计风险。

(三)被审计单位舞弊行为,审计方法本身存在问题

被审计单位为了得到投资者或者金融企业的资金支持,而千方百计对本单位的财会活动和经营活动进行变动甚至出现舞弊行为,使得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审计过程中无法发现其故意、虚假行为,而出具不真实、不准确的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可能采取的舞弊手段为以假乱真的伪造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不利交易、记录虚假有利交易和有目的性的使用不适合的会计政策等,甚至有的单位采取与注册会计师或者事务所进行私下交易为其出具想要得到的审计报告,而使得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面临不同程度的审计风险和承担不同程度的法律责任。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过程中,会计师采取的审计方法可能存在本身缺陷,不适宜用于该被审计单位,这种会计师根据主观臆断性进行判断审计方法本身存在风险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程序和审计计划的有效执行。

三、防范社会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谨慎选择客户,降低事务所可能面临的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应该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业务特征、概况、审计目的、经营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于一些不合法、高审计风险的审计要求应该予以拒绝,从而有效的降低或抑制审计风险。事务所应该建立客户风险评估机制,从而谨慎选择审计单位,对于管理较好较规范、内控制度完善、历史情况良好的这些单位的审计风险较低,那么事务所就可以予以考虑来降低可能面临的审计风险。事务所谨慎选择客户能够促进其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对于具有高审计风险的客户集中较多审计资源和选择有效审计程序,从而有效的降低事务所可能面临的审计风险。

(二)完善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的相关审计环境

我国有关独立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应该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发展状况进行实时调整、变动和配套,及时抑制不良的法律环境。法律法规应该加强对审计独立性的强制规定,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严厉法律惩戒,杜绝类似压低审计价格和各个事务所间不良竞争的行为,从而明确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企业单位审计公允性和真实性方面的法律责任。根据各方审计实践经验将会计规章制度环境中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从而能够加强企业或者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为审计环境和市场经济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行业应该配合法律、政府部门进行制定具体相关规范来完善行业协会审计环境,从根本上和源头来尽量降低审计风险。

(三)强化注册会计师风险预测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预测情况直接决定审计质量高低,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全体人员都应该对审计风险预测能力具有系统性的训练,对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建立职业道德考核制度。行业协会应该对全体审计人员进行专业能力、审计技能和道德培训并考核,严格和严肃行业审计纪律,对其审计能力和审计质量、审计责任进行结合,才能将审计人员培养成审计人才,也能从另一方面控制住审计风险。总之,社会审计在市场经济活动和监督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应该从各个方面来考虑社会审计在审计风险控制方面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改善审计风险,这样才能不断发挥社会审计的积极作用。

社会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审计资源整合

审计资源整合是通过对现有资源科学的配置组合以及对潜在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提升,构建出新的审计资源组合,提高审计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审计监督工作的需要,以最小的审计成本获得最大的审计效益。

我国的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社会公众利益、规范企业行为、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两者之间的协调一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由于其职能不同,因而有其各自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整合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以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降低整个社会的审计成本,促进审计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一、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的优势与弱势

(一)政府审计资源的优势与弱势

政府审计资源的优势体现在政府审计机关是依据宪法和审计法而确立的,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和广泛的审计监督范围。通过对财政、金融、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和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性的审计,查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和严重损失浪费,发挥宏观监督、惩治腐败、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职能。同时,对内部审计负有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职责,对社会审计的审计业务质量也有监督的职责。

政府审计资源的弱势为:一方面,由于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事业单位众多,这都是政府审计监督的对象,政府审计机关依靠其有限的资源,很难做到对众多审计对象的监督,以至出现审计监督的空白;另一方面,政府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较单一,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主要以会计、审计人员为主体,财政、金融、法律、计算机、工程技术人才很少。因此,从整体素质上说,尚不能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要求,也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的经济效益审计等审计项目的要求。

(二)社会审计资源的优势与弱势

社会审计的资源的优势在于社会审计的资源配制以市场供求为导向,服务于广大的投资者,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和风险性。为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必须选用先进合理的审计方式,聘用高素质人才,建立完善的审计准则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具有鉴证和服务职能,其审计报告的使用范围具有广泛性。在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审计资源的弱势主要是社会审计是受托审计,不具有强制性。对委托单位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审计人员只能提出调整建议,并视被审计单位是否采纳其建议而发表不同类型的审计意见,没有处理处罚的权力,其审计范围也受委托目的的限制。加之社会中介机构间不存在正当竞争,引发审计报告失真的诉讼案件增多,需加强监管。

二、整合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整合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的必要性

1. 整合审计资源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数量都比较少,大量审计项目外包给有资格的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国家审计机关主要负责审计计划制定和审计项目的管理,指导和监督社会审计机构按照既定目的和方案实施审计监督。如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家审计机关通常将绩效审计项目外包给社会审计机构,同时通过行业组织对参与国家审计的社会审计机构实行资格管理。澳大利亚议会下达的审计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外包审计项目聘请社会审计机构人员的数量、费用预算,并规定费用由政府预算和审计对象共同承担。这表明,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实施国家审计项目,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比较成熟的实践基础和相对完善的制度机制。

2. 缓解政府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审计资源紧张已成为我国政府审计反映强烈的问题。据资料记载,全国审计机关仅有8万多人,以平均每人每年审计1个对象计算,一年也只能审计8万个。更何况,一些审计对象资产规模非常庞大,机构分布十分广泛,其工作量之大,远非少数几个审计人员可以胜任。我国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有100多个,每年预算执行审计的覆盖面为50%左右;对二三级预算单位审计的覆盖面则更小,大约只有20%;县以上国税局有3 000多个,每年审计不足5%;海关系统有250个分关,每年只能审计20%。由此可见,审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远远没有做到全面审计。

(二)整合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的可行性

1. 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在职责目标上容易达成一致认识。从法律条文上看,政府审计的目标表现为对财经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社会审计职责或者目标定位则是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或公允性发表意见,这与政府审计目标中的真实性、合法性是高度契合的。管理者和经营人员不能对经济实体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做出自我鉴定,第三者的独立评价才具有权威性,正是基于这一共同特点,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在整合审计资源时,可以采取政府审计主导式、委托外包监管式等各种紧密程度不同的组织方式,使整合审计资源的具体方式有了更为灵活的选择。

2. 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利用上便于获得互补效应。从审计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审计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形成了相对的竞争优势,其中关键的优势表现为项目管理和业务技能上的优势。从横向上看,这种细分的优势领域可能体现为国民经济某一行业,比如金融业、制造业、流通业等;从纵向上看,这种细分的优势领域可能体现为财务核算、税务申报、基建结算等不同环节。但政府审计以法律授权、经费自理为保证的高度独立性,则是社会审计无法比的。此外,政府审计还具有行政强制手段,以及开展外部调查的职权。

3. 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技术手段上具有同质基础。从本质上看,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都是代表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其所辖制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记录进行监督的活动。这种活动都需要对审计对象的财务资料及其经济活动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对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对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质询,并对其市场交易的对方进行调查,收集各种证据以形成并支持评价结论。在审计程序安排上,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都遵循大体相同的规律,从审计计划(包括审前调查、方案制定等)到审计实施、审计报告,三者都大同小异。同时,两者在内部控制测试、审计风险评估、抽样审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具体方法手段的运用上也存在广泛的共性。技术手段上如此众多的同质性,为整合审计资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社会审计人员只需稍加培训,即可编入政府审计项目的审计组中工作。整合审计资源的成本可以由此实现最小化。

三、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的共享与协调

(一)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的共享

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共享,首先是审计资料的共享,其次是人才共享,最后是审计技术和方法共享。

1. 审计资料的共享。在国有企业的审计中,政府审计在确认社会审计组织资质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利用社会审计结果,而对相同内容不需要再作重复审计;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审计时间一致、审计内容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实施协同审计,共享审计成果,审计完成后分别出具各自的审计报告。政府审计应在审计报告中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所遵守会计原则的一贯性发表意见。社会审计也应扩大报告的范围,披露被审计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的情况。相互利用工作成果,减少重复审计。

2. 审计人才共享。在人才储备上,社会审计已走在了政府审计的前头。每年一次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人数在逐年增加,我国目前有 5 200 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注册会计师队伍约有6.7万人。同时,会计师事务所用人机制灵活,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聘请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势明显。这一切都为社会审计人才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保证。政府审计机关可以借助社会审计的人员和技术力量,弥补政府审计的不足,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

3. 审计技术和方法共享。政府审计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不断提升审计技术和方法。由于社会审计对象的广泛性,其在审计技术和方法上具有多样性。政府审计在提升审计技术和方法过程中,应加强与社会审计的交流,共享有关技术与方法。这种交流既可以体现在具体审计实践的合作上,如政府审计机构对社会审计机构的委托,同时在理论上也可以进行合作,比如采取召开研讨会的方式及以联合课题攻关的形式进行合作。

(二)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的协调

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审计活动。要真正实现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的资源共享,必须重视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的协调。两者的协调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审计范围的协调。从审计范围来看,目前,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的重合处主要在于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方面。我国的政府审计对象中很大一部分为国有企业。要对国有企业逐个进行详细审计,政府审计已显得力不从心。按照国家改革的思路,实行抓大放小,将某些审计对象移交给社会审计执行。因此,范围的协调关键是要使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国有企业审计上加强合作,实行制度分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具体实施中,蔡春教授对其进行研究后认为,对于国家控股50%以上(包括国有独资)和国家控股虽不足50%但拥有实质上控制权的非上市企业(公司),政府审计应保留全面的必审权。而对于满足此种条件的上市公司,政府审计可以仅保留对公司财务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必审权,而把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权交由社会审计去实施。另外,对于国家不控股的企业,再划分一部分出来(比如国家持股10%)作为政府审计有实施选择审计权的范围,重点关注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其余部分可完全由社会审计负责。

2. 审计优势领域的协调。如果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双方都能从劣势区域退出,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具有优势的审计领域,不仅能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对发展各自审计组织也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审计领域优势的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政府审计在审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主要精力应放在财政、金融、国家建设项目和重点的大中型企业的审计上。通过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改进宏观调控的建议,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服务业一般是社会审计的主要阵地。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越来越高,但单个服务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没有大型工业企业大。因此,政府审计可以进一步放弃对服务业以及其他小型企业的审计工作,将这些审计领域出让给社会审计。

3. 审计目标的协调。关于审计目标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作为社会审计,目前主要是合法性、合规性审计,这在其审计报告的用语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在标准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中,第一句话就是要表述被审单位的会计报表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政府审计强调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三个方面的审计。随着审计工作的发展,政府审计的目标正在发生变革。中国审计署在有关规划中正努力将我国政府审计转向新型绩效审计上。事实上,政府审计的重点转向绩效审计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逐步扩大效益审计的比重,不仅代表了政府审计发展的方向,既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也有利于缩短我国与西方审计的差距。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小秋. 对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的探讨,陕西审计,2005,(5):15-16.

[2] 《中国审计》编辑部. 整合审计资源――扩展审计功效的战略举措.中国审计,2004,(4):32-35.

[3] 卢家辉. 关于整合审计资源的几点思考.

[4] 陕西省审计学会西北大学课题组.审计机关审计资源整合研究. 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4):5-7.

[5]张洁.我国审计人力资源的现状及整合方案探讨. 审计月刊,2007,(4):10-11.

[6] 蔡春.环境变化条件下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及其实现形式. 中国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7] 许汉友.论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协调,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1):18-20.

社会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柔性结构;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

一、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的后金融危机时期,社会审计系统作为市场经济的监控、免疫和服务系统——经济警察系统,如何充分发挥系统柔性效能,有效管理风险和应对后金融危机,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高度动态的竞争环境中,组织租不再源自专门化的惯例,而是来自组织的柔性化能力,高绩效表现的组织必须具备极强的柔性化能力。有学者认为柔性化组织应具有与环境变化等同或多于环境变化的能力;也有学者认为组织柔性化能力是一种多能力的综合表现,即组织应具有包容能力、纠错能力、敏感性能力等等;还有学者认为柔性是一个系统所具有的快速而经济地适应环境变化或处理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的能力,组织柔性是指组织具有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系统持续地整合内外资源以对付环境变化和因果模糊性挑战的一种能力;动态权变理论认为,组织柔性是在组织与环境之间维持一种动态适合的组织潜力;组织学习理论认为,组织柔性有利于创造出组织学习系统的反思能力,进而推动企业在“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之间求得动态平衡;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理论则指出,柔性是促进企业家活动和创新的能力,包括惯例繁殖化和破坏化两个方面;在战略管理的线性模型中,柔性是快速制定计划的能力;渐进创新学派认为,柔性是创造一套惯例以便提高适应和利用当前机会的组织能力;激进创新学派认为,柔性是抛弃惯例以便提高适应和利用未来机会的组织能力;在战略管理领域,战略柔性被视作一种战略资产,是组织对大规模、充满不确定的、对组织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快速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动态能力模型认为,柔性是开发能够在未来的不同环境中仍然有效的资源的管理能力;企业通过不断学习,建立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组织战略柔性既是系统一种特殊的竞争能力,也是系统的一种核心能力;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是为了主动适应审计环境变化和有效处理系统的不确定性,有效利用各种审计资源(包括客户网络、知识、审计战略等无形资源),快速而经济地处理相关审计活动,主动适应审计环境而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系统内在的综合调控能力。组织柔性的本质是保持变化与稳定之间的平衡,它需要管理者具有很强的管理控制力。社会审计系统是保证市场配置经济资源效率的一种担保机制。近二十年来,全球社会审计系统市场结构中主导力量由“十大”逐步演化为“四大”。我国前“十大”的形成过程,也都是其系统柔性发挥作用的结果表征。因此,揭示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生成机理,不仅可以探究其规律而有效改善系统柔性,确保社会审计系统的功能、效率,而且可以为社会审计系统有效应对全球化的后金融危机提供一种新的路径依赖和治理模式。

二、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要素分析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机理是指其生成因素、结构化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耦合。揭示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和演化规律必须以审计结构理论为指导,以审计理论结构各审计要素的逻辑关系为基础,在分析其生成要素的基础上演绎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生成模型,设计社会审计系统柔性运行机制。因此,揭示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与运行过程中各审计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及作用方式,对于研究其生成机理是“首当其冲”,尤为重要。

(一)基本动因: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的演化是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基本动因。社会审计环境是社会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与审计行为活动相联系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其包括审计共享环境、审计主体环境与审计客体环境。随着社会审计主体环境的变化(包括其社会审计主体组织结构的变革,审计资源、能力、信息及审计文化的变化等)、社会审计客体环境的变化(包括审计客体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及其企业文化的变化等)及审计共享环境的变化(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习俗和惯例、科学技术环境的发展变化),社会审计系统的内外条件不断动态演化,这一方面,直接增加了社会审计主体系统的不确定性,要求社会审计主体组织适时进行组织再造、优化治理结构及其效率来改善系统柔性与之主动适应;另一方面,社会审计客体环境和共享环境变化的随机状态,要求社会审计主体利用审计资源、能力和信息的优化配置与之互动适应。社会审计系统环境变化对审计主体系统提出的适应性要求是其系统柔性存在和演化的基本动因,这也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适者生存法则”运用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客观定律。为了适应社会审计环境的不断变迁,在高度动态的、变化的审计环境中求得生存和不断的发展,社会审计系统必须构筑与之相适应的系统柔性,即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及其治理结构,优化系统资源、能力、信息的配置,协调审计行为,以此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驾驭审计风险,实现审计目标。因此,社会审计环境变迁就成为社会审计系统柔性产生的基本动因。

(二)内在需求:审计本质

审计本质是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和发展的内在需求。社会审计本质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基础上的维护市场经济有序、公平和效率的一种特殊经济控制方式和监控、免疫和服务系统。首先,这一特殊的经济控制是通过对特定审计环境中被审计单位编制的反映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的经济信息的审查、评价与报告形成审计信息的基础上,审计利益相关者有效决策和执行过程来实现反馈监控的;其次,社会审计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基础上的免疫系统,其免疫行为主要是通过审计过程控制、审计行为控制和审计对象控制等方式,在审计行为活动中提高监控效率,确保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效率从而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的帕累托状态;再次,审计的拓展功能——服务是在审计行为活动中实现的,是审计利益相关者价值创造的一种有效途径;最后,监控、免疫和服务是三位一体的,监控是基础和前提,服务是手段和途径,免疫是表征和目的。审计本质的内在需求,要求其发挥系统综合调控力——柔性,方能实现战略目标。

(三)理论前提:审计假设

审计假设是指对有关审计事物产生、发展与存在的一些尚未确知或无法正面论证的前提条件,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事理、合乎逻辑的推断或认定。审计假设是确立审计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是进行审计推理论证的原始命题,没有审计假设,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就失去了基本依据。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是其内在的一种系统综合调控力,它是以社会审计系统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对于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理论研究也必须以相关的审计科学理论为基础。因此,作为审计科学前提的审计假设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理论前提。

(四)动力源泉:审计资源、能力与信息

社会审计资源、能力、信息主要包括社会审计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客户资源、处理各项审计事务的一般能力及审计信息(指与进行审计工作有关的信息),是与审计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结果。社会审计资源、能力和信息是社会审计系统有效完成各项审计任务的原动力,审计资源、能力和信息的不足和缺失将不仅使社会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而且会导致社会审计系统柔性难以作为一种系统有效的能力,快速而经济地处理相关审计事项、有效适应审计环境、规范审计行为、驾驭审计风险及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内在行为调控能力充分发挥作用;缺失审计资源、能力、信息,系统柔性也就会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及动力源。

(五)刚性约束:审计规范

审计规范是对审计行为的规范,是审计行为的一种约束与引导机制,按规范内容包括审计职业技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三部分;按规范对象不同包括审计准则(约束与引导审计主体行为的规范)和审计标准(约束与引导审计客体行为的规范),一般具有强制性。社会审计系统具有的柔性能根据审计环境的变化,调整审计目标、协调审计行为、驾驭审计风险,从而经济有效地适应审计环境,但其柔性是在审计刚性范围内的柔性,即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发挥作用的边界是十分清晰的,那就是其系统变革、调整、协调的范畴不能超出审计规范的底线,是其刚性的约束条件。

(六)优化路径:刚柔耦合性约束下的柔性审计决策与控制

审计决策就是对审计行为活动的优化抉择,包括战略决策、经营决策和审计项目决策,审计决策就是为了有效控制。审计控制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的控制,其目标在于通过一定的审计控制方式与手段,适时、有效优化审计资源、能力、信息的配置,保证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当审计环境发生变化时,社会审计系统能选择适当的审计路径,适应动态的审计环境,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水平也正是通过审计控制方式与手段的选择水平来体现,以具体实现的程度来反映其结果。

(七)终极结果:审计本质目标

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它既是审计行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审计控制充分发挥功能的重要前提,在审计系统柔性生成和运行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导向性、系统性、主观性、依存性、针对性等特点。社会审计本质目标定位是: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受托责任有效履行,即提高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在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审计质量、有效驾驭审计风险的基础上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和维护市场经济的有序、公平和效率。社会审计系统柔性作为一种组织审计活动、处理审计事项的内在调控能力,在目标导向功能作用下引导审计系统柔性的运行、实现过程和结果,是从特定的审计目标出发并围绕特定的审计目标来进行的,其宗旨是于动态的审计环境中确保审计战略目标的实现。

(八)效率表征:审计信息质量适应度

审计信息质量适应度是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效能在审计市场的直接表征,即社会审计信息质量的水平对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效率。大家知道,社会审计工作提供的最终成果是审计信息,审计信息质量直接决定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效率;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必然导致科学决策,决策效率就高,反之亦然;但审计信息质量是以相应的审计信息成本(包括审计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分析、披露与传递成本)支付为代价的,因此,适度审计信息既是审计信息管理决策的最优选择,也是社会审计系统有效柔性发挥作用的最终标志。审计信息是审计主体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鉴证性意见,其应符合正确、公允、相关、有效等质量要求。由于审计技术条件、审计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审计信息质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正确、公允、相关保证,而应是有利于审计利益相关者决策的适度审计信息。审计利益相关者利用审计信息进行决策的效率是系统柔性发挥作用的表现。社会审计系统柔性作为一个由状态维、方式维、时间维、成本维所构成的有限四维空间,任一具体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水平应是此有限四维空间的一个点,当状态维、方式维、时间维、成本维向量一定时,在此特定柔性水平下所产生的审计信息的适应度也在特定范围内,但其审计信息质量适应度的高低取决于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效率,若系统柔性效率越高,审计信息质量适应度也越高。

三、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模型——整合一体化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模式是指以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基础系统为基点,通过一定的柔性生成要素的有机作用,使社会审计系统潜在柔性转化为现实柔性,现实柔性形成有效系统柔性,从而形成审计核心能力(社会审计系统经过创新与整合后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整合一体化过程。其生成模式的主要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础”、“两个转化”、“三大模块”和“四个阶段” 有机联系和连续一体化的整合过程,如图1所示。

(一)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的基础系统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的基础系统包括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系统。理论基础系统主要由审计环境、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等要素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形成基础理论系统,这一系统不仅为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提供基础理论指导,而且为系统柔性生成提供了动因、本质等方面的需求。现实基础系统主要由审计资源、能力和信息、组织结构与审计文化等要素构成,它们互动作用形成现实基础系统,这一系统在理论基础系统导向下为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提供现实元素。社会审计主体组织结构(包括组织治理结构)不仅限定了系统柔性生成的空间范围,而且其治理效率决定了系统柔性生成及作用效率,并为其生成提供组织保障;社会审计系统资源、能力、信息直接决定社会审计系统潜在柔性能力,是影响其潜在柔性的关键因素;社会审计文化是影响系统潜在柔性的重要软环境。由于社会审计系统潜在柔性是现实柔性的基础环节,因此,社会审计系统注重资源、能力、信息的总量水平和结构优化来生成社会审计系统潜在柔性便成为改善系统柔性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二)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的两个转化过程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可以分为两个转换过程,即社会审计系统潜在柔性—现实柔性的转化,系统现实柔性—有效柔性的转化。社会审计系统潜在柔性直接决定现实柔性的质和量。对于一个具体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审计系统而言,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资源、能力、信息及审计文化,故其潜在柔性能力大小在一定的有效边界内是一定的。一般而言,社会审计系统拥有的审计资源、能力和信息总量越大、结构越优化,其潜在柔性水平越高;但作为快速和有效适应审计环境和处理系统不确定性来实现提高社会审计质量、驾驭审计风险的柔性,应是社会审计系统现实柔性。因此提高社会审计系统潜在柔性的转化率,即提高有效利用社会审计系统资源、能力和信息,是在一定条件下提高其现实柔性的关键;否则,系统将会造成资源、能力和信息的冗余与浪费。社会审计系统现实柔性水平直接决定有效柔性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系统现实柔性水平状态下,如何有效协调现实系统柔性的四种能力,增强匹配度,发挥系统功能甚至乘数效应,就成为社会审计系统有效柔性水平的关键所在;同时,系统现实柔性转化为有效柔性是系统柔性水平的抉择与优化过程。在这两个转化过程中,社会审计战略决策效率和系统整合能力,就成为了决定转化率的关键因素。战略决策效率越高,整合能力越强,转化率越高;反之亦然。

(三)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的三大模块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生成过程是以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基础系统为基点,通过一定的系统柔性生成模式,形成社会审计核心能力连续一体化的过程。它由相互关联、有机作用的基础系统模块、生成模式模块和核心能力模块构成。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基础系统是产生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基础;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模式(指社会审计主体以审计战略管理为路径,以审计目标为导向,通过科学的审计决策,整合社会审计系统资源、能力、信息,选择恰当的审计控制方式与手段,使社会审计系统潜在柔性转化为现实柔性的过程)反映了社会审计系统潜在柔性转化成现实柔性的状态和过程,它是系统柔性生成的关键环节;社会审计系统现实柔性转化成有效柔性,不仅是其系统柔性水平的直接体现,而且是其功效发挥的关键;有效的、可持续性的系统柔性作为社会审计系统的一种核心能力,即提供的审计信息促使审计利益相关者决策效率提升的能力,是社会审计系统柔性作用的终极目标,也是战略目标。

(四)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的四个阶段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的四个阶段,即社会审计系统潜在柔性、社会审计系统现实柔性、社会审计系统有效柔性与社会审计系统核心能力。从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发挥效用的程度方面考察,社会审计系统潜在柔性是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的初级阶段。它是指当社会审计环境变化和系统不确定性存在时,社会审计系统具备处理系统不确定性的潜能,它以社会审计系统各资源、能力、信息的原始状态存在,以其充实度为衡量标准,只有当审计主体决定运用其应对风险和处理不确定性并发挥效用时,才能转化为现实柔性。社会审计系统现实柔性是系统柔性生成的第二阶段,它是审计主体的战略决策已经执行,整合的审计资源、能力和信息来应对风险和处理不确定性已经发挥效力的一种现实能力,它以审计适应能力、缓冲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态存在。社会审计缓冲能力是指当社会审计环境变化时,社会审计系统具有的“以不变应变”能力,它以社会审计系统各资源、能力、信息的充实度为基础,是一种消极地处理不确实性的能力;社会审计适应能力是指当社会审计环境变化时,社会审计系统能在不改变其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社会审计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一种“以变应变”的能力;社会审计协调能力是指社会审计系统整合资源、能力、信息,调控审计行为的能力,是社会审计系统的一种“以控应变”能力;社会审计创新能力是指社会审计系统主动引导和改善社会审计环境的一种能力,是系统的一种主动、积极改善环境的“以创求变” 的能力。审计适应能力、缓冲能力是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基础能力,审计协调能力是其有效实现的手段,也是其核心内容,审计创新能力是其动力和源泉;这四种能力相互作用,有机协调,耦合为社会审计系统的内在综合调控能力——系统柔性。图2列示了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结构——柔性四种能力的逻辑关系及其作用方式。在这一阶段,由于未对审计系统柔性水平进行优化抉择,系统柔性效用会显现柔性冗余、适度和不足三种情况,因此,如何选择系统适度柔性便成为系统柔性管理的核心问题。社会审计系统有效柔性,即适度柔性,是系统柔性生成的第三阶段,它是系统柔性管理优化决策的结果,是系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处理不确定性和应对风险所需柔性的供需均衡状态;在这一阶段,系统柔性效用最大,成本最低。动态的、可持续性的有效柔性升华为社会审计系统的一种核心能力,这是系统柔性生成的第四阶段。从提高审计战略管理绩效的需求看,它既应是审计系统柔性的最优状态,也应成为一种常态。在这一阶段,社会审计系统的“学习能力”和“累积学识”而导致的创新能力,以及系统的自适应性决定了这一核心能力的质量。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过程的四个演化阶段,是柔性本身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从无序向有序、从低效率向高效率的演化过程;是系统资源、能力和信息、审计主体决策效率、主体治理结构及其效率等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结果。

四、社会审计系统柔性运行机制

在竞争愈演愈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审计系统要高效发挥监督、评价、鉴证、服务和免疫的效能,增加自身的价值并在改进组织的经营基础上实现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提升其战略决策效率,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系统战略柔性的作用,进行治理模式的创新,尤其是确保系统柔性有效实施机制的创新。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运行机制就是在现代市场的组织治理架构下,以社会审计系统的战略行为为主导,以审计利益相关者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最大化为导向,以审计利益相关者合作竞争、同存共赢为行为、利益逻辑,以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有效运行为路径,以社会审计系统的资源、能力有效配置基础上的柔性效率提升为手段,以实现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战略目标的一种调控社会审计行为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它是确保社会审计柔性运行效率的基础制度安排,具有典型的体制机制性、结构性和长效性特征。社会审计系统柔性运行机制包括权利制衡治理机制、审计风险管理机制、行为相机治理机制、关系协调治理机制和主体核心能力治理机制。

(一)权利制衡治理机制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尽管可以更好地应对环境的变化,但同时也意味着相应的实现成本。各利益主体要遵循成本—效益约束原则来保障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效能。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权利制衡治理机制就是在现代会计公司组织治理架构下,社会审计以审计利益相关者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最大化为导向,以审计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为利益逻辑,以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有效运行为路径,以社会审计资源、能力、柔性的有效配置为手段,为实现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最佳度的权利制衡制度安排。它是确保审计柔性运行效率的权利配置制度安排,是运行机制结构中的基本制度安排。其具体内容包括:一是社会审计职权的有效配置机制。根据“结构—权力—行为—效率”分析范式可知,社会审计系统的系统结构特征决定其职权的配置方式,职权配置的适应度又决定了其柔性的运行行为和效率。因此,合理、有效配置审计职权是确保柔性效率的重要制度安排。笔者认为,以组织利益相关者大会委托的董事会领导下的行为监管委员会为核心的社会审计组织结构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审计职权配置机制。在这种制度安排下,董事会和行为监管委员会的职权配置是按照契约规定的组织利益相关者各自相应的控制权、索取权等权利制衡配置的,行为监管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对组织利益相关者负责,可以有效权利制衡,协调各方职权、利益,减少各方权利、利益冲突而形成的成本,有利于构建和谐审计关系和有效审计行为,从而确保审计柔性的运行效率。二是社会审计战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机制。即董事会领导的资源管理部门要统筹好组织审计战略资源的配置,分配最合适的审计资源到最合适的项目上,这是各项审计资源都最大程度发挥效用的基础;同时在审计战略资源有效利用上,通过制定科学审计计划,运用适当审计方法,披露客观、公允审计信息等有效审计活动来实现审计战略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为此,应重视审计战略资源配置方面的适度柔性,这有利于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作出快速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审计资源的权利制衡调节和配置。三是社会审计活动的有效调控机制。社会审计系统对其自身审计活动的监督、检查、评价、指导等行为的调控效率决定其审计柔性的管理效率。因此,采取明确审计岗位职责、审计行为责任追究制、审计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等措施,不失为一种有效规范、调控社会审计行为活动的内部制度安排。

(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是一套由组织治理层与管理层共同设立、与组织战略相结合的管理流程。它的功能是识别那些会影响组织运作的潜在事件和把相关的风险管理到一个公司可接受的水平,从而帮助组织达至它的目标(COSO,2004)。这一过程不仅贯穿组织战略全程、涉及组织行为活动的所有方面,而且组织战略目标实现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组织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并与风险管理需求耦合,衍生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组织战略风险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机制既是社会审计系统进行风险管理的日常机制,又是内部控制机制的常规性、适时性效用,也是确保社会审计柔性效能实现的长效机制。它是确保社会审计系统柔性运行效率的一种过程监控的制度安排。在社会审计管理系统中有效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当前社会审计系统内部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行业和组织内部的行为监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等治理结构,这是社会审计部门进行柔性管理的组织结构保障。它们在组织战略管理方面的主要职权就是有效动态监控、评价组织战略资源、能力、柔性及其效率,督导社会审计主体有效驾驭战略风险,提升柔性管理效率。

2.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估(Internal Control Self Appraisal,简称ICSA)和分级风险管理。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辨识公司战略风险的关键点和环节,在风险分级的基础上运用例外管理原则进行有效调控和管理,这是提高柔性管理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3.建立风险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以此进行战略风险辨识、成因分析、管理绩效评价和战略风险的有效控制。社会审计柔性作为组织一种长效、可持续的综合调控力,其首要任务就是督导、保证审计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战略目标的实现效率又依赖于审计战略风险的管理效率。

4.采取有效激励、约束措施,强化战略风险管理责权利机制,确保社会审计柔性效能的实现。

(三)行为相机治理机制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相机治理机制就是在社会审计行为过程中出现偏离设计路径和目标甚至危机时,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社会审计主体能够有效地调控组织战略规划,优化社会审计资源、能力配置,驾驭组织战略风险,确保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运行效率。这是一种其运行结果的保障机制,具体内容包括:

1.行为监管委员会相机治理机制。当社会审计行为活动不规范、低效率,执行不力甚至危机时,行为监管委员会可依据职权先行加以制止;若行为监管委员会无法制止或制止无效时,应当及时向其领导机构董事会作出报告,并由董事会对相关当事主体予以纠正或者处罚,从而规范各主体的行为,以确保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有效运行。

2.风险管理委员会相机治理机制。当社会审计行为活动出现不力甚至危机时,组织风险管理委员会可利用组织治理结构中的风险制衡机制对社会审计主体的行为提出异议,这种机制对社会审计主体构成有力的约束,可以确保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有效运行。

3.行业监管机构相机治理机制。当社会审计主体行为活动实施出现不力甚至危机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制度和相关监管机构的规定时,行业监管机构要依法给予处罚。例如,根据《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规定,若组织的行为活动不能遵循法案的各项要求,轻则股价下跌,重则会受到监管机构的处分,甚至以“提供虚假信息”和“隐瞒重大事实”而被提起集体诉讼,直至上市公司被摘牌等(Larry E. Rittenberg and Patricia K.Miller,2005)。

4.系统内部员工相机治理机制。当社会审计主体行为活动实施出现不力甚至危机,出现损坏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行为时,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员工可采取一定的相机治理措施以确保它的有效实施。如要求调整组织治理结构,重新配置审计资源,改进审计方法,制定更加科学的审计战略规划等,以确保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有效运行。

(四)关系协调治理机制

和谐审计关系是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效用的直接表征,累积形成社会审计系统的战略资源和无形资本。政府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组合形式,在所有的集体中具有最大的合作广度,即政府最大程度地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因此,审计关系协调治理机制是依靠政府监管的权威性、强制性、公信力协调各方利益,使审计利益相关者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同存共赢,从而加强合作行为和建设性的竞争行为,规范破坏性的竞争行为,构建和谐审计关系,从而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具体内容包括:

1.完善社会审计法治机制,规范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动机和行为。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尽可能地把各审计利益相关者纳入决策过程,保证“游戏规则”的公正性,增加审计法律法规的社会合作广度和利益调整范围的深度。在法律法规的执行上,完善诉讼机制,对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进行管理和监督,使审计利益相关者在利益受到损害时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补偿,从而建立稳定的审计市场秩序。

2.运用政府强制权力严厉惩罚违规者,协调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保障其合法权益。当某审计利益相关者侵害了其他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政府要对违规者实施罚款、行业禁入、赔偿他人损失等措施,严重者给予刑事处罚,以弱化甚至消除破坏性竞争行为的影响。

3.政府要有效协调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其间公平合理地调配审计资源。政府征税和干预市场竞争进行宏观调控,保护弱势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公司董事会设立一定比例的由其利益相关者担任的独立董事,协调其他审计利益相关者和审计委员会的关系。

4.政府开展全民诚信教育活动,为各审计利益相关者建立信用档案,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高整个社会的信任度,通过提高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效率而保证社会审计资源的配置效率。

(五)主体核心能力治理机制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职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能力实质上是组织知识水平的综合反映。审计人员要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建立良好的声誉以形成核心能力。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形成核心能力,能够在审计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独立发表审计意见,保证和提高自身收益,维护和协调审计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社会审计主体(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核心能力的形成要注意以下方面:

1.完善组织治理结构和提高治理效率。会计师事务所的治理结构及其效率不仅决定了审计主体内部的权利配置状况和行为活动特征,而且决定了组织战略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治理结构及其治理效率是审计主体核心能力形成的基石和核心元素。

2.提升注册会计师的素质。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事务所能否形成核心能力。人力资产是事务所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只有事务所的所有人员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形成一种共同的知识,经过长期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形成事务所的核心能力。

3.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形成和谐审计关系。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增强审计服务增值功能是构建和谐审计关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大家知道,组织核心能力必须有助于实现客户的价值创造,委托人委托独立第三方进行审计,是要获得真实可靠的审计信息以提高决策效率。因此事务所必须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在实践中具体分析不同客户的价值所在并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增值服务。

4.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可以形成良好的声誉,累积形成组织的无形资产,尤其是增强审计独立性,是形成组织核心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Antle利用委托理论分析审计独立性,认为注册会计师宁愿保持较高的独立性以建立良好的声誉赢取更多的客户,应确保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与有效运行的五大机制是相互关联、互动作用的结构化有机体系。权利制衡治理机制是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与有效运行的基石,全面风险管理机制是其有效路径,行为相机治理机制是其过程和手段,关系协调治理机制是其阶段性目标,主体核心能力治理机制是其终极目标。

五、结论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过程的结构化方式不仅决定其行为和效率,而且直接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探究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生成过程及其结果,揭示其构成及有效运行机制,对于深入分析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的效能,应对全球化的后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从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的内在逻辑和演化路径为依据,分析了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的内、外影响因素;构建了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的整合一体化模型;揭示了确保社会审计系统柔性发挥效能的有效运行五大机制体系,旨在构建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结构和丰富社会审计理论,改善社会审计系统柔性从而有效管理审计风险以应对当今全球性的后金融危机。

【主要参考文献】

[1] 邓明然.企业理财系统柔性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2] 方新立. 提升政府核心审计能力的几个问题[J]. 中国审计,2005(7).

[3] 李垣,赵强. 企业柔性战略的内涵及其模型[J]. 管理工程学报,1999(13).

[4] 刘仲英,等.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与环境的战略匹配[J]. 同济大学学报,2004(6).

[5] 万伦来,达庆利.企业柔性的本质及其构建策略[J]. 管理科学学报,2003(2).

[6] 汪应洛,等. 企业柔性战略——跨世纪战略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前沿[J]. 管理科学学报,1998(1).

[7] 王永贵,等. 对组织学习、核心竞争能力、战略柔性与企业竞争绩效的理论剖析与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3(4).

[8] 赵华.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特征及经济后果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

[9] 赵华,贾丽娜. 审计利益相关者:互动关系与治理机制[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5).

[10] Andrea Gamba and Alexander J. Triantis. The Value Financial Flexibility [J]. AFA 2006 Boston Meetings Paper, Journal of Finance, Forthcoming, No.07, 2007.

[11] Ansoff, H.I., Management strategic surprise by response to weak signals[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8, No.2, 1975.

[12] Ashby, R.. An Introduction to Cybernetics[M]. Chapman & Hall Ltd. and University Paperbacks, London, U K, 1964.

[13] Buzacott, J.A.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Flexibility in Manufacturing Systems [C].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CFMS, 1982.

[14] Fred Phillips and Sugandha D. Tuladhar. Measuring Organizationnal Flexibility: An Exploration and General Model,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J]. 2000 (64).

[15] Harrigan, K.R., The effect of exit barriers on strategic flexibilit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 No.2, 1980.

[16] Harry DeAngelo and Linda DeAngelo. Capital Structure, Payout Policy, 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J].Working Paper Series, 10, 2007.

[17] HW Volberda. On the Concept of Flexibility: A Dual Control Perspective[J]. Omega, int.J.Mgmt Sci. Vol.24, No.02, pp121-129, 1996.

[18] Kim Warren. Strategic performance dynamics[C]. British Academy of Management Conference, 2002.

[19] Laarni T. Bulan and Narayanan Subramanian. A Closer Look at Dividend Omissions: Payout Policy,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J].Working Paper Series, 02, 2009.

[20] Roberto Mura and Maria-Teresa Marchica. Financial Flexibility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Evidence from Low Leverage Firms[J].Working Paper Series, 03, 2008.

[21] Schoemaker P J.How to link strategic vision to core capabilities[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2 (Fall).

[22] Scott P. Mason.Valuing Financial Flexibility[J].Working Paper Series, 10, 2002.

[23] Shleifer, A. and Summers, L.. Breach of Trust in Hostile Takeovers, in A. J. Auerbach, ed.: Corporate Takeover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88.

[24] Soku Byoun. Financial Flexibility and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J]. Working Paper Series, 12, 2008.

[25] Teece D.J 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7)509-533.

[26] Volberda, H W..Toward the Flexibility Form: How to Remain Vital in Hypercompetitive Enviroments[J]. Org, Sci. 1996; 7 (4).

[27] Volberda, H W.. Building Flexible Organization for Fast- Moving Markets[J]. Long Range Planning, 1997 (30).

[28] William Golden, Philip Powell.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Flexibility: in Search of the Holy Grail ?[J]. Omega, 2000 (28).

[29] Zhejun Gong. An economic evaluation model of supply chain flexibility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6(11).

赵华教授简介

社会审计论文范文第6篇

(一)制衡机制的内涵 要解决社会审计的监管难题,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制衡机制,也就是要由外部的监督转向相互的制衡。原来的监督指的是政府部门对审计组织的审计活动进行再监督,其成效不够理想是显而易见的。而监督转向制衡则是指政府部门不再对审计采取外部监督的方式,而是通过在审计组织内部以及其于政府部门之间建立制衡关系,利用这种权力分配与制衡来完善社会审计的质量监督。所谓制衡,就是在任何事务上都构造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两极,对立着的两极是平等的,其利益攸关,因而可以做到相互依存,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因而又可以为赢得自身的权利而保证对方履行相应的义务,从而相互牵制。制衡机制,就是一种权利的制约和平衡的制度。一般包括公司制衡机制、社会制衡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利益制衡机制等等。社会制衡机制是指由监管机构、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和司法机构等社会外部力量形成的监督约束机制。在市场制衡机制不尽完善或可能失灵的地方,社会制衡机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

社会审计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审计委托,形成的是一种审计契约关系,是一种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的民事关系。这种权利义务的对称既包括审计责任得到履行时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包括审计责任没能得以履行的权利义务关系。当社会审计机构作假而造成了委托人的经济利益损失时,审计机构应当因为未能履行审计责任而提供相应的民事赔偿,这是受托人的基本义务,同时也正是委托人的基本权利,这种民事赔偿对委托和受托双方都是公平的。而在现有的监督体制下,如果社会审计机构有过失或者同委托人共同造假,只会受到行政和刑事处罚,这种处罚具有再监督的功能,而没有制衡的特征和作用,有调查表明此时委托人的损失大部分无法得到补偿,社会审计机构受到处罚后,其社会信誉必然受损,其正常的经营活动和获益能力必然大幅度下降,继而赔偿损失的难度也加大了。行政和刑事处罚虽然对社会审计机构具有警醒和威慑作用,但对于社会审计机构赔偿损失是有害无益的。因此,为了保证审计契约关系的全面履行,应该运用政府的力量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建立行业外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完善行政监管机制、法律监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民间监督和媒体监督的作用,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爆光率,增加犯罪成本;同时建立行业内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社会审计行业的自律监管机制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利制衡机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审计质量的研究,国外主要从单一影响因素出发,从审计制度本身及审计关系契约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独立性和行业专长,另外,事务所规模、品牌声誉、对发现问题的披露、涉及的法律诉讼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审计质量。目前更多的实证研究逐渐深入到特定行业和领域。国内的研究则从单一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方法上过渡到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提出多方位分层次控制审计质量的方法。

到目前为止,有关审计质量问题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方面,徐政旦、谢荣等(2002)认为社会审计质量的衡量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最低标准是法规制度,最高标准是社会期望,现实标准是职业标准。范海峰(2003)认为要提高社会审计质量,应该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王华,姜虹(2007)认为审计质量首先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然后才是政府选择的结果。赵保卿、朱蝉飞(2009)认为公司管理当局委托注册会计师的行为与审计报告的意见密切相关,独立董事的行为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在提高审计质量途径方面,有些学者对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恶性竞争导致的审计质量下降进行了研究。张连起、林启云(2002)认为,应通过对注册会计师行为(尤其是非审计业务行为)的约束来加强审计的独立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叶少琴(2004)认为注册会计师聘用、更换机制和收费方式的改革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李明辉(2004)认为应该在法律上完善民事责任的归属和赔偿来保证审计质量;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郭道扬、吴联生(2003)认为应该建立一种具有相对成本优势与信号显示功能的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保持机制。冯均科(2003)认为应当建立以行政部门监管为主,协会行业管理为辅,以会计师事务所为核心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廖冠民(2006)认为应当对现有的制度安排进行改革,鼓励“集体诉讼”,从而改变现状。陈波(2010)认为,应当设立一个有充分的法律授权和经费保障的行业监管机构,并设计出能够同时在权威、激励、知识各个维度上提高监管有效性的改革方案。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本文的整个研究过程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搜集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安然事件”之后美国公布的监管法案等最新研究成果,从总体上把握本文研究的基本立足点。同时深入到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社会审计机构,与有关人员进行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为了弥补实地访谈的不足,针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对全国有关地区的典型案例进行重点资料搜集和案例分析。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邀请政府监管机构、相应的行业协会、大中小型有代表性的社会审计机构参加座谈会,积极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仔细斟酌完成本文初稿的写作,并注意对文中结论的实地测试,抽取不同地区的社会审计机构测试初步的研究结论,并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修改初稿,最后形成正文。

恰当的审计质量评价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和必要途径;社会审计机构和企业管理当局是决定审计质量的主体,影响审计质量的各种因素是通过影响审计市场行为主体的行为而影响审计质量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是审计质量的保障,制度是约束审计市场行为主体的根本力量。政府应该从改善宏观层面的社会权力制衡机制入手,建立和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主体之间的权力分配与制衡机制,并不断完善审计法规和市场制度,将制衡机制的原理运用到审计质量监督中,通过完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完善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制度,改进事务所组织形式,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机制,从而完善社会审计的质量监督,提高审计质量。

二、理论依据

(一)委托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司的所有者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转让给职业经理人,从而形成了委托关系。为了公司治理的需要,审计成为所有者寻求提高效率,降低监督成本和成本的有效途径。而职业经理人也为了表明其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取得的成效和业绩,也需要外部审计的鉴定。社会审计的职能就在于审核和评价人对委托人所赋予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刚好符合公司所有者和职业经理人的需要。这就说明委托关系是社会审计产生的前提,如果没有委托关系,就不会产生受托责任,所有者亲自经营和管理自己的公司,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应较为了解,不需要外部的审计和监督,也就不需要社会审计。基于委托理论,审计执业质量评价的研究,应从注册会计师应该承担的委托责任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审计质量。因为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才是公司所有者真正需要的,才能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与信息相关的各方对信息的知悉程度不一致,而且相对不知情的一方由于验证成本昂贵而无法进一步获取相关信息。在审计市场中,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社会审计机构与审计委托人之间、社会审计机构与被审计人之间、审计委托人和审计报告预期使用者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就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隐瞒事实真相,这便导致了委托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产生,是由于委托人在选择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社会审计机构时,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对社会审计机构的了解,按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质量的平均水平来确定审计付费。这样以来,审计质量状况高于平均水平的社会审计机构就会因审计定价不合理而淡出审计市场或者降低自己的审计质量,而实际审计质量状况低于平均水平的社会审计机构则越来越多,“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就会在审计市场上发生。而道德风险,是当委托人缺位(如国有企业)时,社会公众作为报告使用人处于信息知悉程度最低的弱势的一方,拥有对社会审计机构选择权并支付审计费用的变成了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社会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面对信息知悉程度最高且拥有选择权的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往往会放弃对更高层次的职业道德的追求,采用简化审计程序、降低应有的关注或者在审计报告中不披露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错报和舞弊等手段来保住市场,获得较高的收益,这样,审计质量毫无疑问就降低了。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要想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应该根据社会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报告使用人对信息的知悉程度以及对审计质量的不同需求,建立审计权力制衡机制,通过市场规则来间接约束相关各方,从而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三)契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理论认为,组织或机构都存在内部交易关系的契约,因为信息是不对称的,交易各方的利益目标也各不相同,所以这种契约也往往是不完全的,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提高组织或机构的经济效率,应该权衡交易各方所拥有的权利,并予以恰当的分配。一旦遇到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或机构会做出相应具有路径依赖性质的改变。在审计市场中,委托人、注册会计师、报告使用人的具体利益取向是不同的,委托人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有利于自己的审计结果,注册会计师则希望冒最小的风险,以最低的成本使审计结果同时得到委托人和报告使用人的认可,而报告使用人则要求审计结果是客观公正的,并不关心审计成本和效率。为了保障社会公众利益,同时维护行业自身的利益,应该运用政府的力量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建立行业外有效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民间监督和媒体监督的作用,对审计各方的权利进行规范。基于契约理论,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应当是:建立审计市场利益相关者之间审计权力的制衡机制,使利益相关者在相互制衡的契约框架下做出最优的选择。

(四)制衡机制的理论来源 制衡机制来源于权力制衡学说,最早由古希腊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把国家机构分为议事、行政管理和审判三个要素,后来古罗马的波里比提出了由元老院、执政官和平民组成混合政体,这些政体利用权力平衡的原则各司其职,同时又相互牵制,从而保证各方不能在任何情况下任意扩张自身的权利。后来洛克提出把国家权力一分为三,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关键在于其剥夺了君主的立法权,把立法权从行政权中分离出来,并将立法权置于行政权之上,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孟德斯鸠对洛克的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将对外权变更为司法权,并对三种权利进行了合理分配,立法权由议会来控制,行政权则由君主来掌控,司法权由法院依法行使。三权分立且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三权均衡,完善了分权制衡的原则。权力制衡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运行机制,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三权彼此相对独立、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权力运行的合法化。

三、我国审计质量监督现状

(一)法律制度不完善,民事诉讼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颁布的经济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中没有真正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其中涉及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较多,关于民事责任的条款,则规定较少。社会审计行业自律的软约束、民事责任机制的不健全导致行政处罚机制成为目前我国规范审计质量的必要机制。张栋等2009年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事务所在受罚后的审计质量虽然在短期内有所提高,但行政处罚的有效性及持续性都不足。对诉讼的资格、成本及收益的研究也表明,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对诉讼资格的限制、民事诉讼机制的弱化、过高的诉讼成本和法律执行成本、较轻的惩罚力度都是显而易见的,从而造成了国内相对宽松的审计诉讼风险环境,社会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所承受的法律风险极低。由于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与其所承担的法律风险的相关性,社会审计机构既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提高审计质量。因此民事诉讼机制的健全以及法律执行力度的强化才应当是是审计的法律风险环境治理的核心。

(二)政府行政管理主体之间缺乏有机的权力分配与制衡机制 目前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因沟通不足而缺乏有效的配合,更缺乏合理的权利分配与相互之间的制衡。首先表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权力重复设置。作为社会审计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审计署和财政部有着相同的行政管理权力,当二者在行使权利过程中意见不同时,社会审计机构就会被夹在两个主管部门之间左右为难,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工商部门和财政部在社会审计机构的设立和办理工商登记时也出现了权力的重复配置问题,社会审计机构在设立时必须先由财政机关审批同意,然后再到工商部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才能取得营业执照,过程既繁琐又缓慢。其次表现在政府监管部门之间未能设置相应的配合与协调机制,在监管社会审计机构的具体工作中各自为政。比如在过去对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中,各部门对检查的要求各不相同,因而发生冲突,使社会审计机构疲于应付无所适从。

(三)缺乏激励和培育社会审计机构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监管措施 目前我国不健全的法律赔偿制度,使会计师事务所挺而走险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服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部分事务所追求高质量审计服务的积极性。政府和司法部门对于违规事务所责任追究不能及时到位甚至没有追究,以及没有及时的信息披露,亦势必大大降低保持和提升审计质量的激励效应。社会审计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内部管理制度都会对其审计质量形成较大影响。然而目前社会审计机构的组织形式仍以有限责任公司制为主,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不科学,分配制度过于倾向主任会计师等高级管理层和股东,员工薪酬制度不合理、内部收入分配机制无法让员工感到满意。而这些员工往往是工作在审计第一线,决定审计质量的关键,这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四、运用制衡机制完善审计质量监督

(一)完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法律责任与审计意见质量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很多研究所证实。Basu (1997)的研究表明,高法律风险期间,企业财务报表更稳健。因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制:第一,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形式:目前在《刑法》、《证券法》、《公司法》、《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问题,其中只有《注册会计师法》和《民法通则》中规定了有关注册会计师的民事法律责任问题,但对承担法律责任的对象和范围以及责任的大小规定均不够全面。因此应当适当修改相关法律规定,特别是尽量细化量化民事赔偿责任问题,明确社会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在何种情况下要承担多大的法律责任及其对象和范围,同时应明确、系统地列举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行政监管部门各自的违法行为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二,建立与完善民事责任赔偿机制:在我国审计失败的案例中,社会审计机构很少被处以民事责任,而发达国家大都侧重于民事责任。承担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有明显的惩罚性,对违规者予以惩罚,对潜在违规者予以震慑,预防其违规行为的发生;而承担民事责任的直接目的在于补偿注册会计师民事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从而具有明显的补偿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加大民事责任的处罚力度,适当降低行政和刑事处罚。只有加大了社会审计机构的民事赔偿责任,才能通过提高造假成本击中社会审计机构的痛处,迫使社会审计机构权衡利弊得失而自发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发挥审计质量监督中制衡机制的作用。那么,如果要在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建立制衡关系,保证社会公众的利益。首先,法律制度应当保证民事赔偿优先。当社会审计机构不履行责任或作假造成委托人受损时,要求社会审计机构先做出民事赔偿,当民事赔偿未能及时足额偿付时,再做出适当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其次,建立赔付机制。考虑到相应的赔付能力,事务所应当提供分类的审计服务,大所审大企业,小所审小企业;事务所必须为其民事赔偿提取足额的风险准备金;为了弥补风险准备金的不足要求事务所投保商业责任险;最后,尽可能对事务所采取合伙制。合伙制可以使作假者在进行民事赔偿时,有切肤之痛。

(二)完善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制度 社会公众过高的期望值会使社会审计机构面临更大的风险。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和规模的大幅增长,民事诉讼的赔偿额也呈上涨趋势,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经济实力都很难承担巨额的民事赔偿责任。因此,往往会出现受损者在民事诉讼中胜诉了却因社会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无力支付赔偿而拿不到赔偿款的情形。这就意味着受损者花钱打官司却只是获取了一纸胜诉的判决书,得到一张赔偿的空头支票,兑付期遥遥无期,保护投资人权利也沦为一句空话,因此实行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制度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非常重要的一环。西方许多国家强制要求事务所购买责任保险。实行责任保险无论对于提高社会审计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是保护投资者利益都是有利的,它一方面提高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赔偿能力,避免了社会审计机构因为涉足民事诉讼支付大额赔偿款而遭受致命打击,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投资者及时足额获取赔偿的可能性。

(三)建立和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主体之间的权力分配与制衡机制 政府部门对社会审计行业的监督中心应当放在健全监管制度,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分配,建立制衡机制。首先,构筑政府监督的制度基础。研究建立社会审计行业政府监管体系,理顺相关政府监督主体的关系,理顺行政处罚的工作程序,明确行政处罚的标准和措施,设计和实施行之有效的行政监督运作程序,制定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其次,协调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间的关系,对各政府行政管理监管主体进行正确的定位和权力分配,构造畅通有效的协作机制。明确界定各部门的管理权限,避免多头管理的现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成立协作小组处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再次,研究和建立社会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监控分析机制,实现对社会审计机构的实时监控和分析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公布于众。最后,建立专家论证机制,设立专业委员会代表公众监督审计质量。在责任保险制度下,保险公司只负责赔偿因过失导致的索赔。对于过失与故意的划分,需要政府部门组建会计、审计等专家技术鉴定委员会对审计违规情况进行技术鉴定,为监督检查部门的处罚提供依据。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引入独立的法务会计,由专业的法务会计人员在责任的认定、赔偿范围的确定等问题上提供独立的鉴定。

(四)改进事务所组织形式 对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改进,需要采取稳健的策略。在现有条件下,有限责任公司制事务所还可以继续存在,但其设立条件应该有所提高,同时推动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向有限合伙制转变。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承担模式是比较理想的,各合伙人对自身执业行为造成的结果承担无限责任,这样有利于提高合伙人自身的风险意识,合伙人之间不相互承担连带责任,这样不给合伙人增加额外的负担,只要耕种好自身的责任田就行。由此,整个事务所在全体合伙人的共同努力下提高了综合防范风险的能力。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优化组合的结果。在审计报告中签字的合伙人对审计报告承担无限赔偿责任,对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增强社会公众对社会审计行业的认同感是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壮大。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于合伙制相关的法律体系,建立起一套适用于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合伙制的法律法规,是现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制事务所逐渐过渡到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五)完善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出现诚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外界的干扰、在利益驱使下对风险的忽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约束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做起,建立完善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机制、形成注册会计师内部牵制的格局,建立审计权力的制衡机制。首先建立适度的股权制衡机制。鉴于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一股独大,缺乏对大股东的有效监督,除大股东以外的合伙人利益无法保证,事务所必须建立合理的股权制衡机制,以约束大股东。对于合伙制事务所,决策时不应仅按出资比例分配表决权,应该考虑执业经验和专业技能,让执业经验丰富和专业技能强的注册会计师有较多的表决权,逐渐下调经验与技能一般的成员的表决权比例。对于有限责任事务所则通过设立各种专门委员会来发挥制衡作用。另外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及时向内部股东公布财务状况、董事会成员的薪酬政策、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等有可能对股东利益产生影响的信息,向员工公布会计师事务所的业绩评价制度、薪酬制度、晋升制度等内部管理信息。从而实现对大股东财权的监督。其次完善事务所内部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会计师事务所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和客户。要留住人才、人尽其能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利益分配问题。会计师事务所目前的分配机制使一些贡献少但持股比例高的合伙人获得较高的收入,同时也挫伤了其他人的积极性,导致人才流失。因此事务所应该按照素质、能力、贡献的大小进行考评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尽量使每个人付出的劳动和承担的风险与收入相匹配,并促进和激励员工去多劳多得。可以借鉴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功经验,对合伙人的分配采用以绩效为基础的利润分配制度。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编号2011B27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谢志华:《走向制衡的审计制度》,《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2]张思明:《美国注册会计师监管机制的启示》,《财政监督》2007年第2期。

社会审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国家审计 审计职业能力 政策

职业能力是目前国内外职业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国知网》截至2013年2月17日的有关文献进行调查发现,以“职业能力”作为“关键词”或者“篇名”(两者结果相同)进行检索,可检索到2 839篇论文(自2003―2012年,检索到的论文数分别为40篇、54篇、72篇、121篇、185篇、240篇、379篇、447篇、556篇、578篇),说明大部分研究成果出现在近几年。

由此可知,有关职业能力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研究成果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增加的态势。这种情况,与各个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密不可分。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是服务于教学改革需要的研究,其与从职业本身考虑,借以提高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的研究,基本上相去甚远。笔者认为,在审计方面,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都具有不一样的职业能力要求,审计职业能力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审计职业能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具有不同的要求。本文从立法、行政规章和内部规章三个方面来研究提高国家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的问题,而制定一系列可行的引导性的政策是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路径。通过政策设计,可揭示审计职业能力运行的某些被人忽略的规律性,提出提升国家审计职业能力的路径。

一、审计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occupational ability)被认为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认为:“职业能力是指能够在一个真实工作环境中按特定标准承担工作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则认为:“职业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履行特定职业角色而必须具备的知识技巧、才能和行为总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将职业能力定义为:“职业能力是以一种能干的、有效率的和恰当的态度履行高标准工作的能力。”同时还将构成核心职业能力的明显特征归纳为“能够为用户提供价值和结果会计师技能、技术和知识的独特组合”。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委员会的职业能力定义为:“在职业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或能够达到雇主所期望的标准能力,从工作结果看是指任何个人在特殊职业中扮演角色时被期望达到的程度。”

二、设计提高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的政策

(一)立法方面

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制社会一体建设”。我国国家审计职业能力建设也同样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

1.现行审计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审计机关的设立条件、监督对象、报告对象以及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审计程序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规定。而对于国家审计职业能力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是总括性的,没有对其具体操作和执行办法进行规范,例如,对国家审计能力建设的机构设置、职责和法律责任等具体方面的规定不够明确。总体上,我国现行有关国家审计的法律规范还须继续完善,很多方面还只有原则性的条款规定,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

2.完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1)完善审计职业能力建设的法律法规。强化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建设必须从完善审计职业能力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做起。针对现有法律法规对于国家审计职业能力建设规定的不完善,需把审计职业能力建设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法律对审计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审计提供必要的评价依据。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审计职业能力建设的机构设置,规定相关机构的职责范围及其负有的法律责任。此外,还需加强审计法律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细化的法律可以更充分地发挥作用,详尽的操作指南有助于国家审计人员进行规范性的操作。

(2)建立监督审计职业能力的法律法规。监督是国家审计最重要的职能,而作为监督者,国家审计人员本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也须受到监督。要采用人大和舆论共同监督,把相关组织设置、监督方式、监督反馈渠道纳入法律法规中。国家审计人员应接受相关机构对于其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监督,形成对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的评价报告。实行审计公告制,一则便于听取各方面意见,促进社会以及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的执法行为的监督;二则实行公告制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需要,有助于提高民众对于审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心。

(3)建立审计职业能力责任追究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应细化审计人员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审计人员,应追究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提高审计人员遵守法律意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该制度应明确规定各级审计人员要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对于审计报告暴露出来的腐败案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重大问题,要追根问底,避免审计出来的问题再次发生。

(二)行政规章方面

1. 建立审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计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近期和未来一段时期人才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审计署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总结审计人才建设取得的经验,制定《审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计划》,一是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审计行业科学发展;二是强化审计职业能力建设,增强做好审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建立独立审计参与国家审计的行政规章。目前,随着我国审计地位的提高,对国家审计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弥补国家审计力量有限、知识结构难以满足专业化要求等不足,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在许多重大审计项目中采取了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和行业专家纳入审计组的方式,按照国家审计的统一要求开展审计工作。这样,一则有效地提高了审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家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实现社会审计资源与国家审计人员优势互补,较好地完成了审计工作;二则给审计人员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国家审计职业能力建设的良好发展。2006年,审计署颁布《审计署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整合变得规范化,但是,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还需要研究制定规范性的指导意见和配套措施。具体为:一是把好社会审计机构“准入关”。可采用招标方式来确定参与机构。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社会审计机构介入。二是规范社会审计在目标考核方面的制度规范。三是建立健全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

(三)内部规章方面

1.加强制度建设。我国现行有关国家审计职业能力建设的规范比较少,大多数只有原则性的条款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审计机关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出更加具体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指南,指导审计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的开展。针对各地自身经济结构和经济状况的不同,立法和行政法规分别对国家审计职业能力建设的相关规定进行补充和细化。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对于国家审计人员,应从法律和制度上对其执业行为作出要求,并实行国家审计人员的专业考试和授证制度。设置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以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机关应建立审计日记制度,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建立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对象的终身档案制,包括廉政档案和业绩档案。凡是审计人员有违反廉政纪律行为的,都应按照审计机关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并将其错误事实记入本人的廉政档案。根据终身廉政档案和业绩档案,有关部门可以重点培养工作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审计人员。实行审计轮换制,国家审计可借鉴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轮换制度,结合审计机关自身的条件,将审计人员和项目进行交叉轮换。

2.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体制。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中代表其成员的特性,并影响其态度和工作方法的惯常行为方式的综合体。要加强国家审计职业能力建设,必须要在审计机关内部建立审计文化,转变审计人员思想观念。在审计机关内部建立举报事项、政务公开制度。从机关内部开始控制和抑制、知法犯法等违纪行为。组织文化要有激励和教化的功能,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审计人员无形中会追求高质量的职业判断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 建设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

(1)提高凝聚力。一是要为国家审计职业能力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确保审计过程和结果的独立性。二是要改善国家审计人员的福利待遇,稳定审计人员队伍。三是要建立健全的晋升制度,为优秀的审计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2)加强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对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审计人员应当通过持续的继续教育,来面对不断变化的组织经营环境。只有不断更新相关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才能保持审计专业胜任能力。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业务技能和法律知识水平,才能在面临具体的问题时正确地依据法律法规作出适当的职业判断。国家审计人员能力的提高,将推动国家审计职业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惠萍.关于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3.

[2] 陈太辉,张龙.如何提高审计专业人员的工作[J].审计研究,2011(4).

[3] 许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3).

[4] 吴永影.试论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5] 王鸿.论国家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能力[J].审计研究简报,2010(3).

社会审计论文范文第8篇

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现代审计教育必须以社会对审计需求的发展为导向,注重学生专业胜任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要综合考虑学科发展、专业设置、外部环境等因素,要体现审计学科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既要有宽阔的视野,又要站在学术的前沿,突出体现现代审计对信息技术的需要。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随时关注审计领域的发展动态,紧跟当前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步伐,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并适当引入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课程。审计学专业教学内容应包含审计基础理论、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实务等方面,以及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这三大主体审计的内容、方法和程序,适度地融入管理审计、绩效审计、工程审计、计算机审计、环境审计等内容。

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结合我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设计了包括通识教育课、专业课、实践环节三大板块的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设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VF)、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以及体育、军事理论课程、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学生学习与心理指导等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按人文素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素养教育、健康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教育6大模块设置,学生每学期至少选修1门课程,学有余力者可以多选。专业课遵循“先基础,后主干”“、先理论,后实务”的顺序,设置为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三部分。由于审计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熟悉会计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为此我们设计的审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包括会计学基础、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共计9门课程。审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包括财务会计、财经基本技能、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基础、金融学、会计模拟实训、税法、审计实务、会计软件应用、成本会计、金融企业会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投资学共计13门课程。其中,金融学、金融企业会计、投资学等课程是结合我院金融行业背景而设置的课程,不仅体现了行业差异性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院审计学专业的办学特色。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还应体现各个行业对审计人才的不同要求。为此我们设置了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金融审计、审计案例分析、审计英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志向以及就业方向,采取“三选一”的方式,从12门专业选修课程中选修4门,学有余力者可以多选。审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由课内实践(实验、上机等)、校外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调查、军训等项目构成。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形式,应该贯穿于审计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审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我院审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形式:①审计实验。为配合审计学专业的课堂教学,我院在校内建设了手工和电算两个审计实验室。手工实验室主要用于训练审计程序、方法等内容。实验时,学生每人领取一份用档案盒存放的模拟企业账套资料(以前做会计模拟实验时形成),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制定审计方案、实施抽样审计、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等一系列手工操作。电算实验室配备了专业的审计软件,学生借助于模拟的数据资料开展社会审计及企业内部审计,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实际操作能力。②案例教学。实施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审计社会责任的感性认识,是培养审计学专业学生实务技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弥补教材的不足,有利于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③审计实习。审计实习通常在校外进行,使学生通过接触社会,深入地了解审计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综合考虑各审计机关、各单位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机构的特点,我们认为实习基地主要应建在会计师事务所,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审计业务,可以尽早熟悉将来可能承担的审计工作。

本文作者:刘东辉盛永志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社会审计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政府为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和治理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与常规审计相比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具有受托性、专一性、事后性等特征,加上审计环境污染等因素,其风险较高,如何正确认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拖加以防范,已成为审计必须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审计环境日趋复杂化,审计风险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决定其审计的风险尤为突出。了解、认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才能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进行有效的防范,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1.1 产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内在因素

(1)审计程序的实施不合理。审计机关出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审计机关要在各个阶段、各个单位合理分配技术力量,审计人员严格实施审计程序进行审计产生一定的困难。一旦简化了审计环节,减少了必要的审计力量,就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2)审计材料不规范。审计材料不规范,条理混乱,语言不清,词不达意,不能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或语言绝对化、含义模糊等,都会造成经济责任审计产生风险。

(3)审计证据不充分、复核不严谨。审计复核,也就是后续审计,是审计结果进行的复核和再次检查,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补漏措施。而审计复核只是走走过场,相关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作风不严谨,导致加大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

(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查账能力,还要熟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具备综合判断分析能力等,但是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全面,严重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1.2 产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外在因素

(1)审计对象的复杂性。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活动日益复杂,而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加大,风险也就随之增大。在我国人们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法制观念淡泊,被审计单位或领导复杂的社会关系可能会阻碍正常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社会关系复杂,审计风险就越复杂。

(2)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完善。各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程序是否严格、清晰、有条理影响到该单位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经济责任审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3)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性。审计工作本身在不断发展,审计技术为了适应审计工作也随之不断发展,然而目前的审计技术方法弊端突出,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

(4)审计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险。改革开放以业,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健全 ,但仍然不能形成一套完全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活动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这就给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产生了一定审计风险。

2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防范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避免和预防引发事件,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对审计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提高审计检查质量和评价质量。通过责任审计风险成因的明确,我们要想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就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对策。处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应从预防阶段开始。

2.1 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制度、避免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监督领导干部经济管理行为的有效手段。随着《审计法》的假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经济责任审计将从由政策推动转化为法制推动。但是,仍需制定和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和指标体系,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由其重要的是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提高并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规范性,从而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一项对于领导干部的强有力经济监督形式。

2.2 履行相关审计程序,减少审计风险

严格的审计程序是确保审计行为合法和审计质量可靠的前提。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立项必须有受托依据,审计方案的编制必须详细、认真,做好事前调查,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下达审计通知书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经济责任审计法规的日期要求;在审计实施阶段,应贯彻”双向承诺制度”;在审计终结阶段,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前,要征求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千部的意见,允许提出异议,并把好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结论的复合关。

2.3 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

部分工作委托给社会审计执行,以弥补国家审计资源不足的缺陷。利用社会审计的结果资料。国家审计机关应当与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联系与沟通,在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及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证实并获得客观可靠的审计证据 。

2.4 加强教育和培训,增强审计人员风险意识

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良好的综合素质、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各级审计机关要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开展后续教育,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理论研讨,审计部门还应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其在复杂的审计中灵活、有效的控制各种诱发的能力,正确地对待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压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5 加强审计风险的理论研究,完善审计手段

各级审计机关应该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从理论上为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提供指导;同时,鉴于当前审计手段的落后状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审计方法的不断创新,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真正做到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审计学原理[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2] 朱锦余.赵新杰.经济责任审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 蒙贞.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j].科协论坛,2007,4(下).

社会审计论文范文第10篇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审计环境日趋复杂化,审计风险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决定其审计的风险尤为突出。了解、认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才能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进行有效的防范,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1.1产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内在因素

(1)审计程序的实施不合理。审计机关出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审计机关要在各个阶段、各个单位合理分配技术力量,审计人员严格实施审计程序进行审计产生一定的困难。一旦简化了审计环节,减少了必要的审计力量,就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2)审计材料不规范。审计材料不规范,条理混乱,语言不清,词不达意,不能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或语言绝对化、含义模糊等,都会造成经济责任审计产生风险。

(3)审计证据不充分、复核不严谨。审计复核,也就是后续审计,是审计结果进行的复核和再次检查,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补漏措施。而审计复核只是走走过场,相关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作风不严谨,导致加大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

(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查账能力,还要熟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具备综合判断分析能力等,但是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全面,严重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1.2产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外在因素

(1)审计对象的复杂性。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活动日益复杂,而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加大,风险也就随之增大。在我国人们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法制观念淡泊,被审计单位或领导复杂的社会关系可能会阻碍正常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社会关系复杂,审计风险就越复杂。

(2)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完善。各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程序是否严格、清晰、有条理影响到该单位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经济责任审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3)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性。审计工作本身在不断发展,审计技术为了适应审计工作也随之不断发展,然而目前的审计技术方法弊端突出,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

(4)审计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险。改革开放以业,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健全,但仍然不能形成一套完全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活动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这就给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产生了一定审计风险。

2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防范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避免和预防引发事件,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对审计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提高审计检查质量和评价质量。通过责任审计风险成因的明确,我们要想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就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对策。处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应从预防阶段开始。

2.1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制度、避免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监督领导干部经济管理行为的有效手段。随着《审计法》的假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经济责任审计将从由政策推动转化为法制推动。但是,仍需制定和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和指标体系,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由其重要的是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提高并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规范性,从而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一项对于领导干部的强有力经济监督形式。

2.2履行相关审计程序,减少审计风险

严格的审计程序是确保审计行为合法和审计质量可靠的前提。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立项必须有受托依据,审计方案的编制必须详细、认真,做好事前调查,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下达审计通知书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经济责任审计法规的日期要求;在审计实施阶段,应贯彻”双向承诺制度”;在审计终结阶段,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前,要征求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千部的意见,允许提出异议,并把好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结论的复合关。

2.3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

部分工作委托给社会审计执行,以弥补国家审计资源不足的缺陷。利用社会审计的结果资料。国家审计机关应当与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联系与沟通,在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及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证实并获得客观可靠的审计证据。

2.4加强教育和培训,增强审计人员风险意识

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良好的综合素质、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各级审计机关要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开展后续教育,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理论研讨,审计部门还应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其在复杂的审计中灵活、有效的控制各种诱发的能力,正确地对待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压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5加强审计风险的理论研究,完善审计手段

各级审计机关应该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从理论上为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提供指导;同时,鉴于当前审计手段的落后状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审计方法的不断创新,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真正做到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凤鸣.审计学原理[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2]朱锦余.赵新杰.经济责任审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蒙贞.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J].科协论坛,2007,4(下).

[4]鲍琛.洪晓平.浅谈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J].安徽审计,2007(11).

【论文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控制;防范

上一篇:审计软件论文范文 下一篇:金融审计论文范文